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霞西“科技兴茶”拓展新天地

发布时间 : 2020-02-20
安徽黑茶 安徽的黑茶 安徽乌龙茶

安徽黑茶。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安徽霞西“科技兴茶”拓展新天地”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安徽霞西“科技兴茶”拓展新天地”相关知识!

安徽霞西“科技兴茶”拓展新天地

安徽霞西“科技兴茶”拓展新天地

霞西镇产茶历史悠久,是宁国市西部地区的高山优质绿茶的重点产茶镇。为了更好的促进种植与生产,提高的生产水平,增加茶农的收入,霞西镇加大科技投入,大力推行“科技兴茶”战略。

培养新型茶农

根据《2007-2008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生产示范基地创建县管理办法》,霞西镇建立科技示范户。采用一个技术员联系10个示范户,每个示范户带动30个农户的办法,从而带动整体生产水平,提高农户收入。尤其在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的前提下,科学使用生产先进实用技术,提高茶园管理、名优茶加工、大宗茶加工技术能力和新型实用技术应用水平。在此基础上,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精神要求,服务站制定了“阳茗专业合作社章程”,建立阳茗专业合作社,集种植、生产、加工和销售于一体,进行、茶树两种实验示范推广,逐步开发和研制阳茗。其中,阳茗合作社的“虹龙绿剑”荣获“QS”认证。

开发新型产品

鉴于3月~5月绿茶生产结束,为了充分发挥经济效益,根据茶园的实际情况进行茶类结构的调整,服务站大力开展乌龙茶的生产工作。乌龙有浓郁香气和醇爽滋味,近年越来越迎合消费者的青睐,市场前景较为广阔。阳茗合作社在掌握有机乌龙茶生产工艺的基础上,选用新型乌龙茶生产设备,运用以电和气为主的清洁能源,在霞西镇石柱村开展有机乌龙茶生产示范推广工作,攻克了绿茶转青茶(乌龙茶)的难题。

建立新型生产基地

为了进一步扩大生产,提高茶农收入,霞西镇服务站围绕生态、优质、高产、高效、安全原则,大力发展生产基地建设。根据茶园良种化率低的特点,抓生态建设,引导茶农减少化学肥料的投入,增施有机肥料。在病虫草害防治上,杜绝使用违禁化学农药,提倡使用物理、生物方法防病虫草害。从而建立了无公害生产基地3800多亩,有利地促进了产业的发展。(郭文

茶经网扩展阅读

天地蕴藏尚品黑


釆摘自乌云界山山岭岭之中的大叶野茶,经筛分、色选、杀青、揉捻、渥堆、发酵、蒸压、干燥等以风雨千年代代相传的工艺精制而成,外型均匀整洁,色泽黑褐光亮,并带松烟芳香——这便是古洞春天地蕴藏尚品黑茶。其紧压的黑砖和花砖,凭藉纯粹的本质并载以岁月沉淀和陈化的味道而传承于世,不同于葆有非遗传承且具內在华丽的茯砖与外表出众的花卷,但历久弥香。

乌云界与安化一带拥有六亿年前的冰球事件而形成世界极为罕见的珍贵石种冰碛岩,又称吉祥长寿石。富含人体健康所需硒、锌等微量元素的独特地理环境,孕育了神奇的尚品黑茶,其叶片厚实,筋力強劲,是一款与起源于敷溪苞芷园的安化黑茶工艺相似的湖南黑茶。

而使用七星灶可去异味、提香、亮汤,还能使茶在收藏时不易湿仓、霉变。七星灶即明火柴灶,多烟孔按七星排位,烘焙时,在灶膛燃烧松柴或松树蔸,高温烟火均匀地舐入七星孔内扩散到灶面焙帘上;待茶梗易折断,手捏茶叶成粗末,色泽黝黑如铁,一股纯粹的松烟香气扑鼻时,新做的黑茶品位便有一个质的提升。随着社会的前进和科技的发展,在保证良好口感与保健功效的前提下,各种更好的干燥工艺出现并打破传统手艺,也应是打开尚品黑茶健康途径的拓展之窗。如速溶黑茶,罐装黑茶饮料,快捷方便,洁净安全,将是黑茶升级换代,产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另外,把黑茶的精华提取后制成含服或吞服的片剂,开发成国家推广的中药新品,等等,都是黑茶极为难得的科技创新之举。

马王堆西汉(公元前23年)古墓于1973年出土的一竹篾箱茶,经考古专家研究后证实,与目前的安化黑茶极品天尖的特性高度一致。一种香甜、助消化的茶饮从民间传播到进入长沙王室,须假以时日。待到国强民富的唐中期,茶圣陆羽著《茶经》之后,茶如卷席一般在华夏流行。唐宣宗大中十年(856年),县令杨烨在安史之乱的烽烟刚刚消散之时,于记载唐朝宫廷饮食之书《膳夫经手录》中便刻印了安化的渠江薄片茶,此为有据可考的安化黑茶最早的文字记录。五代十国时期,即唐亡不到30春秋的后唐废帝清泰二年(935年),后蜀文学家毛文锡所著《茶谱》对安化黑茶予以较为详细的描述:“潭邵之间有渠江,中有茶,而多毒蛇猛兽。乡人每年采撷不过十六、七斤。其色如铁,且芳香异常,烹之无滓也”。“渠江薄片,一斤八十枚”(按老计量单位一斤十六两,恰好一两五枚)。

由汉代进入王室到唐代进入皇室,由唐室到西北各少数民族上层煮奶饮茶,吸收了大量的溶于脂肪而不溶于水的维生素,减少了疾病的发生,促进了身体的健康;各以肉、奶为主食的马背子民,慢慢地将安化黑茶作为降脂去油、调节糖类代谢、加速消解与转化体內毒素功效显著的生命之饮,“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西北茶商纷纷南下江南采购,安化黑茶一跃成为首选、销量最大的黑茶,在丝绸之路的边疆与中亚仿佛草野之火蓬勃盛行。安化黑茶从汉朝进入王室,西北各少数民族亦是从汉朝开始融入中华民族文化圈,成吉思汗大军克服水土不服的难题,横扫欧亚大陆,“唯茶甲诸州县”于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因茶设县的安化黑茶厥功至伟!

因安化黑茶的异军崛起,严重影响到巴蜀官茶的茶马交易和朝廷的税收,经巡茶御史徐侨上奏,明户部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正式确定安化黑茶为官茶,其中的天尖牙茶为皇室贡茶(《四保卷宗》载,时在明洪武二十四年即1391年),安化的辰山被定为皇家茶园。因此,安化黑茶成为大明王朝与少数民族茶马互易的主要交换物,也成为朝廷制约与管理西部边疆的辅助手段。陕甘总督左宗棠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上奏《变通试办茶务章程改引茶制为票茶制》后,安化黑茶空前兴旺,制茶季节,晋商、陕商、徽商齐聚安化的小淹、东坪、白沙溪和桃源的沙坪、茶庵铺、太平铺等地,两县联袂成为环球黑茶中心,黑茶产量世界第一,打造了资、沅二水间500年安化黑茶的历史奇观。进入21世纪,因种种缘由,尤其是人类健康第一的养生理念而日益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安化黑茶在神州的传播风起云涌……

遥想着安化黑茶亦即与白沙溪同一工艺的天地蕴藏尚品黑茶的前世今生,静坐在古洞春雅舍里,品“艟舫晚渡”特级茯砖,凝视着百两千两茶——竹笼内铺垫一层透气防雨的棕衣,并夹一片片杀菌防腐的蓼叶,将高温蒸压回软后的黑毛茶装置于内,一面加压一面收紧篾篓直至成型;该工艺没有模具,纯手工操作,非常复杂,不易掌握,是世界上唯一从制作到包装一次成型的茶,也是保存期最长的茶。花卷制成后,搬到露天经日晒雨淋,让其在自然状态下干燥数月之久,不啻为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令人忆起北京苏大宝沙画馆里,安卧其间的古洞春万两茶(厚重的躯体沉淀着一个悠悠的憧憬,无论在寒天雪地的冰封大漠,还是在江南小镇的清冷楼阁,都有一盏暖胃温腹,安神慰心的茶汤),在单品重量上,也许跻身在真正的世界茶王之列。

此时,用铁壶所烧百度初沸水与快速呼吸的石壶冲泡后,斟入杯中的茯砖(明祟祯十三年约1640年左右陕西茶商用安化黑茶最早压制的茶砖,史称泾阳砖)红艳清澈的茶汤,飘逸出一缕缕醇和绵柔的菌香味,“金花”(无声的绽放,从一座座风雨廊桥到千万里茶路)茂盛不长霉的一种益生真菌,即冠突散囊菌。因菌香味改称的茯砖,系市场上销售量最大的砖茶。年代愈久,沉香愈浓。滋味醇厚的茶汤入肚,爽滑回甘的茶气入肺,脏腑间有种肃污清垢身轻心盈的快感,让人荡气回肠,心旷神怡!人,亦很需要在水与火中淬炼那一脉厚重甘醇的气韵;天地蕴藏尚品黑茶,始终带着资、沅这方水土的掌故,品尝之际,也能品味到中华民族的热情……

这正是——

“原在深山野岭,虽有无穷魅力,降暑生津人不识;今移平地丘岗,又添万种风情,提神醒脑口留香。”

古代文人兴斗茶


古代文人斗鸡、斗蟋蟀的癖好由来已久,在古书中有不少的描绘。对此许多人都很熟悉,但知道古代文人有「斗茶」习俗的似乎就不多了。

「斗茶」,也叫「斗茗」、「茗战」,它的缘起可以上溯到宋代。当时社会上饮茶的风气极盛,人们对于品茗的追求已由过去单纯的解暑止渴上升为陶冶情性的饮艺活动,宋代朝廷也特别崇尚品饮,在地方建立了贡茶制度,地方为挑选贡品形成了评定茶叶品位高下的特殊方式,斗茶之风也就由此而生。

浪漫的宋代文人则进一步把这一「高级娱乐」推而广之,在茶品、行茶会、茶具等方面有了相当高的追求,使得斗茶风习更加风雅卓著。

福建建安首开宋代斗茶风范,这是与该地盛产茶类佳品「建茶」有关。当时斗茶所选的茶叶大都为建茶中的白茶,此外,也有用武夷茶的。苏东坡有一品茶诗云:「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即指此物。斗茶者对源质水的要求也极为严格,特别讲究用水的功夫。一般的斗茶者多选用泉水、江水等活质水源,高雅一点的也用植物沥水。

选用好茶叶、源水和茶具之外,就开始正式比斗了。斗茶者先将茶碾成细粉,置于茶碗中,然后用沸水注入,使茶与水融合到最佳程度。

在比斗过程中,首先要看茶末是否浮在水面上,如果茶末浮而不沉,不能与水交融则表明茶未碾细;其次是比茶的颜色,对白茶来说,茶色越白越好,其它色种越纯者其品级就愈高。斗茶者在品饮过程中也有很多讲究,要求能真正品玩鉴赏饮之「真味」,领悟其中的「意境」和艺术「真谛」。

历史上有不少文人墨客都对斗茶游戏作过精彩的描绘。最著名的是北宋茶学家蔡襄,他在《茶录》中仔细刻写了斗茶的过程和斗茶的要诀,提出斗茶赢家的标准要:「视其面色鲜白,着盏无水痕为绝佳。」苏东坡也有:「斗赢一水、功敌千钟」的词句说明赢家的「功不可没」。

一代名相范仲淹在其《斗茶歌》中云:「不如仙山一啜好,冷然便欲乘风飞」「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勾划输赢两家心态,「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则写出了斗茶清香四溢的场面。

文人们斗茶的雅俗很快传入民间,并迅速风行开来,成为一种时尚。各地的城镇墟市还建立了许多专门用来斗茶品茗的场所茶室,连处在深山老林里的佛门静地也大兴斗茶之风。南宋开庆年间,斗茶的游戏漂洋过海传入了日本,逐渐变为当今日本风行的「茶道」。

煮茶话古今 壶中有天地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一篇《煮茶话古今 壶中有天地》,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茶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茶人不断提升制茶工艺,积累品茶经验,丰富茶文化内涵。自古以来,“舌尖口利”的茶人们总能品味出烹制茶汤过程中每一个细小的环节、略微的差异给茶味带来的微妙变化。比如水品影响茶的口感:“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比如烹制茶汤的技巧:煮、煎、点、泡,用不同的工艺茶香迥异。

无论采用哪一种烹制方式,煮水都是烹茶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因此煮水器的选择,历来受到茶人们的格外重视。

穿古越今话茶器

煮水器品种繁多,随历代茶人饮茶习惯的不同而发展变化。据沐莲堂主人郭雪女士介绍,在茶圣陆羽所著《茶经》的记载中,烹茶是用风炉燃火加热,以鍑煮水;到了宋代,执壶就代替了鍑成为茶炉上盛水的容器,也叫汤瓶、茶吹、茶吊子;直到清代,煮水仍用茶炉和茶瓶,只是茶瓶多了个名字,叫茶铫,造型也更加丰富多彩;近代以后,直至今日,煮水便主要是用茶壶了。

从鍑到壶,又有不同的材质。对于煮水器的材质,历代茶人也有不同的见解。陆羽在《茶经》中有所论述:瓷器和石器很雅致,但是不够坚固耐用;银器很清洁,但过于奢侈;相较之下,还是铁器耐久又实用。明代文震亨的《长物志》却认为:“汤瓶铅者为上,锡者次之,铜者不可用”。清代学者震钧钟爱砂壶,他在《茶说》中说:“铜铫必不能洁;瓷铫又不禁火;而砂铫尚焉。”

选对茶壶见茶香

茶人云“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是强调水质和茶器对于茶韵的重要性,而实际上,茶器对茶汤口感的作用,除通过壶质的密度影响茶汤的气韵外,另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通过改善水质来调节茶香。郭雪女士介绍道:“比如铁壶就有很强的调水能力。古人煮茶都是用泉水或者井水,水质甘甜,那么人们就拿这种水去分析结构,发现其中铁的成分很大。而铁壶能够增加水中的铁离子,因此茶人喜欢用铁壶煮水……银壶也可以改变水质,用银壶煮出来的水较铁壶来说更轻薄,喝到口里是柔柔稠稠的。”

那么究竟什么材质的茶壶煮水更好呢?郭雪女士的答案是:一要看个人喜好,二要与茶品相符。“就我个人而言,我喜欢用银壶煮水来泡岩茶、红茶、乌龙茶,铁壶用来泡普洱茶。”

茶人乐事:煮茶听松涛

铸造精致的茶壶不仅是烹茶品茗的必备良器,也因受到茶人喜爱而成为收藏器物的一个品类。近年来,日本铁壶日渐成为收藏界的新宠。

郭雪女士对日本铁壶有深入的了解:日本受中国茶道影响很深,铸造铁壶的很多名家大致最集中出现在明治时期,包括藏六、井上等许多名家都很喜欢中国文化,出自他们之手的铁壶上常常能看到岁寒三友、四君子、竹林七贤等中国元素。

铁壶分很多种,在日本,铁壶分为两大派:一种是南部铁器,这种一般就是普罗大众、寻常百姓家用的壶,朴实无华;而京都派比较适合收藏,有很多有名的堂号,比如龟文堂、龙玉堂、金寿堂。

“有些很好的铁壶在壶下面会有响片,水煮开的时候,你听到的水声犹如松涛一般。想象一下四面竹影婆娑,听着松涛,看着眼前香烟渺渺——仿佛这天地之大都在这一把壶中。我想这对于茶人来说就是最大的享受。”

关于本文《煮茶话古今 壶中有天地》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茶兴于唐盛于宋


茶兴于唐盛于宋。宋代的茶叶生产空前发展,饮茶之风非常盛行,既形成了豪华极致的宫廷茶文化。又兴起趣味盎然的市民茶文化。宋代茶文化还继承唐人注重精神意趣的文化传统,把儒学的内省观念渗透到茶饮之中,又将品茶贯穿于各阶层日常生活和礼仪之中,由此一直到元明清各代。与唐代相比,宋代茶文化在以下三方面呈现了显著的特点。

一是形成以龙凤茶为代表的精细制茶工艺。

宋代的气候转冷,常年平均气温比唐代低2-3℃,特别是在一次寒潮袭击下,众多茶树受到冻害,茶叶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于是生产贡茶的任务南移。太平兴国二年(977),宋太宗为了取象于龙风,以别庶饮,由此人贡,派遣官员到建安北苑专门监制龙风茶。龙凤茶是用定型模具压制茶膏并刻上龙、凤、花、草图案的一种饼茶。压模成型的茶饼上有龙凤的造型。龙是皇帝的象征,凤是吉祥之物。因而龙凤茶就不同于一般的茶,从而显示了皇帝的尊贵和皇室与贫民区别。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写道:采择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点之妙,莫不咸造其极。

宋代创制的龙凤茶,把我国古代蒸青团茶的制作工艺推向一个历史高峰,拓宽了茶的审美范围,即由对色、香、味的品尝,扩展到对形的欣赏,为后代茶叶形制艺术发展,奠定了审美基础。现今云南产的圆茶、七子饼茶之类和旧中国一些茶店里还能见到的龙团凤髓的名茶招牌,就是沿袭宋代龙凤茶而遗留的一些痕迹。

二是斗茶习俗的形成和分茶技艺的出现。

斗茶又称茗战。就是品茗比赛,把茶叶质量的评比当作一场战斗来对待。由于官廷、寺庙、文人聚会中茶宴的逐步盛行,特别是一些地方官吏和权贵为博帝王的欢心,千方百计献上优质贡茶,为此先要比试茶的质量,斗茶之风便日益盛行起来。范忡淹描写茗战的情况说: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和章岷从事斗茶歌》)斗茶不仅在上层社会盛行,还普及到民间,唐庚《斗茶记》记其事说:政和二年,三月壬戌,二三君子,相与斗茶於寄傲斋。予为取龙塘水烹之,而第其品,以某为上,某次之。三五知己,各取所藏好茶,轮流品尝,决出名次,以分高下。

宋代还流行一种技巧性很高的烹茶技艺,叫做分茶。宋代陶谷《清异录百茶戏》中说:近世有下汤适匕,别施妙诀,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但须臾即就散灭。此茶之变也。时人谓茶百戏'玩这种游艺时,碾茶为末,注之以汤,以筅击拂,这时盏面上的汤纹就会幻变出各种图样来,犹如一幅幅水墨画,所以有水丹青之称。

斗茶和分茶在点茶技艺方面有相同之处,但就其性质而言,斗茶是一种茶俗,分茶则主要是茶艺,两者既有联系,又相区别,都体现了茶文化丰富的文化意蕴。

三是茶馆的兴盛。

茶馆,又叫茶楼、茶亭,茶肆、茶坊、茶室、茶居等,简而言之,是以营业为目的,供客人饮茶的场所。唐代是茶馆的形成期,宋代则是茶馆的兴盛期。五代十国以后,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繁荣,茶馆、茶楼也迅速发展和繁荣。京城汴京是北宋时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是北方的交通要道,当时茶坊鳞次栉比,尤以闹市和居民集中地为盛。

在北方游牧民族的遇迫之,南宋建都临安(今杭州)后,茶馆有盛无衰,处处有茶坊、酒肆、面店、果子、采帛、绒线、香烛、油酱、食米、下饭鱼肉鲞、腊等铺(《梦粱录》卷十三《铺席》)。《都城纪胜)说城内的茶坊很考究,文化气氛浓郁,室内张挂名人书画,供人消遣。《梦梁录》中也说今杭城茶肆亦插四时花,挂名人画,装点门面。茶坊里卖奇茶异汤,冬月添卖七宝擂茶、馓子、葱茶、盐鼓汤;暑月添卖雪泡海花酒。

大城市里茶馆兴隆,山乡集镇的茶店茶馆也遍地皆是,只是设施比较简陋。它们或设在山镇,或设于水乡,凡有人群处,必有茶馆。南宋洪迈写的《夷坚志》中,提到茶肆多达百余处,说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茶馆逐渐兴盛起来,茶馆文化也日益发达。

宋代文人著诗文歌吟茶事数量也众多,茶诗文中有涉及对茶政批判的,也有对茶艺、茶道进行细腻人微描写的。宋代的茶学专著也比较多,有25部,比唐代多19部。

生于南方兴于南方的中国茶


美丽的传说陆羽《茶经》里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传说中的炎帝神农氏是茶的发现者,同时他也是传说中的发明药物来治疗疾病的人。

神农氏为了辨别草物的药理作用,曾经亲口品尝百草。有一次他在野处考察休息时,用釜锅煮水,恰巧有几片叶子飘落进来,使锅里的水变成黄绿色。神农氏不以为意,喝了一点其中的汤水,却惊奇的发现,这黄绿色的水味道清香,竟是一味不可多得的药材。随着时间的推移,神农氏得出了这种植物能够解渴生津、提神醒脑和利尿解毒的作用。

至于茶的名字的来源,也和神农氏有关。传说中的神农氏,长着一个玻璃一样的透明的肚子,但凡是吃进肚子里的食物都能够看得清清楚楚,因此能够知道这种食物对于身体的利弊,这也是他多次中毒不死的原因。他喝了黄绿色的水这后,看见这种水在肚子里流淌,所到之处,把肠胃擦洗得干干净净。于是他就把这种植物叫做擦,后来就转化为茶的发音。

来自巴蜀的最初记载在周武王伐商灭纣时,参加征战的巴蜀等南方小国部落就把茶作为贡品敬献给周武王。晋常璩着的《华阳国志》中记载: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这师,茶蜜皆纳贡之。武王伐纣的时间约在公元前1066年前后,由此可见,中国有明确记录的茶事活动距今至少已有3000年的历史了。

现在所能够看见的文献资料里面,有着确切的茶的记载的,最早并且最可靠应该是汉代王褒所撰写的《僮约》。这篇文章写作的时间是汉宣帝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是茶学史上重要的文献。其中的烹荼尽具、武阳买荼,说明荼已经成为当时社会饮食的一项,并且是用来待客的贵重之物,饮茶已开始在中产阶层中流行。

长江流域的文物明证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古老的与茶相关的古代文物,从另一个角度为中国是茶树起源地的观点提供了明证。

近年来在浙江省上虞市出土的东汉时期的瓷器中,有壶、盏、杯、碗等器具,据考古学家判断,这些器物当属世界上最早的茶具。这说明东汉时期饮茶已渐渐普遍。湖北省江陵县的西汉古墓中还曾出土过一些作为陪葬品的茶叶;湖南省的长沙马王堆中也曾出土过一只刻有茶字的青瓷瓮,这被考古学家推定为是人们用来贮存茶叶的器具。这表明在距今2000年前,南方王族已开始烹煮饮茶。

饮茶风气兴于南方我国何时开始流行饮茶,人人言殊,莫衷一是。唯大体上可谓开始于汉,而盛行于唐。唐以前饮茶,陆羽《茶经》卷下《六茶之饮》概为言之,谓: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齐有晏婴,汉有扬雄、司马相如,吴有韦曜,晋有刘琨、张载、远祖纳、谢安、左思之徒,皆饮焉。但多非史实。纵是史实,非加申述,亦不易明。《茶经》云:神农《食经》茶茗久服,有力悦志(刘源长《茶史》卷一)。陆羽《茶经》以为饮茶起于神农氏,然《食经》为伪书,尽人皆知,不足为据。《尔雅》有苦荼之句,世以《尔雅》为周公时作品,谬以为饮茶自周公始,不知《尔雅》非作于周公。不足为饮茶起始之证。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谓晏子相齐,衣十升之布,食脱粟之食,五卵、苔菜而已,以为饮茶(即茗)始于春秋时代。然《晏子春秋》亦非齐晏婴所作,根本难以成立。且万蔚亭辑《困学纪闻集证》卷八下云:(槐按)今本《晏子春秋内篇杂下》作三弋五卯苔菜,考《御览》卷八百六十七引作茗茶,载入茗事中虽作茗,然既言茗茶,恐非茗饮之茗。故茗饮之事不见于经。世又以诗之谁为茶苦,为饮茶之证,不知此茶乃苦菜之荼,非荼苦之茶,不能张冠李戴。似此春秋战国恐无饮茶之风,故《周礼天官家宰第一》言浆人供王之六饮,一曰水,二日浆,三曰醴,四曰凉,五曰医,六曰酉①。尚未见饮茶。......自汉以后,饮茶之记载,时有所闻,三国时吴孙皓每饮群臣酒,率以七升为限,韦曜不过两升,或为裁减,或赐茶茗以当酒(《三国志吴志韦曜传》),以时茶茗,恐已为招待宾客之用,不然,宴会中,何以有茶?晋张华尝谓饮真茶,令人少眠(张华《博物志》),是晋亦有饮茶之风,所以茶茗之起,由来已久,宋裴汉《茶述》谓:茶起于东晋,盛于今朝(宋朝)。。《洛阳伽蓝记》谓饮茶始南朝梁武帝天监年间。所谓饮茶之风,开始于汉魏则可,盛行于汉魏则不可。因南北朝时,此风尚只在南朝风行,北朝尚未以之为怪也,何论于汉魏,关此《茶史杂录》引逸事两则如下:

齐王萧初入魏,不食羊肉酥浆,常饭鲜鱼羹,渴饮茗汁,京师士子,见萧一饮一斗,号为漏卮,后与高祖会食羊肉酪粥,高祖怪问之,对日,羊是陆畜之宗,鱼是水族之长,所好不同,并各称珍唯茗不中,与酪作奴,高祖大笑,因号茗饮为酪奴,他日彭成王掘献谓萧曰:卿明日顾我为卿设荼莒之餐(即鱼)亦有酪奴。

萧正德归降时,元义欲为设茗,先问卿于水厄多少,正德不晓其意,答日:下官生于水乡,立身以来,未遭阳侯之难,坐客大笑。

由前之说,北朝后魏京师士子,见齐王萧饮茶,引为怪异,号为漏卮;由后之说,尤养特欲为萧正德备茶,则一为少见多怪,一非家常用品,最少足以证明其非普通用物,不然,亦非北朝鲜卑族用物,此时饮茶,恐限于某地,行于某阶级,实非普及民众,故只能谓为饮茶之开始时期。而饮茶风气之兴,始于唐代。唐代民众喝茶成癖。东坡诗云:周诗记苦荼,茗饮出这世。乃以今之茶为荼。自唐以来,茶以清头目,上下好之,庶民日饮数碗,确成风矣。(摘自黄现fn着《古书解读初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注①:原字是酉旁加也,既左酉右也。

确实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饮茶的习惯是从中国传过去的。所以,很多人认为饮茶就是中国人首创的,世界上其它地方的饮茶习惯、种植茶叶的习惯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中国传过去的。

(1)神农时期:唐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与农业、与植物相关的事物起源最终都归结于神农氏。归到这里以后就再也不能向上推了。也正因为如此,神农才成为农之神。

(2)西周时期:晋常q《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这一记载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纣时,巴国就已经以茶与其他珍贵产品纳贡与周武王了。《华阳国志》中还记载,那时已经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园。

(3)秦汉时期:西汉。王褒《僮约》:烹荼尽具,武阳买荼,经考该荼即今茶。近年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中,发现陪葬清册中有一笥和一笥竹简文和木刻文,经查证即jiǎ的异体字,说明当时湖南饮茶颇广。我们现在还饮用着与很古老的祖先如姜太公相同的饮料,确实是很使人心潮澎湃的事情。能够给我们很多的遐想。

茶字的由来在古代史料中,茶的名称很多,但茶则是正名,茶字在中唐之前一般都写作荼字。荼字有一字多义的性质,表示茶叶,是其中一项。由于茶叶生产的发展,饮茶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茶的文字的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因此,民间的书写者,为了将茶的意义表达的更加清楚、直观,于是,就把荼字减去一划,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茶字。

茶字从荼中简化出来的萌芽,始发于汉代,古汉印中,有些荼字已减去一笔,成为茶字之形了。不仅字形,茶的读音在西汉已经确立。如现在湖南省的茶陵,西汉时曾是刘欣的领地,俗称荼王城,是当时长沙国13个属县之一,称为荼陵县。在《汉书地理志》中,荼陵的荼,颜师古注为:音弋奢反,又音丈加反。这个反切注音,就是现在茶字的读音。从这个现象看,茶字读音的确立,要早于茶字字形的确立。

中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因而在语言和文字上也是异彩纷呈,对同一事物有多种称呼,对同一称呼又有多种写法。

在古代史料中,有关茶的名称很多,到了中唐时,茶的音、形、义已趋于统一,后来,又因陆羽《茶经》的广为流传,茶的字形进一步得到确立,直至今天。

茶叶原产地溯源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很早便有关于食茶的记载,而且随产地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中国的茶早在西汉时便传到国外,汉武帝时曾派使者出使印度支那半岛,所带的物品中除黄金、锦帛外,还有茶叶。南北朝时齐武帝永明年间,中国茶叶随出口的丝绸、瓷器传到了土耳其。唐顺宗永贞元年,日本最澄禅师回国,将中国的茶籽带回日本。尔后,茶叶从中国不断传往世界各地,使许多国家开始种茶,并且有了饮茶的习惯。

但是也有人能够找到证据指出,饮茶的习惯不仅仅是中国人发明的,在世界上的其它一些地方也是饮茶的发明地,例如印度、非洲。

1823年,一个英国侵略军的少校在印度发现了野生的大茶树,从而有人开始认定茶的发源地在印度,至少是也在印度。中国当然也有野生大茶树的记载,都集中在西南地区,记载中也包含了甘肃、湖南的个别地区。茶树是一种很古老的双子叶植物,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在国内,也有关于茶树的最早原产地的争论,有好几种说法。不少人认为在云南,有学者在认真研究考证以后断言,云南的西双版纳是茶树的原产地。人工栽培茶树的最早文字记载始于西汉的蒙山茶。这在《四川通志》中有记载。

中国茶道为何兴于大唐


茶道因何兴于大唐

当我们为唐代文化人创造了茶道这一崭新的文化形式所深为感动时,不禁要问,他们为何选择了茶道?抑或茶道首先选择了他们?

无论是唐代文献还是茶文化史都表明,开元到大历(712-780年)是茶道发展的重要阶段。可以说,茶道的兴起和初步发展与大唐兴盛有直接关系,这是和唐文化的宏观风貌息息相关的。一方面,开放的文化政策促进了文化的地域之间和各门类之间交流与发展;另一方面,科举取士打破魏晋以来的门阀统治,唐代文人士大夫生活在一个前所未有的自由、清新的空气之下。中国封建社会在唐代充分展现了它的文明性、优越成分。贞观之治、武周新政和开元盛世使其达到极致、充分显示了蓬勃向上的生命力。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充满对个体生命价值的赞美肯定,对主观精神世界的极度张扬和对平凡生活的诗意超越、汇纳四海的宏伟气魄、处盛世而发危言的精神成为唐代文化人的时代特征,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和精神状态下,陆羽等创立了茶道这一新的文化形式,成为一种表达情怀、阐扬思想、体悟生命意义、张扬个性特点的活动方式,表现出吸纳儒、释、道三教之相近相同之处为一体的高度智慧,以极为高雅而又十分朴素的方式展示他们的精神境界,以可观形式反映了抽象思想,以简朴的细节涵盖了丰富内容,使人文精神、哲学思想形象化、物象化。这充分显示了中国文人对宇宙旋律与和谐精神的深切把握。茶道,使中国文化人真正领悟诗情画意的生活,茶道使他们诗意地生活着。

茶道,反映了文化士大夫丰富的精神生活和高雅的艺术情调。从某种程度上讲,它展示了当时中国人文化生活的挺拔高度,展示了中国人那时在精神文明方面的杰出成就。正因如此,在中国茶文化史上,很长时间内,是文人茶道的黄金时代。

西樵山云雾茶


云雾茶是西樵山特产之一,叶成卷状,颜色乌黑,茶色青淡,品入口中,先苦后甘,清香袭人心肺,若用山中清泉泡茶,更是锦上添花。1961年,郭沫若到西樵山揽胜,在其游记《西樵山白云洞》一文中提到:饮了西樵的特产云雾茶,入口有涩味,颇苦,而回味清适,如嚼西藏橄榄。

西樵山林木藏茂,景色清幽。从明代起,这里就有许多学者浏览、讲学,留下许多古迹和摩崖题刻。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西樵山,在历史上还曾是名噪一时的茶山。自古高山云雾出好茶,西樵山在东经11258,北纬2255,山体如莲峰簇瓣,山周圆形,直径约4公里,面积14平方公里。山峰高度多在海拔300米上下,主峰大科峰海拔344米,山麓遍布扇形堆积。西樵山的岩峰胜迹很多,有72座奇峰、36个岩洞、28处瀑布,组成西樵山的诸多峰峦。西樵山的海拔高度虽不算高,但是由于它屹立在广阔的珠江冲积平原之上而显得格外峻险、挺拔。整个山体,外陡内平,奇崖险壑,貌若千削芙蓉。西樵山自古以来就是山青水碧、遍山绿透、郁郁葱葱的天然乐园。山上生长着杜鹃花、玉兰花、丹桂、古榕、苍松及遍山的冬菊翠竹等四时花木,素有南粤名山数二樵的美誉。

西樵山在北回归线南,全年阳光充沛,雨量充足。山体多肥沃的水山灰酸性土,并贮有大量泉水,为茶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据旧志载:茶经唐末诗人曹松自浙江顾渚山移来,山人即以茶为业,因有茶山之称。西樵山种茶始于唐代,开拓者是晚唐诗人曹松。曹松,字梦,晚唐安徽舒城人,为诗师法贾岛。早年屡考不中,流落荆楚巴蜀间。后南游到广州,隐居在西樵山黄旗峰黄龙洞中。筑翠微石室耕田赋诗。因见西樵山泉清土腴,甚宜种茶,便千里迢迢跑到浙江,从友人陆龟蒙处取得被列为贡品的顾渚茶种赠给山民,教他们栽植采制之法,这是西樵山植茶之始。从此,西樵山成为了岭南最早的产茶区。

现今,西樵山作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每年都接待成千上万的各地游客,西樵山云雾茶以其特有的风味而饮誉中外。

茶席 大美存于天地间


茶席大美存于天地间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最早制茶饮茶的国度。中国传统茶道,承袭自唐宋茶人师祖的茶事风雅,在现代生活中以茶为媒介,来寻求内心的宁静和平衡。茶席是茶事进行的空间,也是泡茶之人对茶事认识的体现。四季的更迭、晨昏交替,气候的转变、泡茶空间所在,这些因素都是茶席茶事要考虑到的因素,也是泡茶之人积累的生活素养。茶席其实是一种对话,人与茶,人与器,茶于器,人与人。多种的话语叠加,传递的是一个共同的语言。茶席只是一种表达,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要符合泡茶逻辑,这个逻辑包含了对茶的解读。席还要有空间深度,能够以席与茶客人之间无语交流,从而走向对茶更全面的感受。不同的茶席,可以通过从茶品和茶器的选择,表现出其中蕴涵的季节因素和地域因素。一个茶席,从来不是单纯的视觉美感。就此而言,茶汤才是重点。泡茶人调配器具表现茶的韵律、节奏,起转承和,无从形容……只有你亲自喝到,这是“一期一会”的表达,我们都懂得,每次冲泡,都是和一片叶子一生唯一的相遇。

茶席渊源:

茶席始于我国唐朝,大唐盛世,四方来朝,威仪天下。茶,就在这个历史背景下,由一群出世山林的诗僧与遁世山水间的雅士,开始了对中国茶文化的悟道与升华,从而形成了以茶礼、茶道、茶艺为特色的中国独有的文化符号。至宋代,茶席不仅置于自然之中,宋人还把一些取型捉意于自然的艺术品设在茶席上,而插花、焚香、挂画与茶一起更被合称为“四艺”,常在各种茶席间出现。而在明代茶艺行家冯可宾的《茶笺·茶宜》中,更是对品茶提出了十三宜:无事、佳客、幽坐、吟咏、挥翰、徜徉、睡起、宿醒、清供、精舍、会心、赏览、文童,其中所说的“清供”、“精舍”,指的即是茶席的摆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