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味姚安

发布时间 : 2020-09-29
红茶回味发苦怎么回事 小青柑入口微苦回味带甜 小橘子里面放茶叶是什么茶

红茶回味发苦怎么回事。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回味姚安”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姚安,古称弄栋、姚州,地处滇中腹地,在古时具有重要地理、军事、交通意义,民间甚至有“一座姚州城,半部云南史”的说法。古姚安是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一站,在南方丝绸之路的开辟和兴盛,以及诸多重大历史事件中,姚州都是见证者与参与者,这条古道上,有惊心动魄的王朝兴亡,有帝王将相的生死成败,也有远行者踯躅独行的风雨兼程。

我的高中是在县城读的,每次去学校,都要经过县城北边的乡镇府,政府斜对面的稻田里,有一座孤零零的坟,墓碑上写着“周小卜将军墓”几个字。周小卜是庄蹻的部将,正德《云南志·姚安军民府·祠庙》载:“小卜灵岳祠,在府城(姚安府)西北。昔楚庄蹻将小卜,战死于此,蒙氏时立庙祀之,土人有祷辄应。”《史记·西南夷列传》也记载了这件事情的经过,庄蹻入滇,派部将小卜继续率兵远征滇西诸蛮,兵至古姚州,与乌蛮民族发生激战,战殁于姚,南诏蒙氏立祠祀之。从各种记述中可以得知,当时是有小卜祠堂的,但自我记事之初起,就只有墓而没有祠堂了。

“庄蹻入滇”是云南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从那时起,中原势力开始对云南施加影响。那时的云南,在很多人眼中也还是“南荒之地”,但山水的阻隔,已经无法割裂两种文化的交流。

在《大观楼长联》中,孙髯翁用“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四句短语概括云南从汉代到元朝的标志性历史事件,用词虽然简略,但信息量却十分巨大,而这四个事件对云南古代历史进程产生的深远影响,更触及了云南历史、社会、交通的方方面面。

“汉习楼船”的起因,可以追溯到云南最早的古道之一——“身毒(音yuándú,印度的音译)道”的开辟。公元前122年(汉武元狩元年),博望候张骞从出使西域归来,向汉武帝禀报了他在大夏(今阿富汗北部)的奇特发现,“居大夏时见蜀布、卭竹杖,问所从来,曰东南身毒国。”这个发现引起汉武帝的注意。

当时,汉朝与匈奴之间的战事正出于胶着状态,交战双方都急于为这场关乎国运的战争寻找突破口,“身毒道”的发现让汉武帝产生了从这条道路绕道进攻匈奴的想法,汉武帝派使臣前往“西南夷”去寻求道路,使臣兵分几路进入四川、云南地区。其中一部分翻过横断山脉,在云南地区被强悍的“昆明族”所杀。汉武帝勃然大怒,决定发兵征讨云南地区的西南夷,下令在长安开凿一个人工湖,称之为“昆明池”,并修造大型战船(因其高大,称为楼船),专供士兵操练水战使用。公元前109年(元封二年),武帝派将军郭昌入滇,先征服滇池东北方面劳浸、靡莫等部落,然后大兵临滇。滇人见大势已去,降服于汉朝。

“身毒道”,也被称为南方丝绸之路,是我国古代西南地区一条纵贯川滇两省,连接缅甸、印度,通往东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各国家古老的国际通道。南方丝绸之路从四川成都出发,在大理汇合之前,有东西两条路线,东边的一条经四川宜宾,云南昭通、曲靖、昆明、楚雄通往大理,西边的一条则由四川汉源、西昌南下,越过金沙江,经云南姚安、祥云,直抵大理。从地图上可以看出,西边的这条线路要近得多。

第一次“天宝战争”期间,唐朝从北方进入云南的两支军队,其行军路线也是沿着南方丝绸之路的东西两条线路进入云南的,东路军由鲜于仲通率领,由越蒿一带沿清溪关道南下,从滇东北地区进入云南;西路军由大将军李晖率领,从会同路进攻,进入姚州地区,迫近洱海地区。

郭昌入滇同年,即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汉王朝在姚安地区置弄栋县,直至唐朝,县名都未变。唐朝时期,随着唐与吐蕃、南诏三者间势力的此消彼长,姚州的军事和地理意义更加重大,唐武德四年(621年),置姚州都督府,南诏时,置弄栋节度。之后就发生了对后世影响极大的“唐标铁柱”事件。

公元707年(唐中宗景龙元年),唐朝派遣唐九征为讨击使,征战对唐朝政权存在巨大威胁的吐蕃。为纪念这次征战取得的重大胜利,唐九征立铁柱记功。据史料记载,柱上刻了姚州地图和地界标记,铁柱除了记功,还有界标的作用。

唐朝政府十分注重处理与吐蕃、大南诏之间的关系,因此,唐标铁柱被赋予了更多的历史意义。唐九征立铁柱为界碑,控制了该地区的交通,把漾濞江以东的大部分地区直接纳入唐朝统治管辖范围,更好地遏制了吐蕃与南诏,随着三方实力的此消彼长,三个政权间的关系也随之调整。

唐标铁柱后的几十年,云南地区爆发了“天宝战争”,这场战争之后,唐朝、吐蕃、南诏的关系再一次出现重大转变,而这场战争,以及之后的“安史之乱”,直接导致唐朝由盛转衰,为唐王朝的覆灭埋下了伏笔。

“天宝战争”对后世的影响甚至在宋朝都还在持续。公元965年(赵匡胤即位的第五年),宋王朝派遣王全斌进入四川,灭掉了后蜀国,统一了四川。当时,刚取得胜利的宋朝大军集结在大渡河边,有人向赵皇帝提议,跨过大渡河,一举南下,统一云南地区。赵匡胤也蠢蠢欲动,但想到唐朝正是因为“天宝战争”导致了灭亡,唯恐重蹈唐王朝的覆辙,顾忌重重的赵匡胤用书房宝器玉斧在地图上的大渡河上一划,悲伤而无奈地说:“此外非吾所有也”。

谪滇状元杨升庵的《临江仙》中有一句“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王朝兴亡与帝王将相的生死荣辱,都可以这句词一语概之。生活中,让我心生敬仰与暖意的,都不是大起大落的历史事件,而是个人的精神气度。出于阅读爱好,案边常置一册《徐霞客游记》,游记里写姚安的部分是读熟了的,每每翻阅,神思一定会随着徐霞客的足迹和笔触在姚州神游。徐先生进入云南,基本路线也是沿袭南方丝绸之路,他于崇祯十一年由曲靖、昆明一线进入姚安,后经祥云进入大理。徐先生笔下的姚安地名,与几百年后的今天相比差别并不大,他写到的“龙冈卫”,即我的出生地,这个地名至今还保留着。他笔下的“阳片水库”,就是今天的洋派水库,生活在水库周围的人提到这一区域,至今还是发“阳片”的音,而不是官方拟定的“洋派”。

徐霞客在《滇游日记》中写道“白塔尚在寺(龙华寺)东南后支冈上。冈东有白塔海子,其南西山下,又有阳片海子,其东又有子鸠海子,府城南又有大坝双海子,与息夷村共五海子。”这五个水库,至今还在。

这正是徐霞客让我感动的地方,漫游,只为了自己喜欢,而每一段记录下来的旅途,即使过了几百年,仍然精准得让人热泪盈眶。

我一直有一个愿望,某一天,关掉手机,揣着一册《徐霞客游记》独自上路,乘车到与姚安相邻的大姚县,然后下车,沿着徐霞客当年在姚安的旅行路线步行一遍。计划了很久,但一直未能成行,我知道,缺的并不是时间或者其他,而是上路的勇气,世俗生活对一个人意志的消磨与摧毁,往往是从内心开始的。

cy316.com编辑推荐

白族的三道茶“一苦、二甜、三回味”


以茶待客是我国各民族的普遍礼仪,各族敬茶礼仪也丰富多彩,互不相同。知礼好客的白族同胞待客茶礼是“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三道茶,这是他们迎客的传统茶道礼仪。

所谓三道茶是这样的,一道茶选取较粗、较苦的茶叶,用小土罐在温火上边烤边抖,待茶发出香气时,便冲人滚烫的开水,其味清苦而幽香,给客人斟上一小盅,让其一口饮完,称之为“清苦之茶”;第二道茶加入红糖、芝麻、核桃仁,其味香甜可口,称之为“甜茶”;第三道茶,用蜂蜜和花椒调拌,再用较浓的苦茶水冲制而成,使之甜中带苦、苦中有甜,还夹有丝丝的麻辣昧,称之为“回味茶”。在品饮每道茶时,主人和客人还吃些瓜子、松子或糕点以助兴,三道茶的烤茶、斟茶多由家族中年长有威望的人承担,以示对客人的尊敬。

白族三道茶的来历还有着一个动人的传说,一位木匠为了教徒弟学会手艺与做人的道理,出师前带他去山上伐木。劳动了一天,徒弟口渴难耐,便随手摘了树叶放人口中咀嚼,徒弟感到苦涩难言。伐木结束,师傅便给他一块糖,告诉他:“这叫先苦后甜!”徒弟出师离别师傅时,接过师傅一碗茶,是放了蜂蜜与花椒的,徒弟边喝边品味道:“茶中有苦有甜,还有辣味。”老木匠说:“你回味得对,一苦二甜,三回味,学艺、做人一个道理。你要牢。”从此,白族便兴开了“三道茶”,并成为传统的迎客茶礼。并成为传统的迎客茶礼。

佛山老人的中式小家 禅意在茶香回味无穷(图)


泡一壶香浓的普洱老茶,让茶香在居室内肆意蔓延,于绿竹青翠间回味一整个午后,也许这就是最中式的中国优雅。泡茶讲究手艺和心境的相结合,在那细腻的动作间蕴含着不能说清的禅意。于家中的中式角落,品味宁静致远的情怀。

三两知己围聚四方桌,泡上一壶芳香四溢的清茶,谈天说地直抒胸怀,那一抹青竹翠翠,那一道泼墨写意,成为了与茶香最应景的美丽。

俩人于榻上谈笑风生,偶尔来一盘围棋对弈,舒适写意人生,那沉实的实木小桌仿佛承载了的历史,让生活增加了一点厚度。

古典线条让红木长椅自成一道风景

竹影斑驳,映衬得中式椅子格外清雅

“小桥流水人家”,一座旧时的石磨成为小花园里最诗情的一角

现代风格的储物柜上写意芭蕉图,仿佛传来阵阵雨打芭蕉的淅沥淅沥声

“小轩窗正梳妆”,中式玄关的虚实结合

莲蓬、白瓷,以及洒脱的行书,墨香四溢的居室

洒脱的行书成为室内独特的景致

听君轻弹一首琵琶曲,天籁之音传耳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