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马古道——滇西篇

发布时间 : 2022-02-08
茶马古道黑茶 茶马古道的线路 什么是茶马古道线路

茶马古道黑茶。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茶马古道——滇西篇”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茶马古道——滇西篇”相关知识!

滇西茶马古道是唐宋以来至民国时期,汉藏之间进行茶马交换而形成的一条交通要道。路线有两条,塘房村是位于从南线普洱到大理一路的小村庄。当年茶马古道最盛时期,每天来往塘房的人像排队一样经过。

据《滇南新语》记载,明代凤庆手工制作的太平茶、玉皇阁茶,色香味可与龙井茶媲美。到20世纪30年代末,凤庆的茶叶商号发展到20多家,凤庆茶由马帮沿顺下线倾销各地。无论走哪条路,都必须经过塘房。

由于塘房交通位置重要,直至民国始终是中外客商汇聚的繁华村庄。1938年秋,中国原有的红茶产区在日军侵华时期沦陷。为换取外汇支援抗战军需,中国茶叶贸易股份公司派茶叶专家冯绍裘到云南开辟新的红茶生产基地。经多方考察,冯绍裘终在凤庆觅得制作上乘红茶的鲜叶,着手试制云南红茶并一举成功,定名为滇红。首批滇红通过凤庆、塘房、鲁史古道、祥云,从滇缅公路运到昆明,再装进木箱铝罐,转运香港出口,在伦敦以每磅800便士的最高价格售出,立即引起世界茶界的轰动,鲁史古道也成为那段日子唯一驮运过红茶的茶马古道。

cy316.com编辑推荐

滇西茶马古道的运输路线


滇西茶马古道是唐宋以来至民国时期,汉藏之间进行茶马交换而形成的一条交通要道。路线有两条,塘房村是位于从南线普洱到大理一路的小村庄。当年茶马古道最盛时期,每天来往塘房的人像排队一样经过。

据《滇南新语》记载,明代凤庆手工制作的太平茶、玉皇阁茶,色香味可与龙井茶媲美。到20世纪30年代末,凤庆的茶叶商号发展到20多家,凤庆茶由马帮沿顺下线倾销各地。无论走哪条路,都必须经过塘房。

由于塘房交通位置重要,直至民国始终是中外客商汇聚的繁华村庄。1938年秋,中国原有的红茶产区在日军侵华时期沦陷。为换取外汇支援抗战军需,中国茶叶贸易股份公司派茶叶专家冯绍裘到云南开辟新的红茶生产基地。经多方考察,冯绍裘终在凤庆觅得制作上乘红茶的鲜叶,着手试制云南红茶并一举成功,定名为滇红.首批滇红通过凤庆、塘房、鲁史古道、祥云,从滇缅公路运到昆明,再装进木箱铝罐,转运香港出口,在伦敦以每磅800便士的最高价格售出,立即引起世界茶界的轰动,鲁史古道也成为那段日子唯一驮运过红茶的茶马古道。

滇西茶马古道第一镇


鲁史位于凤庆县东北部,澜沧江与黑惠江中间,素有“夹江”之称。历史上是凤庆通往巍山、下关、昆明乃至中原的重要交通枢纽和驿站,被称为“茶马古道第一镇”。

青石板上的马蹄,隽刻着一串串驮茶马帮的铃声,岁月的风雨斟满蹄印,任何一位游人,都能在马蹄踏出的杯盏里品得到普洱茶的诱人清芬。一千七百年的历史,被一棵红线栓着,一理就理出大马帮不尽的传奇。当暮春的阳光铺在楼梯街抽旱烟老人脸上,从那一脸粗粗细细的皱纹包裹着的平静与清心,你当然无法想到,这个叫鲁史的古镇竟是普洱茶进贡的重要要道。上锈的栓马桩,牵着现代人不尽的思绪,饮马池里清泉,滋润着还在楼梯街来来去去的马嘶,极富南昭建筑文化的三坊一照壁,飞翔着千年的鸟语。

随《中国普洱茶》电视艺术片摄制组顺着茶马古道,在顺宁府(今凤庆县)驱车向北,跨过澜沧江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修建的铁索公路桥,来到鲁史。时间是五月的一个鲁史街天,农民的粮食、茶农新上市的春茶、驮货的马匹拥堵在一条新建的水泥大街上,堵车的时候从车窗往下看,四面绿树成林的鲁史古镇在正午的阳光照射下,青瓦白墙的民房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地别在大山的胸襟,淡淡的炊烟点缀着古镇,一条坡度很陡的街子从公路边一直向下延伸,此刻有大马帮的铃声金属味道很浓地传来,接着是马哥头的小调沙痖地跟着,马背上是不轻的货物,这其中有准备上市的新茶。“今年茶价不错,我家已经收入三千多元了,这是一批古山茶,也是你们说的野生茶叶,每公斤一百多元呢。”赶马的小伙子见到车头上“中国普洱茶摄制组”的字样,向我们侃了起来,他身后的马共有5匹,都是驮着茶叶。

镇党委很重视,当即派出了一位地道的鲁史通给我们当向导。他叫曹现舟,从小在鲁史长大,喝过饮马泉水,住过马店,给过往的商人端过洗脚水喂过马,帮镇上写过志书,他只要步入鲁史古镇,他脚下的每一片青石板他都会告诉你一段真实的昨天。老人年近七十,却还十分健谈,硬郎的身影在摄制组前面一会儿指点古屋,一会儿抚摸石级,得益于他的指点,当我悠然地漫步在古色古香的小巷,走着走着竟走进了一步普洱茶的历史,耳边的响铃向在诉说着久远的故事。

普洱茶从六大茶山向普洱府聚集,在那里完成交易,再通过思茅到临沧,路就分成了两股,一股是从临沧的云县经南涧到大理,高高的无量山虽然盘旋着细细的山路,大马帮走起来却很费力,于是另一条到达大量的路便在商人的脚下形成,那就是从当时顺宁府(今凤庆县)通过澜沧江上的青龙桥到达澜沧江以北地区,而鲁史是这条道上的饮息处。

据《鲁史镇志》记载,鲁史镇于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设巡检司,辟为街场。民国2年(1913)设区团地方管理结构和警察分局,民国18年(1929)年,建鲁史镇,历史上一直是顺宁府、县设于澜沧江北地区行政管理机构所在地。随着清乾隆二十六年(1716),享誉海内外的澜沧江青龙桥的建成,交通条件改善,商旅与日俱增,鲁史也随之成为顺宁、云州、缅宁、耿马、镇康乃至缅甸、通往蒙化(巍山)、下关、省城昆明以及中原地区的重要住宿驿站和丝绸驿道。即便时光之水流淌到今天,仍能从历经沧桑的四合院建筑样式;已经磨得光亮滑溜又有些残缺的石板街,寻常人家的土木结构的老屋和木雕的旧窗棂,依稀能听到历史的回音。

鲁史古镇,东西长800米,南北宽538米,总面积为43万平方米。澜沧江把顺宁府和鲁史镇一隔两半,历史上内地派流官到顺宁,或顺宁官商入内地,只能靠漭街渡、犀牛渡渡船往返。清乾隆26年(1761年)顺宁知府刘靖督土民修建青龙桥于镇南金马明子山脚下的澜沧江上,这是清代顺宁第一宏伟建筑,也是澜沧江三大古桥中至今仍保存完好的唯一铁索桥。因为小湾电站建设的需要,青龙桥只是陈列在凤庆城里供人观赏的几段铁索几块石头。然而不能忘记,正是青龙桥建成后,交通进一步得到发展,促进了鲁史地方经济的繁荣。鲁史古镇门市林立,商号增加。绸缎、洋纱、棉布、盐巴等内地的产品和本地的茶叶、核桃、木耳等土特产品以此作交易的集散地。当地人把内地物资运往边疆;内地人到凤庆赶春茶会,购买茶叶后从鲁史返回故乡。昆明、大理一带茶商又将凤庆的茶叶贩卖到丽江、迪庆、西藏等地,鲁史作为茶出凤庆运向各地,同时各地的文化又通过鲁史向滇西深处发散。

所谓顺下线,就是从顺宁(今凤庆)到下关的这条线。马帮走这条线是很艰难的。那马道虽然也不窄,大多都达五、六尺宽,但山高谷深,崖悬壁峭,林间猿啼鸟呜,夜晚虎豹出没,多少马锅头的壮举轶事流传至今。山道艰难,江河也险恶,在横渡澜沧江和黑惠江时,只能用竹筏或木舟将骡马和驮子分别渡过,要是遇上水涨浪激,筏翻舟沉马驮覆没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根据《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志》记载,双江、临沧(现临翔区)、云县、凤庆的茶叶调拨运输到下关,直到20世纪50年代还使用马帮,要经过8个马站,需8天时间,而鲁史是必经之路,而且除了在鲁史吃住歇息,再也找不到其它合适的马站。

鲁史不仅是茶马古道第一镇,还是正宗的大叶茶的故乡,茶叶再次交易的市场。明清以来,鲁史人就以茶为生,骆英才是鲁史第一个人工种茶的人。并开设“俊昌号”茶庄,长期从事茶叶贸易。还有出自段逸甫茶园的“凤山春尖”,是民国时期云南茶叶的极品之一。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俊昌号”和“凤山春尖”都消失了。现在鲁史镇的金鸡村尚遗留有百珠连片的古茶树野生群落。古平村海拔2400米左右的山野上,生长着三千多株野生茶树。据初步统计,凤庆野生古茶树群落现有5800亩,生长在海拔2170米香竹箐山坡上的香竹箐古茶树,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栽培型最粗壮、最古老的大茶树。树粗5.82米,树干直径1.85米③,树型乔木,树姿开张,树幅7Ⅹ8米,经中国农业博物馆专家初步鉴定,树龄高达3250年。

鲁史镇以四方街为中心点,和四方街连接的横街是鲁史古镇的主要街道。形成“三街七巷”的格局。走进鲁史的大街小巷,深深感受到古文化的印迹。这里四合院的营造很有特色。四合院的装修、雕饰、彩绘、处处体现着民俗民风和传统文化。房屋大多坐南朝北,院落基本上是一正两厢一照壁的格局。院内,四面房子都向院落方向开门,宽敞的院落内,植树栽花,叠石造景。在临街或靠路的墙体上,有画有诗。过去,临街的人家总有一个很宽的石板走廊。鲁史镇是临沧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也是这条古道上规模较大、保存较为完好的古镇。据说这条古道开辟于1328年,距今已近七百年。公元1639年农历八月十五中秋夜,著名的地理学家徐霞客就与驮茶马帮一道投宿鲁史,第二天,天未明便悄然离去。后来我们从他的日记中知道,徐霞客在高枧槽就喝上了“太华”名茶。

走在鲁史的每一条小巷,都会遇到上了年纪的老人,他们抽着本地产的旱烟,想着往事,那一脸皱纹除了略露一点苍桑,更多的是自足的悠闲。他们烤着他们的孙女采回的新茶,土茶罐里泛起的除了一点点苦涩,更多的是生活的甘甜。

滇西茶马古道上的凤凰传奇


“顺下线”上有奇观

滇西茶马古道顺下线(凤庆到下关)上有几个地方较为引人瞩目,首先是两个较为有名驿站:鲁史和公郎。

其中鲁史是“滇西茶马第一镇”,是凤庆通往巍山、下关、昆明乃至中原的重要交通枢纽和驿站。公郎则是旧时从临沧、云县、凤庆茶区收购的大叶种晒青毛茶由马帮驮运、贩卖到下关的必经之地。当时的公郎几乎户户养马、村村有马帮、处处皆马店。赶马人途经此地,或打尖投宿,或饮马贩茶,热闹非凡。

还有一个地方更为出名,它就是南涧,南涧的出名有很多原因:凤凰山的美丽传说、喀斯特土林地貌奇观、著名的跳菜之乡以及现在新开发出来的无量山樱花谷、据有些专家考证,古银生城的旧址也可能在此处(请参阅《简明中国历史地图》),但是,最大的原因却是:这里出产的一种茶——土林凤凰沱茶!

南涧有个“小下关”

南涧彝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部、大理州南端,地处大理、临沧、普洱三州市结合部,地质地貌复杂多样,气候温和、湿润多雾、土壤肥沃,非常适宜茶叶种植。早在唐朝时期,南涧无量山、哀牢山间就已经开始种植茶叶。南涧素有“茶叶之乡”的美誉,小小的县城竟然有茶厂数十家,比较有名的有南涧茶厂、黑龙潭茶厂、南涧凤凰沱茶厂和古德茶厂等。南涧也是省内著名的美食“跳菜之乡”,还有独具特色旅游景点“南涧土林”。

1983年底,原就职于下关茶厂的林兴云(时任下关沱茶厂党委副书记、下关沱茶厂原革委会主任兼技术厂长)在单位受排挤,离职出走,到南涧创办了云南省南涧茶厂,由于工艺技术源于下关,所以当时南涧茶厂也有“小下关”之称。

1985年,第一个凤凰沱面市,由于其品质优异,既有下关沱茶厂百年技术传承,更有南涧县茶厂全体技术人员的全新创展,立刻被疯抢一空,市场十分火爆。继下关沱茶之后,南涧凤凰沱茶从此成为普洱沱茶中的精品。当年由于包装印刷上的错误,将包装纸上的那对凤凰分印成了单双眼皮,由于凤凰老沱保留下来的较少,当下普洱茶人对单双眼皮趋之若鹜,热捧了好一阵子。凤凰沱连续生产二十六载,一直不断,市场热捧,供不应求,终成传世经典产品。

土林商标风云录

时值多事之秋,云南茶界纷纷脱离中茶自立门户,几个茶厂都注册了自己的商标,勐海厂的大益标,下关厂的宝焰标,中茶吉幸,当然南涧茶厂不能错过,就它了,于是“土林”横空出世,出自云南土林地貌(喀斯特),在1987年正式完成商标注册(其实85年就已经开始在用这个标志了)。

从85年至89年都有沱茶生产,沱茶包装上书云南大理凤凰沱茶,下书云南大理南涧茶厂出品,但是90年至92年,没有生产成品,有生产散茶、89年林兴云离开,91年云南南涧茶厂改名为云南大理南涧县茶叶公司,93年又重新开始生产沱茶,沱茶包装得到了改进,多了两只凤凰的形象,土林标也变得稍微复杂,上书云南凤凰沱茶,下面写云南省大理南涧茶厂出品(也有写云南省南涧县茶叶公司出品)。

1997年南涧县茶叶完成改制,成立股份制公司,包装上基本没有变化,还是称云南省南涧县茶叶公司出品,改制成股份公司,凤凰沱终于回过味来要做凤凰饼了,1998年诞生凤凰第一饼,用的是无量山的牌子,名称是“凤凰七子饼茶”,工艺问题饼窝不正,又叫做凤凰歪饼,根据官网的说法是“凤凰香饼创制面世。风靡市场,风采不减凤凰沱,与凤凰沱一起成为两大经典产品。”(这里说的凤凰香饼就是凤凰七子饼茶)。2007年原南涧县茶叶公司进行资产重组,成立云南土林茶业有限公司。

土林旗下目前是三个牌子在用,土林牌(87年注册)是主打品牌,范围最广,知名度最高,无量山牌(96年注册),最早的凤凰饼就是无量山牌,最后是小河淌水牌,比较少见到,专做绿茶。

人人爱穿凤凰衣

自从土林凤凰沱茶出名之后,南涧生产茶叶的各大小厂家,纷纷冒用凤凰商标,一度造成“到处都是凤凰沱,沱茶都穿凤凰衣”的态势。以致于各厂家为“错穿凤凰衣”的行为闹得不可开交甚至打了官司。

使用“凤凰”商标的,除了最早注册和使用的云南土林茶业有限公司,云南南涧茶厂的“古德凤凰”、云南南涧凤凰沱茶厂的“鑫凤凰”、云南南涧凤凰精制厂的“云西凤凰”、云南南涧凤凰茶业有限公司的“彝人凤凰”等等。各茶厂的商标除了字面上的凤凰,商标图上均有两只一模一样的凤凰。

这么多的凤凰,茶油们是不是会觉得眼花撩乱,其实区分起来,只要看清楚茶的包装上的商标中间的字,比如“土林凤凰”商标是2只凤凰中间有“土林”字,古德凤凰中间是“古德”、云西凤凰中间是“云西”……。这么多只凤凰最早就是“土林凤凰”,其他的都是后期普洱茶有市场才新办厂的,也不存在分出来的厂。另外一家和“凤凰”有关的是厂名,即云南南涧凤凰生态茶厂,商标是“俊仲号”。

土林的茶,既有无量山的优质原料保证,又有下关沱茶的技术工艺加上自身的技术革研,分格自成一派。比如其熟茶,既不同于下关沱微微泛酸,又不同于勐海茶厂的海鲜味,也不像昆明茶厂的轻发酵。土林熟茶糯香突出,滋味干净醇和,加之高性价比在同类云南省著名品牌熟茶中非常具有亲和力。

其他凤凰茶厂家,当然也有做得好的,比如我喝过的一款云南南涧凤凰沱茶厂的“鑫凤凰”就非常有特点,其独特的“桂圆香”在熟茶类中独树一帜,没有枉穿了那件凤凰外衣!不过创办时间最早,生产历史最悠久、持续性最长,产品系列最全、最丰富,品质最稳定的,当属“土林凤凰”,土林,当之无愧的正牌凤凰!

本文原创作者:刀哥/编辑:精灵/

何为好茶?如同在合适的地点遇上了合适的人,也就是一种机遇、一种缘分、一种福分和一种情分!

滇西茶马古道上的水墨画卷(上)


有人说,她是马帮驮出的第一要塞。有人说,她是滇西茶马古道上的小上海。这里,曾被徐霞客写进游记。这里,马锅头的赶马调子已传唱千年。这就是鲁史古镇

从凤庆县城出发,北行84公里,就可以到达凤庆县鲁史古镇。

远山如黛,沧江东流。远观古镇白墙黑瓦,近睹人流怡然自得;俯视街巷悠悠,仰望飞檐翘首鲁史古镇,犹如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在滇西茶马古道静静地舒展。

鲁史,原称阿鲁司,境内古镇东西长800米,南北宽538米,总面积43万平方米,因其所处地理位置特殊的缘故,曾一度成为滇西茶马古道的咽喉重镇,被誉为茶马古道第一镇。

鲁史古驿道形成于1302年,是内地通往边境的通道,北入昆明,南经凤庆、镇康出缅甸,进入东南亚国家。唐宋时是南方丝绸之路的一条马帮运输线,清朝民国时为茶马古道。茶马古道主要分南、北两条线,一条是从云南西双版纳思茅临沧保山大理丽江迪庆到四川及西藏再进入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阿富汗等国;再一条是四川雅安康定昌都左贡同云南之道相汇。

这两条线是茶马古道的主要干线,其实,茶马古道还包括了若干支线。当时,从凤庆到昆明一共有18个马站,在凤庆有顺宁站、大寺站,鲁史的金马站、鲁史街站和犀牛站。每个马站间大约30华里,正好是马帮一天的行程。在凤庆境内的这段茶马古道上,最为繁荣的是鲁史镇和凤庆城。

鲁史古镇居于澜沧江和黑惠江之间,东南北三面环山,因地理位置险要,南来北往的行人在此定居,随后就形成小镇和古驿道上的一处重要驿站。

随着世界第一高的双曲拱坝小湾电站的蓄水发电,青龙桥已经拆除,到达鲁史古镇已经无法再走青龙桥骡马萎坡金马鲁史这条线了。如今,从凤庆城出发,经大寺,跨亚洲第一高的新漭街渡大桥,过永新,便可以到达鲁史镇。一路上,小湾电站库区的百里长湖烟波浩渺,遍路都是深深浅浅的绿:墨绿的是老茶树,嫩绿的是田地禾苗,翡绿的是竹子前往鲁史的一路上都是如诗如画的风景。

不过最神奇的还是山中时不时腾起的白雾,一阵阵或高或低地轻笼在山顶山腰山谷处,随着山风如影随形地在山上飘来移去,清晰时可以看见雾气翻腾,浑浊时连眉毛都缠绕雾气,似有无数精灵在其中轻盈曼舞。而车子就在其间穿来插去,时而眼前白茫茫一片,时而眼前豁然开朗看到雾气缠绵在脚边。最好看的还是从无雾的山顶看下面有雾的山谷,只见不断蒸腾而起的白雾冒起、蔓延,犹如恬淡的山水画。据说,闻名世界的普洱茶就生长在这样山清水秀的山谷。

有人说,鲁史古镇的人们是最人文的,他们还停留在古时纯真务实的年代里。无论是街边沧桑的老房子、回荡着古刹钟声的魁星楼、黛瓦砖墙的古戏楼,所到之处,历史无不在这里积淀、升华、延续,千年不变。

600多年的岁月说走就走了,南来北往的马帮把丝绸、百货、布匹、盐巴以及中原文化撒播到鲁史,把鲁史的茶叶、药材以及民风民俗遥遥传播,多少商人与马帮结伴而行,多少文人墨客感受过古道之艰难,他们或在此驻足观光,或开设商号,无数有名的、无名的店铺构成了鲁史最基础的元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些店铺和匆匆过客在鲁史的各个角落静静地讲述着关于马帮神奇的故事,那时鲁史成为小上海应该是无可厚非的事实。

关于鲁史古镇,《徐霞客游记》有这样的记载:蹑冈头,有百家倚冈而居,是为阿禄司是夜为中秋,余先从顺宁买胡饼一圆,怀之为看月具,而月为云掩,竟卧。文中的阿禄司,是当时的土著民族流传口语,也就是现在的鲁史镇。1693年农历8月初六,大旅行家徐霞客从保山市昌宁县进入凤庆县境,于8月十四日从凤庆城出发,与前往下关的马帮一道走上了茶马古道。8月十五日,徐霞客与马帮一起乘竹筏渡过澜沧江,翻越骡马萎坡,到达鲁史。当夜,徐霞客站在长长的楼梯街口,记下了鲁史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徐霞客从鲁史到巍山途中见到蜢璞灵岩时,更有这样的记载:忽涧北一崖中悬,南向特立,如独秀之状,有僧隐庵结飞阁三重倚之。阁乃新构者,下层之后,有片峰中耸,与后崖夹立,中分一线,而中层即覆之;峰尖透出吐烟云,实为胜地。由此看来,鲁史与徐霞客的渊源还颇深。

鲁史虽小,却历来不缺少传奇。1927年,著名作家艾芜南行,就是与马帮结伴,经过云南驿、鲁史、保山等地到达缅甸。抗日战争期间,鲁史至凤庆城驿道成为抗战军需物资的重要供给线。

古往今来,鲁史的名人与鲁史一样璀璨夺目,龚彝年轻时曾在蜢璞灵岩的小楼上刻苦攻读,永历三年四月,官至户部尚书。被朱德题为护国之神、孙中山题为砥柱南天的赵又新将军,乡土水利专家陈大宣,清末文生毛健,他们都是在鲁史文化的熏陶下,成为显赫一时的风云人物。

当然,最能承载岁月分量的是古镇的建筑。老街有多老,没有人知晓,从长辈口中相传的点滴信息,也无法拼合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古镇内的民宅建筑主要是效仿北方的四合院和江浙风格的三合院为主,3米多宽的青石古道,由东向西把古镇一分为二。鲁史古镇分为三街、七巷、一广场,三街为上平街、下平街、楼梯街,暗喻天、地、人和。七巷为曾家巷、黄家巷、十字巷、骆家巷、魁阁巷、董家巷、杨家巷,暗喻七星朝斗。一广场又称四方街,南北长52米,东西宽20米,可以容纳3000人左右,历史上逢年过节,讨亲婚嫁,都会请戏班在四方街古戏楼搭台唱戏,非常热闹。

滇西茶马古道上的水墨画卷


有人说,她是马帮驮出的第一要塞。有人说,她是滇西茶马古道上的“小上海”。这里,曾被徐霞客写进游记。这里,马锅头的赶马调子已传唱千年。这就是鲁史古镇——

从凤庆县城出发,北行84公里,就可以到达凤庆县鲁史古镇。

远山如黛,沧江东流。远观古镇白墙黑瓦,近睹人流怡然自得;俯视街巷悠悠,仰望飞檐翘首……鲁史古镇,犹如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在滇西茶马古道静静地舒展。

鲁史,原称阿鲁司,境内古镇东西长800米,南北宽538米,总面积43万平方米,因其所处地理位置特殊的缘故,曾一度成为滇西茶马古道的咽喉重镇,被誉为“茶马古道第一镇”。

鲁史古驿道形成于1302年,是内地通往边境的通道,北入昆明,南经凤庆、镇康出缅甸,进入东南亚国家。唐宋时是南方丝绸之路的一条马帮运输线,清朝民国时为茶马古道。茶马古道主要分南、北两条线,一条是从云南西双版纳—思茅—临沧—保山—大理—丽江—迪庆到四川及西藏再进入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阿富汗等国;再一条是四川雅安—康定—昌都左贡同云南之道相汇。

这两条线是茶马古道的主要干线,其实,茶马古道还包括了若干支线。当时,从凤庆到昆明一共有18个马站,在凤庆有顺宁站、大寺站,鲁史的金马站、鲁史街站和犀牛站。每个马站间大约30华里,正好是马帮一天的行程。在凤庆境内的这段茶马古道上,最为繁荣的是鲁史镇和凤庆城。 

鲁史古镇居于澜沧江和黑惠江之间,东南北三面环山,因地理位置险要,南来北往的行人在此定居,随后就形成小镇和古驿道上的一处重要驿站。

随着世界第一高的双曲拱坝小湾电站的蓄水发电,青龙桥已经拆除,到达鲁史古镇已经无法再走青龙桥—骡马萎坡—金马—鲁史这条线了。如今,从凤庆城出发,经大寺,跨亚洲第一高的新漭街渡大桥,过永新,便可以到达鲁史镇。一路上,小湾电站库区的百里长湖烟波浩渺,遍路都是深深浅浅的绿:墨绿的是老茶树,嫩绿的是田地禾苗,翡绿的是竹子……前往鲁史的一路上都是如诗如画的风景。

不过最神奇的还是山中时不时腾起的白雾,一阵阵或高或低地轻笼在山顶山腰山谷处,随着山风如影随形地在山上飘来移去,清晰时可以看见雾气翻腾,浑浊时连眉毛都缠绕雾气,似有无数精灵在其中轻盈曼舞。而车子就在其间穿来插去,时而眼前白茫茫一片,时而眼前豁然开朗看到雾气缠绵在脚边。最好看的还是从无雾的山顶看下面有雾的山谷,只见不断蒸腾而起的白雾冒起、蔓延,犹如恬淡的山水画。据说,闻名世界的普洱茶就生长在这样山清水秀的山谷。 

有人说,鲁史古镇的人们是最人文的,他们还停留在古时纯真务实的年代里。无论是街边沧桑的老房子、回荡着古刹钟声的魁星楼、黛瓦砖墙的古戏楼,所到之处,历史无不在这里积淀、升华、延续,千年不变。

600多年的岁月说走就走了,南来北往的马帮把丝绸、百货、布匹、盐巴以及中原文化撒播到鲁史,把鲁史的茶叶、药材以及民风民俗遥遥传播,多少商人与马帮结伴而行,多少文人墨客感受过古道之艰难,他们或在此驻足观光,或开设商号,无数有名的、无名的店铺构成了鲁史最基础的元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些店铺和匆匆过客在鲁史的各个角落静静地讲述着关于马帮神奇的故事,那时鲁史成为“小上海”应该是无可厚非的事实。

关于鲁史古镇,《徐霞客游记》有这样的记载:“蹑冈头,有百家倚冈而居,是为阿禄司……是夜为中秋,余先从顺宁买胡饼一圆,怀之为看月具,而月为云掩,竟卧。”文中的阿禄司,是当时的土著民族流传口语,也就是现在的鲁史镇。1693年农历8月初六,大旅行家徐霞客从保山市昌宁县进入凤庆县境,于8月十四日从凤庆城出发,与前往下关的马帮一道走上了茶马古道。8月十五日,徐霞客与马帮一起乘竹筏渡过澜沧江,翻越骡马萎坡,到达鲁史。当夜,徐霞客站在长长的楼梯街口,记下了鲁史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徐霞客从鲁史到巍山途中见到“蜢璞灵岩”时,更有这样的记载:“忽涧北一崖中悬,南向特立,如独秀之状,有僧隐庵结飞阁三重倚之。阁乃新构者,下层之后,有片峰中耸,与后崖夹立,中分一线,而中层即覆之;峰尖透出吐烟云,实为胜地。”由此看来,鲁史与徐霞客的渊源还颇深。

鲁史虽小,却历来不缺少传奇。1927年,著名作家艾芜南行,就是与马帮结伴,经过云南驿、鲁史、保山等地到达缅甸。抗日战争期间,鲁史至凤庆城驿道成为抗战军需物资的重要供给线。

古往今来,鲁史的名人与鲁史一样璀璨夺目,龚彝年轻时曾在“蜢璞灵岩”的小楼上刻苦攻读,永历三年四月,官至户部尚书。被朱德题为“护国之神”、孙中山题为“砥柱南天”的赵又新将军,乡土水利专家陈大宣,清末文生毛健,他们都是在鲁史文化的熏陶下,成为显赫一时的风云人物。

当然,最能承载岁月分量的是古镇的建筑。老街有多老,没有人知晓,从长辈口中相传的点滴信息,也无法拼合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古镇内的民宅建筑主要是效仿北方的四合院和江浙风格的三合院为主,3米多宽的青石古道,由东向西把古镇一分为二。鲁史古镇分为“三街、七巷、一广场”,三街为“上平街、下平街、楼梯街”,暗喻天、地、人和。七巷为曾家巷、黄家巷、十字巷、骆家巷、魁阁巷、董家巷、杨家巷,暗喻七星朝斗。一广场又称“四方街”,南北长52米,东西宽20米,可以容纳3000人左右,历史上逢年过节,讨亲婚嫁,都会请戏班在四方街古戏楼搭台唱戏,非常热闹。

走进鲁史镇,站在鲁史完小教学楼楼顶,鲁史古镇全貌一目了然,黛色的瓦、飞翘的圆角,像是许多圆头鲤鱼聚在一起。

沿着长长的楼梯街走下去,便可以到达古镇的中心四方街。青石铺就的楼梯街又长又陡,南北走向,长266米,宽4米,是滇西茶马古道的过境段,也是古镇最有特色的街道。在微雨时节,铺路的青石滑溜溜的,一半是因为湿,一半是因为它的光滑。每块青石都被磨得棱角全无,透亮得甚至可以映出人影,上面还时不时有小小如碗般的凹处,储满了雨水,倒映着天光檐影。这些凹处,就是千百年来马帮经过时留下的蹄印。即使到现在,鲁史也随处可见卖马掌、马鞍等骡马用具的铺子,人们依旧用骡马驮着货物悠悠地走在路上,一如他们的祖辈一般。

“没有人不会被这里独特秀丽的古建筑和旖旎的自然风光而陶醉,甚至流连忘返。”到过鲁史的人都这么说。

白墙,格窗,拱门,飞檐。一条条老街,一节节青石,一道道深深浅浅的马蹄印,每一个走进鲁史的人,都会被鲁史所折服,多少年已悄然走过,而今,她们依然在诉说着当年栩栩如生的岁月。

黄昏,在小巷里徜徉,肯定会觉得时间已经凝固,只有风尘让这里染就了一身的淡墨。千年前就安然在这里的古镇,除了那曾经川动的人流、带着赤橙黄绿青蓝紫外,老街似乎永远是一种底色,那是国画大师的杰作呵,淡墨和浓青,让古镇鲁史如此的古朴、凝重和厚重。

看那两旁树立的木质结构层楼,风蚀了她的青春,彰显出无尽的岁月沧桑,墨色里透露出古镇的浓浓底蕴。拐过一街口,推开一扇虚掩的门——哦,庭院深深,一进、两进、三进,从街中心穿过,可一直至街后的阁楼。这些老宅,堂屋宽敞,天井、天窗洞开,木楼梯、木地板、木套床,古色古香。不管你留意不留意,你都可见石雕、木雕和砖雕在这里抢着你的眼球。

在老街深处的一角,有一处门前依然是窄窄的小巷口,只见拱形的门脸旁刻写着“骆英才大院”字样。大院属典型的走马转阁四合院,建筑面积692平方米,木质的门窗雕梁画凤,工艺十分精美。院子的主人是川人骆英才,他跟随父亲从老远的地方来到了鲁史,只住了一夜,便被鲁史适宜种茶的环境所吸引。从此,骆英才成了鲁史第一个人工种茶的茶人,先后开挖种植发展茶园400多亩,并在离街子约3公里的地方开办了第一个集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俊得昌”号茶叶庄园,长期从事茶叶的精制和贸易。当时,由骆英才带领茶农研制的“明前春尖”和“雨露谷花”两个茶叶品种曾成为民国时期云南茶叶的极品,随着南来北往的马帮传遍云南甚至邻国。

“半为山村半为市,可作农舍可作商。”小镇就这样年复一年地迎来送往着一队队马帮,茶马古道的繁忙亦月复一月维系着小镇勃勃的生机。如今,夜宿小镇,大清早你就会被相闻的鸡犬声催起。老街热闹起来,“吱呀”的开门声此起彼伏。生意人缓缓卸下那一块块高高的门板,伸个懒腰、打个呵欠后,在不远处油炸点心的青烟和香味中,琳琅满目的小商品摆放出来了。布匹、酱菜、铁锹、水瓢……早市的生意自然兴隆,老板笑呵呵忙活着,这是小镇一天的序曲。偶尔也能看见挂着铃铛的马匹,驮着柴禾煤炭从街中心穿过,重蹈着古巷石板路上岁月留下的马蹄印记。

其实,鲁史四合院的建筑是很讲究风水的,从择地、定位到确定每幢建筑的具体尺度,都要按风水理论来进行。四合院的装修、雕饰、彩绘也处处体现着民俗民风和传统文化,表现一定历史条件下人们对幸福、美好、富裕、吉祥的追求。以蝙蝠、寿字组成的图案,寓意“福寿双全”,以花瓶内安插月季花的图案寓意“四季平安”。而嵌于门管、门头上的吉辞祥语,附在檐柱上的抱柱楹联,以及悬挂在室内的书画佳作,更是集先贤哲句、辑古今佳作,有的颂山川俊秀,有的铭处世之学,有的抒情咏志、风雅备至,处处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

“村井春啼鸟,人烟午唱鸡。”、“含笑看人生,平心尝世味”,这是鲁史人家常贴的对联,走过千年的鲁史一直是这样,定居在这里的鲁史人也是这样,无论你何时走进她,她都在为你敞开自己水墨般的画卷。

最能挽得住游人脚步的还有鲁史的独特美食,鲁史古镇是中原文化向边远地域渗透的必经之地,丰富的特色小吃数不胜数,既有川味的麻辣,也有广味的香甜,更有腊火腿、豆腐肠、猪泡肝等美味佳肴。

酸浆水点的豆腐是鲁史一绝。将白豆腐切成一公分见方的团,在阳光下爆晒,制成的酱豆腐是远近闻名的食品。清香源自没有污染的本地自产的黄豆与香料,盛在瓦罐里,连罐一起称卖,每市斤可卖到20多元钱,是当地猪肉的三、四倍价。当然,鲁史的酱豆腐不仅吃起来香,放的时间也长,时间越长香味越醇,一坛陈年的酱豆腐甚至可以换一台电视机。

豆腐汤是家常汤菜,家家户户都会做豆腐,营养丰富的豆制品随着变戏法一样的厨艺走上餐桌,一些地道的本土厨师,仅用一个豆腐就可以做一桌丰富的菜肴。据《凤庆县志》记载,鲁史制作豆腐已有600多年的历史,真可谓是历史悠久了,千百年来“戎菽来南山,清漪浣浮埃。转身一旋磨,流膏即入盆。大釜气浮浮,小眼汤洄洄。霍霍磨昆吾,白玉大片裁。烹煎适我口,不畏老齿摧。”便是制作鲁史豆腐的真实写照。

逢年过节,鲁史人都要做豆腐,做好的豆腐是赠送远亲招待客人的上好礼品。闲时,不管男女老少,都喜欢带上家人、邀上亲朋到豆腐摊上小坐。咬一口豆腐,品一口春尖茶,其中滋味,不可言传。山里来的彝家汉子,卖掉手里的山货,相邀到豆腐摊上,一碟豆腐,一杯老白干,就能让他们活得比神仙还快乐。

鲁史豆腐声名远播,它的胜处在于取材于境内特有的酸浆水作凝固剂,酸水含有丰富的物质,豆子选当年本地产品。而我认为,真正的好料是那做菜人信仰的心灵。画家用画笔呈情于人,文人用文字陈情于人,这做豆腐的师傅对顾客是以山水般的心契与领会,使顾客吃到的明明是豆腐做成的菜肴,实际上却吃到的是一份心情,每一道菜都有一种新鲜的感动。

在鲁史,不管是在嘈杂的集贸市场,还是在街头巷尾,你随处可以看到手拿蒲扇、用木炭火精心烤制豆腐的街边小吃。

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鲁史人烤豆腐特别讲究,用来烤食的豆腐,要用新鲜豆腐发酵二至三天,再用木炭文火慢慢翻烤。这样烤出来的豆腐皮黄而不焦,豆腐膨胀如馒头,掰开来看,熟透的豆腐气孔如麻,清香四溢。再配上精心调制的佐料,保准让你胃口大开,真可谓是“眉柳叶,面和气,手摇火扇做经纪,婷婷炕前立。酒一提,酱一碟,馥郁馨香沁心脾,回味涎欲滴。”

在鲁史品美食,从冷盆到热炒,从汤菜到煲羹,其“内容”无一不与豆腐相关。“豆腐干丝”切得细,拌得匀,黄白的干丝上配以碧绿生青的香菜,秀色可餐;“细料豆腐”菜色金黄,鸡脯余香,味道鲜美;“芙蓉豆腐”看似豆糕,豆腐洁白如芙蓉,色泽协调悦目,香菇与鲜菌留香,鲜香爽滑软嫩,尤胜荤制一筹;“八宝豆腐”红、白、黄、绿诸色相间,看上去就眼馋。荤素相济,入口清鲜滑嫩,醇香美味,清爽可口,美食美色,畅快淋漓;再尝尝“翡翠珍珠球”,这道菜名取其形,一口咬下去,唇齿间有一种从漠然到豁然开朗的体验,味觉的矜持也在瞬间崩塌,余下无穷余味,这种感觉,也许在鲁史才独有;“麻婆豆腐”上来了,雪白的豆腐浸润在鲜红的油汤中,面上还有胡椒颗粒,用汤匙舀上,轻轻一吹,一尝,乖乖,只觉鲜美无比,少顷,又觉嘴唇、舌头发麻。那用豆腐烹饪出来的各种佳肴看得人眼花缭乱,青花瓷盘装着胡椒酿豆腐,白瓷汤碗盛着黄葱豆腐汤,条盘里装着的是黄韭拌腐丝……有甜有辣,有甘有酸,如章似句,五彩纷呈,囊括了东西南北风情……假如人的一生只以饮食来作幸福的戒尺,那么山珍海味能给人的是美满,鸡鸭鱼肉能给人向往,那么一桌鲁史豆腐宴给予人的则是一种永远的怀念。

在鲁史,喜事都是要吃八大碗的,酥肉、红肉、炒骨、漂汤、糊皮、冻鱼、甜肉、泡肝样样俱全。吃八大碗的礼仪非常讲究,一张八仙桌,一桌最多八人,先从上席最左那人开始夹菜,能坐上席之人,自然是德高望重的长辈,上首之左为大,右次之,长辈先夹一点菜,然后第二人接着夹,大家才依次端碗反时针轮流夹菜,一轮过后,全桌人的筷子才会七前八后伸向桌子最中间的菜碗夹菜吃,但绝没有抢夺和选择的迹象,挑到哪个就是哪个。

泡肝最具地方特色,在当地是一道特有的珍贵风味菜,只有年节和尊贵的客人到来时才能吃上这道菜。鲁史人家热情好客,憨厚淳朴。家里即使平时来了客人,也总会尽心尽力地热情招待。假如你哪天尝了鲁史地地道道的生态“八大碗”,准让你宛如桃花源中人,留恋不思返。

古往今来,鲁史古镇孕育了形式多样的鲁史文化。如今,鲜活的民俗、民间生产活动依旧表现着鲁史文化的灵性,这对于鲁史人来说是最大的一笔财富了。

踏上归途,深刻心中的,不仅仅是那如画的水墨画,更多的是鲁史人的厚实、古镇的悠久和悠悠柔情

滇西茶马古道上的水墨画卷(下)


走进鲁史镇,站在鲁史完小教学楼楼顶,鲁史古镇全貌一目了然,黛色的瓦、飞翘的圆角,像是许多圆头鲤鱼聚在一起。

沿着长长的楼梯街走下去,便可以到达古镇的中心四方街。青石铺就的楼梯街又长又陡,南北走向,长266米,宽4米,是滇西茶马古道的过境段,也是古镇最有特色的街道。在微雨时节,铺路的青石滑溜溜的,一半是因为湿,一半是因为它的光滑。每块青石都被磨得棱角全无,透亮得甚至可以映出人影,上面还时不时有小小如碗般的凹处,储满了雨水,倒映着天光檐影。这些凹处,就是千百年来马帮经过时留下的蹄印。即使到现在,鲁史也随处可见卖马掌、马鞍等骡马用具的铺子,人们依旧用骡马驮着货物悠悠地走在路上,一如他们的祖辈一般。

没有人不会被这里独特秀丽的古建筑和旖旎的自然风光而陶醉,甚至流连忘返。到过鲁史的人都这么说。

白墙,格窗,拱门,飞檐。一条条老街,一节节青石,一道道深深浅浅的马蹄印,每一个走进鲁史的人,都会被鲁史所折服,多少年已悄然走过,而今,她们依然在诉说着当年栩栩如生的岁月。

黄昏,在小巷里徜徉,肯定会觉得时间已经凝固,只有风尘让这里染就了一身的淡墨。千年前就安然在这里的古镇,除了那曾经川动的人流、带着赤橙黄绿青蓝紫外,老街似乎永远是一种底色,那是国画大师的杰作呵,淡墨和浓青,让古镇鲁史如此的古朴、凝重和厚重。

看那两旁树立的木质结构层楼,风蚀了她的青春,彰显出无尽的岁月沧桑,墨色里透露出古镇的浓浓底蕴。拐过一街口,推开一扇虚掩的门哦,庭院深深,一进、两进、三进,从街中心穿过,可一直至街后的阁楼。这些老宅,堂屋宽敞,天井、天窗洞开,木楼梯、木地板、木套床,古色古香。不管你留意不留意,你都可见石雕、木雕和砖雕在这里抢着你的眼球。

在老街深处的一角,有一处门前依然是窄窄的小巷口,只见拱形的门脸旁刻写着骆英才大院字样。大院属典型的走马转阁四合院,建筑面积692平方米,木质的门窗雕梁画凤,工艺十分精美。院子的主人是川人骆英才,他跟随父亲从老远的地方来到了鲁史,只住了一夜,便被鲁史适宜种茶的环境所吸引。从此,骆英才成了鲁史第一个人工种茶的茶人,先后开挖种植发展茶园400多亩,并在离街子约3公里的地方开办了第一个集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俊得昌号茶叶庄园,长期从事茶叶的精制和贸易。当时,由骆英才带领茶农研制的明前春尖和雨露谷花两个茶叶品种曾成为民国时期云南茶叶的极品,随着南来北往的马帮传遍云南甚至邻国。

半为山村半为市,可作农舍可作商。小镇就这样年复一年地迎来送往着一队队马帮,茶马古道的繁忙亦月复一月维系着小镇勃勃的生机。如今,夜宿小镇,大清早你就会被相闻的鸡犬声催起。老街热闹起来,吱呀的开门声此起彼伏。生意人缓缓卸下那一块块高高的门板,伸个懒腰、打个呵欠后,在不远处油炸点心的青烟和香味中,琳琅满目的小商品摆放出来了。布匹、酱菜、铁锹、水瓢早市的生意自然兴隆,老板笑呵呵忙活着,这是小镇一天的序曲。偶尔也能看见挂着铃铛的马匹,驮着柴禾煤炭从街中心穿过,重蹈着古巷石板路上岁月留下的马蹄印记。

其实,鲁史四合院的建筑是很讲究风水的,从择地、定位到确定每幢建筑的具体尺度,都要按风水理论来进行。四合院的装修、雕饰、彩绘也处处体现着民俗民风和传统文化,表现一定历史条件下人们对幸福、美好、富裕、吉祥的追求。以蝙蝠、寿字组成的图案,寓意福寿双全,以花瓶内安插月季花的图案寓意四季平安。而嵌于门管、门头上的吉辞祥语,附在檐柱上的抱柱楹联,以及悬挂在室内的书画佳作,更是集先贤哲句、辑古今佳作,有的颂山川俊秀,有的铭处世之学,有的抒情咏志、风雅备至,处处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

村井春啼鸟,人烟午唱鸡。、含笑看人生,平心尝世味,这是鲁史人家常贴的对联,走过千年的鲁史一直是这样,定居在这里的鲁史人也是这样,无论你何时走进她,她都在为你敞开自己水墨般的画卷。

最能挽得住游人脚步的还有鲁史的独特美食,鲁史古镇是中原文化向边远地域渗透的必经之地,丰富的特色小吃数不胜数,既有川味的麻辣,也有广味的香甜,更有腊火腿、豆腐肠、猪泡肝等美味佳肴。

酸浆水点的豆腐是鲁史一绝。将白豆腐切成一公分见方的团,在阳光下爆晒,制成的酱豆腐是远近闻名的食品。清香源自没有污染的本地自产的黄豆与香料,盛在瓦罐里,连罐一起称卖,每市斤可卖到20多元钱,是当地猪肉的三、四倍价。当然,鲁史的酱豆腐不仅吃起来香,放的时间也长,时间越长香味越醇,一坛陈年的酱豆腐甚至可以换一台电视机。

豆腐汤是家常汤菜,家家户户都会做豆腐,营养丰富的豆制品随着变戏法一样的厨艺走上餐桌,一些地道的本土厨师,仅用一个豆腐就可以做一桌丰富的菜肴。据《凤庆县志》记载,鲁史制作豆腐已有600多年的历史,真可谓是历史悠久了,千百年来戎菽来南山,清漪浣浮埃。转身一旋磨,流膏即入盆。大釜气浮浮,小眼汤洄洄。霍霍磨昆吾,白玉大片裁。烹煎适我口,不畏老齿摧。便是制作鲁史豆腐的真实写照。

逢年过节,鲁史人都要做豆腐,做好的豆腐是赠送远亲招待客人的上好礼品。闲时,不管男女老少,都喜欢带上家人、邀上亲朋到豆腐摊上小坐。咬一口豆腐,品一口春尖茶,其中滋味,不可言传。山里来的彝家汉子,卖掉手里的山货,相邀到豆腐摊上,一碟豆腐,一杯老白干,就能让他们活得比神仙还快乐。

鲁史豆腐声名远播,它的胜处在于取材于境内特有的酸浆水作凝固剂,酸水含有丰富的物质,豆子选当年本地产品。而我认为,真正的好料是那做菜人信仰的心灵。画家用画笔呈情于人,文人用文字陈情于人,这做豆腐的师傅对顾客是以山水般的心契与领会,使顾客吃到的明明是豆腐做成的菜肴,实际上却吃到的是一份心情,每一道菜都有一种新鲜的感动。

在鲁史,不管是在嘈杂的集贸市场,还是在街头巷尾,你随处可以看到手拿蒲扇、用木炭火精心烤制豆腐的街边小吃。

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鲁史人烤豆腐特别讲究,用来烤食的豆腐,要用新鲜豆腐发酵二至三天,再用木炭文火慢慢翻烤。这样烤出来的豆腐皮黄而不焦,豆腐膨胀如馒头,掰开来看,熟透的豆腐气孔如麻,清香四溢。再配上精心调制的佐料,保准让你胃口大开,真可谓是眉柳叶,面和气,手摇火扇做经纪,婷婷炕前立。酒一提,酱一碟,馥郁馨香沁心脾,回味涎欲滴。

在鲁史品美食,从冷盆到热炒,从汤菜到煲羹,其内容无一不与豆腐相关。豆腐干丝切得细,拌得匀,黄白的干丝上配以碧绿生青的香菜,秀色可餐;细料豆腐菜色金黄,鸡脯余香,味道鲜美;芙蓉豆腐看似豆糕,豆腐洁白如芙蓉,色泽协调悦目,香菇与鲜菌留香,鲜香爽滑软嫩,尤胜荤制一筹;八宝豆腐红、白、黄、绿诸色相间,看上去就眼馋。荤素相济,入口清鲜滑嫩,醇香美味,清爽可口,美食美色,畅快淋漓;再尝尝翡翠珍珠球,这道菜名取其形,一口咬下去,唇齿间有一种从漠然到豁然开朗的体验,味觉的矜持也在瞬间崩塌,余下无穷余味,这种感觉,也许在鲁史才独有;麻婆豆腐上来了,雪白的豆腐浸润在鲜红的油汤中,面上还有胡椒颗粒,用汤匙舀上,轻轻一吹,一尝,乖乖,只觉鲜美无比,少顷,又觉嘴唇、舌头发麻。那用豆腐烹饪出来的各种佳肴看得人眼花缭乱,青花瓷盘装着胡椒酿豆腐,白瓷汤碗盛着黄葱豆腐汤,条盘里装着的是黄韭拌腐丝有甜有辣,有甘有酸,如章似句,五彩纷呈,囊括了东西南北风情假如人的一生只以饮食来作幸福的戒尺,那么山珍海味能给人的是美满,鸡鸭鱼肉能给人向往,那么一桌鲁史豆腐宴给予人的则是一种永远的怀念。

在鲁史,喜事都是要吃八大碗的,酥肉、红肉、炒骨、漂汤、糊皮、冻鱼、甜肉、泡肝样样俱全。吃八大碗的礼仪非常讲究,一张八仙桌,一桌最多八人,先从上席最左那人开始夹菜,能坐上席之人,自然是德高望重的长辈,上首之左为大,右次之,长辈先夹一点菜,然后第二人接着夹,大家才依次端碗反时针轮流夹菜,一轮过后,全桌人的筷子才会七前八后伸向桌子最中间的菜碗夹菜吃,但绝没有抢夺和选择的迹象,挑到哪个就是哪个。

泡肝最具地方特色,在当地是一道特有的珍贵风味菜,只有年节和尊贵的客人到来时才能吃上这道菜。鲁史人家热情好客,憨厚淳朴。家里即使平时来了客人,也总会尽心尽力地热情招待。假如你哪天尝了鲁史地地道道的生态八大碗,准让你宛如桃花源中人,留恋不思返。

古往今来,鲁史古镇孕育了形式多样的鲁史文化。如今,鲜活的民俗、民间生产活动依旧表现着鲁史文化的灵性,这对于鲁史人来说是最大的一笔财富了。

踏上归途,深刻心中的,不仅仅是那如画的水墨画,更多的是鲁史人的厚实、古镇的悠久和悠悠柔情。

探访滇西茶马古道 穿越千年文化走廊


茶马古道穿越的川滇西部及藏东地区是我国典型的横断山脉地区,沿着茶马古道旅行,任何人都可深刻地感受到一个现象,即随着汽车的前行,沿途的民居样式、衣着服饰、民情风俗、所说语言乃至房前屋后宗教信仰标志始终像走马灯一样变化着,让你应接不暇。对这种现象,当地谚语有一个形象的概括,叫“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俗”。

穿越千年的文化走廊

我们的汽车在滇西的大山中逶迤而行,同车的向导说现在已经进入临沧地区的永德县境内,这里曾经是茶马古道上的重镇。我看着窗外的深山莽林,不时有种穿越感:那千百年前茶马古道上贩茶的马帮,不也是这样一路风尘颠簸和满眼沧桑厚重吗?

两千多年前,茶马古道艰难向西延伸的时候,纯粹是一条民间的商贸通道,运送的货物肯定也种类繁多,不过最终能被历史记住的货物,却只剩下了茶。这一条条在云南崇山峻岭中艰难穿行的古道,因其道路的重重险阻而不为外人所知,甚至那些编纂史书的人也不愿提及它。因此,人类历史上最古老、最艰险、也最漫长的茶马古道,只能在中国历史的深处,隐隐约约极不自信地延伸着。对于中国与外界的交往,尽管史书将更多的文字留给了张骞开辟的“丝绸之路”,但茶马古道的存在却是不容置疑的,它被人们忽略,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古道穿行的地区过于险峻,即使是从茶马古道上走过的人,也会怀疑下次再走的时候,能不能顺利走通。

其实只要对东方大陆的地理环境稍加分析,就会发现茶马古道成为中国与外界交流的最早通道,是有其必然性的。在远古时代,西南的确是中原通向外界的最好的出口,至少在行程开始的时候是会给人造成这样的假象。那时,北边是蒙古草原,更北边则是西伯利亚荒原,而西边是令人生畏胆寒的沙漠,至于东边,则是茫茫的大海,唯一的出路,似乎只有春光明媚、生机盎然的西南了。

历史上的茶马古道并不只一条,而是一个庞大的交通网络。它是以川藏道、滇藏道与青藏道(甘青道)三条大道为主线,辅以众多的支线、附线构成的道路系统。地跨川、滇、青、藏,向外延伸至南亚、西亚、中亚和东南亚,远达欧洲。

事实上,除以上主干线外,茶马古道还包括了若干支线,如由雅安通向松潘乃至连通甘南的支线;由川藏道北部支线经原邓柯县(今四川德格县境)通向青海玉树、西宁乃至旁通洮州(临潭)的支线;由昌都向北经类乌齐、丁青通往藏北地区的支线,等等。正因为如此,有的学者认为历史上的“唐蕃古道”(即今青藏线)也应包括在茶马古道范围内。也有的学者认为,虽然甘、青藏区同样是由茶马古道向藏区输茶的重要目的地,茶马古道与“唐蕃古道”确有交叉,但“唐蕃古道”毕竟是另一个特定概念,其内涵与“茶马古道”是有所区别的。而且甘、青藏区历史上并不处于茶马古道的主干线上,它仅是茶叶输藏的目的地之一。“茶马古道”与“唐蕃古道”这两个概念的同时存在,足以说明两者在历史上的功能与作用是不相同的。

茶马古道不仅是一条交通要道,伴随茶马古道而生的马帮文化、藏茶文化、商贸文化、因茶马古道得以相互交融的民族文化更是历史文化的载体。在传播和融合中,多元文化使茶马古道成为一条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走廊。以茶文化为主要特点,茶马古道成为了一道文化风景线。

现在,茶马古道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在永德,看历史

尽管曾经熙来攘往的“西南丝绸之路”而今驼铃已杳,但静卧于苍烟落照之下的迢迢山径仍以其幽深的历史感引人遐思,不失为一种永恒的风景。茶马古道上曾经的重镇永德,仍有保存完好的古道。其中,既有起伏迭宕于莽林深处苔藓沁碧、恍人心神的凤庆鲁史—永德乌木龙—永德大山—永德明朗—镇康南伞—缅甸腊戌和保山—永德小勐统—永德德党—永德明朗的古驿道,更有造就于悬崖绝壁上的永德遂通桥、小勐统石门槛等古迹。

永德是中国西南古老郡县之一。秦汉时,属哀牢国地,名石赕。东汉永平十二年,内附中原王朝,隶属永昌郡。1950年4月,县境解放,县名袭称镇康县,属云南省保山专区;1964年,改称永德。

这里是古人类栖息地之一,曾经有过早期文化繁荣,空灵深邃的历史,彰显神秘的民俗风情,散发出独特的魅力。以傣族构皮造纸工艺为代表的129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被列入保护名录。勐汞观音洞、崇岗臭水新石器遗址、永康小寨佛寺贡盘石浮雕、明代土著石狮、怒江两岸出土的原始贝币等,绘就了永德一卷卷跌宕起伏、动人心魄的历史画卷。

永德还有一个从远古神话中存留下来的神秘部落——俐侎人,这个崇尚黑色、崇拜火焰的族群,隐藏着现代社会中一道难得的风景,孕育了俐侎人800年历史的部落情人节——“桑沼哩”,那不加遮掩的坦荡与虔诚,让每一个有幸看到过的人都被深深震撼。

在鲁史镇,我们找到一位当地的老赶马人,他说,以前公路不通时,整个临沧地区去昆明,永德是必经之路。从顺宁到昆明有18个马站。从凤庆出发向北,60华里的地方就是鲁史。古道上有30华里设一个小马站、60华里设一个大马站的规矩,供赶马人休养生息。鲁史就是一个驿站,马帮主要在这里歇脚,每天有两三百匹骡马经过,都是大老板跟着,那时很兴旺。

老人说从小就记得,永德经常有贩运茶叶的马队,里面有不少藏民,当地人叫他们老古宗。他们穿的都是黑毡毛和黄毡毛的皮毛大衣,袖子不穿,多半是挂在一边,衣服颜色以红黑为主。赶马的老古宗都背一把长刀,穿靴子的也有,穿皮鞋的也有。每年茶叶成熟的季节,都有春茶会,老古宗们赶着驮了春茶的骡马在古道上行走,这条路的名气很大,当时称为“顺宁大道”。

茶马古道原本就是一条人文精神的超越之路。马帮每次踏上征程,就是一次生与死的体验之旅。茶马古道的艰险超乎寻常,然而沿途壮丽的自然景观却可以激发人潜在的勇气、力量和忍耐。不仅如此,藏传佛教在茶马古道上的广泛传播,还进一步促进了滇西北纳西族、白族、藏族等各兄弟民族之间的经济往来和文化交流,增进了民族间的团结和友谊。沿途上,一些虔诚的艺术家在路边的岩石和玛尼堆绘制、雕刻了大量的佛陀、菩萨和高僧,还有传说中的神兽、海螺、日月星辰等各种形象。那些或粗糙或精美的艺术造型为古道漫长的旅途增添了一种精神上的神圣和庄严,也为那遥远的目的地增添了几许神秘的色彩。从久远的唐代开始,直到二十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滇藏、川藏公路的修通,历经岁月沧桑一千余年,茶马古道就像一条大走廊,连接着沿途各个民族,发展了当地经济。与此同时,沿途地区的艺术、宗教、风俗文化也得到空前的繁荣和发展。

如今,在几千年前古人开创的茶马古道上,早已不见了马帮的身影,早已远去了悠扬的骡马铃声。然而,路还在,走马帮的先人们凭借自己的刚毅、勇敢和智慧,走出了一条生存之路、探险之路和人生之路。

穿越千年文化走廊 探访滇西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穿越的川滇西部及藏东地区是我国典型的横断山脉地区,沿着茶马古道旅行,任何人都可深刻地感受到一个现象,即随着汽车的前行,沿途的民居样式、衣着服饰、民情风俗、所说语言乃至房前屋后宗教信仰标志始终像走马灯一样变化着,让你应接不暇。对这种现象,当地谚语有一个形象的概括,叫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俗。

穿越千年的文化走廊

我们的汽车在滇西的大山中逶迤而行,同车的向导说现在已经进入临沧地区的永德县境内,这里曾经是茶马古道上的重镇。我看着窗外的深山莽林,不时有种穿越感:那千百年前茶马古道上贩茶的马帮,不也是这样一路风尘颠簸和满眼沧桑厚重吗?

两千多年前,茶马古道艰难向西延伸的时候,纯粹是一条民间的商贸通道,运送的货物肯定也种类繁多,不过最终能被历史记住的货物,却只剩下了茶。这一条条在云南崇山峻岭中艰难穿行的古道,因其道路的重重险阻而不为外人所知,甚至那些编纂史书的人也不愿提及它。因此,人类历史上最古老、最艰险、也最漫长的茶马古道,只能在中国历史的深处,隐隐约约极不自信地延伸着。对于中国与外界的交往,尽管史书将更多的文字留给了张骞开辟的丝绸之路,但茶马古道的存在却是不容置疑的,它被人们忽略,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古道穿行的地区过于险峻,即使是从茶马古道上走过的人,也会怀疑下次再走的时候,能不能顺利走通。

其实只要对东方大陆的地理环境稍加分析,就会发现茶马古道成为中国与外界交流的最早通道,是有其必然性的。在远古时代,西南的确是中原通向外界的最好的出口,至少在行程开始的时候是会给人造成这样的假象。那时,北边是蒙古草原,更北边则是西伯利亚荒原,而西边是令人生畏胆寒的沙漠,至于东边,则是茫茫的大海,唯一的出路,似乎只有春光明媚、生机盎然的西南了。

历史上的茶马古道并不只一条,而是一个庞大的交通网络。它是以川藏道、滇藏道与青藏道(甘青道)三条大道为主线,辅以众多的支线、附线构成的道路系统。地跨川、滇、青、藏,向外延伸至南亚、西亚、中亚和东南亚,远达欧洲。

事实上,除以上主干线外,茶马古道还包括了若干支线,如由雅安通向松潘乃至连通甘南的支线;由川藏道北部支线经原邓柯县(今四川德格县境)通向青海玉树、西宁乃至旁通洮州(临潭)的支线;由昌都向北经类乌齐、丁青通往藏北地区的支线,等等。正因为如此,有的学者认为历史上的唐蕃古道(即今青藏线)也应包括在茶马古道范围内。也有的学者认为,虽然甘、青藏区同样是由茶马古道向藏区输茶的重要目的地,茶马古道与唐蕃古道确有交叉,但唐蕃古道毕竟是另一个特定概念,其内涵与茶马古道是有所区别的。而且甘、青藏区历史上并不处于茶马古道的主干线上,它仅是茶叶输藏的目的地之一。茶马古道与唐蕃古道这两个概念的同时存在,足以说明两者在历史上的功能与作用是不相同的。

茶马古道不仅是一条交通要道,伴随茶马古道而生的马帮文化、藏茶文化、商贸文化、因茶马古道得以相互交融的民族文化更是历史文化的载体。在传播和融合中,多元文化使茶马古道成为一条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走廊。以茶文化为主要特点,茶马古道成为了一道文化风景线。

现在,茶马古道本身也是一种文化。

在永德,看历史

尽管曾经熙来攘往的西南丝绸之路而今驼铃已杳,但静卧于苍烟落照之下的迢迢山径仍以其幽深的历史感引人遐思,不失为一种永恒的风景。茶马古道上曾经的重镇永德,仍有保存完好的古道。其中,既有起伏迭宕于莽林深处苔藓沁碧、恍人心神的凤庆鲁史永德乌木龙永德大山永德明朗镇康南伞缅甸腊戌和保山永德小勐统永德德党永德明朗的古驿道,更有造就于悬崖绝壁上的永德遂通桥、小勐统石门槛等古迹。

永德是中国西南古老郡县之一。秦汉时,属哀牢国地,名石赕。东汉永平十二年,内附中原王朝,隶属永昌郡。1950年4月,县境解放,县名袭称镇康县,属云南省保山专区;1964年,改称永德。

这里是古人类栖息地之一,曾经有过早期文化繁荣,空灵深邃的历史,彰显神秘的民俗风情,散发出独特的魅力。以傣族构皮造纸工艺为代表的129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被列入保护名录。勐汞观音洞、崇岗臭水新石器遗址、永康小寨佛寺贡盘石浮雕、明代土著石狮、怒江两岸出土的原始贝币等,绘就了永德一卷卷跌宕起伏、动人心魄的历史画卷。

永德还有一个从远古神话中存留下来的神秘部落俐侎人,这个崇尚黑色、崇拜火焰的族群,隐藏着现代社会中一道难得的风景,孕育了俐侎人800年历史的部落情人节桑沼哩,那不加遮掩的坦荡与虔诚,让每一个有幸看到过的人都被深深震撼。

在鲁史镇,我们找到一位当地的老赶马人,他说,以前公路不通时,整个临沧地区去昆明,永德是必经之路。从顺宁到昆明有18个马站。从凤庆出发向北,60华里的地方就是鲁史。古道上有30华里设一个小马站、60华里设一个大马站的规矩,供赶马人休养生息。鲁史就是一个驿站,马帮主要在这里歇脚,每天有两三百匹骡马经过,都是大老板跟着,那时很兴旺。

老人说从小就记得,永德经常有贩运茶叶的马队,里面有不少藏民,当地人叫他们老古宗。他们穿的都是黑毡毛和黄毡毛的皮毛大衣,袖子不穿,多半是挂在一边,衣服颜色以红黑为主。赶马的老古宗都背一把长刀,穿靴子的也有,穿皮鞋的也有。每年茶叶成熟的季节,都有春茶会,老古宗们赶着驮了春茶的骡马在古道上行走,这条路的名气很大,当时称为顺宁大道。

茶马古道原本就是一条人文精神的超越之路。马帮每次踏上征程,就是一次生与死的体验之旅。茶马古道的艰险超乎寻常,然而沿途壮丽的自然景观却可以激发人潜在的勇气、力量和忍耐。不仅如此,藏传佛教在茶马古道上的广泛传播,还进一步促进了滇西北纳西族、白族、藏族等各兄弟民族之间的经济往来和文化交流,增进了民族间的团结和友谊。沿途上,一些虔诚的艺术家在路边的岩石和玛尼堆绘制、雕刻了大量的佛陀、菩萨和高僧,还有传说中的神兽、海螺、日月星辰等各种形象。那些或粗糙或精美的艺术造型为古道漫长的旅途增添了一种精神上的神圣和庄严,也为那遥远的目的地增添了几许神秘的色彩。从久远的唐代开始,直到二十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滇藏、川藏公路的修通,历经岁月沧桑一千余年,茶马古道就像一条大走廊,连接着沿途各个民族,发展了当地经济。与此同时,沿途地区的艺术、宗教、风俗文化也得到空前的繁荣和发展。

如今,在几千年前古人开创的茶马古道上,早已不见了马帮的身影,早已远去了悠扬的骡马铃声。然而,路还在,走马帮的先人们凭借自己的刚毅、勇敢和智慧,走出了一条生存之路、探险之路和人生之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