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活着的茶马重镇”——丽江

发布时间 : 2020-07-28
茶马古道的线路 茶马古道的线路情况 茶马古道黑茶

茶马古道的线路。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一座“活着的茶马重镇”——丽江”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想了解《一座“活着的茶马重镇”——丽江》知识吗,丰富的《一座“活着的茶马重镇”——丽江》内容等你来看!

茶马古道是世界上通行里程最长的古代商路,总行程在万里以上。自古以来,很少有人能走完全程。古道沿途的很多商品集散地、中转站就成了滇川藏各地马帮行走茶马古道的起点或终点,如丽江、拉萨、雅安、昌都等。其中,丽江古城因保存最为完好,被誉为是“活着的茶马重镇”。

丽江位于滇川藏的交接点上,“踞全滇之上游,通巴蜀之要塞”,“外控蕃藏,内敝滇西”,“自内地入藏,必以丽江为正路”。历史上的滇川藏贸易及宗教、民族文化等的交流都在这里汇集。据《三国志》记载,早在汉、晋时期,纳西先民就同巴蜀汉商交换布、帛和盐、铁、畜产品;唐、宋时期与西藏吐蕃及南诏大理国的交往更加频繁,《云南志》中有博易三千二百口大羊的记载,在被誉为纳西族百科全书的《东巴经》里,也有“‘聪本’(藏商老板)马帮九兄弟,赶着九十九个驮子来”的记述;到了元、明和清初,丽江已形成较大规模的市场,市场上充斥着从各地赶来的和在本地做生意的马帮。

从清初开始,经济逐渐发达起来的纳西族地区与邻近藏区的物资贸易十分兴盛。清嘉靖年间,丽江纳西族中的“藏客”崛起,开始大规模前往西藏经商。从那以后,丽江人就把那些赶着马帮前往西藏做生意的人叫做藏客。很多纳西商人到藏区经商,以专销内地茶叶、丝绸、铜器皿为主,较大的商号有牛家的“裕春和”,赖家的“仁和昌”,李家的“永兴号”等,后来发展到30多家。到抗日战争时期,丽江在茶马古道上做生意的大小商户达1200家。

与此同时,西藏及各地的商家也纷纷到丽江设店开号,丽江逐渐成为各路马帮的中转站,在这里,大多数商号和马帮能办好一切所需的货物。据《纳西族社会历史调查》初步统计,当时每年来往于丽江、西藏、印度等地之间的马帮约有二万五千驮之多。

随着大量马帮的蜂拥而至,古城的积善村中段还专门形成了卖马草的场地。古城中的马店也随之兴旺起来。马帮的兴旺为丽江人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关于本文《一座“活着的茶马重镇”——丽江》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cy316.com延伸阅读

康定--茶马古道重镇


藏族用马换取茶叶的交易在古代叫做茶马互市,这条穿越横断山脉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道路就是著名的茶马古道。到了明朝,随着茶马交易的发达,茶马互市的市场从雅安、碉门(今天全)、芦山西移打箭炉,这便是后来闻名世界的康定。

茶马互市让这片荒滩变成了城市。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康熙准行打箭炉市,蕃人市茶贸易。正是这位大清历史上有名的皇帝,一纸王命,改变了这片荒滩的命运,使后来康定成了西陲重镇。不包括其他物资,仅茶叶一项在康熙年间每年交易量就达八十余万包。嘉庆年间最高可达一百多万包,一百万包是什么概念?就是一千多万斤。茶马古道上的运输主要是靠人背。至今,茶马古道的青石上还遗留着当年马踩下的蹄印和脚夫们用拐把歇息时拄下的一个个深坑。内地的盐、茶、丝绸运往康定,少数民族地区的特产皮毛、名贵药材运往康定,康定变成了藏汉物资文化交流中心。藏区所需物资从这里一条沿我州南线经巴塘进藏,一条沿我州北线经德格进藏。由此形成了川藏茶马古道。随着历史的推移,川藏茶马古道不再是一条物流通道,而是藏汉民族团结的纽带,是藏汉民族经济往来的桥梁,又是藏汉民族文化交流的文明通道。

活着的茶马古道——盐井


横断山脉的高山深谷中,隐藏着古老的滇藏茶马古道。时间抹去昔日古道上商贾马匹往返穿梭的身影,叮叮咚咚的马铃也只是留在书中的印记。然而,我们惊喜地发现,地处西藏芒康的盐井镇的古盐田,却仍然是一处活着的茶马古道。得益于澜沧江边自然恩赐的卤泉,盐井盐田1300多年来一直保持着从不间断的产盐历史。江边岩壁上密密麻麻的木质盐架,劳作中的纳西族藏族盐农身影,和他们固守着千年的传统晒盐工艺,成就了一道愈久弥新的人文风景线。

从成都到昆明(酒店)后,再从昆明出发,过纳西古城丽江,214国道便进入横断山脉的雄壮高深的沟谷之中。从金沙江大拐弯到白马雪山,从密境香格里拉到迪庆德钦,膜拜过金光炫目的卡瓦格博,俯瞰澜沧江壮阔雄浑的峡谷。我从德钦的飞来寺出发,一直伴在梅里雪山和澜沧江峡谷的右侧而行。这正是我此行要找寻的,它是盐井,一个被称为活着的茶马古道的地方,一个应该停下来细细体会的地方。

抵达盐井镇正值中午,品尝了趣味与美味兼备的加佳面,便认识了美丽的老板卓玛。要问盐井有什么?卓玛会用清亮的嗓音唱着介绍给你:那是盐田、温泉和加佳面。盐田当然是必看的,顺着卓玛指引的方向,沿土路崎岖而下,一直走向澜沧江边的一段蛇形山谷之中。

盐田就集中分布在一段两千米长的S型峡谷中,以江水为界,分为东、西岸两大部分。西岸地势较为平缓,盐田规模较大,而东岸地势陡峭,规模较小,高低落差很大。单块盐田的结构是由崖壁、木质盐台和支撑木三位一体构成,盐田相互层叠,直上崖顶,中间以栈道相连。既要牢固耐用,又要取卤和工作的方便,空间的设计利用必须非常巧妙,这是先人们非凡的智慧。从高处俯瞰,盐田依着山势河谷的大曲线,田块方格棋盘般一块块整齐排列,波光粼粼,犹如一面面镜子,跟随角度的变化,镜面倒映出蓝天、白云和山峦,呈现出炫目的色块,勤劳的盐农零星地撒在这巨大的方格中,人影和倒影成双而动;而那些没有倒影的则是将收成的盐田,已经泛起晶莹亮泽,零散点缀其间,形成了美不胜收的时空画卷。

顺着陡峭的山坡,有些狭窄的小路通往盐田的下方,我饶有兴趣的顺路下去,便可发现盐田更多的秘密。钻入盐架的下方,我就被一条条盐挂吸引,原来以粘土夯实的盐台表面并不是完全隔水,少量的卤水沿着土层和盐架缝隙缓慢地渗漏下来,又被山谷干燥的空气风干,形成一根根白色的盐挂,形态好似喀斯特溶洞中的钟乳鹅管。大量的盐挂密密麻麻的吊在盐架的下方,那些渗漏下来多余的卤水还能顺着中空的鹅管滴入下面的卤池中,循环利用,不造成浪费。据说这些盐挂因质地雪白、杂质少,更是上好的产品,可定期收集贩卖。

穿梭在盐架的下面似矿洞又似迷宫一般,周围有无数跟支着盐架的木桩,这些木桩十分耐人寻味,表面看起来十分老朽,地质松软,轻轻触碰便会一片片絮状脱落,想必年代不短。但是,这些看似老朽的木桩,其实是长期受到盐卤的浸润,内部木质却依然坚硬而且不易生虫腐烂,可使用百年。所以,在盐田拆修的时候,人们还要将这些木料取下继续泡在卤池之中,备之以后用。盐架的下面供人通过的小道在其间七歪八拐,岔路很多,多数止步在一些临时储藏区或通往盐田上方的木梯边。

由于不辨方向,我也需要时不时顺着木梯子爬上去探头望望,以便确认自己大致区域。顺势向下,越往江边走,越是明白盐井产盐的真正奥秘。原来,在澜沧江这段不长的河谷里,靠近水边有很多天然的盐卤泉眼,卤水不断地从岩缝中流出。靠近江水的泉眼被筑起数米高的像倒扣着的水缸一般的石墙,用以防止夏天暴涨的江水淹没;稍高一些的泉眼则顺岩石地形凿开规则不一蓄水潭。所以,盐井的制盐工艺其实比较简单:将泉眼中冒出的卤水分各级盐池蓄水存放,将盐架上用细土打平夯实后,将卤水注入,等待阳光和风将水分蒸发掉,就可收获结晶的盐。它不同于巴蜀自贡的井盐,需深钻卤井、耗时费力;也不同于海盐依赖海潮,质地又远胜于池盐、砂盐、崖盐和石盐。

每年的3月份到6月份是澜沧江畔桃花盛开的时候,也是制盐的黄金时间。此时晒出的盐品质最好,称为桃花盐。听说上好桃花白盐大约每100斤可以卖到100元,而质量低红盐大约为35-55元。古时候,盐井的盐不是直接销售,而是以物易物,价格随行就市,好的时候一斗盐换一斗青稞,便宜的时候三斗盐换一斗青稞,另外,一至两斗盐还能换一斤酥油,三斗盐能换一斗奶渣。盐井盐的销路也渗透到整个青藏高原的东部南部,除相近云南的德钦、香格里拉等地,还销往西藏的昌都地区和四川巴塘、理塘、康定等地。尤其是牧区最喜欢盐井的盐,据说牲畜吃了身体健壮有力。

盐卤不是澜沧江唯一的恩赐,卓玛歌中的温泉就在盐井上游不远的曲孜卡乡,泉眼有108眼,高达80度水温的暖流从石缝中涌出,给予人们祛病消灾,安神解乏的馈赠。前往曲孜卡时,从214国道的高处回望盐井所在的峡谷,河谷两岸还有一大片村庄和青稞田,郁郁葱葱恬静安详,背后层层叠叠的盐架依稀可见,滚滚的澜沧江水川流其间,给予了这片宝地永不停歇的脉动。

盐井的产盐历史始于何处,已经没有确凿的考证,资料中只是这样描述:早在唐朝时期盐井就有晒盐的历史,距今已有1500年历史。在古人类学研究中,认为澜沧江峡谷为早期青、甘氐羌部族向南迁徙至云南的通道,也许正是迁徙途中羌人俯身以岸边泉眼解渴才偶然发现了这块天然的盐卤丰产宝地。不难想象,在这片高原上,发现了自流的卤水无疑就是淘到了金子。于是,人们就在这里架棚晒盐,并越聚越多,村寨出现了,农田出现了,大批的盐被骡子驮出山,换回富足的生活物资。今天,藏族和纳西族共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共同传承古老的制盐工艺。

在澜沧江谷底温润的沙土上,到处布置有成片成片的葡萄架,本不该生在高原的葡萄和葡萄酒酿制方法是18世纪中叶随法国传教士一同传到这里,使澜沧江河谷的当地居民也能酿出上好的法国口味的红葡萄酒。今天,芒康建有现代化的葡萄酒厂,每年可采购消耗100万公斤以上的本地葡萄。由于原料和酿造技术都与法国波尔多一脉相承,故味道纯正,声名远播。

茶马古道重镇蒙化


西南边陲神秘的茶马古道上,2009年4月9日上午举行了盛大的茶马古道重镇蒙化揭碑仪式,固化传统文化的同时,还欲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

地处云贵高原和云岭横断山脉交接地的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古称蒙化。它地处茶马古道的中枢关驿,唐代以来经此就有三进三出的茶文化传播通道。至今在县城以东20公里的隆庆关,还有一段保存完好的青石古道,古道上遗留的一个深达近20厘米的马蹄窝仍清晰可辨,见证着巍山在历史上马帮交通的繁荣。

为了昭示历史,弘扬茶马古道精神,展示沿线州市县形象,发展古道重镇经济的目的,省文化厅、省交通厅、省建设厅、省旅游局、省新闻办和省茶马古道研究会,联手启动了建立茶马古道碑的活动。昨日,来自省内外的数千嘉宾和当地老百姓见证了揭碑仪式。

据悉,这是我省在茶马古道上立的第二块纪念碑。据省茶马古道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秦邦屏介绍,立碑的目的是为了把茶马古道文化固化下来,让更多的人认识茶马古道。并通过立碑活动创造条件,将茶马古道及古道文化申报为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使茶马古道成为世界的茶马古道。

仪式上,还举行了万人签名申遗活动。

新闻助读

蒙化古镇

蒙化属古代茶马古道重镇,是通往缅甸、印度的通衢要道。据(清)《普洱府志》记载:西番之用普茶,已自唐时及茶马互市的兴起,茶马古道不论滇藏、滇川、滇缅线,都经蒙化而辐射四方。

蒙化地处茶马古道的中枢关驿,从唐代起至20世纪60年代,经过这里就有三进三出的通道,起着传播茶文化和沟通滇、川、藏及东南亚商贸的主要作用。三进即:从勐海、思茅、普洱、镇沅、景东进入蒙化城(巍山古城)的第一条通道;从耿马、双江、临沧、云县、公郎进入蒙化城的第二条通道;从凤庆、犀牛渡、茶房寺、鼠街进入蒙化城的第三条通道。三出即:第一条通道出隆庆关经云南驿、南华、昆明、成都、西安至北京;第二条通道出瓦房哨经下关、剑川、丽江、中甸、拉萨至尼泊尔及印度;第三条通道出三鹤、江桥经漾濞、永平、保山、腾冲、芒市、畹町至缅甸。今巍山古城及境内的隆庆关、南薰桥、永济桥、犀牛渡等古道遗迹,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旅游价值。

世界第一座皇家茶叶加工厂


世界第一座皇家茶叶加工厂大唐贡茶院

大唐贡茶院始建于唐大历五年,即公元770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专门为朝廷加工茶叶的皇家茶厂,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贡茶院位于浙江长兴县顾渚山南麓的虎头岩(今称乌头山)后,是中国茶叶发展史上,制作最早的贡茶唐代顾渚紫笋茶的作坊,人称顾渚贡焙。它始于唐大历五年(公元770年),最初进贡五百串;唐建中二年(公元781年)进三千六百串;至唐会昌中(公元841年846年),增至一万八千四百斤。

由刺史主之,观察使总之。时为监察御史的杜牧,在他的《题茶山》中,说到奉诏来顾渚山监制贡茶,修贡亦仙才,认为这是一件美差。接着谈到在茶山,河里船多、岸上旗多、山上人多,舞袖岚侵涧,歌声谷答回。树荫香作账,花径落成堆。一派茶山的热闹景象和优美的自然风光。

经过茶人们的辛勤劳动,紫笋贡茶制好了,于是修具奏章,快马加鞭,直送京城长安,也许能得到皇上的赏赐。唐代曾任吴兴(今浙江湖州)刺史的张文规在《湖州贡培新茶》诗中还写道:凤辇寻春半醉归,仙娥进水御帘开。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湖州紫笋来。一旦贡茶紫笋送到长安(今西安),宫女们立即向正在寻春半醉而归的皇帝禀报。

据宋嘉泰《吴兴志》载:《统记》云,长兴有贡茶院,在虎头岩后自大历五年(公元770年)至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于此造茶,急程递进,取清明到京。至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刺史李词以院宇隘陋,造寺一所,移武康吉祥额置焉。以东廊三十间为贡茶院,两行置茶礁,又焙百余所,工匠千余人,引顾渚泉亘其间。贡茶带来的是皇家的享受,百姓的灾难。唐建中二年(公元781年)湖州刺史袁高,对顾渚山人民蒙受的贡茶之苦,深表同情。他在《茶山诗》中写道:动辄千金费,日使万民贫。我来顾渚源,得与茶事亲。黎甿辍农桑,采掇实苦辛。一夫旦当役,尽室皆同臻。扪葛上欹壁,蓬头入荒勤榛。终朝不盈掬,手足皆鳞皴但又没有办法去解除他们的痛苦。

元代,贡茶院改为磨茶院,院址移到下游水口。

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废贡,这样顾渚贡焙,前后延续了606年,可见持续时间之长,历史价值之高。

而贡茶院四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贡茶紫笋茶的产地。近旁又有金沙泉,时为贡水,与贡茶紫笋并列双绝。

史上首部茶叶漫画史诗:一坨茶与一座城的记忆


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下关沱茶进入重庆市场以来,已经成为了这个城市最重要的专属茶叶密码,它们关乎生活习惯,关乎地域性格,关乎历史记忆。就像单枞之于潮汕,普洱之于广东,花茶之于北京。

这一次,中国茶叶榜和茶语网(www.chayu.com)试图用11张漫画来解开这些密码,而解码的过程,则几乎是一部用漫画形式来撰写的史诗,从城市到地点,从语句到情怀,从个体到群体,从记忆到现实。

这是一篇关于重庆的史诗。

这是一篇关于下关沱茶的史诗。

从下关沱诞生伊始,就是以四川重庆为主场。到了三十四年代,不管是贩夫走卒,

还是地下党接头,更是凡有井水处,皆喝下关茶。

80年代的重庆大厂时代,寻常人家的亲情就是一杯下关沱的温度。

80年代中期,凭票供应的时代已经过去,下关沱茶成为重庆日饮茶品的首选。

80年代末,在重庆还没有茶针的时代,下关沱的开启总是与铁锤、板砖这种重兵器联系在一起。

90年代初的生意人,提着老式手机,泡着下关甲,谈的是给原武器抛光和粉刷月球的生意。

90年代。有趣的是,重庆人的口味不分阶层,就像火锅一样,味重、耐泡、生津解渴、价廉物美的下关沱在精英与草根中一样盛行。

90年代,沱茶是火锅馆中最寻常的饮品。对一个重庆人来说,即便走的再远,他和重庆也仅有一汪火锅和一杯下关沱茶的距离。

90年代中期,重庆茶馆最为兴盛的时代。一杯沱茶、一副长牌、几个老兄弟。一天的时光,一辈子的交情。

2000年,即便跨了世纪,一把老蒲扇、一棵黄桷树、一杯酽酽的下关沱,以及和炎热的肉搏战,依旧是重庆人关于夏天的记忆符号。

新的世纪,意味着另一个时代的开始。大厂撤出重庆主城,厂房空了,而记忆则会随着时光的流转,变得醇厚、酽稠,就像总是捧在车间主任手中的那杯下关沱。

2010年以后,下关沱茶一方面因为甘冽的口感和稳定的品质,继续成为平民百姓日常品饮的首选口粮茶;另一方面,则因为它可被预期的转化价值,和日益升温的收藏价格,让它深受普洱收藏投资者的追捧。

注:1988年出厂的下关甲沱,2015年市场价格为2000元/坨左右。

出处:茶语网

茶马重镇-那柯里驿站


“那柯里”为傣语发音,“那”为田,“柯”为桥,“里”为好,“那柯里”的意思是说该村小桥流水,沃土肥田,岁实年丰,是理想的人居之地。是出古普洱府南门关后的一个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也是现存较为完好的古驿站之一。

那柯里驿站距离普洱市思茅区24公里,占地约70亩,四面环山,两条小河盘旋相汇于此,山青水绿,自然生态良好,景色十分秀丽。这里有较为完好的茶马古道遗址—那柯里段茶马古道,整段古道用人工打制条石和自然砾石铺就而成,路面宽1.5—2米,是古代直至解放初期连通昆洛公路时思普区北上南下的交通要道,为自宁洱县经思茅区至澜沧县的茶马古道之一段,古树参天,古道沧桑,韵味悠远。

除此之外还有百年荣发马店,那柯里风雨桥,当年马帮用过的马灯、马饮水石槽等历史遗迹、遗物,有着悠久的历史痕迹和深厚的茶马古道文化。

清朝光绪年间称“那柯里塘”,设兵6名,归中营左哨头司把总管辖。那时的那柯里是茶马古道上热闹繁忙的驿站,马帮往来不断,客栈、马店林立,小桥流水,人欢马叫,十分热闹。

据说,原来这里是一个令人悲伤的地方,由于茶马古道十分难行,马帮路过那柯里必须涉水淌过村里的一条小河,长时间的行走,再加上马驮重负,劳累的马儿行走到这里,面对清凉的河水,都会流下伤心的眼泪,因而得名“马哭里”。

爱马如命的马锅头几次上书官府之后,官府遂了马锅头的心愿,在这修建了一座“风雨桥”,从此,“马哭里”更名为“那柯里”。

如今的那柯里驿站,依然能感受到那时古道岁月里留下的古朴气息,这里避开了城市的喧嚣,在风雨桥上聆听“哗哗”的小河淌水声,古道石板上深深的马蹄印,水磨坊里不停旋转的石磨,经历沧桑的建筑,仿佛让人忘记了尘世的烦恼。

丽江重拾茶马古道文化


昔日马帮驮茶成就茶马重镇,今朝普洱神韵香满丽江。为期四天的2011和谐之旅--绿色云茶惠万家活动暨第二届丽江绿色名优茶博览会于近日在丽江古城玉河广场举行。

市人大副主任和世华、杨忠义,副市长杨静全,市政协副主席、市委统战部部长奚丽宏等领导出席开幕仪式。

杨静全在致辞时说,丽江是茶马古道重镇,滇藏贸易及南亚次大陆贸易的桥头堡。丽江茶文化历史源远流长,演绎出众多名人茶事,留下了无数茶文化胜迹。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丽江旅游业的发展,丽江已成为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每年900多万的游客拉动了丽江商贸发展,目前有来至全国的近千户茶商在丽江经营。丽江茶叶市场的兴盛既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也成为提升丽江旅游业,实现二次创业的重要内容。茶博会的举办,即可促进茶文化的交流,又可让更多的客人了解丽江、了解丽江的茶叶市场。

据悉,本届茶博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参展商53家,本次博览会将继续秉承和弘扬中华民族茶文化,倡导茶为国饮,发展茶业经济,传承茶马古道精神,打造茶马古道文化产业发展,培育茶文化市场,引导绿色健康消费,促进云南茶叶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提升丽江文化旅游内涵力争开发成旅游的又一优势产品,延长旅游产业链,增强丽江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深化民族文化旅游品牌战屡,为实现丽江建设国际金品旅游胜地的目标服务。

茶马古道上的文化重镇——大理鹤庆


历史上有一条穿越西双版纳,入大理,经丽江,过中甸,进西藏,延伸到缅甸、印度、尼泊尔这条贯穿滇、川、青、藏等省(区),通往南亚以马帮运输为主的陆上驿道,被世人称为“茶马古道”,而鹤庆就处于茶马古道的主要干线上,是茶马古道上的文化重镇。

鹤庆地处大理州北端,北与丽江相连。鹤庆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活动,在汉代属西南夷,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南诏在鹤庆置谋统部,是云南三十七部中极西极北的一部,也是滇西北重要的军事、政治要地。

唐太和年间(公元827--835年)改谋统部为谋统郡。大理国立国后,于公元963年,鹤庆改谋统郡为谋统府,为云南八府之一。宋时期在鹤庆有大批的军屯和民屯。元代设鹤庆军民路明代,设鹤庆军民府。鹤庆是连接南诏、大理国与吐番的重要通道的独特区位,说明鹤庆长期是滇西北军事、政治、文化、经贸中心,在茶马古道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鹤庆市井兴盛,商贾云集,鹤庆商帮是活跃在茶马人道上的大商帮,为滇西北以及西藏地区的商贸、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从西汉起,云南与祖国内地乃至与国外的经济文化交流日渐兴盛,维系着这种联系的主要形式就是商品交换,而这种交换,在西南地区,特别是在云南,主要依赖马帮运输和商贩来实现。

鹤庆手工业产品和手工艺品是中国西北地区群众的主要生产生活用品。早在唐代南诏国时期,新华就开始加工手工艺品和生产生活用品,这些手工业品和生活用品都是通过茶马古道流向各地。如今,新华村艺人进一步创新品牌,加上生产的纯金、纯银手工艺品如九龙壶、九龙杯、十八般兵器、盔甲、净水壶、碗、勺、筷子、耳环、手镯、戒指、项链、胸佩、腰带、唢呐、长号、藏刀、镭钵等近百类上千种产品,沿着古老的茶马古道销往全国各地并远销泰国、缅甸、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日本、美国等国家,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工艺品之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