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茶记:景迈万亩古茶园

发布时间 : 2019-12-09
中茶黑茶园 古茶普洱茶 普洱茶古茶

中茶黑茶园。

在初冬时节里怀想春天,我们曾带上好心情去寻一杯“兰花香”的景迈茶。

景迈山曾隶属于西双版纳的管辖范围,约两百年前土司嫁女时将其作为陪嫁划给现在的普洱市。景迈山的茶树在云南大叶种群体品种里属于叶形偏小的一类,叶形相对小一些的茶树品种在香气方面表现较好,或许正是这个原因才使得景迈茶带有细腻悠长的花香气味。与古茶树相伴而生的是寄生于茶树树干上的“螃蟹脚”。螃蟹脚,又名枫香槲寄生,扁枝槲寄生,桑寄生科、槲寄生属植物,全株入药,有清热利尿,祛风除湿的作用,云南普洱民间则以本种用于治急性膀胱炎。

景迈山位于中国云南省的西南边陲,位处普洱市澜沧拉祜自治县惠民乡,东邻西双版纳勐海县,西邻缅甸,是西双版纳、普洱与缅甸的交界处。景迈山以普洱茶和普洱茶文化盛名,共有两个大寨,景迈大寨和芒景大寨,景迈大寨还包括帮改、笼蚌、南座、勐本、芒埂、糯干;芒景大寨还包括芒景上寨、芒景下寨、芒洪、翁哇、翁基、那耐,组成了占地面积约2.8万亩的景迈山万亩古茶园。其中,翁基寨是布朗族,糯干寨是傣族,这两个寨子在政府的统一规划管理下是景迈山乃至整个云南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寨。干栏式的木楼散落在山间,是如此的和谐,美得可以入画。古茶树与森林共生,村民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简单生活,他们世代与茶打着交道,荣辱与共。景迈山古茶园凭借着历史悠久的古茶文化以及天人合一的生态价值,形成了一套基于尊重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古茶园生态环境。2013年,景迈山古茶园成功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此次古茶山考察,我们主要进入的是糯干寨和翁基寨,那里有着保存完好的古茶树和古村寨。进入寨子后,寻一户主人在的人家,讨一杯新做出的景迈茶,聊一聊今年茶的收成和行情。主人很热情,虽然语言有些不顺畅,却也丝毫没有妨碍我们的沟通。主人拿出家里的野生蜂蜜给我们吃,他们告诉我们,那是他们去深山里面找寻到的,采摘这样的野生蜂蜜他们需要徒手攀爬到很高的大树上。蜂蜜的味道很纯净,带着淡淡的香味。

当夜幕降临,我们离开了古村落,入住普洱茶庄园——景迈山柏联精品酒店。酒店位于普洱市澜沧县,是长在万亩茶园中的酒店。漫步在茶园深深的酒店,又是另外一番风趣。在这里可以远眺景迈大寨,那里住着万亩千年古茶树,千百年来守护着这座大山和大山的子民,任风吹雨打、世事变迁……

cy316.COM编辑推荐

简要介绍千年古茶园—景迈!


景迈古茶园是1000多年以前他们的祖先叭岩冷遗留下来的。位于中国云南省的西南边陲,在普洱市澜沧拉祜自治县惠民乡。

景迈种茶有近2000年的历史。

景迈古茶山由糯岗、景迈、勐本、芒埂、上芒景、下芒洪、翁洼、翁基、老酒房等布朗族、傣族、哈尼族等村寨组成。

芒景、景迈古茶园是人与自然融合的最佳典范,也是普洱茶的原生地。整个景迈茶区所产出的普洱茶(尤以普洱茶生茶为主)的口感都是一脉相承的,浓郁的兰花香是景迈茶最大的特点之一。当然景迈山上各村寨所产的茶叶在口感和味道上也都还是有着一定的差异。

2007年景迈千年万亩古茶园以其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和显著的保护利用民间文化遗产成效,被命名为首批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旅游示范区。整个古茶园占地面积2.8万亩,实有茶树采摘面积1.2万亩。

景迈的古茶园面积在云南省境内古茶园连片面积是最大的。景迈古茶园生态环境好,茶树没经过人为矮化,而且同山上原生古树混生在一起

多植物混生是景迈茶香气独特而强烈的源泉之一,

茶树的枝干长满了苔藓、藤蔓、野生菌类和许多寄生兰花等附生物,还有一种形状类似螃蟹的寄生物-螃蟹脚。

景迈茶入口即甜且从头甜到尾水,茶汤厚重饱满,涩感若有似无地隐于口腔两侧,生津迅速且明显。二水开始,涩感转向舌头下侧,比入口时略有明显,回甘出现于靠近喉咙的位置。回甘和喉韵持久。继而嘴里甜韵悠悠,汤感鲜爽,茶汤入口,是森林的气息、山野韵味十足尤为惊喜。景迈茶还具有特别的、浓郁的、持久的花香。

探秘中国最美古茶山——景迈山|图阅景迈山②


在云缅边境不远处,有一座云雾缭绕神奇的的千年茶山——景迈山,这座山除了不乏古老茶树外还让人惊奇的是,这里竟然隐匿了一座以普洱茶为主题的精品庄园酒店——柏联普洱茶庄园。

初初踏足这里,除了空气中飘溢的茶香,吸引视线停留的还有花园内朴实的装饰,这里没有星级酒店的奢华,却有着星级酒店没有的精致。

简单的红砖堆砌,石缸盛水,绿叶黄花舒展摇曳,衬就一角风情。

原木地板无漆,原生态在这庄园中无处不现,如同一位退隐山林的达官贵人,已然到达返朴归真的境界。

满目翠绿的生态茶园在晨雾笼罩中如仙境般清新宜人,在林中的傣式小木屋在晨露中若隐若现。

一晚安寝,选一个优美的清晨,在小木屋阳台前席地而坐,面对着翠绿的茶田,深深吸一口饱含负离子的空气,品味着瑜珈与自然的和谐一体。

人生的高度或许不在前呼后拥,也不在高床软枕,满屋绫罗,只能要山涧林内隐世而居,品茶赏花,看书写作,夏听虫鸣,秋数落叶便是人生最美好归处。

轻轻抚摸着这些原木桌椅,它们不经太多雕塑粉饰,却静静地散发着遗世而独有的气质。

水瓶是一个来自外太空的星座,终其一生在自己的世界内极大的限度去追求自由,风象的特质使得在人群中如鱼得水,在人群背后却默默地检视着一颗高冷的心。只有独自的时候才是自我流露的时刻,风象星相的人或许最终都适合归隐田园,来保留那一份孤芳自赏。

透过如国画般秀美的落地红木窗框,分隔着深山的清逸,树木的婆娑,安享着空间的静谧,心灵的放空。

园内花开正好,捧一撮芳香到唇边与花儿细语,趁春色仍在莫负春光。

茶坊内工人正在忙碌地制作茶饼,一饼饼成品整齐地排列着,静静地等待送到识茶人手中。

在园林中摆下一茶具,取甘泉之水,取上乘古树之茶,高冲低泡,轻品慢尝,体味那一抹甘甜在唇齿间流转,听轻风吹拂,枝林沙沙如同自然轻奏悠然乐曲。

登高远眺,站在这座神奇的千年茶山高处,感受天人合一,天地融合的美妙境界。

云海在山林间飘渺,虽不算风起云涌,惊涛拍岸,却也在高低浮沉,意象万千,此刻无须多想多言,只与自然和谐相应,拥抱山林。

版纳寻茶记|秋雨下的勐宋保塘古茶园


从版纳下飞机直奔普洱茶圣地,勐海县,海拔也是一路攀升,走到一半路程,就可以看到云雾缭绕,两旁是望不到边际的茶山,路已经是水泥路了,刚刚立秋后的大路并不拥挤,只有仙境般的云雾缭绕在远方,迷醉于生态勐海,我并不想成仙,我只想去古茶园看看。

沿途风景,还记否我们的童年是怎样度过的?这是勐海少年欢乐的乐园。

两旁的农田种满了农作物,这是甘蔗,不远处还有即将收割的稻谷,儿时,可有这样的记忆?上山的路,充满泥泞,勐宋保塘,我们来了!

勐海的秋雨有点冷,却无法寒冷我,寻找心目中净土的热情早就让我忘了所有。

巅茶公司老大卢志明先生给我们选择的第一站是勐宋乡的保塘古茶园,因为交通并不怎么方便的原因,这里旅游人数较少,原生态环境保护得相当好,这是纯天然的古茶园,真正藏在深山少为人知的古树茶基地。

泥泞路,在我视野里,秋雨下的保塘显得静寂,没有春茶那时候的热闹,在空山不见人的现实环境中,我们打着伞,只能闻着秋雨轻轻地飘洒的声音,走进茶山,稀疏错落的古茶树默默地欢迎我们的到来!

虽在高原,空气却不稀薄,氧离子充裕,原始森林就在附近,远离世俗的纷争与喧嚣,这里是世外桃源吗?也许我来的正是时候,没有交易,没有利益,脚下厚厚的落叶已经发黑,这是经久历月的岁月见证,风偶尔会卷起一两片落叶向我吹来,仿佛在诉说什么悄悄话,实在对不起,我没有听清楚……

静临古茶树下,它全身斑驳,各种印记或者纹路写在它的树杆上,一些不知名的生物和寄生物与它长相厮守,多少个日日夜夜,谁在陪伴茶树的成长?它默默经受住风霜洗礼,沧海桑田,它依然挺拔于此,不知提供了多少好茶叶给人类,它从来不需要人们的赞美。往事如烟,一代代茶人逝去,它却依然健在,多少世纪,历史更迭,它是最懂自然的,它是最先得道的,它更是最懂得坚守的……

攀至顶峰,远望茶山,如梦如幻,如仙境,云雾缭绕下,静默之际,感叹人类的渺小,在大自然面前,我们只是世界的过客,无论权倾朝野还是腰缠万贯,都是沧海一粟,我们只是大自然生命中最卑微的一种,沧海桑田,多少茶人屹立于此,远望茶山,感慨万千,敬畏自然,感恩自然,于心田中种一株茶树,世代传承,坚守本道,方能始终……

寻茶记:走进邦崴古茶山


成名:1700多年茶树王的故乡

提到澜沧拉祜族自治县邦崴古茶山,首先给人的印象就是那棵生长在邦崴古茶山上已有1700多年树龄的过渡型茶树王,其树高11.8米,树幅8.2米×9米,基部干径1.14米,树冠挺拔,枝叶繁茂,并至今都在采摘食用。

这棵邦崴茶树王与有着2700多年树龄的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千家寨野生茶树王及有着1300多年的澜沧景迈芒景栽培型古茶林共同构成三个不同时期、不同形态的古茶树演变标志,是普洱成为“世界茶源”的有力证据之一。邦崴过渡型茶树王也就成了普洱茶名茶树。1997年4月8日,国家邮电部发行《茶》邮票一套四枚,第一枚《茶树》就是邦崴的这棵古树茶。邦崴古茶山也因这棵茶树王而名扬天下。

据悉,1991年3月,当时思茅地区茶学会理事长何仕华根据群众反映到邦崴村对古茶树进行了初步考察,之后思茅的多位茶专家于1991年4月和11月两次考察了邦崴古茶树和古茶林。1992年10月,云南省茶叶学会、思茅行署、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思茅地区茶叶学会、澜沧县政府共同召开了“澜沧邦崴大茶树考察论证会”,认为邦崴大茶树既有野生大茶树的花果种子形态特征,又有栽培茶树芽叶枝梢特点,是野生型与栽培型之间的过渡型。1993年4月,“中国普洱国际学术研讨会”和“中国古茶树遗产保护研讨会”在思茅举行,来自9个国家和地区的181名专家对邦崴大茶树进行考察,再次论证了这棵大茶树是野生型向栽培型过渡的过渡型大茶树,有力地证明了普洱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

震撼:独特地理气候造就大面积的古茶林

邦崴古茶山主要位于普洱市澜沧县富东乡,涉及的乡镇还有澜沧县的文东乡、东河乡、上允镇和大山乡。因大茶树在富东乡邦崴村而得名。邦崴古茶山地处澜沧、双江、景谷三县交界处的澜沧江畔,距澜沧县城155公里,是“两江并流三县交界”的地方,有澜沧江沿岸线24公里,境内河流有小坝河、打黑河、富东河、南滇河等,境内森林覆盖率61.2%,茂密的森林造就良好的生态环境。邦崴古茶山坡大无平地,海拔在1900-230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16.8℃,阳光充足,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有利于高品质茶叶的生长。据说,在清末之时,邦崴古茶山是当地生产普洱茶的六大茶山之一,是重要的产茶之地,也曾是通往缅甸的古道站点。

在邦崴村,我们找到了这棵茶树王原来的主人魏云顺。在他家那低矮古朴的土屋里,简朴的火塘旁,他给我们讲述了古茶王树的故事。看着他那已80多岁的老父亲在火塘边烤着茶,不停地抽着旱烟袋。魏云顺说,这茶树也不是他家祖上种的,但他家已管理了六代人了,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感觉这茶树就已经这么大了,五十多年了,茶树也没见长大多少。魏云顺说,他奶奶曾告诉过他,虽然人最多能活到一百岁,但要想到一千年的的事情,所以茶树一定要保护好,还要不断的种植。

现在,与茶树王差不多同龄的古茶树只有9棵了,最大的那棵由政府接管外,其他均由农户自己管理着,二号古茶树就在魏云顺家的屋前,同样高大挺拔,枝繁叶茂,今年还产了13公斤干茶叶。另外,他家还有上百年的古树茶200多棵,这几年邦崴茶名气越来越大,茶价也上涨了不少,茶叶已成为当地农户的主要经济

景迈普洱茶(古树茶)的香气


景迈普洱茶(古树茶)的香气:景迈(古树茶)的最大特点是“甜和香”。香气突显、山野之气强烈。景迈茶的香应该用普洱茶香气中最高境界的花香,景迈普洱茶的香气特点比较明显。

景迈普洱茶的香气特点:干茶香,嗅茶饼就有十分明显的兰香,其香气强度只有像千家寨野生茶之类的优质野茶才能产生。

景迈普洱茶的香气特点:茶汤突显而持久。纯正景迈茶在茶汤中能品出兰香味,而且可以持续到十多泡后。

景迈普洱茶的香气特点:杯底留香。杯底香是展现古乔木茶山野气韵的最直观表现,景迈茶由于混生于山野之中,山野之气强烈,杯底香强而持久,十多泡后仍可嗅到。

香是景迈茶最大优点,也是人们喜爱景迈茶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景迈茶更容易鉴别的原因。景迈茶的香气强烈程度与采摘时间相关,春茶香强,夏茶弱,秋茶也弱。同时还与茶叶的老嫩度有关,景迈茶是越嫩越香。

甜味明显而持久。一般茶的甜是苦后回甘的甜,而景迈茶的甜是直接的快速到来的,同时又是持久的,品饮景迈茶时,茶汤入口就可以出甜味,而且持久性长。

景迈山古树茶的特点有哪些?


景迈万亩古茶园属乔木型千年古茶树,是古茶园中最有名的,也是茶迷们心中的圣山。茶叶品质优良,茶体肥嫩柔软,白毫丰满,茶香浓郁享誉中外。

景迈古树普洱茶的特点

1、香气突显、山野之气强烈。由于景迈茶与森林混生,茶中具有强烈的山野之气,是乔木古树茶中山野气韵最明显的,而且还具有特别的、浓郁的]、持久的茶香。在与普洱茶中景迈茶的香应该用普洱茶香气中最高境界的香——花香,而且是兰花之香。

2、甜味明显而持久。这也是景迈茶难于做假的又一特征。一般茶的甜是苦后回甘的甜,而景迈茶的甜是直接的快速到来的,同时又是持久的。品饮景迈茶时,茶汤一入口就可以出甜味,而且持久性长,好的景迈茶上午喝了,只要中午没有吃过分影响味觉悟的食物,睡中午觉起来,口中舌上都还有甜感。

3、苦弱涩强。景迈茶属涩底茶,苦味有但不强,是涩味较为明显。

4、汤质厚而口感显薄。这是一个很难解释的矛盾现象。纯正的景迈茶冲泡后会发觉汤质很黏稠,甚至有时会出现汤中气泡浮在中间不移向杯壁的现象,这是汤质黏稠才会出现。但黏稠的景迈茶汤进入口中产生的却是“薄”的感觉,这可能是涩味掩盖了醇厚感。

景迈山古树茶汤特点

香是景迈茶最大优点,也是人们喜爱景迈茶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景迈茶更容易鉴别的原因。景迈茶的香气强烈程度与采摘时间相关,春茶香强,夏茶弱,秋茶也弱。同时还与茶叶的老嫩度有关,景迈茶是越嫩越香。

甜味明显而持久。一般茶的甜是苦后回甘的甜,而景迈茶的甜是直接的快速到来的,同时又是持久的。品饮景迈茶时,茶汤一入口就可以出甜味,而且持久性长,好的景迈茶上午喝了,只要中午没有吃过分影响味觉悟的食物,睡中午觉起来,口中舌上都还有甜感。

苦弱涩强。景迈茶属涩底茶,苦味有但不强,是涩味较为明显。

汤质厚而口感显薄。这是一个很难解释的矛盾现象。纯正的景迈茶冲泡后会发觉汤质很黏稠,甚至有时会出现汤中气泡浮在中间不移向杯壁的现象,这是汤质黏稠才会出现。但黏稠的景迈茶汤进入口中产生的却是“薄”的感觉,这可能是涩味掩盖了醇厚感。

如何鉴别景迈茶?


香是景迈茶最大优点,也是人们喜爱景迈茶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景迈茶更容易鉴别的原因。景迈茶的香气强烈程度与采摘时间相关,春茶香强,夏茶弱,秋茶也弱。同时还与茶叶的老嫩度有关,景迈茶是越嫩越香。

甜味明显而持久!这也是景迈茶难于做假的又一特征。一般茶的甜是苦后回甘的甜,而景迈茶的甜是直接的快速到来的,同时又是持久的。品饮景迈茶时,茶汤一入口就可以出甜味,而且持久性长,好的景迈茶上午喝了,只要中午没有吃过分影响味觉的食物,睡中午觉起来,口中舌上都还有甜感。

景迈茶的汤色、口感

景迈的汤色比较淡,相对的,它的口感相比浓重的布朗,要淡些。在淡雅的口感中,夹杂着一股淡淡的兰花的香,细细品味,春意涌现,仿佛置身于幽静的神秘的丛林之中。曾有茶友说,普洱茶最好的是有兰香味的,其所指的就是景迈茶区的普洱生茶。

景迈茶的香气来源

景迈茶特点是以香气著称——由于景迈古茶园的茶多数生长在原始丛林中,与数百种野生药植物共存,古茶园中各种蜜蜂飞鸟及各种小动物繁多,导致异花传粉丰富,具有珍贵的药物含量,所以导致景迈茶特有的香气。景迈茶香气突显、山野之气强烈而且还具有特别的、浓郁的、持久的茶香,头五泡蜜香浓郁,五泡后淡淡兰香。春茶主要是淡淡花香兰香为主。

中国首次为一座茶山“申遗” 为什么会是景迈山古茶园?


景迈山有着世界上已发现的连片面积最大,树龄上千年,并且至今仍在采摘的古茶园。景迈山古茶园是以人工栽培型千年古茶为主,与周边遮蔽的天然原始森林相结合,是规模宏大的人工栽培型千年古茶的见证。古茶园规模之大足以显示这一文化景观的价值内涵。2736.53公顷范围内,包含了7个布朗族、傣族传统村寨,以及他们世代经营和管理的、现存14座主要普洱茶古茶山中人地关系最显著、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好的三大片栽培型古茶园。而外围15202.50公顷的缓冲区则有效地保护了古茶园的生态环境、景观视线。

云南大叶种是一种独特的茶树品种,除了叶片肥大,内含物质丰富以外,还有着极长的树龄,现存的栽培型古茶树大多有上千年的历史,有别于小叶种茶树不超过百年的树龄。云南大叶种的长寿基因,科学家至今还在研究中。其实,云南树龄上千年的古茶山不在少数,但是像景迈山古茶园这样保存完整、规模宏大、连片面积大的古茶园确是绝无仅有,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景迈山上的世居民族(傣族、布朗族等)仍保留着本民族原始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民族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世居民族与古茶园相互依存,形成了一个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综合体现。

景迈山古茶园完整地保留了驯化和栽培的古茶树、与古茶树生长密切相关的天然森林、古茶树的利用和维护者——世居少数民族以及他们居住的村寨。这四类要素的组成及功能保存完好,四类要素相互依存体现了该地区历史上古茶文化的特征并传承至今。其规模之大足以显示这一茶文化景观的价值内涵。

值得你了解的景迈山村寨_景迈山有几个村寨?


导读:景迈山的茶,让人回味无穷,宁静又让人心生敬畏的地方,喝过那里的茶,你去过景迈,欣赏过那里的风土人情吗?我们跟随作者,一起来了解一下景迈山的这些重点村子吧。

(1)景迈:芒埂村

芒埂位于景迈山东北侧,村落整体建筑风貌保存相对协调,村落布置在紧邻山脊线的北侧,村寨建筑由南向北逐层降低。芒埂与勐本村寨临近,村落格局相似,均呈向心型布局。芒埂的村落中心由相邻的萨迪寺、寨心以及萨迪冢共同组成,金水塘等水体景观布局在临近村寨核心的位置,体现了傣族民族习俗与水体的紧密联系。

(2)景迈:勐本村

勐本位于景迈山东北侧,与芒埂相邻。村落布置在紧邻山脊线的北侧,村寨建筑由南向北逐层降低。勐本村落格局呈向心型布局。勐本村落寺庙(金塔佛寺)与寨心分离,村落建筑以寨心为中心。

(3)景:景迈大寨

景迈大寨,位于景迈山北坡,由于经济发展较快,村落建筑的整体风貌中新建建筑较多。村落建筑朝向东北侧,整体格局沿西南向东北逐层降低。村落东侧为大寨竜山,傣族居民死后均埋葬于此。村落西南侧紧靠景迈山主峰,有茶马古道(古茶道)从村落南侧蜿蜒而上。村落中心由大寨佛寺、大寨神泉组成,邻近的周边建筑显现出一种向心式布局;随着离村寨中心的距离的增加,村寨建筑逐渐摆脱了向心布局的控制,显现出规整格网状布局形态。

(4)景迈:糯干

糯干老寨,位于景迈山西北侧,为传统的村寨,其传统景观格局也最为鲜明。整体建筑风貌保存良好,属于遗产区内完整保存的两个古村落之一。村寨选址于山坳处,除寺庙和观景台分别位于北侧和南侧的山丘上占据制高点以外,村落内部地势变化较小。糯干老寨呈典型的向心式布局,村寨中心即为寨心,寺庙与寨心分离位于北侧山丘的制高点处。因相对地势较低,溪流湖泊在此汇聚;村落中水系顺应建筑肌理,最终在村口汇聚,成为构成村落格局的要素。

(5)芒景:芒景上寨

芒景上寨位于景迈山南部布朗族村寨的中部,由北向南依次是包括芒景新寨、芒景上寨两部分。芒景上寨的西北侧为帕艾冷寺,为芒景上、下寨的重要宗教场所,为了纪念布朗族的祖先帕艾冷而兴建。上寨最北端山上为蜂神树,是一颗百年老榕树,是布朗人的植物崇拜对象。上寨以寨心呈向心布局,寨心处有纪念七公主的公主泉及公主榕。上、下寨之间后建有展示普洱茶发展历史的芒景茶博物馆。

(6)芒景:芒景下寨

芒景下寨位于景迈山南部布朗族村寨的中部,位于芒景上寨南侧。下寨民居围绕寨心呈向心布局,最东端为古柏树,北部山区留有巴郎部落遗址、巴郎战壕遗址、公主坟以及布朗族山康节最重要的祭祀场地茶魂台。在山间林地建立信仰场所,保留多处帕艾冷和七公主的神话传说景点,是最能体现帕艾冷祖先文化和普洱茶演化历史的村寨。

(7)芒景:芒洪村

芒洪位居芒景最南端,全寨最西边为八角塔,是佛教传入布朗山区的见证。寨子以此向东布局,其寨心是村寨寨心石崇拜的体现,芒洪民居围绕寨心而建,向心布局是源于布朗族村民相信寨心神能庇护保佑族民。茶树王被芒洪视为神树,是布朗村民自然崇拜茶神的表现。

(8)芒景:翁基村

翁基与糯干是整个景迈-芒景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两个村寨,整体建筑风貌保存良好。村寨最北端是村寨信仰空间——翁基古寺所在。翁基古寺是景迈山上最古老的佛寺。翁基古寺西侧有古柏一棵,根部径为达11米,树高20余米,据推测树龄在2000到3000年前,古柏与古寺相伴相生,绿荫遮天,被村民称为“古柏听经”。翁基村寨民居建筑部分被外部车型道路与翁基古寺分开。翁基寨心位于翁基村落中心位置,民居建筑围绕寨心呈典型的向心式布局,北端建筑密集,到南面渐少,呈大致的倒三角形,至最南端公共建筑风雨亭处终止。

景迈山古茶林:一款有身份的茶


“为何联动四个重要部门打造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品牌?”我问,“我们需要建立属于自己的景迈山品牌和标准,只要消费者看普洱茶贴有‘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专用标志,就知道是可信任,有保障的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普洱市茶咖局局长卢寒给我了一个肯定的回答。

“我们的品牌用标准做支撑,做到“四有四可”,有标识、有标准、有检测、有监控,可识别、可查询、可追溯、可信任”。普洱市政府明确产区,只有在普洱景迈山古茶林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范围,才属于普洱景迈山古茶树产地范围,生产加工车间需在此保护范围内,并拿到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普洱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有食品生产许可证等,条件具备的茶企业才能加入“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诚信联盟”,获得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专用标志使用权。

有标识,所谓标识是消费者很熟悉的国家质量总局制作的普洱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的基础上,印有普洱市茶叶和咖啡产业局、普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普洱景迈山古茶园保护管理局、国家普洱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四家单位的名称,联合制作具有二维码扫描功能的“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专用标志”,方便消费者扫描辨认。

有标准,国家普洱茶产品质量监国家普洱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前往景迈山在界定的景迈山古茶林内对种植环境的空气进行了现场监测、对土壤、不同产地的茶叶进行了采样。

督检验中心前往景迈山在界定的景迈山古茶林内对种植环境的空气进行了现场监测、对土壤、不同产地的茶叶进行了采样,并根据实际的检测结果,制定了严于国家标准《地理标准产品普洱茶GB/T22111》的联盟企业标准《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生茶)紧压茶》,农药残留项目增加到100余项目,并且要求不得检出污染物限量项目增加到8个项目。

有检测,有标准就要有检测,贴有‘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专用标志的普洱茶,每一批茶品压制之前,国家普洱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派专员到申请企业的包装车间对申请检验的产品进行现场抽样,确认产品数量并封存,等国家普洱茶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出具检测报告,全部项目符合联盟企业标准要求后方可面世。

有监控,在普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内建设监控系统,24小时监控加入“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诚信联盟”企业的生茶加工车间,用于对茶产品的现场抽样、封存、包装盒加贴专用标志等过程实行全程监控。取样,封存后的产品,生产企业不得再接触该批产品。

茶山行:澜沧万亩古茶园,邦崴千年茶树王_邦崴古树普洱茶特点


取天地日月之灵气和精华,酿造澜沧江流域千年古茶醇香。

追述澜沧茶叶进化史,其帕令黑山十几万亩野生古茶树群落、邦崴过度型千年茶树王、景迈芒景千年万亩栽培型古茶园的形成,构成了澜沧境内完整的茶叶大规模从野生型向人工栽培型过渡的进化链,被国家内外专家学者称为“茶树自然博物馆”。

野生型古茶树群落:帕令黑山位于县境内发展河、糯扎渡和勐郎三乡镇交界处的原始森林带,海拔高2360米,各种野生植物资源非常丰富,食澜沧野生茶树群落最集中的区域。这里地处北回归线以南澜沧江畔,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为众多的木兰科植物的进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最终进化为茶科植物和野生古茶树群落。这些茶科植物群体的存在,充分论证了澜沧江中下游流域是古茶树起源的中心地带的学说。

邦崴过渡型千年茶树王:邦崴古茶山是云南西南部澜沧江流域具有代表性的千年古茶山之一。位于县境以北,为澜沧“五山”之一的扎发谷山山脉分支,是澜沧江畔早起人工移种茶树重点区域。邦崴过渡型古茶树王的发现和专家的科学论证,为野生古茶树人工驯化过渡为栽培型茶树提供了理论和实物依据。

景迈芒景千年万亩栽培型古茶:古茶山是布朗族傣族和祖先早期人工进行种植云南大叶茶种的典范,也是中国境内已知人工驯化种植古茶树面积最大、年代最长的古茶山。

至今,那曾经历尽千年沧桑的古茶树仍生机盎然,郁郁葱葱,年年产茶不断,令人称奇叫绝。

据缅甸木埂布朗人聚居区的傣文史志记载,芒景布朗族建寨和古茶树栽培时间最早可追溯到佛历713年(公元250年),至今已有1800多年,是早期人类共同利用茶叶资源的典范,是普洱茶最早的原料基地。其悠久的历史价值、厚重的文化内涵、优良的品质和巨大的经济价值都是无与伦比的,堪称千年古茶的经典杰作,普洱茶文化中的瑰宝,民族精神的象征,世界之最。

走进绵延数里的古茶山腹地,历尽沧桑的原始森林与古茶林交错丛生、相依相存,融为一体。古树、古茶和奇花异草构成了一个多样化的植物大家族,成为古茶山共同的主人,仿佛在诉说着一段尘封久远的传说故事。各种昆虫鸟类在林中生存繁殖,调节着生态平衡,使古茶园始终保持着纯天然的绿色生态环境。

在古老的茶园中,至今还生长着一些茶树的精灵——螃蟹脚(衍生在古茶树上、状似螃蟹的脚,故名螃蟹脚)。螃蟹脚汲取古茶树的营养精华,被称为“茶茸”。螃蟹脚性凉,有较好的清热、解毒、消肿、利尿、降血脂、减肥等作用,常饮可以有效防治血管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

1994年以来,很多国内外茶业界专家学者来到古茶山,对茶树起源、古茶文化的延伸、民族历史变迁等专题进行了考察论证和研究,认为布朗族祖先属于古代西南边地的濮人,是最早种植和饮用茶叶的民族之一。

这对研究中国茶叶发展史、古代茶树农艺、茶叶与民族的关系、古代茶叶规模种植经营、古代茶叶贸易等都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

品鉴报告|2018景迈头春古树茶怎么样?


今天要给大家推荐一款我们自己的2018年的景迈古树茶。景迈茶大家一定不陌生,它产自于普洱市澜沧县惠民乡,有万亩古茶园。它出名比较早,是普洱产区出名最早、名气最大的山头。个人认为景迈茶中品质比较好的是大寨和芒景两个寨子。这次给大家推荐的是产自于大寨的古树茶,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这款茶。

第一泡

茶汤呈淡黄绿色,有悬浮物,稍有混浊,这很正常,悬浮物是茶叶本身绒毛脱落产生的。茶汤入口后,汤香好,挂杯香也不错,香型呈蜜香带有花香。

第二泡

茶味较为饱满,无任何水味,杂味。基本无苦味,有涩感,主要集中在舌面,但能化开,不叮口。回甘比较快,且明显。

第三泡

茶汤质感不错,水路较细、软,也比较润,能感觉到茶汤的压舌感。唯一的缺点就是层次感不够丰富,这也是景迈茶的一个遗憾之处。

第四泡

茶气显,双肩有微热,脑门轻微出汗。此时回甘已是比较强了,主要体现在整个口腔及舌下。喉韵也有,但深度有限,也不是很明显。

第五泡

茶味的饱满度几乎没有衰减,香气有衰减,但依旧可以感觉到。只是涩有加重的迹象,还好能化开,就是稍慢了一些。

观叶底

此茶叶底一致性好,几乎无杂茶。采摘标准,一芽二叶到一芽三叶之间,一芽二叶占大多数。弹性也比较好,树龄应在100年左右。

结论:

此茶符合景迈茶的特点,是景迈茶无疑,树龄应该在100年左右。经多个样本对比,品质不错,值得推荐给大家。

以上就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有关《寻茶记:景迈万亩古茶园》的全部内容了,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可以分享给更多需要的朋友,感谢您的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