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茶人点评武夷茶

发布时间 : 2021-08-10
武夷茶好处 喝武夷茶的好处 武夷茶是红茶还是绿茶

武夷茶好处。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历代茶人点评武夷茶”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历代茶人点评武夷茶”相关知识!

武夷山碧水丹山,飞翠流霞,峰峦竞秀,溪涧争流。山中峰、岩皆由砂砾石层叠而成,火山砾岩、红砂岩及页岩经过长期的风化后,砂砾泥壤散布在岩趾、峰间、山坑、水涧。这里气候温和、冬暖夏凉、雨量充沛、阳光散射,十分适宜茶树生长。所以三十六峰、九十九岩岩岩都产茶,无峰不长茶,有的茶树就奇迹般地生长在峰巅悬崖绝壁的石隙间。武夷山岩茶品种繁多,世代留传,演变出许多优良名丛。有了得天独厚的生长自然环境,优良的茶树品种,再加上独特的制作工艺,武夷茶历史以来都品质优异无以伦比。历代茶人品之,论之,推崇至备,厚爱有加。

唐陆羽在《茶经》中称:上者生烂石,建州茶(当时武夷山属建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

宋范仲淹在《和章岷从事斗茶歌》中称武夷茶的滋味: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武夷茶的价值使:长安酒价减千万,成都药市无光辉。喝武夷茶吧!不如仙山一啜好,冷然便欲乘风飞。

宋陆游称赞武夷茶:建溪(注:含武夷山)官茶天下绝。

明许次纾在《茶疏》中称赞于今贡茶惟有武夷雨前最胜。

明王应山《闵大记食货考》称赞:茶出武夷,其品最佳。宋时制造充贡,延平半岩次之。福、兴、漳、建、汀在皆有之,然茗奴也。

清乾隆在《冬夜煎茶》中称赞武夷茶:建成杂进土贡茶,一一有味须自领。就中武夷品最佳,气味清和兼骨鲠。

清袁枚《随园食单茶》中评赞武夷茶: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味之,果然清芬扑鼻,舌有馀甘。一杯之后,再试一二杯。令人释躁平矜。怡情悦性。始觉龙井虽清而味薄矣,阳羡虽佳而韵逊矣,颜有玉石与水晶品格不同之故。固武夷享天下盛名,真乃不忝,且可以沦至三次而其味犹未尽。

清陆廷灿在《续茶经》中称赞:武夷造茶,其岩茶,以僧家所制者最为得法。

清郭柏苍在《茶》中记述:闽诸郡皆产茶,以武夷为最。凡茶,他郡产者性微寒,武夷九十九岩产者性独温。

晚清梁章钜在《归田琐记》中记载他游武夷住宿天游观中,与静参羽士夜夜谈茶事,今之品茶有四等,一曰香,花香、小种之类皆有之。今之品茶者,以此为无上妙谛矣。不知等而上之,则曰清,香而不清,犹凡品也;再等而上帽曰甘,香而不甘,则苦茗也;再等而上之,则曰活,甘而不活,亦不过好茶而已。活之一字,须从舌本辨之,微乎!他把品赏武夷岩茶品质的感受高度概括为香、清、甘、活四个字。依次递进。

晚清台湾太史公连横在《雅堂笔记茗谈》中写到:茗必武夷,壶必孟臣,杯必若深,三者为品茶之要,非此不足自豪,且不足待客。武夷之茗,厥种数十,各以岩名,上者每斤一二十金,中亦五六金。三州之人嗜之。他处之茶,不可饮也。新茶清而无骨,旧茶浓而少芬,必新旧合,色味得宜,嗅之而香,啜之而甘,虽历数时,芳留齿颊,方为上品。

现代的蒋希召在《蒋叔南游记》(公元1921年)中记述:武夷产茶,名闻全球,土杂砂砾,厥脉甚瘠,以其踞于深谷,日光少见,雨露较少见,雨露较多,故茶品佳,且其种亦自有特异者。

林馥泉先生在《武夷茶叶之生产制造及运销》(公元1943年)中写道:武夷岩茶可谓以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岩骨坑源所滋,品其泉冽花香之胜,其味甘泽而气馥郁。

吴觉农先生在《整理武夷茶区计划书》(公元1942年)中:(武夷山)是以所产茶叶,品具岩骨花香之胜,味兼红茶绿茶之长。

小编推荐

武夷茶的历史


一、武夷山是茶树的原生地么?

据苏轼《叶嘉传》称,武夷茶移植至建瓯遂有北苑之盛。北苑至今尚存一块南宋碑刻,叙述迄自太平兴国初(976年)的植茶始未。四川万源县一块立于大观三年(1109)得建溪绿茗,于此种植的石碑,该茶当以武夷茶为渊源。陈椽教授考证:武夷茶约在1400年前(南北朝齐时)就以晚甘候之名而闻名,武夷茶的起源时期一定更早于此。

唐代最负盛名的茶是出自四川的蒙山茶。北宋诗人孙渐曾在蒙山立碑,说明昔有汉道人,分来建溪芽,蜀人可能不太愿意承认从建溪移植茶树至此的实事,但万源的植茶碑中有诗:筑成小圃疑蒙顶,分得灵根自建溪,完全将自己与蒙山认同,不就是因为同样源于武夷之故么?可以肯定的是,蒙山西汉时期就开始种植茶叶,而汉武帝平定闽越国,逃亡的越巫完全可能携茶植于蒙山之上。

许多专家通过茶文化的演化认定:茶叶的饮用是由巴蜀肇始,尔后沿长江传播。于公介先生的《中国的茶》以为西汉时传至湖荆,尔后才有可能渐至武夷一带。《茶叶贸易学》推定到了六世纪(南北朝的齐梁时代)茶叶繁延到沿海各省。《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茶业卷》确定茶叶是秦人取蜀以后,才渐次传播开来的。《中国茶文化》(姚国坤等主编)认定三国时,茶传到长江中下游的安徽、江苏、浙江一带,因此西汉时就有茶树传播进武夷是不可能的。汉武帝灭闽越国之后,武夷山一带几为虚地,武夷山的茶是从何而来的?是否为先民由野生中发现、饮用、尔后驯化种植的呢?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以云南等地的茶树品种最为古老,但在人类将茶树驯化种植之初还有哪儿能寻到它的踪迹呢?有的学者持同源说,以为都是从云南移植来的,有的持多源说,并明确认定中国东南一带也是茶树的原生地。

十七世纪,瑞典著名植物学家林奈,在《植物种类》一书中将茶分为大叶变种和武夷变种,虽然其它植物学家也有不同的分类,但一致以武夷种作为中国小叶茶树的代表,由此可见武夷茶树性状特征的代表性。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曾提及古人论茶,唯言阳羡,顾渚都未言建溪,但建茶皆乔木,吴、蜀、淮南,唯丛茭而已,品自居下。可见武夷山的茶,特征独具,它的品种与其它品种不同,有很大差别。《武夷山志》又引古记说武夷茶原为野生,非人力所植,古时为一老人初献,死为山神,立庙祀之。看来武夷山的茶可能是先民由野生驯化而来的,武夷山因此可能是茶树的原生地之一。

二、乌龙茶之谜?

乌龙茶是指介于红茶、绿茶之间的半发酵茶,工艺独特,因而也具有独特的品质和风味。

关于乌龙茶,学术界有许多争议。乌龙茶,得名虽较迟,但名称是怎么来的呢?有的以为是由地名转化而来,有的以为由茶树品种转用而来,有的以为从宋、元的龙凤贡茶演变而来,有的以为是从传说中而来。《闽茶》月刊曾载香港茶叶价格,目前以岩茶为最高者,且缺货,每担一千元港币,其次为水仙,担价为五百,乌龙每担三百五十元。乌龙品种由于价廉实惠,饮用者较为普及,且与岩茶特色类似,乌龙或许就因此而渐渐转化成半发酵茶类的统称?

乌龙茶的制作工艺发源于哪儿呢?有些著作只标明源于福建。《安溪县历史档案》记载:是安溪人于雍正年间(1730前后)创造的,但早于此50年前,释超全就写过:溪茶遂仿岩茶样,明确说明它只是仿武夷岩茶制作而已。也有人说是安溪茶农于咸丰年间(1855前后)发明的。其实早于咸丰200年前的王草堂在《茶说》中记叙了武夷茶的制作工艺,与现代乌龙茶的制作工艺如出一辙,因此较为学术界所认可。有人以为在武夷山制茶的多为漳州人或安溪、晋江人,因而可能是他们的发明。但无论如何,乌龙茶是沿袭武夷茶制法的创新。乌龙茶制作技术与历史上的武夷茶制作技术有着一脉相承的联系(《福建乌龙茶》张天福等)。中国茶叶学会主编《中国的茶与健康》称:武夷岩茶,是乌龙茶的始祖。陈彬藩先生考证乌龙茶的制作工艺,渊源于武夷岩茶。茶业专家陈文怀先生在《茶的品饮艺术》中确定乌龙茶的制法,发祥于武夷山。

乌龙茶的制作工艺发源于何时呢?

有的推论出现于北宋,有的推论始于清咸丰年间(《中国茶经》);朱自振先生认为明清时首创(同上),陈文怀先生认为可追溯到明代;陈彬蕃先生认为是明、清以来,逐渐形成的(《茶经新编》);张天福先生认为约肇始于十六世纪的明代,盛行于清代;《中国茶文化》认为明朝中期以前,已产生乌龙茶。这种独特的制作工艺的发源时间,看来还是一时难以做出结论。

三、红茶之谜?

红茶是与绿茶风格迥然不同的另一类茶,茶叶经过发酵,内含成份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叶片也变成红色;浸泡出的茶汁也因此而澄红、明亮、香味浓郁。它是世界上产量最大、影响最广的一类茶叶。

学术界一致公认:正山小种红茶是红茶最古老的一种加工方法,是武夷山星村镇乡民们发明的,这种红茶的制作工艺起源于何时呢?

陈椽教授认为:这种制法起源于十六世纪,它的极盛时期,大约在公元1700年前。约在十八世纪中叶,武夷正山小种红茶制法不胫而走,尔后有人将其改进为工夫红茶的制作工艺,十九世纪后半叶渐渐衰落。

台湾人类文化公司《中国茶艺》认为红茶的起源约在1650年前后,原产于星村镇到江西省边界。叶宝存先生仅认定正山小种于十八世纪前已远销欧美各国。中国茶叶学会理事长程启坤在《中国茶经》中,仅将其追溯至十八世纪初。陈文怀先生则只称十八世纪中叶,又在小种红茶制法的基础上,发明了工夫红茶的制法。《中国名茶》(庄晚芳教授等著)则引用一个故事:道光年间(1840前后),有一队兵丁过境,占住了茶厂,采下的茶叶无法加工,因为积压发酵变黑,茶主无奈只好急忙用松柴烘干,以免茶叶报废。远销后却意外地大受欢迎小种红茶的制作工艺似乎是十九世纪的发明了。它究竟起源于何时呢?

乌龙茶、红茶制作工艺的起源时间没有定论,因此在茶学界又有了另一段公案──这二种工艺孰先谁后?

有人说红茶发源为迟,十七八世纪外国大量购买武夷红茶之说不可信,他们购买的应当是乌龙茶;所谓红茶,可能是由于运输周期长,海上潮湿,茶叶进一步发酵而成的。有人认为红茶只是比乌龙茶的出现稍后而已。《中国名茶》(庄晚芳等著)直接提出:武夷岩茶,是工夫红茶的始祖。正山小种红茶是武夷岩茶派生衍变成的。陈椽则明确认定,红茶制作工艺的产生比乌龙茶早,红茶的兴起是明朝的事,乌龙茶的兴起属于清代的事.有人通过制作技术类比,认为乌龙茶的制作工艺复杂、讲究,是只有在积累了大量的红茶制作经验之后,才可能提炼总结出来的。也有人以为不分仲伯,是同时并存、相互竞争、相互影响的两大制茶工艺体系。

武夷山的小种红茶制作工艺未传播到国外,而武夷岩茶的制作工艺却屡屡被印尼、印度、斯里兰卡等国茶厂模仿。1839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开始制茶,他们最初采用的制茶方法也与武夷岩茶相同,共十二道工序,需时三天,不能适应大规模机械化作业。1871年以后,简化为五道,这样制作的茶叶就是工夫红茶了(《茶经新编》)。由此可见武夷茶对世界茶业的影响之大。外国人是将制茶技术由繁删而为简,而武夷人则是由简而发展为繁的吗?

武夷茶村——黄村


想了解《武夷茶村——黄村》知识吗,丰富的《武夷茶村——黄村》内容等你来看!

诗文俱佳,嗜茶成癖的清代才子袁枚,最大的心愿便是品尝“天下名茶”。待得真正过上闲情逸致、野云腾鹤的生活之后,赏山戏水品香茗的旅程便正式开始了。

何种佳茗才能让他看上眼?长期以来,在他眼里,杭州的龙井茶清香,太湖阳羡茶清味,是天下的上上名茶。然而,当他来到武夷山喝到武夷岩茶后,他的内心便动摇了。

许多人都知道,乾隆喜欢龙井茶,其实武夷岩茶也深受他的喜爱。早在少年时,他的《冬夜煎茶》一诗写道:“建城杂进土贡茶,一一有味须自领。就中武夷品最佳,气味清和兼骨鲠。”从中,便可见一斑。也正是因为此诗,袁枚对武夷岩茶心生向往。终于,乾隆51年(1786)的秋天,袁枚过湖南柘溪,经福建省浦城县古楼乡进入崇安(今武夷山)。

在品尝了武夷岩茶之后,他在《随园诗话》中发出了感慨:“始觉龙井虽清而味薄矣,阳美虽佳而韵逊矣。颇有玉与水晶品格不同之故。故武夷享天下盛名,真乃不忝。”

中国的茶很多。中国产茶的乡镇和村子很多。武夷山,这个世界红茶与乌龙茶的发源地,遍地茶香。

在武夷山,生产以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大红袍为代表的武夷岩茶的乡镇,最大的莫过于星村了。

星村,一座古镇,一个茶乡。

星村位于九曲之末。清朝,星村茶市繁荣,贩茶者云集于此进行交易,每逢茶市开秤,茶堆满街,茶商云集,一片繁华景象。据资料记载,当时,星村的茶叶生产就已经达到一定规模。每逢茶季,茶农都将自家的茶叶挑至星村由商人收购,星村云集了全国各地诸多客商,纷纷设立会馆,其中,以江西、潮汕、长汀、客家为主。各地商人将武夷茶运至星村出售,有书记载:“初重内山茶,他处茶必运至星村,以内山盖面乃售。”商人中也广泛流传着一句话:“药不到樟树不灵,茶不到星村不香。”当时福建官方文献记载云,“臣确加访察,各省茶叶,素以闽浙为最盛,而闽省则以崇安所产为最著,是以从前商贩皆集于崇邑,其别县所产之茶,皆携赴崇安之星村出售。”

当下的星村,全镇现有茶山面积5.9万亩,占武夷山全市的42%,是该市茶叶面积最大的乡镇;大小茶厂1100多家,经过QS认证的茶企有100多家,是该市茶企最多、QS认证茶企最多的乡镇;年产武夷岩茶6万担,产值6亿元,占武夷山市茶产业的1/3;武夷岩茶品种丰富,这个特点在星村镇表现得尤为明显,据初步统计,星村镇目前有400多个岩茶品种。

如果说星村是武夷山的产茶明星镇,那么,黄村便是星村的产茶明星村。

黄村地处九曲溪上游,方圆42.87平方公里,林地3.7万亩,有20个村民小组,人口2800多,是星村镇第二大行政村。由于九曲溪上游独特的地理生态环境,黄村的茶叶品质优异,自古有名,并成为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如今,黄村现有茶园面积10000多亩,大大小小的茶厂超过140家,上规模的茶厂有30多家,全村茶叶总产值超亿元。

长期以来,由于黄村茶企以小规模经营为主,茶叶品牌不够响亮。2013年,在黄村村党总支书记黄正华号召和组织下,黄村的茶企有意识、有组织地整合在了一起,成立了茗川世府生态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从去年开始,通过制茶能手比赛,黄村的茶叶进一步拓宽了销售渠道,提升了市场价位。

关于本文《武夷茶村——黄村》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历代茶人的泡茶烹饮方法


历代茶人的泡茶方式,饮茶始于西汉,西汉以来,茶的烹饮方法不断发展变化。大体说来,从西汉至今,有煮茶、煎茶、点茶、撮泡法四种烹饮方法。

1.煮茶法

唐代以前无制茶法,往往是直接采生叶煮饮,唐以后则以干茶煮饮,明清以迄今,煮茶法主要在少数民族流行。 汉魏南北朝以迄初唐,主要是直接采茶树生叶烹煮成羹汤而饮,饮茶类似喝蔬茶汤,此羹汤吴人又称之为“茗粥”。 唐代饮茶以陆羽式煎茶为主,但煮茶依然流行,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陆羽《茶经·五之煮》就记载:“或用葱、姜、枣、桔皮、茱萸、薄荷之等,煮之百沸,或扬令滑,或煮去沫,斯沟渠间弃水耳,而习俗不已。 晚唐樊绰《蛮书》记:茶出银生成界诸山,散收,无采早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唐代煮茶,往往加盐葱、姜、桂等佐料。

2.煎茶法

唐代至南宋末年流行,团饼茶经过灸、碾、罗等工序,成细微粒的茶末,再根据水的煮沸程度(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锅边缘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在二沸时投茶煮,然后分饮。 具体过程就是:当锅内的水煮到出现鱼眼大的气泡,并微有沸水声时,是第“一沸”,这时要根据水的多少加入适量的盐调味,尝尝水的味道。 当水煮到锅的边缘出现连珠般的水泡往上冒的时候,是“二沸”,这时需舀出一瓢开水,用竹夹在水中搅动使之形成水涡,再用量茶小勺取适量的茶末投入水涡中心。待水面波浪翻滚时,是“三沸”,这时将原先舀出的一瓢水倒回锅内,使开水停止沸腾。此时,锅内茶汤表面即生成厚厚沫饽,但需及时将茶沫上形成的一层黑水膜去掉,因为它会影响茶汤的味道。然后再将茶汤均匀地舀入三个或者是五个茶盏中,而每盏的茶沫要均匀,陆羽认为茶汤的精华就是这茶汤上面的沫饽。 煎茶法的主要程序:备器、选水、取火、侯汤、炙茶、碾茶、罗茶、煎茶(投茶、搅拌)、酌茶。与煮茶法不同之处:煮茶法中茶投冷、热水皆可,需经较长时间的煮熬;煎茶法只是在水二沸时投入“茶末”煮。

3.点茶法

宋代点茶比唐代煎茶法更为讲究,包括将团饼炙、碾、罗,以及侯汤、点茶等一整套规范的程序。区别与煎茶之处在于,茶末不再是水二沸时投茶煮,而是将茶末适量入盏中,再把煮好的水用“汤提点”(煮水瓶)注入盏中,先是调成膏状,再接着注水,用茶筅快速击打,使茶与水充分交融并使茶盏中出现大量白色茶沫为止。茶的优劣,以饽沫出现是否快,水纹露出现是否慢来评定。沫饽洁白,水脚晚露而不散者为上。因茶乳融合,水质浓稠,饮下去盏中胶着不干,自然称为“咬盏”。 宋代点茶时强调水沸的程度,谓之“候汤”。候汤最难,未熟则沫浮,过熟则茶沉,只有掌握好水沸的程序,才能冲点出茶的色、香、味。宋代点茶,煮水改用肚圆颈细高的汤瓶,因为很难用眼辨认煮水的程度,因此只能依靠水沸的声音来判断煮水。 从蔡襄《茶录》、宋徽宗《大观茶论》等书看来,点茶法的主要程序有备器、洗茶、炙茶、碾茶、磨茶、罗茶、择水、取火、候汤、茶盏、点茶(调膏、击拂)。

4.撮泡法

明代开始,用沸水直接冲泡散茶的饮茶法,逐渐代替了唐代饼茶煎饮法和宋代末茶点饮法,即撮泡法。置茶于茶壶或盖瓯中中,以沸水冲泡,再分酾到茶盏(瓯、杯)中饮用。 唐五代主煎茶,宋元主点茶,泡茶法直到明清时期才流行。

迷人的武夷茶史


来,再拍一张。17日上午,在武夷山茶博园茶魂广场,姚国坤教授用相机拍下茶圣陆羽的雕像后,又和朋友一起合影留念。

茶魂广场是茶博园中华茶历史文化展的一部分。整个广场是武夷大红袍茶叶的造型,周边站列着17位历史名人的雕像,有神农氏、武夷君等民间传说人物,也有陆羽、徐夤、苏轼、朱熹等人。

已过七旬的姚国坤是我国着名的茶学学者,对茶魂广场很是赞赏。雕像神农氏的头上为何长有两个牛角?姚教授娓娓道来,神农氏是传授人类播种五谷的农业祖先,也是最早发现茶叶的人,老百姓称他像老黄牛一样为人类做事,所以塑像的头上长着牛角。

解说员施爱红是武夷学院的大一学生,认真地记下了姚教授的每句话。她说:姚教授的一席话解了谜。武夷茶史真的很迷人。

9岁的郑佳静与伙伴们一起逐个看雕像的名字。在唐代诗人徐夤雕像前,她们相互询问夤字的读音。她说,看了这些名人的雕像,仿佛走进了历史的长廊。

武夷茶时代的发展


武夷茶

历代大事记

武夷茶自有传颂以来,至今已2000余年。

元代以前:

主要是产制团饼茶和蒸青晒青散茶,明代出现炒青绿茶,清代初研制出乌龙茶(岩茶)、红茶、龙须茶。武夷山是乌龙茶和红茶的发源地。

汉朝:

公元前110年,汉武帝派军灭了闽越国,并诏令将闽越民举迁江淮之间,以虚其地。当地官员将武夷茶献给汉武帝,武夷茶纳贡从汉武帝开始。但史志中未见汉代武夷山产茶记载。

考古发现:

城村汉城遗址数以万计的陶器里,有大量茶具茶壶、茶杯,证实汉代闽越国先民种茶饮茶的实事。

唐代:

唐玄宗于784年诏封武夷山为名山大川道教将武夷山列为三十六洞天之第十六升真元化洞天,佛教寺庙也大兴,武夷山名声日高,据林祥瑞、刘祖陛《福建简史》记载:唐代福建的土特产就是山区的茶和沿海的盐。武夷山茶自然包含在内,例证有:⑴唐孙樵的《送茶与焦刑部书》,写到送武夷茶晚甘候;⑵唐徐寅《尚书惠蜡面茶》(系福建最早的茶诗,已1100多年)写到唐时武夷茶采制的时间、礼祭、制作、运输、煮饮和受赠者的感激之情。

宋代:

武夷茶处于兴盛时期,主要制作龙团凤饼茶。

⑴武夷茶是建茶的重要组成部分,北苑上贡团茶中包括武夷茶,如苏轼《荔枝叹》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笼加。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清董天工《御茶园旧贡茶有感》诗,宋范仲淹《和章岷从事斗茶歌》中都有记载。

⑵斗茶盛行,成纳贡选品和游艺项目。

⑶武夷茶与儒、道产生了密切联系,朱熹、白玉蟾等,种茶、饮茶、写茶,都留下了许多诗词和美丽传说。

元代:

主要制作饼茶。

元世祖忽必烈喝到大臣高兴(福建路招讨使行右副都元帅)献送的武夷茶石乳,备加赏识,于至元十九年(1282年)由当地官员承办贡茶,高兴曾几次亲入武夷山,监制贡茶。元大德五年(1301年),由高兴之子高久住任福建省邵武路总管,奉命到武夷山监制贡茶,并在九曲溪之四曲南畔建皇家御茶园,制作贡茶,当时园中场工250户,采制贡茶360斤,龙凤茶5000饼以入贡,后又逐增,到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增至960斤。贡额年年加,茶农苦不堪言,出现茶园抛荒、茶产下降。现今四曲北岸题诗岩还保留3块铭记当地官员建园和监制岩茶的摩崖石刻。

具有浓厚民俗色彩的喊山仪式就兴其时的武夷山。在御茶园东边筑喊山台,每年惊蛰日,崇安县令率领御茶园官员、场工前往行祭,供置三牲、点香燃炮、宣读祭文,读完后顶礼膜拜、击鼓鸣金、率众人高呼茶发芽!茶发芽!据说祭拜呼喊后,通仙井井水会慢慢升高,系神力所为,传得玄乎。

明代:

朱元璋诏令罢龙团,改制散茶。

武夷茶由蒸春团饼茶逐渐改为晒青、蒸青散茶制法,后期改进为炒青绿茶。提高了武夷茶的产量和质量,陈椽认为炒青绿茶的发展,可说是制茶工业领域的大革命。促进了武夷茶的发展。明徐火勃在其《茶考》中记载:环九曲之内,不下数百家,皆以种茶为业,岁所产数十万斤。水浮陆转,鬻之四方,而武夷之名甲于海内矣。

明万历三十五年,荷兰商船来澳门购运绿茶转运至欧洲,其中主要是武夷茶,开了武夷茶外销先河。

清代:

是武夷茶大发展的时代

⑴武夷茶由绿茶发展到乌龙茶武夷岩茶。清初崇安县令殷应寅曾招安徽黄山僧制松萝茶(发了酵的炒青绿茶)在反复摸索改进的基础上,于康熙后期率先形成了岩茶(乌龙茶)的制作工艺,产制武夷岩茶。

⑵创制了小种红茶:

红茶发源地武夷山星村桐木关:

当地山高林密、雨多雾浓、湿度大、春季多雨少阳,制茶无法用日光晒青,大多靠室内松柴烘青,炒揉后的茶叶又是用松柴烘烤,茶中有松烟味,称正山小种红茶(烟小种)。

关于红茶起源时间,曾有四种不同说法:①明代中期;②明代末期;③清中期;④19世纪中期等四种说法,多数说法是在清代。

⑶创制了龙须茶:

以武夷山八角亭所产最佳,清末民初,主要运输美国旧金山及新加坡一带,深受海外侨胞欢迎。

⑷茶品、茶种及其生产制作技术迅速向外流传,武夷茶名扬中外,并带动了周边地区茶业的发展。

民国期间:

战乱影响,茶叶销路不畅,产量下降,1914年茶销量仍达45万斤,到1948年仅13000斤(其中正山小种红茶3000斤)1938年福建茶叶改良场迁到崇安县;1942年在崇安兴建中央财政部贸易委员会茶叶研究所。武夷山成了全国茶叶研究中心。许多著名的茶叶界前辈,如吴觉农、张天福、王泽农等都曾在研究所工作过。他们在武夷山开茶园搞试验,取得许多成果,如试制成功九一八揉茶机、林馥泉在此期间撰写的《武夷茶叶之生产制造及运销》一书等,为茶业发展作出贡献。

新中国成立至今,

武夷茶经历了从恢复发展到现在的快速崛起发展阶段。现今武夷茶面积达10万亩,总产近1000万斤,比1978年增13倍以上,比1948年总产13000斤,更是天壤之别;

2002年武夷岩茶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种》,

2003年武夷山获国家文化部中国茶文化艺术之乡称号。

2006年6月武夷岩茶(大红袍)手工制作技艺被国家文化部确认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山大红袍和正山小种红茶获国家商标局核准证明商标。进一步提升武夷茶的声誉与地位。茶业已成武夷山支柱产业。

80年代初,为解决大批量茶叶生产的要求,武夷山研制出乌龙茶综合做青机,并获国家商业部科技成果二等奖,继而又生产出90型、110型滚筒杀青机、萎凋机。

1980年、1982年、1986年,武夷肉桂在国家商业部全国名茶评比会上,获一等奖。

1984年,武夷岩茶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

1985年、1989年,武夷岩茶肉桂获国家农业部名茶奖。

1986年,研制出乌龙茶初制操作电脑程控仪,而后可变速长滚筒综合做青机也投入使用。

1987年,5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彭真为崇安县茶场题写厂名。

1988年,1月15日,日本女作家左能典代在东京创办中日文化交流沙龙武夷岩茶房,邀请日本名流品尝、鉴赏武夷岩茶。

1990年,4月68日,全国政协副主席钱伟长到武夷山视察,为武夷岩茶专集《武夷奇茗》题写书名。8月1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雷洁琼到武夷山视察,为首届武夷岩茶节题写会标。9月14日,台湾大学教授吴振铎抵武夷山考察乌龙茶。10月1日,首届武夷岩茶节开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雷洁琼、全国政协副主席钱伟长分别题词或发来贺信,200多名中外宾客参加了开幕式。10月31日,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抵武夷山考察,在武夷山御茶园品茶,并撰词一首,极力称颂武夷岩茶。

1991年,10月,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福建的知名茶侣在武夷山举办第二届国际无我茶会。

1992年,9月16日,举办第二届武夷岩茶节,4000余人参加开幕式。

1993年,10月用传统制茶工艺生产的武夷肉桂荣获首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11月810日,武夷山机场扩建竣工试航暨第三届武夷岩茶节在武夷山市举行。原全国政协副主席方毅、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空军司令张廷发参加庆典活动。

1994年,10月26日,原国家主席杨尚昆在武夷山考察期间,先后走访了星村镇茶叶专业户虞德庆和天心村茶农苏炳溪等农户。12月20日,武夷山市茶叶研究所的《大红袍岩茶无性繁殖及加工技术研究》获福建省科委科学技术成果鉴定通过。

1995年,10月26日,武夷肉桂获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10月2629日,在武夷山市举办第五届国际无我茶会和第四届武夷岩茶节。

1996年,8月武夷山市艺术团赴新加坡表演武夷茶艺。是年,景区管委会开辟了九龙窠大红袍茶文化旅游线路。

1997年,10月22日,在北京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武夷肉桂获名牌产品称号。

1998年,3月10日,在香港举行了一场20克大红袍母树茶叶拍卖会,香港的施先生以3.38万元的港币竞买成交。6月10日,国家外经贸部批准武夷山茶叶有自行出口的外贸权。8月1821日,举行98武夷旅游月暨第五届武夷岩茶节,期间,20克母树大红袍茶叶以人民币15.68万元竞拍成交。

1999年,4月17日,荷兰女王贝娅特丽克丝来武夷山观光,到御茶园品尝大红袍。10月5日,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在武夷山视察时,到九龙窠观看了武夷茶王大红袍茶树。

2000年,7月27日,举办中国武夷山茶文化节。9月6日7日,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何厚铧在武夷山观光考察,参观御茶园。

2001年,5月3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在武夷山视察期间,游览了大红袍茶文化旅游线路,发出陡峭绝壁见茶王的赞叹。9月17日,在我国进行国事访问的新加坡总统纳丹抵武夷山游览,并接受了福建省副省长汪毅夫赠送的一盒武夷茶王大红袍。

2002年,3月8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疫总局批准武夷岩茶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3月29日,由武夷山市茶叶科学研究所申请的武夷山大红袍证明商标获得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6月13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GB18745《武夷岩茶》强制性国家标准。7月9日,为做好武夷岩茶原地域产品保护工作,武夷山市首家质量技术监督数码防伪中心成立。8月2930日,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在武夷山考察,游览了御茶园等景点。12月18日,武夷山市市政府在北京举办迎奥运武夷茶文化之旅推介会;承诺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选手首位获得金牌的,武夷山市将赠送20克母树大红袍茶叶。

2003年,2月武夷山市荣获中国茶艺艺术之乡称号,这是我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市。6月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武夷山支公司与武夷山市政府签订了以产品责任保险方式承保武夷岩茶之王大红袍母权一亿元的合同。11月1213日武夷山市举办首届中国武夷山茶文化艺术节暨第六届武夷岩茶节。

2004年,12月武夷山市政府下达了《关于启用武夷山大红袍证明商标的通知》。

2007年10月10日最后一次采摘自福建武夷山360多年母树的大红袍茶叶20克,正式珍藏中国国家博物馆,这是茶叶第一次被藏入国博。从此武夷山将不再制作母树大红袍。

恋上武夷茶史


“来,再拍一张。”17日上午,在武夷山茶博园“茶魂广场”,姚国坤教授用相机拍下“茶圣”陆羽的雕像后,又和朋友一起合影留念。

“茶魂广场”是茶博园中华茶历史文化展的一部分。整个广场是武夷大红袍茶叶的造型,周边站列着17位历史名人的雕像,有神农氏、武夷君等民间传说人物,也有陆羽、徐夤、苏轼、朱熹等人。

已过七旬的姚国坤是我国著名的茶学学者,对“茶魂广场”很是赞赏。雕像神农氏的头上为何长有两个牛角?姚教授娓娓道来,神农氏是传授人类播种五谷的农业祖先,也是最早发现茶叶的人,老百姓称他像老黄牛一样为人类做事,所以塑像的头上长着牛角。

解说员施爱红是武夷学院的大一学生,认真地记下了姚教授的每句话。她说:“姚教授的一席话解了谜。武夷茶史真的很迷人。”

9岁的郑佳静与伙伴们一起逐个看雕像的名字。在唐代诗人徐夤雕像前,她们相互询问“夤”字的读音。她说,“看了这些名人的雕像,仿佛走进了历史的长廊。”

武夷茶文化历史


武夷茶文化历史悠久、底蕴厚重,它的发展与武夷山的儒、释、道三教文化有着不解的生命情缘。

武夷山是一座千古文化名山。它以博大的胸襟和非凡的气度,同时接纳了儒、释、道三大教派,形成了三教同山、三花并蒂的独特文化构筑,展示了武夷山巨大的兼容性和厚重的生命内蕴。武夷茶文化的产生、发展和繁荣,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赢得了全面的舒展。三教饮茶论道,感悟人生,共赞武夷茶,把各自的教派宗旨融进茶道的精神,为武夷茶文化的发展注入了一泓生命的清泉,也打开了一扇精神世界的窗口。

武夷山的儒教理学鼎盛于南宋,最着名的代表人物当推朱熹,儒家们倡导的人生处世原则就是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从某种意义上说,朱子理学这一思想体系正是源于武夷茶道的真传。因为,朱熹在武夷山生活、讲学、着书、立说达半个世纪之久。他吸纳了武夷茶道所倡导的修身养性的生命理念,与理学思想形成了精神层面的高度融合与统一。无论是朱熹亲手植茶的生动故事,还是朱熹吟咏武夷茶的众多诗文,抑或是朱熹品茗论道的灵感火花及茶事逸闻,均都透出了浓浓的文化色泽,铺展出武夷茶独具的神奇魅力。

朱熹的《咏武夷茶》:武夷高处是蓬莱,采取灵芽于自栽。地僻芬菲镇长在,谷寒蜂蝶未全来。红裳似欲留人醉,锦幛何妨为客开。咀罢醒心何处所,近山重叠翠成堆。这是一幅何等宁静且充满浓郁生活气息的采茶景象!透过这和美闲淡的画面,我们可以看到朱熹心灵深处的淡定从容,感悟到朱熹精神世界的情感意蕴。这就是朱熹与武夷茶的一种心灵默契和情感沟通。

武夷禅茶也是武夷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唐代以来,武夷山的寺庙遍布山中,清越的梵音禅语与六六三三疑道语遥相呼应。千万峰中梵室开是武夷山籍的北宋着名词人柳永形容武夷山佛教鼎盛的诗句,形象地反映了唐宋时武夷山佛教香火旺盛、寺庙林立的景象。武夷僧人远离尘世、归隐山中,他们在这得天独厚的环境中,伴着晨钟暮鼓与缭绕的香火,把修身养性作为生命的最高境界来推崇。种茶、制茶和品茶已成为他们修行的一个重要载体,许许多多的顿悟都是在这茶事活动和品茗意蕴中获取灵魂的启迪。武夷山的名僧翁藻光对武夷茶也是情有独钟,曾写下许多赞美和感悟武夷茶的着名诗文。扣冰沐浴,以冰烹茗几乎成了他人生的经典故事。他在荆棘荒蛮中坐禅静悟吃茶去的佛理,最终获取了茶禅一味的真谛。在武夷佛教的历史上,几乎没有不与武夷茶结缘的寺庙,寺庙周遭的茶园几乎与寺庙一样悠久。这根源就在于武夷佛教所推崇的宗旨,与武夷茶的蕴和寓静的禀性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许多僧人就是通过品饮武夷茶,才悟出生命的真谛和世间万象的玄机,最终修成正果,实现生命意蕴的飞跃。

武夷山道教与武夷茶也有着割舍不断的生命情缘。武夷山的道教可追溯到汉武帝封禅武夷君这一历史时期,以清心寡欲为修道之本,以为一念无生即自由,心头无物即仙佛为修身宗旨,推崇的是天人合一、羽化成仙的生命理念。其所蕴含和营造的恬淡静美的高远意境,正好吻合了武夷道教所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静美的思想意念,那心静则神安,神安则百病不生的修道意念,正是从品饮武夷茶的意境中派生而出的。

武夷山道教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白玉蟾。他在武夷山大王峰麓的止止庵修行多年,留下大量的诗文着作。其中不少是描写赞美武夷茶的。他把对武夷茶的理解和感悟,深深地溶进了自己的血脉里,便融会贯通地嫁接到道教的教义中去,形成了自己独具的生命悟性。

武夷山三大教派能够友好相处、共求发展,形成三花并蒂的繁荣局面,其一要归功于这座千古文化名山的博大胸襟,其二要得益于武夷茶的链接。因为武夷茶蕴和寓静的禀性,与三教文化所推崇的宗旨完全达成心灵的共鸣,三大教派正是通过品饮武夷茶,让灵魂在博大的意境中得以清洗过滤,最终赢得生命的升华。所以说正是三大教派的鼎力推崇和赞美,武夷茶的发展才有了文化的底蕴,才有了生命的光芒。

建盏地位与武夷茶


在古代,皇家御用瓷器都是由官窑烧制的,然而在北宋时期,宋徽宗赵佶偏偏喜欢闽北建阳一处民窑烧制的黑釉瓷器,甚至在他的影响下,上至皇家贵族下至布衣百姓,无不争相购置。

从武夷山市区出发,仅30分钟车程就到了建阳市。建窑位于建阳市水吉镇,在导游带领下,记者一行来到一处名叫大陆后门窑址的宋代窑址。窑址依山势而建,东西走向长达130多米,据说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龙窑遗址,鼎盛时期一窑的产量可达十万件。整个建窑窑址方圆有10余里,总面积约有12万平方米。据当地文管人员介绍,这里出土了不少国家一级文物,如品相完整的御用珍珠斑建盏等。窑址内展示着轴顶碗、荡箍、拨手等生产工具,随处可见黑釉瓷片,还有堆积如山的生烧、半生烧品的残件。

建盏烧有供御字样记者拿起一只黝黑发亮的建盏仔细端详,发现足底赫然烧有供御字样,文管人员介绍,这是宋代宫廷专用的产品。建窑本是民窑,有这样的印字说明是宫廷指定烧制的,这叫官搭民烧。看来这里确实曾经烧制出大量御用茶盏!

为什么建阳民窑烧制的茶盏会得到宋代朝野上下的喜爱?据当地文史学者张颖介绍,宋代上流社会和民间百姓饮茶、斗茶成风。宋代饮茶,不是唐朝的煮茶而是点茶。宋人把茶叶捣成膏状再用模具制成茶饼。饮茶时,不再以釜煮茶,而是把精细的茶饼用不老不嫩的开水冲点,同时用茶筅用力搅拌(古称击拂),以使茶与水完全融为一体,然后趁热饮用。而茶友斗茶,主要是观察搅拌中泛起的白沫,泛起的白沫保留得越持久说明茶品越高。而白色泡沫,用黑色茶盏最容易观察。因此,以黑釉闻名于世的建盏就格外被斗茶者垂青,进而登堂入室,成为贡品。

据载,宋徽宗赵佶酷爱饮茶,被称为嗜茶天子,他时常召集身边的大臣以斗茶为乐,并撰写了一部专论茶的着作《大观茶论》,其中专门谈到建盏,说盏色贵黑,玉毫条达者为上,说的就是建盏中的极品兔毫盏。作为一种瓷器,能够得到皇帝着文嘉许,在中国陶瓷史上唯有建盏了。

张颖说,建盏之所以有如此高的地位,与武夷茶息息相关。宋代的皇帝大都喜好饮茶,宋代在福建建安(现建瓯、建阳一带)设北苑贡茶基地。当时武夷山一带茶农们每到新茶上市时节,竞相比试各自的新茶,斗茶之风油然兴起。武夷山名人雅士、诗家墨客甚多,品茗斗茶之风随即传遍大江南北。

仿制技术已可乱真在今天的建阳古玩市场里,建盏是主要的交易品。张颖告诉我们,现代建阳仿制建盏的技术已可乱真,烧制工艺相当高。许多建窑名瓷都收藏于民间,像兔毫釉、油滴釉、鹧鸪斑这样的国宝也只能在国家博物馆才能见到真容。近年来,海内外到建窑考察的专家不少,尤以日本人为多。日本人酷爱建窑瓷器,评为上品。有一件叫曜变天目的建盏就藏在日本东京博物馆里,据说是北宋时期由在天目山径山寺学佛的日本和尚带回去的。像曜变天目这样的建盏,据说十万个当中都很难找到一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