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时期的茶礼及茶境

发布时间 : 2021-11-04
定制茶礼 新境普洱茶 茶礼茶叶价格

定制茶礼。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唐宋时期的茶礼及茶境”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唐宋时期的茶礼及茶境”相关知识!

茶礼

《茶经》五之煮云:夫珍鲜馥烈者,其碗数三,次之者,碗数五。若坐客数至五,行三碗。至七,行五碗。若六人已下,不约碗数,但阙一人,而已其隽永补所阙人。一次煎茶少则三碗,多不过五碗。客人五位,则行三碗茶,客人七位,则行五碗茶,缺两碗,则以最先舀出的隽永来补。若客四人,行三碗,客六人,行大碗,所缺一碗以隽永补。若八人以上则两炉,三炉同时煮,再以人数多少来确定酌分碗数。

茶境

《茶经九之略章有若松间石上可坐,若瞰泉临涧,若援[上艹下三个田字]跻岩,引[纟亘]入洞,则饮茶活动可在松间石上,泉边涧侧,甚至山洞中。十之图章又载:用绢素或四幅或六幅分布写之,陈诸座隅。则茶之源、之具、之造、之器、之煮、之饮、之事、之出、之略目击而存,于是《茶经》之始终备焉。室内饮茶,则在四壁陈挂写有《茶经》内容的挂轴,开后世悬挂书画条幅的先河。

吕温《三月三日花宴》序云:三月三日,上已禊饮之日,诸子议以茶酌而代焉。乃拨花砌,爰诞阴,清风逐人,日色留兴。卧借青霭,坐攀花枝,闻莺近席羽未飞,红蕊拂衣而不散。莺飞花拂,清风丽日,环境清幽。

钱起《与赵莒茶宴》诗云: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习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翠竹摇曳,树影横斜,环境清雅。

[唐代]茶道,对环境的选择重在自然,多选在林间石上、泉边溪畔、竹树之下清静、幽雅的自然环境中。或在道观僧寮、书院会馆、厅堂书斋,四壁常悬挂条幅。

cy316.com延伸阅读

唐宋时期的茶文化


《华阳国志巴志》记载了在距今约3000年前的西周时期,古巴蜀国已有茶树种植,并将茶叶作为地方物产,进贡给当时的天子周武王。到了西汉时,王褒在他的《僮约》中已有烹荼尽具,以及武阳买荼的记载。其中,荼字据考证就是茶。

唐代煮茶讲究三沸

尽管茶叶在周代就已经大量种植,但在汉代以前,茶叶是被当做一种蔬菜,跟葱、姜、橘皮等煮到一起来吃的,王建荣表示,这是茶叶的蒸煮羹饮时期,真正饮用是从魏晋南北朝才开始的。而茶文化的兴盛,则要到唐代。

唐代人讲究煮茶,首先是要制作茶饼,当时已经细分为七道工序采、蒸、捣、拍、焙、穿、封。具体的做法是:采摘新鲜的茶叶,放入甑釜中蒸,然后把蒸过的茶叶用杵臼捣碎,再把它拍制成团饼,以炭火焙干后,用竹篾穿起来封存。

煮茶的时候,要把团饼茶拿出来,放在火上炙烤片刻,然后放入茶臼或茶碾中碾成茶末,再筛过,符合标准的茶末放在茶盒中备用。唐人是用釜来煮茶的,先在釜中装适量的水,水煮到初沸的时候,加点盐;到二沸的时候,舀出一瓢水放置在旁边,把茶末投入到水中继续煮;三沸的时候,再把舀出来的水倒回去,叫做止沸育华,这时茶就煮好了,再用越窑的青瓷茶盏或邢窑的白瓷茶盏盛装。王建荣表示,这其中最关键的是沸腾的程度,釜是敞口的,可以看见气泡的大小,一沸如鱼目微有声,二沸如涌泉连珠,气泡一个个连起来了;三沸为腾波鼓浪。

正是在这种茶道的兴起中,唐代产生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学著作陆羽的《茶经》。而陆羽又通过理论总结,尤其是在四之器、五之煮和六之饮中,列出了一系列工具,制定了一整套程序,使得饮者从煎到饮的过程中,进入一种澄心静虑、怡情悦性的境界,从而使喝茶从解渴式的粗放型饮法向细煎慢啜的品饮型饮法过渡,成为一种高雅的艺术活动。

宋代流行斗茶

到了宋代,茶道的艺术化就更臻巅峰了,发展出了高技术含量的点茶法。虽然还是团饼茶,还要烤软、碾碎、筛过,但点茶时不用釜了,而是用银瓶或瓷瓶来煮水,茶放在黑釉盏中,水煮好后,通过瓶子点到盏中,同时另一只手用茶筅不停地进行搅拌。按照宋徽宗《大观茶论》中记载,点茶注水的次数要达到六至七次,每一次注水的量、角度、方向都有不同要求。煮水的过程也讲究三沸,但因为瓶口很小,看不到气泡,只能凭其声音来辨别,所以一沸为砌虫万蝉,听起来好像墙角的虫儿叫、树上的蝉儿鸣;二沸为千车捆载,好像很多车子拉著重物驶过来了;三沸为松风涧水,好像风儿吹过松林,山涧流水潺潺。

由此,还发展出了斗茶法:一斗谁的茶好;二斗谁的点茶技术高。王建荣说:斗茶也分阶段,第一阶段斗香斗味,比的是茶本身的香气和滋味;第二阶段斗色斗浮,比的是茶的颜色和浮起来的汤花情况。汤花有三好:一是越白越好;二是越厚越好;三是停留的时间越长越好,在诗词里面形容为灿若积雪。因此,宋代时候黑釉盏比较流行,盏身的黑可以反衬出汤花的白,同时,由于黑釉盏比较厚,更能保温,可以让汤花停留的时间长一些。可见,宋代的点茶、斗茶,简直是一种仪式感非常强的行为艺术了。

唐宋时期喝茶的讲究


唐朝人喝茶全是煮:先用茶碾子把茶砖碾碎,碾成粉面状的茶末,再用茶罗把茶末过滤一下,然后把茶末投放到滚水里,像煮饺子一样煮上三滚,最后喝那一锅茶汤。​

宋朝人喝茶,比唐朝有所改进,他们用小勺把茶末分到几个碗里,冲入滚水,一边冲一边搅,快速搅动,让茶末跟滚水充分混合,这叫点茶。点好的茶汤上面还会泛出一层乳白色的泡沫,好像卡布奇诺咖啡。​

在宋朝的茶道中,烧水是很关键的一步。宋朝人点茶一般不用铁锅烧水,而用瓷瓶烧水。烧水的瓷瓶是特制的,宋朝人叫它砂瓶,耐高温,可以直接架在炭火上烤,砂瓶里装大半瓶水,一会儿就烧开了。由于瓶壁是不透明的,所以看不见水开,只能听声。听声辨水,是宋朝茶艺界的绝活儿。​

宋朝茶瓶是瓷的,茶碗有时候也用瓷。早在唐朝,上流社会鄙视瓷器,喝茶用铜碗、银碗或者金碗,甚至用铁碗,拒绝用瓷碗。后来出了一个叫卢廙的茶道高手,他说金银太贵重,铜铁太俗气,这些金属茶碗还都有腥味儿,影响茶汤的口感和成色,只有瓷碗才是压倒一切的理想茶具(参见苏廙《仙芽传》,该书已散佚,今存于《说郛》)。卢廙的见解非常科学,开启了宋朝用瓷碗喝茶的风气。​

宋朝已经可以烧造紫砂茶具了,但是紫砂并不被宋朝士大夫喜欢,一是因为紫砂透气性太强,茶汤很容易渗透进去,喝完茶不容易刷干净(现在流行紫砂壶,人们常说茶能养壶,其实就是指紫砂的细孔里填充了茶叶渣子,既不卫生,又会影响下一道茶的表现);二是因为紫砂天然有一种土腥味儿。​

唐人煮茶,今人冲茶,宋人点茶。点茶无需茶壶,故此宋朝并不生产茶壶,只烧造茶碗。茶碗又分很多种,南宋景德镇烧造的茶碗属于影青瓷,胎很薄,釉很白,半透明,很好看,但是这种茶碗并不受欢迎。宋朝人最喜欢的茶碗是建州窑出产的小黑碗,胎特别厚,造型古朴,看起来很笨重,但是耐高温,导热慢,适合点茶。​

现代人喝茶,多用玻璃杯、紫砂杯和白瓷杯,宋朝人则喜欢用黑瓷碗。因为宋朝最好的茶汤都是乳白色的,只有用黑碗才能凸显茶汤的乳白。如果用白瓷碗、白瓷杯或者透明的玻璃杯,你就分不出哪是杯子哪是茶了。​

唐宋时期茶广告——石阡茶灯


想了解《唐宋时期茶广告——石阡茶灯》知识吗,丰富的《唐宋时期茶广告——石阡茶灯》内容等你来看!

石阡出好茶,石阡人爱茶,石阡苔茶的魅力一直名声在外。关于当地苔茶确切的起源时间,后人已无法考证。不过,在与茶相伴的漫长岁月里,石阡人创造出一种与当地茶文化相结合的特有戏剧:茶灯。

石阡茶灯所表达的内容,虽然是普通采茶场景的众生相,但却是数百年来当地茶文化与花灯文化相互交融的展现。随着社会的变迁,茶灯与茶的故事还在石阡继续上演,但它未来的传承之路,还有更多的路要走。

A

茶灯起源

原为推广苔茶

67岁的黄仁会,是如今石阡县城还会跳茶灯的少数艺人之一。尽管从小就耳濡目染,但对茶灯的起源她也不知从何说起。

在当地,人们为茶灯赋予不少传说,其中流传最广的说法是:茶灯文化源于唐朝,唱词记载,“灯从唐朝起,灯从唐朝兴,皇母娘娘眼睛痛,许愿99盏大红灯,33盏留上天,33盏去海边,33盏无去处,留在人间贺新春”。

在《石阡通志》中,人们找到了使人信服的说法:唐宋时期,茶叶是石阡人的主要经济来源,苔茶甚至成为皇室贡茶。石阡苔茶被朝廷所用以后,制茶人为推广更多的贡茶,欲求在全县发展茶叶生产并为之庆贺。民间一位杨姓艺人把采茶、制茶与花灯文化相结合,演绎出一种民间灯艺戏曲表演形式,由此,“石阡茶灯”应运而生。

这样的说法与古石阡的历史接近。根据学者考证,在宋朝时,石阡已依靠茶叶发展起繁荣的古代农业文明,茶灯正是起源于这种环境。

B

十二剧目展现采茶百态

在石阡茶灯当中,艺人们按一年中的12个月份将其分为12出剧目,每个剧目通过不同时节的采茶景象,展现采茶人的喜怒哀乐。

黄仁会说,茶灯的角色有12个“茶姑娘”、1个“茶妈妈”及一些杂角(又称丑角,包括杂货店老板、赌徒、算命先生等角色)。尽管有12出剧目,但茶灯的内容和唱词讲述的都是茶姑娘采茶后,杂角打起姑娘们的主意,茶妈妈挺身护女的故事。

在茶灯演出现场记者看到,茶姑娘们手提茶篮上场,身上一条绳索编制的花辫象征着她们的身份。剧目中,时而有赌徒向茶姑娘大献殷勤,时而有杂货店老板向她们兜售物品,更有算命先生替姑娘们占卦问姻缘。每当出现这些场景,茶妈妈总是上前怒骂杂角“不正经、黄鼠狼想吃天鹅肉”,通俗的语言惹来周边观众哈哈大笑。

在黄仁会的幼时记忆中,以前茶灯中的扮演者均为年轻男子,不许女性扮演,也不许女性观看。每逢过年,当地的大户人家请来茶灯艺人表演,周边的邻居会簇拥至大院里观看。

那时,年幼的黄仁会被锁在家里,只能透过门缝偷偷观看茶灯。尽管看戏艰辛,却丝毫没有减弱黄仁会的兴致,她总是为茶灯的角色所着迷,喜爱着男扮女装的“茶姑娘”,捧腹于“茶妈妈”和杂角们之间的斗争。不知觉间,12出戏的内容她全部记在心中。

在过去,茶灯是石阡人过年过节时必不可少的项目。但抗日战争期间时局紧张,茶灯表演曾一度消失。之后,虽然茶灯表演逐步在改进,比如允许女性参演,但仍处于低潮。

C

茶灯文化在困境中传承

2005年,退休后的黄仁会想起小时候的茶灯情景,但她发现周边却无人能跳一次完整的茶灯。为了延续这份传承,她找来不少同龄的姐妹们组建一支茶灯表演队,与她们反复回忆,将茶灯的唱词慢慢记下再重新表演。在一家公司的资助下,黄仁会的队伍得到更多的表演机会,茶灯也得到更多的推广。

从组建茶灯队至今的九年里,黄仁会的茶灯队曾走出石阡,前往长沙等地进行表演。尽管在外地受到欢迎,然而在石阡本地,茶灯的传承却陷入困境。

黄仁会说,她与其他茶灯艺人曾尝试将茶灯表演传授给学生,然而学会跳茶灯的年轻人们,毕业后有的升学读书,有的外出打工,茶灯队伍并没得到太多的新生力量注入。为了茶灯的传承,黄仁会想出一个新办法:她和队友将茶灯表演传给石阡一些学校的老师们,再由老师教学,以此培养更多的传承人。

据介绍,目前贵州省内的茶灯艺人仅有30多名。记者了解到,为了保护茶灯的传承,目前,石阡县已开始组织专业人员对茶灯的唱词、故事进行收集整理,正在申报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相关阅读

老人与木偶戏相伴六十多年

家住石阡县花桥村的付正华,已年近八旬,他和弟弟是石阡木偶戏的第七代传人。

据付正华介绍,他10岁时跟父亲外出演木偶戏,至今已与木偶戏相伴60多年。“雕刻木偶很辛苦,很多学徒半途而废,只有我和弟弟坚持了下来。”付正华说,如今老艺人们相继辞世,年轻人又不愿学。加上木偶戏对基本功要求高,由于伴奏乐器、头子、戏装的陈旧和损坏,剧目、唱腔得不到及时整理,石阡木偶戏的发展受到局限。

目前,为更好地传承木偶戏,石阡民族中学开设了木偶戏课,向学生们教授木偶戏的基础知识和表演等方面的技艺。该校木偶剧团的老师还收集部分经典剧目,现已整理出《赐马叼袍》等20余出完整的剧目。

关于本文《唐宋时期茶广告——石阡茶灯》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唐宋茶礼影响下的日本茶道


日本茶道发扬并深化了唐宋时“茶宴”、“斗茶”之文化涵养精神,形成了具浓郁民族特色和风格的民族文化,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显示了有中国传统美德的深层内涵的茶文化之巨大影响。 

按照茶道传统,宾客应邀入茶室时,由主人跪坐门前表示欢迎,从推门、跪坐、鞠躬,以至寒喧都有规定礼仪。 

参加茶事的客人根据身份的不同,所坐的位置也不同。正客须坐于主人上手(即左边)。这时主人即去“水屋”取风炉、茶釜、水注、白炭等器物,而客人可欣赏茶室内的陈设布置及字画、鲜花等装饰。主人取器物回茶室后,跪于榻榻米上生火煮水,并从香盒中取出少许香点燃。在风炉上煮水期间,主人要再次至水屋忙碌,这时众宾客则可自由在茶室前的花园中闲步。待主人备齐所有茶道器具时,这时水也将要煮沸了,宾客们再重新进入茶室,茶道仪式才正式开始。

沏茶时主人要先将各种茶具用茶巾(茶巾的折叠方法也有特别规定)擦拭后,用茶勺从茶罐中取二三勺茶末,置于茶碗中,然后注入沸水,再用茶筅搅拌碗中茶水,直至茶汤泛起泡沫为止。 

客人饮茶时口中要发出“啧啧”的赞声,表示对主人“好茶”的称誉。待正客饮茶后,余下宾客才能一一依次传饮,饮完后将茶碗递回给主人。客人饮茶也可分为“轮饮”或“单饮”。即客人轮流品一碗茶,或单独饮一碗茶。茶道礼法不仅是饮茶,主要还在于欣赏以茶碗为主的茶道用具、茶室的装饰、茶室前的茶园环境及主客间的心灵交流。整个茶会,主客的行、立、坐、送、接茶碗、饮茶、观看茶具,以至于擦碗、放置物件和说话,都有特定礼仪。一次茶道仪式的时间,一般在两小时左右内。结束后,主人须再次在茶室格子门外跪送宾客,同时接受宾客的临别赞颂。 

唐宋时期人们如何饮茶


唐代人们如何饮茶

唐代茶的饮法是煮茶即烹茶、煎茶。根据陆羽《茶经》记载,唐代茶叶生产过程是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千矣。饮用时,先将饼茶放在火上烤炙,然后用茶碾将茶饼碾碎成粉末,再用筛子筛成细末,放到开水中去煮。煮时,水刚开,水面出现细小的水珠像鱼眼一样,并微有声,称为一沸。此时加入一些盐到水中调味。当锅边水泡如涌泉连珠时,为二沸,这时要用瓢舀出一瓢开水备用,以竹夹在锅中心搅拌,然后将茶末从中心倒进去。稍后锅中的条水腾波鼓浪,势若奔涛溅沫,称为三沸,此时要将刚才舀出来的那瓢水再倒进锅里,一锅茶汤就算煮好了。如果再继续烹煮,陆羽认为水老不可食也。最后,将煮好了的茶汤舀进碗里饮用。前三碗味道较好,后两碗较差。五碗之外,非渴其莫之饮。这是当时社会上较盛行的饮茶方法。

因茶叶有不同种类,所以还存在另一种方法,将饼茶舂成粉末放在茶瓶中,再用开水冲泡,而不用烹煮,这是末茶的饮用方法。

宋代饮茶法是怎样的

到了宋代,盛行的是点茶法。点茶程序为炙茶、碾罗、烘盏、候汤、击拂、烹试,其关键在候汤和击拂。点花法是在唐代阉茶法基础上发展而成的。陆羽《茶经》说:花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者,乃斫、乃熬、乃炀、乃舂,贮于瓶缶之中,以汤沃焉,谓之阉茶。阉茶的特点是投茶入瓶,以汤沃之。而点茶是由阉茶发展而来的。点茶沿阉茶之路向前走了一步,其烹茶步骤是将茶投入盏中,注入少量沸水调成糊状,谓之调膏,然后将沸水倒入深腹长嘴瓶内,再倾瓶注水入盏,或以瓶煎水,然后直接向盏中注入沸水,与此同时用茶筅搅动,茶末上浮,形成粥面。

据宋代蔡襄的《茶录》记载,宋代的点茶主要特点是,先将饼茶烤炙,再敲碎碾成细末,用茶罗将茶末筛细,罗细则茶浮,罗粗则末浮。钞茶一钱匙,先注汤调令极度匀。又添注入,环回击拂,汤上盏可四分则止。神其面色鲜白,着盏无水痕为佳。即将筛过的茶末放入茶盏中,注入少量开水,搅拌得很均匀,再注入开水,用一种竹制的茶筅反复击打,使之产生泡沫(称为汤花),达到茶盏边壁不留水痕者为最佳状态。

唐宋的“荆楚唐宋茶具”是唐宋的脉络


唐宋茶具有罐、壸、盏、刀、釜、锅、勺、擂钵等。记者看到,在(唐)长沙窑诗文壶身上,写有“一别行千里,来时未有期,月中三十日,天夜不想思”诗文,在(唐)长沙窑瓷壶身上,也写有“忍辱成端正”等文样,展现有独有的茶文化的内涵,吸引了众多观者。

而一件专为古人深夜品茗的照明之器——(唐)省油灯,此次作为茶文化的延伸器物也首次进行了展出。该省油灯为内中空双层,外有一小孔,由此小孔注入冷水后,起到对器物的降温效果,从而降低油耗。

唐宋茶托、茶碗、茶瓶、茶碾、茶罗等皆出于荆楚,唐代茶汤为红色,故以青釉彩盏为佳;宋代茶汤为白色,故以黑釉盏为佳,这些茶具的特点在展出的唐宋茶具上有着清晰的反映,对于理清荆楚地区的唐宋时期茶文化脉络,具有重要的意义。

武汉民俗专家刘谦定认为,有史料记载,茶叶是由炎帝在湖北尝百草的过程中发现,至陆羽中唐时,饮茶之风在湖北盛行。而由陆羽所着《茶经》形成了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的茶文化专著,这些都对荆楚地区茶文化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茶境


唐宋人饮茶,也不全像法门寺的禅僧那么讲究,要有一套程式。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手端刚沏好的茶,一仰脖喝下去也就得了。

礼佛的和尚不肯这样省事。什么道理呢?我也弄不清楚。我看过法门寺的茶具,做工非常细,还记下一些叫法:鸿雁流云纹茶碾子、飞天仙鹤纹门座茶罗子、鎏金人物画银坛子……名字都不俗。寺僧的茶道是什么样子呢?北京饭店的茗苑里有一幅《筹办茶礼图》,即绘其大略。题款谓:“每临佛事,僧众皆以茶食敬奉佛祖。”我从前在开封的一家店铺里见过一幅字,写得好像是“禅茶一味”,不能说是信笔胡来。

茗苑这两个字,很贴切。摆设看去也颇清雅。上品的茶叶,差不多全有,分盛在白色的瓷罐里,一个一个地码好,过眼而识,真是一种享受。壁上挂多幅画,也都耐看。有一幅据称是汤雨生的真迹。琴隐道人的山水画,名气较大。传下的这一幅画些什么,我没能记住,总会不离荷塘品茶、松泉煮茗、梅雪烹茶一类画境吧,这样才和室内的气氛配得上。如果来一张电影明星的照片,就不是那个味了。

茗苑和前门的老舍茶馆不一样。老舍茶馆整天都是热热闹闹的。我写过一篇散文,说那里“有八仙桌红木椅,喝香茶,嗑瓜子,听戏文,风流自胜于东篱闲饮的陶靖节”。茗苑很安静。茶香飘着,有的浓一点,有的淡一点,各自都有至味。文震亨在《长物志》里论茶,认为香茗之用,以“物外高隐,坐语道德,可以清心悦神”为第一。我坐入茗苑,可感的恰是此番意兴。

闲读《都城纪胜》、《梦粱录》、《武林旧事》,能够见到一些民间饮茶之俗的记载,像是同棚车鼓笛、诸色杂卖打成一片,几可去充《清明上河图》的一景。这是市井化的风习。(皇帝也爱茶。最出名的是宋徽宗,他的《大观茶论》,谈到植产、天时、采择、蒸压、鉴辨、藏焙,多有包罗。中国历史上,像他这样懂茶的帝王,找不出几个。徽宗能为瘦金书,对搜石筑园也颇在行。不能说此君无才艺,却躲不过靖康之难。怎么搞的!茶话聊到这一段,已近正史,不像夜读《清娱漫笔》时那般心闲了。)我看茗苑不是这个样子,它有些沙龙化。泡在平常的茶馆里,无此趣味。

茗苑主人张大为先生,谙茶理,对陆羽的学问吃得很透。他拿出一本线装的《茶经》,口讲指画。我那时才从浙江回来,过湖州而未及去顾渚山看看茶圣故迹,可惜了。

我在茗苑尝了一会儿工夫茶。这种喝法,为闽粤人独擅。我曾在武夷山的御茶园初见,铁观音沏以九曲溪水,很得味。在茗苑,也大致不差。闻香,品饮,还要“衔杯而玩味”。假定野似牛饮,即为“不韵”,会惹得四座皆嗔。

在清人看,工夫茶须求器具之精。一本书上说,要备“四宝”:潮汕洪炉(茶炉)、玉书石畏(煎水壶)、孟臣罐(茶壶)、若深瓯(茶盏)。茗苑的茶具也皆有来历。壶是宜兴紫砂陶的,也有宣德青花瓷的,绘山水人物。茶盘以髹漆的竹木为质,一壶四盏,往桌面一摆,真是好东西!

赣东北的婺源,也兴茶道。我记得那里的古瓷茶具,色白花青,无一不精,多产自景德镇。

张岱《闵老子茶》:“导至一室,明窗净几,荆溪壶、成宣窑磁瓯十余种,皆精绝。灯下视茶色,与磁瓯无别,而香气逼人,余叫绝。”如果真是荆溪壶,则应以阳羡茶为配,才恰好。

茗苑若得此段文字,差可状其仿佛。

宋元时期的茶叶发展及茶饮文化历史


宋朝的茶饮有了相当大的发展,扩大了茶叶产区,更新了制茶方法,在南宋时期的杭州“处处有茶坊、酒肆……”,上层人士、文人墨客、宗教寺庙经常举行各种茶宴,在《延福宫曲宴记》中记载了宋徽宗赵佶亲自调配茶饮赐宴众臣的情形。在这一时期尤 其是茶药配合应用更加普遍。北宋翰林医官院王怀隐等人编著并刊行于992年的《太平圣惠方》、宋太医局在1078~1085年间主持编纂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录有“药茶”专篇,并详述了配方、用法、主治等知识。在《太平圣惠方》中用了“药茶诸方”为药方分类名称,这是“药茶”二字第一次进入被官方认可的医学文献之中。《和剂局方》中“常服清头目”的川芎茶调散成为了在后世最具知名度的药茶方。在宋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唐庚的《斗茶记》、沈括的《本朝茶法》、蔡襄的《茶录》、黄儒的《品茶录要》、审安老人的《茶具图赞》等著作中均有茶饮、药茶的记载。

宋朝文学家、书法家、医学家苏东坡在《游诸佛舍,一日饮酽茶七盏,戏书勤师壁》中侃到:“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将茶的神奇功效作了空前绝论的赞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