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同源型医用食品(上)——普洱茶“功能性食品”论据之二

发布时间 : 2019-12-05
普洱茶功能 普洱茶的功能 普洱茶性

普洱茶功能。

如果说茶叶中的植物营养素偏重于初级代谢物的话,那么发酵后的普洱茶则偏重二次代谢物为主。前者是所有的茶叶中都存在的,只是含量多少有区别,后者则是专属的,更是独特的。普洱熟茶有快速发酵的过程,普洱生茶也有后发酵的过程。这种发酵,促使大量植物营养素被降解、缩合、转化,原有的植物营养素指标降低了,产生大量新的物质,我们称它们为二次代谢物。它们是一族宠大的群体,品类多达两千多种,且个个分子量极小,但活性极强。这些小分子物质,有些是我们已知的,有些属于我们未知的。它们绝大多数以小分子状态存在,并依附或隐藏在很多化学成分的母环之外。

它的“工作”范围,或者说是对人体的生理功能,主要体现如下几个方面:

增强免疫能力,激活淋巴系统等;

防止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便秘和肿瘤等疾病;

恢复健康,控制胆固醇、防止血小板凝集、调节造血功能等;

调节身体节律,包括神经中枢、神经末稍、摄取与吸收功能等;延缓衰老等。

因此,我们将普洱茶经过后发酵偏重次代谢物为主的熟茶、老茶视为“药食同源型医用食品”范畴,是普洱茶作为“功能性食品”最高级别的产品。而且,它还有一个特点,长期食用,不会增加肝肾负担,所以“药食同源型医用食品”是功能性食品的发展方向,是现代生物医学的理念,是具有营养功能、感觉功能和调节生理活动功能的医用食品。功能性医用食品的研究与开发在我国尚属新兴学科和领域,是多学科,多领域不断交叉、融合的产物,涉及营养学、药学、生理学、预防医学、生物工程、食品科学。

这里,我们需澄清一个模糊认识。

长期以来,很多人将茶叶内含的营养成分与功能成分等同于“功能性医学饮品”。因为茶叶中不仅含有蛋白质、糖、脂类、维生素、果胶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同时还有茶多酚、茶多糖、咖啡碱、茶氨酸、茶色素等功能成分。但是,这些营养成分与功能成分都属于茶叶的基础功能,后者属于植物营养素,是以茶叶初级代谢物为主的,与我们]说的“药食同源型医用食品”还有一定距离。

很多人偏重茶叶化学成分的静态分析,忽略动态分析。因为茶叶是由不同的化学成分组成。其不同的处置(工艺)方法,使茶叶内含的各种化学成分产生急剧的变化。我们目前看到很多茶叶质量研究报告,其披露的指标基本上是静态的,很少用动态指标去揭示茶叶品质的走向。换句话说,只有动态指标的出现,才有可能绘制出茶叶品质演变的“路线图”。而且,不同地区的茶叶由于内含化学成分的差异及工艺的不同,其动态模型(即“路线图”)也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拥有一一系列茶品的动态模型,就可将不同的茶类按照特有的动态模型去化验和比对,鉴别出不同产地的茶叶原料及工艺的优劣性和规范性,推断其茶品“最佳品饮时间”和“最佳品饮区间”

这种以化学分析为基础的动态模型远比感官审评来的更科学。就中国目前茶叶而言,无论是绿茶、乌龙茶,还是普洱茶,都缺少这种动态模型。其不同茶类所产生的品质争论,基本源于“经验”方面的辩论,仍然缺少化学分析为依据。如近几年对普洱茶“越陈越香”的争论,很多学者依据绿茶与乌龙茶的经验,直接否定了普洱茶“越陈越香”的概念,因为绿茶与乌龙茶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品质逐渐下降,并最终导致“霉变”按照这一“经验”普洱茶也应是“霉变”的趋势,怎么可能是“越陈越香”呢。争论的双方都没有拿出化学分析检测报告做依据。仍然维持在“经验”对“经验”的博弈上。

cY316.com延伸阅读

发酵食品普洱茶的好处


客观地说,普洱茶处在饥荒的年代,不可能像今天这样,具有“明星般”的地位。因为在人们食不果腹的年代,老百姓肚里最缺的是“油水”。人们不可能去享受“解油腻”和快速消食的产品。因此,在古代,普洱茶是专门为达官贵人及皇宫提供的,非一般百姓所能享用。换句话说,处在饥饿的年代,一般百姓也无需享用普洱茶。

但现在,我们所面临的社会生活已发生了巨变。当今的社会已处在“营养过剩”时代。“减肥”、“痛风”等名词的大量出现,就证明了这点。

富裕起来的人们很难对美酒佳肴产生抵御,而这些美酒佳肴绝大部分是高脂肪、高热量、高营养组成。现代社会很多人存在的“亚健康”现象,不是由饥饿引起的,相反是营养过剩,人体消化负担过重,机体排泄不畅引起的。当然也有不良的生活习惯、压力过重和节奏太快等原因。

于是,人们开始寻求另一种思路:既不拒绝美食,又能通过另一种饮食方法,将“营养过剩”的负担“卸掉”,以此确保人体营养的均衡。

1.发酵食品的好处:

①对大脑

甜面酱、豆瓣酱、酱油及甜米酒等食品当中富含缩氨酸等成分,它可以防止记忆力减退。

②对血管

发酵的大豆含有丰富的抗血栓成分,它可以有效地溶解血液中的血栓等物,起到预防动脉硬化、降低血压之效力。另外,醋的主要成分是多种氨基酸及矿物质,它们亦能达到降低血压、血糖及胆固醇之效果。

③对心脏

豆类及酸牛奶能有效地控制血压和血中胆固醇数值的“上扬”,防止动脉发生硬化,减少心脏发生心肌梗死的现象,以保护机体的血液循环。

④对免疫

酸牛奶、奶酪及黄酒含有乳酸菌等成分,它可以刺激免疫系统,提高NK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它可识别破损细胞及癌细胞,并将它们杀死、清除掉)和淋巴细胞的机能及活性,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⑤对肠

利用乳酸菌来发酵的食品,其任何一种东西均有调整肠腔内菌群的平衡,增加肠蠕动,使大便保持通畅,预防大肠癌等的发生。

⑥对骨骼

豆类物发酵之后,能参与维生素K合成,而它又是让钙离子吸附于骨表面的必需成分,这样可使骨骼强壮,防止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2.普洱茶的好处:

①解油腻、消食快

普洱茶有众多与人体胃肠的生物酶系产生反应的酶类,增加了胃蛋白酶的分泌,促进胃蛋白酶活力的提高,使胃对蛋白质食物的消化能力加强,增强了人体消食功能。

②解酒护肝

普洱茶含有的L-丙氨酸,在人体中会产生大量的泛酸,以促进酒精代谢的正常进行。另外L-半胱氨酸能与酒精反应,加速酒精的代谢,并吸收一定量的酒精,提高人体对酒精的承受量,它可以转化为胱氨酸,辅以牛磺酸能修复损伤的肝脏细胞、脑细胞和胃粘膜和组织。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解酒的过程也是护肝的过程。

③养胃的功能

普洱茶经发酵后,其大量的衍生物质,基本上属于小分子,有利于人体的胃肠道的吸附,刺激性小。它内含的果胶物质能粘结和消除体内细菌毒素和其他有害物质,如重金属中的铅、汞和放射性元素起到解毒作用;同时又能保护胃粘膜,帮助消化。

④降血脂、降血压

普洱茶是发酵的产物。很多发酵类的产品,包括普洱茶,都有他汀类物质出现,如络伐他汀、辛伐他汀等,这些都属于降血脂的药用成分。普洱茶的茶色素具有潜在的降血脂功能。即通过改善血液中红细胞变形性,调整红细胞聚集性及血小板的黏附性,降低血浆黏度,从而降低全血黏度,改善微循环。普洱茶的咖啡碱与茶碱的利尿作用,对缓解高血压及高血脂有潜在的功能。

一般食品与保健(功能)食品、药品的区别《普洱茶膏》第八章


《普洱茶膏》第八章:普洱茶膏的品饮价值。一般食品与保健(功能)食品、药品的区别;二、普洱茶膏的品饮价值——物质基础;三、普洱茶膏的品饮价值——养生的功能。

中国历来就有药食同源一说,并保留了上千年“食疗”与“食补”的习惯,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养生理论中一个很重要的分支。但现在,很多人依据这个理论,有意识将一些食品具有保健性质的功能无限的放大,甚至将食品当成“药”来宣传。在这方面,茶叶界为重灾区。

很多茶叶及茶叶深加工产品都拼命向“药”的功效看齐,我们现在能确定的病症,几乎都能从各种茶的宣传中寻找到一种治疗的“答案”。更有意思的是,有的宣传,竟将某种茶产品说成是针对某种病症的“奇药”。如一些茶产品竞公然宣称对某一种疾病产生治疗作用,其临床实践证明,患者在服用一定时间后,竟然停药,完全靠这种茶产品进行治疗与康复。这显然有悖科学常识。

其实,食品从来没有临床实验的要求,更没有临床实验一说。我们现在通称的临床实验是泛指药品研发的一个过程。有相当严格的规范程序和严格的国家标准,及全过程详尽的医学观察。更重要的是要有国家权威部门的审批(即临床许可证)。且分为一期临床、二期临床、三期临床等,不像很多人误解的那样:只要通过某个医院、某个科室寻找到一些类似的病人,通过对他们的采样,就完成了某个产品能够治疗某种疾病的“临床实验”。这是现代的“笑话”,也是对消费者的误导。       

一般食品与保健(功能)食品、药品的区别

国家在《食品工业基本术语》第2.1条将“一般食品”定义为“可供人类食用或饮用的物质,包括加工食品、半成品和未加工食品,不包括烟草或只作药品用的物质。”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CODEXSTAN1:1985《预包装食品标签通用标准》对“一般食品”的定义是:“指供人类食用的,不论是加工的、半加工的或未加工的任何物质,包括饮料、胶姆糖,以及在食品制造、调制或处理过程中使用的任何物质;但不包括化妆品、烟草或只作药物用的物质”。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的定义虽文字表达方式不同,但含义是一致的,概括起来就是:供人类食用的所有物质。

在《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标准》第3.l条将保健(功能)食品定义为:“保健(功能)食品是食品的一个种类,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调节人体的机能,适于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

(一)一般食品和保健(功能)食品有共性也有区别

1.共性

保健(功能)食品和一般食品都能提供人体生存必需的基本营养物质(食品的第一功能),都具有特定的色、香、味、形(食品的第二功能)。

2.区别

①保健(功能)食品含有一定量的功效成分(生理活性物质),能调节人体的机能,具有特定的功能(食品的第三功能);而一般食品不强调特定功能(食品的第三功能)。

②保健(功能)食品一般有特定的食用范围(特定人群),而一般食品无特定的食用范围。

在一般食品中也含有生理活性物质,由于含量较低,在人体内无法达到调节机能的浓度,不能实现功效作用。保健(功能)食品中的生理活性物质是通过提取、分离、浓缩(或是添加了纯度较高的某种生理活性物质),使其在人体内达到发挥作用的浓度,从而具备了食品的第三功能。

(二)保健(功能)食品与药品有严格的区别

药品是治疗疾病的物质;保健(功能)食品的本质仍然是食品,虽有调节人体某种机能的作用,但它不是人类赖以治疗疾病的物质。对于生理机能正常,想要维护健康或预防某种疾病的人来说,保健(功能)食品是一种营养补充剂。对于生理机能异常的人来说,保健(功能)食品可以调节某种生理机能、强化免疫系统。

普洱茶属于具备保健功能的特殊茶叶产品,普洱茶膏则是它的深加工产品,同属于具有保健功能的特殊茶制品。

普洱茶鲜为人知的“宝贝”之二


宝贝三:老茶头

说老茶头前得先说一个概念,就是普洱熟茶的发酵过程--渥堆。

在普洱茶的渥堆工艺中,茶叶会慢慢分泌出果胶,这种粘稠的自然的胶质会将部分茶叶粘在一起变成一团一团的硬疙瘩,也就是成为了今天介绍的老茶头了。

按照以前的做法,工人会拿锄头来敲开,敲碎了也没关系,可以制成袋泡茶或者迷你沱,所以以前根本没有老茶头这个概念,但如今,老茶头作为一种茶叶附属品,也开始出现在公众眼前。

不少茶友吹嘘老茶头为茶之“精华”,其实不然,相反,理论上应称作发酵失败的“废品”。只是它内含果胶较多,非常耐泡,茶气虽然较成茶少,但是喝起来老少皆宜,不会刺激胃,所以喜欢它的茶友也是很多的。

宝贝四:黄片

所谓黄片,也就是老叶子。因为其条索疏松、粗大,在揉捻过程中不成条,所以在原料筛选拣工序中,就会把它挑出来,俗称“捡黄片”。但并不意味着黄片品质不好。

一般来说,黄片的味道较茶叶虽淡一点,但是甜度却较前者高许多。另外,能够喝到的黄片,其实树种都很好,也就是很多茶友说的老茶树、野茶树上的黄片。因为在茶叶基地的茶树,定期管理采摘,大部分是不会有老叶子的。

古茶树上的茶叶,枝叶高大,量少,不容易采到,所以就显得珍贵了,而且陈化后的黄片绝对滋味出众。黄片转化快,丝爽绵滑,回甘迅速,闻香气似有悠悠馥郁兰香。

黄片口感不苦不涩,香味独特,而且不像嫩叶生茶那么伤胃。所以,黄片无须陈放,在当年就可以痛痛快快地喝,也具有越陈越香醇的品质特征,当然有个前题,必须是足够树龄的黄片。

宝贝五:螃蟹脚

螃蟹脚其实并不属于普洱茶,它是一种寄生植物,对生态环境质量非常高,除了寄生在原始森林里的高大乔木上外,它还会长特定区域的云南野生古树茶树上,所以人们还赐给它个好听的名字叫“茶精”。

顾名思义,螃蟹脚,是因为它外形长得像一只只张牙舞爪的螃蟹小脚,新鲜时为绿色,晒干后转为棕黄色。冲泡出的汤色黄绿透亮,鲜饮有浓郁的特殊清香,陈化后有股子药香味儿。

云南当地人把它视为清热解毒的草药,时不时会跟老母鸡炖成药膳食用。随着普洱茶的大热,螃蟹脚也跟着进入人们的视线里,由于采摘困难,产量少,所以也有人称作古树茶上长的“冬虫夏草”。

茶知识小贴士:关于老茶头的三点知识

一是挑选老茶头时,尽量挑选颗粒相对松散、条索分明、表面干净、香气纯正的老茶头,不是那种紧得跟石头一样的也拿来泡。

二是泡老茶头时如果是看到红泥状颜色的叶底,或者汤色极度浑浊的话,就可以直接倒掉了,那是不能喝的。

三是老茶头的大小问题。现在因为渥堆出的茶,会经过碎茶机,碎茶机碎不掉的,才是老茶头,所以老茶头的体型相对较小,虽然不排除块头大的,但是确实比较少见,加上市面上许多大块头的老茶头都是伪造的。所以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就尽量往体型小的买吧。

喝普洱茶的五个阶段之二


第三阶段,喝个性普洱

目的在解渴、健康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对味觉的丰富与美的追求。随着对茶叶的认识的逐步深入,随着对茶与健康内在联系的理解的不断增加,随着对茶汤的感受能力的提高,对所喝茶品又增加了新的标准——开始将“个性”一词与茶的口感联系起来,在合格、健康的基础上,开始选择具有自己喜欢的个性口感的茶品。对回甘、和厚、柔滑、饱满、含蓄、层次、散化这些词语,不断有了比较感性的理解。

第四阶段,喝文化普洱

目的不只停留在生理层面,对文化的品味与追求成为主导目的。在个性的基础上,还将茶品是否具有相应的文化内涵作为重要的选择标准。如果是极具个性而尚无相应文化内涵的茶品,也要附庸风雅,赋予其一定的文化意味。因为,品茶在某种程度上的确是在品味文化、品味人生,这是喝茶与喝咖啡、喝糖水的实质性不同。

第五阶段,喝人文普洱

目的是借喝茶享受思索、悟道与文化的美好。自己是一种生命,茶是另一种生命,喝茶即是一种生命与另一种生命的对话,我们用味觉聆听茶向我们讲述文化与道,同时也是我们积淀的文化与道向我们讲述新的道与文化。人文普洱,那是让我们的心灵进入思索、文化境界的物质凭借。茶清净我们的心灵,在我们心灵的视频上播放我们自己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盛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山林值林叟,谈笑归无期。”这种境界,是需要人文普洱这一导游的吧!

茶因人文而美妙,人因茶灵而悟道。人文普洱,是有灵性的人与有灵性的茶的蓦然相逢,是人与文与道与茶的缘分的际遇,是一种美好、自在的精神境界,唯孔子“朝闻道,夕死可矣”最可状其难以言喻的愉悦。

人与茶之间,跨越语言的障碍。味觉自如地转化为意觉听觉,茶之味亦如远山上飘来的渺茫的歌声。喝人文普洱,那是对心灵的涤荡,是对那让我们的肉体如此鲜活美丽的灵魂的探访与滋养!喝过一回人文普洱,对人生而言,也可以算没有囫囵吞枣了吧!

100个普洱茶专业术语之二


入门普洱茶,先认名。知道什么是生茶/熟茶、古树茶/台地茶、古六山/新六山……

分享100条《普洱茶专业术语》,建议收藏备用,作为普洱茶入门的字典。很快你就会知道……一入普洱深似海。

今天分享《普洱茶专业术语》100条之11-20

普洱茶专业术语之二

11.生态茶

茶树生长在良好的无污染的生态环境里,按照绿色食品的标准全程控制生产过程的茶叶叫做生态茶,喝之对人体有益无害。

12.有机茶

是一种无污染、纯天然的茶叶。按有机农业的方法进行生产加工的茶叶。在其生产过程中,完全不施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化学食品添加剂等物质生产,并符合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LFOAM)标准,经有机(天然)食品颁证组织发给证书。(荒坡茶、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略)。

13.大叶种茶

是在云南特殊生态环境条件下生长繁衍的具有自身独特个性的栽培品种,分为乔木、小乔木等类型。代表性品种可以分为群体种、无性系品种两个大类。

“群体种”主要是:凤庆种、勐库种、勐海种。

“凤庆种”:以临沧市凤庆县为中心,主要分布在云县、永德、镇康、临沧、昌宁、保山、腾冲、龙陵、德宏等地。

“勐库种”:以临沧市双江县为中心,主要分布在双江、临沧、沧源、耿马、澜沧、墨江、孟连、西蒙、景谷、景东、镇源等地。

“勐海种”:以西双版纳勐海县为中心,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思茅市。

云南大叶种的另一类代表性品种,以无性繁殖方式选育出来的云南大叶种的后代,主要有:云抗43号、长叶白毫;云抗10号、云抗14号:云梅、云瑰、矮丰等;云选9号、云抗37号。(中叶种茶,小叶种茶略)

14.普洱春茶

根据二十四节气立春至立夏期间所采摘加工茶为定义。春茶有“明前茶”“雨前茶”“春尾茶”之分。

春茶具有色泽油润、香气馥郁、滋味浓厚回甘、叶底柔软厚实的优点。还有一般春茶都比较肥壮重实,毫毛较多,叶片脉络细密,叶缘锯齿不明显。

15.普洱夏茶

根据二十四节气立夏后至立秋前所采摘加工茶为定义。普洱夏茶是用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在二十四节气芒种至小暑期间采制的夏茶。滋味浓厚,又称“细黑条”。

因夏天高温,光线照射强,茶树生长快,有利于茶叶碳代谢的进行,生成大量带苦涩味的茶多酚。一般夏茶适合制发酵茶,它有充分的茶多酚转换为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夏茶外形一般都是叶片轻飘宽大,嫩梗瘦长,对夹叶多,叶脉较粗,叶缘锯齿明显。

16.普洱秋茶

是二十四节气立秋至白露之间采摘加工的茶,云南又叫“谷花茶”、白毫纤细富光泽,叶条色微黄,内质较夏茶为佳。普洱秋茶、普洱谷花茶的汤色、滋味间于春茶和夏茶之间,香气飘扬,叶底柔软常有铜绿色。叶片轻薄瘦小,对夹叶较多,叶缘锯齿明显。

17.普洱冬茶

是在二十四节气白露以后所采制茶叶统称为冬茶,又叫“底茶”。白毫光亮,叶条枯黄少油润,多宿叶,内质滋味较淡薄。旧时很少采摘。云南除低热地区有少量采摘外,大部分茶区几乎不产冬茶。普洱冬茶茶树主要生长部位是在根部,而氨基酸的合成是在茶树根部合成后再运输到顶端。茶树经过冬眠后,内部储藏了许多营养成分;在冬、春季阳光照射弱,茶树生长缓慢,是茶叶中某些香气物质形成的主要因素。因此,春茶具有色泽油润、香气馥郁、滋味浓厚回甘、叶底柔软厚实的优点。还有一般春茶都比较肥壮重实,毫毛较多,叶片脉络细密,叶缘锯齿不明显。

18.纯料茶

只有相对的纯料,没有绝对的纯料,所以提到纯料茶一定要加个范围,比如:勐库纯料,勐库冰岛纯料,勐库冰岛百年古树纯料,勐库冰岛百年古树头春纯料等,其中目前纯料的极致认为是同一棵古茶树,同一次采摘,同一次单独制作而成的单株茶。

19.拼配茶

别称混合分配茶、分配茶、混合调制茶等,是为了维持茶叶风味与质量的稳固,而将多种茶叶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茶。普洱茶熟茶的拼配是依据茶叶各级别的品质请求,将没有平级别、没有同筛号、质量近似的茶叶按比例拼和,使没有同筛号的茶叶彼此扬长避短、调试质量、进步品质,保障货物象样及多日货物品质的绝对于稳固。

20.螃蟹脚

是一种寄生在树龄较高的乔木茶树上的寄生物。它的颜色是绿色(但采摘晒干后变成棕黄色),形状像螃蟹的脚。有股浓浓的梅子香,它含有多种有机物,营养价值很高,可做药用,用于消炎、治疗胃病、糖尿病效果较好。

普洱茶特有的“第三功能”的价值——具备食品和药用物质的生物转化


存茶群体”在普洱茶陈化过程中的体现

普洱茶的陈化过程主要是由“存茶群体”完成的。“存茶”的过程不是简单地将商品扔进库房就完事大吉。它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展示了“存茶群体”的智慧。

“存茶群体”是普洱茶制作群体的一个组成部分

通过普洱茶陈化过程品质的变化,推断普洱茶前期制作是否存在问题是“存茶群体”首要的工作。按照现代质量控制流程的说法,是下一道工序检测上一道工序,是对前期质量的考核。因为不是所有的普洱茶经过陈化后,其品质都向好的方面转化。这个过程所出现的问题往往最容易暴露前期制作中存在的瑕疵或问题。因此,普洱茶陈化的过程与前期制作不是割裂的关系,是普洱茶制作工序的延续,也是品质的一种延续。由此,我们也可以这样认定,“存茶群体”也是普洱茶制作群体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也就是为什么“存茶群体”中的绝大部分人对云南的茶山、各地的原料,包括晒青、拼配及紧压成型等工艺都了如之掌的原因。

“存茶群体”的出现,填补了普洱茶专业化生产的一个空白

如果仍然维系云南故有的“爷爷制茶、孙子卖茶”的习俗,其产量毕竟受到限制,很难形成产业化的规模,对普洱茶的扩张与推广造成极大的阻力。“存茶群体”的出现,使普洱茶走向了专业化分工之路,它不仅提升了普洱茶产业化规模,形成极强的扩张能力,更重要的是,对普洱茶品质的提升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毕竟,“大集体”的智慧远远胜于“小集体”的力量。

优秀的普洱茶经销商、研究者、品鉴家几乎都出之于这个群体

普洱茶陈化过程是普洱茶整体工序最后的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前期的工作再好,陈化过程出现偏差,也会造成普洱茶品质的下降。这就要求“存茶群体”必需具备相当的素质。实践证明,很多优秀的普洱茶经销商、研究者、品鉴家几乎都出之于这个群体。他们是离消费者最近的人,也是最清楚消费者需求的人,更是最有发言权的群体。“存茶群体”中涌现大量的普洱茶研究者和享誉海内外知名人土足以说明了这一点。他们一部分人生活在云南,但更多的人是生活在云南省外。这就使普洱茶出现了另一个“奇观”。自古至今,很多优秀的普洱茶研究者都出之云南省外,如清朝的阮福(《普洱茶记》的作者)、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的作者)是云南省外人,现代台湾的普洱茶研究大家,如邓是海、石昆牧,香港的白水清,广东的林荣坤等等,均出自云南省外,而且都是“存茶群体”中的佼佼者。

每一次的“普洱茶热”,都是由外部向云南省内传播

其主导的力量基本上以“存茶群体”为核心。他们不是简单的商品“炒作”者,而是研究者、创造者和推广者。他们知道,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必然对入口的饮品----尤其是发酵食品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对人们消费取向有一个前瞻性的把握。这就自然形成一种主体思维----为消费者提供更有价值的营养饮品是“存茶群体”的核心价值理念。

当然,在这个核心价值中,最大的功臣仍然是普洱茶,如果不是普洱茶独有的价值体系,及预留的再创造空间,如果不是云南人的海纳百川的胸怀,摒弃固步自封,没有将普洱茶紧紧捂在手里,“存茶群体”的出现恐怕比登天都难。

由此,笔者在《普洱茶四大价值——普洱茶的地理价值》中就明确指出,普洱茶属于“海洋文化”。它源于云南,却植根于广东、香港、台湾等地区,是有其文化背景的。同样,“存茶群体”的出现,也绝非偶然,是普洱大文化的必然。

由此,我们也可以说,普洱茶品质的塑造,是跨省合作的结果。非云南一省之力能够完成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普洱茶是凝聚“大群体”智慧的结晶。

普洱茶是具备食品“第三功能”的饮品

很长一段时间,我们习惯对茶叶按照感官颜色进行简单分类,如将茶叶分为绿茶、红茶、黑茶、黄茶、白茶等,缺少对茶叶功能性划分。目前国际最前沿的茶叶研究,侧重点在茶叶的功能性方面上,并以此将茶叶划分为三大功能:

营养功能

具备茶叶所需要的基础营养素,可以涵盖所有的茶类

感官功能

侧重人们对茶叶中的色、香、味、形等主观偏好,满足人们品茶中的美感和愉悦的享受。如绿茶、乌龙茶等

特殊功能

即在满足营养(第一功能)又能满足感觉(第二功能)之外,并具有对人体产生调节生理机能的茶品。称为“功能性茶品”,也称“第三功能”。

这种划分,并非笔者独创。而是源于现代社会对食品功能的划分。

“功能性食品”(FunctionalFoods)

“功能性食品”(FunctionalFoods),也称“第三功能”,首先是由日本在1962年提出,1989年又经日本厚生省进一步明确其定义:“其成分对人体能充分显示身体防御功能、调节生理节律以及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等有关的身体调节功能的加工食品”。美国后来将这一类食品称为“健康食品”(HealthFoods)或“营养食品”(NutritionalFoods)。德国称这类食品为“改良食品”(ReformFoods)。

食品“第三功能”概念出现有两个原因:

一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造成人们对自身健康的重视和长寿的关注;

二是工业现代化及城市化给人们生存环境带来严重污染,如空气、水源、食品等,导致各种疾病及流行病的不断上升。这就迫使人们自发地寻求一种既能满足营养和感官功能,又能增强机体免疫能力,调节人体生理节律,预防疾病或促进康复的具有特殊价值与用途的食品,即具备特殊功能性的功能食品。

依据目前国际上对功能食品的研究,可归纳为四个方面:

1、增强机体免疫能力,活化免疫功能,降低变应性;

2、调节人体节律、调节神经系统、调节消化功能;

3、预防高血压、高血脂、抗癌等;

4、延缓衰老、保健美容,增强体质。

食品“第三功能”最关键的因素是天然植物药用物质的生物转化,其核心在于食品中“活性”成份对人体产生的诸多生理调节。而这种“活性”成份又与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紧密联系。因此,当将这种“活性”成份通过现代科学仪器和实验手段,从分子、细胞、器官等分子生物学去分析时,就会发现功能食品中存在诸多的药用成份与药用机理。

所以,发达国家始终将发酵类或与生物技术相关的食品做为“功能性食品”重点研究领域。即使在中国,近些年来,也对具备“第三功能”的食品加大研究力度,并提出“利用生物技术开发出来新型营养保健的生物工程化食品”的产业方向。茶叶属于食品的范畴,也是世界三大无醇饮料之一。

或许,正因为如此,国际社会对茶叶的分类,更多的是从“发酵”的角度对茶叶进行功能性划分。如将茶叶分为不发酵茶(如绿茶)、轻发酵茶(如乌龙茶)、全发酵茶(如红茶)、后发酵茶(如普洱茶)等门类。

目前,国际上对“功能性食品”的研究,包括茶叶制品的研究,其最前端的科技分为三项:一是天然药物的微生物转化;二是天然药物的酶法生物转化;三是天然药物的植物细胞生物转化。

显然,普洱茶做为生物发酵的产物,虽然其制作工艺与手段相比现代生物工程而言,有原始与落后的成分,但都能追寻到这三项技术最原始的雏形,是目前各类茶叶中最具备“功能性食品”特点的饮品。

但是,有一点也是我们必须明确的,虽然普洱茶内含一些药用成份,甚至也存在部分药用机理,但把普洱茶简单地“上升”为能够治疗多种疾病的“药”,也是一种误解。因为“功能性食品”与“药品”有本质上的区别。“药品”的“靶向”非常明确,其适用人群较为严格。“功能性食品”没有治疗疾病的“靶向”,是以补充营养、保健和调节生理机能为主。我们承认普洱茶存在诸多的药用成份与我们认定很多食品中含有一定的药用成份是一样的,如大蒜、辣椒、红薯、蕃茄……,它们内含的某种物质可能都是一种“药源”,但当食用它们时,却不能等同于“吃药”。普洱茶也是如此。

而且,我们也必须看到,普洱茶具有的“第三功能”的特性,也不是今天的科学发现。其实,在中国古代,有关普洱茶具有的特殊功能就已经被写入药典。虽然那时候没有“第三功能”的提法,其描述的内容与“第三功能”基本一致。如清代药学家赵学敏就将普洱茶视为“中药”纳入《本草纲目拾遗》一书中。

需要提醒的是,赵学敏在评价普洱茶时,则是将主要的关注点集中在普洱茶一个特殊的产品----“普洱茶膏”上。其有关普洱茶的功能性描述主要围绕“普洱茶膏”进行。如“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绿色者更佳。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也”等等。之所以如此,不仅是普洱茶膏是普洱茶一个特殊的品种;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普洱茶膏是普洱茶深加工的产品,其功能指向更为明确,体现的“第三功能”效果更为明显。

普洱茶“第三功能”的核心是天然植物药用物质的生物转化

长期以来,很多人将茶叶内含的营养成分与功能成分等同于“第三功能”。因为茶叶中不仅含有蛋白质、糖、脂类、维生素、色素、果胶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同时还有茶多酚、茶多糖、咖啡碱、茶氨酸、茶色素等功能成分。但是,这些营养成分与功能成分都属于茶叶的基础功能,与我们说的“第三功能”还有一定距离。

很多人偏重茶叶化学成分的静态分析,忽略动态分析。因为茶叶是由不同的化学成分组成。其不同的处置(工艺)方法,使茶叶内含的各种化学成分产生急剧的变化。我们目前看到很多茶叶质量研究报告,其披露的指标基本上是静态的,很少用动态指标去揭示茶叶品质的走向。换句话说,只有动态指标的出现,才有可能绘制出茶叶品质演变的“路线图”。而且,不同地区的茶叶由于内含化学成分的差异及工艺的不同,其动态模型(即“路线图”)也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拥有一系列茶品的动态模型,就可将不同的茶类按照特有的动态模型去化验和比对,鉴别出不同产地的茶叶原料及工艺的优劣性和规范性,推断其茶品“最佳品饮时间”和“最佳品饮区间”。这种以化学分析为基础的动态模型远比感官审评来的更科学。

就中国目前茶叶而言,无论是绿茶、乌龙茶,还是普洱茶,都缺少这种动态模型。其不同茶类所产生的品质争论,基本源于“经验”方面的辩论,仍然缺少化学分析为依据。如近几年对普洱茶“越陈越香”的争论,绿茶及乌龙茶的学者依据绿茶与乌龙茶的经验,直接否定了普洱茶“越陈越香”的概念,因为绿茶与乌龙茶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品质逐渐下降,并最终导致“霉变”。按照这一“经验”,普洱茶也应是“霉变”的趋势,怎么可能是“越陈越香”呢。争论的双方都没有拿出化学分析检测报告做依据。仍然维持在“经验”对“经验”的博弈上。

更有甚者,一部分学者只关注茶叶中几种物质,以偏概全,盲目夸大。很多人一谈茶,必是茶多酚含量是多少。认为茶多酚含量高的茶才是好茶。很多茶叶界的专家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就认为普洱茶无论是人工发酵的熟茶,还是陈年普洱茶其茶多酚含量都低于绿茶及乌龙茶,其品质无法与绿茶与乌龙茶相媲美。这显然也是一种误解。

我们说,茶多酚是所有茶类的必备的基础物质,但不是鉴别茶叶品质的唯一标准。很多人将茶多酚“神化”,说它不仅能去除人体的自由基,还能治疗心血管疾病,预防冠心病,甚至抗癌等等。这种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始于绿茶界有关茶多酚诸多“研究报告”,至上世纪九十年代愈演愈列,将茶多酚推捧成能治百病的“良药”,并以此捆绑绿茶,宣称绿茶有针对几十种疾病的预防与治疗的功效。但这些说法却在后来被国际上的一些权威机构一一否定。如美国食品药品监督总局(简称FDA),于2006年5月9日在其总局的网站上公布的一项声明:“食品和药品管理局的结论认为无可信证据可以支持绿茶或者绿茶提取物能够降低与心脏疾病有关的风险”。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称,它对所提交的105篇

为什么普洱茶的PH值小于7,却是碱性食品?


尽管茶叶的化学特性呈酸性,但茶叶却是碱性食品,在茶叶中含有较大量的钾、钠、钙、镁等矿物质,这些都是碱性元素,在体内的最终的代谢产物常呈碱性。因此,尽管在茶叶中含有草酸,但茶叶仍是碱性食品。

不同的茶叶酸碱性是不一样的,一般茶叶是呈现弱酸性的,不过放置一段时间的陈年普洱茶叶是呈现弱碱性,平时多喝茶对身体是很有好处的。茶叶不仅可以消除身体的油脂,还可以补充身体内的水分,增加细胞的活力,使皮肤变得细腻光滑。喝茶也是一件可以陶冶人体情操的事情,还可以使人心情愉快。

通过科学实验发现:新生茶的PH值总体来说是在6—7范围之间,属于弱酸性。而熟茶与老生茶在后发酵的过程中,茶叶会从酸性变成弱碱性,所以具有养胃护胃的功效。

同时普洱茶酸性的强弱与冲泡时间以及茶叶老嫩有一定关系。

1、不同茶叶的酸碱性有所不同

绿茶酸性最弱,红茶和乌龙茶酸性相对强些,但都为弱酸性,说明茶汤酸碱度与茶叶种类和制作方法有关。

2、不同浸泡时间测得的茶叶酸碱度也有所差别

冲泡后浸15分钟的茶汤酸性有所增强,基本达到最大值,继续延长浸泡时间,若采用试纸测定,基本测不出其变化。

3、不同嫩度的茶叶酸碱度也不同

芽茶酸性相对比叶茶弱,即茶叶越嫩,酸性越弱,茶叶越老,酸性越强。

但是,碱性食品的划分不是根据口感,而是根据食物在人体内最终的代谢产物来划分的。如果代谢产物内含钙、镁、钾、钠等阳离子,即为碱性食物;反之,硫、磷较多的即为酸性食物,所以醋和苹果味道虽酸却是碱性食物。

刚制作出来的新生茶,茶性偏寒,茶中的茶多酚、咖啡碱含量都较高,容易对胃产生刺激作用,属弱酸性。新生茶经过时间陈化,苦涩刺激的物质变得醇和协调,茶性由寒凉趋于温和,茶叶会从弱酸性变成弱碱性,养胃在于酸碱平衡。所有茶酸碱度都属于偏酸的6.5左右,龙井茶在6.5以下,大红袍则约在6.8,饮食中高蛋白使胃偏酸,所以喝了偏碱性的老生茶后,让胃的消化能力变更好,这就是老生茶养胃的地方。

茶饮的理化研究认为,绝大多数的茶品,绿茶、花茶、乌龙茶、红茶、普洱新生茶的茶汤酸碱度测定都呈弱酸性,短暂的冲泡一般PH值在5.5-6.5左右。使茶汤呈现弱酸性的物质主要是茶多酚和鞣酸类物质。在初期冲泡过程中,酸性物质溶出较快,而后期茶碱类物质开始溶出,使茶品,特别是发酵程度高的茶类,如普洱茶、红茶,酸性略有下降。如果闷茶时间过久,酸度继续增加。对于有胃疾的朋友,切忌饮用过久闷着的茶,特别是隔夜茶。

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当酸性不是很强时,反应出来的是亚健康状态,进一步酸化,就会出现各种疾病,这几乎是所有内源性慢性疾病的患病原因。拥有健康身体,从改变酸性体质开始,多喝熟茶或老生茶,有利于调节人体酸碱平衡。

糯米普洱茶有毒吗?性寒不可多食


糯米普洱茶

在什么环节加糯米香叶呢?胡有强说,一般在一开始合料的时候就加了。至于按什么比例来调配,则不一定,要看制茶者想要调出什么香味。如果希望糯米香明显一些,自然就要加入更多的糯米香叶。

小懂查询相关资料了解到,“糯米香叶”是云南的一种野生植物,是一种森林覆盖下的草本植物,高约30厘米,含有珍贵的天然芬芳物质和丰富的营养成分,其香味类似新鲜的糯米散发的清香,,因此得名。其叶如指甲盖大小,有些像薄荷叶。

这样做出来的糯米香普洱茶能喝吗?真的如很多网友所说,有毒吗?

糯米香叶具有清凉解毒作用,能治疗小儿疳积和妇女白带等疾病。但糯米香叶含有微毒,食用过量会导致反胃、恶心、严重者会导致休克。有医生建议说:其性寒凉,不可多食,尤其是女性例假期间不可食,可引起痛经。

既然如此,那是不是意味着喝多了糯米香叶普洱茶,对身体也不利呢?

西双版纳制作研究普洱茶15年的资深人士邓爱军说:如果糯米香叶加入过量,肯定是有毒有害的。但现在一般茶厂都不会过量使用。茶叶毕竟是食品,要是成了毒品,茶厂是担当不起的。所以,目前的糯米香叶普洱茶,几乎都是可以放心喝的。

那么,多少才是过量呢?非常遗憾,目前还没有相关的研究数据。不过邓爱军老师的一个建议倒是不错:如果感觉糯米香气刺鼻(也就是非常重),那就要谨慎了。

好了,我们知道了糯米香叶普洱茶怎么来的,对它的特性也有一定了解,将来再喝这样的茶也心里有底了。没必要妖魔化糯米香普洱,但也不要“贪杯”哦,只要喝得适量,基本上是没事滴!

专家解读云南普洱茶之二:什么是大叶种?


编者按:从2003年开始,普洱茶逐渐被中国广大的消费者认识接受,市场也在一路走高,虽然经历了2007—2008期间因盲目炒作的短时间滑坡,但是,犹如凤凰涅槃一样,普洱茶却获得了重生,究其原因,是决定云南普洱茶命运的普洱茶国家标准的及时出台。2008年12月1日实施的云南普洱茶国家标准【GB/T20111—2008】先是稳定了市场上普洱茶混乱的局面,继而为广大消费者在选择普洱茶时有了明确的标杆。

本期嘉宾:何志成,云南省专家协会副主席、云南省专家协会茶叶专业委员会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蔡新,云南省专家协会茶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严锋,云南省专家协会茶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持人:今天,我们还是请专家为我们解读云南普洱茶的第二个定义:云南大叶种。

专家:2008年12月1日起实施的云南普洱茶国家标准【GB/T20111—2008】就普洱茶应该选用哪些茶树品种加工做了很明确的阐述:“主要为国家、省级和优良的云南大叶种茶(Camellia sinensis var.assamica(Mast.)Kitam ura)地方群体种”。

主持人:据统计,云南省的茶叶种植面积已达580万亩,这些茶叶都可以加工成普洱茶吗?

专家:从云南各大产茶区的茶树资源来看,目前的茶树品种共有云抗系列、云茶系列、云选系列、云育系列、佛香系列(佛香1号—5号)、长叶白毫、矮丰、云梅、云瑰、紫娟、昆明十里香、景谷黄芽大白茶、易武绿芽茶、临沧大叶茶、官寨茶、绿春蚂蚁(另名玛玉)茶、元江糯茶、竹叶青茶、雪芽100、香归银毫、香归春早等30多个,大体分为国家级品种和云南省级品种、地方优良品种,属于品质特别优良的国家级品种只有5个,分别是有性系品种3个:勐海大叶种、凤庆大叶种、勐库大叶种。无性系品种2个:云抗10号、云抗14号。

主持人:以上这些品种都能制作普洱茶吗?

专家:普洱茶之所以有别于其他茶种的最大因素是,云南大叶种形状大、器官大、内含物质含量相对丰富,有些物质超过中小叶种、小叶种2、3倍甚至10倍以上。严格说,云南的几大产茶区真正适合制作普洱茶的野生型、半野生型、栽培型的大叶种茶树品种并不多,因为以上的茶种有相当一部分品种因为属于中叶种或小叶种,其中的要制作普洱茶的基本物质含量低,达不到标准,要么只能加工成绿茶、要么只能加工成白茶,如勉强加工成普洱茶除了品质达不到外还会给假冒伪劣者有机可乘。在这些茶树品种中有一部分因品种老化、退化、产量低、抗逆性差接近于淘汰。

主持人:目前我们对于普洱茶茶种的定义是什么?

专家:从植物学茶种来说,云南普洱茶【Camellia assamica(Mast.)】属于茶系→中国茶种中的(Camellia sinensis var.assamica(Mast.)Kitam ura)阿萨姆变种,分别为(原生变种):【Camellia assamica(Mast.)var. assamica】和(原变种):【Camellia assamica(Mast.)var.kucha-var. polyneura】,这些茶种均是大叶类、山茶科、山茶目、山茶属种群,在上述的诸多品种中,只要是从属关系清楚的,绝大部分是可以制作成普洱茶的茶种。

下期精彩导读:专家解读云南普洱茶基本定义二:云南大叶种内含物质的基本解读。

细说普洱茶三要素之二:仓储、叶底、时间


普洱茶的内涵相当丰富,外延十分宽广,一说普洱茶会带出生茶、熟茶、干仓、湿仓、散茶、紧压茶……..等等一系列的名词。如果,有人很认真、很严肃地问,普洱茶是什么?不要说一般茶友,难以作答。就是很资深茶人也愣一愣,沉思一下,看所问者的水平,再思量从那个角度,那个层次去作答。因为,普洱茶真的不是一、二句话就可以说清道明的。除普洱茶之外,其他茶种是少以灌以“文化”二字的,起码不多。唯有普洱茶特别多地被灌以“文化”两字,普洱茶文化是也。茶文化是多,但它是涵盖所有的茶,专门某种茶,该数普洱茶为之最。通常说某文化,或某能灌以“文化”二字,“某”必定是有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我们专门百度了一下“普洱茶”,发现里面的解释是很简单笼统的,里面的信息量相当的少。根据无法满足专业人士的需要,也起不到普通有效、正确指导的功效。为此,我们总结了普洱茶三大要素,或说造就普洱茶的三大因素。更准确地说,造就普洱茶优质上承茶品必须具备的三大因素。反过来说,不具备这三大因素,普洱茶是无法达到优质和上承的,如果,这三大因素严重缺失,或者,就算任何一个因素缺失,甚至连普洱茶也不能称谓。三个因素,要三个都完满,而且三者互为作用完满,才能成就,上好的普洱茶品。而这三大因素任何一个都是相当复杂的,上文《细说普洱茶之—:茶底、仓储、时间》只作了一个概括,估计要把它们说清楚,还是需要相当的文字。如果,我们随便买一饼或一斤普洱茶,喝了之后说,“哦,原来这就是普洱茶。”显然是错的,起码极不全面,极肤浅。或者,我们换一个说法,把普洱茶分为广义,狭义之说。从广义说,凡是称之为普洱茶的,都能说其是普洱茶,即普洱茶涵盖市场上所有的普洱茶品种。从狭义说,具有优质茶底,使用良好仓储,经漫长岁月后陈化而成的普洱茶,更为重要的是,一喝其独特的陈韵,丰富的滋味令人眼前一亮,为之一振,其饱满的香气,强烈的茶气使人满身舒展,那种无与伦比的感觉,使人陶醉。是其它茶不能与之相提并论的。显然,我们这里所说的,并不是广义的普洱茶,而是狭义的普洱茶,这应该也是广大茶友所追求的。如果,有色有味就当是茶,打着写着普洱茶,就当是普洱茶,喝上去跟其他茶差不多,没特色,没区别,有的喝了还不如喝白开水。那就不用说普洱茶,也不用说对普洱茶追求了。如果,我们要追求优质、上承的普洱茶,享受普洱茶独竖一帜与从不同的茶品,就必须从普洱茶的三要素说起,并对三要素有深切的了解。

浅析普洱茶压制成饼型的科学性


普洱茶主要产于云南省的西双版纳、临沧、普洱等地区。普洱茶讲究冲泡技巧和品饮艺术,其饮用方法丰富,既可清饮,也可混饮。普洱茶茶汤橙黄浓厚,香气高锐持久,香型独特,滋味浓醇,经久耐泡。

如今,在我们的生活中喝茶已经变得越来越不可缺少了,而普洱茶作为一种茶饮被很多人喜爱,很多的普洱茶是饼状的,那么肯定就会有人疑惑为什么普洱茶的茶饼是紧压的呢?首先我们会想到的就是它的特殊工艺或者是制作时的需要,其实呢,做成这样是为了方便储存和运输,事实上还有其他的一些好处,下面小编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将普洱茶紧压成饼后,水分的吸收与蒸发对于紧压的普洱茶影响度就不大了,因此,普洱茶含有的各种营养物质跟香气都能更好的保存下来。

(2)将普洱茶紧压成饼,空气中温度对紧压茶的内部影响不大,茶叶中的微生物也能更好的存活下来。

(3)氧气和光线与普洱紧压茶的接触面积相对缩小了很多,多酚类,酮类与叶绿素的氧化也就减缓了很多,茶质就能够更好的保存。当然,普洱茶后期的转化,基础还在于茶叶本身的品质,在茶叶原料本身品质有保障的前提下,再辅以优良的工艺,紧压成饼,才能转化出更加优质的普洱陈茶。

藏茶与绿茶的区别之二“收藏价值,外形、色泽、口味特征,耐冲泡性”


四、收藏价值

藏茶属于黑茶、紧压茶、发酵茶类,中国的黑茶古老始祖,具有黑茶类的典型血统,选用品质优良的藏茶,历经长时间的自然存放、氧化发酵、生物转换过程,藏茶会越发越香,越发越透,越发越醇,陈香味更加醇厚,价值越高。藏茶是中国古茶类中收藏价值最高的茶种。因绿茶不属于发酵茶类,没有传统发酵工艺,需要即时消费和品饮,不能长时间自然存放。

五、外形、色泽、口味特征

藏茶隶属于黑茶类,系深度发酵紧压茶,外形为方形或圆形茶砖,藏茶成茶色泽褐黑、油亮;紧压密实、厚重;边缘整齐;手持沉重;手感温润,爽滑,藏茶成茶嗅觉芳香宜人,沁人心脾,让人心神清爽,藏茶品饮突出了“红、浓、陈、醇”四大特点;藏茶浸泡时,藏茶叶片油亮,条索粗壮肥大,汤色随浸泡或蒸煮时间的延长,色泽乌润或褐红,且晶莹剔透,茶汤入口滑润,具有独特陈香,滋味淳厚回甘。绿茶作为一个茶叶门类,属于散茶一类,外形一般为针形、珠形、扁形,茶叶不需要紧压成型,总体特征清汤、绿叶,清香。

六、耐冲泡性

藏茶以高山小叶种成熟茶为原料,茶叶生长周期完整,内含营养物丰富,加之藏茶制作时按不同比例添加红苔,形成后茶砖后持续发酵,使藏茶具有陈香缓慢,留香稳定,从而具有耐煮耐泡的特点。按照藏茶冲泡方法和程序,一般藏茶6-12g可以冲泡2-3个小时(500g可以煮成120斤以上的茶汤),绿茶一般冲泡6-8泡则没味,冲泡藏茶的水量则是绿茶的6-10倍。

经验分享:收藏、品饮时需选择血统纯正的优质藏茶。经常遇到一些茶友拿来我这品鉴的假冒、伪劣藏茶,建议茶友们到有信用的专业优质藏茶实体店购买,那里会先教你如何辨别优劣、如何正确冲泡。

以上就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有关《药食同源型医用食品(上)——普洱茶“功能性食品”论据之二》的全部内容了,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可以分享给更多需要的朋友,感谢您的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