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昌宁:新方酿古茶,余韵更芬芳

发布时间 : 2019-12-09
保山乌龙茶 普洱茶保山 保山普洱茶

【www.cy316.com - 保山乌龙茶】

5月的昌宁县漭水镇,处处风和日丽,茶香四溢。这里是昌宁县古树茶加工生产企业最为集中的区域。如今正是最后一拨古树春茶下树加工的黄金时节,漭水镇大大小小数十家古树茶加工企业的工人们也开足了马力,忙得不亦乐乎。

四海飘香的昌宁古树茶,让从事古树茶生产经营的厂家尝到了甜头,也收获了昌宁古树茶带来的品牌效应。据了解,今年2月份以来,已经有上海、广东、湖北、北京等地的茶叶经销商、茶文化学者等共计40余批300多人次走进昌宁。他们在参观了解当地的古茶树保护和古树茶生产经营情况的同时,也把“千年茶乡”这一金字品牌宣传推广到世界各地。那么,拥有20万株古茶树的“千年茶乡”昌宁,是如何做到让芬芳四溢的古树茶真正香飘五湖四海的?

走“生态之路”,做“与众不同”

5月11日一早,天刚放亮,昌宁县漭水镇黄家寨古树茶厂总经理董极超就开始忙碌起来。按照预约,今天他将带8名来自上海的茶商到沿江村茶山河参观有着2000多年树龄的“古茶王”。

“每年古树茶采摘上市的季节,全国各地的古树茶经销商就一批批慕名而来。参观古茶山,订制古树茶,交流茶文化。我们的两个生产点都非常热闹,线上线下的交易也十分火爆。”董极超告诉记者。

黄家寨古树茶厂是昌宁县建厂最早、规模最大的古树茶生产企业,其产品也是昌宁最早走出云南的古茶品牌。“‘生态绿色、专注普洱、古法传承’是我们坚持不变的制茶宗旨,多年来我们非常注重古树茶的原料采集和古法加工的工艺,这个也是昌宁古树茶的特色。今年,我们预计生产加工百年以上古树茶22500公斤,加上生态茶,我们的销售总收入预计可以达到2000多万元。”董极超充满了自信。

记者了解到,为了真正实现古树茶的“生态绿色”,黄家寨古树茶厂对企业所属的4000多株古茶树进行划界挂牌保护,采取在古茶树下养殖蜜蜂、禁用农药等方式实行无公害管理。cy316.com

几天前刚刚来到昌宁的湖北茶商喻君,已从事茶叶销售20余年,在遍访全国各地的优质茶区后,唯独对昌宁的古树茶情有独钟:“像黄家寨古树茶厂这么多年来一直秉承着做生态茶、古树茶这个宗旨,一直都没有变过,这很不容易。昌宁茶的品质,既是我需要的,也是市场需要的。”喻君告诉记者,他已经在武汉开起了规模宏大的昌宁黄家寨古树茶厂武汉专卖店,成为昌宁古树茶的一级代理总经销。“我相信昌宁古树茶的品质,我的目标就是要让昌宁古树茶走进江汉平原的千家万户,实现茶农、茶企、茶商三赢。”喻君信心十足。

坚持以“生态名茶”的目标实现了,那么“与众不同”的品质怎么打造?昌宁县最早把古树茶这一产业推向省外的老茶人董林认为:“我们不搞噱头,脚踏实地,良心做茶,利用昌宁古树茶的特殊品质,用工匠之心做好每一片茶叶。”

昌宁县地处世界上最好的产茶带北纬24°线上,海拔气候适宜,自古产茶。境内有20余万株古茶树,是全国唯一注册认定的“千年茶乡”,素有“沧江茶源”的美誉。史料记载,明洪武年间,昌宁地区便大规模种植茶叶,盛产优质贡茶,后经过数百年发展,慢慢成为中国四大名特优茶叶基地县之一。据普查显示,昌宁县有49个古茶山居群,百年以上古茶树面积达4.9万亩,总数20万株,基部径围50厘米以上有3.9万株。而漭水镇则是昌宁县拥有古茶树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乡镇,全镇共有古茶树居群23个,古茶树数量达45980株,其中野生型古茶树10509株,栽培型古茶树35471株。

昌宁古树茶的原料

小编推荐

茶话昌宁:昌宁茶史流源考和古茶树资源现状_昌宁古茶树特点


云南边陲小县昌宁,因为茶而弥漫独特芬芳,并且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昌宁县,这个人口不足35万的地方,却拥有超过15万株古茶树,几乎每两人就拥有一棵古茶树。

据来自该县茶叶产业办的初步统计,在昌宁,生长着42个野生古茶树群落,有古茶树15万余株,其中基部径围4米以上的古茶树就有4棵。“我们不敢妄定这些古茶树究竟有多少年了,根据经验,树龄绝对在数千年。”昌宁县茶叶办副主任洪杰如是说。

昌宁的古茶树为何吸引人,或许与茶叶背后浓郁的茶文化有关。唐代陆羽之《茶经》和唐《蛮书》对昌宁古茶都有记载;千年茶马古道上,“马锅头”们靠贩卖昌宁的古茶做着生意;“小罐茶”、“撒茶米”……都是昌宁茶文化的一个缩影,更是茶与世代村民相依相存的佐证;而昌宁,更是被誉为千年茶乡。与茶的交融,即是一次走进古茶历史、人文的探寻。

传诸葛亮途经昌宁,得“姜糖茶”而祛病

“茶,南方之嘉木、茶出银生城界诸山”……翻开唐代陆羽之《茶经》和唐《蛮书》,不难找到昌宁茶的记载。昌宁各乡镇都有古茶树分布,共有百年以上古茶树15万余株,年产量约200余吨。其中,基部径围50厘米以上的古茶树有3.9万余株,有4株古茶树的基部径围甚至达到400厘米。

古茶树,是指生长存活了百年以上的老茶树,分为自然繁衍的野生型古茶树、人工栽培的栽培型古茶树两种。昌宁县坐落在滇西高原的群山之中,在海拔1400~2500米的区域内,古茶树散落分布,既有野生型的大理茶,又有栽培型的普洱茶,还有大理茶与普洱茶自然杂交后代的过渡类型。这些珍稀的古茶树,有的生长在茂密的原始森林里,有的就散布在田间地头和房前屋后,千百年来与村民的生产生活紧紧地融合在了一起。

昌宁有古茶树,那昌宁茶历史究竟从何时开始?记者了解到,历史上,当地出土的文物中发现了部分陶器残片,类似后来的陶制茶具,由此推测,该地先民应该从公元前1世纪的秦汉时代就有用茶、饮茶的习俗。相传早在三国时期,诸葛亮南征途经昌宁保华寺,因兵士痪疫,得“姜糖茶”而祛,则令将士采而带之继续南下。

但推测毕竟不能作为历史的实证,翻开唐代陆羽之《茶经》和唐《蛮书》,从“茶,南方之嘉木、茶出银生城界诸山”的记载中,就能找到关于今天昌宁茶的记载。唐时,昌宁县全境属永昌节度地,今发现大量野生茶的沧江流域,正好处在银生、永昌两节度地之间。《昌宁县志》载,明洪武年间,右甸碧云寺的《碧云仙茶》曾作贡品上奉朝庭。明景泰年间《云南图经志书》载“孟通山(今勐统)所产细茶名湾甸茶,谷雨前采者为佳”。民国《云南行政纪实》载,昌宁境内百年老茶树触目皆是。

据昌宁县茶叶办副主任洪杰介绍,昌宁县境内茶树品种资源十分丰富。野生古茶树、栽培型古茶树、古茶园较多。树龄较大、面积较大且具有代表性的,有田园镇石佛山栽培型古茶树、漭水镇黄家寨栽培型古茶树群落、温泉乡联席村芭蕉林野生古茶树群落等。如今,活体千年古茶树在境内耇街水炉梁子、大田坝狮子塘梁子的原始森林中以及漭水沿江茶山河、右甸新华石佛山、温泉联席芭蕉林、锡匠寨、翁堵栗木山等多处健存。种种证据表明,昌宁是一个古老的茶区,境内野生茶树、古茶树、古茶园分布较多。野生茶树群落、野生茶树以及古茶树、古茶园不仅是茶树原产地、茶树驯化和规模种植发源地的“活化石”,还是未来茶业发展的重要种质资源,是极为珍贵、独特的生物资源和茶文化资源。

古茶生长有讲究,气候湿润海拔高

对于古茶树的

保山市昌宁县古树茶资源分布特点介绍分类有那些特点


昌宁县古茶树资源分布

昌宁县位于澜沧江中下游的明山秀水之间,境内气候十甲不同天,海拔相对高差较大形成了低热、温热、温凉、高寒的立体气候。森林覆盖率达46.7%,年平均气温15℃C,年降雨量在1200毫米以上,境内大部分地区空气相对湿度达80%以上,年日照率在百分之五十左右,土壤腐殖质含量高,独特的土壤、气温、雨量、湿度等自然生态环境最适宜茶树生长。据史料记载,明洪武年间(1368~1398),官绅令人在碧云寺内植茶,制作明朝贡品“碧云仙茶”开始了昌宁县人工栽培茶树的历史。

昌宁县境内茶树品种资源十分丰富。野生型古茶树、茶园主要有箐茶和包洪茶。箐茶于1981年发现在着街水炉阿干梁子原始森林内,方圆百亩面积内分散出现,一般树高700~800厘米,树幅300厘米×500厘米,胸径8~10厘米,叶形椭圆,叶色绿,叶质薄软,叶面微隆起,芽有多层鳞包裹,叶面积71厘米。包洪茶属大理茶种类,在大田坝乡与漭水镇相联界的狮子塘梁子原始森林中,分布的野生古茶资源,其中最大的一株高1000厘米,树幅600厘米700厘米,胸径15厘米。栽培型古茶树、茶园主要品种有大理茶、稀子茶和昌宁大茶(漭水原头种),腾子茶分布在漭水大竹林大丫口、右甸新城瓦谷箐等地,发芽早,最大植株高860厘米,树幅700厘米×800厘米,树干基部直径约100厘米,芽叶茸毛多,叶深绿,春节可采茶祭祖。昌宁大茶分布在漭水黄家寨、黄家大洼、作房管等地约10余亩。树高800~1000厘米,树幅500厘米×600厘米,晌径55厘米,超大叶型,什深绿,强隆起,芽茸毛多。大理茶系中的右甸石佛山古茶树群落,在《茶树原产和》一书中已有记载距县城5千米左右的右甸镇新华村石供山,海拔2080米,平均气温15℃左右。牛长的古茶树分别以1、2、3、4编号,最大的一株编与为1号,其树冠大,分枝多,且分枝部位低,叶呈柳叶型,当地人称为“叶青”。纵为2号的一株属乔木里,树干直立,叶早桶圆型,品种属大叶种。编号为3号的和2号一样,弓为4号的即为《茶树原产地》一书中所记载的。

1号古茶树,为大理茶亚系中叶种。树高1484厘米,基部直径135厘米,基部周长382厘米,一级分枝高度130厘米,分枝5杈,一级分枝最大直径50厘米:二级分枝高度153厘米分枝10杈,最大直径119米,树幅为1180厘米×1066米。

2号古茶树,树高1186厘米,基部周长2415厘米,一级分枝高度106厘米,分枝5杈,取大直径为38厘米;二级分枝高度84厘米,树幅730厘米×730耳米。

3号古茶树,树高1176厘米,基部月长132厘米,一级分枝最大围径88厘米,一级分枝高度38厘米,树幅700厘米×700厘米。

4号古茶树,树高820厘米,其部周长118厘米,分枝较密,新梢叶质柔软,叶面有光泽。

5号古茶树,树高13.3米,幅6.30米,干径80厘米,树型乔木,树姿直立,叶片长.0厘米×4.7厘米。主要形态特征:Ⅱ长桶圆形,叶面平,做叶主脉微红。花径平均4.8米,花瓣9~11片,子房多毛,柱头5裂,果呈扁球形,果径3.0厘米,适宜制绿茶。

昌宁红茶何以甲天下?昌宁古树茶有什么特点


身临滇西高原海拔两千米以上的地方,身临仙境。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澜沧江奔腾不息,婉若游龙腾云翔,划开高原分两旁。于是怒山顶上无边光景,云岭腰间万紫千红!而他们,又似两条浑然天成的臂膀!

昌宁,这个千年茶乡,如同从天而降的少女,就落在这两条臂膀的交汇处,成了滇西高原的掌上明珠!

天地间飘来一条江,飘过云之端,飘过我家乡……耳旁似乎又想起这首昌宁人家喻户晓的歌谣!田肥地茂,岁无水旱之忧;物富民丰,时有管弦之乐,就在这个大理、临沧、保山的交界处;这个横断山脉南延的部分,孕育出了“甲天下”的红茶——昌宁红茶!

昌宁隶属保山,此地山高谷深,雾霭沉沉,之温差小,湿度大,降雨充沛,漫射光多,为昌宁红茶创造了得天独厚的环境,昌宁红茶,香气高扬馥郁,口感饱满甘甜,饮于口而悦于心,品质之卓越,当世罕见!在中国红茶中独占鳌头,在世界红茶当中亦深受青睐,此世界级红茶非浪得虚名!

昌宁境内有古树2500多亩,其所涉范围之广,数量之大,种植时间之久,千年茶乡,名副其实!

据相关资料统计,昌宁境内境内的,古茶树,野生茶树分布较为广泛,且大都生长在海拔1400-2300米之间,其中野生古茶6片1101亩,1006株,古茶树399.1亩,10599株,古茶园100片2158亩,37837株。试问,又有哪一颗古茶树没有见证过历史的变迁!

据相关史料记载,昌宁县有文字记载的种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洪武年间(1368—1398)。据史料记载,有官绅在碧云寺种茶,产一种名叫“碧云仙茶”的极品茶。这种茶是极其罕见的“藤条茶”。其独特的加工方法在唐定国先生编著的《新编保山风物志》中如此叙述:“藤茶嫩叶呈红色,加工时先将鲜叶煎炒,然后轻揉、晒干,再将干茶用纱布包裹着,置于糯米饭上熏蒸,而后在木模上压制成块状,晾干……正宗的碧云仙茶,汤色青翠透亮,经久耐泡,回味悠长,但产量极微,价格昂贵,非富豪显宦是享用不起的。

而今的昌宁红茶名声在外,其茶条索紧结匀整,内质丰富,香气高扬,馥郁隽永,汤色红艳明亮,滋味甘鲜醇厚,叶底油润,鲜活灵动。饮之润于口且悦于心。

而至于,为何称“昌宁红茶甲天下”,我想这是有原因的,因为这世上没有毫无道理的横空出世,正如昌宁红茶的驰名中外!除了浑然天成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当然还少不了源远流长的茶历史!一块天然的璞玉,需要时间的打磨,一款好茶的问世,同样需要世代的更迭,若无先人费劲移山心力,岂有今人坐拥硕果累累?

普洱茶产区保山:古茶树介绍


保山是茶树原产地区域之一,境内茶树品种资源丰富。据调查,在腾冲县古永,龙陵县镇安打摩山,昌宁县苟街,保山市瓦窑道人山、瓦度黑龙井大岩子、阿贯山、以及高黎贡山东坡一带有成片的荒野茶及散生和近缘野生茶和进化型野生古茶树,多分布于海拔1700-2500米的高山密林中,植株为乔木或半乔木型,树高5-15米,群众俗称大树茶。在保山市坝湾乡的大中寨、摆落塘、帮陇村,老营西河杉林果寨杨柳茶山,腾冲县团田乡,龙陵县镇安小田坝、施甸县姚关摆马村还续存有三五百年以上的栽培型大茶树。尤其在保山市坝湾乡德昂旧寨,进入寨子在庭院、地埂边到处可见上百年的栽培型大茶树。1、团田大叶茶:属有性系、乔木型、大叶类、早生种。原产保山市腾冲县团田乡(腾冲是云南较早开发利用茶树的地方,种植茶树的历史悠久)。植株高大,自然生长情况下树高可达2—9米,树幅1.3~5.0米,树姿直立或半开张,主干明显。叶大,叶形椭圆或卵圆。叶色绿,叶面隆起,叶质较软。嫩芽黄绿色,茸毛特多。一芽三叶百芽重110.6克,持嫩性强。春茶一芽二叶含氨基酸2.4%,茶多酚33.0%,咖啡碱5.0%,儿茶素总量22.8%,故收敛性(茶气)较强,滋味浓强甘甜,是加工普洱茶的上乘品种。与该品种风格较近似的还有“腾冲浦川大折浪茶”、“腾冲文家塘大口搽”等。2、漭水大叶茶:属有性系、乔木型、大叶类、中生种。原产保山市昌宁县漭水乡黄家寨。植株高大,自然生长情况下树高可达5—9米,树幅4.0—5.5米,树姿直立,主干明显。叶特大,叶形长椭圆。叶色绿,富光泽,叶面微隆起,叶质软。嫩芽黄绿色,肥壮,茸毛特多。一芽三叶百芽重110.9克。春茶一芽二叶含氨基酸3.2%,茶多酚34.9%,咖啡碱4。9%,儿茶素总量26.7%,水浸出物50.0%。故收敛性(茶气)特强,滋味浓烈甘甜,是加工普洱茶的上乘品种。

云南古茶树资源概况:保山市古茶树资源分布(四)


云南古茶资源分布在红土高原海拔1200~2500m的滇南、滇西南边沿,澜沧江中下游及其水系支流流域,山脉为怒山、云岭的无量山、哀牢山及其余脉,北回归线横穿南北,属于低纬度高原地区。这些地区地质古老,因受喜玛拉雅山造山运动的影响,地壳上升,地层皱折,构成山脉纵横,山高谷深的复杂地形地貌,整个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江河顺势成扇形分别向东、向东南、向南流去,海拔相差很大,最高点为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m,最低点位于河口县境内的南溪河与元江汇合处,海拔仅76.4m,两地直线距离900公里,高低相差6000多米。这些地区由于受地形地貌和印度洋、太平洋季风的影响,气候类型多样,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大部分地区无春夏秋冬四季之分,而干季和雨季却很明显,气候垂直变化显著,寒、温、热三带兼备,具有典型的“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主体气候特征。古茶树资源就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之中,布朗、佤、德昂、哈尼、彝、傣、拉祜、基诺等少数民族也聚居在这些地区,他们为古茶树的发现、驯化、栽培、加工饮用做出了贡献。

历经几亿年自然变迁的云南红土高原,形成了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孕育了种类齐全的野生型、过渡型、栽培型古茶树品种资源,成为世界茶树原生地和世界茶文化的发祥地,受到国人的重视和世界茶界的关注。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茶种植物47个种和4个变种中,云南就有35个种和3个变种,其中26个种为云南特有种。大叶种品种资源又称种质资源,遗传资源的基因库,是极其丰富的种质资源,孕育了大批优良茶树品种。以云南大叶茶种茶叶生产加工普洱茶、绿茶、红茶等古茶的普洱市澜沧县、景东县、景谷县、镇沅县、墨江县、宁洱县、孟连县、西盟县、思茅区;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勐海县、景洪市;临沧市双江县、沧源县、云县、凤庆县;文山州西畴县、广南县、马关县;红河州绿春县、建水县、元阳县、金平县、屏边县;保山市昌宁县;德宏州梁河县、潞西市。以上区域的古茶树资源共分布4个茶系23个茶种和2个变种。

保山市野生古茶树、古茶树群落分布在昌宁县、滕冲县、龙陵县镇安、保山瓦窑以及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栽培型古茶树分布在保山隆阳的德昂日寨、大中寨、摆落塘、邦龙村、老营西河杉林果寨杨柳茶山、滕冲蒲川乡、龙陵镇安小田坝、施甸关摆马村等处生长,树龄在300~800年左右。野生茶树群落和古茶树的垂直分布在海拔1200~2400米,以1640~2200米居多,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古茶树面积1.5万亩。保山已发现茶祖植物2个茶系,5个茶种。野生茶中以大理茶种C.t2liensis和滇缅茶种C.ill2w2diensis为主,栽培茶中以普洱茶种C.2ss2mie2和茶种C.sincnsis分布较广泛,勐腊茶种在瓦渡乡有少量分布。

一、昌宁县古茶树资源分布

昌宁县位于澜沧江中下游的明山秀水之间,境内气候十里不同天,海拔相对高差较大,形成了低热、温热、温凉、高寒的立体气候。森林覆盖率达百分之四十六点七,年平均气温15℃,年降雨量在1200毫米以上,境内大部分地区空气相对湿度达百分之八十以上,年日照率在百分之五十左右,土壤腐殖质含量高,独特的土壤、气温、雨量、湿度等自然生态环境最适宜茶树生长。据史料记载,明洪武年间(1368~1398),官绅令人在碧云寺内植茶,制作明朝贡品“碧云仙茶”,开始了昌宁县人工栽培茶树的历史。

昌宁县境内茶树品种资源十分丰富。野生型古茶树、茶园主要有箐茶和包洪茶。箐茶于1981年发现在耈街水炉阿干梁子原始森林内,方圆百亩面积内分散出现,一般树高700~800厘米,树幅300厘米×500厘米,胸径8~10厘米,叶形椭圆,叶色绿,叶质薄软,叶面微隆起,芽有多层鳞包裹,叶面积71cm。包洪茶属大理茶种类,在大田坝乡与漭水镇相联界的狮子塘梁子原始森林中,分布的野生古茶资源,其中最大的一株高1000厘米,树幅600厘米×700厘米,胸径15厘米。栽培型古茶树、茶园主要品种有大理茶、腾子茶和昌宁大茶(漭水原头种)。腾子茶分布在漭水大竹林大丫口、右甸新城瓦谷箐等地,发芽早,最大植株高860厘米,树幅700厘米×800厘米,树干基部直径约100厘米,芽叶茸毛多,叶深绿,春节可采茶祭祖。昌宁大茶分布在漭水黄家寨、黄家大洼、碓房箐等地约10余亩。树高800~1000厘米,树幅500厘米×600厘米,胸径55厘米,超大叶型,叶深绿,强隆起,芽茸毛多。大理茶系中的右甸石佛山古茶树群落,在《茶树原产地》一书中已有记栽。

距县城5公里左右的右甸镇新华村石佛山,海拔2080米,平均气温15℃左右。生长的古茶树分别以1、2、3、4编号。最大的一株编号为1号,其树冠大,分枝多,且分枝部位低,叶呈柳叶型,当地人称为“柳叶青”。编为2号的一株属乔木型,树干直立,叶呈椭圆型,品种属大叶种。编号为3号的和2号一样,编号为4号的即为《茶树原产地》一书中所记载的。

1号古茶树为大理茶亚系中叶种。树高1484厘米,基部直径135厘米,基部周长382厘米,一级分枝高度130厘米,分枝5杈,一级分枝最大直径50厘米;二级分枝高度153厘米,分枝10杈,最大直径119厘米,树幅为1180厘米×1066厘米。

2号古茶树,树高1186厘米,基部周长245厘米,一级分枝高度106厘米,分枝5杈,最大直径为38厘米;二级分枝高度84厘米,树幅730厘米×730厘米。

3号古茶树,树高1176厘米,基部周长132厘米,一级分枝最大围径88厘米,一级分枝高度38厘米,树幅700厘米×700厘米。

4号古茶树,树高820厘米,基部周长118厘米,分枝较密,新梢叶质柔软,叶面有光泽。

5号古茶树,树高13.3米,树幅6.30米,干径80厘米,树型乔木,树姿直立,叶片长宽13.0厘米×4.7厘米。主要形态特征:叶长椭圆形,叶面平,嫩叶主脉微红。花径平均4.8厘米,花瓣9~11片,子房多毛,柱头5裂,果呈扁球形,果径3.0cm,适宜制绿茶。

二、龙陵县野生古茶树资源分布

龙陵县古茶树资源,其中一株树高18.2米,树幅5.8米,干径123厘米,树型乔木,树姿直立,叶片长宽13.3厘米×6.6厘米,叶椭圆形,叶厚有光泽,叶色深绿。芽叶茸毛稀少。花大,平均花径5.8厘米,花瓣11片,子房有毛,柱头5裂。

三、腾冲县野生古茶树资源分布

腾冲县野生古茶树,其中一株树高7.7米,对幅2.5米,干径29.3厘米,树型乔木,树姿直立,叶片长宽17.5厘米×6.6厘米。主要形态特征:叶椭圆形、叶面平滑、叶质厚,叶色深绿。芽毛稀少,芽色微紫,平均花径4.8厘米。子房有毛,柱头5裂。

发现昌宁:42个群落 15万株古茶树


茶区跑得多了,一般的古茶树、古茶山,很难再有震撼效果。我们仅仅把临近昌宁县城田园镇的漭水乡、温泉镇几处古茶山、古茶园粗粗一圈跑下来,内心却着实又被震撼了一把。昌宁县位于云南省西部,滇西大理、临沧、保山三地结合部,1933年由保山永昌、顺宁凤庆析置设县,取两地名后一字为县名,隶属保山市。昌宁地势自西北向东南由高渐低,形成山坝南北纵列高山坝谷相间的地貌状态,最高海拔2875.9米,最低海拔608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有低热、温热、温凉、高寒4个气候带。河流密布,有右甸河、枯柯河、勐统河、更戛河、大田坝河、漭水河等八个水系,分属北部澜沧江水系和南部怒江水系。唐代昌宁县全境属永昌节度地,如今发现大量野生茶的澜沧江流域,正好处在银生、永昌两节度地之间;《昌宁县志》载,明洪武年间,右甸碧云寺的《碧云仙茶》曾作为贡品上奉朝廷;明景泰年间《云南图经志书》载,“孟通山(今勐统)所产细茶名湾甸茶,谷雨前采者为佳”;民国《云南行政纪实》载,昌宁境内,百年老茶树触目皆是。昌宁的古茶树资源,1994年7月,湖南农业大学陈兴琰教授主编的《茶树原产地——云南》一书中有记载;l997年,西南农业大学刘勤晋教授实地考证了田园镇石佛山栽培型古茶树群落,鉴定较大的6株古茶树属大理茶亚系栽培型古茶树,树龄1000年以上;2006年,由中国工程院茶叶专家陈宗懋院士领衔,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虞富莲担任组长的专家组,对昌宁古茶树树龄、古茶树群落年限以及分类、茶叶品质进行了鉴定。虞富莲当年在《中国茶叶》上撰写《昌宁的古茶树资源》一文,指出昌宁的古茶树有分3种情况:野生型、栽培型和过渡型,其中野生型“分类上多属于大理茶种”,“多生长在田边地坎或房前寨后,是早先民从原始林中挖掘野茶所栽,在百年以上古茶园中也间有混种”,“树龄在四五百年的典型植株有”茶山河、唐家河的红裤茶,沿江河、联席的报洪茶,田园镇石佛山的柳叶青茶;“栽培型茶树分类上属于普洱茶种和茶种,目前古茶园中的茶树多为这一类型,分布较成片,但多呈‘满天星’状栽培,以漭水镇黄家寨、温泉乡破石头村最为集中,树龄一二百年”,代表植株有黄家寨大茶、温泉原(袁)头茶;过渡性茶树可能是大理茶种茶树与普洱茶种茶树自然杂交的后代,“其中典型的植株有田园镇石佛山刘仁家屋后的一株茶树”。

云南古树茶保山市古茶树资源分布情况介绍位置那些地方


保山市古茶树资源分布

保山市野生古茶树、古茶树群落分布在昌宁县、滕冲县、龙陵县镇安、保山瓦窑以及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栽培型古茶树分布在保山隆阳的德昂日寨、大中寨、摆落塘、邦龙村、老营西河杉林果寨杨柳茶山、滕冲蒲川乡、龙陵镇安小田坝、施甸关摆马村等处生长,树龄在300~800年左右。野生茶树群落和古茶树的垂直分布在海拔1200~2400米,以1640~2200米居多,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古茶树面积1.5万亩。保山已发现茶祖植物2个茶系,5个茶种。野生茶中以大理茶种C.t21iens1s和滇细茶种C.i112w2diesis为主,栽培茶中以普洱茶种C.2ss2米ic2和茶种C.sinensis分布较广泛,腊茶种在瓦渡乡有少量分布。

龙陵县野生古茶树资源分布

龙陵具古茶树资源,其中一株树高18.2米,树幅5.8米,干径123厘米,树型乔木,姿直立,叶片长宽13.3米×6.6米,叶菊圆形,叶厚有光泽,叶色深绿。芽叶茸毛稀少花大,平均花径5.8厘米,花瓣11片,子房有毛,柱头5裂。

腾冲县野生古茶树资源分布

腾冲县野生古茶树,其中一株树高7.7米,对幅2.5米,干径29.3厘米,树型乔木,树姿直立,叶片长宽17.5厘米×6.6厘米。主要形态特征:叶椭圆形、叶面平滑、叶质厚,叶色深绿。芽毛稀少,芽色微紫,平均花径4.8厘米。子房有毛,柱头5裂。

古树茶为什么“韵”更足?


一款品质优良的普洱茶,尤其是古树普洱,茶汤初入口,苦、涩、甜三味交叠;随后回甘、生津,由浅至深,气韵厚足。“形成‘韵’是需要时间积淀的,是需要千万人共识确认的。”

在普洱茶中,古树茶的“韵”尤为突出,这源于它得天独厚的茶种、生态、土壤和树龄带来的丰厚底蕴。

1、生态环境|内质干净纯粹

目前保留下来古茶园大多地处偏远,土壤肥沃,生态环境良好。古茶树周边地区植物的多样性、原始性保存较好,古茶树千百年与自然和谐共生,且自身已经具备了抵抗各类病虫害的能力。从生长环境上,古茶树吸收的养分纯粹而无污染,保证了滋味的纯正。

2、根系发达|吸收养分充足

普洱茶的“韵”源于内含物质,不同的茶树根系深度不同,摄取的养分就极为不同,“韵”的表现就有天壤之别。小树茶、台地茶由于根系相对不发达,养分不足,内质含量尚且欠佳。

而古树茶已有上百年树龄,根系较发达,能获取土壤深层的矿物质成分,能以内质丰富的最佳状态将各山头的独特性体现出来。古树茶生长的地方植被繁茂,枯枝落叶多,地面常年有一层厚厚的覆盖物,土壤质地疏松、结构良好且有机质含量丰富,古茶树的根部将这些自然腐殖质和地下深层土壤的养分都转化为了自身的营养物质,因此古茶内含物质丰富,矿物质也相对较高,香高味浓。

3、品种优良|云南大叶种

除了树龄,茶树品种对内含物质含量也有一定影响。普洱茶的一项重要指标是水浸出物含量必须达到或超过38%,才符合云南普洱茶原产地的限制性规定。

作为普洱茶的主要原料,云南大叶种茶几乎在所有茶叶品种中水浸出物含量最高,其中,勐库大叶种茶水浸出物可高达40%。饱满的内质,更能从质、形、色、香、味等方面凸显茶韵。

4、高山云雾|自然条件更优

几十年种植的茶树(小树)大部分海拔较低,台地茶也无法在高山区大面积种植。相对来说,古树茶大多生长在“高山云雾”的地理位置,更具优势。

海拔高,则昼夜温差大,白天光合作用强,芽叶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糖的数量多。夜晚气温低,茶叶呼吸作用弱,消耗少,保存较多的有机物的同时,茶树体中的果胶物质充分发育,芽叶中果胶含量会增加;茶树喜阴,云雾多,则增强了漫射光,让叶片无折卷,叶绿素含量更高,生成的有机物(糖)更多。

芽叶中芳香物质及含氮类鲜爽物质如氨基酸增加,粗纤维含量减少,涩类物质的茶多酚相对平衡,因而古树茶茶汤饱满度好,苦涩味均衡,芳香度和鲜爽度高,口感更醇厚,汤质层次丰富,耐泡度好,韵味更加悠长。

在众多茶类中,普洱古树茶的“韵”,像一首优美的诗歌,像一曲协调的乐曲,意境优美,协调深厚。古树茶是茶中瑰宝,是自然的馈赠,是值得我们用心保护和珍惜的。

古树茶为什么韵更足?


一款品质优良的普洱茶,尤其是古树普洱,茶汤初入口,苦、涩、甜三味交叠;随后回甘、生津,由浅至深,气韵厚足。寇丹在《茶韵说》中说:“形成‘韵’是需要时间积淀的,是需要千万人共识确认的。”

在普洱茶中,古树茶的“韵”尤为突出,这源于它得天独厚的茶种、生态、土壤和树龄带来的丰厚底蕴。

1、生态环境,内质干净纯粹

目前保留下来古茶园大多地处偏远,土壤肥沃,生态环境良好。古茶树周边地区植物的多样性、原始性保存较好,古茶树千百年与自然和谐共生,且自身已经具备了抵抗各类病虫害的能力。从生长环境上,古茶树吸收的养分纯粹而无污染,保证了滋味的纯正。

冰岛地界老寨古茶园,地势偏僻难行,古茶树保留较好。

2、根系发达,吸收养分充足

普洱茶的“韵”源于内含物质,不同的茶树根系深度不同,摄取的养分就极为不同,“韵”的表现就有天壤之别。小树茶、台地茶由于根系相对不发达,养分不足,内质含量尚且欠佳。

而古树茶已有上百年树龄,根系较发达,能获取土壤深层的矿物质成分,能以内质丰富的最佳状态将各山头的独特性体现出来,如冰岛正寨的古树茶冰糖香甜,又如小户赛的花蜜香韵。

古树茶生长的地方植被繁茂,枯枝落叶多,地面常年有一层厚厚的覆盖物,土壤质地疏松、结构良好且有机质含量丰富,古茶树的根部将这些自然腐殖质和地下深层土壤的养分都转化为了自身的营养物质,因此古茶内含物质丰富,矿物质也相对较高,香高味浓。

3、品种优良,云南大叶种

除了树龄,茶树品种对内含物质含量也有一定影响键。普洱茶的一项重要指标是水浸出物含量必须达到或超过38%,才符合云南普洱茶原产地的限制性规定。

作为普洱茶的主要原料,云南大叶种茶几乎在所有茶叶品种中水浸出物含量最高,其中,勐库大叶种茶水浸出物可高达40%。饱满的内质,更能从质、形、色、香、味等方面凸显茶韵。

4、高山云雾,自然条件更优

几十年种植的茶树(小树)大部分海拔较低,台地茶也无法在高山区大面积种植。相对来说,古树茶大多生长在“高山云雾”的地理位置,更具优势。

勐库西半山

海拔高,则昼夜温差大,白天光合作用强,芽叶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糖的数量多。夜晚气温低,茶叶呼吸作用弱,消耗少,保存较多的有机物的同时,茶树体中的果胶物质充分发育,芽叶中果胶含量会增加;茶树喜阴,云雾多,则增强了漫射光,让叶片无折卷,叶绿素含量更高,生成的有机物(糖)更多。

芽叶中芳香物质及含氮类鲜爽物质如氨基酸增加,粗纤维含量减少,涩类物质的茶多酚相对平衡,因而古树茶茶汤饱满度好,苦涩味均衡,芳香度和鲜爽度高,口感更醇厚,汤质层次丰富,耐泡度好,韵味更加悠长。

古树茶的“韵”,像一首优美的诗歌,像一曲协调的乐曲,意境优美,协调深厚。古树茶是茶中瑰宝,是自然的馈赠,值得我们用心保护和珍惜。

遇见昌宁红,遇见别样的“红”_昌宁红茶怎么样?


富有诗意的一句“美色惹得陆羽补卷,香味引来吴刚换杯”,将昌宁红茶的色、香、味演绎得淋漓尽致。然而曾在中国的茶叶版图上占据着重要地位的昌宁红茶,长久以来一直处于“为他人作嫁衣裳”的窘境。近年来在当地政府和龙头企业的合力推动下,“千年茶乡”昌宁的茶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昌宁红”的名号也越叫越响,给我们带来了别样的惊艳!

寻香而来的埃里克

昌宁给人印象最深的,除了山还是山!一座座有名的无名的山峦峦相连形成一座大山,一群群大山组成一个山系,而山系与山系连在一起,就构成了错落有致的昌宁地貌。要问昌宁的山有多少座,几乎没人能回答得出来,但一个简单的数字或许能让人生出诸多遐想——在昌宁,97.1%的国土总面积是山区!

2012年6月中旬,一个中文只会说“谢谢”的法国人走进这片群山,用镜头记录着茶的芬芳。他叫埃里克,是法国知名的自由摄影师,这次他是专程寻香而来的。无意间接触到红茶后,一直只喝咖啡的埃里克被红茶那迷人的香气所迷倒,萌生了拍摄一组反映世界顶级茶品的视频和图片资料的冲动。埃里克为此跑到了日本、印度等地的茶产区,寻找他理想中的那种茶叶所生长的地方。而就在以红茶闻名的印度阿萨姆邦,机缘巧合下埃里克喝到了昌宁红茶。

刹那间被昌宁红征服的埃里克,辗转来到昌宁,一头扎进昌宁的莽莽群山间,走访拍摄古茶树群、万亩生态茶园,记录CTC红碎茶、普洱茶、名优茶生产过程。每到一处,他都细细拍下关于茶的每个细节,并就茶叶的历史、种植、加工、饮用等方面,通过翻译与茶农、加工人员进行交流。他说:“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古茶树,也是我第一次看到整个茶叶生产的过程。感觉非常好,无论是昌宁的生态环境,还是茶叶种植、加工,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回去后我将以探索发现的方式,认真编辑制作所拍摄的视频和图片,让更多人了解茶叶、爱上茶叶。”

像埃里克一样,近年来昌宁这个边陲小县,正因茶叶弥漫开来的独特芬芳,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这个国土面积仅3888平方公里、人口不足35万的小县,涉茶人口高达20万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2012年,全县茶园面积25.01万亩,居全省第三。其中无公害认定面积13.7万亩、绿色食品认定面积1.6万亩、有机食品认定面积0.33万亩,投采面积21.64万亩,茶叶产量1.54万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昌宁县年产干茶15000余吨,茶产业完成4.53亿元的农业产值和4.55亿元的工业产值。茶产业的蓬勃发展,为昌宁茶农、茶企和地方财政带来的实惠是实实在在的。

早在2006年,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就为昌宁写下了“千年茶乡·昌宁”的提词。昌宁绝大部分地区属温凉山区,生态环境好,夏秋季节云雾期长,日照适中,比较适宜茶树生长。相传远在哀牢国时代,这里的就开始引种、驯化野生茶树。据完成于2013年底的古茶树资源普查数据显示,昌宁县生长着42个野生古茶树群落,共有154129棵古茶树,几乎每两个人就拥有一棵。其中71707棵野生型古茶树以大理茶种为主,82422棵栽培型古茶树以普洱茶种为主。这些珍稀的古茶树,有的生长在茂密的原始森林里,有的就散布在田间地头和房前屋后,千百年来与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紧密交融。

舞动千年的茶韵

在中国的茶叶版图上,解放后昌宁红茶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然而因为种种历史缘故,昌宁红茶在较长时期内显得默默无名,这使得许多人误以为这两年风头正劲的昌宁红茶,是在几年前波及全国主要茶产区的“绿改红”风潮中冒出来的。

历史上,昌宁就是庞杂的古代交通系统茶马古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年徐霞客就是沿枯柯河经昌宁循澜沧江而下进入凤庆的。关于昌宁茶最早最明确的记载,出自编撰于明景泰年间(公元1450-1457年)的《云南图经志书》卷六“湾甸州”部分:“与镇康间其勐通山(今昌宁勐统),所产细茶名湾甸茶,谷雨前采者为佳。”刊刻于清乾隆年间的《顺宁府志》说,元明时期右甸(今田园镇)、猛垌(今勐统镇)等地的栽茶技术和制茶工艺已具有相当高的水平。明洪武年间,右甸碧云寺僧侣种植加工的“碧云仙茶”汤色碧绿、香味馥郁,因其沱茶状似仙桃,令人爱不释手,故而据传曾作为贡品敬献给万里之外的皇宫享用,虽然难以查证但也说明了昌宁茶之上佳品质和久远历史。清康熙年间,昌宁种植茶已十分普遍。

1933年,昌宁设县后在开明乡绅的倡导下,昌宁群众广泛种植茶叶,茶地面积达1.5万亩,年产茶300吨。解放后凭借优良的地理条件和气候环境,昌宁茶叶得到空前发展。上世纪70年代,昌宁被列为“全国茶叶百强县”之一;80年代昌宁被列为全国七省市茶叶技术推广协作网区,成功建起了优质茶叶基地,并与浙江富阳、福建安溪、安徽岳西一起被列为四大“全国优质茶基地县”之一。巧合的是,在这四大优质茶基地县中,包括昌宁在内的三个县都位于北纬24度区间。这是一个神秘的茶产区,全年温暖如春,境内多高山丘陵,大部分地区多雾,全年雾日多达100多天。这也形成了昌宁独特的适宜茶树生长和茶叶品质优良的气候条件,全县海拔1400-2000米地带土层深厚,土壤中红黄壤类占80.5%,有机质含量丰富,比较适宜茶树生长。

1952年,紧邻凤庆的昌宁开始试制红茶,1956年开始全县范围内“绿改红”地大规模制作红茶。1958年,在前苏联专家的帮助下昌宁茶厂建成投产。当时由前苏联专家设计的茶叶贮存仓库,在设计时充分考虑茶叶贮存所必须的通风、干燥、防止异味等要求,所以即便到现在都是较好的茶叶贮存仓库,被后来接手昌宁茶厂的龙润集团视为一笔宝贵的财富。

上世纪50年代“绿改红”后,昌宁就一直是滇红的重要基地。当时昌宁的茶叶,主要通过三个渠道走向市场。一是由昌宁茶厂按云南省茶叶公司的订单生产精致散茶,并经云南省茶叶公司外销和出口;二是昌宁茶厂除完成云南省茶叶公司的订单外,也在八九十年代生产部分红茶以散茶的形式销往省外市场;三是作为下关茶厂和凤庆茶厂的主要原料基地。但这些渠道显然让昌宁茶处于“为他人作嫁衣裳”的窘境,无助于自身品牌的建立和塑造。

红茶产业的整体升级

80年代是昌宁红茶生产的一个高峰期,当时的年产量曾达到2060吨,出口到欧美及东南亚二十来个国家。即便到1993、1994年,昌宁的茶叶还是以红茶为主,绿茶较少。90年代中后期,受企业改制、自身种植管理和加工水平低、茶叶大市场调整,以及缺乏有实力的龙头加工企业,没有叫得响的品牌等诸多因素影响,昌宁红茶落入了低谷,出现“红改绿”风潮。从1995年、1996年开始昌宁的绿茶产量逐步增加,红茶产量明显萎缩。统计数据显示,到2006年昌宁红茶的产量只有56吨,而绿茶高达3145吨,晒青毛茶2430吨。

此期间,尽管一些小茶厂和小品牌孕育而生,为昌宁茶业的发展增添了几分活力,但整个昌宁茶业却也步入了基地小而散、品牌多乱杂、企业小而弱、营销大滑坡的困境。面对严峻的市场挑战,2009年昌宁县决定重振红茶雄风,对茶产业进行重新定位,此时恰逢在金峻眉的示范效应下,一波红茶热在全国范围内开始萌发。具备较好红茶生产基础和经验的昌宁县,又开始兴起了“绿改红”。

这其中,2006年就借助收购停产多年的昌宁茶厂进入茶产业的龙润集团,以及2009年成立的昌宁红集团,对整个昌宁茶产业的发展以及昌宁红品牌的塑造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稳隆茶叶有限责任公司”是昌宁县在2009年招商引资时,慎重引进的一家茶叶生产龙头企业,此前该公司已在昆明、凤庆分别建有两条CTC红碎茶生产线,每年有4000多吨CTC订单,其中销往英国等欧洲国家的有1000吨,销往国内市场的有3000余吨,具有良好的品牌效益和产销良性发展基础。与昌宁县联姻后,稳隆茶业公司牵头整合了县内和周边茶叶企业,组建起昌宁红茶业集团公司,并将集团总部设在昌宁,以“生态、健康、超越”的理念进行“昌宁红”品牌的塑造。如今昌宁红集团已在昌宁拥有3条CTC生产线,4条名优茶生产线。

2012年,昌宁红集团共向英国、法国、俄罗斯、新西兰4个国家出口以CTC红碎茶为主的茶产品540吨,2013年签订出口的合同量跃升至2160吨。同时计划投资2.7亿元,占地6271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4620平方米的昌宁红集团总部建设已完成主体建设。该项目完工后,昌宁红集团可实现每年生产12000吨CTC、4000吨红茶、3000吨绿茶、1000吨普洱茶的产能,按设计生产能力,年产值将达10亿元以上。

龙润集团进驻昌宁后,也先后建起了普洱茶生产线和CTC红碎茶生产线,2012年总产销量达2000吨,其中普洱茶销售1600吨,CTC红碎茶出口400吨。在龙头企业的带领下,尼诺、雪兰、树根地、黄家寨等县内重点茶企得以蓬勃发展,推动了昌宁红茶产业的整体提升。2010年,虽然绿茶仍以5597吨的产量位居首位,但红茶的产量已提升到到2886吨,较2006年低峰期的56吨有了大幅提升。2013年,经过五年来的发展,“昌宁红”品牌的名号不仅越叫越响,在整个昌宁茶产业中所占的产值,比重也达到了40%多。

昌宁红是个大品牌

“美色惹得陆羽补卷,香味引来吴刚换杯。”昌宁人喜欢用这样富有诗意的话语来形容自己的红茶,虽说显得有些自恋,却也将昌宁红的色、香、味演绎得淋漓尽致。

被称为“昌宁茶博士”的洪杰先生,是昌宁县农业局茶叶办公室副主任、茶叶技术推广站正高级研究员。他认为“昌宁茶叶好,好在红茶”,按照传统工艺技术要求,红茶的汤色要求鲜红明亮,而富含茶黄素的昌宁红茶颜色却是金黄色的。茶黄素饱含对人体有益的物质,而昌宁红茶属于轻发酵,能最大程度的留住茶黄素。当金黄透亮的茶汤如丝般顺滑入肚,慢慢品来,便是留在唇舌之间浓郁的香气与甘甜。

在洪杰眼中,昌宁红茶的制作工艺称得上是艺术。最基本的工序分为萎凋、揉捻、发酵和干燥。“要达到外形条索紧直、匀齐、色泽乌润、香气浓郁的特征,每一道工序都得精益求精。”现在昌宁红茶的制作也越来越精细化,上好的古树红茶经过精制、包装后,售价高达每公斤上万元。

占据富集的资源优势,昌宁俨然成为了云南茶产业的“后起之秀”。每到茶叶采收季节,各地茶商蜂拥入昌宁寻找好茶。娃哈哈、康师傅的冰红茶,更是早几年就用上了来自昌宁的CTC红碎茶原料。现在昌宁红集团不仅将产品将产品出口到法国、东欧、俄罗斯等国家,还为英国川宁提供上佳的红茶原料,并正与立顿公司洽谈合作事宜。

与此同时,风闻IT巨头联想集团也盯上了昌宁红茶。对此洪杰证实说:“确有此事。我们已经将昌宁当地的茶叶资源做了认真调查,形成报告交给了联想集团。”然后他满怀憧憬地说:“目前已经有了初步意向,如果联想真的在昌宁投资建厂,这将是昌宁茶业迈出的一大步,昌宁茶业最终会走向世界。”

不过昌宁虽有好茶,近年来整个茶产业的蓬勃发展也是有目共睹,但原料却难以卖到好价钱。据了解,2013年昌宁县古树茶鲜叶的价格最高只到80元/公斤,均价更是低至40元/公斤;而生态茶的鲜叶收购价为6.93元/公斤,干茶33元/公斤。这不仅是昌宁茶农的心结,也是当地茶企不得不面临的尴尬。

基于此,昌宁县开始着手依托“千年茶乡”的资源优势,构建“昌宁红”核心品牌。目前以昌宁县茶叶技术推广站为主体申报的“昌宁红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昌宁红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正积极推进中。与此同时,由云南省卫生厅制定并发布的《昌宁红茶云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也从2014年2月1日起正式实施。

洪杰表示说,“昌宁红茶”商标注册下来后,将是一个公众性的品牌,目的是建立起昌宁红的核心品牌,提升昌宁茶的整体形象,进一步做大做强昌宁的茶产业。届时茶科站将制定出具体的管理办法来规范“昌宁红茶”商标的使用,原则上只要是使用昌宁当地的原料,在昌宁生产加工,并符合昌宁红茶技术要求和生产标准的红茶,都可以使用“昌宁红茶”的品牌标识。

政府在行动,企业也积极采取措施对产业进行提升。昌宁红集团正积极申请雨林认证项目,同时采取培训、农资扶持等方式,带动产业整体提升。龙润集团则已建成物联网基地600亩,标准化良好农业规范认证(GPA)示范茶园6000亩,并依托小贷公司对茶农进行扶持,目前正在积极申请有机茶认证和欧盟认证。可以预见的是,正在华丽转身的昌宁红,即将以令人惊羡的身姿呈现在我们面前。

茶膏引领喝茶新方式


茶膏引领喝茶新方式!在清朝宫廷,由于是作为皇室的顶级贡品,茶膏的品质有着极高的要求。而根据现代研究认为,普洱茶膏之所以在养生方面被清朝皇室所青睐,主要是其具有清肺排毒、降三高、抗疲劳、衰老和醒酒养胃等特殊功效。其中品饮茶膏能够有助于醒酒养胃,这对现代人来说无异于引领了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现代医学证明:茶膏中的茶多酚能促进乙醇代谢,对肝脏有保护作用。使乙醇代谢能正常顺利进行。喝茶膏能增加血管收缩功能。茶碱具有利尿作用,能促使酒精快速排出体外,减少醉酒后的危害。饮茶膏还可以补充酒精水解所需的维生素C,兴奋被酒精麻醉的大脑中枢。因而起到解酒作用。并且用茶膏解酒,绝对不会伤害脾胃,不会使醉者大量呕吐,发生反胃的痛苦。

酒精在肝脏接受处理,最后被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排出体外,在这过程中会生成有害物质乙醛。乙醛会引起头痛、心悸、脸红、恶心、头晕等症状。会不会喝酒、酒量的大小取决于血液中有没有分解乙醛的酶和这种酶的多少,茶多酚能有效减少乙醇氧化为乙醛,清除乙醛、烷自由基等的毒害,同时能显著提高肝脏代谢和肾脏排泄功能,从而达到醒酒和减轻酒精毒害、宿醉症状的功效。饮酒前服用还可以增加酒量。

保山施甸:古茶树1400多亩35000多株,销售量达5吨


“存了四个多月的秋茶,陈化发酵,挂杯蜜香,非常俏销。刚刚向广东发了600多斤的古树茶和1000多斤的乔木茶,收入20多万元。”提起今年的古茶销售,在施甸县和尚田做古树茶加工生意的周加彪侃侃而谈。

6年前,到临沧从事工程机械施工时,经常接触临沧茶叶的周加彪对古树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013年,在旧城施工时,周加彪意外发现大亮山脚下的旧城乡和尚田有一片300多年的古茶园,他随后与当地的20多户群众签订了30多年的古茶园流转协议,对荒芜了多年的50多亩古茶园进行清理改造,依托这里的5000多株原生态古茶树,进行古茶制作销售。

周加彪说:“我从小就生活在茶园里,受到家人采茶、制茶、喝茶的熏陶,对茶叶有很深的感情。”

在流转古茶园后,周加彪在两年时间里多次前往临沧和西双版纳学习古树茶制作技术和茶园管理技术,开始经营和尚田古树茶。此外,周加彪还多次将自己加工的古树茶送给省古普茶协会和广东,请专家品尝鉴定,根据反馈的意见建议进行不断改进技术,力争精益求精。

随着古树茶加工技术的日益改进,周加彪推出了和尚田古树茶和亮山红茶叶多个品牌,接到了多个大订单,他的茶叶也销售到了广东、湖南等地,其中的古树茶饼和“龙珠”成为多家上市公司的专用茶。周加彪说:“施甸大部分古茶树种植区的土质、生态、日照比较符合优质生态古树茶的标准,只是一直缺乏加工技术,市场销售量少。通过改进技术,加以包装和营销,古树茶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了。”

近年来,施甸县采取原产地保护和资源圃保存的方式,加大对古茶树的保护力度,还通过培训强化企业和农民的科技意识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使茶产业向省力化、清洁化、无害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并引导群众和企业以“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解决茶叶的销售渠道和加工能力不足的问题,打造出了“永年”、“古普”等古树茶品牌。该县茶桑站站长杨国育介绍:“全县有古茶树1400多亩35000多株,销售产量达5吨多,实现收入350多万元元。

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看了本文《保山昌宁:新方酿古茶,余韵更芬芳》的内容不知道对你是否有所帮助,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点击茶经网cy316.com的“保山乌龙茶”专题进行查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