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打造普洱茶优质基地

发布时间 : 2021-10-06
西双版纳普洱茶 优质普洱茶 版纳春普洱茶

【www.cy316.com - 西双版纳普洱茶】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西双版纳打造普洱茶优质基地”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2011年广州茶博会给了西双版纳一项荣誉最具中国茶文化魅力地区。这是实至名归。西双版纳历来是普洱茶的核心产区和重点产区,是中国茶树原产地中心之一,是普洱茶的故乡。西双版纳成就了普洱茶,也造就了普洱茶历史的辉煌。

人们说普洱、道普洱,始终绕不开西双版纳这个历史基点,包括古六大茶山在内至今依然遗存在西双版纳州的十二座古茶山,既是历史的见证,更是西双版纳现代茶产业不可复制的十分珍稀的历史文化与产业资源。如果说,十二座古茶山抒写了古代及近代普洱茶历史里程碑式的精彩华章的话,那么,一个易武乡,一个勐海县,加在一起完全可以构成大半部近代普洱茶史和现代普洱茶史。那些被茶友们津津乐道的号级茶、印级茶、七子饼茶,都是由胎生于易武古镇的商号和勐海茶厂所创造。历史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普洱茶又盛传天下,大益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大益、七彩云南两家茶企荣膺2011年度中国十大著名茶企业。能在普洱茶市场叱咤风云的品牌,依然是西双版纳的血统。

西双版纳是普洱茶的圣地,是最具中国茶文化魅力地区,西双版纳的普洱茶以品质、以规模、以历史文化的影响力而成为超过一般品牌意义的品牌。

我们不能沉浸在历史的辉煌中,我们需要为西双版纳茶产业的未来制造新的辉煌,主管茶产业的州人民政府生物发展办公室主任李庆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同时向记者全面介绍了西双版纳州茶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我们需要从历史的纵向去总结历史、设计未来,更需要从横向来寻找与先进省市地区之间存在的差距。以科学发展观来创新文化、创新品牌、提升产业。李庆友说。

2011年,西双版纳全州茶园面积达73.2万亩,产量为2.8万吨,实现综合产值13.7亿元,其中茶叶农业产值不到4亿元。综合效益无论是从茶园平均亩产值,还是茶农人均纯收入两项指标来看,无论与福建安溪铁观音比或是与先进的名优绿茶产区比,差距依然很大。历史的普洱、文化的普洱,甚至科技的普洱,成就了普洱茶品牌,但声名在外的普洱茶公共品牌的价值,没有让处于种植业的西双版纳茶农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受益最多的是全国的茶商、经销商及少数境内的品牌企业。一个产业,如果处于最前端的种植业,如茶农不能受最大程度的利益,是值得反思的。农民在产业比较效益中,如果选择放弃了茶,没有种植业作支撑的产业,就如空中楼阁,又如何言及产业的发展及产业的辉煌呢?

分析其中原因,传统的带有小农经济的落后的生产方式是主要的原因之一,最主要的根源还是茶农的商品意识、思想观念的封闭与落后。十一五期间,西双版纳州启动了万名茶农培训工程,先后培训茶农达6万余人次,开展了无公害茶、有机绿色茶园认证,狠抓了低产茶园的改造,推进了初、精茶厂的标准化生产改造等等,这些举措为十二五西双版纳茶产业转型升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十一五期间,仅茶叶综合产值和茶叶农业产值这两项,5年间分别增长了161.4%和83.5%。茶价,尤其是古树茶的价格上涨了,茶农收入有了稳定和大幅度的提高。

在谈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李庆友主任说,要以建设环境友好型生态茶园为主功方向,着力科技创新,在推动茶园优化改造的基础上,强化在种植、生产、加工环节的质量安全与品质提升,构筑西双版纳茶文化新体系,探索专业合作社联结农户以及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组织模式;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全面推动西双版纳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围绕把西双版纳建成全国最优质普洱茶基地的目标,以勐海县为重点,把勐海县打造成普洱茶生产、加工、贸易集散中心;打造以易武为中心的古六大茶山及以景洪、勐海、大渡岗为中心的普洱茶文化体验与旅游相结合的茶旅游精品线路,以文化普洱来谱写西双版纳茶产业的新篇章。

具体目标是:至2015年末,全州茶园面积稳定在73万亩,基本完成生态茶园建设改造,以生态茶业、效益茶业、文化创新来促使西双版纳茶产业的转型升级,力求亩产达60kg/亩,产量达到4.5万吨,茶叶综合产值达到30亿元,其中茶叶农业产值达到10亿元,培育产值1亿以上的规模龙头企业35家,创立全国知名的主导品牌23个。启动并打造西双版纳州的公用茶叶品牌。通过科技创新、文化创新来延长茶产业链,发展包括茶饮料、茶食品、茶保健品,茶叶籽油加工在内的茶叶深加工、精加工项目,最终实现西双版纳州茶产业的转型与升级。

具体的措施:1.实施现代生态茶叶生产的十化建设,即:队伍专业化、品种良种化、基地生态化、采摘加工机械化、生产标准化、产品系列化、企业品牌化、营销网络化、管理规范数字化。2.启动4项科技支撑研究项目,即:茶叶优良品种选育研究;生态茶园试验示范研究;茶叶、茶籽和茶花综合开发利用研究;不同年龄茶园产量与营养平衡诊断研究。3.创建4个产业发展科技支撑中心,即:茶树种质资源保存及优良品种繁育研究中心、茶叶信息动态管理中心、茶叶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茶区气象服务中心。4.构建2个产业发展支撑平台,即:西双版纳茶叶交易平台、西双版纳茶产业形象宣传平台。

cy316.com延伸阅读

西双版纳茶祭风俗


在西双版纳茶区,茶叶是各民族祭祀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祭品之一。

“茶祖会”上以茶祭茶祖

诸葛亮是云南茶区多民族共同尊奉的“茶祖”。过去,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三日诸葛亮生日那天,西双版纳古六大茶山一带的茶商都要组织当地各民族群众举行“茶祖会”,用猪、羊、酒、茶等祭品祭拜茶祖诸葛亮,祭拜属于“武侯遗种”的古茶树,祈求茶叶丰收、茶山繁荣、茶农平安。清代檀萃《滇海虞衡志》(公元1799年)载:“茶山有茶王树,较五茶山独大,本武侯遗种,至今夷民祀之。”

哈尼族必不可少的重要祭品——茶叶

哈尼族信仰原始宗教,主要是祖先崇拜和以万物有灵为核心的多神崇拜。哈尼族崇拜祖先,每户供有祖宗神位“阿培波罗”,每年秋收及节庆都要多次举行祭祖活动,表达对列祖列宗的尊敬,并祈求祖先的护佑。祭祖时要在供桌上摆上米饭、鸡肉、茶叶、酒、盐等祭品。

哈尼族崇拜多神,所信神灵有天神、地神、山神、树神、水神及恶鬼、魂灵等等。从事某项活动,必先祭祀有关的神灵,祈求保护,因而产生了众多的祭神活动,祭神时也必须以鸡肉、米饭、酒、茶等祭品供奉。如每年春茶开采时,必先要祭拜山神和古茶树神,祈求茶叶增产、增收。

基诺族以茶祭鼓

大鼓是基诺族祖先躲避洪水的器物,是基诺族崇拜的神器。每年新年节(特懋克节)都要举行祭鼓仪式,祈求祖先保佑人畜兴旺,五谷丰登。祭鼓仪式由巫师主持,祭品有猪、鸡、米饭、茶、酒等。

傣族、布朗族用茶“赕佛”

傣族、布朗族均信奉小乘佛教,每年都要到缅寺进行多次“赕佛”等宗教活动,同时要听经祈福,并求风调雨顺、粮茶丰收。“赕佛”时,茶叶是重要的“赕品”之一。

云南西双版纳茶区 茶祭风俗大观


在西双版纳茶区,茶叶是各民族祭祀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祭品之一。

“茶祖会”上以茶祭茶祖

诸葛亮是云南茶区多民族共同尊奉的“茶祖”。过去,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三日诸葛亮生日那天,西双版纳古六大茶山一带的茶商都要组织当地各民族群众举行“茶祖会”,用猪、羊、酒、茶等祭品祭拜茶祖诸葛亮,祭拜属于“武侯遗种”的古茶树,祈求茶叶丰收、茶山繁荣、茶农平安。清代檀萃《滇海虞衡志》(公元1799年)载:“茶山有茶王树,较五茶山独大,本武侯遗种,至今夷民祀之。”

哈尼族必不可少的重要祭品——茶叶

哈尼族信仰原始宗教,主要是祖先崇拜和以万物有灵为核心的多神崇拜。哈尼族崇拜祖先,每户供有祖宗神位“阿培波罗”,每年秋收及节庆都要多次举行祭祖活动,表达对列祖列宗的尊敬,并祈求祖先的护佑。祭祖时要在供桌上摆上米饭、鸡肉、茶叶、酒、盐等祭品。

哈尼族崇拜多神,所信神灵有天神、地神、山神、树神、水神及恶鬼、魂灵等等。从事某项活动,必先祭祀有关的神灵,祈求保护,因而产生了众多的祭神活动,祭神时也必须以鸡肉、米饭、酒、茶等祭品供奉。如每年春茶开采时,必先要祭拜山神和古茶树神,祈求茶叶增产、增收。

基诺族以茶祭鼓

大鼓是基诺族祖先躲避洪水的器物,是基诺族崇拜的神器。每年新年节(特懋克节)都要举行祭鼓仪式,祈求祖先保佑人畜兴旺,五谷丰登。祭鼓仪式由巫师主持,祭品有猪、鸡、米饭、茶、酒等。

傣族、布朗族用茶“赕佛”

傣族、布朗族均信奉小乘佛教,每年都要到缅寺进行多次“赕佛”等宗教活动,同时要听经祈福,并求风调雨顺、粮茶丰收。“赕佛”时,茶叶是重要的“赕品”之一。

云南西双版纳的茶祭风俗茶礼


诸葛亮是云南茶区多民族共同尊奉的“茶祖”。过去,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三日诸葛亮生日那天,西双版纳古六大茶山一带的茶商都要组织当地各民族群众举行“茶祖会”,用猪、羊、酒、茶等祭品祭拜茶祖诸葛亮,祭拜属于“武侯遗种”的古茶树,祈求茶叶丰收、茶山繁荣、茶农平安。清代檀萃《滇海虞衡志》(公元1799年)载:“茶山有茶王树,较五茶山独大,本武侯遗种,至今夷民祀之。”

哈尼族信仰原始宗教,主要是祖先崇拜和以万物有灵为核心的多神崇拜。哈尼族崇拜祖先,每户供有祖宗神位“阿培波罗”,每年秋收及节庆都要多次举行祭祖活动,表达对列祖列宗的尊敬,并祈求祖先的护佑。祭祖时要在供桌上摆上米饭、鸡肉、茶叶、酒、盐等祭品。

哈尼族崇拜多神,所信神灵有天神、地神、山神、树神、水神及恶鬼、魂灵等等。从事某项活动,必先祭祀有关的神灵,祈求保护,因而产生了众多的祭神活动,祭神时也必须以鸡肉、米饭、酒、茶等祭品供奉。如每年春茶开采时,必先要祭拜山神和古茶树神,祈求茶叶增产、增收。

基诺族以茶祭鼓大鼓是基诺族祖先躲避洪水的器物,是基诺族崇拜的神器。每年新年节(特懋克节)都要举行祭鼓仪式,祈求祖先保佑人畜兴旺,五谷丰登。祭鼓仪式由巫师主持,祭品有猪、鸡、米饭、茶、酒等。

傣族、布朗族用茶“赕佛”

傣族、布朗族均信奉小乘佛教,每年都要到缅寺进行多次“赕佛”等宗教活动,同时要听经祈福,并求风调雨顺、粮茶丰收。“赕佛”时,茶叶是重要的“赕品”之一。

西双版纳新古六大茶山


新六大茶山:

1.南糯古茶山:地属勐海县格朗和乡,东距景洪市20多公里,海拔1700多米,已有1700多年种茶历史,现居住居民以哈尼族为主。民国初年,澜沧江以南的车(里)佛(海)南(峤)茶区逐渐成为普洱茶中心产地,南糯古茶山与佛海(勐海前称)茶厂一道迅速享誉天下。南糯山茶园总面积21600多亩,其中古茶园有12000亩,最为完善的是竹林寨、半坡老寨。南糯山半坡老寨有800树龄的人工栽培型茶树王。南糯山在西双版纳是生态环境最好的一座古茶山。

2.布朗古茶山:是我国唯一布朗族民族乡,也是最古老的古茶区之一。布朗山位于滇南边陲勐海县中缅边境,东与景洪市勐龙镇交界,南和西与缅甸接壤,西北连打洛镇,东北连勐混镇。海拔在5352082之间,是滇南最为地广人稀的边境民族乡。布朗族是云南最早种茶的民族古濮人,他们善于种茶,寨迁到哪里,他们就在那里种茶。布朗族迁徙到布朗山的历史和植茶史迄今已有近千年。布朗古茶山主要包括老曼峨、老班章、新班章和曼新龙等寨子的古茶园。其中,老曼峨是布朗族在布朗山最早建立的寨子之一,其种茶历史已有900多年。

3.帕沙古茶山:位于格朗和乡南面,距离勐海县城30多公里。帕沙村委会辖5个哈尼族寨子,每个寨子都有大片古茶园,帕沙村的古茶园是版纳古茶山中整体树冠最大的一片古茶园。帕沙古茶园大树成片,都未曾矮化过,老寨茶王树树干干围2米,高约10米,在版纳古茶树实属少见。

4.贺开古茶山:位于勐海县勐混镇西南面。拉祜族是主要居住居民,贺开古茶园主要分布在曼迈、曼囡、曼弄老寨、曼弄新村的拉祜族寨子,贺开古茶园也是在西双版纳州古茶园中连片面积最大的茶园,大茶树比比皆是,观赏价值极高。

5.勐宋古茶山:位于勐海县城东部,东与景洪市接壤,南接格朗和乡,西南接勐海镇,北为勐阿镇。勐海境内老茶园分部点多分布在大安、南本、保塘、坝檬、大曼吕、纳卡,是勐海县最古老的茶区之一,全乡辖7个村民委员会,拥有茶园面积3.3万亩,古茶园3800亩,主要居住居民是拉祜族。在勐宋乡不远的保塘旧寨,有勐宋茶山最古老的茶树。勐宋茶山北边有西双版纳最高的山峰滑竹梁子,海拔2240米。纳卡拉祜族寨古茶园出产的大数茶茶香高飘,在西双版纳久负盛名。

6.巴达古茶山:位于勐海县南部与缅甸接壤,古茶区面积包括勐海县巴达、西定两个山区乡的古茶树分别区域,原为章朗西定两乡,现合并为西定乡。两乡土地总面积约500平方公里,为哈尼、布朗、拉祜少数民族聚居山乡。巴达古茶山拥有野生茶树群落和栽培型古茶园两大资源。野生茶树群落分别在古树参天、藤蔓攀附、物种丰富的贺松大黑山原始森林之中,为大理茶种。著名的1800年野生型『茶树王』就生长在这个群落里。同一山区还分布有3451亩栽培型古茶园资源。巴达山古茶园最多的寨子是章朗,据记载,章朗寨有1400多年历史。

古六大茶山:

1.革登茶山:位于象明乡西北部,茶园主要在新发、新酒房、直蚌等村寨。由此可知革登茶山早就闻名。革登茶山位于孔明山下,茶属大叶种型,因茶芽粗壮,满披银茸,明间称之为『大白菜』。在清朝嘉庆、道光年间(公元17691850年),八角树寨有株茶王树,光春茶就能收干茶一担。革登山祭祀古茶树的碑石到处都是随处可见,足以证明茶农对古茶王树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告诫后人古茶树确需保护!

2.莽枝茶山:位于蛮砖茶山西北面,与革登茶山相连,与孔明山遥遥相望。茶园主要分布在秧林、红土坡、安乐、小曼丫等老村寨。莽枝茶山传说是诸葛亮埋铜锣之地,故名。从象明乡越架布河,过大石房,穿秧林寨就到了莽枝茶山。莽枝茶山面积范围不大,但茶叶质量较好、味美!明、清时期茶山兴旺,茶叶年产量达万担之多。从立在茶山的碑石刻文中可以看出常年茶山兴旺发达景象。该碑立于乾隆十一年冬(公元1746年)。

3.倚邦茶山:傣语称『磨腊』倚邦,即茶井之意,是多民族的高山区。倚邦茶山位于勐腊最北部,南连蛮砖茶山,西接革登茶山,东望易武茶山,茶区包括倚邦、曼拱、习崆、架布、曼松等茶山。明代到清光绪年间,倚邦一直为六大茶山到政治中心和行政主管地,清朝为了加强对茶山的管理和贡茶的运送,于道光25年从昆明经思茅至倚邦、易武的崇山峻岭中修筑了一条由石板鑲成的运茶马道,宽约2米,长达数百公里。

4.易武茶山:位于勐腊县易武乡,紧接老挝边境。是江内古六大茶山中面积最大的茶山。易武茶山茶园众多,南部有易比、三合社、易田、高山、曼秀、落水洞、麻黑、丁家寨、张家湾等,最东边是临近老挝边境的刮风寨。易武茶山种茶历史悠久,茶农种茶制茶经验丰富,到十九世纪,易武茶山日渐兴旺,光茶号就有十几家。易武茶山的前身是曼撒茶山,后曼撒茶山衰落,中心迁往易武。所以清朝前期中期史书列六大茶山时,只列『曼撒』而后书籍又列为『易武』。

5.蛮砖茶山:位于象明山以南野象山旁,磨者河畔,历史上年产茶万担以上,大都运往易武加工、销售。蛮砖茶山是『古六大茶山』现今保存得较好的一座茶山,茶林不规则地散布在原始密林中,经茶农精心管理,至今仍年产茶万担之多。曼庄曾经是蛮砖茶山的中心,据乾隆年代留下的碑文记载,曼庄大寨寨乾隆初年的住户就在300户以上,并最早记录了『蛮砖为六大茶山之一』。

6.攸乐茶山:攸乐茶山位于景洪市基诺乡境内,东西长75公里,南北宽50公里,东北与莽枝茶山为邻,西南接小勐养、勐罕和勐宽三个坝子,攸乐茶山主要居住民族是基诺族,古茶园分布在龙帕村、巴来村等。攸乐茶山历史上位居『六大茶山』之首,攸乐山种茶,年代久远,相传茶是孔明遗种,故尊奉孔明为茶祖。雍正年间普洱府成立,清政府在茨通修筑攸乐城,并设立攸乐同知,成为当时的滇南重镇。

西双版纳古茶山行记之攸乐山


原始森林的大青树

说起"攸乐山"广大普洱茶爱好者并不陌生,攸乐茶山历史上位居"六大茶山"之首,是云南大叶茶的中心产地,历史上最高产量达2000担以上。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曾设过同知府和专管捕"盗"的普洱通判。攸乐山种茶,年代久远,相传茶是孔明遗种,故尊奉孔明为茶祖。

早春的攸乐古茶树刚刚吐出嫩芽

清朝官员"阮福"檀萃等压根就没到过西双版纳,在他们的志录里为何把攸乐山列为古六大茶山之首的原因:在攸乐同知设置后嘉庆四年(1799年)六月的一个下午,一个小小的场景与攸乐山当年的政治军事风云相映成趣;乾隆进士,长期在滇任职的安徽人檀萃,在著名的武昌黄鹤楼上,对着漫漫汗江,把酒临风,一边与楚中文友们谈笑风生,一边挥豪濡墨,为自己倾注了不少心血刚写完的《滇海虞衡志》作序。

耐人寻味的是,在滇为官时的檀萃清正不阿,兴学劝农,对老百姓颇有悲悯意识,但〈滇海虞衡志〉也站在皇家政治经济学的立场,称六大茶山的茶"可谓大钱粮矣"。

攸乐同知设立六年后,即因瘴气太盛,士卒多病等原因,于雍正十三年(1735年)十月迁往思茅。现在我们能看到的茨通老寨的攸乐同知旧址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的草树杂木,那些见证五百清兵威风的残砖破瓦,零零星星的散落在地上,有的已经被泥土掩埋,仔细辨认那些早已青苔班驳的图案,很难在这样天朗气清,风和日丽的日子把它的存在与当年雍正皇帝和他的心腹大臣鄂尔泰的深心密虑联系在一起。

修建粗制所时挖出的瓦片---见证五百清兵威风的残砖破瓦

"攸乐山"位于西双版纳景洪市小勐养的基诺乡距景洪市29公里,基诺族是云南独有的少数民族之一,自称"基诺""基诺册饶","基诺阿饶","基诺珠",基诺阿珠",基诺玛",基诺阿玛",即,"基诺人共同体"之意。"基诺"为基诺族语言记音,基为舅舅之意;诺为后边,后人,后面,后代之说,"基诺"应是"舅舅家的人",或"尊重舅舅的民族"的意思。基诺族是1979年5月31日,国务院最后正式确定的一个单一的少数民族。据2000年云南省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基诺族有20685万人。

基诺山的基诺族由乌热,阿哈和阿西三个胞族组成。基诺族主要居住在古六大茶山之首的"攸乐山",因为有悠久的种茶历史,因而基诺族在用茶,饮茶等方面也有独到之处,在古代基诺族也有祭茶祖的习俗,而现在仍保留祭"茶虫",吃凉拌茶的风俗习惯。每年春茶芽的时候,基诺族都要带上鸡和鸡蛋到茶山拜祭"茶神",到了五月份村寨还要统一拜祭"茶虫",祈求消灾灭难,茶业兴旺。

今年三月,正是春采摘的季节,"鸿福茶厂"厂长"黄宏宽"先生邀请并陪同我们参观了"鸿福茶厂"在攸乐山"司土老寨的生态古茶园,原料基地。路上黄厂长向我们介绍,"鸿福茶厂"原料基地位于小勐养"攸乐山"司土老寨拥有多片混林古茶园1200亩,茶树密度每亩100株左右,但茶树多为以前村民砍伐后重新萌芽的枝干,仅在基部保留有较粗的一部分老桩。古茶树树势苍老,附生和寄生植物较多,估计树龄在300年以上。现在聘请了10户农户,对茶园严格按照有机产品生产规程进行管理,年产晒青古树乔木茶叶近100吨。攸乐山古茶树基地由厂长及管理人员实施管理并独立核算,设有专门组织机构,实行"定人员,定面积,定要求,定实限,定绩效"的模式细化指标考核。

鸿福茶厂攸乐司土老寨生态古茶园基地纪念碑(由老馆头昆明经营部立)上山前的休整,黑壶泡新茶

说话间我们已经到了进入茶园基地的路口了,别看这短短几公里的路我们整整走了1个小时,说到这条路"黄厂长"又介绍,才来的时候这路连牛都不愿走的,是投资20余万元用人工开出来的,为的是尽可能的保护原始森林,最值得一提的是有两处弯道我竟然要用两个倒车才转得过来,难怪我们"同益堂"刘总会用毛泽东诗词中的一句来形容它"雄关漫道铮如铁"。

雄关漫道铮如铁茶妖与铁嘴

这时已到了路的尽头,我们的车停在了山林间难得的宽敞平台上,这就是"鸿福茶厂"古茶园基地的粗制所所在地,我在一本"普洱茶行之西双版纳篇"写"攸乐山"中看到当年设置攸乐同知时五百清兵的演练场,就是现在"鸿福茶厂"古茶园基地的粗制所,我们在粗制所稍做休息,粗制所刘所长就带我们钻进原始森林去寻找那神秘而向往的古茶林。其中;拍了好多照片,现在与广大茶友共享。

原是500清兵练兵的场地上吧快到原始森林啦

云南省西双版纳班章茶区介绍


班章茶区位置: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

班章位于勐海县南方约60多千米路程,平均海拔约1700米。原属于国营勐海茶厂旧有布朗山初制所,有新、老班章茶区之分。国营勐海茶厂于1988年于新班章现址,种植3502亩新茶园。栽培型的古茶园数千亩,主要分布在老班章、老曼峨等地。老班章村寨内古树茶只有三四千公斤,荒地茶台地茶于2003年后大量栽植,有三四十吨以上产量。目前,坊间所谓有老班章特色之班章茶区,涵盖老班章、老曼峨、吉良、贺开等地,古树产量可达百吨以上,可说是大班章地区。

大叶栽培古树茶特色:

老班章有两种茶种,分属帕沙、老曼峨,所以市场有老班章很苦或不苦的说法。质较重、韵较广而深,气味特殊,香气下沉,舌尖与上颚表现不明显;与老曼峨、吉良等有明显差距。正常仓储下,老班章纯料存放于较潮湿环境五年以上口感全无,只剩韵感、气感。若以拼配料使用,则可达画龙点睛之神效,为拼配优质茶不可或缺。

因老班章过度被关注,农民采摘都以大小树混采方式,所谓老班章纯料是指台地古树混合口感,口感靠前、涩度偏高。所以,市场所谓的老班章苦涩度非常高,是因为拼配小树、荒地所导致。

西双版纳 古新更替人才辈出


西双版纳 古新更替人才辈出

西双版纳 古新更替人才辈出

西双版纳是古六大茶山和新六大茶山的所在地。而古六大茶山和新六大茶山的“古”、“新”更替,不仅仅是地理位置的简单位移,更为重要的是催生出了诸如大益集团等一批行业领头羊,和易武、勐海这类重镇。

古六大茶山中的易武茶区“茶经济”兴起早,由发展带动了易武经济收入,易武也成为了滇南有名的“利润城”。而作为战时开拓国家财政收入新渠道而建立在勐海的新式茶厂,则让勐海的从一开始就彻底摆脱了手工制茶的作坊式发展,开始了一条以进口机械作业和高学历技术人员为主的现代实业之路。

而当年的勐海茶厂在随后的发展过程中,也不经意间充当起云南人才的摇篮,一批立足勐海茶区,有着各自制茶理念的企业家也相继在勐海开厂。与大益同属云南一线茶企的“七彩云南庆丰祥”、云南昌泰集团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但勐海茶区更多的是诸如陈升有限公司、勐海县南春茶厂、勐海昱申源生态茶厂等200多家二、三线的茶厂。就在勐海茶区一朝之间拔地而起许多大大小小茶厂之时,一些人却从这个地方离开,在新的地方开创了自己的“茶路”,也带起了新“茶经济圈”。

同样地处滇南的红河、文山两个州,也拥有着为数不少的中小茶企。但在云南的财富版图上,实力还稍逊一筹。在这里我们不作一一叙述。

云南省茶办主任杨善禧说,现在,在普洱、版纳、临沧、昆明、大理、德宏等主产区都有了一些年销售收入在1亿元左右的一线茶企,从云南这些茶企业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普洱茶的发展轨迹已不再局限于只是沿着澜沧江的原料基地,这些一线企业走出的普洱茶“化”道路,正是云南省上千茶企发展所需的一条路子。而这条路,或许也正是云南财富的成长路。

西双版纳23家茶商斗茶比赛在易武镇举办


为传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普洱茶传统加工技艺,弘扬普洱茶文化,打造“西双版纳六大古茶山”品牌,昨日,西双版纳勐腊县易武乡举行首届六大古茶山斗茶大会,普洱茶六大古茶山的23家代表参加了本次斗茶大会。

此次斗茶大会由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云南省茶叶产业办公室、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等联合主办,西双版纳六大古茶山所在的易武、象明、基诺乡等协办。斗茶大会包括采茶、制茶和传统茶加工工艺比赛,古茶山民俗民间歌舞及茶艺表演,六大古茶山老茶回归展,古茶山产品交易大会,第三届中国普洱茶(茶庄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古茶山、茶马古镇(道)考察观光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现场吸引了国内外的普洱茶专家和众多普洱茶爱好者。

为传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普洱茶传统加工技艺,弘扬普洱茶文化,打造“西双版纳六大古茶山”品牌,昨日,西双版纳勐腊县易武乡举行首届六大古茶山斗茶大会,普洱茶六大古茶山的23家代表参加了本次斗茶大会。

为传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普洱茶传统加工技艺,弘扬普洱茶文化,打造“西双版纳六大古茶山”品牌,昨日,西双版纳勐腊县易武乡举行首届六大古茶山斗茶大会,普洱茶六大古茶山的23家代表参加了本次斗茶大会。

为传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普洱茶传统加工技艺,弘扬普洱茶文化,打造“西双版纳六大古茶山”品牌,昨日,西双版纳勐腊县易武乡举行首届六大古茶山斗茶大会,普洱茶六大古茶山的23家代表参加了本次斗茶大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