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茶人饮茶对水的讲究

发布时间 : 2020-09-23
饮茶的讲究 日常饮茶对健康的好处 古代茶叶

饮茶的讲究。

不管是什么茶,如果没水,那茶也就没有价值,为什么这样说呢?想喝茶没水怎么喝呢?那价值体现在何处呢?下面我们看看古代人饮茶对水的一个讲究是怎么的呢?喝茶是离不开水的,泡一杯好的茶与水也是密不可分的,因为水,是茶的载体;离开水,所谓茶色、茶香、茶味便无从体现。因此,择水理所当然地成为饮茶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下面就介绍一下古代茶人饮茶对水的讲究。

明代熊明遇《罗芥茶记》云:“烹茶,水之功居大。”张大复《梅花草堂笔谈》说:“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水十分,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茶十分,茶只八分耳!”两段话,讲的都是一个意思:用好水泡较次的茶,茶性会借水而充分显现出来,变成好茶;反之,用较次的水泡好茶,茶便变得平庸了。

水在茶艺中的地位既然如此重要,因此,从唐代中期艺术性饮茶蔚成风气以来,择水、论水、评水,便成为茶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归纳起来,历代论水的主要标准不外乎二个方面:水质和水味。水质要求清、活、轻,而水味则要求甘与冽(清冷)。

清,是对浊而言。用水应当质地洁净,这是生活中的常识,烹茶用水尤应澄沏无垢,“清明不淆”。为了获取清洁的水,除注意选择水泉外,占人还创造很多澄水、养水的方法,田艺衡《煮泉小品》说:“移水取石子置瓶中,虽养其味,亦可澄水,令之不淆。”“择水中洁净白石,带泉煮之,尤妙,尤妙!”这种以石养水法,其中还含有一种审美情趣。

另外,常用的还有灶心土净水法。罗庚《茶解》说:“大瓷瓮满贮,投伏龙肝一块——即灶中心干士也——乘热投之”。有人认为,经这样处理的水还可防水虫孳生。

苏东坡有一首《汲江水煎茶》诗,前四句是:“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汲深情。人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铛。”南宋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评日:“此诗奇甚!茶非活水,则不能发其鲜馥,东坡深知此理矣!”

小编推荐

季节与饮茶的讲究


春饮花茶

我国大部分地区是季风气候,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四季极为分明。在春天的日子里,春风复苏,阳气生发,给万物带来了生机,但这时人们却普遍感到困倦乏力,表现为春困现象。

人喝花茶,能缓解春困带来的不良影响。花茶甘凉而兼芳香辛散之气,有利于散发积聚在人体内的冬季寒邪、促进体内阳气生发,令人神清气爽,可使“春困”自消。

花茶是集茶味之美、鲜花之香于一体的茶中珍品。“花引茶香,相得益彰”,它是利用烘青毛茶及其他茶类毛茶的吸味特性和鲜花的吐香特性的原理,将茶叶和鲜花拌和窨制而成,以茉莉花茶最为有名。这是因为,茉莉花香气清婉,入茶饮之浓醇爽口,馥郁宜人。高档花茶的泡饮,应选用透明玻璃盖杯,取花茶3克,放入杯里,用初沸开水稍凉至90℃左右冲泡,随即盖上杯盖,以防香气散失。二三分钟后,即可品饮,顿觉芬芳扑鼻,令人心旷神怡。

夏饮绿茶

夏日炎热,骄阳似火,人在其中,挥汗如雨,人的体力消耗很多,精神不振,这时以品绿茶为好。因绿茶属未发酵茶,性寒,“寒可清热”,最能去火,生津止渴,消食化痰,对口腔和轻度胃溃疡有加速愈合的作用。

而且它营养成分较高,还具有降血脂、防血管硬化等药用价值。这种茶冲泡后水色清冽,香气清幽,滋味鲜爽,夏日常饮,清热解暑,强身益体。绿茶中的珍品,有浙江杭州狮峰的龙井,汤色碧绿,清香宜人,被誉为“中国绿茶魁首”;江苏太湖碧螺春,茶色碧翠嫩绿,香气浓郁;安徽黄山毛峰,茶味清香。

冲泡绿茶,直取90℃开水泡之,高级绿茶和细嫩的名茶,其芽叶细嫩,香气也多为低沸点的清香型,用80℃开水冲泡即可,冲泡时不必盖上杯盖,以免产生热闷气,影响茶汤的鲜爽度。

秋饮青茶

秋天,天高云淡,金风萧瑟,花木凋落,气候干燥,令人口干舌燥,嘴唇干裂,中医称之“秋燥”,这时宜饮用青茶。青茶,又称乌龙茶,属半发酵茶,介于绿、红茶之间。色泽青褐,冲泡后可看到叶片中间呈青色,叶缘呈红色,素有“青叶镶边”美称,既有绿茶的清香和天然花香,又有红茶醇厚的滋味,不寒不热,温热适中,有润肤、润喉、生津、清除体内积热,让机体适应自然环境变化的作用。

常见的乌龙茶名品有福建乌龙、广东乌龙、台湾乌龙,以闽北武夷岩茶、闽南安溪铁观音为著名。但乌龙茶类很多以茶树品种而分,有铁观音、奇兰、梅占、水仙、桃仁、毛蟹等。乌龙茶习惯浓饮,注重品味闻香,冲泡乌龙茶需100℃沸水,泡后片刻将茶壶里的茶水倒入茶杯里,品时香气浓郁,齿颊留香。

冬饮红茶

冬天,天寒地冻,万物蛰伏,寒邪袭人,人体生理功能减退,阳气渐弱,中医认为:“时届寒冬,万物生机闭藏,人的机体生理活动处于抑制状态。养生之道,贵乎御寒保暖”,因而冬天喝茶以红茶为上品。

红茶甘温,可养人体阳气;红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糖,生热暧腹,增强人体的抗寒能力,还可助消化,去油腻。红茶类在加工过程中经过充分发酵,使茶鞣质氧化,故又称全发酵茶。茶鲜叶经过氧化后形成红色的氧化聚合产物——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这些色素一部分溶于水,冲泡形成了红色茶汤。

传统工夫红茶名品有湖红、宜红、宁红、闽红、台红、祁红,以安徽祁门县的祁红为著名。冲泡红茶,宜用刚煮沸的水冲泡,并加以杯盖,以免释放香味。英国人普遍有饮“午后茶”习惯,常将祁红和印度红茶拼配,再加牛奶、砂糖饮用。在我国一些地方,也有将红茶加糖、奶、芝麻饮用的习惯,这样既能生热暖腹,又可增添营养,强身健体。

茶的养生作用:

1、止渴生津、提神益脑。

2、防癌抗癌、抗衰防老。

3、降血糖、抗辐射。

4、杀死肠道中的某些致病菌。

5、补充胡萝卜素

泡茶饮茶有讲究


茶的品种众多,因此泡茶方法也就不尽相同。用量由于茶叶种类多,因此用量各有不同。如冲泡一般红、绿、花茶与水的比例为150~160,即每杯放3g干茶,加入沸水150~200ml。用茶量最多的是铁观音,每次投入量几乎为茶壶容积的1/2,或者更多,即每杯放7g干茶加入沸水150ml。

用茶量多少与消费者的饮用习惯、年龄、饮茶历史密切相关。中老年人往往饮茶年限长,喜喝较浓的茶,故用量较多;年轻人初学饮茶,多喜爱较淡的茶,故用量宜少。

水温泡茶的水温主要由泡饮什么茶而定。高级绿茶特别是各种芽叶细嫩的名茶,一般以60~80℃为宜,茶叶愈嫩、愈绿,冲泡水温就愈低,泡出的茶汤嫩绿明亮,滋味鲜爽,茶叶中维生素C也较少破坏。泡饮铁观音茶,必须用100℃滚开水冲泡;饮用砖茶,则要将砖茶敲碎,放在锅中熬煮。一般来说,泡茶水温愈高溶解度愈大,茶汤就愈浓。

泡饮时间泡饮时间和次数差别很大,与茶叶种类、泡茶水温、用茶数量和饮茶习惯等有关。如用茶杯泡饮一般红、绿茶,冲泡后加盖4~5分钟即可饮用,通常以冲泡3次为宜。饮用铁观音多用小型紫砂壶,第一泡1分钟就要倒出来,第二泡1分15秒,第三泡1分40秒。逐渐增加冲泡时间,这样茶汤浓度才较均匀。冲泡的时间可以茶汤浓度适合饮用者的口味为标准。

贮藏由于茶叶疏松多孔,易吸潮、吸收异味,故家庭买回茶后可将茶叶放置铁听内,将口用封口纸或胶带粘好,放置-20℃冰箱冷冻室内,茶叶陈化进程基本接近停止,茶叶保存一年以上香气、色泽仍如新茶。

冬季饮茶有讲究


茶作为中国百姓不可缺少的一种常用饮品有着它不可撼动的地位,千百年来,人们饮茶品茶,甚至用茶来治病,有的人甚至是一年四季以茶带水,茶不离口。殊不知,茶水虽好,但在冬季,由于温度和湿度的大幅度变化,喝什么样的茶还是必须注意的。

冬天天寒地冻,万物蛰伏,人体生理功能也减退,阳气渐弱,中医认为:“时届寒冬,万物生机闭藏,人的机体生理活动处于抑制状态。因而冬天喝点茶是必须的,不仅能够达到养生作用,还可增强人体的抗寒能力,但是我们冬天又该如何去喝茶呢?

日前,笔者走访了市区一些茶叶专卖店,发现买茶的市民非常多,通过一番了解,笔者也发现,不少市民选择茶的种类不尽相同,基本上都是根据自己平时的喜好来选择。那么这些市民对于冬季喝茶的看法是否存在误区呢?业内人士告诉笔者,春喝花茶,可以散发淤积体内寒邪;夏喝绿茶,能清热解毒;秋喝青茶,能消除体内余热;特别是冬季,市民们喝茶更应该注意。冬季应该喝普洱茶的熟茶,或者普洱茶老年的生茶,其次就是红茶,这些茶都是温性的,冬季喝茶对人有好处,特别是一些女性,冬季手脚冰凉,和红茶可以加一些枸杞和红枣,起到御寒作用。

笔者了解到,如果有些市民冬季一定要喝绿茶的话,加入一些红枣是非常必要的,因为红枣也是属于较温暖的,它能够帮助去掉绿茶的寒性。业内人士还强调,饮茶量的多少决定于饮茶习惯、年龄、健康状况、生活环境等因素,但是如果饮用不合理的话,那对人体就产生了一定危害。茶艺师还告诉大家:”我们喝茶不能同时喝几种茶,而且我们喝茶在茶叶的分量上也得注意,根据杯子的大小放茶叶,不然喝多了对身体还是有害的。“

冬季饮茶”六忌“

1. 忌冲泡过久,防止氧化、受细菌污染。

2.忌饮烫茶,最好56℃以下。

3.忌饮冷茶,冷茶寒滞、聚痰。

4. 忌空腹饮茶,茶入肺腑会冷脾胃。

5.忌饭后马上饮茶,茶中的鞣酸会影响消化。

6.忌酒后饮茶,酒后饮茶伤肾。

饮茶温度,是喝茶人的健康杀手!


茶人朋友一般都知道泡茶需要的合适水温,并根据每个茶种来区别对待,以保证最佳的冲泡质量。但很少会去关注饮茶的温度。

如果您想做一位“细致、有心”的茶人,喝茶温度还是有许多讲究的。

茶的最佳饮用温度,不但是关乎茶的滋味、有益元素的释放,还关乎您的健康。

根据研究结果显示:饮用70℃或温度更高的茶的人群患食道癌的风险比正常人高出了8倍;饮用65℃~69℃茶的人群,患食道癌的风险是饮用温度低于65℃者的2倍;饮用沏好不到2分钟的茶与沏好4分钟之后的茶相比,危险高5倍。

其实,饮茶最佳的温度的关键不是温度本身,而是食道和胃粘膜的承受能力。根据医学专家解答,食道最外侧由粘膜组成,它是一层由上皮组织和结缔组织构成的膜状结构,能分泌粘液,是人体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但是非常娇嫩,只能耐受50~60℃的温度,超过这个温度,食道的粘膜就会被烫伤,而刚刚沏好的茶水,温度高达80~90℃。

根据医学理论,粘膜一旦烫伤,为了及时修补这些损伤,食道粘膜的上皮细胞就要加快增殖。如果经常吃烫的食物,粘膜损伤尚未修复又受到烫伤,可形成浅表溃疡。反复地烫伤修复,修复烫伤,就会引起粘膜质的变化,进一步发展变成癌瘤。

因此医学专家给出答案,为消除过烫食物引起的食道癌,吃饭、喝水均应不要太烫,热汤、热茶、热咖啡、热牛奶最好凉至40℃左右时饮用。

体质各异饮茶有讲究


生活中,我们常会因为他人的经验或建议,或凭借自己的感觉和口味,来选择茶饮,但体质有燥热、虚寒之别,而茶叶经过不同的制作工艺也有凉性、温性之分,所以体质各异饮茶也大有讲究。

中医学里把身体划分成九大体质:阳虚、阴虚、气虚、痰湿、湿热、血瘀、过敏、气郁、平和。

调查显示,目前中国比较健康的“平和体质”仅占32.75%,其它8种偏颇体质占到了67.25%。这里整理了一个九大体质最突出的个体表现特点表,可简易的做出一个对身体的初步判断:

1、平和体质:健康

特点:脸色红润、精力充沛,睡眠品质好,二便通畅。

常见人群:年轻男性

患病倾向:不爱得病

养生关键:保持就好

推荐茶类:均可

2、阳虚体质:怕冷

特点:手脚不温、畏寒怕冷、嗜睡,容易夜尿和拉肚子。

常见人群:长期坐在办公室者、几乎无户外活动者、月经期和产褥期的女性

患病倾向:水肿、腹泻

养生关键:防寒保暖,多食用具有驱寒补阳,温肾壮阳功效的食物,少食生冷寒凉食物,少饮绿茶。

推荐茶类:青茶、红茶和黑茶(熟普洱)

养生茶:人参花茶

3、阴虚体质:缺水

特点:皮肤干燥、眼睛干涩、口易渴、脸易潮红、大便干结,嗜吃凉的东西。

常见人群:体形消瘦,易心烦意乱者

患病倾向:易患咳嗽、干燥综合征、甲亢

养生关键:保证午休,重滋阴补肾,清热润肝

推荐茶类:绿茶、青茶、白茶和黄茶

养生茶:麦冬石斛茶、枸杞茶

4、气虚体质:疲乏

特点:疲乏无力、爱出虚汗、健忘嗜睡、呼吸短促。

常见人群:先天不足者、营养不良者、年老虚弱者、久病未愈者、大手术后及压力过度者

患病倾向:容易感冒,生病难以痊愈

养生关键:宜吃补气益气、易消化的食物(如红枣、小米),忌吃破气生冷,油腻辛辣的食物

推荐茶类:红茶、青茶和黑茶(熟普洱)

养生茶:党参红枣茶、茯苓人参茶

5、痰湿体质:肥胖

特点:体形肥胖,面部油脂分泌旺盛,多汗多痰。

常见人群:大多集中在管理阶层或生活较安逸的人群,且男性居多

患病倾向:易患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疾病

养生关键:饮食清淡为主,多进行户外活动,忌甜腻肥厚的食物,忌居住潮湿的房屋

推荐茶类:绿茶、红茶

养生茶:荷叶麻竹茶、茯苓桂枝茶

6、湿热体质:长痘

特点:急躁易怒,满脸油易生痤疮粉刺、口有异味不爱吃饭、舌红苔黄。

常见人群:喜欢吃高热量食物者,嗜烟好酒、生活压力过大者

患病倾向:易患疮疖、黄疸等皮肤病,胆囊炎、冠心病、和糖尿病

养生关键:不要熬夜,宜清热燥湿的食物,忌辛辣油腻的食物

推荐茶类:绿茶、白茶和黄茶

养生茶:菊花佩兰绿茶

7、血瘀体质:长斑

特点:皮肤晦暗,身上容易出现瘀斑,掉发严重、健忘。

常见人群:脑力工作者,女性多见

患病倾向:出血、中风、冠心病

养生关键:保证睡眠,适量锻炼,多吃有活血化瘀的食物(如黑豆、紫菜)

推荐茶类:红茶、黑茶和青茶

养生茶:花茶、黑豆红茶、益母月季花茶

8、过敏体质:过敏

特点:原因复杂多样,有接触过敏、食物过敏和物理过敏。

常见人群:如过敏性鼻炎患者、药物(如青霉素)过敏史者等

患病倾向:药物过敏、花粉症、哮喘等过敏性疾病。

养生关键:荤素搭配合理,少食辛辣、腥膻发物及含致敏物质的食物。贴身之物(如被褥床单)要经常洗晒,春季减少室外活动时间,保持心境开朗

推荐茶类:青茶(武夷岩茶)、红茶和黑茶

养生茶:防风金银花茶、黄芪白术茶

9、气郁体质:郁闷

特点:体型一般偏瘦,多愁善感、忧郁脆弱,易心慌、易失眠。

常见人群:压力大者,女性多于男性,多为年轻人

患病倾向:失眠、抑郁症

养生关键:多食解气解郁、消食醒神的食物(如燕麦、菊花),睡前避免饮茶等提神醒脑的饮品。增加户外活动,多结交朋友

推荐茶类:红茶、青茶

养生茶:花茶、佛手绿茶、丹参红枣茶

饮茶对智力的影响


我国饮茶历史源远流长。《神农本草经》中已经有了关于茶叶功效的记载;东汉时期的《华佗食经》正式提到了茶叶的益智作用,认为能“益精神”;《神农食经》认为茶叶能使人“少睡”,并能“悦志”;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指出饮茶后“神思闿爽,不昏不睡”;清代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明确说出茶能“益思”。此外,茶叶还具有消食开胃,化腻解膻,止泻解暑等作用。

有些人认为孩子不宜饮茶,怕饮茶会刺激大脑,伤害智力;也有人认为茶叶对大脑只有刺激作用,不能增长智力。其实,这些看法都不正确,我们只要看看茶叶中所含的成分,就可以知道茶叶对智力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据化验分析,茶叶中所含的成分达400多种,主要有以下几大类:

蛋白质和酶类:茶叶含的蛋白质占总重量的25%~30%,其中有22种氨基酸,这些都是儿童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宝贵物质。茶叶中的酶数量更多,酶可助消化、促进身体各种新陈代谢。

维生素类:茶叶中所含的维生素主要有维生素A、D、E、K、B1、B2、B6、B12、C、H、P、PP等十几种。维生素不仅是全身物质代谢不可缺少的关键成分,在大脑神经等的智力活动中,也是不可缺少的物质。

多酚类和生物碱类。

糖类:主要含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蔗糖、麦芽糖、多糖等。

无机元素:茶叶中含有钙、镁、钠、氯、铁、锰、铜、锌、氟、铝等。这些微量元素,对保持记忆力、思维能力,以及促进生长发育、防治龋齿均有重要作用。

茶叶对智力的作用绝不仅仅只是刺激大脑,而是“刺激”与“补充”双管齐下。茶叶的众多营养成分,对大脑等智力器官有补充能源、减少消耗等多方面的作用。

不过,对少年儿童来说,茶叶也确实有些不良作用。必须注意饮茶方法。例如,睡觉前饮浓茶,会使孩子过度兴奋,影响睡眠,第二天反而精神不好,影响智力;茶叶性寒,浓茶对孩子的胃粘膜有刺激作用,会伤胃,影响食欲,等等。因此,要注意不要让孩子饮浓茶,而要饮清淡一些的茶,量也不宜多;要饮高质量的茶叶,不能饮劣质茶;孩子饮茶的具体时间和方式,最好借鉴大文豪苏东坡的经验:每顿饭后,用少量茶水漱口,然后咽下。这样做,不仅能清洁口腔,帮助消化,更主要的是不伤脾胃,又能醒脑提神,可谓两全其美。此外,要注意不要让孩子饮冷茶和隔夜茶。

喝茶人常说的水路、水味、掉水、尾水到底是什么意思?


有许多人在品茶时,或多或少都听到过“水路”、“水味”、“掉水”、“尾水”等几个词,有的人可能不太清楚这些词具体指的是什么,或者完全不了解,没关系,今天我们就分别采访一下茶行业内的人,看看他们是对“水路”、“水味”、“掉水”、“尾水”是怎么理解的吧。

什么是水路?

水路是一种主观上对茶汤入口,经过口腔,流过喉咙的感受描述,因为茶汤入口过喉的这个过程是动态的,所以每个人口腔敏感度的不同,会影响到感受的强弱。水路的形容是非常主观的感受,因人而异,并没有什么科学的研究来证明,也没有统一的标准。

影响水路的原因?

影响水路的原因有很多,地理因素,生态环境,树龄,制作工艺;泡茶时的用水,水温,水质等,还有冲泡手法;甚至与个人的嗅觉,味觉有关。

怎么去表达水路?

通常我们会用粗、细来形容水路。水路粗的感受一般是茶汤入口后满嘴乱跑,过喉感粗糙且有滞感;水路细一般是茶汤入口顺滑细腻、过喉柔和且无阻碍。

什么是水味?

我理解的水味就是茶水分离。

水味出现的原因?

水味出现的原因一般有三个。

一、水质。如果水质过硬,因为硬水里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和矿物质,导致溶解度低,会影响茶叶内含物的溶解度,所以茶水味道不好,所以会出现水味。

二、茶质。我就说说普洱茶吧,在杀青时没有及时翻抖或杀青完成后没有及时揉捻,造成茶叶有“水闷气味”(秋茶或者雨水多的季节采摘制作而成的茶叶只是茶味淡,并非茶水分离)。普洱茶压饼后没有干透也会出现水味。存储过程中湿度过高转化后的茶也会出现茶水分离。

三、冲泡方法。冲泡水温过低、出汤时间过快等会造成水味比较重。

3、怎么去表达水味?

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茶还是茶,水还是水,茶的内含物质与水没有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使得茶汤口感有所欠缺,这时就可以说有水味,或者水味重等。

掉水

什么是掉水?

掉水这个词在我的理解中就是,茶汤之间出现了不稳定,和茶与水的分离,就称之为掉水,我认为一款好茶,茶汤是会持续性很好的,特别是云南的古树普洱茶,应该是一直稳定的茶水融合为一体的。

影响掉水的原因

影响一款茶掉水的原因主要有三个:

一、天气,每一款茶都是有生命力的,天气变化影响茶汤的表现,这个主要体现在季节性的变化,比如雨季潮湿温差大的话可能会导致茶汤的不稳定,香气、口感等方面受到了影响。

二、冲泡。冲泡时,水温和水质都会影响茶的掉水。

三、茶本身的品质。影响茶本身的品质的因素有很多,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茶的掉水,比如制作工艺、树龄、地理生态环境等,比如说树龄,台地茶的掉水会快一些,导致茶水分离,而古树茶的话,只是茶味会变淡。

怎么去表达掉水?

如果说一款茶刚开始冲泡时,茶汤入口,茶水分离,前一泡有香、甜,润,或苦、涩、等味道,但之后几泡中缺少了其中之一,比如没有了涩,或没有了香,茶汤变淡薄,就可以说这款茶掉水了,这样的掉水并不是针对出现水味,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茶,泡了许多泡后,味道淡了,只是浓度减弱,但茶本身之前有的滋味还存在,这不能称之为掉水。

什么是尾水?

尾水指的是一款茶的耐泡程度已经达到极限,再继续冲泡出的茶汤。比如一款茶叶在冲泡15泡以后,继续冲泡出的茶汤,喝起来只有淡淡的茶味,或者有甜味,或者有涩味,苦味,甚至有的会出现水味,这时的茶汤就我们称为尾水。

尾水是不好喝吗?

一般来说,大部分茶的尾水都不好喝,因为有些茶的尾水只剩下涩味,或者苦味,而那些掉水快的茶叶,尾水会有明显的水味,而没有茶味。但是,有些茶的尾水会很甜,很有滋味,给喝的人带来愉悦感,因为其本身内含物质的丰富,经过多次冲泡后,碱类物质已经被挥发,剩下的只有糖类物质,此时的茶汤中,有甜味和淡淡的茶香,有很多人喜欢喝这些茶的尾水,所以,一定是好茶的尾水才会好喝。

品鉴茶到了尾水怎么处理?

一般来说,品鉴一款茶,到了尾水阶段时就可以停止品鉴了,或者更换茶叶,如果是品质较好的茶,尾水好喝,而大家又愿意继续喝的话,可以继续冲泡、品尝。

看完后你有没有对“水路”“水味”“掉水”“尾水”这几个词有了一定的了解呢?或者你有其他的理解,欢迎在下方留言,一起分享交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