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海到昆明 阮殿蓉的普洱茶创富之路

发布时间 : 2020-11-30
云南勐海普洱茶 东创普洱茶 勐海味普洱茶

云南勐海普洱茶。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勐海到昆明 阮殿蓉的普洱茶创富之路”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勐海到昆明 阮殿蓉的普洱茶创富之路”相关知识!

功夫茶具

在2002年的广州茶博会上,云南普洱茶商人王霞的公司制作的“普洱茶王”拍卖出天价,震惊了全国,也释放出普洱财富抢夺战的信号,这可能算是普洱茶吸引大批民间投资者进入普洱茶市场的一个契机。在许多普洱茶商的印象中,从此之后,第一批以茶为生、靠茶“发家”的民营企业家才逐渐冒出头来。

被动进入茶行业

从“不亏钱就是好厂长”到创办自己的普洱茶品牌,阮殿蓉可以说见证了云南普洱茶业的兴衰,并且一直身在其中发挥了巨大的影响力。

“不懂茶、很少喝茶,甚至分不清红茶绿茶。”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时任中外合资的云南振思铁合金矿业有限公司中方代表、第一副总经理的阮殿蓉,被州政府的一纸调令,于1998年11月安排到了勐海茶厂做厂长。

“当时的勐海茶厂是一个常年亏损的老国有企业,如何扭亏为盈,成为我进入勐海茶厂的第一要务。”面对百废待兴的企业,阮殿蓉提出了三个理念:重建勐海茶厂的企业文化、重塑勐海茶厂的企业形象、重铸勐海茶厂的企业精神。

“初到勐海茶厂时,整个茶厂的生产规模为7500吨,实际产量为3000吨左右,以滇红、滇绿为主,当时的普洱茶产量只有600吨到800吨,只占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左右。”阮殿蓉面对的现实是,全厂账面上只有8000元,欠茶农的茶款达1590多万元,乡村的收购单基本都是白条。无奈,阮殿蓉带领三个人,利用12天的时间,跑遍了勐海茶厂的东北、西北、华南市场。这一跑让她发现了勐海茶厂的怪现象:“红茶及绿茶每生产1公斤要亏损1到2元,产量却很大,普洱茶略有盈利,却生产得少,出现供不应求。”

经过一番考察,阮殿蓉立即停止生产滞销的红茶、绿茶,并将红茶、绿茶车间改造成普洱茶车间,为此后勐海茶厂扭亏为盈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阮殿蓉看来,勐海茶厂是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制茶企业,生产了不少号称“茶中之茶”的普洱茶精品。也就是说,茶厂本身并不缺乏一流技术人才。于是,为了能将一些传统制茶工艺传承下来,阮殿蓉返聘了一批经验丰富的离退休制茶师傅传经送宝,并请云南农业大学的老师和台湾著名普洱茶文化专家邓时海教授授课。此外,阮殿蓉不仅组织人撰写以勐海茶厂为主线的第一本云南普洱茶专著《普洱茶记》,而且在云南电视台做了专题宣传片《普洱茶香勐海之上》,从文化上大大提高了勐海茶厂的知名度。终于在2001年,勐海茶厂在她手中扭亏为盈,并在当年实现了10年以来最好的业绩。

在昆建立自己的茶企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2002年1月,阮殿蓉断然辞去了勐海茶厂厂长一职,离开勐海茶厂。阮殿蓉来到昆明,“照我的想法,在昆明我可以更加从容地去挑选一项工作,宁静地度过自己的一生。可是,在从事了一段时间的法律诉讼工作后,我仍然难以割舍对普洱茶的追求。”本着对普洱茶行业发展前景的看好,阮殿蓉在那年的6月,在昆明创办了云南六大茶山有限公司。

“当时昆明的茶叶行业,并不像今天这么成熟,能叫得响的企业都没有几家,更不要说是民营的。”阮殿蓉回忆,除了昆明茶厂、云南茶厂等国企,民营企业就只有海湾茶厂等为数不多的几家企业。

然而正是因为当时茶叶行业并不景气,才让阮殿蓉自创的品牌得到了“六大茶山”这个名字。“六大茶山”就是普洱茶极品的产地,清代遗存的“金瓜贡茶”、光绪年间生产的“普洱茶王”福元昌圆茶、同庆号老圆茶、鼎兴圆茶、末代紧茶等茶中精品,无一不产在六大茶山上。

为让自己的企业拥有六大茶山传承下来的内涵,阮殿蓉针对“江南六大茶山”和“江北六大茶山”之说,采集了易武山、南糯山、邦崴山、攸乐山、班章山和倚邦山上的上等茶,生产出系列野生茶饼及三十余种纯正普洱茶,其中“佛海银毫饼”和“六山春尖饼”两个产品2002年一面市,即被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授予“普洱茶国际名优产品金奖”,为广大茶人所瞩目,也让“云南六大茶山有限公司”崭露头角。

为了使生产出来的产品有销路,在公司成立之初就在广州、北京、上海等城市开了经营部,而在那个年代这也算是云南茶叶企业所迈出的向外发展的第一步。

为了扩大再生产,阮殿蓉于2005年投资1000万的六大茶山勐海茶厂开工建设、2006年六大茶山宜良茶厂开业、2007年3月投资1.2亿建设的六大茶山凤庆茶厂正式投产。

然而在云南茶产业进入快速发展的关键时刻,由于少数企业围绕收藏主题恶意炒作哄抬普洱茶价格,使得普洱茶在2007年遭遇了强烈寒流,价格也从年初的市场高位大幅下跌。“半年的时间,公司利润也大幅缩水,经销商也从300余家一下变成了100多家。”阮殿蓉说。不过,她始终坚持走品牌发展的道路,坚持以质取胜,从源头的原料茶叶基地建设,到中间的生产加工环节,以及终端的销售、售后服务,均高标准、严要求,规范经营管理。

“现在产值也恢复到了几千万,经销商也增加到200余家。”阮殿蓉坚信,是自己稳扎稳打的作风让六大茶山从普洱茶市场低潮中挺了过来,而整个行业也会有更成熟的发展。

茶艺表演

文化茶商的财富观

研究普洱茶与茶文化,做生意,出书,在昆明的普洱茶界,并不乏这样的文化茶商。张明春就是这样的茶商,他甚至不承认自己是茶商,他并没有期望普洱茶带给他多大的财富,普洱茶对他来说就是兴趣。无心插柳的茶企

1994年的一个傍晚,张明春与好友吃完饭本打算去打牌。他们进了一家茶室,刚巧里面的一个资深茶文化学者正准备开始冲泡和讲解茶品。张明春因此坐下来听一听,一听就是5个小时,那一天之后,就“陷”了进去。

张明春依旧念念不忘当日的茶香、茶韵,“茶文化的魅力之大、内容之丰,源远流长、深不可测。”自此,张明春便开始大量研究茶文化书籍、茶类、茶具、茶友……慢慢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了业余发烧友。

张明春觉得既然自己的大部分精力都已经投入到了茶上,倒不如自己开一家茶馆。于是,2000年,位于宝海公园旁边的葳盛茶艺馆开张了,慢慢的,茶馆运转上了轨道。随着对普洱茶的深入了解,张明春开始对许多经销商的茶品都不满意,他觉得经销别人生产的茶品,自己就不能保证品质,许多云南普洱茶的好处也还有待挖掘。因此,张明春2004年正式注册了葳盛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开发普洱茶产品。

靠文化汇聚物质财富

云南的茶叶企业,已经从1998年的五六百家,发展到今天的上万家。但是张明春认为,这其中深挖茶文化、将盈利与茶精神传播统一起来的却不多。

可以说,张明春的“卖茶经”是选择了一条和多数茶企不同的路数。“人家讲普洱茶的生产量是用火车皮,我们将只讲片。”计量单位的不同,代表了张明春做茶的理念——贵精不贵多。张明春说,他的茶企不讲宽,只讲厚,只要把普洱茶的根找对挖深,加以推广,树立起品牌,自然能靠文化汇聚物质财富。wWW.cy316.cOM

所以,张明春从不认可自己是“茶商”,张明春说,至少目前,他还没有把公司做上市的野心,只要经济收入能够满足公司的正常运行和稳步发展就够了。比起谋划公司扩张,张明春老师更多的时间,则用在普洱茶文化的研究、交流和推广上,张明春已经以个人名义出版了几本书。

普洱茶业恢复并非一年能做到

张明春印象中,整个云南的普洱茶热,是从2004年后才开始的,直到2007年下半年达到顶峰。1988年云茶原料也曾出现过一次抢购风,张明春说那时应该是因为刚刚改革开放,省外尤其是沿海省市的商人出口茶叶的速度加快,故寻到云南来收购。但动作过大,随后许多云南的国营制茶厂因原料积压而陷入被动,云茶也就安静了下去。

十几年过去后,随着云南普洱茶在广东等地的大受欢迎,茶行业内的民营茶企由少变多,云南茶业出现了百花齐放的态势,云南普洱茶才再度成为茶界宠儿。但与此同时,一些良莠不齐的企业、商人也自然进入市场,受其中巨大的利益所驱使,炒茶的人也开始出现。

“我2006年接受采访时,就说过普洱茶本身不是个神话。”张明春说,但无奈的是,那时云南普洱茶却正在人为地朝着“伪神话”飞奔。

不过,张明春还是愿意客观地回望2007年,炒茶让刚刚兴起的云南普洱茶业受到了致命打击,但同时也让这个茶种家喻户晓。炒茶的人沉寂下去了,但喝茶的人并没有走。经历了2008、2009两年的蛰伏,云南普洱茶今年已经开始现出生机。张明春说,当然这还是要理智地来看。2007年至今,这个行业内的从业人员和普通消费者已经基本恢复了理性,但张明春认为,理性是不够的,只有做到理智选择,才能带动普洱茶恢复发展,回到正轨上。而今年全国性的气候原因导致茶叶减产,正是这样一个契机。张明春分析,全国其他的茶叶产地因为减产导致绿茶之类的茶种价格都接近翻番,而普洱茶同样也减产了,但因为它饮陈茶的特性,却刚好给几年前市场上积压的那些普洱茶存货重入市场的机会,从而保证货源。因为其他茶种量少价高,就有可能使一部分消费者转而尝试普洱茶。

今年是否算是回暖在张明春看来并不重要,因为他知道,重拾理智的普洱茶业想要复原并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非一年就能做到。

茶经网扩展阅读

从南方丝绸之路到茶马古道


在中国五千年灿烂文明史上,历史浓墨重彩地绘制了一条条通往印度、欧洲,甚至非洲的道路,即北方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和南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

据司马迁《史记》记载,元狩元年(前122),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张骞历尽艰辛回到长安,向汉武帝报告,在大夏(今阿富汗北部)看到了蜀国的布匹和邛竹杖。由此推测,在官道尚未开通之前,大汉的西南方早已存在一条由蜀地通往身毒国(今印度)、大夏的民间商道。

西南早期商道的形成

现在的人们对于西南早期商道的开通时间已难以考证,然而从中外资料中不难查阅到相关记载。英国人哈维的《缅甸史》、霍尔的《东南亚史》等著作中谈到,公元前2世纪以来,中国经缅甸的商业通道有:循伊洛瓦底江为一道,循萨尔温江为一道,尚有一道循亲敦江经曼尼坡乘马需三月乃至阿富汗。商人以中国丝绸等名产换取缅甸的翡翠、木棉,印度的犀角、象牙和欧洲的黄金等珍品。学者方国瑜据战国楚墓出土的“料珠两件”推断,此类物品应是从该道由印度传来,古道最迟于公元前4世纪已开通。季羡林在《大唐西域校注》中谈到,自公元前2世纪开始,此道与长安通印度的道路并存,是西南的“蜀身毒道”,是战国至汉晋时期以云南为枢纽的中印通道。印度古籍乔底利耶的《政事论》记载,公元前4世纪印度孔雀王朝时期有产自中国的“成捆的丝”,可见中国内地的丝织品或先传到云贵地区,后经滇缅通道传入印度。

南方这些早期的商道,主要以丝绸贸易居多,因此,学界习惯称之为“南方丝绸之路”。然而,南方丝绸之路不只是一条运输丝绸的商贸通道。据唐代僧人义净《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记述,来自川、滇的糖、布、线、粉丝等生活日用品被运输出去,而来自康藏及周边地区的马匹、皮毛、藏金、藏红花、麝香、贝母、鹿茸、虫草等也随着这条路来到川、滇等地。

晚期,南方的商道则更多以茶叶、马匹等贸易为主,茶叶被藏族同胞接受后,云南边销茶也因主要供应康藏地区民族的饮用而得名。藏区和川、滇边地出产的骡马、毛皮、药材等,与川、滇及内地出产的茶叶、布匹、盐、日用器皿等,在横断山脉的高山深谷间来来往往,川流不息,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日趋繁盛,形成一条延续至今的“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的兴衰

在民间,“茶马互市”雏形约出现在南北朝时期,唐代形成了特定规则,互市的情形也多见于史书记载。据史料记载,中国茶叶最早销往海外,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此时,内地商人与北方民族在边境通过以茶易物的方式向土耳其输出茶叶。隋唐时期,随着边贸市场的发展壮大,加之北方丝绸之路的开通,中国茶叶以茶马交易的方式,经西域等地向西亚、北亚和阿拉伯等国输送,中途辗转西伯利亚,最终抵达今俄罗斯及欧洲等地。

唐宋时期,喝茶之风日盛,茶叶也逐渐进入藏区及周边地区人们的生活。因康藏属高寒地区,平均海拔在三四千米以上,人体需要摄入大量高脂肪食物以补充热量,藏民主要以糌粑、奶类、酥油、牛羊肉为主食,蔬菜极少,肉食的消化成为了很大的问题,且糌粑性燥热。而茶叶的出现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茶叶既解油腻,又防止燥热,在长期的生活中,藏民形成了喝酥油茶的习俗,藏族古谚语所说:“加察热!加霞热!加梭热!”翻译成汉语即是:“茶是血!茶是肉!茶是生命!”然而,藏区并不产茶。在内地,民间生产生活和军队征战均需大量的骡马,但内陆也大多不产马,而藏区和川、滇边地却产良马。于是,物产的地域特点促使具有互补性的茶和马的交易即“茶马互市”应运而生。

宋初沿边州郡“市马”成为定制,大规模的茶马交易形成,西北藏族地区成为宋朝马源的主要基地。北宋前期先在成都、秦州(今甘肃天水)各置榷茶司、买马司,后合为茶马司,其后又在成都设都大提举茶马司。元代时,官府废止了宋代实行的茶马治边政策。由于元朝是马背上得天下,马源充足,购置战马已不是其主要战略意图,对外的茶叶贸易量大为缩减,但西北少数民族、西南周边属国对茶叶仍有大量需要,由于没有大规模的双向贸易刺激,单向交易较为普遍,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贸易的繁荣。总体而言,元朝茶叶贸易并不兴盛。

到明代,茶马政策又得以恢复。朝廷通过与吐蕃的“茶马互市”获得大量的战马,而藏人也同时得到生活的必备品茶叶。朝廷在西南、西北大量设置茶马司,朱元璋曾立法明令禁止私茶出境。到了明朝后期,私茶贸易大量增加,禁令越多走私越甚,利益也越大,茶马互市也到达了极为繁盛时期。明太祖洪武年间,上等马一匹最多换茶叶120斤。明万历年间,定上等马一匹换茶三十篦,中等二十,下等十五。明代文学家汤显祖在《茶马》中写道:“黑茶一何美,羌马一何殊”,“羌马与黄茶,胡马求金珠”。足见当时茶马交易市场的兴旺与繁荣。

清朝继承和发展了明代的茶马管理制度。清初,为大量扩充战马的需要和获得茶马交易带来的巨额税收,清政府推出了严苛的贸易管控措施,在各地广设茶马司,推行“茶引制”,并在政策上进行了重大改革。顺治十八年(1661),五世达赖请求在云南胜州(今永胜县)设置互市,得到了清政府的允许,云南产的大叶种茶得到大量推广,出现了近十万亩茶园。雍正七年(1729),清政府对西双版纳进行改土归流,设置了普洱府,并在思茅开设了总茶店,由政府垄断经营。雍正十三年,朝廷在云南实行“云南茶法”:朝廷准许在云南每年发“茶引”三千,每“引”购茶一百斤。而且规定交易之茶需为圆饼状,每个圆饼重七两,七个圆饼为一筒,每筒四十九两,每筒征税银一分,每张“茶引”可买三十二筒茶,上税银三钱二分,永为定制。茶法实行后,推动了茶叶的发展,收税、过关检查较为方便,统计茶的重量只用数数即可,不按规定数量做饼茶的茶商、茶农会受到严格惩处。至清代,茶马治边政策有所松弛,私茶商人较多,在茶马交易中则费茶多而获马少。雍正十三年,官营茶马交易制度终止。

民国时期,除官营占较大比重外,民间交易也极为繁盛。二战时期,茶马古道成为中国通往外界的主要通道,于是茶马贸易再次达到了鼎盛。二战结束后,由于地理条件、经济地位所限,以及现代运输条件的不断改善,茶马古道渐渐被荒废,只存在乡村间的短途运输。茶马贸易虽淡出了百姓的生活,但这条繁荣了十几个世纪的商道留下了独特的文化记忆,沿途的古遗迹成为人们记忆马帮生活、感受古代民间及国际间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凭证。

“跌宕起伏”的普洱茶之路


西双版纳在清代中期,普洱茶的产量就多达4000吨。据《云茶大典》记载,这段历史时期,江外古六大茶山所产的普洱茶贸易主要是通过糯扎渡过澜沧江,运达宁洱,在宁洱集散转运各地。那时,宁洱是车里军民宣慰使司(一个仅有贡品往来的土邦)的边境城市,进入车里的路径是从景东经镇沅到宁洱。

普洱既是府制,管理着西双版纳,又是贸易重镇,交易普洱茶的重要市场,因此以“普洱”来命名,并被后世所接受。

普洱茶贸易的发展,以易武为中心的倚邦、蛮砖、攸乐、莽枝、革登等六大古茶山茶叶远销国内外,在西双版纳还有澜沧江下游西岸以今勐海为中心的南糯、勐宋、布朗山、巴达等六大古茶山及普洱景迈、宁洱、景东、景谷、澜沧及临沧今双江、永德、凤庆、云县等沿澜沧江中下游广大区域都成为历史上普洱茶主要生产区域和近代普洱茶贸易的重要集散地。

清末民初,由于西方列强入侵,社会动荡加剧,战乱频繁,茶马古道及茶叶销路中断,普洱茶逐渐走向衰落。至民国时期,由于战乱和疾病的流行,普洱茶一蹶不振。当时流传的一首民谣:“满山茶树头光光,茶农茶工泪汪汪,两手空空无出路,卖儿鬻女去逃荒”,真实地反映了当时普洱茶的衰落景象。

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1949年,普洱茶的年产量已经由历史上最高的两万多担下降到一两千担。这时,普洱茶已经空有其名,成为历史名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云南省人民政府致力于抓茶叶发展,垦复老茶园,大力发展新茶园,并重点发展云南大叶种红茶及绿茶,以满足国际茶叶市场的需要。

20世纪70年代,从1973年起,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开始自营出口普洱茶、红茶。为满足外销市场对普洱茶的需求,首先在昆明茶厂试制成功了现代普洱茶。

香港回归前夕,一些港商担心回归后政策发生变化,急于变卖房屋移居国外,因而翻出了历年存放在仓库里的普洱茶,几十年、上百年的陈年普洱茶开始被人们发掘,普洱茶的价值才得以被重新发现。上世纪末随台湾、广东而后云南掀起的普洱茶热和普洱茶文化活动的开展,使得云南普洱茶迅速进入成长期,普洱茶又成为人们喜爱饮用的茶品,也成为了喜爱收藏的能喝的“古董”。

昆明民博会将展出脸谱普洱茶


脸谱普洱茶别样的收藏人生

把普洱茶印制成民间关公脸谱,这种茶文化和京剧艺术的结合方式,还真不多见。收藏家陈祖强想到的这个点子,让人耳目一新。本届民博会,陈祖强将带着他的普洱茶面具和他多年来收藏的明清时期的面具登台亮相。

20年收藏百余傩戏面具

陈祖强曾是省京剧团京剧演员,对面具情有独钟。

30岁的时候,陈祖强便开始收藏。从南昌到贵州,从澄江到昭通,钻头觅缝地找那些古老戏种的面具和戏装。20年来,他的收藏越来越丰富,那些在老百姓家中的陈年旧物,在陈祖强眼里都是宝贝。关公、司仪、判官、观音……这些古书中、民间流传的神勇人物,都装在了陈祖强的挎包里。目前,他保存和收集的傩戏面具达100多具。

陈祖强拿出一个唐代的傩戏面具说:“别看它已经破旧,但还能看出一些旧漆的模样,《大明宫词》中,皇帝带着下人去打猎,戴着面具打猎,这在唐代很盛行。”那么明清,云南是否盛行这个?陈祖强考证后得出结论:“西南地区,贵州先盛行,尔后传入云南。”

“能喝的古董”扩展茶文化

谈到面具普洱茶,陈祖强表示:“有些东西,如果没有市场,它们就只能是博物馆的旧文物了,只有陈列的价值,而没有市场价值。古董就要守好它,并开发、发扬它的现代价值。贵州蜡染,就是将民间工艺做成时尚服装,提取了现代人喜欢的元素。那么,我们摸着这样的历史痕迹,将普洱茶压制成脸谱,一起珍藏,何乐不为?”

康乾盛世,云南普洱茶上贡进京,马帮驼茶深受权贵喜爱。如今,这“能喝的古董”,越陈越香,那么将传统的戏剧与传统的普洱茶相互融合,会是什么样的感觉呢?当陈祖强第一次把脸谱普洱茶往墙上挂的时候,引来了不少人的好奇:这是茶,还是脸谱?

普洱茶面具收藏给他带来了别样的收藏人生。

温馨提示:

本届民博会展期:10月15~19日

地址:昆明国际会展中心新馆

《勐海县志》关于普洱茶的记述


《勐海县志》关于普洱茶的记述质越好的特点和清热,消食化痰,清冒生律,抑菌降脂,减肥降压的药用功效,被港澳同胞视为不可一日欠缺的养身佳品。1986年12月普洱茶79082、79102被云南省食品工《勐海县志》关于普洱茶的记述《勐海县民族大学勐海县志民间文学海县志》民族特产县志》关民族电影志》关于土特产》关于普民族文化关于普洱各民族简介于普洱茶地方民族普洱茶的民族电影洱茶的记民族风情茶的记述越南特产的记述民族政策记述民族特色述民族大学。

七子饼茶七子饼茶是勐海县内的传统产品之一。畅销港、澳地区、东南亚及日本、美国等12个国家,为外销免检出口商品。该产品造型美观,形似圆月,因7饼装为l筒,故称七子饼茶,也称圆茶。具有内质汤色红黄鲜亮,香气纯高,滋味醇厚回甜的特点和降血脂,软化血管、利尿、助消化的药用功效。

勐海茶厂于1974年开始加工七子饼茶,在总结传统的制作工艺的基础上,开拓创新,先后研制加工了熟饼、生饼2大品种7432、7532,7542、7572、8582、8592六个品号花色,其中7432,7532、7542、8582为生饼,7572、8592为熟饼。该产品1983年7月被国家商业部评为优质产品,同年12月被云南省经济委员会评为优质产品,1987年9月再次被国家商业部评为优质产品,1988年1月被云南省食品工业协会评为优秀食品,同年1月在首届中国保健产品评比中荣获最高奖金鹤杯奖,同年12月在全国首届食品博览会上荣获银质奖。

沱茶沱茶为勐海的传统产品之一,于1929年由可以兴茶庄加工销售。1959年为庆贺建国十周年,沱茶作为国庆献礼由勐海茶厂恢复加工。该产品远销南美洲的智利、阿根廷等国,在华侨消费者中享有一定的声誉,其外形呈碗臼状,具有色泽墨绿润泽,内质香气纯浓,滋味浓厚,汤色黄明的特点和降低血脂,预防动脉硬化,医治头痛的药用功效。该产品1988年7月在全国营养食品研评中荣获熊猫杯银奖。1990年1月被云南省食品工业协会评为优秀食品。

普洱茶普洱茶为勐海的传统名优特产品之一,其制、销历史悠久,久负盛名,《佛海茶业概况》(李拂一着),普洱茶之所以能名遍天下是与其独特的陈香味分不开的。由于过去交通闭塞,茶叶运输均靠人背马驮,勐海所产的茶叶需辗转十天半月方达,普洱茶叶在途中受潮湿多雾的气候影响,发生微妙的后熟发酵作用,产生独特的陈香味,如此一变,反倒倍受饮者喜爱。

1974年勐海茶厂开始加工普洱茶,在总结传统的制作工艺的基础上,利用人工工艺,加速普洱茶的陈化过程,使其陈香味更加锦上添花,滋味独绝,并不断开拓花色品种,先后研制加工了普洱压制茶、普洱散茶2大品种普洱礼茶。普洱方茶,普洱茶79342,79452、79562等16个花色品号。产品投放市场即倍受消费者青睐,远销港、澳地区和日本等国家,发展成勐海茶厂的支柱产品。其具有陈香味独具,汤色红浓明亮,滋味醇厚回甜,茶性温和,耐贮藏,越陈越香,品《勐海县志》关于《勐腊县志》关于普洱茶的史料(一)村公所辖区。历史上的革登原在阿卡村公所菜园边,后全寨搬迁。革登为古产茶较闻名的地方,茶叶年产量均在500担以上。茶叶属大叶种型。清嘉庆年间:

一、古茶山勐腊,傣语为产茶之地。勐腊植茶历史悠久,是大叶种茶的发源地之一。早在公元8世纪唐朝人樊绰在《蛮书》中写道: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银生城指的是南诏所设的开南银生节度区域,银生城界诸山指景东,景谷,普洱及其以南的西双版纳诸茶山在内的广大茶山。明万历末年(约1620年),谢肇淛在《滇略》一书中第一次提到普洱茶:土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团。普洱是当时茶叶的集散市场,银生城界诸山均系普洱府辖地,故名普洱茶。清朝中叶,普洱茶远销国内外誉满天下。普洱茶的确切种植产地,清檀萃《滇海虞衡志》已有准确记载:普洱所属六茶山,一曰攸乐,二曰革登,三曰倚邦,四曰奔枝,五曰曼端,六曰曼撒,周八百里。清阮福《普洱茶考》也有相同的记载。《普洱府志》卷十九《食货志六物产篇茶》又载:普茶名重于天下,出普洱所属六茶山。六茶山除攸乐今景洪县外,其他五茶山均在勐腊县象明、易武一带。1957年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所长蒋铨在《六大茶山访问记》中所写六茶山曼洒,易武,曼砖,倚帮,革登和攸乐,定位更加确切。史料文献中,因茶叶兴衰演变,地名记述有异,而六茶山是名重于天下的普洱茶的生产地是无疑的。

建国后,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恢复和发展茶叶生产,且大力扶持集体和个人在坝区和半山区开辟了新茶园,古茶山换了新面貌。

1、曼洒茶山曼洒茶山位于中老边界中国一侧,包括今曼腊乡的曼洒,曼腊,曼乃村公所和易武乡的麻黑村公所。曼洒村公所是古曼洒茶山的中心地带。南起茶王树寨,西至曼洒村,北到曼乃寨,东迄黑水梁子都是茶山。原属该村的弯弓大寨,白茶园,曼边新寨,丫口寨,水沟头,黄萝卜地,茶王树寨等均植产茶叶,以弯弓大寨产茶最多,仅一季即可采茶400多老担(一老担为今99。75公斤)。茶王树寨有一茶王树,民国七年(1918)前,一次可采茶一担一只(一担为150老斤,一只为75斤)。民国十五年(1926)茶王树主干枯死,据测量老树桩直径为120厘米,根围377厘米。后从老树桩根部发出3叉新枝。直径分别为36、43、26厘米。茶王树周围的茶树群平均茎粗不低于勐海南糯山半坡寨茶王树周围的茶树群。由此测算,这片茶林的树龄应在55代以上。

2、易武茶山易武茶山包括今易武乡政府所在地的易武、易田、曼洛村公所辖区。清道光年间(1821~1850)莽枝(勐芝)、架布,嶍崆山逐渐衰退,易武茶山取而代之。国民经济研究所《云南经济滇茶概述》说:镇越县即六大茶山的易武山,茶质优良,远较佛海(勐海)为胜,年产茶约4000担清乾隆(1736年)以前已有少数民族汉族在易武制团茶(砣茶)。乾隆年间(1736~1795),许多石屏汉人纷纷迁居易武大种茶树。同治年间(1862~1874)茶叶产量大增,到光绪初年(1877),仅易武就制茶5000多老担。民国初年,易武除种些玉米外,民众以采茶揉茶为生。茶叶盛产时,一般每户产茶十来担,多的有15、16担。易武乡的黑水梁子现存一大茶树,根围208厘米,直径66。2厘米,高11米。另落水洞有一大茶树根围124厘米,直径48厘米,高11。72米。

3、曼砖茶山曼砖(今曼庄)茶山包括今象明乡的曼庄,曼林村公所辖区。曼砖茶山的形成早在清乾隆六年(1741)以前,由石屏汉人或早居曼庄的其他民族栽植。当时茶叶产量在1000担以上。据曼庄关帝庙(已倒塌)碑文载:曼庄为六大茶山之一。

4、倚邦茶山倚邦茶山包括今象明乡的倚邦,曼拱,河边3个村公所辖区。倚邦街曾系象明县府所在地。倚邦少数民族汉族多系宁洱、石屏一带迁来,清雍正年间(1723~1735)建石屏会馆。早在石屏人未来之前就有四川人和楚雄人在倚邦落户营茶,曾建盖过四川会馆和楚雄会馆。倚邦茶叶历史上以园茶畅销省内外,后又扩销到越南、香港,年产茶1000担左右。倚邦本地茶叶以曼松茶味最好,被定为贡茶,曼松曾年解贡茶20担。有吃曼松看倚邦之说。民国24年(1935)后,法国人禁止茶叶销往越、老、缅三国,茶叶滞销,茶园荒芜。

五、革登茶山革登茶山包括今象明乡的安乐和新发两个村公所辖区。历史上的革登原在阿卡村公所菜园边。

二、茶叶生产1、品种资源勐腊茶,又统称易武大叶茶。早在公元8世纪以前,易武一带就有野生茶林,即大叶茶。现在易武乡的黑水梁子和落水洞还发现两棵老茶树,按茶树茎粗推测,树龄至少在55代以上。

易武大叶茶具体又可分为:大叶茶,大叶白毛茶,大叶白毫茶、椰叶茶、椰叶白毛茶5个品种。省内外一些专家认为,易武大叶茶属良种之一,内含物丰富,国内外能够仿制普洱茶的外形,但不能制出普洱茶内在品质。

(1)品种特征种籽性状:圆形或扁圆形,暗棕褐色;植株性状:植株乔木型,主干明显,树姿半开,生长势强,分枝较密;叶片形态:叶长椭圆型,着生水平状,叶色浓绿,叶较厚,叶质柔软,叶面隆起,叶身平展,叶绿微波,叶尖逐尖,锯齿深而密;花:花乳白色,花瓣6~7瓣,花冠直径3。2~3。6厘米,柱头三裂。

(2)品种特性采摘期:每年3月上旬至11月上旬;芽叶性状;芽肥大,粗壮,绒毛多,发芽整齐,新梢持嫩性强,易采摘;适应性:适宜在滇南、滇西、滇东南的山区丘陵及广西、广东、福建、四川、贵州南部地区种植,或相似原产地气候类型的地方种植;适制性:制红茶外形色泽乌润,金毫显露,滋味浓强,鲜爽,宜制普洱茶及绿茶;化学成分;一芽二叶蒸青样含多酚29%,水浸出物48%;产量:比一般群体种增产15%。

2、栽培清雍正(1723年)前,茶区农民就采制树林茶,即大叶种茶。雍正年间(1723~1735)石屏、四川、楚雄等地少数民族汉族迁来本地茶区后,带动当地少数民族开始对树林茶进行改造,砍去茶树周围的杂树草,翻松茶地,实行中耕管理。乾隆嘉庆年间(1736-1820)开山种茶,大建茶园,实行育苗移植法种茶,品种均为大叶种茶。据《镇越县新志稿》载:栽培:茶农于立春后,茶秧出土成长至四、五寸高之时,即可移植;株间相距约四尺,茶秧四周遍插竹签以护。夏秋除草施肥,三年后即可采摘。

1960年以后,新发展的茶园主要实行育苗栽移法,栽培过程为:(1)育苗,一般在栽培头一年的10月份进行。(2)开挖台地,一般当年开挖当年种植,也有10月份以后开挖第二年雨季种植的。先开台面,一般宽1。5米;后挖种植沟,沟深50公分,底宽40公分,顶宽60公分,挖好后回填肥土,齐沟平。(3)移栽,把茶苗移栽到种植沟内,每亩种植3000到4000株,移栽时间多在6-7月份,种植形式主要有单株双行和双株单行两种。(4)修枝定型,从茶苗移栽成活到投产,要进行三次修剪,以形成宽阔树,扩大采摘面,提高产量,三年即投产。

进入80年代后,茶叶栽培直播技术逐步推广,至1988年末直播面积约占新植茶园的20%。直播技术即;每年10--11月把茶籽直接播入茶叶台地的种植沟内,茶苗成活不再移栽。每亩播茶籽7。5公斤,茶籽播在离台面10厘米的深度,茶籽上面覆盖稻草,再覆盖肥土。茶籽在土中越冬萌芽,第二年春天后陆续出苗,进行中耕管理,三年投产。

3、产量清乾隆至光绪初年,县境五大茶山周围八百里,年产茶叶上万担。光绪二十二年(1895)勐乌、乌得割让法国后,茶叶销路受阻,茶叶产量减至5000担。民国10年(1921)新开通易武至越南莱州茶道,茶叶销路好转,产量回升至6700担。1937年后,由于法国人禁止进入越、老、缅三国,茶叶生产下跌,茶商倒闭,茶农弃茶种粮,茶园荒芜。1949年建国前夕,县境茶园采摘面积只有2770亩,年产量401担。

建国后,县人民政府重视茶叶生产,积极组织发动茶区人民恢复老茶园,开垦新茶地;同时给茶农发放救济粮款,提供刀、锄头和农药等。1952年成立中茶公司茶叶收购组,1956年成立易武农技站,负责组织版纳易武的茶叶生产和购销工作,从而使茶叶生产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1959年末茶地面积增至8598亩,年产量增至2182担,与1949年相比,分别增2。1倍和5。4倍,60年代初期,尤其是1963年,全县农村普遍缺粮,在重粮轻茶政策指导下,许多茶农弃茶种粮,茶叶面积、产量大减,当年面积减至7096亩,产量跌至1002担,比1959年分别减少21。2%和45。9%。1964年成立多种经营办公室,全县挖台地种茶。1966年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后,在左倾错误干扰下,茶叶生产一度受挫。1969年末,面积9111亩,产量2000担,比1959年面积增513亩,产量减182担。1971年县革命委员会(以下简称县革委)根据中央提出的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加强多种经营办公室力量,负责抓茶叶等经济作物生产。1973年在麻木村公社旧龙寨召开有各公社、大队、生产队及有关部门或单位代表参加的茶叶生产现场会。为切实解决山区茶粮矛盾,充分调动茶农种茶的积极性,1972--1980年,县革委3次调减山区的公粮任务,由280万斤调减为126。9万斤,茶区的公粮任务全部减免,此间新建了一批茶区,茶叶生产较前有所发展。1978年末,茶叶面积达到11890亩,产量2532担,比1969年分别增长30。5%和26。6%,亩产28斤。1980年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粮食为主,多业开花,县委,县政府在抓紧粮食生产的同时,把茶叶生产作为山区脱贫致富的骨干产业来抓。1977年成立外贸站,1981年升格为县外贸局,统一负责全县的茶叶生产和购销,并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文件精神,进一步放宽茶叶生产政策,明确规定:集体、个人一起上;谁种谁有谁受益,可以继承,50年不变。同时把茶叶种植列入计划,给予资金扶持。1981--1988年,采用有偿无息形式,先后投放茶叶种植扶持资金总额151。9万元。1982--1988年县外贸局还先后从保山、临沧、思茅等地调供茶籽49。67万公斤。同时主办了22次茶叶技术短期培训班,培训1900人次。随着茶叶生产政策、措施、资金的落实和粮食生产的发展,种茶的单位和个人越来越多,茶叶面积、产量不断扩大,至1988年末,全县已有12个乡镇以及部分机关、国营农场单位种植茶叶,茶叶总面积猛增至25567亩,比1978年增2。2倍,其中投产面积15739亩,占总面积的61。6%;总产量9457担,相当于1978年的3。7倍,亩产51斤,比1978年增1。8倍。

4、加工(1)元宝茶。原称砣茶,团茶,饼子茶,后因特定规格而称七子圆。圆即一个圆形茶饼。每圆七两,七圆为一筒。元宝茶自古就以外形美观,汤色嫩绿,味道香美,久留味醇等特点而驰名。清雍正二年(1724)后,随着石屏等地少数民族汉族陆续迁入本地作茶而开始出现茶庄商号,加工,经销元宝茶。曼洒、倚邦和易武茶山是元宝茶原产地,民国初年公有茶号38家,年加工元宝茶6900担。其中易武21家4420担,曼洒9家1700担,倚邦8家780担。

茶庄,即加工元宝茶之作坊,一作坊有10余个工人,全凭手工操作。制作工艺:(1)分等:先将散茶按尖子、盖头、二梭、老茶分等,后从盖头中提取上好者作梭边茶。(2)拼配:按茶的等级比例拼配七子圆。即尖子茶八钱,梭边茶二两,盖头茶和二梭茶四两二钱。(3)装筒:按茶料顺序要求将茶叶装入茶筒,中心层装二梭茶和盖头茶,第二层装梭边茶,第三层装尖子茶即盖面茶。(4)蒸茶:蒸茶和装茶同时进行,装茶的第一道工序一完即用甑子蒸。待茶叶蒸软后,将梭边茶放入又蒸,后再放尖子茶,最后把蒸好的茶叶从蒸筒中取出,放入茶袋。(5)揉圆:把袋中茶叶揉成圆饼。(6)紧饼:把茶袋置于板上,再将揉成的圆饼放到茶袋上,揉成紧饼,又称踏茶。(7)晾干,解袋。(8)包扎:把元茶按7个一筒用笋叶包扎起来,晒干后装入篮中。

(2)初制茶。本地茶农很早就开始用手工加工初制茶。初制茶分晒青和烘青两种。1966年,本县首次引进28台湘造50型电动手摇两用揉茶机,次年引进杀青机,筑烘烤炉。机械加工茶叶省时、省力、工效高、质量好,深受茶农欢迎。1983年和1987年先后又引进2套茶叶机械生产工艺流水线,从此结束了靠手工初制茶的历史,同时开创机制精茶的历史。

晒青茶,又称毛茶或散茶,皆为手工加工。据李拂一《滇越新志稿》载:茶农将茶叶采摘回家后,用锅炒使其凋萎,倾簸箕中反复搓揉成条,然后置日光下暴晒或用微火烘干,即成初制茶。俗称晒青茶。

烘青茶,县内最先产于1984年,属尚勇茶厂和易武茶厂初制所机械生产。加工工艺为:杀青揉捻干燥。

精制茶。绿茶,1984年尚勇茶厂最先生产,1988年易武茶厂也开始生产,其生产工艺过程为:(1)杀青。由杀青机将鲜茶叶加工至叶片柔软,叶色暗绿,青臭气味散失,含水量为60--64%。(2)揉捻。用揉捻机以40--50转/分的速度,使茶叶细胞破坏率达到40--50%,要求90%以上茶叶紧成条。(3)干燥。用烘干机烘干达到茶梗一折即断,嫩茶白毫发亮,含水量在7--8%之间。(4)分筛。用分筛机进行粗叶和细末处理。

红碎茶,1984年尚勇茶厂最先生产,1988年易武茶厂也开始生产。其生产工艺过程为:(1)萎凋。鲜叶放入萎凋槽,采用室内自然萎凋法,室内温度在20--24摄氏度,用鼓风加快萎凋过程,通过萎凋使鲜叶正常均匀失水。(2)揉切解块分筛。萎凋后通过揉切机挤压、切。

5、购销(1)机构清雍正以前就有外来茶商在县境五大茶山收购茶叶,清雍正二年(1724)后,石屏等地少数民族汉族陆续云集本地入山作茶,随之许多茶商相继在曼洒、易武、倚邦兴办茶庄商号,就地收购和加工茶叶,最多时近40家,收购茶叶总量上万担。当时茶价分春茶(清明前采摘)、二水茶(四、五月采摘)、三水茶(六、七月采摘)和谷花茶(八、九月采摘)4等,以质论价,上等茶(春茶和谷花茶中的尖子茶)价每市斤3角(银元)。1937年后,法国人禁止茶叶销往越、老、缅3国,茶叶销路受阻,茶价大跌,每市斤上等茶为2角(银元)。1945年茶庄商号纷纷倒闭,仅小贩收购少量茶叶。

建国后,国家把茶叶列为二类物资,实行计划收购,限制私营。并根据茶质优劣,划定等级,制定收购标准样,实行对样收购,共分6级18等。1952年中茶公司在易武倚邦设茶叶收购小组,当年收购茶叶234担,1957年收购1826担,1958年国家把茶叶类为一类商品管理,实行指令性计划。本县计划收购到各合作社,并以社为单位结算价款,给予粮食奖售。同时指定各中心商店负责茶叶购销业务。1964年国家简化茶叶收购标准样,以季节分级设等或以年划级分等设5级18等,以质论价。1974年国家改革茶叶收购标准样,设6级12等,每级设两等,逢双设样,一级一个样。1976年12月成立县外贸站,统一负责全县茶叶生产、购销业务。当年收购茶叶2218担,是1957年的1。2倍。1978年前青毛茶收购价为每市斤8角2分。1979年县外贸站在易武、象明、勐仑、芒果树、尚勇5个茶叶主产区设立茶叶收购组,同年茶价上调38%,即每市斤青毛茶为1。21元,因茶叶减产,当年只收购1336担,1981年县外贸站扩建为县外贸局。1983年茶价有上调13%,每市斤青毛茶价为1。29元,当年收购茶叶3101担,比1979年增2。3倍,占当年茶叶总产量的81。8%。1985年国家适当开放茶叶购销政策,只对边销茶实行计划调拨,对出口红茶实行合同收购;对内销茶、计划外边销茶及出口茶则实行议购议销,随行就市。同时将茶价又上调13%,每市斤青毛茶价为1。41元,当年收购茶叶2555担,占总产量的52。7%。1987年茶价又上调4%,每市斤青毛茶为1。5元。1988年茶价再上调4。6%,每市斤青毛茶为1。57元,当年收购茶叶1808担,比1985年减1。4倍,仅占当年茶叶总产量的19%。

(2)销售清乾隆年间(1736~1795),元宝茶便开始打入国际市场,茶道由易武经缅甸、泰国至香港,远销美、法、香港、南洋等地,年销元宝茶约六、七千驮(一驮约一担)。光绪二十二年(1986),易武至香港茶道受阻,茶叶销量大减。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由茶商和地方绅士出资,民众出力,修通由易武经倚邦至思茅茶马驿道,全程235公里,宽1。13米,路面全用青石板铺成,从此元宝茶内销思茅、普洱、元江、石屏、昆明等地,一部分销往西藏自治区,年销量300担以上。民国10年(1921)茶商新开通易武经老挝乌得至越南莱州茶道后,茶叶销量迅速回升,年销量6000余担。1937年后,法国人禁止销往越、老、缅3国,茶路被阻塞,元宝茶长期滞销,茶庄商号渐渐倒闭。

建国后,直至1984年,国家对茶叶购销实行全额收购,统一调拨政策,1958年前县境不通公路,本县所产茶叶除少量在本地销售外,全部运销佛海(今勐海)茶厂。1959年小勐养至勐腊公路通车后,本县茶叶便直接运销下关和昆明。经下关茶厂加工的茶叶,销往西藏自治区。经昆明茶厂加工的茶叶,主要销往国外。1980年后,本县茶叶运销下关、昆明外,一部分还运销勐海茶厂。1983年总销茶叶3466。3担,其中县内销售210担。1985年以后,国家适当放开茶叶购销政策,实行指令性计划,合同订购和议购议销并行的政策,对边销茶(指7级至等外茶)实行指令性计划,对外销茶(红碎茶)采取合同定购,其他茶放开。1986年以后,本县茶叶购销形成以外贸局为主营单位,多渠道经营的格局,边销茶由外贸局经营,红碎茶由生产厂家直接以合同订购的形式调省茶叶公司,其他散茶,外贸局经营一部分,供销社经营一部分,也有个体户经营的。外贸部门经营的茶叶继续调勐海茶厂。

茶马古道 古代普洱茶的运销之路


茶马古道是千百年来由一条条的古山道、古驿道互相联接、延伸、发展形成的,主要路段还用青石块、青石板铺设。道路在历史上主要由马帮承担运输任务,运输的物资以茶叶最为大宗,因此称之为“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不仅是普洱茶运销之路、普洱茶文化传播之路,同时也是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之路。

西双版纳是云南茶马古道的起点区域,普洱茶由西双版纳经茶马古道运销海内外。云南茶马古道主干线有两条:

其中一条是唐代就已开通的一条茶马古道,清代进入繁荣时期,中途分支较多,如从丽江经四川进西藏,从大理经永平博南古道出保山进缅甸,等等。1973年,滇藏公路修通,普洱茶由汽车大量运进西藏。这就是滇藏茶马古道主干线:西双版纳→思茅、普洱→景东→大理→丽江→中甸(香格里拉)→德钦→西藏芒康→拉萨。

还有一条是滇南官马大道:西双版纳→思茅、普洱→墨江→玉溪→昆明→曲靖(或昭通)→出省转运北京。这条茶马古道以运输普洱贡茶为主,全程于清初开通,清末部分中断。官马大道中途也有许多分支,如从元江往东到达石屏(明末以来到西双版纳从事普洱茶生产、经营的多为石屏人),也可再由石屏经蒙自到达越南。20世纪50年代,昆洛公路通车后,滇南官马大道逐渐成为历史遗迹。

云南茶马古道还有多条支线,这些支线与主干线共同构成普洱茶运输网络。其中,以西双版纳为起点的茶马古道支线主要有:西双版纳→老挝→越南→香港或南洋诸国;西双版纳→江城→越南莱州→香港或南洋诸国;西双版纳→江城→墨江(汇入官马大道);西双版纳→缅甸仰光→东南亚各国;西双版纳→缅甸仰光→印度→锡金→西藏;等等。

在西双版纳境内,清代初期,茶马古道是从倚邦、曼庄、易武等茶山往西经攸乐,再经勐养、普文到思茅。清代中后期,随着七子饼茶生产的繁荣,易武成为茶马古道运输的中心。

清道光25年(公元1845年),普洱府组织西双版纳的茶商及百姓,用大青石铺设了从易武经曼洒、倚邦、勐旺到思茅的茶马古道,全长240公里,宽1.2-1.6米不等,方便了普洱茶的运销。

民国时期,随着勐海制茶业的崛起,茶马古道的运输逐渐以勐海为中心,有东南西北四条线路,东线由勐海镇往东经景洪至思茅;南线由勐海镇南下经打洛到达缅甸景栋;西线由勐海镇往西经澜沧、孟连出境到缅甸;北线由勐海镇经勐阿、勐往至思茅。

其中,东线、北线到达思茅、普洱后,或往西北经景东、大理、丽江到西藏,或继续北上至昆明中转,将普洱茶销往西藏或香港等地;西线、南线到达缅甸后再转销香港及东南亚、南亚各国。1921年还开通了由勐海经缅、印至西藏的马帮、汽车、火车、轮船联运线路。

古代普洱茶的运销之路: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是千百年来由一条条的古山道、古驿道互相联接、延伸、发展形成的,主要路段还用青石块、青石板铺设。道路在历史上主要由马帮承担运输任务,运输的物资以茶叶最为大宗,因此称之为茶马古道。茶马古道不仅是普洱茶运销之路、普洱茶文化传播之路。同时也是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之路。

西双版纳是云南茶马古道的起点区域,普洱茶由西双版纳经茶马古道运销海内外。云南茶马古道主干线有两条:

其中一条是唐代就已开通的一条古道,清代进入繁荣时期,中途分支较多,如从丽江经四川进西藏,从大理经永平博南古道出保山进缅甸,等等。1973年,滇藏公路修通,普洱茶由汽车大量运进西藏。这就是滇藏茶马古道主干线:西双版纳思茅(普洱)景东大理丽江中旬(香格里拉)德钦西藏芒康拉萨。

还有一条是滇南官马大道:西双版纳思茅(普洱)墨江玉溪昆明曲靖(或昭通)出省转运北京。这条茶马古道以运输普洱贡茶为主,全程于清初开通,清末部分中断。官马大道中途也有许多分支,如从元江往东到达石屏(明末以来到西双版纳从事普洱茶生产、经营的多为石屏人),也可再由石屏经蒙自到达越南。20世纪50年代,昆洛公路通车后,滇南官马大道逐渐成为历史遗迹。

云南茶马古道还有多条支线,这些支线与主干线共同构成普洱茶运输网络。其中,以西双版纳为起点的茶马古道支线主要有:西双版纳老挝越南香港或南洋诸国;西双版纳江城越南莱州香港或南洋诸国;西双版纳江城墨江(汇入官马大道);西双版纳缅甸仰光东南亚各国;西双版纳缅甸仰光印度锡金西藏等等。

在西双版纳境内,清代初期,茶马古道是从倚邦、曼庄、易武等茶山往西经攸乐,再经勐养、普文到思茅。清代中后期,随着七子饼茶生产的繁荣,易武成为茶马古道运输的中心。清道光25年(公元1845年),普洱府组织西双版纳的茶商及百姓,用大青石铺设了从易武经曼洒、倚邦、勐旺到思茅的茶马古道,全长240公里,宽1.2~1.6米不等,方便了普洱茶的运销。

民国时期,随着勐海制茶业的崛起,茶马古道的运输逐渐以勐海为中心,有东南西北四条线路,东线由勐海镇往东经景洪至思茅;南线由勐海镇南下经打洛到达缅甸景栋;西线由勐海镇往西经澜沧、孟连出境到缅句;北线由勐海镇经勐阿、勐往至思茅。其中,东线、北线到达思茅、普洱后。或往西北经景东、大理、丽江到西藏,或继续北上至昆明中转,将普洱茶销往西藏或香港等地;西线、南线到达缅甸后再转销香港及东南亚、南亚各国。1921年还开通了由勐海经缅、印至西藏的马帮、汽车、火车、轮船联运线路。

古代普洱茶的运销之路——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是千百年来由一条条的古山道、古驿道互相联接、延伸、发展形成的,主要路段还用青石块、青石板铺设。道路在历史上主要由马帮承担运输任务,运输的物资以茶叶最为大宗,因此称之为茶马古道。茶马古道不仅是普洱茶运销之路、普洱茶文化传播之路。同时也是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之路。

西双版纳是云南茶马古道的起点区域,普洱茶由西双版纳经茶马古道运销海内外。云南茶马古道主干线有两条:

其中一条是唐代就已开通的一条古道,清代进入繁荣时期,中途分支较多,如从丽江经四川进西藏,从大理经永平博南古道出保山进缅甸,等等。1973年,滇藏公路修通,普洱茶由汽车大量运进西藏。这就是滇藏茶马古道主干线:西双版纳思茅(普洱)景东大理丽江中旬(香格里拉)德钦西藏芒康拉萨。

还有一条是滇南官马大道:西双版纳思茅(普洱)墨江玉溪昆明曲靖(或昭通)出省转运北京。这条茶马古道以运输普洱贡茶为主,全程于清初开通,清末部分中断。官马大道中途也有许多分支,如从元江往东到达石屏(明末以来到西双版纳从事普洱茶生产、经营的多为石屏人),也可再由石屏经蒙自到达越南。20世纪50年代,昆洛公路通车后,滇南官马大道逐渐成为历史遗迹。

云南茶马古道还有多条支线,这些支线与主干线共同构成普洱茶运输网络。其中,以西双版纳为起点的茶马古道支线主要有:西双版纳老挝越南香港或南洋诸国;西双版纳江城越南莱州香港或南洋诸国;西双版纳江城墨江(汇入官马大道);西双版纳缅甸仰光东南亚各国;西双版纳缅甸仰光印度锡金西藏;等等。

在西双版纳境内,清代初期,茶马古道是从倚邦、曼庄、易武等茶山往西经攸乐,再经勐养、普文到思茅。清代中后期,随着七子饼茶生产的繁荣,易武成为茶马古道运输的中心。清道光25年(公元1845年),普洱府组织西双版纳的茶商及百姓,用大青石铺设了从易武经曼洒、倚邦、勐旺到思茅的茶马古道,全长240公里,宽1.2~1.6米不等,方便了普洱茶的运销。

民国时期,随着勐海制茶业的崛起,茶马古道的运输逐渐以勐海为中心,有东南西北四条线路,东线由勐海镇往东经景洪至思茅;南线由勐海镇南下经打洛到达缅甸景栋;西线由勐海镇往西经澜沧、孟连出境到缅句;北线由勐海镇经勐阿、勐往至思茅。其中,东线、北线到达思茅、普洱后。或往西北经景东、大理、丽江到西藏,或继续北上至昆明中转,将普洱茶销往西藏或香港等地;西线、南线到达缅甸后再转销香港及东南亚、南亚各国。1921年还开通了由勐海经缅、印至西藏的马帮、汽车、火车、轮船联运线路。

“探秘”勐海茶厂与大益普洱茶


位于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澜沧江西部地区的勐海,是国际茶界公认的世界茶树原产地之一和驰名中外的普洱茶发祥地之一,是滇藏茶马古道的源头和滇缅通关的重要驿站。勐海茶厂坐落在世界茶树发源地、驰名中外的普洱茶故乡美丽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城内。这里的勐海茶厂在现代普洱茶发展历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938年,为了振兴中华茶叶产业,当时的中国茶叶总公司委派了毕业于法国巴黎大学的范和钧先生及毕业于清华大学的张石诚先生带领90多位来自祖国各地的茶叶技术工作者前往热带雨林深处的勐海县筹建茶厂,在总结吸收传统普洱茶产制工艺的基础上,引入了机械制茶技术和设备。

勐海茶厂于1938年筹建之际就开始推动普洱茶的生产与贸易,在随后几十年的历程中对于现代普洱茶的中兴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作为普洱茶人工后发酵陈化技术的研制者之一,以及该技术的最早应用者,勐海茶厂长期来以其先进的制茶技术与工艺引领着普洱茶产业发展。作为目前绝大部分存世陈年普洱茶的制造商,勐海茶厂以其专业传承所生产的大益牌普洱茶作为一线品牌产品,长期以来深受海内外消费者喜爱。可以说,勐海茶厂的创立和发展史,就是现代普洱茶的起源和发展史。

改制后的勐海茶厂获得了多项荣誉和资格,如率先在云南省茶行业通过了食品质量安全(QS)生产许可证;成为该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大益商标被认定为云南省著名商标,该品牌普洱茶荣获农业部颁发的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是目前云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巴达、布朗山基地被列为国家级普洱茶原料标准化示范区;云南省普洱茶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设在勐海茶厂等。

1940年,勐海茶厂(原名佛海茶厂)正式建成投产。1941年因日军逼近而奉命停厂转移,1951年由中国茶叶总公司、云南省分公司接管恢复经营,从而揭开了中国普洱茶历史的新篇章。

1953年12月,佛海茶厂奉云南省茶叶公司发文通知,将厂名变更为云南省茶业公司西双版纳茶厂,所生产的茶叶产品使用中茶牌商标。

70年代初期,在云南省茶业进出口公司的安排下,勐海茶厂车间领导和技术骨干考察广东发水茶工艺返回勐海后,经反复试验,使后发酵工艺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并开始了普洱茶的大批量生产,为勐海茶厂成为今日的普洱熟茶圣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89年6月大益牌商标申请注册成功。

1996年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实行分离式改制,保留勐海茶厂,重新组建成立了勐海茶业有限公司,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即一个领导班子,有勐海茶厂和勐海茶叶有限责任公司两块牌子。2004年10月25日,勐海茶厂由云南博闻投资有限公司实施整体兼并,注册资金2634万元,2006年资产总值达5.7亿元,实现利润2亿多元,全厂共有员工1220人,其中:研究生3人、本科55人、专科37人、中专及高中生213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40人。茶厂占地面积224亩,有茶叶基地20894亩。

勐海茶厂本着以诚信求发展,质量求生存,创新求效益,客户至上,回报社会的经营理念,加大投入、改进设备、改善环境、收原料,抓扩产,改制后,共投入资金约5000万元,实施土建、技改、修缮大小工程一百余项,新建仓库近两万平米,年加工能力约八千吨。改制后,勐海茶厂共交纳各种税金7000多万元,安排当地就业人员近千人。

经历了六十多年的艰苦创业,勐海茶厂现已发展成为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管理规范、质量体系完善,集种植管理、原料采购、成品加工、销售服务为一体的中型企业。2005年11月22日勐海茶厂成为云南省首批获得食品质量安全(QS)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同年12月,勐海茶厂大益牌商标被云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授予为云南省著名商标。企业荣获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优秀龙头企业等荣誉。

2006年10月,勐海茶厂大益牌普洱茶被农业部中国名牌农产品推进委员会评为中国名牌农产品(云南省仅此一家)。

勐海茶厂生产的茶叶花色品种近200个,尤以普洱茶品种最多,大益牌普洱茶以选料精良、加工精细、陈香显著、茶气充足、汤色红亮、口味纯正、口感爽滑、回甘绵长、经久耐泡等特点而深受消费者青睐,是广大消费者和收藏爱好者争相竞购的珍品,是云南普洱茶的第一品牌、中国的知名品牌,被业内推崇为经典普洱茶的代表和尖端产品。

大益普洱茶为普洱茶领域的旗舰产品,远销港台、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其产品获得国家环保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颁发的有机(天然)食品证书,并通过欧盟国际有机认证;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准予使用绿色食品商标标志。其生产的产品中,有被业内高度认可和推崇为印级普洱茶时期经典代表产品的红印及绿印圆茶,有被业界公认为评判普洱茶熟饼和生饼品质的标准产品7572(唛号)普洱饼茶和7542青饼茶,还有更多适合各种消费品饮及收藏的品种如:大益七子饼茶系列的7262、7532、7552、7582、7592、7632、7672、7692、8542、8562、8582、8592、0532、0562、0622;金针白莲系列的散茶、饼茶、砖茶;经典66系列的饼茶、砖茶、沱茶等,以及勐海沱茶、普洱沱茶、老茶头砖茶、普洱砖茶及方茶、女儿贡茶、宫廷普洱等,这些作为现代普洱茶领域的顶尖产品,也早已驰誉神州,名噪海外,成为无数茶人竞相收藏的普洱茶珍品。

2004年10月(改制前)有46个产品曾荣获国优、部优、省优产品称号,2004年10月至2006年12月共有18个产品获奖。云南七子饼茶的生产推广及现代普洱茶人工后发酵工艺应用的巨大成功,是勐海茶厂对现代普洱茶发展所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勐海茶厂在注重增产增效、稳定和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还特别注重服务质量的提升,并建立了以服务终端消费者为主的营销管理模式,因此,其大益牌普洱茶系列产品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与追捧,长期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现阶段该厂的经销商除了云南以外,已遍布广东、广西、北京、上海、湖北、湖南、河南、陕西等全国大部分省市,并不断有来自台湾地区和马来西亚、日本、韩国、新加坡、美国等国的客商到厂商谈合作事宜。

盛誉不骄,新一代大益茶人依然本着一心只为做好茶的理念,致力于现代普洱茶的科学研究与发展,为追求自然健康的生活品质,继续创造云南普洱茶的经典,并将做出更多有益于社会的举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