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载丝路传茶种:日本早的茶或源自浙江天台山

发布时间 : 2020-08-14
浙江山红茶 龙井茶树苗载种 浙江黑茶

浙江山红茶。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千载丝路传茶种:日本早的茶或源自浙江天台山”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越来越多的史料记载、现实考证显示,作为中国佛教天台宗发祥地的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山,极可能是日本最古代老茶叶的源头。

在由中华文化促进会、中国文化院等单位主办的天台山文化当代价值研讨会上,台州天台山文化研究会理事张朝红表示,日本天台宗创始人僧人最澄曾自天台山带佛教经文回国,还带回了茶籽,播种在日本近江比睿山东麓日吉神社的旁边,后人称之为日吉茶园。

图为研讨会现场

近江就是今天日本的滋贺县。如今日吉神社附近还矗立着一块高大的“日吉茶园之碑”,碑文中写有“此为日本最早茶园”的说明。

资料图

史料记载,这一历史发生在1200多年前。据日本国内的《日吉社神道秘密记》载,公元804年,日本国钦派最澄等赴天台山国清寺学佛,次年春,乘遣唐使船回国。

此后,日本的空海大师到天台山国清寺取经,也带着茶籽回国,并种植在京都佛隆寺等地,成为日本太和茶发祥地。至今,佛隆寺还立有“太和茶发祥承传地碑”。

日本空海大师画像资料图其间,空海还把天台山的制茶工具“石臼”带回日本仿制,中国的蒸、捣、焙、烘等制茶技艺也传入日本。

到宋代以来,天台山的茶叶籽在日本广为播种。静冈是日本的茶乡,当地电视台曾专程来天台山拍摄电视专题片——《茶叶之路》,摄制组人员岩崎智曾表示“到了天台国清寺,就想起了茶的渊源关系”。

图为日本茶乡静冈,富士山脚下的茶园。“山数富士/茶数静冈/日本第一。”在日本民间流传着这样一首短歌,可见静冈的茶与富士山一样享有盛名。(

岩崎智所说的这一渊源关系起自南宋。公元1235年,日本僧人入宋,带回天台山茶籽,播于静冈,成为现今日本最大的茶叶产区之一,年产茶叶量一度占日本茶叶总产量的一半左右。

关于日本最早茶园,在日本国内的记载也不尽相同。被称作“日本茶祖”的荣西禅师,在宋朝时期两度到天台学佛,并了解中国茶道,回国后在多地撒下茶种,加速了中国茶种在日本的繁衍。在荣西赠茶种的拇尾山高山寺旁,竖着“日本最古之茶园”碑。

不过,张朝红还发现,中国茶叶越洋进入日本,最早在唐天宝三年、公元744年就有过记载。据宋释志磐《佛祖统纪》记载,唐朝僧人鉴真第四次东渡日本,从明州(今浙江宁波),经宁海,巡礼天台山国清寺,带到日本不少天台宗的经典著作及茶叶等许多物种。

无论何种记载,均提到了日本最早的茶同中国天台山的渊源。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原会长刘枫曾认为,这是“一条从古老的天台山经古越国都绍兴到明州(宁波)出海东渡的‘茶叶海上之路’”,天台山传播的茶种“成为日本、韩国茶叶栽培及茶道文化的源头”。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政协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孙明霞表示,翻开丝绸之路的历史,也是中国茶叶对外交流的历史,丝绸之路又被茶业界奉为“丝茶之路”,茶叶元素构成了“丝绸之路”永恒的旋律。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天台山的茶叶远涉重洋东渡日本、韩国。

天台山地处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拥有汉化佛教天台宗的祖庭国清寺,也是道教南宗的祖庭。同天台山茶叶远渡重洋到异国他乡“旅行”一样,这里还成就了另一位“旅者”——中国明朝地理学家、旅行家、探险家徐霞客,他在400多年前开始了自己历时30余载的游历生涯,而天台山是其首游地。(完)

cy316.com编辑推荐

天台山三杯茶


有专家说,人们说到茶文化,一定会说到天台,而说到天台,一定会说到茶文化。

这样一处能与茶文化划等号的圣地,是不能不去朝圣的。

诗仙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说: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更有东晋文学家孙绰在《游天台山赋》中说:天台山者,盖山岳之神秀者也。涉海则有方丈、蓬莱,登陆则有四明、天台。皆玄圣之所游化,灵仙之所窟宅。夫其峻极之状、嘉祥之美,穷山海之瑰富,尽人神之壮丽矣。

至此,你还不动心吗?

著名作家王旭峰在天台说,在一盏茶中,几乎浸润了中国文化的基因与密码。

天台山茶文化融儒释道三教于一体,一杯天台云雾茶可以折射出整个江南茶史的光芒。

朝圣是必须的。

寻觅那一处又一处历史遗存,不自觉的心魂在游荡。似在世内,又在世外,人间遍是天台路,问茶何处不蓬莱。

这是一杯仙茶

当时在天台华顶山上喝的那一杯茶。

史记三国吴赤乌元年道教天师葛玄植茶于华顶。清康熙《天台山全志》载:茶圃,在华顶峰旁,相传为葛玄种茶之圃。

天台山人工种茶,始于汉代道教仙人葛玄,这是浙江乃至江南茶区目前发现最早种茶的地方。这也是浙江茶史乃至整个江南茶史的源头与开篇。

历史是不可能复制与还原的。

史实总是被专家与学者在一次次的争论中得到确认或被质疑。

对于葛玄植茶于华顶山的这段历史,应该是早有定论了。那一块葛玄茗圃的碑竖立在葛玄修炼成仙的归云洞边,据说葛玄当时种了30多棵茶树。那一片山顶的茶园,连同这一块碑便成了华顶山上的一处茶文化景观。

朝圣是必须的。

这些茶树是否是1800多年前的原始茶树的遗存?没有必要去追究。

多年来的习惯,我们学会了深信专家,专家说是,便是。而我们看到的价值,她是在中华茶文化历史上的一处起点坐标,开启了江南人工种茶的历史,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此前也到过华顶山,每次都会在葛玄茗圃的碑前摄影留念。

滤去过于虔诚的朝圣之心,抛却羽化成仙的玄虚遐思,真实地呼吸一下堪称森林氧吧的清新空气,蓝天白云之下的世俗茶园亦是一处不错的风景。

第一次去华顶山,是夏天,错过了杜鹃花开的季节,朋友指着相间于茶园的高大的杜鹃花树说,杜鹃花开的季节,华顶山特别美,那时便想象漫山遍野杜鹃花开的场景,那将是何等壮观而震撼人心。

羽化为一只蜜蜂,羽化为一只蝴蝶,羽化为展翅飞翔的小鸟。有些场景只适合仰视,有些场景只适合俯视。那么这华顶山茶园呢?谁也不会拒绝到茅舍的山顶茶坊里小坐一会,品茶也是必须的。

少有游人的华顶山茶园,正适合三五成群茶友坐在一起品茗,在这样的世外茶园里作长时间逗留,需要有喜欢茶的心,需要一分情趣。情趣可以促成诗心,诗心可以呼唤浪漫。浪漫呢?年轻人的浪漫直取的是爱情,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浪漫便是唤醒那一分久违了的天真与烂漫。

仙人早已羽化,哪朝哪代的文人墨客留下了寻吟的声音?

不需要竟陵盛会那样庄重的仪式,也不必曲水流觞那样的雅集,用华顶山的山泉来泡饮华顶山的云雾茶,如有茶友能抚琴吹箫,这时光定然过得缓慢而充实,不肯离去。

想住在华顶山的茅舍里或者在山上的农家住下,圆朝看日出,晚观云霞的梦。始终没有圆梦。

想象过华顶山茅舍茶坊品饮茶的四季。夏时阴凉,已让我等心旷神怡了;秋天由红叶点缀的景致一定也让人神迷;冬天围炉烹雪的浪漫不敢奢望;春天花语茶香一直是我心中久远的期待。

2012年5月16日,中国旅游日,首游天台山,一场盛大的仪式在华顶山举行。

我又一次来到了华顶山。

与看过的无数图片,想象过的景象一样,只是游人太多了,打扰了那分久久期待的庄严与欣喜。华顶的云锦杜鹃,树干粗壮高大,满枝盛开,花开恣意灿若云锦。蓝的天在不远处,白的云在抬头举目处,杜鹃花开如彩色的云在眼前伸手可触处,这犹如仙景的场景,如少了这一分喧闹,定会将魂魄摄了去,于是,便会忘天忘地忘古今。

不知道,华顶山是先有杜鹃,还是先有茶?山花烂漫,春茶正绿,花语、茶香,太过世俗的心灵是承载不了太多感动的。

还是想法挤进那个茅舍茶坊去品茶,锣鼓声声、琴弦如泣,总还在世间,以喜欢茶的心觅得一句:人间遍是天台路,问茶何处不蓬莱!

这一杯喝的应该是仙茶了。

这是一杯佛茶

喜欢茶,到了天台,不能不去国清寺。这是又一处茶文化的朝圣之地,日韩茶道茶文化的源头,还有专家称,中国十大名茶之首的西湖龙井茶的发源地也在这里。

历史是如此厚重,山门是这么清幽,我们放轻脚步来到佛祖的跟前,想象着越过时空去寻找那些高僧的足迹,此处有过无数场法会,一盏茶供在佛祖的案前,也端在高僧的手里,便成了佛茶。

天台茶文化又一华彩篇章便是韩日茶源,韩国的茶、日本的茶都是从天台引种过去的。最澄、荣西这两位历史上的日本高僧对广大茶人而言何尝又不是值得顶礼膜拜的茶中圣者呢?

都说茶随佛教而传播,僧人需要茶,茶供在佛前,喝在心里,在无数的佛教道场里,天台山的寺院与茶的关系是最密切的,以茶供佛,以茶待客,在唐宋时期的天台山诸寺院成为基本礼节,影响波及海外。

罗汉供茶,是天台佛教文化的独特茶文化景象。从仙茶到佛茶,那分旷日持久的虔诚敬佛之心,感动了佛祖,天台乳花、瑞华,那茶盏中呈现的精美图案,是佛法显现?还是得心应手的茶道绝技?一位叫福全的茶僧写过:生盛盏里水丹青,巧画工夫学不成,却笑当时陆鸿渐,煎茶赢得好名声。

天台乳花已不见了,何处能见瑞华?

到天台山旅游,最好住天台山宾馆,或住国清寺山门口的卧龙山庄。

国清寺就在附近,听一听寺院的钟声,心静了说不定还能听到僧人的梵唱诵经之声。

茶禅一味,我深信只要放下那颗整天纠结于世事的心,再普通的茶里也可以体会到禅味。

风不动、铃动,终是修为不够的缘故。

去石梁,近石梁飞瀑的古方广寺是五百罗汉道场,中方广寺是禅宗道场。朋友说,坐在石梁桥的昙华亭中静心品茗,聆听亭外的风声、水声、鸟声,一定会带你入禅的意境,洗尽心中一切烦恼。

我不以为然,烦恼是自身的。

这是一杯文人茶

天台是唐诗之路的终点,无数的文人墨客到过,留下无数千古绝唱的诗文。

诗僧皎然在《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一诗中说: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丹丘无处觅,只有佛祖在心头。喝茶我坚决秉持有道无道非常道的理念。朋友说:喝茶要五好;茶好、水好、器好、技好,喝茶的气氛好。我也赞同。这么多茶友相聚天台,好好地品品天台的华顶云雾茶实属应该。

是夜,天台葛仙茶叶公司的陈总拿出了产于华顶山的顶级云雾茶。正思量用什么水泡时,一位同样痴迷于茶的天台茶友叶李挺先生扛来了从大雷山石缝间汲取的清泉。由福州茶友曹春华女士主泡,器皿是她带来的段泥壶,公刘子和天台山著名茶人许廉明共鉴共品,真实地上演了一出苏蔡斗茶的场景,领略了清人张大复《梅花草堂笔谈》论述的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八分开。水之于茶的神奇。

产自华顶山的茶自然是无可挑剔的,是夜,茶醉,不眠。

宋代天台山的茶与茶文化


天台山产茶最早记载是,东汉末年葛玄植茶于华顶。此后随着陈太建七年智者大师入天台山潜修,创立佛教天台宗,并大力提倡饮茶参禅,种茶饮茶之风渐行,至唐宋时期已是“云雾茶园遍山皆有”。

宋代天台山茶区分布

唐·陆羽《茶经》称:“茶……生赤城者与歙同。”宋陈耆卿《嘉定赤城志·风土门》载:桑庄《茹芝续谱》:“天台茶有三品:紫凝为上,魏岭次之,小溪又次之。”

宋神宗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日本僧人成寻《参天台山五台山记》载:五月十八日“至天台山最高之峰,号曰华顶……苦竹黤黮,茶树成林。”

宋乾道四年(公元1168年)、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日本荣西禅师,两度登天台山,师事万年寺虚庵怀敞,潜心钻研禅学,并亲身体验万年寺种茶、制茶技术和煮茶、泡茶方法、饮茶文化及其功效,回国后于公元1241年著述《吃茶养生记》。

2005年发现位于婺(金华)、越(绍兴)、台三州交汇之地始建于宋的玉山古茶场,即宋时茶叶贸易场所。

综上,宋时,天台山已形成华顶、万年、石梁、国清、天封、紫凝、玉山等几个茶区。沿天台山脉海拔400~700米的台地上已遍布茶园。

宋代天台山制茶工艺

据宋代的《北苑贡茶录》、《东溪试茶录》、《品茶要录》和《大观茶论》等书所述,中国制茶工艺在宋时主要是由唐时的蒸青饼茶演变为“名冠天下”的龙凤团茶,制作十分讲究,基本工艺分:采、拣、洗、蒸、榨、研、造、过黄等几道工序。

天台山在宋时,至少在南宋时期,制茶工艺不是团茶制法,而是蒸青散茶制法,在工艺上要比团茶制法简单得多。其基本工艺是:采、蒸、搓揉、烘焙几道工序。上午采回来的鲜茶叶立即进行蒸焙,蒸好的茶叶用手往复进行搓揉,边搓边焙,使其成为细紧的条形,称“紧手”,然后慢火烘焙至干,入瓶存贮。这种制茶方法,《吃茶养生记》有载:“见宋朝焙茶样,朝采即蒸即焙,懈倦怠慢之者,不为事也,其调火也,焙棚敷纸,纸不焦样,工夫焙之,不缓不急,竟夜不眠,夜内焙毕,即盛好瓶,以竹叶坚封瓶口,不令风入内,则经年岁而不损矣。”

宋代天台山禅茶文化

宋代是天台山历史上茶与茶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禅茶文化为其主要特征,尤其是石梁“罗汉供茶”更是其特出代表。

唐宋以来,修持于天台山诸寺庙的僧人遵循智者大师“以茶参禅”、“以茶供佛”的法诲,寺庙周边必种茶树,开辟茶园,并设“茶头”专管茶事,设“茶堂”专供招待客人喝茶。种茶、制茶、饮茶、以茶待客已是当时天台山诸寺庙不可缺少的茶事活动,“以茶供佛”更是寺僧每日必做的功课。

日本僧人成寻的《参天台山五台山记》详细记录了“以茶供佛”的经过:“先入敕罗汉院:十六罗汉等身木像、五百罗汉三尺像,每前有茶器。以寺主为引导人,一一烧香礼拜,感泪无极。”。

明《天台山方外志·灵异考》记载:景定中贾丞相似道,命僧妙弘建昙华亭,既成,供五百圣僧茶,瓯中一一现异花,犹夫常也。中现四字曰“大士应供”,聚观者神之。这就是天台山石梁方广寺在宋时名扬中外的“罗汉供茶”。该茶最早详细记载于《参天台山五台山记》。书中记下了罗汉显灵的灵异奇迹:十九日辰时,参石桥以茶供罗汉。五百一十六杯以铃、杵、真言供养。知事僧惊来告:“茶,八叶莲花纹,五百余杯有花纹。”知事僧合掌礼拜。小僧实知罗汉出现,受大师茶供,现灵瑞也者。即自见,如知事告。随喜之泪与合掌俱下。

其后,宋林表民在《天台续集》中补叙道:台州知州葛闳闻此灵异,带着众多地方官员来天台山石梁罗汉阁,煎茶供奉罗汉,俄顷见“有茶花数百瓯,或六出、或五出,而金丝徘徊处及苏盘金富无碍。三尊尽干,皆有饮痕”。灵瑞再现,葛闳欣喜不已,于是写下一首《罗汉阁煎茶》:

山泉飞出白云寒,来献灵芽秉烛看。俄顷有花过数百,三瓯如吸玉腴干。

天台山石梁“罗汉供茶”仪式后来传到了日本。宋宝庆元年(公元1225年),日本僧人道元登天台山求法,回国时将“罗汉供茶”仪式移植到日本永平寺,后扩展至日本其他寺院。日本宝治三年(公元1249年)正月一日,道元在永平寺以茶供奉十六罗汉,茶杯中均现罗汉瑞华,举国轰动、名噪一时。为此,道元亲撰《罗汉供养式文》一文,文中写道:“现瑞华之例仅大宋国台州天台山石梁而已,今日本山数现瑞华,实是大吉祥也。”并记载荣西在天台山万年寺研习佛法期间,曾两次目睹“罗汉供茶”灵瑞事迹,写有“登天台山,见青龙于石桥,拜罗汉于饼峰,供茶汤而现感异花于茶盏中”的记录。

经成寻、葛闳等人宣扬,石梁“罗汉供茶”名扬中外,苏轼、罗适、贺允中、王亚夫、宋之瑞等均有诗题咏,地方官也曾多次上表朝廷。宋仁宗在闻悉罗汉显灵诸事后,大喜不已,专遣内使张履信持《供施石梁桥五百应真敕》至天台山,诏曰:“闻天台山石桥应真之灵迹俨存,慨想名山载形梦寐,今遣内使赏沉香山子一座,龙茶五百斛,银五百两,御衣一袭,表朕崇重之意。”皇帝为佛茶奇迹颁诏重赏,史所罕见。

实际上,石梁“罗汉供茶”,是天台山寺庙僧人以茶供佛与宋代流行的“点茶法”的巧妙结合。

宋代饮茶已从唐代煮(煎)茶过渡到点茶,即将碾细的茶末直接投入茶碗(盏)之中,然后冲入沸水,再用茶筅在碗(盏)中加以调和,最后分茶饮用。

宋代诗人陶谷在《舛茗录》中说:“茶至唐渐盛,近世有下汤运匕(匙),别施妙诀,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但须臾就散灭,时人谓之‘茶百戏’”。石梁“罗汉供茶”正是这种“下汤运匕(匙),别施妙诀,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的“茶百戏”点茶艺术在以茶供佛中的巧妙运用。当时国清寺僧人处谦还把这种“茶百戏”点茶艺术带到杭州表演,苏轼观后,赞叹不已,在《送南屏谦师》一诗中写道:

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怒惊午盏兔毛斑,打作春瓮鹅儿酒。天台乳花世不见,玉川风腋今安有?先生有意续茶经,会使老谦名不朽。

可见,天台山寺僧们为以茶供罗汉而练就的“分茶”艺术的确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佛教天台宗对“茶禅一味”的诠释

有一篇《供祖茶会法语》,可以说是佛教天台宗对“茶禅一味”的最好诠释。其文如下:

采灵芽于华顶峰头,汲净水于石梁瀑下,依马明龙树制造之方,按慧思慧文烹煎之旨;焙之以法华三昧火,碾之以实相解脱轮;煮之以大悲方便锅,盛之以般若清净碗。

碧毫落处,空湛澈;茶云起时,国土飘香。凝神汤色,空观、色观、中道观,三观圆于一念;定心服味,业障、报障、烦恼障、诸障消于无形。法界即茶,茶即法界,一色一香无非中道。

色、香、味是我们在评定茶叶品质和品茶时常用的术语,然而,《供祖茶会法语》中却说:“凝神汤色,空观、色观、中道观,三观圆于一念;定心服味,业障、报障、烦恼障、诸障消于无形。法界即茶,茶即法界,一色一香无非中道。”更是把评茶、品茶与天台宗的“一念三千、三谛圆融”的“性具实相说”和“圆顿止观说”紧紧结合在一起,从天台宗佛学理论角度诠译了“茶禅一味”的真谛。

另外,我们还可以从深谙佛教天台宗的唐朝诗僧皎然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一诗中窥见到“茶禅一味”的真谛所在:

一饮涤昏昧,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崔侯一啜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皎然在诗中不但首次提出中国“茶道”的概念,而且阐述了茶与天台宗修持理论的互为作用,一饮养身,二饮养心,三饮便可达到体悟大道的境界,而且指出天台山是唯一体会其中之味的地方。

绵延千载的汉中茶文化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茶史钩沉,能不忆汉中?

在中华民族古老的史册中,大汉的中央为“汉中”。历史悠久,无可替代的汉中市,位于陕西省的西南部,地处中国版图地理中心。她盘古秦巴汉水源,美丽富饶甲天下。令这方水土上的人引以自豪的,就是这里出产的绿茶。

古巴蜀是中国茶的摇篮,汉中茶区属古巴蜀茶区的最北缘。汉中种植茶树至少有3000多年历史。中国最早的一部地方志书《华阳国志》中记载,约在公元前12世纪,古巴国的人们把茶叶作为地方特产敬献给周天子武王,贡品茶“形似月亮,紧压成团”,名曰“西乡月团”,应该是世界上最早的贡茶之一。

“西乡月团”大约产自今天汉中市的镇巴、西乡县一带。大巴山产茶,在唐代陆羽所著《茶经》开篇即云:“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唐代的朝廷即以汉茶赐贡。宋代“汉中买茶,熙河易马”,茶马互市,更为繁荣。汉中因茶赋而成为大宋王朝同成都、开封并列的三大财源城市之一。明代每年以“汉中茶三万担易边马三万匹……”汉中茶叶成为当时国家最重要的战略物资之一。汉中茶叶创造过历史的辉煌,盛极一时并影响深远。

当历史的车轮跨入到了新世纪的征程后,谁也不会忘记这么一个令人难忘的精彩片段——2004年4月10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前来陕西视察工作,并风尘仆仆地来到了汉中市南郑县罗帐岭茶园,与茶农们亲切交谈。在明媚的春光下,他看见茶农所采的一篮又一篮的绿色茶叶,动情地鼓励大家发展茶生产。那短暂的话语,就像春风拂面而来,就像春雨滋润着万物……茶农们心里乐开了花,也为当地的党政干部发展茶叶指明了方向,在全国乃至海外的茶叶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汉中北屏巍峨的秦岭,阻挡住了冬季西伯利亚南下的寒流长驱直入和春秋两季北方的沙尘;南靠逶迤的大巴山,千谷万溪牵引着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北上,形成亚热带气候,适宜于茶树生长。汉中茶在大巴山北麓海拔600~1200米的缓坡地带,自然肥力好。茶叶中富含对人体有益的锌、硒等微量元素,被公认是地球上同经纬度地带中最适合人类生活、也最适合茶树生长的地方。

“纬度高、海拔高、云雾几率高、富含锌硒、远离污染”的自然地理优势和生长环境使汉中茶具有“香高、味浓、耐泡、形美、保健”五大特点,汉中自古至今都是贡茶、名优茶的知名产地。悠久的产茶历史、独特的生态环境和优良的茶树品种,加上先进的制作技术和设备,决定了汉中茶内质的优异,据中国有关茶叶科研机构测定,汉中名茶氨基酸含量达4%左右,咖啡碱4.5%左右,茶多酚40%左右,水浸出物达46%以上,有较好的品质表现。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汉中是一个富含有益于人体微量元素锌、硒的茶区,茶叶中普遍富含有机锌和有机硒;同时汉中茶没有污染。全市所有的茶叶不经任何技术处理,经中茶所测定全属无公害茶叶,90%以上达到或超过绿色食品的A级和AA级标准。这也引起了美国有机食品专家对汉中茶区的生态进行了实地考察后,评估结果为“金”级。这在我国茶叶界大家共认的结论是,“汉中是我国罕见的高香茶区”,而且是洁净、卫生的全天然有机茶产区。(韩星海)

一宵“茶话”留千载


诗曰:“玉蕊旗枪称绝品,僧家造法极工夫。”向以“佛宗道源、山水奇秀”着称的世界遗产地武夷山,“其岩茶制作以僧家最为得法”(见陆廷灿《续茶经》)

清代名僧,天心禅寺茶禅释超全《武夷茶歌》(全文见《建茶志》)就是武夷僧人传递制造武夷岩茶的第一手资料。

《武夷茶歌》概述了武夷茶的历史、地理环境与茶叶的采制等。先从宋代丁谓、蔡襄两人创制龙团凤饼的事谈起;到元代武夷山设置了御茶园,制造了贡茶。明代罢贡建茶,御茶园荒废了。但是景泰年间,这里的祭山喊山惯例,每年仍在举行,需要供祭祀的费用,并且要有茶叶缴交官府,这些茶叶都是从别处购买来充贡的。这些弊端后为郭公所革除,(郭公者,明郭子章,号青螺,隆庆进士,官至兵部尚书。)从而这里的道士和僧人以及山民受了恩惠,武夷茶叶始向三坑二涧转移;从而乌龙茶在这里崛起。由于这里的茶叶是山民和僧人生活的依托,所以致力茶园管理和茶叶采制,在制作技术上加以改进,武夷岩茶于是诞生了。谈到岩茶时,茶僧对武夷山茶园作出过鉴定:溪北的比溪南的土层深厚;而平洲浅渚的茶园土壤瘠薄,幽谷高崖的茶园多云雾。采茶的天气以天晴吹北风为好,连续阴雨刮南风,则茶叶色香差而味淡,采用新的岩茶制法,制成的武夷岩茶香气特别好,有梅兰香味。这就是僧人的制茶经验谈,无怪王草堂赞其“形容殆尽矣”。

武夷岩壑山曲,还有几株宋代遗留下来的茶树,如白鸡冠,坠柳条等,有茶芽带红色的即武夷茶王大红袍,闽南、粤东人把它作为珍秘之品。因为这种茶树发芽时,满树红光弥漫,象罩上大红披风,因故而得名大红袍。

《茶歌》结尾说:因在久雨天气在山中寺院无事,煮着武夷山茗,坐在楼上品尝,写下这首“一宵茶话留千载”的茶歌。

释超全(1627-1712)俗名阮日锡,同安(厦门市同安县)人。明末布衣,曾文忠樱(南明文渊阁大学士)门人,师事曾樱传性理学,患难与共,性嗜茶,幼习茶书,随师在郑成功储贤馆为幕僚,善烹工夫茶,有制茶工艺。明亡,师尽节,弃家行遁,身怀工夫茶艺而奔走四方。遍览名山大川,尽尝天下名茶,慕武夷之名,约于康熙二十五年(1685)入武夷天心禅寺为茶僧。与闽南籍僧人超位、超煌等人交好,常在寺院共赴茶宴,在一起宣习工夫茶艺,以茶谈禅,以茶论道,以茶说经,还与“毁家从军抗清,明亡隐居茶洞”的李卷相好,传习茶艺。

阮氏对道藏释典、诸子百家、兵法战阵、医卜方伎。无不淹贯。他的主要着作有《夕阳寮诗稿》、《海上见闻录定本》和《幔亭游稿》等书。他的《武夷茶歌》与《安溪茶歌》是研究武夷茶文化的名篇,是福建乌龙茶创始于武夷山的历史佐证,是传递乌龙茶制作的第一手资料。

千年古茶,千载流芳 从茶诗解读


从茶诗解读茶文化

阳春三月,茶叶飘香。漫步茶园,于神思飘飞之际,几多历史的面孔又浮现眼前。

西晋左思的《娇女》也许是中国最早的茶诗了:“心为茶荈剧,吹嘘对鼎。”两位娇女,因急着要品香茗,就用嘴对着烧水的“鼎”吹气。与左思诗差不多年代的还有张载的《登成都楼》,用“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的诗句赞美成都的茶;另一首是孙楚的《孙楚歌》,用“姜、桂、茶出巴蜀,椒、橘、木兰出高山”的诗句,点明了茶的原产地。

到唐宋以后,写茶的诗词骤然增多。细读唐宋诗词,和茶有关的佳作俯手可拾。李白的《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白居易的《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亭欢宴》:“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杜甫曾写到:“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唐代诗人卢仝有一首《七碗歌》:“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章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轻。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诗人把饮茶的妙处写到了极至,这是艺术的夸张。虽然是他个人的感受和遐想,却让很多爱者心生共鸣。

唐代另一位与茶有关的名人不可不提,他就是被后世尊称为“茶圣”的陆羽。他的一部《茶经》,不但使国人对茶叶刮目相看,也使这种民间饮品走向了世界。陆羽在他的诗作《六羡歌》里曾经这样轻唱:“不羡黄金,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登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日从竟陵城下来。”对于茶圣陆羽的传奇身世,有人用“竟陵野老,诗茶一生”来概括。

宋代文人咏的诗词特别多,苏东坡有一首著名的《汲江煎》,很细致地描绘如何煎茶:“活水还须活水烹,自临钓石汲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枯肠未易禁三碗,卧听山城长短更。”那种雅致,令人神往。宋代诗人杜小山的一首《寒食》我尤其喜爱:“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元代,也有许多咏茶的诗文。以反映饮茶的意境和感受的居多。明代的咏茶诗最为著名的是高启的《采茶词》:“雷过溪山碧云暖,幽丛半吐枪旗短。银钗女儿相应歌,筐中采得谁最多?归来清香犹在手,高品先将呈太守。竹炉新焙未得尝,笼盛贩与湖南商。山家不解种禾黍,衣食年年在春雨。”诗中描写了茶农把茶叶供官后,其余全部卖给商人,自己却舍不得尝新的痛苦。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清代爱新觉罗·弘历,即乾隆皇帝,他有一首为后人传诵的《观采茶作歌》诗:“火前嫩,火后老,惟有骑火品最好。西湖龙井旧擅名,适来试一观其道……”皇帝写茶诗,这在中国茶叶文化史上是少见的。

千年古茶,千载流芳,啜饮不尽的是生生不息的文化馨香和精神余韵。

径山禅茶传日本


对径山茶的敬仰如同刚刚练习钢笔字帖对庞中华的崇拜。径山茶不仅是中国名茶,更是日本茶道的祖师。当时大文豪苏东坡久慕径山大名,一日来游径山寺。方丈见其衣着平常,以为只是寻常香客,不以为然,只淡淡说:坐。又转身对小和尚喊:茶。小和尚于是端上一杯普通的茶。稍事寒暄后,方丈感觉来人谈吐不俗,气度非凡,便改口请坐,并喊小和尚敬茶。经过一番深谈,方丈得知来者乃大诗人苏东坡时,情不自禁地说:请上坐。接着又喊小和尚敬香茶,并研墨铺纸以求墨宝。东坡先生一思忖,提笔写了副对联。上联是坐,请坐,请上坐;下联是茶,敬茶,敬香茶。方丈也是惭愧不已。而径山寺和径山茶却蜚声海内外。

日本僧人跪在地上,泪水落在茶盏中。千僧阁内,夕阳透射而入,光影在地面的青砖上移动着。归巢的鸟鸣啼啭不休。对于千僧阁内打坐的僧人而言,这鸟鸣如过耳之风。头顶的老僧目光祥和,轻声说道:喝茶。地上跪着的日本僧人曰:千僧阁中的径山禅茶,禅意具足,实乃我东瀛禅子梦寐之事,弟子舍不得喝啊,弟子我

老僧一阵爽朗的笑声:你如从这径山禅茶中喝出禅意,无异于喝出了狗屁的味道。日本僧人一阵愕然。老僧又是一阵爽朗的笑声:喝茶就是喝茶,在我径山门下,悟出一句只是喝茶,定当让你成佛做祖。老僧说罢目视前方。

这个画面就是我采访完径山寺里径山茶后久久不能挥去的一幕。

径山寺的会修师父告诉我径山茶的历史和典故:1200多年前的唐代,著名僧人法钦大师云游到浙江杭州径山后,开山结庵建寺种茶制茶研茶,是为径山茶之始。此后,唐代茶圣陆羽驻径山汲泉煮茶品茗著《茶经》,宋代日本高僧南浦绍明来径山学佛习茶,并把茶籽和宋代盛行的径山茶宴传至日本,演变成现今的日本茶道。径山茶文化自陆羽著茶经始,经日本高僧传播,从此走向世界。径山也因此成为茶圣著经之地,日本茶道之源。

一杯径山寺里的径山茶也许是许多爱茶之人终生的追求,会修师父亲手冲泡了一杯明前径山茶:汤色嫩绿明亮,叶底细嫩成朵且嫩绿明亮。翠绿的色泽、悠悠的清香、丝丝的甘甜,色、香、味、形让人赏心悦目,感受到翠绿的色泽美和两叶一心天女散花般的形态美,嗅觉能感受到淡淡清香的含蓄美,味觉能感受到微苦、微涩、微甜的融合美。

悠扬的钟声伴随一杯甘甜的径山春茶,只怕你顿时有了跳出红尘外,不在五行中的强烈感觉。

吴裕泰茶博士

品质特点:

径山茶外形细嫩紧结显毫,色泽绿翠,内质有独特的嫩香且香气清香持久,滋味甘醇爽口,汤色嫩绿明亮,叶底嫩匀成朵。

品饮方法:

通常采用上投法,先将90℃左右的开水注入杯中,然后投入茶叶。

茶风光

去径山寺采访径山茶山路的陡峭超出预想,面的司机一边埋怨着山路的险恶,一边侧目观赏沿途的美色。这里的万亩竹林绝对让西湖边的云溪竹径相形见绌了。到了山顶,径山茶农小刘告诉我:他小的时候也就是三十年前,山上的村民的一切日用品都是从山脚的千年古道用挑夫挑上来的。

径山属东天目山余脉,主峰窑头山为1095.2米,其余山体均在千米以下。在径山寺和会修师父聊天我突然问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径山寺刚进寺门迎面供奉的护法韦陀。会修师父笑着说:因为这里是韦陀护法的道场,韦陀白天在天目山,晚上要回到径山寺。当然,最让人诧异的,莫过于山顶古寺沿黄色围墙分布的约六亩茶园了,巨大的玉兰、丁香、银杏树穿梭其中,黛竹修姿延展出厚厚的轮廓。

决定茶汤优质的元素中,树种排第一,原始的群体品种最好;土壤其次,砾石为佳;水气或是第三了,阳面阴生甚为难求。巧的是,深处东天目山北脉的径山村和径山寺满足了全部条件。鸠坑种的茶树,年代久远不说,还是龙井群体品种的始祖,血统和辈分都是贵族。山地皆砂土,林密松风,饱含针叶阔叶混成的腐质层,野性中透着肥美。1000余米海拔,要雾有雾,求仙得仙。这样的家世,茶品不美不行!

中国茶叶东传日本西传欧洲


公元4世纪末,茶叶随佛教由我国传入高丽,为我国茶叶外传之肇始;南北朝宋元徽时(473-477),土耳其商人与中国商人在蒙古边界,以物易茶,开创我国茶叶对外贸易之先河。

中唐时期,朝鲜半岛开始种植茶叶。《东国通鉴》记载:“新罗国兴德王之时,遣唐大使金氏,蒙唐文宗赐予茶籽,始种于金罗道之智异山”。公元868年,新罗国少年崔致远奉父命到大唐求学,后中进士在中国为官,正是唐代煎茶盛行之时,他回国后极力推广大唐的煎茶法与饮茶习俗,饮茶之风迅速在朝鲜上层社会和民间流行。

茶叶传入日本是在唐永贞元年(805年),日本高僧最澄在中国天台山国清寺留学回国时带去茶籽,栽培于京都比睿山麓,成为日本种茶之始。南宋末年,日本高僧荣西两次来我国天台山、径山求法,学成归国时将种茶、制茶技术,饮茶习俗和茶禅礼仪等带回传教。抹茶道是日本茶道历史的主线,其承袭我国宋代点茶技艺。明代盛行的散茶瀹泡法,由我国明代高僧隐元传入日本,即今日本煎茶道。

茶叶西传欧洲在16世纪,葡萄牙人从中国带回茶叶,饮茶开始流行。1662年嗜好饮茶的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嫁给英皇查理二世后,提倡皇室饮茶,使饮茶之风风靡英国。18世纪初,英国从中国进口茶叶,并转销其美洲殖民地,后又运销德国、法国、西班牙、美国等地,饮茶热浪席卷欧美。茶叶南传南亚在18世纪末,1780年,印度首次引种中国茶籽,开始种植茶叶。1826年,印度尼西亚华侨从中国引进茶种,发展茶叶种植与生产。1841年,斯里兰卡因咖啡树遭受虫灾,开始引种中国茶树;茶叶北传俄罗斯是在17世纪初,当时中国使者向俄国沙皇赠送茶叶,引起沙皇的兴趣,此后饮茶之风渐在俄罗斯流传,并开始种植中国茶叶。

茶叶源于中国,其外传历史悠久。茶树种植、制茶技艺和品饮方式与习俗,追根溯源都直接或间接由我国传入其他国家。中国茶叶外传的一条“茶叶之路”,将中华文化与文明传播到世界各地,为人类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

千年黑茶源自安化


千年黑茶源自安化

安化,旧隶属潭州故郡,宋熙宁五年(1072年)开梅山而置县,取归安德化之义,五代毛文锡《茶谱》云“潭邵之间有渠江,中有茶而多毒蛇猛兽,渠江薄片,一斤十八枚”“其色如铁,芳香异常”这是关于黑茶最早的文字记载,渠江,即今安化渠江镇,渠江薄片,就是早期的安化黑茶。

安化云台山茶农忙着采摘最后一批清明芽茶

安化印象

安化位于湘中偏北,雪峰山脉北部,资水横贯全境,土地面积约4990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80%以上,境内峰峦起伏,云雾弥漫,溪流纵横,安化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土壤肥沃,为湖南主要林茶产区之一。

“茶市斯为盛”

因茶商往来而兴起的古镇唐家观,昔日茶马互市的繁华早已远去。

安化黑茶究竟始于何时?据史料推断,安化茶早在唐代已有名,规模生产则从宋代开始,兴盛于明清。古安化茶农从山区生活习惯中逐渐摸索出一套锅炒杀青、揉捻、渥堆、明火焙干的制茶方式,这种黑毛茶无青叶气,有松烟香,滋味浓厚醇和。

安化黑茶味浓,更适宜加奶酪的饮用方式,很合西北少数民族的口味。明朝茶马交易中,量多价廉的安化黑茶冲击了“官茶”四川乌茶,走私贩运屡禁不止,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安化黑茶被正式定为“官茶”,很快就取代汉川之茶,成为销往西北的主打茶叶。

小淹镇白沙溪茶厂内的白沙溪茶文化博物馆。

黄沙坪茶行用抖筛机筛分黑毛茶。

确定为官茶后,安化茶业空前兴旺。在小淹至东坪不到百里的资江两岸,因茶而兴起的集镇就有8个:小淹、边江、江南坪、唐家观、黄沙坪、酉州、乔口、东坪,共有茶号三百多家。制茶季节,晋陕徽茶商齐聚安化,演绎了近五百年“茶市斯为盛,两岸人烟稠”的茶史奇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