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大茶人笔下的茶

发布时间 : 2021-08-22
乌龙茶人参的功效作用 乌龙茶人参山楂 菊花茶人岭

乌龙茶人参的功效作用。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5大茶人笔下的茶”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5大茶人笔下的茶”相关知识!

1、王禹偁:沃心同直谏,苦口类嘉言

王禹偁(954-1001),北宋初期著名政治家、诗人、散文家。字符之,济州巨野人(今山东省巨野县)。宋太宗年间登进士第,一生三次被贬,曾任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王禹偁出身贫寒,平素喜茶,多有饮茶诗句,如:《惠山寺留题》、《投柴殿院三十韵》、武平寺留题》、《月波楼咏怀》等。其在描述茶的特性之时,托物拟人,以茶寓意,称茶为活心同直谏,苦口类嘉言,以比喻茶为苦口的良药,就像用意良善的直言规劝、抗言直谏,能够启活人心。

王禹偁在朝廷任翰林学士时,曾得赐极其珍贵的龙凤团茶,其更是舍不得品尝,而是将它拿去孝敬白发母亲,此举在《龙凤茶》诗中得以体现:

样标龙凤号题新,赐得还因作近臣。

烹处岂期商岭水,碾时空想建溪春。

香于九畹芳兰气,圆似三秋皓月轮。

爱惜不尝惟恐尽,除将供养白头亲。

2、范仲淹:众人之浊我可清,千日之醉我可醒

范仲淹(989-1052),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教育家,世称范文正公。苏州吴县人(今江苏州)。宋真宗年间(1015)中进士,后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范仲淹在睦州为官时,常与宋代贡茶产地建州人章岷一起斗茶,写下《和章岷从事斗茶歌》:

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

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

新雷昨夜发何处,家家嬉笑穿云去。

露芽错落一番荣,缀玉含珠散嘉树。

终朝采掇未盈襜,唯求精粹不敢贪。

研膏焙乳有雅制,方中圭兮圆中蟾。

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

鼎磨云外首山铜,瓶携江上中泠水。

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

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

其间品第胡能欺,十目视而十手指。

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

吁嗟天产石上英,论功不愧阶前冥。

众人之浊我可清,千日之醉我可醒。

屈原试与招魂魄,刘伶却得闻雷霆。

卢仝敢不歌,陆羽须作经。

森然万象中,焉知无茶星。

商山丈人休茹芝,首阳先生休采薇。

长安酒价减百万,成都药市无光辉。

不如仙山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风飞。

君莫羡花间女郎只斗草,赢得珠玑满斗归。

3、欧阳修:岂知君子有常德,至宝不随时变易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北宋吉安永丰人(今属江西)。在滁洲时自号醉翁,晚年自号六一居士,谥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欧阳修平日非常喜欢饮茶,在他官居枢密副使(相当于副宰相)时,为蔡襄的《茶录》写过一篇《龙茶录后序》,文章中写到(白话译文):茶是天地万物的精华,而小团又是其中精华的精华,她是由蔡襄首创的。宋仁宗对小团特别珍惜,虽为辅相之臣,都不容易得到恩赐。只有一次南郊大礼,致斋之夕,政治局、国务院各四人,共赐一饼,八家平分而归,各得约两钱,不敢碾试,藏以为宝,有佳宾来访,也就是拿出来让大家见识见识而已。直到嘉祐七年,我在国务院供职二十多年,终于得赐一饼。每次捧在手上把玩,激动得禁不住泪流满面。小团究竟有多么珍贵,由此便可见一斑了。

欧阳修视龙凤团茶如此之珍贵,自然也极端钟爱,而且在一些赞美诗中可看出他对北苑御茶的采制、烹点似乎也颇有研究。欧阳修的诗中有如:建安三千五百里,京师三月尝新茶。、我看龙团古苍壁,九龙泉深一百尺。凭君汲井试烹之,不是人间香味色。

欧阳修退居林下以后尤爱茶,在一首诗里他说:吾年向老世味薄,所好未衰惟饮茶。建溪苦远虽不到,自少尝见闽人夸。而一讲到茶,他总是念念不忘建茶中的龙凤团,在他的《归田录》里,回忆道:茶之品莫贵于龙凤,谓之小团,凡二十饼重一斤,其价值金二两,然金可有,而茶不可得。每因南郊致斋,中书枢密各赐一饼,宫人往往缕金花于其上,盖其贵重如此。由此可见他在临终之际,对稀世珍品的龙凤团茶仍念念不忘,钟情如初。

4、蔡襄:灵泉出地清,嘉卉得天味

蔡襄(1012-1067),字君谟,兴化仙游人(今属福建),宋代著名学者,也是宋代书法大家,是苏、黄、米、蔡宋四家之一。而茶襄在茶方面的水平、名声一点也不逊于书法方面。茶襄于庆历七年(1047)任福建路转运使,勤勉于使任,添创了小龙团茶。蔡襄返京以后,因为仁宗皇帝多次向他询问建安贡茶及试点情况,因而撰写了《茶录》上下两篇进呈。上篇论茶,分色、香、味、藏茶、炙茶、碾茶、罗茶、候汤、熁盏、点茶十条,下篇论茶器具,分茶焙、茶笼、砧椎、茶钤、茶碾、茶罗、茶盏、茶匙、汤瓶九条。主要是写建安茶及其烹试方法。《茶录》是宋代现存最早的完整的茶论专著,对宋代茶艺的发展以及以后宋代茶书的写作都有深远的影响。

5、苏轼:要知玉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叫东坡居士,眉州人(今四川眉山)。北宋著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其诗、词、赋、散文、绘画均成就极高,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在苏轼荣辱相继坎坷颠沛的一生中,一直有茶相伴。睡足后饮茶,一直是苏轼生活的重要内容。在品尝之余,苏轼写下了众多的茶诗词文,如《越州张中舍寿乐堂》、《寄周安孺茶》、《侯鲭录》、《汲江煎茶》等。而在《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芽》中,更是将好茶与佳人作比,极其形象地描绘了好茶源于其内在的品质:

仙山灵草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

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

要知玉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

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宋代饼茶为了保藏茶叶以及为了使茶饼表面色泽温润,多在茶饼表面刷涂膏油。苏轼以佳人比佳茗,因为佳人之美在于其雪清玉洁的本质,而不可能靠膏油粉籹涂抹而成。此后,有人将苏轼另一首诗中的欲把西湖比西子与本诗中的从来佳茗似佳人辑成一联,成为茶联中的名联。

此外苏轼还为茶写了一篇拟人化的纪传作品《叶嘉传》,以茶为描摹对象,刻画了一个胸怀大志,资质刚劲,风味恬淡,励志清白的君子形象。

据说大学士苏东坡从川峽回京时,受革新派王安石宰相的委托带-礶中峽水,学士一路赏景到下峽才猛然想起,要船夫逆回已难行,在当地老人水流三峡,难分好歹的说辞下,只好从下峡取礶水。

王安石烧水茶开,品了一口,直言不讳地说是下峡水。被怔住的苏学士拱手讨教,王安石说:这瞿塘水性,出于《水经补注》。上峽水性太急,下太缓,唯中峽缓急相半。此水烹阳羡茶,上峽味浓,下峽味淡,中峽味浓淡之间。今见茶色半晌方起,故知是下峡。苏东坡深为敬佩,将实情坦然相告。

小编推荐

文人笔下的“茶典故”


有些茶的典故可能不全来自民间,而是出于文人之手或经过文人加工,但听起来仍是饶有趣味。如看人上茶的故事便很有意思。

相传清代大书画家、号称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曾在镇江读书。一天他来到金山寺,到方丈室看别人字画,老方丈势力眼,见郑板桥衣着简朴,不屑一顾,仅勉强地招呼坐。又对小和尚说:茶!交谈中得知郑是同乡,于是又说:请坐!并喊小和尚:敬茶!而当老方丈得知来者原来就是大名鼎鼎的郑板桥时,大喜,于是忙说:请上坐!又急忙吩咐小和尚:敬香茶!茶罢,郑板桥起身,老和尚请求赐书联墨宝,郑板桥乃挥手而书,上联是:坐,请坐,请上坐!下联是:茶,敬茶,敬香茶!这副对联对得极妙,不仅文字对仗甚工,而且讽刺味道极浓。

还有一则朱元璋赐茶博士冠带的故事,说明太祖朱元璋一次晚宴后视察国子监,厨人献上一杯香茶,朱正在口渴,愈喝愈觉香甜,心血来潮,乘兴赐给这厨人一付冠带。院里有位贡生不服气,乃高吟道:十年寒窗下,不如一盏茶。众人看这贡生敢忤皇上,大惊,朱元璋却笑着对了个下联:他才不如你,你命不如他。这个故事,一方面是说明朱元璋好茶,同时也较符合历史,朱氏出身低微,比较能体谅劳动者,自己又没读过多少书,重实务而轻书生,或许是真有的。

至于众说周知的敦煌变文茶酒论的故事,其本身很明显自民间故事脱胎而来。这个故事以赋的形式出现,说明已经过文人加工整理,有人考证其为五代到宋初的作品,那么在民间流传则应更早。而到明代又出现同样母题的茶酒争高的故事。同时,在藏族俗文学中也发现这个题材的作品。由此说明,民间故事的生命力是很强的。而在中国人心目中,向来把茶看得比酒要重一些。

知道5个以上茶语说就是合格的茶人


没看到这篇文章以前只知道用手指敲桌子代表着谢茶的,跟别人喝茶的时候感觉敲两下桌子觉得自己挺懂的,没想到还有如此之多的讲究在这里面,不看以后肯定会在茶桌上闹尴尬的。

▎茶桌上,动作会说话

主人篇

将茶倒满——“就是不想让你好好喝茶!”

千万别以为倒茶和倒酒一样“杯满才是真爱”,茶满易烫手还不方便喝,这不是故意让客人难堪吗!切记:“七分满,十分情”

不先给客人倒茶——“看什么看,就是不想给你喝!”

茶桌上讲究礼仪,要先敬客人。否则就是对客人不尊重哦~

新客来了不换茶——“和你不太熟,就不拿新茶招待你了!”

宾主喝茶遇到有新客到来,主人要立即换茶接待新客,且新泡的茶要新客先喝。如果不换茶,让人感觉被怠慢了,你就好好求解客人的心理阴影面积吧!

一直冲泡不换茶——“你怎么还不走啊?我已经不想给你喝茶了!”

茶都泡淡了,还不换茶?注意注意,这是主人在下逐客令了!如果以后还想愉快地喝茶,客人这时最好识趣地告辞吧!

客人篇

接茶后敲击桌面——“感谢你的茶,不多说,茶里体会!”

拿放茶杯发出声响——“就算你请我喝茶,我对你还是很不满!”

你以为只有吃西餐才有餐具不能摩擦出声的礼仪?告诉你,喝茶也有!随意把杯底在茶盘沿上擦或者重重放下发出声音,都会让主人理解为“喝完茶门口等着约架”的信号哟!

喝茶皱眉撇嘴——“这么难喝的茶也敢给我喝!”

主人看到这简单粗暴的嫌弃,恐怕要哭晕在茶桌上!所以喝茶的时候还是要带着享受的心情~

▎在外喝茶,心里的话盖碗帮你说!

在磁器口旧时的茶馆里,会聚集各类人群,大都相互不认识,但却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盖碗茶阵暗语。茶盖、茶碗、茶船三部分的不同摆放,看似随意,其实表达了喝茶人没说出口的话!

茶盖朝下靠茶船——“师傅,求添水!”

茶盖上放片树叶——“别收我的盖碗啊,一会儿还要回来喝的!”

如果要短时间离开,可以在茶盖上放片树叶,你的茶暂时就不会被收走。如果找不到树叶,其他小东西像火柴、石子都是可以的,实在不行还有手机啊!(别骗人!)

茶盖朝外斜靠茶船——“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这个就是真正意义的黑话了!

因为这是旧时帮会的交流暗语。外地帮会的人遇到困难,只要像这样摆放,就能寻求本地帮会的帮助,是不是有种江湖武侠即视感?

茶盖立起放茶碗旁——“钱没带够,先刷脸行不行?”

请人坐茶馆忘了带钱怎么办?别慌,像这样摆放盖碗,就能不尴尬地告诉茶馆老板,先赊着茶钱。不过,不是熟人的话,刷脸可就难了!

茶盖朝上放进茶碗——“我不喝了,可以收碗了!”

这样放就是告诉别人,你已经喝完了茶要离开了。

历代中国文人笔下的茶文化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的历史源远流长,朋友相逢、人来客往,总会沏茶而待之。茶不仅仅只是一种解渴饮料,它也有着深深的文化底蕴,已经形成了一种茶文化。

茶作为一种精神文化,是从品茗斗茶开始的。茶饮具有清新、雅逸的天然特性,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修炼身心,这与提倡清静、恬澹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教、道教和儒家的内省修行思想。因此我国历代社会名流、文人骚客、商贾官吏、佛道人士都以崇茶为荣,特别喜好在品茗中,吟诗议事、调琴歌唱、弈棋作画,以追求高雅的享受。

早在唐宋时代之前,茶已成为文人学者的描写对象,诸如借茶写人事,抒发胸怀,感悟人生。今天我们不仅可以读到茶圣陆羽的名著《茶经》,而且还可以读到如唐代杜甫、宋代苏东坡、元代耶律楚材、明代徐渭等著名诗词宗师们的咏茶佳句。仔细翻阅古代的文学艺术作品,我们还可以看到,茶还是绘画家、音乐舞蹈家,乃至宗教文化中的永盛不衰的重要题材。

喝茶的雅名叫品茗。文人好茶,以为喝茶是淡雅而悠远的。品茗斗茶又是文人生活中一大雅事。古代文人多情而善感,喝茶喝到得意处,难免诗兴大发,留下许多佳句。宋代范仲淹《和章珉从事斗茶歌》曰: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自古栽。诗人对武夷茶推崇备至,把武夷茶比作仙茶,评为天下第一。斗茶味兮轻醍,斗茶香兮薄兰芷。他夸赞武夷茶的滋味,胜过甘美无比的醍醐,香气胜过清幽高雅的兰芷。寓意深长,倍增茶韵。

文人学者中多品茗行家。清代著名学者袁枚在《随园食单》中,有一段谈到武夷岩茶的韵味:余游武夷,僧道争以茶献,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橼。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拭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果然清芬扑鼻,舌有余甘。一杯之后再拭一二杯,令人释燥平矜,怡情悦性。始觉龙井虽清而味薄矣,阳羡虽佳而韵逊矣;颇有玉与水晶品格不同之故。袁枚在浅酌慢饮中,把武夷岩茶比作美玉,把龙井和阳羡茶比作水晶,说明它们的韵味各有独到之处。

明清文人笔下的福鼎太姥山茶叶


想了解《明清文人笔下的福鼎太姥山茶叶》知识吗,丰富的《明清文人笔下的福鼎太姥山茶叶》内容等你来看!

明朝诗人、学者谢肇淛《太姥山志》记载:“太姥洋在太姥山下,西接长蛇岭,居民数十家,皆以种茶樵苏为生。白箬庵前后百亩皆茶园。”樵苏即砍柴割草之人。他在《长溪琐语》写道:“环长溪百里,诸山皆产茗,白丁僧俗半衣食焉。”种茶收入是普通百姓和僧家衣食生活的一半来源。明代诗人陈仲溱在太姥山游记中写道:“叠石庵,缁徒颇繁,然皆养蜂卖茶,虽戒律非宜,而僧贫亦藉以聚众。”缁徒即僧人,僧人养蜂种茶卖茶虽有违佛家戒律,却可为僧人提供基本生活来源。

据以上记载,明朝时期太姥山地区茶叶种植、生产、销售已经是很普通,不管是普通百姓,还是寺院僧人都大量种茶、采茶、制茶、出售茶叶。茶叶收入成为百姓重要的经济来源,在百姓生活中占有比较重要位置。

太姥山中的太姥洋、白箬庵、叠石庵等处有大片的茶园。

清乾隆四年福鼎第一任县令傅维祖在清查太姥山寺产时登记:“南至叠石庵,外大茶园峰梁为界。”“旧管大茶园一片,在国兴寺山西首鹦哥路下。”“本庵旧管茶园一处,坐落于太姥洋宫后峰右边。本庵旧管茶园一片,坐落于石牛坞。”太姥山周边多数茶园归太姥山寺庵所有,是寺庵重要财产,也是主要经济来源。

谢肇淛在游太姥山诗中多处描写太姥山茶,《玉湖庵感怀》中写道:“采茶人去猿初下,乞食僧归鹤未归。”采茶人离开茶园时,猿猴已开始出没,说明采茶人回家时天色已暗。在春天采茶季节里,采茶百姓和僧人是非常忙碌辛苦,起早摸黑在茶园中采摘茶叶。他在《天源庵》诗中道:“借问僧家何处,采茶犹未还。”僧人都忙于采茶、制茶,寺院空无一人。《午所庵》诗:“天柱青初近,云芽绿未齐。”农历二月,茶树刚露出少许芽头,还未长成绿色一片。

与谢肇淛一起游览太姥山的诗人周千秋《游太姥山道中作》:“几处茶园分别墅,数家茅屋自成村。”在太姥山茶园周边建有几处的农家茅屋,数家农家茅屋组成一个自然村落。茅屋、绿色的茶园和四周松柏、峰峦形成一道美丽的自然风景,也道出诗人对世外桃源生活的一种理想。欧应昌是谢肇淛、周千秋的诗友,得知他俩游太姥山,写诗相送:“蜃气青窥海,茶香绿采云。”站在太姥山顶可看到海上的海市蜃楼景观,在太姥山中闻到绿的象天上云彩般的茶园飘出的阵阵茶香,诗人的想象充满着对太姥山美景和太姥山茶的向往。也是和谢肇淛一起游太姥山的宁德人崔世召《玉湖庵》诗:“古木青攒汉,新芽翠点园。”玉湖庵四周古木参天,象男子汉般排列,茶树新长出的翠绿色嫩芽,装点着茶园。

明代太姥山茶已形成自己的茶叶品牌,产生一定影响,那就是绿雪芽茶叶。明代陆应阳《广與记》:“福宁州太姥山出茶,名绿雪芽。”谢肇淛在博物学著作《五杂组》写道:“闽方山、太姥、支提俱产佳茗,而制造不如法,故名不出里。”肯定太姥山产佳茗,又指出太姥山地区茶叶制造贮藏存在不足,影响茶叶质量和知名度。

周亮工,明未清初诗人、学者,曾任福建按察使、布政司,对福建风俗民情甚为了解,对福建茶叶更是精熟。所著《闽小记》中有闽茶曲十首,后附自注文,可视为闽茶简史。其中第八首诗是:

“太姥声高绿雪芽,洞天新泛海天搓。

茗禅过岭全平等,义酒应教伴义茶。”

注文写道:“绿雪芽,太姥山茶名。”至少在明未清初太姥山绿雪芽茶叶的名气已经很大,深得各地品茗者的好评。

清乾隆年间邱古园著《太姥指掌》云:“磨石坑三里许至平冈,居民十余家,结茅为居,种园为业,园多茶,最上者:‘太姥白’即《三山志》绿雪芽茶是也。”绿雪芽也称“太姥白”是茶叶中最上等品。

明清时期绿雪芽茶叶制法应与现在福鼎白茶中“白毫银针”制法相近。晾晒,自然萎凋,半发酵为主,所制得茶叶汤水甘醇舒爽,香气清淡。

明万历年林祖恕游太姥山至天源庵,庵内僧人碧山被称为“诗僧”。“具方袍相接。”“因箕坐于溪畔,取竹炉汲水,烹太姥茗啜之。”明代文人高僧品茗讲究优静高雅的环境。选择在大自然界幽静的山林间、溪涧畔、泉水边,以松涛,清风相伴,体现文人雅致的情趣。这种风尚至今让我们倍感神往,饮茶达到一种精神境界。品茗论禅,吟诗作文,尽得饮茶之趣。明清许多画家就是以此场景为题材绘画。

取竹炉汲水煮茗,明代文人雅士品茗,对水是很讲究。谢肇淛《五杂组》言:“闽人苦山泉难得,多用雨水,其味甘,不及山泉。”田艺蘅的《煮泉小品》对泉水要求是:清、寒、甘、香四个特点。碧山上人用太姥山的山泉水烹太姥佳茗,饮后清爽甘甜,回味醇和,让人心神舒畅。

明代广东佥事,州人林爱民《梦游太姥》诗:“一僧辟谷可旬日,煮茗只向石底烧。”僧人辟谷修炼可十几天不进食,只饮茶水。林祖恕《天源庵访碧山上人》:“竹间风吹煮茗香,户外柑橙枫柏赤。”明代诗人郑邦祥太姥山诗:“清溪激齿松泉滑,古洞烹茶瓦鼎寒。”明代太姥山寺院饮茶还是用瓦鼎之类器皿“煮”或“烹”。谢肇淛《五杂组》言:“古时之茶,曰煮、曰烹、曰煎,须汤如蟹眼,茶味方中。今之茶惟用沸汤投入,稍着火,即色黄而味涩,不中饮矣。乃知古今之法,亦自不同也。”明代废除团饼茶,普遍使用散茶冲泡饮茶。散茶冲泡过程包括:洗器、煮水、温壶、洗茶、置茶、注水、分茶等步聚。各地饮茶方式又有所区别,太姥山地区品茗方式经过唐宋的发展,到明清形成比较成熟的饮茶方式和茶文化,盛行于文人和寺院僧人中。

明清时期茶已溶入百姓生活中,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成为当地民风民俗的组成元素。七月初七,七夕节案桌上供品有茶、新鲜水果、五子(桂园、红枣、茶生、桃仁、豆子),焚香祭拜,乞巧、乞子、乞美好婚姻。然后大家一起喝茶聊天,吃水果、玩乞巧游戏。老人去逝丧礼灵座供品除饭、菜外,还要一杯茶,一盏酒。盖新房上樑、压樑物品中也要有茶叶,茶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

关于本文《明清文人笔下的福鼎太姥山茶叶》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鲁迅笔下的茶,是一种茶外之茶


鲁迅先生曾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

鲁迅对喝茶与人生有着独特的理解,并且善于借喝茶来剖析社会和人生中的弊病。

鲁迅有一篇名《喝茶》的文章,其中说道:“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不过要享这‘清福’,首先就须有工夫,其次是练习出来的特别感觉”。

“喝好茶,是要用盖碗的,于是用盖碗,泡了之后,色清百味甘,微香而小苦,确是好茶叶。但这是须在静坐无为的时候的”。

后来,鲁迅把这种品茶的“工夫”和“特别感觉”喻为一种文人墨客的娇气和精神的脆弱,而加以辛辣的嘲讽。

他在文章中这样说:“由这一极琐屑的经验,我想,假使是一个使用筋力的工人,在喉干欲裂的时候,那么给他龙井芽茶、珠兰窨片,恐怕他喝起来也未必觉得和热水有什么区别罢。所谓‘秋思’,其实也是这样的,骚人墨客,会觉得什么‘悲哉秋之为气也’,一方面也就是一种‘清福’,但在老农,却只知道每年的此际,就是要割稻而已”。

从鲁迅先后的文章中可见“清福”并非人人可以享受,这是因为每个人的命运不一样。

同时,鲁迅先生还认为“清福”并非时时可以享受,它也有许多弊端,享受“清福”要有个度,过分的“清福”,有不如无,“于是有人以为这种细腻锐敏的感觉,当然不属于粗人,这是上等人的牌号。……我们有痛觉,……但这痛觉如果细腻锐敏起来呢?则不但衣服上有一根小刺就觉得,连衣服上的接缝、线结、布毛都要觉得,倘不空无缝天衣,他便要终日如芒刺在身,活不下去了。”

“觉的细腻和锐敏,较之麻木,那当然算是进步的,然而以有助于生命的进化为限,如果不相干甚至于有碍,那就是进化中的病态,不久就要收梢。我们试将享清福,抱秋心的雅人,和破衣粗食的粗人一比较,就明白究竟是谁活得下去。喝过茶,望着秋天,我于是想,识好茶,没有秋思,倒也罢了。”

鲁迅的《喝茶》,犹如一把解剖刀,剖析着那些无病呻吟的文人们。

题为《喝茶》,而其茶却别有一番滋味。鲁迅心目中的茶,是一种追求真实自然的“粗茶淡饭”,而决不是斤斤于百般细腻的所谓“工夫”。这种“味”恰恰是茶饮在最高层次的体验:自然和质朴。

鲁迅笔下的茶,是一种茶外之茶。

人人皆想享清福,可这清福意味着什么,并非人人看破。现在的社会,无论是学习或工作,节奏不免都太紧张。在这繁忙的生活中,去闭关,归隐山野,躲一个无人居住的偏僻地自在放松一段时间,对多数人来说或许不太容易实现。

但是,百忙之中,泡上一杯茶,喝茶的时候,什么都放下,什么都不想。不免也是个可为的清净法。

做个讲究的茶人


有人说,喝茶最重要的是随心随性,无需被那些繁文缛节束缚,少了自由;有人说,不管是一人独饮或是与亲友一起品茶,都应重视品茶中的那些“讲究”,才不至于太过失礼。无论这两种说法是否正确,在品茶之前,我们首先应知道些品茶中的那些“讲究”。

茶对于中国人来说早已不仅仅是人生七大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更是中国人待客访友的必备品,而中国人对于喝茶的讲究也充分地体现在了待客之上。客人到来时,相互寒暄坐定后,便要摆上茶具茶器一道品茶。首先,主人应根据客人的年龄、性别、爱好来选择茶具,茶具上一定不能留有茶渍或是手指印。对于年老者,可以选择陶瓷茶具;对于年轻人,则可选用玻璃或者白瓷茶具。

在冲茶、倒茶之前最好用开水烫一下茶壶、茶杯。这样,既讲究卫生,又显得彬彬有礼。品茶时,若用茶杯,应右手拿杯把,左手启杯盖;如果用玻璃杯,则用大拇指和中指、食指夹杯,无名指和小指托底;如果用盖碗,则用右手持杯,左手启盖,拨去茶汤上的茶叶,慢慢细饮。要是感到茶水过热,应放在茶几上稍凉后再饮,不要用嘴吹气来降温。茶叶,一般要适当。茶叶不宜过多,也不宜太少。茶叶过多,茶味过浓;茶叶太少,冲出的茶没啥味道。

茶水不要斟得过满。俗话说,满杯酒,半杯茶。第一杯茶尤其要浅些,添水时可适当满些但是也不要太满。在离开之前,客人也应该将杯中的茶喝尽以表示对主人的尊重。

茶人之道


历史上有记载的茶事典故实在是太多了,三国志中的"以茶代酒";晋人陆纳为教训其侄不节俭而打他四十大板;王安石泡茶验水,识破苏东坡取水地点上的破绽;明太祖朱元璋将私贩茶叶的女婿斩首示众;清高宗乾隆皇帝以银斗量水评等级,并创造了以水洗水之法。这些历史故事,有的耐人寻味,有的读来新奇。凡此种种,不失为增长知识,引以为戒的读物。

孙皓赐茶代酒

据《三国志?吴志?韦曜传》载:吴国的第四代国君孙皓,嗜好饮酒,每次设宴,来客至少饮酒七升。但是他对博学多闻而酒量不大的朝臣韦曜甚为器重,常常破例。每当韦曜难以下台时,他便"密赐茶荈以代酒"。这是"以茶代酒"的最早记载。

陆纳杖侄

晋人陆纳,曾任吴兴太守,累迁尚书令,有"恪勤贞固,始终勿渝",的口碑,是一个以俭德著称的人。有一次,卫将军谢安要去拜访陆纳,陆纳的侄子陆俶对叔父招待之品仅仅为茶果而不满。陆纳便自作主张,暗暗备下丰盛的菜肴。待谢安来了,陆俶便献上了这桌丰筵。客人走后,陆纳愤责陆俶"汝既不能光益叔父奈何秽吾素业"。并打了侄子四十大板,狠狠教训了一顿。事见陆羽《茶经》转引晋《中兴书》。

单道开饮茶苏

陆羽《茶经七之事》引《艺术传》曰:"敦煌人单道开,不畏寒暑,常服小石子,所服药有松、桂、蜜之气,所饮茶苏而已。"单道开,姓孟,晋代人。好隐栖,修行辟谷,七年后,他逐渐达到冬能自暖,夏能自凉,昼夜不卧,一日可行七百余里。后来移居河南临漳县昭德寺,设禅室坐禅,以饮茶驱睡。后入广东罗浮山百余岁而卒。

所谓"茶苏",是一种用茶和紫苏调剂的饮料。

王濛与"水厄"

王濛是晋代人,官至司徒长史,他特别喜欢茶,不仅自己一日数次地喝茶,而且,有客人来,便一定要客同饮。当时,士大夫中还多不习惯于饮茶。因此,去王濛家时,大家总有些害怕,每次临行前,就戏称"今日有水厄"。

王肃与"酪奴"

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卷三载:

"肃初入国,不食羊肉及酪浆等物,常饭鲫鱼羹,渴饮茗汁。京师士子见肃一饮一斗,号为漏,经数年已后,肃与高祖殿会,食羊肉酪粥甚多。高祖怪之,谓肃曰"卿中国之味也,羊肉何如鱼羹,茗饮何如酪浆?"肃对曰"羊者是陆产之最,鱼者乃水族之长,所好不同,并各称珍。以味言之,是有优劣,羊比齐鲁大邦,鱼比邾莒小国,惟茗不中与酪作奴"。

肃,即王肃,字恭懿,琅邪(今山东临沂)人。曾在南朝齐任秘书丞。因父亲王奂被齐国所杀,便从建康(今江苏南京)投奔魏国(今山西大同,是其国都)。魏孝帝随即授他为大将军长史,后来,王肃为魏立下战功,得"镇南将军"之号。魏宣武帝时,官居宰辅,累封昌国县侯,官终扬州刺史。

王肃在南朝时,喜欢饮茶,到了北魏后,虽然没有改变原来的嗜好,但同时也很会吃羊肉奶酪之类的北方食品。

当人问"茗饮何如酪浆?"时,他则认为茶是不能给酪浆做奴隶的。意思是茶的品位并不在奶酪之下。但是,后来人们却把茶茗称作"酪奴",将王肃的本意完全弄反了。

李德裕与惠山泉

李德裕,是唐武宗时的宰相,他善于鉴水别泉。

尉迟偓的《中朝故事》中记述:

李德裕居庙廊日,有亲知奉使说口(注今江苏镇江)。李曰:"还日,金山下扬子江中急水,取置一壶来"。其人忘之,舟上石头城,方忆及,汲一瓶归京献之。李饮后,叹讶非常,曰:"江南水味,有异于顷岁,此颇似建业石头城下水"。其人谢过,不敢隐。

唐庚《斗茶记》载:"唐相李卫公,好饮惠山泉,置驿传送不远数千里"。这种送水的驿站称为"水递"。时隔不久,有一位老僧拜见李德裕,说相公要饮惠泉水,不必到无锡去专递,只要取京城的昊天观后的水就行。李德裕大笑其荒唐,便暗地让人取一罐惠泉水和昊天观水一罐,做好记号,并与其他各种泉水一起送到老僧处请他品鉴,找出惠泉水来,老僧一一品赏之后,从中取出两罐。李德裕揭开记号一看,正是惠泉水和昊天观水,李德裕大为惊奇,不得不信。于是,再也不用"水递"来运输惠泉水了。

苦口师

苦口师是茶的别名。

晚唐著名诗人皮日休之子皮光业(字文通),自幼聪慧,十岁能作诗文,颇有家风。皮光业容仪俊秀,善谈论,气质倜傥,如神仙中人。吴越天福二年(公元937年)拜丞相。

有一天,皮光业的中表兄弟请他品赏新柑,并设宴款待。那天,朝廷显贵云集,筵席殊丰。皮光业一进门,对新鲜甘美的橙子视而不见,急呼要茶喝。于是,侍者只好捧上一大瓯茶汤,皮光业手持茶碗,即兴吟到:"未见甘心氏,先迎苦口师"。此后,茶就有了"苦口师"的雅号。

谦师得茶三昧

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苏东坡第二次来杭州上任,这年的十二月二十七日,他正游览西湖葛岭的寿星寺。南屏山麓净慈寺的谦师听到这个消息,便赶到北山,为苏东坡点茶。

苏轼品尝谦师的茶后,感到非同一般,专门为之作诗一首,记述此事,诗的名称是《送南屏谦师》,诗中对谦师的茶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

忽惊午盏兔毛斑,打作春瓮鹅儿酒。

天台乳花世不见,玉川凤液今安有。

先生有意续茶经,会使老谦名不朽。

谦师治茶,有独特之处,但他自己说,烹茶之事,"得之于心,应之于手,非可以言传学到者。"他的茶艺在宋代很有名气,不少诗人对此加以赞誉,如北宋的史学家刘攽有诗句曰:"泻汤夺得茶三昧,觅句还窥诗一斑"。是很妙的概括。后来,人们便把谦师称为"点茶三昧手"。

贡茶得官

北宋徽宗时期,宫廷里的斗茶活动非常盛行,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为了满足帝皇大臣们的欲望,贡茶的征收名目越来越多,制作越来越"新奇"。

据《苕溪渔隐丛话》等记载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漕臣郑可简创制了一种以"银丝水芽"制成的"方寸新"。这种团茶色如白雪,故名为"龙园胜雪"。郑可简即因此而受到宠幸,官升至福建路转运使。

后来,郑可简又命他的侄子千里到各地山谷去搜集名茶奇品,千里后来发现了一种叫做"朱草"的名茶,郑可简便将"朱草"拿来,让自己的儿子待问去进贡。于是,他的儿子待问也果然因贡茶有功而得了官职。当时有人讥讽说"父贵因茶白,儿荣为草朱"。

郑可简等儿子荣归故里时,便大办宴席,热闹非凡,在宴会期间,郑可简得意地说"一门侥幸"。此时他的侄子千里,因为"朱草"被夺正愤愤不平,立即对上一句"千里埋怨"。

茶人以茶结缘


一位和尚来买茶,茶人见和尚面目慈祥,举止端庄,遂与之闲聊。不料两人性情相和,话语投机,竟视如知己和尚出家前为检查官,掌管犯人之生死;茶人做茶前从事餐饮,常造杀业。和尚因出家受戒而吃斋,茶人因品茶渐恶荤腥而好素食。和尚以佛结缘,送茶人以佛经,佛书;茶人以茶结缘,供养和尚以茶叶,茶具。和尚与茶人说佛法,茶人与和尚论茶道。

和尚道:色不异空,空即是色。

茶人道:水不是茶,茶就是水。

和尚道:老实念佛证菩提。

茶人道:用心泡茶得真味。

和尚道:明心见性,度化众生,是佛陀。

茶人道:遇水舍己,济人无数,为茶饮。

和尚道:心就是佛。

茶人道:佛就是水。

两人相视一笑,原来茶汤中有佛法,佛法就在茶水里。茶与佛,其道不同,其理相通也。和尚与茶人和掌道别。茶人悟而得一联:

两头是路,品几杯顿悟茶道。

四大皆空,坐片刻难得壶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