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好茶,应该在我们的感觉里

发布时间 : 2020-07-02
熟普洱应该在什么时候喝 我们要怎么煮好茶 茶的真正作用

熟普洱应该在什么时候喝。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真正的好茶,应该在我们的感觉里”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一篇《真正的好茶,应该在我们的感觉里》,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就爱上了喝茶。在中国,茶的品种很多,有白茶、绿茶、青茶、红茶、黑茶等,不管哪一种茶,我都从内心里喜欢着。每当听到有人谈起哪种茶好的时候,我都感觉很迷茫,因为在我的眼中,每个品种的茶都有极品,也都有它的最好,究竟哪种茶好,这主要看人的喜好,也要看品茶人的心情,因为不同的茶可能会带给人不同的心情。

我喜欢茶,因为茶的清淡,因为茶的甘甜,因为茶的苦涩,因为茶的柔和,因为茶的力度……茶在我的心里,早已不仅仅是茶,它更像是百态人生,谱写出不同人的不同生活状态。

也许正是我对茶的喜爱,才让我对茶有了痴迷,只要遇上好的茶,我就会狂喜不已,而如果遇不上好茶,则也会心情不佳。偶然间,我突然明白了,其实茶根本没有什么好坏之分,只不过有一些茶是在农家的大茶壶烧煮的,有一些茶是知识分子用小炉冲泡的,当然也有一些茶是达官贵人用极品茶具冲泡的……茶,其实很多时候都没有好坏贵贱之分的。

过去的很多年里,我一直在到处追逐好茶,找到好茶后就把它珍藏在家里,后来又开始热烈的追逐好的茶器,泡茶一定要使用上好的紫砂壶,一把不行,还要几十把。现在想想,好的茶真的需要这些东西来烘托吗?

现在,我越来越感觉到,真正的好茶不是在我们的家里,而是在我们的心里,在我们的感觉里,心态好了,茶香就浓了。

关于本文《真正的好茶,应该在我们的感觉里》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小编推荐

我们的人生,我们的茶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一篇《我们的人生,我们的茶》,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杯茶,尤其是玻璃杯,看茶在水中翩跹,纷纷而起,纷纷而落,像人生起落,静静看着茶,脑中不存一丝杂乱思绪,在饮茶的这一刻,全世界都可以忘记,过往的种种,不管酸甜苦辣,在茶杯中都沉淀为对生命的感悟。

当茶尚未泡开,茶杯稍稍晃动,茶叶便躁动不已,当茶叶浸满了水,充盈生命的香甜,便沉在杯底,再不为外界的喧嚣所动。而我们的人生,不就是一次浸润的过程吗?只有虚浮的才会躁动,充盈的总会沉寂。

喜欢用玻璃杯饮茶,看各种颜色的茶在沸水的冲泡下变换各种舞姿,人生总是美好的,所有经历过的一切,都可以看做是一次舞姿的绽放。从容的面对遇到的一切,任何事都可以很优雅。

轻嗅茶香,想着这份茶香的来之不易,心中便觉肃然,只有沉淀才有芳香,只有人生中不断历练,并且一路无悔,才能成就这最终的口感。品一口茶,慢慢品咂滋味,如同品咂岁月,品咂岁月中的一些苦涩,以及甘甜。

一壶茶反复冲泡几次,直到茶色褪去,像我们的人生,经历过繁华之后,最终只会归于平淡,平平淡淡才是真,真的人生,真的茶,都会在经历过之后,心头片波不起,只心香萦绕。看山还是山,看谁还是水,看茶还是茶,但此时的山水此时的茶,跟以往完全不同,亲切欣然,生机无限,指引着我们的梦想,承载着生命的能量。

关于本文《我们的人生,我们的茶》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唐诗里的酒,唐诗里的茶,唐诗里的快意人生


唐诗里的酒,唐诗里的茶,唐诗里的快意人生

唐朝是诗歌的天堂,而酒是诗人的最爱,用“诗酒人生”来形容唐朝文人的生活十分贴切。“斗酒诗百篇”的李白、“三杯传草圣”的张旭,甚至“诗圣”杜甫等一大批当时的文化名流都是无酒不欢的性情中人。据说杜甫的饮酒诗占他诗歌总量的百分之二十,比李白都多。

唐人写诗,可谓是“诗中有酒”、“酒中有诗”: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流露着潇洒随性;杜甫“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宁愿典当衣服也要每天饮酒;孟浩然“列筵邀酒伴,刻烛限诗成”可见饮酒赋诗已成为唐朝文人聚会的一种风雅爱好。

除了诗人,唐朝人饮酒之风是盛行于整个社会的,酒已经俨然成为人们生活必需品。无论是富庶的江南还是遥远的边塞,“酒肆”、“酒家”兴盛一时,到处都有随风飘扬的酒旗吸引着人们去开怀畅饮。

唐代的酒种类丰富,档次较高的就是葡萄酒了,“酿成十日酒,味敌五云浆”、“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无不透露着对葡萄酒的溢美之辞。史料记载唐太宗在破高昌时获得酿酒珍品马乳葡萄,才将葡萄酒的酿造方法从西域引进回来,而五云浆是传说中的极品美酒,用五云浆来形容葡萄酒,可见其芳香美味了。而“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光想想这画面就让人陶醉了。据说郁金香是一种香草,有浓烈的香味,古时用来浸酒,用郁金香浸过的酒,呈金黄色,芳香扑鼻。这真是一种神奇的香草,既可以用来给女性染制明艳芬芳的“郁金裙”,还可以调制出馥郁养眼的美酒,可惜现代已找不到这种香草了。

当然,葡萄酒这类的高档酒是普通百姓无福消受的,人们普遍常饮的酒是大米酿成的黄酒,又分为浊酒和清酒。浊酒类似于醪糟,常有细细的米滓浮在酒面上,看上去好像浮着许多蚂蚁,所以唐诗在描写酒时常用到“蚁”字:“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冻醪初漉嫩如春,轻蚁漂漂杂蕊尘”写的就是浊酒。而清酒则是相对品质更高的酒,“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虽说有些文学意味的夸张,但也足以证明清酒的昂贵。

相对于饮酒的潇洒豪放,品茶是斯文雅趣的事。“茶道”一词就源于唐朝诗僧皎然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一诗中。酒和茶都是唐朝诗人的心头好,据说白居易就是“茶铛酒杓不相离”。而我国第一部研究茶的著作《茶经》就出自唐朝陆羽之手,唐朝是全民好茶,而且已经规模化种植茶叶了。

唐朝饮茶大都制成饼状,饮用时碾碎,越细越好,“酒嫩倾金叶,茶新碾玉尘”、“碾成黄金粉,青嫩如松花”的诗句里就可以知道茶粉之细,所以唐朝的茶已经是茶汤了。而他们饮茶也不是泡,而是煮,对水的火候要求十分严格,分为“一沸”、“二沸”、“三沸”,三沸之后“水老,不可食也”。白居易“汤添勺水煎鱼眼”和皮日休“煎作连珠沸”就分别描述了一沸和二沸的情景。同时唐朝人饮茶还要加入盐、胡椒等调味品调味,整个煎茶的程序之繁琐、工艺之考究,令我们现代人叹为观止。

“万里桥边多酒家”、“寒食深炉一碗茶”是唐朝生活的真实写照,太平盛世、繁华共享,唐诗里的酒、唐诗里的茶,都是盛唐气象中平凡人们的快意人生。

茶教给我们的


想了解《茶教给我们的》知识吗,丰富的《茶教给我们的》内容等你来看!

茶的世界广阔无尽,饮茶时当不思不想,在茶的世界中自在徜徉,不理会一切困扰,不纠结任何悲喜,要设想自己很渺小,渺小的如同茶杯中的茶叶,将心沉下去,如同茶叶一样缓缓落在杯底,因为自己渺小,所以自己的悲或喜也就渺小。因为心沉下去,所以会抛却高傲,用谦卑的态度生活。

茶总是可以教给我们很多,世间好茶有太多,那么多的茶叶,自己只是最不起眼一个,有太多茶叶远比自己更香,更有滋味,山外青山楼外楼,一山还比一山高,要瞧得起人,要承认自己有不足的地方,谦和有礼,将这样的态度融入骨子里,杯中才有自己的一份香。

再好的茶叶,也不可能仅凭一叶就能泡出好茶,需要的是团结,与他人和谐共处。生活中的我们同样不可孤立自己,多和朋友在一起,多一些对他人的认可,如此关系融洽,才能有一起创造辉煌的机会。

茶同样告诉我们,无论是杯中茶香还是生活雅趣,都不会凭空而来,茶的香不是自然而来,而是茶叶在沸水中经受住了种种考验,翻翻滚滚中百般磨砺,最终茶叶稳重下来,平和下来,才得茶香。不顺心的时候,多想一想茶叶,将那种翻滚看做一种炫目的舞,享受这种舞带来的美好,也享受生活给与自己的磨难,生活的姿态从容一些,优雅一些,当面对所有的挫折都能保持微笑的时候,生活对自己而就是一种纯粹的享受,享受其中的苦,也享受其中的甜。

关于本文《茶教给我们的》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我们看见了茶叶的味道!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一篇《我们看见了茶叶的味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据说最简单的茶香都含有200余种香气物质。许多茶叶,其香气是多种香型复合呈现的。或同时,或分层次地撞击你的嗅觉。

普洱生茶

普洱生茶,后发酵,选用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压制而成。其香,带有茶树生长地域的特点,同时也受后期存放环境的影响。虽然香型多样,但整体以清新香调为主。

普洱熟茶

普洱熟茶,后发酵,汤色褐红。经过人工后发酵,香调以陈香为主。茶叶不同等级,香型各具特色,而且随着时间发生转化,香气发生变化,也愈纯正。

黄茶

黄茶,轻发酵,汤色黄而亮。经过闷黄,形成特有的黄汤黄叶。其香也因工艺和原料而各有特色。蒙顶黄芽、君山银针类的黄芽茶,香气鲜嫩、清新;沩山毛尖、霍山黄大茶因烘焙工艺,而分别具松烟香和锅巴香。

黑茶

黑茶,后发酵茶,汤色红褐。茶经过渥堆陈醇化的过程,形成特殊的陈醇香气。由于工艺的细节差异,品种、等级、地域的不同,茶香各具特点。

白茶

白茶,轻发酵,汤色淡黄。经萎凋、干燥,简约的工艺,形成高爽鲜嫩的香调。并且加之生长地域和品质、等级的不同,又有细节的差异。

乌龙茶

乌龙茶,也称青茶,半发酵。它的制作堪称精工细作。而乌龙茶香气的形成主要是工艺与品种。

不同茶树品种,茶香亦带鲜明的品种特色。而茶叶制作,影响香气最重要的是萎凋、做青和焙火。萎凋酝酿茶香,做青形成香调,焙火提升香气、稳固品质。

红茶

红茶,汤色红艳,全发酵,经过发酵,形成丰富多姿的复合香气。同时,其香又因品种和生长地域的不同而自成风格。比如:滇红工夫是典型的蜜糖香;正山小种则为松烟香;大吉岭红茶又为复合型的麝香葡萄和铃兰花香。

绿茶

绿茶,不发酵,浅绿的汤色。不同绿茶,茶香特色不同。炒青香高,多为炒豆香和栗子香,亦有花果香;烘青多清香、花果香;蒸青则多有类海苔的鲜香。

Tips:茶香的形成,与茶树品种与生俱来的基因息息相关,更离不开生长环境的后天滋养与制茶工艺的妙笔塑造。而成品茶叶的存放方法,乃至冲泡过程中人、器、方法的不同,都会微妙影响着茶香的呈现。

不同茶品,即使同茶类,香气也不尽相同,所以图中展示的香气大概包含了这一茶类所具备的香气,但并不是我们喝到该茶类中,每一款茶都会完全具备图中所展现的香气。

关于本文《我们看见了茶叶的味道!》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怎么样在夏天里做好茶叶防潮防湿的保存工作?


夏季,茶叶进入青黄不接的阶段,倒腾家中存茶成了人们茶生活主旋律。一方面,天越来越潮,把茶叶放在地下室、车库等地的消费者正在积极除湿;另一方面,一些茶叶存放一段时间后变味、变色,不少茶友在家自己烘焙起了茶叶。然而,由于工具方法等不得当,糟蹋了不少好茶。

记者在茶叶市场采访了十多位茶客,发现茶叶如何保存是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我存了几万元的普洱茶,都被放在了地下室。去年因为里面太潮湿,部分茶叶已经发霉长毛,今年我特意买了一台除湿机,不是给自己用,而是专门用来伺候存茶。”茶友吴先生笑着说。另外,记者了解到,民间烘茶法也五花八门,有的用铁锅炒,还有人用微波炉烘。不过,由于土方法“对技术的要求太高”,所以很多消费者转而求助科技产品,除了专门为茶叶配备除湿机,还有人专门购买了电焙炉。记者昨日采访一位商家得知,一个大花盆大小的迷你电焙炉,近一个月竟卖出三十多台。

“放在地下室、车库里的茶叶容易受潮沾染异味;而如水仙等乌龙茶,如果发酵不到,放置一段时间后就会返青,香气变弱,口感不佳;红茶如果存放不当,其中的茶红素被氧化成茶褐素,会使茶汤变暗变浑,滋味也受到影响。”资深茶商毛先生介绍,如果出现上述情况,确实可以通过烘焙改善。“不过,这需要有专业的工具和技术,还要有一定的经验。不论是‘民间方法’,还是使用电焙炉,普通消费者都难把握火候、时间,结果只会平白损失茶叶。”

茶里的心思


茶叶在水中,须几经翻腾,几经辗转,才能在水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时,尘埃落定般恬静自若。

这时一杯茶的心思,就像一个人。

而泡茶品茶的你,历练了如茶叶般上下沉浮之后,亦如一杯茶。

茶如明镜,镜子里面是茶水,亦是人的心思。

此刻,轻轻一吹,茶水里顿时只是圈圈涟漪以及微微颤动的茶叶。

仿佛先前的镜像只是一场梦,风来了,便无影无踪,无迹可寻。

此时的茶水,平易近人又略无其事,毫无怨言地担起解渴的使命。

许多年后,当觉得工作的价值小于自身的价值、浮躁不安时,便想起那些夏日的大叶茶。

这时会泡一杯茶,看茶叶在杯中忽上忽下,深深浅浅地在杯中划着轨迹,直至最后沉淀在最深处。人的心思这时变得如茶一样透明清亮。

一杯茶的时间有多长?

由淡涩到浓醇,再淡泊至平平淡淡。

一种心思有多长?

从心潮起伏到淡定自若。

茶叶的一生有多长?

在杯里反反复复地起伏不定,踩满足迹,时光荏苒后再沉默而微笑地沉淀在杯底。

每一片茶叶,绿茶普洱或大叶茶,无论是精细的紫砂壶或粗糙的土陶罐,最终都将深深落入,最微笑平静的底里。

中国人的茶感觉系统演变史


中国人贪念茶叶的香气与滋味,蒸青即以热气煮蒸方式将鲜茶所含各种香与味的成分保留下来,以供享受;鲁成银说:炒青技术的价值在于,高温急炒,一则将那些低沸点的芳香物,比如青草气(日本茶里淡淡的海苔味即此种物质)给挥发掉了;同时,炒的过程本身,又重新进行了物质转化与聚集--香气与滋味,由此更上台阶。科学测定,茶叶鲜叶所含香气成分种类不多,约50种;而经过制茶程序之后,绿茶香气成分可达110种--绿茶工艺,其实主要也就是各种手法的炒而已;而红茶则可达325种。茶叶香气成分的这种跃进,其核心性技术的突破,在现代的科学家如鲁成银看来,关键当然是炒青。

为什么中国出现了具有革命性价值的炒青技术,而日本一直固守蒸青技术直到现在?鲁成银说他相信,这种变化背后一定是中国人感觉系统的变迁--而这种变化的动力何在,鲁说他其实没有答案。不过,动力虽无可找寻,但从结果上看,炒青出现,打开的是中国人寻找茶叶多元感觉的空间,唐宋贡茶所规定的香气与滋味规格,不复约束。中国人的茶感受系统,自此不仅别开新面,也渐次升级--开始进入到发现并认识各处茶种特殊性,并寻找与之匹配的制茶工艺阶段。饮者与茶种,经制茶程序,开始寻找互动关系。

对于茶叶而言,科学的分析仍然最具解释力。明朝之后,炒青技术的广泛使用,鲁成银描述说它后来逐渐形成两个纵深发展的路向:一是由绿茶而黄茶与黑茶,其间的关键,是黄茶经过杀青(炒青即为杀青的一种)之后,经过一个闷黄过程,将茶叶轻微发酵,然后干燥;黑茶则将闷黄变为程度更重的渥堆发酵,香气与滋味又有一变。二是由绿茶而发展出白茶、青茶(乌龙茶)与红茶,这其间的技术关键是萎凋--古人将其描述的十分诗意:三分红七分绿。茶的鲜叶经过一个自然的水分蒸发过程,即萎凋,这同样是一个发酵过程。这道工艺加重一些,如摇青,则将制成乌龙茶;程度更深,用力揉捻,促使茶细胞破碎,即成红茶。鲁成银用茶叶科学概念描述:绿茶黄茶黑茶一路,是湿热氧化;而绿茶白茶乌龙与红茶一路,则为酶促氧化。

泡在茶里的故乡


欢迎来到本网站,下面为您提供的是《泡在茶里的故乡》内容,感谢阅读!

一直不喝茶,朋友拿来一些后,没事打开闻,有一股茶香,似乎夹着花香,没细想,对自己说是茉莉花茶。

深夜读书,偶有困意,想起搁置已久的茶,于是信手也冲上一杯,只闻着花香,却看不见花瓣,无由喜欢起茶里的花来。

绒毛一样的茶开在茶杯里,颜色很好,形状更好,都优雅地沉或浮在杯中。

茶喝得多了,居然养成一种喝茶的脾气,一筒茶叶下去大半。但终究没看见茶里的花。

一日终于见到黄黄的一小片,十分惊喜,我且看着那茶里的花了。因我没见过茉莉,小小的那片,以为就是它。泡在杯里,握着杯,细细地看它。在我的杯底,我突然发现,我对它是误解了,那儿有一小棵并不是茉莉的花,它是桂花。

我茅塞顿开,想起在乡下的少年来。父亲总在门前种些树,其中有很小的一棵,很珍贵地种在菜园中间,父亲并不告诉是什么,只是不允许我们动它。只不过是夹在众多树苗中不同的一棵,渐渐就把它忘记了。

那树长得很慢,我们在杨柳或长大的法国梧桐上爬上爬下的时候,园中那一棵还不及人高。

有一年暑假从百里外的中学回家,发现那树仍然倔强地活着,而那些长大的树,父亲已砍做它用,伤心之余,对于仅剩的这一棵,全心等着它长大,盼着它存留一点旧时记忆。

等秋天农忙再回去时,境况已大大不同了。因为是夜里,晒谷场上只闻着扑鼻的花香,在母亲絮絮的问答里,并未在意。白天起床,只觉着那一晚的夜也是香的。走出去看时,那园中的一棵,已不同寻常地开起了小小的花,白白的,我才知道了它是香的,长得慢而珍贵的,才知道那是桂花。

记得父亲凝神说,这花可以做茶,做酒,做月饼。便明白了在父亲那里,只有桂花树才可以活得这般持久……

出门很多年了,见了许多花,再没闻过那么浓的花香。乡愁越来越浓时,园中的那一棵印象越来越淡,不知道它是否还在。

自己实在长得太大了,因为我记得,喝茶一直是大人的事。而我也喝起茶来了。这茶又让我想起少年时的许多事,甚而我知道,我回不了乡下的童年去。

今年春节仍在他乡,喝一口好茶,想一回老家。

以上就是为您提供的《泡在茶里的故乡》全部内容,在阅读的过程中是不是有所收获呢?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内容更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