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杨说茶:普洱茶小白进阶手册

发布时间 : 2019-12-04
小白菜普洱茶 普洱茶小白菜 普洱茶普洱茶

【www.cy316.com - 小白菜普洱茶】

经常有茶友问老杨,怎样才能更快的了解普洱茶?老杨针对广大茶友对普洱茶学习进阶的需求,结和自己喝茶九年的经验,总结了十五条经验和茶友共享。

五个小经验

1、古树纯料茶中体会山头韵味。普洱茶千山千味的特点是它最引吸引茶的魅力之一。但不是所有的普洱茶都能体现山头特点。普洱茶的山头韵味之美在纯料古树茶中体现最充分,因此想品味普洱茶的山头特点一定要喝古树纯料茶。

2、渥堆发酵工艺不能解决农残问题,化解不了农药残留和重金属超标问题。有条件的话,熟茶也尽量喝正规大厂采用无污染的生态野放茶或古树茶原料,采用正规发酵工艺生产的茶品。

3、大厂中高端经典产品一般不会让你失望。

4、尽量不喝当年生产的熟茶茶品。陈化二至三年后,熟茶渥堆发酵产生的湿草席等令人不悦的堆味就退去了,熟茶更好喝。

5、三年内的存储良好的纯料古树生茶,最能体现产地的山头特点。老杨的个人体会是:陈化五年以上的普洱茶,香气、滋味的转化已经非常明显,随着陈化年限的增加,产地的山头特点显现就会越来越淡化。但是,经过转化茶品中的苦涩度会减弱,香气也会转化,汤感更柔和顺滑。另外不同的存储区域、存储环境、存储年份,茶品会呈现出不同的香气口感变化。

五个小窍门

1、茶博会上是学习的好机会。茶博会上参展品牌多,能在最短的时间了解到最多茶叶品牌。茶博会上,各品牌一般都会有厂家的营销人员进行现场问题解答,对于茶友的专业性问题回答更专业、更客观,各类“大师”讲的故事会少很多。

2、网络询价,实体店购买。口感能试,茶品好退换,混个脸熟好蹭茶。

3、存茶好坏在于存储环境。生茶、熟茶分在存放。存茶也要讲究相对通风,单片茶、散茶放入自封袋中保存是个好办法。

4、泡茶手法对茶叶香气、味道的表现影响很大,多泡几次、多尝不同人泡同一款茶,才能更加全面客观的评判一款茶。别被美女茶艺师美妙的泡茶手法所迷惑。

5、学会混入圈子,蹭好茶喝。非真茶人不蹭茶。

五个不要

1、不要听信茶城中的故事。各种故事大多是商家为了销售而编造的噱头、混淆视听。喝茶,别听故事,香气好、味道好才是硬道理。

2、不要迷信大品牌。国内有些大品牌的产品由于全部使用台地茶原料,在口感和品质上不能尽如人意,所以茶友们一定不要盲目迷信大品牌的产品。市面上还有一些不良的厂商,虚标产品的原料等级,明明是台地茶确硬要标成古树,茶友们不得不防。

3、不要盲目追高。从低向高喝,仔细品味,不要盲目追高。逐步进阶,乐趣更多。

4、不要喝做仓茶。老茶、中期茶的仓储最重要,好仓才能出好茶。各地由于气候不同,存储出的茶品转化的口味特点不同,不能说广东仓、港仓茶就是湿仓茶、沒有好茶。其实,使用人工加湿、加温、加药催熟的做仓茶尽量不要喝。做仓的过程易产生霉变、腐败,为了健康考虑还是不喝为宜。各位茶友在买茶时一定要擦亮眼睛,在店内拆开包装看看茶叶有没霉变,闻一闻有没有异味。有些不良商家会将表面发霉的茶饼,擦掉霉斑后继续销售。

5、不要贪杯。喝茶别贪杯,小心茶醉。易醉茶的朋友,在饮茶前可以提前准备些小点心、水果,防止低血糖。

cy316.cOm扩展阅读

老杨说茶:从国家标准了解普洱茶


《地理标注产品普洱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2111-2008),出台于2008年6月,并将于2008年12月1日正式实施,是现行的普洱茶国家推荐标准。该标准规定了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术语和定义、类型与等级、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适用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保护的普洱茶。

现行的普洱茶国家标准权威性极強,对茶友正确认识普洱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老杨选了几个重要的方面为广大茶友进行解读:

一、什么是普洱茶

囯标中明确规定普洱茶:“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并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茶叶,按其加工工艺及品质特征,普洱茶分为普洱茶(生茶)和普洱茶(熟茶)两种类型。”

普洱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为云南省普洱市、西双版纳州、临沧市、昆明市、大理州、保山市、德宏州、楚雄州、红河州、玉溪市、文山州等11个州(市)、75个县(市、区)、639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现辖行政区域。

云南大叶种茶:分布于云南省内的各种乔木型、小乔木型大叶种茶树品种的总称。

综上所述,我们明确普洱茶的几大大要素:1、采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的云南大叶种茶树叶和梢。2、釆用阳光晒青工艺的干毛茶进行加工。3、在云南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加工生产。4、采用特定工艺进行生产。如:渥堆发酵、蒸压成形等。5、具有普洱茶独特品质特征。

经常有茶友问老杨,老挝野生茶、缅甸野生茶是不是普洱茶?老杨个人理解,缅甸、老挝、越南靠近中国一侧的,与云南省内普洱茶属于同一茶种,具有相近似地理气候,由相同先民种植的大叶种茶树的叶和梢,按照普洱茶传统工艺制作的茶,因其产地不在中国境内,无法用普洱茶的产地名称来命名,而从本质上讲就是“普洱茶”。

二、生茶,熟茶

现行国标中规定:“普洱茶(生茶)是以符合普洱茶产地环境条件下生长的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为原料,经杀青、揉捻、日光干燥、蒸压成型等工艺制成的紧压茶。其品质特征为:外形色泽墨绿、香气清纯持久、滋味浓厚回甘、汤色绿黄清亮,叶底肥厚黄绿。”

“普洱茶(熟茶)是以符合普洱茶产地环境条件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采用特定工艺、经后发酵(快速后发酵或缓慢后发酵)加工形成的散茶和紧压茶。其品质特征为:外形色泽红褐,内质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陈香,滋味醇厚回甘,叶底红褐。”

普洱茶国标中未明确规定普洱茶具体属于六大茶类中的哪一类或哪几类。只是明确规定了普洱茶分为生茶和熟茶,以及明确规定了这两种茶的生产流程。

《茶叶分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30766-2014)中,将茶叶分为七类:绿茶、红茶、黄茶、白茶、乌龙茶、黑茶、再加工茶。“分类原则:以加工工艺、产品特性为主,结合茶树品种、鲜叶原料、生产地域进行分类。”其中,晒青绿茶的规定为“干燥工艺主要采用日晒的方式制成的产品.”黑茶的定义为“以鲜叶为原料,经过杀青、揉捻、渥堆、干燥等加工工艺制成的产品。”云南黑茶的规定是“云南地区鲜叶经过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的产品。”以茶叶分类的现行国标的相关规定,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普洱茶(生茶)属于晒青绿茶,普洱茶(熟茶)属于云南黑茶。

三、乔木茶是什么茶?

茶城中有一种普洱茶2007年后一直受到推捧—乔木茶。但到底乔木茶是什么茶呢?

我们可以在国标中找到答案:“云南大叶种茶分布于云南省内的各种乔木型、小乔木型大叶种茶树品种的总称。”按照此规定,无论普洱茶的所有产品,究其采摘树种,都是乔木大叶种,高产茶园台地茶同样是乔木茶。清代皇家贡茶倚邦茶独有的中小叶种茶树,是相对于云南其他普洱茶树而言的中小叶种类,其根本也同样是云南乔木大叶种茶树。

因此,市场上的“乔木茶”“老树茶”等都是商家推出的营销概念,向消费者传导该商品品质高于台地茶园茶,便于销售推广。

四、普洱茶该如何保存

普洱茶怎么存储最好,一直是茶友最关心而又最纠结的事情。市面上,湿仓、干仓、自然仓、东莞仓、港仓、台湾仓、大马仓......花样翻新,应接不暇。

国标中关于贮存是这样规定的:“贮存:1、应有足够的原料、辅料、半成品、成品仓库或场地,原料、辅料、半成品、成品应分开放置,不得混放。2、产品应贮存在清洁、通风、避光、干燥、无异味的库房内,仓库周围应无异味气体污染。3、禁止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污染的物品混贮、混放。”“保存期:在符合本标准的贮存条件下,普洱茶适宜长期保存。”

国标中虽没有湿仓、干仓及各区域的规定,但是明确规定了普洱茶存储的标准。这为茶友能够很好的长期存茶提供了详细的标准,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便于茶友更好的存茶。

五、怎样喝到无公害的普洱茶

茶叶是入口的,关系到每个茶友的身心健康。农药、化肥在茶叶中的残留问题,是每个茶友最关心的问题。

国标“6.3茶树种植及茶园管理章节中,明确规定了普洱茶茶园如何种植、施肥、病虫害防治,可以在“防治适期和NY/T5018-2001中附录C允许使用的农药进行化学防治”。

因此,茶友要想喝到无农残的纯天然的健康茶品,就必须要选择生长在深山老林中的普洱古树茶或是生态小树茶。

六、国家标准与历史传统

国家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茶叶科研、生产、销售及文化习俗的因素的变化而修订。

国家标准与该类茶的历史、文化、传承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但是国标未必完全符合该类茶的以前某一历史时期的生产制作工艺。如:普洱茶的在1973年前没有熟茶这一种茶,而在现行的普洱茶国标中确实非常重要的内容。另外,在行业标准制定的过程中,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参照该类产品一个或几个代表性或垄断性企业的生产标准进行制定的先例。

因此,某一类茶叶的国家标准仅代表标准制定、执行期间内,该类茶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术语和定义、类型与等级、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国家标准代表的是标准制定与执行期间对该类产品的国家层面的认识水平、执行标准等。茶的国家标准的制定基于历史传统,但又不能等同于历史传统,代表的是该茶在某一时间的发展水平。

七、国标未说清楚的老茶

普洱茶被誉为可以喝的文物。很多专家、学者、茶人认为普洱茶愈陈愈香。普洱茶(生茶)经过长时间自然陈化可以形成口感独特老茶,这是普洱茶最令茶人着迷的地方之一。

普洱茶(熟茶)人工渥堆发酵技术研制的原因是为了解决普洱茶生茶自然后发酵时间过长(往往十几数十年)的问题,人工模仿自然发酵的过程以达到快速陈化普洱茶的目的。

在现行普洱茶国标中,没有任何关于老茶、生转熟、老生茶等的规定和解释。

老茶究竟是什么?老茶是不是熟茶?生茶后酵为熟茶的标准是什么?等等问题,尚需未来的国标通过修订进行明确。

附录:普洱茶的生产的部分重要工艺与生产流程

后发酵:云南大叶种晒青茶或普洱茶(生茶)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经微生物、酶、湿热、氧化等综合作用,其内含物质发生一系列转化而形成普洱茶(熟茶)独有品质特征的过程。

加工工艺流程

晒青茶:鲜叶摊放→杀青→揉捻→解块→日光干燥→包装。

普洱茶(生茶):晒青茶精制→蒸压成型→干燥→包装

普洱茶(熟茶)散茶:晒青茶后发酵→干燥→包装

普洱茶(熟茶)紧压茶:普洱茶(熟茶)散茶→紧压成型→干燥→包装

晒青茶精制→蒸压成型→干燥→后发酵→普洱茶(熟茶)紧压茶→包装

老杨说茶:小议几种泡茶的手法_怎么冲泡普洱茶?


泡茶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说泡茶是门技术是因为,通对投茶量、水温、出水时机、出注水方式等因素的控制,泡出好喝的茶。说泡茶是门艺术是因为,高明的泡茶者可以通过泡茶的过程,带给喝茶者心灵的宁静、放松身心的快乐。老杨在这里介绍一下几种常见泡茶手法。

方法一:快进快出法。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泡茶法。泡茶者将沸水稍微静置降温,然后快速注入泡茶的容器,凭感觉再快速出汤。同理也就有慢进慢出法、快进慢出法和慢进快出法,但是本质上相同,通过控制水温、注水和出水手法、出汤时间来达到泡茶人追求的茶汤味道。看起来非常简单,其实这种泡茶法最体现泡茶人的功力。热水在什么温度注入、什么时间出汤、投入多大量的茶叶,全凭泡茶人后经验积累和感觉,同一款茶在不同人的冲泡下呈现不同的味道。优点是这种冲泡方法可以充分展现茶叶细微香气、味道的变化,缺点是不能完全客观展现茶叶的品质。

方法二:重手闷泡三道水法。这种泡法老杨只见过普洱生茶和台湾乌龙茶的冲泡。釆用多于正常投茶量的大剂量,用沸水盖盖闷泡,每道水出汤时间在二十秒以上,基本上三道水后一款茶的内涵物质就可以被释放干净。这种泡茶法相传为台湾某些“大师”推崇的方法,说是最能体现普洱浓、厚、酽、润的特点,可以迅速而准确的判断出茶叶的品质高下。老杨在友人那里曾经尝过一次,布朗山的苦茶在这种泡法下苦涩浓重,刺激强烈,接近茶叶审评法的茶汤,茶叶品质很易判断,但茶叶冲泡时细微变化佷难有所感受。非极重口味的茶友不要尝试这种泡茶法。

方法三:七克茶沸水十五秒冲泡法。该种泡茶法一般采用一百二十毫升盖碗,称取七克干茶,每道茶都注入沸水,十五秒后出汤。并且冲泡所有的茶都采用这种方法。在不同地方,这种的泡茶法也会有一些变化,如:投茶量、冲泡时间。这种泡茶法的特点是,形成了冲泡标准,对于同一种茶不同的人冲泡味道差别不大,不易受冲泡人手法的不同而影响茶汤的味道。因此,这种泡茶法受到很多商家的推崇,可以减少因茶商和顾客泡茶手法不同产生茶叶囗感不同而引发的争端。对于刚开始喝茶的茶友而言,这种方法易于掌握,能够泡出大家都可以接受的茶汤。

方法四:审评泡茶法。称取3.00克茶叶放入审茶杯,冲入沸腾之开水约150cc(茶叶用量为水量的2%),加盖静置5-6分钟,将茶汤倒入审茶碗供汤质之品评,茶渣仍留置于杯中供香气及叶底之审查。茶汤温度降至40-50℃时,取茶汤5-10cc,含入口中,以舌尖不断振动汤液,使茶汤连续与口腔内之味觉细胞及黏膜不断接触而分辨汤质的甘醇、苦涩、浓稠、淡薄及其活性、刺激性、收敛性等。审茶杯一般使用符ISO3103-198(E)标准之白瓷制审查杯,容量150±4毫升。审茶碗一般使用符合ISO标准之白瓷碗,审茶碗容量约200毫升。茶叶审评时的冲泡方法能快速评鉴出茶叶形、色、香、味的优劣,能敏锐的判别出茶叶品质异常现象。但是,老杨认为,这种泡茶法冲出的茶汤味道苦涩度、刺激、收敛性过强,口感达不到冲泡最好水平,不建议普通茶友在日常品茶时使用。

方法五:大壶冲泡的大碗茶法。这是一种最多人使用的茶叶冲泡法,投3-5克茶于玻璃杯中倒入沸水热泡一杯大茶汤,可反复冲泡5次左右,足够喝上半天时光。这种泡茶法从爷辈、父辈传承下来,历史悠久,群众基础最好,是老百姓的泡茶法。不需要什么技术含量,但胜在方便省事省心,解渴效果一流。

方法六:冷泡法。冷泡法,故名思义就是将茶叶放在冷水中长时间浸泡而形成入口的茶汤。最简单通用的方法就是将干茶叶投入瓶装水中,静置冷泡。冷泡法适用于红茶、白茶、乌龙茶、普洱生茶等。有些茶种为了适应冷泡法的需求,会专门针对冷泡的特点制作专门的冷泡茶。比如:台湾乌龙茶中就有专门的冷泡茶。老杨自己就冷泡过普洱生茶、台湾乌龙茶、印度红茶、白毫银针,口感与热泡茶比更为清爽、甘甜。冷泡茶在冲泡时要注意投茶量不要太多,老杨一般在500毫升矿泉水或纯净水中投三克茶,为了保证茶汤的浓度一段泡两个小时以上。如何取得冷泡茶的最佳口感。因每种茶适用的投茶量和冷泡时间各有差异,需要各位茶友在实践中按照自己的口味不断摸索总结。

老杨的泡茶经验小分享:

1、六堡茶、安化茯茶、普洱熟茶、雅安藏茶适合用沸水高温冲泡,前六、七道水不要闷泡。

2、普洱生茶前五道水建议注水温度控制在九十七、八摄氏度左右,不闷泡。随着茶中物质的释放,可酌情采用提高水温、延长冲泡时间、闷泡的方式来调整茶汤浓度。

3、级别越高、芽头越多的茶,在冲泡时越要控制好水温。除了黑茶,其它茶类中的芽茶一定不要用沸水冲泡,具体温度因茶而异。

4、注水时水流高抛、小水流定点注水,有助于我们控制水温和保证茶叶内物质的平稳释放。

5、泡茶时一定要注意力集中,时刻关注水温和出汤的时间。

老杨说茶:十句话读懂普洱茶(上)


1、由云南大叶种晒青干毛茶加工而成的茶品才能称为普洱茶。云南境内产的茶、云南大叶种茶树产的茶、经过阳光日晒干燥工艺加工、经过铁锅(或铜锅)杀青揉,这四个重要条件都具备的茶,才能称为普洱茶。

2、普洱茶分为生茶和熟茶。按照传统的分类方法,普洱生茶曾经归入了晒青绿茶。按照生产工艺,普洱熟茶可以归入全发酵的黑茶类。生茶是指用云南大叶种新鲜茶叶采摘后,经杀青、揉捻、毛茶干燥后,以自然的方式陈放,不经过人工“发酵”、“渥堆”处理,但经过加工整理、修饰饰形状的各种云南茶叶(散茶、饼茶、砖茶、沱茶)的统称。生茶主要可以清理肠道,有一定降脂,提神,降压和减肥功效,生茶的咖啡因、茶碱、儿茶素等成份较多,因此易失眠者、感冒发热者、胃溃疡患者、孕妇不宜饮用。

3、普洱熟茶是由生茶渥堆发酵而成。普洱茶以发酵不同分为生茶和熟茶两种。普洱熟茶,是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生茶)为原料,经过渥堆发酵等工艺加工而成的茶。色泽褐红,滋味纯和,具有独特的陈香。普洱熟茶茶性温和,有养胃,护胃,暖胃,降血脂、减肥等保健功能。

4、“一饼、二砖、三坨、四散”。普洱茶界以前流传着“一饼、二砖、三坨、四散”的说法,这是因为在以前,好的原料首先被用来压饼,所以普洱饼茶特别受人青睐。但是如今各类形状都有优质茶,所以不再以形来论品质。普洱茶除了常见饼、砖、沱、散外,还有金瓜、柱、珠(小球)、蘑菇沱、竹筒茶、月饼等形状。

老杨说茶:十句话读懂普洱茶(下)


8、普洱茶的生产工艺与众不同,才造就了普洱茶千变万化的囗感。同为有阳光日晒加工工艺的茶,普洱生茶相比福鼎白茶多了铁锅(铜锅)杀青(炒茶)和揉捻的工艺。普洱熟茶与六堡茶、茯茶、雅安藏茶等其他黑茶,在生产过程中均有渥堆发酵工艺,从发酵工序讲都是后发酵茶。

但普洱熟茶采用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发酵而成,在发酵菌种、温度、投水量、水质、发酵时间、产地气候、发酵程度等与其它黑茶相比均有不同。

另外,晒青干毛茶采用的出产片区不同,干毛茶的口感就会不同,因此熟茶采用同一种发酵工艺生产后口感也会不同。同一个产区的干毛茶原料釆用不同的工艺生产也会产生不同的味道。不同原料产区、发酵程度、发酵工艺和存储年限的熟茶拼配也会产生不同的滋味。

9、具有山头香气、囗感特点,原产地出产的普洱茶才是纯料茶。关于什么是纯料茶,茶界的争论一直很大。其中有一种说法比较严格,总结为四个“单一”标准:单一茶种所制成的茶,如纯种龙井;单一茶园所制成的茶,如苏州东山某户茶农自家茶园出产的碧螺春;单一茶区所出产的茶,如老班章古树茶;单一季节茶所制成的茶,如明前春茶。

以老杨个人的理解,普洱茶纯料茶的标准应该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a、必须是正宗原产地原料生产。什么产地就是什么产地,不能用周边产区的茶来冒充名山名寨,如用坝歪来冒充冰岛老寨。b、必须具备典型的山头香气、口感特点。不是所有的台地茶和生态小树茶都具有山头茶的产区特点。只有那些树龄长、生长环境好的茶树芽叶,经过传统工艺精心制作出的茶品才能充分体现出山头特点。c、必须按照传统工艺制作,炒青、揉捻、阳光日晒等重要工艺不能变。d、必须是纯天然、无工害的茶,不能有农药、化肥等农残与污染。老杨总结为四个“必须”标准。

10、号级茶、印级茶与七子饼。号级茶,一般指的是清末到解放初期,也就是50年代中后期之前私人商号出品的普洱茶。当时的私人茶庄均以“号”来命名,所以生产出来的普洱茶统称号级茶。有人称号级茶为古董茶。代表性老茶有宋聘号、福元昌号、同庆号、车顺号等。值得一提的是,易武正是号级茶的发源地。现今市面上遗留下来的号级茶,大多都是易武茶。

印级茶,指从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末期,私人作坊散去,普洱茶生产进入公私合营或国营时期。国营茶厂出品的普洱茶饼,外包纸印有“中茶牌圆茶”和“中国茶业公司云南省公司”繁体中文字样,以其中间“茶”字的颜色分别命名品种。分别有红印、绿印、蓝印、黄印四种。所以这一时期的出产的普洱茶,亦被称之为“印级茶”。

七子饼茶指从文革时期圆茶改名为七子饼,在1972年之后,国营茶厂生产的普洱茶饼,外包纸印有“云南七子饼茶”并附印拼音字母,中间“茶”字以绿色为主,个别印红、黄色“茶”。较为常见有勐海茶厂出的7542、7572、8582、7592等,还有下关茶厂8653、8633等。

老杨说茶:第三只眼看普洱茶的建仓


前段时间,笔者回了一趟故乡沈阳,与沈阳茶界的老朋友相见甚欢。相聚间,大家关心最多的是普洱茶的仓储问题,最关心的则是在什么地方建仓存茶最好。在沈阳的几座重要的茶城调察时,发现近三年炒的最热的中期茶—东莞仓茶已经开始大规模进军东北市场。仅沈阳一地,东莞某做仓企业就有四家店面销售,据说吉林长春、黑龙江哈尔滨都有该企业的形象店。苏州茶圈的朋友,最近也在和笔者探讨如何在苏州建仓的问题。下面笔者就说下自己关于茶叶建仓的一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什么是进仓、退仓、做仓

什么样的茶仓是湿仓,什么样的是干仓?一直以来,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华北、西北、东北和云南的茶友认为华东、东南、台湾等南方地区的茶仓都是湿仓,尤其是香港和广东更是湿仓的代表。但是,江、浙、沪的茶友认为再往南才是湿仓,自己所在的地区是干仓。

笔者认同这样一个观点,未经人工加湿、加温和药物催熟做仓处理的、专门选址相对干燥无异味、精心管理、自然存放的茶仓就是干仓、好仓。各地地理气侯条件不同,陈化后茶品的囗感风格自然不同,各具地域特点。

入仓:将茶品存储于某一特定仓储环境,以人工方式改变存储环境,通增湿、增温、密闭、施加药物等手段,实现茶品快速陈化的存储加工方式,就是茶品的“入仓”,入仓加工形成的茶即“入仓茶”。

未入仓茶:相对于入仓茶而言,没有刻意经过人为手段催熟加工,贮存在清洁、通风、避光、干燥、无异味的库房内;不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污染的物品混贮、混放;经过精心管理存储的茶品,才是“未入仓茶”。

退仓:因做仓茶是以人工快速陈化的方式加工仓储,易产生有如腐质稻草、泥土味等,对多数人来说不易接受。茶商将茶品置入特殊环境,如高温或低温、干燥、通风等,将茶品内令人不快的杂味(仓味)消除大部分,称之为“退仓”。

翻仓:在仓储中,因长时间储存,存储空间内相对温湿度与通风性有所差异,储存于仓储上方、下方、前面、后面空间的状况会有所不同。为求整批茶品陈化速率相当、缩小差异性,会将茶品位置做适当调整,称之为“翻仓”。

二、香港做仓茶与普洱茶的推广、发展

石昆牧先生是这样记述香港仓的发展历史:

回顾“港仓”成因,离不开香港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以及香港大时代发展影响的投射。一从清朝到民国初年,香港从一个小渔港发展成为国际化都市。在香港城市建设的草创阶段,货物仓储成本较低,普洱茶可选择存放的空间较多。当香港慢慢发展成为国际港口、东方明珠后,土地亦变得寸土寸金。

普洱茶在当时尚属于低价商品,其仓储环境也慢慢的从地上转变之地下,选择成本更为低廉的地下室仓库。香港属于花岗岩地形,坐向朝南,年平均湿度超过92%,在香港即使是非刻意做仓的自然仓储环境,相比我国其它地区而言也是少有的潮湿。普洱茶的香港仓储的演变与形成是一个无心插柳的过程。香港每年的4~5月会出现返潮,花岗岩地形地面发生渗水,地下室仓库即使架高货物,地面还是有液态水,整个仓储环境的湿度达到了过饱和。

香港夏季气温特别高(超过35℃),同时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茶品自身的氧化反应以及微生物参与的发酵反应都会放出热量,再加上相对不通风的环境,茶仓中会格外的潮湿闷热。在香港普洱茶存放的仓库有两种,一种是公设仓库,一种是私人设立的仓库。私人仓库在存放普洱茶时会定期进行翻仓,将仓库中的茶品的空间位置进行改换,避免由于仓库中温湿度分布不均造成茶品转化的程度不同,而公设仓库则不会帮助物主翻仓。

一般在存放三年过后,茶品会被拿出退仓两年,退仓会选择在一个高温干燥(相对于湿度过饱和的环境)微通风的环境之下。退仓的时间大多选择在冬天,以利用冬天相对干燥的气候将茶品中过量的水分抽出。完成了第一个仓储循环(入仓三年,退仓两年)的茶品会第一次上市贩售,在经过一两年的销售后再入仓,完成第二个仓储循环。(不同的茶庄会有不同的细节调整)。茶品从新茶到仓储完成要经过起码十二年的时间。

从石昆牧先生的记述,我们可以了解到香港做仓茶是需要一定技术的。从市面上流传的好的做仓茶的品饮来看,做仓茶也有好茶。我们不能否定港仓茶和香港做仓茶对普洱茶的推广和制作工艺创新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

关于熟茶工艺的产生,周云川先生是这样叙述的:“熟茶最早的雏形是泼水茶,50年代后期,茶叶出口到香港时开始使用潮水做旧工艺;60年代从云南调拨毛茶拼配,到其他区域泼水做旧后出口;70年代初期,云南茶厂派员广东观摩学习后,在1975年统一了渥堆发酵工艺,至此,普洱熟茶时代正式开启,所以,普洱熟茶工艺定型其实不过40多年时间。”做仓茶是一种技术活,是熟茶制作工艺的一个源头。

三、笔者对建仓的理解

港仓、广东仓的茶特点明显,随着普洱茶、黑茶、白茶等后发酵茶为全国各地广大茶友认可,港仓、广东仓的茶品为其它地区茶友所不喜。便有各地茶想通过选取最佳地点、环境建茶仓存茶以达到茶品的最佳存储口感。广东东莞在建仓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领先国内其他地区。

绝对理想的长期存储环境很难实现。而通过精心选取仓库地址、严格管理以求达到茶品的最佳存储环境,形成最佳口感的精品年份好茶,选地建茶仓的方式逐渐被各地有实力的茶友所认可。已有茶友直接在昆明和东北等干燥地区建仓。

东北仓和昆明仓因气候干燥,茶品的转化速度转慢,香气和苦涩滋味保持好,囗感纯净无杂味。但有茶友觉得这两地存的茶喝起来汤感有些薄利、干寡、微酸。广东仓的茶品转化快,陈味、木香很快显现,仓储形成的味道不可避免的会有一点。仓味大多数茶友不喜欢,但也有很多茶友认为广东仓的仓味不是仓味,是陈味、陈香,是广东仓最大的魅力。

为了解决单一地点存储茶品陈化后口感缺点明显的问题,有些茶商采取以下几种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采用北仓存茶,南方自然湿润醒茶的方法。2.南方仓茶在北方退仓后销售。3.同一年份、同一品种、不同仓储地点的茶品按一定比例混拼成新的茶品销售。

单一地点存储形成的口感总有不足。老杨认为南北仓联动,有规律定期换仓存储的方式,互取所长,或许是达到茶品最佳存储陈化口感的解决方式之一。

老杨希望各地有能力的茶友能联合起来,创建一个全国性的茶仓联动平台,互惠互利,真正通过科学建仓存储陈化出最美味的茶品,共享人间。老杨为愿这一目标倾尽自已一点微薄之力。

老杨说茶:抛开干仓、湿仓说茶仓


每个茶友都希望自己存的茶能为精品老茶,茶的仓储成为茶友们最操心的事之一。干仓或自然仓已成为广大茶友存茶的共识。老杨结合自己玩茶九年的经历,抛开干仓、湿仓、做仓,就自然干净的仓储前提下,谈谈自己对各地茶仓的理解与感受。

茶仓根据地理位置不同,由北向南大致可分为:东北仓、华北仓、华东仓(以上海为代表,可简称为沪仓)、云南仓(以昆明为代表,有人称为昆明仓)、广东仓(以广州和东莞为代表)、台湾仓、港仓、马来西亚仓(也称为大马仓)。仓味规律特点可以总结为:越往东南沿海地区,湿度越高、温度越高,转化越快,仓味越重。反之,全年平均温湿度越低的地方存茶,转化越慢,仓味越低,口感越纯净。其中,马来西亚仓(大马仓)的茶仓味最重。

相同的茶品在不同的地区存放相同的年份,会因存储环境的不同呈现不同的转化呈度和口感。老杨喝过几款九十年代7581普洱熟茶,相同相近年份的茶口感应该相近。但事实却是因仓储地点的不同,呈现出不同口感特征。可以说,南仓、北仓、大马仓,仓仓味不同。

东北仓和昆明仓因气候干燥,茶品的转化速度转慢,香气和苦涩滋味保持好,囗感纯净无杂味。但有茶友觉得这两地存的茶喝起来汤感有些薄利、干寡、微酸。广东仓的茶品转化快,陈味、木香很快显现,仓储形成的味道不可避免的会有一点。仓味大多数茶友不喜欢,但也有很多茶友认为广东仓的仓味不是仓味,是陈味、陈香,是广东仓最大的魅力。以老杨的个人感受,广东仓的转化速度是东北仓的三至五倍。也正是因为这一因素,老杨认为在老茶判断标准中应该考虑仓储地点这一因素。

总体来说,地域的地理气侯特征,决定了当地仓储茶品的香味口感特点,也决定了当地饮茶人对茶叶仓储的认知和对好茶的评判标准。

广东人认为广东及周边的仓最好,因为为广东仓转化快、陈味足。上海人认为自己的城市位于南北之间,即不像广东仓味重,又不像东北仓过干转化慢,上海仓存茶最好。东北喝茶以沈阳为中心,沈阳人认为东北四季分明,气候干燥不易霉变,香气保持好,无仓味,存茶最好。昆明人认为茶出云南,产地存茶最好。

因为,喝惯了东北干仓茶的味道的茶友,会觉得广东仓的茶有仓味,不喜欢,不适应,也不太会从心理认同这是好茶。我身边很多江浙沪的茶友在喝过大马仓的茶,一般也会觉得有霉味,不太适应。

综上所述,老杨认为:在什么地方住,就喝什么地方仓储的茶。好的新茶,好的仓储条件,精心管理,才能存出精品老茶。坏茶、坏仓、坏管理同样存不出好喝健康的老茶。南仓、北仓、云南仓,健康无害,喝了适服就是好仓。

老杨说茶:神奇的名山大产区概念_普洱茶产区是哪里?


最近几年,随着老班章、冰岛老寨、昔归等名山名寨的价格彪升,茶叶市场中“大班章”、“大冰岛”、“大昔归”等大产区茶品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作为茶友,我们该如何认识这些大产区茶呢?

首先,老杨认为名山大产区古树混拼茶可以体现普洱茶大产区的口感特点,可以作为我们建立普洱茶大产区口感标准的依据。比如:布朗山茶是典型的苦底茶、普遍苦重于涩、茶气強、口感厚重;易武产区茶是典型的甜茶、汤香水柔、苦涩平衡;景迈茶具有独特的兰花香、典型的涩底甜茶、涩重于苦......

其二,名山大产区拼配茶,很难让茶友建立准确的名山囗感判断标准。老班章古树茶是名副其实的普洱茶王。而当下最流行的大班章产区主要是指班章村委会下辖的五个自然村的总称,其中包括:老班章、新班章、老曼娥、坝卡囡、坝卡龙。班章村位于布朗山乡东北边,距离布朗山乡政府20公里。国土面积166.74平方公里,海拔1500米,年平均气温18-21℃,年降水量1,374毫米。在这么大的面积中,相临寨子相接茶园的古树茶香气、滋味相同或相近。相隔较远的寨子的茶味道就会有一定差异。比如,老班章古树茶与巴卡龙古树茶区别相对明显。因此,如果不是刻意用周边产区的茶去拼配出类似老班章口感的茶,班章五寨的古树茶混拼形成的口感与老班章古树纯料茶相比还是有一定差别的。要想建立普洱茶山头特点的判断标准,必须要喝山头古树纯料茶。

其三,并不是所有的纯料台地茶都能体现出山头特点。以老杨个人的经验,只有古树茶、生态放荒茶以及生长环境好、制作精良的台地茶才能体现出山头特点,而且树龄越大、生长环境越好的茶树产的茶叶才越能体现普洱茶的山头特点。只有古树茶才最能体现普洱茶的山头特点,用台地茶的口感来建立正确普洱茶产区特点的评价标准很难。

普洱茶的美在于千山千味,山山不同。易武有七村八寨,茶的味道寨寨不同。勐库镇冰岛村委会横跨东半山和西半山,由五个自然村组成:冰岛寨、坝歪寨、南迫寨、地界寨,糯伍寨。五个寨子的茶各有特点、各不相同。茶友们要想对名山名寨茶的山头特点建立口感标准,就必须要品饮正宗的山头古树纯料茶,这样才能准确的区分不同山头普洱茶的特点,真正品味普洱茶的山头之美。

关于普洱茶进阶的15条经验


经常有茶友问道,怎样才能更快地了解普洱茶?成为普洱茶高手?笔者针对广大茶友对普洱茶学习进阶的需求,结和自己喝茶九年的经验,总结了十五条经验和茶友共享。

五个小经验:

1、古树纯料茶中体会山头韵味。普洱茶千山千味的特点是它最引吸引茶的魅力之一。但不是所有的普洱茶都能体现山头特点。普洱茶的山头韵味之美在纯料古树茶中体现最充分,因此想品味普洱茶的山头特点一定要喝古树纯料茶。

2、渥堆发酵工艺不能解决农残问题,化解不了农药残留和重金属超标问题。有条件的话,熟茶也尽量喝正规大厂采用无污染的生态野放茶或古树茶原料,采用正规发酵工艺生产的茶品。

3、大厂中高端经典产品一般不会让你失望。

4、尽量不喝当年生产的熟茶茶品。陈化二至三年后,熟茶渥堆发酵产生的湿草席等令人不悦的堆味就退去了,熟茶更好喝。

5、三年内的存储良好的纯料古树生茶,最能体现产地的山头特点。老杨的个人体会是:陈化五年以上的普洱茶,香气、滋味的转化已经非常明显,随着陈化年限的增加,产地的山头特点显现就会越来越淡化。但是,经过转化茶品中的苦涩度会减弱,香气也会转化,汤感更柔和顺滑。另外不同的存储区域、存储环境、存储年份,茶品会呈现出不同的香气口感变化。

五个小窍门:

1、茶博会上是学习的好机会。茶博会上参展品牌多,能在最短的时间了解到最多茶叶品牌。茶博会上,各品牌一般都会有厂家的营销人员进行现场问题解答,对于茶友的专业性问题回答更专业、更客观,各类“大师”讲的故事会少很多。

2、网络询价,实体店购买。口感能试,茶品好退换,混个脸熟好蹭茶。

3、存茶好坏在于存储环境。生茶、熟茶分在存放。存茶也要讲究相对通风,单片茶、散茶放入自封袋中保存是个好办法。

4、泡茶手法对茶叶香气、味道的表现影响很大,多泡几次、多尝不同人泡同一款茶,才能更加全面客观的评判一款茶。别被美女茶艺师美妙的泡茶手法所迷惑。

5、学会混入圈子,蹭好茶喝。非真茶人不蹭茶。

五个不要:

1、不要听信茶城中的故事。各种故事大多是商家为了销售而编造的噱头、混淆视听。喝茶,别听故事,香气好、味道好才是硬道理。

2、不要迷信大品牌。国内有些大品牌的产品由于全部使用台地茶原料,在口感和品质上不能尽如人意,所以茶友们一定不要盲目迷信大品牌的产品。市面上还有一些不良的厂商,虚标产品的原料等级,明明是台地茶确硬要标成古树,茶友们不得不防。

3、不要盲目追高。从低向高喝,仔细品味,不要盲目追高。逐步进阶,乐趣更多。

4、不要喝做仓茶。老茶、中期茶的仓储最重要,好仓才能出好茶。各地由于气候不同,存储出的茶品转化的口味特点不同,不能说广东仓、港仓茶就是湿仓茶、沒有好茶。其实,使用人工加湿、加温、加药催熟的做仓茶尽量不要喝。做仓的过程易产生霉变、腐败,为了健康考虑还是不喝为宜。各位茶友在买茶时一定要擦亮眼睛,在店内拆开包装看看茶叶有没霉变,闻一闻有没有异味。有些不良商家会将表面发霉的茶饼,擦掉霉斑后继续销售。

5、不要贪杯。喝茶别贪杯,小心茶醉。易醉茶的朋友,在饮茶前可以提前准备些小点心、水果,防止低血糖。

老杨说茶:概述“杨氏五因”泡茶法


“杨氏五因”泡茶法,顾名思义,在泡茶的时候要因茶泡茶、因地泡茶、因人泡茶、因水泡茶、因器泡茶。在泡茶的过程中,泡茶人要充分考虑到冲泡茶品的特性、冲泡地点、饮茶人的情况、泡茶水质和茶具这五种因素来泡茶。以笔者的经验,只要在泡茶时充分考虑上述五方面的因素,就能泡出一杯好喝的茶。

因茶泡茶是基础。按照现行国家标准,中国有绿茶、红茶、黑茶、青茶、白茶、黄茶、再加工茶等七大类。每个茶的种类都有自己适合冲泡的投茶量、温度、水质和适用器皿,同一类茶因不同的级别、工艺、产区也有各自最佳的冲泡要求。因此在泡茶时我们要根据即将冲泡茶叶的种类来选择适合冲泡方法。比如:绿茶不适合用沸水冲泡、黑茶要用沸水冲泡、红茶要根据品种的不同采用适合的水温、黄茶同样不适用于沸水、岩茶适合沸水等等。泡茶使用优质泉水最佳,尽量不要使用未经过滤的自来水。但是,酸性和碱性过大的矿泉水,同样不适用于泡茶。因此,要根据即将冲泡茶品的特性来选择泡茶的手法、水、器皿等。

因地泡茶,就是要在泡茶时充分考量泡茶地点的地理环境、气候因素、茶室布置等环境因素,适当调整冲泡手法。茶友们常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我在云南试茶很好喝的普洱茶,买回家喝就没有在云南时好喝。老杨也亲身经历过这种情况,在云南喝到的不苦不涩的茶,回到苏州就会涩度增加。其实,云南属于高原气候,沸水的温度达不到100摄氏度,气压又比苏州低,湿度温度情况和苏州也不同,自然泡出来的茶味道和云南不同。因此,在苏州泡普洱生茶要想达到最好的口感,个人认为不要采用沸水急冲,最好将水温控制在97—98摄氏度,冲泡口感更好。其他,出普洱茶外,其他茶品在冲泡时也同样要考虑冲泡地点的环境因素,因地泡茶。此外,下雨和潮湿天气泡茶一般香气展现不会太好,选择晴朗干燥的好天气泡茶更容易展现出茶的香与味。

因人泡茶,是在泡茶时充分考虑饮茶人对茶种的偏好、对浓淡的程度喜好等习惯,选择适合的冲泡茶品、采用适当的冲泡手法,尽可能满足饮茶人需求。即使不能满足茶桌上所有人的需求,也要适合茶桌上大多数人的饮茶习惯。

因水泡茶,不可小觑。有两句话说的很好:“水是茶之母”“好水才能泡出好茶”。水本身就具有着自身的颜色、气味和味道。泡茶水的颜色、气味、味道融合了茶叶的香气与味道,最后形成了茶汤饮入我们口中,形成了我们茶品感知。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就有关于泡茶水质的专门论述。不同的水,适合不同的茶。因此,在泡茶时,一定要先了解泡茶水的属性,选择适当的水泡恰当的茶品。

因器泡茶与因茶选器看似相同,但是这两种说法既有相似之处,也有本质区别。因茶选器,是因为每一种材质、工艺、器型的茶具都有最适合冲泡的茶品。在泡茶时,最好选取最适合该类茶品的茶器泡茶才能展现出最好的香气与滋味。泡茶人对自己手中的茶具一定要有充分了解和认知,明白手中的茶具适合冲泡什么样的茶品。因器泡茶,是在茶具已经固定无法选择的情况下,采用适当的茶种、投茶量、泡茶水、冲泡手法来泡茶,尽可能的展现出茶品的最好的一面。这同样需要泡茶人了解所用茶器,充分使用好茶器。无论紫砂、建盏、天目釉、柴烧、青瓷等等,笔者认为最好的茶器就是能够展现茶叶本味的茶器。当你找到了能够展现茶叶本味的茶器,不分贵贱,这就是最好的茶器。

除了“茶、地、人、水、器”五个因素外,其实泡茶人心理状态和身体状态,对茶叶冲泡出来的味道影响最大。另外,泡茶人对茶的理解和认知也非常重要。资深茶友们经常会说:你的心里有什么,你的茶里就有什么。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在情绪不佳或身体状态不好、疲劳的时候,最好不要泡茶。

如何泡好茶?笔者有一个心得,就是全神贯注,在注水出汤时绝不说一句话,用心去泡好茶。泡茶时,切忌分神,一心多用;一定要凝神静气,抛开杂念,缓缓细流注水,用心去感受出汤的时机,时机到了以最快速度出汤,通过茶汤将泡茶人心中的味道呈现在茶友口中。有一位茶友在

老杨说茶:从古树茶公证说假茶如何辨别古树茶真假?


笔者近日读到了2007年《中国质量报》的一篇旧闻,题目是《云南西双版纳首次为客商办理普洱茶原产地公证》。读后,笔者感慨良多,回想自己喝普洱茶九年从茶城中听到无数的故事,看到无数的“专家”,深感做一个中国茶友真的不容易。不仅要有黄金舌、千里眼、顺风耳,还要有七窍灵珑心,在茶城的炼丹炉中千锤百炼、吃亏上当,才能练就明辩真假的火眼金睛,喝上一口好茶、真茶、健康茶。

笔者下面把这条新闻和大家分享一下:“拿着公证的法律文书,到哪儿都能说得清这是在古茶山收购的大树乔木茶了。”近日,两位到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勐宋古茶山收购古树乔木茶的广东茶商,到勐海县公证处,办理了首例普洱茶原材料收购的产地证明公证手续。据了解,勐海县勐宋乡蚌冈村百年古乔木茶叶质好价高,吸引了许多外地茶商前来采购。广东茶商黄先生和刘先生也慕名到该村收购茶叶360公斤。为证明自己购买的茶叶系该村出产,他们与茶农一起到勐海县公证处申请办理普洱茶产地证明书公证。经过对申请进行审查后,勐海县公证处认为,茶叶是勐海县的支柱产业,为这一产业发展服务是公证应尽的责任。因此,受理了当事人的申请。据悉,在办理公证过程中,为确保公证事项的真实性,公证员深入到勐宋乡蚌冈村产茶地,对茶农采摘茶叶到茶叶集中包装进行了跟踪监督,并在茶农、茶商、公证员三方在场的情况下,将茶商采购的360公斤茶叶打包、粘贴封条。有了第一次公证经历的茶商说:“鉴于目前很多人冒充古乔木茶原料,今后凡是购买高档茶叶,一定要到产品原产属地的公证处申办公证。”古茶山的茶农也表示,通过产品原产地证明的公证,能使西双版纳州古茶山的优质茶叶声誉不受损害。

这则旧闻反映的是茶友最关心的普洱茶真假好坏问题。07年茶市中古树茶的风潮尚未兴起,假冒产地、树龄、年份的状况已经很盛,时至今日某些商家在普洱茶产品掺杂使假的问题更甚。老杨总结了市面上比较流行的不良手法,供各位茶友参考。

一、原料降档

原料降档就是以次充好,是不良商家在普洱茶产品中掘取暴利最常用的手段之一。在这方面个别标榜要建立标准的大品牌也不能免俗。

原料降档市场上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以生态小树茶、台地茶冒充古树茶消售。市场上同季古树茶、古树与生态小树混采茶、生态小树茶、台地茶价格相差很大。仅以今年的景迈春茶产地干毛茶价格为例,高品质的纯古树茶与生态小树茶的价格可以差十多倍,生态小树茶与台地茶可差三四倍。

原料降档的另一种常用方法是,以秋茶、雨水茶冒充春茶销售。这也是在利用春茶与其它季节茶叶的价差来牟利。

二、产地造假

产地造假是指用名山名寨周边相似口感的茶叶直接或经拼配冒充正山正寨的茶品销售。近些年,老班章、冰岛、昔归等小产量名山古树茶受害颇深。市场出现了真茶难求,假茶横行的状况。

产地与树龄造假对广大茶友造成的伤害不仅是金钱和健康上的,更是身心感受上的。非原产茶、台地茶都不能够让茶友们感受到普洱茶最具魅力的山头特点,无法建立山头茶正确评判标准,遗害无穷。老杨就将真正的老班章古树茶给周边喝过“老班章”茶的朋友品鉴,大多数人的反应是这和我喝过的老班章完全不是一个味。甚至有两个专门销售普洱茶、以“老班章”做为镇店之宝的朋友将老班章茶猜成了勐海以外其他产区的茶。

今年普洱茶界最盛行的侈奢品微产区茶,更是假冒产区茶的重灾区。笔者做了一个调查,今年非常火易武某微区古树茶年的产量不过几百公斤,而市场上某个高端小众品牌推上市场的产品就有几十件,远超产地产量。还有的品牌在某微产区一片茶叶都未收过,也能推出该产区的几十件茶产品。勿须多言,真假立现。

三、年份变造

老茶的美在于时光雕刻后,茶品中独特的香气、滋味与气韵。2000年前,大陆地区藏茶的风气尚未形成,老茶主要存放在香港、台湾、马来西亚等地,数量有限,经近些年的饮用消耗,老茶更显稀少珍贵,价格节节攀升。近百年的稀有号级茶就曾拍出了千万天价。

因此,有些茶商便以不到年份的相似茶品,或经过加工冒充老茶销售。有的茶商甚至会专门制作做旧假的茶叶包装和与老茶相似口感的茶,专门制成外观与口感与真实老茶极为相似的假茶。于是,在广东等地老茶销售的集散地便出现了与A货真老茶相对应的B货老茶。做的好的B货老茶可以以假乱真,茶叶专家也很难辨别。

四、包装假冒

包装造假在茶叶造假中非常普遍。不良商家用私自仿印高价茶叶包装来包同规格低价茶,获得非法暴利。

近年来,在笔者身边假冒大厂名品包装的假茶发现较少,有年份的中期茶与老茶较多。

五、仓储地乱报

随着茶友们对普洱茶干仓、湿仓、仓储地茶品风格的认识加深。昆明干仓等干仓茶开始流行,很多茶友只认干燥地区存储的茶。为了能够更好的销售出产品,有些商家就将广东仓的茶品说成是干燥地区存储的茶品,乱报仓储地。

记得07年刚开始喜欢喝茶时,有一个老茶客和我讲过一话:一入茶行深似海。茶其实很简单,一片树叶而已;把茶搞深、搞乱的正是通过各种故事来张冠李带、浑水摸鱼的不良卖茶人。

学习普洱茶的几个阶段:普洱茶爱好者进阶过程


学习普洱茶,是一个不断进阶的过程。从身份的角度来说,是从茶友到资深茶友,甚至是专业茶人转变的过程;从普洱茶相关知识累积的角度来说,是从不懂到略知一二,再到了解茶叶冲泡、品饮、审评、制作、历史等方方面面知识的过程。

最初接触普洱茶的时候,几乎每个人都少不了要经历“听别人说”的阶段。因为对普洱茶了解不多,所以喝茶时茶友们谈论的普洱茶的香气、滋味、存储、年份等内容,也形成了我们对普洱茶的初步认知。虽然“听别人说”很重要,但由此获取的信息比较零碎,并且各执一词孰对孰错,也难以分辨。

“多喝”是学习普洱茶的第二个阶段。只有喝了足够多的普洱茶,在对比中去学习,对于普洱茶品质的好坏,我们才能有更准确的认识。而且在与形形色色不同茶友喝茶时,也能够接收到更多与普洱茶相关的讯息,在这个过程中,因为知识储备不够,最重要的是不要急于站队,而是尽量保持客观和中立。

在有了一定的普洱茶知识积淀之后,这个时候再看茶学专业书籍,冲泡、品饮,甚至是审评以及制作方面的书籍,理解起来就不会那么晦涩难懂,如果还有机会可以聆听真正专业的茶人来讲述茶叶的方方面面,自然能够在学茶的道路上,迈进很大一步。

总而言之,学茶、学习普洱茶都是一个不断累积、成长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在享受喝茶的乐趣中去学习,怀着一颗爱茶之心,尽量保持客观的态度,去了解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去吸收正向的茶叶知识,如此才能真正地懂茶、懂普洱茶。

【高手进阶】普洱茶无纸红印的故事


导读:作者陈智同是《深邃七子世界》作者,西双版纳州茶产业顾问,版纳经典名人,第一届至第五届国际印级茶会主讲人,茶艺、普洱壶艺顾问兼专栏作家。

那天有一个茶友,问起了无纸红印的缘由,这么多年我都在研究山头茶,已经很久没有人问我这个问题了,回想了一下,又想起了年轻时候艰辛的卖茶岁月,一晃十五个年头过去了,无纸红印顾名思义就是没有包装纸的红印,如果看过古董茶的人就了解,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普洱茶是没有外包纸的,所以有无纸的形制是不奇怪的。

这个问题我在十几年前也曾与香港酒楼的老前辈讨论过,据说在50年代红印的报价是分开报价的,也就是纸、茶、竹筒分开报价,对当时的酒楼来说,红印只是新茶,对于酒楼用茶来说外包纸的作用不大,而且当时的包装纸不同于现在,是用手工纸然后木模拓版印刷的,成本比较高,对当时的云南来说也有一定的生产难度,所以占有成本的比例较高,在有纸红印问市后,基于经济考量酒楼便提出了无纸红印的要求,所以无纸红印在这种因素下产生了,这种说法我个人认为是一个合理的理由,套用一句北方话来说,比较靠谱。

其实无纸红印的由来在当年并不是最困扰我的问题,最困扰的是对于无纸印级系列的分类与鉴定,因为当年的无纸印级茶量很大,买到好的无纸红印是很考较功夫的一件事,当年的无纸红印至少在我的手上不是一个级数的,但很多香港的卖家喜欢包裹销售,如果一不小心就会买到无纸蓝印,基本是当年的无纸红印分成3种,一种是甲级无纸红印,一种是无纸红印,一种是无纸蓝印,前面两种在鉴别上比较困难,但无纸蓝印的鉴别就比较简单,由竹筒包装上就可以简单分出,红印是软竹筒,有纸无纸皆同,蓝印是硬竹筒,从外观上就可以明显分出,而且红印的饼面较红,蓝印的饼面较黑,也有一定的参考性。

2004年的时候,内地的老茶兴起之后,第一批进入内地市场的无纸红印大多是硬竹筒的无纸蓝印,因为价格比较便宜,当时内地的资讯没有现在发达,所以便会有红蓝不分的状况,在早期红蓝是分开报价的,随着价格的快速上升,无纸红印与无纸甲级红印才逐渐进入市场,写到这里,一定有人要问无纸甲级红印如何分辨?

两种红印的竹筒没有差别,最主要的差别在于甲级红印在香气上有一种很特殊的强药樟香,这是无纸红印没有的,但必须一筒一筒的闻,想想当年的自己,跟机场查毒品的警犬没有差别,不是我们要认真,而是当年的客人也很认真,现在的印级茶都已在拍卖场拍出天价,想见一片都很困难,这种分类方法便成为陈年往事了,但回想起来人不胜唏嘘,唉、、、没想到我也到了倚老卖老的年纪了,当年的年轻岁月一去不返,百感交集之间,还是喝一泡无纸红印回味回味,也有小小安慰。

以上就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有关《老杨说茶:普洱茶小白进阶手册》的全部内容了,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可以分享给更多需要的朋友,感谢您的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