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腊县象明乡倚邦古镇

发布时间 : 2020-09-29
倚邦普洱茶 明前越乡龙井茶价格 野象红茶价格

倚邦普洱茶。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勐腊县象明乡倚邦古镇”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倚邦古镇位于勐腊县北部象明山乡境内,现为象明乡倚邦村委会所在地,距象明乡政府10多公里,距景洪市180多公里。倚邦街就建在一座山脊之上,地势险要而风光秀美。

早在唐宋时期,倚邦就已出产茶叶。明清时期,先后有四川人、楚雄人和石屏人到倚邦经营茶叶,并在倚邦街建盖了四川会馆、楚雄会馆和石屏会馆。倚邦街的石屏会馆建于清雍正年间,早于易武。在清代初期和中期,倚邦街也是西双版纳普洱茶产销的中心,并因此而日渐繁荣。清雍正年间设立倚邦土千总(后将为土把总),管理倚邦、曼庄、革登等茶山。“普思逆夷叛,曹当斋率练从征,以功授土千总世职。……当斋死,子秀降等承袭土把总”,倚邦也成为当时的一个版纳,其辖区与现在的象明乡基本一致,辖区内有古六大茶山中的倚邦、曼庄、革登三大茶山(一说有三山半)。民国时期,倚邦街曾为第六区行政分局治所和象明县治所。

明代末期,清代初期、中期是倚邦街的繁荣时期。倚邦末代土司儿子曹仲益先生(文革前为西双版纳建设科副科长)在《倚邦茶山的历史传说回忆录》中写到:“这里(指倚邦土司辖区,包括倚邦、曼庄、革登等茶山)在历史上繁盛的时期,是明末清初,直到道光年间,户口不少万数,人口亦有八九万之多。特别在乾隆初期,在倚邦三山半中,就有四个集镇:即倚邦街、曼拱老街、曼专(庄)街、牛滚塘街。这里各种建筑均仿照内地一样建设,当然倚邦街是一切的中心,比之要好。建筑物均是建于高山顶上,道路全用石块砌成,因而宽狭不一。倚邦街居民亦不下数千人至万人之多。所以街道建筑规模与思茅旧街相似,原有三条街道,约长三公里,宽亦四至六公尺不等。因在山顶上,条件有所限制。那时各种庙宇也随之拔地而起,佛教、道教也相应传入。在建筑物中,有石屏会馆、孔明庙、川主庙、城隍、土地、观音、药王、子孙等庙宇。街道房屋瓦房均占多数,学校虽然不多,也还是楼房。各方面虽不全如思茅,但也有他的突出地方。易武比倚邦要次之。可惜于民国三十一年被焚,仅存残迹,但也可说明历史上的繁荣景象。”

清代中后期,倚邦虽然逐渐衰落,但直到民国初期,倚邦街仍有居民130多户,庙宇、茶庄和住宅等各种建筑也还基本保存完好,茶马古镇的重要地位也未改变。只可惜民国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的一场战争,三天三夜的大火将倚邦街烧成瓦砾,300多年的成就毁于一旦,仅有少量遗迹可寻。战火后随之而来的饥荒和疾病,更是使倚邦雪上加霜,人口死亡及外逃者不计其数。至1949年底,倚邦街住户只剩下50多户,人口仅有数百人。20世纪70年代又有部分居民外迁,现在的倚邦村仅有30多户、100多人了,且交通不便,经济也较为落后。

现在,倚邦街及其附近剩下的文物古迹有:倚邦街石板路遗迹;曹家大院遗址;宋云号、杨聘号、鸿昌号等茶庄遗址;清乾隆、道光、光绪时期立的记载有茶山管理、茶叶生产等重大茶事的三块“永远遵守”石碑;一块“福庇西南”的大木牌匾,乃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普洱府思茅同知赐予倚邦土司,说明倚邦土司管辖的茶山在西南地区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倚邦土千总曹当斋的龙头功德碑,碑上镌刻有乾隆玉玺及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敕封的诏书,内容主要是表彰曹当斋及其夫人管理茶山的功绩。

茶文化精选阅读

倚邦古镇的历史


倚邦古镇的历史倚邦在澜沧江东岸(亦称江内),位于西双版纳勐腊县北部象明乡,是着名的古六大茶山之一。

寻访倚邦,是因为这里曾经是盛极一时的着名普洱茶重镇,是清中前期贡茶采办地。曼松茶是倚邦最好的茶,普洱茶越陈越香的理论之一二百多年的陈年金瓜贡茶的原料就是倚邦曼松茶。

倚邦古镇的历史难于详尽地考证,可以肯定的是,最早人们之所以会迁移到这深山老林来定居,与这里丰富的茶树资源密切相关。先有茶,而后有人,因了茶叶和人,这里渐渐成为茶叶的集散地,形成了商贩云集,人口繁荣,生意兴隆的集镇。可以说倚邦古镇因茶而生。

在历史的记载中,倚邦街是山顶上的街市,起初仅仅是商贩到倚邦山采购茶叶必然的落脚点,马帮到这里驮运茶叶时必须停靠的一个驿站,因此它也成了茶马古道的起点。因为茶叶的迅速发展,它一度发展壮大成了除普洱、思茅之外的大型茶叶集散地,几条商道就以倚邦为中心,曾四通八达地向周边辐射开去,通往内地或与毗邻的越南、老挝、泰国、缅甸等东南亚国家,常年在这茶叶古道上穿梭的马帮,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风里来,雨里去,历经千辛万苦,战胜千难万险,走出了一条条承载经济文化的大道茶马古道。

据《普洱府志》记载,从雍下十一年起,思茅同知就把普洱贡茶交倚邦土司负责具体采办,而倚邦山所属的曼松寨所产的茶又是茶山中最好的,真正算是茶中极品。传说,每年清明以前采摘的曼松茶尖,用开水冲泡时茶芽竖立,加上曼松茶有着独特的品质,曾被指定为皇帝的专用茶,每年在清明节之前就必须快马兼程送到北京城,所以在当地流传着这样一首民歌:倚邦山上贡茶奇,皇帝老儿也着迷,好茶长在倚邦山,好名出在易武地。到乾隆中期,倚邦山的茶园一片接着一片,从补元江边一直延伸到习崆山,总面积超过2万亩,每年产茶万担以上,常住人口万余人,流动人口多时帝近十万人,茶叶生产和贸易盛况空前,清朝时的几块记录茶事的石碑见证着倚邦因茶而兴的繁荣。

但是,当我们踏着坑凹奇曲、尘土飞扬的林中山路来到倚邦街时,倚邦街已没有了往昔的辉煌,映入我们眼帘的残破的古道,陈旧的房宿,和清冷的街景,眼前的倚邦街,除那条踏磨得光滑清亮的石板路,再难找出往日街市的形貌。

从对面山路上看过来,倚邦好像在山顶云层之中,翠绿的森林,袅袅的云雾,有如天街一般。走近,这千年古镇,却因战乱和茶事衰微而残破萧条茶事不兴,道路不通,倚邦古镇难振雄风啊。同行的茶科所的专家感慨道。但是,倚邦的茶仍然是最好的。倚邦现在有三十多户人家,一百多人,每家一两亩茶园,家家户户仍旧种茶做茶。虽然这里不见了当年的繁荣和喧嚣,但是,这片红土地,这片绿森林,这片阳光,这片水土,倚邦出产的普洱茶原料,依然内含丰富,滋味浓酽。

勐腊县:普洱茶的历史


一、古茶山

勐腊,傣语为产茶之地。勐腊植茶历史悠久,是大叶种茶的发源地之一。早在公元8世纪唐朝人樊绰在《蛮书》中写道: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银生城指的是南诏所设的开南银生节度区域,银生城界诸山指景东,景谷,普洱及其以南的西双版纳诸茶山在内的广大茶山。明万历末年(约1620年),谢肇淛在《滇略》一书中第一次提到普洱茶:土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团。普洱是当时茶叶的集散市场,银生城界诸山均系普洱府辖地,故名普洱茶.清朝中叶,普洱茶远销国内外誉满天下。普洱茶的确切种植产地,清檀萃《滇海虞衡志》已有准确记载:普洱所属六茶山,一曰攸乐,二曰革登,三曰倚邦,四曰奔枝,五曰曼端,六曰曼撒,周八百里。清阮福《普洱茶考》也有相同的记载。《普洱府志》卷十九《食货志六物产篇茶》又载:普茶名重于天下,出普洱所属六茶山。六茶山除攸乐今景洪县外,其他五茶山均在勐腊县象明、易武一带。1957年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所长蒋铨在《六大茶山访问记》中所写六茶山-曼洒,易武,曼砖,倚帮,革登和攸乐,定位更加确切。史料文献中,因茶叶兴衰演变,地名记述有异,而六茶山是名重于天下的普洱茶的生产地是无疑的。

建国后,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恢复和发展茶叶生产,且大力扶持集体和个人在坝区和半山区开辟了新茶园,古茶山换了新面貌。

1、曼洒茶山

曼洒茶山位于中老边界中国一侧,包括今曼腊乡的曼洒,曼腊,曼乃村公所和易武乡的麻黑村公所。曼洒村公所是古曼洒茶山的中心地带。南起茶王树寨,西至曼洒村,北到曼乃寨,东迄黑水梁子都是茶山。原属该村的弯弓大寨,白茶园,曼边新寨,丫口寨,水沟头,黄萝卜地,茶王树寨等均植产茶叶,以弯弓大寨产茶最多,仅一季即可采茶400多老担(一老担为今99.75公斤).茶王树寨有一茶王树,民国七年(1918)前,一次可采茶一担一只(一担为150老斤,一只为75斤).民国十五年(1926)茶王树主干枯死,据测量老树桩直径为120厘米,根围377厘米。后从老树桩根部发出3叉新枝。直径分别为36、43、26厘米。茶王树周围的茶树群平均茎粗不低于勐海南糯山半坡寨茶王树周围的茶树群。由此测算,这片茶林的树龄应在55代以上。

2、易武茶山

易武茶山包括今易武乡政府所在地的易武、易田、曼洛村公所辖区。清道光年间(1821~1850)莽枝(勐芝)、架布,嶍崆山逐渐衰退,易武茶山取而代之。国民经济研究所《云南经济滇茶概述》说:镇越县即六大茶山的易武山,茶质优良,远较佛海(勐海)为胜,年产茶约4000担清乾隆(1736年)以前已有汉族在易武制团茶(砣茶).乾隆年间(1736~1795),许多石屏汉人纷纷迁居易武大种茶树。同治年间(1862~1874)茶叶产量大增,到光绪初年(1877),仅易武就制茶5000多老担。民国初年,易武除种些玉米外,民众以采茶揉茶为生。茶叶盛产时,一般每户产茶十来担,多的有15、16担。易武乡的黑水梁子现存一大茶树,根围208厘米,直径66.2厘米,高11米。另落水洞有一大茶树根围124厘米,直径48厘米,高11.72米。

3、曼砖茶山

曼砖(今曼庄)茶山包括今象明乡的曼庄,曼林村公所辖区。曼砖茶山的形成早在清乾隆六年(1741)以前,由石屏汉人或早居曼庄的其他民族栽植。当时茶叶产量在1000担以上。据曼庄关帝庙(已倒塌)碑文载:曼庄为六大茶山之一。

4、倚邦茶山

倚邦茶山包括今象明乡的倚邦,曼拱,河边3个村公所辖区。倚邦街曾系象明县府所在地。倚邦汉族多系宁洱、石屏一带迁来,清雍正年间(1723~1735)建石屏会馆。早在石屏人未来之前就有四川人和楚雄人在倚邦落户营茶,曾建盖过四川会馆和楚雄会馆。倚邦茶叶历史上以园茶畅销省内外,后又扩销到越南、香港,年产茶1000担左右。倚邦本地茶叶以曼松茶味最好,被定为贡茶,曼松曾年解贡茶20担.有吃曼松看倚邦之说。民国24年(1935)后,法国人禁止茶叶销往越、老、缅三国,茶叶滞销,茶园荒芜。

5、革登茶山

革登茶山包括今象明乡的安乐和新发两个村公所辖区。历史上的革登原在阿卡村公所菜园边,后全寨搬迁。革登为古产茶较闻名的地方,茶叶年产量均在500担以上。茶叶属大叶种型。清嘉庆年间(1796~1820)革登八角树附近有株茶王树,春茶一季可产干茶一担,已枯死,另在阿卡村附近的山梁上曾有年产一担干茶的两棵大茶树,后被野火烧死。

勐腊县普洱茶的史料


一、古茶山

勐腊,傣语为产茶之地。勐腊植茶历史悠久,是大叶种茶的发源地之一。早在公元8世纪唐朝人樊绰在《蛮书》中写道:“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银生城”指的是南诏所设的“开南银生节度”区域,“银生城界诸山”指景东,景谷,普洱及其以南的西双版纳诸茶山在内的广大茶山。明万历末年(约1620年),谢肇淛在《滇略》一书中第一次提到“普洱茶”:“土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团。”普洱是当时茶叶的集散市场,“银生城界诸山”均系普洱府辖地,故名“普洱茶”。清朝中叶,普洱茶远销国内外誉满天下。“普洱茶”的确切种植产地,清檀萃《滇海虞衡志》已有准确记载:“普洱所属六茶山,一曰攸乐,二曰革登,三曰倚邦,四曰奔枝,五曰曼端,六曰曼撒,周八百里。”清阮福《普洱茶考》也有相同的记载。《普洱府志》卷十九《食货志六物产篇茶》又载:“普茶名重于天下,出普洱所属六茶山。”六茶山除攸乐今景洪县外,其他五茶山均在勐腊县象明、易武一带。1957年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所长蒋铨在《六大茶山访问记》中所写“六茶山”—曼洒,易武,曼砖,倚帮,革登和攸乐,定位更加确切。史料文献中,因茶叶兴衰演变,地名记述有异,而六茶山是名重于天下的“普洱茶”的生产地是无疑的。

建国后,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恢复和发展茶叶生产,且大力扶持集体和个人在坝区和半山区开辟了新茶园,古茶山换了新面貌。

1、曼洒茶山

曼洒茶山位于中老边界中国一侧,包括今曼腊乡的曼洒,曼腊,曼乃村公所和易武乡的麻黑村公所。曼洒村公所是古曼洒茶山的中心地带。南起茶王树寨,西至曼洒村,北到曼乃寨,东迄黑水梁子都是茶山。原属该村的弯弓大寨,白茶园,曼边新寨,丫口寨,水沟头,黄萝卜地,茶王树寨等均植产茶叶,以弯弓大寨产茶最多,仅一季即可采茶400多老担(一老担为今99.75公斤)。茶王树寨有一茶王树,民国七年(1918)前,一次可采茶一担一只(一担为150老斤,一只为75斤)。民国十五年(1926)茶王树主干枯死,据测量老树桩直径为120厘米,根围377厘米。后从老树桩根部发出3叉新枝。直径分别为36、43、26厘米。茶王树周围的茶树群平均茎粗不低于勐海南糯山半坡寨茶王树周围的茶树群。由此测算,这片茶林的树龄应在55代以上。

2、易武茶山

易武茶山包括今易武乡政府所在地的易武、易田、曼洛村公所辖区。清道光年间(1821~1850)莽枝(勐芝)、架布,嶍崆山逐渐衰退,易武茶山取而代之。国民经济研究所《云南经济·滇茶概述》说:“镇越县即六大茶山的易武山,茶质优良,远较佛海(勐海)为胜,年产茶约4000担……”清乾隆(1736年)以前已有汉族在易武制团茶(砣茶)。乾隆年间(1736~1795),许多石屏汉人纷纷迁居易武大种茶树。同治年间(1862~1874)茶叶产量大增,到光绪初年(1877),仅易武就制茶5000多老担。民国初年,易武除种些玉米外,民众以采茶揉茶为生。茶叶盛产时,一般每户产茶十来担,多的有15、16担。易武乡的黑水梁子现存一大茶树,根围208厘米,直径66.2厘米,高11米。另落水洞有一大茶树根围124厘米,直径48厘米,高11.72米。

3、曼砖茶山

曼砖(今曼庄)茶山包括今象明乡的曼庄,曼林村公所辖区。曼砖茶山的形成早在清乾隆六年(1741)以前,由石屏汉人或早居曼庄的其他民族栽植。当时茶叶产量在1000担以上。据曼庄关帝庙(已倒塌)碑文载:“曼庄为六大茶山之一。”

4、倚邦茶山

倚邦茶山包括今象明乡的倚邦,曼拱,河边3个村公所辖区。倚邦街曾系象明县府所在地。倚邦汉族多系宁洱、石屏一带迁来,清雍正年间(1723~1735)建石屏会馆。早在石屏人未来之前就有四川人和楚雄人在倚邦落户营茶,曾建盖过四川会馆和楚雄会馆。倚邦茶叶历史上以园茶畅销省内外,后又扩销到越南、香港,年产茶1000担左右。倚邦本地茶叶以曼松茶味最好,被定为“贡茶”,曼松曾“年解贡茶20担”。有“吃曼松看倚邦”之说。民国24年(1935)后,法国人禁止茶叶销往越、老、缅三国,茶叶滞销,茶园荒芜。

五、革登茶山革登茶山包括今象明乡的安乐和新发两个村公所辖区。历史上的革登原在阿卡村公所菜园边,后全寨搬迁。革登为古产茶较闻名的地方,茶叶年产量均在500担以上。茶叶属大叶种型。清嘉庆年间(1796~1820)革登八角树附近有株茶王树,春茶一季可产干茶一担,已枯死,另在阿卡村附近的山梁上曾有年产一担干茶的两棵大茶树,后被野火烧死。

贡茶之乡——倚邦


倚邦属于勐腊县象明乡,倚邦茶山位于西双版纳州勐腊县的最北部,从普洱往南行沿着茶马古道经思茅、倚象、勐旺过补远江(小黑江)便进入倚邦茶山,倚邦茶山面积约360平方公里,倚邦最出名的是贡茶从清朝雍正年间起,倚邦曼松的茶就被选为贡茶,每年进贡,曼松茶品质极高,口感丰富,香气好,饱满度尤其佳,有了贡茶的称号,倚邦风头大盛,成为当时的普洱茶集散中心。

据云南《明史》记载,倚邦茶山明代初期已茶园成片,有傣、哈尼、彝、布朗、基诺等少数民族在此居住种茶。

道光年间的《普洱府志》记载,从雍正十一年开始,普洱贡茶由倚邦土千总负责采办,易武土把总协助倚邦土千总办贡茶,倚邦的曼松茶被指定为皇帝的专用茶。

说普洱贡茶得说倚邦的曹氏家族。普洱府成立后清政府任命的第一位普洱贡茶采办官便是曹当斋。曹当斋祖籍四川,其祖父曹大清康熙初年从四川到倚邦一带经商运茶,被当时倚邦的本人族头人看中招为女婿,头人无儿子,去世后职位便由曹大洲承袭。曹大洲入赘本人族,得子曹国柱,曹国柱得子曹登云和曹当斋,曹登云未成年被祖父曹大洲送回四川,曹当斋则在茶山长大,娶了本人族姑娘叶氏为妻。

清政府实施的改土归流及成立普洱府遭到了傣族上层人士的抵制和反抗,从雍正七年(1729年)至雍正十一年(1733年)六大茶山一带战事不断,先是李阿先起义,后又刀兴国起义,清政府剿抚兼施进行弹压,曹当斋一直协助清军平乱,雍正十年年底刀兴国起义被弹压下去,茶山局势终于安宁下来。雍正十一年云贵总督下令,普洱贡茶由曹当斋负责采办。

少数民族的起义虽被平息下来,但清政府也深感改土归流的阻力,转而推行流官管土官、土官管土人的政策。雍正十三年清政府将攸乐同知撤至思茅,攸乐同知撤至思茅后,六大茶山的最高管理者便是曹当斋。

从雍正末年、乾隆初年开始,六大茶山动乱结束,社会秩序开始安宁,民族矛盾逐步平息,发展经济有了良好的环境。

茶山夷民以茶为生,茶叶也是清政府重要的税收来源,为了振兴茶叶,安民固边,曹当斋严格执行云南省府的茶山管理条例,打击奸商,维护茶农利益,整修道路以利茶叶运输,招募内地人进山建茶园。

为了茶山茶业的有序发展,乾隆十二年曹当斋将云贵总督亲署的茶叶管理条例刻在倚邦石碑上告示商民,引导茶商茶农们遵章守法。

在曹当斋任职期间,成千上万的四川人、江西人、云南石屏人、元江人涌进倚邦、易武,在倚邦、易武开新茶园建商号。到乾隆中期倚邦茶山的茶园至少已达2万亩以上,一片接一片的茶园从补远江(小黑江)边一直接到习崆山,曼拱、曼松、习崆、架布成为人茶村,茶园围村、街铺石板,根据倚邦茶山现在还能看到的古村寨遗址来分析,倚邦茶山在乾隆后期人口至少在二万以上。

倚邦作为六大茶山的政治中心和贡茶主办地比其它茶山领先步入辉煌,乾隆二十年左右倚邦已建起关帝庙、川主庙、石屏会馆、江西会馆,各地的商旅羁客常驻倚邦,倚邦有三条石板街:正街、石屏街、曼松街,曹千总的府邸大门对着正街,正街约500公尺长,青石条铺成“龙脊背”状,街两旁全是商铺和住家(图片5)。曹千总的后人曹仲益先生生前撰文介绍过当时的倚邦茶山盛况,据他估算,倚帮最兴盛时住户达千户以上。

曹氏家族在乾隆年间两次得到乾隆皇帝的敕命,这在云南是唯一的,曹当斋之妻和曹秀之妻皆为少数民族妇女,乾隆皇帝均给以表彰,足见乾隆皇帝对云南边疆的重视,对普洱茶的喜爱和对少数民族的关照和安抚之心。

曹秀死于何年不详,据勐腊李品光先生考证,曹秀死时年仅40来岁,曹家后人说,曹秀是带兵与缅军作战时身亡的。曹秀之妻陶氏为傣族,她为丈夫守寡近四十年。

曹当斋和曹秀这两位既效忠朝廷又爱抚百姓的地方官,是推动中国普洱茶古茶业兴旺、发展的领军人物,曹氏父子为边疆的稳固,为边地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曹氏家族深得朝廷信任,世袭管理贡茶及倚邦茶山、莽枝茶山、革登茶山、蛮砖茶山。曹氏父子在中国普洱茶发展史上的地位和贡献值得浓墨重书。

曹氏家族的兴衰和清王朝的兴衰是同步的,十九世纪末,随着清王朝的衰落,滇西发生了战乱,西双版纳的土地“两乌”又被法国人割占,普洱茶内外销路被阻,六大茶山开始衰落,倚邦随之而衰,曹氏家族也日趋走向败落。光绪十七年时任倚邦土把总的曹瞻云因“白旗下坝”(回民起义军攻进西双版纳)之事与六顺(思茅)土司结下冤仇,遭人暗害身亡,接着其子曹清民民国初年又与普洱道尹徐为光起矛盾、动干戈,曹清民受伤败走乌得,后病逝于整董。至此,荣耀、显赫了近二百年的曹氏家族结束了对六大茶山统治。

民国初年,六大茶山的茶叶加工中心和交易中心已移向了易武,倚邦人口减半,但还有庆太号、元昌号、惠民号、宋云号、鸿昌号、杨聘号、升义祥、庆丰号等10来家茶号,1920年左右有部份广东商人到越南莱州开商号专收六大茶山的茶,倚邦茶叶这一时期大多销往莱州。

关于倚邦的老茶号最早创建于何时,目前大多没有详细的资料。2002年我见到惠民号茶庄的后人,当时已78岁的郑祖虞,老人珍藏有家谱,他家的家谱上记着乾隆四十年其祖上已到茶山做贸意。依据云南省图书馆馆藏资料分析,倚邦至少在乾隆末年已有茶号。英国人克拉克在光绪11年(1886年)写的《贵州省和云南省》一书中记载有:著名的普洱茶产自倚邦的茶山……,有许多江西人和湖南人在倚邦作买卖,每年有大量的货物从倚邦运往缅甸,有茶叶交易往来于仰光、掸邦、加尔各答、噶伦堡和锡金。从克拉克的记载来看,倚邦茶在道光年间已卖到印度和欧洲。

另据现已78岁的倚邦老人徐祖寿介绍,1912年一1937年倚邦街有高鸿昌、郑惠民、向春林、杨幼楼、宋鼎杰、杨炳乾、向升平、李长林等人开过茶号,他们都去过越南或香港。1937年法国人在越南阻挠云南茶进入莱州,倚邦茶销路又断,随之又是抗日战争爆发,东南亚、西亚战火连绵,更使得整个六大茶山的茶业一落千丈,所有茶号全部停业。倚邦的茶商茶农逐渐迁秽歇业,热闹喧腾了二百多年的倚邦陷入冷寂萧条,以茶为生的倚邦人跌入了困境。郑家、向家、宋家等几家昔日的产茶大户也转而靠卖土特产、染布等小生意渡日。

1942年已经十分羸弱的倚邦再遭厄运,攸乐人起义攻进了倚邦,战火将倚邦烧了三天三夜,几百年筑就的古镇,无数精美的建筑全部化为灰烬。这场劫难使倚邦元气散尽无法再振,几百户人家迁移他乡,空凉的倚邦在大山深处渐渐被人们遗忘。几十年过去了,至今倚邦仍仅有30来户人家,大多为茶商的后裔他们守护着祖宗的茶园不愿离去。

倚邦,古六大茶山之一,雍正时期曾被选为贡茶,古镇客商茶农往来云集,鼎盛一时。倚邦,海拔最高古茶山,且海拔落差极大,浴火涅槃倚邦,因茶而荣耀,因茶而重生。

倚邦茶马古道


倚邦茶马古道位于西双版纳地区的古“六大茶山”,三国前就有茶树种植,三国之后,茶就作为商品对外贸易,晋时逐渐发展,唐、宋已形成茶叶商品基地,明洪武年间被划作一个单独的行政区域。

清朝中叶,古“六大茶山”鼎盛,产品远销四川、西藏、南洋各地,普洱茶从此闻名中外,普洱茶外销之路,就是历史上的茶马古道。历史上的普洱茶外销路线主要有以下几条:

一条是从普洱出发至昆明、昭通、再到四川的泸州、叙府、成都、重庆至京城。

二条是普洱经下关到丽江与西康西藏互市。

三条是由勐海至边境口岸打洛,再分二路:一路至缅甸、泰国;二路是经缅甸到印度、西藏。

四条是由勐腊的易武茶山开始,至老挝丰沙里,到河内再往南洋。

在江北古六大茶山境内有7条:易武至江城道、易武至宁洱道、易武至思茅道,此道是主要道,易武至倚邦、莽枝、革登也走此道,易武至车里再到勐海道,易武至老挝磨丁道,易武至老挝勐悻道。

於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从昆明经思茅至倚邦通过磨者河上的承天桥再到慢撒、易武那条由石板镶成的古茶马道,约宽2米,长达数百公里。昔日茶山有许多茶号和茶庄专门从事茶叶的收购、加工和外运销售,呈现一派繁荣景象。

倚邦的历史文化


倚邦茶山包括原倚邦区的一乡和二乡,1988年改称象明乡,辖倚邦、曼拱、曼庄、新坡、安乐,(即牛滚塘、龙谷、大河边8个村公所),原一乡以倚邦街为中心包括有熠崆、架布、曼松、曼昆大桥头等12个自然村,二乡包括曼拱(弓)寨、芭蕉林、大河边、茹茹塘、路得等7个自然村,共约19个自然村组成倚邦茶山。

倚邦街座落在一条山梁子上,东连曼拱西接革登和莽枝茶山,从倚邦西南到帽崆约20公里,从嶍崆到攸乐山有60公里。从倚邦街南下30公里左右便是现在象明乡乡政府所在地一大河边。

倚邦街的正街从东至西长约250米,宽约1216米,东边街头的东北向有石屏街,东南向有曼松街,西边街头沿西北向有出普文、思茅、普洱的茶古马道,西南向有出易武和景洪版纳的茶马古道。沿正街两旁,茶叶兴盛时有过200户人家,曾茶号林立,逢街交易、人气旺盛、人喧马嘶,有过历史的辉煌。据考证,嘉靖、道光年间是倚邦普洱茶(主要是七子饼茶)产运销极盛时期。先后有茶号十余家:宋云号、鸿昌号、杨聘号、元昌号、宝云号等。宋云号是制茶较早的一家,从光绪初年到民国(1875-1911)(1921-1941)年加工200担,销四川,光绪年间元昌号年加工400500担。倚邦的茶叶过去年产千担,畅销昆明、四川和香港等地。

倚邦街的土司衙门和会馆大庙遗迹在倚邦茶山兴旺时期,倚邦街曾经建过至少三个会馆,即石屏会馆、楚雄会馆和四川会馆,石屏会馆建于清雍正年间(1723-1735年),1941年大庙被火烧,三个会馆至今都已不存在了,原挂在大庙大门上的一幅大匾被保护下来,匾的中央自右向左刻着斗大的四个大字:福庇西南,右上角刻着:光绪贰年藏丙子李下之吉旦,左下角刻有普洱府思茅同知加三级记录十次。从庙的题词内容可以看出,当时倚邦及周围茶山的茶叶造福一方的巨大价值和稳定西南边疆的重大意义。另从大庙的有五六尺长的横条地基石台和残存的雕花瓦盖,还可看出当时大庙建筑的雄伟气概和汉族文化融人思茅民族区域的积极意义。

倚邦有傣族土司衙门。据县志载:明隆庆年间(15671573)划十二版纳时,以整董、播腊(即倚邦)、易帮为一版纳,隶属车里(今景洪)宣慰问。清雍正年间曹当斋以功授土千总世职,管理倚邦等六大茶山,(乾隆二十三年曹以军功升守备)。土司的儿子召宗宇迁居车里。

倚邦曹当斋墓记载的史事在倚邦街东南向不远的山坡林里,有一座的大坟和一个高大的石碑,碑文载有普洱属茶山倚邦土千总曹当斋统管六茶山的史事,石碑雕凿精细,头上部雕有三条飞龙空心花的龙头,呈三角形,中央雕有一个大印,印上有汉满文字,碑身刻记着倚邦六茶山有关茶事,整个碑长两公尺以上,立于清乾隆2年(1737年)农历3月初,是清皇封敕曹当斋为倚邦土千总时立的碑。就在大石碑左下方不远,有一座曹当斋的坟墓,碑刻皇清敕赠昭信校尉应赠武德郎显考曹公当斋墓,乾隆癸未(1773年)季春吉旦。曹公从受封土千总(后晋升守备)到其逝世(1773年)共执事38年。

倚邦茶马古道介绍


倚邦茶马古道位于西双版纳地区的古“六大茶山”,三国前就有茶树种植,三国之后,茶就作为商品外对贸易,晋时逐渐发展,唐、宋已形成茶叶商品基地,明洪武年间被划作一个单独的行政区域。

倚邦茶马古道,清朝中叶,古“六大茶山”鼎盛,产品远销四川、西藏、南洋各地,普洱茶从此闻名中外,普洱茶外销之路,就是历史上的茶马古道。

历史的普洱茶外销路线主要有以下几条:

一条是从普洱出发至昆明、昭通、再到四川的泸州、叙府、成都、重庆至京城。

二条是普洱经下关到丽江与西康西藏互市。

三条是由勐海至边境口岸打洛,再分二路:一路至缅甸、泰国;二路是经缅甸到印度、西藏。

四条是由勐腊的易武茶山开始,至老挝丰沙里,到河内再往南洋。在江北古六大茶山境内有7条:易武至江城道、易武至宁洱道、易武至思茅道,此道是主要道,易武至倚邦、莽枝、革登也走此道,易武至车里再到勐海道,易武至老挝磨丁道,易武至老挝勐悻道。

於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从昆明经思茅至倚邦通过磨者河上的承天桥再到慢撒、易武那条由石板镶成的古茶马道,约宽2米,长达数百公里。昔日茶山有许多茶号和茶庄专门从事茶叶的收购、加工和外运销售,呈现一派繁荣景象。

六大茶山之倚邦古


倚邦古茶山在清朝初期及之前的漫长岁月中,在茶文化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清宫贡茶均以倚邦茶菁为原料。明朝末年,大批四川茶农怀揣小叶茶籽来到倚邦种植,于是小叶种茶在倚邦安家落户,成了清宫贡茶的当然原料。鼎盛时期,在清朝乾隆年间,倚邦茶山人口达九万人之众。人皆种茶,人皆制茶,人皆卖茶,形成了四大茶叶集镇。即:倚邦街、曼拱街、蛮砖街、牛滚塘街。镇与镇之间,运茶马邦往来,盛况空前。光绪31年始,倚邦没落,至民国初,倚邦街竞只剩下一百三十余户,人口不足一千人。牛滚街瘟疫十室九空,荒无人烟,故到清朝后期,倚邦没落,易武崛起,绝冠群芳,到民国之后,云南茶叶则以勐海独领风骚。

倚邦管理攸乐、架布、习空、莽枝、蛮砖、革登等6大茶山,又是普洱茶的生产地和集散加工地,倚邦茶山汉族多系宁洱、石屏一带迁来,从事茶叶种植。清正年间(17231735年)建石屏会馆。早年还建有四川会馆和楚雄会馆。倚邦茶叶历史上以圆茶畅销省内外,后又销到越南、香港,年产茶1000担左右。倚邦本地茶叶以曼松茶味最好,被定为贡茶。其特点为质厚味美,放少许入杯,用开水冲泡后,茶叶直立不沉,色清微黄,其味甘香可口,饮后神志清醒,曼松曾年解贡茶20担。

倚邦古茶山(傣语称磨腊倚邦,即茶井之意)总面积称为360平方公里,是多民族集居的高山区。历史上以生产圆茶(七子饼)而著名,年产茶万担以上。明、清时期,茶庄林立,商贾云集,极为热闹。最早的茶号为宋云号和元昌号,创立于光绪(18751908)年,制作的茶叶专销四川。倚邦所产的茶远销西藏、港澳、南洋各地,由于茶质好,每年都要进贡朝廷。

清朝为了加强对茶山的管理和贡茶的运送,于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从昆明经思茅至茶山(倚邦易武)的崇山峻岭中修筑了一条由石板镶成的运茶马道,宽2米,长达数百公里。从残存的石板磨损状况可以判断,当时筑路的艰辛和茶叶运输的繁忙景象。由于茶叶生产的发展和交通的便利,倚邦就成为内地与边疆交往的政治,经济中心,各种商铺、学校、会馆应运而生。昔日的倚邦街子于解放前毁于火灾。现有部分修复的旧街道。主要集镇是牛滚塘街。牛滚塘街在象明四街中,最为繁华。居住者多数是外来的生意人,从事茶叶、织布、柒布,主要从事茶叶种植、收集和交易。今秧林就是莽枝茶山育茶苗的地方,大寨是莽枝种植茶叶的地方。在牛滚塘街建有五僧大庙,在莽枝建有川祝庙,每年三月采摘春茶之季,当地茶农到庙里敬香祭祀茶神祖先。由于莽枝茶叶质好价廉,一些内地茶商压价收购,倪蜕《滇云历年传》记载:雍正之年(公元1728),莽枝产茶,商败践更收发,往往舍于茶户,坐地收购茶叶,轮班输入内地。昔日的关庙已变成废墟,只有一块永远奉守大碑卧地而睡,四周大树参天。昔日茶马古道留下的道道痕迹,如同一道道诗行,记录了古六大茶山的历史变迁。可以看到一座座沉睡百年的古墓和那幅幅壁雕,身骑白牛,双手紧握圆饼茶,高高举起的茶农壁画,一块块石碑记录了古六大茶山的盛事,昔日的盛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