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对陶瓷茶具造型的影响

发布时间 : 2020-10-29
茶文化与茶具 历代对茶文化的理解 对江南茶文化的思考

茶文化与茶具。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茶文化对陶瓷茶具造型的影响”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茶具是茶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他的发生与发展,同其它饮食日用器具一样,经过一个从无到有、从共用到专用的历程。谈茶文化必须结合中国汉文化而论之。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谓,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即是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习惯和中华的文化内涵“礼”相结合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征的一种文化现象,也可以说是一种礼节现象。“礼”在中国古代用于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汉族精神素质的修养起了重要作用;同时,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礼”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和中国的一些生活中的习惯与形式相融合,形成了各类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

茶文化既属中国文化范畴,即为以礼规范在品茶的各个细节,讲究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和饮者的修养、情绪等共同形成的一种意境之美。茶文化包括茶叶品评技法、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它起源久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与宗教结缘。全世界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居民都喜爱品茗。有的地方把饮茶品茗作为一种艺术享受来推广。各国的饮茶方法不同,各有千秋。中国人历来就有“客来敬茶”的习惯,这充分反映出中华民族的文明和礼貌。中国茶文化糅合了中国儒、道、佛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芬芳而甘醇。

1、茶文化溯源(南北朝时期)

饮茶起源于巴蜀,始于西汉。从饮茶起始,就有了客来敬茶的礼节,到南北朝时,客来敬茶成了普遍的礼仪。南北朝茶文化初步兴起,这一切充分说明,南北朝是中华茶文化的酝酿时期。茶具作为茶文化的重要载体,在这一个时期是重要的孕育阶段,而佛教、道教徒及儒教的文化根源和民族大融合的社会背景给茶具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丰富营养,使茶文化一开始就具有了器物文明和中华文化传承相统一的特点。

2、唐宋茶文化全面发展(唐宋时期)

大唐中兴,社会安定,经济繁荣,饮茶之风也随之呈风起云涌之势,在这一社会大氛围的影响下,中国茶具首次从食、酒器中分离出来而自成一个体系,为品茶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唐代的饮茶方式以煮饮为主,茶具品种繁多,每一种的作用之界限细致,如陆羽在《茶经髙四之器》中列举了28种茶器,茶釜(鍑)、茶炉、茶碾、茶罗等一系列的茶具。可见唐代茶具的多样和讲究,但是具体到个人饮茶,可根据实际情况准备不同的茶具,而普通人家,准备的茶具可能会相对简单些,但其中几件则是必须的,那就是茶炉、茶釜、茶碾(或茶臼、茶磨)、茶碗。茶炉,煎煮茶最重要的器具之一,可由铜铁瓷铸造。直筒,下有数脚,空心中间盛放碳;茶釜:重要的煎茶具,敞口,深腹,口沿有两桥形耳,釉色莹润,器形规整;茶碗,饮茶器。越窑茶瓯最佳。“茶瓯”:陆羽把当时一种敞口,斜壁,浅腹,矮足圈的碗称为茶瓯。

以唐代的陶瓷茶碗为例,当时在全国享有盛名的产地有越州、鼎州、婺州、岳州、寿州、洪州、邢州七个大的产区。饮茶之风盛行带动茶具生产在各大生产区内兴旺发达。邢窑生产的白瓷碗器形一般小而浅,略似斗笠,敞口浅腹,比较厚重,口沿有凸起的厚卷唇,给人以丰润厚重的感觉;越窑碗,花口通常做五瓣花形,腹部压印成五棱,圈足稍外撇,敞口,深腹,釉色莹润,器形规整。

宋代是一个抑武扬文的时代,对文化相当重视。饮茶也变得更加有文化、有品位,点茶和斗茶就是宋代最有特色的品饮方式。宋代的饮茶器具相对于唐代来说要简单些,但种类和数量上比唐代少不了多少。出现了:茶筅、汤瓶、茶盏,三者是点茶必需的用具。宋代汤瓶设计与制作的壶嘴瘦小,颈细而流长,整体造型典雅秀美。宋人崇尚点茶,汤瓶在点茶过程中起重大作用。宋代的茶壶,关键在壶嘴,嘴出水时要有力,落水要准,为此壶嘴的出水要圆而小,以求出水时呈抛物线形,流出来的水富含线条美,又不易破坏“茶局”美。

3、茶具对茶文化的贡献与影响(元明时期)

宋代饮茶发展到元代已经走下坡路。但元代茶具不仅为国内所共珍,而且远销国外。元代茶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无论是茶叶加工,还是饮茶方式,亦或是使用的茶具是上承唐宋,下启明清的一个过渡时期。

进入明代以后,茶叶的加工和饮茶方法、饮茶习惯都出现了一系列的大变革,因而茶具造型和艺术风格都相应的出现了一个较大的转型。明代的饮茶风尚不仅讲究茶质、制茶的方法、贮存的场所及用水的好坏,而且还讲究饮茶品茗的环境,对器皿的要求越来越高。又因“茶以青翠为胜”,故而绿色的茶汤,用洁白如玉的茶盏来衬托,更显得清新雅致,悦目自然,陆羽鼓吹的怡情悦目的茶具基本精神,终于在明代得到了回归。清代的茶饮习惯仍然是在继承明代传统的基础上向前发展,淡雅仍然是这一时期的主流风格。

清代茶具品种增多,形态多遍,色彩多样,再配以诗、书、画、雕等艺术,从而把茶具制作推向新的高度。而众多新茶类的出现,又使人们对茶具的种类与色泽,质地与式样,以及茶具的轻重、厚薄、大小等。提出了新的要求。

明清景德镇瓷独领风骚,其茶具小巧玲珑,胎质细腻,釉色光润,画意生动。彩瓷、珐琅、粉彩,美丽炫目;白瓷质细、料厚、形美,素静典雅,质朴无华,釉色光莹似玉,可谓精美绝伦;青花瓷淡雅滋润,与茶的清丽恬静和谐一致,具独特美感,青花茶具名声鹊起。雍正、康熙、乾隆三朝景德镇彩瓷生产最为繁荣,因此茶具也显得格外精致、华贵,除青花外尚有粉彩、斗彩、珐琅彩及各类颜色釉,极一时之盛。在此期间,由前代盏托演变而来的盖碗也开始流行,它们常被用来款待客人,成为清代茶具的一大特色。

4、多元化的现代茶具

如今,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强,人与人的交流时间也变得越来越少。而饮茶可以使人获得片刻的安宁、轻松、愉悦的享受。城市里相应出现了各式各样的茶楼,成为人们休闲聚会的好地方,茶文化带动了陶瓷茶具的空前兴旺。

现代茶具造型在人们审美观的影响下日趋丰富,茶具的设计与制作是根据人们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

需求而改变的,制作者在造型上力求功能性与艺术性的最大结合。总之,在审美多元化的今天,茶具也顺应其时代的需求从而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面貌。

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小小缩影,它只是涵盖了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而已。历代人们对陶瓷茶具的选择和使用,不仅与时代的饮茶方式,而且同地域饮茶习俗有密切的关系,陶瓷茶具也反映了人们对茶学、茶性、茶文化的认识与理解。茶文化的发展过程就是陶瓷茶具日益完善的过程,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过程。

茶经网扩展阅读

陶瓷茶具色彩特点,彰显博大精深茶文化


喝茶不仅是要水好、茶好,更重要的是茶具要好。在中国,喝茶是一种休闲,是一种养生,更是中国独特的文化。

中国的茶具有很多种,主要是根据其制作材料来分,那么陶瓷茶具怎么样呢?咱们一起去了解。

陶瓷茶具主要是以紫砂泥、高岭土等原材料烧制而成的泡饮茶叶的专门器具。陶瓷茶具包括有陶瓷盖碗、陶瓷茶壶、陶瓷茶杯、陶瓷茶托、陶瓷茶盘、陶瓷茶洗等德国。其主要是产自于江苏宜兴、江西景德镇、广东潮州、河北唐山等地。陶瓷茶具中比较出名的有景德镇陶瓷茶具,其中的粉彩陶瓷茶具、青花瓷茶具、青花玲珑瓷茶具都是被众人所知的。

陶瓷茶具的色泽是非常丰富的,其中也要分成很多类。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陶瓷茶具中的青瓷吧!青瓷就是施青色高温釉的瓷器,青瓷陶瓷茶具中主要的呈色物就是氧化铁,含量在百分之二左右,釉中的氧化铁含量是比较少的,因此其还原程度的高低不同就会导致青瓷出现色彩不一的情况。有一些青瓷陶瓷茶具色彩偏青、有一些偏黄,这也与其烧成气氛有关。青瓷茶具质地如冰似玉,还流传到国外,成为可中国瓷器的代表作。

陶瓷茶具中的黑瓷就是施黑色高温釉的瓷器,黑瓷釉料中的氧化铁含量在百分之五以上,在中国上周时期出现了黑瓷。黑瓷的色彩有黑以及黑褐色等数种。由于釉中含有大量的铁,因此烧窑的时间较长,又在还原焰中烧成,就会使釉中析出大量的氧化铁结晶,其成品就会显示出流光溢彩的特殊花纹。黑瓷是不可多得的珍贵陶瓷茶具。

陶瓷茶具中的白瓷就是指施透明或乳浊高温釉的白色瓷器。在长期的实践中,工人们进一步掌握了瓷器变色的规律,在烧制青瓷的基础上,降低了釉中含氧化铁的含量,再用氧化焰烧成,釉色就会出现泛白或者是绿色,因此就有了青白瓷、影青的名称。白瓷陶瓷茶具如银似雪,非常美观。

陶瓷茶具中的彩瓷就是釉下彩和釉上彩瓷器的总称。釉下彩瓷器是先在坯上用颜料进行装饰,然后再使用黄色、青色或者是无色透明的釉,升至高温进行烧制。釉上彩就是在烧成的瓷器上用各种色料绘制图案,再经过低温进行烘烤,这样制作出来的陶瓷茶具就是非常漂亮的,色彩丰富,鲜艳,有质感。

中华茶文化对朝鲜的影响


中华茶文化因其特定的内涵,具有很强的民族性,而越具有民族性的文化,也越具有世界性。中华茶文化在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中,也不断地向周边国家传播,不断地影响着这些国家的饮食文化。

朝鲜半岛在四世纪至七世纪中叶,是高句丽、百济和新罗三国鼎立时代,据传六世纪中叶,已有植茶,其茶种是由华严宗智异禅师在朝鲜建华严寺时传入,至7世纪初,饮茶之风已遍及全朝鲜。后来,新罗在唐朝的帮助下,逐渐统一了全国。

在南北朝和隋唐时期,中国与济、新罗的往来比较频繁,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关系也比较密切。特别是新罗,在唐朝有通使往来一百二十次以上,是与唐通使来往最多的邻国之一。新罗人在唐朝主要学习佛典、佛法,研究唐代的典章,有的人还在唐朝做官。因而,唐代的饮茶习俗对他来说应是很亲近的。

唐代时不少新罗僧人住学中国寺庙,如山东文登清宁乡的法花院中,有三十多个僧人,均是新罗人。在日圆仁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记述,圆仁在中国求法巡行时,曾受到不少新罗人的帮助,这些新罗人有的是做官的,有的是僧人,如新罗人李元佐在圆仁离开万年县时,曾送他蒙顶茶二斤,团茶一串。

新罗的名僧真鉴国师,在一块碑文中记着如再次收到中国茶时,把茶放入石锅里,用薪烧火煮后,不分其味就饮的内容。

新罗的使节大廉,在唐文宗太和后期,将茶籽带回国内,种于智异山下的华岩寺周围,朝鲜的种茶历史由此开始。朝鲜《三国本纪》卷十,《新罗本纪》兴德王三年云:入唐回使大廉,持茶种子来,王使植地理山。茶自善德王时有之,至于此盛焉。

至宋代时,新罗人也学习宋代的烹茶技艺,李奎根(1168-1235年)著《南行日记》中称:有庵,俗称蛇包圣人之旧居。元晓曾住此地,故蛇包迁于此地。本想煮贡晓公,但无泉水,突然岸隙涌泉,其味甘如奶,故试点茶。

新罗在参考吸取中国茶文化的同时,还建立了自己的一套茶礼。这套茶礼包括:吉礼时敬茶;齿礼时敬茶;宾礼时敬茶;嘉时敬茶。其中宾礼时敬茶最为典型。高丽时代迎接使臣的宾礼仪式共有五种。迎接宋、辽、金、元的使臣,其地点在乾德殿阁里举行,国王在东朝南,使臣在西朝东接茶,或国王在东朝西,使臣在西朝东接茶,有时,由国王亲自敬茶。高丽时代,新罗茶礼的程度和内容,与宋代的宫廷茶宴茶礼有不少相通之处。

乌龙茶对茶文化的影响


乌龙茶的问世,给茶叶增添了一个新类型,系一大飞跃。由于它兼具绿茶之清芬、红茶之甘醇,备受世人赞赏。特别是在武夷山独特自然环境中生长出的茶叶制成的乌龙茶(专称武夷岩茶),更是醇厚幽远、独具岩韵,饮者青睐。并成出口贸易的重要产品。

乌龙茶的创制成功,进一步丰富了茶文化内函,茶书上的武夷岩茶诗词文赋屡见不鲜,赞声不绝。特别在品茗艺术上大有发展,所谓的功夫茶当源自于斯,并非妄言,有文佐证。清代才子袁枚丙午(1786年)游武夷山“到幔亭峰、天游寺诸处,僧道争以茶献。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橼,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果然清芬扑鼻,舌有余甘,一杯之后,再试一二杯,令人释躁平矜,怡清悦性”。

由于武夷岩茶品质优异,在武夷山为僧管山、制茶及经营武夷岩茶的“下府人”(即闽之下四府)人,便将武夷岩茶及品茶文化传至闽南。加之闽南海陆交通方便,经济发达,人民生活优于闽北,因而品饮武夷岩茶便成了他们体面高雅的赏心悦事。时告老还乡的宰相兼太子太保蔡新(漳浦人)吟有“食武夷,看金鱼”之句。清《龙溪县志》载:“灵山寺茶,俗贵之。近则远购武夷。以五月至则斗茶,必以大彬之罐,必以若琛之杯,必以大壮之炉。扇必以王官溪之蒲,盛必以长竹之筐……有的甚至“薪必以橄榄之核”,到了玄乎其玄地步。此等侈奢饮风,致使有的瘾君子倾家荡产。这种品茗风尚,很快传到临近的潮汕,当地士人郑重其事,增繁添序,冠以“潮汕工夫茶”雅名。陈镜雄等《潮汕工夫茶话》有文戏茶癖“宁可三日无米,不可一日无茶”,并称茶主要来自闽省。据福建茶叶专家庄任考证:“工夫茶指最初所用茶叶多尚武夷,源自武夷传统茶名”之品饮方法。

与此同时,闽南、潮汕、广州三邦竞相经营武夷岩茶。清中至民国间,武夷山麓的下梅街、星村街、赤石街先后为茶叶集散地,茶行茶庄毗邻,一片繁荣兴旺景象,有人揣测“全崇安”盛名当由此而出。武夷岩茶自此昂居中国茶叶“十哲”之位。与福建一海之隔的台湾省,虽然在清嘉庆(1796-1820)年间就移去武夷山茶苗种植繁衍。终因自然条件存在差异,无法成就武夷岩茶“岩骨花香”之韵。台之饮君仍然钟情岩茶。因此清《台湾通史》编者连横在其“茗谈”一文中写到:“(台人品茶)茗必武夷,壶必孟臣,杯必若琛,非此不足自豪,且不足待客。”长期以来台湾、武夷茶界往来不断。近十几年中来,更是频繁,或切磋茶事,或交流茶文化。

综上所述,武夷山创制出乌龙茶,不但是茶叶史上的一大贡献,而且对于弘扬武夷文化、乃至中华茶文化都有产生积极作用。我们应继承武夷先民的创造精神,而且要十分珍惜武夷岩茶及武夷茶文化,让它为当今的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陶瓷茶具


陶瓷茶具是每个人都熟悉的项目 - 它们让人想起酒店和上流社会的下午茶的图像,引导我们想象现在和过去几个世纪的茶叶日期,孩子们甚至可以假装自己的版本(塑料)。

无论茶的种类或类型如何,陶瓷茶具如何成为喝茶的代名词?这种着名的茶具在世界各地及其许多时代都有着悠久而悠久的历史。从欧洲贵族的餐桌和下午茶时间到普通的美国客厅,陶瓷茶具已成为茶叶世界的主流。 陶瓷茶具的起源

陶瓷茶具的突出地位与茶本身有着共同的背景:正如艾默生溪陶器所解释的那样,它们都起源于中国。在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220年的中国汉代时期首次发现茶时,它需要从中倾倒和啜饮的器皿。第一批“茶具”诞生了 - 它们是用瓷器精制而成的。

一个普通的白瓷茶壶。

这是一个漂亮的背景上的纯白瓷茶壶。

中国北方的居民用白瓷制作和喝茶,而南部地区的人则用浅蓝色的瓷器制作。当然,这些第一个陶瓷茶具并不像今天喝茶的人所熟悉的花朵装饰精致的杯子和壶。没有奶精或糖碗,也没有传统的茶壶; 相反,中国饮茶者只喝了浸泡在水中的叶子,草药和花,没有添加任何添加剂。

尽管如此,茶壶确实首次出现在早期的陶瓷茶具中。几个世纪后,在公元960年至1279年的中国宋朝时期,所有茶壶中最着名的都出现了。

宜兴茶壶是在江苏普罗旺斯创造的,这要归功于铁矿石和氧化后的独特着色。中国这个地区的居民开始制作陶瓷茶壶和棕色,黑色甚至蓝色色调的碗,为茶具提供令人兴奋的美丽定制颜色和图案。随着茶在中国越来越受欢迎,最终作为国家的饮料统治,茶具也是如此。 陶瓷茶具抵达欧洲

虽然花了几个世纪,茶确实进入了欧洲 - 这要归功于来自葡萄牙的传教士贾斯珀德克鲁兹神父,他首先向中国公民喝茶。由于新的贸易路线以及与中国日益增长的贸易协定,欧洲终于在16世纪获得了茶叶。

正是这些贸易路线将茶具带到了葡萄牙,最终导致了整个欧洲。来自葡萄牙的饮用茶和使用瓷茶的趋势蔓延到荷兰。

当茶首先引起欧洲的兴趣时,这是一种昂贵的享受。购买一磅茶花费大约100美元,这意味着只有富人能够享受喝茶的特权。茶具也是如此:它们不是在中国的窑炉中手工制作,而是成为小而精致的物品。欧洲人从小杯子里喝茶,坐在专为茶饮设计的花式茶室里。

随着茶叶热潮进入每个欧洲国家,这种新的和令人兴奋的饮料供应的茶具开始改变。在18世纪,英国君主制可能是对中国人民起源的传统瓷器的最重大改变。安妮女王推出了银色茶壶和银色糖碗,维多利亚女王带来了今天的六件套茶具。而且,当然,随着茶在整个欧洲成为富人的饮料,喝茶本身的做法变成了一种奇特的事情。 陶瓷茶具无处不在

陶瓷茶具在历史的每个时代都持续存在,如今它们仍然存在于我们的餐厅,起居室和厨房中。无论是作为下午茶活动的中心,还是在厨房的背景下休息,陶瓷茶具都会回溯到最早喝茶的日子 - 仪式以及多年来一直供应茶的护理。虽然如今倒一杯茶通常不会太在意甚至时间,但是无论你怎么享用你的茶,仍然会有一些装满装饰精美的瓷杯和茶壶的托盘。

散落在历史里的茶文化与陶瓷文化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是人们不可以须臾离开的。正由于人与茶息息相关,久而久之,对于茶的品类,烹茶之水,泡茶之法,饮茶之具,敬茶之礼,有着许多讲究。于是,产生了丰富多彩的茶文化。中国是茶的故乡,饮茶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三国时期,江南人已有了饮茶的习惯。到了魏晋南北朝,士大夫中已形成饮茶之风。唐代中期,一些较大城市开始出现专营茶水的茶肆。江淮一带的茶叶,被商人车装舟载贩往各地。着名诗人白居易在长诗《琵琶行》中有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之句。浮梁即今景德镇,为当时茶叶集散地。

中国又是瓷国,陶瓷文化更是博大精深。茶文化与陶瓷文化一旦相撞击、相结合,两者相得益彰,更提高了文化品位。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茶的专着是唐人陆羽的《茶经》,其中便谈到茶汤的颜色与陶瓷茶具颜色的关系。唐宋时代有斗茶的习俗,王公贵族、平民百姓,竞相以此为乐。所谓斗茶,是将茶饼置于杯中,冲以沸水,依色泽和汤花的优劣定输赢。斗茶最讲究的是茶盏,宋人多把福建建窑烧制的黑釉带有鹧鸪斑或兔毫、油滴之瓷盏视为珍品。今天,我们在南京城内的一些建筑工地上,常可拣到这类瓷片的标本,可见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的南京当时斗茶风之盛。

谈到茶具,最为珍贵者要数明代永乐青花压手杯了。其造型优美,纹饰清雅,钴兰纯正,极富美感。如此高贵的茶杯,专供皇宫和贵族之家享用,烧制的数量自然甚少。据载,万历时已所剩无几,尽管历代皆有仿制,但皆难以企及其艺术高度。现时,永乐压手杯世间仅存三只,当是稀世之宝;且不说原物,即便前朝仿品的残片,也难得一晤。

明代中期以后以壶泡茶渐成风尚,其中小巧古朴的紫砂茶壶最受称颂。因为紫砂壶较之银、锡、瓷壶更具优点和特点,可以说每件都是精巧的艺术品。李渔说: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阳羡就是江苏宜兴。

曹雪芹是一位谙于茶道的大家,在他的《红楼梦》中,有97回写了与茶有关的情节。最为精彩的第41回《贾宝玉品茶栊翠庵》。妙玉招待贾母等人的茶是老君眉,水是旧年蠲的雨水,茶具是成窑五彩小盖钟、官窑脱胎填白盖碗,自是不凡,而与宝钗、黛玉吃的体己茶更是不同。茶具是王恺定制、苏轼鉴赏过的分瓜瓜包、似钵而小镌着垂珠篆字的点犀,水则是五年前收的梅花上的雪,自然清醇无比。这充分体现了中国贵族的气派,大约也是最高层次的茶文化了。

佛教对浙江茶叶和茶文化的影响


佛教自西汉末年传入中国,经魏晋南北朝、隋唐的发展,始终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一席之地。而浙江地处东海之滨,素有丝绸之府,鱼米之乡的美誉。由于其自身的气候土壤条件十分适宜茶树的生长,因而产茶历史悠久,名茶甚多。西湖龙井、安吉白茶、顾渚紫笋、天目青顶、婺洲东白等等都是中国茶叶中的上等佳品。而唐代诗人元稹的《一字至七字诗:茶》写道: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可见,茶叶与佛教有着不解之缘。浙江茶叶作为中国茶叶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与佛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浙茶备受佛教推崇

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但当时中国人并不理解其本质,而把它与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相混淆。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兵燹战伐,中原动荡,人民生活朝不保夕,佛学思想容易为广大劳动人民所接受,荏弱之民,多皈依而祈福,高明之士,则避世以理穷。佛教开始发展,各地大建佛寺。唐代诗人杜牧诗云: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以浙江来说,东晋时佛寺的创建就盛极一时,著名的如杭州灵隐寺、玉泉寺、宁波的阿育王寺等吴越国不断大兴寺庙,广凿石窟造像,雕刻佛经,建造佛塔,尤其是首都杭州,苏东坡曾有西湖三百六十寺之说,可见当时佛寺众多,所以,后来就有佛国之称。随着佛教的盛行,它对社会生活各方面的需求增多,浙茶也开始进入佛教信众的修行中,浙茶之所以受到佛教的推崇,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1、坐禅的需要

自释迦以来,佛教重要修行方式之一便是坐禅,坐禅要求静坐、敛心,达到心无杂念,万相皆空。其姿势要求大腿叠于大腿上,挺直脊梁骨,颈稍屈于前下方,气沉于下腹部,静静地呼吸,目光散视或集中于某一固定物坐禅还要备受煎熬,腿子酸痛,蚊虫叮咬,禅七的疲竭,寺院的拘限,尤其令人难受的是,每天花费九到十五个钟头的时间思索同一个问题带来的那种难以的沉闷乏味一般的僧侣无法坚持,就连高僧大师们也很难支撑下去,故寻找一种既符合佛教戒律,又可以消除坐禅带来的疲倦的饮料也属必然,正好茶性苦寒,具有破睡驱眠,去烦解渴的功能。陆羽《茶经》中曰: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支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本草纲目》也谓其可去痰热、止渴、令人少睡,有力悦志。明朝顾元庆的《茶谱》则说得更为全面合理:人饮真茶,能止渴消食,除痰少睡,利水道,明目益思,除烦去腻,人固不可一日无茶。浙江茶叶在这方面功效也很独特,以瓯地茶为例,《江逸志》云:瓯地茶,雁山为第一,去腥腻,除烦恼,却昏散,消积食可见,茶叶本身的性能决定了浙茶十分适合作为坐禅的用茶。

2、延世长生的需要

僧侣喜爱喝茶,除提神醒脑外,还将饮茶作为养生之道,长寿之法,其实,这是佛教在中国化的过程中,受到道教养生思想影响的缘故。道教养生的目的是长生不老,羽化登仙,而要达到这种境界,必须借助一种物质媒介来实现。于是,茶叶成为了最合适的对象。因为道教起先用的金石类药物价钱昂贵,而且十分危险,茶叶却相对便宜交全,易于服食道教的饮茶习俗及思想也感染了佛教。《茶经七之事》载云:宋释法瑶,姓杨氏,河东人水嘉中过江,遇沈台真,台真在武康小山寺,年垂悬车,饭所饮茶。永明中,救吴兴,礼致上京,年七十九。通过该则史料强调的便是茶对于台真长寿所起的作用,即常饮茶有延年益寿之功效。《南部新书》也载有这样一则故事:人中三年,东都进一僧,年一百一十岁,宣皇问:服何药至此了僧曰:臣少也贱,素不知药性本好茶,至处唯茶是求或出,亦日过百余碗,如常日,亦不下四五十碗,此则故事中,僧侣凭饮茶年龄可达到一百一十岁上述记载可说明,僧侣们十分相信茶能延年益寿。日本的荣西禅师以《吃茶养生记》作为其著作的名称,则更清楚地表述了这一倾向。他在开篇写道:茶者,养生之仙药也,延龄之妙术也;山谷生之,其地神灵也;人伦采之,其人长命也。天竺唐上同贵重之我朝,日本曾嗜爱矣,古今奇特之仙药也。正因为如此,僧侣们把饮茶作为每人必修课之一,大多寺院都有专职茶事活动的僧侣。

3、宗教仪式的需要

在佛教看来,茶是禅定入境的必备之物,是佛教徒的精神寄托,甚至可通鬼神。因而,浙茶在佛教中还常被作为供佛祀品,与宗教活动自接联系起来。据明代李日华《紫桃轩杂缀》记述:普陀老僧,贻余小自岩一裹,叶有自茸,溣之无色,徐饮觉凉透心腑,僧言:本岩岁止五、六斤,专供(观音)大士,僧得啜者寡矣。由此推断,当时,普陀山茶人部分用以供佛,而不是日常生活饮用在这一点上,浙茶的文化、社会功能已远远超过了它的自然使用与药用功能,它已成为了沟通人神观念的桥梁,故有时佛前供茶还会出现所谓的灵异,现象。据日天台宗大云寺主成寻(公元1011至1081年)在《天台五台山记》中记述: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五月十九日戊辰参石桥,以茶供罗汉五百十六杯,知事僧惊来告。茶八叶莲花纹,五百余杯有花纹小僧(成子本人)实知罗汉出现受人师茶供,现灵瑞也。进一步神话化了浙茶与佛教的关系。

4、茶禅一味

然而,浙江茶叶和佛教的真正结合不仅仅在于其自然药用功能和社会功能,更重要的是,禅宗的出现使佛教与茶找到了相通之处。禅宗讲究见心成佛,以心悟道相传。有一次大会上,释迎牟尼佛不回答大家的问题,只拈花示众,众人不得其解,惟有迦叶微笑会晤,得佛陀心传。此则广泛流传的佛教故事体现的正是所谓的明心见性,强调自身的领悟。《景德传灯录》中也记载道:吾之法门,先佛传授,不论禅定精进,惟达佛之所见即心成佛,心佛众生,菩提烦恼,名异体一。修心养性在禅宗中有很高的地位,恰好品茶也需要交详静谧的心境,故饮茶之所宜者十三,一无事,二佳客,三幽坐,四吟诗,五挥翰,六徜徉,七睡起,八宿酲,九清供,十精舍,十一会心,十二赏鉴,十三文憧。并且碾茶过程中的轻拉慢推,煮茶时的三沸判定,点茶时的提壶高注,饮茶过程中的观色品味,都提倡清心、静心。而茶人们也希望通过饮茶,根除烦恼,提高精神境界这些与禅道中心刚好一致。此外,茶之为饮,最宜精行简德之人。是说茶适合于品德优异的人饮用,又表明茶性本俭之意。茶质量尽管有高下之别,但社会各个阶层都能享用相应等级的茶。一些帝王推行节俭之风,特意下诏在他死后选用俭朴的祭品,其中就包括茶,如南齐世祖武皇帝遗诏:我灵座上慎勿以牲为祭,但设饼果、茶饮、干饭、酒、脯而已。而佛教生活中有不杀生,不邪淫,不妄语,不偷盗,不饮酒五戒,又有不吃荤过午不食的例规,这正好与俭相合。因而,许多佛僧把参禅与品茶并举,有的甚至认为品茶即能悟道。唐代皎然和尚在《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中道: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清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显然,在皎然的眼中,只有保持心神清静,才可通佛之心,若故意去除烦恼,便不是佛心了。同时,禅宗主旨的静心、自悟,也贯彻到了中国茶道之中。日本的千利休则更加深刻地揭示了茶道本意在于禅的普遍意义,佛之教便是茶之本意。汲水、拾薪、烧水、点茶、供佛、施人、自啜、插花、焚香,皆为习佛修行之行为。千利休有这种观念,这是因为日本佛教来自中国,而禅是中国化的佛教,它不似印度佛教原义,认为今生水不得解脱,惟有人堂才是出路,而是主张顿悟。从茶中找到精神寄托,也是一种悟。所以说,饮茶即可得道,茶中有道,佛与茶便连结起来了。总之,茶中有禅,禅中有茶,茶味禅味木为一味浙江茶叶是中国茶叶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而然受到了僧人们的喜爱,成为参禅时常用的饮料,饮茶之风也随之传遍了各个寺院。

宋元时期茶具、茶文化的发展


北宋共历九帝一百六十八年。太祖赵匡胤在位仅十余年,太宗于976年继位,年号太平兴国,茶事亦在促兴之列,因为就在他即位后的第二年,即下诏要求向朝廷贡茶,并且贡茶的样式必须是取象于龙凤,以别庶饮,就是要贵贱有别,使喝茶体现天子龙威。当时有名的贡茶基地是福建建安,产地境风凤凰山一带称北苑,故又称所产之茶为北苑茶。并苑茶以龙凤团茶(即以龙凤图案的模具压制而成的饼茶)著称。咸平年间,丁谓研制出更精良的大龙团进贡皇室。庆历间蔡襄造小龙团又胜一筹。以后,元丰间有密云龙,绍兴间有瑞云翔龙,大观初年出白茶,宣和年又有细水芽、龙团胜雪等。宋代还在朝仪中加进了茶礼使饮茶的含义又引申开去。宋徽宗亲撰《大观茶论》,鼓吹壮举茶之妙,由此,斗茶之风盛极一时,达官显贵、平民百姓、文人墨客乐此不疲,成为宋代品茗特色。

闲茶时先要把杯盏温一下,然后是调膏,即用勺挑上一定量的茶末放入盏中,注入一点沸水,把茶末调制成膏状。接着是关键的点茶,即将开水冲入杯、盏、碗内,须冲点,收止自如,不多不少;再用一把小帚状的茶筅搅拌、旋转,以使茶面色泽鲜白、均匀,汤花(茶汤上的泡沫)要紧贴边沿,以保持时间久者为胜。当时用的是北苑茶,其名目已多达四十余种。起初,斗茶尚有斗择优进贡之意,后成为一种娱乐和自我调养的功夫。

将茶艺艺与书画诗文融为一体,使品茗提高到精神境界的,要数一批文化名人,如蔡襄、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梅尧臣、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他们品茗、赋诗、作画,留下千古名作。李清照创茶令,即一人出题考另一人,答对者饮茶,输者只能闻得茶香。

宋、元时期茶肆、茶楼兴盛。南宋临安茶馆接纳天南地北来客,成为社交场所。另外,随着茶饮推广普及,自宋代起的国家茶政开始对茶叶实行国家专营,称榷茶。而在边境地区则以茶马互市(以茶换马)形式做贸易。这两项针对茶事的国策对后世影响深远。

宋代茶具与茶事相适应,五大名窑争奇斗艳,继唐代南青北白的格局后出现了色彩缤纷的瓷艺世界。宋代民间窑场遍布全国各地,其中出名的磁州窑以浓郁的民间生活气息为特色,朴实淳厚的风格留下了茶史、民间工艺的珍贵资料。

五大名窑中的定窑一族,常见于文人笔墨,苏轼有定州花瓷琢红玉的诗句。

在宋、金享有盛名的钧窑,以其天青、蓝灰、灰绿、葱绿、黑绿、月白、红紫等丰富多彩的釉色见长。它在元代渐渐形成体系。

耀州窑系是与磁州窑系几可比肩的另一著名民窑系统。它以青瓷为主,兼烧白求恩釉、黑釉、绛番等,以刻花、划花青瓷为最著名。

南方的青瓷窑场,当以浙江龙泉窑为最著名。它起自五代,在南宋为高峰,清康熙以后衰落。其北宋产品造型稳重,品种丰富,流行浮雕莲瓣纹。南宋时,烧造了粉青、梅子青等名贵釉色,品种繁多,几乎涉及日用品的大部分,与茶事有关的也不少,如渣斗、杯、盏、碗、壶等。

五大名窑中汝窑窑址发现很晚,是最近十几年的事,有关记载也有些神秘。陆游《老学庵笔记》说:故都时定器不入禁中,惟用汝器,以定器有芒也。文献中或称其釉色卵白、鸭蛋青、汁水莹厚如堆脂然,釉面开细纹片,即蟹爪纹。

哥窑和官窑也是五大名窑成员,以哥窑的龟裂开片最著名,形成独特的美感。

宋代盛行斗茶,深颜色的茶具更能够衬托斗茶所呈现的白色茶纹和泡沫,因此与唐代的青白色调比起来,宋代更钟爱黑色的底色。所用茶具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福建建窑兔毫盏。其釉色黑青、盏底有放射状条纹,银光闪现,异常美观。以此盏点茶,黑白相映,易于观察茶面白色泡沫汤花,故名重一时。苏轼来试点茶三昧乎,勿惊午盏兔毛斑,黄庭坚兔褐金丝宝碗,松风蟹眼新汤,都是咏此茶盏的名句。

元代的制瓷也较可观,产品在器型、釉色等方面为明、清两代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元代茶壶的变化主要在于壶的流子(嘴),宋代流子多在肩部,元代则移至腹部。这时江西景德镇青花瓶异峰突起,闻名于世。青花瓶不仅国内珍爱,而且远销国外,特别是日本,因茶汤之祖珠光氏特别喜爱这种茶具,后来青花茶具又定名为珠光青瓷。天目茶碗也传至日本,12世纪至14世纪,日本佛僧到我国天目山佛寺留学,曾带回天目山的茶碗,这种茶碗施有黑釉,因此在日本,人们把这种带黑釉的陶瓷通称为天目瓷。天目茶碗有黄天目、白天目、黄践、曜变、油滴鳖盏、灰潜兔毛盏等。

佛教对饮食、茶文化的影响


首先从饮食的理论、观念、道德修养看:

1、佛教认为,一切有益于人、能令人生起执著、意乐的对象皆可名为食,并将它分为段食、触食、思食、识食四类,同时指出,一切形式的生命无不依食而生存。这在我国是前所未有的,因而扩大和深化了我国对“食”的认识。

2、佛教要求僧人在进食前作五种观想:(1)计功多少,量彼来处;(2)忖己德行,全缺应供;(3)防心离过,贪等为宗;(4)正事良药,为疗形枯;(5)为成道业,应受此食。这较好地反映了佛教对饮食的态度及对饮食的作用与目的的看法。宋代著名学者黄庭坚有鉴于此撰写了《士大夫食时五观》,将佛教的上述思想融入到儒家的理念之中,表明它对于世人反省自律,养成珍视他人劳动、爱惜粮食的习惯,增进道德,有着启发、借鉴的作用。

3、佛教关于进食方面的戒规、仪轨拓展丰富了我国饮食行为方面的功能作用,即除了通常的疗饥、求营养、求滋味、交谊应酬、养生之外,还被赋予了祭祀、修心养性及教化的功能,文化韵味浓厚。难怪理学大师程颢游定林寺时,目睹僧人威仪济济,进退合度,以为“三代礼乐,尽在其中”。

其次从饮食的结构和风俗习惯看:

1、关于素食。苏东坡曾撰有《菜羹赋》,把吃素食与安贫乐道、好仁不杀及向大自然回归联系起来,极力提倡。一般来说,素食清淡、鲜美、营养丰富,不易伤脾胃,的确是一类有益健康、长寿的理想食品。目前我国的素菜已发展到数千种,成为了人民群众饮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家知道,佛教是讲慈悲戒杀的,但在传入我国初期,僧人还允许吃三净肉。到了南北朝时期,由于梁武帝笃信佛教,严禁僧人食一切肉,从此全国成千上万的佛寺一律素食,广大的在家信众亦竭力效仿,于是在全社会形成了素食的风气。这种风气在宋代以后更是盛行,全国许多的寺院都能做出一些色香味俱佳的素食名菜。社会上也出现了专营素菜的素食店,以满足广大佛教徒和素食爱好者的需要。甚至皇宫中也专设有“素局”,以供皇帝、皇后斋戒之日用。可以说正是由于佛教对素食的提倡与需要,才使中华素食体系得以形成并大放异彩。

2、关于茶。茶早在我国的周代即已出现,不过在晋代以前多用作药品或煮茶粥。魏晋以后,一些佛教禅师发现茶有提神益思解乏的作用,正好解决因午后不食及夜晚参禅出现的精力不够、又乏又困的问题,因而多方搜求或四处种植,大量饮用,推动了社会上饮茶风气的形成。尤其在唐代禅宗创立之后,许多禅寺奉行农禅并重,种植、培育、制作了一些茶叶精品,久而久之成为了名茶。由于佛教戒酒,因此茶就成为了佛寺最重要的饮料。佛寺对茶的提倡、种植和需求,自然也影响到广大在家信众及各界人士,在长期的品茗、交流过程中,人们发现茶还能预防或治疗许多疾病,能生津止渴,解酒去腻,利多弊少,老少咸宜,于是争相饮用,创造出丰富多采的茶文化,使茶成为了老百姓家中的必备饮料。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茶马互市”和各国间的交往,茶流传到了各少数民族地区和世界各国,成为了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尤其在日本,僧人们将饮茶与修心养性、人际交往等结合起来,创造了举世闻名的“茶道”,体现了茶与佛教特有的“血缘”关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