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百戏”刘禹锡诗中的茶文化

发布时间 : 2020-11-10
茶文化 茶文化的重要 茶文化的发展

茶文化。

唐代诗人刘禹锡曾写道:“骤雨松声入鼎来,白云满碗花徘徊。”诗中描绘了自清代以来已失传数百年的古茶道——茶百戏。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在漫长的茶文化史上独具特色具有深远影响力的当属分茶,分茶是一种能使茶汤的纹脉形成物象的古代茶艺,又称茶百戏、汤戏、茶戏、水丹青等,是既可品饮,又能使茶汤的纹脉形成文字和图像的极具观赏性的一门艺术。

茶百戏始于唐朝,形成北宋初期。流行于两宋,衰于元,亡于清。喜爱“茶百戏”的文人很多,其中就有著名的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她的《满庭芳》有“生香熏袖,活火分茶”句;《摊破浣溪沙》有“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句。宋徽宗赵佶也精于分茶。蔡京在《延福宫曲宴记》记述了这样一件事:“宣和二年(1120)十二月癸巳,召宰执亲王等曲宴于延福宫……上命近侍取茶具,亲自注汤击拂,少顷白乳浮盏面,如疏星淡月。顾诸臣曰:此自布茶。饮毕皆顿首谢。”徽宗亲自分茶让群臣观赏后,才饮茶品尝。可见宋时,上自帝王,下至文人、僧徒,以致“赶趁人”,都会玩分茶。分茶甚至还传入女真。《大金国志》卷七称金熙宗能分茶,以为“尽失女真之态”。

总之,“茶百戏”是一种蕴酿于唐末五代,形成北宋初期。流行于两宋,衰于元,亡于清代后期的茶艺技艺。

小编推荐

茶文化的起源


神农时期:唐·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与农业、与植物相关的事物起源最终都归结于神农氏。归到这里以后就再也不能向上推了。也正因为如此,神农才成为农之神。

西周时期: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这一记载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纣时,巴国就已经以茶与其他珍贵产品纳贡与周武王了。《华阳国志》中还记载,那时已经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园。

秦汉时期:西汉。王褒《僮约》:“烹荼尽具”,“武阳买荼”,经考该荼即今茶。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中,发现陪葬清册中有“一笥”和“一笥”竹简文和木刻文,经查证“一笥”即“槚”的异体字,说明当时湖南饮茶颇广。人们现在还饮用着与很古老的祖先如姜太公相同的饮料,确实是很使人心潮澎湃的事情。能够给人们很多的遐想。在古代史料中,茶的名称很多,但“茶”则是正名,“茶”字在中唐之前一般都写作“荼”字。“荼”字有一字多义的性质,表示茶叶,是其中一项。由于茶叶生产的发展,饮茶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茶的文字的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因此,民间的书写者,为了将茶的意义表达的更加清楚、直观,于是,就把“荼”字减去一划,成了现在看到的“茶”字

三国以前的茶文化启蒙

很多书籍把茶的发现时间定为公元前2737-2697年,其历史可推到三皇五帝。东汉华佗《食经》中:“苦茶久食,益意思”记录了茶的医学价值。西汉以将茶的产地县命名为“荼陵”,即湖南的茶陵。到三国魏代《广雅》中已最早记载了饼茶的制法和饮用: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茶以物质形式出现而渗透至其他人文科学而形成茶文化。

晋代、南北朝茶文化的萌芽

随着文人饮茶之兴起,有关茶的诗词歌赋日渐问世,茶已经脱离作为一般形态的饮食走入文化圈,起着一定的唐代茶文化的形成。

“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新茶。”中唐时,陆羽《茶经》的问世使茶文化发展到一个空前的高度,标志着唐代茶文化的形成。《茶经》概括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学双重内容,探讨了饮茶艺术,把儒、道、佛三教融入饮茶中,首创中国茶道精神。以后又出现大量茶书、茶诗,有《茶述》、《煎茶水记》、《采茶记》、《十六汤品》等。唐代茶文化的形成与禅教的兴起有关,因茶有提神益思,生精止渴功能,故寺庙崇尚饮茶,在寺院周围植茶树,制定茶礼、设茶堂、选茶头,专呈茶事活动。在唐代形成的中国茶道分宫廷茶道、寺院茶礼、文人茶道。《茶经》是个里程碑。干百年来,历代茶人对茶文化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无数次的尝试和探索,直至《茶经》诞生后茶方大行其道,因此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宋代茶文化的兴盛

宋代茶业已有很大发展,推动了茶叶文化的发展,在文人中出现了专业品茶社团,有官员组成的“汤社”、佛教徒的“千人社”等。宋太祖赵匡胤是位嗜茶之士,在宫庭中设立茶事机关,宫廷用茶已分等级。茶仪已成礼制,赐茶已成皇帝笼络大臣、眷怀亲族的重要手段,还赐给国外使节。至于下层社会,茶文化更是生机活泼,有人迁徙,邻里要“献茶”、有客来,要敬“元宝茶”,定婚时要:“下茶”,结婚时要“定茶”,同房时要“合茶”。民间斗茶风起,带来了采制烹点的一系列变化。

明、清茶文化的普及

此时已出现蒸青、炒青、烘青等各茶类,茶的饮用已改成“撮泡法”,明代不少文人雅士留有传世之作,如唐伯虎的《烹茶画卷》、《品茶图》,文徵明的《惠山茶会记》、《陆羽烹茶图》、《品茶图》等。茶类的增多,泡茶的技艺有别,茶具的款式、质地、花纹千姿百态。晚明时期,文士们对品饮之境又有了新的突破,讲究“至精至美“之境。

在那些文人墨客看来,事物的至精至美的极至最后之境就是“道”,“道”就存在于事物之中。张源首先在其《茶录》一书中提出了自己的“茶道”之说:“造时精,藏时燥,泡时洁。精、燥、洁茶道尽矣。”他认为茶中有“内蕴之神”即“元神”,发抒于外者叫做“元体”,两者互依互存,互为表里,不可分割。元神是茶的精气,元体是精粹外观的色、香、味。只要在事茶的过程中,做到淳朴自然,质朴求真,玄微适度,中正冲和,便能求得茶之真谛。张源的茶道追求茶汤之美、茶味之真,力求进入目视茶色、口尝茶味、鼻闻茶香、耳听茶涛、手摩茶器的完美之境。

张大复则此基础上更进一层,他说:“世人品茶而不味其性,爱山水而不会其情,读书而不得其意,学佛而不破其宗。”他想告诉我们的是,品茶不必斤斤于其水其味之表象,而要求得其真谛,即通过饮茶达到一种精神上的愉快,一种清心悦神、超凡脱俗的心境,以此达到超然物外、情致高洁的仙境,一种天、地、人融通一体的境界。这可以说是明人对中国茶道精神的发展与超越。到清朝时,茶叶出口已成一种正规行业,茶书、茶事、茶诗不计其数。

现代茶文化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茶叶从1949的年产7500T发展到1998年的60余万T。茶物质财富的大量增加为我国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1982年,在杭州成立了第一个以弘扬茶文化为宗旨的社会团体---“茶人之家”,1983年湖北成立“陆羽茶文化研究会”,1990年“中国茶人联谊会”在北京成立,1993年“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在湖洲成立,1991年中国茶叶博物馆在杭州西湖乡正式开放。1998年中国国际和平茶文化交流馆建成。随着茶文化的兴起,各地茶艺馆越办越多。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已开到第五界,吸引了日、韩、美、斯及港台地区纷纷参加。各省各市及主产茶县纷纷主办“茶叶节”,如福建武夷市的岩茶节,云南的普洱茶节,浙江新昌、泰顺和湖北英山及河南信阳的茶叶节不胜枚举,都以茶为载体,促进全面的经济贸易发展。

饮茶的发源时间

1.神农时期:唐·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与农业、与植物相关的事物起源最终都归结于神农氏。归到这里以后就再也不能向上推了。也正因为如此,神农才成为农之神。

2.西周时期: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这一记载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纣时,巴国就已经以茶与其他珍贵产品纳贡与周武王了。《华阳国志》中还记载,那时并且就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园了。

3.秦汉时期:西汉。王褒《僮约》:“烹荼尽具”,“武阳买荼”,经考该荼即今茶。近年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中,发现陪葬清册中有"一笥"和“一笥"竹简文和木刻文,经查证""即"槚"的异体字,说明当时湖南饮茶颇广。我们现在还饮用着与很古老的祖先如姜太公之流相同的饮料,确实是很使人心潮澎湃的事情。能够给我们很多的遐想。

饮茶发源地点的考证

对这一点的探求往往集中在茶树的发源地的研究上来。关于茶树的发源地,有这么几种说法:

1.西南:“我国西南部是茶树的原产地和茶叶发源地。”这一说法所指的范围很大,所以正确性就较高了。

2.四川:清·顾炎武《日知录》:“自秦人取蜀以后,始有茗饮之事。”言下之意,秦人入蜀前,今四川一带已知饮茶。其实四川就在西南,四川说成立,那么西南说就成立了。四川说要比西南说“精密”一些,但是正确的风险性会大些。

3.云南:认为云南的西双版纳一代是茶树的发源地,这一带是植物的王国,有原生的茶树种类存在完全是可能的,但是这一说法具有“人文”方面的风险,因为茶树是可以原生的,而茶则是活化劳动的成果。

4.川东鄂西:陆羽《茶经》:“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巴山峡川即今川东鄂西。该地有如此出众的茶树,是否就有人将其利用成为了茶叶,没有见到证据。

5.江浙:最近有人提出始于以河姆渡文化为代表的古越族文化。江浙一带目前是我国茶叶行业最为发达的地区,历史若能够在此生根,倒是很有意义的话题。其实我认为在远古时期肯定不只一个地方有自然起源的茶树存在。有茶树的地方也不一定就能够发展出饮茶的习俗来。前面说到茶是神农发明的,那么它在哪一带活动?如果我们求得“茶树原生地”与“神农活动地”的交集,也许就有答案了,至少是缩小了答案的“值域”。

4、发明饮茶的方式

人类是怎样发明饮茶习惯的?或者说茶是怎样起源的?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始终是茶学的一个“基本问题”。因为做为任何一个茶学学者或茶学工作者,如果连“茶是怎样来的”都不能解释的话,那就太不够了。而现在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有多种答案:

1.祭品:这一说法认为茶与一些其他的植物最早是做为祭品用的,后来有人偿食之发现食而无害,便“由祭品,而菜食,而药用”,最终成为饮料。

2.药物:这一说法认为茶“最初是作为药用进入人类社会的。”《神农百草经》中写到:“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3.食物:“古者民茹草饮水”,“民以食为天”,食在先符合人类社会的进化规律。

4.同步:“最初利用茶的方式方法,可能是作为口嚼的食料,也可能作为烤煮的食物,同时也逐渐为药料饮用。”这几种方式的比较和积累最终就发展成为“饮茶”是最好的方式。

以上这几种说法中最无用的就是第四种,它把前面的三种说法加在一起,就成为了自己“万无一失”的解释了。也许这种解释就是最恰当的了。

现在我们可以论证茶在中国被很早就有认识和利用,也很早就有茶树的种植和茶叶的采制。但是也可以考证,茶在社会中各阶层被广泛普及品饮,大致还是在唐代陆羽的《茶经》传世以后。所以宋代有诗云“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也就是说,茶发明以后,有一千年以上的时间并不为大众所熟知。

茶文化的种类


中国基本茶系分类

一、绿茶:茶是不经过发酵的茶,即将鲜叶经过摊晾后直接下到一二百度的热锅里炒制,以保持其绿色的特点。

主要花色有:西湖龙井茶、日照绿茶、雪青茶、碧罗春茶、黄山毛峰茶、庐山云雾、六安瓜片、蒙顶茶、太平猴魁茶、顾渚紫笋茶、信阳毛尖茶、竹叶青、都匀毛尖、平水珠茶、西山茶、雁荡毛峰茶、华顶云雾茶、涌溪火青茶、敬亭绿雪茶、峨眉峨蕊茶、都匀毛尖茶、恩施玉露茶、婺源茗眉茶、雨花茶、莫干黄芽茶、五山盖米茶、普陀佛茶、西农毛尖。

二、红茶:红茶与绿茶恰恰相反,是一种全发酵茶(发酵程度大于81%)。红茶的名字得自其汤色红。

主要花色有:祁门红茶、滇红、英德红茶、正山小种红茶等。

三、黑茶:黑茶原来主要销往边区,像云南的普洱茶就是其中一种。普洱茶又分两种《一是传统普洱茶也就是生茶》,是以云南特有的大叶种晒青毛茶,经蒸压自然干燥一定时间贮放形成的特色茶。另一种也《就是现代普洱茶也就是熟茶》是经过潮水微生物固态发酵形成的。普洱茶具有降脂、减肥和降血压的功效,在东南亚和日本很普及。不过真要说减肥,效果最显著的还是乌龙茶。

四、乌龙茶:乌龙茶也就是青茶,是一类介于红绿茶之间的半发酵茶。乌龙茶在六大类茶中工艺最复杂费时,泡法也最讲究,所以喝乌龙茶也被人称为喝工夫茶。

主要花色有: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凤凰单丛、冻顶乌龙茶等。

五、黄茶:著名的君山银针茶就属于黄茶,黄茶的制法有点像绿茶,不过中间需要闷黄工序。

主要花色有:君山银针、沩山毛尖、霍山黄芽、霍山黄大茶等。

六、白茶:白茶则主要是通过萎凋、干燥制成的。白茶外形、香气和滋味都是非常好的。

主要花色有:白毫银针、白牡丹。

世界茶文化


茶可能在一天的早些时候被消耗,以提高平静的警觉性;它含有L-茶氨酸,茶碱和结合咖啡因(有时称为theine)。脱咖啡因品牌也有售。虽然草药茶也被称为茶,但它们中的大多数不含茶叶的叶子。虽然茶是继水之后地球上消费量第二大的饮料,但在许多文化中,茶也会在高级社交活动中消费,例如茶会。

世界茶文化分类日本茶道

茶道仪式在不同的文化中出现,例如中国和日本的传统,每一种都采用某些技术和仪式化的酿造和服务协议,在精致的环境中享受茶。中国茶道的一种形式是功夫茶道,通常使用小宜兴粘土茶壶和乌龙茶。

英国茶文化

在英国,茶每天都被消费,并且经常被大多数人消费,并且确实被认为是英国的文化饮料之一。主人习惯在抵达后不久向客人提供茶。茶在家里和家外都消耗,通常在咖啡馆或茶室里。下午茶和精美瓷器上的蛋糕是一种文化刻板印象。在英格兰西南部,许多咖啡馆供应奶油茶,包括烤饼,凝结的奶油和果酱以及一壶茶。在英国的某些地方,“茶”也可以指晚餐。

爱尔兰文化

爱尔兰长期以来一直是世界上人均茶叶消费量最大的国家之一。全国平均每人每天四杯,许多人喝六杯或更多。爱尔兰的茶通常与牛奶或糖一起服用,比传统的英国混合物略微更辣。在爱尔兰销售的两个主要品牌的茶叶是Lyons和Barrys。爱尔兰早餐茶在美国混合销售。

阿拉伯茶文化

茶在中东的大多数文化中很普遍。在阿拉伯文化中,茶是社交聚会的焦点。

土耳其茶

尽管该国咖啡消费历史悠久,但土耳其茶是该国美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常饮用的热饮。2004年,土耳其生产了205,500吨茶叶(占世界茶叶总产量的6.4%),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茶叶市场之一,土耳其消费量为12万吨,其余为出口。2010年,土耳其的人均消费量最高,为2.7千克。截至2013年,土耳其茶的人均消费量超过每天10杯,每年13.8千克。茶主要生长在黑海沿岸的里泽省。

伊朗茶文化

在伊朗文化中,茶被广泛消费,这通常是向家庭客户提供的第一件事。

俄罗斯茶文化

俄罗斯有悠久而丰富的茶历史,可追溯到1638年茶叶被引入沙皇迈克尔。没有茶的社交聚会被认为是不完整的,茶传统上是用茶炊酿造的,今天有82%的俄罗斯人每天喝茶。

巴基斯坦的喝茶文化

在巴基斯坦,黑茶和绿茶都很受欢迎,分别在当地被称为sabzchai和kahwah。每天用餐后,在俾路支省的普什图带和开伯尔普赫图瓦(KhyberPakhtunkhwa)都可以享用名为kahwah的绿茶,这里是丝绸之路的开伯尔山口。在旁遮普省中部和南部以及巴基斯坦的信德省大都市区,人们普遍食用含有牛奶和糖的茶(有时带有开心果,小豆蔻等),通常被称为柴。它是该地区最常见的家庭饮料。在巴基斯坦北部的Chitral和Gilgit-Baltistan地区,消费了一种咸的黄油藏式茶。

克什米尔茶文化

跨越印度和巴基斯坦边境的跨国克什米尔地区,克什米尔柴或中午柴,一种粉红色的奶油茶,含有开心果,杏仁,豆蔻,有时是肉桂,主要在特殊场合,婚礼和冬季消费。在许多售货亭出售的月份。

印度茶文化很强

茶这种饮料是该国最受欢迎的热饮料。它几乎在所有家庭中每天食用,供给客人,在家庭和官方环境中大量食用,并且加入含或不含香料的牛奶制成,通常是甜的。在家中,有时会将饼干浸泡在茶中并在食用茶之前食用。通常情况下,它是以小剂量的“剂量”饮用(如果在街头茶叶供应商处出售,称为“切割”,而不是一个大杯子)。2012年4月21日,计划委员会副主席(印度)MontekSinghAhluwalia表示,茶叶将于2013年4月宣布为国家饮料。此举有望推动该国的茶叶产业。阿萨姆首席部长TarunGogoi表示,将在未来宣布茶叶产业的特别方案,以确保茶叶产业的发展。印度的茶叶历史特别丰富。

缅甸(缅甸)茶文化

在缅甸(缅甸),茶不仅被用作热饮,而且还被当地人称为甜茶和绿茶

茶文化的外交方面


欢迎来到本网站,下面为您提供的是《茶文化的外交方面》内容,感谢阅读!

中俄两国的能源合作不断深化。继17世纪的“万里茶道”之后,中俄油气管道成为联通两国新的“世纪动脉”。

——2013年3月23日在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

为了使我们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这是一项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大事业。

——2013年9月7日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演讲

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2013年10月3日在印度尼西亚国会的演讲

中国是东方文明的重要代表,欧洲则是西方文明的发祥地。正如中国人喜欢茶而比利时人喜爱啤酒一样,茶的含内敛和酒的热烈奔放代表了品味生命、解读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但是,茶和酒并不是不可兼容的,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品茶品味品人生。中国主张“和而不同”,而欧盟强调“多元一体”。中欧要共同努力,促进人类各种文明之花竞相绽放。

——2014年4月1日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

2000多年来,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先后传入中国,中国音乐、绘画、文学等也不断吸纳外来文明的优长。中国传统画法同西方油画融合创新,形成了独具魅力的中国写意油画,徐悲鸿大师的作品受到广泛赞赏。中国的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四大发明带动了世界变革,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中国哲学、文学、医药、丝绸、瓷器、茶叶等传入西方,渗入西方民众日常生活之中。

——2014年3月27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

“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编者注)是互利共赢之路,将带动各国经济更加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各国基础设施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创造新的经济和就业增长点,增强各国经济内生动力和抗风险能力。中国同阿拉伯国家因为丝绸之路相知相交,我们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天然合作伙伴。

——2014年6月5日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六界部长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用这句中国古诗来形容中巴关系再贴切不过了。中国和巴西远隔重洋,但浩瀚的太平洋没能阻止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进程。2000年前,首批中国茶农就跨越千山万水来到巴西种茶授艺。在1873年维也纳世界博览会上,巴西出产的茶叶赢得了广泛赞誉。中巴人民在漫长岁月中结下的真挚情谊,恰似中国茶农的辛勤劳作一样,种下的是希望,收获的是喜悦,品味的是友情。

——2014年7月16日在巴西国会的演讲

历史上“草原丝绸之路”和“茶叶之路”都经过蒙古。中国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界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双方可以共同研究如何合作。

——2014年8月21日蒙古国进行国事访问时发表题为《策马奔向中蒙关系更好的明天》的署名文章

外交的目的是为国家安全、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和社会经济发展争取更为良好的外部环境。一个国家的外交既受国内局势与世界形势的影响,也与领导人的风格与思维紧密联系。中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面对着极期复杂的世界形势,同时也而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这就是更需要我们以更超群的智慧和定力,科学判断时代潮流的发展大势,准确把握国际形势和环境的变化特点,以战略的高度和前瞻的视野因应国际风云变幻,全面推进外交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道路。在过去将近两年的时间里,习近平主席以高瞻远瞩、朴实睿智、亲和诚恳、互惠包容、原则坚定的外交风格,在世界外交舞台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在外交实践中,有一个细节非常引人注目,那就是对茶史、茶事以及茶文化的应用独具慧眼。深研茶叶和茶文化在习近平外交实践中的应用,可以清晰地看出根据外交场合的差异,茶叶和茶文化所承担的外交角色也各不相同。

在亲和平易的外交风范中,茶叶和茶文化是承载中外友谊的重要使者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目前世界的50多个茶叶种植(地区)、120多个国家(地区)20亿人的饮茶习惯,都是直接或间接源自中国,中国与世界很多国家也因茶而结缘。习近平主席很好的利用了这一种缘分来加深与各国人民之间的情谊。2013年3月23日,习近平主席作为国家元首首次出访俄罗斯,在论述发展中俄合作共赢关系时,把中俄油气管道称为联通两国新的“世纪动脉”,并与中俄“万里茶道”相提并论。史载,17世纪初期茶叶已经在俄罗斯贵族阶层广泛流行,17世纪中期茶叶成为西伯利亚等地人们的生活必需品,到19世纪末期中国输往俄国的茶叶达到每年3万多吨,中俄两国商人开通了始于中国南方各产茶省经恰克图集散并直达俄罗斯、中亚及欧洲腹地各大中城市的“万里茶道”。以“万里茶道”来映衬中俄传统友谊和能源合作,显得十分贴切。此后,习近平主席2014年7月16日在巴西国会演讲时,又一次提到中国茶叶和茶人所代表的中巴友谊:“200年前,首批中国茶农就跨越千山万水来到巴西种茶授艺。”“中巴人民在漫长岁月中结下的真挚情谊,恰似中国茶农的辛勤劳作一样,种下的是希望,收获的是喜悦,品味的是友情。”哪怕远隔重洋,中巴之间仍然“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在习近平主席外交战略布局中,茶叶和茶文化是提供重大国际合作借鉴的重要载体

从公元前100多年开始,以中国为起点,先后开通了陆海两种丝绸之路,丝绸、瓷器和茶叶等商品带着古老东方的神秘习气,被大量地输送到东亚、东南亚、中亚、阿拉伯与欧洲等地区;同时,这些地区的商品和文化,也随之传入中国,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成为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丝绸之路的存在与发展,是中华民民族“强而不霸”、“利济天下”的有利证明。2013年9月7日访问中亚、10月3日访问东南亚时,习近平主席分别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理念及建设方略,此后又在多个外交场合提及和深化这一区域合作与发展的战略架构;除中亚、东盟外,还积极倡导蒙古、阿拉伯国家联盟等国家和区域参加“一带一路”的建设发展。“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既属于亚洲,更属于世界;既考虑了经济合作,又包含着地缘政治和文化交流的背景和内容;既考量了国家经济发展空间和发挥中国的高速铁路优势。“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一经提出,就获得国际国内的热烈回应,目前已经进入实质性的实施阶段。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是中国新一代领导集体在构建国际新秩序方面的重大贡献,也是习近平最重要的外交创见之一,充分体现了中国的大国责任和建设性态度。

在习近平主席“和而不同”的外交策略中,茶叶和茶文化展示中华文化理念的重要内容

在中国,不仅“茶为国饮”,而且茶文化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饮茶代表着一种儒雅、清静、廉洁、平各的境界,在国人认为“和”最能体现茶德。在习近平的外交策略中,始终把推介和宣传独特的中华文化摆在重要的位置,并以此为基点,推出了“与世界相通的中国梦”、“合作共赢的义利观”、“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准则”等重大外交理念,在国际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和共鸣。2014年4月1日,习近平在布鲁日欧洲学院发表演讲时,借茶与酒来比喻中国、欧洲文化的异同,并阐明不同文明之间要平等宽容地进行沟通与交流的道理。他说:“我们要建设文明共荣之桥,把中欧两大文明连接起来。中国是东方文明的重要代表,欧洲则是西方文明的发祥地。正如中国人喜欢茶而比利时人喜爱啤酒一样,茶的储蓄内敛和酒的热烈奔放代表了品味生命、解读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但是,茶和酒并不是不可兼容的,即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品茶品味品人生。中国主张”和而不同“,而欧盟强调”多元一体“。中欧要共同努力,促进人类各种文明之花竞相绽放。”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演讲时,又多次论及丝绸之路与中国茶叶,“公元前100多年,中国就开始开辟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汉代张骞于公元前138年和119年两次出使西域,向西域传播了中华文化”。“中国的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四大发明带动了世界变革,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中国哲学、文学、医药、丝绸、瓷器、茶叶等传入西方,渗入西方民众日常生活之中。”他以此来回顾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过程,并借以证明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平等性与包容性,倡导以文明平等、文明和谐取代“文明冲突”、“文明对抗”,以文明交流互鉴开创世界和平发展进步的新路径。

两三千年前,中国先民所食用或饮用的“神奇的东方树叶”,以其消渴解毒】祛滞益生等效用,日益成为中国及至全世界的大众之饮。茶本温和,醇香所及,世人难以回避她的绝代风华。以茶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文化,总是在润物无声中化民成俗。我们相信,中国茶业和茶文化,应该能够为世界的各平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中国的茶人,也应许能够在中国梦与世界的共通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于本文《茶文化的外交方面》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台湾茶-茶文化资料


台湾茶源自中国福建,至今约有200年历史。台湾有诸多名茶,如乌龙茶、金萱茶、阿里山红茶、青心乌龙、冻顶乌龙、文山包种、阿里山高山茶以及东方美人等。日本人喜欢喝台湾茶,近年来,台湾茶开始进入大陆市场,受到市场的认可。

中文名台湾茶源自中国福建历史约有200年历史主要分类一阿里山高山茶、金萱茶、主要分类二冻顶乌龙、文山包种等主要分类三青心乌龙、阿里山红茶。

台湾茶源自中国福建,至今约有200年历史。台湾有诸多名茶,且各有其特色,综合起来不外是绿茶、乌龙茶、金萱茶、文山包种茶、东方美人茶、阿里山高山茶、阿里山红茶、日月潭红茶、白毫乌龙茶(碰风茶)、青心乌龙、冻顶乌龙茶、高山茶(大禹岭茶、合欢山茶、梨山茶、杉林溪茶、阿里山茶)等等茶类,这些茶类各有其特色。

台湾产茶地区比较多,著名的有七大产茶区。海拔高度,决定了台茶的口味。海拔越高,口味越佳、价格越贵。而台湾海拔最高的种茶区阿里山区的阿里山乡、梅山乡、番路乡等地区,其种植阿里山高山茶滋味甘润醇厚,近年来阿里山邹族文化部落的阿里山高山茶对阿里山茶坚持用最好的茶青、制造最好的、品质最佳的茶叶,是台湾茶叶的最具形象的茶叶代表。台湾特产网隆重推荐:杉林溪茶,梨山茶,大禹岭茶这些高海拔茶(高冷茶)。台湾特产网可以非常负责的说:这三种茶横扫海内外的任何茶。汤色微绿金黄,口味纯正,留香四溢,柔滑无比。

台湾茶和福建茶的差别非常大。台湾茶可以冲七,八泡以上,不论泡的时间长短,即使是泡一天也不变色不变味,依然香味纯正,而同比仿冒台湾茶叶的福建产茶叶就不行了,泡的时间长了就变色变味,也冲不了几泡就没有香味了。

历史台湾早有野生茶,根据诸罗县志(1717年)记载:“台湾中南部地方,海拔八百到五千尺的山地,有野生茶树,附近居民采其幼芽,简单加工制造,而作自家饮用。”而根据淡水厅志中记载:“猫螺山产茶,性极寒,蕃不敢饮。”这种野生茶就是所谓的“山茶”,目前仍可以在台湾中南部山区发现这种野生茶树,但与目前台湾农民栽种的茶树在品种上并无相关。

台湾目前所栽种的茶树品种,是距今两百多年前由福建移民所带来的,而台湾早期的制茶技术亦是由福建师傅所传授。目前台湾所产制的乌龙茶、包种茶等茶类,其产制技术皆来自中国福建省。

清朝后期的台湾,茶叶是最大的生产和出口品,也促进了台湾北部的发展,将产业重心从原本的南部移转到了北部,对后来台湾文化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柯朝氏从福建武夷山引进茶种,种于今台北县瑞芳山区,相传为台湾北部制茶之始。

清咸丰乙卯年(1855年)林凤池从福建引进青心乌龙种茶苗,种于冻顶山,据悉为台湾乌龙茶之始。

清同治年间(1856年~1875)约翰?杜德对台湾茶业发展有很大的贡献。他移进茶苗、提供技术指导、收购茗茶、设精制厂并外销茗茶。使得台湾的茶业大幅发展。

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张氏兄弟从安溪引进纯种的铁观音茶,在木栅樟湖山种植,相传为今日木栅铁观音之始。政府开始推广种茶。乌龙茶不再受美国市场青睐而滞销,导致包种茶的兴起。华人茶商李春生、台湾茶商林维源兴起,以及台湾的茶商团体兴起而突破台湾茶叶为洋人所主导的局面。

日治时期这时期的台湾茶品种除了原本从福建省传入的以外,又经过日本人历年的试验,最后选出青心乌龙、青心大有、大叶乌龙与硬枝红心等四大品种作奖励推广种植。日本人并大力推广红茶的种植。

二战时期因战争爆发,粮食与劳力皆极缺,除部分茶园改种粮食作物以外,原本投注在茶园的农村人力也移转到其他方面,致使台湾茶产业极度萎缩,几乎减产了百分之九十以上。

国民政府时期随着台湾经济起飞,人们对于生活与饮食有了新的追求,于是各地茶艺馆纷纷成立,成为人们游憩生活里重要的品茗空间。此时期振兴了绿茶的生产,复原茶种、改良茶种、改进各种制茶法、茶产品多元化、推广茶区。使得原本以外销为主的台湾茶业转为以内销为主,使得停滞不前的茶业再次复苏。

种类及特色台湾各地茶类各有其特色,综合起来不外是绿茶、金萱茶、文山包种茶、东方美人茶、阿里山高山茶、阿里山红茶、日月潭红茶、白毫乌龙茶(碰风茶)、青心乌龙、冻顶乌龙茶、高山茶(大禹岭茶、合欢山茶、梨山茶、杉林溪茶、阿里山茶)等等茶类,这些茶类各有其特色。

阿里山高山茶阿里山高山茶,台湾极品好茶,阿里山高山茶,根据茶业改良场多年研究调查,全世界最优良的茶园集中在北回归线附近约50公里以内山区,阿里山茶区即在北纬23度半附近嘉义县境内。台湾省嘉义县阿里山、番路、竹崎、梅山、大埔等乡。种植面积约2500公顷。

阿里山红茶近几年阿里山地区开始研发红茶,阿里山红茶皆为球形状,而非一般市面上常见到的条索状,且高山茶叶叶面较为肥厚必须经过不断的柔碾才能将其水分脱水让其滋味更佳丰富,球形状较为耐泡且易保存(可抽真空)。阿里山红茶所用之茶青为小叶种的金萱茶或青心乌龙(秋季)所产制的全发酵茶,手采一心二叶,经萎凋、揉捻、发酵、乾燥而成,冲出的汤色红亮迷人,香气高雅悠长、滋味香醇回甘,口感上会有蜜香味。

文山包种茶香气清扬含苞待放的「青春少女」-文山包种茶文山包种茶属轻发酵茶类,外观呈条索状,色泽墨绿。如果说绿茶忠于原味,纯净自然宛如天真无邪的「纯真稚子」,那讲究香气务必要清扬,滋味要甘醇活泼的文山包种茶,就该形容为是含苞待放的「青春少女」。喝了绿茶令人顿生幽旷清寂恬淡自适的感觉,而喝了文山包种茶则令人产生一种愉悦活泼的清扬气息。如果说绿茶忠于原味是它的典型特征,那文山包种茶清扬的香气就是它典型的特征。世界上没有一种茶类像文山包种茶如此讲究香气品质,这种茶可以号称是世界上最讲究香气品质的茶类。文山包种茶的加工,不论从加工层次或手法来论,它就像呵护情窦初开的少女,极尽温柔体贴,小心翼翼,很少茶类像文山包种茶的制造需要这样轻手轻脚,一路小心呵护到底。由于轻发酵茶,文山包种茶大部分的成份也未氧化,所以风味比较趋近于绿茶,而介于绿茶与冻顶乌龙茶中间。

典型的文山包种茶特征是:第一香气一定要清扬,带有明显的花香,第二滋味要活泼甘醇,第三茶汤要呈亮丽的绿黄色。总之,如果您想要有那种一下子就令您飞扬奔放、激越愉快的感觉,那您就该喝文山包种茶看看。

冻顶乌龙茶风韵十足妖娆妩媚的「窈窕淑女」-冻顶乌龙茶冻顶乌龙茶是目前本省名气最响亮,同时也最受消费市场青睐的茶类,冻顶乌龙茶属部分发酵茶类当中的一种,实际上应属「半球型包种茶」

然而长久以讹传讹的结果,大家普遍误以为冻顶乌龙茶为「乌龙茶」。与冻顶乌龙茶同属「半球型包种茶」者如松柏长青茶、竹山(或杉林溪)乌龙茶、梅山乌龙茶、玉山乌龙茶、阿里山珠露、阿里山乌龙茶、龙泉茶、金宣茶、翠玉茶、四季春、高山茶….等,其实都隶属部分发酵茶类当中的半球型包种茶,这种茶是目前本省产制最多也是最主要的茶类,它的发酵程度较文山包种茶稍重(成熟),外观呈紧结墨绿之半球状,加工过程繁复精细,极耗人力。

不论从加工层次或加工手法乃至品质特征来看,冻顶乌龙茶绝然像是风韵十足,妖娆妩媚的「窈窕淑女」,与绿茶和文山包种茶比较,冻顶乌龙茶的加工层次和加工手法相对较世故成熟许多,绿茶像全然不经世事的纯真稚子,所以保留最原始新鲜纯净的风味,而文山包种茶略经发酵(约10%之发酵程度),像初探人生世事的青春少女,呈现清扬奔放的气息但仍不失纯真,冻顶乌龙茶则是已历经些许沧桑世事,发酵程度已达30%左右,所以呈现较成熟也世故和矫揉虚情的风味。

典型冻顶乌龙茶的特征是喉韵十足,带明显的人工焙火韵味与香气,饮后令人回味无穷,宛如窈窕淑女之情深意长、风韵绵延。如果文山包种茶是世界上最讲究香气的茶类,那冻顶乌龙茶就是最讲究喉韵的茶类。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没有那显著的焙火韵味和香气就不是典型的冻顶乌龙茶特征,然而,除非您喜欢这种高度人工再加工焙火而产生出来的烘焙香气与韵味,否则建议您最好暂时先不要喝冻顶乌龙茶,尤其近几年本省冻顶乌龙茶之加工(含上述提及的所有半球型包种茶及冻顶乌龙茶)几乎可以说已达走火入魔的地步,全赖烘焙以产生香气,这样加工出来的茶,全然失去了茶叶固有的原来清香和纯真,同时对茶叶的本质特性,也形成过度加工和矫饰虚假的风味。只是如果您喜欢享受那种喝了后,令人回味无穷,恍若苦尽甘来,云淡风清,情意绵延的意境,那选择冻顶乌龙茶将会是最佳抉择。

白毫乌龙茶的品质特征,由于它是半发酵茶类当中发酵程度较重的一种茶类,所以它不会像其它半发酵茶很容易带有一种令人不快的「生菁臭」或「臭菁味」,又加工过程必须采较低温炒菁和干燥处理,所不会像冻顶乌龙茶带有显著的焙火韵味。又由于全部都是采幼嫩芽叶制成,白毫乌龙茶亦含豊富之氨基酸,所以茶汤具有明显的甘甜爽口之滋味,再者由于采重发酵处理,儿茶素几乎一半以上被氧化,所以不苦不涩。典型的白毫乌龙茶品质特征必须是香气带有明显的天然熟果香,滋味具蜂蜜般的甘甜后韵,外观艳丽多彩具明显的红、白、黄、褐、绿五色相间,形状自然卷缩宛如花朵,泡出来的茶汤呈鲜艳的琥珀色,它的品质特点比较趋近于红茶,而介于冻顶乌龙茶及红茶间。怎样形容白毫乌龙茶的品质特征,由于它的加工比较成熟(发酵较重),远较文山包种茶和冻顶乌龙茶发酵更重,同时其香味成份大部分是由发酵后所生成,风味更趋近于成熟的韵味,更由于它的名贵稀少,所以只能一句:宛如雍容华贵、风华绝代的「中年贵妇」足堪形容。喝白毫乌龙茶令人产生那皇宫贵族豪华气派高不可攀的气息,这也就是为什么早期白毫乌龙茶外销至英国时,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品尝后,赞不绝口,而特地命名为「东方美人茶」的缘由。相对于市面上美人茶,阿里山美人选自顶级清心乌龙茶种,产自高海拔1550公尺以上有机栽培(普通美人茶400公尺左右种植),再以传统技术精制而成高级乌龙茶,呈现明显出甜味及香气皆扬。

金萱茶金萱、翠玉、四季春和青心乌龙是茶树品种名,也是本省目前茶市场常听见的「茶名」。这四大品种再加上青心大没为目前本省栽种面积最多的茶树品种。由于这四大品种制造出来的条型或半球型包种茶[俗称乌龙茶]各具有独特风味和品质特征,因此常被茶商或茶行和茶农独立出来命名及进行分级包装,实际上这四大品种制造出来的茶叶俱为包种茶类。金萱即台茶十二号,翠玉为台茶十三号,这两个品种是公元1981年台湾省茶业改良场育成推广的新品种,1981年刚推出这两个品种时,曾在本省半发酵茶市场极度风行一时。金萱茶最大的品质特征即俱一股浓浓的天然「奶香」,这种天然的奶香很少茶类可以做得出来,只有金萱茶有此特征,消费者如果喜欢尝试这种「奶香」可以去选购或点选金萱茶试试看。·翠玉茶则俱强烈的野香,所谓「清香扑鼻」就是翠玉茶的典型特征,有时候翠玉茶可以做出类如「野姜花香」的香气特征。·四季春则是近七、八年本省逐渐受瞩目的茶,其特征是早春、晚冬和一年四季皆可产制,再加上四季春茶具有清扬浓烈的香气,所以甚受消费市场青睐,唯滋味稍苦涩。

青心乌龙是目前本省栽种面积最广,也是长久以来一直最受本省茶叶消费市场欢迎的茶,香气清扬、滋味醇和、不容易有缺点是青心乌龙茶最大特征。所以这四大品种制造出来的包种茶,以青心乌龙制成者通常价格较昂贵,其次为金萱或翠玉,再次为四季春。总之,如果您到茶区或茶行、茶艺馆选茶买茶,记得金萱茶带天然奶香,翠玉茶俱清扬的野香,四季春则具浓烈的清香,但滋味稍苦,而青心乌龙是滋味醇和、香气馥郁、高品质高价位的茶。

十大名茶台湾十大名茶系指冻顶乌龙茶、文山包种茶、东方美人茶、松柏长青茶、木栅铁观音、三峡龙井茶、阿里山珠露茶、台湾高山茶、龙潭龙泉茶、日月潭红茶等十种知名度较高的茶。

茶文化座落于新北市的坪林茶业博物馆是世界上第二座茶业博物馆。主要馆藏有茶事、茶史、茶艺等,涵盖茶叶的成份、茶树的品种、茶叶的分类、茶叶的产销、台湾茶园的分布、唐宋制茶器具、各代制茶法、现代制茶的过程等知识

莺歌为现今台湾茶具制造的重镇,其辖区内的莺歌陶瓷博物馆则是全台湾唯一一座以陶瓷为主题的博物馆,甚具特色。茶叶被视为相当正式的饮料。在公开的场合中,通常都会以茶来招待来宾;上等的茶叶也是非常好的馈赠礼品。在各种宴会中,如果因为某些原因而不能敬酒,就会改以茶代酒,也不失礼貌。

顺应健康饮食的风潮,茶叶也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出现在市面上。不只是茶叶饮料有相当不错的销售量,超越碳酸饮料,各种点心、面包、蛋糕等也纷纷将茶叶融入食品之中,创造出新的口味。也出现料理将茶叶入菜,以健康、不腻口为号召。台湾有一最为众人所知的小吃便是以茶叶融入卤汁再用来卤蛋,此小吃即为茶叶蛋。

近代在台湾社会流行的泡沫红茶文化是台湾茶文化中一个新的发展,各种连锁茶饮店纷纷成立,口味亦极为多变,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代表性茶饮珍珠奶茶,已成为台湾的代表性食物之一。

识别台湾因其所在的纬度和地形造就出许多不同种类的茶种,从北至南因不同的山系高度,产茶地区不胜枚举,每个产区的茶叶都有其不同的特色,如何能更认识台湾茶,不妨从山区的海拔开始。

就理论上来说,高度愈高茶品愈好(有机、生态茶除外),台北三好茶坊表示,产於海拔一千公尺以上之乌龙茶才可以称为「高山茶」,海拔愈高,茶产量则愈少,高海拔的茶,冲泡时浸久苦涩味较轻、口感较甘甜丰富和耐泡度高等优点。茶叶采摘以春、冬二季最优。

在台湾目前最具指标性的高山茶是在海拔高度1800~2600公尺的大禹岭和梨山茶区,因高山寒冷每年产量只有在春冬两季,其它茶区茶叶均年采收5~7次,分别有早春、春茶、头水、二水、秋茶、冬茶和冬片等。在海拔2600公尺下生长的大禹岭茶叶,口感、香气、韵味皆为茶中之冠,可冲泡12次以上茶汤还甘甜,内含丰富果胶。

而台湾最知名的阿里山茶叶是观光客最喜爱的,阿里山茶区有梅山、瑞里、隙顶、龙头、瑞峰、太和、太兴等,其中以海拔略高(约1500公尺)的石桌最具代表。值得消费者需要注意的是,阿里山其实也有低海拔的茶叶,在您购买时需要留意。

海拔在一千公尺的高山茶区还有桃园拉拉山茶区、南投杉林溪、水里茶区、台东太峰等茶区;台湾一千公尺以下的茶区有鹿谷茶区、宜兰冬山、台北坪林、台东鹿野、花莲瑞穗、南投名间及南横籐枝只因不同茶区因气候、土壤的环境差异而影响茶叶香气及口感的丰富性

高山茶台湾高山茶外形美观整洁,色泽墨绿有光泽。台湾高山茶因产地不同,冲泡后各具独特的清香、茶香、果香、焦糖香等味道。台湾高山茶滋味醇厚,汤色橙黄,叶底柔嫩呈绿叶红镶边。

台湾高山茶的品质特点如下:海拔及特点:主要产区于台湾嘉义县阿里山山脉,海拔1000-2000左右,台湾民谣高山情歌词中“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直接呈现出此区的好山好水,好风景,茶好自然不在话下。另外阿里山、玉山、梅山的日出云海,各有特色,闻名世界!也投射出此地区所产的茶叶有其一定的质量与内涵,阿里山山区,早晚云雾笼罩,平均日照短,茶香气味香脱俗,如醇,甜美,茶汤碧绿透明,质如味美,喉韵生津,口齿留香,视为茶中上品。

海拔及特色:杉林溪茶区位于溪头风景区及杉林溪风景区,海拔1700-2300左右,其特性在于茶园皆种植于原始杉木林区,茶区昼夜温差大,土壤有机层非常肥沃,终年云雾缭绕,茶叶经雨雾滋养,香气高雅,余韵浑厚,茶汤色泽翠绿清澈,因在原始杉木林中孕育,特有杉味喉韵,浑厚高山气味,非常特殊。

海拔及特色:主要产地为台湾台中县梨山地区,海拔1700-2600左右山区。因海拔搞,长年温度低,早晚温差大,长年云雾笼罩气候寒冷,是标准高山茶生存条件,又因梨山地区盛产高山蔬果,梨山地区茶园多分布于果树中,吸收天然梨果香,叶肉鲜嫩,香气浓郁,滋味甘甜,茶汤水色蜜绿显金黄,耐泡,厚重带性,香气淡雅,滑润高雅,甜梨果香等特色。

高冷茶宝岛台湾,物产丰富。两百多年前,台茶由福建的乌龙茶种引种成功。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台湾的茶界创造了茶艺的概念。

台湾的茶经过了台湾茶艺文化的提升,以泡一壶好茶为乐的茶艺风盛行,提升了台茶在世界上的总体产品形象。后来台湾的茶农和茶商们又将茶艺文化中泡好茶、品好茶的理念,运用到茶的推销中。

台湾产茶地区比较多,著名的有七大产茶区。海拔高度,决定了台茶的口味。海拔越高,口味越佳、价格越贵。

巴蜀茶文化的形成历史


巴蜀茶文化的形成历史

巴蜀常被称作为业和的摇篮。六朝以前的史资料表明,的业最初兴起于巴蜀。叶的形成,与巴蜀地区早期的^***、风俗及叶饮用有着密切的关系。

巴蜀产历史悠久,并且在先秦时期就以地方特产的名义将作为贡品。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中载:"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于巴,爵之以子……丹、漆、、蜜……皆纳贡之"。

但巴蜀业在早期业史上的突出地位,直到西汉成帝时的王褒《僮约》中,才见诸记载。《僮约》中有"脍鱼?鳖,烹荼尽具"、"武阳买荼,杨氏担荷"的内容。前一句反映了成都一带,在西汉时不但饮已成风尚,而且在地主富豪家里,还出现了专门的饮器具。后面的一句,则反映成都附近,由于的消费和贸易需要,叶已经商品化,还出现了一定的叶市场。三国魏张揖所著的《广雅》一书载"荆巴间采作饼,成以米膏出之,……用葱姜芼之"。反映出巴蜀地区特殊的制方法和饮方式。

汉魏以后,巴蜀的业进一步发展,种和饮的范围进一步扩大。西晋张载的《成都楼》诗中有"芳冠六清,溢味播九区"的名句,说明在当时的地位,已居所有饮料之冠,而且的声誉也越来越大,饮之风向全国各地蔓延。

荷兰饮茶文化的由来


提起西方人饮茶,人们自然会联想起世界的茶叶消费王国—英国。其实,最初将茶叶传到欧洲的,是荷兰商船。

荷兰商人就凭借航海的优势,从澳门装运到中国的绿茶到爪哇,再转运到欧洲。刚开始,由于供需失失衡,茶价非常昂贵,一般人喝不起,茶仅是宫廷贵族和豪门、世家作为养生和社交礼仪的奢侈品。人们以喝茶来炫耀风雅,争奇斗富,于是,茶很快的风行了了整个上层社会,一些富裕的家庭主妇,都以家中备有别致的茶室、珍贵的茶叶和精美的茶具而自豪。

在富有的家庭,如果客人来,主人会迎至茶室,用至重的礼节接待。客人落座后,女主人马上会打开漂亮精致的茶叶盒,取出各种茶叶,拿到每一位客人面前,任凭他们挑选自己爱好的茶叶,放进瓷制的小茶壶中冲泡,每人一壶。早期的荷兰人饮茶时不用杯子,而用碟子,当茶沏好以后,客人自己将茶汤倒入到碟子里,喝茶时必须发出“啧啧”的声响表示了对女主人和茶叶的赞美。

随着人们追求喝茶的情趣、口腹享受等欲望的增长,饮茶之风几乎到了狂热的程度,有一些贵妇人,迷恋喝茶,终日陶醉在饮茶的社交活动中,甚至弃家不顾,引起人们的侧目,在18世纪初上演的喜剧《茶迷贵妇人》,就是对当时饮茶风尚的生动写照。这出戏更加助长了欧洲各国人民的饮茶风气。

到17世纪下半期,茶叶输入量骤增,茶价逐渐平抑,加上文人、雅士们对茶的歌颂、赞美,于是饮茶之风普及整个社会,人们还敦促商人,1巴达维亚总督,将茶叶的输入纳入正常的贸易渠道。到1734年,荷兰茶叶输入量已达885567磅。饮茶大众化后,不但以茶为生的商业性茶室、茶座应运而生。同时家庭中也兴起饮早茶、午茶、晚茶的风气,而且十分讲究以茶待客的礼仪,从迎客、敬茶、寒暄至辞别,都有一套严谨的礼节,既寓有东方人的谦恭美德,又含有西方的浪漫风情,融合了东西方的精神文明。目前,荷兰人的饮茶热虽已不如住昔,但饮茶之风依然存在,本地人爱饮佐以糖、牛奶或柠檬的红茶;而旅居荷兰的阿拉伯人则爱饮甘冽、味浓的薄荷绿茶,而在几千家的中国餐馆中,则以幽香的茉莉花茶最受欢迎。

目前,荷兰人的饮茶热已不如过去,但尚茶之风犹在。他们不但自己饮茶,也喜欢以茶会友。所以,凡上等家庭,都专门辟有一间茶室。他们饮茶多在午后进行。若是待客,主人还会打开精致的茶叶盒,供客人自己挑选心爱的茶叶,放在茶壶中冲泡,通常一人一壶。当茶冲泡好以后,客人再将苛水倒入碟子里饮用。饮茶时,客人为了表示对主妇泡茶技艺的常识,大多会发出“啧啧”之声,以示敬佩。

《“茶百戏”刘禹锡诗中的茶文化》一文由茶经网(cy316.com)茶叶常识栏目提供,我们力求提供优质的2022茶叶常识,以及准备大量关于茶叶常识的专题,如:茶文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