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茶记:普洱茶一路向南之困鹿山①|品茗鉴山

发布时间 : 2019-12-09
丙山普洱茶 宏山普洱茶 普洱茶产山

【www.cy316.com - 丙山普洱茶】

说起无量山,想到南涧、景东、镇沅,但在镇沅景谷宁洱三县交界处,还有一段雄伟的主脉。在这里隐藏着众多的古茶,而“困鹿山”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正吸引着众人前来探山品茗。

困鹿山原名“困卢山”,哈尼语“花鸟众多的地方”,第一次听说困鹿山是在表哥的旺隆茶厂。(有个李姓的老师来加工茶叶,一来二去认识了熟了。)我常喝他茶,对困鹿山的感觉总是漂浮不定。那时茶价不高,收了些,就想进山一探究竟。

普洱茶的兴起,各路英豪逐鹿南山。众多原因,让人误认为普洱不产茶,更没有古茶,只是古时的行政中心、茶的聚散交易中心。李老师四处宣传展示困鹿山,表演“金瓜贡茶制作”(当地人称“人头贡”,按人数来核定任务,人人有份,大小不同,因此俗称为“人头贡”)。土豪来了、大亨来了、老茶虫来了!广东来了伙人,不声不响地上了困鹿山,找到李老师,见面一看一喝一品,从此爱上困鹿山,并指定李老师全权负责。从此这隐藏深山的“皇家古茶园”直奔普洱茶热区,成为茶界新宠。

困鹿山有野生型茶、过渡型茶、栽培型茶,可谓是茶的自然博物馆。张国立也慕名前来探山,并认养了一棵野生型古茶树。当地人讲古有东西南北四大茶园,而现在保留得相对较好的是南园,也是唯一能通车的茶园。但只有摩托车能行,极少数拖拉机在干季疏通之后也能险行,一年之中也就那么一小段时间。

普洱市林业局的郑老师因工作之需踏遍普洱众山。由于喜爱,拍了很多茶山记时性的照片,成为普洱山头茶的第一代宣传者。外地茶人到普洱都想方设法的找他咨询,欣赏选用他的老照片。在众多的困鹿山宣传照中郑老师拍的独显风格,被广泛选用。

时间在一天天过,普洱茶越来越热,经过“马帮进京”“百人祭拜困鹿山”“迎百年普洱贡茶回归故里”“普洱市更名纪念”“挑担茶叶上北京”等活动之后,困鹿山是路人皆知。这些人因茶相识、因茶结缘、因茶共事,并深深的爱上了困鹿山。我时常看着郑老的巨型照片发呆,盼想探山。

经2007普洱茶风波之后,人们对普洱茶更加理性,价跌了、面广了、爱普洱茶的人更多了,困鹿山也成了为数不多的下降反升的山头之一。这除了它自有特色之外,也得益于众多茶人的喜爱。广东茶人潘先生、林先生更是对它钟爱有佳;好料得好加工才出好茶,为得好茶他们与民一同探讨,针对它的特性加强了某些环节的管控,品质得到众人肯定,销路大开,名声大振。

困鹿山所在的宽宏村多为李氏,祖籍江西,从镇沅景谷南迁而致,事茶十余代,善制“人头茶”。李老师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几两的小瓜,过百公斤的大瓜一蹴而就。其外形上有“地圆天方”之感,大得中庸之道,上下皆可摆,各看自有味,深得臧家之爱。社会名流商界大鳄,逢事必定大型金瓜,以此为记,以此为贺。这超大型金瓜非一人所能为,每逢此时总是全厂齐上阵,二十多人齐动手,分工配合,各事其责。那些茶商也会派人来监制、亲临现在观摩、全程摄像记录,场面极其热闹壮观。成后又宾主共饮、其乐融融。

国家非遗保护政策的实施,普洱市宁洱县考古论今结合典章,寻访众山,以困鹿山保留的茶技为根基,系统完整理出“普洱贡茶制作技艺”上报获批。它简称“贡八色”,宽宏的金瓜制作独占其优。李老师因高超的技艺,入选传承人之列,由此担起贡茶制作的传承保护之重任,让传统工艺得以再兴当下,造福于民。

天天喝困鹿山看困鹿山确难上困鹿山,心里的向往与日俱增。情至缘归,李老我们一同探山。到茶园一看,所有的疑惑迎刃而解;先前看到的古茶细而黑,芽更少毫不多,不稳定,一批批也有肥芽粗条。原来它是个大中小叶型共生茶园。小叶型茶树长得粗壮高大,枝繁叶茂、花果满枝,在景谷黄草坝、勐腊的倚帮见过,但没它大,更没它花果多。细看之下这小叶型茶树又不尽相同,有的小而圆、有的小而尖、有的确细而长近似柳叶半开张,紧凑着往上张,独显不同。

普洱茶体系建设广存争议,一个“云南大叶种”的届定就历经数年、多认为云南大叶种茶属乔木型茶,树体粗壮、树形高大、持续多年丰产、生命力旺盛、芽肥叶大可遗养千年。而小叶种茶属灌木型茶,芽细叶小、易分枝发蓬,树型不会高大、生产期短、生命力弱,百年之少见树。可到困鹿山一看高大古老,生命力旺盛的小叶型茶树比比皆是,大中小型同园共生,灌木型茶树确长成参天大树,都懵了!所有的一切都得重新认识、重新梳理、重新认识。

小叶型古茶树分种品型与自然退化型两大类,传统上认为云南不会有品种型小叶古树茶,即便有叶不会那么高大久远。自然退化型是大叶种型茶树,在数百年上千年的岁月之中由于多种原因而叶型渐小所成,仍属于云南大叶种,观困鹿古茶园是两型混生,各有不同。

向往困鹿山还有一因是在制太和时发现澜沧中下游两岸的独特采样法(现被业界总结提升为藤条茶采养法),它的起源地及传播路径还没弄明白。它在镇沅南部已少见,在景谷黄草坝已无,往南的地方没有寻访到。澜沧江东岸最南在易武茶区又有发现,可镇沅往东景谷往南至绿春至易武,这一大区域访了很多茶山,都没发现藤条茶。困鹿山这超高龄古茶树也不见此痕迹,这让我更加坚信他们隶属两种文化,是并非自古就有,而是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产业发展。古代云南茶业规模化、专业化的表现,是云茶古代商品化的活见证,由此推算藤条茶采样法的发源地及形成期间。(未完,待续)

cY316.com延伸阅读

【品茗鉴山】普洱茶一路向南之"茶膏"


茶膏是传统再加工茶的一种,它药效好,流传至今。在老家寻访,都没有明确答案,神之又神,让人向往。

开茶楼后没事瞎折腾,自己就搞了起来:毛茶熬汤,过滤再熬,熬后再过滤,直到汤浓缩成膏,取出整形晾干或晾干后整形,就这么简单。开发冷泡茶时,又把茶打碎后熬。后听说专业化的大厂有碎茶、茶片、茶梗、茶末、茶灰,用这些副料就行,何必用正品,何必用好茶。

到普洱县后,有机会接触到普洱茶"贡八色",茶膏也是期中的一种。深入了解后,发现它道理简单、精品难得。研究发现非也;时古时的很多生产方式、生产工具,都被更科学、更方便、更低廉的替代。现代化、规模化的发展,保证有足够的料来制茶膏,它不是什么奇珍异品。但它的制作古今同理,重在选料。料的承接性不好,膏的品质会有波动,难以形成稳定的消费群体,实现品牌推广。但药效影响不大。

茶膏的品种主要分生膏和熟膏两种(传统只有生膏,熟膏是熟茶成型后才有的)。生膏的药性更好,应用更广泛。熟茶的口味易于接受,发展更迅猛。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判断它的品质好坏,1、溶解快慢,2、汤是否透亮、有无沉淀,3、口感是否饱满、层次是否丰富、是否有异味;但两种膏都不便于冲泡,于是又出现了更现代化更方便的"茶粉",其普及度远超茶膏。但在现代化的今天,茶粉制作、门槛低、易生产,造成质量参差不齐,限制了它的广泛普及。再有,许多人还是忠爱茶膏、忠于传统。茶膏仍有一大市场。

茶膏的缺点在于冲泡不方便,许多人就把它小型化,做成一定重量的颗粒型茶膏。还是就是对它进行"膨化处理"。改善外形,进一步加快溶解速度,方便快捷,赢得消费者、赢得市场。有的厂家购入现代化机械设备,专业化生产茶膏,品质提升而且稳定,价格合理,外形多来。这些设备相当精细,生产工艺已达到药品级,可实现对茶汤中的物质进行"定向提取",顾客可以完全放心的使用。

经过多年的发展,茶膏的纯度与品质今非昔比。茶膏的纯度已达"茶晶级",溶解极快,已达到古人无法想象的程度。发掘传统,遵循古法,不代表要死搬硬套的遵循守旧。今天的生产力发达程度不是往昔可比的,注重质量、创出风格,关注前沿、紧跟时代,才是良策。

寻茶记:普洱茶一路向南之“老帕卡”


太和甜茶突破的喜悦没有持续太久,“天上人间”茶楼的开张也没能打开销路,反而是酒成了当家花旦。一段时间迷茫之后,我又投入了普洱茶的研究。

太和甜茶是镇沅地方名茶,它的再兴是依段苹家传对联而得,是阴阳组合的一对茶。阴也就是当地自产的“阴干茶”,阳就是“晒干茶”。阴干是天造地设无人为,晒干是天地人和共成茗。这两种茶都是靠自然力来干燥,也没有现代茶学的“杀青”,我因此反思现代茶学的工艺步骤:事物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应是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很多东西都是存在历史局限性。这杀青也应该是如此过程,应该是由无到有,应该有它的演化过程。

记得小时候家乡有用一枝一枝的老茶叶在火上快速的烘烤,或者用炭火烧,或放到火堆里炰,然后再放到罐里或锅里煮着喝的制作工艺,其它地区也遗存此法。我想这应该是杀靑的最原始雏形,是人们对茶的加工制作有所认识后采取的措施,是社会生产力不够发达、交通不便、交流不畅、生产工具原始而遗存的方法。同样在老家还遗有把一枝枝老茶叶或采老茶叶,倒入开水大锅中快速翻烫后,快速捞出晒干后煮喝的制作工艺。这应是对“杀青”的进一步认识,也是现代茶学中“杀青”的基本雏形之一。这两种工艺的共同点有:1、都是针对粗老的茶叶。2、生产中强调快速加工。3、都没有现代茶学的“揉捻”工。4、所得产品都是用“熬”喝,还与其它的物品合熬而饮。5、这两种产品都体粗糙无卖相,都是用现代茶学的边角料加工而成。6、都没有大规模、专业化、商品化的生产。

这些原因解答了我的疑问:为什么澜沧江两岸广泛流行的藤条茶采养法中大量被丢弃的老叶没有进行此类的加工?哪怕在制作供应“边销茶”的年代也没有大量加工?这是因为它粗老体壮、饮用不便、运输困难、经济附加值低,所以在规模化专业化的茶区,人们追求更有价值的产品,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这种低效益的制法被抛弃,粗老叶当做肥料直接还田,加强茶田管理,从而获得更好的产出。因此只有在茶叶不多的地方或销路不好的茶区才会保留有此类加工法,才会想方设法增加茶的利用率,创造更好的效益。再结合茶园景象等因素而得:茶产业化程度高的地区除种植面积大、品种纯度高外,它对茶的开发利用是突出重点,主抓利益最大化。种植加工贸易都是围绕着最有效部分展开,并在生产中再次彰显其核心,坚定产业化的方向,创造更大效益;而在茶的原始产地或没有实现产业化的地区,茶种植不广,多在寨子边、田间地头就近种植,面积不大、相对集中,茶树外观纷繁多样。它的开发利用反而是全方位的、是综合的,茶树的每一部分都会得到充分利用,各项功能都得到全面开发,通过这种全方位开发来确保综合效益。但相对来讲它没有凸显主项,没有突出的效益点,所以这些地方开发程度不高,没有实现产业化,反而蕴藏着茶的多样性,更具地域性,更显民俗特色,其也是我们鉴古明今的重点。

在景谷黄草坝茶区考察时,对无量深山中隐藏有如此大面积的茶感到惊奇,更感叹人们是如何运输如何交易的?寻访中得知他们分不同定额,用布蒸而团之或利用竹子,把茶蒸而舂紧,取出晒干,以缩小体积方便运输,这样就能把茶运到更遥远的地方进行交易。茶蒸而压之、团而紧之,其主要目的就是缩小体积方便运输储存,并无它意。在困鹿山考察也得到印证,但他们是蒸而以布团之或以模压之,无蒸而以竹舂紧之。我一直在寻找这种工艺;在西双版纳有所发现,但他们是茶竹相容,舂而烤之,是工艺的发展创新,是依托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野竹,为的是茶竹合一,已形成独具特色的“竹筒茶”。它除方便储存运输外,更重提香醇味,并非陈化,并非我所找。

普洱茶流派众多,对它为啥要紧压也是各有说法,其主流说法是便于后期陈化,便于进行无氧发酵,是形成普洱茶风格的重要步骤。有说它主要是为方便运输方便储存,因为云南产茶区远离中原远离西域远离交易消费区;我也偏于此观点,它的初衷也是储存运输,后才有各项功能的延展,渐演化出定额压制等各具风格的外形,这应该是普洱茶商品化的表现,是普洱茶产业进入成熟期的标准。

2006年,同学说要发展推广太和甜茶,要做茶业,镇沅市场不大,又无区位优势,你还是得到思茅看看。到思茅龙生茶叶交易市场看后(当时还没有普洱市茶源广场),感觉非常不错,但向南行的时机还不成熟,暂时放弃。但此行让我认识了“老帕卡”,让我对此前的推断产生了怀疑。

“帕卡”一词来自于哈尼语,是茶或茶叶的意思,“老帕卡”就是老茶叶的意思,它只产于普洱市江城县。眼前这老帕卡不是“手拣条”,也不是大黄片,都是老叶,老到都角质化木质化了。色黄叶厚质硬反光发亮,以被整理成圆柱状,两头用竹笋叶封着,通体用树皮捆扎着。被按柱体长短,茶色深浅进行再分类归堆、一码码摆放着。它那独特的香味弥漫整个空间,让人垂涎欲滴;听店家讲解,又仔细观察后,我初步得出如下几个推断:

1、外形长圆柱状,粗细相近却长短不一,两端大小略有差别,且小的一端显椭圆形收口状,圆柱状外沿的颜色没有发黑、与柱体内相比没有明显的色差等等,复合竹子有粗细竹筒有长短中空两不一的特征,表明:如店家所说以竹为模而制,而且竹模经过精挑细选。

2、整筒老帕卡之间有明显的色差,而筒内却体色一致,没更多杂花,表明:(1)产区茶种一致性好,品种已经过筛选提纯。(2)加工以村民自采自制为主、而且加工户多、生产批次多。(3)还表明没有实现对外收鲜加工,也就是说没有加工厂。(4)表明店家是多户多批次收购,时间上前后不一。

3、以筒为单位进行记数交易而不是进行计重交易,表明:(1)原料物的痕迹。在生产中的成本所占比重不大。(2)不同重量、不同长短、不同外观的产品能以同一价格实现销售,说明产品销路不愁、有一定的市场。(3)无标准重、计数交易是商品经济欠发达的表现,隐含着以物易。

一上水,香飘扬。这老叶子特有的香味,又有老叶经过加工后,不避光不包装、长期晾在空气中,蛋白质氨基酸等物质氧化见光分解后特有的味道,也就是当地老百姓说的“腊”味。(但太长时间的暴露在空气中、太长时间的光照又会产生“哈腊”味,会影响茶品。)一喝,感触颇多。老帕卡拿起,回太和,更多信息慢慢解读。

老帕卡的制作是在秋冬时节采一年生的老叶(阳面生为上),放入锅中焯水杀靑,也称水煮杀靑或水捞杀靑,还有时会蒸靑杀靑。用时长,其间还会不断的搅动,让其翻滚杀匀杀透。有时还会直接在锅中把水气炒干,就热就湿趁软搓揉,然后在太阳下晾晒多天后回蒸软,用竹筒舂压制形,冷却定形后取出,再用“老虎皮”捆扎固形。最后再次晒干后发运。它保持了古老的杀青方式,用活了老叶,利用了当地富有的自然资源,解决了品相不佳、体积过大、运输困难等问题,变废为宝,登堂入室,成了茶中珍品,以独特的风格赢得更多的消费者。这其中有3个环节引起我注意。

1、是秋冬时节采老叶。在澜沧江两岸的众多茶山中都有此法,都会在此时采出茶树上多余的老叶(一般情况下,只在每条生长枝顶端留两片老叶),还会疏花除果修除细弱枝、折断长得太长的生长枝,回收再造蓬面,清除寄生物,采尽未木质化还能利用的茶鲜。为的是减少水份蒸发,发挥顶端优势,减少细弱枝“鸡爪枝”产生,让有效的水肥得到最充分的利用,让来年春茶发得早发得齐,在保质的前提下获得最大产量。我们将此采发称为“冬采”或“洗蓬采”,言下之意就是对茶树从上到下清洗一遍,造成树枝裸露叶片稀少、满地残枝老叶,很容易让人误认为是过度采摘。其实它是茶农在茶产业化的过程中逐步总结的采摘管理经验,现已被业界总结提升为“藤条茶采养法”。它把多余的茶花果枝叶全部还田,用于茶地的补肥,用于茶树的再生,是要嫩叶而采老叶,并不是要老叶而采老叶,更不是像这里要老叶而养老叶而采老叶。这老帕卡反倒是有点像我小时看到哀牢山民一样利用老叶,但比它原始得多。

2、是它的晾晒。它的晾晒是全天候的,不起不收仍它风吹日晒任它风霜雨露,连续多天的白天暴晒夜晚上霜。茶农有时还会就着露水趁老叶回软之际舂紧,省去了蒸软的环节,利用自然省工省时增效,还产生了独特的香味。这让我对普洱茶的储存发酵有了新的认识:普洱茶的原料是云南大叶种晒靑毛茶,晒也是形成普洱茶特色的一大因素。我们在原料上不但不避讳晒,反而强调晒,而在储存陈化中却要避光?为什么被光照后的普洱茶就是“光污染”?在生产力不发达的从前,很多的紧压茶是没条件进烘房干燥的,多是晾干晒干的,也没强调要避光,也没条件避光,光一直伴随普洱茶。在科学发展的今天我们一再强调避免光污染,难道它就一无是处?老帕卡在它全程中都暴露在空气之中,置于光照之下,被空气氧化被见光分解,在光氧水热及多种微生物的作用下进行着发酵,形成了特有的“腊”味,而独具特色。实践也证实“腊”味的产生与氧与光密不可分,但过强过长的光氧又会形成“哈腊”味,这才是人们所讨厌的,而要尽力避免的。看待事物要用辩证法,任何东西都有两面性,看你如何去把握,如何去控制。老帕卡让我认识到普洱茶的储存陈化与光氧之间的关系,没必要避讳,它还可能是普洱茶特色一大成因。我进行了尝试,在“普洱仓”中加以实践应用,逐步完善普洱仓理论。

3、是“老虎皮”。老虎皮是种藤皮,在有些资料上写为“蒙古藤”。我考察认为这是笔误,应该是“勐谷藤”。它广泛的分布在无量山,从景东到江城都有。普洱市景东县史称银生城,但很多人不知道它还有个傣族名字,这就是“勐谷”,意为水渍之城。在与茶界独立评论人白马非马先生、天下普洱茶国公司包忠华董事长一同考察中,我们在无量山系中多次从老百姓口中听到这个名,有村民还能准确的写出这几个字。加上各地都有“香堂人”种茶的说法,再结合濮蛮彝人种茶时会在地中混植柏树椿树的习惯,看无量山系从北到南遍存此况等等多种景象,从而证明:“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毋庸置疑,“茶叶种植文明一路向南传播……”有据可查,“在古六大茶山成型向北反哺……”导致新茶区兴起,从而实现云茶产业化,成就百年后的辉煌,这一大构想的合理性。

这老帕卡叶形完整、大,用“泡”难于操作,还损外相,用“煮”更显其优,还保其完整。刚制作出来的老帕卡,清香爽口,久置之后醇和香甜,具有特殊的‘腊’味,还具有独特的保健功能,引起众商家的关注,受到消费者追捧。这被其它地方抛弃的老叶子,在这却有了成熟的制作工艺、完善的产业链,已是江城县茶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它地方视老叶为草,这里却废物变宝,让我大惑不解。

江城在东晋南北朝时属永昌郡,隋唐时属剑南道濮子部,南诏时属银生节度,元明时期先后归沅江路、钮御夷长官司管理,清光绪设弹压委员、作为地方行政官吏、军政兼辖。1929年由元江墨江宁河等县拆置,故名江城县。这南蛮之地居住着多少民族让你想无可想,除了你常听到的外还有傈僳族纳西族藏族景颇族,布依族阿昌族锡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水族满族独龙族等等,不但有南方民族还有北方民族,实想不到有如此众多民族。

江城县毗邻越南老挝两个国家,可“一眼望三国”。周边有板山、红河、越南、老挝、易武五大茶区,发源于无量山南涧县的李仙江从中而过,成就了“普洱府江城县莱州”的东南线茶马古道,被称为“水上茶马古道”,是古代普洱茶国际化的最快捷通道。考察还发现它成形于光绪年间,是茶马古道北阻之下南闯而开辟的,是最年轻的茶马古道。对于老帕卡的起源民间有两个版本,一说源于清光绪,一说成于建国后,两个版本都各有缘由,都有它特殊的历史背景,值得进一步探讨。它所采用的焯水杀青工艺在国内已很少,在国外还广泛使用,但依此提升的“蒸靑”在高档茶制作中仍在应用;江城县已认识到它所隐藏的价值,正积极申报非遗保护。古为今用、让传统技艺再现光芒。

再品老帕卡,我们不但品出它的风味特色历史渊源,更探寻到它在茶叶文明传播路径中所起的作用,在云茶产业化进程中的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还品出一片老叶子背后的故事。它让我们走出就茶论茶的圈子,让老叶出新意古树发新芽,让我“普洱仓”研究得到新启发,对杀青工艺有了更深认识。今年的老帕卡已出,正酝酿着腊味,蕴含浓浓的年味,你品品,与往年有啥不同。

寻茶记:芳香镇沅之“月光白”|品茗鉴山


普洱市镇沅县振太乡史称“太和”,古属银生城,地概宝仓山、老乌山、太和谷,是南方古道上的茶马重镇。这无量山中太和谷及旁边两山多属丹霞地貌,太河从中而过,到景谷芒玉(蛮玉)时,两山合拢,水无行处。历经百万年后,水破山行,于两山之中凿出近十公里的芒玉大峡谷入威远江,汇澜沧江,欢声笑语向大海。

这里有一地方传统名茶“太和甜茶”,很多人认为它是一种茶,其实它是两种茶的组合。一个为红叶红汤红韵,是靠人作出来的,是靠太阳晒出来的,是“晒红类茶”,属“云南传统红茶”范畴。一个是黑叶白毫,黄汤花香,人无为,靠夜晚阴干的茶,是‘阴干类茶’,属“云南传统白茶”范畴,被直称为“浪青茶”,先前各地有“仓山雪、老乌云、太和眉”等等称谓,现被传为“月光白”。

白茶的生产业界早有定论,无需争辩。按传统的说法,白茶工艺诞生于福建,但在相似的社会背景下、相近的发展阶段下、相同的社会生产条件下,会不会不止一地,比如云南自发产生相似的工艺?就普洱茶而言,其历经千年的发展,直到明代以后才广为中原人所知。同理,云南由于地处边疆,除普洱茶之外还是云南传统红茶、云南传统白茶的原产地,这些工艺可能在云南当地存在了数百年甚至上千年,一直不被中国主流茶界知晓,默默在云南民间流传。云南月光白是一种原始的白茶加工工艺,其加工制作完全不需要什么工艺,不需要人来加工制作,极其简单原始,天时地利人合,一切自然天成,皆可随意而得,无需刻意为之,这也符合云南现代以前制茶水平比较简单落后的实际。

在探寻与恢复太和甜茶传统制作工艺时,老辈讲:“……对加工中的副茶加以利用,发现另有风格,又对其研究,形成了以‘摊浪’为主要手段的一类茶,因其简单易学,被更大范围的传播,并流传至今。”

“摊浪”是指把茶鲜摊开、撒薄、降温、失水、浪干。其具有现代制茶学的“萎凋”功能,但又不仅是萎凋环节所能限定的。摊浪不单指一个技术环节,而上升为一种工艺,一种制作方法。月光白的摊浪工艺,也随其它茶一道经历了数次演变,单一个摊浪工具就历经数变:

1、开始是就地摊浪。直接在土地、石板、阁楼、木板上摊开、浪干。各种茶鲜、随性而为,干透就行。

2、制作时太占地,不卫生,成品中有大量青斑,所得产品香不纯,花香不显。总结得摊薄不翻不动不碰。摊浪地也演变成在专用的“篾笆”。

3、这改善了卫生提升了工艺,但劳动强度反还大大增加,又演化出在长方形的、有一定强度的可收放的专用“茶笆”上摊浪。其方便一人搬运,可置于地上、楼上、架子上,还可以置于房瓦上。变平面摊浪为立体摊浪,节约了面积、稳定了品质、提高了效益,进一步扩大了生产。

4、鉴于专用“茶笆”透气性还不够理想,操作还不方便,人们又研制出两头收口、上翘的“船形茶笆”,这样既增加了它的透气性,又加强了它的稳固性。一个船形茶笆各茶通用,可使用几十年或上百年,真正成了茶人世家传家宝,澜沧江中游两岸的茶农至今都还广泛使用它;摊浪、阴干工艺自此成型,月光白独立成茗。

月光白的制法也由自然天成演化变成刻意为之。在追求口味的同时,又注意外形,用外形来判推品质的好坏。初始时月光白也是无制法,只要求不晒,自然浪干,由于失水不匀,会有大量青斑产生。青斑会含有大量青臭,味不醇和,严重影响到品质。所以在摊浪中人为的控制茶鲜的失水速度以及匀度,既杜绝青斑产生又防止脱叶,防止它腐烂,看似不管不问,实则时时关心、时时看管,不劳但心至则成。

上等的月光白,原料多叶单芽或一芽一叶,摊浪好的茶黑底银毫,自然收缩成幅,无青斑、无红张、无粗梗、无长脚、花香浓郁。有人说,用现代制茶学来讲,它就是“萎凋”而成的茶叶。其实不然!“萎凋”是指生命体在脱离母体后在自然状态下变萎变软,缺氧失水,逐渐失去生命的过程,是个消耗内存的过程。所以人们为了保其所有,就会加速萎凋,所以就有了鼓风萎凋或加温萎凋。现代茶学有“轻度萎凋”“中度萎凋”和“重度萎凋”,也有了“自然萎凋”“人工萎凋”和“太阳萎凋”。而摊浪还得把这一过程延续,让其失养分失水份,进而通过分解进入发酵阶段。茶鲜生命特征消失后,细胞壁、细胞膜破裂,细胞液溢出,从而出现茶汁溢出现象,进而转入有氧发酵,即氧化分解的过程。这看似不变的外表之下,在激烈的发生着反应。茶汁渐渐氧化,茶鲜内面会变黄变红逐渐变黑。而茶毫面失水变白发亮。只有充分的进行氧化反应,才能彻底的消除青斑,才会甜韵花香,才能天地太和。

太和谷东面的老乌山、西面的宝仓山里都生长着‘芽肥叶大毫白’的大白茶。品种的特性、良好的生长环境、丹霞地貌的砂岩土壤构造等等,让它所含氨基酸、蛋白质等鲜爽类物质较为丰富,成就了太和甜茶的“太和甜韵”。这甜韵在它“一红一白”组合中都存在,晒干为红、阴干为白。它们虽表象不同但本质一样,是同一原料按不同的指导思想、不同的理念,提升而成的不同工艺,造就了风格完全不同的两个茶——晒红与月光白。它们看似独立永不相交,实则本性一致浑然一体,实现了制茶与做人的相通,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万物的共生,达‘阴阳无极、天地太和’之境界。

茶在自然进化中各有不同,原始型茶区多大中小叶共生,按优胜劣汰方式,以自然选育为主、人工选育为辅慢慢淘汰。叶型大的、产量高的、品质好的、方便种植管理采摘的,被各地选育保种传播。人工干预比较多的茶区、进化的茶区、成熟的茶区,种源一致,叶型大小、叶色等外观一致性好,茶园整体如一,更显地域特色、品种特性,形成各地不一样的茶品风格,成就了普洱百山百味(特殊历史情况下开辟的新茶区新茶园也会显杂花)。但也不可能处处都是大叶型茶,也不可能都是同种大白茶。宝仓山大白茶在不同的小区域、不同的环境下进化有别,也不尽相同。八十年代进行茶种资源普查时,在景谷县民乐乡发现的命为“秧塔大白”,在镇沅县振太乡发现的命为“文和大白”。这些年在景东县无量山,茶农又发现驯化出,芽更肥叶更大,产量更高、品相更好,更方便管理采摘的大白茶,命为“普景一号”。这些都是制月光白之好料,正续写新篇章。

有些专家认为这宝仓山中大白茶不是原生种,而是百年前从澜沧江西岸的双江勐库引种而成。在澜沧江东岸的众茶山中普遍存在此说法。茶出银生界诸山……,在多次多地的考察中也得到充分印证。勐库种经多年无数代选育定型成名之后,随云茶产业第二次大发展时期,广泛的向外传播、向澜沧江东岸传播。这是茶出银生一路向南传播,优胜劣汰之后的风往北吹,是茶向集散地的集中、向消费市场的靠拢,是茶向核心原产地回流、向北反哺,是茶的一大轮回。这一轮回成就了澜沧江中游两岸的茶叶盛地。但史记勐库种过澜沧江仅百余年,如何来解释无量山中这数百年之大叶古茶。

在清末民初这社会大变革的时期,爱国志士贡爷乡绅,教育兴邦,实业救国,促进了地方民族产业的发展。双江的彭氏家族、景谷威远镇的杨贡爷,景谷黄草坝的王贡爷、景谷西萨的邓贡爷(现归宁洱县),景谷困卢山的李贡爷(困卢山原名“困鹿山”,现划归宁洱县),景谷小景谷乡(原属景东县南五区)的纪大人等都依托茶业发展地方,成就了茶业新生带的兴起,奠定了百年之后的辉煌。

小景谷茶业的发展,众商家及茶农完成了量的积累质的提升,逐步掌控了话语权,使茶的聚散交易中心慢慢由太和南移至此。今镇沅太和“盐茶马帮走四方、太和嘉兴美名扬”之盛景早已不见,太和谷也因景谷“响水大坝”的建立(现称“无量湖”)被一分为二。

云茶的兴起让月光白又再现辉煌,“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又让它独领风骚。小景谷也逐渐发展成滇西南最大的民间茶叶集市,宝仓山老乌山的藤条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跨越行政区的新概念大茶区也在论证规划中;太和人正依托古茶发家致富再兴祖业,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一业兴百业旺。正是“茶成万户侯、家和万事兴”。

关于困鹿山


困鹿山地理位置

困鹿山位于云南省普洱县县境内,隶属无量山余脉,山中峰峦叠翠,古木参天,最高峰海拔2000米以上,是普洱境内较高的山峰之一。这里生长着万亩野生古茶林,属较完好的原始茶树林群落,总面积1万多亩,是目前发现的县境内最大的茶林群落体。因为拥有上千年上万亩古茶园而被人们称之为“茶之博物馆”相传为清代皇家茶园。其中一棵古茶树已经被著名演员张国立认养。

困鹿山还是澜沧江水系和红河水系的分水岭。困鹿山因此而引起世人的关注。

困鹿山古茶园被发现

普洱市宁洱县一带,种茶、饮茶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深厚,茶资源极为丰富。地处宁洱县和景谷县的困鹿山脉,山高峻岭,云遮雾罩,雨量充沛。古茶树木中有多年保存下来的参天古树,也是普洱市仅存的原始森林之一。困鹿山古茶树群落总面积一万零一百二十二亩,地跨凤阳、把边两乡,困鹿山古茶园分东、南、西、北四个部分组成,附近的凤阳乡、把边乡、黎明乡还有大片的人工栽培型、过渡型的古茶资源。 2004年11月、2005年12月、2006年4月,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等权威机构组织多批专家相继对困鹿山茶树群落进行了三次重点科学考察,并作出了论证:“困鹿山栽培型茶树至少有400年以上的历史;其半栽培型茶树已超过1000年以上。”再一次证明困鹿山处于茶祖植物的起源中心范围之中。这是自1986年在困鹿山发现1939亩半栽培型茶树群落以来,已经淡出江湖近300年的困鹿山又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 近年来,随着不断升温,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摆脱了历史的偏见,沿着茶马古道去体验和认识困鹿。困鹿山是无量山的一支余脉,辖属宁洱县。海拔1410至2271米之间,山中峰峦叠翠,古木参天,困鹿山古茶树群落地跨凤阳、把边两乡,总面积1万多亩。困鹿山山脉与景谷、镇源两县的古茶树群落一脉相承,古茶树群落共计达3万多亩。

遗落深山的皇家古茶园

据《世界茶乡,都》记载,神农氏在普洱困鹿山发现、训化了野茶。据载神农氏在山野采药时,尝到一种有毒的草后,口干舌麻,头晕目眩,于是背靠大树作休息时,一阵清风吹过,大树上的绿叶飘落下来。神农把这种绿叶带回家仔细观察试用后,发现了它的饮用和药用价值,并在困鹿山上进行种植,于是留下了大片大片的古茶园。 据专家考证:困鹿皇家古茶园被清政府定为皇家御用茶园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当年,云南总督鄂尔泰在普洱府宁洱镇建立了贡茶茶厂,精选当年最好的春芽女儿茶,精制成团条砖和茶膏,仅贡朝廷,云南产的在一夜之间就成了进贡朝廷茶产品中的新宠。 “名遍天下,味最醉,京师尤重之”,更有“夏喝龙井冬饮普洱”的宫廷美谈。 当时,每到春天,官府都派兵上山监督春茶采摘、生产。把所有制好的紧压茶全部运抵京城,进贡朝廷,普通百姓根本喝不到这里上好的春茶,困鹿山大片古茶园就成了皇家御用茶园。 关于困鹿古茶历史上一直是秘而不宣的,只是因当初云南生产贡茶很少,根本满足不了皇宫贵族的需要,更进不了寻常百姓家庭。每年到春茶采摘时,都是官府派兵镇守监制,极其保密,自然不见诸于史籍。因此,这神秘的古茶园也给世人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古茶园中的过渡型古茶大、中、小叶种相混而生,香型独特,在云南三大茶区中独有此茶能称得一个"雅"字.茶香清雅、高锐、持久,韵长。新茶入口微苦化甘转甜,口感香、甘、甜相混而生,丰富沉厚,喉韵甘润持久,气蕴上扬而沉实。无愧皇家茶园称号而问鼎界。

爱心大使

2007年3月 27日,是全国人民盼望已久举世瞩目的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举办倒计时500天的重要日子。这天,云南省普洱县的哈尼汉子白荣华,带着边疆少数民族人民的重托,怀着对奥运“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的精神,用云南边疆少数民族人民最原始的运输方式,肩挑困鹿山茶场的特色产品——四颗上好的早春金瓜贡茶,徒步万里上北京献给北京奥组委,当天普洱县政府各级领导和各界各族人民300多人为他壮行,困鹿山茶场成为重要捐助此行的单位之一,场面十分火爆热烈。 在各界人士的鼓舞下,哈尼汉子白荣华,当众宣誓:一定要战胜艰险胜利到达北京,以表边疆人民对北京奥运的关心和支持。 2007年10月10日,白荣华经198天的长途跋涉终于胜利进京,接受了北京几大媒体的采访报导,他这一壮举充份体现了云南少数民族对奥运在北京召开的一片真情。此刻他还把其中一颗肩挑上北京的金瓜义卖所得的11000元,全部捐给云南丽江地区用作救治白内障儿童专用款项,充份体现一份爱心,深受各界的尊敬。在艰苦跋涉中的白荣华还沿途宣传,成为一名的爱心大使!

古茶在寨子中 寨子在古茶林中

在困鹿,古茶树就种在人们的房前屋后,可谓人在茶中,茶在人中。古茶树下世代居住着13户人家,老社长薛金强告诉我们,仅这13户人家所居住的房舍周围地带,已经普查出372棵古茶树,树龄大都约为数百年。村中实施了农户认养古树的保护方式,困鹿山古茶园附近居住的村民,每个家庭都认养了几株古茶树,从4棵到20余棵不等,他们每天除了从事农事劳作,还把部分精力放在古茶采摘和简单打点上。“我们对自己认养的古茶树进行经常护理,这些树可是宝贵的东西。” 薛金强抓一把从百年老茶树上摘下的古茶放在火塘前的陶罐里煨烤,琥珀色的茶水盛于粗陶盏里,他边烤边介绍说:“我们平常每天都喝茶,一天只在陶罐里烤一把茶叶,喝干了以后把剩茶再放到火上烤一遍,然后续水,反复冲泡茶味还是很浓。”

据了解,这些古老茶树生发的珍贵的古树茶叶,每年能产300——400公斤的毛干茶,在市面上颇受欢迎。

普洱茶:我在茶山行走中认识你之困鹿山


困鹿山曾经是皇家古茶园,盛名在外。而现在从行走茶山的行程来看,它是神秘感极浓的一个村寨,是古辈保留下的一方净土,具备出产好茶的所有条件——山高,云淡,风清以及传袭至今的老茶树。

困鹿山,隶属于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县。从景谷出发,首先到达宁洱镇。宁洱镇到困鹿山是窄而蜿蜒的30公里山路,需要2个小时才能到达。

在茶山行走的过程中,一个不变的规律。茶园生长的地方不同,地理环境的差别,就会产生茶品的差别。一些生长与地势较矮,或是连片生长的茶园,所产的茶,口感与滋味,虽不至不能入口,可是总缺乏着一些特点,喝起来淡淡无奇。此番首次探访困鹿山,途经近两个小时蜿蜒崎岖山路,愈发勾起对曾今皇家贡茶的茶汤的强烈期待。

从前只能靠步行,传递信息与资源。藏匿与高山之巅的这小小茶寨,竟能跻身皇家贡茶园。正所谓是:“酒香不怕巷子深,茶好不惧山路险。”困鹿山,一个位于山之巅的小村寨,仅有18农户居住。几百年来,无增无减,世代就此居住,守护他们最宝贵的财富——古茶树。

站在村口,可以一眼看尽所有困鹿山古茶树,古茶树生长分散,没有成片,或是集中的生长。困鹿山茶树零星的生长于每个寨屋周围,一片和谐。更接近是茶树与人的互相守护。

在云南,茶树资源的丰富。在版纳的南糯,帕沙,普洱的邦崴,都有一些生长年代久远,保存完好的古茶树,被封为茶王树。而在困鹿山,无需分别,每棵茶树,放到其他任何一个茶产地,都可成为茶王树。

整片村寨中生长的古茶树,树干均在4.5--6米,树幅宽度可达到5米。身处村寨中,只要转身,抬眼间,四处都是可见的古茶树。高大、繁茂、愈老弥坚的生长。若不是来到困鹿山,就不会发现,这里是净土之上的另一个灵叶天堂。从前,皇家茶园,只供皇室。皇室不在的此时,茶树还真实存在。

追忆皇家贡茶:困鹿山


困鹿山,属于无量山余脉。在困鹿山上的原始森林中,巨木参天、叶片芬芳。由于山路险峻迷乱,连敏捷的鹿群都会被困住,而得名“困鹿山”。

据史料记载,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困鹿山茶园被清政府定为皇家御用茶园,贡茶的采摘和制作均由官府派兵监制,秘而不宣,外人很难得知贡茶制作的方法。尤其是到了每年春茶采摘的季节,清朝便会派专门的军队把守在整片山头。也正是因此,困鹿山皇室古茶园被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有关困鹿山皇家古茶园,历史上一直是秘而不宣的,因自然条件及茶园管理的因素,云南生产贡茶的茶山很少,满足不了皇宫贵族的需要,茶叶根本进不了寻常百姓家庭。

当时,每到春季茶芽发出,官府都派兵上山监督春茶采摘、生产,把所有制好的紧压茶全部运抵京城,进贡朝廷,普通百姓自然喝不到这里上好的春茶,困鹿山大片古茶园就这样变成了皇家御用茶园。

如今的困鹿山古茶园,依旧是一片充满生机的茶园,古茶园中的过渡型古茶包括大、中、小叶种相混而生,香型独特,在云南三大茶区中独有此茶能称得一个“雅”字。

茶香清雅、高锐、持久,韵长,新茶入口微苦化甘转甜,口感香、甘、甜相混而生,丰富沉厚,喉韵甘润持久,气蕴上扬而沉实,无愧皇家茶园称号而问鼎普洱茶界。

云南各山头茶中,布朗山霸气凌人,易武阴柔绵长,勐库涩显,化开回甘悠远,困鹿山则以“雅”示人,茶香清新淡雅,口感甘润沉实,仿佛一君子,不沾尘垢。

困鹿山的古树茶,在沉寂了百年之后,终于拨开覆盖在其身上的迷雾,以独特的魅力重新展示在人们面前。

困鹿山古茶山介绍和普洱茶品质特色


困鹿山地理位置介绍: 困鹿山位于云南省普洱县宁洱镇宽宏村境内,距离普洱县城31公里,困鹿山峰峦叠翠,古木参天,海拔在1410米—2271米之间,是普洱境内较高的山峰之一。这里生长着万亩野生古茶林,属较完好的原始茶树林群落,总面积10122亩,是目前发现的县境内最大的茶林群落体。

困鹿山的历史:

美丽的传说——

遗落深山的皇家古茶园

据《世界茶乡,都》记载,神农氏在普洱困鹿山发现、训化了野茶。据载神农氏在山野采药时,尝到一种有毒的草后,口干舌麻,头晕目眩,于是背靠大树作休息时,一阵清风吹过,大树上的绿叶飘落下来。神农把这种绿叶带回家仔细观察试用后,发现了它的饮用和药用价值,并在困鹿山上进行种植,于是留下了大片大片的古茶园。

据专家考证:困鹿皇家古茶园被清政府定为皇家御用茶园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当年,云南总督鄂尔泰在普洱府宁洱镇建立了贡茶茶厂,精选当年最好的春芽女儿茶,精制成团条砖和茶膏,仅贡朝廷,云南产的在一夜之间就成了进贡朝廷茶产品中的新宠。

“名遍天下,味最醉,京师尤重之”,更有“夏喝龙井冬饮普洱”的宫廷美谈。

当时,每到春天,官府都派兵上山监督春茶采摘、生产。把所有制好的紧压茶全部运抵京城,进贡朝廷,普通百姓根本喝不到这里上好的春茶,困鹿山大片古茶园就成了皇家御用茶园。

关于困鹿古茶历史上一直是秘而不宣的,只是因当初云南生产贡茶很少,根本满足不了皇宫贵族的需要,更进不了寻常百姓家庭。每年到春茶采摘时,都是官府派兵镇守监制,极其保密,自然不见诸于史籍。因此,这神秘的古茶园也给世人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困鹿古茶山品质特色: 用困鹿山原料制成的,优点是:口感滑、回甘好、香气浓郁;缺点是:茶汤不厚重,不经泡。

茶山行:普洱景迈山寻茶记


今年清明节前,我有机会探访了一座古老而又神秘茶山——普洱景迈山。

顺着进山的弯道开车前行,一座座连片的原始森林徐徐展现在我的眼前,这里山峦起伏、古树参天、云海茫茫,一路上只见美丽的茶场一片连着一片。再往里走,路边上的酒店、客栈一幢接一幢。藏于大山深处的古茶山让我展开了无尽的想象——是茶山养育了村民,还是村民养育了茶山?藏于深山这座不同寻常的古茶山将会带给我怎样的感受。

车拐了几个弯,山洼里绿树映衬下灰瓦木栏式的糯岗傣族村寨终于到了。村寨里大部分村民的房子已经是重建的新房,但依然还保留着傣族传统的木栏式古朴建筑风格,只是房子下面关牲畜的地方如今成了停放摩托车、拖拉机和汽车的地方,条件好的村民还在村里开起了客栈。顺着空气中弥漫着的茶香味,我来到了一户村民家。晒干、拣剔的茶板上,还留有刚刚晒出来的春茶的气味。屋后被一片古茶树包围着,主人休闲地坐在房檐下喝茶,旁边几个纸箱装满了新茶,静静等待茶商前来收购。由于他的茶是茶商事先定下的,他只卖了一点给我,并憨厚地笑道;“不好喝可以打电话来骂我。”

这里远离了城市的喧嚣,但每年清明节后,这里便会涌来全国各地茶商,在这里停留居住,觅一份千年的古,品一杯清凉甘甜的香。

景迈山分布着一百多万株古茶树,在七万亩的原始森林中混交生长,古茶树与原始森林休戚与共,互相润泽,湿润的大气环境让古茶树根深蒂固、枝繁叶茂,常相厮守,不离不弃。

景迈山上的古茶树让我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与沉淀,需要多少定力才能让他们生生不息生存下来,才能造就如今景迈山上的千年古意,恩泽景迈山上的世居村民,让他们子子孙孙生存繁衍下来,让千年万年古茶树在一代代村民的手中散发出弥久愈香的气味。

走进景迈山,就像走进了一个精神家园。景迈山的古茶树千年不衰保存下来,得益于世世代代世居于此的布朗族、傣族、哈尼族、佤族等少数民族村民。景迈山上,村寨星罗棋布,森林、茶林、村寨没有明显的界线,村民生活在茶林里,他们把先祖留下来的茶树视为茶神,把大自然视为他们的精神家园,用一种虔诚的态度来祭祀敬奉,以树为生、为树为命,祖祖辈辈,生生不息,历经千年沧桑,茶已融进当地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茶就是这里的灵魂。正因有了这强大的精神支撑,这才繁衍下了一座座秀美山川,守护下了这与茶树相依为命、共生共死的精神家园,赋予了景迈山古茶树更多的精神内涵。

普洱茶膏的“这一路”


普洱茶膏的“这一路”!茶膏溯源之《茶经》汉代时期,茶叶是居民的日常饮品,“茶人”群体也由此出现。到了唐代,茶圣陆羽其著作《茶经》中以及多次提到“膏”字,指出真正的好茶是“含膏者皱”,这里指的“皱”,是说含膏的茶外形褶皱,茶汁流失少、茶味浓。

宋徽宗——以“膏”鉴茶

宋代朝野“茶会”、“茶宴”、“斗茶”之风盛行,喝茶成为当时的潮流。制茶者们认为茶叶中出现的“膏”,是茶中珍品,对茶叶的膏化现象更为重视。当时采用榨取的工艺,先将茶蒸熟,再“须淋洗数过。方入小榨,以去其水,又入大榨出其膏”,成功地将茶膏从茶叶中分离,。

宋代第八位皇帝——宋徽宗是爱茶之人,其对“珍膏油其面”则显得更为重视,甚至把“膏”的质量好坏做为鉴茶标准,他在其撰写的著名的《大观茶论》一书中,就如何从外观鉴别饼茶时指出:“茶之范度不同,如人之有面首也。膏稀者,其肤蹙以文;膏稠者,其理敛以实”。意思是说:看茶的表面,就如看人的脸面,膏稀者,饼茶表面多皱纹;膏稠者,饼茶表面纹理不明显,光亮凝聚,质地坚实。显然,膏稠者,是宋代好茶的代表。

清宫普洱茶膏

清代,伴随着云南普洱茶的繁荣,茶膏的制作再次悄然出现。它最初是由云南土司采取大锅熬制方法,初创另一种制膏工艺。这种方法显然是借鉴唐宋制作饼茶工艺,只是将“蒸”干脆改成了“煮”。而且这种用大锅熬膏的方法很快通过茶马古道传播到西藏,并迅速被西藏上层人物所接受。

云南将茶膏进贡给大清皇帝,皇帝喜爱无比却害怕被投毒,于是下令清宫御茶房的制茶工匠们独自制作茶膏,创造了“压榨制膏”工艺,茶膏品质得到极大提升,普洱茶膏一跃成为宫廷御品,茶膏由此到达了全盛时期,但随着清朝的灭亡,茶膏进入了长达70余年的隐退期。

近代茶膏随着拍卖重现市面

2004年2月8日,鲁迅的儿子周海婴将家中收藏的普洱茶膏拍卖,让茶膏重现。此茶膏来源无从考证,只知为清宫贡品。此次拍卖,将被遗忘在历史洪流的普洱茶膏再次曝光于聚光灯前。普洱茶膏的身价再次飞跃。

现代茶膏

由帝茗堂研发现代制膏工艺制作的御茗堂普洱茶膏,不仅地传承了清代普洱茶膏压榨工艺的精髓,而且还独创了低温多级萃取技术,并成为专利,其保证了原茶生物酶的活性,并且采用创新超滤技术,令成品茶膏内不存在农药残留和重金属超标。真正做到精华纯饮,并且口感保留了原茶本味,真正做到茶中精华。

茶山行:白莺山寻茶记


年年春天访茶云南,转眼间已然过去了7年。犹记得2011年第一次到访云南后,与友人笑言:“今后10年,每年都要来云南。”当时朋友也许觉得是笑谈,而今距10年之约,越来越近了!

2014年,2016年两过滇西临沧市下辖的小城云县,心心念念想去白莺山,却终未能如愿。直到今年春天,从昆明下了飞机,驱车上路,从中午12:00出发,直到晚上7:30,历经7个多小时的奔波,到访云南的第一站,就直奔云县。

晚上云县茶叶促进会的曾廷润秘书长为我们一行八人接风,相约第二天共赴白莺山访茶。晚饭后,沿着街道步行往回走。这个小城的夜色是如此的美好,回顾以往的匆匆而过,想来是误会了这座小城。

3月19日上午8:00,用罢早餐后,曾秘书长亲作向导,分乘两辆越野车上路。一路沿着214旧国道直奔漫湾镇,中午饭提前到10:30分。大家的胃口显然很好,来了个光盘行动。过了漫湾镇,右转上山。越野车在弹石路面上怒吼着向上攀爬,U型弯道、麻花路线、缠绕而上。漫湾水库形成的百里长湖,赋予了这里优越的小气候。道阻且长,开车的解伟涛笑言:“把浪长线楞是看成了很长线。”路如其名,人在车里如浪摇动。从漫湾镇到白莺山巅垂直落差极大,海拔也超过2000米以上。

将近正午时分,堪堪赶到核桃林村,据曾秘书长介绍:“这里曾经满山种植的都是核桃树,山民赖此为生,因此而得名。”中途小憩,落脚处是曾秘书长妹妹家。稍作歇息后,兄妹两人带着我们去看村子周边的古茶树。茶粮间作,套种的都是小麦,这是继往云南访茶经历里所仅见。茶树品种有茶农俗称的二嗄子茶、本山茶,还有引种栽培的勐库大叶种茶树。仔细观察发现,茶树如漫天星般散落在村子的周遭。留存下来的,大都成排成行,似是前人栽种下来的。白莺山古茶园的分布地域极广,古茶树的密度并不大。让人讶异的是,留存下来的古茶树树干围径极为粗壮,两三个人合抱的古茶树四处可见。

从核桃林村出发继续前往白莺山村,天空飘来一片云,零星落下几点雨滴,兀自有些担心,风来云去,热辣辣大太阳再次当空照。一路所见,道路两旁处处大兴土木,修造房屋、茶叶初制所,路上遇到的车辆大都是满载建筑材料的大卡车。初制所林立道旁,大都空空荡荡,可见春茶上市的旺季尚未来到,偶尔在道路两旁的茶园里看到有茶农在釆摘小茶树的鲜叶。

过了白莺山村委会,将车辆停放在路边,步行前往白莺山茶树王的所在。转过街角,一棵硕大无朋的茶树就生长在房前屋后。树下有块石碑,刻有文字:二嘎子茶树王,树龄标称2800年。大家欢呼鹊跃,围着茶树各种留影。

来了一位茶农,自称是茶树王的主人,名字叫作卢正强。热情的邀请大家到家里喝茶,听闻曾秘书长说过,去年这棵茶树王春茶一季就釆下了80多公斤的鲜叶,全被一位韩国人买了去,花费了二十多万元。只是卢正强的初制所太过简陋,随口问到:“赚了哪么多钱,都花光了呀?”后来据知情人介绍:原来茶树王属于兄弟三人,继往不值钱的时候,谁釆都无所谓,值了钱就有了争执,政府都出面调解了好多次。2015年才卖了几万元,2016年卖了二十多万的那位,转过年就修造了一栋漂亮的房屋。2017年轮到卢正强,据他自己说:“谁出的价钱高,就卖给谁!”满心满眼都是对美好生活的期望。

曾秘书长还带我们去看了一处白莺山佛茶所在,当年这里有座香火鼎盛的大河寺,或许是缘由于此,在2007年由河南嵩山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带着200多位僧人来开过光,树前树立着四幢石碑,其中一个石碑上刻有:“白莺山中国千古佛茶圣地!”落款为永信大和尚。

白莺山古茶园共有一万两千多亩,被称为“中国古茶树自然博物馆”。据此行所见,二嘎子茶已经竞相萌发,过不数日就可以开釆了,而黑条子茶嫩芽正初初萌发,藤条茶还看不到动静。自然有着自己神奇的属性,古茶树萌发期天然划分成早、中、晚。据当地茶农所说:二嘎子茶、本山茶价值高,茶农自己都不舍得喝,顶多喝点勐库大叶种的茶,这种茶占了多数。

眼见天色渐晚,于是恋恋不舍的告别白莺山往回返。从乡道浪长线下到山下,左转沿着漫湾电厂修造的道路直奔214新国道,从澜沧江大桥转上二级路,返回云县。

晚上相约曾秘书长喝茶,一款是白莺山勐库大叶种古树生茶,另外一款是2007年特供少林寺白莺山熟砖茶。生茶的甜美,熟茶的醇和,让人的思绪再度飞回白莺山,或许在下一个茶季,白莺山古树茶上市的时节,我们会再度相约白莺山,共同相期品鉴白莺山古茶。那该是怎样一种令人神往的美好时光?

困鹿山古茶园:“四爷”的特供


普洱茶的生产历史非常久远,唐代称为“普茶”,清代时则被列为皇家贡茶。据史料记载,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困鹿山茶园被清政府定为皇家御用茶园,贡茶的采摘和制作均由官府派兵监制,秘而不宣,外人难以知晓贡茶制作方法,相传贡茶的加工程序特别繁复,要经过72道工序,加工周期最长达36天。

据普洱贡茶技艺传承人李兴昌说,他听母亲讲,每到春茶采茶季节来临时,朝廷都会派出军队把守出口的各个关口,不让一片茶叶流出山寨,只有让给皇帝的贡茶做完之后,村民们才能再自行做茶出售。

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云南一带的古茶树被砍伐现象非常严重,但由于困鹿山古茶园地处偏僻,得以幸存。经考证,在海拔2271米,总面积达10122亩的困鹿山原始森林内,散落着各种类型、树龄久远的古茶树。

随着普洱古树茶的兴起,每年困鹿山皇家古茶园也会“接待”不少外地茶商茶客,不过由于市场利益较大,茶农过度开采导致古茶树长势逐年衰退,严重破坏了古茶树的自然状况。

困鹿山普洱茶的特点是口感滑、回甘好、香气浓郁,但较同类普洱茶来说,茶汤不厚重,不经泡也是困鹿山普洱茶美中不足的地方。

普洱茶膏的这一路


普洱茶膏的这一路!普洱茶膏始于唐,成于宋,盛于清。

唐朝的制茶者首先在蒸青工艺中发现茶汁的膏化现象,“茶膏”一词正式得名并出现在古代文献当中。

到了宋朝,随着茶业的兴旺和技术的进步,制茶者采用压榨的工艺,成功地将茶膏从茶叶中分离,茶膏第一次作为独立产品出现。

茶膏在清朝发展到鼎盛。云南土司采用大锅熬制办法生产的产品随茶马古道传入西藏,得到西藏上层人物的青睐;而清宫御茶房精制的茶膏,据说有186道工序,历时72天,珍贵异常,是皇室贵族的专属饮品,还作为国礼赠送外国使团。

遗憾的是,随着清王朝的解体,御制茶膏的工艺不幸失传,普洱茶膏从此淡出人们的视野。

新中国建立后的五十年代,中茶公司曾接受国家任务,采用大锅熬制的方式为援藏干部制作过一批茶膏,终因工艺陈旧落后,品质较差而不为援藏干部们接受,普洱茶膏再次销声匿迹。

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在台湾和香港的带动下,普洱茶逐渐在中国大陆再度兴起,2007年达到高潮,而在当年普洱市政府主办的“百年贡茶回归故里”活动中,伴随龙团回归的几颗清宫御制茶膏,再次掀起了普洱茶膏热,民间、企业纷纷开始研究茶膏生产,不时有些小批量的产品面市,使得普洱茶膏这一神奇古老的产品重新得到人们的关注。

然而,普洱茶膏复出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由于清宫御制茶膏的技术已经失传,目前制作的茶膏主要来源于以下几种方式:

一是沿用传统大锅熬制的办法,采用这种方式生产的主要是一些技术陈旧的企业和个体茶农,由于技术落后和长期高温熬制,使得产品汤色昏暗浑浊、茶气淡薄,同时有一股焦香味甚至焦糊味,饮用后很容易上火。

二是采用类似速溶咖啡的生产工艺,多为一些新企业采用,产品多为粉末状或粉末压制的药片状,由于工艺原因,此类产品汤色发暗,有焦香味,饮用后也比较容易上火,有些产品中甚至添加了麦芽糊精等配料,严格的说,这类产品不能称作茶膏。

三是采用类似中药的生产工艺,这类工艺优先于前两种,产品纯度较好,但由于倾向于药品技术而难以兼顾茶膏特有的色、香、味、型,使得茶膏的品饮和鉴赏乐趣大打折扣,难以满足普洱茶膏爱好者的需求。

事实上,普洱茶膏产品虽小,其生产过程却包含了大量的理论、工艺和技术难题,绝非一番头脑发热即可解决。

《寻茶记:普洱茶一路向南之困鹿山①|品茗鉴山》一文由茶经网CY316.com普洱茶栏目提供,我们力求提供优质的2022普洱茶相关知识点,以及准备大量关于普洱茶相关的专题,如:丙山普洱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