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多糖|茶多糖的加工工艺|茶多糖的理化性质

发布时间 : 2020-11-27
普洱茶多糖 乌龙茶多糖 金花茶多糖

【www.cy316.com - 普洱茶多糖】

茶多糖

茶多糖定义:

是一种酸性糖蛋白,并结合有大量的矿质元素,称为茶叶多糖复合物,简称为茶叶多糖或茶多糖(TeaPolysaccharide)。

其是蛋白部分主要由约20种常见的氨基酸组成,糖的部分主要由阿拉伯糖、木糖、岩藻糖、葡萄糖、半乳糖等,矿质元素主要由钙、镁、铁、锰等及少量的微量元素,如稀土元素等组成。

茶多糖生理功效

具有降血糖、降血脂、增强免疫力、降血压、减慢心率、增加冠脉流量、抗凝血、抗血栓和耐缺氧等作用,近年来发现茶多糖还具有治疗糖尿病的功效。

含量比较:

从原料老嫩看,老叶含量比嫩叶多。同种茶类级别低原料老,含量相对高。

不同茶类间,乌龙茶2-3%>绿茶1-1.5%>红茶0.5-0.1%(百分比含量是指占干茶重量的比例)

理化性质

1.溶解性

茶多糖粗品在85~90℃热水中的溶解度为76%。其水溶液呈浅褐色透明半稠状。该溶液与硫酸蒽酮、硫酸笨酚反应呈阳性。茶多糖不溶于高浓度的乙醇、丙酮、乙酸乙酯、正丁醇等有机溶剂。

2.热稳定性

茶多糖对热稳定性较差,表现在其水溶液随干燥温度增高,色泽变深,其中部分成分在高温下发生氧化。而且在热的作用下,糖类物质会发生降解,使多糖含量降低。

3.酸碱稳定性

在碱性条件下,茶多糖水溶液颜色加深且随碱性提高而加剧,并有丝状沉淀产生。

在酸性条件下,无此现象。但随酸性增强,茶多糖发生降解,含量下降。

制备工艺:

先期处理:茶多糖主要来源是成品干茶。通过将茶叶粉碎,在一定的温度下,先用酸性、中性或者弱碱性水浸提,再通过沉淀分离或柱层析分离,制备出粗品。

主要方法:

1.有机溶剂沉淀法茶多糖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较小通过有机溶剂沉淀的方法可将茶多糖与其他成分初步分离。用到的有机溶剂主要有乙醇、丙酮、乙酸乙酯等。

2.委铵盐沉淀法在酸性、中性或弱碱性条件下,一些季铵盐如溴代十六烷基三甲铵(CTAB)、十六烷基盐酸吡啶(CPC)能与茶多糖形成不溶于水的盐,以此把茶多糖与其他成分分离。再利用透析法得到较纯品

由爱收集整理,来源于网络:以下茶多糖研究现状:

中国对多糖的研究始于2O世纪70年代,且发展很快。由于多糖多种多样的生物活性功能以及在功能食品和临床上广泛使用,使多糖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研究日益活跃,成为天然药物、生物化学、生命科学的研究热点。茶多糖是茶叶复合多糖的简称,由糖类、果胶、蛋白质等组成,其中多糖部分包括阿拉伯糖、木糖、葡萄糖、半乳糖、半乳葡聚等水溶性多糖。具有降血糖、降血脂、增强免疫力、降血压、减慢心率、增加冠脉流量、抗凝血、抗血栓和耐缺氧等作用,近年来发现茶多糖还具有治疗糖尿病的功效[4]。清水岑夫(1987)研究发现,服用茶多糖链脲佐菌素诱发的高血糖小鼠血糖明显下降,最高下降率达40%;对正常小鼠腹腔注射茶多糖500mg/kg,给药7h后出现降血糖效果。王小刚等(1991)报道,分别给正常小鼠灌胃50mg/kg和100mg/kg的茶多糖,小鼠血糖浓度分别下降了14%和17%;而分别给正常小鼠腹腔注射25mg/kg和100mg/kg的茶多糖,其血糖浓度分别下降48%和52%,因此,不同给药方式降血糖的效果不同。Isigukik.等(1992)发现腹腔注射茶多糖可使大鼠的血糖下降;将茶多糖用于糖尿病的辅助治疗,所有患者的症状均有好转。TadadazuT.等(1998)对链脲佐菌素诱导发的高血糖模型大鼠用茶多糖灌胃,发现有明显的降血糖用用。据江和源等(2004)报道,茶多糖对正常小鼠及四氧嘧啶必糖尿病小鼠具有降血糖作用,这可能与茶多糖能减弱四氧嘧啶对胰岛β细胞的损伤或改善受损伤的β细胞的功能有关。

3.树脂法茶多糖是一种酸性多糖,而酸性多糖一般都能被相关树脂吸附,如DEAE-纤维树脂。然后通过不同的洗脱液可将茶多糖与其他成分分开。

小编推荐

茶多糖,文明病的克星?


茶多糖,主要集中在粗老叶和枝梗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很多陈年银针等老白茶和原料等级较低的寿眉白茶,呈现出茶多糖成分高的情况。

茶多糖在特殊酶的作用下,水解为单糖和双糖,具备一定的甜味。所以说很多老白茶更好喝的原因,就在于茶多酚被氧化,获得新的平衡与口感。这种辅助性特征与很多45岁以上中年男性和女性的适配度更高。

所以不同的人群,他们所针对的健康方向也是不同的,是由于茶的内在物质作用不同导致的,而这些多角度的方向体现在不同茶区、不同等级、不同品类中。

长期饮用白茶可促进脂肪分解代谢,有效控制胰岛素分泌量,分解体内血液多余的糖分,促进血糖平衡,有效地预防糖尿病。

当茶多糖遇到糖尿病

白茶中所含的茶多糖是一种酸性糖蛋白,并结合有大量的矿质元素,称为茶叶多糖复合物,简称为茶叶多糖或茶多糖。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茶多糖是茶叶治疗糖尿病时的主要药理成分。茶多糖主要由葡萄糖、阿拉伯糖、木糖、岩藻糖、核糖、半乳糖等组成。

在治疗糖尿病方面,粗老茶比嫩茶效果要好。有降血糖、降血脂、从而达到防治糖尿病的作用。所以,陈年寿眉对治愈糖尿病效果显著。

不“药”降血糖,实验结论说明

2011年,刘仲华教授和他的团队用白毫银针改善高血糖小鼠的临床病理症状实验。实验结果显示,高血糖小鼠模型组表现为进食量增大,而体重增加缓慢,在灌喂白毫银针茶叶水提物后,体重增加缓慢的情况得到改善。

小鼠血清中血糖的检测结果表明,高血糖模型组的血糖浓度显著增加,白毫银针各组和盐酸二甲双胍组的血糖浓度均比模型组显著降低。

从小鼠血清中胰岛素的浓度水平可以看出,与正常组相比,高血糖模型小鼠的胰岛素浓度显著降低,而白毫银针高剂量组和阳性药组,接近正常组的胰岛素浓度水平。

茶多糖与茶叶的关系?


在中国茶书和医书古籍中,对茶的医疗保健功能曾给予“万病之药”崇高评价。现代医学证实饮茶有益于健康。饮茶之所以有益于健康,与茶叶中富含茶多酚、茶多糖、茶氨酸、瞟呤碱等有效成分有关,对于上述有效成分的研究与开发利用目前已是茶学、食品科学、医学等领域的热点之一。相对于茶叶中其他有效成分,茶多糖的研究只是近20多年才有诸多报道。

茶多糖医学应用研究的历史及意义

1.茶多糖医学应用研究的历史

最早报道从茶叶中制备茶多糖并进行药理学实验的是苏联学者B.A.萨姆达克,他于1962年用茶多糖皮下注射大白鼠进行防辐射的功能研究。其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与天津市卫生防疫站合作,从茶叶中提取茶多糖,用小白鼠进行急性放射病的防治试验。由于当时的分离纯化技术的限制,那时所制备的茶多糖均含有脂类成分,脂类含量因制备方法不同而有很大区别,低的约含1o%的脂类物质,高的约含60%的脂类物质,因此自那以后乃至今天某些刊物仍称茶多糖为茶叶脂多糖。

20世纪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早期,随着人们对茶叶药理作用酶认识和现代分离手段的提高,茶多糖的制备工艺、理化性质、组成成分及药理作用等研究得到很大进展。中国药科大学王丁刚、中国海洋大学汪东风、广西大学黄桂宽等先后对茶多糖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从目前的研究结果看,茶多糖是一种酸性糖蛋白,并结合有大量的矿质元素,蛋白质部分主要由约20种的常见氨基酸组成,糖的部分主要是由4~7种单糖所组成,矿质元素主要由钙、镁、铁、锰等及少量的微量元素,如稀土元素等。由此可知,茶多糖的正确名称应是茶叶多糖复合物。因此,以前把茶多糖称为脂多糖是不适宜的。鉴于目前国内外对于天然产物中功能性多糖类分类尚无统一的标准,一般是按将某多糖从某产物中制备的就简称为某某多糖的习惯命名方法将其命名,如从人参中制备的功能性多糖称为人参多糖,从香菇中制备的功能性多糖称为香菇多糖。因此,茶叶中多糖复合物,也可简称为茶叶多糖或茶多糖(teapolysaccharides)。近几年来,研究和开发茶多糖的高校、研究机构及生产厂家较多,如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系、华中农业大学食品学院等。研究及生产茶多糖的厂家更多,如海南群力药业有限公司、江西绿康天然产物有限责任公司、湖南雅龙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等。

茶多糖医学应用研究的意义

据卫生部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中披露:到2000年底国内糖尿病发病率已上升至3.4%。目前中国已确诊的糖尿病人总数已达4000多万人。此外,尚有7000多万人为“候补糖尿病病人”(医学上称这些人为“糖耐量升高者”)。在亚洲,印度、中国与日本分居糖尿病高发国的前3位。在西方国家,降糖保健食品已发展成为一重要新产业。如在世界头号肥胖症/糖尿病高发国——美国,每年降糖保健食品市场销售额高达25亿~30亿美元。降糖保健食品品种达上百种之多。日本也是糖尿病高发国,2004年日本国内保健食品总销售额已突破1万亿日元,其中降血糖/减肥保健食品约占其中1-2成份额。在日本国民中喝降糖/减肥饮料已成为一种流行新时尚。仅厚生省(相当于中国的卫生部)每年新批准上市的降糖/降脂/减肥保健食品与饮料就有20~30个品种。因此,各国对开发防治糖尿病的药物和保健品都给予了极大关注。

中国及日本民间常泡饮粗老茶治糖尿病。据蔡鸿恩报道,茶叶愈粗老治糖尿病的效果愈好,有效率可高达70%。日本高山大学药学研究系森田经长达3年的反复试验,提出冷开水泡茶可治糖尿病。

森田曾对连续半年饮用以冷开水浸泡茶水的1300名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测试结果表明,有82%的病人血糖明显降低,大约9%的病人血糖完全恢复正常。

粗老茶为什么能治糖尿病?其药理成分的基础是什么?汪东风等自1991年起,对不同等级茶叶中的药理成分,茶多酚、儿茶素、咖啡碱及茶多糖等成分含量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发现茶叶等级与药理成分含量呈如下关系:不管是红茶还是绿茶,等级愈低原料愈老内含的茶多酚、儿茶素及咖啡碱等成分含量愈少(见表2.9、2.10)。六级茶与一级茶相比,茶多酚总量少20%以上,儿茶素总量少40%以上,咖啡碱少25%以上。但茶多糖则相反,随着茶叶原料老化含量增多,六级茶中茶多糖含量是一级茶的2倍左右。由此,汪东风等认为中国及日本民间常用粗老茶治糖尿病可能与内含有较多的茶多糖有关。

不同茶类的茶多糖含量也有较大差异,茶多糖以乌龙茶含量最多,约是红绿茶的1—2倍,而乌龙茶的原料是各类茶中最老的,这进一步说明了茶多糖含量与茶叶原料老嫩度有密切关系。红、绿茶均是六级茶,原料老嫩也相似,但加工方法不同,茶多糖含量也有差异,红茶为0.85土0.10,绿茶为1.41±0.06,乌龙茶为2.63±0.27。绿茶比红茶高约40%。

清水岑夫用链脲佐菌素诱致高血糖大鼠,用红、绿茶水浸出液饲喂,结果红、绿茶水浸出液均有降低大鼠血糖之效果,但红茶效果不如绿茶。这一结果与汪东风等分析所得的红茶中茶多糖含量明显少于绿茶的结果一致,这也说明了茶多糖可能是治糖尿病的药理成分。

为进一步证实粗老茶治糖尿病的药理成分就是因为含有丰富的茶多糖。汪东风等将茶多糖提取后用实验动物做了大量的药理试验,药理试验证明了茶多糖具有降血糖、血脂等作用。日本学者Isiguki等用大鼠进行腹腔注射茶多糖提取物,也得出使大鼠血糖含量下降的同样结果。他们还将茶多糖粗提物配制成饮料供糖尿病患者饭后饮用。临床试验结果表明,在饮用4周后患者的血糖含量明显下降,血清中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也有下降的趋势,所有患者的糖尿病症状都有所好转。另外,茶多糖具有促进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功能,从而增强机体的自我保护能力;茶多糖还能使血清凝聚素抗体数增加,从而增加机体的免疫功能等作用。而机体免疫等功能的增加又会加快糖尿病患者的康复。

众所周知,粗老茶由于口感及外形差,因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愈来愈难以销售,严重影响了中国茶叶的发展。日本现已从粗茶中大量提取茶多糖作为其他各种降糖保健食品的原料,或将茶多糖与其他各种降糖植物提取物一起开发成各种降糖保健食品。中国有关厂家也将茶多糖粗品开发出降糖保健品。随着茶多糖医学研究的深入,茶多糖的开发利用将会得到进一步提高,粗老茶将成为开发治疗糖尿病制品的宝贵原料。这对促进中国茶业发展和保障人们身体健康都有重要的意义。

茶叶中的茶多糖到底能不能降血糖血脂、抗辐射?


糖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碳水化合物。

减肥的朋友很明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糖分的摄入,对于减肥来说有一定的成效。

糖普遍存在与生物体中,茶叶也不例外,糖类在茶的鲜叶中大约占据了其干物质的20%~25%。当然,茶叶中的可溶性糖分比例较少,减肥的朋友关于饮茶摄入量这点完全不用担心。

茶叶中的糖类化合物按照水解程度大致有这么几类:

单糖:不能被水解成更小的分子,也就是糖类中能被水解成的最小分子

寡糖:双糖、三糖、四糖

多糖:多个单糖分子缩合在一起就是多糖

茶多糖:多糖+矿物质+蛋白质

从能溶于水这点来看:

单糖和双糖都能溶于水,且具有甜味,影响茶汤的滋味和浓度。我们平常饮茶所说的回甘,就是单糖和双糖的甜味发挥的作用。

我们平常闻到的茶的香气也有单糖在加工过程中参与的作用,板栗香、甜香、焦糖香等都有单糖的体现。

多糖就不同了,多糖不溶于水,像是淀粉、果胶、纤维素等就属于多糖,没有甜味。不过多糖在后期的加工中会在水解酶的作用下水解成可溶性糖,比如形成的麦芽糖(双糖)、葡萄糖(单糖)等。

茶多糖是复合多糖,是一种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的酸性蛋白唐,不仅含有多糖,还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和矿物质。茶多糖的稳定性差,温度过高就会是一部分物质丧失活性,一般用冷泡法进行冲泡,茶多糖的活性会更强。

不同茶类中茶多糖的含量:

粗老茶叶的茶多糖含量大于高嫩度茶叶。绿茶芽叶较嫩,茶多糖含量可能就没有乌龙茶和黑茶含量多。

我们也常听说茶多糖的降血脂血糖的功能,那么它是怎么调节人体的血糖血脂的呢?真的可以调节吗?

可!以!

降血糖:

持续性高血糖是糖尿病患者的生理机能基本体现。人体胰岛素供应不足或者无法发挥作用,就会引发高血糖症状。

而茶叶内的茶多糖与促进胰岛素分泌药物一同使用,能够增强药物的降血糖效果,有助于帮助治疗糖尿病。

降血脂:

曾经有一项实验:给小白鼠喂食茶多糖,发现小白鼠血液中的总胆固醇、中性脂肪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浓度均有所下降,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所增加。

由此可见,茶多糖能够通过调节血液中的胆固醇以及脂肪的浓度,起到预防高血脂、动脉硬化的作用。

抗辐射:

茶多糖能保持人体血色素的平稳,具有明显的抗放射性伤害、保护造血功能的作用。

当然,茶多糖还具有增强免疫功能、抗凝血、抗血栓、降血压等功能。

茶叶中的物质变化万千,对于人体的功能作用也妙不可言,这大概茶叶存留至今的原因吧!

黑茶四宝:冠突散囊菌、硒元素、锗元素、茶多糖


冠突散囊菌

属益生菌,是茯砖茶在特定温湿度条件下,通过“发花”工艺长成的自然益生菌体,俗称“金花”。在国家标准中,茯砖茶是唯一要求“冠突散囊菌”这项指标的黑茶类品种。

金花——这个地球上新发现不到30年的微生物。过去只在千年灵芝上偶尔发现过。尤其在湖南安化黑茶中的茯砖茶、千两茶中,“金花”生长极其茂密,这是安化黑茶所独有的益生菌种。

硒元素

(一):硒的抗氧化功能

氧化是一种自然现象,就像铁管生锈。人体内也存在着氧化现象,正常的氧化反应是生命活动中必须的,然而过度的氧化反应会给人体造成损伤,医学上称之为“氧化损伤”,研究发现氧化损伤的元凶是“自由基”。自由基有很强的氧化反应能力,通过氧化作用攻击所遇到的生命大分子,使体内大分子物质(核酸、蛋白质、脂肪、糖)发生过氧化变化、交联或断裂,引起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破坏,导致人体组织损害和器官的退行性变化,最终成为机体衰老和诱发各种疾病的重要原因。

(二):硒与疾病

1、癌症

当人体出现肿瘤细胞时,人体的防御系统调动硒作用于肿瘤细胞,肿瘤细胞内线粒体是硒发生作用的主要部位之一。硒使肿瘤细胞在体内的增值力减弱,控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分化,而对人体的正常细胞无不良作用。肿瘤组织之所以大量积聚硒,是因为机体发挥了硒的抗癌功能。

硒被奉为“抗癌之王”,美国人防癌措施是每人每天补充200微克硒。癌症患者的血硒含量比一般人低3-6倍,更需要及时补硒。硒是癌细胞的杀伤剂,硒通过提高癌细胞中环腺甘酸的水平,形成抑制癌细胞分裂和增值的内环境。

2、心脑血管疾病

心脏是对硒十分敏感的器官。硒含量与心血管状况密切相关,却硒是引起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定量补硒能保护心肌细胞、防止心肌纤维化,改善心室收缩的舒张性能,调整心率失常。补硒能够防止心脏的缺血缺氧性损伤。含硒的酶能消解动脉管壁损伤处聚集的胆固醇。

3、糖尿病

缺硒是糖尿病的诱因之一。定量补硒可以防止过氧化物对胰岛细胞的损伤,保护和恢复胰岛细胞正常分泌与释放胰岛素的功能,从根本上保证胰脏的正常功能。

硒本身就具有和胰岛素同样的作用,可以不依赖胰岛素降调节体内的糖分。并且补硒可以延缓、减轻、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4、肝脏疾病

硒对肝脏有很强的保护作用。硒能保护肝细胞膜结构不受过氧化物的伤害而完整无损。大量研究表明,病毒性、慢性迁延性、慢性活动性肝炎及脂肪肝、肝硬化患者体内血硒水平显著比正常人低。

及时补硒能够改善肝细胞环境,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恢复肝细胞的解毒功能,补硒有助于提高肝脏自身的抗病能力。

5、哮喘

硒能够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哮喘,哮喘病人在补硒之后,其临床症状发生好转,哮喘减轻,痰量减少,肺内喘鸣音减少或消失,肺功能有显著改善,尤其是小气道阻害明显减轻。

6、前列腺疾病

硒能使白细胞的吞噬、杀菌能力提高2倍,并延长白细胞的寿命,这不仅提高了前列腺局部的抗感染能力,也防止了致病菌在与前列腺毗邻的精囊、尿道、输尿管等处相互播散、防止其他炎症的并发,而且可以使前列腺体组织由于长期炎症刺激形成的疤痕软化,血管疏通,改善其血液循环。补硒既可控制炎症又可控制增生,也防止患者因大量使用抗菌素而引起的副作用。

7、胃肠炎、便秘

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等疾病归根到底是肠胃内细菌、自由基等病毒在作崇。硒不但能够消除胃肠内的过氧化物和自由基,直接抑制肠道病菌群,还能调节胃肠道内的平衡,修复和保护胃黏膜,防止其癌变。定量补硒还能使便秘患者轻轻松松地解除痛苦。

8、眼疾

科学家发现,视力敏锐的山鹰眼中含硒量非常高,约是人的100倍。人体缺硒会导致视力下降和许多眼疾如:白内障、视网膜病、夜盲症等的发生。其中白内障患者眼中的含硒量只有正常人的1/6。

9、不育症

中国农科院调查显示,津液中的硒含量是血液中的10倍,患不育症的人群有54.6%处于缺硒状态。动物实验表明,缺硒时雄性睾丸中积累液体及被破坏的精子,引起雌性动物处于早期胚胎发育阶段的是胎儿死亡。因此,硒可以保护精子不受氧化损伤,提高受孕的能力。

锗元素

锗可以抗癌,锗是有强大启动白血球作用的物质,由于白血球的辨认灵敏度提高了,癌细胞等就逃不过白血球的吞噬了。锗则可以诱发人体产生更多的干扰素,进而抵抗病毒,并防止病毒扩散或增加。锗能够使体能保持充足的氧,从而维护人体的健康。锗可均匀地分布在各器官组织中,24小时完全排出体外。

临床研究发现,锗对抗肿瘤、治疗老年痴呆、增强免疫功能、延缓衰老、预防及治疗动脉硬化、降低血液粘稠度、抗类风湿关节炎、调节内分泌、止痛消炎、降血压、治疗骨质疏松、调节内分泌、治疗慢性肝炎等方面有着显著的效果。

湖南安化黑茶中的“锗”元素的含量远远高于其他任何茶种,长期饮用黑茶,能够有效预防癌症的发生,抑制多种病变,全面提升身体的免疫力。

茶多糖

中国和日本民间都有用粗老茶医治糖尿病的传统。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茶多糖是茶叶治疗糖尿病时的主要药理成分。

茶多糖主要由葡萄糖、阿拉伯糖、木糖、岩藻糖、核糖、半乳糖等组成。一般来讲,原料愈粗老茶多糖含量愈高,等级低的茶叶中茶多糖含量高。在治疗糖尿病方面,粗老茶比嫩茶效果要好。

(1):降血糖作用

糖尿病是以持续高血糖为其基本生化特征的综合病症。各种原因造成胰岛素供应不足或者胰岛素无法发挥正常生理作用,使体内糖、蛋白质及脂肪代谢发生紊乱,血液中糖浓度上升,就发生了糖尿病。

口服或腹腔注射茶多糖具有降血糖效果,这个效果在投给后10小时左右出现。24小时后降血糖效果消失。茶多糖与促进胰岛素分泌药物一同使用,能够增强药物的降血糖效果。用低于50度的温水泡茶,茶汤中茶多糖含量较高,对降血糖有效。

(2):降血脂作用

给小鼠喂茶多糖,能使血液中总胆固醇、中性脂肪、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浓度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都能增加。

茶多糖能够通过调节血液中的胆固醇以及脂肪的浓度,起到预防高血脂、动脉硬化的作用。

(3):抗辐射作用

茶多糖具有明显的抗放射性伤害、保护造血功能的作用。小鼠通过丁射线照射后,服用茶多糖能保持血色素平稳,红血球下降幅度减少,血小板的变化趋于正常。

随着科技的发展,大量电器进入家庭,人们接触电磁辐射的时间越来越多,多饮茶能够预防长时间、低剂量的辐射对人体造成的危害。

另外,茶多糖还具有增强免疫功能、抗凝血、抗血栓、降血压等功能。

白毛猴茶的加工工艺!


白毛猴茶是一款历史名茶,创制于民国初,加工方式是按照乌龙茶加工工艺制作的,成品茶外形条索粗壮卷曲,白毫显现,犹如毛猴静伏而得名。内质毫香鲜爽纯正,滋味醇和微甘,汤水清绿泛黄,叶底嫩绿、完整、匀净、无杂。

白毛猴茶的制作,是介于绿茶和白茶之间,当地人称之为是“白绿”,制作工艺成品茶讲究的是“保毫”、“做形”,内在着重萎凋适度,这样促使了白毛猴茶味道上茶香味清醇,滋味香浓,饮用口感好。

《白毛猴茶的制作工艺》

1、采摘

采摘时间是在春季清明前后,选择状实、年龄比较大的茶树,采摘标准是肥壮的一芽二、三叶,茶叶的嫩梢;采摘严格,不采损伤叶,要求保存茶叶完整。

2、萎凋

采摘回来的鲜叶,需要及时的处理;在微弱的阳光下进行复式萎凋,采用的是直接室内萎凋,薄摊放在住席,需要耗时16-18时,使芽叶中多酚类进行部分酶性氧化,除去苦涩味,萎凋至水分失重25%~30%之时,叶色转暗绿,梗皮皱缩,白毫显露,毫毛如银,叶质柔软如棉,梗折不脆断为适度,过度易红变,不足则叶多青绿,失去传统风格,影响质量。

3、杀青

杀青锅温掌握在140~150度,先扬炒后闷炒,炒至叶色转青,梗带青黄,手握芽叶柔软,散发青香,无青臭味为适度,即可起锅。

4、揉捻

杀青叶摊凉散热后进行轻揉,与一般揉捻稍异,是揉搓和茶团旋转相结合,操作轻巧,注意保毫,并结合解决做形,搓揉至条索卷曲,历时约5~8分钟,揉好的湿茶团,每团约50~500克。

5、初烘

每焙笼可焙小茶团10~15个,将小茶团排列在焙笼中,温度100~110度,焙至五六成干,以茶条不粘手时为适度。

6、复烘整形

复焙刚开始时,温度掌握在50~60度,边焙边做形,使全部茶条卷曲似小猴。复焙温度不宜过高,以防止芽毫脱落,但也不宜过低,太低水分蒸发太慢,色泽闷黄不鲜,复焙到八九成干时,火温降至40~50度,一直焙至足干。最后经拣剔梗片,即可装箱。

《白毛猴茶品质特征》

白毛猴品质特征是外形肥壮卷曲,色泽铁灰,白毫显露,状若毛猴静伏,汤色橙黄清澈,味醇香清。

以上就是关于白毛猴茶的制作方法,还有品质特征介绍了。大家看完以后,都知道这款茶叶的加工是按照乌龙茶加工方式制作的,是一款品质相当不错的乌龙茶,内外品质兼优,冲泡后茶香四溢,大家可以试试哦。

中国黑茶的加工工艺


工艺是黑茶分类最主要的分类原则之一。也正是因为工艺的不同,围绕黑茶的分类才产生了极大的争议。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简明扼要地概述黑茶的工艺,来阐述黑茶的加工原理。所有五大黑茶都被分作初制工艺和精制工艺两大阶段。

所有的黑茶都标榜自己的加工工艺复杂,这是事实,核心在于茶叶加工的目的就在于让其成为可供饮用的饮品。细嫩的原料只须经过绿茶简单却又精妙的工艺就可以实现。对于粗老的黑茶原料来讲,源自绿茶的工艺不足以让其成为可口饮品,需要增加工序,采用更复杂的工艺才能达成这一目的。

也正因如此,黑茶不断深化工艺步骤,造就了在所有的茶类中工艺最为复杂,也保留了完整的初、精制工序。从鲜叶到毛茶的加工被称为初制工艺。黑茶毛茶类的初制工艺毫无疑问是从大宗绿茶工艺演变过来的,现在普洱茶的原料仍然延续的是晒青绿茶的工艺。其他的黑茶事实上也有用大宗绿茶加工工艺的,比如四川藏茶的毛茶,广西梧州的六堡毛茶等,既有炒青,亦有烘青、晒青的工艺。

而除开普洱茶的原料晒青毛茶之外,四川的藏毛茶、湖南的黑毛茶、湖北的老青茶与广西的六堡毛茶,在初制工艺中都强调渥堆,区别只在于发酵程度的轻重,究其本质并无差别。从毛茶到成品茶的加工被称为精制工艺。初制工艺的水平越高,精制工艺的难度越低,反之亦然。

众多黑茶之所以后期精制工艺繁复,全在受到原料与初制工艺的限制,实质属于先天不足后天弥补。近年来以名山头古树普洱生茶为代表的茶质的飞升,脱离大宗茶而跻身名优茶品质行列,全在于原料与初制工艺的精细化。这也是面向未来,其他黑茶品质提升的必由之路。

黑茶加工工艺中的核心在于发酵。脱胎于大宗绿茶的晒青毛茶制成的普洱生茶,历史上曾经无意中将发酵完全交付于自然陈化发酵。普洱熟茶则经过精制工艺发酵后,再交付于自然发酵。藏茶、青砖茶、安化黑茶、六堡茶,至少需要初制工艺毛茶发酵一次,精制工艺再发酵一次,最后交付自然陈化发酵。

发酵只有次数的多寡,时间的长短之分。本质上都属于高照教授所说以黑曲霉菌为主的转化,都有越陈越香的特点。黑茶中的发花技艺源自陕西泾阳,传到湖南安化,复又传回陕西,周而复始,现在已经扩散到各大黑茶产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