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与茶艺

发布时间 : 2019-11-13
关于茶道 红茶的茶艺表演 红茶茶艺音乐

关于茶道。

如今茶艺概念混用,须作一辨析。 流行于日本,精神上虽可追溯到中国,但是日本文化的东西。日本人思维与中国人不同,执着于具体事务和过程,其道亦须从具体事务过程中体会;中国人是先立大道,再从具体中得证。佛家所谓“月映万川”,中国思维的解释多倾向月,日本思维多倾向川。故日本人的修道、证道、体道、悟道常常从具体事务的仪式化入,故有、花道、剑道,路径上可称“小而道”;千玄室讲:“讲求“和·敬·清·寂”这四个字,“和”即和平的和,要人做到和平相处;“敬”即要发自内心去尊重别人,不从内心尊重是不行的;“清”不仅是指环境的清洁,还包括净化心灵及发自净化了的心灵的言行;“寂”就是很沉着、很冷静,不因外界的变化而动摇的寂然不动的心境。在日本的战国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就特别需要这种精神,武士们卸下腰刀放在一边,大家促膝而坐,来品一碗茶,无论任何时候都可以喝茶,千利休居士(千玄室)就是这样开始他的的。”从具体事务入,证的是道。道是无极,悟道有境界的不同,日本思维可能的问题是在小道上就停步了。我以为千玄室在这里说的,还没有入于大道。 中国人在路径上则是所谓“大而道”,常常直从道入,后从具体生活的“洒扫应对”出,要体悟的就是大道,但它要有必要的前提。近代以来中国人对道已失去信心,“洒扫应对”也就没有了意义,因此在现代中国,“”是不可能的,若说,必先有道,既然无道,何来?于是只有茶艺,但茶艺在起源上是将闽南潮州饮茶生活的程序和世俗礼节夸张为一套程式。在现在常常是商业化的表演,这就谋杀了其日常生活的态度,如无内涵,则彻底不伦不类,虚假做作,只能让人讨厌。

精选阅读

茶道茶艺礼仪


书接上回,小宁问我老北京人给客人上茶的礼儿。我说:“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中国古代的茶艺世界闻名。所谓,讲究的是饮茶的文化,这里包括喝茶的礼俗和规矩。当然,茶文化博大精深,中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各地各民族在饮茶的礼节上也有不同。咱们就说北京人喝茶的礼儿吧。北京人喝茶分为品茶、敬茶、喝茶几种。品茶的讲儿很多,有一套程序,比如净手、赏茗、摆盏、烫壶、投茶、冲泡、闻杯、问盏、细品等等。实际上这些都属茶艺,一般到茶馆品茶才能享受到。在家里或一般场合喝茶,没这么多讲究。不过,这里却有许多礼节。比如给客人泡茶,如果是单用茶杯,茶水不能太满。通常的规矩是七分茶八分酒。也就是说沏茶时,水只能倒七成,倒十成就溢出来了。有人说斟满。斟不满心不诚,沏茶水不满意不实。这是不对的。如果讲老礼儿,沏茶续水,永远不能让杯子里的水满。其次,老北京人喜欢用盖碗喝茶,这里的讲儿很多。”

小宁问:“用盖碗上茶有哪些老礼儿呢?”我说:“首先茶水只能倒七分。其次, 用盖碗喝茶时,要一手拿着托碟和碗,另一只手把盖轻轻掀开一道缝儿,然后举到嘴前小啜。千万不能把碗盖拿起来,像用杯子喝水那样。”小宁问:“为什么?”我说:“如果把碗盖拿在手上,一仰脖把碗里的茶喝干,那是对主人的不敬。这一动作似乎是对主人抗议:你上的这是什么破茶呀!喝着怎么一点味儿没有呀!此外,用盖碗上茶时,主人不能随意掀开碗盖续水。”小宁问:“那主人怎么知道你的茶碗里该续水了呢?”我说:“这里有规矩,只要你把碗盖拿起来,靠在盖碗的托碟上。这个动作就等于告诉主人碗里该续水了。”小宁说:“北京人喝茶的礼儿这么多呢。”我说:“当然,北京是礼仪之都嘛,喝茶讲究‘茶语’。就是用动作来说话。”比如用茶壶沏茶续水,如果不把茶壶拿起来,在客人眼前,用水壶或暖瓶直接往壶里倒,这是对客人不友好的表示,这一动作好像是说,你也配坐在这儿喝茶,赶紧滚吧。所以用茶壶沏茶,续水时,必须侧一下身,把壶拿起来。再比如客人让你感到厌烦,你恨不能马上轰他走。一般也不用动嘴,只要把碗里的剩茶往地上一倒,就算是告诉对方你是什么意思了。所以北京人喝茶最忌讳当着人的面儿泼茶水,这比骂人还让人难堪。”

小宁听了我说的这些,感叹道:“您说的这些老礼儿,现在的年轻人有几个懂呀?”我说:“是呀,这些‘茶语’,如今有些人确实知道得不多。喝茶的这些小节,实际上能充分反映出北京人对礼仪是多么当回事儿。”我跟小宁正聊着,志宽的父亲接过话茬儿说:“是呀,北京人讲究老礼儿,礼多人不怪嘛。您瞧一晃儿咱们老街坊有二十多年没见了,聊聊咱们老街坊吧。”我说:“好呀,跟您聊天儿长见识。”

茶艺·茶道·茶德


 到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安溪乡间品茗,是一件很有味道的事。坐在农家庭院,三两人泡上一壶茶慢酌细品,不时有田野的芬芳阵阵飘来,多了几分自便和随意。乡间的茶文化,没有都市茶楼里那一招一式的繁缛程式和豪奢作派,更多的是一种乡间天然简约之美。

茶艺,是如何泡好一壶茶的技艺和如何享受一盏茶的艺术。在黄金桂发源地虎邱镇罗岩村,笔者有幸欣赏了一位林氏老农的茶艺。他身着地道土布蓝衫,茶具是乡间常用的粗壶,茶是本地产的优质绿茶,水是屋后的井水。整套茶艺融入了乡里人的纯朴观念和生活习俗:投茶直接用手,三指撮茶;分茶时,于壶中泡好茶后再入茶盅。据说,这种“茶娘式”的手法,还象征着母子生生不息的亲密关系呢。当地有“早茶一盅,一天威风;午茶一盅,劳动轻松;晚茶一盅,全身疏通;一天三盅,雷打不动”之说。可见这种茶俗深入人心。在安溪县,还流传着“早上喝碗铁观音,不用医生开药方;晚上喝碗铁观音,一天劳累全扫光;三天连喝铁观音,鸡鸭鱼肉也不香”,可见酷爱饮茶之风气源远流长。

是茶文化的另一境界,安溪的精髓,体现在一个“和”字上。例如,当地村民有什么纠纷或隔阂,只要长辈出面开一个“茶话会”调解,便可轻松把事情“摆平”。这种茶文化中的“和”,意蕴着风调雨顺的天和、青山绿水的地和以及友好相融的人和。如果上升到茶德的高度,“和”的内涵会更丰富,具有一种社会功能,使饮茶者追求一种收敛奢欲、洗心涤烦、振作向上、自我整合、人伦和谐、其乐融融的精神境界。106万人在安溪这片土地上长期和睦相处,亲如兄弟,根植、流传其间的茶文化,无疑具有深厚的旺盛生命力,是祖国灿烂茶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茶艺茶道茶品德


到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安溪乡间品茗,是一件很有味道的事。坐在农家庭院,两三人泡上一壶茶慢酌细品,不时有田野的芬芳阵阵飘来,多了几分自便和随意。乡间的茶文化,没有都市茶楼里那一招一式的繁缛程式和豪奢做派,更多的是一种乡间天然简约之美。

茶艺,是如何泡好一壶茶的技艺和如何享受一盏茶的艺术。在黄金桂发源地虎邱镇罗岩村,笔者有幸欣赏了一位林氏老农的茶艺。他身着地道土布蓝衫,茶具是乡间常用的粗壶,茶是本地产的优质绿茶,水是屋后的井水。整套茶艺融入了乡里人的纯朴观念和生活习俗:投茶直接用手,三指撮茶;分茶时,于壶中泡好茶后再入茶盅。据说,这种“茶娘式”的手法,还象征着母子生生不息的亲密关系呢。当地有“早茶一盅,一天威风;午茶一盅,劳动轻松;晚茶一盅,全身疏通;一天三盅,雷打不动”之说。可见这种茶俗深入人心。

是茶文化的另一境界,安溪的精髓,体现在一个“和”字上。例如,当地村民有什么纠纷或隔阂,只要长辈出面开一个“茶话会”调解,便可轻松把事情“摆平”。这种茶文化中的“和”,意蕴着风调雨顺的天和、青山绿水的地和以及友好相融的人和。如果上升到茶德的高度,“和”的内涵会更丰富,具有一种社会功能,使饮茶者追求一种收敛奢欲、洗心涤烦、振作向上、自我整合、人伦和谐、其乐融融的精神境界。106万人在安溪这片土地上长期和睦相处,亲如兄弟,根植、流传其间的茶文化,无疑具有深厚的旺盛生命力,是祖国灿烂茶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刘华东

茶艺、茶道的礼节


喝茶:将茶当饮料解渴。

品茶:注重茶的色香味,讲究水质茶具,喝的时候又能细细品味。

茶艺:讲究环境、气氛、音乐、冲泡技巧及人际关系等。

【茶具】

茶饮具有清新、雅逸的天然特性,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修炼身心,这与提倡“清静、恬澹”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内省修行”思想,因此我国历代社会名流、文人骚客、商贾官吏、佛道人士都以崇茶为荣,特别喜好在品茗中,吟诗议事、调琴歌唱、弈棋作画,以追求高雅的享受。

【中华精神】

台湾中华茶艺协会第二届大会通过的茶艺基本精神是『清、敬、怡、真』,释义如下:

“清”

“清洁”、“清廉”、“清静”及“清寂”之清。“茶艺”的真谛,不仅求事物外表之清洁,更须求心境之清寂、宁静、明廉、知耻在静寂的境界中,饮水清见底之纯洁茶汤,方能体味『饮茶』之奥妙。英文似purity与Tranquility表之为宜。

“敬”

敬者万物之本,无敌之道也。敬乃对人尊敬,对己谨慎,朱子说:“主一无适”,即言敬之态度应专诚一意,其显现于形表者为诚恳之仪态,无轻藐虚伪之意,敬与和相辅,勿论宾主,一举一动,均佁有『能敬能和』之心情,不流凡俗,一切烦思杂虑,由之尽涤,茶味所生,宾主之心归于一体,英文可用respect表之。

“怡”

据说文解字注“怡者和也、悦也、桨也。”可见“怡”字含意广博。调和之意味,在于形式与方法,悦桨之意味,在于精神与情感,饮茶啜苦咽甘,启发生活情趣,培养宽阔胸襟与远大眼光。使人我之间的纷争,消弭于形,怡悦的精神,在于不矫饰自负,处身于温和之中,养成谦恭之行为,英语可译为harmony。

“真”

真理之真,真知之真,至善即是真理与真知结合的总体。至善的境界,是存天性,去物欲,不为利害所诱,格物致知,精益求精,换言之,用科学方法,求得一切事物的至诚,饮茶的真谛,在于启发智能与良知,使人人在日常生活中淡泊明志,俭德行事,臻于真、善、美的境界。英文可用truth表之。

礼仪 - 动作讲究在的礼仪作法中,有清洗茶筅的部分,初次清洗茶筅时,应当要将茶筅清洗干净,而在客人面前,将茶筅洗净,然后轻敲三下举起两下后,便完成了清洗的动作,而在结束的时候,则是先用热水将茶碗中的余茶洗净,然后在用热水洗净茶筅,最后轻敲两下后举起,如此便完成了结束时的清洗动作。即使同样是茶筅,但是开始和结束时的意义却有不同,请不要加以混淆。

中国茶艺与日本茶道


中国茶的艺术,萌芽于唐,发皇于宋,改革于明,极盛于清,可谓有相当的历史渊源,自成一系统。

中国的民族性,自然谦和,不重形式。所以不管是唐代的茶经,宋代的大观论茶,或明代的茶疏,文中所谈仅是通论,一般人民将饮茶融成生活一部份,没有什么仪式,没有任何宗教色彩,茶是生活必需品,高兴怎么喝,就怎么喝。饮茶所讲究的是情趣,如「披咏疲倦」、「夜深共语」、「小桥画舫」、「小院焚香」,都是品茗的最佳环境和时机,「寒夜客来茶当酒」的境界,不但表露出宾主之间的和谐欢愉,而且蕴蓄着一种高雅的情致。

所以中国人有中国人特有的气质,而中国人的饮茶方式及内涵亦自有其传统的精神。品茶之四大特色是具备:

有「酸甜苦涩调太和」的中庸之道 有「朴实古雅去虚华」的行俭之德 有「奉茶为礼尊长者」的明伦之礼 有「饮罢佳茗方知深」的谦和之行 中国人不太随意高谈,因为中国人对于「道」的认识和理解是有着相当的崇高与尊重的意味。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同时也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很大,无为而顺乎自然,形而上才可曰道,形而下则为器矣。所以在悠久的历史生活中,茶与中国民族相结合,受着中国人一贯的哲思想和生活方式所支配,简言之即「顺其自然」及「致中和」,这是中国茶艺的真髓。

日本承袭我国文化遗绪,一切典章、文化制度,受唐朝影响最深。唐时佛学盛行,佛家以茶代酒之风由中国传入日本。

日本,又称禅茶,其精神在于利用茶净化心灵,提神醒脑的特性,使饮茶者的心神,暂时革除一切俗务杂念,以期直扣人的本相,即是达到所谓本来面目赤子之心的境界,因为必需藉假炼真,所以对于环境的布置、器物的使用,要求的水准极高,茶屋必须外幽雅清寂,古木参天,奇石、古董,排列有序,内面必须玩物古董、瓶花名画,器皿烧制精巧华丽,高雅实用,主客态度必须平和谦逊,心无杂事,正襟危坐,虔诚授受。饮茶问之交谈,腔调馨欬,均须合体。日人认为这种心境为和、静、清寂的总和,如茶屋是代表宇宙万物经过过滤净化后,唯一可赘凭借的象征物,人一旦介身其中,一方面慢慢品尝苦涩的茶味,此情此景正是物我文融,天人合一,是用一种无意识的境界,藉以了悟永恒的价值。

但是以禅的意义来说,本身毫无意义,因为禅的特色是喜悦、诚摮、自由。仪式,完全违背这种本意。日本,流派虽多,但受陆羽茶经影在仪式器具布置上做工夫为多,对茶本身研究较少,在基本上已是舍本逐末。更由于日本将视为婚嫁习尚。女子多习禅的意义更为消失,在今日,日本只剩下学习礼仪维护传统两种目的。

中国知「道」而不轻言「道」,日本不知「道」而言「道」,(日本是个格偏狭爱走极端的民族,将「」带进诡秘的境界,似乎有点走火入魔),中国不愿刻意追求而流于形上,一切顺其自然;日本拼命摹仿,追求各种境界而流于形下而不自知。惬意、自然、朴拙,正是中国人饮茶的写照。

茶艺茶道之冲茶小常识


茶叶是修身养性之物,倚坐在亭子里,冲一壶茶叶,极富意境。以下小编为您简介茶艺之冲茶小常识。

选茶

从习惯来讲,有些人爱喝绿茶,有些人爱喝红茶,还有一些人爱喝花茶、乌龙茶等。而且还有明显的地域性,可能和当地的气候条件、人文条件有关,没法说谁好谁坏,可以选自己爱喝的茶叶。

从营养健身角度来讲,红茶比较适合于身体较虚弱的人,如果在其中加些糖,效果会更好;青年人以绿茶为好;花茶有疏肝解郁、理气调经的功效;红茶、沱茶、乌龙茶有助于减肥;绿茶的解毒效果更佳,对体内毒素较多的人有好处。

选茶具

茶具首推紫砂茶壶加瓷器茶杯,日常喝茶用的最多的可能是玻璃杯了,还有一些不锈钢的、搪瓷的、纸质的等。由于日常工作较忙,所以往往一杯茶要分几次喝,中间往往会盖上盖子防灰尘,这样回头来再喝茶就不是味了。可以考虑用紫砂壶或者紫砂杯,由于透气性好,所以茶不容易变味。

选水

《茶经》中说山泉水最好,江河湖水次之,井水要差一些;现在还有自来水、纯净水和矿泉水等。用上等山泉水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对于普通大众来说,用自来水最常见,不过用自来水沏茶,最好用无污染的容器,先贮存一天,待氯气散发后再煮沸沏茶为好。

茶道是茶艺与精神的结合 利于人平和心态


品茶:平人心利思考

茶由中国的西南地区经巴蜀顺长江而下,在唐朝兴起,国家的统一,交通的发达,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不断加深,为茶叶的生产及相关文化的传播提供良好的条件。宋代是中国历史上茶文化大发展的全盛时期。宋代贡茶工艺的不断发展以及皇帝和上层人士的投入,取代了唐代由茶人与僧人领导的茶文化发展的局面,民间茶风更为普及,茶坊、茶肆的出现,使茶开始走向世俗,并形成了有关茶的礼仪。

明太祖朱元璋下诏废团茶改贡散茶是一大创举,饼茶为散形叶茶所代替,茶的品饮方式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以沸水冲泡叶茶的品饮方法延续至今。

茶道是茶艺与精神的结合,兴于中国唐代,盛于宋、明代,衰于清代。中国茶道讲究五境之美,即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茶道遵循一定的法则,唐代为克服九难,即造、别、器、火、水、炙、末、煮、饮。宋代为三点与三不点品茶,“三点”为新茶、甘泉、洁器为一,天气好为一,风流儒雅、气味相投的佳客为一。

唐代的煎茶(把茶末投入壶中和水一块煎煮)是茶的最早艺术品尝形式,宋代文人雅士盛行的斗茶是古代品茶艺术最高表现形式。清代至今流行于福建汀州、漳州、泉州和广东的潮州的功夫茶是唐、宋以来茶艺的流风余韵。

中国茶叶博物馆馆长王建荣受访时以为,中国茶道是整体中华茶文化体系传承沿革的结果,也是中华茶文化在现当代的延续和发展。茶道并非单一的内容,而是涵盖了多个层次与方面,自然也没一个准确的定义。中国国内学者对“中国茶道精神”也都有各自不同的见解。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认为:茶道是“把茶视为珍贵、高尚的饮料,饮茶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种艺术,或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

世界茶道起源于中国,茶道精神却并没国界之分。王建荣说,茶本是利于人平和心态,精心思考的一剂“良药”。“和、敬、清、寂”四规是日本茶道精神,韩国茶礼的基本精神是“和、静、俭、真”,台湾中华茶艺协会通过的茶艺基本精神是“清、敬、怡、真”,而茶学大师庄晚芳总结归纳的“茶之四德”则是“廉、美、和、敬”,区别甚小。若比较不同国家地区的茶道精神,更多在于外在表现形式的差异,比如日韩茶道比较注重仪式感和形式感,中国人更在乎茶的滋味和饮茶时放松愉悦的状态。“道由心悟”,每个人眼中都有属于自己的“茶道”。

自唐代陆羽《茶经》问世,历代茶人对于茶事探索无限。当今社会生活节奏紧张,挪出一杯茶的时间至为关键,生活茶主张流传很广。台湾冶堂茶文化工作室创办人何健认为,“通过喝茶,让生活精致化,让人心沉淀下来,认识当下人与自然、人与物的关系。”

绿茶茶艺茶道品鉴介绍


绿茶茶艺品鉴品茶有三乐,一曰:独品得神,一个人面对青山绿水或高雅的茶室,通过品茗,心驰宏宇,神交自然,物我两忘,此一乐也;二曰:对品得趣。两个知心朋友相对品茗,或无须多言即心有灵犀一点通,或推心置腹述衷肠,此亦一乐也;三曰:众品得慧。 孔子曰:“三人行有我师”,众人相聚品茶,相互启迪,可以学到许多知识,这同样是一大乐事。 用具:玻璃茶杯;香一支;白瓷茶壶一把;香炉一个;脱胎漆器茶盘一个;开水壶两个;锡茶叶罐一个;茶巾一条;茶道器一套;绿茶每人3克。 绿茶程序解说:第一道——点香:焚香除妄念。 俗话说:“泡茶可修身养性,品茶如品味人生。”古今品茶都讲究要平心静气。“焚香除妄念”就是通过点燃这支香,来营造一个祥和肃穆的气氛。 第二道——洗杯:冰心去凡尘。 茶,致清致洁,是天涵地育的灵物,泡茶要求所用的器皿也必须至清至洁。“冰心去凡尘”就是用开水再烫一遍本来就干净的玻璃杯,做到茶杯冰清玉洁,一尘不染。 第三道——凉汤:玉壶养太和。 绿茶属于芽茶类,因为茶叶细嫩,若用滚烫的开水直接冲泡,会破坏茶芽中的维生素并造成熟汤失味。只宜用80摄氏度的开水。“玉壶养太和”是把开水壶中的水预先倒入瓷壶中养一会儿,使水温降至80度左右。 第四道——投茶:清宫迎佳人。 苏东坡有诗云:“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清宫迎佳人”就是用茶匙把茶叶投放到冰清玉洁的玻璃杯中。 第五道——润茶:甘露润莲心。 好的绿茶外观如莲心,乾隆皇帝把茶叶称为“润心莲”。“甘露润莲心”就是在开泡前先向杯中注入少许热水,起到润茶的作用。 第六道——冲水:凤凰三点头。 冲泡绿茶时也讲究高冲水,在冲水时水壶有节奏地三起三落,好比是凤凰向客人点头致意。 第七道——泡茶:碧玉沉清江。 冲入热水后,茶先是浮在水面上,而后慢慢沉入杯底,我们称之为“碧玉沉清江”。 第八道——奉茶:仙人捧玉瓶。 传说中仙人捧着一个瓶,瓶中的甘露可消灾祛病,救苦救难。茶艺小姐把泡好的茶敬奉给客人,意在祝福好人们一生平安。 第九道——赏茶:春波展旗枪。 这道程序是绿茶茶艺的特色程序。杯中的热水如春波荡漾,在热水的浸泡下,茶芽慢慢地舒展开来,尖尖的叶芽如枪,展开的叶片如旗。一芽一叶的称为旗枪,一芽两叶的称为“雀舌”。在品绿茶之前先观赏在清碧澄净的茶水中,千姿百态的茶芽在玻璃杯中随波晃动,好像生命的绿精灵在舞蹈十分生动有趣。 第十道——闻茶:慧心悟茶香。 品绿茶要一看、二闻、三品味,在欣赏“春波展旗枪”之后,要闻一闻茶香。绿茶与花茶、乌龙茶不同,它的茶香更加清幽淡雅,必须用心灵去感悟,才能够闻到那春天的气息,以及清醇悠远、难以言传的生命之香。 第十一道——品茶:淡中品致味。 绿茶的茶汤清纯甘鲜,淡而有味,它虽然不像红茶那样浓艳醇厚,也不像乌龙茶那样酽韵醉人,但是只要你用心去品,就一定能从淡淡的绿茶香中品出天地间至清、至醇、至真、至美的韵味来。 第十二道——谢茶:自斟乐无穷。

茶艺基本知识介绍,茶道知识简介


对于茶艺知识不知道大家了解的怎么样呢?下面让小编给您总结一下吧。

茶艺知识介绍

高温能促使茶叶内部物质发生化学纺暌钩,温度越高,纺暌钩速度就越快。所以茶叶贮存保管,必需注重节制温度和湿度。温度对茶叶的喷香气、汤色、滋味、形态均有很年夜的影响。要使茶叶不变或少变质,应采用低温或恒温贮藏。尝试证实,贮藏茶叶的最佳温度为0-5℃。所以,夏日炎热气温,于茶叶保留晦气。

茶叶极易领受水分,出格在气温较高、湿度较年夜的前提下,会使茶叶良多内含物氧化、分化,最终引起发霉变质,不胜饮用。南方各产茶省区,夏日7-8月份间,气温高达40℃,相对湿度又较高,即使干燥避光贮存,茶叶也会很快转变,稍不注重,便会发生"绿茶不绿,红茶不红,花茶不喷香"的结不美观。

茶道六君子是茶道或是茶艺表演中所必须的,它们各有各的用处,也各有各的含义,如其名一般,仿佛是六名茶意境中走出的翩翩君子,风度斐然,气度轩昂,让我们来看看茶道六君子是什么?它们有什么用处吧。

茶筒:盛放茶艺用品的器皿茶器筒。

茶匙:又称「茶扒 」形状像汤匙所以称茶匙,其主要用途是挖取泡过的茶, 壶内茶叶,茶叶冲泡过后,往往会紧紧塞满茶壶,加上一般茶壶的口都不大,用手挖出茶叶既不方便也不卫生,故皆使用茶匙。本文由【天毫茶业】原创,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茶漏:茶漏则于置茶时放在壶口上,以导茶入壶,防止茶叶掉落壶外。

茶则:茶则(茶勺)茶则为盛茶入壶之用具。本文由【天毫茶业】原创,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茶夹:又称「茶铲」茶夹功用与茶匙相同,可将茶渣从壶中挟出,也常有人拿它

茶针(茶通): 茶针的功用是疏通茶壶的内网(蜂巢),以保持水流畅通当壶嘴被茶叶堵住时用来疏浚,或放入茶叶后把茶叶拨匀,碎茶在底,整茶在上。

文章来源 :http://www.cy316.com/c/4583950.html

上一篇 :茶道浅谈

下一篇:品、茶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