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茶史简介

发布时间 : 2022-01-03
中国茶的发展史 茶叶发展史 青茶简介

中国茶的发展史。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中国制茶史简介”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从生煮羹饮到晒干收藏

茶之为用,最早从咀嚼茶树的鲜叶开始,发展到生煮羹饮。生煮者,类似现代的煮菜汤。如云南基诺族至今仍有吃凉拌茶习俗,鲜叶揉碎放碗中,加入少许黄果叶,大蒜,辣椒和盐等作配料,再加入泉水拌匀;茶作羹饮,有《晋书》记吴人采茶煮之,曰茗粥,甚至到了唐代,仍有吃茗粥的习惯。

三国时,魏朝已出现了茶叶的简单加工,采来的叶子先做成饼,晒干或烘干,这是制茶工艺的萌芽。

(二)从蒸青造形到龙团凤饼

初步加工的饼茶仍有很浓的青草味,经反复实践,发明了蒸青制茶。即将茶的鲜叶蒸后碎制,饼茶穿孔,贯串烘干,去其青气。但仍苦涩味,于是又通过洗涤鲜叶,蒸青压榨,去汁制饼,使茶叶苦涩味大大降低。

自唐至宋,贡茶兴起,成立了贡茶院,即制茶厂,组织官员研究制茶技术,从而促使茶叶生产不断改革。

唐代蒸青作饼已经逐渐完善,陆羽《茶经之造》记述: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即此时完整的蒸青茶饼制作工序为:蒸茶、解块、捣茶、装模、拍压、出模、列茶晾干、穿孔、烘焙、成穿、封茶。cy316.COM

宋代,制茶技术发展很快。新品不断涌现。北宋年间,做成团片状的龙凤团茶盛行。宋代《宣和北苑贡茶录》记述宋太平兴国初,特置龙凤模,遣使即北苑造团茶,以别庶饮,龙凤茶盖始于此。

龙凤团茶的制造工艺,据宋代赵汝励《北苑别录》记述,有六道工序:蒸茶、榨茶、研茶、造茶、过黄、烘茶。茶芽采回后,先浸泡水中,挑选匀整芽叶进行蒸青,蒸后冷水清洗,然后小榨去水,大榨去茶汁,去汁后置瓦盆内兑水研细,再入龙凤模压饼、烘干。

龙凤团茶的工序中,冷水快冲可保持绿色,提高了茶叶质量,而水浸和榨汁的做法,由于夺走真味,使茶香极大损失,且整个制作过程耗时费工,这些均促使了蒸青散茶的出现。

(三)从团饼茶到散叶茶

在蒸青团茶的生产中,为了改善苦味难除、香味不正的缺点,逐渐采取蒸后不揉不压,直接烘干的做法,将蒸青团茶改造为蒸青散茶,保持茶的香味,同时还出现了对散茶的鉴赏方法和品质要求。

这种改革出现在宋代。《宋史食货志》载:茶有两类,曰片茶,曰散茶,片茶即饼茶。元代王桢在《农书卷十百谷谱》中,对当时制蒸青散茶工序有详细记载采讫,一甑微蒸,生熟得所。蒸已,用筐箔薄摊,乘湿揉之,入焙,匀布火,烘令干,勿使焦。

由宋至元,饼茶、龙凤团茶和散茶同时并存,到了明代,由于明太祖朱元璋于1391年下诏,废龙团兴散茶。使得蒸青散茶大为盛行。

(四)从蒸青到炒青

相比于饼茶和团茶,茶叶的香味在蒸青散茶得到了更好的保留,然而,使用蒸青方法,依然存在香味不够浓郁的缺点。于是出现了利用干热发挥茶叶优良香气的炒青技术。

炒青绿茶自唐代已始而有之。唐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中言道:山僧后檐茶数丛斯须炒成满室香,又有自摘至煎俄顷余之句,说明嫩叶经过炒制而满室生香,有炒制时间不常,这是至今发现的关于炒青绿茶最早的文字记载。

经唐、宋、元代的进一步发展,炒青茶逐渐增多,到了明代,炒青制法日趋完善,在《茶录》、《茶疏》、《茶解》中均有详细记载。其制法大体为:高温杀青、揉捻、复炒、烘焙至干,这种工艺与现代炒青绿茶制法非常相似,参看附录中绿茶制造工艺。

(五)从绿茶发展至其它茶类

在制茶的过程中,由于注重确保茶叶香气和滋味的探讨,通过不同加工方法,从不发酵、半发酵到全发酵一系列不同发酵程序所引起茶叶内质的变化,探索到了一些规律,从而使茶叶从鲜叶到原料,通过不同的制造工艺,制成各类色、香、味、形品质特征不同的六大茶类,即绿茶、黄茶、黑茶、白茶、红茶、青茶。

茶经网扩展阅读

探究中国制茶史


中国制茶历史悠久,自发现野生茶树,从生煮羹饮,到饼茶散茶,从绿茶到多茶类,从手工操作到机械化制茶,期间经历了复杂的变革。各种茶类的品质特征形成,除了茶树品种和新鲜茶叶原料的影响外,加工条件和制造方法是重要的决定因素。本文就制茶历史做简单介绍。

一、从生煮羹饮到晒干收藏

茶之为用,最早从咀嚼茶树的鲜叶开始,发展到生煮羹饮。生煮者,类似现代的煮菜汤。如云南基诺族至今仍有吃凉拌茶习俗,鲜叶揉碎放碗中,加入少许黄果叶,大蒜,辣椒和盐等作配料,再加入泉水拌匀;茶作羹饮,有《晋书》记吴人采茶煮之,曰茗粥,甚至到了唐代,仍有吃茗粥的习惯。三国时,魏朝已出现了茶叶的简单加工,采来的叶子先做成饼,晒干或烘干,这是制茶工艺的萌芽。

二、从蒸青造形到龙团凤饼

初步加工的饼茶仍有很浓的青草味,经反复实践,发明了蒸青制茶。即将茶的鲜叶蒸后碎制,饼茶穿孔,贯串烘干,去其青气。但仍苦涩味,于是又通过洗涤鲜叶,蒸青压榨,去汁制饼,使茶叶苦涩味大大降低。

自唐至宋,贡茶兴起,成立了贡茶院,即制茶厂,组织官员研究制茶技术,从而促使茶叶生产不断改革。唐代蒸青作饼已经逐渐完善,陆羽《茶经之造》记述: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即此时完整的蒸青茶饼制作工序为:蒸茶、解块、捣茶、装模、拍压、出模、列茶晾干、穿孔、烘焙、成穿、封茶。

宋代,制茶技术发展很快。新品不断涌现。北宋年间,做成团片状的龙凤团茶盛行。宋代《宣和北苑贡茶录》记述宋太平兴国初,特置龙凤模,遣使即北苑造团茶,以别庶饮,龙凤茶盖始于此。龙凤团茶的制造工艺,据宋代赵汝励《北苑别录》记述,有六道工序:蒸茶、榨茶、研茶、造茶、过黄、烘茶。茶芽采回后,先浸泡水中,挑选匀整芽叶进行蒸青,蒸后冷水清洗,然后小榨去水,大榨去茶汁,去汁后置瓦盆内兑水研细,再入龙凤模压饼、烘干。龙凤团茶的工序中,冷水快冲可保持绿色,提高了茶叶质量,而水浸和榨汁的做法,由于夺走真味,使茶香极大损失,且整个制作过程耗时费工,这些均促使了蒸青散茶的出现。

三、从团饼茶到散叶茶

在蒸青团茶的生产中,为了改善苦味难除、香味不正的缺点,逐渐采取蒸后不揉不压,直接烘干的做法,将蒸青团茶改造为蒸青散茶,保持茶的香味,同时还出现了对散茶的鉴赏方法和品质要求。这种改革出现在宋代。《宋史食货志》载:茶有两类,曰片茶,曰散茶,片茶即饼茶。元代王桢在《农书卷十百谷谱》中,对当时制蒸青散茶工序有详细记载采讫,一甑微蒸,生熟得所。蒸已,用筐箔薄摊,乘湿揉之,入焙,匀布火,烘令干,勿使焦。由宋至元,饼茶、龙凤团茶和散茶同时并存,到了明代,由于明太祖朱元璋于1391年下诏,废龙团兴散茶。使得蒸青散茶大为盛行。

四、从蒸青到炒青

相比于饼茶和团茶,茶叶的香味在蒸青散茶得到了更好的保留,然而,使用蒸青方法,依然存在香味不够浓郁的缺点。于是出现了利用干热发挥茶叶优良香气的炒青技术。炒青绿茶自唐代已始而有之。唐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中言道:山僧后檐茶数丛斯须炒成满室香,又有自摘至煎俄顷余之句,说明嫩叶经过炒制而满室生香,有炒制时间不常,这是至今发现的关于炒青绿茶最早的文字记载。经唐、宋、元代的进一步发展,炒青茶逐渐增多,到了明代,炒青制法日趋完善,在《茶录》、《茶疏》、《茶解》中均有详细记载。其制法大体为:高温杀青、揉捻、复炒、烘焙至干,这种工艺与现代炒青绿茶制法非常相似,参看附录中绿茶制造工艺。

五、从绿茶发展至其它茶类

在制茶的过程中,由于注重确保茶叶香气和滋味的探讨,通过不同加工方法,从不发酵、半发酵到全发酵一系列不同发酵程序所引起茶叶内质的变化,探索到了一些规律,从而使茶叶从鲜叶到原料,通过不同的制造工艺,制成各类色、香、味、形品质特征不同的六大茶类,即绿茶、黄茶、黑茶、白茶、红茶、青茶。

中国饮茶习俗和制茶史的演变


茶,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都是意义非常的饮料。茶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尤物,但早在5000年前的神农时代,我们的老祖宗就发现和利用它,最初茶叶并不是饮品而是被作为药,之后是如何成为茶的呢?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我国制茶饮茶的演变。

最初茶叶并是被作为药用的、以后又做成茶菜、茶粥当作食物。把茶叶当作饮品,大约始于秦汉时期。

茶叶在中国的第一次普及推广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竹林风流的年代,人们多好酒,把酒当作饮料喝。那时普遍饮用的“六清”,其实都是酒制品。

我国制茶饮茶的演变

唐代是中国普及推广饮茶的高潮时期,此期间茶叶产区扩大,产量激增。茶之有税,便始于唐。宋代茶叶仍制作成团饼,只是品饮时改唐代煮茶法为点茶法,茶叶产业进一步发展,朝廷实行茶叶专卖制度。明代的饮茶被誉为“开千古茗饮之宗”。茶叶不再经蒸、捣、拍、压,制成团饼,也不再烦琐地炙、碾、罗筛,将末茶煮或冲点成茶汤。明代的全叶散茶,加工省略,又保持茶叶的自然本色。而随之出现的撮泡法,简便异常,天趣悉备。这为中国人饮茶又一次大普及提供了非常良好的物质条件。饮茶更广泛地融进了中国的日常生活。

明代被誉为“开千古茗饮之宗”。太祖朱元璋下诏“罢造龙团,惟采芽茶以进”。散茶饮用的流行,推动了制茶技术的进步,炒青法较蒸青法更有利于激发茶的真香真味和保持茶的自然本色,因此以涤盏、投茶、注汤、品茶为形式的散茶撮泡法应运而生,奠定了此后600多年来中国人的饮茶方式。散茶撮泡法虽比煎茶、点茶要简化快捷,但要泡好一杯茶还是讲究技艺的。特别是清代以后,绿茶加工已具备条、扁、圆、片、尖五种形态,茶叶由单一的绿茶进入了白茶、青茶、黄茶、红茶和黑茶等多茶类时代,进一步丰富了茶叶的泡饮技法,“色、香、味、形”成为追求茶叶撮泡技艺的最高境界。

在茶叶制作与饮用的两千多年间,经历了晒青做饼、混煮羹饮,蒸青制饼、煮茶清饮,饼散并用、冲点汤饮,炒青散茶、撮泡清饮等四个主要演变阶段。茶叶制作工艺与品饮方式的不断变革与创新,传承积累了制茶与饮茶技能,促进了茶叶物质文化的发展。

茶馆茶坊虽始于唐宋,但在全国城乡的兴盛还在明清,并形成富有民族特色的茶馆文化。明清两代还是茶叶加工技术发展的重要时期。散茶起初只绿茶一类,而后才有黄茶、黑茶、花茶,而红茶,乌龙茶则晚至清代才有。

关于我国制茶饮茶的演变,就是以上介绍这样。我国是现在世界上茶叶的种类最多最齐全的国家,除了有不发酵的绿茶、轻微发酵的白茶、半发酵的乌龙茶、全发酵的红茶、后发酵的普洱茶和再加工的花茶外,还有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制作的袋泡茶、超细末茶和多种瓶装、罐装的茶饮料。茶菜和茶食品更是品目丰富,美不胜收。

古韵悠久的制茶史


中国制茶历史悠久,自发现野生茶树,从生煮羹饮,到饼茶散茶,从绿茶到多茶类,从手工操作到机械化制茶,期间经历了复杂的变革。各种茶类的品质特征形成,除了茶树品种和鲜叶原料的影响外,加工条件和制造方法是重要的决定因素。本文就制茶历史做简单介绍。

(一)从生煮羹饮到晒干收藏

茶之为用,最早从咀嚼茶树的鲜叶开始,发展到生煮羹饮。生煮者,类似现代的煮菜汤。如云南基诺族至今仍有吃凉拌茶习俗,鲜叶揉碎放碗中,加入少许黄果叶,大蒜,辣椒和盐等作配料,再加入泉水拌匀;茶作羹饮,有《晋书》记吴人采茶煮之,曰茗粥,甚至到了唐代,仍有吃茗粥的习惯。三国时,魏朝已出现了茶叶的简单加工,采来的叶子先做成饼,晒干或烘干,这是制茶工艺的萌芽。

(二)从蒸青造形到龙团凤饼

初步加工的饼茶仍有很浓的青草味,经反复实践,发明了蒸青制茶。即将茶的鲜叶蒸后碎制,饼茶穿孔,贯串烘干,去其青气。但仍苦涩味,于是又通过洗涤鲜叶,蒸青压榨,去汁制饼,使茶叶苦涩味大大降低。

自唐至宋,贡茶兴起,成立了贡茶院,即制茶厂,组织官员研究制茶技术,从而促使茶叶生产不断改革。唐代蒸青作饼已经逐渐完善,陆羽《茶经.之造》记述: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即此时完整的蒸青茶饼制作工序为:蒸茶、解块、捣茶、装模、拍压、出模、列茶晾干、穿孔、烘焙、成穿、封茶。

宋代,制茶技术发展很快。新品不断涌现。北宋年间,做成团片状的龙凤团茶盛行。宋代《宣和北苑贡茶录》记述宋太平兴国初,特置龙凤模,遣使即北苑造团茶,以别庶饮,龙凤茶盖始于此。

龙凤团茶的制造工艺,据宋代赵汝励《北苑别录》记述,有六道工序:蒸茶、榨茶、研茶、造茶、过黄、烘茶。茶芽采回后,先浸泡水中,挑选匀整芽叶进行蒸青,蒸后冷水清洗,然后小榨去水,大榨去茶汁,去汁后置瓦盆内兑水研细,再入龙凤模压饼、烘干。

龙凤团茶的工序中,冷水快冲可保持绿色,提高了茶叶质量,而水浸和榨汁的做法,由于夺走真味,使茶香极大损失,且整个制作过程耗时费工,这些均促使了蒸青散茶的出现。

(三)从团饼茶到散叶茶

在蒸青团茶的生产中,为了改善苦味难除、香味不正的缺点,逐渐采取蒸后不揉不压,直接烘干的做法,将蒸青团茶改造为蒸青散茶,保持茶的香味,同时还出现了对散茶的鉴赏方法和品质要求。

这种改革出现在宋代。《宋史.食货志》载:茶有两类,曰片茶,曰散茶,片茶即饼茶。元代王桢在《农书.卷十.百谷谱》中,对当时制蒸青散茶工序有详细记载采讫,一甑微蒸,生熟得所。蒸已,用筐箔薄摊,乘湿揉之,入焙,匀布火,烘令干,勿使焦。

由宋至元,饼茶、龙凤团茶和散茶同时并存,到了明代,由于明太祖朱元璋于1391年下诏,废龙团兴散茶。使得蒸青散茶大为盛行。

(四)从蒸青到炒青

相比于饼茶和团茶,茶叶的香味在蒸青散茶得到了更好的保留,然而,使用蒸青方法,依然存在香味不够浓郁的缺点。于是出现了利用干热发挥茶叶优良香气的炒青技术。炒青绿茶自唐代已始而有之。唐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中言道:山僧后檐茶数丛斯须炒成满室香,又有自摘至煎俄顷余之句,说明嫩叶经过炒制而满室生香,有炒制时间不常,这是至今发现的关于炒青绿茶最早的文字记载。经唐、宋、元代的进一步发展,炒青茶逐渐增多,到了明代,炒青制法日趋完善,在《茶录》、《茶疏》、《茶解》中均有详细记载。其制法大体为:高温杀青、揉捻、复炒、烘焙至干,这种工艺与现代炒青绿茶制法非常相似,参看附录中绿茶制造工艺。

(五)从绿茶发展至其它茶类

在制茶的过程中,由于注重确保茶叶香气和滋味的探讨,通过不同加工方法,从不发酵、半发酵到全发酵一系列不同发酵程序所引起茶叶内质的变化,探索到了一些规律,从而使茶叶从鲜叶到原料,通过不同的制造工艺,制成各类色、香、味、形品质特征不同的六大茶类,即绿茶、黄茶、黑茶、白茶、红茶、青茶。

茶叶进化史简介


《茶经》上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自神农尝百草发现茶叶以后,茶叶就成了中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经过了5000年的沉淀,关于茶的记忆已经深深地根植于中国人的基因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不可复制的文化。

因为茶叶有消炎解毒的功效,所以在春秋之前,我们的祖先只是将茶叶作为药用。到了秦汉时代,人们开始用茶做菜,主要是将茶煮成汤羹来食用,这就是最早的“茶食”。不过那时人们做“茶食”,还是取用茶消炎解毒的功能。

到了汉朝,由于经济、文化的兴盛,茶作为四川特产进贡到京都长安、洛阳;同时,茶叶也从四川传播到了长江中下游地区,于是饮茶之风慢慢在全国范围内形成。西晋末年,五胡乱华,晋朝南迁,中原士族也纷纷跟着南迁,财力雄厚的士族在江南地区扎根,大大发展了江南地区的经济,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茶叶文化的发展。这时的茶叶饮用方法还是以加各种调料进行烹煮为主,但是清饮茶叶的饮茶形式开始流行。

到了唐朝,随着全国茶叶产量的大幅增加,茶叶进一步向普通百姓的生活靠近,当时人们用蒸青法把茶叶加工成饼状,这样不但便于携带和流通,而且茶叶的口感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唐朝对茶文化最大的贡献之一就是茶圣陆羽所著的《茶经》,这是中国第一部茶书,也是当时最权威的一部茶书,它的出现为后世茶文化的发展奠定了无比坚实的基础。

宋朝的饮茶之风日盛,茶叶成为百姓“开门七件事”之一。而且这时候,已经出现了蒸青的散茶,虽然散茶还不是当时社会的主流。到了明朝,农民出身的朱元璋认为制作“团茶”太过劳民伤财,于是下诏:“罢造龙团,惟采芽茶以进。”至此,散茶正式成为社会主流,人们不再将茶叶制作成茶饼,而是直接在壶或盏中沏泡散茶,中国人的泡茶、饮茶方式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这时的散茶多是绿茶。

清朝,由于清室皇族对茶文化的推崇,使得中国的茶文化走向了鼎盛。虽然慈禧太后对劳民伤财的茶膏情有独钟,但还是改变不了散茶的主流地位。在这一时期,茶叶正式形成了六大茶系,即我们常说的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而绿茶是六大茶系中产量最大的一种。

重庆种茶和制茶史追溯


在重庆,茶树种植和制茶历史要追溯到唐宋时期。制茶工艺流程沿袭传统方法。民间曾流行喝花茶,并出现茶客自制花茶现象。民国期间,其茶馆数量曾一度超过以休闲闻名的成都。

巴渝花茶闻名遐迩

重庆种植茶树和制茶的历史悠久,唐、宋年间,茶叶、烟叶等经济作物已在本埠普遍种植。宋熙宁十年(1077年)合川的水南茶就与峨眉的白芽茶、雅安的蒙顶茶齐名。

元代末期,明玉珍割据重庆,建立大夏政权。其儿子明升继承帝位,用烘焙法熏制以大足县香菲亭海棠花、武隆县雪锦茶为辅料的花茶,闻名遐迩。明代人孔迩在《云蕉馆纪谈》中记载道:(明)升在重庆,取涪江青嘛石为茶磨,令宫人以武隆雪锦茶碾之,焙以大足县香菲亭海棠花,味倍于常。这就告诉我们,至少在元末,巴渝之地花茶已见流行。

花茶尚未商品化之前,嗜茶成瘾的茶客往往自己动手薰制。如明代书画家徐渭,撰文泼墨之余自制花茶。他的方法是,取梅、兰、桂、菊、茉莉、玫瑰、蔷薇之属,杂入茗中,盛锡瓶内,隔水煮之,一沸即起。从明朝中叶起,巴渝地区的茶叶开始销往长江中下游,并出口国外。

到了清代,重庆人喜用兰惠、茉莉、玫瑰自己制作花茶。老前辈用生石灰一块,研碎放在瓷坛底,上面铺两层竹纸,将采下的花朵摊在竹纸上,然后封口。石灰能将花中的水分吸干,易于存放且香味不减。喝茶时,将花与茶叶放在盏内一块冲饮。

提到种植茶树,《华阳国志》卷一《巴志》载:其果实之珍者:树有荔枝,蔓有辛蒟,园有芳蒻、香茗、给客橙、葵。香茗即烘焙之茶。这是文献关于人工种植茶树的最早记载,足证焙茶之法始创于巴渝。早在巴国时期,茶叶已成为巴王征收的纳贡之物。

重庆茶业迅猛发展

1940年,迁渝的中国茶叶公司垄断了全国茶叶产销,处于鼎盛期。内战爆发至解放前夕,制茶业萎缩。解放后,国家投资兴建了一批茶厂,茶叶生产和制茶业迅猛发展。

1951年,重庆茶厂建成投产,产品有红茶、绿茶、花茶、沱茶、普洱茶、边销康砖茶等。1952年,在永川建成新胜茶场,主打产品精制红碎茶,采用云南大叶茶和本地鲜叶为原料,茶汤红艳,滋味鲜爽。精制绿茶色泽绿润,香气清高。精制边茶砖端正完整,深受少数民族喜爱。

之后,江津外贸花生茶叶厂、巴县二圣茶厂、綦江县茶叶公司茶厂、巴县羊鹿乡红茶厂、新发联合茶厂、华蓥茶厂、西山茶场、九锅菁茶场、巴岳茶场、青峰茶场等陆续建成,80年代年产量已达9000多吨,超过旧中国全国茶叶产量。荣昌是茶叶原料生产基地,居全市之首。

重庆直辖以来,万州、涪陵、黔江地区的茶厂也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形成了专业化、区域化、商品生产化。毛峰、银芽、碧萝春、珠兰花茶等品种脱颖而出,争春斗艳。但凡去区县作客,主人家送的土特产,少不得有当地的茶叶。

本埠制茶业沿用传统方法,其工艺流程大致为:鲜叶摊青、杀青、揉捻、干燥、烘培、筛选、复香、成品。紧压茶采用炊蒸压篓法制成,并不是传说中的茶工用屁股坐在上面挤压而成的。其程序是将毛茶分筛,挑拣、拼配后进行炊蒸,然后置茶篓中压实,让其自然发酵而成。有名的峨嵋牌沱茶,以及销往边远地区的民族团结牌砖茶,就是紧压茶系列。精制红碎茶是重庆出口创汇的主要产品,属于红茶系列,至少要经过六道工序:选料、萎凋、揉切、发酵、干燥、精制。

茶馆遍及茶香诱人

重庆制茶业的发达,离不开茶客的拥趸。

重庆人爱喝茶,民间流行的谚语道:开门七件事,油盐柴米酱醋茶。把茶和油盐柴米相提并论。重庆茶馆遍布大街小巷,据1947年3月《新民报》统计多达2659家,平均每条街巷有8家茶馆,一时超过了以休闲闻名的成都。

重庆老茶馆卖的茶主要是花茶、沱茶两大类,绿茶、红茶是抗战时因适应下江人口味而逐渐风行的。花茶被称为香片,以成都茉莉花茶为主,珠兰花、栀子花和玉兰花茶等,则常备而未用或很少用。沱茶主要是云南下关、昭通一带所产。重庆人偏爱沱茶,只因它茶性温热,尽可开怀畅饮也不至于受起夜之苦也。沱茶另一特点是经得泡,下午晚上还可以接着喝,汤色依旧酽然。至于价格昂贵的龙井、大红袍、铁观音、蔷薇等品种,只有极少数的大中型茶馆才备有。春天本地茶叶上市,茶馆要写出春茶上市的红字条,提醒老茶客惠顾。

本埠早年的老茶客,早上起来头不梳脸不洗,便直奔茶馆泡茶,喝过一两开,才将就老虎灶的热水洗脸,招呼门外的小贩送烧饼、油条来当早餐。瘾大的茶客,嫌店中茶叶份量少,自带一撮来冲泡,于是大半碗都是茶叶,茶水只冒出拇指高。文化大革命物资匮乏,买茶叶也要凭票,每月的定量喝完了怎么办?有办法。那就是将泡过的茶叶积攒起来,晾干待用,缺货时便拿它顶缸。善哉善哉。

茶史部中国茶叶大辞典茶史部


History of China Tea茶(1)〔Tea(1)〕茶树。是以叶用为主的多年生常绿植物。在现代植物学分类中,茶树属山茶科山茶属植物,属下分类未定。中国多采用张宏达分类。可以泛指芽叶可制茶饮用的各种茶树。在张宏达分类中,包括茶亚属或茶组下茶系植物;也可特指茶系下的茶种植物〔Camellia sinensis(L.) O.Kuntze〕。有乔木、半乔木、灌木三种类型。秋季开白花,具有喜温暖、湿润,喜酸性土壤的生长特点。中唐之前谓“荼”。西汉司马相如《凡将篇》谓“诧”,杨雄《方言》谓“”,东汉《说文解字》谓“茗”,三国魏张揖《埤仓》谓“”,《杂字》谓“”,并有“葭萌”、“诧”等称。唐代陆羽《茶经》:“其名一曰茶,二曰,三曰,四曰茗,五曰。”中唐时“荼”字衍生为“茶”。陆羽《茶经·一之源》:“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榈,蒂如丁香,根如胡桃。”中国茶的外传,主要依靠中外文化交流和贸易。唐代时茶传往日本、朝鲜等地,后又从南方海路传往印度、锡兰(今斯里兰卡)和欧洲各国,并进一步传向美洲大陆。北方由陆路传往俄国、波斯等地。现世界各国语言中“茶”词的读音,大多源于中国福建厦门及广东方言的译音。茶产品或制品。茶树芽叶及由其制成的饮料。如茶叶(茶)、茶水。传说以茶为饮料,始于神农时代,兴于唐,盛于宋,今已成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另两个是咖啡和可可)。

茶学〔Theaology〕园艺学的分支学科。研究茶树的栽培、繁育、制茶,茶叶质量及其审评、检验方法,茶叶销售、流通学等经济活动以及茶文化。公元8世纪,唐代陆羽撰写了世界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创建了古代茶学。此后经宋、元两代,茶区扩大,建茶崛起,茶业重心南移,历史上不产茶的福建成为贡茶的主要产地;团饼茶制作技术日臻完善,并出现了末茶和散茶;饮茶艺术日益完善与精美,由上层社会逐渐普及于民间。由于团饼茶制作工序繁琐,“重劳民力”,明代朱元璋下令“罢造龙团”,由此促进了散茶的兴起。明清时代,制茶技术全面发展,始形成红、绿、青、黑、白、黄六大茶类。名茶制作技术高度发展,已有近百种名茶出现。传统的种茶、制茶技术成熟,茶叶成为大宗出口商品,销至世界各地。明、清两代,茶学科技著作已有六十余种。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现代科技的进步促进了茶叶科学和茶叶生产的发展,为现代茶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940年迁至重庆的上海复旦大学在农艺系内建立茶学专业组,标志着中国茶学学科的建立。20世纪50年代,经全国农林院校院系调整后,相继在安徽、浙江和湖南等高等农林院校建立茶学专业,并在主产茶省建立一批专业研究机构,加速了中国茶学的发展进程,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茶树栽培、茶树遗传育种、茶树生理生态、茶树保护、茶叶加工、茶叶机械、茶叶生物化学、茶叶综合利用、茶业经济贸易、茶与人体健康以及茶文化等分支学科。20世纪90年代茶学已发展成一门以农学为基础,并包含食品学、经济贸易学和社会学,涉及农、工、商、文的综合性交叉独立学科。包括茶树生物学、茶叶生物化学、茶树病虫害防治、制茶技术、茶业机械等分支,以及茶业经济、茶文化等与社会科学交叉的领域。由于茶叶已成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茶文化又有悠久的历史及丰富的内涵,茶学近年来已获得长足进展。

茶叶(1)〔Tea(1)〕参见“茶”。茶业名物茶的名号苦荼〔Kutu〕亦作“苦”。古代蜀人茶的方言。《尔雅·释木·》:“,苦荼。”郭璞注:“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今呼早采者为荼,晚取者为茗,一名,蜀人名之苦荼。”陆羽《茶经·七之事》引华佗《食论》:“苦荼久食益意思。”苦〔Kutu〕即“苦荼”。

〔Jia〕茶的别称。参见“茶”、“苦荼”。

荼〔Tu〕“茶”的假借字或古体字。清代郝懿竹《尔雅义疏》:“诸书说茶处,其字仍作荼,至唐陆羽著《茶经》,始减一画作茶。”清代顾炎武《唐韵正》:“荼之荼与苦菜之荼,本是一字。古时未分麻韵,荼字亦只读为徒。……梁以下始有今音,又妄减一画为‘茶’字。”《说文解字》:“荼,苦茶也。从,余声,同都切。”北宋徐铉等校曰:“此即今之茶字。”早采的茶叶。

茗〔Ming〕茶芽。《说文解字·部》:“茗,荼芽也。从草名声,莫迥切。”晚收的茶叶。晋代郭璞《尔雅·释木·》注:“今呼早采者为荼,晚取者为茗。”茶的别称。参见“茶”。茶的嫩叶。《魏王花木志》:“茶,叶似栀子,可煮为饮,其老叶谓之,嫩叶谓之茗。”

〔She〕茶的别称。古蜀西南方言。陆羽《茶经·一之源》:“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其名一曰茶,二曰,三曰,四曰茗,五曰。”又《茶经·七之事》引杨雄《方言》:“蜀西南人谓茶曰。”

〔Chuan〕茶的别称,常与茶或茗合称。参见“茶”。唐代陆德明《经典释文·尔雅音义》:“,尺兖反。、、茗,其实一也。张揖杂字云:茗之别名也。”老的茶叶。《太平御览》引《魏王花木志》:茶,叶似栀子,可煮为饮,“其老叶谓之,嫩叶谓之茗”。

茶〔Chachuan〕复合茶名。晋代陈寿《三国志·吴书·韦曜传》:“密赐茶以当酒。”左思《娇女诗》:“心为茶剧,吹嘘对鼎。

茶史:中国饮茶历史简述


中国历史上有很长的饮茶纪录,已经无法确切地查明到底是在什么年代了,但是大致的时代是有说法的。并且也可以找到证据显示,确实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饮茶的习惯是从中国传过去的。所以,很多人认为饮茶就是中国人首创的,世界上其他地方的饮茶习惯、种植茶叶的习惯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中国传过去的。

但是也有人能够找到证据指出,饮茶的习惯不仅仅是中国人发明的,在世界上的其他一些地方也是饮茶的发明地,例如印度、非洲等。1823年,一个英国侵略军的少校在印度发现了野生的大茶树,从而有人开始认定茶的发源地在印度,至少是也在印度。中国当然也有野生大茶树的记载,都集中在西南地区,记载中也包含了甘肃、湖南的个别地区。茶树是一种很古老的双子叶植物,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在国内,也有关于茶树的最早原产地的争论,有好几种说法。今人不少人认定在云南,有一学者在认真研究考证以后断言,云南的西双版纳是茶树的原产地。人工栽培茶树的最早文字记载始于西汉的蒙山茶。这在《四川通志》中有载。

其实到底在哪里现在对我们饮茶者来说并不重要。也许具有文化意义。我们可以先来看看学术界的一些说法:

饮茶的发源时间:

1.神农时期:唐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与农业、与植物相关的事物起源最终都归结于神农氏。归到这里以后就再也不能向上推了。也正因为如此,神农才成为农之神。

2.西周时期: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这一记载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纣时,巴国就已经以茶与其他珍贵产品纳贡与周武王了。《华阳国志》中还记载,那时并且就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园了。

3.秦汉时期:西汉。王褒《僮约》:烹荼尽具,武阳买荼,经考该荼即今茶。近年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中,发现陪葬清册中有一笥和一笥竹简文和木刻文,经查证即槚的异体字,说明当时湖南饮茶颇广。

我们现在还饮用着与很古老的祖先如姜太公之流相同的饮料,确实是很使人心潮澎湃的事情。能够给我们很多的遐想。

饮茶发源的地点考证:

对这一点的探求往往集中在茶树的发源地的研究上来。关于茶树的发源地,有这么几种说法:

1.西南说:我国西南部是茶树的原产地和茶叶发源地。这一说法所指的范围很大,所以正确性就较高了。

2.四川说:清顾炎武《日知录》:自秦人取蜀以后,始有茗饮之事。言下之意,秦人入蜀前,今四川一带已知饮茶。其实四川就在西南,四川说成立,那么西南说就成立了。四川说要比西南说精密一些,但是正确的风险性会大些。

3.云南说:认为云南的西双版纳一代是茶树的发源地,这一带是植物的王国,有原生的茶树种类存在完全是可能的,但是这一说法具有人文方面的风险,因为茶树是可以原生的,而茶则是活化劳动的成果。

4.川东鄂西说:陆羽《茶经》: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巴山峡川即今川东鄂西。该地有如此出众的茶树,是否就有人将其利用成为了茶叶,没有见到证据。

5.江浙说:最近有人提出始于以河姆渡文化为代表的古越族文化。江浙一带目前是我国茶叶行业最为发达的地区,历史若能够在此生根,倒是很有意义的话题。其实我认为在远古时期肯定不只一个地方有自然起源的茶树存在。有茶树的地方也不一定就能够发展出饮茶的习俗来。前面说到茶是神农发明的,那么它在哪一带活动?如果我们求得茶树原生地与神农活动地的交集,也许就有答案了,至少是缩小了答案的值域。

发明饮茶的方式:

人类是怎样发明饮茶习惯的?或者说茶是怎样起源的?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始终是茶学的一个基本问题。因为做为任何一个茶学学者或茶学工作者,如果连茶是怎样来的都不能解释的话,那就太不够了。而现在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有多种答案:

1.祭品说:这一说法认为茶与一些其他的植物最早是做为祭品用的,后来有人偿食之发现食而无害,便由祭品,而菜食,而药用,最终成为饮料。

2.药物说:这一说法认为茶最初是作为药用进入人类社会的。《神农百草经》中写到: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3.食物说:古者民茹草饮水,民以食为天,食在先符合人类社会的进化规律。

4.同步说:最初利用茶的方式方法,可能是作为口嚼的食料,也可能作为烤煮的食物,同时也逐渐为药料饮用。这几种方式的比较和积累最终就发展成为饮茶是最好的方式。

以上这几种说法中最无用的就是第四种,它把前面的三种说法加在一起,就成为了自己万无一失的解释了。也许这种解释就是最恰当的了。

现在我们可以论证茶在中国被很早就有认识和利用,也很早就有茶树的种植和茶叶的采制。但是也可以考证,茶在社会中各阶层被广泛普及品饮,大致还是在唐代陆羽的《茶经》传世以后。所以宋代有诗云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也就是说,茶发明以后,有一千年以上的时间并不为大众所熟知。

中国的制茶历史


中国制茶历史悠久,自发现野生茶树,从生煮羹饮,到饼茶散茶,从绿茶到多茶类,从手工操作到机械化制茶,期间经历了复杂的变革。各种茶类的品质特征形成,除了茶树品种和鲜叶原料的影响外,加工条件和制造方法是重要的决定因素。本文就制茶历史做简单介绍。

(一)从生煮羹饮到晒干收藏

茶之为用,最早从咀嚼茶树的鲜叶开始,发展到生煮羹饮。生煮者,类似现代的煮菜汤。如云南基诺族至今仍有吃凉拌茶习俗,鲜叶揉碎放碗中,加入少许黄果叶,大蒜,辣椒和盐等作配料,再加入泉水拌匀;茶作羹饮,有《晋书》记吴人采茶煮之,曰茗粥,甚至到了唐代,仍有吃茗粥的习惯。三国时,魏朝已出现了茶叶的简单加工,采来的叶子先做成饼,晒干或烘干,这是制茶工艺的萌芽。

(二)从蒸青造形到龙团凤饼

初步加工的饼茶仍有很浓的青草味,经反复实践,发明了蒸青制茶。即将茶的鲜叶蒸后碎制,饼茶穿孔,贯串烘干,去其青气。但仍苦涩味,于是又通过洗涤鲜叶,蒸青压榨,去汁制饼,使茶叶苦涩味大大降低。

自唐至宋,贡茶兴起,成立了贡茶院,即制茶厂,组织官员研究制茶技术,从而促使茶叶生产不断改革。唐代蒸青作饼已经逐渐完善,陆羽《茶经之造》记述: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即此时完整的蒸青茶饼制作工序为:蒸茶、解块、捣茶、装模、拍压、出模、列茶晾干、穿孔、烘焙、成穿、封茶。

宋代,制茶技术发展很快。新品不断涌现。北宋年间,做成团片状的龙凤团茶盛行。宋代《宣和北苑贡茶录》记述宋太平兴国初,特置龙凤模,遣使即北苑造团茶,以别庶饮,龙凤茶盖始于此。龙凤团茶的制造工艺,据宋代赵汝励《北苑别录》记述,有六道工序:蒸茶、榨茶、研茶、造茶、过黄、烘茶。茶芽采回后,先浸泡水中,挑选匀整芽叶进行蒸青,蒸后冷水清洗,然后小榨去水,大榨去茶汁,去汁后置瓦盆内兑水研细,再入龙凤模压饼、烘干。龙凤团茶的工序中,冷水快冲可保持绿色,提高了茶叶质量,而水浸和榨汁的做法,由于夺走真味,使茶香极大损失,且整个制作过程耗时费工,这些均促使了蒸青散茶的出现。

(三)从团饼茶到散叶茶

在蒸青团茶的生产中,为了改善苦味难除、香味不正的缺点,逐渐采取蒸后不揉不压,直接烘干的做法,将蒸青团茶改造为蒸青散茶,保持茶的香味,同时还出现了对散茶的鉴赏方法和品质要求。这种改革出现在宋代。《宋史食货志》载:茶有两类,曰片茶,曰散茶,片茶即饼茶。元代王桢在《农书卷十百谷谱》中,对当时制蒸青散茶工序有详细记载采讫,一甑微蒸,生熟得所。蒸已,用筐箔薄摊,乘湿揉之,入焙,匀布火,烘令干,勿使焦。由宋至元,饼茶、龙凤团茶和散茶同时并存,到了明代,由于明太祖朱元璋于1391年下诏,废龙团兴散茶。使得蒸青散茶大为盛行。

(四)从蒸青到炒青

相比于饼茶和团茶,茶叶的香味在蒸青散茶得到了更好的保留,然而,使用蒸青方法,依然存在香味不够浓郁的缺点。于是出现了利用干热发挥茶叶优良香气的炒青技术。炒青绿茶自唐代已始而有之。唐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中言道:山僧后檐茶数丛斯须炒成满室香,又有自摘至煎俄顷余之句,说明嫩叶经过炒制而满室生香,有炒制时间不常,这是至今发现的关于炒青绿茶最早的文字记载。经唐、宋、元代的进一步发展,炒青茶逐渐增多,到了明代,炒青制法日趋完善,在《茶录》、《茶疏》、《茶解》中均有详细记载。其制法大体为:高温杀青、揉捻、复炒、烘焙至干,这种工艺与现代炒青绿茶制法非常相似,参看附录中绿茶制造工艺。

(五)从绿茶发展至其它茶类

在制茶的过程中,由于注重确保茶叶香气和滋味的探讨,通过不同加工方法,从不发酵、半发酵到全发酵一系列不同发酵程序所引起茶叶内质的变化,探索到了一些规律,从而使茶叶从鲜叶到原料,通过不同的制造工艺,制成各类色、香、味、形品质特征不同的六大茶类,即绿茶、黄茶、黑茶、白茶、红茶、青茶。

(1)黄茶的产生

绿茶的基本工艺是杀青、揉捻、干燥,当绿茶炒制工艺掌握不当,如炒青杀青温度低,蒸青杀青时间长,或杀青后未及时摊凉及时揉捻,或揉捻后未及时烘干炒干,堆积过久,使叶子变黄,产生黄叶黄汤,类似后来出现的黄茶。因此,黄茶的产生可能是从绿茶制法不当演变而来。明代许次纾《茶疏》(1597年)记载了这种演变历史。

(2)黑茶的出现

绿茶杀青时叶量过多火温低,使叶色变为近似黑色的深褐绿色,或以绿毛茶堆积后发酵,渥成黑色,这是产生黑茶的过程。黑茶的制造始于明代中叶。明御史陈讲疏记载了黑茶的生产(1524年):商茶低仍,悉征黑茶,产地有限。

(3)白茶的由来和演变

唐、宋时所谓的白茶,是指偶然发现的白叶茶树采摘而成的茶,与后来发展起来的不炒不揉而成的白茶不同。而到了明代,出现了类似现在的白茶。田艺蘅《煮泉小品》记载:茶者以火作者为次,生晒者为上,亦近自然清翠鲜明,尤为可爱。

现代白茶是从宋代绿茶三色细芽、银丝水芽开始逐渐演变而来的。最初是指干茶表面密布白色茸毫、色泽银白的白毫银针,后来经发展又产生了白牡丹、贡眉、寿眉等其它花色。

(4)红茶的产生和发展

红茶起源于十六世纪。在茶叶制造发展过程中,发现日晒代替杀青,揉捻后叶色红变而产生了红茶。最早的红茶生产从福建崇安的小种红茶开始。清代刘靖《片刻余闲集》中记述山之第九曲处有星村镇,为行家萃聚。外有本省邵武、江西广信等处所产之茶,黑色红汤,土名江西乌,皆私售于星村各行。自星村小种红茶出现后,逐渐演变产生了工夫红茶。后20世纪20年代,印度发展将茶叶切碎加工的红碎茶,我国于20世纪50年代也开始试制红碎茶。

(5)青茶的起源

青茶介于绿茶、红茶之间,先绿茶制法,再红茶制法,从而悟出了青茶制法。

青茶的起源,学术界尚有争议,有的推论出现在北宋,有的推定于清咸丰年间,但都认为最早在福建创制。清初王草堂《茶说》:武夷茶...茶采后,以竹筐匀铺,架于风日中,名曰晒青,俟其青色渐收,然后再加炒焙烹出之时,半青半红,青者乃炒色,红者乃焙色也。现福建武夷岩茶的制法仍保留了这种传统工艺的特点。

(六)从素茶到花香茶

茶加香料或香花的做法已有很久的历史。宋代蔡襄《茶录》提到加香料茶茶有真香,而入贡者微以龙脑和膏,欲助其香。南宋已有茉莉花焙茶的记载,施岳《步月.茉莉》词注:茉莉岭表所产古人用此花焙茶。

到了明代,窨花制茶技术日益完善,且可用于制茶的花品种繁多,据《茶谱》记载,有桂花、茉莉、玫瑰、蔷薇、兰蕙、桔花、栀子、木香、梅花九种之多。现代窨制花茶,除了上述花种外,还有白兰、玳瑁、珠兰等。

由于制茶技术不断改革,各类制茶机械相继出现,先是小规模手工作业,接着出现各道工序机械化。除了少数名贵茶仍由手工加工外,绝大多数茶叶的加工均采用了机械化生产。

附:六大茶类的制造工艺简介

(一)绿茶制造工艺

绿茶的加工,简单分为杀青、揉捻和干燥三个步骤,其中关键在于初制的第一道工序,即杀青。鲜叶通过杀青,酶的活性钝化,内含的各种化学成分,基本上是在没有酶影响的条件下,由热力作用进行物理化学变化,从而形成了绿茶的品质特征。

(1)杀青

杀青对绿茶品质起着决定性作用。通过高温,破坏鲜叶中酶的特性,制止多酚类物质氧化,以防止叶子红变;同时蒸发叶内的部分水份,使叶子变软,为揉捻造形创造条件。随着水分的蒸发,鲜叶中具有青草气的低沸点芳香物质挥发消失,从而是茶叶香气得到改善。

除特种茶外,该过程均在杀青机中进行。影响杀青质量的因素有杀青温度、投叶量、杀青机种类、时间、杀青方式等。它们是一个整体,互相牵连制约。

(2)揉捻

揉捻是绿茶塑造外形的一道工序。通过利用外力作用,使叶片揉破变轻,卷转成条,体积缩小,且便于冲泡。同时部分茶汁挤溢附着在叶表面,对提高茶滋味浓度也有重要作用。

制绿茶的揉捻工序有冷揉与热揉之分。所谓冷揉,即杀青叶经过摊凉后揉捻;热揉则是杀青叶不经摊凉而趁热进行的揉捻。嫩叶宜冷揉以保持黄绿明亮之汤色于嫩绿的叶底,老叶宜热揉以利于条索紧结,减少碎末。

目前,除名茶仍用手工操作外,大宗绿茶的揉捻作业已实现机械化。

(3)干燥

干燥的目的,蒸发水分,并整理外形,充分发挥茶香。

干燥方法,有烘干、炒干和晒干三种形式。绿茶的干燥工序,一般先经过烘干,然后再进行炒干。因揉捻后的茶叶,含水量仍很高,如果直接炒干,会在炒干机的锅内很快结成团块,茶汁易粘结锅壁。故此,茶叶先进行烘干,使含水量降低至符合锅炒的要求。

(二)红茶制造工艺

我国红茶包括工夫红茶、红碎茶和小种红茶,其制法大同小异,都有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四个工序。各种红茶的品质特点都是红汤红叶,色香味的形成都有类似的化学变化过程,只是变化的条件、程度上存在差异而已。下文以工夫红茶为例,简介红茶的制造工艺。

(1)萎凋

萎凋是指鲜叶经过一段时间失水,使一定硬脆的梗叶成萎蔫凋谢状况的过程,是红茶初制的第一道工序。经过萎凋,可适当蒸发水分,叶片柔软,韧性增强,便于造形。此外,这一过程和使青草味消失,茶叶清香欲现,是形成红茶香气的重要加工阶段。萎凋方法有自然萎凋和萎凋槽萎凋两种。自然萎凋即将茶叶薄摊在室内或室外阳光不太强处,搁放一定的时间。萎凋槽萎凋是将鲜叶置于通气槽体中,通以热空气,以加速萎凋过程,这是目前普遍使用的萎凋方法。

(2)揉捻

红茶揉捻的目的,与绿茶相同,茶叶在揉捻过程中成形并增进色香味浓度,同时,由于叶细胞被破坏,便于在酶的作用下进行必要的氧化,利于发酵的顺利进行。

(3)发酵

发酵是红茶制作的独特阶段,经过发酵,叶色由绿变红,形成红茶红叶红汤的品质特点。其机理是叶子在揉捻作用下,组织细胞膜结构收到破坏,透性增大,使多酚类物质与氧化酶充分接触,在酶促作用下产生氧化聚合作用,其它化学成分亦相应发生深刻变化,使绿色的茶叶产生红变,形成红茶的色香味品质。目前普遍使用发酵机控制温度和时间进行发酵。发酵适度,嫩叶色泽红匀,老叶红里泛青,青草气消失,具有熟果香。

(4)干燥

干燥是将发酵好的茶坯,采用高温烘焙,迅速蒸发水分,达到保质干度的过程。其目的有三:利用高温迅速钝化酶的活性,停止发酵;蒸发水分,缩小体积,固定外形,保持干度以防霉变;散发大部分低沸点青草气味,激化并保留高沸点芳香物质,获得红茶特有的甜香。

(三)乌龙茶的制作工艺

乌龙茶的制造,其工序概括起来可分为:萎凋、做青、炒青、揉捻、干燥,其中做青是形成乌龙茶特有品质特征的关键工序,是奠定乌龙茶香气和滋味的基础。

(1)萎凋

萎凋即是乌龙茶区所指的凉青、晒青。通过萎凋散发部分水分,提高叶子韧性,便于后续工序进行;同时伴随着失水过程,酶的活性增强,散发部分青草气,利于香气透露。

乌龙茶萎凋的特殊性,区别于红茶制造的萎凋。红茶萎凋不仅失水程度大,而且萎凋、揉捻、发酵工序分开进行,而乌龙茶的萎凋和发酵工序不分开,两者相互配合进行。通过萎凋,以水分的变化,控制叶片内物质适度转化,达到适宜的发酵程度。萎凋方法有四种:凉青(室内自然萎凋)、晒青(日光萎凋)、烘青(加温萎凋)、人控条件萎凋。

(2)做青

做青是乌龙茶制作的重要工序,特殊的香气和绿叶红镶边就是做青中形成的。萎凋后的茶叶置于摇青机中摇动,叶片互相碰撞,擦伤叶缘细胞,从而促进酶促氧化作用。摇动后,叶片由软变硬。再静置一段时间,氧化作用相对减缓,使叶柄叶脉中的水分慢慢扩散至叶片,此时鲜叶又逐渐膨胀,恢复弹性,叶子变软。经过如此有规律的熟悉动与静的过程,茶叶发生了一系列生物化学变化。叶缘细胞的破坏,发生轻度氧化,叶片边缘呈现红色。叶片中央部分,叶色由暗绿转变为黄绿,即所谓的绿叶红镶边;同时水分的蒸发和运转,有利于香气、滋味的发展。

(3)炒青

乌龙茶的内质已在做青阶段基本形成,炒青是承上启下的转折工序,它象绿茶的杀青一样,主要是抑制鲜叶中的酶的活性,控制氧化进程,防止叶子继续红变,固定做青形成的品质。其次,是低沸点青草气挥发和转化,形成馥郁的茶香。同时通过湿热作用破坏部分叶绿素,使叶片黄绿而亮。此外,还可挥发一部分水分,使叶子柔软,便于揉捻。

(4)揉捻

其作用同于绿茶

(5)干燥

干燥可抑制酶性氧化,蒸发水分和软化叶子,并起热化作用,消除苦涩味,促进滋味醇厚。

(四)白茶制造工艺

白茶是我国特产,主产于福建省。白茶的干茶表面密布白色茸毫,其品质特征的形成,一是采摘多毫的幼嫩芽叶制成,二是制法上采取不炒不揉的晾晒烘干工艺。

目前白茶种类不多,有芽茶(白毫银针)、叶茶(如贡眉)之分,制作工艺简单。

白毫银针制作工序为:茶芽、萎凋、烘焙、筛拣、复火、装箱。

白牡丹、贡眉工艺为:鲜叶、萎凋、烘焙(或阴干)、拣剔(或筛拣)、复火、装箱。

(五)黄茶制作工艺

黄茶的品质特点是黄汤黄叶,制法特点主要是闷黄过程,利用高温杀青破坏酶的活性,其后多酚物质的氧化作用则是由于湿热作用引起,并产生一些有色物质。变色程度较轻的,是黄茶,程度重的,则形成了黑茶。

其典型工艺流程是杀青、闷黄、干燥,揉捻不是黄茶必不可少的工艺。

(1)杀青

黄茶通过杀青,以破坏酶的活性,蒸发一部分水分,散发青草气,对香味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2)闷黄

闷黄是黄茶类制造工艺的特点,是形成黄色黄汤的关键工序。从杀青到干燥结束,都可以为茶叶的黄变创造适当的湿热工艺条件,但作为一个制茶工序,有的茶在杀青后闷黄,有的则在毛火后闷黄,有的闷炒交替进行。针对不同茶叶品质,方法不一,但殊途同归,都是为了形成良好的黄色黄汤品质特征。

影响闷黄的因素主要有茶叶的含水量和叶温。含水量多,叶问愈高,则湿热条件下的黄变过程也愈快。

(3)干燥

黄茶的干燥一般分几次进行,温度也比其它茶类偏低。

(六)黑茶的制造工艺

黑茶的制造工艺为杀青、揉捻、渥堆、干燥。其中渥堆是黑茶制造的特有工序,也是形成黑茶品质的关键工序。

(1)杀青

由于黑茶采摘的叶子粗老,含水量低,需高温快炒,翻动快匀,呈暗绿色即可。

(2)揉捻

杀青叶出锅后,立即趁热揉捻,易于塑造良好外形。揉捻方法与一般红、绿茶相同。

(3)渥堆

揉捻后的叶子,堆方在篾垫上,厚15~25厘米,上盖湿布,并加盖物,以保湿保温,进行渥堆过程。渥堆进行中,应根据堆温变化,适时翻动1~2次。

关于渥堆的化学变化实质,目前尚未有定论,目前茶学界有酶促作用、微生物作用和湿热作用三种学说,但一般认为起主要作用的是水热作用,与黄茶的闷黄过程类似。

(4)干燥

有烘焙法、晒干法,以固定品质,防止变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