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老祖宗要喝茶,原来茶这么神奇!!!

发布时间 : 2021-08-18
玫瑰花茶要喝多久 神奇普洱茶 黑茶要喝几年的

玫瑰花茶要喝多久。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难怪老祖宗要喝茶,原来茶这么神奇!!!”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难怪老祖宗要喝茶,原来茶这么神奇!!!”相关知识!

一旦每天都有茶喝,不只百病不侵,而且精神飒爽,因此对于茶叶有身心的助益我是深信不疑的。

旅行的时候不能静定下来喝茶,只能因地制宜,以热开水泡大杯茶,但觉有茶就好。如果是在家,从早到晚,日饮百杯,对我也是常事。茶对我不只是水、是饮料,也是日常保健的药。

茶在中国,最早不是饮用,而是药用。最早关于茶的神效之传说,是神农氏爱民如子,为了救治百姓的病,亲自采药,遍尝百草。

有一次,神农氏尝了一种青绿色的滚山珠中毒,昏死在树下,树的汁液滴入他的口中,因而得救。那棵树就是茶树,神农从此发现茶有解百毒的神效,采药时常携带茶叶随身,每次中毒都靠茶来解毒。最严重时,神农氏曾一天中毒七十二次,全依茶渡过险关。

还有一个传说,神农有一天在野外以釜锅煮水,一片叶子落入水中,芳香四溢,神农喝了之后,发现了茶的神效。

最后,神农尝到一种剧毒的植物叫断肠草,连茶也不能解,就丧命了。

神农与茶的传说,记载在《神农本草经》里。这本书作于秦汉年间,因此至少在战国时代,我们的老祖先就知道喝茶,以茶作药了。

茶,起先是用于药,慢慢从医疗的功效转到精神的层面。

东晋时代,以闻鸡起舞留名青史的志士刘琨,在给侄儿的信中说:前得安州干姜一斤、桂一斤、黄芩一斤,皆所须也。吾体中溃闷,常仰真茶,汝可置之。

刘琨每次有郁卒之气,都仰赖茶的效用,我们或可以想见,他在天色微明之际,舞剑之前,先饮真茶一杯的情景。

由于茶可以治体中的溃闷,才逐渐与禅的修行结合,因为与修行结合,饮茶才提升了艺术与生活的境界。

关于茶与禅的结合也有一个传说:达摩祖师东来中国,在少林寺面壁,誓言无眠禅定九年,以警醒世人,但到第三年就常打瞌睡,羞愤的达摩遂把眼皮撕下来丢在地上,结果地上长出一棵树,双叶并生,有如眼皮,弟子们采了叶子来饮用,发现能益神醒脑,就开始了禅寺饮茶之风。

传说当然是无稽之谈,达摩祖师何许人也!然而,在唐朝的禅寺饮茶之风大盛,则是真的。莫说赵州禅师吃茶去!的公案流传千古,降魔大师教禅时也要弟子喝茶省睡。

百丈禅师设立《丛林清规》时甚至设茶座、茶头,有的大寺院光是泡茶的茶座就有十几个。

紫砂壶则是禅僧云水行脚时,为了便利随身携带而发明的。历代寺院附近都是名茶产地,每年春天在寺里斗茶提升了茶的品质这都说明了茶与禅有不可分的关系,但这是后话,我们再回到茶的功效来吧!

汉代《神农本草经》: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睡、轻身、明目。

汉代《神农食经》: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

东汉神医华佗的《食论》:苦茶久食,益意思。

梁代陶弘景《杂录》:苦茶轻身换骨。

唐代《唐本草》:茗味甘苦,微寒,无毒,主瘘疮、利小便、去痰、热渴,令人少睡。

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茶久食令人瘦,去人脂。

唐代陆羽《茶经》: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

从这些文献里,我们就知道唐朝以前的人就认识到茶的功效不少,不仅可以使人省睡、明目、有力气、精神愉快,还可以减肥,增加思想的敏锐,甚至不输于醍醐与甘露。

唐代刘贞德把这些好处总合起来,称茶有十德: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行道。以茶可养志。

宋代以后,对茶的研究也更深入了,我们举一些典籍来看:

宋代苏东坡《茶说》:浓茶漱口,既去烦腻,且苦能坚齿,消蠹。

宋代吴淑《茶赋》:夫其涤烦疗渴,换骨轻身,茶之利,其功若神。

明代顾元庆《茶谱》:人饮真茶能止渴,消食,除痰,少睡,利水道,明目,益思,除烦去腻,人固不可一日无茶。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茶苦而寒,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温饮则火因寒气而下降,热饮则茶借火气而升散,又兼解酒食之毒,使人神思爽,不昏不睡,此茶之功也。

李时珍到底是一代大师,在他的《本草纲目》里,首次提到茶的缺点,他说:虚寒及血弱之人,饮之既久,则脾胃恶寒,元气暗损。

清代黄宫绣的《本草求真》更进一步说到,为什么虚寒血弱的人不能喝茶,他说:茶禀天地至清之气,得春露以培,生意充足,织芥滓秽不受,味甘气寒,故能入肺清痰利水,入心清热解毒,是以垢腻能降,灸眶能解,凡一切食积不化,头目不清,痰涎不消,二便不利,消渴不止及一切吐血、便血等服之皆能有效,但热服则宜,冷服聚痰,多服少睡,久服瘦人。空心饮茶能入肾削火,复于脾胃生寒,万不宜服。

这也是首先提出了空腹不宜饮茶的见解,以免伤害肾脏和肠胃。

除了虚寒、血弱、空腹不能喝茶之外,茶是有百利的。在《旧唐书》宣宗纪里有一则记载:

东都进有一寺僧,年一百三十岁,依然身体健康,精力旺盛。唐宣宗知道了,很觉奇怪,传他进宫去问:你如此长寿健康,是不是吃了什么仙丹妙药?老僧答道:臣少也贱,素不知药性,唯嗜茶,凡属至处,惟茶是求,或饮百碗不厌。

一天喝一百碗茶,活到一百三十岁,这使我想起苏东坡的两句诗: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

由于饮茶的这种神效,日本茶祖荣西禅师到中国求禅法时,一边研究佛法,一边研究喝茶。回日本时,在行囊里带了大量的佛经和茶树的种子。

荣西返日后,把茶籽种在肥前(现佐贺县)的背振山,同时把茶籽送给拇尾(现宇治县)高山寺的明惠上人。现在,佐贺的嬉野茶和宇治的玉露茶都是日本名茶,可以说是历史悠久。

荣西对日本茶道的贡献除了带回茶籽,还写了一册《吃茶养生记》,可以说是日本茶的理论先驱。他一开头就说:茶也,养生之仙药也,延龄之妙术也。山谷生之,其地神灵,人伦采之,其人长命。

荣西禅师把茶说得更神奇了,说是只要能长出茶的山谷,那个地方一定有神灵守护,而能采茶吃的人,一定能长命。他不只这样相信,还这样实践,当时曾亲自用茶叶治好大将军源实朝治久治不愈的糖尿病。

荣西禅师说:贵哉茶乎!上通诸天境界,下资人伦矣!诸药各为一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

自此,喝茶风气在日本也为之大盛,但这时日本茶道只在寺院流行,有药用倾向,一直到四百年后千利休提出和静清寂,茶道才算大备。

日本名僧明惠上人,也倡导茶有十德之说,我们可以和前述刘贞德的十德互相参看:

一、诸天加护。二、父母孝养。

三、恶魔降伏。四、睡眠自除。

五、五脏调利。六、无病息灾。

七、朋友和合。八、正心修身。

九、烦恼消减。十、临终不乱。

明惠上人的十德虽然宗教性强,却不免偏于形上,许多是想当然耳。

到了近代,茶的研究更科学,功效也更明确清晰,除了古人所知的功效,还有防治坏血病、抗癌的功能,还能治疗糖尿病、胃肠炎、黄疸型肝炎、皮肤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等,甚至还可以防治辐射的伤害哩!

饮茶的功效如此,不喝茶的人损失可大了。

但是,喝茶的人如果老是想到功效,那境界就低了,茶给我们身心的利益可以说是犹其余事。正如铃木大拙说的:茶与禅之所以相通,全在一个纯字。纯的心喝纯的茶,是最好的。

黄庭坚曾在一只茶碾上写过《茶磨铭》,是我时常写在茶罐上的句子:

楚云散尽,燕山雪飞。

江湖归梦,从此祛机。

茶经网扩展阅读

原来古人是这么喝茶的!赏古代茶事美图


想了解《原来古人是这么喝茶的!赏古代茶事美图》知识吗,丰富的《原来古人是这么喝茶的!赏古代茶事美图》内容等你来看!

在世俗生活中,茶是最普遍的饮料,还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七件大事之一。在文人生活中,茶更是好生了得,它与琴棋书画相生相伴,生故事,得风雅,著风流。今天就来欣赏一下古代文人留下的8幅茶画,从中一窥古代茶事。

斗茶图卷[唐]阎立本

这幅画生动地描绘了唐代民间斗茶的情景。画面上有6个平民,似乎三人为一组,各自身旁放着自己带来的茶具、茶炉及茶叶,左边三人中一人正在炉上煎茶,一卷袖人正持盏提壶将茶汤注入盏中,另一人手提茶壶似在夸耀自己茶叶的优异。右边三人中两人正在仔细品饮,一赤脚者腰间带有专门为盛装名茶的小茶盒,并且手持茶罐作研茶状,同时三人似乎都在注意听取对方的介绍,也准备发表斗茶高论。整个画面人物刻画逼真,再现了唐代某些产区已出现的斗茶情景。

宫乐图(会茗图)[唐]作者不详

这幅画描绘的是宫廷仕女坐长案娱乐茗饮的盛况。图中12人,或坐或站于条案四周,长案正中置一大茶海,茶海中有一长炳茶勺,一女正操勺,舀茶汤于自己茶碗内,另有正在啜茗品尝者,也有弹琴、吹萧者,神态生动。

调琴啜茗图卷(听琴图)[唐]周昉

画中描绘五个女性,其中三个系贵族妇女。一女坐在盘石上,正在调琴,左立一侍女,手托木盘,另一女坐在圆凳上,背向外,注视着琴音,作欲饮之态。又一女坐在椅子上,袖手听琴,另一侍女捧茶碗立于右边。

萧翼赚兰亭图[唐]阎立本

画面有5位人物,中间坐着一位和尚即辨才,对面为萧翼,左下有二人煮茶。画面上,萧翼和辨才和尚神态维妙维肖。画面左下有一老仆人蹲在风炉旁,炉上置一锅,锅中水已煮沸,茶末刚刚放入,老仆人手持“茶夹子”欲搅动“茶汤”,另一旁,有一童子弯腰,手持茶托盘,小心翼翼地准备“分茶”。矮几上,放置着其它茶碗、茶罐等用具。这幅画记载了古代僧人以茶待客的史实,再现了唐代烹茶、饮茶所用的茶器茶具,以及烹茶方法和过程。

文会图[北宋]赵佶

赵佶,即宋徽宗皇帝,1101年即位,在朝29年,轻政重文,一生爱茶,嗜茶成癖,常在宫廷以茶宴请群臣、文人,有时兴至还亲自动手烹茗、斗茶取乐。亲自著有茶书《大观茶论》,致使宋人上下品茶盛行。此画描绘了文人会集的盛大场面。在一个豪华庭院中,设一巨榻,榻上有各种丰盛的菜肴、果品、杯盏等,九文士围坐其旁,神志各异,潇洒自如,或评论,或举杯,或凝坐,侍者们有的端捧杯盘,往来其间,有的在炭火桌边忙于温酒、备茶,其场面气氛烈。

惠山茶会图(局部)[明]文征明

画面描绘了正德十三年(1518年),清明时节,文征明同书画好友蔡羽、汤珍、王守、王宠等游览无锡惠山,饮茶赋诗的情景。半山碧松之阳有两人对说,一少年沿山路而下,茅亭中两人围井阑会就,支茶灶于几旁,一童子在煮茶。画前引首处有蔡羽书的“惠山茶会序”,后纸有蔡明、汤珍、王宠各书记游诗。诗画相应,抒性达意。

煮茶图(局部)[明]丁云鹏

图中描绘了卢仝坐榻上,榻边置一煮茶竹炉,炉上茶瓶正在煮水,榻前几上有茶罐、茶壶,置茶托上的茶碗等,旁有一须仆正蹲地取水。榻旁有一老婢双手端果盘正走过来。背景有盛开的白玉兰,假山石和花草。

关于本文《原来古人是这么喝茶的!赏古代茶事美图》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茶历史 | 原来在古代“茶官”这么多


茶马司,简称茶司,官署名,宋以后专掌茶马贸易的机构。宋代始置,初为茶场司与买马司合称。熙宁七年(1074)始置官管理成都收买茶货,以供秦凤熙河路买马之费,遂置茶场司,元丰四年合二司为一。庆元六年以提举茶事兼理马政,改称都大提举茶马司,嘉泰三年复分二司。凡市马于边区则以茶交易,置都大提举及主管、同主管官,许其自置僚属。明初沿置于秦州(今甘肃临夏)、洮州(今甘肃临洮)、河州(今甘肃天水)、雅州(今四川雅安),管理同少数民族地区茶马交易。设司令、司丞领其事。

1

易马赏番

明洪武十五年改令,以河州兼管。三十年曾改秦州为永宁(今四川叙永)茶马司,后复旧。清代于陕西、甘肃、云南等地设置茶马大使,掌茶马交易事宜。茶马司主要职能为易马赏番,定期招番互市,严禁通番私易,将每年以茶易马数造册上报朝廷,并把所市马依例分于边卫骑操或苑马寺牧养。《明会典茶课》:明制茶课凡中茶有引由,出茶地方有税,贮放有茶仓,巡察有御史,分理有茶马司?茶课司,验茶有批验所。

2

茶盐司

茶盐司,简称提举茶盐司、茶盐司,别称仓司、庚司、庚台,宋代官署名。主管常平及茶盐事务,与转运司、提刑司、经略司并称监司,为路级机构。崇宁元年以后茶、盐管理机构分合无常,南宋绍兴十五年正式定名。基本职能为掌茶盐之利,以充国库;主钞引之法,据其实绩考核、赏罚茶官;纠劾各种违法行为及考核、奏劾、荐举州县地方官员等。其属官有勾当公事,一般每路置一员,十州军以上的路则差二员,于文臣通判、幕职内选差。

3

高昂茶利

南宋时,勾当公事一般二员,分主常平、茶盐事,因而又分称常平干和茶盐干。茶盐司还设主管文字一员,都吏、书吏等,还有职级、手分、人吏、贴司、军曲等吏员,人员一般在一二十人。该司建立五年间年,茶利高达一千万缗,成为当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名茶历史:原来西湖龙井的传说这么美


若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杭州西湖,这个只听名字就能嗅到绿意的地方,养出来的茶想必也是清清秀秀、色翠名雅。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龙井村,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西湖龙井,不仅翠绿挺秀,香清味醇,连其历史传说都美得那么动人。

相传很久以前,在龙井山的一个小村子里,住着一位老婆婆。老婆婆屋后种着十八棵茶树,依靠卖茶为生,心地善良的她还常煮茶水置于门口,任进山采茶的人取饮。

然而有一年,风不调雨不顺,茶树收成不好,茶叶质量欠佳,茶便卖不出去了。眼看着这一年的生计没有着落,老婆婆愁得眉头拧成结,怎么都打不开了。

幸好天公悯人,老婆婆平日积善,奇迹就在此时发生了。一位白胡子老叟来了村里,兜兜转转逛了几圈,别的都不要,偏偏看上了老婆婆宅院里的一个破石臼,还要出高价买下。

老婆婆高兴坏了,立马就答应。然而老叟自己搬不动那个大石臼,便下山找人帮忙去了。老婆婆心想:这人从外地大老远地来,还出那么高价钱买个石臼,我一定要清洗干净再给人家。于是,老婆婆废了半天的劲儿,把石臼里的杂草、腐土全清了出来,丢到了茶树下,又用清水把石臼洗了几遍,终于满意了。

这时老叟带了几个小伙子兴冲冲地赶回来,看到石臼,却大吃一惊,忙问石臼中的杂物去哪了。老婆婆如实相告,老叟却摇头苦叹:天意啊!石臼之宝已不在,我要这空壳何用?说完便是叹气,话也不想说,钱也不再给,就这么下山去了。

眼看着快要到手的银子就这么没了,老婆婆的眉头又一次拧成结:这接下来的日子可怎么办呀!

但是,真正的奇迹这时才发生。没过几天,老婆婆屋后的十八棵茶树,竟一夜之间新枝嫩芽一齐涌出,茶叶变得又细又润,沏出来的茶幽香怡人。茶香随着人们的口口相传飘满整个龙井山,品茶卖茶的人相拥而至,十八棵茶树在西子湖畔名声大噪。

从此以后,龙井茶便在西子湖畔栽培开来,西湖龙井也因而得名。

后来乾隆皇帝下江南,采摘此茶带回去给太后饮用,竟治好了太后肝火旺盛之症,于是封这十八棵茶树为御茶。龙井茶便因此更声名远扬,蜚声海内外。

其实,传说无论是真是假,都饱含着人们对善和美的追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泡一杯西湖龙井,品一道人生好茶,生活本该惬意享受。

进而,若能去到西湖龙井原产地,纵情山水之间,近距离品饮这杯历史名茶,所得之意境必将更加美妙。

夏侯恺——死了都要喝茶


在一个平静如常的夜晚,夏侯家人苟奴再一次看到了病死已久的夏侯恺,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看到夏侯恺的鬼魂了。苟奴秉住呼吸没敢惊动夏侯恺,只见夏侯恺径直走向马厩,看样子是要牵走他生前骑的那匹马;接着他又走进了妻子的房间,第二天,妻子醒来后便发现自己不知不觉染上了疾病;此时的夏侯恺仍穿戴着他生前的头巾和单衣,坐在他生前常坐的那张靠西墙的大床上,找人要茶喝。

这可不是什么恐怖故事,而是《茶经》上引用晋代人干宝志怪小说《搜神记》上的一段内容。原文是这样的:夏侯恺,字万仁,因病死。宗人儿苟奴,素见鬼,见恺数归,欲取马,并病其妻,着平上帻、单衣,入坐生时西壁大床,就人觅茶饮。

最近有一首流行歌叫《死了都要爱》,如果照这个套路去说话的话,我们本期要读的《茶经》人物可真是一个死了都要喝茶的爱茶人了。关于夏侯恺的这段故事在宋朝人编的《太平广记》中也有记载(《太平广记》里那段没有提到茶),而且更加详尽,至于出处,《太平广记》说它引自王隐版的《晋书》。尽管我们都不相信这个世界上有什么鬼怪,但是按照一般的理解,既然史书上都有相关记载,上面这段话的可信程度又当是相当高的了。不过在所谓正统《二十四史》中房玄龄版的《晋书》中却并没有夏侯恺的传记和记载,这样再来看,夏侯恺及他死后饮茶其人其事的真实性也不是那么确定一定以及肯定了。

大家都说饮茶是件很雅的事情,如果去读《太平广记》那段比较详细的记载,不难发现故事虽然是个鬼故事,但是故事里却没有狰狞的面孔和血淋淋的画面,读起来不但不吓人,反倒觉得更有人情味了。看来跟茶结合起来,人不容易动怒,鬼也不那么恐怖了。只是其中夏侯恺回到家后欲取马,并病其妻稍微有点令人费解。关于这一点,我们家乡有种迷信的说法,应该能够作为一个可供参考的解释。据说,人死了以后,过了一段时间魂魄就会回到自己的家中看看,对于那些越是他生前珍重的东西,他越会细细去看去摸,但是东西被他摸了就会减少,有谣言就说过谁家的米缸被家里的鬼魂摸了,第二天缸里的大米就少了一大半;人要是被摸了头就会生病。照这么去看的话,夏侯恺一定是很喜欢他的那匹马和他妻子的,而且也一定摸了他妻子的头。

《茶经》中陆羽多次强调,茶最早是作为药用的,治病效果还特别好,甚至有人喝茶后还升天变了神仙,可是在他引用的《搜神记》里夏侯恺的故事中,夏侯恺死了都要喝茶,不能不说是个铁杆的茶人,却还是因病死。虽然,至今科学上尚不能确切地说明饮茶对延长寿命的效果有多大,但是既然《茶经》在立意上是要说茶的好,尤其在祛病强身上有特效,再在刚说了茶好的时候,接着又要说一个常喝茶的人病死了,即使喝茶和病死之间不存在什么必然的联系,把它们放在一起说,多少还是让人对茶的好处产生一定怀疑的。

好在《太平广记》中那段详细版的故事中道出了夏侯恺真正的死因:我本未应死,尚有九年。官记室缺,总召十人,不识,书不中,皆得出。我书中,遂逼留补缺。就是说,夏侯恺本来还能活10年,但是阎王那里急着要选拔一名干部补缺,看上了10个人,除了夏侯恺以外其他几个测试后都不及格,所以就把他给留下了,因此,喝茶除了让他变得更有智慧更适合当领导外,对于治疗他的病是丝毫没有作用的。

话说到这里,不得不佩服陆羽写作《茶经》用功之深了,细数一下我们之前讲过的那些《茶经》人物,帝王将相、平民百姓、释道儒、人神鬼各类角色都不缺少,而且个个都是来路清晰且有典可查。

也许爱听故事是人类的天性吧。我以前听老师讲茶知识的时候,一听到技术方面的东西,总是很难不入睡;但是听那些从古到今的一个个茶故事的时候,却总是又精神百倍起来。到了后来,我去茶乡采访的时候,却发现不少茶乡针对有我这样习惯的消费者还特地在发展当地茶文化上下了不少功夫。从县太爷到企业老总,都善于给茶叶编故事。故事的内容多半不是茶姑茶郎的爱情就是仙人赠茶的故事,类似于某些诗人使用的创作软件一样,只要把茶名、地名等等几个关键词输入进去,电脑就能给出一个凄美动人的故事来。如果非常幸运,当地曾经还出过一个名人,那么,这个名人当年几乎一定是喝过当地的那种茶了。非常可惜,沛国夏侯恺的家乡淮北地区并不产茶,否则,我一定有人能考证出当年夏侯恺所喝的就是牌茶。我实在无意去诋毁这些勤劳的人的创作能力,但是,对于这些创作出来的纯粹的茶文化确实不忍心去将它们往茶上靠。如果茶文化就是这样一些纯粹的文化那实在是太没文化了。

和以茶为中心无端编造出来的故事相比,那些生活中与茶相关的点点滴滴,因为有了生活的气息和地理人文特色倒往往更加吸引人。而这些东西却又是篇幅短小、重点不突出的,因此,并不受到茶文化创作者们看好。但是我们不能不说,这些篇幅短小,重点不突出的东西应该才是真正的茶文化。就像陆羽《茶经》人物中提到的那些人物生平或者故事一样,虽然茶所占据的份额很小,甚至微不足道,但是茶却以一个配角的身份恰如其分地融入了人物的生活之中,就像茶本身无论是在老百姓生活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中,还是在文人生活的诗书琴茶中,虽然始终都在末尾,都是配角,却总能够配得好配得深,正因为这样才发展出了博大精深的茶道文化,成为一种可以载道和有道可载的文化,而不是就茶论茶平淡无味的绝对茶文化。

信阳红民歌 喝茶要喝信阳红


南国的韵哟北国的风,南湾湖的水哟大别山的情。茶乡的妹子嗓门亮,云彩眼儿里飘歌声。一山山茶园绿如海,一年年茶叶好收成;一张张笑脸美如画,一声声茶歌表心情。

哥哥腊月要婚庆,茶乡风俗待亲朋。南来北往都是客,劝君端杯品香茗。毛尖绿茶是传统,新添精品传美名。莫问客从哪里来,喝茶要喝信阳红。信阳红品鉴会

2011年9月27日上午中共信阳市浉河区委、信阳市浉河区政府人民政府主办的“祁氏杯”第三届“信阳毛尖”手工炒茶大赛暨信阳红品鉴会在美丽的茶叶之乡—谭家河乡土门村隆重开幕。 来自产茶乡镇和茶企业的30名顶级制茶大师会决与现场,展示切磋手艺。市、区领导,和来自乡镇企业负责人等近500多人出席开幕典礼并参观了比赛过程。

信阳毛尖素以“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的独特风格而饮誉中外。

此次大赛的目的旨在传承和发扬信阳毛尖传统炒制工艺,巩固和提升信阳毛尖全国十大名茶地位,弘扬信阳毛尖茶文化,提高信阳毛尖茶叶市场竞争力,增强茶农质量意识,促进茶农增收。以全面推进浉河区茶产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比赛过程中同时举办“信阳红”茶品鉴会。10多家红茶企业在冲泡了“信阳红”茶,让与会人员一同品尝新派信阳红茶。

神奇的茶膏


茶膏,是茶中精品、珍品,是制茶工艺的创新,它把饮茶提高到了一种更高的境界。

茶膏产饮历史悠久

据记载,茶膏最早出现于唐代。唐代陆羽《茶经》中记载有畏流其膏、出膏者光、含膏者皱。据此记载可以认为,陆羽在这里所记载的膏,还不是制作而成的茶膏,而是指在制作饼茶时,茶汁溢出后的膏化现象。

唐代李肇《国史补》中记载的唐代贡茶中有岳州邕湖含膏。据此记载,唐代湖南岳州(今岳阳)已生产贡品邕湖含膏。

唐代张舜民《画墁录》中记载:贞元中常兖为建州刺史,始蒸焙而耐之,谓研膏茶。据此记载,唐贞元(785~805年)中期真正意义上的茶膏出现。

五代十国时期(907~960年)陶谷所著《茗苑录》中记载有贡品茶膏玉蝉膏和缕金耐重儿。茶膏开始有名称,并出现了多个品种。

据《十国春秋》记载,南唐文通二年(937年)贡建州茶膏,制以异味,胶以金缕,名曰耐重儿,凡八枚。据此记载,南唐文通二年(937年)福建建州生产的茶膏耐重儿已作为贡品入贡,但数量少,仅8枚,尤显珍贵。茶膏名称正式出现。

北宋徽宗赵佶(1082~1135年)自己编著了《大观茶论》,对茶膏油以饼面之事认为:茶之范度不同,如人之有面首也。膏稀者,其肤蹙以文;膏稠者,其理敛以实。说明赵佶对珍膏油其面显得更为重视,甚至把膏的质量优劣作为鉴别茶叶质量优劣的标准,认为膏稠者是珍品。

至明代,因罢造龙团凤饼贡茶而全部改为散形茶,茶膏亦随之销声匿迹。

到了清代,茶膏再次出现。最初是由云南土司采取大锅熬制茶膏,并通过茶马古道输入西藏,而受到西藏统治阶级上层人物的青睐,特别是活佛级以上僧侣和宗教领袖中更成为茶膏爱好者,同时又禁止民间人士饮用茶膏,因此很多大寺院自建制茶车间,自行熬制茶膏,专供活佛级以上的人饮用。后来茶膏以入贡形式进入清廷,成为皇室贵族的高级茶饮。至清雍正十年(1729年),普洱茶膏等正式成为贡品。

茶膏加工工艺

至清乾隆年间,清宫内建立御茶房,开始御制茶膏,供皇帝及皇宫内享用。但地方加工的茶膏仍然作为贡品上贡。清道光年间,阮福在《普洱茶记》中记载,云南制作的茶膏仍是专供皇帝和皇室成员及大臣们饮用的八色贡茶之一。在云南的茶膏贡品中有两种包装,供皇帝专用的用雕龙画凤的木盒子包装茶膏,木盒外还要用黄绸缎包裹;分送内府中官员以及六部堂官饮用茶膏,仍用木盒包装,但木盒外包裹的是红绸缎。

贡品茶膏的制作,分为地方的高温熬制和宫廷御茶房的低温制取两种不同工艺方法进行加工,宫廷御制的茶膏品质优于地方熬制的茶膏。

民间制作茶膏,首先选择高等级晒青绿茶50公斤,加入150公斤泉水,置于大铁锅中,以中火熬煮,待全部茶汁被熬煮出来后,捞出全部茶渣,用细纱布过滤茶水,滤出茶渣细末;然后用猛火熬制,让水尽快蒸发;最后将浓茶水置入中号铜锅中,以中火熬制;至茶汁成稠状时置入小号铜锅中,以小火熬制;并用削制好的竹片匀速搅拌,待茶汁适度时趁热倒入模子,冷却凝固后取出贮存于竹器或陶器内,或包装后待用。土法熬制茶膏,是中国制茶工艺的创新,创制出了一种新的茶品,成为一种茶中珍品,并为朝廷中上层统治者所接受,成为贵族之茶。

清宫御茶房制作茶膏是在借鉴宋代首先将茶原料蒸熟后用清水淋洗数次,然后入榨,小榨去水,大榨出膏的榨取工艺基础上,改变高温提取方法,采用低温榨汁,分层析出,低温干燥的新工艺。这种制作茶膏的新工艺,已具有现代生物工程中的低温萃取,低温成膏工艺的雏形。这在科技落后的清代,没有先进的仪器设备进行提取和科学检测方法的条件下来加工茶膏,采用的是人工操作,经验控制,智慧制作,优质出膏,这是一件了不起的创举,凝聚的是中国人2000年制茶工艺的精华,代表了中国制茶业的不断进步与创新,也使饮茶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中去,至今仍对中国制茶业的创新与发展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宫廷御制茶膏至辛亥革命而终止,但土法熬制茶膏还在断断续续地进行,但却与宫廷御制茶膏有非常大的区别。御制茶膏的加工工艺比民间土法生产茶膏工艺繁杂精良,其制作工艺达186道工序,加工周期长达72天。御制茶膏品质优,汤色红浓艳丽,呈玫瑰红或宝石红,滋味浓郁厚重,口感鲜醇润滑,用开水冲泡即时溶开,似如今速溶茶膏。但是,宫廷御制茶膏的工艺技术在辛亥革命后失传了。

茶膏的花色品种

茶膏品种,古代主要有玉婵膏、耐重儿、邕湖含膏和黄色、青色、紫色、黑色茶膏。现代茶膏有10余种,主要有黑珍珠、玉龙胜雪、红运当头等几个品种,外观及品质均有一定差异。

茶膏品质的优劣,一是外形色泽,二是茶汤色泽与亮度,三是滋味是否纯正。如果茶膏外形色泽呈黑色并光亮如漆,表示茶膏生产时间较短;如果膏体表面呈白霜状,表示生产已有一定时间;如果膏体表面白霜明显,表示出厂时间更长;如果膏体表面呈现灰色,表示茶膏开始变质。当冲泡后,汤色红艳清澈明亮,说明茶膏质优,杂质少,工艺精;若茶汤暗褐混浊不清,带悬浮物,产生沉淀,杂质多,说明其制作工艺及提纯方法落后所致,像采用土法大锅熬制的茶膏,极容易出现上述现象。正常品质的茶膏,冲泡后茶汤色泽红艳明亮,滋味浓厚醇润甘滑,生津止渴,回甘持久,显现沉香(中药香),使人饮后心旷神怡。

黑珍珠,外形呈蜂窝状,具光泽,反光性极强,在光照条件下,反射出一个个亮点,犹如镶嵌的珍珠,故名。黑珍珠香气高正持久,滋味醇爽甘滑,汤色红艳明亮,是最佳质量的茶膏品种。

玉龙胜雪,外形色泽呈重度白霜颜色,又似青石上覆盖的瑞雪,故名。玉龙胜雪汤色呈宝石红,乳络状,滋味浓厚甘醇,品质仅次于黑珍珠。

红运当头,外形色泽黑润,膏体轻飘,放入水中可悬浮其上。冲泡方法与常规冲泡方法不同,先将开水冲入玻璃杯,然后放入茶膏,使茶膏悬浮于水面上,缓缓溶解,茶色由上向下呈雾状落下,慢慢弥漫茶杯,极具欣赏性,使人产生一种美感。

茶膏的药用功效

清宫御茶房制取的普洱茶膏,采用的原料为云南绿茶,因此其提取物仍属绿茶的提取物,茶膏的性质仍属绿茶性质,药用功效、营养价值仍与绿茶相同。清代药学家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称: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绿色者更佳。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也、普洱茶膏能治百病,如肚胀,受寒,用姜汤发散,出汗即可愈;口破喉颡,受热肿痛,用五分噙口,过夜即愈;受暑擦破皮血者,研敷立愈的药效。据现代研究证实,普洱茶膏具有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抗疲劳、抗衰老和改善微循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脑血管类疾病等保健功效。难怪近代中国文学巨匠鲁迅先生便以普洱茶膏治病。据鲁迅之子周海婴先生回忆说,他自通人士之时就知道家里存放有茶膏,但父母总舍不得喝这些茶膏,只是逢年过节食完丰盛大餐后,如若家人感到肠胃不舒服时,母亲许广平才会拿出一小块茶膏,泡成茶汤给喝,喝完茶汤后不用多久不舒服的感觉就消失了。中医认为,普洱茶膏同时具有清热、祛暑、解毒、消食、去肥腻、利水、通便、祛痰、止咳、生津解渴、祛风解表、延年益寿等保健功效。

茶 原来是路


想了解《茶 原来是路》知识吗,丰富的《茶 原来是路》内容等你来看!

这是一个普通老太太对普洱茶之路的感悟,其中颇富哲理。当老班章的茶叶以一年一翻的价格再上涨时,这篇写于一年前的小文,以独特的视觉,阐述了古树普洱茶的价值所在。颇可一读。

对于一个不懂普洱茶,而又经常置身于普洱茶圈的人来说,六大茶山之名,如雷贯耳,而真正到了茶山,总想急迫地了解它,那种巴望哟!

站在易武,看着南糯,想着景迈,忘不了布朗,当行走在「班章」的路程中,那种颠簸,那种灰霾,那种辛苦,心里便认定了,此处的普洱茶必定上好,可见茶如人,也是有心里暗示的。

到了「班章」村中,但见家家新房,喜气洋洋,富足之态一览无余。

此时,便想到为何长期不修这辛苦之程呢?过去是修不起,现在或许是不想修呢?就如一个人,看到当地一种限量卖20个的名特食品,于是就加入了排队的行列,心想买两个尝尝,排了十分钟,想买五个,排队半小时就想买十个,半小时以后,心里就憋足了劲儿,笃定买足它20个,当然也就顾不了,那东西是否合乎自己口胃。但见排到头的没有一个少买走的,队伍越排越长,广告效应也就出来了。

或许因为路的艰辛,人的疲乏,有了这种心里暗示,犹然而生对普洱茶的挚爱来。

这几年班章茶炒得很厉害,一公斤鲜叶可达1500元还买不到,就如当地孩童不屑答一句:你买不起!让人哭笑不得!这年头,普洱茶良莠难分,于是茶山行旅中有了「悔恨班章」之笑谈,当然真正的老班章古树茶是很难得的,据懂茶的人說,就算一万元买回3饼也值!记得几年前,女儿拿回一饼老熟茶,喝了一口,便再也割舍不下,那滑润,那甘甜,且味不浓烈,让人回味无穷,于是猛喝了半个月,直到发觉头昏,走路打飘,急忙到医院检查,血压巳低到了极限,方才明白,我这家族遗传的低血压基因,碰到了这降血压的牛饮,不出问题才怪,从此便怕了它。对于普洱茶,我始终心存敬畏,碰到好茶,喝上几口,即便再馋也不敢再轻举妄为了!

因为一直在普洱茶圈里跟着转,自己也似懂非懂地悟出一些感受。喝好的普洱茶确实是一种享受,因为它除了口感好,喝得舒服,让人神清气爽,有实实在在的保健功能。还因为,在喝茶的过程中,特别是静静地品尝它的味道,那是多年陈化的结果,便感受到了时间的变迁,让人精神上有了一种升华,它让你淡定,好像摆脱了浮尘闹市的喧哗和一切俗举,得到了那一份清静,宛如回归到质朴的自然境界之中,那情景让人陶醉。

从六大茶山归来,陶然欣然中忽有所得,茶,原来是路!

关于本文《茶 原来是路》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茶乡原来在蓬莱


茶乡原来在蓬莱老壶新泡──茶乡原来在蓬莱文?陈淑美中国人,是幽默大师林语堂所形容:只要有一只壶,到哪儿都快乐的民族,因此而发展出来的制茶工艺、饮茶艺术的讲究,很可能也是世界少有的。遗憾的是,经过唐宋明等几代发展到颠峰的中国茶文化,在清朝末年却因为战乱及革命,逐渐走向没落。但约略在同时,一海之隔的台湾,却将饮茶这桩雅事发展成休闲文化与家常生活的一部份,隐然成为承明继清的台湾茶文化。清晨五点钟,阳明山还笼罩在一片黑雾中,前山公园稀稀索索的便已有些人声。这些访客约略十余人,手上又是提篮又是水壶,还有些拎了布包与草席。不久,只见他们纷纷坐定,燃起炉火,将提篮打开,里面是各式的茶具:有颜色古雅的紫砂、红泥壶,白蓝瓷杯,甚至古董茶盘等用具,有的还用蓝布包裹着。在晨光中泡茶原来他们是来──泡茶的。

沿着前山公园水池边,茶客们在地上铺开茶席,池边的草木虫鱼及池石是天成的背景。茶盘、茶海、茶盏等依次摆开,茶客东看看、西瞧瞧,这边杯子挪一下,那边壶嘴转个边,还要将草花瓶供添枝点叶,总是要把茶席布置得顺眼妥当才作罢。天色逐渐变亮,当每个茶席打点完毕,从茶道具、瓶供的鲜花配色,茶席的色调,甚至主人的服饰,居然都是成套的。有的是好几层的紫,还配上个大提篮,充满乡野的风情;有的则是咖啡加浅灰色系,有着明快的风格;还有的则是清一色的蓝,像个冷静的旁观者。主客坐定,要开始泡茶了。当冒着白烟的滚烫热水冲进紫砂陶壶,温润泡的开水倒掉后,茶主人打开小壶,让客人观赏已被热水浇过的茶叶,还未舒张开的茶叶有股焦香,几乎可想象烘焙时的景况。茶主人开始介绍茶叶打哪儿来,这桌的茶友说是去年阿里山的冬茶,这是最后一泡,已经要绝版了。那桌的茶主人说,这是今年的安徽黄山毛峰绿茶,正是难得的佳品。谈话间,有的茶席已经开始第一泡茶。这桌的茶主人是个清秀的女孩,在众人的目光下,有点腼腆地冲了第一壶,众茶客喝罢,有人说是带点儿苦涩的甘呢。怕是茶叶放多了,还在念高中的茶主人回答。就如同茶主人的年纪吧,茶客心想。第二泡高山茶的甘纯出来了,第三泡的韵味达到顶点,第四泡居然有些回甘了,是杯底香!一位茶客说。如此茶过六巡,茶主人将已经舒张开的茶叶倒在盘中,有如一盘名菜般供大家欣赏,是标准的好茶,一心二叶呢,在众人赞叹声中,茶会的第一阶段结束了。

有壶万事足这是清香斋茶馆茶道班的朋友,今年八月在阳明山举行的一场聚会,也是由台湾茶馆带头为创发中国茶道所作的尝试之一。清香斋茶道班老师解致璋表示,大伙儿刻意在清晨上山,是希望换个场景,在自然空间里也能泡出好茶,她说,从品茗礼仪、主客对应,精心准备的茶道具、茶食、瓶花、茶席等的摆设,看起来比日常生活更讲究的目的,是为了将茶世界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拉开,她说。喝茶,人人都会,柴米油盐酱醋茶,中国人喝了数千年的茶,是幽默大师林语堂所形容的一个为国民日常生活增色不少的普遍习惯。这样的饮茶生活到了九○年代的台湾,居然出现将茶世界与现实生活距离拉开的样貌?解致璋指出,茶跟人的生活太接近,也就是太生活了,因此人人喝茶,但大多数人都没有感觉,解致璋说,她办茶道班,邀请大家不管在课室或自然场景,将口感及嗅觉展开,细致地品茶,也感受与茶相关的各种配件的美感,目的都是希望将茶世界的美感表现到极至;而借着温壶、备茶、置茶、冲泡、闻香、倒茶等泡茶礼仪,观茶及品茶滋味的体会,最重要达到养心,也就是在泡茶的过程中培养观照自我,从容自在的定静气度。讲起台湾饮茶艺术的发展,如解致璋所尝试的创发中国茶道文化的尝试是其中一支,它看似优雅精致,但在台湾,类似这样的小壶泡、烫杯、闻香等品茗方式,并不限于特定的有闲有钱阶级,差别的地方只在泡茶的环境、交往的茶侣,杯壶等器皿精致程度的不同,曾任中华茶艺联谊会两任理事长的吕礼臻就表示,茶联会办活动时,也会有许多泥水工、货车司机等劳力阶级参加,别看他们平常槟榔、三字经不离嘴,讲起茶来头头是道,泡起茶来姿态优雅。

从喝菜汤到小壶泡如果回到历史的脉络,台湾人这样优雅地喝茶,究竟起于何时?如今茶馆流行的小壶泡、茶碗等的喝法,又是怎么来的?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思想史学者郑培凯指出,中国人的喝茶习俗有明确的文献记载,可上溯到二千三百年前的战国中期,但是在唐代之前,中国人喝茶还是像喝菜汤一样,将茶叶放在汤里煮,要到唐宋之际,宫廷及民间上层阶级才发展出如今已被日本茶道继承的烹煎法:将茶叶制成的团饼碾磨成粉末,或煎煮或点泡。当时中国人喝得比较多的恐怕是未发酵的绿茶,尔后再逐渐发展出半发酵的乌龙及后发酵的红茶类。中国仕绅阶级大量地喝叶茶(经过炒菁及烘焙的芽茶),是从明太祖下诏废团饼改叶茶进贡开始,也就是说,才不过三百多年历史。台湾从明朝末叶开始有较多移民,清中叶始从福建武夷山移入茶树种植,喝茶的方式承明继清,以叶茶冲泡法来喝茶,也是极其自然之事。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也是茶学专家的张宏庸指出,从清康熙到光复前的近代以来,叶茶的冲泡以砂壶、盖碗或茶娘泡(一把大茶壶,配置数小杯)或工夫茶小壶泡为主。就台湾民间至今的发展来看,前三种方式并未被大量承袭,反倒是第四种的工夫茶,在饮茶艺术被大力推行的一九七○年代中期至今,成为市井最流行的泡茶方式。工夫茶小壶泡原流行于闽粤,粤省的潮州是发源地,但是在清干嘉到民国以后流行的这类泡法,传到台湾后,虽然也有像《台湾通史》作者连横所作茶诗以若琛小盏孟臣壶,更有哥盘仔细铺。破得工夫来瀹茗,一杯风味胜醍醐。(若琛杯、孟臣壶、哥盘都是名家茶具)的讲究喝法,但当时还处在垦殖农业社会的台湾,大多数平民所继承的工夫茶喝法,既不讲究喝茶器皿,也不讲究品茗环境。老人茶好,还是懒神茶妙?

综合茶界人士的描述,所谓平民式功夫茶的喝法大约是这样的:一只朱泥小壶配上四只朱泥小杯,杯内挂釉,小杯与壶一起放置在一只朱泥茶船中,泡茶时开水不仅注入壶内,还浇灌在茶船上,四只小杯与小壶一起泡在茶船内。泡茶的人喜欢卖弄技术筭筭(音同蒜)地转,不断发出声响,茶船与壶杯一起泡的目的是为了保温加热,也顺便洗喝过的杯子。这样的喝法不仅器皿不讲究,也不大卫生,过去中华商场闽南式老人茶馆、寺庙庙埕边、大树下老人聚集之处也有类似泡法,一路沿袭下来,现今在中南部乡下、台北桥下人力市场边亦还碰得到,这也是工夫茶被称为老人茶的由来。平民化的工夫茶被称为老人茶,富绅喝的则有另一种称呼叫懒神茶。在南投茶山长大,三代种茶的陈焕堂指出,过去老一辈台湾人称工夫茶为懒神茶,也就是带着嘲讽味道地认为,这种喝法有爱秀、展风神(显示自己时髦)的意味,足见过去工夫茶不是普罗百姓的一般嗜好。似乎只有曾经为儿为女付出心力,如今功成身退、有闲的老人,或是有钱有闲的富绅阶级能够享用这等工夫(闽南语有泡得仔细之意)好茶。而从台湾有种茶行业的清末到经济起飞以前,一般庶民家庭喝什么茶?拣几根茶梗丢到茶壶去,便烧成一大桶茶水,陈焕堂这样形容。看来,喝茶为了解渴、时髦做秀,或作为一种闲适生活的享受,喝茶的不同功能,似已有种种区分。茶不在茶,意在闲适台湾光复后,中国旋即内战,两百万军民自大陆来台,喝茶的方式也加入了多元色彩。当时,在中华商场内,与闽式老人茶馆互相对照的另一支是外省老兵茶馆,习称清茶室。熟知茶馆发展历程的解致璋指出,闽南茶馆喝的是乌龙及铁观音茶类,以小壶泡为主。

清茶室则以清茶及龙井为主,泡法不以红泥小壶,而以玻璃杯等大杯泡,有点类似早期台铁观光号列车服务员以滚烫热水冲茶的情景。为何不同省籍的老人会有不同的喝茶方式?解致璋表示,这样的区别其实也很好解释:生长的地方不同,所产茶种各异,喝茶的习惯,包括随之所用的器皿也就不同了。江南盛产发酵较轻的龙井类茶,用玻璃杯泡最合宜,乌龙茶发酵成分稍高,用可通气的红泥罐最能入味,她解释。当时,与这些老人茶馆共存的一些喝茶空间,还有林立在公园内大树边或庙口前的茶摊,那也是尚未进入工业社会之前台湾常有的闲适气氛。解致璋记得,过去阳明山温泉澡堂附近就有一摊,一杯茶附一只竹躺椅出租,当时在大学念书的她常常手抱一本书到那儿,一消磨就是一下午,而大树下清风徐来,鸟叫蝉鸣,老人、娃娃车小孩,一家同乐的悠然气氛如今仍深印在她脑海。喝茶,与闲适自在的气氛似乎总难分开,但是在一些茶界人士眼中,类似老人茶馆或树下茶摊那样喝茶意不在茶,意在下棋、会会老友,或是消磨时光等的喝茶方式,都不算真正的喝茶。

台湾民间真正进入讲究喝茶:从茶叶到茶道具、喝茶环境等的重视,是要到一九七○年代中期,台湾茶由外销转内销,政府大量鼓励种茶成为一种『精致农业』以后,对台湾茶叶发展历程十分清楚的茶商詹勋华说。台湾乌龙茶一炮而红历史发展有时很吊诡,如果依照香港城市大学郑培凯教授的看法,中国茶业的发展经历了唐宋明等几个颠峰,约在清代末叶的一八九○年代,因为战乱及革命,制茶工艺及饮茶艺术开始走向没落,但是翻开台茶发展史,就在中国内陆茶文化走向衰颓之际,一水之隔的台湾却因为历史的因缘,在茶叶工艺及饮茶艺术上承续晚明至清的茶文化风范,并且很可能开展出另一条新途。根据台茶发展史,台湾茶树的种植,为清朝中叶的嘉庆年间(一七九六到一八二○年)由福建武夷山移入,福建武夷山在宋明之际,已是制产最精致茶叶送给皇帝喝的贡茶区之一。台湾在清代所移入的茶种为乌龙茶,最先种在文山区,然后沿淡水河等地栽种,据说北台湾的石碇附近至今尚有百年茶树。在清代末叶的台湾开港之后,茶已是台湾最重要外销品之一。

有茶博士之誉的前茶业改良场场长吴振铎指出,一八六九年,曾有一位英国商人约翰杜特,以FormosaTea商标,将在万华茶厂精制的北台湾乌龙,直运纽约销售,结果不但价高,且博好誉,吴振铎表示,后来英商德记等五家洋行因此放弃在台收购粗制茶到福州精制、澳门试销的习惯,改在台湾直接精制乌龙茶,这很可能是台湾乌龙茶在国际第一次打出名号。日据时代以后,由于世界茶叶市场的需求,北台湾桃竹苗为主的产茶区开始大量种植红茶,二次大战以前,红茶、半发酵的乌龙、包种茶是出口大宗。日本人对台湾茶业的经营,最大的影响是在各地设立茶树栽培试验场及制茶试验所,鼓励茶农成立制茶合作社及售茶会社,奠定台茶机械化、现代化产销等的基础。光复后台湾茶叶仍向外输出,除了红茶,还增加了绿茶,到一九七○年代中期,全球性石油能源危机来临,台茶外销价格大跌,政府为不让已开发的大批茶园荒废,影响农民生计,遂转变台茶由外销转至内销的发展政策,此时,台湾制茶工艺已发展百余年历史了。奖出制茶好汉与中国千余年制茶工艺相较,台茶发展的百余年历史看似短暂,但是经过日据、光复后现代机械科学化方法的注入,使得百年来台湾制茶工艺的发展,特别是特产的乌龙茶系﹙包种、乌龙、铁观音﹚,呈现历史未有的新局。詹勋华指出,一九七五年,以产制冻顶乌龙茶著名的南投鹿谷乡第一次举办全省优良茶比赛,第一名特等茶以每台斤四千二百元成交﹙当时外销的粗制茶一斤十二元﹚,重赏之下有勇夫,从此茶山竞相以烘焙、产制色香味俱全的精致茶为第一要务。木栅张协兴茶行的张智扬还记得当时比赛茶竞争激烈的情形。有茶农为了测验评茶人是否公平,故意将同一批制成的茶叶分成两包,用不同名字报名,结果同列特等名次。有次用了三个名字,结果评审仍未被骗,分列三个头等。

上述被茶农挑战的评审便是前农业改良场场长吴振铎,在一九八四年他退休以前,全省各茶区的茶叶比赛,他都是最重要的评审之一。据说他评茶,茶叶色香味外型之外,对毛茶制造过程,例如是不是下雨天采摘,日光萎凋的时间长短,或是茶叶品种等,甚至是不是隔季茶等,都能闻得出来。陈焕堂表示,这在轻焙火茶还容易掌握,对焙火较重、香气较沈的茶叶时,要作如此细微的分辨,就不容易了。类似这样,不只评茶叶外型,还评制茶过程、节令气息等评到骨子里的高超技巧,倒有点像古代品茶人对茶叶的精微赏识了。台中无为草堂茶馆协理赖孟焄指出,台湾产乌龙茶最多,因此品茶的层次,也以乌龙茶发展得最为细致。以无为草堂来说,因为有幸处在乌龙茶产区的山脚下(台湾著名的乌龙茶区如鹿谷的冻顶乌龙茶、杉林溪、梨山、福寿山等高山乌龙产区都在中部交通网范围内)她说,因此茶馆所卖的茶清一色是乌龙。不管是轻焙火的杉林溪高山乌龙,中焙火的阿里山乌龙茶,炭焙冻顶乌龙、或是上等茶菁贮放五年以上,以传统古法炭火烘焙的岩茶,幽香、艳香、甘香,滋味各不相同,在同一个茶馆,光是卖一种乌龙茶就有这么多层次,台湾乌龙茶的制造工艺可见一般。怎样泡茶最合宜?

从台茶发展的历程看来,七○到八○年代可能是台湾茶文化从过去富绅及平民阶级两分走向界线模糊的年代。解致璋指出,当时国民经济景况人人富起来、又买得起好茶显然扮演关键角色。而因为茶价所费不赀,为茶器与环境互相搭配,讲究喝茶器皿、重视品茗环境等品茗文化也逐渐被及大众。生活化的品茗文化开始扎根。一九七七年,台北市林森北路开了第一家工夫茶馆,有别于过去老人茶馆及清茶室的自在气氛,中国工夫茶馆以苏州园林为装潢主线,强调中国古典格局,希望客人在繁忙的现实社会里,享受笙箫绕梁,且有馨芳茶香的温煦世界,《台湾茶文化之旅》作者张明雄描述,这类的茶艺馆在一九七○末、八○年代初在台北等都会大量出现。茶艺馆不仅卖空间,以及从特定茶山找来的精致好茶,还传播茶艺,也就是说,卖茶之外,还教客人怎样泡好一道茶,除讲究茶叶知识、水温、泡茶器皿外,还要注重泡茶仪态。以泡茶为主要课程的茶艺班出现。曾任陆羽茶艺公司总经理的蔡荣章指出,泡茶看似小事,要做好却要大讲究。例如拿茶壶,他建议大家用右手拿煮水器的水壶,左手拿装茶叶的小壶,不建议大家用同一只手拿,因为看起来不平衡,有不安定之感。倒开水至小壶时,水注要拉得高度合宜,免得太粗像灌水不好看,细一点才有飘逸感,而小壶倒茶汤,不宜拼命摇动壶身,有逼人太甚,急躁不留人余地之感,他说。如今仍是茶艺班老师的吕礼臻也表示,例如双手捧杯的奉茶姿势,怎样才能不失礼,又不会礼太过给人压力,他说,就看怎样斟酌,还有学习者的慧心体会了。

找寻中国茶道茶仪的讨论之外,工夫茶泡法可以怎样再改良也是热门话题。小壶泡是否一定要有茶船、闻香杯、茶海、茶盘、茶拨子等这么多的茶道具,是不是可以简省成一壶两杯,甚至为何一定要用小陶壶,可不可用唐式横把壶,甚至不用壶,用盖碗泡等。茶道具由简单到繁复,再回到简单,台湾的饮茶方式似乎就在这两头摆来荡去,张协兴茶行的张智扬表示。在茶仪、道具等茶事的探讨之外,对有关茶与人生等茶道精神的探索,也是茶界人士讨论的核心。中国曾发展过精致的饮茶艺术,但中国是否曾经发展出茶道,相对于大家熟知的『日本茶道』,『中国茶道』又是什么?茶界人士抛出议题。如果说一千年前唐代陆羽所著的《茶经》是中国茶道的圣经,我们或可从中得到一些答案。《茶经》下卷除了明白记载泡茶的要诀,也点出中国人喝茶的一些态度跟方法。例如喝茶要喝本色茶,不要加果加料加味。而茶性俭,量不宜多,不要牛饮。类似清代小说《红楼梦》栊翠庵妙玉喝茶的提示:一杯是品,二杯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驴饮了。换言之,中国人喝茶,不只在喝滋味,甚至还要喝出茶的境界而这境界也是有层次的,像倒吃甘蔗一样的,越尝越好。

唐代文人卢仝在寄给谢姓好友的一封寄茶信,著名的七碗茶诗是这样说的:茶能使人提升,先是润肺滋喉(一碗喉吻润),接着能解胸中孤独烦闷之气(二碗破孤闷),再接着是脑筋清明,肚里的想法能抒发(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然后是身体畅快,微微地发汗,平日不高兴的事情,也随着毛孔疏散掉了(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然后身体会感觉无比地清爽(五碗肌骨清),然后是能通仙灵(六碗通仙灵)。再下来呢,卢仝劝人不要喝了,因为再喝的滋味之妙呀,会让人羽化成仙,两腋生风,飘飘然飞到蓬莱仙岛去了。(七碗吃不得。唯觉两腋习习轻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您喝第几碗茶?今日在台湾,能够喝茶喝到两腋生风、飘然而去的可能不多,七○年代至今的喝茶人甚或还有点儿严肃,想要从喝茶中找些哲理什么的,他们提出了种种像是广告文案的准则:中国饮茶思想要追求纯洁、平和、安详、高雅、茶道四义是美律、健康、养性、明伦、茶艺精神在清、敬、怡、真、透过茶艺观照自我,建立群己关系等,这些说法听起来像在复兴传统文化,又像是理想生活提出呼吁,但若深入来看,这是否也是藉茶入道,正是呼应现实生活?

从茶道具、品茗环境等的精进,到茶界人士致力追寻的中国茶道,这是不是就是九○年代台湾茶文化?在这样看似优雅、精致的茶文化气氛下,文化评论者林谷芳却提出另一种观点。他提醒众多爱茶人士:喝茶,杯子小,但一定要喝出大器,他说,茶因为跟人的生活太接近,物性太高,人们有没可能逆着对,在喝茶时不一定那么重香味,重名家器皿,或是重茶叶外型。繁忙中喝一口茶,讲究生命的自在闲适当然好,但是人生在爽以外,还有很多不爽的东西,喝茶又怎样可以喝出一股苍茫之气?喝出心胸的开敞?茶的物性很高,如果没有自我提升,一不小心就溺在里头了,如果喝成了『品味、雅痞』就变小了,这样的细,跟牛饮有什么不同?都是受自然惯性拉扯,都是求爽不是?林谷芳说。

茶,原本是农产品,饮茶,也原本是人类生活的日常之事,但是在有情中国人数千年文化的映照下,饮茶生活却被经营出滋味、哲理、境界等种种与人生挂勾的大事。赏茶、玩杯,又有一手漂亮泡茶仪态的看家,您喝到第几碗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