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海普洱茶优质的独特之处何在?

发布时间 : 2019-12-09
云南勐海普洱茶 优质普洱茶 勐海味普洱茶

云南勐海普洱茶。

普洱茶与世间万物一样,与自然,地理休戚相关。不同地区的地理差异,气候、水、土壤,、植被等因素,构成茶的不同特性,也会影响茶的品质。勐海县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之一,驰名中外的普洱茶生产加工基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拥有适合高品质茶叶生存的良好的地理环境,地质地貌,气候环境,水环境,森林环境等自然生态环境。

在普洱茶的岁月之河中记载着:濮人(布朗族)是最早的植茶人,主要分布在勐海县的布朗山、西定、巴达、勐满,勐往等地。至今,布朗族居住地保存有大量的古茶树和野生茶树,在巴达,格朗和,勐宋等地也有野生茶树。其中,贺松有1700多年的野生“茶树王”,被当地村民视为神树,南糯山有800多年前的人工栽培型茶树。

古六大茶山曾经有过辉煌,明、清时期手工业制茶商云集佛海(今勐海县),佛海23个茶庄年产紧茶出口量达4万担,并开辟了从打洛到印度,西藏的古茶马古道。1938年白孟愚选择在南糯山办厂实现了机器化生产,成为云南现代茶业的标志;范和钧在佛海开办现代化茶厂——勐海茶厂,积淀了67年制茶底蕴。此外,云南省茶叶科学研究所设置在勐海,积累了丰硕的科研成果。这些,都是对勐海普洱茶独特的地理特征,自然环境的认同的证明,是厚重的历史”活见证“。

勐海县属西南山原地貌,群山环抱的高原山间盆地;境内山峰、丘陵、平坝相互交错,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四周高峻,中部平缓。这种特殊的地质断裂层以及独特的地貌轮廓,强化了地球自身的磁场作用。据勐海地震资料载:2—3级地震极为频繁,强化了地球自身的振动,磁场作用,将地质中各种微量元素颤动溶到水中、土里、人得到磁疗,也为茶树提供了独特的生长条件,养育了优质的茶树,是一个奇特的“磁化场”。

天赐的“温馨家园”

勐海县山山有树,沟沟有水,是个充满绿色的家园。座座茶山,点缀其间,生机盎然,是上天赐给茶树的一个“温馨家园”。勐海气候温和,平均气温为18.7℃,极端最高气温33.8℃,极端最低气温2.9℃,年平均相对湿度78%,具“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多雾日,光热充足,雨量充沛”的特点,为喜散光的茶树等耐阴作物提供了优越的气候生态环境,造就了优良的茶叶品质。

“高山云雾出名茶”雾多是勐海的特点,年平均雾日107—160天.浓雾的滋润,使普洱茶的原料大叶茶得以枝繁叶茂,茶味独特,富含多种营养素;土壤主要有砖红壤,砖红壤性红壤,红壤,黄壤等类型,其中:砖红壤主要分布于海拔800米以下的地区;砖红壤性红壤主要分布于海拔800-1500米的地区,是勐海县土地面积中占绝对优势的土类,土壤的风化程度高,土层深厚,一般深达1米左右;PH值一般为4.5—6,多呈酸性反应,有机质含量丰富,土质肥沃,极宜茶树生长,具有良好的发展茶树种植的土壤条件。

天然的“纯氧吧”

勐海植物种类多,植被好,空气质量好,复杂而多样的土壤类型和立体气候等促成了全县多样性的植被类型;形成了良好的森态环境,是一个天然的”纯氧吧“.境内有季节性雨林,半常绿季雨林,石灰岩山林,暖热性针叶林,热性竹林,河漫滩灌丛,山地丘陵灌丛,禾本科草类灌丛植被类型。是云南省重点林区县之一,林业用地面积为41.7万公顷,有林地面积为25万公顷,苏铁、桫椤、红椿、大叶木兰、火麻树、樟树等丰富的植物种类生长在林中,产生了大量对人,植物有益的负氧离子。全县森林覆盖率为63%,空气质量非常好,同时,空气湿度也较大,常年保持在80%以上,对茶树起到了滋润的作用。

良种的“百花园”www.cY316.Com

勐海茶区地形复杂,各自形成一些小范围的生态系统,是良种的”百花园“。遍植于各生态系统中的茶树,通过自然杂交,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形成许多具有独特的植物学特征的地方品种,既可从中选出良种推广,又可作进一步选育良种的种质资源。这一优势,为全国其他茶区望尘莫及,由于品种和自然条件的统一不可分性,即使有些茶区引进勐海茶种,但因带不走勐海的自然环境条件,故而我国茶学界专家作出结论:“中国红茶小叶种不如大叶种,大叶种的引进区,不如原产地”。

经审定,勐海大叶茶,云抗10号,云抗14号3个品种为国家级茶树良种;长叶白毫,云选9号,云抗27号,37号,43号,73-11号,73-8号,76-38号,佛香1号,2号,3号11个品种为省级茶树良种。除此,还有云南大叶茶稀有单株紫娟茶。按县内各茶区的自然生态环境,茶叶生产历史与现状,社会经济条件等分类,将县内产茶区分为中部红茶主产区和南北绿茶、青茶、名茶生产区。全县共有茶园面积25万亩,其中古茶园5万亩,所产茶叶纯天然、无污染、色泽鲜美,耐饮耐泡,味苦而回甜味悠长,是加工普洱茶的上等原料,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

曾对勐海茶业发展作过卓越贡献的106岁的李拂一先生为勐海题词:“象山苍苍,流沙汤汤;美哉勐海,炳焕边荒。烟水明媚,百族和祥.西昆缅掸,交通南洋,普洱名茶,驰誉万方。四时蔬果,载稆盈筐;五谷蕃熟,穰穰满仓;人文蔚起,前景辉煌”。

勐海这方水土,的确是茶的圣地,人的福地。

cY316.com延伸阅读

云南普洱茶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形成


资讯:普洱茶陈香隽永,醇厚甘滑品质深得人们喜爱,而其天然品质之形成除了得天独厚的茶树生长发育自然环境和茶农们精心种采管制工艺以外,还要感谢历史普洱茶在“茶马古道”上人背马驮、长途跋涉的沧桑经历。它不仅浸满了茶区各族人民辛劳的眼泪和汗水,也在普洱茶“后发酵”中对其色、香、味之形成产生了关键性影响。一句话,普洱茶的品质独特之处就在于它的形成,处于不同的时空境界之中,因此变化是客观存在的。

普洱茶原料均选自滇南海拔1500米以上茶山之乔木型云南大叶种者为上。因云南大叶种有多种亚种和品系,而产于“六大茶山”及其周边地区之品种尤佳,尤其春茶芽叶肥壮多毫,叶质柔嫩细软、水浸出物(可溶物)占干重40%以上,且以儿茶素、咖啡碱、茶氨酸、果胶质及低聚多糖含量丰富。

尤其值得指出的是云南大叶种所含儿茶素中,以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L-EGCG)含量丰富而著称。而L-EGCG及其氧化聚合物是茶叶赋予人类生命健康重要活性成分之一,因为L-EGCG氧化降解形成没食子酸,而没食子酸羟基的甲基化是具有强烈抗氧化作用的二甲氧基苯及其衍生物形成的关键。当今尤为追求健康者所重之。

笔者听闻从“普洱热”中有学者以“香、甜、甘、苦、涩、津、气、陈”八字来概括普洱茶的品质,并称“无味之味”才是普洱茶的极品,因此普洱茶应是“茶种之茶”等等。

由于个体差异及人们信仰、理念、嗜好之不同对茶叶品质有不同感悟,应当是很正常的事,无须争个你是我非。但笔者以为,普洱茶之受到古今人们之一致推崇,恐怕不是什么“津气陈”,也不是源于“无味之味”。而是高海拔山区生长的云南大叶种茶中丰富的多酚类及糖类物质在普洱茶品质形成过程中缓慢转化,形成令人闻之欲醉的芳香以及儿茶素、茶氨酸等物质氧化缩合和降解形成醇爽回甘,挥之不去的口感综合作用的结果,加之咖啡碱等嘌呤类化合物适当的配合,以及其对中枢神经之作用,让人们印象深刻,如痴如醉,久而久之,因而就有了卢仝“七碗茶歌”之类浪漫主义的联想萦绕于脑海之中。

应该说,人类对茶叶色、香、味的认识,完全来源于人类自身的味觉和嗅觉细胞感受到香味刺激的反映,绝不是虚无缥缈的幻觉。

关于人类嗅觉和味觉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中期,Moncrieff首先提出气味本质的“键和键孔”理论,认为“气味和声音与光一样,其分子通过振动向四周传播,而人类则通过鼻孔和口舌几亿万个上皮细胞上的纤毛接受气味分子造成的刺激,从而产生了嗅觉和味觉”。1962年Amoore经实验研究得出结论认为:“气味分子从产生气味的物质向四面八方飞散后进入鼻腔,并和嗅觉细胞的感受膜发生化学反应,对嗅觉细胞造成刺激从而使人产生嗅觉。”

长期从事茶叶感官审评的专家实践经验也告诉我们:茶叶的香气和异味如清香、花香、木香、果实香以及糖香等的判断在于茶叶冲泡后不同温度下盛茶器具表面(如杯盖、杯底、叶底等)所反映上来的气味,在无其它异味干扰的环境里,它由经验者的嗅觉中枢通过嗅球神经纤维的僧帽细胞发现气味,再由视床的背内侧核神经细胞进行判断和鉴赏,从而对香气性质、浓度以及持久性得出可靠的结论。

总而言之,普洱茶同其它任何种类茶叶一样,其香味也是客观存在,而且是一种使人感官愉悦的客观存在。只不过由于人们个体差异和积累的多寡对它的识别与判断存在着某种细微的量的差别或描述之准确与否而已。

勐海普洱茶的特征


勐海茶,滋味浓醇,苦涩皆厚重。实际上,这种韵味可以用最简单的词汇描述:协调性,苦涩味的协调性。勐海茶,苦涩味的协调性是好的。滋味浓,苦涩俱佳,但苦味稍占上风,在口腔里的余味是苦味为主,即通俗说的勐海茶是‘苦底茶’。

苦为余味,往往带来清凉的感觉,回甘的感觉。涩为余味,由于收敛性的刺激作用,口腔会有失水的感觉,带来燥感,及其不舒服。

有些地域的茶,滋味也浓,耐泡。但许多茶友喝了,总觉得有什么不对,好像没有‘韵味’,为什么?

实则,这种茶的‘协调性’不够好罢了。

往往这些茶,有的苦味不够,偏甜,而涩味又来得太长,没有韵味由此而生。有的只有苦,没有涩,没有生津,显得空荡,给人与寡水般的感觉.还有的苦涩皆薄,微甜,没有力道,自然其韵味只能是无味之韵味了。

从茶品的内含物质来说,主要是三大类物质,茶多酚(显涩,见有一定的苦味),生物碱(咖啡碱为主,显苦),以及氨基酸类物质(鲜爽度的来源)的配比,决定茶品的‘协调性’,即韵味。配比合理,独具韵味。

这里说配比,好像说的是人为似的,实际上,是茶区,茶种,天时,地利,人和诸般条件综合使然。

当然,通过合理的拼配技术,解决普洱茶的韵味问题,这是普洱茶精制加工厂的使命。有优秀韵味配方的普洱茶,受到茶友的青睐,这是普洱茶的魅力所在。

勐海——一个关于普洱茶的故事勐海普洱茶怎样


有人说“无勐海、不普洱”,不得不说知道勐海,只是因为普洱茶。勐海这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孕育了普洱茶的神话。

勐海,是傣语地名,在傣语里译名为勇敢者居住的地方。

勐海县山山有树,沟沟有水,座座茶山,点缀其间,生机盎然。山间云雾缭绕,仿如秘境,许多探秘者蜂拥而来,似乎只有勇敢地走进莽莽森林,攀上高峰,穿过那茫茫云雾;真正观赏到群山绿茵覆盖,山间泉水奔流,蜿蜒起伏之间,茶树错落有致,才能揭开这神秘的面纱,融入那令人向往的神奇和美丽。

对于那些因为普洱而慕名而来的人们来说,经历过如此一番的视觉与身心的盛宴,才更能领会,勐海之于普洱茶的意义。

清泉给了茶圣洁的营养液,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构成了天然的净化系统,使得勐海茶区的茶树拥有了其他产茶区无法比拟的口感。或许正是因为如此,才使得勐海茶厂所产的大益茶具有了茶友们常说的“勐海味”。这种“勐海味”如今甚至成为了大益茶特有的标签,在茶友们的口口相传中,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知,也给这座小城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

勐海原来叫佛海,这里被誉为中国最好的普洱茶原产地,随着这些年普洱茶的不断升温,勐海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

凡是到这里人们,无话不谈茶。如今的勐海,多了许多外来人口,他们大多是茶人或者茶商。有的是因为被勐海茶区的神秘所吸引,常年在此驻扎,一年四季来来往往于两地,只为亲身感受手中那杯清茶的原始;更多的是茶商,每年的采茶季节,开始从全国各地蜂拥而至。

他们为茶而来,又因茶而走。等收购好茶叶,等着鲜叶变为干茶,他们又离开了,迫不及待地带着这些精心制作的好茶开始忙活自己的生意。

或形单影只或成群结队,悠然深沉的茶香里,谁也没有孤独。

走过茶山再漫步在县城的街巷,年轻的姑娘水灵,迟暮的长者目光祥和,偶尔三三两两的摩托车驶过,扬起一阵风尘。

不大的小城里散发着乡土的气息、原始而又现代的气息,这就是勐海,美丽的边陲小城。

什么是普洱茶的“勐海味”?什么是普洱茶的“勐海味”?


普洱茶有一种味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它当然就是勐海味。不可言传并非是不能说,而是无法用准确的言语来准确阐述。

刚学普洱茶时寻觅勐海味,确实有些难度,但勐海味生普洱能够变老茶的传说,让广大茶友魂牵梦萦。收藏新生茶变老茶,也是茶友们的可望与幻想,学懂普洱茶,才能找到可以仓储转化的生、熟普洱茶源,学懂普洱首先得弄明白,云南西双版纳勐海普洱茶为何味,什么是勐海味?它的味道与其它普洱茶味道又有什么区别呢?难到没有勐海味的普洱新生茶就不能变老茶了吗?这是我一直思考并认真寻找的味道。

到底什么才是勐海味呢,有人说是普洱茶特殊的、无法模仿的一股陈香。

怎么形容呢?

勐海味的香,它可以是“荷香”“兰香”,也可以是“枣香”“清香”,还可以是“樟香”、“陈香”等。这么多的香味不知从何而来,但是你能感觉到,但又琢磨不透,不经意间他会出现,等你仔细寻找又四处躲闪。

有人说是勐海的茶、勐海的水和勐海的工艺造就的一种味道,在口腔味蕾上呈现的绝妙汤感。

勐海味的香,是干茶香和茶汤香气的总和,朴实无华、厚重无锋、不着浓艳,他积淀着岁月,但却一定是让人舒爽愉悦而又回味无穷。

勐海味的味,它一定红汤透亮,它一定不苦不涩,不酸不馊,它一定醇厚稠滑,还有回甘,应该还有绵密与顺柔的感受!

勐海味,是原料和工艺的完美契合,是时光和岁月的天然叠加。

勐海普洱茶产区


勐海普洱茶产区主要分布在格朗和、勐混、布朗山、勐宋、勐往等乡镇,面积较大的有南糯山古茶园、班章古茶园、贺开等古茶园。

勐海茶历史悠久,茶树资源丰富、优质品种较多。2008年,全县茶叶种植面积已达29万亩,可采摘面积21.5万亩,干毛茶产量1.2万吨,其中有4.6万亩的古茶园和零星分布的野生及栽培型古茶树群落,有树龄达1700多年的巴达野生茶王树和树龄800多年的南糯山栽培型古茶树历史。古茶园中主要是栽培型古茶树,有部分野生型古茶树和近缘植物。

那是什么原因造就勐海茶叶的发展呢?

由于勐海县属亚热带高原气候,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为18.7℃,年平均相对湿度78%,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多雾日,光热充足,雨量充沛”的特点,为喜散光的茶树等耐阴作物提供了优越的气候生态环境,造就了优良的茶叶品质,也拥有了适合高品质茶叶生存的良好生态环境。

“高山云雾出名茶”。雾多就是勐海的特点,年平均雾日107-160天。浓雾的滋润,使普洱茶的原料大叶茶得以枝繁叶茂,茶味独特、富含多种营养素。勐海县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丰富,土质肥沃,极宜茶树生长,茶叶原料兼备良好的生态环保、品质醇厚、营养富集诸多特色。

普洱茶的自然独特


普洱茶不仅年代久远,而且带有浓烈的自然气息。传统普洱茶享大叶种茶优势,受雨露恩泽,承阳光照射,长良地山川,得古朴自然之先。当年清朝统治将普洱茶定为贡茶,赞赏的也是普洱茶性温气和、消食解腻、毫不矫揉造作的自然。普洱茶的自然还体现在它是“有生命的古董”。茶叶一般来说都要喝新鲜的,但普洱茶是茶叶中唯一具有生命力的茶叶,它可以在自然中呼吸,在空气中持续发酵,时间越长内香及活力越发显露,真正展现出普洱茶自然的真实性。

了解普洱茶的自然,必须认识普洱茶的“干仓”和“湿仓之分”,同时认识普洱茶的后发酵过程。在学理上,普洱茶后发酵的化学作用,就是茶叶内部多酚类化合物的氧化作用。这种氧化过程,会有三种作用情况:

一是自动氧化作用;

二是酶性氧化作用;

三是曲菌氧化作用。

虽然三种氧化作用的功效,会破坏多酚类化合物,使蕴味变淡、色泽转暗,但是这三种氧化作用过程是直接影响普洱茶的陈化速度、茶型外观以及色泽品味的主要因素。在陈化过程中,氧化过程最慢的,是自动氧化作用;其次为酶性氧化作用。氧化过程最快速的,是曲菌氧化作用。

根据初步了解,普洱茶后发酵情形只有两种:

一是自动氧化和酶性氧化作用,两者混合进行;

二是自动氧化、酶性氧化及曲菌氧化作用,三者混合进行。

第一种两者混合的后发酵过程,就是我们说的“干仓”后发酵;第二种三者混合的后发酵过程,就是我们说的“湿仓”后发酵。

根据一般知识,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在百分之八十以上者,容易造成曲菌的生长。这种会促进产生曲菌的环境,称为“湿仓”;相反的,空气干燥而曲菌无法产生的环境,称为“干仓”。“干仓后发酵”,对普洱茶求木真性的保存最理想。所以,“干仓”贮放最适合普洱茶陈化的需要,是属于自然陈化普洱茶。

“湿仓后发酵”,曲菌破坏了茶叶的组织纤维,改变了茶叶原有的本质,是属于霉变陈化普洱茶。“湿仓普洱茶”条索松脱、颜色暗淡、粗糙黑绿,从茶品中会发出一股霉味,茶汤是暗粟色,叶底颜色是暗粟色或已是黑色。

“干仓普洱茶”条索结实、颜色鲜润、油面光泽,充分表现了茶叶的活力感和自然,茶汤呈粟红色或略转深粟色,叶底颜色是粟黄色至深粟色。所以,普洱茶独特的自然陈化过程和品质特性,取决于云南大叶种原料固有的成分,特殊的加工工艺和科学的贮藏方法。

普洱茶的独特品鉴


普洱茶由于其风味独特,药理作用明显而深受欢迎。普洱茶与其它许多茶类不同的是,它必须要有一段自然贮存的历史过程。自然走过的历史,才能表露其真实性,而能够认识和鉴别普洱茶的生与长,真与伪,才有足够的能力,随心所欲地去品尝普洱茶。要品出新鲜真性的普洱茶,必须要能认识和辩别普洱茶,即要看其茶、品其味、鉴其汤、观其叶,从经验中自我领悟出来。

一是看其茶。好的普洱茶外形色泽褐红(猪肝色),条索肥嫩、紧结,闻其味有淡淡的荷、兰、樟等香味并伴有特殊的陈香。普洱散茶以嫩度划分级别,从级外、一级到十级特级,嫩度越来越高。一般来说,嫩度越高品质越好。

衡量嫩度的高低主要看四点:

1、看芽头多少,芽头多,毫显,嫩度高;

2、看条索紧结、厚实程度,紧结、厚实的嫩度好;

3、是色泽光润程度,色泽光滑、润泽的嫩度好;

4、是看净度,匀净、梗少无杂质者为好,反之则差。

普洱紧压茶外形要求厚薄一致,松紧适度,色泽以青褐、棕褐、褐红色为正常。以青饼为例,一般3—5年,茶饼紧结,圆边完整,茶梗泛淡紫色;5—7年,茶饼完整,茶梗全紫;7—10年,茶饼变轻,边缘掉粒,茶梗深紫;10年以上,茶饼变松,叶际边缘模糊。

二是鉴其汤。把普洱茶放入壶中,用沸水冲泡,把泡好的茶汤倒入水晶玻璃杯内观赏汤色。普洱茶的汤色要求红浓通透明亮;在普洱茶的加工过程中,80%左右的茶黄素(TF)和茶红素(TR)氧化、聚合,形成茶褐素(TB),再加上较高的可溶性糖和水浸出物含量,形成了普洱茶滋味浓厚、汤色红褐的物质基础。茶红素是汤色呈“红”的主要成分,在发酵过程中,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强,促使茶黄素氧化成不溶性茶红素复合物,随着普洱茶陈期延长,发酵时间的增加,普洱茶中不溶性茶红素复合物逐渐增多,茶的汤色也就变得越来越红。由于不溶性茶红素复合物的产生与存放时间的正相关关系,在一定的年限内,普洱茶的“红”是鉴别普洱茶陈期的重要指标。普洱茶的红又根据品质不同分为宝石红、玛瑙红、琥珀红等,其中以宝石红最为难得,为茶中极品;其次是玛瑙红;再其次是琥珀红。茶汤泛青、泛黄为陈期不足,茶汤褐黑大多是人工后发酵茶,汤色混浊不清、有悬浮物的则是变质的普洱陈茶。

普洱茶的独特香气


普洱茶是长期后发酵茶,它所留下的真性原香,应该是非常薄弱的。然而经常品饮普洱茶的人,却有滋有味能品出和发现普洱茶独特能具有荷香、兰香、樟香和青香。大叶种的普洱茶叶,都有一股强烈的青叶香,经过适当的陈化后发酵,幼嫩的茶芽去掉浓烈的青叶香,自然就留下了淡淡的荷香,荷香是属于飘荡茶香,从刚打开密封的普洱茶中,可以闻到一股荷香轻飘;用次嫩的普洱茶叶制成的散茶、园茶,都有兰花的香,经适当陈化之后,都能泡出兰香,兰香有时显现在普洱茶的某一泡之中,有时相伴而来,香在口鼻之间,香气缭绕不散,今人神往;普洱茶的樟香,有说是茶树混生于樟树林中,茶树吸收了樟树的香气,贮存于茶叶片中所致,有说是普洱茶的陈化生成了某些酚、酯类的物质,遇热而挥发出樟香,但传统普洱茶树确实是生长在森林茂密的地方。普洱茶带有强烈浓郁的樟香,显现出普洱茶独特的高贵古朴、阳刚亮丽的茶质:青香是普洱茶基本的物质,普洱茶叶中都有着一种特殊的野生青叶香,经过长期陈化后,青香仍留了下来,青香和樟香混合在一起,形成普洱茶独特的樟香,当嗅到普洱茶樟香时,刻意地避开樟香,闻到的就是青香。荷香、兰香、樟香、青香,是普洱茶珍贵的香。

而普洱茶独特的香气,则是其陈香。陈香是普洱茶在后发酵过程中,多种化学成份在微生物和酶的作用下,形成了一些新的物质所产生的综合香气。茶的香气是由茶叶中的芳香物质决定的,普洱茶鲜茶叶中芳香物质含量为0.03%—0.05%,但经过普洱茶特殊工艺中酶的作用,儿茶素多酚类物质氧化还原,以及水热和酸性等条件,都能引起或促进芳香物质的产生,发酵后的普洱茶的芳香物质不但含量上有了较多增加,造就“越陈越香”的品质,而且种类上也有很多变化,由于各制作加工工艺的轻微差异,就有了伴随陈香的各种茶香。普洱茶的陈香透露出深厚的历史韵味,彰显出返璞归真的自然真性,其多种茶香又展示出各自醇厚亲和的特色,给人以一种无穷的诱惑。正是传统普洱茶自然陈化的过程酿造了甘醇清淡的陈香,才使之具备了这些珍贵独特的香气,普洱茶真正香飘大江南北、五州四海从而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同、接受和喜爱。

勐海普洱茶味道的成因


勐海是茶树良种的种质基因库。云南省唯一的茶叶科学研究所就座落于勐海县内。遍植于各生态系统中的茶树,通过自然杂交、自然选择和人工选育,形成许多具有独特的植物学特征的地方品种,全球保存最多的茶树基因保存圃:“国家种质勐海茶树分圃”,保存了26个茶种2个变种的茶叶种质资源材料2000余份。这一优势,为全国其他茶区所望尘莫及。云紫轩普洱茶。

勐海,保存完整的古茶树资源4.7万多亩,1800多年的巴达贺松野生茶树王、900多年的南糯山栽培型茶树王已经在百姓心中成为了神树。是一座座古茶山,一棵棵古老的茶树,一片片醇香的普洱茶,把勐海的神韵传到世界各地。

勐海作为普洱茶的原产地之一,制茶工艺延续百余年,从未间断。长期以来,勐海各民族在加工晒青毛茶方面,各作坊、茶厂在精加工普洱茶方面,都探索、积累了成熟的制作技艺。同时,勐海味的奇特之处还在于,它必须是原产地原料、原产地发酵加工,勐海大叶种晒青茶运到其它发酵地区发酵,用同样的工艺、同样的时间和温湿度,无论怎样总是达不到地道的“勐海味”滋味。究其原因,制茶专家们发现这与酿酒发酵同理,是勐海特殊的小气候环境所致。东西可以搬运,而小气候环境搬不走、无可复制,这就是“勐海味”普洱茶发酵的得天独厚之处。

揭秘普洱茶勐海味


勐海,傣语地名,意为勇敢者居住的地方,位于云南省最南端,隶属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总面积5511平方公里,总人口33.72万人。世居着傣族、哈尼族、拉祜族、布朗族等少数民族。这里四季如春,风景秀美,物种丰富,生态环境堪称完美。

据查,勐海种茶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距今已有1700多年。民间有“武侯遗种”之说。相传,三国时期,诸葛亮南征(公元225年)到勐海县境内的南糯山,许多士卒无缘无故昏睡不起,百治无效。诸葛亮探视后,即将一手杖植于土中,手杖随之发芽长叶,蔚然成树,诸葛亮取其叶煨水煮汤,令人给病人服用,昏睡士卒即刻清醒恢复正常。据说,这些树木就是茶树。后来,每到清明节、鬼神节、泼水节,当地少数民族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纪念诸葛亮。

勐海境内树龄1800余年的野生型茶王树和树龄800余年的栽培型茶王树,是研究茶树种源、茶叶生产历史状况的活化石,茶学界将这两株茶树和澜沧县发现的邦崴千年过渡型大茶树同称“三大古茶树王”。值得一提的是,树龄1800余年的巴达野生型茶王树与“武侯遗种”历史时间恰好吻合——这充分说明,勐海早在1800多年前就已种茶,勐海是世界茶树的发祥地之一,是普洱茶的故乡。

“高山云雾出名茶”,茶乃娇贵之物,茶树的生长对自然环境亦极为挑剔,勐海在茶叶历史与茶叶贸易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并非诸葛孔明先生一根手杖便可成就的,更重要的是,得益于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条件。

勐海县地处横断山系纵谷区南段、澜沧江西海岸,属于怒山山脉向南延伸的雨脉部,山脉、丘陵、平坝相互交错,沟谷纵横,崇山独特的地貌系统培养孕育出了座座茶山。此外,勐海境内土壤主要有砖红壤、砖红壤性红壤、红壤、黄壤等类型,这些类型的土壤极宜茶树生长,具有良好的发展茶树种植的土壤条件。

勐海属南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夏秋季多阴雨天气,冬春季多晴朗天气,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热量充足,雨量充沛。从光辐射的季节分布看,春多于夏,夏多于秋,秋多于冬,这既有利于茶树越冬的养分积累,也有利于夏秋季茶树的生长发育和品质的提高;从降雨的时间分布看,5~10月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85.81%,雨热同期,降雨有效性高,完美配合茶树生长发育对水分的需要。

“多雾”是勐海气候的显著特点,也是成就勐海茶味的重要因素。每日,自午夜起,水雾便悄然而生,从平坝、山谷间生腾出万缕云烟,茫茫雾海笼罩了整个勐海;而到正午时分,随着阳光的照射,茫茫浓雾又慢慢地消失无踪。“多情”的雾气不但减少了茶树蒸腾作用对水分的消耗,还能够以0.2~0.4毫米的雾露水增加地表水,提高空气的湿度。正因有了浓雾的滋润,普洱茶的原料大叶茶得以枝繁叶茂,勐海的茶叶才具有了独特而神秘的茶味。

勐海的生态环境良好,群山绿茵覆盖,山间泉水奔流,水源纯净,空气清洁,为大叶茶种植天堂般的“净土”,因此勐海茶正可谓“集天地之灵气,汲日月之精华”,冰清玉洁,毫无铅华,尽显茶的本真。

在历史上,勐海就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是滇藏茶马古道的源头。

茶马古道是我国古代可与丝绸之路相媲美的商路网络,它处于中国西南部的横断山区与青藏高原之间,为我国西南地区各民族之间以及我国与邻国之间互通有无提供了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而那些行走在茶马古道之上,风餐露宿穿梭于峡谷河流之间、带着神秘色彩的马帮,则成为了我国西南地区历史上一道别致的风景线。

勐海居住着傣族、哈尼族、拉祜族、布朗族等25个民族,勐海的“茶文化”也因此呈现出多彩的民族文化交织辉映的特征。从发现野生茶到驯化种植,乃至到日常祭祀、家居生活,世代居住于勐海的各个少数民族的文化,已在岁月恒久中与普洱茶水乳交融,密不可分。

布朗族一生中离不开茶,一位精通土罐茶泡制且深谙茶艺、茶礼的布朗族老人岩刀说:“我们布朗族走亲串戚少不了茶;看望病人要带上茶;青年男女求婚要用茶,定婚不得少于两包茶;婚礼更是不能没有茶;不管穷富人家,在给女儿的嫁妆中,茶树是必不能少的;建盖房屋、立生基定四柱不能缺茶。家家火塘边除了长烟锅、土烟筒,就是土茶罐。

老曼峨位于布朗山乡,这里是中国布朗族最大的聚居地。布朗族是古濮人的后裔,据《华阳国志》记载,居住在中国西南部的古濮人早在商周时即已种茶,作为勐海布朗山最早定居的少数民族,远古的茶香在布朗人血脉里世代流淌。高低错落于大山之间的寨子上方,金碧辉煌的寺院中矗立着一块古老的石碑——这块石碑已有将近1400年的历史了,它表明布朗族在唐朝时就已定居在这里。

拉祜族古语说:“不得茶喝头会疼!”

每到采茶季节,拉祜寨子里年轻的姑娘们熟练地穿梭在壮硕古茶树间,飞快地爬上树顶,双手像蜂鸟一样从嫩叶上掠过,头上装饰的彩线绒花在一片青翠中若隐若现。很快,一箩还带着晨露的茶芽就摘完了——这一幕风景,已经上演了不知多少世代。

“可以一日不吃饭,但不可一日不饮茶”。“火焯茶”大概算得上拉祜族最喜爱的饮茶方法:火塘边,先烧水,然后抓一把大叶茶放在瓢内,随后拣火塘中的灼燃火炭放入瓢中,快速摇动,使瓢中的茶叶烤得发出香味时,把火炭拣掉,再将茶叶放入茶壶冲上沸水,几分钟过后,一杯酽香浓郁的焯茶就泡好了。“烤茶”和火焯茶算是一脉相承,也是拉祜族一种古老而普遍的饮茶方法:先将小土陶罐放在火塘上烤热后,放入茶叶进行抖烤,待茶色焦黄时,即冲入开水煮制;如茶汁过浓,可加入开水使之浓淡适宜。与火结缘之后,茶叶一改翩翩君子的温婉作风,也变得“刚烈”起来,这两种泡茶方式,都浸透着这个“猎虎的民族”果断刚硬的性格,茶水香气浓郁,味道浓烈,举起杯子来猛喝一口,一股冲劲直奔颅脑。

与茶结缘的哈尼人有一整套开辟茶园、选择茶种、培育茶苗、茶园管理、采摘揉制、烹茶饮茶、以茶祭神的茶道体系。这个茶道体系蕴含着丰富的立身处世的义理大道,以及深刻的祀神悦祖的宗教内涵。哈尼人的几个最重大节日都和茶息息相关:最重要的节日“嘎汤帕节”期间,连续三天的庆祝活动绝对少不了用最好的普洱茶招待亲戚朋友;四月“茶王节”期间,适逢茶树发新叶,在采摘最嫩最好的叶片炒制成茶之前,通常要先祭拜茶树、祭拜茶王、祭拜祖先。哈尼人相信万物有灵,因而无论到哪里,吃饭前都以滴三滴茶水,表示对各神的崇敬,以祈求平安无事。

傣族与普洱茶同样有着千丝万缕的历史情结。在傣族人的生活中,无论生养婚娶、饮食起居、往来应答、岁时节令、占卜禁忌、丧葬祭祀、信仰崇拜,都离不开普洱茶。传统上傣族聚居于山间平地,竹林、溪水、稻田,一派诗意栖居的景象,似乎与长于山地的茶有所距离,但在勐海,各民族在千百年的长期和谐共存中,文化早已彼此交融,无论是布朗族、拉祜族还是哈尼族的茶文化,同样植根在傣族人的日常生活中。“竹筒香茶”是傣族人最普遍的一种茶饮,与拉祜族的竹筒茶在制作上有异曲同工之妙:先用晒干的春茶放入刚砍回的香竹筒内,放在火塘的三脚架上烘烤,6~7分钟后,竹筒内茶叶软化,用木棒将竹筒内茶叶舂压后再次装进茶叶,这样边装、边烤、边舂,直至竹筒内茶叶填满舂紧为止;待茶烤干后,剖开竹筒取出圆柱型的茶叶,掰少许茶叶放入碗中,冲入沸水约五分钟即可饮用。这种竹筒茶,既有竹子的清香,又有茶叶的芳香,非常可口。

生活在勐海大地上的人们,在茶的饮用法则里,从来没有把自己束缚在一张乏味的冲泡清单上,各个民族怀着对茶、对天地的独特理解,在不断的尝试中寻求着新的灵感。在物质充裕得甚至有些泛滥的今天,我们的情感常常会变得麻木,不懂得欣赏,忘记了感恩。在勐海感受古茶醇厚味道的时候,我们深深地感谢那些世代奔走于古茶山之间的古老民族,他们朴素的智慧和汗水,才最终成就了今天的中国普洱茶乡。

“茶文化”在中国已有千年历史,“云南普洱”在中国的茶叶史上具有着重要的地位。清代时,普洱茶成为贡茶。清·阮福《普洱茶记》中记载“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酽,京师尤重之”。乾隆曾作诗:“驻春才入鱼眼起,建城名品盘中列。雷后雨前浑脆软,小团又惜双鸾坼。独有普洱号刚坚,清标未足夸雀舌。点成一碗金荃露,品泉陆羽应惭拙。”

清宫廷专设有普洱茶“贡茶案册”,每年上缴贡茶一千多担,时人将上贡的“普洱茶”皆视为珍品。

以“勐海味”为特征的普洱茶,在国内外饮茶爱好者中长久风靡,成为海内外茶叶市场的热宠,品茶方家赞其“内含物质丰富,外形紧结壮实,色泽墨绿油润,叶底肥厚鲜嫩,香气馥郁飘荡,汤色清澈明亮,滋味醇厚回甘,久放之后汤色更透亮鲜艳,味道更纯浓爽口,陈香独特持久”,并称其具有“清热解毒,消食化痰,清胃生津,抑菌降脂,减肥降压”的药用功效,堪称茶中珍品。

由于地处江外(澜沧江以西),交通不便,一直以来,勐海茶山稍显寂寞。直到清末民初,以普洱茶生产和贸易为主的加工业和商业逐渐发展繁荣,勐海才逐步成为普洱茶的最大集散加工中心,同时也成为云南重要的对外商埠。

近代以来,勐海在普洱茶的制茶、和推广方面一直都是领风气之先者。1940年,茶叶专家范和钧创建了佛海茶厂(“勐海茶厂”前身),这座完全有别于传统作坊的普洱茶机械化茶厂,揭开了普洱茶千年制造的新篇章,世界上第一所工业化、现代化生产普洱茶的企业就此诞生,勐海漫山遍野的古老茶园就此幻变,成为被世界认知的一流茶品,勐海这个名字,也随着茶厂的扬名天下而闻名遐迩。普洱茶发展史上两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云南七子饼茶的生产推广和普洱茶人工后发酵的陈化工艺,也主要在勐海茶厂完成。勐海茶厂的扎根,为日后勐海茶成为中国普洱茶的最大加工基地,乃至进一步发展成为中国普洱茶第一县奠定了重要基础。茶产业几经沉浮,但勐海每一个发展阶段的重要事件,几乎都对中国普洱茶产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1951年,云南省农科院在勐海县建立了省茶叶科学研究所,开展茶树种质理论研究,选育推广优良品种,推行“土肥、修剪、采摘、养蓬”关键技术和“密植、速成、高产、稳产”栽培法,实现了云南大叶茶由“乔木”向“矮树”的革命性跃进。1958年,勐海县政府成立了“茶叶办公室”,这是云南省设立时间最早的茶叶技术推广机构,现如今它在茶叶种植、低改和技术推广上仍然发挥着作用。勐海茶厂建立了普洱茶加工工程研究室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普洱茶的茶种研究和产品开发提供科学支撑。勐海普洱茶是自然的恩赐,是时光打磨的艺术品。时光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普洱茶进入新的辉煌期,如同古茶树的新枝一般,古老的勐海,勃发出了新的生机。

2014年,勐海县茶园面积51.1万亩,占云南全省8.5%;普洱茶总产量2.9万吨,占全省25.4%;工农业总产值48.8亿元,占全省48%;上缴茶叶税收3.25亿元,占勐海全县总税收的40%。茶叶企业2122户,涉茶商标653件,有中国驰名商标、中华老字号、国家级产业化龙头企业1个;有云南省著名商标9件,云南省名牌产品7件,规上茶企8家,大益、陈升号、七彩云南、雨林古茶坊、八角亭、茶树王、神益、宝和祥、六大茶山、一品堂、朗河等新老品牌交相辉映,占据了中国普洱茶的半壁江山;勐海茶厂技术中心实验室获国家认可实验室全国普洱茶行业唯一“CNAS企业实验室”认证,为云南省普洱茶发酵工程研究中心,在“2014中国茶叶企业产品品牌价值排行榜”中“大益”列中国茶业榜首。

除了茶叶本身的研究、生产与销售之外,勐海县也正在致力于“勐海茶文化”研究与推广。“茶文化”是中国文化中源远流长的一支,许多到勐海旅游的人都是慕“普洱茶乡”的盛名而来。

通过深入挖掘、整理民族茶文化,建设茶艺馆和观光茶园,积极开展茶事、茶艺活动以及茶艺表演和培训,勐海县已建成了许多集“旅游、参观、购物”为一体的旅游项目。

每年一度的“勐海茶王节”已成为勐海推广“茶文化”的一大亮点,以勐海茶、勐海味——“生态普洱茶、科学普洱茶、安全普洱茶、放心普洱茶、满意普洱茶”为主题的“勐海茶王节”内容包括赛茶大会、勐海普洱茶产业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等项目,涉及金芽赛、金手赛、茶王赛(生态茶赛、古树茶赛)、茶艺茶道等竞技比赛,并评选出年度“勐海茶王”。

勐海县以建设“全国普洱茶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为契机,全面推进生态普洱茶、科学普洱茶、安全普洱茶、放心普洱茶、满意普洱茶的战略行动。围绕建设“中国普洱茶第一县”的目标,全力建成全国最大、最优、最安全的普洱茶生产加工基地县。

勐海茶地理标志证明、中国普洱茶文化之乡、中国布朗弹唱艺术之乡……山水田园一幅画,城镇村落一体化。勐海,正大力改善投资环境,扶优扶强普洱茶龙头企业,扶持优质茶叶原料建设,加强普洱茶品牌建设,全力提升茶叶产业,形成了“大益”、陈升茶业有限公司、勐海七彩云南等为龙头的普洱茶精加工企业群,打造普洱茶著名品牌。

勐海——集生态、山地、茶文化、农耕文化为一体的全国最具特色、最具亮点的茶文化之城正在茁壮成长。

普洱茶:鉴别优质普洱茶


普洱茶是黑茶中的极品,但有些不良商家为了谋取暴利以次充好,其实,优质普洱茶在七个方面都有突出的特征,即:质、形、色、香、味、气、韵俱佳,鉴别普洱茶是否优质。

一是质:质即原料好,因各产茶区的地理位置、气候、土壤、植被各不相同,原料上又分古树茶、台地茶、春茶、秋茶等,原料是任何优质茶的第一基本要素,第一物质基础。

二是形:即茶叶的条形,条形是否完整,是否紧结和清晰;叶老或嫩,老叶较大,嫩叶较细;看干茶色泽和净度;优质的云南普洱条索肥壮,断碎茶少;反之,质量差的普洱茶,条索细紧不完整。

三是色:优质的普洱茶干茶色泽棕褐或褐红(猪肝色),且油润有光泽,汤色以红浓明亮;质量差的普洱茶色泽黑褐、枯暗无光泽,汤色红而不浓,欠明亮,有的甚至发黑、发乌,俗称“酱油汤”。

四是香:普洱茶香气是决定茶叶品质的重要因子之一。优质的云南普洱干茶陈香显露(有的会含有菌子干香、中药香、干桂圆香、干霉香、樟香等,并无异、杂味;而品质差的普洱茶稍有陈香或只有陈气,甚至带酸馊味或其它杂味。

五是味:味是普洱茶在品饮中与其他茶类有着显着区别的特征。其主要是从滑口感、回甘感和润喉感来感觉;优质的普洱茶滋味浓醇、滑口、润喉、回甘,舌根生津;反之,质量差的普洱茶滋味平淡,不滑口,不回甘,舌根两侧感觉不适,甚至产生”涩麻”感。

六是气:气除了我们常说的足、厚、正茶气外,还是一个哲学概念;气是品鉴玩味普洱茶的一个核心概念,也是普洱茶使人流连忘返、让人有依赖性的基础。

七是韵:通俗的讲就是凉的感觉,这种感觉让你在口腔中能感受到带着自然山野气韵的凉凉的从喉咙下去,沉下去,越持久越好,越深沉越好。

普洱茶是以云南省一定区域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而成的散茶和紧压茶。普洱茶最大的特点是“越陈越香”,极具收藏价值,普洱茶是黑茶中的极品。

小议普洱茶的特别之处


与各类茶相比,普洱茶具有地域上的特殊性,具有多个世界级的“独特性”与“唯一性”。

一、独特的气候

由于茶有喜光爱光、喜温暖爱湿润的特性,世界上的茶多数是生长在温带、亚热带、热带地区。也可以说阳光雨露的充足与否,决定了茶的品种。云南适应生长茶树的地区平均气温在15-22℃,平均湿度在85°以上。云南山区干、湿季明显,昼夜温差大。虽处于亚热带地区,但由于海拔高、纬度低,一天中就有四季温度的变化,终日云雾缭绕,太阳一出,又十分炎热。云雾挡住了长波而能量弱的光线照射,使穿透力强的紫外线直接作用在茶的叶面上,多云雾带来了湿润和负离子,营养了茶叶的面和茶茎。于是,阳光、云雾、雨水交替作用的特殊气候,造就了云南普洱茶的特殊内涵。

二、独特的土壤

茶树生长最适合偏酸性而湿润的腐殖土。因为腐殖土中有天然的有机肥和植物生命所需的三大要素———“氮”“磷”“钾”这三大元素一定要在偏酸性、湿润的土壤环境中才能溶解,再被茶树吸收,参与茶树的生长和各种有机内含物的氧化、分解、重组过程。云南地区的黄红土壤偏酸性,属火山灰、玄武岩性质,微量元素丰富,其自然形成的比例最适合大叶种茶树的生长。

三、独特的微量元素效应

微量元素是生物生长过程中必需的条件,其重要性遍及整个生物生命科学。微量元素也是衡量茶的品种和质量的关键因素,云南土壤的有机物质、微量元素含量丰富而天然配比合理,造就了普洱茶独特的内涵,水浸出物大多在40%以上,有些品种已高达48%,其中茶的主要有效成份茶多酚类浸出液可达33%以上,其它种类茶的浸出物,至今还没有验出高于此数的。人们在饮用普洱茶的这程中,补充了各种被茶树熬合成水溶性物质,属可溶性、活性微量元素,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

四、独特的原始加工工艺

普洱茶成茶工艺原始古老,当地农民将茶叶摘采下来稍经低温翻炒软、揉搓后放太阳下晒干。正因为这种简单而不经意的加工方法使普洱茶中各种蛋白质和有机物理学中的活性酶被保存下来,在学术上称为“抑活”,而其它烘青、炒青等加工方法,学术上则称为“灭活”。被“抑活”的这些有机物和活性酶又给普洱茶在陈放或渥堆、陈化和发酵的过程中提供了有机转化的物质基础。它有生命,能陈放,在陈放过程中,茶中有机物经过氧化、水解、分化、缩合过程形成了茶叶中新的可溶性物质,如没子酸、茶褐素、阿拉伯糖、单糖等。这些物质如“没食子酸”,形成后的浓度比原来提高了3.2倍,茶褐素提高了近20倍。这些新物质可溶性高,对肠胃无刺激性,容易被吸收。原始的加工工艺,使普洱茶的内涵发挥得淋漓尽致,因此普洱茶具有消渴、解乏、提神、避瘴气、消食解油腻等实际功效,已被大量的实验和案例证实和接受。所以说,普洱茶称得上“似茶非茶,似药非药”,世上独有。

五、唯一的“茶祖”

说到底,普洱茶原本是世界上唯一的茶。众所周知,云南是茶的故乡,茶的传播是以云南为中心,往西南推移,直至印度,向乔木化、大叶型发展;往东北推移,直至江浙、安徽,则向灌木化、小叶型发展。如今,它的子孙后代已经百花齐放,各有千秋,但是,追根溯源,全世界的茶,都出自云南。这个唯一性,是普洱茶最根本的唯一。

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看了本文《勐海普洱茶优质的独特之处何在?》的内容不知道对你是否有所帮助,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点击茶经网cy316.com的“云南勐海普洱茶”专题进行查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