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茶记:“芳香镇沅”之马邓茶示范园

发布时间 : 2019-12-09
茶马古道黑茶 八马乌龙茶 高马溪黑茶

【www.cy316.com - 茶马古道黑茶】

普洱市镇沅县,遗存着世界上最古老的野茶树:“千家寨野生茶王树”,世代居住着14个民族,有着丰富多彩的民俗茶事。尤以“太和甜茶”和以“马邓茶”为根的苦聪人茶事民俗最具代表性。“太和甜茶”随时代而沉,而“马邓茶”却生生不息,成为镇沅茶业的开拓先驱。承前启下,开创苦聪新生活,镇沅茶业新局面。它让我们再次体会“前人挖井后人喝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前人种茶后人吃茶”的因果!

者东产茶,马邓茶又是其中的佼佼者。乡党委政府一直想用产业来脱贫,用产业来致富。多种尝试之后,又回到了茶。认识到只有茶,最结合实际,最能为山区人民再造一条腿。在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稳,走得更快。为此,成立乡镇企业“云南马邓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由自学成才的本乡人,副乡长杨仕民兼任。我的校友也由此入乡工作,时常听他们讲各种趣闻,有时还拿些山货共享,让我很是羡慕,很是向往。从他们那我知道了杨副。听说早年为村干部,被直选为副乡长,人很风趣;制太和不得法的我,进马邓茶业公司后就入基地。初见杨副,不觉他是官,谈话间便做好了饭菜,特香!席间说起“示范园”。为寻求马邓茶之突破,规模连片,良种密植,高产高效,开创镇沅茶业新局面,规划在“者东乡者东村蛮奴、肖家”。那里我熟!

者东村有个“镇沅第三中学”,而最出名的确是“飞来寺”.我有同学于此,我放假常来耍,河边山里到处藏有乐趣。记得“者干河”钓鱼,用的都是双钩,可钓得很多“红尾巴鱼”(又名“石榴鱼”)……最难忘是蛮奴的甘蔗地:甘蔗快熟了,我们就去偷。他们有经验,总是午后带上书包去,事先还把刀磨得快快的。进地中央后,一人扶住甘蔗,一个用快刀围着树割。不出声响,不让树摇,不让路人察觉一点异样。就是家边地,就是有人,也不怕,照样搞定。弄成小段,装入书包,跑到无人的山岗上,看着风景,吃着甘蔗,分享着“成功”的喜悦。当甘蔗收割得差不多,只剩小块小块地时,那些平时分群而居的鸟儿,就会飞来,集中夜宿。夜里,我们拿着“弹弓”而入,距离近,一打一个准,收获颇丰,美味尽赏,又是一个开心夜……这里我太熟了!

说干就干,一切来得那么快,在我还没准备之时,就进蛮奴。有多年农村经历的我,还是心有点虚,就像个离家的孩子……好在还有乡工作队,有张副乡长,有杨老。而张副也是因工作出色得民识被民赏,由村干部直选为副乡长。有这两位富有农村工作经验的领导相助,项目进展迅速。我们负责设计规划及具体项目的实施,乡上负责土地村民及其它各项事物的沟通协调。为了让我们更好的工作,他们深入一线,入村进寨,抓住每次机会,让任何地点都是办公场所,及时的解决问题,使得“示范园”建设搞得红红火火。杨老工作经验丰富,又懂专业技术,被定为联络人,入社蹲点,进寨长驻,及时的解决问题,给了我们极大的帮助。工作迅速开展的同时,问题也多,烦恼更是不少。唯有杯“马邓茶”让焦躁不安的我,得到平静,渡过漫漫长夜,迎接明日曙光。

云南马邓茶业有限公司的成立,让居住深山的苦聪人看到了希望,热情饱满的投入开发。村村种户户植,不几年又建了几个小初制所,产出了茶,品之“苦尽甘来”。而且甘是那样持久,那样的长。可谁又明白它是“先苦后甜”。那苦是那样的猛,那样的强,又有几人能受之!产业发展,也得“天地人和”,可天不助也!最终,公司改制,对外招商引资,再造“马邓”。“马邓”名大,众人皆入,我也前往。考察后,听前辈,结合自身,我拜师入门,静心制茶,成人救己。这时喝的马邓茶也与前不同,它清香怡人,回甘持久,苦也没那么猛,也没那么强。我时常看着随水而扬的“茶亳”,忽闪忽闪的悠然飘落,在茶香中回想一天所为。品茗思过,言行自省,舒缓过后,才去洗漱饮食安睡。

改制后的马邓茶又焕发了生机。各村寨都有相应的公司或个人入驻,生产的茶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马邓茶,而多是“马邓绿茶”。它因品种好,环境良,生态佳,技术优,而让人们重新认识,更有信心,决心把它做好。为进一步发掘它的潜力,“示范园”就因此而建。侯总也因各方优而定。转眼定植后的茶苗,就第一次“打顶分杈”。看着社员采的嫩茶鲜,心理充满期待。品着杨老亲制的手工茶,梦想转眼变为现实。“示范园”建设大功告成,我又走入哀牢山深处,与苦聪人民共建家园。

深入马邓深入实际,让我更加感叹前辈们的艰辛,明白人们的祈盼。在这我系统学习,掌握了茶业知识,明白了马邓“大绿叶子茶”之优。细心观察,反复研究,探明了苦聪人为什么会“冷水泡茶”。思考“示范园”那连片,规模,无间隔的“地毯式”开发,对我们山区茶园建设,可有益处?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升,建立了自信,树立了信心,相信“太和甜茶”也必有其因!

山里的生活是艰苦的,与民同建中也深刻体会到“小农意识”之患,感受到现实生活中的矛盾纠纷及有关马邓茶开发的陈年旧事。多少年过去了,有些人还是念念不忘当年之诺,都把帐记到这产业先锋,领路人的身上,时常旧事重提……杨老在他们眼中,远不是侯总评价的“……只知埋头苦干的老黄牛”。记得有次会议,社员又私语。书记放声大唤“曾今的都成回忆,伤痛也会愈合,艰辛的付出必有好的回报。相信马邓茶,面对现实,敢于进取。终有天,你们能享到他的福,体会到他的苦衷,……到那时,记得提些茶去给他,去登门拜谢!而且要头春茶……!”看着雨后的哀牢山,大雾渐渐而起,我也被埋其中,更辨不清明天是晴是雨!思乡之情,顿泛心头,离家远行的我也该回去看看了!

马邓茶的开发是镇沅茶产业第一次规模化尝试,有了他们,才有后来“五一茶”的成功。它还是苦聪人的又一次自醒自救。他们的奋发所为得到了中央政府的重视,他们的发展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关注,得到了更多的支持和帮助……这生活在现代社会的原始部落,正从马邓茶中找回了自信,培养出更多的产业骨干,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各项建设之中;一切皆因“前人栽树后人得果”。只是这产业领路人,不闻其声,不见其影!

收获颇多的我,太和,终有所得。随“天上人间”茶楼的开张而广交四方,让我由太和入普洱,一路向南。认识了更多的人,感受到了茶的博大精深,张弛有度,百家共鸣。在普洱名扬天下之时,又忆马邓,寻机再次品茗探山。

普洱的一个傍晚,闲游的我,偶遇秋雨,避于市井。“雨不大,但会长,进来避避,喝杯热茶…喝喝我们镇沅马邓茶……”一听家乡人,细看快餐店。饭菜皆有。已晚饭过的我又点一份,泡杯茶,找个角落,名正言顺的坐起,静看主人忙。一老者过来看烟,我与他认老乡。说起往事,说起马邓茶,一言难尽!他说他姓王,者东凹龙人,开发马邓茶时曾与杨老共事。操劳其中,未得愿,心有不甘!我问今回看,可后悔?老者自点烟,翘起“二郎腿”,烟刚燃话就出:“当年,马邓是宝,我们却视为草。宝在身,却到处找!别人的艰辛付出,我们却反把其误。……今天马邓如雨后春笋般,山山竞放”“春来采茶,夏来种烟,秋收核桃,冬来普洱伴儿好避寒”“好了!好了!一切都变了!几年前就有人提茶去找仕明……我人没去,茶到…。“谁都年轻过,谁都有梦想。有他带我们,不成事也无憾!”“听说体健好,声明朗,依旧乐呵呵的”“我也想找老友们吹吹,到时邀,一起去……”

在普洱为众所好的今天,马邓茶又有了新变化,各村寨的茶山,得到很好的保护开发。续云南马邓茶有限公司之后的“金阳”“顺意”“麦地”“杰力”“白岩”“凹龙”“马邓”等茶厂,群雄并起,热闹非凡,共同续写着他的传奇;杯中茶尽味依然,秋雨反复势无常。马邓古茶春尽放,天地人和好时光!

cy316.COM编辑推荐

寻茶记:“芳香镇沅”之五一茶


普洱市镇沅县是“世界野生茶树王之乡”,有着众多的茶资源及丰厚的茶事民俗,茶自古为山区一大支柱产业,传统的云南十大名茶,镇沅就占其二。但这些都是老一辈茶人津津乐道的话题,在新时代真正靠茶脱贫致富,把镇沅茶业推向全国的首推“五一茶”。正是它,坚定了我们山区靠茶发家致富的决心。

五一是恩乐镇的一个村,镇沅至九甲的道路从中穿过,我几乎年年能欣赏它的自然美景。它旁有个“黄草岭”畜牧场及“黄草岭茶场”,我常随父去。简陋的场房里飘出阵阵香。县茶叶站长杨钊,时常在这培训各乡技术员,正是在他的带领下,使马邓茶的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为全县培养了技术骨干。在那我随村民们进山围猎,无比快乐!(枪少人多,放狗的,撵山的,堵口的,扛枪的各有分工。打到猎物后,见者有份。我这跟着瞎跑的,也有份)在这我对植物对大山产生了兴趣,无猎时也与小伙伴们进山寻乐。但印象中茶工生活一般般!

八几年时见旁边的五一村,沿路开林,平台种茶。感觉很奇怪。旁边的“黄草岭茶场”都没怎么样,这里又种茶?!茶一年年长大,我也由学生到恩乐“思茅烟叶复烤厂”工作。筹建后到马龙学习,回就参加建厂。天天装卸搬运干杂活,有时深夜有活,有时无所事事,又不能脱岗。“把边江”畔热似炉,我们席地而坐就草而躺,就这样干等……唯有一杯“五一茶”为我消夏解暑,除困解乏,清爽一夏。当时五一茶只是八九,十元一袋,但对刚工作的我们还是偏高,买不起。工友瞅准了机会,弄点办公室的来分享。那种激情饱满,斗志昂扬,同甘苦,共进退的氛围,如同五一茶一样鲜爽清新,回味无穷。

五一茶是当时我县的村办企业,村两委结合实际情况,利用山区人民从古植茶制茶的传统,决定靠茶带领村民致富,89年引种植茶,92年试生产加工。因觉“马邓茶”名更大,还曾借嫁衣而为。后觉风格不同,难于融合,而开拓创新自成一派。销路开而货不足,又把“片茶”“末茶”等副茶,开发利用起来,推出了价更优味不变,更为实惠更亲民的产品,深受群众好评,受到市场追捧,迅速创收立品牌。产品随口碑远行他乡。它的撑舵人李跃升也成为山区致富领路人。

我与家门同在恩乐认识早,但业不同而交往少。在我“太和甜茶”无章可循时,想到他。明白其意后,他没直讲制茶,而是燃着香烟说起往事:“……定后,大动员大发动,开地的,育苗的,引种的大家一起上。全县各村都发动,来干来学。不几年长势大好,转眼就试制。一生产才发觉问题:当时热情高上马快,苗紧张,各山拿粒引种。不知拿来些细叶子茶,当时不觉,一采就犯难。众人都讲粗活累活能干,细活精活难当,特别是采这细叶子茶更难。都讲要毁了重种;我们认为再试试,能挽回……!从各地找来制茶大师试做,我们也跟着学。但还是没找到感觉!

经人介绍,我们找来了侯建荣,就是思茅“老茶农”的侯总,他试着制了几次,就明显有了感觉,展现出了风格。我们又依此总结,提升固定,把它掌握巩固了下来。侯总是个高手,有变废为宝的能力。正是有了他们,有了政府的支持帮助,我们五一茶才有了今天。你们有想法,有抱负,想靠茶重振家业,我支持,有需要尽管说。但你们也不能闭门造车,要多学多问多走多看。特别是要掌握理论,系统学习,找机会拜拜师,高手必有其能……”

听家门一席话,我突然明白了我的错误,由此改变了方向,不再左突右撞,静下心来,反思过去,寻找机会。当听说侯总的马邓茶业公司人员招聘,我立马报名,一应便中。从此系统学习,精心制茶,成人救己。五一茶如同怀春之少女,含情默默,李总如同黑暗中的明灯,给我指引。我品着鲜爽,嗅香冥想:聚时品茶论酒,散后自寻出路的工友们,梦可还香?!

我在振太制太和甜茶后,又邀李总前来指导考察。在老乌山和尚寺时,妻本家,文怕村段支书段主任全程向导介绍。席间李总说起往事,讲当年开发五一茶时,振太一姓段男子,最为认真,领导的小组工作最佳,对此敢拼之人印象深刻,有机会还想再见,希望帮……!这话让段主任听得一脸惊讶,忙说:“那人就是我………。我因家事回……后还想再去,错过了!原来李指导就是你……!”

俩人一见如故,把酒迎欢,旧事长谈,犹如昨天!以茶为友,继往开来,相协共进,再筹辉煌;俩人因茶相聚,因事而分,因岁而陈,今又因茶再相认!岁月让俩个毛头小伙变为成年男人,相忆,但相见不相识,唯有茶能说明,唯有茶可再续!

五一茶随市而升,后入普洱。基地扩,厂房建,产品多,因需而产,也上礼品装。但产品仍以袋装简装为主,仍是老装得新欢,仍是亲民百姓茶,也是全国性价比较好的名茶。它在发展中兼固到茶园的,大森林的环境的利益;使个人的集体的社会的利益都得到合理分配,发展了产业,造福了家乡,保护了大自然,健康有序的发展壮大。荣立多顶嘉奖,得到社会认可,获得广泛赞誉。我与家门保持联系,空来喝茶,访茗探山,友谊长谈。

开始带领乡亲制太和奔小康的我,又有所惑。再问李总时,还是香烟伴着悠声,缓缓而来:“多少年,我们走的是低价策略平民化道路,我们就是要制老百姓喝得起的放心茶!有人说我不与时俱进,不换包装,跟不上时代,不能创造更多财富……!财多累主树大招风,扩产,换包装,多赚钱,换来的又是什么?不过是加快变化加速进程。生活告诉我,人活着,不要为追求而追求,要会体会要会反省要会感恩,要会顺其自然……;做茶不能急,做普洱茶更不能急。看它变化,与它成长,慢慢品味……!”

这些年做太和又入普洱的我,很少喝五一茶了,我知它早已名扬九州,可一喝还是那个味,在众茗之中更显风格,让我醒脑解困,清爽一身!五一茶也迎风而展,翻开了新的一页,步上庄园大道,用自所为诠释茶王之乡,造福一方!

寻茶记:“芳香镇沅”之老乌山


老乌山为无量山一支脉,形似叶,古属“银生城”。按现行政区划分,地跨现镇沅县振太镇、按板镇、勐大镇,景谷县小景谷乡、凤山乡。地理位置重要、气候适宜、土壤肥沃、矿物质丰富,通透性好,自古种茶,是兵家必争之地。

现普洱市镇沅县振太镇,史称“太和”,地概宝仓山,老乌山,太和谷,自古就是茶马重镇,多方文化在此交流融合。各族人民到此从艺经商、依茶置业,还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一套茶的管养模式;大理国破后,大量外来移民涌入,促进了太和的发展。其间,逐渐演化出低苦涩、甜顺滑、汤明艳、耐存耐泡的“太和甜茶”。这使得太和步入鼎盛,各部为壮大自己,抢山占地,开林植茶,而老乌山更是激烈。

众人涌入,山里人欢马叫自成街市。现大石寺、和尚寺一带更是热闹。大石寺是过老乌达抱母井、通威远厅、下南洋必经之地。周边土地肥沃、地势平缓、村寨较多、植茶较好,现存较有名的是“苦竹山”寨的茶。道家也相中此地,到此传道立冠,成中国道教最南之地。周边的文立、海子等、茶多位置好的地方,久易成集、定期为街,易马置茶、深山有市,吸引众邦;而“和尚寺”则更为久远。

和尚寺是老乌山最高峰,这近可达大井、小井、按板井,远上银生城或翻哀牢山“金山丫口”上官道进京,独一无二;早年段氏为保太和备战元军,到此驻屯。战事未达,便弃甲从商,开山植茶。在此安居乐业、为商保驾;久居建寺,善男信女都来进香问佛、感召四方。段氏早年驻屯于此,为太和甜茶而大量植茶壮大实力而称雄一方,还带领诸部敬茶祖、祭茶神,观势开采,深得人心(即为老乌山茶开采仪式)。

和尚寺旁有一高山湖泊叫波啰坝,湖阔水清、游鱼成群,湖边草甸遍山、谷幽林静。趁山花烂漫的农历四月十六,在此开湖捕鱼、制换新物、结识新人、聚众狂欢,称“鳌鱼节”或“鳌光会”,是各少数民族共同的“情人节”,是老乌山里一年一度的盛典。

老乌山自产茶,众人的到来进一步丰富了茶的品种,促进了发展,整个山“寨与茶为邻、人与茶为伴”,“山山有寨、林中遍茶”;有一茶深得和尚所爱,并开园种植。因其不同,被传为“老和尚”茶;老乌山更因为“一山容两派,两道共长生”,而被传扬。

段氏后裔段苹,再制“太和甜茶”。夫妻到此寻根问祖,探山访茗、试制悟道,发掘失艺、找寻遗技;在本族人的带领下,走遍这里的山山水水。发现这里野茶遍山、茶花满谷、茶绕山寨。这里的茶有的叶大如掌,有的叶细及指;有的树直高壮,有的枝繁叶茂、篷及庭院;有的色深似蓝、有的色浅如翠;有称“牛血”茶、“蓑婆”茶、“藤子”茶、“老和尚”茶,“勐古茶”,还有威名远扬的“老乌王”;老乌王当地人称“蛮科茶”,树高体大却花果满枝,十分喜人。在大集体年代,队里定的是年交干茶15公斤。多年后,户主觉得实无多余,让予他人,形成地为一家,树为其户之怪象。使得老王没有得到更好的保护利用,反遭其害。地主见树高体壮蔽荫,影响农作物,时常打叶断枝。一年更是断其主杆,使树高降近三米。其下树时跌落得伤。村民都讲是遭报应,更坚定了敬仰之心;这一切都让段苹大为不惑。

夫李琨经与几位同道之人商讨后,决定请茶界泰斗肖时英进山答疑解惑。老先生一路走走停停,东看看西望望,兴致极高。当老先生看到“老乌王”时呆住了。大家都不出声,看老先生移步观树,看看摸摸,摸摸看看,一声不出。许久,老先生才让人上树采花果叶。一小伙健步上树,意外事之再次发生,小伙险些跌落。大家都认为茶神发怒;见此情此景,老先生解释:山里湿度大、水气高,再加之树体寄生植物太多,使树内小环境的湿度增大,此树又分枝少、杆直立,使得滑上加滑、易跌落,并非茶神作怪。之后老先生又讲,茶果满枝,而顶芽不长,是茶树之衰象,是没管养采好的结果(后在老先生的指点下,在众人的保护下,老王更壮)。

一行下来、老先生多多感叹。叹老乌山茶种之丰富,感茶文化之渊源。大家备受鼓舞,后又发现“许家箐”大茶树、尖山“陪嫁老茶树”,“河头藤子茶王”。“老和尚”茶也被命为“老乌紫茶”,掀起了一股寻访老乌之风,大有山雨欲来之势。

老乌山遍地茶。色乌润、毫满身,劲足、汤厚、底够。这里多为丹岩地形,专业术语“丹霞地貌”,地方俗称“猪肝石”,地表石虽被多采,但深层烂石密布,茶树根深体壮,能吸能藏。并在长期的生长中融为一体,顺势而发。所制茶骨风岩韵,老枞香幽。且香沉凝重,存之香能沉汤香能入海,品之味香合一更为甘爽,淡冲更佳、冷汤尤优。其“把把”茶、“藤子”茶更深得客爱。人们早不制“太和甜茶”了,在这普洱独秀、古树为尚、山头称王之际,更是难见其踪。我也由太和入普洱,开始往南贩卖些晒青毛料。但众人都说此茶有梗,有马蹄,不好,让我损失惨重。我便开始深入研究,为什么我们的茶有马蹄。

现代茶园管理办法的引进,让老乌山古茶被大量台刈矮化,很多就此消亡。九十年代现代茶园高投入高产出,开台密植技术的抄袭,又让老乌山古茶再次遭到破坏。先民多少代的经验总结:茶不采不发,但要培根树形、采养结合、侧修枝顶留叶,适时分枝留养;其树年久之后,枝分布均匀,其形如辫,柔如藤、韵如柳、品象极佳之树被冠以“辫子”茶、“藤子”茶、“柳条”茶;其干茶含梗带蒂有片,一看就知是放养型茶树、传统法采摘,自与现代茶有别。外部力量的强势介入,让部分茶农不得不放弃了传统采养法,但老乌山茶区仍是“留有传统采养管理型茶”最多的茶区;现人们重拾传统,逐步发现它的优点,制得的太和甜茶虽品质不错,但山大茶散地偏路难,综合考虑不定为主方向,也不宜建厂。只是普洱茶可多收多制。

今人们在文立村开了茶街,建了普洱茶压制厂,方便茶农贸易茶商定制;在罗家建初制所,毛茶直供城中大企、商海大鳄;在波啰坝上加堤建馆,供人们渡假休闲、品茗鉴山;老乌山里一片热闹、喜雀正欢。只有这“老和尚”静观其变、沉默无声。还有年势高的肖老先生,在念念不忘的盼想再会会“老乌王”。

寻茶记:“芳香镇沅”之砍盆箐


砍盆箐是镇沅勐大乡文况村的一个自然组,从村委会进去还有十余公里,因为茶好而特别有名。我小时就听着它而长大,印象中没喝过,更谈不上谋面。制“太和甜茶”时,约了个摩托车高手同探。我俩都不识路,或者说根本没有路。我们就这样窜上窜下的走着,也不知对错,快没信心了!友说算了,等路好些再来,听说旁边有个地方能捡“玉石”。我们便调头撤了,另寻去处。

不久,到了个寨子边的小河旁。我们沿河而上,找呀找,就没见到与众不同的石头,哪怕是很小很小的一颗。后又进寨子询问,村民称,涨水后,山洪发后,能捡到,但这几年不多了。他们都这样说,都说是玉,都说家里的找不到了,让我看都不能看一眼,更不知是否是玉(实话讲,见了我也不知)。

又一次寻砍盆箐,还是摩托车。我自知车技不行,邀友同行。路上我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车上,心跟着路一起颠颠簸簸,没看到多少风景。只感觉到人家不多,住房与田地也大都抛荒,山上的树都是近些年才成长起的。不知是啥原因!我经验是:古时人丁兴旺的村寨,周边都树少地多。除了自然原因外,多是人多过度砍伐使用而造成的。

这“砍盆箐”也许就是因树大而多,能砍盆砍槽砍罐而得名。摩托车不能行,又走了几公里,终到。茶树大而不多,岁月之痕都刻在身上,但腰不弯腿不软,一排排站在村头地边,显老当壮。其树体布满地衣而形成白色花斑,分技高而少;树为半开张形展开,叶多为果绿色,叶脉粗壮,长势多向内,且叶质硬。

通观整个古茶园又与它处不同,类似的好像在宝仓山见过,但茶树要少,更不像宝仓山成片密集生长,只是单棵单棵的。喝农家就火烤出的“火罐茶”,未品其味先醉其香,喝也是香。焦糖香、高火香与老茶香溶合出近似原味咖啡的香;不知是好喝喝多了,还是茶劲强,在深山农家无法入眠,满脑都是茶香。

后来听说那片茶被承包了,我也买过砍盆箐茶。只有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氛围不同的制作品饮方法,让我一直没能找到从前的感觉。一直想找机会再去原产地品品。

再去已是“07普洱茶风波”之后的事了!依前几次经验,还是摩托车,找了个高手中的高手(高到可以一边骑车一边喝酒)。一路有惊无险,直抵寨子。可下车才觉两腿痛得无法行走,只得蹲坐在旁边。休息时明显感觉到寨子不对劲:虽通了电通了路,但烟不升狗不咬人不往,静得很!再看茶树,被砍了好多。有些是砍小枝,有些砍主干,有些被齐根而断……

“07风波”对这可能带来了财福,也带来了无可挽回的破坏。我们到茶场见无人紧锁门,然后上茶山看到树上有鸟蛋。无心回,见茶场的门开,但是主见客来兴致不高。自找座,看主忙,抽空与他拉家常。不大的屋院被扫得干干净净,理得整整齐齐。放眼过去,刚采回的茶堆放着,量不大,嫩度高。聊着聊着主人的话多了起来,说起了砍盆箐茶事……一言难尽!

主人姓罗,与村民协商承包加工。开头还好,07而乱。面对利益,闹上法院。人相争,茶遭殃。聊之不尽,相见恨晚!对于纠纷我无能为力,对于眼前这刚采的头春,我倒是有些建议:

我走到茶鲜旁,看着这一条二三叶的古茶鲜,掏进去,抓一把,闻一下……还好没被捂到,没有发酵……;我给他讲制茶的基本原理(当地做了近千年的晒青茶,农民自有一套方法,从小耳闻目染,无师自通),好茶必萎凋……!我边演示边讲解。他听得入耳,记得入心,对不明之处,再三询问,还把实践中的心得感受,拿出来交流探讨——他实有心制好茶。我讲着讲着,觉得他心不在焉了,他说要去掏蜂蜜给我们吃。我想拦,友把我拉住说,“让他去吧!他不去,不足以示谢!”吃过蜜,摩托一响就返回。

不久后就收到了老罗托人带来的茶。一棵棵直似针,银毫满身,光亮润泽,骨壮身实。开汤花香浓;入口鲜爽柔(晒青茶点评不能用“鲜”,但此茶做得特好,又是刚制,用“爽”不足表示),味满堂,津满腔,韵长沁脑香……!

这几年,那里开了铜矿,道路等各方面条件都得到改善。砍盆箐茶也随着普洱大势好转而步步高升,价早过千,且一茶难求。“07风波”造成的伤口正慢慢愈合,这对老茶树来讲就如身上一叶,芳华释尽,化土成泥,又成新芽。但愿这样的经历越少越好!

寻茶记:“芳香镇沅”之千家寨


千家寨是国家级哀牢山自然保护区的九甲核心区,是普洱为世界茶源的活证据,是茶人向往的地方,是我的故乡。

我出生于镇沅县九甲,贪玩使我熟知这里的一草一木。一望无际永不干涸的哀牢梯田,田里有泥鳅、黄鳝、田螺,以及不知怎么来的田鱼。进入枯水季后,他们会往有水的地方迁移,那就是快乐所在,定有大收获;街市上本地产大如母指的小土豆,村民自制的谷芽糖,吃一个就饱的芭蕉。男女老少都抽的“九甲草烟”、大如乒乓球的李子;还有当地人称的“野李子”。野李子很硬,吃时先得放在手里把玩,捏软后一吃酸中带甜,甜中留酸。不同的成熟有不同的酸甜比,当你尝到酸却又回味它的甜,当你贪恋他的甜却又品到它的酸,妙不可言,食还想食;父见贪玩便问:“长大想干什么?”我吃着野李子答:“尝天下美味”,父笑着说:“要学农,农业才能培养更多作物,创造更多才富。”

儿时的记忆都是瓜果田野,进城后常假期到农村撒欢,上学时想着放假,想着山里的小伙伴。一天,爸说要进千家寨,村民发现棵很大很大的茶树,要去考察鉴定;一个星期后父回,还带了不少的样本;我认真看父亲制作标本,问到处有茶,何对此茶树如此在意呢?父说它体壮年更高,又是野生茶,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现技术手段有限,还不能全面认识其价值。但它的存在本身就证明,所以我们一定要保护好它,将来一定能展现价值。自此,全县人民知道了“九甲有棵大茶树”;这一切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是我对茶王树的最初认识。

1994年,我有幸到九甲搞建村工作,到苦聪人聚居区勐镇村,帮助村民发展生产。由于千家寨与勐真是两个相反的方向,对“大茶树”心存向往,确一直未能成行;在这开展工作,首先得与民族头人搞好关系,所有一切得先讲给他,跟他商议。由他招集组织会议,而我们轮为旁观摆设;这里他们保持着原始的平等;苦聪人没有文字、文化历史都是在火塘边,跳歌场里,口头相授或随口说唱,外面的发展变化他们不是很在意;在这我游览了哀牢山保护区里的老茶园,这里山高地贫温低,但水份不错,使得茶树虽低矮,苔藓满枝,但顽强的生长着。在这我注意到苦聪人有冷水泡茶喝的习惯,被我认为是“懒人所为”,是原始落后的象征。多年后我才弄明白了它的道理,才发现它的合理性;这里是到主峰“大雪锅山”的必经过路,是村民翻山赶街的必经之路,通往山外的重要通道。

再制太和时,我又刻意探山。看看儿时的伙伴,看看老茶园,看看茶王树,制制太和甜茶,去这父亲去过的地方;我们走走梯田,过过风雨桥,偿偿家乡特产,四处找寻茶园,找寻童年的记忆;这里山高坡陡,茶地不成规模,不连片,古茶树零星分布。原有的茶园发展替代了种植,有留存的也管养得很差,谈不上建厂。而与之比邻的花山、大街、水塘、者笼,确保留有很多茶园或古茶树。只是这里有野茶王,前来敬拜的人多,名气大,自近水楼台先得月,茶业也逐渐发展起来。相信随着人们的进一步认识,那此隐藏于哀牢山里的古茶也会得到更多人的认可。

千家寨茶区主要是野生茶,更因野生茶王树的存在而使人注目,威名远扬。但茶人不采摘、生产、加工、经营、销售野生茶的。这是因为,野生茶药性较强,自古就为药而不为饮。其次,野生茶树,树形高大,分枝高而少,茶多长于高空顶端,采茶多要砍树。好多茶砍了就死了、没了。造成很大的破坏;再有,这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的定位是重保护,作考察,不开发,要给子孙后代留一片净土,这的一草一木都应得到尊重,受到保护;最后,这里是目前全世界发现的最大片区的野生茶林,有世界最古老的野生茶王树,它不但属于普洱属于中国更属于全世界,我们有责任为世界人民而保护好它;所以千家寨茶区的价值,远远超过茶本身。买千家寨茶、品千家寨茶、远不如探千家寨茶,拜野生茶王有意。

进千家寨先过“大黑箐”。早听说这里美酒香,果然如此,只是路实在难行。在众人疲惫之时确迎来了千家寨“雌雄双瀑”。雄瀑高大威武刚正担当,雌秀美灵动百折不挠,让人忘乎所以陶醉其中;这才是开始,才正真的探山;山路实在险,让你精力集中,忘了其他,寻到一平台驻足回看,方惊一身汗,又为自己感到骄傲,自己以一步步把不可能变为可能;到山中发现林深竟有河,如此静美,唯有凉爽于心间;缓步前行,沿途观景,开始还欢声笑语,慢慢的就沉默无声,人们已被大自然深深折服;不知走了多久,发现向导坐于地上。

问之,向导手一指。顺向导手指的方向看去,顿时惊呆了,相信父亲看到他时也同我们一样被震撼了。此树如此高大健壮,生命力如此旺盛;在它面前一切语言都是多余的,静静的感受自己的心跳,感爱王者无声自显威之气概。静气凝神,见王的激动刚有舒缓,思父之念又上心头。茶王树的价值已被更多人认识,它已是茶人心中的神灵,世界茶人朝圣之吉祥;登顶的喜悦、成功时的兴奋、紧张后的放松、让人沉醉其中;任时光漂流、唯觉四肢发软、全身无力站不稳。

千家寨之优并不在于它产多少茶,有多好喝。它的存在就是无言的证明,我们不能在强求些什么,全县那么多的茶,哪都可制太和。我们无需惊扰它,但可时常朝拜,聆听它的教悔,感受它的王者风范。静静的来,静静的走,我们只是客,而它才是真正的主人。

千家寨让我们深深体会到“上山容易下山难”。做人做事,有计划有目标有信心,但成功不会在朝夕之间,挫折困难在所难免,唯有坚持才有突破,唯有坚持才能成功。拜过野生茶树王,我们对太和甜茶更有信心。岁月飞逝,传统不老,相信茶在人在道存。

寻茶记:“芳香镇沅”之宝仓茶


宝仓山属无量山脉一支,沿澜沧江左岸而下,与右岸大雪山相对而望,与老乌山相平而行。按现行政区划分,跨镇沅县振太镇,景谷县小景谷乡、民乐乡。主产大白茶,有国家级地方良种“秧塔大白”“文和大白”,往上,在景东还有“普景一号”。

宝仓山山高坡陡谷深土贫,雨量小、温差大、四季分明,各小山头上的茶,也因长期的进化而有差异。多芽细叶小,毫短叶间距短、叶色杂、花果多,所以在采摘中总结出:培根树形采养结合,侧修枝顶留叶,适时分枝留养,补充水肥,调节体内激素,保持顶端优势。如此,可让茶少产营养芽,多产生长芽,使鲜叶品质得以提高,性状更加稳定,质量更为均衡;让干茶条长、芽大、毫多,外形更为漂亮;使茶内外品形兼优。此种养法,自澜沧江两岸之景东、镇沅、云县,沿江而下至澜沧县、双江县,皆被广泛应用,并沿各道向内延伸,是江岸茶叶发展交流的见证,是茶专业化商品化,产业化的活化石。人们在驯养、种植过程中发现:山里地势平缓,土层深厚,肥力、水份、光照充足的山凹里时能找到芽肥叶大毫多之茶。更寻回种植,使整山的茶得到改良优化。

宝仓山是太和渡澜沧江上大理入川藏之必越之地,山里有多个丫口都通嘎里渡口(对岸为昔归,又称昔归渡口),盐茶、皮药、蜂蜜在此换主易马或直接交易,周边两市五县的群众都于此欢聚,使渡口渐演变成太和之外的大集市,是江岸文化的汇集之所。建国后,为开发澜沧江水能建设糯扎渡电站,在渡口周边进行突击性考察,发现这里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并在淹没区内多地发现各种石器万余件。嘎里渡口也使用至今,并在现代社会中得到加强扩展,成为糯扎渡水库最北,最重要的码头。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玉临高速路也将从此而过,千年古道有将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普洱市镇沅县振太乡史称“太和”,属“银生城”,身处无量山地,地概宝仓山、老乌山、太和谷,自古就是茶马重镇。多方文化在此交流融合,各族人民到此从艺经商,安家置业。在长期的交流中逐演化出一款:低苦涩、甜顺滑、汤明艳、日晒定形、耐存耐泡的“太和甜茶”,使太和步入鼎盛;各部为壮大自己,抢寨占山、开地植茶,整个太和是一片沸腾。

太理国破后,其余部南迁与当地部落结盟对抗元军。盟军沿宝仓山一线布防,使元军虽突破宝仓山而未能入太和。战事在宝仓山一线长期胶着。攻不上、打不退,攻守均衡。段氏是这盟军主力,遍布防线各点,保自守家,是太和最勇者。太和原住民多为傣族、彝族,也有部份哈尼族、拉祜族,南迁众族为在抗击中得到他们的信任,争取他们的支持,主动与之通婚联姻,巩固关系,积极的融入到地方之中,时间长了部份人还改了姓氏、族氏,以示决心,共同保家。

战事的到来严重影响太和发展,祸及平民百姓,危及江两岸交流,阻碍南方丝路畅通;太和人心慌慌,平民四逃,经多方协商,化干戈为玉帛,接受统治,相生共存;无战事,驻屯于此的盟军,便解甲归田,植茶种桑;元灭明起,再破大理,并屠城灭段。臣民大规模南移,进一步促进了太和的交流发展,奠定了它茶马重镇的地位。那些蒙古人也留了下来,用自己善制铁器的技艺,广泛的结交,赢得尊重和谐共存。好多制度,形成的习俗,被遗留了下来。至今在宝仓山一带都还遗有找蒙古人拜干爹的习俗。

宝仓山自古产茶,野茶更是多,在长期的发展中,发现野茶虽品饮乐趣不足,但药效极佳,山民从山里引种到寨旁,到地边,一直以来都有种养,利用野茶之习惯,歉收之年有村民还用野茶当家茶售;而家茶又各村寨各小山头各有异。随着太和甜茶的兴起,各方涌入,太和甜茶传到宝仓山里。人们发现用此山之大叶茶,制得的太和甜茶虽粗不大秀气,但香更幽,味更甜,深得本方人爱。其种也被广泛的引种。并在制作中结合大叶之品性,使干茶尽显其优,并创制出更多品种。段氏利用早期到此驻屯的族人,发展更快,抢占了资源好的村寨,茶品更优,美名远扬。

段氏用其与诸部的历史渊源,广泛的进行商贸往来。为确保自己的茶更有优势,从种植管理、加工、运输、销售、构建起健全的体系。招贤纳谏、整合资源,让更多人融入其中,从中得益,为其尽忠。其与梁氏保持了更为长久的合作,形成了广泛的利益共同体,业兴家旺、威震四方。但茶的加工从不让外人涉入,牢把其中最关键环节,严防竞争者,加强茶山监管;使想入者,会制者,制茶无源、偷技无路,归入门下、安居有家。恩威并用,为其效力,断众人分庭而立之念;分财散福,让利除患,施小恩得大利,破小财得众意。在竞争中得到多方支持,在发展中消除隐患,积累中散财聚意。加之茶品好,在发展中化解了一次次危机,改朝换代中躲过一次次灾难。深得中庸之道,避祸百年,安世数哉;天下无常胜将军,时过景迁,段氏如其太和甜茶渐渐衰败,淡出历史。

建国后,国家进行茶资源考察,发现宝仓山域景谷县民乐乡秧塔社的古茶树,叶大芽肥毫亮,很具特点,命为“秧塔大白茶”。又在宝仓山域镇沅县振太乡太和坝文索村,发现另一叶大芽肥毫亮之古茶树,它与秧塔的又有所不同,各有特色,有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潜力,并命为“文和大白茶”。宝仓山更因茶种丰富,品质优良,个性突出,而让考察队赞叹是名副其实的“宝仓山”。

段氏后裔段苹生在宝仓山里的中村寨,幼时曾见老祖制太和甜茶,很是神往;并按风俗尊祖制,拜蒙古人为干爹。其干爹祖上以制铁器得名,深知打铁最需的是“炉子”,见干女儿灵秀可人,遗有大理段氏之风范,希望其不要遗忘祖宗的“南诏文化”,又想到段氏与铁家多少代的渊源而取名“炉诏”。段苹对干爹之教诲深记不忘;历史机缘,段苹担起重任,再制太和。夫妻俩在村民的指引下,寻遍这里的古茶名寨,探访前人、入寨试制、受益非浅。当寻访到宝仓山的文兴村时,发现这里古茶遗存较多,且被管养得很好,村民种茶制茶的积极性很高,家家种,户户制,但不会制太和甜茶。

村民依茶置业,靠茶发家致富。在村委会的组织领导下,正引种改良,开荒种植,已是茶园满山茶香幽扬。段苹夫妇在村内走访试制太和甜茶后,发觉这里虽引种的品种杂,最多为文和大白和秧塔大白,很有前景,定可成为太和甜茶再兴之地,渐生到此建厂之意,后被拖延,又因07年其夫李琨在经营普洱茶时惨败而搁浅。直至09年在文兴对口帮扶单位的邀请下,顺古道,过难达桥入村。在山丫口旁建厂,真正走上了太和甜茶的复兴之路。

宝仓山体壮身实,隐藏着很多未知。今又因深山藏古茶而倍受各方追捧,更是太和甜茶之福地,正续写着它的传奇。

寻茶记:芳香镇沅之“月光白”|品茗鉴山


普洱市镇沅县振太乡史称“太和”,古属银生城,地概宝仓山、老乌山、太和谷,是南方古道上的茶马重镇。这无量山中太和谷及旁边两山多属丹霞地貌,太河从中而过,到景谷芒玉(蛮玉)时,两山合拢,水无行处。历经百万年后,水破山行,于两山之中凿出近十公里的芒玉大峡谷入威远江,汇澜沧江,欢声笑语向大海。

这里有一地方传统名茶“太和甜茶”,很多人认为它是一种茶,其实它是两种茶的组合。一个为红叶红汤红韵,是靠人作出来的,是靠太阳晒出来的,是“晒红类茶”,属“云南传统红茶”范畴。一个是黑叶白毫,黄汤花香,人无为,靠夜晚阴干的茶,是‘阴干类茶’,属“云南传统白茶”范畴,被直称为“浪青茶”,先前各地有“仓山雪、老乌云、太和眉”等等称谓,现被传为“月光白”。

白茶的生产业界早有定论,无需争辩。按传统的说法,白茶工艺诞生于福建,但在相似的社会背景下、相近的发展阶段下、相同的社会生产条件下,会不会不止一地,比如云南自发产生相似的工艺?就普洱茶而言,其历经千年的发展,直到明代以后才广为中原人所知。同理,云南由于地处边疆,除普洱茶之外还是云南传统红茶、云南传统白茶的原产地,这些工艺可能在云南当地存在了数百年甚至上千年,一直不被中国主流茶界知晓,默默在云南民间流传。云南月光白是一种原始的白茶加工工艺,其加工制作完全不需要什么工艺,不需要人来加工制作,极其简单原始,天时地利人合,一切自然天成,皆可随意而得,无需刻意为之,这也符合云南现代以前制茶水平比较简单落后的实际。

在探寻与恢复太和甜茶传统制作工艺时,老辈讲:“……对加工中的副茶加以利用,发现另有风格,又对其研究,形成了以‘摊浪’为主要手段的一类茶,因其简单易学,被更大范围的传播,并流传至今。”

“摊浪”是指把茶鲜摊开、撒薄、降温、失水、浪干。其具有现代制茶学的“萎凋”功能,但又不仅是萎凋环节所能限定的。摊浪不单指一个技术环节,而上升为一种工艺,一种制作方法。月光白的摊浪工艺,也随其它茶一道经历了数次演变,单一个摊浪工具就历经数变:

1、开始是就地摊浪。直接在土地、石板、阁楼、木板上摊开、浪干。各种茶鲜、随性而为,干透就行。

2、制作时太占地,不卫生,成品中有大量青斑,所得产品香不纯,花香不显。总结得摊薄不翻不动不碰。摊浪地也演变成在专用的“篾笆”。

3、这改善了卫生提升了工艺,但劳动强度反还大大增加,又演化出在长方形的、有一定强度的可收放的专用“茶笆”上摊浪。其方便一人搬运,可置于地上、楼上、架子上,还可以置于房瓦上。变平面摊浪为立体摊浪,节约了面积、稳定了品质、提高了效益,进一步扩大了生产。

4、鉴于专用“茶笆”透气性还不够理想,操作还不方便,人们又研制出两头收口、上翘的“船形茶笆”,这样既增加了它的透气性,又加强了它的稳固性。一个船形茶笆各茶通用,可使用几十年或上百年,真正成了茶人世家传家宝,澜沧江中游两岸的茶农至今都还广泛使用它;摊浪、阴干工艺自此成型,月光白独立成茗。

月光白的制法也由自然天成演化变成刻意为之。在追求口味的同时,又注意外形,用外形来判推品质的好坏。初始时月光白也是无制法,只要求不晒,自然浪干,由于失水不匀,会有大量青斑产生。青斑会含有大量青臭,味不醇和,严重影响到品质。所以在摊浪中人为的控制茶鲜的失水速度以及匀度,既杜绝青斑产生又防止脱叶,防止它腐烂,看似不管不问,实则时时关心、时时看管,不劳但心至则成。

上等的月光白,原料多叶单芽或一芽一叶,摊浪好的茶黑底银毫,自然收缩成幅,无青斑、无红张、无粗梗、无长脚、花香浓郁。有人说,用现代制茶学来讲,它就是“萎凋”而成的茶叶。其实不然!“萎凋”是指生命体在脱离母体后在自然状态下变萎变软,缺氧失水,逐渐失去生命的过程,是个消耗内存的过程。所以人们为了保其所有,就会加速萎凋,所以就有了鼓风萎凋或加温萎凋。现代茶学有“轻度萎凋”“中度萎凋”和“重度萎凋”,也有了“自然萎凋”“人工萎凋”和“太阳萎凋”。而摊浪还得把这一过程延续,让其失养分失水份,进而通过分解进入发酵阶段。茶鲜生命特征消失后,细胞壁、细胞膜破裂,细胞液溢出,从而出现茶汁溢出现象,进而转入有氧发酵,即氧化分解的过程。这看似不变的外表之下,在激烈的发生着反应。茶汁渐渐氧化,茶鲜内面会变黄变红逐渐变黑。而茶毫面失水变白发亮。只有充分的进行氧化反应,才能彻底的消除青斑,才会甜韵花香,才能天地太和。

太和谷东面的老乌山、西面的宝仓山里都生长着‘芽肥叶大毫白’的大白茶。品种的特性、良好的生长环境、丹霞地貌的砂岩土壤构造等等,让它所含氨基酸、蛋白质等鲜爽类物质较为丰富,成就了太和甜茶的“太和甜韵”。这甜韵在它“一红一白”组合中都存在,晒干为红、阴干为白。它们虽表象不同但本质一样,是同一原料按不同的指导思想、不同的理念,提升而成的不同工艺,造就了风格完全不同的两个茶——晒红与月光白。它们看似独立永不相交,实则本性一致浑然一体,实现了制茶与做人的相通,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万物的共生,达‘阴阳无极、天地太和’之境界。

茶在自然进化中各有不同,原始型茶区多大中小叶共生,按优胜劣汰方式,以自然选育为主、人工选育为辅慢慢淘汰。叶型大的、产量高的、品质好的、方便种植管理采摘的,被各地选育保种传播。人工干预比较多的茶区、进化的茶区、成熟的茶区,种源一致,叶型大小、叶色等外观一致性好,茶园整体如一,更显地域特色、品种特性,形成各地不一样的茶品风格,成就了普洱百山百味(特殊历史情况下开辟的新茶区新茶园也会显杂花)。但也不可能处处都是大叶型茶,也不可能都是同种大白茶。宝仓山大白茶在不同的小区域、不同的环境下进化有别,也不尽相同。八十年代进行茶种资源普查时,在景谷县民乐乡发现的命为“秧塔大白”,在镇沅县振太乡发现的命为“文和大白”。这些年在景东县无量山,茶农又发现驯化出,芽更肥叶更大,产量更高、品相更好,更方便管理采摘的大白茶,命为“普景一号”。这些都是制月光白之好料,正续写新篇章。

有些专家认为这宝仓山中大白茶不是原生种,而是百年前从澜沧江西岸的双江勐库引种而成。在澜沧江东岸的众茶山中普遍存在此说法。茶出银生界诸山……,在多次多地的考察中也得到充分印证。勐库种经多年无数代选育定型成名之后,随云茶产业第二次大发展时期,广泛的向外传播、向澜沧江东岸传播。这是茶出银生一路向南传播,优胜劣汰之后的风往北吹,是茶向集散地的集中、向消费市场的靠拢,是茶向核心原产地回流、向北反哺,是茶的一大轮回。这一轮回成就了澜沧江中游两岸的茶叶盛地。但史记勐库种过澜沧江仅百余年,如何来解释无量山中这数百年之大叶古茶。

在清末民初这社会大变革的时期,爱国志士贡爷乡绅,教育兴邦,实业救国,促进了地方民族产业的发展。双江的彭氏家族、景谷威远镇的杨贡爷,景谷黄草坝的王贡爷、景谷西萨的邓贡爷(现归宁洱县),景谷困卢山的李贡爷(困卢山原名“困鹿山”,现划归宁洱县),景谷小景谷乡(原属景东县南五区)的纪大人等都依托茶业发展地方,成就了茶业新生带的兴起,奠定了百年之后的辉煌。

小景谷茶业的发展,众商家及茶农完成了量的积累质的提升,逐步掌控了话语权,使茶的聚散交易中心慢慢由太和南移至此。今镇沅太和“盐茶马帮走四方、太和嘉兴美名扬”之盛景早已不见,太和谷也因景谷“响水大坝”的建立(现称“无量湖”)被一分为二。

云茶的兴起让月光白又再现辉煌,“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又让它独领风骚。小景谷也逐渐发展成滇西南最大的民间茶叶集市,宝仓山老乌山的藤条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跨越行政区的新概念大茶区也在论证规划中;太和人正依托古茶发家致富再兴祖业,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一业兴百业旺。正是“茶成万户侯、家和万事兴”。

马邓茶_普洱26座古茶山云南镇沅马邓古茶山怎么样?


马邓茶是云南省八大名茶之一,自古以来有着较高的声誉,然而在马邓茶的原产地,马邓茶从来都是要被“订购的”却鲜为人知。所谓定购就是指当地茶叶初制所和分散农户分别订购到茶农,包揽当地马邓茶鲜叶的收购加工。

据了解,马邓茶多数是绿叶市场,老百姓一家有两三亩,都要通过做茶人、商人去进行加工。目前者东镇马邓茶区域共有3个初制所,成规模有3户,小规模经营30户左右,茶农不用再辛苦背着鲜叶到集市上进行交易,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在家里就能坐等茶商的收购和订制。

正值茶叶上市之时,在者东镇马邓村,正在帮忙别人收购加工茶叶的老房子组当地村民刘应德说:“鲜叶茶农个人家采来卖,我负责收购,今年鲜叶的收购价17至20元每公斤,能收个五六百斤。我们收购的茶叶纯度是是有保证的,哪家有多少古树茶,地块在哪,我们都清楚,一般都是定户、定地块去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收购。”

历史上的马邓茶是用马邓特有的古树茶品种的原料加工形成的晒青茶,马邓茶属乔木型大叶种茶,具有茶水翠绿,色美味香、耐泡、茶碱不腻茶杯等特点。在1981年云南省全省名优茶鉴评会上,马邓茶获得云南省八大名茶之一的荣誉,受到广大消费者的亲睐。

马邓茶在者东镇分布区域广泛,茶叶品质各有不同。马邓茶分为3大片区,分别是拉连片区、马片区和马球果子片区,三大片区有三个不同的特性。拉连片区更苦,爆发性强、味苦,马果子片区出味慢,回味甜。马邓茶历史悠久,出名早,孕育了“金阳”“顺意”“麦地”“马鞍山”等茶企的发展壮大,形成了今天“被订购”的局面。享誉中外的马邓名茶和如今分散“被订购”的格局形成了马邓茶当前的发展现状。原题《被“订购”的马邓茶》

【马邓古茶山】相关

马哲峰:哆依树寻茶记


易武,钟情于普洱的茶友们心目中的圣山。从初识普洱入易武正山寻茶,再到迷上普洱寻茶易武的村村寨寨,直到无可自拔的爱上普洱,深入秘境寻找钟情的国有林古树茶,那是独上高山望尽天涯茶路后,属于普洱茶的绝世芳华。

从名山、名寨到国有林,普洱茶产区的版图不断的细分,那是钟爱普洱的茶人,身体力行孜孜不倦的努力追寻,期望有朝一日,能够遍历国有林,寻找到令人心醉神迷的普洱风韵。

清晨醒来,窗外阳光明媚,又是一个晴朗的好天气,这样的天气与深入国有林寻茶最为相宜。相约三五好友,共赴心仪已久的哆依树古茶园,探究隐藏在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中古茶园的奥秘。

从易武街上出发,九零后的青年茶人卢?同他的好友刘承、吴世通驱乘一辆皮卡车头前领路,守兴昌号掌门人陈晓雷开着吉普牧马人,载着他的合伙人董董姑娘、马博峰与我紧随其后,两辆车一前一后,出易武镇右转沿214省道奔江城方向飞奔而去。已经过了上午十点,满山的云雾已经消弥不见,坐在阳光普照下的越野车里,一路迂回穿行在绿荫道上,窗外层林叠翠,耳畔风声响起,令人心旷神怡。

车过高山寨下到谷底的公路上,行步数公里,岔路口出现在视线里。倘若左转则通向象明乡,直行奔向江城的方向。一眼瞥见岔路口的指示牌,直行11公里过曼腊村、30公里过曼乃村、45公里过倮德村,这三个村都是易武镇下辖的村委会,直叫人感叹易武镇的行政辖区地域广袤,而易武正山近年来兴起的诸多小微产区国有林古园,则满天星般分布在西双版纳易武州级自然保护区的热带丛林里。

车辆继续行驶,左手边是水流淙淙的磨者河,道路两侧次第分布的是曼腊村委会下辖的漫撒、帕扎河、杨家寨等村民小组。地广人稀的边疆地区,一个村委会的辖地之广大,都常常会让外来者感觉无边无际。

车辆跨越一座小桥行驶至杨家寨,右侧溪流边上不起眼的一座黄色平房就是村民小组办公的所在,看起来平素里无人值守,铁将军把门,并无一人。右转沿溪流边上的水泥路进山,行不数百米,水泥路面消失不见,坑洼不平的土路出现在眼前。太阳能够照射到的路面,尚且干燥平坦,阴凉背光的所在,仍然是泥泞不堪的路面。四驱的皮卡车、吉普牧马人越野车显现出了硬朗的一面,嘶吼着穿越泥坑,驰骋颠簸在土路上勇往向前。前车在干燥的土路上行驶过后,荡起的漫天尘土,时常会遮挡后车的视线。穿越香蕉林、橡胶林等经济作物林地,十数公里之后,西双版纳易武州级自然保护区的石碑再一次出现在路旁,提醒人们这里属于保护区的领地。

继续前行,路边上尚存留着低矮简陋的房屋,那是旧日时光留下的印记。道路右侧的溪流,时而近在眼前,时而折向河谷的另一边。葳蕤茂盛的森林取代了人工种植的作物,就连手机的信号全都消失不见,感觉瞬间穿越时空,与外界的现代生活失联。凭借熟谙地形地貌的前车带领,车辆两遇岔路口都选择了左转。行至路的尽头,只有一家人生活在这森林间。打过招呼,停放好车辆之后,一行人接下来彻底回归了农耕时代,完全要依靠自己的双脚,步行去往这热带雨林深山更深处探访国有林哆依树古茶园。

沿着通向山巅蜿蜒曲折的林间小道,一行人开始爬山。同行一群人中,年龄最小的是刚满十八岁的零零后小伙子吴世通,圆圆的脸,圆圆的身材,大家都习惯于呢称他作通通。就年龄段来看,这一行访茶的人中八零后都是当之无愧的主力军。七零后就只有我自己一个人。出乎意料的是通通最先嚷嚷着说:走不赢了,腿好酸哦!董董姑娘打趣他说:“七零后的大叔都还在努力向前,零零后的小哥哥要跟紧一点。”叫归叫,上山的时候,通通拽着两个八零后的同伴,奋力向前迈进。闲聊中得知:不同于八零后、七零后或多或小经历过艰苦生活的磨练,随着普洱茶市场的热络,茶山上的零零后们普遍都有了更好的物质条件。再也不复父辈们当年操持农耕、狩猎活动锻练出的强健体魄和铁脚板。在高山上的乡镇,或者是城市里,零零后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正在趋向于一致,这也预示着未来的普洱茶行业,或将迎来巨变。时代的洪流,汹涌而至,又呼啸向前。

一路上行,多数的时候都是在爬坡,时不时会有一小段平坦的道路,少半下坡的路段。道路边的树上时不时会出现指引前行的路牌,指明方向,一路沿着山脊上行,就是通往哆依树古茶园。仔细观察后发现,这是一条连接绵延起伏的山峰的路线。每每遇到连接两座山峰的山脊,一定会有先下坡再上坡的状况出现,山脊处往往非常狭窄,宽不过丈许,两侧都是深不可测的沟壑与深渊。行至中途,又遇到山脊,树木稍显稀疏,陈晓雷用手指向远方道:“倘若翻越这深深的峡谷,再翻过对面的那道山梁,就是我们曾经造访过的国有林薄荷塘古茶园。”纵横的河谷阻隔,看似近在眼前,实际隔着峡谷高山。遥遥相对,却默默无言。

在这条被我戏称为“驼峰茶路”的路线上,山脊两端连通的主峰顶部,往往地势平坦,按照云南人的习惯都可以叫作“大平掌”,名字通俗易懂,且十分的传神。茂密的树林之下,星散有前人栽种的茶树。旁边则有西双版纳易武州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所的告示,严厉警告不允许新僻茶园。这里是茶树最后的乐园,正是有赖于森林的荫蔽,才有了国有林古茶园受热捧的局面。

步行两个小时之后,时针指向了中午一点半,我们的行程已过半。原本打算到达哆依树古茶园再用午餐,只好在来自肠胃的声声抗议中临时做了改变。山巅之上寻找不到芭蕉叶,只好席地团团围住,简单用餐。餐后打包将包装袋之类带走,早已经成为了无需再行嘱托的好习惯。

午餐过后的体力恢复过来,稍稍加快了脚步向前赶。穿越了一个又一个山脊和峰峦,在上上下下的路上,心跳、呼吸也随之律动起伏。最大的感触是早前访茶薄荷塘、冷水河的行程中出的汗,都比不过去哆依树路上流的汗水的一半。

就在脚步已经沉重到再也抬不起来,大汗淋漓过后口干舌燥,已经快要没有一丝一毫力气的当口,前方传来陈晓雷的呼唤:“到了!到了!”紧接着转过一个弯,哆依树古茶园就映入人们的眼帘。

迎面看到一棵高杆茶树,高可十数米,但见枝叶晃动,却是有人攀爬在树上,茶树上的茶果、茶花与老叶天女散花般纷纷落下。询问坐在梯子上手脚不停忙着疏叶的茶农,回答说:摘掉了一部分老叶子,来年春天新梢萌发的会早一点。

穿过茶园,在茶农临时搭建的棚屋里稍事休息,喝点水补充身体丧失的水分。听闻最大的高杆古茶树在这茶园下面的峡谷最深处,于是打起精神头来,沿着之字形的小路,亦步亦趋的去往峭壁下的茶园最深处。将近半个小时,方才下到古茶园中间。触目所及,到处都可以看到高杆古茶树,这种茶树身姿挺拔,被有人贴切的形容为“茶树中的长颈鹿”。最大的一棵高杆古茶树,目测树高20米左右。陈晓雷取出随身携带的尺子测量,围径近接近110公分。另外一株与之大小相若的高杆古茶树,长势不如前者茂胜。疼惜爱护古茶树的主人,用竹编的栅栏将其围挡在中间,冀望其福寿延年。另外一棵高杆古茶树,不知何故倒伏在了茶园中间,所幸还有一枝根深扎在土壤中,维系着它的一线生机,苟延残喘。一株贮立在茶园中间的古茶树,年老体衰,树心中空,衰亡后徒留树干枯枝,令人心生惋惜和感叹!在这声名显赫的国有林茶园中,依哆依树古茶园拥有50多棵高杆古茶树的却也十分罕见。

逡巡在哆依树古茶园中,抽样测量茶树的真叶,可以看出占据优势地位的仍是大叶种,这个几乎是大多数古茶园的规律性表现。这个时节,茶树已经很少发芽,细心的找寻了半天,也只找到一两颗幼嫩的茶芽。古茶树是如此的神奇,咀嚼品味茶芽的感受,与它加工成的普洱生茶,有着令人惊异的一致性风格。如同这哆依树古茶,入口苦中带涩,苦强涩显,苦尽甘来,犹然微带涩感。曼妙幽雅的花香,山野气韵尽现。

天光云影徘徊之间,头顶的阳光渐行渐远。低头看表,时针指向四点。恋恋难舍的往山上走,三步两回首,这难得一次的探看,又有谁能知道,再次的相见,或许已是经年。

哆依树,名字听着就叫人喜欢。在这植物种类繁多的热带雨林中,最多的是各色的树木,反而是茶树最为少见。哆依的名字本叫多依,生长于山野沟边、溪旁或灌丛中,海拔1000~3000米之间,是云南特有的野生果树之一,这里亦是它的乐土和领地。多依果亦是观察最适宜种茶的消息树之一,茶农质朴的话语体系中笃定的认为:有多依果的都是好茶地。用哆依树来作这片古茶园的名字,确实十分的相宜。

已经将近下午四点半,还有漫长的路程,等待我们再次用双脚一步步丈量往回赶。下山的途中,再次清晰印证了来时的判断,来时多数时间一路上行,回去的时候顺山势下行,一路足底生风。时而左边,时而右边,两侧峡谷中不见流水潺潺,但闻水声淙淙,和着夕阳下的光影,清脆婉转的鸟鸣声声,一路伴人同行。

回首这一天天走过的茶路,最叫人感叹的莫过于通往哆依树古茶园的山间小路。上上下下,起起伏伏。在前途无望之后迎来转机,在艰苦磨难后收获惊喜。这才是深入幽境寻访国有林古茶园后,终于洞悉普洱茶内含的风韵与深藏在奥义!

砍盆箐寻茶记(上)镇沅普洱茶怎么样?


早就听说普洱镇沅县的砍盆箐茶有名,但一直未能得见,更谈不上入口品尝,每个爱茶之人对极品级别的茶都有种莫名的向往,笔者也不例外,而这个愿望终于在2016年秋天实现了。

雨水 • 行路难

普洱2016年的雨季,雨水格外多,全境都在不停地下雨,所以今年的秋茶是名副其实的“雨水茶”。此行上砍盆箐古茶山,笔者最担心的也是雨,很怕雨水挡路,难圆笔者上山的愿望。

笔者此行,还邀约了普洱茶文化学者李琨作为向导和指导,李琨比笔者年长几岁,所以笔者亲切地称他为“琨哥”。笔者抵达镇沅县城恩乐镇的同时,琨哥则在砍盆箐古茶山所在的镇沅县勐大镇等候,虽然天空还在飘着雨,但琨哥说上山应该无妨。

开车送笔者从恩乐到勐大的司机师傅,早上七点准时出发,因为在修路限行,必须在八点之前通过“五一”(关卡)才行,一路都在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经过“五一”附近,雨开始变大,路也变得颠簸泥泞,但并未影响前行,不到八点我们已经通过“五一”。继续往勐大赶路的笔者这才放下悬着的心,这时却突然听到一声声炸雷响起,紧接着一道闪电在车前方划过,笔者坐在副驾驶座位上,不由得感觉心惊肉跳,可却发现旁边的司机师傅一幅泰然自若的样子,笔者问他难道不觉得害怕吗?他只淡淡地说了句:“习惯了。”

“五一”到勐大镇的路愈发好走些,笔者终于在早上九点多左右与早在那里等候的琨哥会合,而与琨哥一同前来的正是砍盆箐古茶山上一个重要的人物——镇沅县勐大镇文况村村委会书记陈宗良。这一路寻宝,就是他领路。

勐大镇自古以来就是镇沅商业发达的地方,旧时称“勐统”,是各种商品的集散地,茶叶、农产品等都在此交易,勐统河谷可耕地多,且地肥水美,蔬菜尤其香甜可口,种植业十分发达。

寻宝• 在路上

笔者与琨哥改乘陈书记的越野吉普车先到文况村村委会,再换乘马力十足的三菱越野进砍盆箐,琨哥戏称我们乘坐的是陈书记特别安排的“砍盆箐专车”。这话其实一点都不夸张,因为上古茶山的路非常不好走,加上下雨路变得更加泥泞,如果不是不熟悉地形的人带路,几乎是不可能找到的。这让笔者更加感觉到砍盆箐的神秘,这段寻宝的经历注定不寻常。

陈书记说,我们此行比较幸运,天气并不算太差。之前也有媒体上山采访,因为遇到恶劣天气,很多地方都没转到。即便如此,进砍盆箐的路还是相当艰难。“敢看(路)还要敢坐(车)才行”,琨哥笑着说。

琨哥做茶多年,也曾慕名来到砍盆箐寻茶,他记得第一次来的时候,竟然没找到进砍盆箐的入口,无奈无功而返。第二次找了个向导,终于进到砍盆箐,并见到陈书记。此次他是第三次进砍盆箐,他也想看看砍盆箐古茶山眼下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状况。

“砍盆箐专车”在文况村的各个村民小组之间穿行,路上不时遇到搭车的村民,陈书记不时向他们嘘寒问暖。可以看出,土生土长在文况村的陈宗良对家乡人民有种特殊的感情。

神秘• 古茶园

听说笔者是来砍盆箐寻宝的,陈书记自然清楚,整个文况最大的“宝贝”就是在砍盆箐了。我们的“砍盆箐专车”一路颠簸着来到砍盆箐村民小组村部,这里也是砍盆箐茶的加工厂所在地,我们来的前三天,他们才做完秋茶(雨水茶)。

陈书记让我们歇歇脚,喝口茶再进茶园看古茶树。陈书记先拿出存了三年的砍盆箐老茶给我们喝,这茶当时的价格是一公斤800元。

笔者一闻,果然是香味扑鼻呢!琨哥从专业的角度给出了这样的评价:砍盆箐古茶杯底香好、入口润、后劲强。

但是琨哥也指出,这种用传统手工制作方法制作出的茶都要放,因为这种茶的劲头都比较猛烈,放一段时间后其苦涩味就会弱一些,从而产生新的芳香物质。正所谓“不苦不涩不是好茶”,“涩”要会转化成回甜,这就是好的效果;如果“涩”不化,感觉口腔腻腻的,不感觉到生津和回甜,那就不是好茶。

而且砍盆箐茶作为高山茶,茶汤中毫多,内含物质丰富,特别是氨基酸和蛋白质,难怪笔者喝的这款茶在温度较低的时候看起来不是那么透亮。

而后我们又品尝了陈书记最近带领村民做的秋茶,喝下去果然感觉有些涩,但紧接着就是口生回甘。真是名不虚传的好茶呀!

笔者感觉到,这就是我们此行寻到的第一件“宝贝”!琨哥接下来的一席话让笔者对砍盆箐古茶山的兴趣再次提起来,非要到古茶园看看不可。(未完待续)

普洱26座古茶山巡礼之马邓古茶山_镇沅古树普洱茶特点


导读:上期为茶友们讲述了勐大古茶山,详见《普洱26座古茶山巡礼之勐大古茶山》,本期作者将为大家解读镇沅古茶山之马邓古茶山。

马邓古茶山自古盛产名茶,曰:“马邓茶(或老马邓茶)”,是镇沅的传统历史名茶之首,因史上以制作绿茶而出名,故又称马邓大绿茶。其名声早在300年前就扬名于世外,后于1981年在全省名优茶鉴评会上荣获云南省八大名茶的殊荣,受到广大消费者的亲睐,被称为绿茶类中的明星产品。

马邓茶园是马邓古茶山的代表性茶园,地处哀牢山西坡,原产于镇沅县者东乡马邓村。现有迹可循的种茶历史可追溯至800年前,现存的栽培型乔木型古茶树约有500余亩。据说,现存的部分古茶树,是300年前肖氏家族引导而种植的,当时的肖家居住在离马邓很近的凹龙村,知晓马邓茶在外畅销,就发动当地村民栽种。

传统的马邓茶,特指原产地域内特有的有性系、小乔木型、大叶类、早生种的古茶树品种茶。该树种特征生育能力较强,抗寒性较强,其原料所加工而成的晒青茶,具有身披白毫,芽叶肥壮,香气馥郁、带野生茶的甜香,滋味浓厚,品来喉韵甘润绵长等特点。20世纪80年代,在普洱市其他县区也有引种。

在新中国建立后,马邓茶作为佳品远销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香港特区。据资料载,1990年5月14日,泰国公主玛哈扎克星·诗琳通殿下在访问中国期间,在云南省政府宴会上喝了马邓茶之后,称赞不已,当即表示要将该茶带些回国饮用,省政府便赠送她200斤马邓春茶,此事一时被传为佳话。

一向有着较高的声誉马邓茶,在近几年来,其“真容”难寻“芳踪”难觅,被业界传闻是名存实亡历史名牌茶。追其缘由,是茶叶种植面积少,品种老化产量较低,古树茶与台地茶混杂等所致。其实不然,深入马邓茶园的人就知其故,今天的马邓茶已沦为一个尴尬的角色——茶叶“味精”,成了一些厂家商家制作拼配普洱茶产品时用于提香与增加回甘的原料。

以马邓古茶山原料而制成的普洱茶,其茶样主要特征:条索肥壮,汤色黄亮,苦涩较弱,回甘快而持久,香气纯正,汤质饱满厚重,山野气韵强。普洱市镇沅县五大古茶山讲解暂告一段落,下期讲述普洱市景谷县区域内的五大茶山。

砍盆箐寻茶记(下)镇沅普洱茶怎么样?


神秘 • 古茶园

砍盆箐其实只是文况村15个村民小组里的一个,但是砍盆箐古茶山却是泛指以砍盆箐古茶园为核心区域的茶片区,主要集中在普洱镇沅县勐大镇文况村。

琨哥说,一款茶的味道与茶树所生长环境的海拔、植被、水分、土壤、气候、树品种、加工工艺等因素息息相关。

砍盆箐小组总共有800多亩茶园,其中古茶100多亩,海拔1900米左右。砍盆箐村民小组只有9户人家,砍盆箐茶是当地30多个村民自己加工制作的。与陈书记同行的张朝强负责加工厂技术方面的工作,陈书记带笔者进加工厂参观,笔者发现揉茶机都还是崭新的,像是没用过一样。陈书记说,这种从外面购买的揉茶机根本用不上,因为必须是手工制茶才能制作出砍盆箐茶特有的味道。

身为技术顾问的李琨也曾受邀到砍盆箐做茶,但被他回绝了,他认为一方茶须有其特殊的味道,过多的外来人为干预,会让本地茶失去其特有的味道,这样的事他是不愿意做的。

话说了这么多,笔者已经按捺不住想进古茶园转转的愿望,陈书记、张朝强、琨哥与笔者这个四人小分队便开始徒步进入砍盆箐古茶园。

一进山,琨哥就把路边的石头指给笔者看。这种看似普通的石头名叫羊肝石,属本地土壤,见风就化,透水性强。琨哥说,这种土壤环境与附近的老海塘古茶山接近,但与老乌山、宝仓山、田坝等地不同。最为关键的是,砍盆箐古茶的香味多半就与羊肝石有关。

砍盆箐古茶树的种植历史已无从考证,但古茶树人工驯化的确是从明末清初开始。相传古时候,山里的先人们将山里的树木砍伐下来,掏空做木盆用,“砍盆箐”由此得名。后来为了出走大山到外面闯荡,古人将山里的树木砍伐下来做成木船,船顺着溪流出去,所以这里也被称为“砍船箐”。

关于这里种植茶叶的历史,还有个传说。据说那个时候抓壮丁,砍盆箐的一名男子被抓到景谷县,这名男子后来逃出兵营,把茶籽带回家乡栽种。从那时起,砍盆箐就开始有了茶树。民国时期云南省曾组织斗茶比赛,那个时候砍盆箐茶和马邓茶均获奖。但由于交通闭塞,砍盆箐茶后来就销声匿迹了。

1976年,云南省有关部门派技术员到砍盆箐采摘了一些茶叶送到昆明去检验,证明这里的茶叶品质很好,特别是较大树龄的古茶树更是值得保护。

砍盆箐村民小组村民的住处原先就在现在的古茶园,因为生态保护的需要,9户人家集体搬迁,所以现在的古茶园里还有一些村民生活过的痕迹。石磨盘、石水缸散见各处,被砍掉的茶树树桩也依稀可见,这些茶树当年被砍掉,空出的土地用来种粮食。

从这些古茶树目前的状态看,很多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喜结连理(双树双生)、老态龙钟(树枝扭曲)、树瘤满身(枝干被砍后的痕迹)等,这些只有在古茶树上才会有的有趣的生长现象,你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由于当地对茶叶种植生产依然不够重视,发展思路没找对,2010年的时候汽车进村都困难。陈宗良担任文况村党支部书记后,改善基础设施扩宽村路,现在四驱汽车都可以开进村子里。而俗称的“毛路”即非水泥路面,目前只有16公里。

砍盆箐虽然已经形成品牌,但目前产茶量少,只做晒青散茶,技术管理还跟不上。路修通了以后,陈宗良觉得自己最大的任务,就是把砍盆箐茶的品质用科学方法进行加工,让其体现出优良品质,带动村民们共同走向致富路。

砍盆箐每年茶产量只有八九百公斤,不足一吨。茶叶合作社每年从村民那里收鲜叶加工,卫生统一标准,用老铁锅炒茶,光是一口铁锅就需要一千多元。由于缺乏资金,大规模的厂房无法建设。2016年砍盆箐古树春茶一公斤售价2600元,秋茶2500元,且已经被订购一空。

琨哥在参观过古茶园后,发现很多茶树长了籽,而茶树长籽是表示不想长或者停止生长。他认为砍盆箐古茶树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目前是处于采摘不足、维护不力的状态,基于此他给砍盆箐古茶园的维护提出些意见,比如根部需松土、修剪枝条、修地衣、用发酵时间合适的羊粪或牛粪施肥等等。

蚂蟥 • 纯生态

梁老汉带我们去看一棵三家村村民小组一户人家的大茶树,由于大茶树周围杂草丛生,还有小溪流过,村民很少去那里。这样的环境正是一些生态水生昆虫生存的好地方,就在这里笔者遭到蚂蟥的偷袭!不过这正说明这里纯生态的环境,没有遭到任何的人为破坏。

笔者还回想起在砍盆箐古茶园与一条黑眉锦蛇不期而遇的情形,那条幼蛇正趴在一棵古茶树树杈上休息,根据其习性特点,这条幼蛇应该是9月底孵化,喜欢居住在村子附近,专吃村子里的老鼠,是一条无毒有益的好蛇呢!这又何尝不是砍盆箐的又一件“宝”。

在新农村建设和脱贫攻坚战役中,文况村的各个村民小组也在行动中,很多村民都在政府扶持资金的帮助下,从破旧的老房子搬出来,很多新房子都在建设中。陈书记不时走访这些帮扶户家庭,关心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

在三家村村民小组帮扶户张开春老汉家,我们端坐良久,这名老汉乐观、开朗的性格,让我们看到文况村民生机勃勃、诙谐幽默的一面。

砍盆箐主要居住着彝族和傣族,张姓是傣族,陈姓是彝族。这里不仅茶出名,烤烟种植也是由来已久,砍盆箐大麦酒更是名声在外,这里还有铜矿矿洞。

陈书记还带笔者去参观了正在建设中的圈田街追歼战遗址,圈田街追歼战被称为滇南战役围歼国民党军残部最后一战。这个革命老区红色文化建设点建成后,会成为砍盆箐古茶山的又一件“宝贝”。

笔者之所以没有把题目写成“寻茶记”,是因为其实走过文况村一圈后发现,砍盆箐古茶山除了“茶宝贝”,的确还有很多其他的宝贝可寻。这座宝藏是先人留下的宝贵财富,更是他们的后人赖以生存和加以保护的宝地。

上天一定会庇佑砍盆箐的宝贝们和它的村民们。

就在截稿之时,笔者得到一个好消息:“砍盆箐”正在申请中国地理标志,这意味着“砍盆箐”三个字将成为其茶产地的专用标志。(完)

寻茶记:普洱茶一路向南之“老帕卡”


太和甜茶突破的喜悦没有持续太久,“天上人间”茶楼的开张也没能打开销路,反而是酒成了当家花旦。一段时间迷茫之后,我又投入了普洱茶的研究。

太和甜茶是镇沅地方名茶,它的再兴是依段苹家传对联而得,是阴阳组合的一对茶。阴也就是当地自产的“阴干茶”,阳就是“晒干茶”。阴干是天造地设无人为,晒干是天地人和共成茗。这两种茶都是靠自然力来干燥,也没有现代茶学的“杀青”,我因此反思现代茶学的工艺步骤:事物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应是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很多东西都是存在历史局限性。这杀青也应该是如此过程,应该是由无到有,应该有它的演化过程。

记得小时候家乡有用一枝一枝的老茶叶在火上快速的烘烤,或者用炭火烧,或放到火堆里炰,然后再放到罐里或锅里煮着喝的制作工艺,其它地区也遗存此法。我想这应该是杀靑的最原始雏形,是人们对茶的加工制作有所认识后采取的措施,是社会生产力不够发达、交通不便、交流不畅、生产工具原始而遗存的方法。同样在老家还遗有把一枝枝老茶叶或采老茶叶,倒入开水大锅中快速翻烫后,快速捞出晒干后煮喝的制作工艺。这应是对“杀青”的进一步认识,也是现代茶学中“杀青”的基本雏形之一。这两种工艺的共同点有:1、都是针对粗老的茶叶。2、生产中强调快速加工。3、都没有现代茶学的“揉捻”工。4、所得产品都是用“熬”喝,还与其它的物品合熬而饮。5、这两种产品都体粗糙无卖相,都是用现代茶学的边角料加工而成。6、都没有大规模、专业化、商品化的生产。

这些原因解答了我的疑问:为什么澜沧江两岸广泛流行的藤条茶采养法中大量被丢弃的老叶没有进行此类的加工?哪怕在制作供应“边销茶”的年代也没有大量加工?这是因为它粗老体壮、饮用不便、运输困难、经济附加值低,所以在规模化专业化的茶区,人们追求更有价值的产品,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这种低效益的制法被抛弃,粗老叶当做肥料直接还田,加强茶田管理,从而获得更好的产出。因此只有在茶叶不多的地方或销路不好的茶区才会保留有此类加工法,才会想方设法增加茶的利用率,创造更好的效益。再结合茶园景象等因素而得:茶产业化程度高的地区除种植面积大、品种纯度高外,它对茶的开发利用是突出重点,主抓利益最大化。种植加工贸易都是围绕着最有效部分展开,并在生产中再次彰显其核心,坚定产业化的方向,创造更大效益;而在茶的原始产地或没有实现产业化的地区,茶种植不广,多在寨子边、田间地头就近种植,面积不大、相对集中,茶树外观纷繁多样。它的开发利用反而是全方位的、是综合的,茶树的每一部分都会得到充分利用,各项功能都得到全面开发,通过这种全方位开发来确保综合效益。但相对来讲它没有凸显主项,没有突出的效益点,所以这些地方开发程度不高,没有实现产业化,反而蕴藏着茶的多样性,更具地域性,更显民俗特色,其也是我们鉴古明今的重点。

在景谷黄草坝茶区考察时,对无量深山中隐藏有如此大面积的茶感到惊奇,更感叹人们是如何运输如何交易的?寻访中得知他们分不同定额,用布蒸而团之或利用竹子,把茶蒸而舂紧,取出晒干,以缩小体积方便运输,这样就能把茶运到更遥远的地方进行交易。茶蒸而压之、团而紧之,其主要目的就是缩小体积方便运输储存,并无它意。在困鹿山考察也得到印证,但他们是蒸而以布团之或以模压之,无蒸而以竹舂紧之。我一直在寻找这种工艺;在西双版纳有所发现,但他们是茶竹相容,舂而烤之,是工艺的发展创新,是依托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野竹,为的是茶竹合一,已形成独具特色的“竹筒茶”。它除方便储存运输外,更重提香醇味,并非陈化,并非我所找。

普洱茶流派众多,对它为啥要紧压也是各有说法,其主流说法是便于后期陈化,便于进行无氧发酵,是形成普洱茶风格的重要步骤。有说它主要是为方便运输方便储存,因为云南产茶区远离中原远离西域远离交易消费区;我也偏于此观点,它的初衷也是储存运输,后才有各项功能的延展,渐演化出定额压制等各具风格的外形,这应该是普洱茶商品化的表现,是普洱茶产业进入成熟期的标准。

2006年,同学说要发展推广太和甜茶,要做茶业,镇沅市场不大,又无区位优势,你还是得到思茅看看。到思茅龙生茶叶交易市场看后(当时还没有普洱市茶源广场),感觉非常不错,但向南行的时机还不成熟,暂时放弃。但此行让我认识了“老帕卡”,让我对此前的推断产生了怀疑。

“帕卡”一词来自于哈尼语,是茶或茶叶的意思,“老帕卡”就是老茶叶的意思,它只产于普洱市江城县。眼前这老帕卡不是“手拣条”,也不是大黄片,都是老叶,老到都角质化木质化了。色黄叶厚质硬反光发亮,以被整理成圆柱状,两头用竹笋叶封着,通体用树皮捆扎着。被按柱体长短,茶色深浅进行再分类归堆、一码码摆放着。它那独特的香味弥漫整个空间,让人垂涎欲滴;听店家讲解,又仔细观察后,我初步得出如下几个推断:

1、外形长圆柱状,粗细相近却长短不一,两端大小略有差别,且小的一端显椭圆形收口状,圆柱状外沿的颜色没有发黑、与柱体内相比没有明显的色差等等,复合竹子有粗细竹筒有长短中空两不一的特征,表明:如店家所说以竹为模而制,而且竹模经过精挑细选。

2、整筒老帕卡之间有明显的色差,而筒内却体色一致,没更多杂花,表明:(1)产区茶种一致性好,品种已经过筛选提纯。(2)加工以村民自采自制为主、而且加工户多、生产批次多。(3)还表明没有实现对外收鲜加工,也就是说没有加工厂。(4)表明店家是多户多批次收购,时间上前后不一。

3、以筒为单位进行记数交易而不是进行计重交易,表明:(1)原料物的痕迹。在生产中的成本所占比重不大。(2)不同重量、不同长短、不同外观的产品能以同一价格实现销售,说明产品销路不愁、有一定的市场。(3)无标准重、计数交易是商品经济欠发达的表现,隐含着以物易。

一上水,香飘扬。这老叶子特有的香味,又有老叶经过加工后,不避光不包装、长期晾在空气中,蛋白质氨基酸等物质氧化见光分解后特有的味道,也就是当地老百姓说的“腊”味。(但太长时间的暴露在空气中、太长时间的光照又会产生“哈腊”味,会影响茶品。)一喝,感触颇多。老帕卡拿起,回太和,更多信息慢慢解读。

老帕卡的制作是在秋冬时节采一年生的老叶(阳面生为上),放入锅中焯水杀靑,也称水煮杀靑或水捞杀靑,还有时会蒸靑杀靑。用时长,其间还会不断的搅动,让其翻滚杀匀杀透。有时还会直接在锅中把水气炒干,就热就湿趁软搓揉,然后在太阳下晾晒多天后回蒸软,用竹筒舂压制形,冷却定形后取出,再用“老虎皮”捆扎固形。最后再次晒干后发运。它保持了古老的杀青方式,用活了老叶,利用了当地富有的自然资源,解决了品相不佳、体积过大、运输困难等问题,变废为宝,登堂入室,成了茶中珍品,以独特的风格赢得更多的消费者。这其中有3个环节引起我注意。

1、是秋冬时节采老叶。在澜沧江两岸的众多茶山中都有此法,都会在此时采出茶树上多余的老叶(一般情况下,只在每条生长枝顶端留两片老叶),还会疏花除果修除细弱枝、折断长得太长的生长枝,回收再造蓬面,清除寄生物,采尽未木质化还能利用的茶鲜。为的是减少水份蒸发,发挥顶端优势,减少细弱枝“鸡爪枝”产生,让有效的水肥得到最充分的利用,让来年春茶发得早发得齐,在保质的前提下获得最大产量。我们将此采发称为“冬采”或“洗蓬采”,言下之意就是对茶树从上到下清洗一遍,造成树枝裸露叶片稀少、满地残枝老叶,很容易让人误认为是过度采摘。其实它是茶农在茶产业化的过程中逐步总结的采摘管理经验,现已被业界总结提升为“藤条茶采养法”。它把多余的茶花果枝叶全部还田,用于茶地的补肥,用于茶树的再生,是要嫩叶而采老叶,并不是要老叶而采老叶,更不是像这里要老叶而养老叶而采老叶。这老帕卡反倒是有点像我小时看到哀牢山民一样利用老叶,但比它原始得多。

2、是它的晾晒。它的晾晒是全天候的,不起不收仍它风吹日晒任它风霜雨露,连续多天的白天暴晒夜晚上霜。茶农有时还会就着露水趁老叶回软之际舂紧,省去了蒸软的环节,利用自然省工省时增效,还产生了独特的香味。这让我对普洱茶的储存发酵有了新的认识:普洱茶的原料是云南大叶种晒靑毛茶,晒也是形成普洱茶特色的一大因素。我们在原料上不但不避讳晒,反而强调晒,而在储存陈化中却要避光?为什么被光照后的普洱茶就是“光污染”?在生产力不发达的从前,很多的紧压茶是没条件进烘房干燥的,多是晾干晒干的,也没强调要避光,也没条件避光,光一直伴随普洱茶。在科学发展的今天我们一再强调避免光污染,难道它就一无是处?老帕卡在它全程中都暴露在空气之中,置于光照之下,被空气氧化被见光分解,在光氧水热及多种微生物的作用下进行着发酵,形成了特有的“腊”味,而独具特色。实践也证实“腊”味的产生与氧与光密不可分,但过强过长的光氧又会形成“哈腊”味,这才是人们所讨厌的,而要尽力避免的。看待事物要用辩证法,任何东西都有两面性,看你如何去把握,如何去控制。老帕卡让我认识到普洱茶的储存陈化与光氧之间的关系,没必要避讳,它还可能是普洱茶特色一大成因。我进行了尝试,在“普洱仓”中加以实践应用,逐步完善普洱仓理论。

3、是“老虎皮”。老虎皮是种藤皮,在有些资料上写为“蒙古藤”。我考察认为这是笔误,应该是“勐谷藤”。它广泛的分布在无量山,从景东到江城都有。普洱市景东县史称银生城,但很多人不知道它还有个傣族名字,这就是“勐谷”,意为水渍之城。在与茶界独立评论人白马非马先生、天下普洱茶国公司包忠华董事长一同考察中,我们在无量山系中多次从老百姓口中听到这个名,有村民还能准确的写出这几个字。加上各地都有“香堂人”种茶的说法,再结合濮蛮彝人种茶时会在地中混植柏树椿树的习惯,看无量山系从北到南遍存此况等等多种景象,从而证明:“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毋庸置疑,“茶叶种植文明一路向南传播……”有据可查,“在古六大茶山成型向北反哺……”导致新茶区兴起,从而实现云茶产业化,成就百年后的辉煌,这一大构想的合理性。

这老帕卡叶形完整、大,用“泡”难于操作,还损外相,用“煮”更显其优,还保其完整。刚制作出来的老帕卡,清香爽口,久置之后醇和香甜,具有特殊的‘腊’味,还具有独特的保健功能,引起众商家的关注,受到消费者追捧。这被其它地方抛弃的老叶子,在这却有了成熟的制作工艺、完善的产业链,已是江城县茶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它地方视老叶为草,这里却废物变宝,让我大惑不解。

江城在东晋南北朝时属永昌郡,隋唐时属剑南道濮子部,南诏时属银生节度,元明时期先后归沅江路、钮御夷长官司管理,清光绪设弹压委员、作为地方行政官吏、军政兼辖。1929年由元江墨江宁河等县拆置,故名江城县。这南蛮之地居住着多少民族让你想无可想,除了你常听到的外还有傈僳族纳西族藏族景颇族,布依族阿昌族锡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水族满族独龙族等等,不但有南方民族还有北方民族,实想不到有如此众多民族。

江城县毗邻越南老挝两个国家,可“一眼望三国”。周边有板山、红河、越南、老挝、易武五大茶区,发源于无量山南涧县的李仙江从中而过,成就了“普洱府江城县莱州”的东南线茶马古道,被称为“水上茶马古道”,是古代普洱茶国际化的最快捷通道。考察还发现它成形于光绪年间,是茶马古道北阻之下南闯而开辟的,是最年轻的茶马古道。对于老帕卡的起源民间有两个版本,一说源于清光绪,一说成于建国后,两个版本都各有缘由,都有它特殊的历史背景,值得进一步探讨。它所采用的焯水杀青工艺在国内已很少,在国外还广泛使用,但依此提升的“蒸靑”在高档茶制作中仍在应用;江城县已认识到它所隐藏的价值,正积极申报非遗保护。古为今用、让传统技艺再现光芒。

再品老帕卡,我们不但品出它的风味特色历史渊源,更探寻到它在茶叶文明传播路径中所起的作用,在云茶产业化进程中的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还品出一片老叶子背后的故事。它让我们走出就茶论茶的圈子,让老叶出新意古树发新芽,让我“普洱仓”研究得到新启发,对杀青工艺有了更深认识。今年的老帕卡已出,正酝酿着腊味,蕴含浓浓的年味,你品品,与往年有啥不同。

以上就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有关《寻茶记:“芳香镇沅”之马邓茶示范园》的全部内容了,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可以分享给更多需要的朋友,感谢您的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