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卷:武夷册的茶中隐士

发布时间 : 2022-01-02
细细的卷卷的茶叶 碧螺春为什么卷卷的 卷着的茶叶

细细的卷卷的茶叶。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李卷:武夷册的茶中隐士”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李卷:武夷册的茶中隐士”相关知识!

武夷草木蒙茸、峭拔奇巧之地,有无边空翠扑衣寒的妙境,也多方外高士和隐逸茶人,其中,李卷可以算是一位非常标准的知行合一的茶中隐士。

《武夷山志》中有一篇佚名的明人游记,说丁未年间,适有山中人李子来顾,邀请作者前往武夷一游。作者听得武夷风景殊美,很是动心,便践约前行。一行人游到五曲云窝附近,作者想到李子便住在那里,于是造访其庐,而李子也热情迎出,慰劳一番后更是亲自作导游,引他们遍观武夷。且说云窝附近就是武夷名迹之一的茶洞,当日他们也进茶洞看了一看,见地载微土,宜茶。时茶方吐甲,而桃李问花明时,武夷山种的最多的是茶,其次是桃花,红桃绿芽相衬,情形定然十分美丽。那全程作导游的李子极尽地主之宜,在游程歇息时,又带作者坐船去小桃源,其时暮色四合,大家不免问起今夜宿在何处,说住到云窝对岸去,去路又要经过李子家,经过他家时月亮已经出来,皎皎月华映照得山间如真如幻,李子和作者他们闲坐溪石上啜品香茗,玩赏月色,好不畅快

通篇屡屡提到的李子对武夷一草一木了如指掌,又有雅人深致,到底是什么人呢?别的书中极少见到有关他的记载,可见是隐居得十分成功的,却也引人发无限幽思,在此篇末尾,作者才明说了李子的身份,李子者,磊英也。

查《武夷山志》的隐逸传,有一则说到:李卷,字怀之,闽县人。明殉难袁州太守时兴之子,初名钟鼎,字磊英,一字佩士,曾官中书舍人,毁家从军。后隐居五曲茶洞,筑室曰煮霞居,采茗自活,以高蹈终。着有《尚友书》、《姑留草》、《武夷山志》,俱未行世。

两相对照,都字磊英,都居五曲,时间也符合,前述李子磊英无疑就是这个弃官不做而愿隐居山水茶烟之间的李卷了。李卷是属于明朝遗士一类的人物,同时也是人品高洁的真正意义上的茶人,所以连住处也叫煮霞居,并采茗自活,不过,光吃茶估计是不能生存的,可能是以自采茶叶换来一些生活用、食之物吧?!可惜他的那几本书未能行世,不然一定是可以给后人一些别具高见的启发的。

虽无完整着述,李卷却有几篇诗文传世,这也为我们呈现了他作为茶中隐客的真实面貌。他在《茶洞作武夷茶歌》一诗中详细描述了自己隐居山中制茶品茗的生活,从中可以看出他精于茶事,深谙品饮之道。李子喝茶讲究,每道工序都不含糊,非但天明即起,带露摘茶,还即摘即制,且严格区分采制时间。饮茶用胡麻涧水,以中间刳空的竹子引水而来,自然甘香别具。不但有实践,还点检茶书,总结经验,这才是一个全身心投入的真正的茶人所为。

李卷终老于武夷,他是不是有后代呢?清人林霍的游记中说余以康熙庚辰岁七月十四日,同渊上人自南台舟行,溯建溪,以八月朔日入武夷雇筏游九曲,撑篙者为李氏子,稍知书,能颂九曲棹歌,滩声与篙声、人声相喷薄,恍然自失矣。此处令人恍然自失的李氏子是不是就是李子的后人呢?未能确证,但又令人浮想联翩,终于也有点儿恍然自失的感受呢!

茶文化精选阅读

一杯茶 一卷书


捧一卷书,沏一杯茶,在袅袅茶香中品味悠悠书韵。

茶经过植、摘、焙、烹,历尽诸多程序,才能坦然舒展在杯底。

好的文字经过积累、构思、推敲、揣摩,方有笔端的行云流水。

在繁忙中偷闲喝一杯茶,读一会书,让紧张的灵魂松绑,让劳碌的生命歇憩,这该是何等的乐事呀。

古人称喝茶为"品茗",三口为品,倾注的不仅是时光、风雅,还有一份钟情,一份耐性。

品茗之乐,是清泉石上流,那读书之味,就是明月松间照。

茶能逸香,细品慢啜,齿颊留芳、甘泽润喉。

书可增识,读书在悟,有书在手,淡泊明志。

茶香,是自己沏的有滋味,书香,则是自己悟的有意趣。

饮茶是一种情趣,读书则是一种乐趣。

温壶、烫杯、沏茶、敬茶,此为茶趣;

淘书、借书、抄书、藏书,此为书趣。

好茶,不求浓酽,好书也是删繁去无,求真求实。

嗜茶者与茶结缘,爱书者乐当书痴,痴出一番意趣和收获,难怪有对联云: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须花。

好茶值得回味,好书值得品读。

翻开一本心仪的书,那些思想的珠玑往往散落在字里行间,若能细细品读定能受益良多,

以喝茶的沉稳来对待读书,一句句地看下去,会心处犹如私语,有见字如面的温暖亲切。

案前或者枕上,让阅读成为悦读,缓然抵达宁静开阔的境界,书页深处自有香。

唐宋的清词丽句,宛如梨山茶香气细致、简约;

古人的书牍,名家的书话,恰似久泡仍茶味隽永的天蜜,味如满月,朗朗相照;

文风不一,也如茶味不同,唯有细品哪能窥得当中滋味。

顺手取来书一本,静静夜读,远离那些浮华,那些躁动。

看累时,给杯中渐凉的茶续些热水。

欣赏茶叶在水中舒展起舞的姿态,观赏明润的汤色,领略清新的茶香,将书中所得再次在脑海中回味。

在书本的源源不竭的活水面前,只愿意自己是一枚茶叶。

3画册图解普洱茶


懂茶的云南人都知道,《中国普洱茶》、《中国云南名茶大观》以及《中国滇红茶》这3本囊括了所有云南茶叶的画册,它们用形象生动的表现手法向世人展示了云南这个茶叶原产地浓郁的茶叶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茶叶品种。

《中国普洱茶》全方位图解普洱茶

这3本画册的创作者是来自普洱茶的故乡——思茅的郑显静。带着对家乡的情愫,郑显静对茶文化有一种来自血缘的热爱,这种特殊的情感使他一直有个愿望,就是把云南的茶文化用图片显现出版成册,即使一时出版不了,也要将中国普洱茶的资料拍摄编辑出来,保存下去。

1996年,《中国普洱茶》画册终于出版了,该书被认为是目前在国际上第一本比较完整系统而形象地介绍普洱茶的专著。在画册中,普洱茶的兴起、历史和特点都被一一概括。在孕育了普洱茶的古“六大茶山”上,绵延数千里的山路,普洱茶文化在镜头下得到最真实的表现。

《中国云南名茶大观》诠释云南茶史画卷

云南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云南茶叶物种的多样性。为了让世界了解这里不只有普洱茶,1998年,收录有400多幅照片、26000多文字,首次综合介绍了我省古今名优茶产品的画册——《中国云南名茶大观》出版了。该画册不但对名茶产地、海拔、纬度、品质、神话传说等进行了详细介绍,同时还对世界茶树原生地,澜沧江流域的生态环境,镇源县千家寨野生型,澜沧拉祜族自治县邦崴过渡型,临沧凤庆县香竹箐栽培型千年茶王古树等都有新的诠释,构成一幅多姿多彩的云南茶史画卷。

《中国滇红茶》深入考证茶树原产地

“云南茶叶有最优质的品质,但缺少宣传让人们认识。”怀着这样的信念,2002年,郑显静再次出版了《中国滇红茶》一书,它为考证茶树原产地以及茶叶生产提供了最好的实证。3本画册的问世让云南茶叶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辞海”。

郑显静认为,茶叶的文化价值和物质价值是相辅相成的,作为饮品,首先要得到人们的喜爱才会促使它的历史、内涵得到发掘和认识,从而形成文化,并对其进行宣传和继承。同时,茶叶起源于文化,德昂族就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由茶而生,茶叶作为图腾一直被他们虔诚地崇拜着,丰富的文化促进着茶叶的不断发展和流通。因此,茶叶的价值是由其物质以及内涵构建而成的。

茶中状元——武夷大红袍


武夷大红袍,是中国名苑中的奇葩,有茶中状元之称,更是岩茶中的王者,堪称国宝。在早春茶芽萌发时,从远处望去,整棵树艳红似火,仿佛披着红色的袍子,这也就是大红袍的由来。

武夷大红袍的产地在福建省武夷山市――武夷山北部天心岩下天心庵之西的九龙窠。山壁上有大红袍三个朱红色大字,是朱德题刻的。该处海拔600多米,四季气候温和。山间溪涧飞流,云雾缭绕。土壤都是酸性岩石风化而成。正是适合茶树生长的好地方。

大红袍茶树为灌木型,树冠稍稍展开,分枝比较密集,叶梢向上斜着伸展开去,叶子是宽的椭圆形,尖端稍钝向下垂着,边缘则往里翻卷,叶子颜色深绿有光泽,若是新芽,则深绿带紫,露出毛茸茸的叶毫来。

大红袍的树龄已有千年,是稀世珍宝。现在九龙窠绝壁上仅仅有四株,它们由岩缝中渗出的泉水滋润,不用施肥,而生长茂盛。人们每年五月的十三到十五日高高地架起云梯采摘,产量极少,大约只有11两,被视为稀世珍宝。

武夷大红袍,属于品质特优的名枞,各道工序全部由手工操作,以精湛的工作特制而成。成品茶香气浓郁,滋味醇厚,有明显岩韵特征,饮后齿颊留香,经久不退,冲泡9次后还有着原茶的桂花香味。被誉为武夷茶王。

武夷大红袍“茶中之王”


大红袍,因其产于福建省的武夷山,所以又称为“武夷大红袍”。武夷山位于福建省崇安县城南十五公里处,是我国的一个著名风景区,享有“奇秀甲于东南”的美誉。这种极为珍贵的大红袍古茶树,生长在天心岩上,它是三卜六岩峰、九曲溪水和古剁错落的天然美景的中心所在。根据《山志》的相关记载:全山百二十里度之,是峰居其中央,犹天之枢极也。故曰“天心”。

大红袍占茶树生长在永乐禅寺之西九龙窠山岩之上,现仅存四株,是我国岩茶中极为难得的珍品,大红袍一直被公认为“茶中状元”、“茶中之王”。大红袍是乌龙茶的一种,关于它名字的由来,民间还有一些充满神话色彩的传说。其中一个故事是由一副对联引起的。上联为“溪边奇茗冠天下”,下联为“武夷仙人自古栽”。这株古老的茶树生长于悬崖峭壁之上,人们只能望茶兴叹,却始终无法攀登采取。一位聪明的农夫,便驯养了一只猴子,当春天时茶芽剐刚吐出嫩绿之时,他便让这只惯善攀援,经过训练的灵猴,身穿红衣,登上悬崖,采下青翠鲜灵的嫩茶芽,农夫将灵猴采摘来的茶叶焙出香茗,味道异常鲜醇。因为此茶是红衣灵猴采摘下来的,所以命名为“大红袍”。

红衣灵猴只是大红袍名字由来的一个传说,关于大红袍命名的原因,我国善良聪明的先人们运用它们的智慧想出了很多故事。传说,清朝时有一位县官,得了一种无名之症,虽然广求四海名医,却丝毫不见起色。后来永乐禅寺(即天心寺)的一位禅师,在悬崖峭壁之上,采得此茶,烘焙好后送给县官。县官只饮数次,久治不愈的怪病却日渐康复了。加之此茶味道极为鲜美,县官便请来僧人询问仙茗出处,僧人据实相告。于是,县官择定良辰吉日之后,亲自登临茶崖,焚香礼拜,并将自己的红袍披在树上以示崇敬和感激之情。从此,百姓便称此树为“大红袍”了。此外,关于大红袍,还有一个更神奇的传说。相传大红袍树上所产之茶,只需在杯中放上一叶,冲泡开后,再将一粒米放入杯中,立即便消化了。

各种逸闻传说,无疑给“大红袍”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而且有些由于年代

(茶马古道)回望古道·李庄古镇的思恋


李庄古镇没有吊脚楼,建筑物均是四川特有的土木结构的四合院,呈灰色调子,巷子里都是青石板,让人感觉风韵古朴,有年轮岁月。

下着小雨,小镇很安静。我们一行五人自由游荡,东张西望,各自寻找感兴趣的东西。有的像猫一样盯着那些青石板铺成的小巷,皱着眉头非常凝重地拍着喜欢的照片;有的看着有英文的石碑犯愁,还好有人救急,给她流利地一气读完,惊得她大加赞叹。

顺着临江的街逛到头,同济大学旧址面江静默(现在的李庄中学),不见了当年从昆明迁来西南联大的万千学子!览入眼中的是李庄当下的市井民风:穿着大短裤乘凉的、喝茶聊天的、抬着大碗坐在门坎上或街边吃饭的,无不悠然自在,让人羡慕不已。

我喜欢看壮观的滔滔江水和两岸风景,于是下江上船吃江鱼,等得小雨变成了大雨。这江心渔火的夜晚大家坐在船头,对着满江浑水七嘴八舌,清谈闲论,颇有几分古时文人的意味。三斤红烧江鱼上来了,喝了几杯小酒后,笑魇如花,眼睛乌溜溜转个不停,但是想的绝对不是梁思成或林徽因,也不是书写《发现李庄》的作家岱峻。是岱峻让很多不读书的人知道李庄曾经的重要,激情与热烈,谱就了国民革命时期的光辉乐章,与昆明、重庆、成都一同成为中国的抗日文化艺术中心。1948年中华民国81位首届院士,李庄出去的就有9位,占了人文组三分之一,创造了李庄的神话。

今天李庄人安静的守候,是对以往的不舍,还是珍惜这份安居乐业的日子?现代人生存压力太大,活一百岁也不如古人在李庄活四十年,古人过四十年心理年龄可能是八十年或者一百二十年。一江缓缓流动的大水也仿佛看见了对岸的马帮遍布山坡。马锅头点起篝火,架起铜锅,舀起长江水,冲泡出的普洱茶陈香飘到了对岸的李庄……

遗憾我在李庄古镇没看到也没喝到普洱茶!

作为一个云南人,我心里有点不服气,拥有茶马古道交通网络的云南,出滇的货物从茶马古道连接起的南丝绸之路,滇商不仅交易出数不清的普洱茶沱,还有云南种类繁多的土特产,尤其是老普洱县的岩盐,包括从泰国缅甸进滇的百货等,不可能没有一个集居地。

李金羽也喝普洱茶


李金羽:

“人跟树一样,都有自己的根,这就是故乡。无论你走多远,无论你在哪里,说话的口音变了,生活的习惯改了,好像成了外乡人,可是这个根,却很难被撼动。乡情像一条坚韧而绵长的丝线,无论走到哪里,它总是伴着我一同前行。山,隔不断;水,剪不断;一头系着故乡,一头系在我心中……”这是被李金羽写在手机里的一段话。虽然手机换了一个又一个,但这段话却深深地烙记在大羽的心里。

“东北话是我听过的最好听的方言”

“异乡生活让我学会了享受寂寞”

"但到了济南之后,我的生活里基本没有什么娱乐,除了偶尔和队友出去喝喝茶,基本都是一个人在房间里呆着。生活就是这样,不可能总按着你喜欢的方式进行,在你无法改变现状的时候,你只能改变自己去适应新的生活。不过,异乡的生活让我学会了享受寂寞。有时在训练结束之后,回到自己的房间里,泡上一壶普洱茶,听着旋律舒缓的歌曲,凭借思绪乱飞,那种感觉也挺好的。"

李晓龙:长嘴壶掺茶成都秀绝活


每天下午的2点和晚上7点,成都锦里三国茶园都会表演几场独具特色的长嘴壶乌蒙茶艺。1.2米的长嘴铜壶,随着茶艺师李晓龙的双手上下翻飞,时而头上盘旋,时而腰间缠绕,潇洒自如。在掺茶之前大秀壶艺,高抛、转身、接壶、下腰、倒水,动作一气呵成。滚烫的开水在长嘴流过注入茶碗中,不一会儿,一碗热气腾腾的茶水便掺好了。

李晓龙曾经是陕西汉中的一名警察,能够在茶园中表演茶艺,他笑言“很开心”。每天在茶园表演都会给他带来不同的感受,他认为,长嘴壶掺茶是一门表演艺术,而并非外界和其他同行所认为的是技术。当谈到他练就这一绝活有没有什么秘诀时,他说,长嘴壶茶艺是将中国武术中的18般武艺的套路融于其中,而他之前的职业也给他在学习茶艺上有帮助。他坦言,“除了自己领悟外,最主要的是要勤奋多练,茶艺师需要耐力和极大的韧性,必须要一直练习,这样长嘴壶到了手上才会有感觉。”

对于学会这一绝活,他说,要想把长嘴壶茶艺表演得漂亮,必须要把臂力和腕力练好,两只手要不停地“盘壶”,上抛下转,前旋后转,把长长的茶壶在空中划出弧度。而掺茶时全凭自己掌握的那一股腕力,重了不行,轻了也不行,而且是悬空使劲,手艺不到家,茶水便会渗到茶杯外面去。

进入茶艺之门后,李晓龙知道了茶艺这门文化博大精深,十分注重精、气、功、韵、型。慢慢地,他有了自己的愿望,那便是他能同更多的茶艺师一起,把一直在世人眼中认定的茶技努力上升到茶艺的境界,虽然这个过程十分艰难,需要付出很多,但自己能在这个进程中出一分力就心满意足了。

李郢《茶山贡焙歌》茶作详解


李郢 字楚望,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宣宗大中十年(856)举进士第。历藩镇从事,后拜侍御史。

【茶山贡焙歌】

使君爱客情无已,客在金台价无比。

春风三月贡茶时,尽逐红旌到山里。

焙中清晓朱门开,筐箱渐见新芽来。

陵烟触露不停采,官家赤印连帖催。

朝饥暮匐谁兴哀,喧阗竞纳不盈掬。

一时一饷还成堆,蒸之馥之香胜梅。

研膏架动轰如雷,茶成拜表贡天子,万人争啖春山摧。

驿骑鞭声砉流电,半夜驱夫谁复见。

十日王程路四千,到时须及清明宴。

吾君可谓纳谏君,谏官不谏何由闻。

九重城里虽玉食,天涯吏役长纷纷。

使君忧民惨容色,就焙尝茶坐诸客。

几回到口重咨嗟,嫩绿鲜芳出何力。

山中有酒亦有歌,乐营房户皆仙家。

仙家十队酒百斛,金丝宴馔随经过。

使君是日忧思多,客亦无言征绮罗。

殷勤绕焙复长叹,官府例成期如何!

吴民吴民莫憔悴,使君作相期苏尔。

【详解】

此诗反映了唐时顾渚茶作为贡茶后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据《唐国史补》载:“长兴贡茶,限清明日到京,谓之急程茶。”当时朝廷为了及时得到顾渚新茶,规定贡茶限清明日到京,按浙北气候,顾渚茶最早也只能在春分时发芽,距清明仅十五贡茶限清明日到京,按浙北气候,顾渚茶最早也只能在春分时发芽,距清明仅十五日,从采摘到焙制,时间本已十分紧张,尚需从长兴至长安四千里路的运输,需日夜兼程,贡茶才能如期送到。这首长达三十七句的七言古风,详细地描述了催贡、采摘、焙制、解贡的全过程,客观真实地反映了由此给人民带来的疾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