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饮茶法是怎样的

发布时间 : 2021-10-31
宋代的茶叶 宋代的茶具种类 饮茶的讲究

宋代的茶叶。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宋代饮茶法是怎样的”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到了宋代,盛行的是点茶法。点茶程序为炙茶、碾罗、烘盏、候汤、击拂、烹试,其关键在候汤和击拂。点花法是在唐代阉茶法基础上发展而成的。陆羽《茶经》说:花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者,乃斫、乃熬、乃炀、乃舂,贮于瓶缶之中,以汤沃焉,谓之阉茶。阉茶的特点是投茶入瓶,以汤沃之。而点茶是由阉茶发展而来的。点茶沿阉茶之路向前走了一步,其烹茶步骤是将茶投入盏中,注入少量沸水调成糊状,谓之调膏,然后将沸水倒入深腹长嘴瓶内,再倾瓶注水入盏,或以瓶煎水,然后直接向盏中注入沸水,与此同时用茶筅搅动,茶末上浮,形成粥面。

据宋代蔡襄的《茶录》记载,宋代的点茶主要特点是,先将饼茶烤炙,再敲碎碾成细末,用茶罗将茶末筛细,罗细则茶浮,罗粗则末浮。钞茶一钱匙,先注汤调令极度匀。又添注入,环回击拂,汤上盏可四分则止。神其面色鲜白,着盏无水痕为佳。即将筛过的茶末放入茶盏中,注入少量开水,搅拌得很均匀,再注入开水,用一种竹制的茶筅反复击打,使之产生泡沫(称为汤花),达到茶盏边壁不留水痕者为最佳状态。cy316.cOm

cy316.com延伸阅读

古代饮茶法宋代的点茶介绍


古代茶叶加工制作总的来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团饼茶,即将鲜叶采摘下来后经过蒸压而成。茶饼压成薄片的,又称“团片”,上贡朝廷的称“龙团凤饼”;茶饼外层涂蜡的,又称“蜡茶”等。另一类是散茶,即将鲜叶采摘下来后,经蒸炒或烘晒而成,唐时称“散茶”,宋时称“草茶”或“芽茶”。

宋代的点茶与唐时煮茶最大的不同是煮水不煮茶,茶不再投入锅里煮,而是用沸水在盏里冲点。

蔡襄《茶录》所述的宋代点茶炙茶:经年陈茶,需将茶饼在洁净的容器中用沸水浸渍,待涂在茶饼表面的膏油变软时,刮去外层,然后用茶夹钳住茶饼,在微火上炙干,就可以碾碎了。未涂膏油的当年新茶则没有此道程序。

碾茶:茶饼在碾前先用干净的纸包起来捶碎,捶碎的茶块要立即碾用,碾时要快速有力,称之为“熟碾”。这样碾出的茶末洁白纯正,否则会导致茶汤“色昏”。

罗茶:碾磨后的茶末过筛称为“罗茶”,与唐代大体相同,只是宋代“茶罗以绝细为佳”。

侯汤:宋代点茶,是用沸水来冲点茶末,水温的恰到好处至关重要。宋代煮水与唐时不同,不再用鍑而是用瓶。宋代根据水的沸声来判别煮水的适度与否。

熁盏:点茶之前先要熁盏,即将茶盏用开水冲涤,这样有助于透发茶香。

点茶:这是最为关键也是最具技艺的一环。点茶的第一步是调膏。调膏需掌握茶末与水的比例,一盏中放茶末二钱,加以适量开水,调成极为均匀的茶膏,要有胶质感。这时,开始向茶盏注入煮好的沸水,一边注水,一边用茶筅环回击拂。注水和击拂有缓急、轻重和落点的不同,要适时变化。

宋代的饮茶风尚


说明:论及中原地区的茶文化,从地域上讲,当然要属地处豫南的信阳,信阳毛尖历史悠久,近代以来更大放异彩;就时代而言,恐怕要属宋代最具特色了,宋朝定都东京(今开封),经济发展,文化昌明,茶文化堪称精绝。所以李伟兄筹备中原茶文化论坛时,希望我从历史的角度,谈谈北宋以东京为中心的中原茶文化。

一、饮茶风气之盛

继晚唐五代饮茶普及之后,宋代的饮茶风习更进一步深入普及于社会各个阶层尤其是下层平民之中,渗透到日常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从皇宫、官府的欢宴到亲朋之间的聚会,甚而至于街市之中茶肆的品谈憩息,从各种场合的送往迎来、交际应酬到人生喜庆的礼俗,无处没有茶之清风洋溢、香气飘拂;至于士人中斗茶、茗战更是情趣盎然,格韵高雅,以至于不仅普通士人甚至皇帝、大臣也如痴如醉,乐此不疲,倾身事茶不知劳,从而使得宋代饮茶文化的发展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宋人蔡攸的《铁围山丛谈》说:茶之尚,盖自唐人始,至本朝尤盛。而本朝又至陵时益穷极新出,而无以加矣。

关于饮茶的普及,北宋李觏说:茶非古也,源于江左,流于天下,浸淫于近代,君子小人靡不嗜也,富贵贫贱靡不用也。王安石《议茶法》亦云: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无。我们今天常说的开门七件事,即柴、米、油、盐、酱、醋、茶七种日常饮食必需品,一般都说源于元曲《玉壶春》等剧的唱词,但其实在宋代已经出现了。南宋吴自牧《梦粱录》专记都城临安的风俗掌故,其中就记载有:人家每日不可缺者,柴、米、油、盐、酒、酱、醋、茶。只是多了酒。从中已可见宋代茶与民生的关系了。刘龠《龙云集》记载:百年以来,极于嗜好,略于饮食埒者。当时人们每串门拜访亲友邻里、聚会清谈或公务之暇,皆煮茗品饮,蔚然成风,并仿效沿袭,形成风俗。《南窗纪谈》记载:客至则设茶,欲去则设汤。不知起于何时,上自官府,下至闾里,莫之或废。《梦粱录》记载杭州百姓巷陌街坊,自有提茶瓶沿门点茶,或朔望日,如遇吉凶二事,点送邻里茶水,倩其往来传语。一些在衙门充当杂役的人还常常提着茶瓶当商店坊铺中请人吃茶,乞贾钱物,形同讹诈,时人称为龌茶。而一帮和尚、道士更是先以茶水沿门点送作为借口,以求人们多多施舍钱物。周密《齐东野语》还记载当时有一种凡居丧者,举茶不用托的习俗,大约是因为托必用朱,故有所嫌而然。可见茶俗已经深入到了人生礼仪。另据朱《萍洲可谈》记载:太学生每路有茶会,轮日于讲堂集茶,无不毕至者,因以询乡里消息。可见饮茶不仅成了人们联络感情、美化生活之物,而且茶会也成了沟通交流信息的方式。

宋代茶风炽盛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茶馆的兴起。唐代城市中已有茶铺,至宋代更为普遍。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镇居民饮食商品化、社会化程度提高了,人们的社会流动也显著增加,而茶坊酒肆适应人民购买现成饮食、品饮聚谈、休息的需要,应运而兴。两宋京都以至外郡市镇,茶楼林立,时称茶坊、茶肆、茶房、茶屋、茗坊等,其名称也十分别致,如八才子、宛家室、纯乐、八仙、清乐、珠子等。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以及张择端《清明上河图》都描述了东京汴河两岸茶坊酒肆生意兴隆的繁荣景象。而《梦粱录》、《都城纪胜》、《武林旧事》等书所记南宋都城临安的茶坊更为典型。当时,城中处处各有茶坊、酒肆、面店茶坊根据顾客和档次不同分作几类:士大夫阶层经常聚会的茶坊称车儿茶肆、将检阅茶肆等,商人谈交易的场所叫市头,还有妓院所开的茶坊,叫花茶坊、水茶坊,后生辈甘于费钱,谓之干茶钱。另外,在酒、面食店等饮食店铺还普遍设茶,故大凡面食店,亦谓之分茶店。在酒店里,顾客登门,便有人提瓶献茶,称作点花茶。这部分开支叫做分茶钱。当时茶坊经营出于竞争需要,灵活多样,十分繁荣:如延长营业时间;重视内外环竟的装潢设计,店门彩画,绯绿帘幕,悬贴彩灯,陈设豪华,饮具精致,列花架,安顿奇松异等物于其上,装饰店面;服务周到细致,茶博士敲打响盏,高唱叫卖,以招徕顾客;随着季节不同随时变换营业品种,力求一年四季都卖奇茶异汤,如冬月添卖七宝擂茶、撒子、葱茶,或卖盐豉弹;暑天添卖雪泡梅花酒;或缩脾饮暑药之属。有的茶坊还请乐师鼓乐伴唱,以招徕生意,如同今天的音乐茶座,可算是茶馆文化的滥觞。总之,茶坊的兴起不仅是商品经济的表征,而且作为民间重要的社交场所,大众传播的渠道,具有日益显著的社会作用。茶坊而外,还有茶担、浮铺,或担挑或车推,流动煮卖,出入小巷深院,集墟闹市,点茶汤以便游观之人,从而发挥着茶坊所起不到的作用。

随着饮茶在社会生活中所处地位的日益重要,宋代茶书的撰述也大大超过了唐人,达到二十多种,其中不少都成了流传至今的经典;有关茶的诗文、杂著、书画也空前增多,几乎所有的文学艺术名家都有大量的谈茶诗词文赋书画创作,欧阳修、苏轼、王安石、梅尧臣、黄庭坚、陆游、杨万里、蔡襄、米芾、宋徽宗、刘松年等都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仅陆游一人一生就创作了茶诗300多首,堪称一绝。这些都表明,饮茶不仅人们物质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米盐一样,不可一日无之,而且进入了上层社会的精神生活,成为文学艺术的主题之一。

二、饮茶方法之变

宋茶分为腊茶(片茶)、草茶(散茶)两大类,制作技术有很大区别,但品饮方法则都是煎茶,与唐代饮茶方法略同而有变化。

首先,是从唐人煎茶发展到宋人的煎水点茶。宋人斗茶,只煎水而不煎茶,茶瓶煎水达到一定火候,再注入盏中,称为点茶。点茶之前,先要用开水将茶盏烫热,称为盏;接着要根据茶盏大小放入一定的茶末,注入沸水,调和膏油状,称为调膏。其详细程序在下面还要介绍。这种方式实际上是从唐代煎茶向明代以后的瀹茶过渡的滥觞,只是因为其基本程序沿袭自唐代煎茶,而且更加讲究,与明代以后的崇尚天趣的冲饮相比,无论从理念上还是操作上都有很大差别,所以仍属于煎茶系统。

其次,是一般不再炙茶。蔡襄《茶录》:茶或经年,则香色味皆陈,于净器中以沸汤渍之,刮去膏油一两重乃止。以钤箝之,微火炙干,然后碎碾。若当年新茶,则不用此说。此后散茶兴起,炙茶也就成了历史的陈迹了。

再次,是茶器有所变化。主要是釜变为瓶,从而引起煎茶之法的相应变化。宋代茶具艺术更加讲究,不仅外观造型更为精致,而且质地也由陶瓷发展为金、银、玉器,日趋奢侈。如长沙茶具,精妙甲天下,每副用白金三百星,或五百星,凡茶之具悉备,外则以大镂银合贮之,士大夫家有之,置几案间。就实用角度而言,比较显著的变化是唐人煎茶多用鼎釜,宋人则易以茶瓶,又称汤瓶、茶吹、镣之、茶吊子。其质地以黄金为上,人间以银、铁或瓷、石为之。这样从敞口的釜变为细颈的瓶,以目辨汤的三沸之法就无法进行,故曰候汤最难,于是宋人就在煎水上下功夫,探索第二种标准即辨声。罗大经《鹤林玉露》中首先记载李南金提出当以声辨一沸、二沸、三沸之节,即砌虫唧唧万蝉催,忽有千车捆载来,听得松风并涧水,急呼缥色绿瓷杯。然后罗大经又对其说法加以补正,瀹茶之法,汤欲嫩而不欲老,盖汤嫩而茶味甘,老则过苦矣。若声如松风、涧水而遽瀹,岂不过于老而苦哉?惟移瓶去火,少待其沸而瀹之,然后汤适中而茶味甘。他也有一诗为证:松风雨到来初,急引铜瓶离竹炉。但得声闻俱寂后,一瓯春雪胜醍醐。

复次,宋人对饮茶加佐料的看法也有不同。唐人多用盐姜,宋人对于饮用讲究的上等茶,主张用纯茶,反对加入辛辣佐料。《东坡志林》中说:近世有用此二物者,辄大笑之。同时又补充说道:茶之中等者用姜煎,信可也,盐则不可。黄庭坚《煎茶赋》亦言茶中加盐是勾贼破家,滑窃走水,结果是汤花不能凝结,完全破坏了茶味。然而,风土嗜好,各有不同。苏轼诗中也写道:又不见,北方茗饮无不有,盐酪椒姜夸满口。老幼妻子不知爱,一半已入姜盐煎。可见民间饮茶中仍有饮茶加入佐料的习俗,甚至鸡苏胡麻煮同吃,不像士大夫那么讲究。

三、从斗茶看宋人的饮茶风尚

斗茶,又称茗战,是古人以战斗的姿态品评茶叶质量优劣、品饮水平高下的技艺与风俗,是我国古代品茶艺术的集中体现。此风有说起于宋,有言始于五代,也有人认为发端于唐代。但无论如何,盛于宋代尤其是北宋则是毋庸置疑的,范仲淹的《和章岷从事斗茶歌》、容庚《斗茶记》、刘松年《斗茶图》以及大量的有关诗文,可为足证。

范仲淹《斗茶歌》写道:

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水微开。

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

新雷昨夜发何处,家家嬉笑穿云去。

露芽错落一番荣,缀玉含珠散嘉树。

终朝采掇未盈,唯求精粹不敢贪。

研膏焙乳有雅制,方中圭分圆中蟾。

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群雄先斗美。

鼎磨云外首山铜,瓶携江上中泠水。

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

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

其间品第胡能欺,十目视而十手指。

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

吁嗟天产石上英,论功不愧阶前。

众人之浊我可清,千日之醉我可醒。

屈原试与招魂魄,刘伶却得闻雷霆。

卢仝敢不歌,陆羽须作经。

森然万象中,焉知无茶星?

商山丈人休茹芝,首阳先生休采薇。

长安酒价减百万,成都药市无光辉。

不如仙山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风飞。

君莫羡花间女郎只斗草,赢得珠玑满斗归。

斗茶的讲究、斗茶的场面、斗茶的神奇功效表现得淋漓尽致,其之所以风靡全国,成为盛世之清尚,也就不难想见了。

宋人斗茶,对于有关的用具、用料以及操作方法都非常讲究。

茶具,主要是瓶、盏和筅。茶瓶用于煎水和注汤,细颈鼓腹,单柄长流。质地宜用金银,所煎水称为富贵汤;瓷瓶煎水为压一汤,幽士逸夫,品色尤宜,其余铜、铁、铅、锡、陶、石为器,则不宜。茶瓶宜小,易候汤,又点茶候汤有准。注汤利害,独瓶之口而已。嘴之口,差大而宛直,则注汤力紧而不散,嘴之末,欲圆小而峻削,则用汤者有节,而不滴沥。盖汤力紧则发速有节,不滴沥则茶面不破。茶盏,以建州所出黑釉者为最著。《茶录》: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另外,造型上也很讲究,底必差深而微宽,底深则茶宜立而易以取乳,宽则运筅旋彻,不碍击拂。盏口大,易于容纳汤花;盏壁斜直;沿内稍向内折。品饮时还要以汤之多少,选用茶盏,盏高茶少,则掩蔽茶色;茶多盏小,则受汤不尽。茶筅,用于击拂,以老竹制成,筅身要重,筅头劈竹为丝,根粗末细,如剑背之状,以便操之有力而易于运用。

品水与煎水,也是斗茶的关键。《大观茶论》:水以清、轻、甘、洁为美,轻甘乃水之自然,独为难得。从水质、水味两个标准衡量,不一定必须天下名泉,但取山泉之清洁者、井水之常汲者即可,江水不洁,不用。择水对斗茶胜负的作用不可忽视,苏才翁与蔡君谟斗茶,蔡茶精,用惠山泉,苏茶劣,改用知沥水,遂能取胜。至于煎水功夫,前已述及,此不多赘。

茶的选择更为重要。宋人斗茶所用饼茶以建安北苑所出为佳,尤其以白茶为上。茶饼制造时表面往往涂上膏油,故有青黄紫黑之异,因而蔡襄认为要辨别茶的质量,就须如相士视人气色,隐然察之于内,以肉理润者为上,以青白胜黄白。《大观茶论》专列鉴辨之法:要之,色莹彻而不驳,质缜绎而不浮,举之凝结,碾之则铿然,可验其为精品也。选择上好的茶饼,先要用纸包好槌碎,然后立即上碾,碾必力而速,不欲久;碾后过罗,罗必轻而平,不厌数,这样才能使粥面光凝,尽茶之色。

点茶不一,而调膏继刻。调膏是斗茶的第一个环节。调膏之前要先盏,使盏热而茶难冷,难冷而茶味不变。在盏中调膏要掌握好茶与水的比例,视茶盏大小酌放茶末,一般一茶盏中放茶末二钱,然后注入适量沸水,均匀搅动,调成具有一定浓度和黏度的膏状,成膏后要即使点汤。

点汤是把煎好的水注入茶盏中,其中的节制把握关系着斗茶的成败。点汤时要注意手臂的灵活运转,落水点要准,注时水从瓶嘴中喷薄而出,形成水柱,不得断续滴沥,时有时无,形成断脉汤。茗盏量合宜,下场不过六分;适中时就要一下即收,不能零星水滴,破坏汤面;如无节制,注水盈盏,则形成大壮汤。

点汤的同时,要用茶筅旋转击打和拂动茶盏中的茶汤,使之泛起汤花,称为击拂。茶筅的运用用视需要分轻重缓急、幅度大小,而边透上下,适时适度,从而达到最好的效果,幻化出飞禽走兽、花草虫鱼、山川风物、文字书法等种种物象,纤巧如画,而且不会出现水痕,时人称为茶百戏、汤戏、茶戏、水丹青。

点汤与击拂几乎是在同时间同步进行的,只有两相配合,操作得当,才能保证斗茶的胜利,创造出斗茶的艺术美。对此,《大观茶论》首先指出点、击不当的情况:以汤注之,手重筅轻,无粟文蟹眼者,谓之静面点。盖击拂无力,茶不发力,水乳未浃,又复增汤,色泽不尽,英华沦散,茶无立作矣。有随汤击拂,手筅俱重,立文泛泛,谓之一发点。盖用汤已过,指腕不圆,粥面未凝,茶力已尽,云雾虽泛,水脚易生。而妙于此者,亦即正确的方法七汤之法:量茶受汤,调如融胶,环注盏畔,勿使侵茶。势不欲猛,先须搅动茶膏,渐加击拂。手轻筅重,指绕腕旋,上下透彻,如酵蘖之起面,疏星皎月,粲然而生,则茶之根本立矣。第二汤自茶面注之,周回一线,急注急止,茶面不动,击拂既力,色泽渐开,珠玑磊落。三汤多寡如前,击拂渐贵轻匀,周环旋转,表里洞彻,粟文蟹眼,泛结杂起,茶之色,十已得其六七。四汤尚啬,筅欲转稍,宽而勿速,其清真华彩,既已焕发,云雾渐生。五汤乃可少纵,筅欲轻匀而透达,如发立未尽,则击以作之。发立已过,则拂以敛之,然后结蔼凝雪,茶色尽矣。六汤以观立作,乳点勃结,则以筅箸居,缓绕浮动而已。七汤以分轻清重浊,相稀稠得中,可欲则止。乳雾汹涌,溢盏而起,周回凝而不动,谓之咬盏。宜匀其轻清浮合者饮之。

以上是斗茶的各个环节。那么如何衡量斗茶的好坏赢输呢?《茶录》:视其面色鲜白,着盏无水痕者为绝佳。建安斗茶,以水痕先者为负,耐久者为胜,故较胜负之说,曰相去一水二水。这里首先提出了双重的评判标准:汤色与汤花。汤色以茶质鲜嫩、制作精良的乳白为上,依次是青白、灰白、黄白、赤红;汤花要求均匀,而且久聚不散即咬盏,若散去较快或者随点随散,就叫做云脚涣散,汤花散后露出水痕早者即认输。当时斗茶可能不止一次定胜负,要三局二胜,所以有相去一水二水之说。

当然,这只是目测,斗茶最后还要品饮,从味、香、色几个方面综合评定优劣。色即观察汤色,已见上述。夫茶以味为上,香甘重滑,为茶之全,惟北苑壑源之品兼之;其味醇而乏风骨者,蒸压太过也。另外,如果茶枪过长,则初甘而终微涩;如果茶旗过老,初虽过苦而饮彻反甘。茶有真香,非龙麝可拟。这就需要从制作到煎饮的各个环节都选择精良,操作允当,器具洁净,环境优美,从而使得斗茶达到最佳效果,馨香四达,秋爽洒然,方可取得最后的胜利。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宋代茶叶通过岁赐、榷场贸易等形式,大量流入边疆地区的辽、金、西夏,从而使得品饮之风在更广大的范围内盛行开来,上下竞啜,农民尤甚,市井茶市相属,甚至少数民族的上层也都以品饮相尚,金熙宗就分茶焚香,终失女真之本态。而从今内蒙古赤峰、河北宣化辽金墓葬考古发掘来看,不仅有茶具文物出土,而且大量的壁画生动再现了制茶、饮茶的场景,使我们得以真实生动地了解宋代茶文化在辽金统治区的传播情况。

此外,作为我们古代品茶艺术最高表现形式的斗茶风尚,通过入宋僧人传入了日本。其中荣西禅师贡献最大,他著有《吃茶养生记》一书,称茶为养生之仙药,延年之妙术。他本人也被尊为日本之茶圣。至迟在南宋末年,中国的饮茶习俗、斗茶形式以及相关茶具已经传入日本,在禅院和上层人士中流行,几经变革,演变为日本的茶道。因此,曾任日本茶道文化协会负责人的森本司朗在〈茶史漫话〉中指出:中国的斗茶哺育了日本的茶道文化。

看宋代人是怎样经营茶馆的?


唐宋饮茶之风的盛行,据《萍洲可谈》卷一记载,宋人接待客人的习俗是至则啜茶,去则啜汤,这些习俗促进了茶行与茶肆生意的兴旺。在宋代,州郡城市中普遍开设茶肆,尤其是宋代两都城,茶店林立,成为都市商贸一大特色。茶肆不仅是宋人饮茶之地,还成为交际、商谈、行业开会、学习乐器和婚姻介绍等的地方,成了城市的重要公共场所。

从外地运茶至汴京,先由茶行头接待定价批售。史书记载:若客人将茶到京,即先馈献设燕,乞为定价。汴京市民喜欢本地所产的末茶,也购买从东南部运入京师的高价片茶(饼茶)与散茶。片茶以福建所贡的为皇亲贵戚大官所用。

汴京的茶肆始见于五代,北宋定都之后,茶坊有了迅速发展。清人徐叟辑《宋人小说类编》卷四《传奇茶肆高风》记述了汴京矾楼旁边一家茶肆,潇洒清洁,皆一品器皿,椅桌皆整,故卖茶极盛,接着还介绍了主人拾金不昧的高风亮节品德。说的是熙宁年间(1068~1077),福建邵武李氏邀其友在茶肆饮茶,畅谈久别重逢之怀,结果把数十两金遗失在肆内桌子上。三四年后,李氏又来此肆,谈及失金之事,茶肆主人立即把收藏之金全部交还,李氏一秤,分毫不差。李氏为感谢店主,想分一半给他,也被店主拒绝;李氏想请他矾楼饮酒致谢,店主也坚辞不往。当时在肆中饮茶的50余人,皆称赞说:世所罕见也。

提瓶流动卖茶小贩也不少。据《东京梦华录》卷五《民俗》记载,汴京居民左邻右舍常以茶交往:或有从外新来,邻左居住,则相借动使,献遗汤茶,指引买卖之类。更有提茶瓶之人,每日邻里相互支茶,相问动静。

南宋杭州的茶肆,在装饰方面虽然多承继了汴京风貌,数量上大大超过,在经营方式上更加灵活多样。

茶肆大者,多挂名人书画,其目的是勾引观者,留连食客,这是承袭汴京之俗。此外,还插四时花,装点门面。其经营方法有如下特色:

货售奇茶异汤。一年四季不同,冬月添卖七宝擂茶、馓子、葱茶,或卖盐豉汤;暑天添卖雪泡梅花酒,或缩脾饮暑药之属,这是一种产品随天气冷暖而异的新风。

以乐曲助卖。绍兴年间(1131~1162),一些茶肆卖梅花酒,以鼓乐吹《梅花引》曲,用银盂勺盏子,亦如酒肆论一角二角;或者,门面列花架,插上奇松异桧,敲打响盏歌卖。

富室子弟、诸司(机关)下直等人会聚处,成为他们习学乐器、教练唱叫之类的场所,当时人称为挂牌儿。

城内诸行借工卖伎人行老会聚处,时人称为市头。

育茶坊,乃娼家聊设桌凳,以茶为由,后生辈甘于费钱,谓之干茶钱。

有茶肆楼上还安置陪客人喝茶的女的,时人称为花茶坊。据《梦粱录》卷十六《茶肆》记载,这种花茶坊,杭州有5家:即市西坊南潘节干茶坊、俞七郎茶坊,保佑坊北朱骷髅茶坊,太平坊郭四郎茶坊、张七相干茶坊。作者总结说:此五处多有炒闹,非君子驻足之地也。

利用茶肆会友,如中瓦内王妈妈家茶肆(又名一窟鬼茶坊),大街车儿茶肆、蒋检阅茶肆等,皆士大夫期朋约友会聚之处。茶肆之外,还有固定茶摊与流动小贩卖茶,夜市尤是如此。夜市于大街,有车担设浮铺(流动),点茶汤以便游观之人。又有一等街司衙兵百司人兵,以茶水点送门面铺席,以此为名乞觅钱物,谓之龊茶;僧道头陀,欲行题注,先以茶水沿门点送,以为进身之阶。

茶肆与歌馆合为一体。这种茶肆一般为高档茶肆,有女的陪乐,朝歌暮弦,摇荡心目。据《武林旧事》记载,这种茶肆大多集中于抱剑营街、清河坊、新街、太平坊、后市街等商贸繁荣的地段。

除宋代两都城茶肆较繁荣之外,各地州府与县镇也有开设茶肆,生意也很兴旺。

宋代饮茶方式与茶用具


宋代的茶具一改唐代的古朴典雅的特点,而是比较注重细节的修饰,以富丽堂皇为上。他们把茶具也作为了一种装饰品,使之成为了一种摆设。不仅用这些精美的茶具来喝茶,还将它摆放或收藏起来作为装饰增加美感。北宋的时候开始兴起一种茶具就是用金或者银做成的,有手柄,也有出水的出水嘴,就像我们现在所用的俗称吊子的这样一种器皿。之所以宋人们要改用这种既有手柄,又有出水嘴的茶具是因为当时的饮茶风气与习俗决定的。

因宋代饮茶方式已经由过去的煎茶转变为点茶,这促使饮茶越來越精致化,且对茶具提出更高的要求。由于宋代宫廷盛行饮茶,促使饮茶在宋代的全面兴盛。这不仅体现在越来越精致的北苑贡茶,

宋代茶具与茶事相适应,五大名窑争奇斗艳,继唐代南青北白格局后出现了色彩缤纷的瓷艺世界。陶瓷器皿的用途远不止于茶事,而通过茶具倒可窥见陶瓷工艺之美的鳞爪。

因宋代茶品推崇白色为贵,为了黑白分明,所以能够衬托出汤花之美的黑釉茶盏最受宋人青睐,黑釉盏种类有很多,如兔毫盏、油滴釉碗、玳瑁盏等。

藏茶用具

宋人贮藏茶叶,通常是把茶放到茶瓿中复烘后,用箬笼或其它窗口收藏。蔡襄《茶录》曰:故收藏之家,以箬叶封裹入瓿中,两三日一次,用火常如人体温。茶不入焙者,宜密封裹,以箬笼盛之置高处,不近湿气。当时人们认为箬叶与茶性质相近,不至影响茶味,且具有一定的防湿作用,故适合包茶。对于日常饮用之茶叶,宋代一般用木盒、陶罐盛茶,富贵人家则喜用银盒装茶。

碾茶用具

被唐人,宋人忽略的碗托,盏托,一般都是由与碗,盏同样质地的陶土烧制的。

但出土的建窑兔毫盏,油滴大碗都没有匹配的盏托,原因可能有二:

可能一:建窑盏坯较厚,直接端拿也不烫手;

可能二:是兔毫盏之类的建盏用的不是同样材料所制的次质盏托,而是像《茶具图赞》中的,漆雕秘阁一样,用的是榉木盏托。

罗茶用具

茶被碾成末关后,需过罗筛匀,宋与唐一样匀用罗。

但宋人对茶罗有明确而严格的要求,因为宋代点茶要求茶末入汤轻泛,而罗细则茶浮,所以茶罗以绝细为佳。

生火煮水工具

1.唐代生火用具比较多,有风炉,灰承等

2.宋代基本上只有一种,茶灶或茶炉。

3.盛水而煮的器物,宋代茶书中只有一种,汤瓶。

实际中还有,水铫,茶铛,石鼎。

4.唐代茶经中只有(金复)一种,但诗文中还有铛,鼎,茶瓶,水铫等多种。

点饮用具

宋点茶用具两种:茶匙和茶筅。

北宋前期中期用茶匙,后期用茶筅。

茶匙

唐代茶具中就有长柄与短柄匙勺两种,长柄的是搅拌茶汤用的,短柄匙勺则是用双取茶末的则,也有专门取茶的荷。

蔡襄《茶录》:匙要重,击拂有力,黄金为上,人间以银,铁为之。竹者轻,建茶不取。

茶筅

茶筅形状类似于细长的竹刷子,筅刷部分多用根粗梢细剖开的众多竹条。这样可以在以前茶匙击拂茶汤的之上同时对茶汤进行梳弄,使点茶的进程较受点茶者控制。

古代宋代的点茶法介绍


点茶道蕴酿于唐末五代,至北宋时期发展成熟。点茶法(研膏团茶点茶法)鼎盛于北宋后期至明朝前期,亡于明朝后期,历时约600年。

点茶的程序为炙茶、碾罗、候汤、烘盏、击拂,其关键的是候汤和击拂。点茶法是在唐代阉茶法基础上发展而成的。陆羽《茶经》记载:“茶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者,乃斫、乃熬、乃炀、乃舂,贮于瓶缶之中,以汤沃焉,谓之阉茶。”阉茶的特点是投茶入瓶,以汤沃之。而点茶是由阉茶发展而来的,点茶沿阉茶之路向前走了一步,其烹茶步骤是将茶投入盏中,注入少量沸水调成糊状,谓之“调膏”,然后将沸水倒入深腹长嘴瓶内,再倾瓶注水入盏,或以瓶煎水,然后直接向盏中注入沸水,与此同时用茶筅搅动,茶末上浮,形成粥面。点茶的主要特点是:先将饼茶烤炙,再敲碎研成细末,用茶罗将茶末筛细,“罗细则茶浮,罗粗则末浮”。将筛过的茶末放入茶盏中,注入少量开水,搅拌得很均匀,再注入开水,用一种竹制的茶筅反复击打,使之产生泡沫(称为汤花),汤花越白越厚越好,达到茶盏壁不留水痕者为最佳状态。点茶法与唐代的烹茶法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不再将茶末放在锅里去煮,而是放在茶盏里,用瓷瓶烧开水注入,再加以击拂,产生泡末后再饮用,也不添加食盐,保持茶叶的真味。点茶法从宋代开始传入日本,流行至今。现在日本茶道中的抹茶道采用的就是点茶法。

点茶用片、散、末茶皆可,但要经炙、碾、磨、罗成茶粉。煎茶用茶末,碾、罗便可。点茶用茶粉,不仅碾还要磨。

点茶法的茶具有风炉、汤瓶、茶碾、茶磨、茶罗合、茶匙、茶筅、茶盏等。点茶法崇尚天目油滴盏、建州免毫盏,汤瓶,茶磨、托盏、茶筅是点茶法典型茶具。

点茶法主要有备茶(炙、碾、磨、罗)、备器、取火、候汤、熁盏、点茶(调膏、击拂)等。汤瓶置风炉上取火候汤,点茶水温为初沸或二沸,过老过嫩皆不好。熁盏令热,用茶匙量取茶粉入茶盏,先注汤少许,调成膏状,然后边注汤边用茶筅环搅,待盏面乳沫浮起是谓茶成。点茶法可直接在小茶盏中点茶,也可在大茶瓯中点茶,再用杓分到小茶盏中饮用。

宋代榷茶法演变的规律


总览宋代榷茶法的沿革,可以看到茶叶专卖制度的形式复杂多变,如果不考虑他们之间的涵盖关系,出现的茶法名目分别计有交引法、入中法、三说法、四说法、贴射法、现钱法、通商法、茶马法、茶引法、合同场法等。而且个别茶法之间一度曾频繁交替适用,比如三说法和现钱法。但是,撇开宋代茶法横向的地区差异和纵向的频繁变动,我们仍然可以看出宋代榷茶法演变的一条清晰线索,那就是宋代榷茶法由政府直接控制茶叶的官购商销制的交引法向以茶引的管理来实现专卖目的的茶引法的转变。

通过对宋代的榷茶法进行一个简单的梳理和分析,就可以看到在宋初,北宋政府确立的是官购商销的六榷货务十三山场的茶叶专卖体制,而且它在中前期,—直试图维持的也是这样一种秩序。尽管在宋初川峡和广南实行通商法,我们通过前面本文的第二部分的论述已经知道,通商法是个权宜之计,它从根本上是不符合政府利益的。因而在神宗熙宁、元丰年间,分别对川茶和广南茶实行了禁榷。从形式上看,茶马法下政府垄断收购茶叶以茶博马,和交引法存在着不同,但其区别只是在于商人由入钱取茶变成了入马取茶〃所以其实质仍然是官购商销的榷茶法〃在东南茶法为沿边入中所坏的大部分时间里,不止一次响起通商的呼声,但是政府宁可反复交替适用三说法和现钱法也不以通商法一劳永逸的革除其弊,这说明官购商销的榷茶制度比起来通商法,更符合政府的利益。而嘉祐通商法之所以能够推行,并且延续四十年,正是因为入中法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再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而其带来的高额虚估和加抬,又使得北宋政府当局深深震撼,心有余悸。通商法不符合政府的利益要求,其被废除是必然的,这早在川茶通商的终结上己经验证?在崇宁年间北宋政府再次变革茶法,恢复了官购商销的禁榷制。

在官购商销制确立的短短几年后,政府对茶法再次进行改革,确立茶引法。在茶引法的榷茶模式下,政府不再控制茶货,而是通过茶引印卖权的垄断来实现专卖利益。推动政府榷茶法改革的动力,当然是最大限度的获取茶利。而政府之所以如此重视榷茶制度,因为在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情况下,茶利的收入已经对政府财政举足轻重。如前所述,汪圣铎先生认为,宋代专卖收入在财政结构中和两税并驾齐驱,构成宋代财政的两大收入。但是官购商销的体制,存在着许多弊端,不利于政府最大限度的获取茶利。茶引法政府垄断茶引印卖权、放开茶货的做法较之官购商销的体制,对于茶利的增收有以下优势:首先,降低了政府的费用。在茶引法下,政府免除了茶叶收购、运输、储存的费用,在交引法下茶叶在政府场务陈积腐败以致焚毁的情况,也不会在茶引法下重演,而且政府直接控制茶叶,在边地局势紧张的时候,又有用于沿边折中、再次败坏茶法的可能。

其次,茶引法对于防范私茶、保障榷茶制度的成功运转,更具有优势。通过茶引的印卖、批注和销讫管理,政府能够对商人贩茶的整个过程进行监管,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防止了私茶的产生。再次,茶引法赋予商人和园户直接交易的权利,使茶叶的交易受到市场规律的调节,这对于调动商人贩茶的积极性,进而促进茶叶产量和质量的提高都有重要的意义。茶叶贸易的发达,必然会带来政府茶引引息和商税收入的增加,最大限度的实现政府的专卖利益。最后,茶引法有利于茶利集中于中央。中央集权是宋代的基本国策,鉴于唐末五代十国藩镇割据的教训,宋朝自宋初就采取了一系列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将地方的权力尽大限度的收归中央,其中财政权尤其重要。茶引法的模式下,政府通过印卖茶引来实现专卖利益,由于茶引的印造和发卖都直接由中央的特定部门控制,地方根本没有截留茶利的余地,使茶叶的专卖利益完全收归中央。所以,由官购商销的榷茶体制向茶引法的转变,是宋代榷茶法变革的必然趋势。

宋代的茶引法是我国古代专卖制度成功的典范,对以后的元、明、清各朝的茶法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元、明、清三代的茶法虽各有特色,但都不脱以以引榷茶的模式。尤其是明代的茶法,更是体现了其对宋代茶法的直接借鉴。明代的榷茶法和宋代前期一样,也划分为东南茶法和川陕茶法。明政府在东南实行茶引法,而在川陕则实行茶马法,这和北宋末期的榷茶法完全如出一辙。这是因为宋明两朝都是汉族政权,以茶博马对其保障军备和羁縻诸蕃具有重要意义。茶马法在元代和清代也是存在的,但是其对于政府的意义不如宋明两朝重大。总的来说,宋代的茶引法是元、明、清三代榷茶法的蓝本,而元、明、清三代的榷茶法是对宋代茶引法的进一步完善和细密化。

茶馆林立,酒肆栉比的宋代饮茶盛世


茶肆在唐代中期即已出现,但并末普及,而至宋代时茶馆、茶肆、茗铺、茶坊、茶楼、茶店则开始在城镇大规模普及。宋代的都城汴梁和临安的大街小巷,茶肆茗坊林立密布,成为市井平民饮茶区别宫廷及上层社会饮茶的一大特色。

各色茶客

宋代茶肆不仅多,而且分布密度大,并由此开始与酒楼并列。茶肆的客人们五花八门,林林总总,上而王公贵人之所尚,下而小夫贱隶之所不可阙。两宋时期的茶馆是一个热闹非凡的地方,里面的人形形色色,有官吏、艺人、文人、手工业者、小市民等充斥其间,是三教九流汇聚之地。

多种多样的茶肆

除了一般的茶肆之外,还出现了很多专门性的茶馆,茶肆所提供的服务也更加多样化。如专供夜游的特殊茶肆;学习乐器、上教曲赚之类的教坊茶楼;类似于专业劳务市场与同业行会等的行业聚会性质茶楼;消费娱乐业结合在一起的花茶坊与水茶坊;兼营旅馆、澡堂类的茶肆;卖歌卖艺的歌馆型茶坊;专门说书类型的茶肆;专供人观赏的蹴球游戏类茶坊;弈棋类茶肆,等等。

宋代与唐代的制茶法的差异


宋代与唐代的制茶法的差异

精茶细作宋之风

唐代用茶,以蒸青团茶为主,依形状可分为八种等级(胡靴型、牛臆型、浮云型、拂水型、膏土型、地潦型、竹撬圣及霜荷型等,前二种为上极品,后二种为粗级品),至宋代对茶的质量更为讲究,宋朝皇帝皆嗜茶饮,尤其是宋徽宗赵佶。所以宋代制茶尤其是制贡茶的工艺极为考究,有采茶拣芽蒸茶榨茶研茶过黄几个基本步骤。

采茶

宋代由于贡茶的大量需求,由专门的大臣监造贡茶,并且由经过训练的熟练采茶工担任采茶的工作,采茶要在天明前开工,至旭日东升后便不适宜再采,这是因为天明之前未受日照,茶芽肥厚滋润。如果太阳出来后再采,茶芽膏腴会被日光消耗,成品的茶汤就没有鲜明的色泽了。所以每于五更天方露白,击鼓集合工人于茶山上至辰时(约七点)鸣鉎收工,这是为控制茶叶质量,怕有人为增斤两,摘取不合格的茶芽。采茶宜用指尖折断,若用手掌搓揉,茶芽易于受损。由此亦可见其制作态度的认真。

拣芽

茶工摘的茶芽质量并不十分均齐,所以还须挑拣。采回的茶芽分为:小芽、中芽、紫芽、白合、乌带等五种。形如小鹰爪者为小芽,芽先蒸熟,浸于水盆中只挑如针细的小蕊制茶者为水芽,水芽是芽中精品,小芽次之,中芽又下,紫芽、白合、乌带多不用。如能精选茶芽,茶之色、味必佳,因此拣芽对茶质量之高低有很大的影响,宋代对质量的注重更在唐人之上。

蒸茶

采来的茶芽多少沾有灰尘,所以要先用净水洗涤清洁。伺专用蒸笼水滚沸,将茶芽置于甑中蒸。蒸茶须把握得宜,火工过热则色黄味淡,不熟则包青且易沉淀,还略带青草味。这里的火候很考工夫,在宋代,好的制茶师很受尊敬,这也推动了宋代制茶技术的发展。

榨茶

蒸熟的茶芽被称为茶黄,茶黄还需淋水数次令其冷却,先置小榨床上榨去水分,再放大榨床上榨去油膏,榨膏前最好用布包裹起来,再用竹皮捆绑,最后放在榨床下挤压,半夜时取出搓揉,再放回榨床即是翻榨,如此彻夜反复,必需待茶芽完全干透为止,如此茶香才能久远,滋味醇厚。

研茶

研茶的工具,用柯木为杵,以瓦盆为臼,茶经挤榨的过程,已干透没有水分了,因此研茶时每个团茶都得加水研磨,水不能一次倾倒,而须一杯杯逐次加入,同时也有一定的数量,质量愈高者加水愈多杯,如胜雪、白茶等品种需加十六杯以上,每杯水都要等水干茶熟才可研磨,研磨愈多次茶质愈细,因此宋代可用茶末直接烹点,茶末可连同汤一起饮用。除了小龙凤加水四杯,大龙凤二杯外,其它均加十二杯水,研茶的工作得选择腕力强劲之人来做,但加十二杯水以上的团茶,一天也只能研一团而已,可见其制作的费时及费事了,然其质量的精细也是唐代团茶所望尘莫及的。

造茶

研过的茶,最好手指戳荡看看,一定要全部研得均匀,揉起来觉得光滑,没有粗块才放入模中定型,模有方的、圆的、花形、大龙、小龙等,种类很多,达四十余种之多,入模后随即平铺竹席上,等过黄这道最后工序了。

过黄

所谓过黄即为干燥,其程序是将团茶先用烈火烘焙,再从滚烫的沸水撂过,如此反复三次,最后再用温火焙一次,焙好又过汤出色,随即放在密闭的房中,以扇快速搧动,如此茶色才能光润,做完这个步骤,团茶的制作就完成了。

茗战斗茶兴方艾

宋代的制茶法与唐代差异很大,同时煎点法也区别于唐代。宋代的制茶更细,步骤更多,可以直接将茶粉直接冲入茶碗饮用,所以宋代形成了独特的点茶法,此法主要为宋代斗茶所用,同时茶人自饮也使用此法。

点茶法是先将在模具中成形的饼茶碾碎,置碗中待用。以釜烧水,微沸时即冲点入碗。但茶末与水需要互融一体,唐时的茶匙搅拌不力,所以宋人独创了一种茶具,称为茶筅。茶筅是专门用来搅拌茶的工具,由金、银、铁等制成,到了后期,为了使用和携带方便,大部分使用竹制,文人美其名搅茶公子。

水冲入茶碗中,需立即以茶筅用力打击,此时碗中会慢慢现出泡沫。而茶的优劣,就是以沫饽出现是否快,水纹露出是否慢来评定的。沫饽洁白,水脚晚露而不散者为上。

斗茶的兴盛,从宫廷到市井,常以之赌胜负。宋代朝廷在地方建立了贡茶制度,地方为挑选贡品需要一种方法来评定茶叶品位高下。这在宋代皇帝宋徽宗赵佶的茶学著作《大观茶论》中可见一斑:

本朝之兴,岁修建溪之贡,龙团凤饼,名冠天下,壑源之品,亦自此盛。延及于今,百废俱举,海内晏然,垂拱密勿,俱致无为。缙绅之士,韦布之流,沐浴膏泽,熏陶德化,咸以高雅相从事茗饮。故近岁以来,采择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点之妙,莫不咸造其极。且物之兴废,固自有然,亦系乎时之污隆。时或遑遽,人怀劳瘁,则向所谓常须而日用,犹且汲汲营求,惟恐不获,饮茶何暇议哉。世既累洽,人恬物熙,则常须而日用者,固久厌饫狼藉。而天下之士,厉志清白,竞为闲暇修索之玩,莫不碎玉锵金,啜英咀华,较箧笥之精,争鉴裁之妙,虽否士于此时,不以蓄茶为羞,可谓盛世之清尚也。

从这段《大观茶论》的序言中可以看出,宋代的龙团凤饼的确是造精储细,烹点胜妙。同时也可看出,宋时的贡茶重点地区已由顾渚地区转移到福建建安(今建瓯)一带。而饮茶也不仅仅止于止渴清神,而加入更多艺术层面的追求。宋时点茶的盛行,不仅在皇室贵族间,更在民间兴起了斗茶的风气。

斗茶,多为两人捉对厮杀,三斗二胜。决定胜负的标准有两条,一是汤色,二是汤花。汤色即茶水的颜色,以纯白为上。青白、灰白、黄白则等而下之。色纯白,表明茶质鲜嫩,蒸时火候恰到好处,色偏青,表明蒸时火候不足;色泛灰,是蒸时火候太老;色泛黄,则采制不及时;色泛红,是烘焙火候过了头。汤花是指汤面泛起的泡沫。决定汤花的优劣也有二条标准:第一是汤花的色泽,以鲜白为上;第二是汤花泛起后,水痕出现的早晚。早者为负,晚者为胜。如果茶末研碾细腻,点汤、击拂恰到好处,汤花匀细,好像冷粥面,就可以紧咬盏沿,久聚不散。这种最佳效果,被称为咬盏。反之,汤花泛起,不能咬盏,会很快散开。汤花一散,汤与盏相接的地方就露出水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