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画册图解普洱茶

发布时间 : 2020-09-30
画黑茶隔夜还能喝吗 普洱茶普洱茶 苦丁茶过期3年还能喝吗

画黑茶隔夜还能喝吗。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3画册图解普洱茶”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3画册图解普洱茶”相关知识!

懂茶的云南人都知道,《中国普洱茶》、《中国云南名茶大观》以及《中国滇红茶》这3本囊括了所有云南茶叶的画册,它们用形象生动的表现手法向世人展示了云南这个茶叶原产地浓郁的茶叶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茶叶品种。

《中国普洱茶》全方位图解普洱茶

这3本画册的创作者是来自普洱茶的故乡——思茅的郑显静。带着对家乡的情愫,郑显静对茶文化有一种来自血缘的热爱,这种特殊的情感使他一直有个愿望,就是把云南的茶文化用图片显现出版成册,即使一时出版不了,也要将中国普洱茶的资料拍摄编辑出来,保存下去。

1996年,《中国普洱茶》画册终于出版了,该书被认为是目前在国际上第一本比较完整系统而形象地介绍普洱茶的专著。在画册中,普洱茶的兴起、历史和特点都被一一概括。在孕育了普洱茶的古“六大茶山”上,绵延数千里的山路,普洱茶文化在镜头下得到最真实的表现。

《中国云南名茶大观》诠释云南茶史画卷

云南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云南茶叶物种的多样性。为了让世界了解这里不只有普洱茶,1998年,收录有400多幅照片、26000多文字,首次综合介绍了我省古今名优茶产品的画册——《中国云南名茶大观》出版了。该画册不但对名茶产地、海拔、纬度、品质、神话传说等进行了详细介绍,同时还对世界茶树原生地,澜沧江流域的生态环境,镇源县千家寨野生型,澜沧拉祜族自治县邦崴过渡型,临沧凤庆县香竹箐栽培型千年茶王古树等都有新的诠释,构成一幅多姿多彩的云南茶史画卷。

《中国滇红茶》深入考证茶树原产地

“云南茶叶有最优质的品质,但缺少宣传让人们认识。”怀着这样的信念,2002年,郑显静再次出版了《中国滇红茶》一书,它为考证茶树原产地以及茶叶生产提供了最好的实证。3本画册的问世让云南茶叶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辞海”。

郑显静认为,茶叶的文化价值和物质价值是相辅相成的,作为饮品,首先要得到人们的喜爱才会促使它的历史、内涵得到发掘和认识,从而形成文化,并对其进行宣传和继承。同时,茶叶起源于文化,德昂族就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由茶而生,茶叶作为图腾一直被他们虔诚地崇拜着,丰富的文化促进着茶叶的不断发展和流通。因此,茶叶的价值是由其物质以及内涵构建而成的。

小编推荐

李卷:武夷册的茶中隐士


武夷草木蒙茸、峭拔奇巧之地,有无边空翠扑衣寒的妙境,也多方外高士和隐逸茶人,其中,李卷可以算是一位非常标准的知行合一的茶中隐士。

《武夷山志》中有一篇佚名的明人游记,说丁未年间,适有山中人李子来顾,邀请作者前往武夷一游。作者听得武夷风景殊美,很是动心,便践约前行。一行人游到五曲云窝附近,作者想到李子便住在那里,于是造访其庐,而李子也热情迎出,慰劳一番后更是亲自作导游,引他们遍观武夷。且说云窝附近就是武夷名迹之一的茶洞,当日他们也进茶洞看了一看,见地载微土,宜茶。时茶方吐甲,而桃李问花明时,武夷山种的最多的是茶,其次是桃花,红桃绿芽相衬,情形定然十分美丽。那全程作导游的李子极尽地主之宜,在游程歇息时,又带作者坐船去小桃源,其时暮色四合,大家不免问起今夜宿在何处,说住到云窝对岸去,去路又要经过李子家,经过他家时月亮已经出来,皎皎月华映照得山间如真如幻,李子和作者他们闲坐溪石上啜品香茗,玩赏月色,好不畅快

通篇屡屡提到的李子对武夷一草一木了如指掌,又有雅人深致,到底是什么人呢?别的书中极少见到有关他的记载,可见是隐居得十分成功的,却也引人发无限幽思,在此篇末尾,作者才明说了李子的身份,李子者,磊英也。

查《武夷山志》的隐逸传,有一则说到:李卷,字怀之,闽县人。明殉难袁州太守时兴之子,初名钟鼎,字磊英,一字佩士,曾官中书舍人,毁家从军。后隐居五曲茶洞,筑室曰煮霞居,采茗自活,以高蹈终。着有《尚友书》、《姑留草》、《武夷山志》,俱未行世。

两相对照,都字磊英,都居五曲,时间也符合,前述李子磊英无疑就是这个弃官不做而愿隐居山水茶烟之间的李卷了。李卷是属于明朝遗士一类的人物,同时也是人品高洁的真正意义上的茶人,所以连住处也叫煮霞居,并采茗自活,不过,光吃茶估计是不能生存的,可能是以自采茶叶换来一些生活用、食之物吧?!可惜他的那几本书未能行世,不然一定是可以给后人一些别具高见的启发的。

虽无完整着述,李卷却有几篇诗文传世,这也为我们呈现了他作为茶中隐客的真实面貌。他在《茶洞作武夷茶歌》一诗中详细描述了自己隐居山中制茶品茗的生活,从中可以看出他精于茶事,深谙品饮之道。李子喝茶讲究,每道工序都不含糊,非但天明即起,带露摘茶,还即摘即制,且严格区分采制时间。饮茶用胡麻涧水,以中间刳空的竹子引水而来,自然甘香别具。不但有实践,还点检茶书,总结经验,这才是一个全身心投入的真正的茶人所为。

李卷终老于武夷,他是不是有后代呢?清人林霍的游记中说余以康熙庚辰岁七月十四日,同渊上人自南台舟行,溯建溪,以八月朔日入武夷雇筏游九曲,撑篙者为李氏子,稍知书,能颂九曲棹歌,滩声与篙声、人声相喷薄,恍然自失矣。此处令人恍然自失的李氏子是不是就是李子的后人呢?未能确证,但又令人浮想联翩,终于也有点儿恍然自失的感受呢!

茶境与茶画


自古来,先祖礼仪为先,黄帝在五千年前就以茶待客,后人仿效至今。汉武帝派使臣出访,其中,茶为上礼。大唐年间,鉴真大和尚东渡,便将茶树苗带到日本。宋代更是制茶盛行,制成各式茶饼外销出口,深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一些伊斯兰教国家和一些喝咖啡的民族也开始喜欢中国的茶,如是,中国的茶遍及世界。有人说,世界上有人的地方就有中国人,而有中国人,就有茶的故事。那时,还不知道WTO,什么世贸,那是今天的事。茶故事传多了,也就产生了茶文化,有了文化的桂冠,品牌似乎更靓。如是,无辜的,清绿的茶汤,也就难免漂浮着油垢有了油垢的茶,便有了异味无论如何,茶就是茶,中华饮食文化之绚丽悠久,茶是不可缺少的。看到茶,想到中国的礼仪,几千年如一日,再过几千年,礼仪之邦依然如故,有了礼仪,人们就少了一些猜疑,多了一些沟通,理解。沟通,理解如同友谊的桥梁,于是乎,世上就多了一些和谐。总之,我爱茶,爱画茶,爱传她的故事!成秉羿/文

艺术简历

成秉羿,笔名成秉艺,1946年生于吉林通化集安,现居住河北唐山。

东北历史研究专家组成员。

中国长白山文化编委会委员,兼美术编辑。

国家一级美术师。

吉林通化画院副院长,原吉林通化美协副主席。

1994年在山东威海参加中国名家作品展。

1995年在韩国汉城民俗馆举办高句丽风情展。

1997年在吉林通化举办成秉羿画展。

2005年在河北唐山举办当代实力派画家成秉羿画展。

2005年10月26日至11月16日在北京万朋汇国际书画院举办实力派画家成秉羿画展。

2005年11月两幅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故宫博物院,民族文化宫,毛主席纪念堂,国家民委,南京军区均收藏其作品。

部分作品被美国、加拿大、韩国、日本、新加坡画廊收藏。

在文学方面创作连续剧剧本《白山绿水谙千秋》、《清清的还乡河》均在多方运作当中。

茶画《斗茶图卷》欣赏


《斗茶图卷》(南宋·刘松年)

我们通常所说的斗茶,是我国古代以竞赛方式,评定茶叶质量优劣、沏茶技艺高下的一种方法,可谓是中国古代品茶的最高表现形式。用今人的话来说,就是古人用战斗的姿态,进行品茶比赛,与当今的名茶评比大致相当。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斗茶乃是人们运用审美观对茶叶进行鉴评和欣赏,是中华民族高洁清雅风尚的一种体现,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一种追求。

在我国饮茶史上,斗茶最早出现于唐代中期。据无名氏《梅妃傅》载:“开元年间,(唐)玄宗与妃斗茶。顾诸王戏曰:‘此梅精也。吹白玉笛,作惊鸿舞,一座光辉。斗茶今又胜我点。’”这是斗茶的最早记录。不过,在历史上最讲究、最热衷于斗茶的则要算宋代了。由于宋代品茶之风大盛,于是唐代开始的斗茶之风在宋代达到高峰。

对如何斗茶,宋代唐庚的《斗茶记》写得较为详细: 二三人聚集在一起,献出各自所藏的珍茗,烹水沏茶,互斗次第。到了南宋,不仅名茶产地及寺院有斗茶之举,就连民间也普遍开展。南宋画家刘松年的《斗茶图卷》更是生动地展现了集市买卖茶叶民间斗茶的景象。这种斗茶,很有些现时评茶的味道,并与茶叶市场交易联系在一起。

《斗茶图卷》著录于《石渠宝笈二编·重华宫藏》。此图卷描绘的是民间斗茶情景:几个茶贩在买卖之余,巧遇或相约一起,息肩于树荫下,各自拿出绝招,斗试较量,个个神态专注,动作自如。河坊街上的饮茶风俗作为当时杭州市井生活典型代表,在画作中得到了充分表现。图卷右上方有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为明代杭州人俞和所书,显系后来补书。

惟于试茶并看画


“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戾家”。——这是宋代流行的谚语。出自南宋吴自牧所著的《梦梁录》。

点茶,即品茶,重味觉之美;焚香,重嗅觉之美;挂画,重视觉之美;插花,重视觉、触觉之美;这四般闲事,是宋代文人所推崇的美学艺术生活原则,并称“生活四艺”。对这“生活四艺”,文人主张“不宜戾家”。所谓“戾家”,相对于行家里手,泛指业余爱好者。而“四般闲事,不宜戾家”,意指“烧香点茶挂画插花”,作为一种文人生活中的艺术修养,不适合委托别人打理的。只有文人们自己亲力亲为,才能体现出一种真正的风雅韵味。

有趣的是,挂画,最早是以“品茶挂画”方式出现的。唐代饮茶之风,大行朝野民间。被誉为唐代茶圣的陆羽,写出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为使《茶经》全书一目了然,陆羽教人用素绢写出《十之图》悬挂,把有关茶的起源、采制工具、制茶方法、煮茶方法、饮茶方法等内容分别写出来,张挂在座位旁边,这样随时都可以看在眼里了。陆羽的《十之图》只是张挂与饮茶知识相关的书法作品图,是饮茶挂画的前身,而饮茶挂画的流行则是从宋代茶肆里开始的,引起这一潮流的是北宋王朝的建立者宋太祖赵匡胤。宋代诗人陈师道在《后山丛谈》中叙述了这样一件事:宋太祖赵匡胤将后蜀宫中画图赐于北宋京城汴梁(今开封)东门外的茶肆,认为把图画挂在茶肆能与民众一起观赏。

宋太祖赐茶肆画图,这可是绝好的名人广告效应,茶肆自然不遗余力地大肆渲染,借张挂皇帝所赐画图来招揽顾客。于是,茶馆张挂名人字画之习俗开始流行。宋人耐得翁在《都城记胜》就记述了南宋京城临安茶馆的挂画:“大茶坊张挂名人书画,在京师(北宋汴京)只熟食店挂画,所以消遣久待也。今茶坊皆然。”这说明,当时不仅茶肆张挂字画招揽顾客装点门面,就连酒肆药铺等也效仿挂画风潮。

茶肆酒肆商铺等挂画,既可招揽生意,又可营造休闲情趣,深得文人雅士的赞赏,并写过不少诗词赞美此饮茶挂画的雅兴。比如,宋代诗人文同说“惟于试茶并看画”。在文人的推崇下,民间对挂画风潮,当然也“人竞趋之”。随之还出现了专门为高门大院提供服务的挂画之人“涉儿”(手作人),以及挂画机构“排办局”。不过,文人雅士品茶挂画,大体是用不着“手作人”,他们本身就是琴棋书画皆通者。

比之唐代纯粹悬挂与饮茶知识相关的书法作品图,宋代的挂画,不仅有书法,还有画作的滚动卷轴,而且不同的挂画,配搭也不尽相同,还要随季节配画悬挂,比如说,春夏,悬挂层峦耸翠的山水;秋冬,悬挂别有情趣的红炉萦窗素月,等等。由此可见,挂画如何挂、什么场景挂什么画都是很有讲究的,所以说“不宜戾家”,就算有时候自己无法亲力亲为,但对于宋代文人雅士来说,他们至少也会培养一个熟练的仆人来专门负责挂画。

宋代文人士大夫推崇清远淡泊的审美心态,而在庭院厅堂挂画,一方面方便主客欣赏,一方面也直接表达了屋主人恬淡静远的审美理想和文人情怀。诚如北宋画家郭熙所言:“不下堂筵,坐穷泉壑”——不用走出屋外,山水本意已全部了然在心。而挂画恰好提供了这么一种恬淡静远的意境。所以,沿袭至今,在客厅卧室挂画依然是一种永不落幕的潮流风气。

茶画《惠山茶会图》欣赏


《惠山茶会图》

《惠山茶会图》纵22厘米,横67厘米,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这是一幅以茶会友、饮茶赋诗的真实写照图。画面描绘了清明时节,文征明同书画好友蔡羽、汤珍、王守、王宠等游览无锡惠山,饮茶赋诗的情景。半山碧松之阳有两人对说,一少年沿山路而下,茅亭中两人围井阑会就,支茶灶于几旁,一童子在煮茶。茶灶正煮井水,茶几上放著各种茶具。

该画体现了文征明早年山水画细致清丽、文雅隽秀的风格。画前引首处有蔡羽书的“惠山茶会序”,后纸有蔡明、汤珍、王宠各书记游诗。诗画相应,抒性达意。

据蔡羽序记,正德十三年二月十九日,文徵明与好友至无锡惠山游览,品茗饮茶,吟诗唱和,十分相得,事后便创作了这幅记事性作品。画面采用截取式构图,突出“茶会”场景,在一片松林中有座茅亭泉井,诸人冶游其间,或围井而坐,展卷吟哦,或散步林间,赏景交谈,或观看童子煮茶。人物面相虽少肖像画特征,大都雷同,动态、情致刻画却迥异,饶有生意,并传达出共通的闲适、文雅气质,反映了文人画家传神胜于写形的艺术宗旨。同时,青山绿树、苍松翠柏的幽雅环境,与文人士子的茶会活动相映衬,也营造出情景交融的诗意境界。

此图运用工笔设色法,树干、山石、坡坨的勾、擦、皴染多用中锋,掺以侧锋,具行书的笔法,呈“以书入画”特色。运笔纤细,兼带拙味,如人物衣纹用高古游丝描,稳健潇洒中略见涩笔,工中兼拙。树石形态亦于精细中呈适当变形,工整而带装饰味。设色青绿、浅绛相融,山石敷以石绿,勾线、凹处加淡赭微晕,树干运赭石、藤黄间染,人物着色后线条用色复勾,整体色调于对比中见融和,呈现出清丽细致、文秀隽雅的新风格。这种小青绿的画法,继承了元代钱选、赵孟的山水画体,并有发展创造,树立了明代文人青绿山水画的新格。

钱选《卢仝煮茶图》茶画欣赏


《卢仝煮茶图》

在流传至今的以卢仝为主角的茶画中,最著名的当数元代钱选的《卢仝煮茶图》。

钱选字舜举,生于南宋嘉熙三年(1239年),卒于元大德六年(1302年)。是“吴兴八俊”之一。钱舜举在宋亡之后隐居不仕,终生与诗画为伍。

在这一点上,他与四百多年前的卢仝可谓隔代相知,气味相投。因此,他画的卢仝自然是一派崖穴高士的形貌。在中国茶文化史上,卢仝是与陆羽齐名的人物,所谓陆羽著经,卢仝作歌,一向被称为中国茶文化史上的两件大事,在茶肆绘画中,卢仝可以说是不亚于陆羽的一大热门话题。这些茶画共同的特点都表现的是卢仝在山坡上、峭石旁煎茶的情景,反映出卢仝在济源老家的山坡煎茶的闲适生活。

这幅《卢仝煮茶图》选取的正是卢仝刚刚收到孟谏议遣人送来阳羡名茶、迫不及待地烹点品评的典型场景。画中的玉川子白衣长髯,在一片山坡上席地而坐,身后有芭蕉浓荫、怪石嶙峋。身左有书画,身右为茶盏。旁立一人,显然是孟谏议所差送茶之人,前方一仆人正在烹茶。画中三个人物,目光集中在那个茶炉上,自然地形成了视觉焦点。整个画面构图简练,格调高古,把卢仝置于山野崖畔,深刻体现了卢仝“恃才能深藏而不市”(韩愈语)超逸襟怀。这幅作品之所以为历代画人所看重,道理就在于此。

其画借助唐人笔法,用细匀而柔和的线条勾画人物衣饰,精巧工致,文雅端庄。画上半部有清乾隆皇帝乙巳(1785年)仲秋的题诗:“纱帽笼头却白衣,绿天消夏汗无挥。刘图牟仿事权置,孟赠卢烹韵庶几。卷易帧斯奚不可,诗传画亦岂为非。隐而狂者应无祸,何宿王涯自惹讥。”

宋画背后的茶饮风气“茶兴于唐,而盛于宋”


“在两宋大部分的时间里,既有尚白色斗浮斗色的斗茶,也有不计茶汤色白色绿而注重茶之香、味品鉴的斗茶。”

“茶兴于唐,而盛于宋。”在市民经济繁荣的宋代,正如南宋诗人吴自牧在《梦粱录》中所说“盖人家不可缺者,柴米油盐酱醋茶”,茶已成为风靡全国的国饮。

茶事之盛,除了市民经济的发展,在茶文化专家沈冬梅看来,更多得益于从皇帝到文人士大夫的整体投入。自北宋太宗初年初步建立起北苑(在福建建安,今福建建瓯县境内)官焙茶园起,宋代贡茶体系到徽宗年间逐步发展到精雕细琢、登峰造极的程度。徽宗皇帝所写的《大观茶论》,更成为史上唯一一部由皇帝撰写的茶书。

与此同时,在贡茶体系影响下,宋人一改唐人的煎煮法,形成以点茶法为主的饮茶方式。唐人煎煮法的基本流程是,根据喝茶人数,先将适量的茶饼碾成茶末,待锅中的水烧到第二滚时,先舀出一碗,然后将茶末从锅心放入,同时用竹荚在锅中搅动,加入调味之盐,等水再开时,将之前舀出的水再倒回锅中。这种所谓“育华救沸”的方法,类似于今人煮饺子时的多次加水。茶水煮好后,分入茶盏供人享用。而点茶法则要将研磨好的茶末,事先在茶碗中以少量开水调成均匀的茶膏,之后一边注入开水一边用茶匙(茶筅)击拂。

这种原本源自福建建安民间的冲茶方式,逐步流行于全国。向来追求精细生活的宋人,又将在点茶基础上形成的分茶技艺,进一步发扬光大,使其成为陆游诗中所描绘的“晴窗细乳戏分茶”,代表士大夫雅致闲情的一项日常活动。而最能体现这种生活方式精致之处的活动,便是在多幅宋画中所描绘的、宋代风靡一时的斗茶活动。

风靡一时的斗茶

较早以斗茶为题材的画作,主要有南宋刘松年所创作的《茗园赌市图》与《斗茶图》。据《南宋院画录》的记载,刘松年为钱塘人,居住在清波门(又名暗门)外,人称“暗门刘”。这位历南宋孝宗、光宗、宁宗三朝的宫廷画家,擅长山水,精通人物画,被后人将他和李唐、马远、夏珪并称为“南宋四家”。

《茗园赌市图》一般被视为中国茶画史上最早反映民间斗茶的作品。在画卷描绘的集市左侧,有四个提着汤瓶的男子在斗茶,一位端着茶盏刚刚喝完似乎正在品茶,一位正要举盏喝茶,一位拿着汤瓶正在冲点茶汤,一位喝完茶正在用袖子擦拭嘴角。而在画面右边,一位男子站在茶担旁一手搭着茶担一手掩嘴似在吆喝卖茶,茶担里摆放着很多汤瓶与茶盏,茶担一头还贴着“上等江茶”的招贴。画面左右两边各有一个手拿汤瓶、茶盏等茶具的男女,边往前走,便回头看四位正在斗茶的人。画面中人物生动,器物细腻,俨然一派南宋市民卖茶、饮茶的生活图景。在刘松年的另外一幅《斗茶图》中,四位身背雨具、提着汤瓶、挑着茶担的卖茶者在市郊相遇,遂在松树下架炉煮水,品茶斗茶。

刘松年创作此画时,北宋风靡一时的斗茶在南渡之后已渐消歇,因此画中所绘的斗茶图景,已然不是北宋蔡襄以来受建安当地风气影响所形成的“茶尚白、盏宜黑、斗色斗浮”的斗茶活动。画面中斗茶的核心显然更偏于对茶汤的品位,沈冬梅得出的研究结论是:“斗茶的重心在宋代不同时期不是一以贯之的。不过,这种斗茶的重心不一贯,在时间跨度上的表现却不是连续的,在更多的时候,它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并行的状态,即在两宋大部分的时间里,既有尚白色斗浮斗色的斗茶,也有不计茶汤色白色绿而注重茶之香、味品鉴的斗茶。”

如果所品评茶香的斗茶更易为今人理解,那么斗浮斗色的斗茶又是何种状态呢?一切还得回到早在唐末五代初时就在福建地区流行的斗茶风俗,也就是唐冯贽在《记事珠》中所说的“建人谓斗茶为茗战”。

入宋之后,流行福建当地的民间斗茶,借助贡茶之名,也因而很快流布全国,尤其在宫廷士大夫等上层社会中受到推崇。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蔡襄就任福建路转运使(相当于今天的省委书记)。之前,福建路转运使丁谓督造的北苑贡茶大龙凤团饼茶,早已成为誉满京华的精品。一生好茶的蔡襄到了建安之后,不但改进制茶工艺,用更为细嫩的原料,添创精美细巧的小龙团,还写成《茶录》两篇上进仁宗,论述北苑贡茶的茶汤品质与烹饮方法。

在《茶录》中,蔡襄便写到了建安民间斗茶的具体品评标准。如其在上篇《色》中所说“既已末之,黄白者受水昏重,清白者受水详明,故建安人斗试,以清白胜黄白”,便点出了宋人“茶色尚白”的品评标准,不过到了宋徽宗那里,这一标准被进一步细分为“以纯白为上真,青白为次,灰白次之,黄白又次之”。而《茶录》上篇《点茶》的记载:“汤上盏可四分则止,视其面色鲜白、着盏无水痕为绝佳。建安斗试以水痕先者为负,耐久者为胜。故较胜负之说曰:相去一水、两水。”可见,斗茶的最终标准在于在茶末中注入开水,击拂之后产生的泡沫在茶盏内壁贴附的时间,时间越长,水痕出现越晚者,则获胜,这也正是苏轼在《和姜夔寄茶》一诗中所谓“水脚一线争谁先”。茶沫吸附茶盏的专用术语叫“咬盏”,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对其亦有明确解释:“乳雾汹涌,溢盏而起,周回凝而不动,谓之咬盏。”

斗茶所用的煎泡方式正是点茶,二者的技术要求与评判标准基本相同,唯一区别在于斗茶要在水脚生出的时间早晚上比较高低。而在宋人诗词中大量出现的“分茶”,实则是在点茶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一种高超技艺。这种源自五代时期的技艺,名曰“汤戏”或“茶百戏”,要求在分茶阶段的注汤过程中,用茶匙(茶筅)击拂拨弄,使茶汤表面幻化出各种文字乃至花鸟鱼虫的图案。这种神乎其技的茶艺表演,在注重审美享受的宋代备受推崇,甚至与书法、弹琴等技艺并举。

斗茶形成的标准,影响到了宋人点茶、斗茶的饮用茶具。由于宋代茶色尚白,为了取得较大的反差显示茶色,之前流行的白瓷青瓷便不太合适,福建当地建窑出产的黑色建盏,便更为适宜。由于建盏内壁有玉白色毫发状的细密条纹,一直从盏口延伸到盏底,类似兔毛,也叫兔毫盏。在蔡襄与徽宗的推重下,兔毫盏成为宋代点茶、斗茶的必备器物,也成了宋代点茶茶艺的代表茶具。在沈冬梅看来,白茶黑盏所带来的具有强烈反差对比的审美情趣在中国古代并不多见,独具时代特色。饮茶方式与器物之间相互成就,也正是这个原因,学者扬之水发现,斗气风气的衰歇与建窑烧制御用兔毫盏的时间,亦大致相当。

四大闲事之点茶

刘松年的另一幅茶画《撵茶图》,则生动地再现了宋代文人雅集中品茶观书作画的典型场景,还有点茶茶艺的整个过程。画面左侧的两人正忙于茶事,其中一人坐在矮几上,转动茶碾的转柄正在碾茶,一人手拿汤瓶正在桌边点茶。备茶的桌子上,井井有条地放置着茶盏、汤瓶、茶盒、竹筅、茶罗、盏托等茶具。画面右侧的一个僧人正在执笔作书,周围两人则坐在一旁欣赏。

点茶法,本是福建民间斗茶时冲点茶汤之法,其逐步成为宋代主流茶艺的原因,在沈冬梅看来,至少包含几个方面:“在蔡襄写成《茶录》并通过坊肆广为流传之后,由于皇帝如仁宗对北苑茶及其煎点方式的眷顾,由于龙凤茶等贡茶作为赐茶的身家日增,也由于文人雅士如蔡襄者流对建安茶及其点试方法的推重,也由于在大观年间徽宗赵佶亲自写成《大观茶论》再度介绍末茶点饮的方方面面。”

点茶法流行开后,上层人士形成的观念是,好茶一定要用点茶法来喝,不好的茶或者粗老茶以及某些地方保留的传统贡茶才会煎煮来喝。南宋诗人王观国在《学林》卷八“茶诗”条便写道:“茶之佳品,其色白,若碧绿色者,乃常品也;茶之佳品,皆点吸之,芽孽微细,不可多得,若取数多者,皆常品也。茶之佳品,皆点吸之;其煎吸之者,皆常品也。齐己茶诗曰:‘角开香满室,炉动绿凝档。’丁谓茶诗曰:‘末细烹还好,档新味更全。’此皆煎茶吸之也。煎茶吸之者,非佳品矣。”而苏轼在《和姜夔寄茶》中的诗句“老妻稚子不知爱,一半已入姜盐煎”,更嗔责家人不懂得建安好茶的点茶方法,而按四川传统习俗在茶中加入姜、盐煮饮。

扬之水考究两宋茶诗,发现在宋代的煎茶与点茶之间,还隐然有着清、俗之别。比如陈与义所写“呼儿汲水添茶鼎,甘胜吴山山下井。一阮清露一炉云,偏觉平生今日永”(《玉楼春·青镇僧舍作》),陆游所写“雪液清甘涨井泉,自携茶灶就烹煎。一毫无复关心事,不枉人间住百年”(《雪后煎茶》),都隐然暗含着一种清雅的诗情。来自器物层面的支持则在于煎茶一般用风炉与铫子,点茶则多用爎炉与汤瓶,而“与燎炉相比,风炉自然轻巧得多,当有携带之便,且与燎炉用炭不同,风炉通常用薪,则拾取不难,何况更饶山野之趣,诗所以曰‘藤杖有时缘石橙,风炉随处置茶杯”;而所谓“‘岩边启茶钥,溪畔涤茶器。小灶松火然,深档雪花沸。阮中尽余绿,物外有深意’,更是煎茶独有之雅韵”。可在沈冬梅看来,诗词之中的典故多有滞后的现象,古人惯用原来的意象和典故,描写业已发生变化的所指,仅凭煎烹等字眼难以判断实际饮茶方式。此外,当点茶法成为宋代主流饮茶方式后,社会已然形成好茶当用点茶法的观念,很难说传统的煎茶法更为清雅。

无论如何,让仆人携带点茶所需用具的差燎担子,已成为宋代上层士大夫外出游玩时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收入《石渠宝笈三编》的一幅南宋佚名画作《春游晚归图》,所表现的正是这样的内容。画面右上方一座高柳掩映的城楼,对着城楼的林荫大道入口处是两道拒马杈子。大路上骑马的主人一副达官贵人的装扮,二名仆从作为前导,一人牵马,另外两名则在马侧扶镫,马后一众仆从负大帽、捧笏袋,肩茶床,扛交椅。又有一名仆从手提编笼,编笼中的东西为“厮锣一面,唾盂、钵盂一副”。最后一个荷担者,担子一端挑了食匮,另一端是燃着炭火的爎炉,炭火上坐着两个汤瓶。显然,爎炉汤瓶,再加上其他用具,正是点茶必需的一套器物。

另一方面,点茶也逐渐成为文人家居之中不可缺失的生活享受。在一幅宋代佚名的《人物图》中,便表现了当时典型的文人书斋生活图景:烧香、点茶、挂画、插花。这也是最能代表宋人生活与文化趣味的“四般闲事”。

只是,这套为宋人习用数百年的末茶茶艺,在明初太祖朱元璋下诏罢贡团茶之后正式消亡,除流传日本发展为其极具特色的抹茶茶道之外,在国内仅成为少数文人玩习的雅事。沈冬梅将其消亡的原因总结为四点:与自然物性相违;高制造成本阻碍普及;掺假制假影响上品抹茶的品质和声誉;点茶茶艺的泛化。从茶艺本身来看,其中最重要的也许正是宋人独一无二地认为榨尽茶叶汁液才能保持好的茶色与茶味,其背后精雕细琢的美学、不计成本的享受不难想象。然而,正如明人田艺蘅所说:“茶之团者片者,皆出于碾硙之末。既损真味,复加油垢,既非佳品,总不若今之芽茶也。盖天然者自胜耳。”此后,散茶的时代来了。

原标题:宋画背后的茶饮风气

与茶有关的的绘画:以茶入画 以画释茶


阎立本:萧翼赚兰亭图(唐)

《萧翼赚兰亭图》由阎立本所作,描绘了唐太宗御史萧翼从王羲之第七代传人僧智永的弟子辩才的手中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骗取到手献给唐太宗的故事。画的是萧翼和袁辩才索画,萧翼洋洋得意,老和尚辩才张口结舌,失神落魄;旁有二仆在茶炉上备茶;各人物表情刻画入微。

《宫乐图》(会茗图)(唐)

《宫乐图》描绘了唐代贵族仕女聚会品茗、奏乐的热闹场面。长案中置一大盆形容器(茶铛)盛茶汤,中置一长柄汤勺,四周有若干茶碗。画中有正在啜茗者,弹琴、吹箫者,也有执纨扇者,神态生动,描绘细腻。

[五代]

顾闳中 《韩熙载夜宴图》(五代)

[宋]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局部

在这幅展示汴河两岸城乡生活风貌和市肆百业盛况的图景中,可以看到沿河的茶肆一字排开,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繁盛气息。仔细观摩,你能看到屋檐下、店门前都设有许多茶桌,里面正有饮茶者在其中把盏闲谈、各得其乐;更有一些流动的茶摊、茶寮散布其间分茶贩茶。

刘松年 《撵茶图》(南宋)

《卢仝烹茶图》描绘了卢仝得好友朝廷谏议大夫孟荀送来的新茶,并当即烹尝的情景。

[明]

画中茅屋正室,内置的矮桌,主客对坐,桌上只有清茶一壶二杯,看来相谈甚欢。侧尾有泥炉砂壶,童子专心候火煮水。

图中描绘了两位高人逸士相对而坐,琴弦收罢,茗乳新沏,良朋知己,香茶间进,手捧茶杯,边饮茶边谈古论今。

画中卢仝坐蕉林修篁下,手执团扇,目视茶炉,正聚精会神候火煮汤,图下一长须仆捡壶而行,似是汲泉去,左边一赤脚婢,双手捧果盘而来。画面人物神态生动,描绘出了煮泉品茗的真实情景。

[清]

画中一小童正站在火炉边烹茶,红泥小火炉上架着一把东坡提梁壶,炉边还放有一个色彩古雅的茶叶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