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溪村:茶乡水韵古味浓

发布时间 : 2022-01-23
茶韵红茶 普洱茶的水味

茶韵红茶。

临溪村地处名山区东面,毗邻成都市蒲江县。该村地处茅河场镇,公共设施相对完善,产业主要以茶叶种植、畜禽养殖、花卉苗木、乡村旅游为主,2014年人均纯收入达12800元。

抓住灾后重建机遇,按照“业兴、家富、人和、村美”总体要求,临溪村坚持以科学规划为龙头、农旅统筹为方向、产业发展和设施建设为手段、助农增收和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为目标,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与灾后新村聚集点建设、农村旧村落改造提升、传统村庄院落民居保护有机融合起来,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整体推进新型村庄、前庭后院、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综合配套建设,着力打造一个具有地域特色、民俗文化的乡村旅游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幸福美丽新家园。

临溪新村是“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重建新村聚居点,该新村选址在临溪村六组,位于临溪村与茅河场镇结合部,新村规划设计理念与古镇旅游目标相结合,纳入茅河AAAA级水韵茶乡古镇进行打造建设。

新村内基础设施纳入茅河乡旅游示范镇建设项目,共投资1000余万元,修建内容包括旅游标识、道路、停车场、木平台、亭子、水渠、叠水瀑布、公共卫生间以及景观绿化等,所有工程将于今年3月20日前全部完工。目前该新村水、电、气已实现全通,沟渠和部分水景观基本完工,道路基础建成,满足住户入住条件。

临溪枫香林新村建成后将有效带动茅河场镇的发展,拓宽茅河场镇空间,聚集场镇人气、商气和财气,形成“山水林田路、医教文体广”综合配套齐全的新型社区化新村,同时将带动茅河场镇公共服务的进一步提升,为茅河乡AAAA级“茶乡水韵”旅游古镇的打造提供有力载体,是茅河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节点。

精选阅读

茶浓酽,水清浅


欢迎来到本网站,下面为您提供的是《茶浓酽,水清浅》内容,感谢阅读!

对于茶,什么样的滋味才是刚刚好呢?一点点的由浓变淡,一点点的由深到浅,一点点的由苦到甜,一点点的由顺到滑……

茶的滋味可以重来,变的只是心情而已。怀着各样的心绪从茶里找到对岁月的回想,那年那月那茶还有那人。

张爱玲说:时光易老,莫等待。

可是,茶的好滋味只有慢慢等才能得到。于岁月而言,茶是例外。

父母家的楼下,有条长长的小路通向停车场,树荫浓密,每到正午刚过,一路的光影婆娑甚是好看。所以,每次回去,故意把车停到很远的地方,为的就是身披光影走完这条小路。

阳台上是父亲晒来泡茶的水,足足三大缸,余下不多的地方安置了茶台。

很久没有跟父母认真的喝喝茶了,看着父亲白皙瘦削的手灵活的摆弄着茶,耳边像是听到了音乐一样。母亲永远是父亲身边最佳的拥趸,每次都会浅笑着赞赏着父亲,然后小小的品上几口。也只有我知道,母亲品的茶不是为了滋味,而是为了爱。从年轻的学生时代追随父亲去了西藏,一呆就是30多年,无怨无悔。在我记忆中,母亲因为身体不好并不多喝茶,而每次父亲泡茶必在身边,而且必喝上一杯赞美一句然后才去忙活别的事,一口茶一分爱,就这样相濡以沫着到了晚年。

午后的天气澄透,斜阳正好,映照着今天的茶汤也格外漂亮。

父亲拿出珍藏多年的老茶,88年老熟普茶砖,茶面红褐油亮,条索粗大,叶片肥厚,中间依稀可见古树金芽,实属难得难遇的好茶。因存放得当,由外到内的陈化都非常好,茶砖已经变得疏松,砖身上压制的“百年古树”已经模糊不清,开汤后入口丝滑绵软,五道之后更有如西瓜的沙质填满口腔,馥郁的陈香弥漫在周围,入喉处不像是茶汤更像刚开坛的陈年佳酿,那百转千回后的甘甜充满着每一个细小的味蕾。

任何事物都有可能被模仿,而生命则不能,鲜活的口感变化就是鉴别茶是否有生命力的唯一标准。

想起那句赞美伊沙贝拉的话:被她的眼神凝视,摄影师的镜头都要碎了……

拥有被岁月宠幸过的好茶,何尝不也是身心皆醉。上品的好茶完全有足够的力量唤起每个人心底最深处的情绪,温暖而贴近。这样的力量同样验证着岁月沉淀后的美丽是多么有质感和深度,正如我看到父母脸上层叠的皱纹和云般的白发。

做假的老茶,老相可以仿制,但茶汤里的气韵和陈香无法仿制。气韵和陈香是不知要付出多少年的等待,多少年的守侯,多少年的细心珍藏才可以有。隔年的新茶又怎么可能?就像刚登台表演的新人,即使再包装再练习也无法展现张曼玉在花样年华里穿着旗袍站在灯下忧伤的一低头、一转身。

品茶是无须多言的乐趣,茶与心之间有着拈花微笑的默契。就像两个相爱的人,任何形式的表达都不抵让对方住在自己的心里,有了的心事哪怕隐藏的如胎记,但彼此总会知道它藏在哪里。

一点点的茶香变淡,一点点的温水微凉。朝夕之间,初心依旧。

关于本文《茶浓酽,水清浅》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茶之韵,味也


韵,古字作“韻”,指声音。《说文解字》:“韵,和也。从音,员(匀)声”;《玉篇》:“声音和曰韵”。员即圆字的简写,圆浑之圆:匀为韵之简写,调匀之韵。韵为圆浑和谐的意思。韵从声音一扩大,就有了“神韵”、“气韵”、风韵、家韵、韵宇,等等。除韵宇指人的器量胸怀,家韵指一户人家的处世作风外,都指在人体状貌基础上呈现的一种精神状态,一种美的感官反应。茶之韵,味也。简而言之,茶韵即各种名茶的独特韵味或风韵。善于品茗的人,都讲究欣赏茶韵,特别是各种名茶的独特韵味。如:武夷岩茶有“岩韵”、铁铁观音观音有“观音韵”、冻顶乌龙有“喉韵”、凤凰水仙有“山韵”、龙井茶有“风韵”……欣赏名茶的这些独特的韵味,是一种艺术的享受。中国古代文人和茶有不解之缘,可以说没有古代文士便不可能形茶艺成以品为主的饮茶艺术,不能实现从物质享受到精神享受愉悦的飞跃,也就不可能有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文人雅兴风流,是中国茶文化最有韵味的篇章。(余悦《中国茶韵》)中国茶韵古已有之。“茶之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陆羽《茶经》)建茶“擅瓯闽之秀气,臻山川之灵禀”(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使佳茗而饮非其人,犹汲泉以灌蒿莱,罪莫大焉。有其人而末误用其趣,一饮而尽,不暇辨味,俗莫甚焉。”(屠隆《考粲余事》)明代,在武夷品茶颇得岩韵真谛的陈雨诗云:“毫尖似雪细于丝,活水须烹品色时。只许素人来共啜,莫教肉鄙酒徒知。”(徐表然《武夷九曲志》)由茶及人,又由人及茶,循环往复,而韵高致清,这就是古代的“茶韵”。谈论茶文化时,“韵”字不一而足。“韵致”、“风韵”、“岩韵”、“音韵”、“喉韵”、“山韵”,等等,既流行于品茗者的口头,更见于诗文典籍。唐末五代人徐寅赞武夷岩茶:“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品具岩骨花香之胜。”宋代宋庠《谢故人惠建茗》曰:“左砺沸香殊有韵,走瓷涵绿更怀空。”元代李德载《阳春曲·赠茶肆》中曾两次写到“风韵美,唤醒睡希夷”、“风韵煞,到底属陶家。”明代李时勉《章郎中送茶》曰:“玉堂曾是夸风韵,何以陶潜乐醉眠。”许次纾《茶疏》言:“韵致清远,滋味甘香,足称上品”。《黄山志》上有:“莲花庵旁就石缝养茶,多清香冷韵,袭人断腭,谓黄山云雾茶。”中国茶韵涵盖着茶俗、、茶艺。“有韵则生,无韵则死;有韵则雅,无韵则俗;有韵则响,无韵则沉;有韵则远,无韵则局。物色在于点染,意态在于转折,情事在于犹夷,风致在于绰约,语气在于吞吐,体热在于游行,此则韵之所由生也。”

象明古茶乡掀起植茶热潮


随着普洱茶的升温,在我州传统植茶区的勐腊县象明乡内各古茶山所产优质青饼普洱茶,近年来远销国内外,产品供不应求。茶叶价格的飚升,使该乡茶农掀起了新一轮种植生态茶的热潮。仅2006年,全乡就新植茶园3650亩。

象明乡占了普洱茶古六大茶山中的四山,即倚邦、蛮砖、革登、莽枝。这里山大、箐深、坡陡、森林茂密,为普洱茶知名茶乡之一。在古六大茶山之一的倚邦古茶山所属的倚邦村委会,由于老树茶供不应求,价格一路飚升,极大地调动了当地茶农的积极性。据村支书徐辉棋介绍,去年倚邦古茶园茶叶总产量为15-20吨,产值达200多万,全村人均收入接近1500元,仅茶叶收入就高达1000余元。茶农种茶热情高涨,2005年种植了430亩,2006年新增种植面积540亩。去年底至今年初,家家都在备耕植茶,预计今年新植茶园面积将突破2000亩。

据象明乡党委书记刀加强介绍,2006年,全乡完成茶叶种植面积3650亩,累计已种植茶叶13636.5亩。这些茶园大部分都种植于传统的各大古茶山中。全乡新老茶园干毛茶总产量达146吨,产值1168万元。为了抢抓普洱茶热的机遇,乡党委政府对茶农植茶还给予扶持补助:新植茶园挖成台地的,每亩补助100元;散种的每亩补助70元。乡里还积极鼓励茶农在植被良好的轮歇地里套种茶树,大力发展有机生态型茶园,真正让古茶山在新时代再创新辉煌。

目前,乡里有12家传统手工作坊式茶庄。其中的“权记号”、“王先号”、“李铁号”等传统手工作坊茶庄所出青饼在国内外市场上供不应求。而规模最大的古滇蛮茶厂去年就压制青饼300吨,直接出口到韩国2吨。去年底,该厂还与台湾天福茶业集团(福州)合作,为其压制了4吨普洱青饼。据该厂厂长卫成新透露,目前,该厂已被中茶公司设为“石磨压制基地”,向该公司定量生产传统青饼。截至目前,古滇蛮茶厂2007年就接到的定单产品近千吨,均为传统手工制青饼。

据介绍,象明乡各作坊式茶庄正按质监部门要求对厂房及生产卫生状况进行改造、完善,以顺利通过“QS”认证,做优传统手工作坊茶庄。

禅茶一味:茶之韵


禅茶一味:茶韵禅机

岩茶有岩韵,铁观音有观音韵,绿茶有幽韵……茶韵之说素来已久,那么什么是茶韵呢?恐怕没有一个人能真正说得清楚。真正的喝茶是要调动全身的官能来参与 的,用眼睛去鉴赏茶色,用耳朵去听高冲低泡的声音,用鼻子去闻氲氤的茶香,用舌头的味蕾去品尝茶味,用双手去泡茶、沏茶、倒茶、举杯,再通过眼、耳、鼻、 舌、身把末梢的官能感觉传递给心灵(意),在心里把对茶的颜色、声音、香气、味道、触感的结果进行整合而产生一定的意识(法),最后在心里所意会到的就是 我们常说的茶韵。茶韵产生的流程正是佛法中“六根”(生理)对“六尘”(物理)的摄受而产生“六识”(心理)的过程。

关于茶韵的描述不胜枚举,但大都停留在感性的认知。如清代学者梁章钜在《归田琐记》中把武夷茶的韵用“香、清、甘、活”四字来概括。这无非从色、声、香、 味去记录官能感受,并非真正的茶韵。他又说“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这“悠然心会”、“难与君说”的“妙处”才是真正的茶韵。既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那所有的文字描述和语言记载都是不准确的、不全面的。如苏东坡形容建茶“森然可爱不可慢,骨清肉腻和且正”,乾隆皇帝“就中武夷品最佳,气味清和兼骨鲠” 的诗中都提到武夷茶中有“骨”的存在,后人因此把岩茶的韵定位为“岩骨花香”。花香能闻出,但茶中之“骨”为何物?无人知晓。

如果一定要在文字中寻找茶韵的记载,卢仝的《七碗茶诗》倒可以管窥一二: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但是,喝茶能喝出“两腋清风生”、“乘此清风欲归去”感受的能有几人?再者,这种茶韵只是一己的心领神会,他人并不一定能感同身受,往往不为他人所信。茶韵和禅机一样都是不可说、道不明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如果一定要拿来说,那未免有诱导或心理暗示之嫌。

当年大慧禅师把号称禅门第一书的《碧岩录》雕版付之一炬,就是主张禅在悟,而不在学。禅的感受正如“禅”字“示单”的构字之意,是一种很单独的、很个体的。同样,茶之韵乃人在草木间的感受,浓淡由己,冷暖自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