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茶叶变革与新饮品

发布时间 : 2021-08-23
清代茶叶 红茶饮品 茶叶新包装

清代茶叶。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清代茶叶变革与新饮品”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清代茶叶变革与新饮品”相关知识!

清代的茶业及传统茶学逐渐衰落,但社会仍然嗜好茶汤,只是对茶的弊病认识得更为深刻,品茶的风尚也不同于前代。

清代茶饮最大的变化,是由单一的绿茶改变为红茶、乌龙茶与普洱茶等并存的局面。本章探讨了红茶、乌龙茶与普洱茶发展的历史与特点,分析了它们各自的保健作用。清代民间代茶饮品蓬勃发展。所以本章中详细列举了数十种新的代茶保健饮品,介绍其产地、特点与不同的作用等。又设专节讨论了药露在清代的发展,其中列举了20多种药露的名目、制作法与保健功能。

以上分阶段研究了古代的保健茶汤,最后的结论是:

①先秦时期。先民们最早关注的是水质安全,寻求并保护味正洁净的饮用水源,被动地防护不良水饮对人体的伤害。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主动调水养性。其时最简单的保健饮品为由浆人负责制作的六饮,即将水与谷物制作(发酵或不发酵)成的不同名目的饮品,用于解渴与养生

②汉魏六朝:现有秦汉以前的文献并无茶饮记载。西汉初才出现药用荈诧(茶〉,西汉后期茶叶由药入饮。三国、两晋时逐渐认识到茶的醒酒,令人不眠功效,及其形态、产地、烹茶法(茶羹或粥)等。六朝末期,茶成为祭祀、待客的饮品。与此同时出现了多种非茶植物性饮品。

③唐及五代:《唐本草》彡首次将茶立条。唐代中期禅教兴盛与传播导致茶需求旺盛,全国饮茶成风。陆羽首撰《茶经》,促使饮茶保健向品茶寻趣发展,茶道大行,促进了茶马交易。与此同时出现了代茶饮品、解暑冷饮等。人们更关注寻找类茶物(茶之别)与代茶品。

④宋代:受社会好香药的影响,宋代以香入茶、以茶入药、茶药混用现象严重。用甘香药材做成的汤,用于日常保健及待客,已形成习俗。宋代保健饮品盛行,分化成茶、汤两大系列。保健汤系列还包括熟水等类型的饮品。

⑤元明:元蒙时期的保健饮品受到北方游牧民族饮食习惯的影响,以酥入茶,保健汤品也由咸变甜、制作原料则由香药转向花、果等。保健茶汤开始被分成诸品茶、诸品汤、渴水、熟水、装水五大类型。明代叶茶兴起,花茶、茶果、茶菜有所发展。宋代好用香药入保健茶汤的风气受到批评并逐渐平息。

⑥清代:清代兴起的性温的红茶(发酵〉,乌龙茶、普洱茶(半发酵)弥补了绿茶的不足。各种代茶新品蜂起,茶菊在浙江兴起。人参叶茶、苦丁茶等代茶品在民间也有一定的市场。花、果、地衣、神曲类制品等都被制成新的保健饮品。西洋医药传入导致各种蒸馏制成的药露成为点茶用的新品。

以上研究证明,中国古代保健茶汤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植物性保健饮品种类繁多,功能多样、适应范围广泛,在其发展过程中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与教训,值得深入研究与发掘。

cy316.com编辑推荐

清代皇帝与普洱茶


俗话说一入宫门深似海,但凡能被皇帝喜欢的物事都不便宜。宋徽宗喜欢北苑贡茶,因此闽茶火了。明清2个朝代的皇帝大多喜欢龙井与普洱,所以龙井与普洱茶成为中国茶类中2颗耀眼的明星。其中对普洱茶地位影响力最大的则是清中期以后的皇帝。

普洱茶是在清代雍正年间的时候,正式进入了北京城。清代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以药性观点记载说,普洱茶味苦性刻,解油腻牛羊毒;苦涩,逐痰下气,刮肠通泄;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想想那时候吃个北京涮肉,吃得肚子溜圆,再饮上一杯普洱茶,相当解油腻啊。

这种能消食刮油的茶深受京城达官贵人的习惯。从史料记载来看,清皇室对普洱茶十分热衷。马戛尔尼伯爵回忆录《1793乾隆英使觐见记》中,明确写到乾隆皇帝给英王乔治三世的回礼清单记载有“茶球”这一礼物,并在外包装箱外明确的写有“乔治三世收受”的字样。但令人震惊的是书中竟然用“luxury”一词,说明普洱贡茶在清代的地位。

据宫中档案记载,雍正时期,普洱茶一年的入贡量已达5000余斤。普洱茶作为皇帝专有的贡品,除自己独享外,还作为赏赐品,赏给皇后亲贵、内外大臣、蒙古亲王郡王、贝勒公子额附后吉、喇嘛等。作为国礼,颁赏西洋各国国王及来使和藩属国国王及来使。作为祭祀品,用来祭神、祭祖、供佛,在清代普洱贡茶显示出独特的作用。

从乾隆皇帝的“烹雪韵前篇”至道光帝的“瑞贡天朝”御赐牌匾,普洱茶因为皇帝的喜好而身价倍增。到了清咸丰年前,每年到西双版纳地区采办普洱茶的贡生就高达十万人。这对于100多年以前,人迹罕至,经济落后的西双版纳地区来说是难得一见的盛况。

清嘉庆四年九月十九日,军机处查抄和珅府之日同时查抄了内务府大臣和工部尚书、户部尚书福长安府邸,军机处的财产抄没清单中除了大量的金银财宝外,还记载着查得“普洱茶三百圆八十八团桶”,“茶膏一百九十匣”,这份抄没清单送至嘉庆皇帝手中时,他下旨将其他财物均收归国有,只在普洱茶之上画了一个朱红色的圆圈,这个圆圈便是皇上御用的标志。

为什么产于我国西南一隅的普洱茶会受到大清皇帝的喜爱,原因在于普洱茶的降脂、减肥、去油腻的神奇功效,使清王室钟情于具有降脂减肥作用,美味甘醇,便于贮藏的普洱茶。在清代很长的时间里,普洱茶的身价一路飙升,成为了王公贵族争相追捧的茶中至尊。清人阮福曾写道:“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酽,京师尤重之。”

末代皇帝溥仪曾说:普洱茶是皇室成员的宠物,拥有普洱茶是皇室成员的显贵标志。皇室成员的饮茶习惯一般是“夏喝龙井,冬喝普洱”。

武夷山正山小种历史发展与变革


武夷红茶闻名天下,尤其是称之为世界红茶鼻祖的正山小种。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国内外比较知名的红茶品种基本山都为武夷山桐木关的小叶种茶衍生的,像国内的政和功夫红茶,安徽祁门红茶、滇红红茶;印度的大吉岭红茶、斯里兰卡的红茶都是由英国殖民者从武夷山引进的。卢廷璧嗜正山小种红茶成癖,曾经收藏元代和尚讵可庭正山小种红茶具十件,衣冠整齐地进行参拜明代王象晋。

武夷山红茶是全发酵红茶,主要出产自武夷山市星村镇桐木关一带,武夷山红茶是世界红茶的发源地,迄今已有400多年历史。群芳谱一作周亮工人以粗瓷胆瓶贮存正山小种红茶叶。明代冯可宾《齐正山小种红茶笺论正山小种红茶具》中说:正山小种红茶壶,以瓷器为上,镌器次之。正山小种红茶杯,汝窑(在今河南汝州)、官窑(在今河南开封)哥窑(在今浙江龙泉)、定窑(在今河北曲阳)为佳,如果不可多得,只要适意就好了。

据传地处闽赣交界处的武夷山在明末清初时局动乱有一支军队占驻茶厂,待制的茶叶无法及时烘干,茶农为挽回损失,采取松木加温烘干,形成特有的一股浓醇的松香味,既桂圆干味口感独特,由此产生正山小种红茶,经过福州和厦门口岸时,大受外国人欢迎。武夷红茶曾是英国皇室的御用红茶,1662年,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在英国掀起红茶热,并开启了崇尚优雅形象及丰硕华美品饮方式的世界红茶文化。

武夷山的松熏正山小种红茶1604年有荷兰人作为药物带入欧洲,在药店出售,取名为BOHEA(指的是武夷,主要指松烟熏的正山小种红茶),英国打败荷兰人后垄断了中国红茶贸易,中国茶叶贸易的税收占据英国税收的1/10,丰厚的中国茶叶贸易引发了波士顿倾茶事件为导火索的美国独立战争。明代李日华《紫桃轩杂缀》记载:昌化(今浙江杭州)正山小种红茶大叶好像桃叶和柳梗,味道特别香。我经过当地的旅馆偶然得到昌化正山小种红茶,用手在制正山小种红茶的焙甑上摩挲,龙涎、麝香的味道三日不绝。

清代官窑


清代是中国制瓷史上的集大成时期,其制瓷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岑岭。受等级森严的封建统治制度和制瓷历史传统影响,清代的官窑瓷器和民窑瓷器的款识在题写上也有肯定的惯例,同时又新开创了金彩、墨彩、搪瓷彩等题写工艺,而且各种堂名款、花押款、吉语款也更为多样。

清代共有帝皇十个,均有帝皇纪年款的瓷器传世,他们依次是: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

顺治官窑器以书写大清顺治年制两行六字楷书青花款为主,也有写顺治年制四字款。款字用笔有力、起笔见峰、住笔见顿、划多下拉、勾捺上剔,但团体布局不甚规整。

民窑款较为多样,有篆书堂名款,如玉堂佳器、继善堂、梓桑轩等,有各式花押款、伪托款。祭器多用干支纪年款。

康熙朝历时61年,款识较多。其官窑款多为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两行或三行青花楷书款,晚期有少量篆书款。前期常见干支纪年款,如康熙辛亥中和堂制等。本网资料库内有一对康熙青花杯,落款为大清丁未年制,是康熙六年的瓷器。搪瓷彩器上书康熙御制四字楷书料款。其字体前期宽大,笔划粗重特立,顿捺显明。后期字体秀气,在详细写法上也有渺小区别,如:熙字四点多为直点或顺点,少逆点。年字三横前二横较短,第三横较长,且紧紧上靠,一竖较长。款字外饰有单圈、双圈、双正方框等。

康熙民窑款识更为多种多样,有图记款,如秋叶、角、爵、方胜、杂宝,还有寓意性图案,如一枝笔、银锭、如意组合为必(笔)、定(锭)、如意等。私家款如杏林春宴、北庆堂、良朋堂、若深收藏等。有光画双圈,不写字的双圈款。还有文章山斗之类的闲章款。仿前朝的依靠款,以仿嘉靖款居多。

雍正官窑款重要是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两行楷书青花双圈款,也有双方框款,其次是多用于单色釉瓷上的三行六字篆书款。从字体上分析,雍正款识由专人题写,所以各类瓷器上的字体大致雷同。楷书款早期为三行双圈,晚期为双行双圈或双框。雍正年制四字篆书刻款重要用在仿均、炉均和茶叶末等器物上。雍正年制或雍正御制四字楷书堆料款仅用于搪瓷彩瓷。

雍正细路民窑器大多数落各种堂名款,如正谊书屋、百一山房、澹宁堂、望吟阁等,一样平常民窑器款则复杂多样,如用灵芝、香炉、团花款、方块款、豆腐干款、四朵花款等。

乾隆朝瓷产量极大,官窑款用得最多的是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款字一样平常以青花书写为主,但亦有抹红写款,在白瓷、茶叶末、珊瑚红等特别器物上每每用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刻款爱茶经网收集资料。

乾隆民窑款情势也极雄厚,堂名款和花押款多大体与正朝雷同,故鉴准时有肯定的难度。乾隆朝首次出现草记款。

乾隆朝款,字体最多,书写排列情势也最多,且官民窑款字体易混淆。一样平常来讲,官款比民款精、秀、细、润,而民窑款大都较为粗糙、草率,亦有仿宣德、成化款。

嘉庆官窑器一样平常都用大清嘉庆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重要为青花、无栏框。亦有少量楷书款。粉彩器上常见抹红款。个别器物用刻划款。

民窑器中有六字篆字方款,亦有嘉庆年制四字款,大多十分草率,有的仅写半边字,还省减笔划,称为草记款,故十分难认。堂名款以行有恒堂、嘉荫堂制、植本堂等为多见。花押款除部分相沿乾隆时期的之外,新出现蝙蝠、桃子等款识。

道光官窑器一样平常以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篆书青花款为主,也有抹红款及描金款。茶叶末、炉均釉等器物上则为六字刻款。个别粉彩器上偶见道光年制四字红地描金篆书款。道光时期落有堂名款的如退思堂制、山解竹主人造等,大多是精品。慎德堂是道光皇帝读书的地方,后期也成为道光皇帝处理政务的地方,故题有慎德堂制红款的道光朝瓷器应是道光皇帝的御用瓷此信息由爱茶经网收集资料。

民窑款器亦多有六字或四字纪年款,一样平常均不太规整,开始出现百结图记款。

咸丰及厥后的同治、光绪、宣统各朝再次鼓起楷书题款风气,大多为六字双行或六字三行大清年制款。款外均无圈框,字体工整,秀气修长,有青花、红彩、金彩、墨彩及刻款等情势。这临时期篆书款不多。其中光绪时署有大雅斋、寰宇一家春及长春同庆、永庆长春等款的官窑器最为细腻。

民窑款则多无定制,情势较多,同治时多有同治年制四字篆书戳记印款及抹红款。光绪时多伪托款,一样平常是康熙年制或若深收藏。

清代名茶


在清王朝近300年的历史中,除绿茶、黄茶、黑茶、白茶、红茶外,还发展产生了乌龙茶。在这些茶类中有不少品质超群的茶叶品目,逐步形成了我国至今还继续保留着的传统名茶。

武夷岩茶

产于福建祟安武夷山,有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四大名丛,产品统称奇种,是有名的乌龙茶。

黄山毛峰

产于安徽歙县黄山,属烘青绿茶。

徽州松罗

又名琅源松罗,产于安徽休宁,属细嫩绿茶。

西湖龙井

产于浙江杭州,属扁形炒青绿茶。

普洱茶

产于云南西双版纳,集散地在普洱县。有普洱散茶与团茶、饼茶等,前者居绿茶,后者属后发酵黑茶。

闽红工夫红茶

产于福建省。

祁门红茶

产于安徽祁门一带,属工夫红茶。

婺源绿茶

产于江西婺源,属炒青眉茶。

洞庭碧螺春

产于江苏苏州太湖洞庭山,属炒青细嫩绿茶。

石亭豆绿

产于福建南安石亭,属炒青细嫩绿茶。

敬亭绿雪

产于安徽宣城,属细嫩绿茶。

涌溪火青

产于安徽泾县,属圆螺形细嫩绿茶。

六安瓜片

产于安徽六安,属单片形细嫩绿茶。

太平猴魁

产于安徽太平,属细嫩绿茶。

信阳毛尖

产于河南信阳,属针形细嫩绿茶。

紫阳毛尖

产于陕西紫阳,属针形细嫩绿茶。

舒城兰花

产于安徽舒城,属舒展芽叶型细嫩绿茶。

老竹大方

产于安徽歙县,属扁芽形炒青细嫩绿茶。

泉岗辉白

产于浙江嵊县,属圆形炒青细嫩绿茶。

庐山云雾

产于江西庐山,属细嫩绿茶。

君山银针

产于湖南岳阳君山,属针形黄芽茶。

安溪铁观音

产于福建安溪一带,属著名乌龙茶。

苍梧六堡茶

产于广酉苍梧六堡乡,属著名黑茶。

屯溪绿茶

产于安徽休宁一带,属优质炒青眉茶。

桂平西山茶

产于广西桂平西山,属细嫩绿茶。

南山白毛茶

产于广西横县南山,属炒青细嫩绿茶。

思施玉露

产于湖北恩施,属细嫩蒸青绿茶。

天尖

产于湖南安化,属细嫩芽茶。

政和白毫银针

产于福建政和,属白芽茶。

凤凰水仙

产于广东潮安,属乌龙茶。

闽北水仙

产于福建建阳和建瓯,属乌龙茶。

鹿苑茶

产于湖北远安,属细嫩黄茶。

青城山茶

沙坪条

以上产于四川灌县,属细嫩绿茶。

名山茶

雾钟茶

以上又名蒙顶茶,产于四川雅安、名山,属细嫩绿茶。

蛾眉白芽茶

产于四川娥眉山,属细嫩绿茶。

务川高树茶

产于贵州铜仁,属细嫩绿茶。

贵定云雾茶

产于贵州贵定,属细嫩绿茶。

湄潭眉尖茶

产于贵州湄潭,属细嫩绿茶。

严州苞茶

产于浙江建德,属细嫩绿茶。

莫干黄芽

产于浙江余杭,属细嫩绿茶。

富田岩顶

产于浙江富阳,属细嫩绿茶。

九曲红梅

产于浙江杭州,属细嫩工夫红茶。

温州黄汤

产于浙江温州平阳,属黄茶。

饮茶文化社会变革


新事物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人们在对事物的认知程度不同,对其展开的利用方式也是不同的。茶叶在被发现后,就经历了多个历史发展阶段,最后发展到今天的饮茶文化。下面我们来看看饮茶文化的变革之路。

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仅仅是把茶叶当作药物。这与《神农本草》记载的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是相吻合的。茶叶具有清热解毒、提神、醒脑等功能,至今仍被某些地区的群众当作药用。那时人们从野生的茶树上砍下枝条、采下芽叶,放在水中烧煮,然后饮其汁水,这就是原始的粥茶法。这样煮出的茶水,滋味苦涩,因此那时称茶为苦荼。

至迟到秦汉时,人们创造了半茶半饮的制茶和用茶方法,即不直接烧煮鲜叶,而将制好的茶饼在火上灸烤,然后捣碎研成细末,冲入开水,再加葱、姜、橘子等调和。这种在茶中加入调料的饮法,在我国的部分民族和地区中沿习至今,如傣族饮的烤茶,就是在铛罐中冲泡茶叶后,加入椒、姜、桂、盐、香糯竹等调和而成。

到唐宋时期,饮茶之风大盛,当时人们最推崇福建的建溪茶,这种压成团饼形的茶,制作十分精巧,茶饼的表面上分别压有龙凤图案,称为龙团凤饼。饮茶时先将团茶敲碎,碾细,细筛,置于盏杯之中,然后冲入沸水,这就是所谓的研膏团茶点茶法。当时皇宫、寺院以及文人雅士之间还盛行茶宴,茶宴的气氛庄重,环境雅致,礼节严格,且必用贡茶或高级茶叶,取水于名泉、清泉,选用名贵茶具。茶宴的内容大致先由主持人亲自调茶或亲自指挥、监督调茶,以示对客人的敬意,然后献茶,接茶,闻茶香,观茶色,品茶味。茶过三巡之后,便评论茶的品第,称颂主人道德,以及赏景叙情、行文做诗等等。

到了明代,太祖朱元璋有感于制作龙团凤饼劳民伤财,于是亲自下诏:罢造龙团,惟芽茶以进。这里所说的芽茶也就是我们现在用的散茶叶了。从此以后人们不必将茶先压成饼,再碾成末,而是直接在壶或盏中沏泡条形散茶,使饮茶的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革。这样的饮茶方式使人们对茶的利用简单而方便了。人们把盏玩壶品茶,也使盏、壶的制作更加精美,使茶具成为艺术。这种饮茶方式一直延续到现在。

目前,除了适应快节奏的生活,一部分人饮用即冲即饮的速溶茶,或为了治病保健的需要,饮用含茶或不含茶的保健茶外,饮茶的方式、方法自明朝以来基本上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中国茶具的历史变革


美食不如美器历来是中国人的器用之道,从粗放式羹饮发展到细啜慢品式饮用,人类的饮茶经历了一定的历史阶段。不同的品饮方式,自然产生了相应的茶具,茶具是茶文化历史发展长河中最重要的载体,为我们解读古人的饮茶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

茶树发源于中国西南地区的云南、四川、贵州一带,汉代四川一带的经济已相当繁荣,饮茶在当时的士人生活日益凸现。王褒《僮约》中记载烹荼尽具,酺已盖藏,明确提到烹茶用的茶具。三国张揖的《广雅》记载:荆巴间采茶作饼,成以米膏出之,若饮先炙令色赤,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姜葱芼之,说明当时的饮茶方式是先把茶饼炙烤一下,捣成茶末后放入瓷碗中,然后冲入开水,喝时还要加些葱、姜等调料。

唐代中期,茶叶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从中国的西南一带渐渐向长江、淮河流域北移,产茶区域的扩大,加上茶叶加工技术的改进,大大促进唐代茶业经济的繁荣。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陆羽《茶经》问世。这是第一部系统介绍茶文化的专著,详细介绍了茶的产地、生态、采摘、制造、加工、煮饮等,是茶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煎茶是唐代主要的饮茶方式,封演在《封氏闻见记》中记载: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禅师,大兴禅教,人自怀挟,到处煎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可见唐代煎茶已相当普遍,并出现了以煎茶为行业的商业活动。简单地说,唐代的煎茶即把茶饼碾碎后,用罗筛筛选茶末,在风炉上架起茶鍑,放入水,起火支烧,待鍑中的水沸如鱼目、微有声(第一沸)时,即加入适量的盐花,待到缘边如涌泉连珠(第二沸)时,舀出一瓢水放入熟盂内以备救沸育华用;以竹夹搅拌茶鍑中的汤水,然后用茶则量茶末入鍑煎煮,等到势若奔涛溅沫(第三沸)时,将舀出的茶汤重倒回茶鍑中,叫做救沸育华,目的是避免鍑中的茶汤过老。此时,即可用茶勺从鍑内舀出茶汤,酌入茶碗饮用。

唐代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白瓷出现于北齐,唐代的白瓷可与南方的青瓷相媲美,出现了北白南青共繁荣的局面。当然,饮茶的兴盛也进一步推动了唐代陶瓷业的发展。陆羽特别推崇越窑青瓷,越窑青瓷在有唐一代达到了顶峰,出现了青瓷史上登峰造极的作品秘色瓷。陆羽认为茶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上,寿州、洪州次。并认为越州瓷、岳瓷皆青,青则益茶,茶作白红之色;邢州瓷白,茶色红,寿州瓷黄,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当然,这只是陆羽个人的观点和看法。当代窑址考古发掘材料证明,除越州窑、鼎州窑、婺州窑、岳州窑、寿州窑、洪州窑之外,北方的邢窑、曲阳窑、巩县窑,南方的景德镇窑、长沙窑、邛崃窑在当时也大量生产茶具。

宋代是茶文化发展的第二个高峰,茶叶种植区域进一步向北推进,茶叶产量也进一步提高,并出现了大量的茶文化著述,如宋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蔡襄的《茶录》、黄儒的《品茶要录》、熊蕃的《北苑贡茶录》等等。饮茶在宋代变得更加普遍,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说即形成于宋代。

宋代的饮茶主要以点茶为主,煎茶为辅,在点茶基础上升华为斗茶、分茶和茶百戏。

宋代的茶叶主要分为两类:片茶和草茶。片茶又叫腊茶,最奢华的片茶当属产于福建建瓯凤凰山一带的北苑茶。北苑茶是宋皇室的贡茶,其制作工艺比唐代饼茶要精细得多,从采摘、拣芽、蒸茶、榨茶、研茶到制茶、烘焙,工序相当复杂,要求也极为严格。草茶加工相对简单些,也就是炒青散茶之滥觞。欧阳修在《归田录》中提到:腊茶出自剑建,草茶盛于两浙。两浙之品,日注为第一。自景祐后,洪州双井渐盛。其品远在日注之上,遂为草茶第一。草茶虽为散茶,但其煮饮方式与团饼茶无异,还得碾成茶末,点汤注饮。

盏是宋人对茶碗的称呼,由于宋人崇尚白色的汤色,因此宋代的黑釉盏特别盛行。黑釉盏以福建建窑产的兔毫、油滴、鹧鸪纹最为有名,建窑生产的黑釉盏底部刻有供御、进琖字样的,是进贡给宋皇室的御用茶具。

清代诗人茶人袁枚介绍


袁枚(1716—1797年),清代诗人、诗论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袁枚少有才名,擅长诗文,24岁中进士。袁枚是乾隆、嘉庆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隆三大家”。

袁枚致力为文,著述颇丰,有《小仓山房诗文集》、《随园诗话》、《随园随笔》《随园食单》……其中《随园食单》是一部有系统的论述烹饪技术和南北菜点的著作,全书分须知单、戒单、海鲜单、杂素菜单、点心单、饭粥单……茶酒单等14个方面。

值得一提的是“茶酒单”一篇,此篇对于南北名茶均有所评述,此外还记载着不少茶制食品,颇有特色。其中有一种“面茶”,即是将面用粗茶汁去熬煮后,再加上芝麻酱、牛乳等作料,面中散发淡淡茶香,美味可口,而“茶腿”是经过茶叶熏过的火腿,肉色火红,肉质鲜美而茶香四溢。由此可以看出袁枚是一个对茶、对饮食有相当研究的人。

65岁以后,袁枚开始游山玩水,游遍名山大川,如浙江的天台、雁荡、四明、雪窦等山,安徽黄山、江西庐山、广东、广西、湖南、福建等地,喜爱品茶的他自然尝遍各地名茶,并且将它一一记载下来。他描写常州阳羡茶:“茶深碧色,形如雀舌,又如巨米,味较龙井略浓。”提到洞庭君山茶,他说:“味与龙井相同,叶微宽而绿过之,采掇最少。”此外如六安银针、梅片、毛尖、安化茶等,也都有所评述。

此外还写下许多茶诗,如《试茶》诗:“闽人种茶如种田,郄车而载盈万千;我来竟入茶世界,意颇狎视心然……”描写福建人普遍种茶的情形,置身其中,彷佛进入茶世界。《湖上杂事诗》:“烟霞石屋两平章,渡水穿花趁夕阳;万片绿云春一点,布裙红出采茶娘。”描写身着红布裙的采茶姑娘在“万片绿云”的茶海中采茶,分外醒目。又《渔梁道上作》:“远山耸翠近山低,流水前溪接后溪;每到此间闲立久,采茶人散夕阳西。”可知他旅游时,除了欣赏群山万壑、山涧溪流的美景之际,亦不忘留意当地的“茶叶文化”,可看出他对茶的钟爱程度。

袁枚70岁那年,游览了武夷山,对武夷茶产生了特别的兴趣。他先前对武夷茶的印象是“茶味浓苦,有如喝药”,因此他向来不喜欢武夷茶,但是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他游武夷山,来到曼亭峰天游寺等地后,对武夷茶的印象完全改观。他在《随园食单·茶酒单》记载了当时的情形:“僧道争以茶献,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橼,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果然清芬扑鼻,舌有余甘。一杯以后,再试一二杯,释躁平矜,怡情悦性。始觉龙井虽清,而味薄矣;阳羡虽佳,而韵逊矣。颇有玉与水晶,品格不同之故。故武夷享天下盛名,真乃不忝,且可以瀹至三次,而其味犹未尽。”这位茶叶专家从所用的茶壶、茶具到饮茶的步骤、感觉与武夷茶的特色均作了详细而生动的描写,一杯好茶的确能涤净尘虑,抚平烦躁。

袁枚认为,除了有好茶必须收藏得法才能保存长久,而要泡出一壶好茶,除了要有好的泉水之外,对于火候的控制亦是一门极重要的学问。对此他也有一段精彩的描叙:“欲治好茶,先藏好水,水求中泠惠泉,人家中何能置驿而办。然天泉水、雪水力能藏之,水新则味辣,陈则味甘。尝尽天下之茶,以武夷山顶所生,冲开白色者为第一。然入贡尚不能多,况民间乎!”他以为要泡出好茶,需先有好水,在此他再度推崇武夷山所产的茶为天下第一。

接着他继续提到收藏茶叶的方法:“其次,莫如龙井,清明前者号莲心,太觉味淡,以多用为妙。雨前做好一旗一枪,绿如碧玉。收法须用小纸包,每包四两放石灰坛中,过十日则换古灰,上用纸盖扎住,否则气出而色味全变矣。”可说是研究得相当深入,至于烹煮的方法,他也有独到的妙法:“烹时用武火,用穿心罐一滚便泡,滚久则水味变矣!停滚再泡则叶浮矣。一泡便饮,用盖掩之则味又变矣。此中消息,间不容发也,山西裴中丞尝谓人曰:‘余昨日过随园,才吃一杯好茶,呜呼!’”

袁枚不愿在官场上争逐名利,以自己的方式生活,无羁无绊,优游自在,故而能活到82岁高寿。

茶史漫谈——清代


清代

清代伊始,就废弃一切禁令,允许自由种植茶叶,或设捐统收,或遇卡抽厘,以讫於民国的茶政。从此可看出:茶是人民不可缺少的主要饮料,所以才视之为:开门七件事,油、盐、柴、米、酱、醋、茶。

进入封建末世的清代,虽然有过康乾盛世,但终究无可挽回地走上了政治经济的式微之路。在这种新的格局下,中国茶文化虽然不免受到影响,而饮茶却更为平民化、更为普及,只是清代二百六十多年间,茶的着作只有十多种,其中有的还下落不明,与明代的盛大状况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然而,清代的痴茶、爱茶、醉茶之士,并非完全在传统中作茧自缚,他们也有鲜活的思想和勃发的创造。只是他们的真知灼见,大多融会到诗歌、小说、笔记小品和其他着述之中。

丰富地载录清代茶事的书,当首推《清稗类钞》。这部书由清末民初人徐珂采录数百种清人笔记,并叁考报章记载而辑成,大都是反映清人的思想和日常生活的。该书中关於清代的茶事记载比比皆是,如京师饮水、吴我鸥喜雪水茶、烹茶须先验水、以花点茶、祝斗岩咏煮茶、杨道士善煮茶、以松柴活火煎茶、邱子明嗜工夫茶、叶仰之嗜茶酒、顾石公好茗饮、李客山与客啜茗、明泉饮普洱茶、宋燕生饮猴茶、茶癖、静叁品茶、某富翁嗜工夫茶、茶肆品茶、茗饮时食肴等等,成为清代茶道与清人茶癖的全景观照。

《清稗类钞》还多方面记载了不同阶层的品饮活动。茶肆饮啜,有盛以壶者,有盛以碗者。有坐而饮者,有卧而啜者。进入茶肆者,终日勤苦,偶於暇日一至茶肆,与二三知己瀹苟深谈者有之,日夕流连,乐而忘返,不以废时失业为可惜者亦有之。清代京师茶馆,茶叶与水之资,须分计之。有提壶以往者,可自备茶叶,出钱买水而已。平日,茶馆中汉人少涉足,八旗人士虽官至三四品,亦厕身其间,并提鸟笼,曳长裙,就广坐,作茗憩,与圉人走卒杂坐谈话,不以为忤也。然亦绝无权要中人之踪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