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茶待客你该知道的六大礼仪

发布时间 : 2020-11-09
你还知道哪些茶艺礼仪 六大茶叶 基本六大茶类

你还知道哪些茶艺礼仪。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以茶待客你该知道的六大礼仪”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以茶待客你该知道的六大礼仪”相关知识!

以茶待客,是我国最普及、最具平民性的日常生活礼仪,这六个细节能给客人留下好印象。饮茶在我国,不仅是一种生活习惯,更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客来宾至,清茶一杯,可以表敬意、洗风尘、叙友情、示情爱、重俭朴、弃虚华,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高尚礼节和纯洁美德。

俗语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虽然茶排在最后,但“以茶待客”历来是我国最普及、最具平民性的日常生活礼仪。以下六点关于待客的细节,你留心了吗?

一、以茶待客的六大礼仪

1、茶具清洁

泡茶之前,一定要把茶具洗干净,尤其是久置未用的茶具,难免沾上灰尘、污垢,更要细心地用清水洗刷一遍。在冲茶、倒茶之前最好用开水烫一下茶壶、茶杯。

2、取茶之法

如果家里或办公场所是用大袋子装的一包散茶,取茶时千万不要用手去抓茶,要用茶则或茶匙将袋中的茶取出倒入泡茶器中。

其次,茶叶要适量,茶叶过多,茶味过浓;茶叶太少,冲出的茶没啥味道。假如客人主动介绍自己喜欢喝浓茶或淡茶的习惯,那就按照客人的口胃把茶冲好。

3、端茶之法

右手持杯,左手托杯底,双手奉出才为敬;持杯时不能抓杯口;以防唾沫溅入杯中,不要边奉茶边说话。

4、奉茶之法

注意先后顺序,先长后幼、先客后主,应依身份的高低顺序奉茶;放置茶壶时壶嘴不能正对他人,否则表示请人赶快离开;从客人的右方奉上茶,在奉有柄茶杯时,一定要注意茶杯柄要朝向客人的顺手面比如右面,这样有利于客人手拿茶杯的柄,并礼貌地请客人喝茶;如果房间里在开会或很安静,奉茶时不要出声,放下瓷杯子的同时要用小指垫在杯底以防瓷杯发出响声。

5、添茶之法

如果客人的杯子里需要添茶了,你要义不容辞地去做。当然,添茶的时候要先给客人添茶,最后再给自己添茶。

6、收茶之法

必须要等客人走后才能收茶,把茶具清洗干净收好,以备下次待客之用。

二、现代倒茶礼仪

1.先说出预备好的茶品种,然后问喝啥茶。

2.茶一定要放在盘子上拿到客人面前。

3.摆桌的时分先把盘子放在桌子上,用两手拿茶杯垫放在客人面前。

4.摆茶杯的时分茶杯的把手到客人的右侧。

5.茶勺的凭据到客人的右侧放在客人面前。

6.客人喝完茶后及时把杯子拿走。

7.不给客人看到自个的背部。

奉茶时应留意:茶不要太满,以八分满为宜。水温不宜太烫,避免客人不小心被烫坏。有两位以上的访客时,用茶盘端出的茶色要均匀,并要左手捧着茶盘底部,右手扶着茶盘的边际,如有茶点心,应放在客人的右前方,茶杯应摆在点心右边。上茶时应以右手端茶,从客人的右方奉上,并面带微笑,双眼凝视对方。

cy316.com延伸阅读

以茶待客注意哪些礼仪


从古至今,中国人的家里或者是办公室有客人来时,都会有茶水。俗话说“倒茶七分满就好,‘杯满就欺人’了”。从科学的角度来说也应该是这样,这样一杯滚烫的茶汤,让客人从何下手呢?为此,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了以茶待客注意哪些礼仪,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茶具清洁

泡茶之前,一定要把茶具洗干净,尤其是久置未用的茶具,难免沾上灰尘、污垢,更要细心地用清水洗刷一遍。在冲茶、倒茶之前最好用开水烫一下茶壶、茶杯。如果用一次性纸杯,在倒茶前要注意给一次性纸杯套上杯托。

2、取茶方法

如果家里或办公场所是用大袋子装的一包散茶,给客人取茶时千万不要用手去抓茶,可以直接倒入客人杯中或先倒一部分茶在一个杯子里再把杯子里的茶倒在客人的杯中。

其次,茶叶要适量,茶叶过多,茶味过浓;茶叶太少,冲出的茶没啥味道。假如客人主动介绍自己喜欢喝浓茶或淡茶的习惯,那就按照客人的口胃把茶冲好。

3、端茶之法

右手持杯,左手托杯底,双手奉出才为敬;持杯时不能抓杯口;以防唾沫溅入杯中,不要边奉茶边说话。将泡好的茶端给客人时,最好使用托盘,若不用托盘,注意不要用手指接触杯沿。端至客人面前,应略躬身,说"请用茶"。也可伸手示意,同时说"请"。

在进行注水、斟茶、温杯、烫壶等动作时用双手回旋。若用右手则必须按逆时针方向,若用左手则必须按顺时针方向,类似于招呼手势,寓意"来、来、来"表示欢迎。反之则变成暗示挥斥"去,去、去"了。

4、奉茶之法

注意先后顺序,先长后幼、先客后主,应依身份的高低顺序奉茶;放置茶壶时壶嘴不能正对他人,否则表示请人赶快离开;从客人的右方奉上茶,在奉有柄茶杯时,一定要注意茶杯柄要朝向客人的顺手面比如右面,这样有利于客人手拿茶杯的柄,并礼貌地请客人喝茶;如果房间里在开会或很安静,奉茶时不要出声,放下瓷杯子的同时要用小指垫在杯底以防瓷杯发出响声。

5、添茶之法

如果客人的杯子里需要添茶了,你要义不容辞地去做。当然,添茶的时候要先给客人添茶,最后再给自己添茶。有两位以上的访客时,用茶盘端出的茶色要均匀,并要左手捧着茶盘底部,右手扶着茶盘的边缘,如有茶点心,应放在客人的右前方,茶杯应摆在点心右边。上茶时应以右手端茶,从客人的右方奉上,并面带微笑,眼睛注视对方。

6、收茶之法

必须要等客人走后才能收茶,把茶具清洗干净收好,以备下次待客之用。

茶,是礼敬的表示,友情的象征。亲和力特别强,是中华平易近族一个凸起的特点。要想加强亲和力,起重要有彼此的包涵和尊敬,又要礼让和控制。

以茶待客 礼仪忌讳需谨记


茶饮是灵魂之饮,品茶讲究的是神韵意态。以茶载道,以茶行道,以茶修道,茶中无道就算不得是茶道了。茶道其实就是人道,茶道的角色是茶人。茶人虽不必言资格论贵贱,但是既然出自礼仪之邦的中华民族,茶人也就了茶道礼仪的标准。以茶待客时,礼仪忌讳需谨记,下面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忌讳茶具不清洁:宾客来访,先请坐后备茶。泡茶前,忌讳茶具不清洁,一定要把茶具清洗干净。然后再用开水冲烫一遍茶具。这是最基本的茶道礼仪。

2、忌讳茶水浓度不恰当:茶叶用量要适当,不宜过多或太少。茶叶过多,茶味过浓;茶叶太少,泡出的茶没有味道。泡茶前不妨先询问宾客的饮茶习惯,然后根据客人的喝茶口味、浓淡习惯来进行冲泡。

3、忌讳茶水过满:倒茶给宾客,不管是大茶杯还是小茶杯,都忌茶水倒得太满。茶水量应以七分满为宜,留下三分人情给客人,是茶道的传统礼仪。

4、忌讳端茶不得法:中国的传统习俗是只要两手健全,端茶给宾客都必须是用双手奉上。对有杯耳的茶杯,最有礼节的做法是用一只手抓住杯耳,另一只手托住杯底,把茶端送给客人。

5、忌讳添茶不及时:待客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到宾客的茶杯,需要添茶时,一定要义不容辞及时去添茶。添茶时,要分先后,必须先给客人添茶,最后再给自己添。在茶道礼仪中,忌讳添茶不及时,是不尊重宾客的表现。

中华民族是一个礼仪大国,学茶之人必然要懂得茶道礼仪,也要懂得修身养性在茶文化中的重要性。客人在主人请自己选茶、赏茶或主人敬茶时,应在座位上略欠身,并说“谢谢”。如人多、环境嘈杂时,也可行叩指礼表示感谢。品茗后,应对主人的茶叶、泡茶技艺和精美的茶具表示赞赏。告辞时要再一次对主人的热情款待表示感谢。

以茶待客 敬茶礼仪很重要


我国在很早以前就有以茶待客的习惯,客来敬茶更成为人们日常社交和家庭生活中普遍的往来礼仪。那么。喜欢喝茶的你,可知道以茶待客,敬茶礼仪很重要,否则很容易失礼。下面就敬茶礼仪做出介绍。

选茶

喝茶的环境应该静谧、幽雅、洁净、舒适,让人有随遇而安的感觉。选茶也要因人而异,如北方人喜欢饮香味茶,江浙人喜欢饮清芬的绿茶,闽粤人则喜欢酽郁的乌龙茶、普洱茶等。茶具可以用精美独特的,也可以用简单质朴的。

沏茶洗尘

传说我国古代有一人名叫若琛瓯,乃景德镇人,以制茶具而闻名,他制的茶具美观、耐用。可是一个恶毒的巫师知道后,念了一道毒咒,毁坏了茶具。要解开这道咒语,需有一名年轻人投入烧茶具的炉火。于是,琛瓯很勇敢地投入熊熊烈火中,咒语解开了,茶具恢复原样。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将第一次茶水称为“琛瓯洗尘”。

如今,“琛瓯洗尘”是“十八道功夫茶”中的一道,后人用得更多的是“洗尘”二字,以表达对客人的尊敬。

奉茶

俗话说:酒满茶半。奉茶时应注意:茶不要太满,以八分满为宜。水温不宜太烫,以免客人不小心被烫伤。有两位以上的访客时,用茶盘端出的茶色要均匀,并要左手捧着茶盘底部,右手扶着茶盘的边缘,如有茶点心,应放在客人的右前方,茶杯应摆在点心右边。上茶时应以右手端茶,从客人的右方奉上,并面带微笑,眼睛注视对方。

以咖啡或红茶待客时,杯耳和茶匙的握柄要朝着客人的右边,此外要替每位客人准备一包砂糖和奶精,将其放在杯子旁或小碟上,方便客人自行取用。

还礼

当然,喝茶的客人也要以礼还礼,双手接过,点头致谢。品茶时,讲究小口品饮,一苦二甘三回味,其妙趣在于意会而不可言传。另外,可适当称赞主人茶好。壶中茶叶可反复浸泡3至4次,客人杯中茶饮尽,主人可为其续茶,客人散去后,方可收茶。

喝茶时容易犯错的6大礼仪


饮茶也是同样,泡茶、斟茶、品茶、添茶等其实都有一定的讲究,饮用好茶清香满屋之外,与同饮的人更要讲究礼节,一不小心就会犯错,喝茶时容易犯错的6大礼仪:

1、倒茶时切记不可满杯

茶是热的,满了接手时茶杯很热,这就会让客人的手被烫,有时还会因受烫致茶杯掉下地打破,给客人造成难堪,所以中国自古便有“倒茶不满”之礼仪。

2、放置茶盅不可发出声响

客人喝茶提盅时不能任意把盅脚在茶盘沿上檫,茶喝完放盅要轻手,不能让盅发出声响,否则是“强宾压主”或“有意挑衅”之意。

3、新客到来及时换茶

和朋友一起喝茶时,如果中间有新的朋友到访,主一定要立即换茶,表示欢迎,否则会被认为怠慢了客人。换好新茶之后的要请新来的客人最先饮用,以再次表示主人欢迎之姿。

4、暗下逐客令

主人热情好客,每以浓茶待人,但有时因自己工作关系饮茶时间长会误工作或是客人的话不投机,客人夜访影响睡眠,主人故意不换茶叶,客人就要察觉到主人是“暗下逐客令”,抽身告辞,否则会惹主人没趣。

5、茶水无茶色表示对客冷淡

主人待茶,茶水从浓到淡,数冲之后便要更换茶叶,如不更换茶叶会被人认为“无茶色”。“无茶色”其意有二,一是茶已无色还在冲,是对客人冷淡,不尽地主之谊;二是由于上一点引申对人不恭,办事不认真,效果不显著,欲有“某人无茶色”。

6、茶三酒四秃桃二

在茶盘上放三个杯,是由俗语“茶三酒四秃桃二”而来,总认为茶必三人同喝,酒必须四人为伍,便于猜拳行酒令,可是外出看风景游玩就以二人为宜,二人便于统一意见,满足游兴。

以茶待客怎能不懂饮茶的礼仪


中国人习惯以茶待客,并形成了相应的饮茶礼仪。茶礼是作为维护茶事相关人员之间交流沟通的各种礼节仪式。是把茶道精神形式化、规范化、制度化,是茶事引导和茶道思想体现的方法之一,是维护茶事相关人员之间交流沟通的各种礼节仪式的总和。

各种不同的茶品种,其礼不同,不同地区的茶礼也亦不同,这就是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喝茶的环境应该静谧、幽雅、洁净、舒适,让人有随遇而安的感觉。选茶也要因人而异,如北方人喜欢饮香味茶,江浙人喜欢饮清芬的绿茶,闽粤人则喜欢酽郁的乌龙茶、普洱茶等。敬茶时只沏七分满编辑

茶具可以用精美独特的,也可以用简单质朴的。比如:如果用普洱茶膏待客,那么用玻璃器皿来烹煮,这样可以在品茗茶膏的同时还可以欣赏茶膏冲泡过程的美轮美奂。

喝茶的客人也要以礼还礼,双手接过,点头致谢。品茶时,讲究小口品饮,一苦二甘三回味,其妙趣在于意会而不可言传。另外,可适当称赞主人茶好。如果的是茶叶,壶中茶叶可反复浸泡3至4次,客人杯中茶饮尽,主人可为其续茶,客人散去后,方可收茶。如果是普洱茶膏,那么一克普洱茶膏可以冲泡500—600毫升的水量,也可以根据个人的口感增减水量冲泡茶膏。

这份茶礼仪也是家庭礼仪中待客的一种日常礼节,也是社会交往的一项内容,不仅是对客人、朋友的尊重,也能体现自己的修养。喝茶,喝的是一种心境,感觉身心被净化,滤去浮躁,沉淀下的是深思。

生活中以茶待客 也要注意礼仪


爱茶的人都知道,在外面喝茶时有些礼仪是必须重视的,不然就有可能出丑。其实,在日常以茶待客,也要注意礼仪,这不仅是对客人、朋友的尊重,也能体现自己的修养。下面小编为您家介绍了日常生活中泡茶礼仪,帮助您防止以茶待客时出丑。

客来敬茶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社交和家庭生活中普遍的往来礼仪。客人进屋后,先让座,后备茶。泡茶之前,一定要把茶具洗干净,尤其是久置未用的茶具,难免沾上灰尘、污垢,更要细心地用清水洗刷一遍。

在冲茶、倒茶之前最好用开水烫一下茶壶、茶杯。如果不管茶具干净不干净,胡乱给客人倒茶,这是不礼貌的表现。人家一看到茶壶、茶杯上的斑斑污迹就反胃,怎么还愿意喝你的茶呢?如果用一次性纸杯,在倒茶前要注意给一次性纸杯套上杯托。

俗话说:酒满茶半。奉茶时应注意:茶不要太满,以八分满为宜。水温不宜太烫,以免客人不小心被烫伤。有两位以上的访客时,用茶盘端出的茶色要均匀,并要左手捧着茶盘底部,右手扶着茶盘的边缘,如有茶点心,应放在客人的右前方,茶杯应摆在点心右边。上茶时应以右手端茶,从客人的右方奉上,并面带微笑,眼睛注视对方。

以咖啡或红茶待客时,杯耳和茶匙的握柄要朝着客人的右边,此外要替每位客人准备一包砂糖和奶精,将其放在杯子旁或小碟上,方便客人自行取用。

喝茶的环境应该静谧、幽雅、洁净、舒适,让人有随遇而安的感觉。选茶也要因人而异,如北方人喜欢饮香味茶,江浙人喜欢饮清芬的绿茶,闽粤人则喜欢酽郁的乌龙茶、普洱茶等。茶具可以用精美独特的,也可以用简单质朴的。

当然,喝茶的客人也要以礼还礼,双手接过,点头致谢。品茶时,讲究小口品饮,一苦二甘三回味,其妙趣在于意会而不可言传。另外,可适当称赞主人茶好。壶中茶叶可反复浸泡3至4次,客人杯中茶饮尽,主人可为其续茶,客人散去后,方可收茶。

六大茶类的起源,你知道吗?


茶树的起源至今已有6000万年至7000万年的漫长历史了。我国的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自从四五千年前我国发现茶树并利用茶叶后,饮茶习惯和茶叶生产技术都是直接或间接传入了世界各国,因此中国被誉为茶的故乡。

中国茶的历史悠久,自发现野生茶树,从生煮羹饮到饼茶散茶,从绿茶到多茶类,期间经历了复杂的变革。传说第一个品尝茶树的鲜叶并发现它神奇的解毒功能的是神农氏,在神农时期原始农业主要还是靠采集野生植物,然后熬成稀粥使用。所以茶最初并没有当做饮品,而是采食鲜叶,被当做果腹的树叶。

到了春秋时期,《晏子春秋》一书中有写以茶作餐菜的记载。到三国时,魏国出现了茶叶的简单加工,采来的叶子先做成饼,晒干或者烘干,这是制茶工艺的萌芽。两晋时期《晋书》中记:吴人采茶煮之,曰茗粥。生煮羹饮,类似现代的煮菜汤。同时茶也被当做药,就像采集其它草药一样采集鲜叶晒干收藏备用。

从汉代开始,渐有了饮茶的记载,此时茶已被当做饮品使用,两晋南北朝是我国饮茶风俗的兴起期,而至三国时期,人们将采来的茶叶先做成饼,晒干或者烘干,饮用时,研末冲泡,加佐料和作羹饮。但初步加工的饼茶仍有浓厚的青草味,于是革新工艺,发明了将茶的鲜叶洗涤、蒸后碎制,蒸青压榨,去汁制饼,使茶叶苦涩味大大降低的蒸青制茶法。

自唐至宋,贡茶兴起,成立了贡茶院,组织官员研究制茶技术,从而促使茶叶生产不断改革。唐代蒸青作饼已经逐渐完善。宋代制茶出现了研膏茶、蜡面茶,以后在团饼茶表面有了龙凤之类的纹饰,谓之龙团凤饼。团饼茶在制作工序中为了改善苦味难除、香味不正的缺点,逐渐采取蒸后不揉不压,直接烘干的做法,将蒸青团改造为蒸青散茶,保持茶的香味。团饼茶制作工程中在蒸青后要用冷水冲洗使之冷却,并会压榨水分,则茶汁也会随之被榨去,失去了茶的真味,而散茶则避免了这个缺点。

近代制茶的过程中,由于注重确保茶叶香气和滋味的探讨,通过不同加工方法,从不发酵、半发酵到全发酵等一系列茶叶内质的变化,探索到了一些规律。通过不同的制造工艺,由炒青绿茶演变而制成了各类色、香、味、形品质特征不同的六大茶类,即绿茶、黄茶、黑茶、白茶、青茶(乌龙茶)、红茶、。利用六大基本茶类作原料进行再加工以后的产品统称为再加工茶类。下面就是六大茶类起源的先后顺序:

绿茶起源

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来看,绿茶最早起源于巴地(今川北、陕南一带)。据《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当年周武王伐纣时,巴人为犒劳周武王军队,曾献茶。《华阳国志》是信史,可以认定:不晚于西周时代,陕南(今汉中、安康一带)的巴人就已开始在园中人工栽培茶叶。因此巴人种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年以前是不争的事实。

另据传言,绿茶发源于湖北省赤壁市。相传元朝末年,朱元璋率领农民起义,羊楼洞茶农从军奔赴新(疆)蒙(古)边城。他们在军中见有人饭后腹痛,便将带去的蒲圻绿茶给病者服用。服后,患者相继病愈。这件事被朱元璋得知,他记在了心里。当了皇帝后,朱元璋和宰相刘基到蒲圻找寻隐士刘天德,恰遇在此种茶的刘天德长子刘玄一。

刘玄一请皇帝赐名。朱元璋见茶叶翠绿,形似松峰,香味俱佳,遂赐名松峰茶,又将长有茶叶的高山,命名为松峰山。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太祖朱元璋因常饮羊楼松峰茶成习惯,遂诏告天下:罢造龙团,唯采茶芽以进。因此,刘玄一成为天下第一个做绿茶的人,朱元璋成为天下第一个推广绿茶的人,羊楼洞成为天下最早做绿茶的地方。

黄茶起源

黄茶有两类型:

一是茶树品种的芽叶自然发黄,叫黄茶。唐朝盛产寿州黄芽是自然发黄的茶芽,蒸制为团茶,不象现时霍山大化坪出产自然发黄的黄芽。如从品种说起,远在七世纪就有了。

二是,炒制过程中闷黄;从炒青绿茶演变而来的说起,则在公元1570年前后,由于炒青绿茶的实践,发觉杀青后或揉捻后,不及时干燥或于燥程度不足,叶质变黄,产生新的认识,再去实践,就创造了黄茶。如黄芽是杀青后闷黄的;黄汤是揉捻后闷堆二三小时;黄大茶是初干后堆放20多天变黄的。

许次纾的《茶疏》说:江南地暖,故独宜茶,大江南北,则称六安。然六安乃其县名,其实产霍山之大蜀山也。顾此山中不善制造,就食铛薪炒焙,未及出釜,业已焦枯。兼以竹造巨笥乘热便贮,虽有绿枝紫笋,辄就萎黄,仅供下食,奚堪品斗。这是批评制茶技术不好,绿茶变成黄茶,因此,发现黄茶的制法。现时霍山黄大茶制法,正是如此。

黄大茶的制法是在十六世纪前,从绿茶发展而来的。如《明会典》说: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令买茶中马事宜,收买真细好茶,毋分黑黄,一例蒸晒,每篦重不过七斤。这是四川晒青绿茶做色蒸压为边茶。做色重的变褐黑色,轻的变黄茶。

黑茶起源

黑茶有两个类型。一是起源于十一世纪前后。四川绿茶运销西北,交通不便,运输困难,必须压缩体积,蒸制为边销团块茶,便于长期远运。因此,边销茶品质更加醇厚,边区人民更加喜爱饮用边销茶,使边销茶成为西北边区唯一重要商品,等于一日不可少的粮食。

四川绿毛茶要加工为蒸压团块茶的半成品,要经过20多天的湿堆才能变黑。通过这样实践,有了变色的认识,就采取新的技术措施,发明为黑毛茶的制法。

二是如湖南安化黑毛茶揉捻后渥堆20多小时,使叶色变成褐绿带黑,而后烘干为黑毛茶,是起源于十六世纪以后的。

渥堆作用与四川绿毛茶堆积凹多天做色工序相似,变色过程大大缩短、技术有很大革新。这种黑毛茶经过各种蒸压技术措施,造成各种各样的黑砖茶。如安化的黑砖茶、茯砖茶、花持(现改为花砖茶);散装黑茶有天尖、贡尖(现改为湘尖1号、2号)。

历史上记载的黑茶,十六世纪以前,是指四川由绿毛茶经过做色工序变为的黑茶成品,远在宋神宗赵顼熙宁(公元1068至1077年)年间就有。十六世纪以后,是指安化的黑毛茶加工后的各种黑茶。

绿色变黑色四川称做色,湖南称握堆,湖北青砖茶称沤堆云南称转色,名称虽不同,其实则一,都湿堆或半干长久堆积之故也。

白茶起源

白茶,属轻微发酵茶,是我国茶类中的特殊珍品。因其成品茶多为芽头,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

关于白茶的历史究竟起于何时?茶学界有些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白茶起于北宋,其主要依据是白茶最早出现在《大观茶论》、《东溪试茶录》(文中说建安七种茶树品种中名列第一的是白叶茶)中;也有认为是始于明代或清代的,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主要是从茶叶制作方法上来加以区别茶类的,因白茶的生产过程只经过萎凋与干燥两道工序。

也有的学者认为,中国茶叶生产历史上最早的茶叶不是绿茶而是白茶。其理由是:中国先民最初发现茶叶的药用价值后,为了保存起来备用,必须把鲜嫩的茶芽叶晒干或焙干,这就是中国茶叶史上白茶的诞生。

青茶起源:据福建安溪县人民政府查档案资料,青茶是清朝世宗胤桢雍正三年至十三年间劳动人民发明的。太平天国时期闽南近海居民,纷纷逃难,安溪居民有的内迁到沙县集居;有的过海入台湾省。青茶制法就随之传人沙县和台湾。沙县和台湾很早就出产青茶。

有的从沙县往北前进就到了崇安。就在荒地武夷山开发茶业。武夷山种茶制茶的居民都是安溪人,至今仍如是。台湾开始种茶制茶者也是安溪人。从此证明青茶发源于安漠是无可怀疑的。

武夷山土地少不能容纳很多移民为生,有一部分游民流人江西上饶附近各地农村,到茶季时来武夷山为采茶制茶雇工,茶季结束即回江西,至今亦仍如是。

清朝文宗奕订咸丰(公元1855年前后)年间,当时福建红茶生产过剩,品质下降,销路不畅,茶价下跌,影响广大人民生活,促使茶业劳动者在制茶实践过程中加深认识,改进制茶技术措施,提高品质。武夷岩茶就于茶业危机时,在安溪青茶的基础上大力改进技术,提高技术而兴起的,扬名国内外。制法和品质都胜过其它茶类。是时,台湾省台北包种,政和白毫莲心的青茶相继出世,以扩大销路。

青茶制法是在绿、红茶之间。由于黑茶的实践。启示了黑茶品质在绿、红茶之间,先是绿茶制法,后是红茶制法,就认识了先红后绿的制法,可以创新茶类,认识再实践,就发明了青茶制法。青茶具有红、绿茶的优点,既有红茶的色香优美,又有绿茶的爽快刺激味感,但无绿茶苦味和红茶涩味的缺点。在制绿茶、黑茶、红茶的基础上,无数的实践与认识往复循环,才发明青茶制法。六大茶类的技术措施,以青茶为最精巧。品质也以青茶为最好。

.

红茶起源

中国作为茶叶的原产国,是红茶的发祥地。但国人中,知道中国为世界红茶发源地的并不多;知道武夷山桐木关的正山小种红茶为世界红茶鼻祖的国人更是凤毛麟角。正山小种红茶迄今已有约400年的历史。它大约产生于中国明朝后期,确切的时期至今没有得到考证。

武夷山市桐木关江氏家族是生产正山小种红茶的茶叶世家,至今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据江氏族谱中记载:江氏家族于南宋末年迁居崇安县(现为武夷山市)桐木关,世代种茶。其家族世代掌握茶叶加工技术。

在江氏家族内,流传着这样一个关于正山小种红茶产生的说法:大约在明朝后期某年采茶季节,有一北方军队路过桐木关庙湾,夜晚驻扎在当地的木制茶叶加工地点,睡在了茶叶青叶上。待到天明军队离开后,茶叶青叶已经变软发红,而且带黏性。江氏族人非常着急,为了尽量挽回损失,族人决定把已经变软的茶叶搓揉成条,并用当地盛产的马尾松的枯萎材块作为燃料来烘干已经带黏性的茶青。

待到茶叶烘干后,原来红绿相伴的茶叶变的乌黑发亮,并且带有一股松脂的香气。可是烘干好的茶叶在当地并没有人愿意买,于是江氏族人把这种烘过的茶叶挑到45公里外的星村,期望能尽可能地挽回些损失。

令人没有想到的时是,当第二年的制茶季节将来临时,有人竟然愿意出高于原来茶叶几倍的价格来收购这种乌黑并且带松脂香味的茶叶,并且付了现款。之后,在高价格的驱动下,这种乌黑、带有松脂香味的茶叶越做越多,生意也越来越兴旺,社会影响也越来越广。

以茶待客是一种文化,也是礼仪


中国号称礼仪之邦,以茶待客”是我国人民传统的、最常见、普遍的礼节。有客来,端上一杯芳香的茶,是对客人的极大尊重。敬上一杯(碗)热茶,即表达了主人的一片盛情。茶水虽然物美价廉,但饮茶却是一种文化,一种礼仪。

相传,清代大书法家、大画家郑板桥去一个寺院,方丈见他衣着俭朴,以为是一般俗客,就冷淡他说了句“坐”,又对小和尚喊“茶!”一经交谈,顿感此人谈吐非凡,就引进厢房,一面说:“请坐”,一面吩咐小和尚“敬茶。”又经细谈,得知来人是赫赫有名的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时,急忙将其请到雅洁清静的方丈室,连声说“请上坐”,并吩咐小和尚“敬香茶。”最后,这个方丈再三恳求郑板桥题词留念,郑板桥思忖了一下,挥笔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坐,请坐,请上坐”;下联是“茶,敬茶,敬香茶”。方丈一看,羞愧满面,连连向郑板桥施礼,以示歉意。实际上,敬茶是要分对象的,但不是以身份地位,而是应视对方的不同习俗。如是北方人特别是东北人来访。与其敬上一杯上等绿茶,倒不如敬上一杯上等的茉莉花茶,因他们一般喜好喝茉莉花茶。

我国人民重情好客的传统美德在饮茶上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且,这种好习俗一直流传到现在。南宋时,临安(现杭州)每年“立夏”之日,家家各烹新茶,并配以诸色细果,馈送亲友比邻,俗称“七家茶”,这种习俗,今日杭州郊区农村还保留着。

我国南方及北方的农村,当新年佳节客人来访时,主人总要先泡一壶茶,然后端上糖果、甜食之类,配饮香茗,以示祝愿新年甜美。我国边疆的少数民族待客十分诚挚,礼仪十分讲究。你到蒙古包去做客即或是主人来访,主人都会躬身迎接,让出最好的铺位,献上香美的奶茶、糖果、点心。你到布朗族村寨去做客,主人会用清茶、花主、烤红薯等来款待你。另外,在饮茶习俗上,除了用于招待偶然来访之客外.也用于正式的宴会。

饭前饮茶、寒暄,饭后又继续饮茶叙谈,借茶表意,其乐无穷。

进入现代,敬茶习俗比古代简便了,特别是在茶具上比过去简化了。茶具多用有盖的瓷杯或无盖的玻璃杯,来客人数较多时,茶泡在瓷壶里,然后一一倾入茉杯,一人一杯,各自品尝。在个别地方,也有采用特制小壶的,一人一壶,独自品饮。

总之,茶,是礼敬的表示,友谊的象征。亲和力特别强,是中华民族一个突出的特征。要想加强亲和力,首先要有彼此的包容和尊重,又要礼让和节制。中国民间茶礼,突出反映了劳动者这种笃高谊、重友情的优秀品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