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永德茶马古道遗址

发布时间 : 2020-09-30
茶马古道黑茶 茶马古道的线路 什么是茶马古道线路

茶马古道黑茶。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临沧永德茶马古道遗址”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链子桥,又名“遂通桥”,位于临沧市永德县、保山市施甸县两县结合部的湾甸勐波罗河上游隘口。

系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建。桥长30米,宽2.3米,高8米,以8根铁链为底绳,上铺方木板,左右侧有两根铁链为扶手,为人畜驿道桥。

是古代至近代永德通往省府、保山通往缅甸的一座驿道关键桥。1988年新的勐波罗大桥建成后不再使用,现铁索保存完好,为县级重点文物、茶马古道遗址保护对象。

永德境内,古道贯通。尽管曾经熙来攘往的“西南丝绸之路”而今驮铃已杳,但静卧于苍烟落照之下的迢迢山径仍以其幽深的历史感引人遐思,不失为一种永恒的风景。在迄今保存完好的古道之中,既有起伏迭宕于莽林深处苔藓沁碧、恍人心神的凤庆鲁史——永德乌木龙——永德大山——永德明朗——镇康南伞——缅甸腊戌和保山——永德小勐统——永德德党——永德明朗的古驿道,更有造就于悬崖绝壁上的永德遂通桥、小勐统石门槛等古迹。

两千多年前,茶马古道艰难向西延伸的时候,纯粹是一条民间的商贸通道,运送的货物肯定也千奇百怪,不过最终能被历史记住的货物,却只剩下了茶。这一条条在云南崇山峻岭中艰难穿行的古道,因其道路的重重险阻而不为外人所知,甚至那些编纂史书的人也不愿提及它。因此,人类历史上最古老、最艰险、也最漫长的茶马古道,只能在中国历史的深处,隐隐约约极不自信地延伸着。对于中国与外界的交往,尽管史书将更多的文字留给了张骞开辟的“丝绸之路”,但茶马古道的存在却是不容置疑,它被人们忽略,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古道穿行的地区过于险峻,即使是从茶马古道上走过的人,也会怀疑下次再走的时候,能不能顺利走通。其实只要对东方大陆的地理环境稍加分析,就会发现茶马古道成为中国与外界交流的最早通道,是有其必然性的。在远古时代,西南的确是中原通向外界的最好的出口,至少在行程开始的时候是会给人造成这样的假象。

那时,北边是蒙古草原,更北边则是西伯利亚荒原,而西边是令人生畏胆寒的沙漠,至于东边,则是茫茫的大海,唯一的出路,似乎只有春光明媚生机盎然的西南了。其中隐没在滇西的群山中的茶马古道,它延伸的路径更加的艰难和隐诲,以至于除非是亲身走过,否则不会想到有人能用双脚去丈量滇西北雪山与雪山的距离。这是我们这个星球上最令人惊心动魄的线路,它不像中原平坦地区的道路那样显眼。但是这样的路却因地理环境的险恶而呈现蜘蛛网一样的布局,不同的茶叶商和赶马人走的茶马道不尽相同,没有一条显而易见的捷径,有的只能是探索,只要存在走得通的可能,都有人去尝试,这也是今天茶马古道为什么没有一条清晰而固定线路的原因。

如今遍布中国以及世界的茶,其历史的源头都应该追溯回云南。可以设想,如果没有茶马古道数千年生生不息的传递,茶也许就只能成为一种平凡的植物,默默无闻地淹没在万绿之宗的云南那浩如烟海的植物里。因此,茶马古道进不进入历史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它作通道运送的茶,滋润了无数的苍生。其实对于我们栖息的大地来说,每一条道路都可能是一部史书,茶马古道就是这样一部卷帙浩繁的史书,翻开它,满篇都写着一个“茶”字。在云南的高山与深谷之间,道路的延伸与一望无际的中原有着很大的不同。

来过这里的人会发现,“山重水复疑无路”是行走在云南大地上最普遍的感受。以至于在一个相当漫长的时期,人们误以为古老中国最初与外界的联系,靠的是那条起自西安、横贯欧亚大陆的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

1944年,从中国方向出击的中国滇西远征军分几路同时大举强渡怒江,揭开了滇西反攻战的序幕。1944年6月4日,滇西抗战中的铁血战役松山攻坚战打响,永德县位于龙陵东岸,是松山攻坚战役中远征军的主要驻地及后方供给之地,在松山攻坚战役中军队所需要的各种物资就是从永德起运通过链子桥(遂通桥)源源不断地供到前线,受伤的将士也是从前线送回到现在永德县城内救治。松山踞怒江天堑之险要,扼滇缅通道之咽喉,山高谷深,易守难攻,有滇缅路上“直布罗陀”之称。cy316.com

日军占领松山之后,曾利用绵延不绝的奇峰顽崖,构筑了大量堑壕与堡垒,并狂妄地将松山称之为东方的“马其诺防线”,经过95个日日夜夜的浴血奋战,9月7日,松山被攻克,守备该地三千名日军全数被歼,七千多名远征军将士也壮烈殉国。松山争夺战是滇西抗战中最艰苦的战役,也是争夺滇西抗战胜利的关键一战。松山攻克,打通了滇西的交通线,为滇西全面反攻开辟了胜利的道路。在松山攻坚战役中永德及分布在永德境内的茶马古道分支线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这一场惨烈地战争中辛劳的永德人民为报家为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cy316.com延伸阅读

成都发现约50处茶马古道遗址


成都新发现约50处茶马古道遗址,这些遗址分布在都江堰、邛崃、蒲江;将成为四川省重点保护的文化线路;同时申报了第七批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成都市境内茶马古道沿线的文物调研已完成。约50处文物保护点主要包括道路、桥梁、建筑物、沿途的摩崖造像等,邛崃等地的冶铁遗址也位列其中

●茶马古道位于都江堰紫坪铺镇的两座建于清末的拱桥,至今仍在发挥交通运输的作用

黑茶一何美,羌马一何殊。羌马与黄茶,胡马求金珠。明代文学家汤显祖在《茶马》一诗中,生动地描述了当时茶马互市的繁荣景象。昨日,华西都市报记者从成都市文化局文物处了解到,在即将结束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成都市境内新发现约50处茶马古道文物保护点。

调研

约50处文物点分布在都江堰邛崃蒲江

茶马古道源于古代西南边疆的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为内地和藏区互补性的茶叶马匹交易所催生。古道西线以成都为起点,形成了涵盖川藏、川青甘和经川滇直至南亚的密集路网。

昨日,成都市文化局文物处处长缪永舒介绍,作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的一部分,成都市境内茶马古道沿线的文物调研已初步完成。经调研发现,茶马古道成都境内共存在约50处文物保护点,分布在都江堰、邛崃、蒲江,主要包括道路、桥梁、建筑物、沿途的摩崖造像等,邛崃等地的冶铁遗址也位列其中。

茶马古道起源于茶马交易,但并不局限于茶马交易。作为一条贸易通路,汉藏地区的生产生活用品也会经古道运输进行交易。缪永舒说,邛崃和蒲江地区作为我国古时著名的冶铁、铸币中心,所产铁器由马帮驮运,经茶马古道路网,远销东南亚、中亚及西亚各国。正因为此,此次三普工作将邛崃的冶铁遗址也列入了茶马古道文物保护点。

惊叹

超前建筑理念让大多数古道留存至今

作为本次成都境内茶马古道文物调研的负责人之一,在邛崃发现的一段傍山修建的古道,让缪永舒啧啧称奇。

这条山道由鹅卵石铺就,和普通道路平坦的路面设计不同,它被设计成了中间路面略微凸起的鱼脊状,道路两边设计成鹅卵石铸成的护栏。

这种鱼脊状的设计思路是非常人性化的,在雨季时,雨水会自然沿着两侧形成的坡度流下,不会造成路面积水。而且,由鹅卵石铺成的路面,也起到了很好的防滑作用。

除了路面上铺设的鹅卵石之外,缪永舒说,还有一些古道的路基下并不是常见的泥土,而是铺设了一层鹅卵石,以确保道路的持久坚固。正是古人的这种前瞻性的设计理念,才使现今大多数茶马古道仍保存完好。

记者了解到,茶马古道最初由民间修建,由于具备重要的经济和军事意义,促进了民族融合和地区稳定,因此为历代官方所重视,承担了大量的修缮工作。在这次调研中,茶马古道位于都江堰紫坪铺镇的两座建于清末的拱桥,至今仍在发挥交通运输的作用。

未来

已申报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成都年内启动保护规划

现今,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交通路网的逐步完善,茶马古道所承担的运输功能正在被逐步淡化。部分古道由于地处山林远离市区,人烟稀少,在一些地方政府眼中利用价值不大,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关注和重视。加之长期以来地质灾害造成的破坏,古道正在慢慢减少。

在512大地震中,由于山体滑坡,部分古道遭到了破坏,让人非常痛心。缪永舒说。现在,四川省茶马古道沿线文物保护工作已紧锣密鼓地进行,茶马古道将成为四川省重点保护的文化线路,同时申报了第七批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未来古道的保护和发展,一方面来源于政府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另一方面也可以将古道和旅游业相结合,让古道为更多人所知晓。缪永舒说。

茶马古道旅游线路比较冷门。昨日,成都市旅游局旅游热线的一名客服人员告诉记者,目前,虽然有蒲江县茶马古道这条旅游路线,但咨询者寥寥无几。

对这一现状,缪永舒的一句话也许是最好的解释:谁愿意走那么远,专程跑到深山老林里去看一条道路?

缪永舒说,目前,成都茶马古道沿线文物点已经调研完成,下一步将出台具体的保护规划,并在今年年内启动。接下来的保护工作,将持续加速推进。

“茶马古道”有哪几条经过临沧境内?


“茶马古道”有哪几条经过临沧境内?

答:“茶马古道”,作为古代中国南方陆上西南丝绸之路,最早出现于汉晋,兴盛于唐宋南诏、大理国时期。作为内地与西南,以至东南亚国家茶盐、日用工业品贸易往来,经济交流的茶马古道,如今已成为历史遗迹,但它承载着的厚重历史文化内涵,引起现代人们的关注,它是中国茶文化的内容之一。

地处滇西南的临沧市境内,也分布着多条西南茶马古道网络中的古道。其中鲁史、茂兰、哨街、博尚、南伞、孟定、勐董等古镇就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

在这些古道上,每天数百个马帮伴随着悠悠的铃声,穿行在路途中,运出去茶叶、中药材、红糖,又运回盐巴、布匹和日用品。

古道以顺宁(风庆)、云州(云县)为中心,

西线经乌木龙、德党、凤尾、南伞入缅甸老街、腊戌、佤城到仰光;

北线,一条经澜沧江上的青龙桥至鲁史、巍山、大理、丽江、中甸入川藏。

另一条经云州、茂兰,过神舟渡,达南涧、祥云、大理、丽江。

南线以凤翔镇为起点,过邦东,渡过嘎里渡口,达景东、景谷、普洱、思茅、磨黑,以茶换盐,是重要的盐茶古道;

另一条过博尚、勐勐、上允、澜沧、孟连出境入缅甸。

以云州城为起点,一条过茶房、大寨、邦东,过嘎里渡口至普洱、思茅、勐海,出打洛到缅甸;

另一条经勐永、勐撒、耿马、勐董出境到缅甸新地方、大芒海。

临沧永德民族茶文化


永德县古代为布朗族、德昂族、佤族等南亚语系少数民族聚居。汉代以后,特别是元、明、清三代,汉、彝、回、傣、拉祜、傈僳等少数民族陆续入县聚居,人口逐渐增加,但是,仍然以少数民族占多数。清代以后,回、傣等少数民族和汉族,大批迁徒落籍,汉族人口占多数,形成了多民族杂居的历史格局,人口也随之发展起来。

永德县有22个民族,人口近33万人,汉族人口占80%,少数民族人口占20%。少数民族中,保留本民族文化传统较完整的有彝、佤、布朗、傣、傈僳和德昂等六个民族。永德民族茶文化是中华茶文化的一部分,它们以独特的优秀文化与中华精深的现代文化一道构成了一种纯朴文化。因为大自然造就了优异的宜茶环境,茶在永德土地上生长了上千年的历史,成为人们赖以生存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它遍布各个村落,各族人民与茶也结下了不懈渊源,也形成了其独特的饮茶、用茶和信仰文化。永德是以怒江断裂沉降及怒江褶皱隆起造就的地质、水文作地域,以孟加拉海风东来及青藏高原冷空气南下混合的大气环流为天盖,形成了县内的宜茶自然环境。茶,在永德境内的长期不断生长和延续,永德人民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认识了茶、利用了茶,“祭茶思源”、“饮茶成俗”是历史文化的传承,古老而美妙脱俗的传说印证了永德各民族喜茶、爱茶、喝茶的斑斑足迹。

茶俗一、茶图腾与茶崇拜

永德俐侎人是云南省境内特有的一支少数民族,相传他们来自大山深处(今思茅市景东县)的母系氏族社会的彝族部落。早在1500多年前的一场氏族战争,强盛氏族的蹂躏,弱小氏族被强盛部落残害,在那种弱肉强食,氏族割据的情况下,一些弱小氏族被迫离家出逃,长途迁徙。俐侎人,这支弱小的氏族为了躲避残杀,不得不离家出逃,长途迁徙,迁徙而落籍永德县乌木龙。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他们在这遥远而荒茫的西南边陲大地上,过起采集、渔猎、游牧生活,他们为了生存不得不与自然抗争,在与自然抗争中是茶拯救了他们的生命,从而认识和利用了茶,却把茶视为自己的祖先,他们认为茶的地位高于自然界的一切神灵,至今仍保留着以古老茶树为图腾的信仰,祭祀茶树却成了他们敬神的一种传统风俗。就象其他民族信仰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一样,把信神作为本族的最高信仰。

每年农历的三月十五俐侎人都要祭祀古茶树,都要在茶树下祈祷,把新一年的民族平安托付给茶。俐侎人的三月十五又称“澡塘会”,也称“桑沼哩”,实际是俐侎人的新年,是俐侎人的最大节日,全族人民都要举行各式各样的祭神活动,祈祷神灵的保佑,“祭茶神”也不离其中。

俐侎人“祭茶神”共分三个步骤:第一个步骤称作“领牲”(意为请茶神领受所敬献的“三牲”之物,三牲,即牛、羊、猪等牲畜),即在古茶树下上好香火,献上米、酒、茶物,祈祷后,在茶树下将以备好的牲畜杀死,以表给茶神敬上生灵,使“茶神”领受人间烟火和人类对其感激;第二个步骤“回熟”即首先在古茶树下点上香火,然后将煮熟的“三牲”、饭菜,加上茶和酒一道送到古茶树下敬献,昭示茶神用膳,感受人间真、善、美,包罗人间冷暖、情爱,祈福族人安康。旧时的“三牲”之物主要指的是活捕的野牛、野羊、野猪等牲畜,祭祀古茶树全族统一,后来由于生产生活的改变“三牲”改为鸡禽,祭祀古茶以家庭为主。

俐侎人祭祀古茶树的由来,有两中传说:

其一是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民族头人在狩猎活动中与同伴失散,迷失了方向,在旷野中回旋了许久。在饥渴交迫和绝望之下,躺到一棵古树下歇息,时间一步步逼近黄昏,夜幕渐渐降临,黑夜里山野狼虎出没,虫兽觅食,阴森恐怖,这位俐侎族头人更加陷入绝望境地,无奈中渐渐睡去,醒来时已是次日凌晨天近麻明,饥渴仍在继续,为了生存他只好采食杂草和树叶充饥、解渴,古树叶片也不例外,采啊吃啊,日渐东边冉冉升起,饥渴消大半,力气也恢复了许多,方才想起部落就居住在太阳升起的地方,再偿偿古树之叶微苦之后舌端生津,渴累皆毕,于是做一草绳系在树上,以方便寻找。

头人寻着太阳升起的地方漫步蹒跚,最终回到了住地。回部落后,头人把昨天的经历告诉了族人,并吩咐族人一定要感谢这棵古树,这是一棵能救族人的神树。于是部落派人引着头人回来的路找到了这棵古树,每次出猎时都要到古树下祭拜,还要采集一些古树叶为解渴食粮。不知是天公作美,还是茶神庇护,还是族人汲取了头人的教训,自此以后族人再也没有重蹈头人的路,生活也很顺当多了,久而久之,茶就成了俐侎的“神”、“恩情树”、“图腾”,他们与茶相伴,喜爱茶叶,敬仰茶树。

第二种传说:是因当时部落所在地不但猎物少,而且疾病盛行,民不聊生,生活极度艰难。为了生存,部落首领派了三位勇敢的壮汉去寻找理想的栖息地。壮汉找到理想地后在返回部落的途中误食有毒食物。在疼痛难耐的情况下,其中一壮汉偶然采食茶叶而解了毒,随后二壮汉也采食了些许茶叶,疼痛也逐而解除。三壮汉为了记住这种神树的救命之恩,他们中第一个得救的人解下腰带,系在茶树上,并每人折了一枝茶树作纪念。他们回到部落后将此事告诉了首领,首领认为那是神灵的保佑,为了乞求神灵继续保佑,他们决定每次出猎都要到此树下祈祷。后来,才逐渐变为一年一度的“祭茶神”习俗。

二、世居民族的饮茶方式永德人自古以来就喜爱喝茶,在数几千年的饮茶过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饮茶方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进步,虽然有许多饮茶习俗被取代,但是一些独特的饮茶风尚迄今仍有保留。

1、土罐茶,又称烧茶、烤茶、百抖茶、冲天茶。

土罐烤茶,自从土陶工业在县境内发展以来是生命周期最长的一种饮茶方式,土陶,土作筋骨水作魂,与火共舞几千年。土陶文化,距今已有4000年的历史。随着,汉民族南北迁徙,土陶制造业与中原土陶文化一道带入永德境内。伴随人类演化和文明的进步,随即发明创造了很多形质各异的土陶工艺,也为饮茶器皿的发展添上了一道丰满的羽翼。当人类进入封建社会,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土陶生产在县境内广泛发展,随即土罐茶流行,几乎遍布所有山区和街市深巷。当时人们的生活窘迫,社会落后,人们不善往来,娱乐生活贫乏。惟有火塘和土罐茶成为邻里沟通,亲友相访的唯一桥梁,火塘与土罐,土罐与茶,紧紧依偎,血脉相通,相辅相成。每当夜幕降临,篝火通明处,并是茶叶飘香时。土罐烤茶自然而然成了人们相聚的一种工具,迄今仍漫步在山区各个家庭,其成为普通百姓交往的一道桥梁。其制法是:水即将沸腾时,将空罐子底部向火烤炙,斜置于热火炭上进行烘烤。待土罐完全发热,温度在40度—50度左右时,再将适量茶叶放入其中,边抖边烤,直到罐内的茶叶飘出浓烈香气时,立即将适量沸水倒入其中。罐内茶水沸滚外溢时将剩余的茶水全部倒掉,再注满沸水,约2分钟左右即可分杯,饮用。

2、竹筒茶(后演化为竹筒雷响茶)

这是俐侎族、傈僳族、拉祜族等几个生活在高寒山区的少数民族中常见的一种饮茶方式。其制法是:取一断野龙竹或野香竹,去掉一端竹节,再装入适量茶叶,注满水,将其置于火上熬煮。待水沸滚,茶汤变浊,即可分杯,饮用,这就是“竹筒茶”。而“竹筒雷响茶”则是用竹筒进行烧水,用土罐进行烤茶,待水沸滚,茶叶烤香,将竹筒里的水倒入茶罐里,随后分杯,饮用。竹筒茶,其含有淡淡的竹漓清香,滋味鲜爽可口,因其发声郁闷象雷声而得名,即“雷响茶”。

3、葫芦茶

葫芦茶是永康送归布朗族特有的一种饮茶方式。喝茶的时间一般只在农历的腊月二十五至正月初五日,因此,又称布朗族的年茶。其制法是:将采集的鲜叶置入热锅里翻炒,待茶叶炒熟后,将预先准备好的上等糯米汤倒入锅内与茶混煮15—20分钟左右后,再将粥剂倒入葫芦内,并加入适量的红糖,约10—15分钟左右后食用。此种茶粥,滋味浓烈,带苦微甜,茶气充足。

茶礼仪

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华民族是善识礼仪的民族。永德各族群众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精髓,形成了自己丰富多彩的礼仪,这些礼仪反映在茶文化上,就显得形形色色,丰富多彩。

(一)会友茶。

茶是各民族日常交往中,相互沟通,彼此了解,加深友谊的桥梁和纽带。客人来了,主人要先烧一罐好茶,第一杯茶要先请客人喝。每次敬茶必须是右手端杯,左手紧跟其后,起身且弯腰曲膝将茶敬给客人,而客人也必须起身双手接茶。傣族请客不用请贴,不用蜡烛,是用茶叶。

(二)婚礼中的茶礼

1、提亲茶,也称探亲茶、见面茶。

这是除了俐侎等个别民族外,其他民族都有的茶礼。这种茶礼是在男方媒人或父母,第一次与女方父母征求意见时喝的一种茶。首先,男方所带的礼物中必须有1—2包茶。众多的数民族双方见面后只是将礼物放在桌上或挂在柱上就可以了。而布朗族则不同,媒人到女方家后,要将茶放在正堂中的桌子上,蹲下身子左手触地,右手摸茶,等女方父母同意后才能起来。泡茶时,多数民族都是由新郎或新郎的同伴泡。而佤族则不同,第一罐茶必须由女方家家长泡,而且烧茶的方式也有讲究。如果女方父母同意这门亲事,他们会用右手烤茶,如果不同意他们就会用左烤茶。喝茶也很有讲究,第一杯茶,先递给媒人,但媒人绝对不能喝这杯茶,媒人又要将此茶递给女方年纪最长的喝,要是他们也同了意这门亲事,他会立即将此茶喝下,如果不同意,他会将茶放在一旁,不喝。

2、点头茶。

这种礼茶,只有少数汉族和布朗族有。这是在前次提亲时征得女方长辈的基本同意的前提下,继续征求意见的茶礼。布朗族这次主要是征求女方母亲和舅舅的意见时喝的茶,男方人员进屋所行的礼同样是要蹲下,左手触地,右手摸茶,待女方母亲和舅舅同意后方可起身。这次双方的主要任务是磋商喝“定亲茶”的日子。

3、定亲茶

这次男方所带的礼物中也必须有茶并且这些礼物除佤族外都要用红线系好。这次喝的茶主要有男方带。佤族和傣族还要负责当天的所有伙食,而且,佤族一般还不能用女方的东西,如锅碗瓢盆、柴米油盐等都得从男方带过去。女方家只负责宰杀由男方送去的两只公鸡(作献女方家堂、天地、门神、灶君等用)。这次,双方所要磋商的是彩礼问题;男方还要了解女方嫁妆和亲友情况。对于德昂族来说,可以说是无茶不成亲,当双方谈判彩礼问题时,首先由男方媒人将所带的礼茶放在一个茶盘上,将安置于双方主谈人员的中间,先是女方的舅舅提出一个基数,如果男方认为彩礼太高,希望减少时,要先还个“价”,然后将放茶的盘子抬近对方;如果对方不同意,又说个数,又将茶盘子抬近媒人,就这样推来推去的反复磋商,直致双方认为可以接受为止。这时,媒人要将茶盘抬近对方并问:“你舅还有什么意见吗?”。女方舅答:“这样就这样!”这才把礼茶收下。

4、喝送日茶。男方将已测好的吉日,告诉女方,并将给新娘的针线钱送去。这次所带的礼物中也必须有茶。这次喝的茶就比较随和了,与日常待客差不多。

5、喝过礼茶,又称送彩礼茶。这是正式结婚的前一天,男方要将定亲时双方议定的聘礼送给女方。彩礼中除了议定的钱物外还必须有2—6包茶。

6、喝迎亲茶,又称喜茶。迎娶新娘这天,男、女双方两家都专门请了泡茶的人和敬茶的人,专门照顾客人喝茶。

7、喝回门茶。结婚后的第一天,如果男方与女方的家相距不远,那么,一对新人回门那天要跟着送亲人一起回女方家,双方都要任亲。任亲时新娘要给长辈跪下洗脚,新郎要给长辈敬茶。(四)茶与祭祀。丧葬、拜坟、敬天地、门神和敬献各种神灵,以及各种重大节日,祭祀时都离不开茶。人死刚断气时必须将茶、米、银喂在他嘴里。德昂族在死人下葬时要先将茶叶撒下后才能盖土。傣族死人出殡前要将米和茶撒在由白布搭起的桥上,以送死者离阳归阴。

茶菜肴

用茶做菜的方式有三种:其一,用茶树毛与茶芽凉拌,食用。其二,用茶芽与腌豆腐或卤腐水相拌,食用。其三,用茶芽直接炒食。

临沧凤庆鲁史镇 茶马古道第一镇


普洱身世追觅之谜

虽然历经了几轮大市振荡,不过普洱茶始终没有像人们预期那般一泻千里,茶气甘醇的它,如同那些被时光掩盖的云南古镇,即便经历再多,也无损其本原。所以,这次我们就跟随第五届广州国际茶文化节暨第八届广州国际茶文化博览会组委会,深入到云南普洱现身地,重走茶马古道,追查普洱身世之谜。第一站我来到的是鲁史古镇,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鲁史古镇就有普洱茶庄,也被称为“茶马古道第一镇”,至今还有当年大马帮的饮马池与被马蹄踏凹下去的石块。

现代文明遗忘地

有时,历史就像一个无心的大回环,终点和起点重合在同一个寂寂无闻处,而过程的辉煌不过成就了口耳相传的饭后谈资,只留下一痕痕似隐似显的显赫印记在时光中散着微光,譬如鲁史。明清以来,鲁史人就以茶为生,并开设茶庄,长期从事茶叶贸易,现在鲁史镇的金鸡村尚遗留有百珠连片的古茶树野生群落。

但是,如今鲁史似乎已经被人们所遗忘,这是一个因道路而兴盛,却又因道路的背叛而衰落的古镇。不过作为旅者的我们应该感谢它被现代文明的遗忘,因为它因此而保持了完整的历史印记,无论是人文,还是建筑。

从凤庆县出发,经小湾的新村,过青龙桥,上骡马萎坡,到金鸡村,就可以到达鲁史。一路半是柏油路半是烂泥路,颠簸得你在车里就像一个被不断拍打的潮州牛肉丸,前后左右上下不断地亲吻车壁车顶车座,一路上只听见人肉拍打车壁的啪啪声。但幸好沿路风景足以补偿撞壁的痛苦。

蒸腾白雾靓茶田

云南绿化很好,遍路都是深深浅浅的绿,墨绿的是老茶树,嫩绿的是烟树苗,翡色的是竹子……前往鲁史的一路上都是如此的风景,山道之九曲十八弯简直媲美秋名山车道,估计藤原拓海来到肯定会手痒。

不过最妙的还是山中时不时腾起的白雾,一阵阵或高或低地轻笼在山顶山腰山谷处,随着风如影随形地在山上飘来移去,清晰得几乎可以看见的雾气,似有无数精灵在其中曼舞。而车子就在其间穿来插去,时而眼前白茫茫一片,时而眼前豁然开朗看到雾气缠绵在脚边。最好看的还是从无雾的山顶看下面有雾的山谷,只见不断蒸腾而起的白雾冒起、蔓延,就像一个放满了冒烟热水的大浴缸一般,叫人只想跳下去洗个痛快澡。高山雾浓且多,难怪这里能出世界闻名的普洱呢。

片状青石楼梯街

从鲁史市集的所在地往下看,便可以看见完整的鲁史古镇全貌,黛色的瓦、飞翘的圆角,像是N条圆头鲤鱼聚在一起。沿着长长的楼梯街下去,便可以去到镇的中心四方街。

以片状青石铺就的楼梯街很陡,在有雾微雨时节更是滑溜溜的,一半是因为湿,一半是因为它的光滑。每块青石都被磨得棱角全无,透亮得甚至可以映出人影,上面还时不时有小小如碗般的凹处,储满了雨水,倒映着天光檐影。这些凹处,就是千百年来马帮驴马经过时留下的蹄印。即使到现在,鲁史也随处可见卖马蹄铁、马鞍等驴马用具的铺子,人们依旧用驴马驮着货品悠悠地走在路上,一如他们的祖辈一般。

从千年之前,鲁史就是缅甸等东南亚小国向中国王朝进贡时必经之路,因此现在鲁史还有个叫象脚井的地方,据说就是当年缅甸大象口渴之下踩出的泉水处。而到茶马古道开始之后,鲁史就更是繁盛一时,商贾云集,甚至有了小上海的称号。不过这一切,随着50年前凤庆县公路的开辟而衰落,因为那一条公路远离了鲁史,从此,它就由进入凤庆的桥头堡,变成了隐没在偏远山区的一隅。

如沉入水底静谧

即使是在光线最强烈的正午进入鲁史古镇,周围依旧是沉静的,静谧得如同沉入了水底一般,即便是云南那清澈如水晶般的阳光射入,也像是隔了层历史的纱。不过那种曾经显赫过的痕迹依旧顽强地从路两边都是土黄色主调的土木结构院落里冒出:规划齐整足有两三米宽的街道;“三房一照壁”的白族民居、北方四合院和江浙猫弓式防火墙设计民居云集一处;随处可见的青石狮子或站或斜或倒,冷冷注视着过往一切;漆成暖洋洋朱红色的实木门窗虚虚实实地掩着;透过倒塌的土墙可以看到雕花飞檐的影壁;而当你推开任何一家院落的门,里面总是整整洁洁的,种满红花绿草。甚至,你还会在某一家看到进士的牌匾,上面的花纹陈旧剥落但依旧有迹可寻,在骨子里透出一种对往昔骄傲的坚持。在这里溜达,时常走半天也碰不上一个人,偶尔可以见到有满面沧桑的老人坐在门口,抚摩着身边的小狗。而小猫则窝在椅子上打盹,半天也不挪一下身体。

在古镇上,最能承载昔日荣光的,就是骆家大院,茶行俊德昌号创始人,鲁史首个规模化种茶和制茶的商人。在他曾经住过的老旧但不失富丽的3层楼大院里,可以依稀触摸那时的繁盛,虽然里面住的已经不再是骆家的后人。至于骆家的后人,则一早搬到了街上,开了家名为俊德昌的药店,记得一定要在他们有空的间隙进去聊聊,因为掌门老人家就是六大茶山茶厂的厂长爷爷,如果和老人家聊得投缘,说不准还可以请他孙子让你去他家的茶厂参观,再买饼好茶呢!而在这样的闲谈中,你就会发觉,古老的时光,就这样被封闭在这个被遗忘的小镇,在逼仄的小巷里,和你狭路相逢。

臭豆腐当道

虽然说鲁史特产有泡肝、火腿、酱油、咸菜,不过在鲁史街上,见到最多的小吃摊就是卖臭豆腐的。来赶集的人们,背着大大的竹编圆筐,大大咧咧地坐在臭豆腐摊前,极有耐性地等待摊主把臭豆腐摊到炭炉上慢慢烤到金黄色,然后加入辣椒粉等味料,大口地放进嘴里,一脸陶醉有滋有味的感觉。仔细地看,鲁史的臭豆腐其实和广州的有很大不同,味道没有上海、湖南、广州那边的刺鼻,而且表面上有一层白色绒毛,颇为可爱,吃的时候是用炭火烤的,而非油煎的,感觉比广州的好入口很多。

茶马古道专家相聚雅安 重走茶马古道


李锡东介绍长卷

21日的茶马古道文化遗产保护(雅安)研讨会上,全国多地的茶马古道专家相聚雅安。新朋旧友一相逢,话题不断,高潮迭起。

蒋秀英:再次来雅安重走茶马古道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政协副主席蒋秀英是雅安的老朋友了。为写作《恢宏千年茶马古道》,她曾经来雅考察。如今,这部作品已经走出国门,有了英文版本。不少喜欢茶马古道的人专程去甘孜州找她,询问茶马古道怎么走。

蒋秀英这次到雅安,除了和茶马古道专家们聚首,还将为即将再版的《恢宏千年茶马古道》,增补一些材料。

蒋秀英回忆,当初考察时,位于名山县新店镇的茶马司比较破旧,现在已经有所修整。所以,她拍摄了现在的茶马司照片,准备补充在再版的书当中。

在22日的实地考察中,蒋秀英和众多专家们参观了雅安博物馆、雨城区某藏茶茶厂、荥经县的姜家大院、开善寺、茶马古道新文段和新添古镇。

李锡东:13米长卷再现古道艰险

研讨会上,当一条长13米、宽35厘米的画卷被两边的工作人员缓缓展开时,台下的嘉宾们发出了阵阵惊叹。

汉源县党研室的李锡东介绍,画卷记录了茶马古道汉源段从大相岭开始,途经飞越岭,一直到泸定约100公里的崇山峻岭,除了再现茶马古道上的驿站、古镇等历史遗存外,还刻画了形态各异的背夫,背负茶包走在茶马古道上的情形。

这幅画卷是由汉源县文体局文化股股长陆仁泽的女儿陆小路所画。李锡东回忆,半年之前,他就开始为画作整理创作素材。陆小路先根据素材,用碳素笔画出65张单幅图画,然后拼接成的一幅图画。呈现在专家学者面前的图片是经过拍照影印后的效果。

李锡东说,希望通过长卷让众嘉宾直观地看到茶马古道汉源段的情况。以后,画卷或将在汉源县做成文化墙,让来往的客人直观了解茶马古道汉源段。

任新建:厘清茶马古道的现实意义

四川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任新建在研讨会上说,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对这次研讨会给予了高度评价。这样的研讨会集中了专家、学者和领导,对深入研究文化内涵、保护和开发茶马古道,进一步研究开启思考都有建设性意义。

任新建表示,自己以前走过茶马古道,也做过一些调研。他觉得茶马古道是历史的丰碑,也是人类为交换而开辟的通道,见证了中华民族大家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的局面。

任新建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文化遗产受损,而茶马古道的研究文献较多,且路线较为清晰,研究起来现实价值较大。所以,近年来,茶马古道研究热逐渐兴起。

目前,研究茶马古道的目的是纠正不合史料的部分,厘清茶马古道的历史功能和现在功能。

失落的古道—茶马古道


从前茶叶比丝绸或瓷器更贵重的时候,背夫和负重的牲畜便沿着茶马古道,步伐缓慢地顺着之字形路线攀上西藏海拔4600米的扎尔加玛(音)垭口。如今的旅行者乘坐汽车越过这一曲折爬升的路段。

4月,四川省名山生态茶园,小心翼翼的手指采摘着当年茶树冒出的第一轮新芽,这是成色最好的茶叶。历史学家认为,人类最早种植茶叶便是在四川和云南湿润的丘陵地带。

在四川省的协庆寺,喇嘛们把茶混进糌粑(炒熟的青稞粉)里开饭。这里的茶要佐以盐巴和酥油,茶叶则来自买来的茶砖。

置身于四川西部的深山,我在一片竹林中砍开前路,想要找到那条传说中的小径。就在60年前,当亚洲许多地区还依靠人力和牲畜运输的时候,茶马古道仍是连接中国汉地和西藏的主要贸易通道。但我的一番搜索却可能是徒劳。几天前,我见到一名当年在茶马古道上背沉重茶包的老人,他跟我说,天长日久,日晒雨淋,植物蔓生,茶马古道说不定已消失殆尽了。

接着,我的斧头一挥,竹子倒下,面前出现了一条卵石铺砌的小路,只有一米来宽,弯弯曲曲地穿过竹林,路面上覆盖着一层长得异常茂盛、滑溜溜的绿色苔藓。有的石头上坑坑洼洼的,坑里积着雨水,长出了野草,那是一千多年来跋涉在这条路上的成千上万名背夫们,把木拐包铁的那一头支在地上歇脚所留下的痕迹。

这段残留的卵石小径只延伸了15米长,攀上几级破烂的台阶之后便再度消失无踪,被多年来的季风豪雨冲刷得一干二净。我继续向前,走进一条狭窄的通道,山壁陡峭又湿滑,我只能用手抓着树,免得掉到下面乱石嶙峋的溪水里。我指望走上一阵之后,能翻越雅安和康定之间高峻的马鞍山垭口。

那天夜里,我在溪流之上的高处宿营,但木头太潮,生不了火。雨水沉重地打在帐顶。第二天一早,我又往前探索了500米,直到密不透风的树丛死死地阻断了我的去路。我无奈地承认,至少在这儿,茶马古道是消失了。

事实上,原来的茶马古道大部分都无影无踪了。中国正势不可挡地冲向现代化,用沥青马路飞快地抹煞着自己的过去。在这条古道被推土机摧毁或彻底磨灭之前,我要来探一探它曾经辉煌一时、而今却近乎被忘却的残存路线。

茶马古道曾经延伸将近2250公里,横越中国的腹地,从四川的产茶区雅安通往海拔3650米的西藏首府拉萨。它是亚洲最高、最险峻的一条道路,自中国翠绿的山谷地带伸出,横穿风雪肆虐的西藏高原,涉过冰冷的长江、澜沧江和怒江,切入神秘的念青唐古拉山,四度攀越海拔5000米的致命垭口,最终才下行至藏地的圣城。

暴风雪屡屡掩埋茶马古道的西段,滂沱大雨则蹂躏它的东段,土匪的威胁从未消停。然而在几个世纪里,这条路是重要的通商干道,即便两端的不同文化时常发生抵触也未能改变这一点。古道存在的原因在于双方通商的欲望,不像同样具有传奇性的北方丝绸之路总叫人想起浪漫的思想、伦理、文化和创造力的交流。汉地有藏地渴望的东西:茶;藏地有中原急需的宝物:马。

如今,茶马古道仍活在像罗永福(音)这样的老人的记忆中。92岁高龄的他,眼睛总是湿润润的。我在长河坝村遇到了他。对当年运茶的背夫来说,从雅安往西走到长河坝是十日的脚程。刚到四川的时候,人们告诉我,当年的运茶背夫已经没有在世的了。但在我穿越古道的残存路段时,我不光遇到了罗永福,还遇到了其他五名老背夫,全都渴望与人分享自己的故事。虽说背有些驼了,罗永福仍健壮得惊人,他带着顶黑色前进帽,身着中山装,兜里插着烟斗。1935年到1949年间,他在茶马古道上当背夫,运茶去西藏。他背的茶包总在60公斤以上,而在当时,他的体重才不过50公斤。

“太艰苦,太难走了,”罗永福说,“那碗饭可真不好吃。”

他从马鞍山上走过许多个来回,我之前正是希望到达那里。冬天,大雪积了有一米深,巨石上挂着两米多长的冰柱。他说,最后一次有人穿过那个山口是1966年的事了,所以,他觉得我恐怕过不去。

但当年走那条路是怎样一番情况,我多少得以窥见一斑。新开店是背夫们从雅安到康定20天行程的第一站,在那儿我遇见了脸刮得光光的甘绍雨(音),87岁,还有胡子拉茬的李文亮(音),78岁,他们坚持要给我表演一下当年做背夫时是怎么干活的。

背深深地弯着,驮起想象中的茶包,青筋毕露的手捉住丁字形的木拐,头埋下,眼睛盯着往外斜分的脚,两位老人向我演示他们当年排成一排,步履蹒跚地顺着湿滑的卵石小道前行。照旧日的规矩,甘绍雨走了七步后停下来,把木拐往地上顿了三下。接着,两人将拐杖绕到背后,架住加了木框的驮包,用无形的竹掸子擦去额头的汗水。依他们讲,当年的背夫号子里说得很清楚,上山时七步一停,下山时八步一停,而平地走上十一步也要停,否则不可能走得长久。

运茶的背夫有男有女,一般负重70到90公斤,最壮的男人能背135公斤。背得越多,薪饷拿得也越多:回家的时候,每公斤茶值一公斤大米。背夫们衣衫褴褛,脚上穿的是草鞋,若遇到山顶的垭口积雪,就安上简陋的铁鞋钉。唯一的食物是一小包窝头,偶尔能吃上一碗豆花。

“我们路上当然有人死,”甘绍雨正色说道,眼皮半合起来,“遇上暴风雪,或者跌下山崖,小命就没了。”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修了公路,人力运茶的历史很快结束了。新政权把地主的土地分给穷人,将背夫从繁重的劳役中解放出来。“那是我一辈子最高兴的一天,”罗永福说。分到土地后,他开始自己种稻子,“那段惨痛的日子过去了”。

传说,茶叶是在公元641年,唐代的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国王松赞干布的时候,第一次被带入西藏。西藏不论贵族还是牧民都喜欢喝茶,其中大有原因。在寒冷的天气里,茶是一种热饮,若不喝茶,便只能喝融化的雪水,牦牛奶或羊奶,要不就是青稞酒了。在寒风凛冽的高原腹地,牧民们围着牛粪火堆取暖,一碗酥油茶带着独有的咸味、些许油腻又强烈的口感,相当于一小顿饭了。

沿着茶马古道运到西藏的茶叶,有着最粗糙的形式。茶叶都是亚热带常绿灌木山茶树上长出来的,只不过,绿茶是未经发酵的嫩芽和树叶制成,而专供西藏的砖茶,直到今天都是用茶树长大了的老叶子、茎和细枝制成。各种茶中以它味道最苦、最涩。经过多道蒸晒工序之后,茶里便掺入粘稠的米汤,压进模具,再次晾干。黑色的茶砖重半公斤到三公斤,至今仍行销于整个西藏地区。

到11世纪,砖茶成了藏地的通货。宋代用它从西藏购买强健的战马,以迎战北方彪悍的游牧部落——成吉思汗的先辈。砖茶成为中原与藏地之间最重要的贸易物资。

用120斤的砖茶,汉人能换回一匹马。这一兑换率是四川茶马司在1074年定下的。背夫从雅安附近的茶厂茶园跋涉到康定,一路海拔升高了2500多米。之后,茶被封装进防水的牦牛皮箱子,用骡子和牦牛的商队运到拉萨,这段行程为期3个月。

到13世纪,汉地每年要以数百万公斤茶换回25000多万匹马。可所有这些马匹都没能挽救宋朝,1279年,它被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所灭。

不过,以茶易马的做法却贯穿整个明朝(1368~1644),并持续到清朝(1645~1912)中期。18世纪内地对马的需求开始下跌,茶又被用来交换其他商品:高原兽皮,羊毛,黄金,白银,还有最重要的——只盛产于西藏的中药材。像罗、甘、李这些最后一代的运茶背夫,把砖茶包卸在康定之后,返程时便背的是这些商品。

正如中央皇权控制着四川的茶叶买卖,在神权统治的西藏,喇嘛们也会影响贸易。茶马古道连接着藏地的各大重要寺庙。数百年来,藏地和汉地各自的势力角逐改变了茶马古道的路线。主干路线有三条:一条始自云南南部的普洱茶之乡,一条来自北方,还有一条从东边切入西藏腹地。作为中线的后者路径最短,大部分茶叶都经它运输。

如今,古道的北线变成了柏油铺就的317国道。在拉萨附近,它跟世界海拔最高的铁路——青藏铁路并行。南线变成了318国道,也是柏油路。这两条公路是今日的贸易干线,大卡车川流不息,装载着各色货物——从茶到课桌,从太阳能电池板到塑料盘子,从电脑到手机,凡你想得到的东西都有。几乎所有货物都是单向流动的——向西,进藏,满足那里飞速膨胀的人口的物质需求。

古道中线的西段从未被修成公路。这段路蜿蜒穿过藏地僻远的念青唐古拉山,那里条件极其恶劣,所以几十年前就被废弃了,整个地区不向游客开放。

我已经看过了汉地残存的古道,要想在西藏达到同样目的,必须想办法进入这些封闭的深山。我打电话给妻子苏?伊巴拉,她是个经验丰富的登山家,我要她8月份跟我在拉萨碰头。

我们的行程是从位于茶马古道西端的哲蚌寺开始的——要是骑马的话,这儿离拉萨不到一天的路程。哲蚌寺建于1416年,有一间巨大的煮茶房,七口直径两三米的铁锅架在烧柴火的硕大石灶台上。

彭措卓巴站在一口大锅旁,切下厚得像百科全书般一大块一大块的酥油,放进沸腾的茶里。“从前,这儿一度有7700名喇嘛,每天要喝两顿茶,”他说,“当时这间煮茶房里有一百多名喇嘛干活。”他套着件栗色无袖的藏袍,在寺里当掌茶师傅已经有14年了。“对西藏的喇嘛来说,茶就是生命。”

如今寺里只住着400名喇嘛,所以只用了两口小锅。“一口锅要下25块茶砖,70公斤的酥油,3公斤的盐巴。”彭措卓巴一边说,一边用一人高的木勺在锅里搅动着供200人饮用的茶。“最大那口锅的容量是这个的七倍。”

苏和我从寺里出发,前往离拉萨有五小时车程的那曲市参加一年一度的赛马节。我们想看看令茶马古道得名的传奇马匹。赛马节要持续一周,原本是在开阔的平地上举行的,但十年前修起了一座混凝土体育场,好让官员们可以坐着观瞻。我们到达的第二天一早,藏族群众就挤满了看台:妇女的颧骨高高的,穿着高跟鞋,长辫子上沉甸甸地挂着白银和琥珀的饰品;男人们头戴毡皮高边帽,身着袖子长长的藏袍;孩子们光脚穿着便宜的运动鞋。小贩们叫卖辣土豆和听装的百威啤酒。刺耳的扩音器用汉语和藏语播报每一场赛事。这里弥漫着赛马盛事的氛围,只是看台边上每隔10米就站着警察,赛场周围有人列队巡逻,人群中还混着便衣。

一入赛场,马和骑手们似乎便打破了地球引力的规律。一名藏族骑手飞驰得如同失控,像杂技演员那样左右翻身下马,拾起地上的哈达。泥块高高溅起,迸入湛蓝的天空。骑手高高扬起哈达,掉转马头,迎接人群爆发的欢呼。

那曲赛马节弘扬的是早年藏民生活于马背上的文化遗产,这一类的庆典能延续至今的已经很少了。通过几百年的选择育种,藏人培养出一种特异的良马。这种马身高不过13.5掌(相当于1.4米左右,比大多数美国马的个头要小),四肢精悍,面孔英俊,肺部很大,适于西藏高原海拔4500米的缺氧环境。藏人把它培育出来,就是为了使之能够在冰雪皑皑的山口不知疲倦且步伐沉稳地行进。几百年前,汉人最想要的便是藏马。

而今,那曲坐落在国道317上,从前贸易路线的一切痕迹都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可只要从这里再朝东南方驱车一天——近得诱人——就是念青唐古拉山脉,那是古道原先途经的地方。我被一个念头给迷住了:兴许,在深深的山谷里,还有藏族人在古道上骑着那不知疲倦的马儿呢。说不定,在西藏高原不为人知的广大腹地,古道沿途仍有贸易存在?不过,古道也有可能早就像四川境内那样没了影,被呼啸的寒风和翻卷的大雪给抹掉了。

赛马节过了一半,一个阴沉的雨天上午,苏和我钻进一辆“陆地巡洋舰”,悄悄动身去寻找藏区茶马古道而今的容颜。我们在土路上开了一整天,颠簸地翻过一个个垭口,差点滚下陡峭的山坡。傍晚时分,我们到了两座巨大垭口之间的嘉黎县,这里从前是茶马古道上商队的歇脚之地。我们挨家挨户地打听有没有马匹能带我们爬上5412米高的怒岗(音)垭口,但一匹马也没找到,村民指点我们去镇子边上的一家酒吧。藏族牧民在里面喝啤酒,打台球,摇骰子打赌。听说我们要马,他们全笑了。早就没人骑马了。

出了酒吧,泥地里没看见筋肉健硕的马匹,倒见到了铁马——结实的国产摩托,打扮得和它们血肉之躯的前辈一样,盖着红蓝相间的藏族羊毛坐垫,车把手上缠着流苏。给钱的话,两名牧民小伙愿意带我们到山脚下,之后的路,我们就只能步行了。

第二天天还没亮,我们就出发了,背包像马鞍袋那样横捆在摩托上。牧民小伙开摩托极为娴熟,跟他们的祖先在马背上没什么两样。我们磕磕绊绊骑过了泥巴足有半米深的黑色泥潭,水花飞溅地渡过了蓝汪汪的溪流,摩托的排气管在水里汩汩喷发。

沿山谷驰去,我们经过了藏族牧民的黑色帐篷。好些帐篷前都停着硕大的国产卡车或陆地巡洋舰。牧民们哪儿来的钱买车呢?肯定不是靠传统的牦牛肉和酥油生意吧。

到怒岗垭口脚下的萨楚卡牧民营寨只有30公里,却走了整整五个小时。道路颠簸得把我们的脊骨都给抖散了。牧民小伙燃起了一小堆蒿草营火,吃罢牦牛肉干配酥油茶的午餐之后,苏和我徒步走向垭口。

叫我们惊喜的是,古道非常明显,就像是阿尔卑斯山上的石路,在牧场上蜿蜒向前,途中不时点缀着几头犄角高大的黑牦牛。我们艰难地往山上走了两个小时,穿过了两处泛着蓝色微光的冰斗湖。可一过了这两座湖泊,所有的绿色就消失了,只剩下了石头和蓝天。半个世纪前,运茶的骡队已不再走过这山口,可古道在此前的上千年里曾受到不断的修缮。古人把大石头搬开,修起石阶,这工程至今完好。苏和我走着之字形路线上坡,顺着石头小道直上垭口。

马鞍形的怒岗垭口显然是没人走了。尚在飘动的零零落落的经幡越见稀疏,玛尼石堆上白骨森然。四下里是一片唯有了无人迹才能带来的寂静。苏眺望着周围白雪皑皑的山巅,它们如同天然的金字塔一般。几百年来,曾站在此地的西方人寥寥无几。我顺着苏的目光,看到存留下来的古道伸向了下一个山谷。

“你看见了吗?”她问。我看见了。在我的想象里,上百头骡子组成的商队步子沉重地向我们走来,蹄子周围扬起尘土,身躯两侧一左一右地驮着茶包,押运的藏民神色警觉,提防着埋伏在垭口的土匪。

第二天早晨,我们从垭口返回的时候,摩托骑手已经在等着了。我们坐上后座,开始返回,在冰蚀山谷里颠来簸去。

半路上,我们停在两顶黑色的牧民帐篷前,牦牛粪整整齐齐地码在它们周围。每顶帐篷都挂着阔大的太阳能电池板,草场上停着一辆卡车,一辆陆地巡洋舰,两辆摩托。牧民邀请我们进帐,端上了滚热的酥油茶。

帐篷里面,一位老妇正摇着转经筒默念经文,一名青年在从帐外透射进来的光柱中做饭,还有几个中年男子坐在厚厚的藏毯上。靠着比划手势和一本袖珍字典,我问他们怎么买得起那么多车。他们笑容灿烂,谈话却东拉西扯。等我们把盛得冒尖的大碗米饭就着蔬菜和牦牛肉吃个底朝天,主人拖出一只蓝色的金属箱子,开了锁,掀开盖子,示意我们过来看。里面是几百条死掉的肉虫。

“这是虫草,”主人骄傲地说。他解释说,每一条干虫子都能卖4到10美元。他上了锁的蓝色箱子里大概便装着一万美元的虫子了。虫草是一种感染了寄生真菌的幼虫,只生活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草场。真菌最后会杀死虫子,以它的身体为养料。

每年春天,藏族牧民就在草场上游走,用一种小而弯的铲子寻找虫草。虫草的茎干露出地面不超过3厘米,略带紫色,呈牙签状,极难辨认——但这些虫子比藏民所有的牦牛加起来还值钱。

在亚洲各国的中药店里,虫草都是被当成万用灵药来卖的,据说能使年老者体健,所有的健康问题都不在话下:消炎去肿,提神化痰,就连癌症都能治。药店把它们摆在控温玻璃柜里,品质最高的每克能卖到80美元,两倍于现在的黄金价格。主人合上了他的宝箱,把它藏进帐篷的角落里。我们离开之前,他坚持要我们再多喝一碗滚烫的酥油茶。

乘摩托车在高原上奔驰的时候,忆古思今,茶马古道上新旧贸易的相似之处使我感叹不已。藏族人再不骑马了,西藏城市地区的主要饮料也不再是茶了(红牛和百威随处可见)。然而,正如茶叶仍从汉地的传统产茶区运送出来,西藏高原也仍是某种珍宝——冬虫夏草——的唯一产地。鞋子和香波,电视和烤箱,也许正顺着翻新成柏油大道的古老贸易路线源源不断地向西输入,可也有一样东西被回赠到东边。今天,为了神奇的虫草,藏区之外的国人不惜高价,正像当年他们渴求那无敌的战马一样。

茶马古道始末


茶马古道的涵义

茶马古道是指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茶马古道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地域称谓,是一条世界上自然风光最壮观,文化最为神秘的旅游绝品线路,它蕴藏着开发不尽的文化遗产。茶马古道源于古代西南边疆的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二战中后期最为兴盛。茶马古道分川藏、滇藏两路,连接川滇藏,延伸入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境内,直到西亚、西非红海海岸。滇藏茶马古道大约形成于公元六世纪后期。它南起云南茶叶主产区思茅、普洱,中间经过今天的大理白族自治州和丽江地区、香格里拉进入西藏,直达拉萨。有的还从西藏转口印度、泥泊尔,是古代中国与南亚地区一条重要的贸易通道。

茶马古道的起源

茶马古道起源于唐宋时期的“茶马互市”。康藏属于高寒地区,海拔都在三四千米以上。糌粑、奶类、酥油、牛羊肉是藏民的主食。在高寒地区,需要摄入含热量高的脂肪,但没有蔬菜,糌粑又燥热,故藏民在长期的生活中,创造了喝酥油茶的高原生活习惯,但藏区不产茶。在内地,民间役使和军队征战都需要大量骡马,供不应求,而藏区和川、滇边地则产良种马。于是,具有互补性的茶和马的交易即“茶马互市”应运而生。这样藏区和川、滇边地出产的骡马、皮毛、药材等和川滇及内地出产的茶叶、布匹、盐和日用器皿等等,在横断山区的高山深谷间南来北往,流动不息,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日趋繁荣,形成一条延续至今的“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概述


在中国大西南横断山脉的险山恶水之间,在世界屋脊的原野丛林之中,绵延盘旋着一条神秘古道,这是这个星球上最令人惊心动魄的道路之一。千百年来,无数的马帮在这条道路上默默行走

茶马古道是今天人们为这条绵延千年的古代商路所起的名字,它不是一条路,它只是一个名称,甚至只是一个文化概念。茶马古道是目前世界上己知的地势最高最险的文明文化传播的古道,是一条完全用人和马的脚力踩出的,用有血有肉的生命之驱国铺就的古道,马帮们沿着这条坎坷崎岖的古老驿道,源源不断的为藏区驮去茶、糖、盐等生活必需品,从藏区换回马匹、牛羊和皮毛。悠远的马铃声,串起了山谷、平坝和村寨,也串起了众多民族和不同文化交流。

茶马古道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大观园、民族迁徒的大走廊,在这条绵延4000余公里的古道上,有西双版纳傣族的贝叶文化、有彝族祭坛上的火文化、有白族的本主文化、有纳西族的东巴文化、有藏族的雪域文化各民族文化在这条古道上交汇、融合、发展,生生不息。它又是一条中外文化交流的通道,在华夏文明和印度文明之间架设起一座桥梁。

茶马古道途经的横断山区、青藏高原,是我国地理地貌最为复杂、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圣洁的梅里雪山,康巴人在高原草场引吭高歌,惊涛拍岸的怒江峡谷中,基督教堂里传诵着四部的和声,碧罗雪山、怒族人的春米声、织布声、孩童们的嬉戏声,淹没在夕阳的炊烟之中,自信,祥和,愉悦,是那里原住民族的灵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