普洱茶手工棉纸是如何炼成的?

发布时间 : 2019-12-04
普洱茶饼棉纸 手工普洱茶 普洱茶是哪的

普洱茶饼棉纸。

平日大家品饮的普洱茶饼,多是由云南手工棉纸包装而成。手工棉纸是如何制作的想必许多茶友就未曾亲见了。本次经典普洱茶山行就来带领大家参观手工棉纸的制作过程。

本次来到的是以手工造纸闻名的勐混镇曼召村。

制作手工棉纸的原料是构树的树皮,每年于7、8月间采料,而后暴晒成干树皮。cy316.COm

造纸时首先将干的构树皮浸泡约24小时,将树皮软化。泡软的树皮即可放入铁锅中煮4~5小时。煮时为使树皮纤维更加松软,会加入适量火灰或碱。煮好的树皮用清水进行漂洗,洗去杂质,以保持纸张色泽。

洗好的树皮,过去用木槌在砧板上将其捶打,使得树皮纤维可在水中自然散开成为纸浆,现在大多使用机器打浆。

将适量纸浆放入水池,搅拌均匀,再将装有纱网的纸模放入水池中,使纸浆均匀分布于纸模中。

捞起纸模,滤去清水,在阳光下晒至半干。

此时用口面平滑的工具进行砑光(过去多用边缘光滑的瓷碗),确保纸张的平整与光滑。

待纸完全干后,从纸模上将其揭下,一张成品纸就诞生了。

纸模纱网的纹路与纤维清晰可见。

制作好的纸张,用于书写、字画还是包装茶品,都是不错的选择。包装茶品时不但不用担心现代工艺的纸张中可能含有的荧光剂之类对茶品的污染,还可在保护茶品的同时保留一定的透气性,确保茶品后期转化的顺利进行。

cy316.COM编辑推荐

普洱茶品茗高手是怎么炼成的?


普洱茶品茗高手是怎么炼成的?前提条件:首先得对普洱茶有兴趣,然后得有时间和空间,最后也是一点就是要有钱。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没有兴趣,学起来是事半功倍的。需要时间和空间是需要你不断不断的喝茶。

普洱茶行业中从来不缺“大师”、“师傅”。但是,这类人群几乎都是前辈,虽然对于他们的一些东西不认可,但必要的尊敬还是要放在心里的。他们虽然只是仅仅能被称作“前辈”,离称高手还差得多。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一个品茗高手的炼成路上,承受的各种滋味不是一般人能接受得住的。上面忘了说,身体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种前提条件。因为各个年龄段的身体能接受的东西是不一样的。

第一步

清楚认识自己的身体。如果你还年轻且胃能接受普洱茶生茶,那么我建议你从新生茶开始,各种山头茶也好,各种拼配茶也好,能清楚的辨别各个器官带来的感受,并且能说能写。如果你有一定的岁数,那么我建议你从新熟茶和老茶(生熟茶)开始,同样的能清楚的辨别各个器官带来的感受,并且能说能写。多久可以出师等后面再详说。

第二步

清楚认识茶品的茶龄。所说的茶龄就是做成茶品的年份,比如某某茶品是2010年5月份制成的,到目前是4年多。茶龄一般就分1-3年,4-7年,8-10年,10年以后。按一般来说,4年多茶龄的茶品已经能表现出能不能继续陈化的一些东西了。在以上前三个茶龄段的茶品,你盲喝一款茶,能猜出误差不过2年已经是这方面的高手了。

第三步

清楚认识需要的温度。品茗高手不会冲泡茶叶,说出去是会被人笑话的。而不会把握入口的茶汤温度,同样不是一个合格的品茗高手。由于品茗茶品时,不同地域对于茶品的诉求点不同,所以,冲泡前最好问下品茗者。普洱茶喝的内蕴香,并不是闻香。所以没有特别需要,不要把普洱茶的香气放出来让鼻子很好闻,而喝到嘴里涩感很强。

普洱老茶是怎样炼成的?


大多数茶叶都讲究尝鲜或者隔年喝,而对于普洱茶来说,却有“越陈越香”的讲究,年份对普洱内质的陈化现象一直是茶界研究的焦点,目前茶界普遍都认为普洱跟红酒在很多分方面是相似的,具备“窖藏”的价值,拥有“越陈越香”的特点,经过多年适当存放陈化的年份普洱,口感不仅不会减弱,甚至会呈现一直更丰富迷人的口感,每几年的转化将带来不一样的口感梯度,让人欲罢不能。

很多专家也逐渐采取科学的方式,对普洱茶在安全、品饮、保健等方面的价值找到科学的依据,年份普洱茶的魅力值一直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那么,什么样的普洱能越陈越香?如何储藏才能越陈越香呢?

简单说来,一款优质的陈年普洱,是天时地利人和的方方面面到位的成果,普洱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越陈越香,只有从种植、制作、存贮等方方面面都到位的老茶才有品饮、收藏价值,有的专家甚至指出,不应该简单地说普洱是“越陈越香”,应该是“越存越香”或者“越沉越香”,要从字眼上凸显储藏对陈年普洱的作用力。

普洱年份老茶分为晒青生茶和熟茶,生茶强调日光萎凋,自然存放的生普,汤色由黄绿向橙红、深红递进,陈香也是重要的指标;熟茶是以大叶种晒青茶经后发酵加工形成,茶汤色泽红褐,往往新茶便具备独特陈香,茶汤随年份增加将越加醇厚。普洱存放分干、湿仓,相同的普洱在两种仓储条件下,将呈现不同的口感。

在干仓的储藏方面,有的人强调让茶叶处于干燥、密封状态存放,因为这样陈化的普洱茶香在一边释放的时候,一边又可以吸附到茶叶里,往往在开封时,依然可以保持较丰富的芳香物质,甚至有可以感受到最原始的花蜜香;也有人认为放在相对密封、干燥的环境就好,有一定的空气和湿度也可以促进普洱茶的转化,喝起来干净顺口,有时间沉淀的香味,通风有助于茶品的自然氧化,同时可适当吸收空气的水分,加速茶体的湿热氧化过程,也为微生物代谢提供水分和氧气。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如果通风过度,把茶叶释放的香气不断吹走,几年后茶香也会基本跑光,所以在自然干仓存放时,也要在一定程度上把握通风、温湿度等条件的调控。

在湿仓的贮藏方面,往往强调红汤和茶汤苦涩的退化,相对潮湿的环境可以让茶叶内部进行快速的香气和滋味转化,追求绵柔醇和的口感。

不管干仓或者湿仓,共通点包括避光、避免污染串味,要求恒温恒湿度等基本条件,不同点则在于茶人在通过调节一定的贮藏条件,比如通风与否、湿度的控制、温度的调节等,都会赋予普洱别样的风味,茶人往往可以根据自己的贮藏目标和爱好进行个性调整。

实际存贮的过程中,普洱茶能否有良好的转化,和储藏之前的茶树的树龄、茶园的生态环境、茶园的海拔,维度、制作等都有密切关系。一般而言,树龄大的茶强于树龄小的茶,乔木茶强于台园茶,有森林环境的老树茶强于小树茶,海拔适当的茶强于海拔过高过低的茶,日光晒青的茶强于室内烘干的茶等等。虽然普洱茶在纵向的自身对比中有很多相对的要求,但在跟很多其它茶类横向的比较中,普遍具有较大的陈化空间,普洱的茶人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把握对普洱茶的收藏。

虽然不同的条件的普洱茶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趋势,但能够“越陈越香”的普洱茶,在香气和口感上,也需遵循一定的共同特征,如陈香纯正无杂味、霉味,汤色透亮,滋味伴随年份增加,苦涩味减弱、茶汤绵柔纯净,这是陈年普洱正常转化会出现的口感,能让人喝起来身心愉悦的滋味。

不管陈年普洱茶的魅力究竟如何,对于普通人喝茶人而言,先决条件都是为了能安心、放心、舒心地喝茶,其次再是其它价值,所以在面对市场的各种说辞时,我们应该以更加理性的眼光看待陈年普洱,以更加平和的心态喝茶。

普洱高手是怎样炼成的?


想成为品茶高手,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多尝试,积累足够的经验。而成为品茶高手之前,得知道品一杯茶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出发,还有关于茶的颜色气味味道怎么去描述。

品评普洱茶,可分为的四个步骤:观汤色——闻香气——尝味道——看叶底。

观茶汤

品茗最关键的一环便是开汤品赏,也就是将茶叶先行冲泡,然后再进行品评。

由于茶汤中的茶多酚与空气接触会很快氧化,以致茶汤容易变色,因而要及时欣赏汤色,主要从色度、亮度、清浊度等方面,辨别茶汤颜色深浅、正常与否、茶汤暗明、清澈或浑浊程度。

1、茶汤颜色

新茶期:黄绿(1-2年)、金黄(3年)、橙黄(3-5年)。

醇化期:橙红(5~8年)、石榴红(8~15年)、宝石红(15~30年)。

陈茶期:酒红(30年以上)。

由于汤色与储藏环境的温湿度及微生物种类密切相关,以仅供参考。

2、透明度

浑浊、不清晰、清晰、透明、透明发亮、晶莹剔透。

3、粘稠度

水样的、流动的、稠密的、浓厚的、油状的、粘稠的。

闻气味

1、不成熟的

青草味——茶叶炒得很不熟所产生的类似青草的气味。

生青味——茶叶炒得不熟所残留的生涩气味。

清香——优质晒青毛茶还没进入自然发酵阶段,植物本身的清新香味。

花香——茶多酚氧化程度在10%-25%时,所产生的类似鲜花的香味。

果香——茶多酚氧化程度在25%-40%时,所产生的类似果实的香味。

2、成熟的

蜜香——有一定自然后发酵程度的普洱生茶,所产生的蜜甜香味。

木香——生态环境好,采摘次数少,树龄约在两百年以上的古茶树制成的生茶所含有的大量木脂产生的香气,类似脂粉的香气,又称老木香、木脂香或松脂香,是古树茶的稀有香气。

陈香——普洱生茶长时间存放所产生的类似老木头的香气。

樟香——木脂氧化后所产生的芳樟醇的香味。

药香——木脂氧化充分和陈香混合在一起,所产生的类似中药的香气。

3、特殊的香气

干菌香——酵母菌产生的香气。

果胶香——茶叶中果胶经高温溶解后产生的类似煮嫩玉米的淡甜香气,是优质古树茶的特征香气之一,果胶还能使茶汤变得稠厚发亮,但是果胶要在95℃以上才会大量溶解于水中。

4、异味

烟味——烟气被茶叶吸附所存留的气味。

焦糊味——茶叶被部分炒糊的气味。

炒青味——茶叶杀青后不是被晒干而是直接被炒干所产生的类似青毛豆或炒栗子的气味。

烘青味——茶叶杀青后不是被晒干而是直接被烘干所产生的类似炒板栗的气味。

红茶味——茶叶鲜叶采摘后没有及时摊凉,造成部分红叶红茎,所产生的类似橙花气味。

水闷味——茶叶鲜叶杀青后没有及时晒干所产生的被捂过的不新鲜气味。

霉味——茶叶保存不好发霉所产生的气味。

异杂味——茶叶放在有异味的地方所吸附的其它非茶气味。

5、香气层次感

单一的——茶汤只有一种很单薄的香气。

丰富的——茶汤有多种香气混合在一起。

有层次的——一泡茶汤从热到冷会有很明显的不同香气。

变化的——同一款茶的每一泡之间香气会有较明显的变化。

6、香气质量

高扬——尖锐而持久的香气。

下沉——不张扬的香气。

内敛——丰富协调而持久的香气。

尝味道

品评普洱茶应注意三个问题:一是合理利用舌头;二是把握好茶汤的“评味温度”;三是评茶前不吃刺激性食物。

人体的味觉器官——舌头,各部分的味蕾同对不同味感的感受能力是不一样的。

舌尖主要品评茶叶的“甜味”;舌的两侧前端主要评定茶的醇和度;舌两侧的后端主要评判普洱茶是否“发酸”;舌心(中央部位)主要感受普洱茶的“涩味”;舌根则重点体会普洱茶的“苦味”。

由于舌的不同部位对滋味的感觉不同,品评普洱茶时,茶汤入口后,应在舌头上循环滚动,充分感受各种滋味物质的状况,这样,才能正确的,较全面的辨别普洱茶的滋味。

品评普洱茶一般以50℃左右较适合评味。茶汤太烫,味觉受高温刺激而麻木,影响正常评味;茶汤温度过低,一是低温滋味由可能的协调而到不协调,影响评定的准确性。

品评普洱之前,最好不要服食具有强烈刺激味觉的食物,如辣椒、葱蒜、烟酒、糖果等,以保持味觉和嗅觉的灵敏度。

1、基本味道

甜味——茶中的淡然甜意是那么清雅,不对健康无害,还可以满足心中一时对甜味的馋渴,同时由于淡然甜意,更将普洱茶品茗提升到艺术境界。普洱茶属于大叶种的茶叶,成份相对的就很饱和浓厚,经过长期陈化、苦和涩的味道因氧化而慢慢减弱,甚至完全没有了,而糖份仍然留在茶叶中,经冲泡后,慢慢释放于普洱茶里,而有甜的味道。

苦味——苦本是茶的原味,古代称茶为‘苦茶’,早已得到了印证。最早期的野生茶,茶汤苦得难以入口,经过我们的祖先长期的培养,由‘野生型’茶树而‘过渡型’茶树,才变成为今天的‘栽培型’茶树。虽然这是一连串植物生理学的演变过程,然而站在品茗的立场角度,我们比较关心的是由难以入口的苦味,而逐渐苦味淡薄,乃至于平常人能以饮用并视为美味珍品。

涩味——常听说‘不苦不涩不是茶’,其实陈化六、七十年以上的陈年普洱茶,已经不见苦涩了。没有了苦涩,而仍然能表现其它茶味道的茶品,一般都被称为好茶了。普洱茶有口感比较强的‘阳刚性’普洱,有口感比较温顺的‘阴柔性’普洱茶。

酸味、水味——酸味和水味都是普洱茶不好的味道,当然在普洱茶品茗时不希望有酸、水味出现。茶叶制作不良或存放不好,都可能形成有酸味。这些带有酸味的普洱茶,每每经过三、五开冲泡后,有的酸味会逐渐减少。酸味是品茗者不愿意接受到的味道。它代表了茶品的低劣。一般新鲜的茶叶制作,如果在‘走水’的程序处理不好,也会形成茶叶有水味。

无味——大多数的普洱茶品茗高手,都公认无味之味,是普洱茶的最极品。这可能与贮放陈化的年份有关,一百多两百多年陈期的金瓜贡茶,其评语的是‘汤有色,但茶味陈化、淡薄’。无味之味有着十足的禅境,此种无比高尚境界,在数百种茶中,恐怕只有普洱茶所独有。

2、汤感:贫乏的、薄的、厚的、饱满的。

3、水路:粗糙、滑的、丝滑的

4、喉感:干燥、发干、甘甜、润。

5、回味:持久、中等、短暂、无。

看叶底

浸泡后的茶叶(叶底),能真实反映茶叶的真实品质。评定叶底一是靠嗅觉辨别香气,二是靠眼睛判别底的老嫩、匀整度、色泽和开展与否,同时还观察有无其它杂物掺入。

其方法是将冲泡过的茶叶倒入专用的叶底盘(也可以是杯盖等平面物体)里,倒的时候要注意把细碎的、粘在杯壁、杯底和杯盖的茶叶倒干净。注意拌匀、铺开、揿平,观察茶叶的老嫩程度、是否均匀整齐、色泽状况、揿按叶底感觉茶叶的软硬等。

好品质的普洱茶是怎样炼成的?到底究竟


普洱茶的魅力在于,当喝过一次好品质的茶后,你就会对它念念不忘。

杯子里红艳明亮的汤色,是对眼睛的嘉奖,而醇和饱满的滋味,激荡着味蕾,强烈且持久的回甘生津,充盈着整个口腔,如丝般顺滑的茶汤,带来似有若无的凉喉感,当你刻意去寻找这种感觉时,又倏忽不见了。

好的普洱茶是让人迷醉的,喝茶可以是一种纯粹的身体的享受。

但并不是所有的普洱茶都能让人为之迷恋,仅有极少数量的普洱茶可以做到这一点。

一些普洱茶发烧友经长途跋涉,亲临崇山峻岭,徒步茶山,披星戴月,忍受蚊虫叮咬,只为寻找那一杯梦寐以求的茶汤。市场上的普洱茶品牌千千万,产品更是琳琅满目,但真正能够称得上好品质的普洱茶,却是凤毛麟角,一茶难求。

如何才能做出发烧友也赞叹的普洱茶?

逻辑上并不复杂,无外乎就是原料正、工艺正、香气正、滋味正、口感正而已,但实现起来却困难重重。

一、只认名山,不讲品种,做不出好普洱

中国人讲究喝名山茶,如龙井只认狮峰,猴魁以猴坑为贵,肉桂首推牛栏坑,大红袍当属母树,金骏眉看桐木关……普洱茶也不例外,知名普洱茶山如老班章、冰岛、易武、昔归等等,这些地方的普洱茶价格均不菲,品质却相去千里,甚至有天上地下之别!究其原因,茶树品种的不同,是造成这一结果的根本。

普洱茶以云南大叶种为原料。云南大叶种并不是单一品种,它是一类茶树品种的总称,往往一座茶山少则七八个,多则数十个品种,在这些品种中,仅有代表性品种,具备较高的产品开发价值。如,冰岛村的勐库大叶种原生种,老班章的勐海大叶羽毛茶,易武正山的绿芽茶等。其余的品种,与其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差距。

二、新工艺扼杀了普洱茶的越陈越浓越香

普洱茶的核心价值是越陈越浓越香!随着时间的推移,普洱茶会表现出更加迷人的韵味,品饮价值获得极大提升。因为这一特性的存在,普洱茶往往受到资本的追逐。然而,真正能够做到越陈越浓越香的普洱茶,犹如沧海一粟,少之又少!

晒青茶工艺是制作普洱茶的核心技术!

使用晒青茶工艺制作的普洱茶,经过科学的仓储,体现出越陈越浓越香的特点。但晒青茶有一个缺点:新茶香气羸弱,滋味欠佳,稍显苦涩,不适合当下品饮。为了追求新茶的适口性,一些企业开始引进红茶、白茶、黄茶、绿茶甚至是乌龙茶的技术特点,将萎凋、低温长炒、轻揉捻、渥黄、烘青甚至是摇青等并非晒青茶的工艺用于普洱茶的生产中,在获得新茶适口性的同时,致使普洱茶失去了越陈越浓越香的核心价值,失去了它的独特魅力。

三、品质的普洱茶,五正才是关键

一片好品质的普洱茶,离不开原料正、工艺正、香气正、滋味正、口感正!选择适宜制作普洱茶的优良品种,采用传统的晒青茶工艺制作,经过科学的仓储醇化,产生迷人的香气,醇和饱满的滋味,丝滑般的口感。原料正是基础,工艺正是核心,香气正、滋味正和口感正是结果。

普洱茶之所以如此迷人,在于它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产生的变化,这是令人期待的、欣喜的变化。

一款优质的普洱茶是怎样炼成的?


人口渴了要喝水,水能止渴但口感不足,因此转而喝茶,当我们品尝一款茶,观其条索,嗅其香气,赏其汤色,尝其滋味,饮其水性,体其喉韵,辩论其仓储的时候,为一款优质的普洱茶所折服,不禁会问到:这款优质的普洱茶到底是从何而来,怎样才能造就一款优质的普洱茶?

小浊觉得,要造就一款好的普洱茶,必须具备几个必要的条件。

其一:选料

即茶青所选何处,当地的生长条件,生态环境如何,树龄的大小,属于何种叶种。生态环境的不同,茶质上的差异很明显,树龄的大小直接影响了茶的内质的丰富程度。茶的叶种,对茶的口感风格的形成也是巨大滴!

其次还有料子的等级的高低,熟茶的宫廷,特级,一、三、五、七级的区分,生茶的全芽头,一芽一叶,一芽两叶,含有黄片的比例,这些都对茶的口感有很大的影响因素。

其二:工艺

采摘-杀青-揉捻-晒干-蒸压-摊凉,每个环节都很重要,勐海,易武,临沧,思茅每个茶区在各个环节做茶中又有各自的习惯,工艺的不同,直接导致了茶的口感风格的迥异,也造成了后期陈化口感上巨大的差异。如揉捻,勐海主要是紧条揉捻,而易武为泡条揉捻。揉捻的轻重不同,条形也不同。

再如杀青,思茅有偏低温的习惯,而易武则或多或少有高温提香的痕迹,每个茶区的茶从这些细节关注,其实很好区分。

其三:储藏

就如上次所说的那样,如果一饼茶满足了上面的条件,说明已经有了收藏的潜力了,那么剩下来的因素,自然是储存了,温度,湿度,自然光,通风,洁净无污染,每个因素同样很重要。

其四:时间

如果上面三个条件都满足了,那么还需要什么,不需要了!唯一需要的就是遗忘和等待,若干年后,一款口感惊艳全场的普洱茶终于练成!

普洱茶为什么要用棉纸包?


市面上大部分的普洱都是用棉纸包装的。

那为什么要用棉纸而不用其它的纸呢?因棉纸的柔韧性极好,抗张力比一般的纸更强。用棉纸包装普洱茶看起来很老土,但我们喝的是茶,不是包装不是吗。总的来说,用棉纸包装普洱茶,漏气防虫,绿色环保,对于普洱的保存及陈化益处多多。

用棉纸包装其实是适应普洱茶的特性,普洱茶和其它茶叶不同,它是不需要和空气隔绝的,相反普洱喜好通风干燥的环境。棉纸有优良的漏气性,就算用嘴吹纸,也能感觉得到把气吹进来。

茶叶最容易吸收杂气异味的,洒一把干燥茶叶,会吸清空气中的异味。古人云茶:“喜欢清凉而恶蒸郁。喜清独而忌香臭。”用棉纸包装,有利于普洱茶在后期发酵时,过滤杂味以确保清纯的功效。棉纸有木香味,这种香味不会流失,可以长久保留。

普洱茶越陈越香,在存放得当的情况下,时间越长越好喝,其价值也越高。棉纸保存时间很长,缅院里书写的经典,用这种纸张,曾经保存了多少个世纪,现在还能使用。因此用棉纸包装普洱茶正应了普洱茶能长期陈放这个特性。

长期存放用棉纸包装,在喝茶时如果饮茶不方便携带,可以把茶撬成一块块的存放在小罐子里面,存放容器以紫砂、及陶瓷罐为佳。如果你没那么讲究,对茶的味道不苛刻,用铁罐存放也是木有问题的。

普洱茶手工杀青的优缺点普洱茶是怎么杀青的?


所谓杀青,杀的是青,青即青青的鲜叶,为何要杀?因为任由它自然氧化的话,整个叶子会变成红梗红叶,成为红茶的第一个工序。“杀了它”,就是让它这个氧化过程停止或者延缓,究竟是停止还是延缓,取决于杀青以及干燥的温度。所以,你用了什么样的杀青方式,这个大致决定了茶的大方向。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手工成了优质、高端的代名词,很多奢侈品品牌,常常以手工制作来标榜自己产品的高贵血统。这样的风气也慢慢转移到了普洱茶行业。手工杀青是普洱茶的传统工艺,由于云南很多茶山上的生产条件落后才沿用至今。一般建有国营茶厂的周边,机器杀青推广得较早,比如勐海坝区、凤庆、景迈山等地都有机器杀青的传统。当古树茶兴起后,由于资源稀缺,茶农采摘鲜叶的量少,经常只能用手工杀青。渐渐的,手工制作却演变成了商家推广古树普洱的卖点,我们经常能听到商家强调:“我们的茶是原产地、原生态、纯手工制作。”从而引导消费者以为手工杀青的茶才是高端茶品,反之就不够高端。

手工杀青

普洱茶手工杀青,一般是用铁锅,手炒。过去茶农条件艰苦,经常是一口锅煮了饭菜,涮涮,又拿来炒茶叶。但是现在茶山上茶农的条件都改善了,再加上茶商们的严格要求和帮助,现在茶农家炒茶的铁锅都是专锅专用。炒茶的灶高度及腰,铁锅倾斜30度左右,方便翻炒。一般用柴火加温,锅温到达150℃以上就可以投入鲜叶了,一锅可投入5-10公斤鲜叶,鲜叶投入之后,带上手套就可以开始杀青了。杀青时必须闷抖结合,使茶叶失水均匀,高温快速钝化酶活性,制止多酚氧化。杀青时间视鲜叶含水量来定,一般在10-15分,待鲜叶变得柔软而有弹性,色泽不再碧绿的时候就可以了。杀青的过程中,锅温常常达到200℃,但是因为茶叶在迅速翻抖过程中,所以叶面温度可以一直控制在60-70℃,这也是普洱茶后发酵的前提因素,酶的活性只是在杀青的过程中被钝化,而不是“杀死”。所以手工杀青就要求制茶者非常有经验,能够很好掌握火候,翻炒频率也必须均匀有序。

手工杀青作为一种传统工艺,也并非完美无缺的,必然有其优缺点:

优点:

1、简单易操作,一锅一灶即可,普及率高。

2、炒锅温度可以用手直接感知,方便灵活快速调整温度。

3、相比而言,一些茶区的茶手工杀青的香气更胜一筹,技术好的师傅可以炒出顶级好茶。

4、手工杀青代表了一种传统工艺和传统文化的传承。

缺点:

1、手工杀青的燃料多为木柴,需要砍伐大量树木,间接影响茶区植被覆盖率。而且木材的成本也在增长。

2、烧柴火的过程难免产生火烟、灰尘,容易被茶叶吸收,这也是很多茶叶会有烟火味的原因。

3、手工杀青,全凭制茶者的技术,不同的人炒出来的茶也会有所不同,以至无法均一,影响大规模复制,对于茶企稳定质量和产量方面造成一定困难。

4、效率较低,按每人每锅5公斤鲜叶需炒15分钟以上。以干茶1/5出茶比列算,一个小时连续工作才出干茶4公斤,手工杀青需要耗费人很大的体能,一般能基本保证品质的炒茶工人每天的工作量不超过5小时。

普洱茶包装为何用棉纸?


不知茶友们有没有发现,普洱茶的包装大多都是用一张棉纸包起来就作罢,相对于各种包装高大上的茶叶品种,价格再贵的普洱茶的包装都是一张棉纸,拿出来一对比似乎显得普洱茶略显寒酸。

那为什么不给普洱茶也设计一个精美包装呢?还是这平淡无奇的棉纸有什么过人之处?

其实,用棉纸包装是适用于普洱茶的特性,普洱茶和其他茶叶不同,它的存放是不需要与空气隔绝的,相反普洱茶喜好通风干燥的环境,存放的过程就是它的“第二次生命”。用棉纸包装,不仅环保节约,而且有利于普洱茶后期陈化转变越陈越香。

棉纸透气性强

相比于其他茶对密封的要求来说,普洱茶需要一定量地与空气接触,反而更能够促进后期转化。因此,透气性强的棉纸可就满足普洱茶的要求,既不会大面积直接与空气接触,又能够达到不密封的状态,可以说是普洱茶包装的不二之选。

包棉纸

棉纸利于长期保存

普洱茶不像其他茶过一段时间不喝就可能变质了。普洱茶具有越陈越香的特点,就是买来存的,很多人买回去都会放上一段时间再拿来饮用,而收藏家更是可能将一饼茶收藏十几二十年,这个时候金属罐子等就不太适合了。

而棉纸却有经久耐放的特点,只有保存得当,就算放上个三五十年,棉纸也能够让茶很好地存放下去。

茶饼包棉纸

棉纸能吸异味

茶的吸附性很强,特别是对杂味格外敏感,一不小心就会串味,一串味好好的一饼茶可就被白白糟蹋了。

而棉纸有着很好的吸异味功能,能够一定限度地将异味隔绝在外,保持茶饼内部的清洁,保护茶防止被异味侵蚀。

棉纸

用作普洱茶包装的纸,并非我们日常所见到的普通的纸张,而是棉纸。这种棉纸,取材自云南地区,一种名为构树的树皮,用传统手工制作而成。还有另外一种棉纸,用的是西双版纳独有植物——马三中间白色的那一层物质作为原材料,同样以手工古法,制成棉纸,现代也使用机器制造,来进行大批量的生产。

手工制成的棉纸

市场上不乏被包装“毒害”的茶,一味注重外包装的豪华,忽略了茶的特性,往往本末倒置,大大影响了茶的香气与品质。高品质的茶,势必每一个细节都认真讲究,才能保有茶味与香气。

一颗小青柑是如何炼成的?


小青柑,我们惊喜地发现,无论走到哪儿,总能看到有人在津津有味地喝小青柑,颇有趣味地在谈论小青柑。

小青柑迷人的外表,清香甘润的滋味,可以说征服了许多人的心。但是,那么多人喝过小青柑、听过小青柑,到底明白小青柑是如何炼成的?

首先,我们要明白小青柑到底为何物?

小青柑茶,通常是青柑皮与熟普洱的推荐,我们亲昵地称之为“小青柑”,或者“小心肝”,是由新会茶枝柑的柑果在其还是青皮时采摘,并完成与普洱熟茶搭档而成的茶。

集合了青柑与熟普的优点,小青柑茶融合了青柑的清香,跟普洱熟茶的醇厚。香气上清爽提神,喝在嘴中能够体会到微苦回甘的韵味。喝上一杯,嗅觉得到享受,味蕾仿佛接受按摩,由此深受茶友们喜爱。

小青柑,采摘时节有讲究。

小青柑做得精致,颇有些小龙珠的意味,融合了清醇的果香和普洱茶醇厚甘香之味,形成独特的口感与风味。

通常来讲,七月份就是采青柑的好时节,会采到八月份。此时果皮尚未着色,外表色泽青褐色甚至青黑色,油室点微凹且密,不显皱缩,质硬皮薄,味辛气香。

当然,这时候采摘的小青柑个头小,制成的小青柑茶,非常适合一颗泡一次茶。

手工采摘,无落地清洁生产,看得见的生产过程,喝着更放心。

小青柑茶火热起来也就这么段时间,一度市场比较乱。茶友们有时会担心生产环节不过关,喝的茶不够卫生。

对于这个疑虑,杯小茶请茶友们放心,故事商城推荐的产品都是团队经过层层严选的,这款小青柑更是我们深入产地考察过茶厂的。这款茶是看得见的生产过程,全过程非常规范,从采摘到清洗,从加茶叶到干燥。总之一句话,这款小青柑就是让人喝得很放心。

小青柑里是什么茶?喝起来怎样?

决定小青柑的品质,有两个硬条件:一个是青柑皮、一个是普洱茶。

青柑皮,这款小青柑选用还未成熟的“婴幼儿期”新会青柑,杯小茶亲到新会看过的。

普洱茶,则是存放几年的老熟茶,汤色橙红透亮,茶汤醇厚,汤感细腻,回味爽适有甜感,有浓厚陈香味。

小科普:小青柑上的“白霜”是什么?

干果表面的“白霜”通常被称为“果霜”,是一种含糖物质,新鲜的生果里含有大量水分还含有葡萄糖和果糖等,当它被晒成果脯时水分逐渐蒸发,果肉里所含的葡萄糖和果糖跟着渗出到表皮上凝结成白色粉末状的物质就形成了“果霜”。随着时间的陈化有些小青柑表面会有白霜现象,在陈皮之乡新会,小青柑陈化出来的白霜被称之为柑油晶。

白霜有着丰富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医学衷中参西录》就有记载:柿霜色白入肺经,其滑也能利肺痰,其润也能滋肺燥。

“黑金”是怎样炼成的——“投资”普洱之“目的”


既然是投资,必然要涉及到投资回报与收益的问题,就常识和常规做法而言,在高通胀的情况下就是即要保值又要增值。

曾记得几年前,疯狂的给许许多多的人生动的上了一堂理财大课,什么“银行”、“存钱不如存普洱”,“炒股不如炒”,“一克普洱一克金”等风靡全国。几年过去了,很多的的确确远远地跑赢了大盘、跑过了CPI、跑过了通胀!

以本人收藏的为例,有好些个品种当属极品,曾经有几拨人先后出高价要收购我的茶,有的甚至提出由我来出价,还有不少的人约我开茶庄,我都未曾动心过,原因有三,首先本人天生不是一块做生意的料;其次因为每一款茶量不多;再其次曾为此付出过很多的艰辛和心血,将它们从云南各地甚至是外省收集而来成本较高,卖了就没有了因而更舍不得卖出。

为了收藏,我把从大学毕业工作那天起,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零花钱,后来这些积蓄几乎都变成了一块块的。

到了2006-2007年,我又为老人管理养老钱——即投资理财,当时有以下几种投资选择:

1、理财类——如买国债、存银行、买基金等,结果是买了万元的基金,最少的时侯市值只剩下三千多元,至今收回成本还遥遥无期。

2、买黄金——当时的金价十六万五左右一公斤,据茶友讲手续很麻烦,存在银行呢要缴管理费;拿出来呢又不安全,重新卖给银行呢还得验黄金的纯度等等,不太适合少量资金理财。后来黄金大概最高涨到30-40多万一公斤,涨了一倍多。

3、买玉石等——首先需要的资金量大;其次不便兑现;再其次如果买到假货就惨透了。

4、买茅台类名酒——不便寄运不便兑现,也不能成天当水喝,且易碎,总之很麻烦。后来得知,只有部分真正的白酒才是越陈越香。

5、买——第一、所需资金量小,相当于零存整取,扣除日常费用后,只要有一、二百余元以上即可,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第二、黄金玉石既不能吃又不能喝,更不能天天抱着到处跑,但是可以;第三、可排毒养颜、养身体养心性,男女老少皆宜;第四、摔不坏更不会过期;第五、增值比黄金还快,平均都是好几倍,个别稀有的极品涨了数十倍以上,比如以前博文中曾经提起过的老公的朋友、某某用来换了辆53万奥迪车的某著名茶山的古树茶。

于是,在老人的支持下,我更加坚定不移的选中,从日常开销中省下一些钱来长期“投资”于。

本人对于购买强有力的投资理念便是:为现在和将来家人的身体健康、心情愉悦、以茶会友而投资,最终的投资收益和回报便是亲情、友情和快乐!

普洱茶白棉纸和竹笋壳的奇遇


有茶友来问:我买的是整提包装的,想长期存茶,需要拆掉外面那层竹笋壳吗?

也有朋友问:包茶饼的白棉纸边缘上怎么有“水渍”一样的印记呢?沾水了还是碰土了?

老规矩,先说答案。

答一:不要拆,原包装存放更好。

答二:紧压包装过程中笋壳汁液染上的色,纯植物,安全卫生别担心。

人重衣装马靠鞍,茶叶的包装可以非常简约也可能极尽奢华,但不论形式怎样,都传达着商家的理念和定位。

普洱茶的历史和普洱茶包装的发展历程,它们相伴而生,随着时间的推移,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不断给人惊喜。

今天我们先谈谈普洱茶饼的“白棉纸+竹笋壳”包装。

白棉纸软糯稀薄,毛竹笋壳坚硬厚实;一个是吹弹可破的“软妹纸”,一个是皮糙肉厚的“硬汉子”,这两个物理触感截然相反的物质,却成为普洱茶包装史上极具特色的“黄金搭档”。

“软妹纸”之白棉纸

白棉纸是云南地区传统的生活用纸,取自一种叫构树的树种的树皮。

白棉纸的制作过程:

1.制做白棉纸前,先要把树皮拿到溪水里反复清洗,一方面是为了除垢,一方面也让树皮变得更加松软、适合制纸。

2.洗干净的树皮会进行适当的揉捻,放进大木桶中沸水蒸煮二到三个小时。

3.之后用榔头敲打煮好的树皮,让原浆逐渐凝结而出。

4.在得到原浆后,便能在水槽里进行抄纸的工序了。不过之前要在原浆里添加一种叫“滑叶”的树汁,这种粘稠的汁液是天然的粘合剂,能够将原浆中的分子分离再粘合。

5.然后,就像常常在电视里看到的一样,工人们拿着木榫,在纸浆中慢慢将纸揭出、分离开来。

6.经过晾晒、熨平之后,一张结实耐用的白绵纸就这么诞生了。

这种白棉纸透气性非常好,带着一股淡淡的木香味,有防虫蛀的功效,因此某些云南寺庙里的经文就是用这种纸张来抄写的,保存几百年完全没有问题。

白棉纸外型上跟宣纸很像,但相较宣纸,白棉纸最能突出的特点就是柔韧、防潮性强。

据说,用这种纸来包装普洱茶的做法,是由茶马古道上的“鹤庆商帮”与马帮推广开来的。

不过由于野生构树资源少、蒸煮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木柴等因素,手工造纸的成本与代价变得越来越高。

现在普洱茶饼上的白棉纸多是机器制造,并且还开创了银丝棉纸、金丝棉纸等工艺美观棉纸,那些美丽的“丝线”其实是添加的植物纤维。

讲完了“软妹纸”,我们来扒一扒“硬汉子”--毛竹壳

云南地区的民众利用竹子的历史非常悠久,当地的茶农也很早便开始用笋壳来包装普洱茶,以避免茶叶在运输途中发生受潮、受光等不良状况,并且笋壳的制作成本接近于零!在当时的物质条件下来说,简直就是完美。

由于先只为了运输包装,茶农们处理笋壳不会很精细,所以笋壳上常常留有竹毛,随着时间的推进,茶农们也明白良好的用户体验是十分重要的,于是慢慢地,在清洗笋壳时会加上一道“刷竹毛”的工序,并且也尽量挑选色泽均匀、形状整齐的笋壳,以保证美观。

取干净的笋壳,把普洱茶饼几个一摞的呈电饭煲状的包起来,外面再用竹篾(竹条)或者钢箍捆扎结实。

相较于可以机器生产的白棉纸,笋壳包装还是得依靠手工制作,最熟练的师傅包一个也得花费1到2分钟。

在物质资源那么丰富的云南,是什么缘分让它们“在一起”了呢?

1、因地制宜

普洱茶的产地云南西双版纳、勐库等茶区自古就盛产竹子。从很早以前,当地的茶农就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用笋壳(竹箬)包装生

产出来的茶叶。明代学者、茶人许次纾,在《茶疏》中有记载:“茶须筑实,仍用厚箬填紧,瓮口再加以箬,以真皮纸包之。”

早年普洱茶或入京进贡或远途贸易,跋涉耗时,颠簸崎岖,风霜雨露,要经受层层考验,这就需要有结实,防潮,避光的外包装。同时普洱茶是需要呼吸和后发酵的,要与空气有一定接触,不能密闭封死,因此普洱茶的包装材料除了结实,还要透气,竹箬包装便应运而生,竹笋壳因为取材方便的缘故,成为普洱茶包装的不二之选。

笋壳就是竹笋退下的外皮,较结实,是天然的原生材料,用来包裹整筒的普洱茶,不会发生化学渗透,又能使茶叶免受外界污染破坏,为普洱茶营造了良好的微环境,促进后发酵。这种包装既能起到保护茶叶的作用,还方便运输,所以一直沿用至今。

2、笋壳包装的普洱茶味道更好?

茶友都知道普洱茶的贮存,需要为茶提供一个干燥,通风,透气,避光,隔异味的储存空间,正好竹笋壳能起到这些作用。

据说因为笋壳很硬,以前的人们会在包装前会把它浸泡软,并且就在的湿软的状态下捆扎普洱茶,所以处于笋壳内部的茶叶含水量非常高,潜移默化地加速了茶叶的陈化,像一个普洱茶发酵的温床。而呈电饭煲状的笋壳包装,内部形成一个稳定温度,湿度,遮光度和气密性的空间,更能够确保茶品滋味的纯正。

干的竹笋壳因为内部孔隙多而且大,有助于普洱茶在后发酵时过滤杂味,以确保茶品清醇。而且长时间被笋壳(竹箬)包裹着的茶叶,在冲泡时还会散发出淡淡的竹香。

虽然没有数据支撑,但几乎所有尝试的茶友都表示——棉纸加笋壳储存状态下的普洱茶,口感真的会更好。也许就是这么接地气的包装,却得天下茶友之心的原因吧。

在过去科技发展比较慢的时代,我们容易理解普洱茶用竹箬包装,可现在技术发展的很快,市面上也有各种各样的包装,为什么普洱茶还是原封不动呢?

其实也不然。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因为出口标准的限制,笋壳包装被认为是“不够卫生”的做法,无法达到出口标准,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普洱茶的外包装都改成了纸盒。

整筒外包的两种材质:竹壳和纸袋。

纸袋包装就是采用牛皮纸袋或其他材质的纸袋直接把茶饼进行封装。

两种材质优缺点

竹壳的优点:

1.成本低,没看错,现在纸比竹贵多了(当然不考虑包装人手费用);

2.环保,几乎无污染,是种很绿色的材质,也方便运输;

3.最重要的是适合保存,避光透气防潮隔异味,也有利于茶叶后期转化;

4.竹壳本身的清香会被茶叶吸收,存出来的茶会有股清香,而且茶叶本身的香气也会保留更好。

缺点:

1、竹笋壳取自野生毛竹,自然生长,宽窄色泽不一,尽管茶叶并不会受此影响,但整体给人的观感有的茶友认为不好;

2、竹壳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伤到手(竹毛没刷好);而且如果没有彻底干透,很容易长出霉点,虽然不影响茶,但影响茶叶外观;

3、包装较慢,不适合大货生产。

牛皮纸袋优点:

1.方便快捷,直接把茶叶塞入,节省大量包装时间;

2.具备遮光透气性,和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潮和隔异味;

3.印刷样式多样,新颖实用,卫生条件更可控;

4.不影响茶叶外观,同样年份存放的纸包装会比竹壳包装外观好。

缺点:

1.密封性不强,容易走香,运输途中容易破损(爆袋);

2.怕潮怕湿,如果一真的湿到很麻烦,而且如果纸张本身处理不好会给茶叶带来污染。

所以两个包装各有各好处,但是目前来看越来越多厂家的产品采用纸袋,一来和卫生条件有关;二来人工成本和生产效率都是纸袋领先,竹壳包装比较麻烦。

近几年来,竹笋壳包装的价值越发受到重视,回归传统的包装样式反倒成了产品的亮点。

普洱茶的包装历史悠久,除了包装材料及样式的独特性外,普洱紧压茶的计量规格也是很有讲究的。

普洱茶的计量规格——件

“件”是传统普洱茶饼规格单位,坊间亦称“支”。一件十二筒,一筒七饼共八十四饼,整件净重30千克。

如今随着普洱茶的盛行,茶饼重量与包装也开始多样化,整件重量也随之变化。因此,坊间逐渐减少以传统“件”为单位,而多以饼、筒与公斤为沟通单位。

普洱茶的计量规格——筒

传统普洱茶饼规格单位,一筒七饼茶,净重2.5千克。

七子饼,也叫七子圆茶,是云南普洱茶的标志性形态。

关于“七子饼”的由来,坊间也多种说法,其中,从历史角度的解读是这样的:

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清廷正式颁布“云南茶法”,茶法规定买卖云南茶叶需持“茶引”,每引购茶一百斤。其中特别规定,交易之茶需为圆饼状,每圆重七两,每七圆为一筒,“七子圆”的称法,在乾隆年间已有之,从倚邦桓盛号茶庄留下的账本上来看,乾隆年间六大茶山的茶商们已经在用七子圆名称记账。在云南方言中圆茶、饼茶并无多大的区别,七子圆与七子饼也就是一个意思,茶法中称为七圆为一筒,可称作七饼一筒。,七子饼的形态由此正式确定并沿用至今。

普洱茶的计量规格——饼

普洱茶饼357克的重量是怎么来的?

357克便于计量与管理。古代涉边交易,政府为了减少度量衡方面的纠纷,制定了强制性的标准化措施,目的是便于统计,便于征税,便于交易。古代称茶饼为圆茶(即七子饼),每桶7圆5斤重,所以每圆平分得357克。

建国后,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公司云南省分公司为配合商品出口,每件30千克的普洱紧压茶,按国际惯例包装为一打12筒,每筒七饼。以致84饼30千克,一饼约等于357克。

这个规格沿用至2000年私人厂量产开始才有所变化,但此规格数字仍深植人心。

2000年以后,众多厂家与坊间开始开启茶品规格上另一新风格,一筒重量与饼数也无严格限制。

柑普茶是怎样炼成的?


一个生于云南,一个产自新会,却都拥有越陈越香、越陈功效越佳、越陈越有价值的特质——柑普

柑普茶配对公式:1+1>2

柑普茶的制作现场

好的柑普茶一定是手工制作的。

2015年的胎柑与不同等级的柑普茶。

生晒的柑普茶与高温烘干的柑普茶高下立见。

冲泡时,茶叶和陈皮的最佳比例是8:2。

柑普茶,顾名思义,就是新会柑皮和云南普洱的组合体。它们一个生于云南,一个产自新会,以越陈越香、越陈功效越佳、越陈越有价值的共同志趣,实现了无论从外表还是内涵的绝配。冬日的下午,最需要的是一壶热腾腾的柑普茶,最好还有三五知己,一起温润了呼吸,缱绻了情丝,涤荡了灵魂。

制作过程:柑普茶是怎样炼成的?

柑普茶茶性温和甘醇,老少皆宜,在养生方面有着独有的功效,一直受到大家的喜爱。那这么好的茶是如何做出来的呢?别以为就只是简简单单的陈皮加上普洱茶,其复杂的制作工序可不是轻易可以忽略的。好的柑普茶,一定是手工制作的,柑果从树上采摘下来、洗净备用,到开盖取肉、填茶、杀青、柴烧烘干,无一不用到手工,而且烘干过程对火候的把控可是要求非常苛刻的,不能轻也不能重,恰到好处需要的不只是工夫还有耐心。

Step1:开盖将果蒂连一部分柑体切开成“盖子”

Step2:去果肉细心将柑肉掏空,保留果皮空壳

Step3:填茶在柑壳中填入优质的普洱茶叶

Step4:柴火杀青杀青炉是靠柴火提供热量,温度在90-100℃之间,持续15-20分钟。杀青一方面为了杀菌消毒,一方面是为了去掉柑皮的青味,并将果皮里的一些苦涩物质转化成甘醇的香气。

Step5:摊晾冷却杀青后需要通过摊晾冷却、定型,将转化的香气保存住。第六步是柴火烘干,冷却后的陈皮普洱茶要进烘房,烘制35-38个小时。烘房也是靠柴火提供的热量,温度控制在40-45℃左右,由于是柴烧的温度,不会过度高温,而是文火慢烘,慢慢地香气都收进柑里面去了。

Step6:包装很多商家会用收缩膜来进行真空包装,这样虽然更加利于储藏和运输,但里面的水分散发不出来,在广州这样的天气里面很容易长霉点。最好的办法是用棉纸来包装,这样茶叶和陈皮都可以继续成长。

消费提醒:不是所有的柑普茶都值得收藏

早期的柑普茶几乎都是桔普茶,使用的原料是价格便宜的广西桔子皮和普洱散茶,因此又被称为“老人茶”。外地的桔子皮其形状组织结构虽然相似,但挥发油所含的成分及品味都有很大差异,药用与调味效果还是大大不如。

新会的柑橘又可以细分为驳枝柑、圈枝柑、茶枝柑等品种,最好的品种是双水镇的圈枝柑,柑田位于银州湖边,那里土壤肥沃,且周围无工厂,水质好,无污染。圈枝柑的特征是外形扁圆、大种油身、油包大、柑味香浓。种植管理上主要施用有机肥,用花生麸、黄豆渣、蘑菇糠、鸡粪、白鸽粪等再发酵而成的肥料施肥,以优质、价高的复合肥补充。按照采摘时段不同,新会柑又可以分为胎柑、柑果仔、青柑、二红柑、大红柑。胎柑大约只有拇指指甲盖般大小,只有柑子丰收季节才会有,因结果过多,为避免所有果子营养不良,则会提前将过多的胎柑剪下来,二红柑是制作柑普茶的最佳选择。

填充在柑皮内最好是西双版纳古树所产的6年以上的熟茶,这样的普洱才能够与陈皮同时吸附、同时陈化。好的柑普茶外观油色重、透亮,直径约为5-6cm,冲泡以后,正宗的新会陈皮会回青,胀大后瓤厚。好的柑普茶自然陈香,入口回甘通畅,制作工艺不讲究的则散发烤焦味,有辣、涩感。

制作工艺则分为高温烘干和生晒两种,高温烘干只需要8个小时,但会降低陈皮的活性和药理性。生晒完全是靠天吃饭,需要好天气和适量的北风。高温烘的柑普茶切口很整齐,生晒的切口会呈波浪形。“新品上市,很多茶企会跟风,趁市场还没那么乱,收一些精品,留着和自己一起慢慢变老。”谭亚莉既是生产者也是藏家,身边很多朋友受她影响,也开始收藏柑普茶。

TIPS:柑普茶的储藏与冲泡

储藏:柑普茶越陈效果越好,宜储藏在干燥、通风处,远离高温、杂味的地方,存放3年以后,再取出来饮用,风味更佳。

冲泡:茶叶和陈皮的最佳比例是8:2。冲泡时取一只柑普茶果,除去包装纸,一次倒出1/5至1/3的茶叶,连撕碎的部分果壳,一起放入茶壶中,然后以100℃开水冲泡。最好的工具是紫砂壶,用银壶冲泡则可以让水质变得更细腻口感更滑。(采写:许琨/ 摄影:周佩文)

以上就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有关《普洱茶手工棉纸是如何炼成的?》的全部内容了,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可以分享给更多需要的朋友,感谢您的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