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两代茶具的民俗习惯

发布时间 : 2021-11-27
明清茶具有哪些 明清茶具有哪些种类 花茶代水

明清茶具有哪些。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明清两代茶具的民俗习惯”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明代,人们已由宋时的团茶改饮散茶。明代初期,饮用的芽茶,茶汤已由宋代的白色变为黄白色,这样对茶盏的要求当然不再是黑色了,而是时尚白色。对此,明代的屠隆就认为茶盏莹白如玉,可试茶色。明代张源的《茶录》中也写道:茶瓯以白磁为上,蓝者次之。明代中期以后,瓷器茶壶和紫砂茶具兴起,茶汤与茶具色泽不再有直接的对比与衬托关系。人们饮茶注意力转移到茶汤的韵味上来了,对茶叶色、香、味、形的要求,主要侧重在香和味。这样,人们对茶具特别是对壶的色泽,并不给予较多的注意,而是追求壶的雅趣。明代冯可宾在《茶录》中写道茶壶以小为贵,每客小壶一把,任其自斟自饮方为得趣。何也?壶小则香不涣散,味不耽阁。强调茶具选配得体,才能尝到真正的茶香味。

明清两代茶具的民俗习惯及品种类型明清两代茶具的民俗习惯以及品种类型都是不同的,到清代以后,茶具品种增多,形状多变,色彩多样,再配以诗、书、画、雕等艺术,从而把茶具制作推向新的高度。而多茶类的出现,又使人们对茶具的种类与色泽,质地与式样,以及茶具的轻重、厚薄、大小等,提出了新的要求。一般说,饮用花茶,为有利于香气的保持,可用壶泡茶,然后斟入瓷杯饮用。饮用大宗红茶和绿茶,注重茶的韵味,可选用有盖的壶、杯或碗泡茶;饮用乌龙茶则重在啜,宜用紫砂茶具泡茶;饮用红碎茶与工夫红茶,可用瓷壶或紫砂壶来泡茶,然后将茶汤倒入白瓷杯中饮用。如果是品饮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君山银针、黄山毛峰等细嫩名茶,则用玻璃杯直接冲泡最为理想。至于其他细嫩名优绿茶,除选用玻璃杯冲泡外,也可选用白色瓷杯冲泡饮用。但不论冲泡何种细嫩名优绿茶,茶杯均宜小不宜大大则水量多,热量大,会将茶叶泡熟,使茶叶色泽失却绿翠,其次会使芽叶软化,不能在汤中林立,失去姿态;第三会使茶香减弱,甚至产生熟汤味。此外,冲泡红茶、绿茶、黄茶、白茶,使用盖碗,也是可取的。

小编推荐

明清两代茶具演变


明代,人们已由宋时的团茶改饮散茶。明代初期,饮用的芽茶,茶汤已由宋代的白色变为黄白色,这样对茶盏的要求当然不再是黑色了,而是时尚白色。对此,明代的屠隆就认为茶盏莹白如玉,可试茶色。明代张源的《茶录》中也写道:茶瓯以白磁为上,蓝者次之。明代中期以后,瓷器茶壶和紫砂茶具兴起,茶汤与茶具色泽不再有直接的对比与衬托关系。人们饮茶注意力转移到茶汤的韵味上来了,对茶叶色、香、味、形的要求,主要侧重在香和味。这样,人们对茶具特别是对壶的色泽,并不给予较多的注意,而是追求壶的雅趣。明代冯可宾在《茶录》中写道茶壶以小为贵,每客小壶一把,任其自斟自饮方为得趣。何也?壶小则香不涣散,味不耽阁。强调茶具选配得体,才能尝到真正的茶香味。

明清两代茶具的民俗习惯以及品种类型都是不同的,到清代以后,茶具品种增多,形状多变,色彩多样,再配以诗、书、画、雕等艺术,从而把茶具制作推向新的高度。而多茶类的出现,又使人们对茶具的种类与色泽,质地与式样,以及茶具的轻重、厚薄、大小等,提出了新的要求。一般说,饮用花茶,为有利于香气的保持,可用壶泡茶,然后斟入瓷杯饮用。饮用大宗红茶和绿茶,注重茶的韵味,可选用有盖的壶、杯或碗泡茶;饮用乌龙茶则重在啜,宜用紫砂茶具泡茶;饮用红碎茶与工夫红茶,可用瓷壶或紫砂壶来泡茶,然后将茶汤倒入白瓷杯中饮用。如果是品饮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君山银针、黄山毛峰等细嫩名茶,则用玻璃杯直接冲泡最为理想。至于其他细嫩名优绿茶,除选用玻璃杯冲泡外,也可选用白色瓷杯冲泡饮用。但不论冲泡何种细嫩名优绿茶,茶杯均宜小不宜大大则水量多,热量大,会将茶叶泡熟,使茶叶色泽失却绿翠,其次会使芽叶软化,不能在汤中林立,失去姿态;第三会使茶香减弱,甚至产生熟汤味。此外,冲泡红茶、绿茶、黄茶、白茶,使用盖碗,也是可取的。

明清两代的茶馆业


明中叶以后,随着城市的繁荣,社会风气也发生了变化。许多人信奉“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李贽《焚书》),也开始追求世俗爱好和个人心性。像袁宏道就在《与龚惟长先生书》中公开宣扬要“目极世间之色,耳极世间之声,身极世间之鲜,口极世间之谭”。这促进了社会服务业的发展,也将文学家的目光引向时俗物用。所以相对于以前茶肆多出现于史料典籍,到明清时期茶馆则堂而皇之地成为众多文学故事的载体,成为多方文学圣手的描绘对象。明代茶馆不用茶鼎或茶瓶煎茶,而以沸水浇之。这种简便异常并沿用至今的饮茶方式的盛行,得益于明太祖朱元璋的无心插柳。明代文震亨撰写的《长物志》称此:“简单便异常,天趣悉备,可谓尽茶之真矣。”

而“茶馆”一词,在现有明以前资料中未曾出现过。直至明末,在张岱《陶庵梦忆》中有“崇祯癸酉,有好事者开茶馆”。此后,茶馆即成为通称。茶馆是旧时曲艺活动场所。北方的大鼓和评书,南方的弹词和评话,同时在江北、江南益助茶烟怡民悦众。茶摊则远比茶馆朴拙得多,明末在北京出现了只有一桌几凳的简朴茶摊,于街头柳巷,摆起粗瓷碗,广卖大碗茶。简简单单,一经产生,便创造了以后响当当的北京大碗茶的招牌。

茶馆的真正鼎盛时期是在中国最后一个王朝――清朝。“康乾盛世”,清代茶馆呈现出集前代之大成的景观,不仅数量多,种类、功能皆蔚为大观。当时杭州城已有大小茶馆八百多家。乡镇茶馆中,太仓的璜泾镇,全镇居民只有数千家,而茶馆就有数百家。茶馆的佐茶小吃有酱干、瓜子、小果碟、酥烧饼、春卷、水晶糕茶、饺儿、糖油馒头等。以卖茶为主的茶馆,北京人称之为清茶馆,环境优美,布置雅致,茶、水优良,兼有字画、盆景点缀其间。文人雅士多来此静心品茗,倾心谈天,亦有洽谈生意的商人常来此地。此类茶馆常设于景色宜人之处,没有城市的喧闹嘈杂。想满足口腹之欲的,可以迈进荤铺式茶馆,这里既卖茶,也兼营点心、茶食,甚至有的茶馆还备有酒类以迎合顾客口味。这种茶馆兼带一点饭馆的功能,不过所卖食品不同于饭馆的菜,主要是各地富有特色的小吃。如杭州西湖茶室的桔饼、处片、黑枣、煮栗子;南京鸿福园、春和园的春卷、水晶糕、烧卖、糖油馒头等,都是让人只听名字就已食欲大动的茶点。

清代盛行宫廷的茶饮自有皇室的气派与茶规。除日常饮茶外,清代还曾举行过四次规模盛大的“千叟宴”。其中“不可一日无茶”的乾隆帝在位最后一年召集所有在世的老臣3056人列此盛会,赋诗三千余首。乾隆皇帝还于皇宫禁苑的圆明园内建了一所皇家茶馆――同乐园茶馆,与民同乐。新年到来之际,同乐园中设置一条模仿民间的商业街道,安置各色商店、饭庄、茶馆等。所用器物皆事先采办于城外。午后三时至五时,皇帝大臣入此一条街,集于茶馆、饭肆饮茶喝酒,装成民间的样子,连跑堂的叫卖声都惟妙惟肖。

清代戏曲繁盛,茶馆与戏园同为民众常去的地方,好事者将其合而为一。宋元之时已有戏曲艺人在酒楼、茶肆中做场,及至清代才开始在茶馆内专设戏台。包世臣《都剧赋序》记载,嘉庆年间北京的戏园即有“其开座卖剧者名茶园”的说法。久而久之,茶园、戏园,二园合一,所以旧时戏园往往又称茶园。后世的“戏园”、“戏馆”之名即出自“茶园”、“茶馆”。所以有人说,“戏曲是茶汁浇灌起来的一门艺术”。京剧大师梅兰芳的话具有权威性:“最早的戏馆统称茶园,是朋友聚会喝茶谈话的地方,看戏不过是附带性质。”“当年的戏馆不卖门票,只收茶钱,听戏的刚进馆子,‘看座的’就忙着过来招呼了,先替他找好座儿,再顺手给他铺上一个蓝布垫子,很快地沏来一壶香片茶,最后才递给他一张也不过两个火柴盒这么大的薄黄纸条,这就是那时的戏单。”(《舞台生活四十年》第一、四章)茶馆发展至明清,还有一异于前代之处,即茶肆数量起码在某些地区已超过酒楼。茶馆的起步晚了酒楼千年,奋起直追至明清,终得平分半壁江山。

茶具的使用,究竟起源于何代呢?


茶具的使用,究竟起源于何代呢?提到茶和品茶,人们便自然想到各类茶具,对现代人来说,常见的茶具则是指:茶杯、茶壶、茶碗、茶盏、茶碟、茶盘等饮茶用具;由于制作材料和产地不同而分为陶土茶具、瓷器茶具、漆器茶具、玻璃茶具、金属茶具和竹木茶具等几大类。

而在古代,对茶具的分类则丰富得多,在各种古籍中还可以见到有:茶鼎、茶瓯、茶磨、茶碾、茶臼、茶柜、茶榨、茶槽、茶宪、茶笼、茶筐、茶板、茶挟、茶罗、茶囊、茶瓢、茶匙等等。究竟有多少种茶具呢?据《云溪友议》说:“陆羽造茶具二十四事。”如果按照唐代文学家《茶具十咏》和《云溪友议》之言,古代茶具至少有24种。

对于自古至今,人们都在使用的茶具,究竟起源于何代呢?据资料介绍,“茶具”一词最早在汉代已出现,西汉辞赋家王褒《憧约》有“烹茶尽具,酺已盖藏”之说,这是我国最早提到“茶具”的一条史料,到唐代,“茶具”一词在唐诗里随处可见,诸如唐代诗人陆龟蒙《零陵总记》说:“客至不限匝数,竞日执持茶器。”白居易《睡后茶兴忆杨同州诗》“此处置绳床,旁边洗茶器。”

对于现代人来说,尽管接触的茶具的种类没有古代多,但人们在茶具使用功能、增加文化元素等方面做了许多的探索。例如,大家熟悉的紫砂壶泡出的茶叶则有一种特别的香味;景德镇生产的各类精美的茶壶、茶杯等器具,则是加上了各种精美的图案,增加了许多文化元素;而为了满足现代人快节奏、经常外出生活的需要,人们又制造出了许多便于携带、又有保温功能的茶杯,人们用其泡茶后,可以使几个小时内的温度不变;还有的高级茶杯,除了保温功能外,还增加了能释放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相信,在将来,还会有更多功能、文化品位更高的茶具出现。

普洱茶民俗


普洱茶产区思茅地区和西双版纳州,地域广阔,民族杂居,民俗丰富多彩,日常生活中常说的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居其中。千百年来,思普区民间形成的民俗多种多样,在生养婚娶、饮食起居、往来应答、岁时节令、占卜禁忌、丧葬祭祀、信仰崇拜等民俗中,都要用茶来表达其意,婚姻民俗中有说亲茶、纳八字(合婚生庚)茶、订亲茶、过礼茶、瞧日子茶、敬客茶、闹喜茶、拜会茶、回门茶、拜年茶、婚礼茶等,普洱茶与民俗有着密切的关系。

思普区的汉族,自元明清以来,自内地迁徒来的,来源于征战、屯田、宦游、经商、行医、举业教书、贬谪流放、躲债逃难、戍守边关、卖艺谋生、因公因事、支边建设等。在普洱、思茅、墨江、景谷、镇沅、景东、江城、澜沧、西盟、孟连、西双版纳州均有汉族居住。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思茅地区有汉族86.9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39.28%,西双版纳州有汉族20.2万人,占全州总人口的25.31%。汉族在婚礼、葬仪、信仰等方面基本保持着儒学风范,在生活习俗上则有相当的适应性,与各兄弟民族兼收并蓄,在节日活动方面,即保持着春节、元宵、端阳、中元、中秋等传统节日,也与兄弟民族一起过火把节、泼水节,在这些节日中,均要用茶。

正月元旦,以香烛茶酒斋品供天地祀井灶家神祖先。思茅老人封锦恒、何宏志先生儿时随父参加过“茶祖会”,据他们回忆,思茅有茶祖会,缘于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建城起始,各省茶商陆续迁居思茅经营茶业,建有八省会馆,每年孔明诞辰日(农历七月二十三),茶祖会聚集于川主庙(四川会馆),由茶庄老板轮流担任会长,一人主持,茶叶经销商和揉茶师傅二人担任提调,茶商、制茶师傅、茶工等参加,约一、二百人,集会祭祀茶祖孔明诸葛亮,用一猪一羊供品,三牲供茶斋祀礼,请洞经会会友奏乐,与会者三跪九叩祀祭膜拜,恭读祭文,会期操办宴席,招待四方宾客和各茶商号之大小师傅,白天祀礼,晚上演戏,欢庆三天,慨不收费,所用开支均由每年各茶商按每担茶抽取0.2个银元的会资作开支,一年产茶几万担,会资收入几千银元,往往办完茶祖会还尚有结余。思茅茶祖会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

在婚姻方面,既保持明媒正娶的传统,也兼收兄弟民族吃“火龙酒”、“背新娘”、跳民族舞蹈娱乐等形式,婚姻活动中,也少不了茶。在信仰方面,既信儒、佛、道教、献家神、灶神,也与居住地的兄弟民族共同进行“祭龙”、“祭神”、“送火神”等崇拜,在这些信仰祭祀活动中,也要用茶。在丧葬方面,既按汉族葬俗,也掺有临近兄弟民族的各种禁忌,在丧葬活动中,也离不开茶。墨江汉族在定婚时,除给嫁聘仪礼金和槟榔外,须有茶二圆。婚期前一日,男家备香案抬盒各一架,中陈果品挂面若干斤,茶叶二圆,食盐二筒,礼柬婚柬各一扣,由劝媒或齿德俱尊二人,随同礼物躬往女家,称之为烧香过礼,此时女家将各物查收,另取陪嫁给女婿的衣帽及茶具等物放于抬盒中,再将女八字开于婚柬后往烧香者对女家天地祖宗行礼,才算礼毕。举行婚礼时,男家延请福寿两者对天地祖宗行礼开堂,新郎新娘对长辈、三亲及父母要一一叩拜,敬喜茶、喜酒、红橄榄,新娘跟着新郎喊:“××!请茶!××请酒!××请槟榔!”受拜者取出金首饰或银币等作答谢,这称之为“拜堂”,“拜堂”礼中,敬茶首当第一。婚礼次日晚,新郎新娘要在洞房内向各来宾敬用红糖煮出来的茶水,称为糖茶,来宾饮时,每作种种贺语、笑语、幽默语,要新郎新娘做完规定语言和动作后才喝糖茶,以博得一片欢笑声,这种习俗称之为“闹糖茶”,闹糖茶可直闹到深夜。丧礼中亦用茶水祭奠死者,送葬时,至亲者还要备茶食及祭帐送祭。茶在人的生活中,已成为不能须臾离开的必需品,可以说全国同俗,无论是农村、城镇、城乡寻常百姓,都程度不同地饮茶。

汉族文人饮茶,主要不是为止渴、醒酒,而是通过品茗,从中寻觅美感,寄托思想感情与对人生真谛的体验。汉族以茶待客是通常的礼俗,以茶代酒的茶宴、茶席、茶会则是汉族的又一种新宴请形式,有的以茶代礼、以茶送行、以茶励志、以茶代奖,茶在人们的日常活动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回民的饮茶民俗


回民的饮茶民俗呈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回民十分重视饮茶的保健功效。

回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借鉴、吸收、发展并总结形成了本民族饮茶的养生之道,其保健功效十分明显。据调查回族中的一些百岁老人,他们长寿的奥妙之一,就是十分注意配制不同的茶水饮用。如回民喜欢吃牛羊肉,吃完肉后,多饮砖茶,这样不仅帮助消化、去腻,而且可以有效地溶解脂肪,起到健身之效。值得重视的是,回民在饮八宝盖碗茶中深深体会到,它能驱寒健胃、提气补益、明目清心、延年益寿。八宝盖碗茶中,有好几种配料都是健脑健身食物,如芝麻,味甘性平,能补血、润肠、通乳、增智、养发;《五服经》说,服之不息,可知万物,通神明,对增强记忆力,提高思维能力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确有青春常驻的功能。红枣,维生素C相当丰富,每百克含量高达540毫克,素有维生素C丸之称,有了它大脑才能机敏灵活,《食物本草会纂》说:久服轻身延年,补中益气,坚志强力,除烦闷。桂园,有丰富的营养和滋补作用,它以滋补营血,安神养心,补灵长智,开胃养脾著称,《神农本草经》说:可治五脏邪气久服强魂聪明,轻身不老,通神明。核桃仁,其营养价值比鸡蛋、牛奶、瘦肉都高,经常在茶水里泡核桃仁,对增强记忆力,保持旺盛的精力大有益处。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回民在八宝盖碗茶中放人枸杞、葡萄干等。宁夏枸杞是驰名中外的滋补佳品,它含有维生素A、B1、B2、C和钙、磷、铁等成分,有滋肝补肾、生精益气、补虚安神、祛风明目等功能。实践证明,回族的八宝盖碗茶,注重科学配方,是良好的养生食品之一。此俗在回族中代代相传,现已被越来越多的兄弟民族所认识、所吸收,为中国的茶文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第二,回民喜欢饮糖茶,这是回民饮茶习俗中的一个显著特点。

回民无论自己平时饮茶,还是待客都要在茶叶中配以白糖或红糖、冰糖、方块糖等。如果客人来了不用糖茶招待,视为对客人的不尊重、不热情;近几年,回族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饮茶、品茶的习俗越来越盛。

中世纪宋、元、明三代茶具进入改型时期


“美食不如美器”历来是中国人的器用之道,从粗放式羹饮发展到细啜慢品式饮用,人类的饮茶经历了一定的历史阶段。不同的品饮方式,自然产生了相应的茶具,茶具是茶文化历史发展长河中最重要的载体,为我们解读古人的饮茶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

古人饮茶之前,先要将茶叶放在火炉上煎煮。在唐代以前的饮茶方法,是先将茶叶碾成细未,加上油膏、米粉等,制成茶团或茶饼,饮时捣碎,放上调料煎煮。煎煮茶叶起于何时,唐代以来诸家就有过争论。如宋欧阳修《集古录跋尾》说:“于茶之见前史,盖自魏晋以来有之。”后人看到魏时的《收勘书图》中有“煎茶者”。所以认为煎茶始于魏晋。据《南窗记谈》“饮茶始于梁天监(公元502年)中事。”而据王褒《憧约》有“烹茶尽具”之语,说明煎煮茶叶需要一套器具。可见西汉已有烹茶茶具。时至唐代,随着饮茶文化的蓬勃发展,蒸焙、煎煮等技术更是成熟起来。据《画谩录》记载:“贞元(公元785)中,常衮为建州刺史,始蒸焙而研之,谓研膏茶,其后稍为饼样,故谓之一串。”茶饼、茶串必须要用煮茶茶具煎煮后才能饮用。这样无疑促进茶具的改革,而进入一个新型茶具的时代。

从中世纪后期来看,宋、元、明三代,煮茶器具是使用一种铜制的“茶罏”。据《长物志》记载:宋元以来,煮茶器具叫“茶罏”,亦称“风罏”。陆游《过憎庵诗》日:“茶罏烟起知高兴,棋子声疏识苦心。”依此说,宋陆游年间就有“茶罏”一名,元代著名的茶罏有“姜铸茶罏”,《遵生八笺》说:“元时,杭城有姜娘子和平江的王吉二家铸法,名擅当时。”这二家铸法主要精干罏面的拔蜡,使之光滑美观,又在茶罏上有细巧如锦的花纹。“制法仿古,式样可观,”还说“炼铜亦净……或作。”实指镀金。由此可见,元代茶罏非常精制,时至明朝,社会也普通使用“铜茶罏”,而特点是在做工上讲究雕刻技艺。其中有一种饕餮铜罏在明代最为华贵。“饕餮”是古代一种恶兽名,一般在古代钟鼎彝器上多见到这种琢刻的兽形。是一种讲究的琢刻装饰。由此见到,明代茶罏多重在仿古,雕刻技艺十分突出。我国中世纪后期,除了煮茶用茶罏,还有专门煮水用的“汤瓶”。当时俗称“茶吹”,或“铫子”,又有“镣子”之名。最早我国古人多用鼎和镬煮水。《淮南子·说山训》载:“尝一脔肉,知一镬之味”高诱注:“有足日鼎,无足日镬”。(明清时期,我国南方一些地区把“镬”叫锅。)从史料记载来看,到中世纪后期,用鼎、镬煮水的古老方法才逐渐被“汤瓶”取而代之。过去一些作家认为,我国约在元代出现“泡茶”(即“点茶”)方法,因此元代煮水器具为之一变(指改制用汤瓶)。但据笔者所收集的史料来看,煮水用瓶在南宋就存在了。这里顺便摘引两条史料为据。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有记载说:“茶经以鱼目、涌泉、连珠为煮水之节,然近世(指南宋)沦茶,鲜以鼎镬,用瓶煮水,难以候视,则当以声辨一沸、二沸、三沸”。依罗大经之意,过去(南宋以前)用上口开放的鼎、镬煮水,便于观察水沸的程度,而改用瓶煮水,因瓶口小,难以观察到瓶中水沸的情况,只好靠听水声来判断水沸程度,《鹤林玉露》又说:“陆氏(陆羽)之法,以末(指碾碎的茶末)就茶,故以第二沸为合量下末。”陆羽是唐朝人,是《茶经》的作者,被认为是我国唐代茶文化兴起的奠基人。这样一个茶家煮水都使用“镬”,足可说明唐代还未曾使用“汤瓶”。又据宋代文学家苏轼在《煎茶歌》中谈到煮水说“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银瓶泻汤誇第二、未识古人煎水意。”苏轼的这段诗词可以作为宋以来煮水用“汤瓶”的又一很好的例证。

明朝,沦茶煮水使用“汤瓶”更是普遍之事,而且汤瓶的样式品种也多起来。从金属种类分,有锡瓶、铅瓶、铜瓶等。当时茶瓶的形状多是竹筒形。《长物志》的作者文震亨说,这种竹筒状汤瓶好处在于“既不漏火,又便于点注(泡茶)”。可见汤瓶既煮水又可用于泡茶两种功用。明代同时也开始用瓷茶瓶,可是因为“瓷瓶煮水,虽不夺汤气,然不适用,亦不雅观。”所以实际上,明代日常生活中是不用瓷茶瓶的。明朝“茶瓶”中还有奇形怪状的作品。见《颂古联珠通集》“一口吸尽江南水,庞老不曾明自己,烂碎如泥瞻似天,巩县茶瓶三只嘴。”明朝竟有三只嘴的茶瓶,稀奇到了脱离生活实际的地步。无疑,这种怪异茶瓶只能作为收藏装饰物,仅此而已。

茶具,是我国古代茶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讨论茶具史的兴衰,也可以看到茶文化的历史背景,中国古代茶具也有其本身独到的发展过程,从中还可以看到陶瓷制造的艺术造谐。

游历唐宋明清的饮茶之风


唐以前的饮茶,属于粗放煎饮时代,是或药饮、或解渴式的粗放饮法。到了唐宋以后,则为细煎慢啜式的品饮,以至形成了绵延千年的饮茶艺术。

至宋代时,以品为主的唐代煎茶发展成了斗茶,达到了更高的艺术性品茶的阶段。

宋代斗茶时,先把饼茶击碎成小块,并碾成细末,放入烫好的茶盏,再注入沸水调制成茶膏,然后用特制的茶筅(形似小扫把的工具),边转动茶盏,边搅动茶汤,使盏中泛起汤花,以比较茶汤的色、香、味。最后再品尝汤花,俱佳者获胜。是以斗茶来比赛茶叶的质量,比赛茶汤的色、香、味,比赛斗茶者的茶技、茶艺。

宋代的福建北苑为古代重要的产茶区。北苑茶叶质量优良,自南唐始即列为贡茶。至北宋太平天国初,为有别于民间产茶,特置龙凤模,以龙凤为型,制成团茶,即历史上有名的龙团凤饼,色、香、味均为上品,名冠天下。

当时的大小龙团为宋代着名贡茶。大龙团每八饼为一斤,创制人为丁谓,江苏苏州人;小龙团二十饼为一斤,创制人为蔡襄,福建仙游人。两人均在福建督造贡茶任上时创制。

始创于福建建安一带的斗茶,因其技巧性强,趣味性浓,不仅能给人以物质上的享受,更能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愉悦。

南宋浙江绍兴茶区,在制茶方法上还开始出现了炒青法的雏形,改蒸为炒,改碾为揉,改研膏团茶为条形散茶,使茶叶的外形和内质都为之一变,为我国的绿茶产制打下了基础。

元代时,开始用鲜叶放在锅里蒸煮,以制成整片叶子的散茶,名日蒸青散茶。

至明代时终于出现了和今天一样的绿茶制法炒青制法。茶叶的品饮法,也改煎饮为开水冲饮,成为喝茶史上的一大转折,遂开千古茗饮之宗。取初萌之精,吸泉至鼎,一瀹便啜,世代流传至今。当时以炒法加工的绿茶,已成为人们的主要品饮对象,花茶也渐渐在民间普及。明代有关饮茶的着作,约有上百篇之多。

至清代,乡村市肆茶馆林立,饮茶之风盛于明代,茶叶成为珍品,流行于官场士大夫和文人间,大量名茶应时而生。清道光年间,还先后发明了半发酵的乌龙茶和经过发酵的红茶,并出现了白茶,传统的紧压茶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从而在制茶方法上,形成了我国茶叶结构的六个大类绿、红、花、白、乌龙、紧压茶。

清代不论公事来往,还是私家应酬,客来献茶。端茶送客,已成为特定的礼节和排场。江浙广川等的茶馆,更与小食品、点心之类结合供应,又聘请说书、评弹等说唱艺人临场表演,发展成独具地方特色,乡土风味浓郁,呈平民气息的大众化交易、交际。晚清时,更有一班落魄旗人,仍将饮茶装璜门面,在人前夸耀示富。而文人们则纷纷溶入了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初更红。寻常一样窗前月,纵有梅花便不同的意境。

明清茶文化的发展


由于茶类和新的生产技术的发展,明清茶叶生产方式和茶叶饮用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饮茶对人们的生活观念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明清时期的茶文化的发展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茶叶冲泡方法的艺术性和茶具的独特性及茶馆的普及性。

品饮方式的艺术性

明清时期品茶方式的更新和发展,突出表现在饮茶艺术性的追求。明代兴起的饮茶冲瀹法,是基于散茶的兴起,散茶容易冲泡,冲饮方便,而且芽叶完整,大大增强了饮茶时的观赏效果。明代人在饮茶中,已经有意识地追求一种自然美和环境美。明人饮茶艺术性,还表现在追求饮茶环境美,这种环境包括饮茶者的人数和自然环境。当时对饮茶的人数有"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七八人是名施茶"之说,对于自然环境,则最好在清静的山林、俭朴的柴房、清溪、松涛,无喧闹嘈杂之声。

追求饮茶的器具之美

明代散茶的兴起,引起冲泡法的改变,原来唐宋模式的茶具也不再适且了。茶壶被更广泛地应用于百姓茶饮生活中,茶盏也由黑釉瓷变成了白瓷和青花瓷,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衬托茶的色彩。除白瓷和青瓷外,明代最为突出的茶具是宜兴的紫砂壶。紫砂茶具不仅因为瀹饮法而兴盛,其形制和材质,更迎合了当时社会所追求的平淡、端庄、质朴、自然、温厚、闲雅等的精神需要。紫砂壶的制造出现了许多名家,如时大彬、陈远鸣等,并形成了一定的流派,最终形成了一门独立的艺术。因而说,紫砂艺术的兴起,也是明代茶叶文化的一个丰硕果实。

清代以来,在我国南方的广东、福建等地盛行工夫茶,工夫茶的兴盛也带动了专门的饮茶器具。如铫,是煎水用的水壶,以粤东白泥铫为主,小口瓮腹;茶炉,由细白泥制成,截筒形,高一尺二、三寸;茶壶,以紫砂陶为佳,其形圆体扁腹,努嘴曲柄大者可以受水半斤,茶盏、茶盘多为青花瓷或白瓷,茶盏小如核桃,薄如蛋壳,甚为精美。

茶馆的普及

明清之际,特别是清代,中国的茶馆作为一种平民式的饮茶场所,如雨后春笋,发展很迅速。清代是我国茶馆的鼎盛时期。据记载,就北京有名的茶馆已达30多座,清末,上海更多,达到66家。在乡镇茶馆的发达也不亚于大城市,如江苏、浙江一带,有的全镇居民只有数千家,而茶馆可以达到百余家之多。

茶馆是中国茶文化中的一个很引人注目的内容,清代茶馆的经营和功能特色有以下几种:饮茶场所,点心饮食兼饮茶,听书场所。除了上面几种情况外,茶馆有时还兼赌博场所,尤其是江南集镇上,这种现象很多。再者,茶馆有时也充当"纠纷裁判场所"。"吃讲茶",邻里乡间发生了各种纠纷后,双方常常邀上主持公道的长者或中间人,至茶馆去评理以求圆满解决。如调解不成,也会有碗盏横飞,大打出手的时候,茶馆也会因此而面目全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