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鲜花收购过程的质量管理

发布时间 : 2020-12-08
茉莉鲜花茶 绿茶和茉莉鲜花茶的功效 白茶管理技术

茉莉鲜花茶。

茉莉鲜花是一种气质花,其芳香成份是随着鲜花的逐渐开放而不断形成和挥发的。茉莉花采摘时并未开放,含水分达60~80%,采摘后必须保持适当的温度、湿度、通气状况才能保持其生机。茉莉花收购过程时间长达在2~5h,长途运输的则长达7~8h。因此这一过程的质量管理直接影响着茉莉花的品质。下面就茉莉花收购过程中贮存、包装、运输方法及其对质量的影响作一些探讨。

1.贮存、包装方法 www.cY316.COm

(1)装袋法:把采下的茉莉花直接装入尼龙袋,每袋5~6kg,平放地面等待装车,这是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

(2)装篮法:把采下的茉莉花直接装入花篮,每篮9~10kg,重叠在一起等待装车,装篮法目前已不常用。

(3)摊凉法:a.把采回来的茉莉花迅速摊凉于干净水泥地上,厚度不超过5cm,花堆温度偏高(超过38℃)时,需用电扇排气降温。b.“降温”之后,根据场所情况收堆,一般厚度不超过30cm,保持场所通风良好。c.花堆温度超过38℃,或超过1小时,用铁钉耙或木铲翻动茉莉花,改善通气状况。d.及时用花篮或尼龙袋包装送厂。

摊凉法因对保持茉莉花品质起着良好的作用,目前正逐步在花区推广应用。

2.三种不同贮存、包装方法的优缺点及其对质量的影响。

笔者在2002年7月15日~19日,选择了几个收花点做了不同贮存、包装方法对比试验,实验结果表明,摊凉法能保持茉莉花品质,是收购过程中最适宜采用的方法,但摊凉时的厚度以30cm左右为佳,堆放过高会影响茉莉花品质。

3.运输过程应注意的问题

(1)袋装茉莉花装车时不能重叠,每层都要用木板架起,或挂在车上,减少机械损伤和利于通气。

(2)长途运输适合用袋装,每袋不超过3kg,要定时翻动抖松花袋,以利通气。

以上所述是在一般条件下,做好茉莉花收购过程质量管理的方法,在实际收购过程中,遇到特殊气候等情况,应以保持适当温度、湿度、良好的通风状况为原则,作好质量管理工作,以保证茉莉花的品质。

茉莉花茶,又叫茉莉香片,有“在中国的花茶里,可闻春天的气味”之美誉。花茶属于再加工类茶,而茉莉花茶又是众多花茶品种中的名品。茉莉花茶是将茶叶和茉莉鲜花进行拼和、窨制,使茶叶吸收花香而成的。茉莉花茶使用的茶叶称茶坯,一般以绿茶为多,少数也有红茶和乌龙茶。

根据不同品种去的茶胚,例如用龙井茶做茶胚,就叫龙井茉莉花茶,如用黄山毛峰的,就叫毛峰茉莉。

根据形状的不同,如珍珠状的,著名的有产自福建的“龙团珠茉莉花茶”,针状的有著名品种“银针茉莉花茶”。

茉莉鲜花茉莉花茶的茉莉花香气是在加工过程中就逐步具有的,所以成茉莉鲜花品茶中的茉莉干花起的仅仅是点缀作用,有的品种中有此点缀,有的没有,虽然有不乏茶商用别人用过的废花拌入茶中以次充好,但有无干花做点缀并不能作为判断花茶品质好坏的标准。断断茶叶好坏还应该以茶叶本身的滋味为标准。

茉莉花茶是市场上销量最大的一个花茶的种类,茉莉花的香气一直为广大饮花茶的人所喜爱,被誉为可窨花茶的玫瑰、蔷薇、兰蕙等众生之冠。宋代诗人江奎的《茉莉》赞曰:“他年我若修花使,列做人间第一香。”茉莉花茶的主要消费地是我国的东北、华北,以北京、天津、济南、石家庄、成都等城市销售量最大。

优质的茉莉花茶具有干茶外形条索紧细匀整,色泽黑褐油润,冲泡后香气鲜灵持久,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匀柔软,滋味醇厚鲜爽的特点。

小编推荐

茶叶生产质量管理


(一)茶青储运

用干净透气的小篓装运茶青,切忌紧压;茶青要用无污染、无异味的清洁专车运输;堆青室与车间要保持清洁卫生,严禁堆放有毒有异味杂物;装运茶青的器具必须清洁干净。

(二)茶叶加工卫生

1.着装

车间人员要穿着规定的衣、帽、鞋、袜上班,头发不外露,离开岗位时应脱下工作服、帽、鞋(非本车间人员包括来厂参观的指导人员,都按此要求着装入内)。车间人员禁止佩

戴各种首饰进入加工现场,禁止在加工现场饮食、抽烟或随意吐痰。

2.车间

随时保持车间卫生、整洁,工具存放井然有序;每一作业班后,机具设备、车间地面、墙壁清理干净,关好门窗。严禁携带有毒、有异味或与加工无关的杂物进入车间。厂内要设有更衣室和冲洗室。茶机润滑要采用食用油。

3.车间人员健康

定期对车间人员体检,身体不健康者或带传染病菌者均不能上岗,以防污染茶叶。

4.加工机具

加工机具要清洁、干净。杀青机、烘干机炉灶不得漏烟,烘干机无烟尘。

(三)包装

成品茶要保持清洁卫生,及时包装进库,定型包装,必须有产品标签、检验合格证和生产日期,不同等级、规格的茶叶分库储存,标识清晰,防止混淆。

包装容器应该用干燥、清洁、无异昧以及不影响茶品质的材料制成,包装要牢固、密封、防潮,能保持茶品质。

(四)储存与运输

按茶叶保存要求和卫生要求进行储存和运输。原料和成品茶专用仓库必须通风、干燥、清洁、无异味、无日光照射;有防虫、防鼠设施,库内物流有序,有明显挂牌标识。茶叶控制在一定的含水量(≤5%)之下,运输工具应该清洁干燥,没有异味,并有防雨、防日晒设施。茶箱发运过程要轻装轻卸。

(五)生产过程质量管理

1.原料的质量管理

每批原料进厂后,保证原料符合相应规格和标准:新鲜、清洁、无霉败变质,无有毒有害物质污染。

2.加工过程的质量管理

(1)加工茶叶必须有企业标准、加工工艺操作规程和作业标准。

(2)不同工序采用不同质量控制方式。对造成茶叶质量不稳定、容易产生不合格品的工序及影响产品卫生质量的关键工序,必须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点。

(3)加工过程各工序、各岗位的操作工人必须严格执行产品的自检和互检制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定期对加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情况进行全面检查;重点审查作业是否按标准进行;每批茶制好后,要及时开汤审评;对存在问题及时予以纠正。

(5)实施加工过程的质量普及教育,即对全厂管理人员、检验员、操作工人进行分层教育和训练,使之明确自己应负的职责和工作要求。

浅谈霍山黄芽茶质量管理的具体措施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茶叶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人们对食品安全要求越来越严的情况下,霍山县积极应对多方挑战,全面启动茶叶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加工质量,使霍山县茶叶更加优质安全,使茶业经济效益显著增加,促进茶叶产业步人快速、健康发展轨道。

1基本情况

1.1现状

霍山位于安徽省西部,大别山腹地,环境优美,竹茂林幽,具有茶树生长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主产霍山黄芽、黄大茶、炒青、菊花茶及小岘春等品种。全县现有茶园面积8000hm2,可采茶园面积7520hm2,全年茶叶产量5000t,产值13000万元。其中霍山黄芽是霍山茶叶的拳头产品,年产量930t,产值9638万元,占总产量的21%,占总产值的75%,霍山黄芽主产于霍山县境内海拔600m左右的山区。

1.2霍山茶叶历史悠久

有据可考,霍山种茶已有20開多年历史。清光绪《霍山县志》记载:“霍山黄芽之名已肇于西汉”。

《史记》中记述:“寿春之山有黄芽焉,可煮而饮,久服得仙。"霍山茶叶从唐朝开始兴盛,唐代李肇《国史补》中记载:“风俗贵茶,茶之名品亦众……寿州有霍山黄芽"。

“宋代开设霍山茶场,年卖茶达26万多kgo霍山黄芽唐代列为贡品,明清为皇家御用,特别是明清以来,贡茶十余处,上供专用六安茶,已为“天下第一",而六安茶主产于霍山.

1.3霍山黄芽品质优良

有独特的自然环境,加上精湛的制作匚艺,造就了霍山黄芽独特品质。霍山黄芽的品质特征:外形条直微展,匀齐成朵,形似雀舌,色泽嫩黄显毫,香气清高持久,汤色嫩绿清澈,滋味鲜醇回甘,叶底微黄明亮。经农业部茶叶质量检测中心分析,霍山黄芽茶含有香气成分46种,其中香叶醇、芳樟醇、正庚醛等10余种,尤其香叶醇含量比其他茶高出五倍左右。

1.4加工厂现状

霍山黄芽分布于我县16个乡镇,生产时间主要是春季。全县现有黄芽加工厂350个左右,其中标准化加工厂3个,其余均为上世纪90年代和近几年建立的。加工厂规模较小,厂房简陋,布局不合理,不符合茶叶标准化加工要求,严重影响了我县茶叶长足发展。

2具体措施

为了提高霍山茶叶品质和市场竞争力,霍山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把茶叶列人富民强县工程,始终把茶业作为主导产业来抓,促进茶叶增效,茶农增收,建设茶叶强县。

2.1成立组织

霍山县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成立了县委副书记为组长,分管县长为副组长,县直单位领导为成员的茶叶产业生产领导组,领导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全县茶叶产业规划并指导生产发展。

2.2以奖代补茶叶产业的发展

2008年县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茶叶产业建设的意见》、《加强霍山黄芽茶质量管理的意见》等文件,2009年又出台关于贯彻落实省政府茶产业建设的实施意见。政府规定每年统筹安排资金不少于100万元,而且逐年增加,作为茶产业建设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奖励良种推广和基地建设、霍山黄芽的品牌宣传和保护、产品的认证、名茶评比、茶农合作组织建设等。其中获得有机、绿色、QS认证补助认证经费1万元。以奖代补的方式大大地促进了广大茶农发展茶产业的热情,全县基地建设、品牌认证、QS认证、清洁化加工厂的发展步伐加快,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全县已有28家茶企业通过QS认证,已建清洁化加工厂8家。

2.3技术培训范围广

霍山县特别注重茶叶技术培训,以培训的方式提高广大茶农的综合素质,力求在源头上保证茶叶质量。主要方法是县内茶叶技术专家深人田间地头,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广泛宣传有机茶、无公害茶园田间管理及茶叶清洁化加工等技术,杜绝在茶园中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化月巴、除草剂等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大力提倡使用有机肥及生物农药。另外采用“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即请外地的茶叶专家来我县传授茶叶技术,同时派出全县的茶叶骨干到茶叶发展先进地区考察学习,开拓视野。通过广泛细致的培训,全县茶农安全意识明显增强,种茶水平提高,茶叶品质大幅提高。

2.4加强监管力度

无害化生产加工是茶叶优质安全的基础,执法监管是茶叶优质安全的保证。为了杜绝茶叶的二次污染,霍山县茶业发展办公室联合县工商局、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成立质量监管小组,对全县茶叶加工厂、茶叶包装等加强监管,对不符合要求的给予相应的处罚。通过强有力的监管,霍山茶叶质量安全状况有了质的提高,为全县茶叶健康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2.5实施茶叶制品质量追溯系统

为了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消费者身体健康,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霍山县绿力生态产品有限公司在全省首家启用茶叶制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实现了从茶园到茶杯的全程跟踪和追溯,从而使消费者能明白地买,放心地喝。

茶叶制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是采用国际物品编码协会"GSI全球可追溯性标准"建立的与国际接轨的茶叶制品溯源系统。消费者通过茶叶包装的条码上网查询,即可了解该茶叶种植、采摘、收购、加工、包装、销售等环节的信息,实现茶叶制品全程跟踪与追溯。

该追溯系统是以四川标准化研究院作为技术支撑,由霍山县茶业发展办公室、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县档案局共同完成,以绿力生态产品有限公司为示范。霍山县茶业发展办公室负责对全县的茶叶地块进行调查摸底、绘图、统一编号。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监督管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档案局负责档案管理及设计。绿力生态产品有限公司在生产基地一一大化坪镇做好示范。首先茶农做好农事记录,加工厂对收购的鲜叶分类加工,每一工序进行登记等原始记录。然后原始记录随同茶叶产品一起人库,公司将原始记录录人电脑,并在包装盒上贴上代码符号,该代码就是茶叶的身份证号。只需将茶叶的代码输人电脑,就能清清楚楚地看到它的成长资料,从而达到追溯的目的。霍山县将通过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扩大追溯范围,实现全县范围的茶叶产品都可追溯。

茉莉花茶加工工艺过程及质量卫生技术控制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国内市场规范整治,提高产品质量卫生水平是本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树立企业质量品牌的关键。本文是本企业花茶加工工艺过程及质量卫生技术控制要点.,供大家参考。

一、环境、场所、人员卫生控制

厂区环境要求:厂区附近无污染源,保持整洁。加工场所要求;车间的建筑材料应牢固耐用,无毒无异味。除尘设施有效,四周污水排放畅通。燃渣、花渣处理应远离加工场所,车间入口处应设有洗手设施和更衣室。工作人员需经体检合格,持健康合格证上岗,进车间要洗手,保持个人卫生,要按规定穿戴工作服、鞋帽等,制订相应的卫生管理实施办法,由专人负责日常监督检查,并做好记录。

二、原料验收过程质量卫生控制

1、原料指茶坯、鲜花。验收检验包括品质感官检验、理化检验和卫生检验。检验取样按GB/T8302规定操作,感官品质检验按绿茶(坯)审评办法,基本要求是品质正常,无着色或其它添加剂(物)。特种工艺造型茶因根据不同形状分堆放置,理化检验项目包括六六六、滴滴滴、铅、铜。检验结果卫生指标有一项不合格或原料不符合品质基本要求的不能采购进厂。水份超过9%未及时窨制的茶叶要进行烘干处理。考虑到实际加工过程中受污染的可能性,如:“农药在窨制过程中从香花中向茶叶中转移”等因素,采购原料应根据实际情况自定严格的内控卫生验收标准。产品如供出口欧盟国家,原料茶卫生指标要低于2000年7月1日执行的欧盟茶叶农残限量指标。

2、鲜花检验:玉兰花应检验朵花和花瓣的比例。花瓣用于窨制中低档茶。茉莉花质量要求形状饱满,大小均匀,色泽莹白,不含非花夹杂物。因春花、伏花、秋花质量差异较大,检验时区别对待。春花应检验花蕾成数和雨水花;伏花检验花蕾成数和因气温高运输装挂不当产生的“闷花”秋花应检验“虫花”。“雨水花”“虫花”“红花”“闷花”和“白花”应分堆摊养,单独用于窨制中低档花。

三、整型、拣剔控制

特种工艺造型茶进厂后应注意检查茶叶中的净度和匀整度及茶叶的含水量,以便待窨。各档次茶坯的毛茶原料多通过中小型企业加工生产,品质参差不齐,外形毛、杂,需经整形拣剔改制,按企业标准样制定相应的整形改制工序。一般 通过筛分,拣剔、风选、滚切、吸铁和人工手拣,可剔除大部分非茶类杂物(包括恶生杂物)。在窨制过程发现杂夹物应及时拣剔,若发现恶性杂物或霉块应及时返工或另堆处理。

四、鲜花窨前处理、窨制(提花)、烘干控制

1、进厂鲜花经过验收按花质情况分堆摊凉,摊凉厚度约10cm左右,摊凉时间30—60分钟,并拣剔非花类夹杂物,待花温接近室温时进行堆花,堆厚约40—60厘米,待堆温上升至38摄氏度左右进行翻堆摊薄散热吸氧。每隔30—40分钟重复一次堆、摊。摊、堆过程力求均匀,避免花蕾受机械损伤。护养春花时,因花含水量高、气温低应增大堆花厚度,堆、摊时间要短。护养伏花时,因气温高,应少堆花厚度,延长摊凉散热时间。护养秋花时,因花水分含量低,气温低,应多堆少摊,采用堆中翻拌或增温养花。当花蕾开放度达60度左右,花蒂转为淡黄色,开放率达70%左右即可筛花。筛花净花薄摊静养待开放率达9成或开放度达90度时(俗称虎爪形状)即可付窨。茉莉茶释香的最佳环境条件是:室温30—33摄氏度,堆温35—38摄氏度,要对湿度80%左右,空气流速5—6ml/min,鲜花养护时堆高10—15厘米,花堆内部氧气含量17—20%。

2、工艺、配花量控制。批量花茶窨制目前还停留在手工着地操作。茶叶容易受污染,地面应保持清洁,工人要穿专用长统布袜操作。近年窨制工艺研究取得进展,“增湿窨花”和“连续窨花”工艺已得到应用,针对窨次不同,场所条件和供花量情况,采用传统窨制工艺与“连续窨花”“增湿窨花”工艺组合,可达到较好效果。特种工艺造型茶和高级茉莉花对花香的鲜灵度、浓度要求较高,可采用“双连窨”的办法,不但可以增加茶叶的香气浓度,还可缩短生产时间周期,但生产时必须注意及时起花、及时摊凉。摊凉应注意在通风处摊薄,以防产生水闷味和其它异味而影响茶叶品质。不论采用何种工艺技术都把握头窨要“窨倒”。多窨次则下花量要相应增加,花量配比随窨次增加而减少,花质差相应增加配花量的通用窨制要点,连窨配花量一般比传统单窨减少,连窨时前后窨配花量比例为1:1。

3、窨量控制。茶、花拌和前,需将待窨茶叶着地整理成长方体堆型,堆厚40—50厘米,鲜花均匀覆盖后,从横断面开堆拌和,力求均匀快速。拌和后整堆,堆厚30—50厘米,湿坯连窨堆厚30—35厘米。堆厚可视茶叶窨次、室温、配花量不同适当调整。随窨次增加,相应降低堆厚,反之,增加堆厚。特种工艺造型茶和高档茶堆厚应低于中低档茶。特种工艺造型茶的翻拌应注意保证其外形的完整性,尽量用人工操作,减少破碎率。

茶花拌和后静置窨花4—6小时,待堆温升至45—48摄氏度时开始通花散热,散热时间掌握30—60分钟,待温度降至36摄氏度左右时收堆续窨,堆高30—45厘米,续窨4—6小时,待花状出现萎缩,部分花瓣呈淡黄色,即可起花。控制要点:配花量、堆厚和室温直接影响堆温,而堆温决定了静窨时间。一般情况下配花量多、室温高、堆厚高、堆温上升就快,静窨时间就短,反之则延长静窨时间。春花窨制时,因气温低,鲜花含水量高,应相应增加堆厚,但通花摊凉散热时间应掌握在30—40分钟,就要收堆续窨,起花时间可延长1—2小时。伏花窨制时,因气温高,应降低堆厚,缩短静窨时间,延长散热时间,收堆厚度可掌握在30—50厘米。秋花窨制时,气温低,鲜花含水量低,应增加堆厚并人工辅助提高室温,并缩短通花时间。湿坯连窨的茶叶可减少此道工序,清晨时根据堆温和茶叶吸收水分状况进行堆高的适当调整。要求保证茶叶正常吸香和茉莉鲜花的吐香活力,提高茉莉鲜花的利用率。

4、烘干控制。控制要点:烘干温度由烘后茶叶的水份和品质要求决定,并适时调整烘干厚度和整度。烘干温度设置区间为70—120摄氏度,烘坯(即茶坯窨前烘干)烘干温度设置为90—110摄氏度。烘转(烘后供转窨)烘干温度设置为70—120摄氏度,同批茶叶窨制,随窨次增加,降低烘转温度。每增窨一次,烘后水分增加0.4—0.6%,温度降低5—8摄氏度。烘提(即烘后提花)烘干温度设置为70—100摄氏度,烘后水份要求为6.5—7%(烘提茶叶温度要求低于烘干温度,烘干后茶叶水份要求为8—8.5%)。茶叶经烘干后需散热冷却至常温,冷却过程即要保香又不能增湿。有条件产家可采用传送装置冷却降温,用烘干机箱体传送自然冷却降温或对箱体送风冷却,冷却时间30—50分钟。

5、提花控制。提花前由于茶叶经过多窨次甚至达到8个窨次,茶叶中含有花干、花片、花蒂和其它夹杂物,需用人工拣剔给予去除;还有花茶在加工中的损耗产生的粉末在特种工艺造型茶中,应给予处理干净,以保证特种工艺造型茶的匀整度和清洁度。提花工序是为了提高茶叶花香的鲜灵度,每50公斤茶用3—5公斤的优质净花进行提花,经均匀拌和后静置4—6小时起花,茶叶水份控制在8—8.5%。

提花阶段的茶叶含水量控制

在茶叶茶叶含水量不同的条件下,提花量多少,提花历时多长,才能达到提花的技术要求,又能符合出厂茶叶的含水量,参考有关资料,结合工作实践,提出一个计算公式:W=W1xKxT%

W:提花后茶叶含水量 W1:提花前茶叶含水量

K:是常数,指茶叶含水量在6.5—7.5之间的茶叶随提花量变化而变化的数值,见下表。

不同提花量的K值表(单位:1kg/100kg)

改进管理方法 提高茶叶质量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高档茶叶越来越受到市场青睐,销量逐年增大。因此,如何提高高档茶叶的产量,已成为茶叶生产上一个重要研究课题。现将主要环节介绍如下:

加强冬季施肥工作 冬季施足基肥,增施氮肥,充分发挥肥料的春季效应,使春茶优质高产。通常氮肥多集中在春茶采摘前作为催芽肥施用,冬季不施氮肥。据有关资料介绍,春茶所需的营养,特别是氮素营养,有80%以上是来自茶树上年冬季所吸收和贮存的氮素。所以冬季施足肥料是春茶增产的基础,而春茶采摘前的催芽肥,被茶树吸收利用的不到13%。因此,为了提高春茶质量,必须把春茶采摘前作为沟施的氮肥,抽出一部分放在上年冬季结合基肥施下。这样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配合增施部分氮肥,再将一部分氮肥进行春季叶面喷施,从而提高春茶对氮肥的利用率,增产效果明显。

改春季修剪为秋季修剪,促进春季茶芽早发多发 春茶采摘前轻修剪,茶树受到的创伤一时难以愈合,生长受到抑制,使茶树发芽推迟,发芽点减少,影响春茶产量,尤其是高档春茶的产量。而改为秋茶采摘后轻修剪,茶树有充裕时间愈合伤口,恢复生机,可促进春季茶芽早发多发和芽头肥壮,有利于多产高档春茶。生产实践证明,将春茶采摘前的轻修剪改为秋茶采摘后轻修剪,春茶开采期可提早5~7天,春茶产量提高10%以上。秋茶采摘后轻修剪,必须在茶树地上部停止生长后进行。

实行细嫩采摘,见芽就采,直接提高高档茶叶产量 传统的采摘方法是当茶园中的芽叶有10%~15%,达到采摘标准后才开始采摘,并要蓄养一段时间后再采摘1次。为了提高高档茶叶的产量,要打破传统的采摘模式,不搞“养大采”而实行细嫩采摘,见芽就采,即“芽头冒出一个及时采下一个”,舍得多投劳动力每天在茶园巡回采摘,尽量多生产一些高档名优茶叶,这样虽然茶叶产量比以往粗采的要下降一些,但产值和收益大大增加。

切实搞好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秋末冬初清理茶园,喷施石硫合剂封园,降低病虫越冬基数,预防早春茶小绿叶蝉、茶蚜、茶尺蠖等对嫩梢危害。如有病虫害发生,结合勤采及时给予控制,避免农药防治。

茶汤浓郁,鲜花香


武夷岩茶初为药用。武夷岩茶质量共同,它未经窨花,茶汤却有浓郁的鲜花香,饮时甘馨可口,耐人寻味。18世纪传入欧洲后,备受当地大众的喜欢,曾有百病之药的佳誉。武夷岩茶属半发酵茶,制造办法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古书记载岩茶的功用,主要有生津止渴、清热解毒、安神益思、消食解腻、合胃止泻、处尿通便、明目洁齿、杀菌解毒等,被称为是入心、肝、脾、肺、肾五经的万病之药,往常科学证明这并没夸大其词,同时还发现岩茶对一些现代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癌症、心血管病、辐射等也有一定疗效。武夷岩茶产于闽北秀甲东南的武夷山,茶树生长在岩缝之中,武夷岩茶具有绿茶之幽香,红茶之甘醇,是乌龙茶中之极品。武夷岩茶条形壮结、匀整,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茶汤呈深橙黄色,明澈艳丽;叶底软亮,叶缘朱红,叶心淡绿带黄;茶性和而不寒,久藏不坏,香久益清,味久益醇。武夷岩茶主要的营养价值:含有人类身体必需的多种维生素A、D、E、K、B1、B2、B3、B5、B6、H、C、P和肌醇等,除A、D、E、K较难溶于水外,其他均为水溶性维生素,泡茶时可充沛应用;含有多种矿物质,如人体细胞不可短少的钾,维护牙齿的氟及其他磷、钙、镁、铁、锌、钠、硼、硫等微量元素;还含有丰厚的人类必需的多种氨基酸以及少量的蛋白质和脂肪,对人体营养的补充有所作用,它可溶于水的糖分极少,属于低热量饮料。

茉莉花春季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一、适当提早剪枝 2月下旬至3月中旬,适当提早剪枝(并进行相应的田间管理),可促进茉莉花植株提早进入营养生长阶段,在达到适宜孕育花蕾的温度(25℃)前有一定数量的叶面积系数,进行光合作用,积累较多的营养物质,为花蕾的高产优质奠定良好的基础。剪枝的高度一定掌握在留蔸高度20-30厘米左右,老龄植株重剪,幼龄植株轻剪。对于1-2年生或新种植株,也应在离地面20厘米左右处剪短,以促发较多低位分枝,造就丰产树势。剪枝时应注意把幼弱的枝条一并剪除。 二、彻底清园,防治病虫 危害茉莉花病虫害较多,其越冬所主要是茉莉的枝叶。全面剪枝后还注意检查,对有虫口或病斑的植株也一并剪除,并进行彻底清园,将所有剪出的枝条,特别是枯枝和落叶清扫出田外,晒干烧 。施肥培土后用石硫合剂进行一次花前杀虫消毒工作,努力降低病虫源的基数。 三、重施基肥 剪枝清园后应即行重施基肥。基肥要以农家肥为主,每亩施入以堆沤熟的猪牛杂粪、作物桔杆、麸饼等1000-1500公斤,搭配适量的过磷酸钙和氯化钾或复合肥。基肥在花田畦面上开10-15厘米深的沟施下,施后结合清沟培土,用土进行覆盖。 四、清理畦沟,做好排灌工作 茉莉是喜润怕旱忌渍的作物,保持田间湿润,是茉莉花健康生长的需要。施肥后如遇干沟排水工作。

泡点鲜花在茶中(图)


花草茶一向被誉为“天然的健康饮品”,不同种类具有不同疗效:如镇静、清热、健胃、养颜、治疗感冒等。有几种花草茶解暑效果显著,夏季高温多湿,不妨多饮。 百合花茶:百合花富含蛋白质、糖、磷、铁以及多种微量元素,具有极高的医疗价 值和食用价值。泡茶时,每次取百合花2克—3克,用开水焖10分钟左右即可。茶沏好后色泽金黄,味甘微苦,可以安心去火、清凉润肺,是夏日里最好的解暑饮品。 金盏花茶:金盏花性甘,能清除火气和湿热,冲泡时可加点冰糖或蜂蜜共饮。感冒了喝上一杯有利尿、退烧作用,对消化系统溃疡及淋巴结炎的治疗,以及缓解妇女痛经也有好处。但记住,孕妇不宜饮用。 金莲花茶:金莲花以前一直作为观赏花,最近发现,用它来泡茶,可以起到清热解毒、养肝明目、提神健胃的作用,对治疗口腔炎、咽炎、扁桃体炎均有明显疗效。取3—5克金莲花用开水冲泡5分钟即可饮用,也可加入金盏花2—3朵一起冲泡。金莲花虽然好看,但泡茶喝味道偏苦,可适当加点冰糖调口味。 桂花茶:桂花具有美白肌肤、排解体内毒素、止咳化痰、养生润肺的作用。夏天很多人觉得皮肤干燥,或由于上火而导致声音沙哑,在绿茶或乌龙茶中加点桂花,可起到缓解作用。 以上花草茶在大部分茶叶店都能买到。天气太热时,沏好后放在冰箱里冰镇一下,口味会更好。如果加冰块的话,沏时注意减少1/3—1/2的水分,这样才不会在冰块化后稀释了茶的味道。每次喝不完要放入冰箱,可以延长保存l—2天,但超过3天以上,就不能再喝了。

《关于严格控制茶叶农药残留量加强茶叶质量监督管理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技术监督局、农业(农牧渔业、农林、农垦、乡镇企业)厅局、供销合作社、商业(贸易)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商业局:

茶叶在我国产区辽阔,品种繁多,是我国人民群众重要的日用消费品,同时又是出口创汇的主要农产品。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8年对茶叶产品质量国家监督专项抽查结果表明,目前茶叶质量水平较低,个别地区茶叶中的农药残留量较低。为扭转茶叶农药残留量超标的状况,进一步提高我国茶叶产品质量,根据《产品质量法》、《农药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特通知如下:

一、加强茶叶产区农药使用的监督管理。茶叶主产区农业生产主管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茶叶农药残留量,督促茶叶栽培生产者严格执行《关于禁止在茶树上使用三绿杀螨醇的通知》(农业部农发[1997]11号),向茶农重申严禁在茶树上使用三绿杀螨醇等不易降解的农药。为确保茶叶的安全采摘,各级农业部门要加强巡回检查,采茶前严格禁止使用农药。对施用农药后的茶树,必须达到安全期方可采摘。

各级农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茶叶用农药的管理。茶叶生产用药,必须三证齐全。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积极推广使用生物防治技术。茶叶主产区农药经营单位和个人不得向茶农出售三绿杀螨醇等不易降解的农药,出售用于茶树病虫害防治的农药,必须附农药合理使用说明。

各级农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茶农的科教普及和服务,推广科学合理使用空的知识及先进的农药施用技术,加强对病虫害疫情的监测,及时向茶农发布病虫害最佳防治时期,指导和帮助茶农严格按《农药合理使用准则》等国家标准进行病虫害防治。

茶家施药期间,产区农业主管部门应会同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农药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做好茶叶主产区农药使用情况、农药残留情况的跟踪检查。

二、加强茶叶收购工作的管理和监督。茶叶收购期间,茶叶收购主管部门要加强对茶叶收购工作及收购站的管理。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加大对加工用原料茶质量的监督检查力度,对主要产区的原料茶进行抽样检查。对农药残留量超标的原料茶,收购站不得收购,茶叶加工、经销企业不得采购。

三、各有关部门要督促生产企业加强质量管理和技术基础工作,提高农药残留量等检验技术,增强检验手段。严禁茶叶生产加工企业无标生产,生产加工企业必须制定产品标准,并按规定向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并要严格按标准规定的工艺进行生产。销售的产品包装标识必须按《产品标识标注规定》进行标注。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对企业标准及是否按标准组织生产进行检查。

四、各级茶叶流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茶叶经销单位的监督和管理,要求所有茶叶经销单位认真清理仓库和柜台,对现有茶叶进行普查,凡农药残留量超标、标识不全、无合格证的茶叶及质量不合格的茶叶,一律不得销售。经销单位要严把进货质量关,对农药残留量超标、无标生产、无合格证、进货渠道不清、进货手续不全的茶叶禁止进货销售。同时经销企业要注意改善茶叶仓储条件,确保茶叶在销售过程中不被污染和霉变。

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配合茶叶流通主管部门认真做好商业零售企业柜台出租和个体承包柜台的清理整顿工作,引导商业企业销售知名企业生产的优质茶叶。商业企业对出租柜台所销售的茶叶质量问题,要负全部责任。

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会同茶叶经销主管部门,加强对茶叶经销单位的监督,如发现商业企业经销农药残留量超标的茶叶即刻予以没收销毁;发现未经检验合格的产品,责令其停止销售,以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五、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会同有关主管部门加大对茶叶生产、收购、加工和经销等环节的监督工作,加大监督抽查力度,对茶叶质量问题严重的生产、经销企业,勒令其停止生产和销售;对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要依法严厉查处。要通过通报、曝光、责令整改、停产整顿、经济处罚、报请当地政府撤换企业领导、商有关部门吊销营业执照等手段加在监督抽查后处理力度。对农药残留量不合格证的茶叶要坚决予以没收并销毁。同时,要通过新闻媒体向消费者宣传合格产品及其生产经销企业,以鼓励企业提高茶叶质量和引导消费,为产品质量好的企业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六、各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要指导所属的茶叶检验机构和农药检定机构积极配合有关部门作好茶叶生产主产区农药使用情况、农药残留量情况的跟踪检查,及时通报有关情况,并积极开展技术服务。

七、针对当前茶叶生产和经营分散的实际情况,要充分发挥有关行业协会的作用。行业协会要加强同茶叶生产和经销单位的联系,协助有关部门做好行业自律、规范经营行为等工作。各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配合有关主管部门进一步加强对茶叶质检、收购、生产和经销等人员的技术培训,切实提高茶叶的经营管理和检验水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