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茶文化打造茶叶销售强店

发布时间 : 2019-11-13
用茶叶插耳洞 用茶叶怎么洗脸 用茶叶洗脸毁容了

用茶叶插耳洞。

在知识经济时代,营销靠文化已是不争的事实。有专家认为,文化是营销乃至整个经济发展的直接组成部分,而不是游离于经济之外的独立物,文化作为经济发展的深层推进力,它是市场竞争的最后力量。位于湖北宜昌市城区的宜茗轩中心店,属于以茶叶销售为主、配套销售服务的茶叶零售店。所谓茶叶零售,是指成批量地买进茶叶商品,将其零星分散的卖出,它的销售对象多为最终消费者。老板刘轩表示,他的茶店是靠茶文化立足、靠茶文化发展的。就经营诀窍,一是只向消费者提供有文化内涵的茶叶。较之以往,今天的消费者更重高山茶视有文化内涵的商品,特别那些有一定历史渊源的名茶,由于包融哲学、经济、宗教、民间礼仪、历史、旅游、教育、科研、医学、陶瓷、食品等诸方面的文化内涵,常能够引起消费者美好情感的共鸣,就是要“为朋友找好茶、为好茶找朋友”,尽力去满足消费者对茶及其茶文化的需求。二是让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处处感受到茶文化的熏陶。首先,要有自己精制、新颖的包装。实践证明,包装不仅具有保护产品安全的作用,而且从文化的角度更是产品的“无声推销员”。其次是精心布局商店的茶文化环境。一般而言,商店的门面、内部装修、照明、物品的摆放、背景音乐和气味等等都有可能导致消费者心理产生变化,对消费者行为形成影响。由于人们在购买欲望上经常受直观感觉、购买环境气氛的影响,特别是有针对性、高雅的茶文化服务形成感染力,容易使消费者受打动而产生购买行为。三是与文化行业与文化人建立广泛的联系,以增加企业的文化底蕴。宜茗轩创建后,始终与省、市、区文学艺术家联合会等保持了密切接触,如以市文联为依托,茶店还加挂了“宜昌市文艺沙龙”;以城区中心区西陵区文联为依托,加挂了“西陵区茶文化协会”等。充分利用文化艺术工作者的影响及作用,提高茶叶店的品位。同时,宜茗轩也常利用广告等促销手段,每年以10万元投入。实践证明,市场营销是一种经济活动,也是一种文化策划活动,根据独特的文化资源和文化氛围设计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就会推动企业营销业绩不断成长。用茶文化打造茶叶销售强店不是权宜之计,不是一时冲动,而是一种理性的、战略性的经营选择;用茶文化打造茶叶销售强店需要全面设计,全方位布局,充分利用茶文化资源。

精选阅读

福州茶叶单体店也要打造品牌


福建茶产业近几年快速发展,让一些连锁茶业品牌快速成长、壮大。但突出重围的当前还只是少数,在省城福州,许许多多的茶叶单体店不断在洗牌与反洗牌之间苦苦抉择。

有人吃肉,有人喝汤。福州茶业消费额还在不断扩大,在少数连锁店吃肉拿大头,大多数单体店争着喝汤的情况下,能喝到汤也是不错的事了。

大多吃不饱,饿不死

来自安溪的小陈在福州经营茶叶店多年,但至今茶叶店经营仍然没有多大起色。

小陈的茶叶店位于福州某小区,店面30平方米左右,月租金1500元。虽然月租金不高,但加上水电、税务等费用,月开销在3000元左右。

每逢春茶、秋茶上市时节,小陈都会回趟老家从家里或者亲戚处备些茶叶。冬去春来,已经快5个年头了。小陈的茶叶店开得颇为吃力,每个月扣除3000元左右的开销费用,剩余的利润并不多,勉强赚个一两千元。

吃不饱,饿不死,小陈很感慨,“如果放弃开店又心有不甘,只能继续把店开着,至少还有一些奔头”。其实,“奔头”有多大,小陈自己也没底。

“福州每年平均有10%的茶叶单体店被市场残酷淘汰,相应地又有超过10%的茶叶单体店经营者再次进入这个行业,整体而言,福州茶叶店的数量还在不断增加之中。”福州茶业协会有关人士表示,在福州开茶叶单体店进入门槛不高,但只要进入这个行业,就会发现,开一个小店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暴利账”经不起推敲

很多人在开茶叶店之前,多少都对茶叶的进货渠道做些了解,当然,也算了茶叶的经济账。

只不过算着算着,都觉得卖茶叶是暴利。可一旦开店,就发现原来算的账其实是一笔糊涂账。

“茶叶的确让一些人赚了钱,但说茶叶是暴利也未必见得,因为茶叶附加的经营成本往往被人忽略了,也就是说,单纯地进行加减法,茶叶很容易被人扣上暴利的帽子。”福州茶商王先生告诉记者,卖茶叶的过程中,有时即使自己没怎么赚钱,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卖茶的人还是觉得自己肯定赚了大钱。

今年秋茶上市时,王先生发现,原产地的铁观音秋茶整体行情又上升了些。随行就市本无可厚非,但王先生在销售茶叶时价格却提不起来。

王先生的茶叶店面向的客户群主要是自己认识的一些朋友,平常买茶每500克通常在200元至500元之间,有时每500克千儿八百的也卖一些。由于客户群都是自己的朋友,对应的价格就得有相应的茶叶质量相匹配。

在开茶叶店之前,王先生也觉得茶叶是个暴利,应该比较好赚钱。但开茶叶店之后,王先生分摊了经营成本,发现并没有所谓的暴利。比如,500克秋茶进货价为100元,在去梗筛末之后,净茶的成本上升为140元左右,再加上7元至20元不等的包装费用,成本继续上升。进一步分摊店租、水电、人工等费用,进货价为100元的500克秋茶即使零售价卖到200元,所剩利润已不高。再加上守店多年的时间成本,单体茶叶店在品牌连锁店的夹击下,苦苦支撑。

对策:限量销售的专卖策略

福州五四路一茶叶单体店经营者肖先生每年大约只卖500公斤的茶叶,销售量虽少,却也活得滋润。肖先生的经营法宝就是,每年产茶季自己深入到武夷山产茶区淘一些口感独特的奇种茶,这些淘得的奇种茶质量上乘,茶叶运到福州后,自己再精心包装,配上自己的店名、商标号。由于茶叶质量好,包装上档次,再加上限量销售的专卖经营策略,肖先生不仅轻松打理店面,还结交了大批朋友,当然也赚取了不少利润。

“茶好是关键,更重要的是打造自有品牌。”在福州五四路、温泉公园附近的一些茶叶单体店,其日常经营成本高达2万元左右,但其中不少单体店却能在负荷高运营成本的情况下盈利。

业内人士认为,这与其在产品的选择以及产品包装、定位上的明确恰当有很大关系。茶叶单体店同样要有品牌化的运营策略,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茶叶的附加值,比如注册自己的商标,开发部分属于自己的专有包装。

茶叶产区打造茶文化旅游 推进茶旅游发展


中国是茶的故乡,每年我国的茶园面积以及茶叶产量都在增加,将茶园打造成旅游景区、将茶产品开发成旅游产品、将茶文化变成旅游品牌,带动茶乡旅游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发展思路。十堰作为全国知名的产茶大市,是万里茶道重要的茶源地和集散中心,种茶历史悠久、生态条件优越、旅游资源富集,多地茶产区靠茶叶留香秦楚大地,扬名天下。十堰市旅游委特此推出了竹溪县以及竹山县等多条茶文化精品线路,让古老的“万里茶道”重焕生机、再现光华。接下去我们就一起来看看。

推荐地点:竹溪县

线路:新洲镇—汇湾镇—水坪镇—中峰镇—蒋家堰镇

茶叶品种:竹溪龙峰、箭茶、梅子贡茶

竹溪县种植茶叶的历史悠久,400多年前就有梅子垭贡茶的传说。梅子贡茶最早产于汇湾镇梅子垭,春秋末期梅子垭茶成为朝廷贡品,唐代梅子垭茶被武则天钦定为御用贡品,至今汇湾镇梅子垭村还保留有半亩古茶园。梅子垭贡茶观光园还曾荣获2016“中国最美茶园”称号。竹溪龙峰核心产区位于龙王垭,这里山峰雾腾如龙,其“箭茶”、“龙峰”两大系列产品多次获国内、国际金奖,是国家级茶叶标准化建设示范基地,2006年11月,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龙峰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竹溪古属庸国,拥有2600多年的历史,是古庸文化发祥地。依山傍水的竹溪,典雅秀丽,兼有现代气息和田园风格,这里有中国中东部地区切割最深的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十八里长峡,有东周时期古遗址楚长城遗址、有中国自然国心鸡心岭、真武大帝修炼飞身之地偏头山、野生金丝楠木旅游地新洲楠木寨等绮丽美景,古寨堡、古村落、古民居遍布山野。

推荐地点:竹山县

线路:国际绿松石城—上庸镇—麻家渡镇—宝丰镇—得胜镇

茶叶品种:圣水翠峰、毛尖、乌龙茶

竹山县种茶历史悠久,产茶历史可以追溯到夏商时期,到唐代极盛时期以后,圣水绿茶成为贡品。竹山县的圣水村现已成为湖北省著名商标“圣水翠峰”有机绿茶核心产业基地,圣水毛尖多次被评定为“湖北名牌产品”,在第二、三届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连续两次夺得金奖,2006年获评为湖北十大名茶。

走进竹山,就像走进一个桃花源。这座小城,如她的名字般不事张扬,在山水之中隐藏着独有的秀美和灵动。竹山县城,宽阔美丽的堵河带环城而过,国际绿松石城古朴大气,素有“金銮宝殿”之称的古庸国都城上庸镇曾是古建筑的大观园,圣水湖国家湿地公园景色旖旎,人类始祖圣地女娲山风景秀丽,漫步在圣水茶场的山间小道,云雾缭绕在万亩茶林间,茶香氤氲中带着一点点春雨的露湿,好似误入仙境。

推荐地点:房县

线路:土城镇黄酒村—尹吉甫镇—野人谷镇—红塔乡—军店镇—窑淮乡三岔村

茶叶品种:绞股蓝茶、绿茶

“房县绞股蓝”是房县特色农产品,房县野人谷镇享有“中国绞股蓝第一乡”的美誉,2001年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上,房县绞股蓝茶荣获“湖北名牌产品”的称号。据检测,房县绞股蓝中人参总皂苷的含量是人参的四倍,具有极高的药用及保健价值,具有降脂、降压、提高人体免疫力等多种功效,被誉为“南方人参”,深受消费者欢迎,出口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各国。

“房陵春日最繁华,红绿荫中十万家”。逶迤于世界名山神农架和武当山怀抱的房县,青山抱绿水,数千年历史的熏陶,使房县形成了独特的帝王文化、道教文化、皇家饮食等丰富的文化遗产。你可以在这里追寻诗经溯源地,感悟房陵诗经文化;漫步军店镇明清古街道,领略显圣殿景观,亦或是寻香温酒,品尝房陵百年老酒味,更可以一探神秘野人踪迹,畅享山水乐趣。

推荐地点:武当山特区

线路:老营景区(玉虚宫)—磨针井—八仙观—琼台—金顶景区

茶叶品种:针井、剑茶、奇峰、毛尖

武当道茶,因武当太和山,亦名太和茶。聚道教仙山之灵气,融道教文化与茶文化于一体,早在唐朝和宋清时代就被列为朝廷贡品。

武当山八仙观村已成为十堰市有机道茶生产示范基地,被农业部授予“中国道茶文化之乡”。武当道茶品牌成功申报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西湖龙井、武夷岩茶、寺院禅茶一起成为我国四大特色名茶,享誉海内外。

六百多年前,明成祖朱棣敕令“北建故宫,南修武当”,遣30万工匠历十三寒暑,铸就八百里武当山建筑群的旷世恢弘。这里有“十里桂花香、九曲黄河墙、一里四道门、一柱十二梁”太子坡,有元代保留下来现存最完整的石殿天乙真庆宫,有天下第一灵香龙头香,有被誉为古今天下第一殿的铜铸鎏金大殿——金殿……宏大精美的古建筑群,恢宏奇丽的山水轮转造就了仙境般的武当山。

推荐地点:丹江口市

线路:浪河镇—土关垭镇—丹江口城区—太极峡景区—习家店农博园

茶叶品种:红茶、乌龙茶、武当剑茶、武当毛尖

丹江口市浪河镇青莫村的圣和茶场,是武当道茶的发源地。如今的青莫村,处处飘茶香,运用循环经济和综合利用的理念、先进的技术、科学的管理手段,结合地方实际研究出了乌龙茶、“武当道系列茶”等新产品。

在丹江口浪河镇做回人间采茶客,沿途一览风景秀丽、碧波千倾的库区风光,到沧浪海旅游港戏水观景,在中国最美山水公路上体验骑行乐趣,于太极峡观览万山群峰之中的绝妙“太极图”,在景区刺激的玻璃桥上御风而行,亦可以到习家店农博园观赏千亩花海。

推荐地点:茅箭区

线路:东沟景区—桃花岛—泰山观—营子村—秦巴植物王国

茶叶品种:绿茶

茅箭区至纯的水,至美的山,孕育出了特有的茶香味道。一进入东沟村,就听到入口处的清水平台流水潺潺,鸟鸣山涧,茶香四溢,满眼郁郁葱葱,让人忘却烦恼和城市喧嚣,只想肆意徜徉在这天然氧吧中,沿途经过桃花岛、泰山观入眼处尽是一幅山水画卷。位于赛武当自然保护区营子村下的五步河,沿乡间小河绵延5公里分布着大片茶园,从营子村转过桃花湖,秦巴植物王国内花开正艳,俨然一童话世界。

推荐地点:郧阳区

线路:茶店镇—白桑关镇—谭家湾镇—柳陂镇

茶叶品种:绿茶

郧阳茶叶在清朝和民国时期已有成片栽培,主要是本地产的群体小叶茶,全区各地均有分布。

郧阳区的茶店镇是湖北省“楚天明星镇”,茶店镇的樱桃沟更是以“最美乡村”享誉荆楚大地。沿着品茶路线,你可以沉浸在白桑关镇高源村的阵阵茶香、在谭家湾镇五道岭村品尝“桂龙云剑”的手工茶叶;还可以在柳陂镇的青龙山地质博物馆看看恐龙蛋化石,这里是湖北省首家以恐龙主题展示为主的博物馆,也是鄂西北目前最大的地质博物馆。

推荐地点:郧西县

线路:河夹镇—郧西县城—安家乡—五龙河

茶叶品种:神雾茶

郧西北依秦岭,安家乡的神雾岭茶场就是郧西传统产茶区之一。神雾岭茶曾获中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金奖,湖北省鄂茶杯金奖,湖北精品及十堰著名商标等荣誉称号,是十堰三大名优绿茶之一。

闻着河夹镇的茶香前行,你将来到有“中国婚旅之城”、“七夕约会之乡”的郧西县城,在这里你可以尽情游览以“郧西古景、神秘天河、七夕民俗”为旅游特色的七夕文化旅游区,你可以去安家乡神雾岭村细品高山神雾岭茶,更可以在有“中国小九寨”和“天然氧吧”之美称的国家4A级景区五龙河体验山水之乐。

茶文化之旅是将茶叶资源以及茶文化进行结合的一种旅游方式,将茶叶的生长环境以及茶叶生产、茶叶文化等融为一体进行来发,茶文化是茶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茶叶产区打造成茶文化旅游同时也是能带动茶乡人们的生活发展。

推广茶文化打造茶品牌 让纳溪茶叶走上国际化


纳溪位于四川省泸州市,地处四川盆地的南部地区。一直以来,纳溪就是我国茶树原产地之一,是全球同纬度茶树发芽最早的区域,比江苏、浙江等全国主要产茶区早30-40天,引申出“过春节、喝春茶”的典故,纳溪茶叶承载着每年新茶上市的品质形象。

纳溪茶园

3月13日,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人民网 人民健康联合多家机构共同举办“健康中国人”系列圆桌论坛。泸州市纳溪区委副书记、区长谭荣兵应邀参加,区领导程少华陪同。在“中国茶业的品牌之路”专场论坛上,谭荣兵畅谈纳溪茶文化推广、茶品牌建设和茶产业发展。

谭荣兵指出,纳溪是“中国特早茶之乡”,也是全国100个重点产茶县之一。为了让百姓喝上健康茶、放心茶、安全茶,纳溪区在茶产业发展上始终坚持源头治理和可持续建设,坚持绿色生产和标准化建设,坚持有机栽培和无公害建设,坚持行业自律和可追溯建设,坚持依法监管和实验室建设。通过对纳溪区茶文化的不断挖掘、茶品牌的不断打造,力争早日使纳溪的茶产业达到百亿元的规模。

小茶叶变身“致富金叶”的成功之路

多年来,纳溪努力耕耘,将小茶叶打造成为大产业,将“生态绿叶”变身为兴农惠农强农的“致富金叶”。

纳溪区将特早茶作为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旗帜产业,努力打造川茶体系的“旗舰”品牌。成功创建区域公共品牌“纳溪特早茶”“纳溪贡茶”,并先后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认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入选“中国—欧盟地理标志互认产品”。今年2月初采摘的新年第一批纳溪特早茶,在2月12日北京人民大会堂纳溪新茶上市见面会上,拍出18.88万元的价格,足见纳溪特早茶的品牌价值。

依托四川(泸州)自贸区口岸,推动纳溪区优质茶叶进入国际国内销售市场。建立纳溪特产电商中心,拓宽纳溪特早茶线上线下销售渠道,2017年全区茶叶线上销售额同比增长35%。坚持农旅融合,纳溪依托“全域旅游2.0”战略,新增就业岗位760个,设立500万茶产业发展基金,搭建“银—政—企—农”对接平台,茶农年人均增收3000元,实现企业增收、农户就近就业。

打造世界茶酒小镇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谭荣兵介绍,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及习近平总书记来四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纳溪区坚持以茶兴农、强农、惠农,将茶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支柱性产业之一。

以茶兴农,让农村美起来。凭借纳溪在农业农村和特色小镇方面的优势和经验,建设世界级茶酒小镇,并将其打造成为西部乃至全国范围乡村振兴可借鉴、可复制的样板试点。通过茶文化对家风的熏陶,带动乡村形成良好的民风,实现乡风美。

以茶强农,让农业强起来。习近平总书记到四川汶川县映秀镇视察时,专门视察了当地的茶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更加坚定了发展茶产业的信心。茶叶品质建设作为质量兴农的关键,要提高纳溪特早茶产业市场竞争力,打造西部地区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实践样本。

以茶惠农,让农民富起来。通过政府引导,龙头带动,帮助农户尤其是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资产入股+基地务工,实现多元增收,2017年,通过扶持贫困村发展茶叶基地,带动参与的建档立卡户人均增收1500元。

从“四品”下功夫 让纳溪茶叶进入国际市场

记者在这次论坛活动中了解到,下一步纳溪区将继续坚持“区域品牌+企业龙头品牌”双轮驱动,继续巩固“特早、有机”核心品质,继续优选优育茶叶新品种,继续提炼纳溪特早茶品味。

“从品牌、品质、品种、品味四个方面充分融合纳溪的茶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明、长江遗产,提炼纳溪特早茶的文化品味,借助一带一路走出四川、走出国门,让大家通过一杯纳溪特早茶,品出纳溪人文底蕴和生态理念。”谭荣兵介绍,纳溪区将充分发挥茶、酒两种世界“语言”,打造世界级的茶酒文化旅游目的地,让国内外的茶酒爱好者亲临中国特早茶之乡—纳溪,体验早茶文化。

廖其刚:做强凤冈茶文化 展示锌硒茶特色


凤岗县,贵州省遵义市下面的一个行政县,其主要位于贵州省东北部地区。凤冈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这里全年气候温暖湿润,山地资源丰富,非常适合茶叶种植。凤冈县出产的茶叶在我国有很大的名气。为了促进当地岗茶文化的发展,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凤冈县凤冈县委书记廖其刚一行人走访了当地岗茶生产基地,并对此提出意见和建议。

廖其刚

凤冈县委书记廖其刚,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张正伟,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察委主任陈清松一行,到凤冈县凤凰广场文化馆调研指导凤冈锌硒茶文化休闲馆所的建设工作及翠湖湿地公园茶文化博物馆、科技馆、大数据中心等的规划设置情况。

近日,廖其刚一行来到文化馆一楼,察看了文化馆陈列的凤冈当地群众自古以来所使用的喝茶、制茶、品茶、泡茶以及与之相关的茶具用品、历史文物和生产生活用品。了解凤冈丰富的茶文化以及当地的历史文化生活。

廖其刚要求,相关部门要立即启动在凤冈广场群众集聚较多的地方设立凤冈锌硒茶文化休闲馆所,不仅为群众品茶、话茶、用茶提供方便,同时也展示了凤冈群众酷爱饮茶浓烈的文化氛围和与之相关的茶事文化活动。要设置专门的茶文化博物馆,展示凤冈锌硒茶的品牌特色,凤冈人民世代在茶文化方面的智慧和文化;展示凤冈茶文化的悠久历史,茶文化的发展以及群众种茶取得的成果。

廖其刚一行还到翠湖湿地公园,察看了茶文化博物馆、科技馆、大数据中心等的规划设置。要求相关部门要尽快拿出规划设计,抓紧时间进行馆所的装修,为凤冈市民的休闲娱乐、参观体验做好服务。

茶文化:广东潮汕茶文化介绍


不同的地域造就了不同的茶文化,而在潮汕地区也有着潮汕独有的功夫茶。喝功夫茶是广东潮汕人日常生活中最常做的事,无论何时都是以一壶茶来陪衬。潮州工夫茶是潮州饮食民俗最具特色的一种。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广东潮汕的茶文化吧。

潮汕人饮茶文化

从潮汕城市地区到农村,几乎家家都摆设有一套功夫茶具,喝功夫茶是潮汕人的风俗,以茶待客更是潮汕人的优良传统之一,潮汕人无论是婚、丧、喜还是庆,都离不开茶,所以功夫茶已经成为潮汕礼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功夫茶起源

潮汕著名的功夫茶历史悠久,起源于宋代,据说是由福建的“小杯茶”演变来的,之后在广东的潮州府一带最为盛行,而品尝功夫茶也是潮汕地区很出名的风俗之一,在潮汕本地,基本每家每户都有功夫茶具,即使是移民海外的潮汕人,也依然保存着品功夫茶的这个风俗,也可以说,有潮汕人的地方,便有功夫茶的影子。

潮汕人喝茶基本步骤

1、品茶

潮汕的功夫茶并没有像中国功夫那样名扬海外,但它作为潮汕茶文化的精粹,对于潮汕人来说,已经不只是简单的一道饮料了,而是生活中的生活。所以潮汕人品茶的方式是慢慢品味,讲究心手协调,与内心的平静融为一体。

2、择茶

选购好茶,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潮汕人喝茶多是铁观音、凤凰茶,他们选茶时一要观形;二要掂重;三要嗅味,他们认为,好的茶叶,有一种纯正的令人愉悦的茶香。

3、择水

冲泡功夫茶最讲究的就是水的质量,潮汕人冲泡茶认定的水质主要标准是:色度不超过15度,无异色;浑浊度小于5度;无异臭味,不含有肉眼可见物:PH值为6.5~8.5,总硬度不高于25度;毒理学及细菌指标合格。

以上就是潮汕茶文化的介绍,由此可见,潮汕当地已经把茶作为待客的最佳礼仪,潮汕人食茶更能体现了他们对生活的认真,这就是一种文化的沉淀。

各地茶文化之——漳州茶文化


漳州,地处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是福建省下辖的一个城市。漳州作为海峡西岸城市之一,自古以来就有“田园都市,生态之城”的美誉。漳州是历史文化名城,是闽南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漳州的茶叶在全国乃是世界上也是赫赫有名的。那么,漳州的茶文化发展到底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漳州茶叶历史悠久,早在宋代时就已有种茶饮茶的记载,如周必大(1126-1204)的《次王少府送蕉坑茶韵》、王伟的《清州十咏》、李纶的《临漳志》等。在云霄盘陀岭上(旧称黑龟岭)至今遗有三株宋时古茶树,当地群众称之“宋茶”,相传为岭上二个和尚所种。

入明朝来,就有比较高的茶叶制作技术,所以明末阮文锡的《安溪茶歌》中有“迩来武夷漳人制”的说法。生产的茶叶不仅民间自饮,而且被列入贡品,正德间年贡“叶茶378斤,芽茶500斤”,嘉精间年贡“叶茶400斤,芽茶511斤”。(万历《漳州府志》卷五)在《长泰县志》、《南靖县志》、《龙溪县志》等也均有进贡茶叶的记载。可见当时的茶叶已颇有名气,因而促进茶叶种植,明太常寺卿陈天定游平和大峰山佛补祖岩诗句:“寺古多荒瓦,僧贫只荐茶”和天启进士沈起津游诏安九侯山诗句“香炉烟透云根里,雾锁茶园望海台”。不仅说明内山峰产茶,沿海地区也种植成片茶园。时茶叶贸易也渐兴隆,漳州商人往返于武夷山、安溪重金购茶。据《海澄县志》,明中叶就有茶叶从海澄月港出口的记载。

清代以来,漳州人不仅制茶技术精湛,而且品茗之风日甚,其烹泡方式--工夫茶艺闻名遐迩。清三十一年(1766年),永安知县彭光斗路过漳州时,就亲身享用了漳州的工夫茶。他说:“罢后去省,道过龙溪,邂逅竹园中,遇一野叟,延入旁室。地炉活火,烹沁透心脾。叩之乃真武夷也。客闽三载,只领略一次,殊愧此叟也,”(彭光斗《闽琐记)》,时至今日,乌龙茶工夫茶还在粤东及漳州诏安、云霄沿海各县广为流行。

清末,漳州茶叶声誉鹊起,贸易居全省之冠。光绪年间,漳州市里有号称“百年老铺”的奇苑、瑞苑等茶庄,他们不仅在漳州开业,而且在厦门设立分庄,茶叶出口东南亚等国,年销量据当时记载:光绪二十年前约360担,光绪二十年约1200担,光绪末年约1800担,民初至抗日前夕为2000~6000担。

解放后,漳州茶业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有了很大的发展,现在漳州已成为闽南乌龙茶出口的重要基地,必将为国家作出越来越多的贡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