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委副书记孙金龙莅临湖南省茶业集团调研

发布时间 : 2020-06-02
湖南省黑茶 湖南的茶叶 湖南功夫红茶

湖南省黑茶。

省委副书记孙金龙莅临我司调研时强调扎扎实实为茶农做实事在科技兴茶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文化兴茶9月4日下午,省委副书记孙金龙在省委副秘书长李文才、省供销合作社理事会主任曾震亚,副主任李云才等陪同下,莅临我司调研。孙书记一行先后视察了我司精、深加工车间,茶叶科研技术中心、茶叶博物馆、茶树良种基因库等,认真听取了我司负责人工作情况汇报。同时,就如何推动我省茶叶产业发展、做好茶叶特色扶贫等工作做了重要讲话。他强调,公司在湘茶产业的发展中做出了巨大贡献,今后要继续做好为农服务工作,在山区扶贫中发挥优势和龙头作用,扎扎实实为茶农做点实事。同时,他勉励公司要在文化兴茶上多下功夫,坚持科技和文化并举,打造茶叶“湘军”。继续做好茶叶出口,解决茶农卖茶难题在出口茶叶包装车间前,孙书记停住了脚步,仔细观看了茶叶包装上的标识并询问相关情况。公司负责人介绍到,这个车间里堆放的所有茶叶都是即将装柜出口的有机茶,种类有绿茶、红茶和黑茶,原料都是来自公司28个有机茶基地。有机茶的要求非常高,外国客户大多要去基地一线了解和查验。目前,随着国外对茶叶质量安全标准的提高,公司进一步加大了有机茶园建设力度。目前,公司年出口数量在3万吨,很大程度解决了我省茶叶的出路问题,充分保障了茶农收入。孙书记对此给予充分肯定,鼓励公司一定要抓好质量关,切实加大高标准基地茶园的建设力度,继续保持茶叶出口的领先优势,确保茶农增收。将研发工作落脚在企业更好地实现科技兴茶孙书记一行来到深加工车间,饶有兴致地观看了公司高科技生产线加工流程,并对于我司新开发的保健产品和速溶性茶品,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这才是真正的科技兴茶。在科研技术中心,孙书记主动询问公司领导和技术人员,“黑茶金花是怎么形成的,金花存不存在生命周期?”、“目前可检测茶叶微生物多少种?”、“茶叶有益活性物质保存需要什么样条件”等等。公司负责人及时回答了书记的提问,并做了较为详尽的解释。在随后的座谈中,孙书记再次充分肯定我司在科研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他表示,以往所看到的科研创新成果都来源于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你们公司能把研发放在企业发展的关键位置,并研发新产品、创新新工艺,取得显著效益,非常不容易。这也进一步证明了研发工作只有落脚点在企业,才不会转化率低。强化湘茶文化提升企业效益在调研公司茶叶博物馆的过程中,孙书记对中国茶叶文化发展历史如数家珍。他指出,文化也是品牌,茶文化对于提升企业效益、促进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湘茶文化极具历史沉淀,具有重大价值,可以作为湖南文化名片,更大力度地推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同时,在如何提升湘茶文化品牌影响力方面,孙书记提出了几条具体建议:一是加大对湘茶文化宣传力度,借助电视广告、互联网、文化作品等媒介多渠道宣传推广;二是做好企业茶文化专家、专业人才的培养;三是可以将品牌专卖店面、经营网点等市场终端赋予更强的文化气息,让广大消费者更加直接、形象地了解和感受到湘茶文化。发挥茶叶特色扶贫优势培养现代职业茶农孙书记在座谈时强调,作为湖南省的标志性龙头企业,要全面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在湘西调研时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讲话精神,实事求是地为湘西老百姓做点实事。他高度评价了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化发展模式,在基地建设、市场开拓、助农增收特别是带动湘西宜茶地区广大农民致富所做的工作。希望公司进一步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利用茶叶特色产业加大地区扶贫力度。同时,着力开展对茶农的职业培训,为他们提供服务和指导,提升其质量安全意识和种茶制茶水平,充分挖掘增收潜力,切实做到“精准扶贫和茶农创收两不误”。此外,他还要求,公司要加快扩大基地规模,将建设100万亩高标准基地茶园作为今后基地发展目标。孙书记最后总结说,大企业、大目标、大服务、大支持,公司在管理、基地、加工、市场、科研、党群建设、社会责任等方面均具有优势,要坚持这些好的做法,发挥龙头引领作用,切实为湖南茶产业发展、湖南茶农增收致富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cy316.coM延伸阅读

2020湖南省桃江茶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桃江茶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肖文武 桃江县农业局

摘 要:文章分析了桃江茶业发展现状,桃江茶业具有优质茶生产水平稳步提高、茶叶优势产区初步形成、科技创新和支撑服务能力增强、产业化开发有一定进展等基本特点;同时指出目前桃江茶业发展存在茶园单产低、生产效益不高,名优茶品类多、但没有真正的优势品牌,茶业基础落后、基础设施十分脆弱等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推进茶业产业化、提升茶业水平、深化产业结构调整、着力提高质量安全水平、积极探索茶叶的多元化利用途径、加大对茶业的资金投入等桃江茶业发展对策。

关键词:桃江 茶业 现状 发展 对策

桃江县地处湘中偏北,属中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区,冬冷期短,夏热期长,春温多变,雨季明显,四季分明,光热资源充足,温度适宜,雨量充沛。境内山峦起伏,溪流纵横,山清水秀,空气清洁,没有污染,土地多为红黄土壤,土层深厚肥沃,是茶树生长最适宜的地方。在上个世纪70-90年代,常年茶园总面积在10万亩以上,年产干茶7500吨以上,年产值达2500万元,占当时农业总产值的10%;茶叶税收300万元以上,占当时全县总税收的1/7;有茶厂382家,从业人员2万多人,季节性从业人员达16万余人,茶叶成为全县的支柱产业,享有“茶叶之乡”的美誉。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于受国内外市场竞争等因素影响,桃江茶叶生产滑坡,茶园面积、产量连年减少。自1998年以来,在桃江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茶业界各方面力量共同努力,桃江茶叶生产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在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抓住机遇,推进桃江茶业发展,笔者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1 桃江茶业的基本现状

1.1 优质茶生产水平稳步提高。实施品牌茶发展战略,推广名优茶加工技术、茶树规范化栽培技术,茶叶品质不断提高,“美人河”竹叶、“雪峰山”毛尖等5个茶叶,相继被评为湖南省名优茶;推广以综合防治病虫、测土配方施肥为主要内容的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全县有桃江县“雪峰山”生态茶业有限公司生态茶园等74个生产基地的13000亩茶园,通过了湖南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定,通过农业部无公害茶叶产品认证的茶厂有四个:桃江县“仁和”茶业有限公司的“灵仙园”茶、桃江县“美人河”生态茶业有限公司的“美人河”茶、桃江县“雪峰山”生态茶业有限公司“雪峰山”茶、桃江县“桃谷山”茶业有限公司的“谷山”茶,通过了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1.2 茶叶优势产区初步形成。自2001年起,将茶叶生产纳入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1+5”工程的重要内容,启动了全县茶叶优势产业带建设。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农民投劳的原则,优先扶持发展了以鸬鹚渡淘金山为中心、以灰山港雪峰山为中心和以马迹塘县茶科所为中心的三个上万亩的茶业基地,推进标准化生产,实行产业化开发。2006年三个产业带茶园总面积33000亩,其中常年采摘面积13000亩,全年共产茶叶2300吨,产值2210万元,其中绿茶1200吨,黑毛茶1100吨。

1.3 科技创新和支撑服务能力增强。依托湖南省农业厅、湖南农业大学、湖南茶叶研究所等技术推广主管部门、科研院所,针对在桃江茶叶生产中带有全局性和前瞻性的问题,开展了茶树规范化栽培技术、名优茶丰产栽培技术、茶小绿叶蝉系统防治技术、茶园免耕技术等课题的研究,在生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名优茶丰产栽培技术研究、茶小绿叶蝉系统防治技术研究等相继获得省市丰收计划和科技进步奖;同时,从2001年起,以湖南省品牌茶基地建设项目为依托,大力推广茶叶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栽培技术,目前三个优势产业带普遍推广名优茶生产技术,年产名优茶147吨,产值880万元;在多年的实践中,培育了一批强有力的茶叶科技队伍,全县有茶叶技术干部32人,其中高级农艺师7人,农艺师13人。

1.4茶叶龙头企业不断壮大。70-80年代我县茶叶的辉煌,造就了我县一批在全国都具有重要地位的一流的茶叶精制加工营销队伍和精制加工龙头企业。目前我县共有大小茶厂70家,其中比较有规模的大中型精制茶企业19家,2006年,加工销售干茶7000余吨,产值上1亿元,创利税近1000万元,成为了全国绿茶的主要集散地之一。特别是桃江县“仁和”茶业有限公司和湖南桃江“浩茗”茶业有限公司已成为我县茶业的两大龙头,公司规模较大、基础设施先进、特色明显、加工能力强,其中“仁和”茶业有固定资产800万元,厂房面积5000余平方米,年加工能力2000吨,2006年加工茶叶1500吨(其中红条茶300吨、绿茶1200吨),实现产值2000万元,上交国家税收25万元;“浩茗”茶业占地32亩,加工厂房与仓库5000余平方米,拥有目前国际先进的精制加工机械设备,固定资产1350万元,年茶叶精制能力6000吨,2006年精制绿茶1200吨,实现产值1800余万元,创汇200余万元,安排就业180多人,向国家纳税近20万元。

1.5茶叶销售形式与网络逐步健全。茶叶销售由自产自销逐步过渡到依托其他公司或中介商销售,且销售市场不断扩大。如雪峰毛尖已进入益阳、长沙等大型超市销售,桃谷山茶厂和金峰茶厂的名优茶依托上海中介商销售;大宗初制绿茶依托县内外精制茶厂销售为主;精制茶30%通过在北京、天津、山东、山西、西安、新疆、内蒙等大中城市设立茶庄直接销售,20%依托广西批发市场销售,50%依托中茶公司和浙江、长沙等地的茶叶出口公司出口德国、俄罗斯、非洲等国家与地区,“浩茗”茶业拥有直接出口权;我县黑毛茶在益阳茶厂和安化的白沙溪茶厂有稳定销路,金峰茶厂和雪峰山茶厂已被定为益阳茶厂的出口茶原料基地,主要出口日本、韩国等国。

2 当前茶叶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茶园单产低,生产效益不高。全县每亩平均产量为69.7公斤,其中黑毛茶占33公斤,单产偏低。随机对22个茶场2442亩的调查,2006年共产绿茶243.63吨,平均亩产99.75公斤,总收入191.25万元,总成本128.55万元,其中茶园生产及鲜叶采摘成本71.82万元、加工成本56.73万元,纯收入62.70万元,每亩净收入仅为256.72元。

2.2 名优茶品类多,但没有真正的优势品牌。各茶叶企业十分注重名优茶的研制,纷纷组织力量或聘请茶叶技术人员研制自己的名茶,打造自己的品牌,但是各名茶的外形相似,内质一样,没有自己的特色和核心技术,研制后的品牌开发不够,从而导致全县上市茶品类多,市场混乱,内耗严重,形不成合力,影响了名牌产品的开发。

2.3 茶业基础落后,基础设施十分脆弱。茶园标准不高,是我县茶园的普遍现象,特别是茶园道路、蓄排灌水、茶叶加工设备等基础设施在茶园建设后,也没有很好地加强和改善。以调查的22个茶场及5个茶厂为例,22个茶场没有一个有蓄排灌水设施,园间路通的只有3个,鲜叶运输车辆能通到茶场边的仅8个,有14个茶场不通公路,鲜叶靠肩挑背驮一段距离才能用车运输,5个茶厂中有2个茶厂的厂房仍是70年代建设的砖木结构的房屋,机械设备多数是80年代初中期的产品。脆弱的基础设施条件,不能支撑现代茶业生产和发展的需要。

3、桃江茶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与因素

3.1发展茶叶生产符合人们绿色消费的潮流。茶叶是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茶叶、咖啡、可可)之一,除了具有生津止渴的作用,还有健胃、防癌、减肥、降压等多种保健功能,同时他是一种多年生以收获鲜叶为主的常绿灌木型植物,丰产性能好,抗病虫能力强,只要栽培技术得当,加工讲究,容易获得健康营养,质量安全的无公害绿色产品,满足人们健康消费的需要,随着对茶叶价值的不断认知,以及茶文化的进一步普及,茶叶消费市场将越来越好,消费量将越来越大。

3.2发展茶叶生产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基础条件。桃江有优越的茶叶生长发育的自然资源条件,是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茶叶开发的最佳生态区,有大量的土地可供茶叶开发,就目前荒芜或失收的茶园面积就有2万亩,空置的茶厂有200余家,只要加以改造补充扩建,就能够为茶叶生产的发展提供优质可靠的资源条件。

3.3发展茶叶生产有较多的资金来源。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中央的支农惠农政策力度逐步加大,今年中央1号文件中就提出了2007年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等要继续高于上年,只要我们选择好茶叶项目,把握时机,积极工作,是能够从各级各部门争取较多的资金投资茶叶生产;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以及农民增收致富愿望的增强,大量青壮年农民进入城镇,到工业企业务工,经过城市生活的洗礼和现代工业理念的培育,部分农民工在掌握先进技术的同时,也积累了一部分资金,愿意回乡投资兴业,只要我们采取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带技术、带资金回乡创办茶业,可获得较多的茶叶发展资金;经过多年农村经济的持续较快的发展,在家的农民手中也积累了一定的储蓄,也正在寻求投资项目,只要我们加以正确引导,真心为他们着想,农民也会将部分资金投资于茶叶生产。

4桃江茶业发展对策

4.1 进一步推进茶业产业化。要把推进茶业产业化作为茶业进一步发展的带有方向性的大事来抓,贯穿于茶业发展的全过程。要继续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把龙头企业的发展与区域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的形成紧密结合起来,培育壮大一批与茶业基地建设联系紧密、辐射面广、竞争能力强的茶业加工、流通龙头企业,使龙头企业广泛参与茶叶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要加快发展各类茶业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不断探索健全龙头、协会、茶农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茶叶生产的组织化程度。

4.2 提升茶业科技水平。要大力引进推广使用先进的茶叶生产加工设备,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茶叶品质;加强茶园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旱减灾能力,实现高产稳产;积极使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生产各环节监控和沟通与外界的联系,用信息化带动茶叶产业化。加强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的市场管理,全面实施茶园测土配方施肥,引导茶农增施有机肥,科学施用化肥,减少环境污染和对茶叶污染。改善技术创新的投资环境,制定更直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大型茶业企业建立科技研发中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大茶叶高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力度,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健全县乡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快茶叶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和普及。

4.3 深化产业结构调整。一是调整从业人员结构。目前全县茶叶从业人员年龄偏大,科技文化素质不高,要选择一批有事业心,热爱茶业的年轻农民,对他们进行农业科技培训和茶业技能培训,使他们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二是调整和优化茶业布局。立足优势产区,根据各地生态条件和茶树的栽培特性,着眼于整个茶业的发展,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合理布局,互相配套,使茶业进一步向现有三个优势产区域集中。三是构建高产稳产茶园生产结构。一方面针对低产茶园的不同树势,分别采取深修剪、重修剪、台刈等办法,对树体进行改造,注意改土、改肥、改管,每年改造茶园1万亩,5年完成茶园改造任务;另一方面加快建设新茶园,引进栽培良种茶树,深耕改土,施足底肥,搞好园间道路、蓄水池、灌水渠、排水沟、输变电等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建设新茶园1万亩。在茶园改造和建设新茶园时,积极发展茶叶专业户、专业组、专业村,落实茶叶生产“十百千”工程,形成相对连片生产。

4.4 着力提高茶叶质量安全水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世界各国对茶叶实行绿色壁垒的农药残留标准的提高,茶叶质量安全也成为目前茶叶生产中必须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提高茶叶质量安全水平,是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一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实施为契机,在茶业界开展广泛的茶叶质量安全的宣传,提高茶叶生产者、经营者、管理者的认识,强化他们的责任。二要大力推广无害化、标准化茶叶生产技术,杜绝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和不合格茶叶生产、加工、包装投入品;改良土壤,实行测土配方施肥,引导茶农增施有机肥,科学施用化肥;三是扎实推进无公害茶叶示范基地建设,积极开展无公害、绿色、有机茶基地认定、产品认证,打造一批规模较大、特色明显、市场竞争力强的无公害、绿色、有机茶品牌;四是加强对茶叶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各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

4.5 积极探索茶叶的多元化利用途径。目前,人们对茶树的利用主要是采摘鲜叶来制作茶叶,利用价值单一,茶叶产业增效路子不宽,导致整个产业应对市场风险能力不强。桃江县茶叶研究所已初步研究出“茶花油”对治疗皮肤外伤,效果很好,在当地广为应用,并申请了发明专利,要进一步加深对产品治疗机理与效果的研究,在疗效得到巩固提升并在有关部门认可后,加快产品的成型研究,并逐步投入工业化生产;茶籽是茶树生长的重要产物,现在不仅白白地浪费在茶园里,而且被视为是影响茶树鲜叶产量的重要因素;茶树与油茶树同属山茶科山茶属植物,茶籽与油茶籽生育期相同,生长环境相似,而油茶籽加工后的茶油,是广受消费者喜欢的食用油,要加大研究开发利用的力度,或加工成食用油或工业用油或皂化工业的原料或用作生物质能源的原料,将茶籽变废为宝。通过多元化的开发利用,提升茶业的产业水平。

4.6 加大对茶业的资金投入。一是县级财政增加对茶业的资金投入,支持开展技术培训、新技术新产品研究开发、企业设备更新改造、茶园建设等方面的投入。二是农村信用社、银行等各类金融机构增加对茶业生产、农产品加工销售的信贷投放。三是涉农部门要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农、林、水、交通、电力、电信等部门要依托自身优势,拓展服务领域,对茶业生产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四是增加社会投入,充分调动全社会包括茶农、涉农企业、个人等增加对茶叶产业的投入。

湖南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李微微白沙溪之行


湖南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李微微白沙溪之行

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李微微(前排左一)来我公司考察

总经理刘新安向部长一行讲述白沙溪历史故事

李微微部长鼓励我公司加快发展,引领未来

2月14日,春天的南国丝丝细雨,慢慢唤醒着茶园的翠芽,咋暖还寒的烟雨中,中共湖南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李微微一行带着春天般的温暖来到了白沙溪。

当李微微部长从车里下来,早已等候多时的公司总经理刘新安握住部长的双手,一句“部长一路辛苦了!”表达不了这位坚持了10多年的厂长的满腹激动和期待。

来到这个历经了72年辉煌磨砺的历史老厂,一睹她的芳容,聆听她的故事,畅想她的未来……李部长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博物馆,安化黑茶的风华剪影

踏入白沙溪茶文化博物馆,就是一次安化黑茶千年历史的缩影之旅。

1939年第一片黑砖、1953年第一片茯砖、1958年第一片花砖,白沙溪三个“第一”开创了湖南紧压茶的先河。四五十年代期间,国家正式把全国边销茶加工基地由陕西转至湖南,白沙溪从此结下了与边疆少数民族的政治渊源,担负起了边销茶定点生产的神圣使命。

“世界只有中国有,中国只有湖南有,湖南只有安化有”

标准茶样的制定,压制茯砖的神话,保留三尖的睿智,传承千两的创举……“黑茶之源”白沙溪是主角,也是王牌。

——改制,历史性的重大转折

“去年,我们公司创造了两个‘2’的成绩。年产值2个亿,上缴税费2000万元,比上一年又翻了一番。”总经理刘新安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今天,李部长及各位领导莅临我公司考察指导工作,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天般的温暖。”

说起白沙溪的改制,当家人刘新安是感受最深刻的。改制以前,白沙溪茶厂年产值还不到1千万,工资难发,亏损很大。而现在,要把一天的8小时工作变为16小时,才能基本满足市场的需求。公司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显著的,员工、股东跟着受益了,农民增收了,财政增长了,地方繁荣安定了,人们幸福指数也提高了。

“我们能漂亮地翻身,还要感谢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省供销社及各部的大力支持和县委县政府的长期关怀!”

——引领未来,让湖南黑茶“叫得更响”

这是一次企业改制成果的分享,也是对未来产业发展的思考。

李微微部长指出:“白沙溪一班人马能将企业做大、做强,值得我们欣慰。今后,白沙溪要加快建设好新厂房,不断挖掘安化黑茶文化,不断打造安化黑茶品牌,不断开拓市场,特别是国际贸易市场,要真正实现湖南黑茶的文化引领、观念引领,让湖南黑茶‘叫得更响’!”

安化县委书记谢寿保,副书记蒋跃登,小淹镇党组书记廖小甫等领导随行陪同考察。

湖南省安化县惊现明代茶政古籍


湖南省安化县惊现明代茶政古籍王以戬欧阳建安蒋建祥近日,安化县万里茶道申报世界遗产办公室在整理本县明、清及民国各时期茶规碑文和茶务章程史料时,发现一块道光年立的茶规碑上记载“安邑茶茗,驰名中外,上输国赋,下养身家,士民均赖。因外属野茶,以伪混真,前明万历时,通判林之兰等具呈道宪刘及熊大父禁阻(假茶)……”之句。申遗办人员根据这一信息,寻根探源找到了林之兰的《明禁碑录》与《山林杂记》二本清代木刻版古籍原本。林之兰为明嘉靖至崇祯年间安化东坪镇林家村人,贡生出身。明万历年间任江西瑞州通判,后代理知府,颇有政绩,当地人称“林青天”。林之兰晚年退休回安化后,于明万历四十五年六月、万历四十七年四月、天启七年正月与家乡茶农代表一道,向湖广行省长沙府反映安化茶行、经纪、船帮帮主在采茶、制茶、运茶、销茶过程中抗害百姓、损公肥己的不法行为,并请求上级立茶法予以严厉打击。为防止所立茶法因人而变,林之兰特将每一次批示的禀帖,刻成茶规碑立于交通要道或公共场所处警示,并将碑文收集整理为专著《明禁碑录》;同时林之兰还将每次禀帖的起因、过程及上级的批示辑录在另一本《山林杂记》专著中。该二本专著虽然讲的是安化茶政,但同时也记录了当时安化黑茶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税收等诸多方面的情况,完全颠覆了我们对明代安化黑茶过去的那种认知。申遗办对该二本茶政古籍初步研究得知:明代时期,安化黑茶外销方式是先将黑茶运入四川境内,再以"川茶"之名销往西北,此种情形一直延续到明末。安化黑茶运入四川分水陆二路:陆路是用马运方式过新化苏溪关茶税官厅,走辰酉古道入川;水路是用船载方式依资江而下,过安化敷溪关凭票盘验,到益阳复验,而后到湖北荆州,再进入四川。明代安化黑茶陆路运输,是先在本地将初制黑毛茶蒸踹制成茶筒(千两茶最早雏形,便于马驮),然后再由民间马帮运入四川;水路运输是先将初制黑毛茶运到荆州再蒸踹(深加工),然后再运入四川。清朝之前,安化黑茶运输线路大都走新化苏溪关入四川,以至一段时期,新化所收茶税远高于安化。明代安化黑茶主要由川商直接来安化采办。川商来安化采办不与安化茶农直接交易,必须委托安化本地经纪人收购安化茶农茶叶。明代安化黑茶以十一、十三都(今江南、小淹、冷市、东坪、田庄乡镇)为主产区,那时资江河边最大茶厂每天捡茶工上千人,小的茶厂也有数百人。在明代,安化资江沿岸集镇就出现了“茶市斯为最,人烟两岸稠”的热闹场面。“梅山烟岚万叠,崖谷间生植无几,惟茶甲诸州县。四五六月,青黄不接,全赖市茶运米于宝庆益阳间”。因此陆路运输安化黑茶的马帮,返程途中会顺便从宝庆(新化)购粮回安化;水路运输安化黑茶的船帮,返程途中会顺便从益阳购粮装回安化。安化黑茶在明代就是国家急要的军需物质,理所当然参与了当时的茶马互市,是川藏茶马古道的起点。安化明代茶叶运输,它不仅承接了明之前的川藏茶马古道,而且它下启了清初以后的中俄蒙万里茶道。《明禁碑录》及《山林杂记》二本古籍的发现,它填补了湖南关于安化黑茶明代那段历史空白,是万里茶道湖南段申遗最重要的历史史料!照片一、选自《明禁碑录》照片二、选自《山林杂记》

汇聚湘茶力量 放飞百年梦想:致庆湖南省茶业集团成立三十周年


汇聚湘茶力量放飞百年梦想:致庆湖南省茶业集团成立三十周年

“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感动,那就是湘茶人三十载艰苦创业的初心;

总有一种责任,让我们担当,那就是湘茶人造福百万茶农的承诺;

总有一种情怀,让我们执着,那就是湘茶人对一杯品质好茶的匠心;

总有一种信念,让我们坚持,那就是湘茶人树立百年品牌的梦想。

1988,四月之始,当湘茶经过春光,每一叶都储藏了走过的芳华,它承载着一个时代的寄望,便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注定要去往新的彼岸。从1988一路走来,一杯湘茶,一品湖南,三湘四水的悠久文化与丰饶农业,必然由衷种出一饮涤尘烦的好茶;人杰地灵的茶叶湘军,用匠心年华,书写了中国式雅致的新传奇。

心存高远,意守平常,身体而力行,小步终成千里——三十载,在离凡尘千米之上的风雨阳光中,历经洗练,茶修得了自己的正见;在三十年的时光与际遇里,湘茶求索出独具特色的产业化经营之路,成为湘茶集团乘风破浪,稳立潮头的信心之源,时至今日,经营茶叶数量、边销茶总量、出口创汇、综合实力均傲视同伦。

从潇湘之滨白手起家,三十年的跨越式发展,湘茶业已成为一家综合实力名列前茅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湖南省百强企业。

三十载韬光养晦,湘茶致力打造多茶类优势,白沙溪、湘益、臻溪、君山、古丈、碣滩、潇湘茶、洞庭.....正在成为中国茶业品牌新标杆!

坐观风起云涌潮飞浪卷,笑谈四季流转天高云淡。世间所有美好的事物,都值得用时间去沉淀。时间赋予了湘茶之丰盛,一盏致匠心,一盏敬明天,或澄澈或浓郁,岁月自成诗。

三十而立,湘茶随着时代的脉动而生,见证了当代中国的精彩跨越,也使改革开放的精神一开始就融入到湘茶的血脉经骨;三十而立,峥嵘不忘初心,新时代,再启航,湘茶人朝着光荣与梦想,仰望星空,砥砺远行。

湖南省供销合作总社副主任熊小兰一行赴白沙溪茶厂调研


湖南省供销合作总社副主任熊小兰一行赴白沙溪茶厂调研

熊小兰副主任参观白沙溪茶文化博物馆

12月19日,临近冬至,寒风凛冽。省供销合作总社副主任熊小兰等领导一行,却满怀着对近年来安化黑茶产业快速发展的喜悦之情和对我白沙溪关心、支持的一片深情厚爱,兴致勃勃地来到我公司进行视察、调研,她代表省社给我公司又送来了春天般的温暖。

熊主任在六年前代表省供销合作总社与省国资委组成工作组,至始至终参与了原白沙溪茶厂的改制工作。改制工作结束后,她怀着深情的希望离开白沙溪,今天高高兴兴地来到了白沙溪,她一下车,顾不上旅途的奔波劳累,没有休息,就在公司总经理刘新安等领导的陪同下,深入车间视察。车间机声隆隆,热火朝天,员工们精神饱满,斗志昂扬,熊主任与刘总在车间边看边走,边走边聊,她看到白沙溪近年来由于改制所焕发的生机、带来的变化,她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然后,熊主任等领导又参观了“白沙溪茶文化博物馆”,她认真听取了讲解员对白沙溪一个个生动故事的讲解,仔细地观看了博物馆内一件件宝贵的历史文物和一张张珍贵的图片。看的出来,她六年前对白沙溪的希望,成为了今天的现实,她感概万千,在博物馆内欣然命笔即兴为我公司书写了“国企改制成功典范,安化黑茶标杆”的题词,给我公司以充分的肯定、莫大的鼓舞与鞭策。

看过博物馆,熊主任等领导在公司贵宾室观看了公司宣传片,听取了总经理刘新安和常务副总经理肖益平的工作汇报。刘总在汇报中简要回顾了我公司2007年改制前的情况,叙述了2007年改制以来公司的发展变化,公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逐步走向强盛。2007年新公司成立当初,从零开始,靠租赁国资委厂房和设备生产经营,不到六年时间,现在拥有注册资本3180万元,资产总额达3.7亿元,年产值突破3亿元,年创利税1亿元,拥有营销网点2000余家。一串串的惊人数字,其中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是白沙溪人敢为人先奋斗历程的真实写照。刘总在汇报中还深情地表白:“我公司原是省属国有企业,白沙溪能发展到今天,开创美好的发展前景,是改革给了白沙溪的生命。几年来成绩的取得,除了自身的艰苦努力之外,更重要的是得益于党的英明政策,得益于省国资委、省供销总社、省茶业有限公司以及各级政府的关心和扶持,得益于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支持。饮水思源,我们将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以更优异的业绩来回报政府、回报社会。”

最后,熊主任在听取汇报后作了重要指示,她指出:“白沙溪是国有企业改制的成功典范,白沙溪没有辜负政府的期望,没有辜负老百姓的期望。白沙溪有一个坚强的领导班子,有一个信得过的品牌,有雄厚的技术力量,有深厚的茶文化底蕴,有独特的安化黑茶资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今后,要认真总结经验,不断巩固和发展改革成果,开创白沙溪更加美好的明天!”

首届湖南省水库移民制茶师培训班在烟溪开办


首届湖南省水库移民制茶师培训班在烟溪开办

9月15日,烟溪镇迎来第一届“湖南省水库移民制茶师培训班”,县移民局副局长陈智敏,县移民局开发股股长黄海,湖南农大的专家教授徐仲溪,县技校培训科科长程举,烟溪镇人大副主席、镇红茶协会会长孟志刚出席,烟溪镇党委委员夏强主持了开班仪式。

孟志刚表示,近几年来烟溪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实施“3+2”发展战略,着力抓好红茶产业,抓住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红茶金奖产品原产地这一品牌,不断培育优质茶园基地,红茶产业已初步形成规模。此次制茶师的培训班是一场及时雨,为打造世界红茶名镇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勉励学员要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专心听讲,学好专业技能,提高自身素质,为日后茶叶质量提高打好坚实基础,从而提高烟溪红茶知名度和影响力。

陈智敏充分肯定了烟溪镇红茶产业的发展,指出要让红茶产业保持高速、持续地发展,离不开有理论、懂技术的专业人才的有力支撑。移民局会在培训上给予持续支持。

据了解,本次培训班老师徐仲溪是名优秀的制茶师,此次技能培训为期半个月,共有90名学员参加。培训课将采取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形式。在实践课程中,会深入茶园和茶叶制作基地,对茶叶制作的各个环节进行讲解实践,让参加学习的茶农对茶叶制作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掌握和提高。

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蒋作斌来白沙溪茶厂调研


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蒋作斌来白沙溪茶厂调研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蒋作斌(右一)下车伊始就视察我公司工程建设工地

刘新安总经理向蒋主任介绍新厂房建设规划

蒋主任(中)认真听取县委书记杨光鑫、总经理刘新安的介绍

蒋主任等领导对我公司存放在博物馆内生产于1983年的唯一的一支千两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省科技厅贺修铭副厅长、省发改委工业处彭华松处长等领导参观博物馆

蒋主任、杨书记、彭处长等领导观看公司宣传片

6月16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蒋作斌及省科学技术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处、投资处等领导专程来我公司调研。公司总经理刘新安、常务副总经理肖益平热情接待,并就我公司近年来的发展情况作了较全面的汇报,蒋主任等领导对我公司近年来在科技创新,狠抓产品质量,打造安化黑茶白沙溪品牌,开拓国内国际市场,促进财政增长、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等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给予了充分地肯定。尤其是通过视察现场和听取汇报,蒋主任一行领导对我公司投资1.5亿元正在实施的《年产1.5万吨优质安化黑茶清洁化生产线扩建项目》感到非常的满意。指出:该项目的实施是中国黑茶的形象、安化黑茶的标杆。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湖南黑茶产业,白沙溪作为龙头企业,一方面企业自身要进一步坚持科学发展观开拓创新;另一方面省科技厅、省发改委将给予进一步地指导与支持,白沙溪的明天会更美好!

云上茶业董事长刘波当选为湖南省人大代表


云上茶业董事长刘波当选为湖南省人大代表

1月17日,经湖南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确认,湖南省云上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波经选举并经资格审查后正式成为湖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刘波作为云上茶业的创始人和掌舵人,勇于探索,锐意创新,敢为人先,使湖南省云上茶业有限公司在安化黑茶企业中脱颖而出,在“互联网+旅游”、“互联网+智慧农业”、“互联网+精准扶贫”领域积极探索,致力于促进传统产业模式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助推黑茶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安化茶旅文一体化和产业扶贫的示范企业。在他的带领下,云上茶业得到广大消费者高度认可,茶产品深受全国茶友喜爱,公司先后获得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国安化黑茶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骨干企业、现代农业特色(茶叶)产业园省级示范园、湖南省五星级休闲农业庄园、湖南省五星级乡村旅游景点、湖南省第十批科普基地、湖南省生态经济十佳示范案例等三十余项国家、省、市级荣誉称号。

商海游离撼大山,诚心真意馈乡亲。刘波不仅仅是一位地方知名的企业家,更是一个感恩社会,乐于助人的慈善家,他始终牢记“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扶危济困、乐善好施”的使命。同时还担任马路镇义工协会会长和爱心大使,长期身心投入到敬老助残、扶危济困、捐资助学等社会公益事业。近些年来,他以个人及企业名义为公益事业资助捐款数累计达百万元。荣获“安化首届道德模范(助人为乐)”、“益阳市十一五助残先进个人”、“抗洪救灾工作先进个人”、“湖南省学雷锋优秀志愿者”等各级政府授予的诸多荣誉。

作为一个企业家,创造成功企业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固然重要,更重要还有社会责任以及为国家参政议政,为当地经济和民生提出可行性建议。多年来,刘波先后以县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市人大代表身份,结合企业和经济发展实际出发,心系安化库区移民群众,向政府部门领导积极反映情况并发表意见,重点关注茶叶、旅游、文化、农民就业、精准扶贫、食品安全等领域,积极为基层百姓发声,正式递交建议7件,向上级部门提交有效建议及可行性建议30余份。

此次能够当选为湖南省的人大代表,首先非常感谢各位选民的信任和支持,这是一份珍贵的荣誉,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刘波表示,当选人大代表后将不负重望,本着对广大选民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履行人大代表职责,积极充当广大选民的知心人、代言人和服务者。新时代肩负新使命、新征程展现新作为!同时作为云上茶业的经营者,他将积极履行企业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努力将云上茶旅文化园打造成湖南乃至全国知名的特色农业观光与休闲旅游的新产业、新品牌,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

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看了本文《湖南省委副书记孙金龙莅临湖南省茶业集团调研》的内容不知道对你是否有所帮助,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点击茶经网cy316.com的“湖南省黑茶”专题进行查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