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川古道——从永宁到丽江

发布时间 : 2020-09-29
从怀孕到生一直喝茶 从怀孕到生一直喝红茶 古道普洱茶

从怀孕到生一直喝茶。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滇川古道——从永宁到丽江”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滇川古道——从永宁到丽江”相关知识!

川滇藏大三角中,永宁只是一个毫不起眼的地名。甚至,永宁这个地名能够为人所知,还要拜泸沽湖所赐。正是因为有了泸沽湖,有了泸沽湖畔令人遐想联翩的“女儿国”摩梭人,更多人才得以知晓永宁这块地方。(宁蒗县永宁乡温泉村,彝族、摩梭人、普米族等和谐地生活在秀美的景色中。)

当然,永宁也曾闪现过那么几次光芒。南宋末年,忽必烈率军南下征战大理经过这里,并将此地定名为“永宁”,其意不言而喻。这个位于云南省宁蒗县北部川滇两省三县交汇处的高原乡镇,东与四川省盐源县、北与木里县接壤,是川滇两省三县的经贸重镇。占据这种地理优势,永宁当地的几家大富和封建领主各自组织马帮商队,由土司武装护送,一头连起四川,一头经永胜过金沙江至丽江大研,汇入滇藏茶马古道主干线。(虽然马帮的经营多以男人为主,但在一些日常的短途运输中,也不乏有女性的身影出现。)

丽江的大研,也即现在的丽江古城,是滇藏茶马古道上的重要节点。这块纳西族人居住着的土地,在古道上正处于藏族与白族、汉族贸易往来的交接地带,于是也就多了几分特别之处。(玛尼堆。藏传佛教是永宁地区的主要宗教。)

那时,生活在高原上的藏族人,特别依赖于内地生产的茶叶、手工器皿等,而藏区的山货、药材、织毯等到了内地同样畅销,最初的贸易往来因此很自然就形成了。但滇藏之间的大山决定了货物的运输只能靠马帮来完成,不过当西藏的马帮到了丽江之后就很难再继续前行,语言、生活习惯及气候的差异使他们只能走到丽江为止,而内地的商队想要进入藏区也面临着同样的困难。(农历七月二十五日的转山节是摩梭人最盛大的节日,这一天人们要到格姆女神山进行朝拜,祈求女神福佑。)(扎美喇嘛寺的佛事活动。扎美寺是云南摩梭人和普米族地区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明朝时期由噶玛巴活佛始建。)

生活在丽江的纳西人,既能与内地汉人打交道,又熟悉藏人的语言和生活习惯,于是藏区与内地的贸易中转和交互,很自然地要在丽江由纳西人来完成。丽江也因此成为滇藏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重要节点,自宋、元以来,大研始终是滇藏商道上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南来北往的马帮在此落脚,及至明、清时期,滇藏茶马古道的贸易往来已经非常兴盛了。大研古镇上的店铺、客栈越来越多,使原来古镇的中心与周边的村子连为一体,逐渐形成了以四方街广场为中心,若干条道路放射状延伸出去的格局。(地处川滇两省三县交汇处的永宁,是一个以摩梭人为主,汉、彝、普米、纳西、藏等民族聚居的高原乡镇,历史上就是著名的滇、川、藏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和商品物资集散地。)

随着现代交通的日新月异,许多发生在古道上的马帮故事与茶马古道一样,逐渐在人们的视野里从依稀可辨到渐渐隐去,古道上延续千年的故事曲终人散了。然而马帮并没有完全消失,在一些较为偏远闭塞的山区,小规模的马帮依旧在短途物资运输中发挥着作用,成为那段历史的缩影……

茶经网扩展阅读

丽江重拾茶马古道文化


昔日马帮驮茶成就茶马重镇,今朝普洱神韵香满丽江。为期四天的2011和谐之旅--绿色云茶惠万家活动暨第二届丽江绿色名优茶博览会于近日在丽江古城玉河广场举行。

市人大副主任和世华、杨忠义,副市长杨静全,市政协副主席、市委统战部部长奚丽宏等领导出席开幕仪式。

杨静全在致辞时说,丽江是茶马古道重镇,滇藏贸易及南亚次大陆贸易的桥头堡。丽江茶文化历史源远流长,演绎出众多名人茶事,留下了无数茶文化胜迹。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丽江旅游业的发展,丽江已成为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每年900多万的游客拉动了丽江商贸发展,目前有来至全国的近千户茶商在丽江经营。丽江茶叶市场的兴盛既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也成为提升丽江旅游业,实现二次创业的重要内容。茶博会的举办,即可促进茶文化的交流,又可让更多的客人了解丽江、了解丽江的茶叶市场。

据悉,本届茶博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参展商53家,本次博览会将继续秉承和弘扬中华民族茶文化,倡导茶为国饮,发展茶业经济,传承茶马古道精神,打造茶马古道文化产业发展,培育茶文化市场,引导绿色健康消费,促进云南茶叶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提升丽江文化旅游内涵力争开发成旅游的又一优势产品,延长旅游产业链,增强丽江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深化民族文化旅游品牌战屡,为实现丽江建设国际金品旅游胜地的目标服务。

滇藏茶马古道介绍


唐代以来沟通川、滇、藏边三角地区的古商道,以藏族地区的马匹、皮毛、药材等特产和四川、云南的茶叶、盐、糖、布、线、粉丝等生活日用品交易的商业信道,主要依靠马帮在山谷、驿道中长途跋涉来运输货品,故称“茶马古道”,亦称“茶马商道”。自唐、宋以后,汉藏物资依赖茶马古道持续往来一千多年,维系了两地物资与文化的交流,并在抗战时期达到了古道(特指滇藏茶马古道)的最繁忙时期,抗战结束后,随多条进藏公路的修筑而渐渐没落。

茶马古道蜿蜒于我国大西南横断山脉的高山峡谷中,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古代滇藏主要路线是从云南的西双版纳、思茅、普洱、临沧、保山、大理、丽江,经迪庆及西藏的昌都、拉萨等地后,进入印度、尼泊尔等南亚地区。另一条是从四川的雅安出发,经凉山后,交汇云南丽江,再经迪庆、西藏等地后,进入尼泊尔。

这条茶马古道横贯藏、川、滇高原横断山脉的三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流域,蜿蜒四千余千米。后因云南经济持续发展,清代、民国时期共开拓多条内外通道:昆洛前路茶马道、滇西后路茶马道、思茅易武茶马道、思茅澜沧茶马道、思茅江城茶商道、普洱思茅通外茶马商道、佛海通外茶马商道等等。(《普洱茶文化》,黄桂枢)江内云南省西双版纳自治州,澜沧江之东面古六大茶山地区(曼撒、蛮砖、攸乐、倚邦、莽枝、革登),为今勐腊县中北部地区。清朝时期普洱为贡茶,当时以澜沧江为分界,称为“江内”,为上贡朝廷茶品原料主要来源。

云南省西双版纳自治州,澜沧江之西面,今勐海县、景洪市地区为“江外”。清朝时期普洱为贡茶,当时以澜沧江为分界,西部尚未开发,不被重视。涵盖目前南糯、布朗(新、老班章)、巴达、勐龙、勐宋等茶区。有江外六大茶山之称:南糯茶山、勐海茶山、景迈茶山、巴达茶山、南峤茶山和勐宋茶山,这些茶山在口感、香气明显较江内浓强。

漫谈川藏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是中国与欧亚文明交流互动的传统线路和历史文化载体,从古代以来,见载于史册的有“蜀身毒道”“金牛道”“五尺道”“褒斜道”“广州通海夷道”等多种称谓。昨日,成都故事邀请了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院长王川老师,在故事大厅漫谈川藏茶马古道,讲述其传奇故事。

川滇等中国西南地区是茶的原产地。茶不仅在四川人心目中有着重要的地位,随着饮茶风气的流行和饮茶交流的增加,茶文化也在四处散播。王川老师说,根据史料分析,茶叶传入高原牧区的方式,虽然有不少说法,如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茶叶,如上层社会的交往等等,但最让人信服的一种说法是,民间的自由物质交换,将茶叶传入了高原牧区。正是四川绵州、蜀州、邛州等地的茶叶流入西藏地区,才开始了藏族人民饮茶的历史。

在古代中国边境就一直有“茶马互市”。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茶叶和盐一样,是官方严控的专卖品。唐肃宗至德元年(公元756年)至乾元元年,在蒙古的回纥地区驱马茶市,开创了茶马交易的先河。到了明代,茶马政策成为治边的重要手段,这一政策一直延续到清朝雍正十三年,官营茶马交易制度才终止。

所谓茶马古道,实际就是一条由茶叶生产集散地到销区集散地的道路。王川老师介绍说,茶马古道的主要线路有两条,其中一条就是起源于雅安,经泸定、康定、巴塘、昌都到西藏拉萨,再到尼泊尔、印度。此外,还有一条支线,是从都江堰出发,沿岷江而上,进入甘南地区,到达青海。无论是从茶叶的生产,还是地理位置,四川在其中都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

北宋熙宁以后,就在四川专门设置了茶马司,将四川年产的3000万斤茶叶中的大部分运往甘肃、青海地区数以百计的卖茶场和数十个买马场。从明朝开始,川藏茶道正式形成,“秦蜀之茶,自碉门、黎雅抵朵甘、鸟思藏,五千余里皆用之。其地之人不可一日无此”(《明太祖实录》卷251)。由于茶马古道,沟通了茶叶生产、茶叶消费的渠道,茶叶在四川的制造也进入到高度发展的阶段。

丽江束河古镇茶马古道博物馆


茶马古道博物馆旅游简介

茶马古道博物馆也称大觉宫,是明代木氏土司“束河院”建筑群的组成部分,内有壁画六幅,与白沙壁画一样,是云南硕果仅存的明代壁画典范之作,列为省级文物。其周围建筑为民国年间束河小学的教学楼,现已整体保护,是游客了解茶马古道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

博物馆分为序言厅、壁画展厅、史事一厅、史事二厅、束河生活厅、束河皮匠厅五个展区。向游客展示着该地区的悠久历史与文化。其中的壁画展厅最值得一看。

壁画展厅

大觉宫壁画是丽江壁画的重要组成部分。丽江壁画于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至清代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300多年间陆续绘制而成,分布在丽江古城内及周围的觉显寺、护法堂、万德宫、珊碧院、皈依堂、光碧楼、寒潭寺、大觉宫、大宝积宫、琉璃殿、大定阁、福国寺、雪松寺等十几处,约在200铺以上。现仅存白沙大宝积宫、琉璃殿、大定阁和束河大觉宫等处。共计50铺,总面积154.57平方米。在历史上称为蛮荒之地的祖国西南边陲保存了如此大规模的壁画,堪称奇迹。

大觉宫位于丽江古城西北4公里的束河村,现存6铺壁画,形成于明木增时代的万历年间,壁画风格与大宝积宫近似,应是大宝积宫近期或稍晚之作。

史事厅

在千年茶马古道上,发生过许多具有重大历意义的事件,并对后来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博物馆中介绍了吐蕃南征、天宝之战、滇茶进藏、茶马互市、元跨革囊等历史事件。

开放时间:

8:00-17:00.

“茶马古道”老镇丽江忆旧——老城之韵


古城的街市情趣盎然,给古城增添了意味无穷的俗世乐趣。历史上,丽江古城是滇藏贸易的重镇和中印贸易的枢纽。位于古城中心的四方街是个远近闻名的集市,过去,四方街上的摊位都撑一顶很大的红油纸伞,从街西面的狮子山望下去,四方街在高原的蓝天下闪烁着一片夺目的红光,煞是好看。

多年来,我的田野考察范围除了那高山大岭、莽原深峡,自然还包括那生我养我的古城小镇──丽江大研镇。但这种田野考察与浪迹山乡的考察又有区别,是一种重新踏上石板路,寻找逝去的旧梦,审视和发现尘封岁月中遗落的故事,感受新的阳光月色的精神回归之旅。

我从多年的田野调研中得知,丽江古城最初是在日聚夕散的乡村露天集市基础上逐渐发展而来的。纳西语称丽江叫衣古堆,一般译为江湾之地;最初称丽江古城叫衣古芝,意为衣古地的集市;有些金沙江沿岸的纳西人也称古城为衣古;而丽江坝区农村的居民则多称古城为古奔,意思是用背来的货物做生意之地,或认为是粮仓之村。从小时到现在,乡下农人都喊我们巩本若,即城里(男)人之意;而在城里,我们告肯的男子则被称为告肯若,女的称告肯美,过去古城人都以这种居家所在地段来指称人。家住大石桥附近的人就是阿溢灿若(男)或阿溢灿美(美)。

衣古过去也指现在位于古城北面象山之麓的吉瓦村,这是个很清幽的村子,我有亲戚在这个村,多次去过此地。那里有很多泉水从大树和古岩下迸涌而出,形成一道道清流,因此汉语称这村为清溪村,纳西人又称这儿的泉水为神米吉,意为石榴水,是因为过去村中多石榴树,还是取其清溪流荡如石榴状,尚未知晓。此村附近形成了丽江古城最早的集市衣古芝,古城的汉语名称在元代是大叶场,明代称大研厢、清代称大研里,民国称大研镇。大研一词,民间相传是因古城所在的台地因形似大砚台,城西南又有神圣的文笔山,著名的明代纳西土司木生白便取其巨笔大砚、文脉旺盛、地灵人杰之吉祥寓意而取古城之名曰大砚,古音砚研相通,因此后来就写成了大研。

明代是纳西族历史上一个重要发展时期,深得明王朝信任和倚重,被视为西南屏障的木氏土司相当开明,不闭关自守,积极引进中原汉族地区的生产技术和文化教育,广交中原名士,从内地引进文、医、教育、建筑、开矿、艺术、工艺制作等方面的人才俊杰到丽江。明洪武十五年(公元一三八二年),在古城设丽江军民府府署,丽江古城很快成为纳西族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木氏土司建筑了规模宏大的宫殿式建筑群,如以石和木为材料建盖的3座大型牌坊、木家院、皈依堂、玉皇阁、三清殿、光碧楼、经堂、家庙、万卷书楼、玉音楼、议事厅等。

木氏土司在建造自己的宫殿式建筑群和建构古城时,虽模仿中原风格,但又不忘将它植根于地方和民族传统,未像大理城等效法中原方形根基的传统建筑模式,始终保持自然形态平面。木府的座向未按照以座北朝南为佳的中原风水理论,而是根据纳西族喜欢朝向太阳和东方属木,木原为纳西东巴教中的神秘崇拜物,(明朝洪武皇帝将木赐为纳西土司之姓,真有天作之巧)因此欲得木之气而盛的想法,座西朝东。明末到丽江的大旅行家徐霞客曾记曰:丽江诸宅多东向,以受木气也。古城周围也不筑城墙,我小时就听一些老人讲,不筑城墙的原因是木氏居于城中,一筑城就将形成一困字,无异于把木困住。后来研究丽江历史文化,知道木氏土司不筑城墙的做法与他们那种不想坐井观天困守边隅,力图容纳百川之河,海阔天空地发展的思想和他们广纳天下俊杰,博采众家之长的开放襟怀和明智策略是一脉相承的。清廷在丽江实施改土归流后,曾一度在古城筑城墙,但后来很快处处坍塌,百姓也不以为然,很快这短命的城墙就了无踪影。看来历来笑纳四方俊杰、八面来风的丽江古城天生就讨厌中原很多古城那种困守一隅,封闭萎缩的小家子气。

木氏土司府门迎东方朝阳,背枕狮子灵山,在狮子山上遍植柏树,我听不少老人讲过,木府在狮子山上还养过纳西人所崇拜,并被视为门神的老虎,至今木府院内还有一个被称为拴虎石的钟乳巨石和一棵古树。小时听老人讲,木府的老虎曾走失,逃到南面的拉趣瓦村一带,被村人抓住。后来木府责成该村赔偿老虎而形成这个地名(拉趣瓦意为赔偿老虎之村)。如今狮子山上还有一大片古老的柏树林,是古人笔下著名的丽江十二景之一黄山古柏。这一片墨绿色的柏树苍劲挺拔,气象萧森,在烟霞明灭中无言地俯视着古城的沧桑巨变。除了这一片古柏林,当地民众在二十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义务栽种的大批柏树也日益茂盛,形成了密密匝匝,郁郁葱葱的柏树林,狮子山可以说是一个吉祥的柏树林之山。在晨曦霞光和薄暮烟霭中,从狮子山极目下望,古城一大片栉次鳞比的民居瓦房呈一片与天地混融的黛青色,宛如细浪绵绵的一片苍青色深湖,又如铺开的一幅巨大水墨画,苍苍茫茫,如梦如烟。我如今每次回家,都要到柏树林中俯瞰古城,领会这在孩提时的匆匆步履中被忽略了的美。

木氏土司的府第虽巍峨壮观,模仿中原王者气度,但也没有落入中原皇宫帝苑居中为尊,一切其它建筑皆须围绕王宫而建的俗套,它僻处城南一隅,而作为全城中心的则是商贾云集的四方街,如蛛网般纵横交错的街道像星光般从四方街这一最明亮的商贸中心向四方八面辐射。从中可看出古城最初形成于乡村集市,最终也因商业贸易而繁荣。这与古城千百年来作为茶马古道重镇的历史密切相关。

走进大研镇,便走进了一座独立不羁的边城,它有别于中国任何一个王城,未受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途九轨的中原建城礼制影响。城中无规矩的道路网。而是依山就水,不求方正,不拘一格地随地势水蕖建房布街,房屋层叠起伏,错落有致;道路亦结合水系顺势而建,曲径通幽,不求平直,形成空间疏朗和谐的街景;在纵横交错的大街小巷中又常常别开生面地辟出宽阔的街头空地,可供居民茶余饭后的休憩,又延伸了古城的集市贸易空间,还使城中建筑物和街道显得舒展有度,整体和谐。整个古城结构自由活泼而充满灵气,既有山城风貌,又有水乡韵味。古城结构空间变化无穷,形式活泼多样,古拙与精巧相得益彰,充溢着自然的灵气。它虽得中原建筑神韵,但又不照搬古代中原王城的建制和模式。在总体结构上融进了纳西人传统的自然审美观和生活的情调意趣,使其成为一个自然流畅,人情味浓郁的边地古城。

水是丽江古城的灵魂,古城的水来自城北黑龙潭公园象山脚下,泉水从无数山麓岩石隙缝的泉眼中迸涌而出,形成近四万平方米的黑龙潭水面,纳西人称这水叫古鲁吉,民间有的解释为如马群般奔腾的水,有的解为九龙水,如黄瑞璧老人就作这样的解释,说古鲁吉有九龙治水的含义。这些解释皆从古鲁吉三字的谐音而来。古鲁吉流出黑龙潭,汇成玉河,在双石桥(又称玉河桥)处一分为三,形成西、中、东三条河流,继而又形成无数水流如经络纵横于古城,滋润着古城的生命。四方街是古城的中心,亦是传统集市贸易中心。四条主要街道,由此向四面延伸,无数小街小巷又从这四条主街上岔出,流向四面八方,古城的大街小巷,全用红色角砾岩石铺成,经无数人年年月月步履走磨,光滑洁净,大雨过后,石呈五采斑纹,民间称其为五花石。条条街道临水盘旋萦徊,构成古道、小桥、流水、人家的恬静居住环境和情调,人在街上行,常与流水相伴,人在睡梦中,静聆水声清韵。古城安静如水的岁月在这依山临水,纵横曲折的街道上流淌而过。

祖父、父亲和我的邻居黄瑞璧老人对我讲过,古城的五花石街道,有不少是古城各地段的居民自己集资铺砌的。如我家所在的告肯街(民国时期叫兴仁村,现叫五一街)的五花石街面,是在一九四五年重新铺的,当时这一地段的路因年深月久,已经坑洼不平。于是,由告肯街的一些年轻人发起集资修路的活动,我父亲当时才十一岁,因跟我祖父学了一些滇戏唱腔,伴相又好,同学赵耀刚也是一个喜欢唱戏的小学生,二人在古城颇有点艺名,于是,由大人组织,我父亲唱小生,赵耀刚扮花脸,一起登台演唱,竟博得满堂彩,募集到不少钱。居民们以种种方式筹集到资金,便把从当地豪绅习家到大石桥的五花石板路全部铺完。古城的一些富商也出资铺过五花石街面。

四方街西侧的西河上设有活动闸门,居民利用西河与东河的高差冲洗集市和街面,居民也喜欢用水桶汲水冲洗门前的五花石街道。抗日战争期间在丽江古城居住八年之久的俄裔作家顾彼德(P。Goullart)在《被遗忘的王国》一书中曾说,他周游列国,而丽江古城是他所见过的唯一每天用溪水冲洗街市的城市。我小时候,在四方街收市时常常去看市管员关闸放水冲街,常常脱了鞋就在水流中踩水玩,有时鱼儿也会随着河水冲到街上来,看着人们把它捉住又放回河中,古城里人人都知道这河里的鱼属于黑龙潭的龙王,不能吃。

城中还有从不干涸的白马龙潭和很多水井,古城居民巧用井水和潭水,创造出一潭一井三塘水的用水方法,靠近出水口为头塘,居民在此汲取饮用水;头塘水从溢水口流至第二塘,居民在此洗菜;此塘之水又流至第三塘,为洗涤衣物之用水。这种用水方式在丽江古城有井泉的地方到处皆然,体现了古城人独具匠心的用水爱水传统。过去,古城人还利用水的冲力来碾米磨面,有些河段上设有水磨房。

古城有家家流水,户户垂杨之誉,清溪旁树木葱茏,垂柳拂水,从玉龙山流下来的雪水清澈见底,它滋养着古城的花草树木,也熏陶着古城千家万户纳西人的心灵和气质,托出一片雪域冰洁清纯之态和高原的静气灵气,纵贯古城大街小巷、古柳庭院人家的无数条小河日日歌吟着,伴着高原山城纳西人清寂宁静的梦。

丽江古城是个古朴而融多种风格于一体的建筑艺术之苑,历史上,纳西人素来开放亲和,乐于与其他民族进行文化交流,开门笑迎八面风,广采博纳他山玉,建筑上吸收了汉、白、藏等族的技术精粹,形成融多族建筑风格于一体,以中原古老的建筑风格为主调的格局,并保留了很多唐宋中原建筑风格的流风余韵。我国著名建筑学家刘敦桢在《丽江古建筑考察》一文中曾说:我国将来之住宅建筑,苟欲其式样结构,犹保存其传统之风格,并使之发皇恢廓,适应时代之新需求,则丽江民居,不失为重要参考资料之一也。

古老的滇藏茶马古道


位于中国西南边陲的茶马古道,与丝绸之路、唐蕃古道一样,都是中国古代通向西域的主要商贸通道,而茶马古道分滇藏和川藏两条路线。

据史料记载,滇藏茶马古道早在唐代就已存在,最初只是用于军事目的。相传大历十四年(779年),吐蕃与南诏王阁罗凤联合了20万兵马,分兵三路准备进攻成都,欲在成都建立东府。为此,吐蕃军队在横断山脉艰难地开辟了几条网状的栈道,用以输送军队。

后晋天福二年(937年),段思平建立了大理国,成为云南最强大的封建集权统治者,同时也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当时,吐蕃与大理国的贸易不但没有间断,反而因大理国与宋朝建立大型的互市而有所扩大。当时大理国主要向内地输送马匹、牛羊、鸡和刀、毡子、甲胄、漆器等工艺品,还有一些麝香、熊胆之类的珍贵药材,从内地可获取汉文书籍、缯帛、瓷器、中药材、金属工艺品等。吐蕃则从贸易中获得了用以制造农牧工具、刀具的铁以及茶叶、布匹、糖等商品。

北宋后期,长期生活在滇西北地区的麽些人(今纳西族),在丽江地区逐渐形成了势力,不断向吐蕃边界扩展,并开拓了周边地区的贸易通道。至宋宣和元年(1119年)前后,麽些人取代了大理国在吐蕃的贸易地位,与吐蕃直接建立了贸易往来,确立了麽些人在滇西北地区商贸中转站的地位。明代洪武十五年(1382年),麽些首领被赐以木姓,次年又被任命为丽江知府。

此后,历代木氏土司经过上百年的商贸交易,把用于战争的滇藏栈道发展成为一条以运输商品为主的通商渠道。

从品牌文化到消费文化


茶和酒都具有文化属性,所以不少茶叶品牌或零售商多以文化为外衣包装茶叶产品,实现产品增值。以文化实现品牌增值本不为过,但将茶文化讲得神乎其神、玄而又玄就有点过了。这样做前期可能会吸引好奇的消费者,但他们对产品熟悉之后,就会产生疑问,很难产生品牌忠诚度。这种茶文化是不能长久的,是茶商一相情愿的茶文化,是生产者导向的茶文化。

我们认为,茶文化更多的应该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养生文化,是一种绿色文化。就像我们未来将要建立的一个自营专卖店叫新派茶生活的生活馆,有别于现在的茶馆和茶叶店,它倡导的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再比如我们现在正发展的茶园生态旅游,还有未来我们茶工业公司将要生产的与茶相关的如茶能、茶枕等产品,都是为了塑造健康生活方式这一消费文化。

茶企销售不得不面对的情况是,茶叶消费者有局限,可能只有两种人会买:一种是有送礼需求的人,另一种就是老年人买来自己喝。所以我们现在应该关注的问题是,年轻人为什么不喝茶,怎样才能让他们爱上喝茶。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快捷、方便,讲究得是时尚。因此,我们公司在产品的形态和包装及饮用方式上,以及在专卖店装修和企业未来的发展道路上都在谋求转型。

最重要的是,我们计划在未来探索出一条真正传播茶文化的道路追求健康,追求环保,让生活慢下来,追求一种精致生活。这种精致生活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物质层面的变化,主要表现为追求茶叶的品质,如原生态、口味等;二是精神层面,就是让生活慢下来,从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中释放出来,在一种非常好的环境当中去感受茶的美好,去仔细品味茶内在的东西,而不是虚拟地脱离茶文化。这就是我们对茶文化的理解。

在过去,中国茶产业存在两个极端现象:第一个是做最贵的茶叶,做礼品茶,这种茶是进入不了寻常百姓家,大众也因此感受不到真正的茶文化。第二个就是做出口茶,而这些茶都是一些品质低劣的茶叶,不能够体现出我们中国茶的质量和茶的美好,这也影响中国的茶文化走向世界。我们认为,中国拥有这么好的茶叶,就应该跟更多的人分享,这样才能更好地传播我们中国的茶文化,让高品质、健康的中国茶叶走进寻常百姓家,走向全世界。

对此,信阳毛尖集团更关注现在年轻人喜欢怎样喝茶,老百姓喝什么茶,就是要做大家喝起来方便、能够喝得起的放心茶。要达成这一目标,我们的一些营销模式需要跨界,需要转型和升级。我们要把茶文化演变成一种生活方式,让消费者在生活中感受茶文化,在茶文化中体验生活。

将关注点从打造品牌文化到营造消费文化,才能变营销推力为消费拉力,整个茶产业才能做大。蛋糕做大之后,各个茶企才有心思在提高产品品质、营造消费体验等层面下工夫,消费者才能真正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增值价值,茶产业才有可能持续地发展壮大。

滇藏茶马古道的马帮生涯(三)


古道隐苍茫

1992年初,我来到作为普洱茶六大茶山重要集散地并作过勐腊县(镇越县)府的易武镇。从镇长任上退下但仍在主持地方志编撰的张义先生,给我讲述了他少年时候亲眼所见并记忆犹新的一件事情:由于滇西抗战的影响,茶马古道被长期阻断,藏族地区严重缺茶,战争才一结束,来自中甸、德饮的藏族马帮就蜂拥而至,一个马队就有一百多匹牲口,将六大茶山的茶叶搜罗一空,甚至连多年的老茶叶也全部买走,他们付的藏银洋多得无法计数,只好堆码在桌面上一摞一摞地数个大概,油灯下,那些沉甸甸的银洋压得桌子吱嘎作响

易武及思茅一带的人们都把马帮来往的道路称为茶叶之路,许多路段都由当地有名的茶庄茶号出面出钱,修桥铺石,在山间密林中蜿蜒伸展,直达远方。这些路至今仍在。

其实在宋代,茶马互市已经成为汉藏间的一件大事。及至元世祖忽必烈由西昌、丽江奔袭南诏,进一步打通了滇、川、藏间的道路,加强了各民族的联系。明、清两代,茶马互市有了空前的发展。明末,云南各族人民进行了十七年抗清斗争,因战乱,对西藏的茶叶供应少了,后来一俟清兵人滇,达赖喇嘛立刻遣使要求恢复茶马贸易。据载,仅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6年),滇茶销西藏就达三万担!滇藏山道在那时已名正言顺地成长为一条茶叶商道。

至民国年间,据《云南边地问题研究》记载:普思边沿的产茶区域,常见康藏及中甸阿墩子的商人往来如梭,每年贸易总额不下数百万之巨。由此我们可以想见当年的茶马古道是如何的繁忙和热闹。

抗日战争中后期,这条古道更成为中国大西南后方唯一的一条国际商道,难以计数的物资通过世界屋脊源源不断地流来淌去。

就这样,由于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加上统治者的提倡,形成了茶叶的大量运输,造就了茶马古道。而古道上经济物质的大量交流,必然带来相应的其他文化的传播和相互影响,更由于行进在茶马古道上的马帮这种极特殊的裁体,使得茶马古道逐渐形成了联系沿途各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纽带。

但由于各种缘故,主要是由于茶马古道的不可思议的艰难险阻和遥远漫长,这条古道被人们忽略忘却,对它的研究开发几乎是一个空白,古道在静默中浸透各种神秘苍茫;曾经在古道上来来往往的马帮们一个个故去,他们的生活也早已掩埋在逝去的时光之中。在这条路上,数千年的岁月积淀下了无与伦比的文化宝藏,它期待着人们去探索它那无尽的奥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