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茶人联谊会秘书长孙蔚夜访元泰红茶屋

发布时间 : 2020-02-20
元生泰灵芝红茶 正元红茶 元正皇家红茶价格

【www.cy316.com - 元生泰灵芝红茶】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中华茶人联谊会秘书长孙蔚夜访元泰红茶屋”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华茶人联谊会秘书长孙蔚夜访元泰红茶屋

中华茶人联谊会秘书长孙蔚夜访元泰红茶屋

7月7日晚,中华茶人联谊会、国际博览会秘书长孙蔚来到元泰红茶屋五四路分店。前几天,魏总去北京出差时,刚拜访了孙秘书长。此次孙秘书长来福州公干,拜访了张老及海峡交流协会相关领导后,当晚特地也抽空来元泰红茶屋与魏总叙旧。元泰高层刘总和郑总也在场接待。

孙秘书长对元泰企业经营及推广都非常关心,魏总向其介绍了元泰近期发展情况及计划。元泰与福建茶人之家的关系密切,魏总也是张天福发展基金会的名誉理事长,中华茶人联谊会做为福建茶人之家的总会,相当关心和支持元泰开展的活动,曾做为2009年元泰红茶节及本届“元泰杯”红茶世界征文、摄影大赛的联办单位。

当晚,孙秘书长在参观元泰红茶屋后,对此经营模式很感兴趣,这种风格更贴近年轻人,有助于年轻人了解、接受传统红茶。元泰一直在探索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华茶,魏总希望中华茶人联谊会能多指导并支持元泰的活动,使元泰能在复兴红茶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孙秘书长也非常感谢元泰对中华茶人联谊会及国际博览会活动的支持,相信元泰最近提出的口号“让红茶成为现代休闲的载体”会有实现的一天,鼓励元泰继续积极参与全国各地乃至世界的展会,努力推广红茶,复兴红茶。

小编推荐

全国茶馆等级评审委员会青岛秘书处设立


全国茶馆等级评审委员会青岛秘书处设立

5月9日,全国茶馆等级评审委员会“茶评委[2017]6号”文件印发了“关于成立全国茶馆等级评审委员会青岛秘书处的决定”。

“决定”提出:根据商务部【2014第23号公告】,《茶馆等级划分与评定》国家行业标准已于2014年12月在全国范围内正式颁布实施,为推动全国茶馆等级评审工作顺利进行,经研究决定设立全国茶馆等级评审委员会青岛秘书处。

自青岛秘书处设立之日起,青岛地区的茶馆星级评审、相关培训工作由该秘书处统一负责,青岛秘书处由全国茶馆等级评审委员会直接领导。任命匡新同志为全国茶馆等级评审委员会青岛秘书处主要负责人,并聘请为评审专家。

青岛秘书处是全国茶馆等级评审委员会在青岛设立的业务分理处,具体承担青岛星级茶馆评审、培训工作的开发推广、组织承办、授牌后年复检和后续服务工作。

全国茶馆等级评审委员会“星级茶馆评审”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以来,受到了茶行业协会、茶馆从业者等茶产业各界的高度认可,为茶馆的标准化经营、规范化服务提供了新的规范性要求和思路,成为了茶馆业绩和服务提升的重要推动力。茶馆经营服务标准化成为了茶馆经营者普遍共识。

全国茶馆等级评审委员会是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所属事业单位商业饮食服务业发展中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颁布的《茶馆经营服务规范》(SB/T10654-2012)、《茶艺师岗位技能要求》(SB/T10733-2012)和《茶馆等级划分与评定》(SB/T11072-2013)三个标准而成立的国家工作机构。目前,其各地地方评审机构秘书处已覆盖全国十多个省市。

中华十大老字号:张一元(茶庄)


张一元茶庄简介:

张一元茶庄由安徽歙县定潭村人张文卿。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在花市大街摆设茶摊,光绪二十六年开设张玉元茶庄。光绪三十四年(1908)张文卿在前门外观音寺街路南购房开设了一间门脸的店铺,取名为张一元茶庄。取意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之意,亦即开市大吉、日新月异之意。不久迁至观音寺街路北一处三间门脸的店铺营业。

1912年张文卿又在大栅栏开设张一元文记茶庄。以文字表示为张文卿所开,三个茶庄以张一元文记为主。茶庄开业后,由于店址优越、经营得法,以质量上乘而声名远扬。

张一元茶庄店堂中不仅设有品茶桌,而且可以看茶叶小样,使顾客先看货后买茶叶。凡买2.5公斤以上茶叶者,都送货上门。在当时北京的商店,张一元茶庄是第一个用高音喇叭播放歌曲、戏剧等来招徕顾客的。

茶庄茶叶质量上乘、色味醇正,茶庄的业务好、发展快,得益于创业者张文卿经营有方。1925年张文卿亲自到福建开办茶场,在福州郊外半山坡盖了几十间房,雇佣当地工人按季节收购新摘的茶叶,并选最好的茉莉花自己薰制,再依北方人的口味就地窨制、拼配,形成具有特色的小叶花茶。以汤清、味浓、入口芳香、回味无穷被京城百姓认可,并广为传颂。张文卿自己办茶厂不仅可以熏制特味的茶叶,而且要比在北京从茶叶批发商手中买货价钱要便宜得多。所以,同等级的茶叶张一元比别的字号茶庄卖得便宜。

1947年茶庄失火使张一元茶庄一蹶不振。1952年,观音寺张一元茶庄和大栅栏的张一元文记茶庄合并。张一元发扬老字号的优良经营传统,在确保茶叶质量的基础上,不断更新、改造、调整、增加茶叶品种,受到消费者的欢迎。1990年在北京召开第十一届亚运会期间,亚奥理事会官员和各国运动员慕名来买茶叶的络绎不绝。

1992年,以张一元茶庄为主成立了北京市张一元茶叶公司。公司成立后,在弘扬张一元老字号传统的同时,适应市场,多方努力,使张一元一些失传断档的传统风格的品种重新得到恢复和发展。

现在的张一元既有龙井、碧螺春、君山银针等名茶,又有深受京城及北方人喜欢的各种档次的花茶、紧压茶、红茶、保健茶等;同时还相继推出张一元包装系列礼品茶。其茶叶品种多达二百余种,集全国名优特茶于一店,以满足国内外广大消费者的需求。张一元的传统服务,电话订货、特需登记、送货上门、代客邮寄等得到了继承和进一步的发展。张一元茶叶公司现已在河北的承德、燕郊,山西的阳泉,以及北京的密云、通州、丰台等地开设了多家分号,使张一元这个北京老字号的传统得到发扬,使企业的规模不断地发展。

全国茶馆等级评审委员会黔南州秘书处设立


全国茶馆等级评审委员会黔南州秘书处设立

5月9日,全国茶馆等级评审委员会“茶评委[2017]7号”文件印发了“关于成立全国茶馆等级评审委员会黔南州秘书处的决定”。

“决定”提出:根据商务部【2014第23号公告】,《茶馆等级划分与评定》国家行业标准已于2014年12月在全国范围内正式颁布实施,为推动全国茶馆等级评审工作顺利进行经研究决定设立全国茶馆等级评审委员会黔南州秘书处。

自黔南州秘书处设立之日起,黔南州地区的茶馆星级评审、相关培训工作由该秘书处统一负责,黔南州秘书处隶属于全国茶馆等级评审委员会直接领导。任命贺红同志为全国茶馆等级评审委员会黔南州秘书处主要负责人,并聘请为评审专家。

黔南州秘书处是全国茶馆等级评审委员会在黔南州设立的业务分理处,具体承担黔南州星级茶馆评审、培训工作的开发推广、组织承办、授牌后年复检和后续服务工作。

全国茶馆等级评审委员会“星级茶馆评审”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以来,受到了茶行业协会、茶馆从业者等茶产业各界的高度认可,为茶馆的标准化经营、规范化服务提供了新的规范性要求和思路,成为了茶馆业绩和服务提升的重要推动力。茶馆经营服务标准化成为了茶馆经营者普遍共识。

全国茶馆等级评审委员会是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所属事业单位商业饮食服务业发展中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颁布的《茶馆经营服务规范》(SB/T10654-2012)、《茶艺师岗位技能要求》(SB/T10733-2012)和《茶馆等级划分与评定》(SB/T11072-2013)三个标准而成立的国家工作机构。目前,其各地地方评审机构秘书处已覆盖全国十多个省市。

“中华优秀茶教师”推选评审会举行


“中华优秀茶教师”推选评审会举行

聚行业之智评茶教人才

“中华优秀茶教师”推选评审会举行

两类33名人员名单即日起在本报进行公示

7月19日,中华优秀茶教师推选评审会在北京召开,主办单位向评审委员会提交了85名基本符合条件的人选资料。中华优秀茶教师推选活动历时近半年,由中华合作时报社、中国社科院工经所茶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由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承办,为保证推选活动评审工作的严肃性与科学性,本次活动组织了茶文化教育界权威人士组成的7人评审委员会,对85位申报人进行了严格而慎重地评审。

茶教师推选引多方关注

中华优秀茶教师推选活动自今年2月14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与较好反响。《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主编安明霞在评审会上介绍,活动分为推荐或自荐、初审、评审、公示、确定、颁奖六个阶段,一批热爱茶产业、为行业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的茶教师和茶文化传播优秀工作者积极报名参与本次活动,并认真准备了申报材料。

本次活动,共有88人向主办方提交了申报材料,经主办单位初审,其中除3人明显不符合申报条件,主办方未提交评审委员会外,其他85人提交给评审委员会。其中高校学科教育类茶教师为20人,中职及社会培训机构类茶文化工作者为65人。

本次评审委员会邀请中华合作时报社社长、总编辑查迎新,中国社科院工经所副所长李维民,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副会长于观亭担任顾问。评审委员会由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教授、博导刘勤晋担任主任,中华合作时报社副总编辑曾峰、中国社科院工经所茶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陆尧担任副主任,浙江大学茶学系原系主任、茶叶研究所所长梁月荣、福建农林大学茶学系主任叶乃兴、安徽农业大学中华茶文化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副教授丁以寿、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原副秘书长、培训部主任李永泉7人作为评审委员会成员。

严格评审选拔优秀人才

作为评审委员会顾问,中华合作时报社社长、总编辑查迎新在评审会上表示,中华优秀茶教师推选活动对于茶文化传播可谓是一大创举,因为社会普遍关注茶叶市场销售方面,在茶文化教学育人上较为忽视,本次活动有利于推动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他指出此次评审委员会成员结构合理、覆盖面广,囊括了赫赫有名的茶界高校教授、社会茶文化教育专家、茶界资深媒体与权威机构,从专业角度上给予多方把关。对于评审委员会,中国社科院工经所副所长李维民身为顾问提出建议,一定要严格执行评审规则,不要硬性规定评选名额,而是要结合申报者的为人师表与专业水准综合评定出真正符合要求的优秀茶教育工作者。

刘勤晋作为评审委员会主任,他表明茶学教育不再只是学校参与,一些社会机构也响应市场需求加入其中,共同提高茶产业人才素质,而此次活动集合这两类教育工作者进行评选,评定名称一定要准确。他综合评审委员会意见,建议根据两者传播性质、专业水准、是否拥有教师职业资格证的差异,将优秀的高校学科教育类申报者评定为“中华茶文化优秀教师”,将优秀的中职或社会培训类申报者评定为“中华茶文化传播优秀工作者”。

评审委员会经过一周的资料审核与面议商讨,逐一对85名申报者的基本资料、获奖证明及教学视频进行审查评定,最终从高校学科教育类茶教师中推选出“中华茶文化优秀教师”8名,从中职及社会培训机构类茶文化工作者中推选出“中华茶文化传播优秀工作者”25名,共推选出33名优秀申报者进行公示。(公示名单详见B5版)

评审委员会名单

评审委员会顾问:

查迎新(中华合作时报社社长、总编辑)

李维民(中国社科院工经所副所长)

于观亭(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副会长)

评审委员会主任:

刘勤晋(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教授、博导)

评审委员会副主任:

曾峰(中华合作时报社副总编辑)

陆尧(中国社科院工经所茶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评审委员会成员:

刘勤晋

曾峰

陆尧

梁月荣(浙江大学茶学系原系主任、茶叶研究所所长)

叶乃兴(福建农林大学茶学系主任)

丁以寿(安徽农业大学中华茶文化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副教授)

李永泉(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原副秘书长、培训部主任)

瑞泰茶栈的兴起与发展


瑞泰茶栈,始创于清道光二十五年。在这之前绍兴山区无较大规模的制茶能力,每逢茶叶收购季节,各地的茶商们络绎不绝地赶到绍兴山区的各处茶叶集散地,如平水、王化、宋家店、汤浦、王坛、青坛、双江溪,再由茶商运至茶厂进行加工。开始时,王化人宋周瑞以日铸岭产的茶叶携带至上海请洋行翻译评审,认为这种茶叶品质上乖,实为饮料精品稀物。

于是,宝顺、怡和、旗昌等6家洋行纷纷与宋周瑞议定,由瑞泰茶栈承包制造,先做一批洋庄珠茶,保利定价,在上海交货,这样经营达44年,以后逐渐扩大,经营非常顺利,洋行对宋也很信任,资金可以预付,瑞泰茶栈向茶农购置毛茶者采用品质优良的开春嫩叶,收购茶叶都用现款交易。贸易经营顺利,使瑞泰茶栈有了大量盈利,在1890年扩建8家茶栈,分设在王化经、寺前、上灶等地,这些小小的村庄,成为茶叶制造的集中地,当地农民在茶季时进茶栈工作,闲时种田,农家经济收入增加来源,茶叶生产也随之发展。以后逐渐扩大生产,成立子侄、亲戚的瑞字号分支茶栈,至19世纪中叶,瑞泰茶栈专门从事收购、炒制和运销平水珠茶,其规模之大,执平水茶市之牛耳。最盛时达25家,其中有的几经归并停办。

鸦片战争后,茶叶出口由原来的广州移到接近茶叶出产地的上海,上海成了茶叶经营的集中地。自1845年瑞泰茶栈开业,至1874年是茶叶出口初始期,1875年至1879年是茶叶出口全盛时期,当时运销欧洲、美国。在美国由威斯马丁的祖父负责经营王化瑞泰的珠茶,很有影响,这期间瑞字门下的茶栈扩展到18家,在章家埠、双江溪、汤浦等地也陆续办起茶栈。

随着茶叶在上海集中出口后中,出现了一种新型的洋庄茶栈形式,充任洋行的买办,向内地或上海毛茶行贩收购毛茶加工,同时与内地联系制造土庄茶叶,这些土庄茶栈的茶叶质量每况愈下,引起人们不满。王化各茶栈素来经营洋庄大帮,加工精细,但因土庄与上海洋行买办私下沟通,质劣利厚,难以匹敌,所以在1934年,王化的瑞字号茶栈均遭亏蚀,达28万银元,茶玫仅存8家。直到1946年,瑞字号茶栈重振旗鼓,恢复经营,仍由各茶栈运到上海洋行销售,艰难经营到建国前夕。瑞字号茶栈历时100余年,到建国后,茶叶经营归国家管理,瑞字门下茶栈也停止营业。

无论是洋庄茶栈,还是土庄茶栈,内部都有一套严密的组织和管理制度。就瑞字号而言,过去每到春节过后,就要着手制茶的准备工作。先是老板亲自去上海了解行情,确定全年的购销数量及其分档品位。然后筹集资金,落实评样阿大、账房先生及头脑等三名主要骨干。并请泥工修理屋宇、茶灶,木工修理茶箱、风车,竹工修理筛、笾,而且还要请少量人工购柴劈柴。

春季开摘,阿大根据老板安排的品位、数量要求,派出水客先生去本县邻近村及章家埠、汤浦和嵊县北山一带茶区驻点,向茶农收购叶厚、芽多、品质优良的开春嫩叶毛茶。收购茶叶都采用现款交易。购得的茶叶,请人肩挑到王化茶栈,由阿大先行复验,不合之处,立即照知水客,严格把关,非到关键时刻,阿大不亲自出马。

老板主要委托阿大、账房和头脑三位骨干。头脑有人事安排、调动权。头脑下设副作,具体安排生产。另设看火头脑,负责茶灶房煨茶。制茶旺季时,每个茶栈雇工少则百余人,多则几百人,男女老少都有。男劳力以筛、扇为主,称里场师傅;劈柴、搬运、送货等力气,也由男丁完成,称武场师傅。老少妇女,主要是拣茶、煨茶。老板根据加工数量,把工钿交给头脑。由头脑支配。里场、武场师傅用年薪制,煨茶工定生产定额计酬,拣茶工按拣出茶头多少每天过秤计酬。除里场和武场师傅外,其他报酬当天结清。

茶叶的加工工艺复杂,要经过煨、扇、筛、拣等十几道工序,且全部由手工操作。手炒一镬茶约需10余小时,所以茶农有天不怕、地不怕、只怕六月做燥茶的说法。少量的大茶叶或茶团,还要牵细。最后做成顶蚕、正蚕、蚕目、中目、虾目、副虾、和目、麻芝、头圆、贰圆、珍眉、针眉、秀眉等十三个花色。

茶叶加工完毕,包装也极讲究,要先制成锡罐,外面裱糊黄纸,顶面开6寸圆口,可以倒入成品,再加封固,接着装入木茶箱,每箱净重份量必须一致,茶箱所用板料必须除净水气,拼板缝隙及茶箱四角都用夏布吊角裱湖。箱外再用牛皮纸裱糊,然名用桐油漆成黑色,印上商标、栈名、地址、等级、重量等字样。最后用竹篾按木箱大小编成竹篓出运。当时,每家茶栈都有商标。如瑞康茶栈的鱼日牌,瑞大茶栈的鹤鹿牌,均因保质保量,深受外商欢迎。茶叶出运,每批500担,从王化肩挑十五华里至汤浦装船,再到蒿坝运宁波转至上海。也有挑过日铸岭至上灶,装船至绍兴转杭州到上海的。到沪后,茶叶先入申栈仓库,再由申栈送洋行成交。期间的转手费用极多,如九五扣佣,茶栈磅费等陋规不下数十种,及至绍兴茶栈结账,利润已经相当微薄。

绍兴山区的瑞字号茶栈,每年端午、八月半及腊月廿四至廿六夜,要祭拜财神菩萨。其祭品祭仪与一般绍兴民间过年祝福大致相同。祭时店老板全家老幼朝拜,祈求茶叶丰收,茶栈兴旺发达,财运亨通,一帆风顺。除上述三次祭祀外,农历三月至六月是茶栈做茶的旺季,老板还要在每月的初二和十六两次祭财神,祭拜时由老板和其雇佣的长工朝拜。祭祀活动完毕,茶栈雇佣的长工可以开荤。茶栈的制茶工作结束,栈方还须举办一次酒席宴请所有员工,年年如此。

中华古茶文化


喝好茶,要有平静如水的心境、能调出茶味的好器皿和清静的环境,但如果加深对中华茶文化的了解,便能完全融入茶的天地,不是更完美吗?来到龙海,你的收获不止限于优质茶叶,还有很多很多

中华古茶文化共分为五个阶段:

一、三国以前的茶文化启蒙。很多书籍把茶的发现时间定为公元前2737一2697年,其历史可推到三皇五帝。东汉华佗《食经》中:苦茶久食,益意思。记录了茶的医学价值。西汉已将茶的产地县命名为茶陵,即湖南的茶陵。到三国魏代《广雅》中已最早记载了饼茶的制法和饮用: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茶以物质形式出现而渗透至其他人文科学而形成茶文化。

二、晋代、南北朝茶文化的萌芽。随着文人饮茶之兴起,有关茶的诗词歌赋日渐问世,茶已经脱离作为一般形态的饮食走入文化圈,起着一定的精神、社会作用。

三、唐代茶文化的形成。780年陆羽著《茶经》,是唐代茶文化形成的标志。其概括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学双重内容,探讨了饮茶艺术,把儒、道、佛三教融入饮茶中,首创中国茶道精神。以后又出现大量茶书、茶诗,有《茶述》、《煎茶水记》、《采茶记》、《十六汤品》等。唐代茶文化的形成与禅教的兴起有关,因茶有提神益思,生津止渴功能,故寺庙崇尚饮茶,在寺院周围植茶树,制定茶礼、设茶堂、选茶头,专呈茶事活动。在唐代形成的中国茶道分宫廷茶道、寺院茶礼、文人茶道。

四、宋代茶文化的兴盛。宋代茶业已有很大发展,推动了茶叶文化的发展,在文人中出现了专业品茶社团,有官员组成的汤社、佛教徒的干人社等。宋太祖赵匡胤是位嗜茶之士,在宫廷中设立茶事机关,宫廷用茶已分等级。茶仪已成礼制,赐茶已成皇帝笼络大臣、眷怀亲族的重要手段,还赐绘国外使节。至于下层社会,茶文化更是生机活泼,有人迁徒,邻里要献茶、有客来,要敬元宝茶,定婚时要:下茶结婚时要定茶,同房时要合茶。民间斗茶风起,带来了采制烹点的一系列变化。

五、明、清茶文化的普及。此时已出现蒸青、炒青、烘青等各茶类,茶的饮用已改成撮泡法,明代不少文人雅士留有传世之作,如唐伯虎的《烹茶画卷》、《品茶图》、文微明的《惠山茶会记》、《陆羽烹茶图》《品茶图》等。茶类的增多,泡茶的技艺有别,茶具的款式、质地、花纹千姿百态。到清朝茶叶出口已成一种正式行业,茶书、茶事、茶诗不计其数。

中华茶祭风俗


在我国五彩缤纷的民间习俗中,茶与丧祭的关系也是十分密切的。无茶不在丧的观念,在中华祭祀礼仪中根深蒂固。

以茶为祭,可祭天、地、神、佛,也可祭鬼魂

祭祀用茶早在南北朝时梁朝萧子显撰写的《南齐书》中就有记载:齐武帝萧颐永明十一年在遗诏中称:我灵上慎勿以牲为祭,唯设饼果、茶饮、干饭、酒脯而已。

以茶为祭,可祭天、地、神、佛,也可祭鬼魂,这就与丧葬习俗发生了密切的联系。上到皇宫贵族,下至庶民百姓,在祭祀中都离不开清香芬芳的茶叶。茶叶不是达官贵人才能独享,用茶叶祭扫也不是皇室的专利。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在较大程度上保留着以茶祭祀祖宗神灵,用茶陪丧的古老风俗。

用茶作祭,一般有三种方式:以茶水为祭,放干茶为祭,只将茶壶、茶盅象征茶叶为祭。

在我国清代,宫廷祭祀祖陵时必用茶叶。据载同治十年(1871年)冬至大祭时即有松罗茶叶十三两记载。在光绪五年(1879年)岁暮大祭的祭品中也有松罗茶叶二斤的记述。而在我国民间则历来流传以三茶六酒(三杯茶、六杯酒)和清茶四果作为丧葬中祭品的习俗。如在我国广东、江西一带,清明祭祖扫墓时,就有将一包茶叶与其它祭品一起摆放于坟前,或在坟前斟上三杯茶水,祭祀先人的习俗。茶叶还作为随葬品。从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的发掘中已经知道,我国早在2100多年前已将茶叶作为随葬物品。因古人认为茶叶有洁净、干燥作用,茶叶随葬有利于墓穴吸收异味、有利于遗体保存。

历古以来,我国都有在死者手中放置一包茶叶的习俗。像安徽寿县地区,人们认为人死后必经孟婆亭饮迷魂汤,故成殓时,须用茶叶一包,并拌以土灰置于死者手中,这样死者的灵魂过孟婆亭时即可以不饮迷魂汤了。而浙江地区为让死者不饮迷魂汤(又称孟婆汤),则于死者临终前除日衔银锭外,要先用甘露叶作成一菱形状的附葬品(模拟水红菱),再在死者手中置茶叶一包。认为死者有此两物,死后如口渴,有甘露、红菱,即可不饮迷魂汤。原来在封建迷信中,人死后要被阴间鬼役驱至孟婆亭灌饮迷魂汤,目的是为了让死者忘却人间旧事,甚而要将死者导人迷津备受欺凌或服苦役,而饮茶后则可以让死者清醒,保持理智而不受鬼役蒙骗。故茶叶成为重要的随葬品。

茶在我国的丧葬习俗中,还成为重要的信物.在我国湖南地区,旧时盛行棺木葬时,死者的枕头要用茶叶作为填充料,称为茶叶枕头.茶叶枕头的枕套用白布制作,呈三角形状,内部用茶叶灌满填充(大多用粗茶叶).死者枕茶叶枕头的寓意,一是死者至阴曹地府要喝茶时,可随时取出泡茶;一是茶叶放置棺木内,可消除异味。在我国江苏的有些地区,则在死者人殓时,先在棺材底撒上一层茶叶、米粒。至出殡盖棺时再撒上一层茶叶、米粒,其用意主要是起干燥、除味作用,有利于遗体的保存。

丧葬时用茶叶,大多是为死者而备,但我国福建福安地区却有为活人而备茶叶,悬挂龙籽袋的习俗。旧时福安地区,凡家中有人亡故,都得清风水先生看风水,选择宝地后再挖穴埋葬。在棺木入穴前,由风水先生在地穴里铺上地毯,口中则念念有词。这时香火绕缭,鞭炮声起,风水先生就将一把把茶叶、豆子、谷子、芝麻及竹钉、钱币等撒在穴中的地毯上,再由亡者家属将撒在地毯上的东西收集起来,用布袋装好,封好口,悬挂在家中楼梁式木仓内长久保存,名为龙籽袋.龙籽袋据说象征死者留给家属的财富.其寓意是,茶叶历来是吉祥之物,能驱妖除魔,并保佑死者的子孙消灾祛病、人丁兴旺,豆和谷子等则象征后代五谷丰登、六畜兴旺;钱币等则示后代子孙享有金银钱物、财源茂盛、吃穿不愁。

中华功夫茶艺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一篇《中华功夫茶艺》,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功夫茶艺

今天广东潮汕地区、福建武夷地区的“功夫茶”则是中国古代“饮茶之道”的继承和代表。功夫茶的程序和规划是:恭请上座、焚香静气、风和日丽、嘉叶酬宾、岩泉初沸、盂臣沐霖、乌龙入宫、悬壶高冲、春风拂面、薰洗仙容、若琛出浴、玉壶初倾、关公巡城、韩信点兵、鉴赏三色、三龙护鼎、喜闻幽香、初品奇茗、再斟流霞、细啜甘莹、三斟石乳、领悟神韵。

功夫茶的茶具,包括炉子,是红泯小炭炉,一般高40厘米;茶锅为细白泥所制,锅炉高6~7厘米,底有碗口般大,单把长近10厘米;冲罐如红柿般大,乃潮州泥制陶壶;茶杯小如核桃,乃瓷制品,其壁极薄。

茶池形状如鼓,瓷制,由一个作为“鼓面”的盘子和一个类似“鼓身”的圆罐组成。盘子上有小眼四个,为漏水所用。而圆罐则用于容纳由盘子漏下的废茶水。

功夫茶所用的冲罐(茶壶),并非买来就用,而要先以茶水“养壶”。一把小壶,须先以“洗茶”(即泡茶时的第一道茶)之水频频倒入其中,养上3月有余,方可正式使用。

标准的功夫茶艺,有后火、虾须水(刚开未开之水)、捅茶、装茶、烫杯、热罐(壶)、高冲、低斟、盖沫(以壶盖将浮在上面的泡沫抹去)、淋顶十法。

潮汕功夫茶一般主客四人,主人亲自操作。首先点火煮水,并将茶叶放入冲罐中,多少以占其容积之七分为宜。待水开即冲入冲罐中之后盖沫。第一冲杯,以初沏之茶浇冲杯子,目的在于造成茶的精神,气韵彻里彻外的气氛。洗过茶后,再冲入虾须水,此时,茶叶已经泡开,性味俱发,可以斟茶了。

斟茶时,四个茶杯并围一起,以冲罐巡回穿梭于四杯之间,直至每杯均达七分满。此时罐中之茶水亦应合好斟完,剩下之余津还需一点一抬头地依次点入四杯之中。潮汕人称此过程为“关公巡城“和“韩信点兵”。四个杯中茶的量,色须均匀相同,方为上等功夫。

最后,主人将斟毕的茶,双手依长幼次策奉于客前,先敬首席,然后左右嘉宾,自己最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