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最懂茶者,莫过于苏东坡也

发布时间 : 2019-11-16
黑茶老茶 黑茶散茶 黑茶开茶

黑茶老茶。

董卿提及在众多的人文作品中,苏东坡的诗词值得反复诵读,其短小精悍又立意深远。

苏东坡的诗词中,茶诗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在苏东坡看来,品茶即品味人生,上下浮沉的茶叶映射出他曲折的仕途人生。

读苏东坡的诗,我们会发现,茶在苏东坡生活中充当着重要角色。苏东坡对茶,不仅仅是爱,更是懂。

1.驱除疾病

“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

苏轼认为饮茶有去除疾病的功效,甚至在生病以后,卢仝的“七碗茶”却比这“一丸药”神奇,他不需要求医看病,香茶可以充当祛病秘方。

2.托物寓意

“客来茶罢空无有,卢橘杨梅尚带酸。行遍天涯意未阑,将心到处遣人安。”

抒写了苏东坡自己类似的经历和当时的局促不安。没有茶叶,自家院子栽种的卢橘尚未成熟,略带酸涩,难以上桌待客,希望客人与自己心心相印,体谅自己的尴尬,多多包涵。

3.热络友情

“昨夜风月清,梦到西湖上。朝来闻好语,扣户得吴铜。轻圆白晒荔,脆配红螺酱。更将西庵茶,劝我洗江瘴。”

苏东坡在梦中与杭州故人相见,共饮浙江西庵茶,重温往日的温馨与欢乐。

梦醒时分,恰好杭州朋友来信问候诗人,故友的问候在苏东坡心里激起阵阵涟漪,使他赋诗一首,答谢友人对自己沉甸甸的关怀。

4.激发灵感

“浓茗洗积昏,妙香净浮虑。”

茶引文人思。饮茶在诗歌创作过程中大有益处,品饮香茶使苏东坡保持大脑的清醒,为诗歌创作提供了必要条件。

在浑浑噩噩、萎靡不振的状态下,几杯清茶即刻使人困倦的大脑变得豁然开朗,开辟了一片广阔的创作天地。

5.理清思路

“苏轼调诗腹,今夜睡应休。”

东坡文思不畅时,为理清思绪,他求助于清茶,饮茶产生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喝了几盏清茶,东坡茅塞顿开,思如泉涌,于是激情笔战,彻夜挑灯写诗,难以歇息。

6.释怀过去

“渺渺疏林集晚鸦,孤村烟火梵王家。幽人自种千头橘,远客来寻百结花。浮石已干霜后水,焦坑闲试雨前茶。只疑归梦西南去,翠竹江村绕白沙。”

苏东坡饮用了江西焦坑茶后,感受到先苦后甜的滋味。

使其联想到充满苦涩与艰辛的九曲回环人生道路,又隐约看到一抹明净平和的夕阳光景,感悟苦涩人生也略带丝丝回甘的意蕴。

从苏东坡的诗中,我们读到了茶对苏东坡来说,不单单是一味饮品,茶更像是他的知己和密友。

他醉心于茶的魅力,善于发现茶的妙处,自然地将茶融入自己的生活。

苏东坡对茶的理解,对茶的妙用,拓宽了当下我们对于饮茶价值的思考。去创造性地挖掘更多茶的价值,让茶更贴切地陪伴我们,使我们更加知足悦纳地去生活。

cy316.com扩展阅读

白茶关注:苏东坡茶诗茶词


苏东坡深研佛理,亦精通,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咏茶诗词。东坡对饮茶一道,更深得独到之秘,对于茶叶、水质、器具、煎法,都颇讲究。

其中《试院煎茶》诗:“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银瓶泻汤夸第二,未识古今煎水意。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贵从活火发新泉。又不见今时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我今贫病常苦饥,分无玉碗捧娥眉,且学公家作茗饮。博炉石铫行相随。不用撑肠拄腹文字五千卷,但愿一瓯常及睡足日高时。”诗中谈论煎茶要注意火候的问题,其描述茶、茶汤、茶具及茶效,一气呵成,引人入胜。

《西江月》:“龙焙今年绝品,谷帘自古珍泉。雪芽双井散神仙,苗裔来从北苑。口汤发雪腴酽白,盏浮花乳轻圆。人间谁敢更争妍。斗取红窗粉面。”词中提到以谷帘珍泉煎烹龙焙绝品,乃是人间茶品之极致。

《汲江煎茶》:“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勺分江入夜瓶。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枯肠未易经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诗中前段描写月夜临江烹茶的情趣,后段则以茶茗与自然的翻覆变化,反衬世事的无常而平抚自己悲苦的境遇。白茶知识

另《水调歌头》:“已过几番风雨,前夜一声雷,旗枪争战,建溪春色占先魁。采取枝头雀舌,带露和烟捣碎,结就紫云堆。轻动黄金碾,飞起绿尘埃,老龙团、真凤髓,点将来,兔毫盏里,霎时滋味舌头回。唤醒青州从事,战退睡魔百万,梦不到阳台。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此词记述了采茶、制茶、点茶的情景及品茶时的感觉,描述得极为生动传神。

白茶行业关注:除了茶诗、茶词外,历史上还流传几则苏东坡的茶事典故。据说王安石患有痰火之症,医生告诉他用阳羡茶可治愈,但须用长江中峡瞿塘的水煎服才有效用,那时东坡服父丧期满,正将返京复职,王安石捎信给东坡,要他出川时顺道带一瓮中峡的江水进京。东坡因贪看沿途的风景而忘记取水的事,等他想起时,船已到了下峡,遂取下峡的水交差,却被王安石发现了,王安石解释说:“上峡水性太急,下峡水性太缓,惟有中峡的水,缓急相半,水性中和;此水烹阳羡茶,上峡味浓,下峡味淡,中峡浓淡之间,方才见茶色迟迟未现,故知必为下峡水。”白茶知识

白茶行业关注:东坡谪居宜兴蜀山讲学时,非常讲究饮茶,有所谓“饮茶三绝”之说,即茶美、水美、壶美。据说他还曾设计一种提梁式茶壶,烹茶审味,怡然自得,题有“松风竹炉,提壶相呼”的诗句,后人将他设计的这种提梁壶称作东坡壶。白茶知识

东坡烹茶,独钟金沙泉水,常遣童仆前往金沙寺挑水,童仆不堪往返劳顿,遂取其他河水代之,但为苏东坡识破。后来苏东坡准备两种不同颜色的桃符,分别交给童仆和寺僧,每次取水必须和寺僧交换桃符,如此童仆就无法偷懒了。

名人与茶:苏东坡斗茶咏茶趣闻轶事


苏东坡是我国宋达出了名的大文学家,他与茶也有着不解之缘,是个熟谙茶道的高手,给后人留下了不少经典的茶诗茶联,关于他与茶的趣闻轶事也很多,传颂最广的就是以下五则故事了。

典故一:王安石遣东坡取水

据说王安石患有痰火之症,医生告诉他用阳羡茶可治愈,但须用长江中峡瞿塘的水煎服才有效用,那时东坡服父丧期满,正将返京复职,王安石梢信给东坡,要他出川时顺道带一瓮中峡的江水进京。东坡因贪看沿途的风景而忘记取水的事,等他想起时,船已到了下峡,遂取下峡的水交差,却被王安石发现了,王安石解释说:「上峡水性太急,下峡水性太缓,惟有中峡的水,缓急相半,水性中和;此水烹阳羡茶,上峡味浓,下峡味淡,中峡浓淡之间,方才见茶色迟迟未现,故知必为下峡水。

苏东坡煮茶

典故二:苏东坡对茶具的讲究

东坡谪居宜兴蜀山讲学时,非常讲究饮茶,有所谓「饮茶三绝」之说,即茶美、水美、壶美,惟宜兴兼备三者。俗话说:“水为茶之母,壶是茶之父。”苏东坡对烹茶用具很讲究,他认为"铜腥铁涩不宜泉",而最好用石烧水。据说,苏轼在宜兴时,还亲自设计了一种提梁式紫砂壶,烹茶审味,怡然自得,题有「松风竹炉,提壶相呼。」的诗句。后人为了纪念他,把这种壶式命名为"东坡壶"。

典故三:东坡烹茶,独钟金沙泉水

苏东坡常遣童仆前往金沙寺挑水,僮仆不堪往返劳顿,遂取其它河水代之,但为苏东坡识破。后来苏东坡准备两种不同颜色的桃符,分别交给僮仆和寺僧,每次取水必须和寺僧交换桃符,如此僮仆就无法偷懒了。

典故四:苏东坡与文人墨客斗茶

一天,苏东坡、司马光等一批墨人骚客斗茶取乐,苏东坡的白茶取胜,免不了乐滋滋的。当时茶汤尚白。司马光便有意难为他,笑着说:"茶欲白,墨欲黑;茶欲重,墨欲轻;茶欲新,墨欲陈;君何以同时爱此二物?"苏东坡想了想,从容回答说:"奇茶妙墨俱香,公以为然否?"司马光问得妙,苏东坡答得巧,众皆称善。

典故五:苏东坡经典茶联

东坡与茶联苏东坡平素不讲究衣着,一日,他穿一件普通的长衫,到一个寺院里,寺院的主持大和尚并不认识他,仅说了一句:“坐。”招呼侍者:“茶。”东坡没有理他,集中精力欣赏寺内的字画去了,主持和尚见此位来客举止不凡,不由得肃然起敬忙又道:“请坐!”忙吩咐侍者:“敬茶!”那主持和尚请教客人的姓名,方知客人竟是大名鼎鼎的苏东坡时,满脸堆起笑容,恭请客人:“请上坐!”连呼侍者:“敬香茶。”当和尚请他写一对联时,东坡触景生情挥就一联:“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香茶。”此联将势利鬼的姿态刻划得淋漓尽致。

何谓茶帖?苏东坡的绝世茶帖《啜茶帖》


我国茶文化源远流长,作为中国茶文化的一部分,茶帖在古代是集书、信、帖于一身的,请人喝茶的一种邀请形式,好的书法,精的语言,美的帖子,这些都是茶文化的一种直观表现。

《啜茶帖》,是自古至今极为著名的茶帖。说它著名,是它出自唐宋八大家之一苏东坡之手。它除了有茶文化价值,还有书法价值与古名家帖价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宋代杰出文学家、书法家,“宋四家”之一。一生起起落落,坎坷不平。但不管是得意之时还是落难之际,他对茶的钟爱都没有减弱。苏东坡一生写过不少茶诗,“从来佳茗似佳人”是有名的诗句。

啜茶帖

《啜茶帖》是苏东坡于元丰三年(1080)写给道源的一则便札,全帖共22字,纵分4行。此帖,是写给道源的,史上也有称为《致道源帖》,是流传较为广泛、受后人追崇的茶帖。人们追崇此帖,除了它是较少的充分体现闲情逸致的喝茶帖,它还是大文学家、书法家苏东坡的帖。苏东坡的书法,并不比其诗词名气小。在我国书法史上,宋代书法,风格典型,成就很高,对后世有极大的影响。而最能代表宋代书法风格的是“宋四家”,即“苏、黄、米、蔡”,苏就是苏东坡。苏东坡书法上有很深的功力,他早年学“二王”,中年以后学颜真卿、杨凝式,晚年又学李北海,形成了深厚朴茂的独有风格。

《啜茶帖》是他中年时的作品。名家评价此帖书法:用墨丰赡而骨力洞达,“无意于嘉而嘉”。落笔如漫不经心,整体布局自然,错落有致,丰秀雅逸。苏东坡爱茶,一生写过不少茶帖,据史料记载,他在被贬到海南昌化军(今海南儋州市中和镇)后,慕名而来请教他的人不少,姜唐佐便是其中一个。姜唐佐后来成为苏东坡在海南的得意门生。姜唐佐见老师苏东坡爱茶,便托人送给他一包好茶。苏东坡收到好茶,心中高兴,来了茶兴,即写便签:“今日雨霁,尤可喜。食已,当取天庆观乳泉泼建茶之精者,念非君莫与共之。”这便签也是邀茶帖。苏东坡在海南,还发茶帖请赵梦德一起喝茶。赵梦德住澄迈,苏东坡渡海到海南经澄迈时,赵梦德仰慕这个大文学家,设宴款待苏东坡。过后,他又常到昌化军拜访苏东坡,两人情谊很深。一次,苏东坡给赵梦德写帖子:“旧藏龙焙,请来共尝。盖饮非其人茶有语,闭门独啜心有愧。”苏东坡认为茶细腻清和,具君子之风,因此只有配饮佳茗的君子才可以分享。好茶他也不会独自享用,因为他觉得如此珍贵的佳茗如果不与知己君子共饮,心中会惭愧不已。可惜的是,这两张茶帖,早已消失。

最容易混淆的茶知识,你懂几个?


中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不经过几年的苦学精进,很难成为高手。有些在茶圈混迹多年的朋友,也会经常犯一些常识性的错误。今天就整理部分最容易混淆的茶知识来跟大家分享,看看这些知识你是不是错了好几年呢?

1、大红袍不是红茶,铁观音也不是绿茶,它们同属于青茶,也叫做“乌龙茶”。

乌龙茶,亦称青茶,属于半发酵茶,品种较多,是中国几大茶类中,独具鲜明汉族特色的茶叶品类。乌龙茶是经过采摘、萎凋、摇青、炒青、揉捻、烘焙等工序后制出的品质优异的茶类。著名的大红袍和铁观音,其实都属于乌龙茶。

2、普洱熟茶才是黑茶。

普洱茶是以云南省一定区域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由汉族茶农采用特定工艺、经后发酵加工形成的散茶和紧压茶。判断黑茶最重要的一个标准是,黑茶有一个后发酵环节。“后发酵”即是将己制成的晒青茶,在符合卫生条件的仓库中渥堆,洒水,在一定温度条件下使之发酵,加速茶叶的后熟作用。

熟普的加工工序更加接近黑茶种类的评定,因此,一般将熟普归为六大茶类中的黑茶类。

3、安吉白茶不是白茶,而是绿茶。

安吉白茶是一种汉族名茶,产自浙江省安吉县溪龙乡,这里山川隽秀,绿水长流,是中国著名的竹子之乡。安吉白茶,是用绿茶加工工艺制成,属绿茶类,其白色,是因为其加工原料采自一种嫩叶全为白色的茶树。区分安吉白茶和福鼎白茶,最大的区别是:安吉白茶是干茶绿色,叶底白色;而真正的福鼎白茶(白毫银针)是干茶白色,叶底绿色。

4、君山银针不是绿茶,而是黄茶。

我们都知道白毫银针是白茶,因此容易想当然地认为君山银针也是白茶。但实际上,君山银针是黄茶。君山银针产于湖南岳阳洞庭湖中的君山,形细如针,故名君山银针。其成品茶芽头茁壮,长短大小均匀,茶芽内面呈金黄色,外层白毫显露完整,而且包裹坚实,茶芽外形很象一根根银针,雅称“金镶玉”。

黄茶属轻发酵茶类,加工工艺近似绿茶,只是在干燥过程的前或后,增加一道“闷黄”的工艺,促使其多酚叶绿素等物质部份氧化。黄叶黄汤是其主要特点。

5、洞庭碧螺春的产地不是湖南洞庭湖,而是江苏洞庭山。

碧螺春是汉族传统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类,已有1000多年历史。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今苏州吴中区)一带,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唐朝时就被列为贡品,古人们又称碧螺春为“功夫茶”、“新血茶”。

6、抹茶不是磨碎的绿茶,而是一种特殊工艺的茶粉。

抹茶是由汉族人发明,用天然石磨碾磨成超微粉状的、覆盖的、蒸青的绿茶。绿茶采摘前10-30天进行覆盖遮阳,抹茶的加工方法是研磨。抹茶更多的用于加工业。

7、black tea 不是黑茶,是红茶。

为什么红茶叫black tea呢?一种说法是因为在红茶加工过程中,茶叶的颜色越来越深,逐渐变成黑色,因此得名Black(黑)茶。另一种说法,则是因为在17世纪英国从福建进口茶叶时,在厦门收购的武夷红茶茶色浓深,故被称为Black(黑)茶。还有一种说法是因为西方人相对注重茶叶的颜色,因此称之为“Black(黑)”,而中国人相对注重茶汤的颜色,因此称之为“红”。

8、花茶不是花越多越好,毕竟是茶不是花。

品质好的茉莉花茶一般含花量很少,只闻花香,不见花干。桂花茶窨制时不起花,花和茶叶混在一起。有些花茶含花量很多,多数是拌花茶,有时在销售时,也根据消费者的需要适量拌花。

窨制花茶最后一个步骤就是捡剔。现在多数使用机器风选,将花瓣剔除,如果花瓣较多,说明捡剔不干净。

国易道茶小二提醒您:花茶不是花瓣越多越好。在泡花茶的时候,请将花瓣再捡剔出来,以免影响茶汤口感。而且这些花瓣经过窨制后,已经没有营养价值了。

9、红茶的茶汤不是越红越好,顶级红茶金骏眉就是金黄色。

看红茶的品质优劣,鉴定红茶的好坏不是看红茶颜色越红就一定越好的。看红茶的好坏质量的鉴定要看其外形,颜色及香气的。

武夷山桐木关是红茶鼻祖正山小种的发源地,产自这里的正宗红茶,汤色都不是深红色的,而是金黄色的,正山小种的的颜色略深,而其顶级品金骏眉的颜色则是纯正的金黄色。而市场上很多外山的仿制金骏眉,却是红色的。

10、饭后马上喝茶不能消食,反而会影响消化。

茶叶中含有大量的单宁酸,饭后马上喝茶,会使胃中未来得及消化的蛋白质同单宁酸结合成一种不易消化的凝固物质,而影响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更重要的是,茶叶妨碍了机体对铁元素的吸收,会使食物中铁的吸收降低50%,长此以往,影响人的消化功能,甚至引起缺铁性贫血。

此外,茶中的大量鞣酸,会与蛋白质结合生成鞣酸蛋白,这种物质有收敛作用,使肠道蠕动减弱,从而延长食物残渣在肠道内的滞留时间,导致便秘。

11,所有的茶是不是越新鲜越好?

即使是绿茶,也最好不要刚做出来就喝,新茶会给胃黏膜带来比较大的刺激。另外绿茶有一定的寒气,最好等它的寒气退去一些后再喝。如果要喝新鲜绿茶,最好是在制成后半个月左右再喝。

而除了绿茶之外,其他茶类的最佳饮用期,几乎都是第二年。因为这些茶在制作过程中都会有炒制或烘焙的过程,要等到火气褪尽后,口感才会变得更好。有些茶,例如黑茶,则是越陈越香,年份久的老黑茶对于改善肠胃疾病及痛风有一定的帮助。

好啦!茶知识远不止这些,限于篇幅今天就介绍到这儿。若想成为高手,大家还是要在日常的品茶生活中多学习,多体验。

茶花因缘:花的心思,只有茶最懂


茶,脱俗尘世;花,优雅悦目。茶有茶言,花有花语。当茶、花相遇时,花的心思,只有茶最懂。

自古花与茶便难舍,四时的茶,四季的花,氤氲的茶气,若隐的花香,袅袅交织在一起,如岁月,似浮生。

茶艺衍生出茶艺插花,茶艺与插花,好似一对孪生姐妹。

花,是大自然的笑脸;

茶,是大自然的信笺。

“花笺茗碗香千载,云影波光活一楼”,细品轻拨,闲弄的杯盏,浅逸出醉人的芳香。“茶鼎夜烹千古月,花魂晨动九天风”。

那时的月,似有似无的风,都让这一份茶与花的因缘变得不可言语。“花引茶香,相得益彰”,这浅浅一杯的茶,因由花的融入变得妙不可言。

这一份茶与花的念想,谁人可知。

不同的花,有着不同的花语,不同花语又传递出不同的意境。

有茶、有花,居陋室茅屋,房前屋后四季花开,更有兰花、菊花这样高洁之花,点缀简单的生活,丰盈精神世界。

有兰,有菊,有茶,有雅兴。这样的人生有“自觉常年心自宁”的宁静与淡泊和儒家思想、茶道精神,都是相通的。

一个茶室,一座茶台,甚至只是一张摆放着简单茶器的桌子,如果加上一件和茶道相契合的插花,都会让饮茶变得更加雅致。

每一种茶,都有着不同的背景,不同的历史与传承,更有着不同的泡法,不同的精神演绎。

每一个不同主题的空间、不同主题的茶席,与之呼应的插花选择便各有不同。

追本溯源,“茶花”形成于明代弘治、万历年间(1488年-1595年),茶花之旨,趣在比美茶趣,重视品位,“纯真”的“情”是茶花的精神,“清远”的“趣”是茶花艺术的特质。茶花的插作及摆饰,在古代以斋房室内行之。

明袁宏道在《瓶史》一书中谈到花与茶的关系说:“茗赏者上也”,主张烹茶插花、插花品茗,花茶交映,相得益彰,更能提升花艺的品位。

从品赏的态度而言,如《岩栖幽事》里说:“品茶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七八人是名施茶”。品赏茶花亦然,宜雅静、忌人多。

独立一人玩味,与花谈心,最易深入领略器上花草的甘苦情状与花草的意向神态;

二人谈赏品论茶花,最宜领略花木常态之美与插作结构及插作心得之趣;

三人赏玩茶花,将各领花味风情之余,互表花间妙趣与玩赏心得,足可体会茶花插作的个中况味;

至于人多嘈杂,众目睽睽下,对小巧可怜的茶花而言,实有无法消受之感,既无趣味可言,更难领略茶花的真义。

寻一处静谧舒适之地,泡上淡茶一壶,与花相伴,细细品,慢慢饮,看世间人生百态,觅得内心的宁静。

普洱茶世界就是这么简单,你也能懂!


普洱茶,在我的眼中是很简单的。从我所知的历史中,第一个阶段的普洱茶是以药用为主,而核心的东西两实一虚:人、普洱茶、方法。第二个阶段的普洱茶以食用为主,核心的东西还是跟药用一样。第三阶段的普洱茶以饮用为主,核心的东西变成了五实两虚:人、普洱茶、水、器、席、方法、精神。第三个阶段可以向下兼容。今天重点谈下当前普洱茶作为饮品的情况。

普洱茶的五实:人、普洱茶、水、器、席;两虚:方法、精神。人,是一切物的核心。也就是说虽然我在说的是普洱茶的事情,但其实普洱茶并不能作为核心,而是普洱茶围绕人展开。于是才有了这样那样的普洱茶,才有了千奇百怪的普洱茶。而在这些千奇百怪的普洱茶面世前,是人的精神思考下形成的所谓方法并由人去执行之后的结果。

普洱茶,是实物,是人发现并利用的一种实物。而这种实物能给人带来身体(实体)和精神(虚体)上的双重享受。身体上享受普洱茶带来的功能功效,精神上享受普洱茶带来的愉悦。

而在享受普洱茶之前,需要有一些辅助型的实物,比如水、器、席。也就是离了这些实物,普洱茶照样能发挥出对于人的功能功效,只不过人不能说“享受”而已。

普洱茶在现代作为饮品而言,是难以离开水,也难以离开器。水对普洱茶主要起到释放茶汁之用。而普洱茶茶汁的释放,并不是有水就行。水有杂异味,冲泡出来的茶味道会不好;水有甘甜味,冲泡出来的茶味道并不一定有甘甜味。也就说明水并不一定能把茶滋味变好。

器于普洱茶,同样的是一辅助之用。茶器可以是不同材料的,可以新鲜砍下竹子筒,可以是玻璃,可以是铁器,可以是陶瓷器,可以是金银器。有做烧水之用,有做冲泡普洱茶之用,有做盛普洱茶汤之用。在现代,同样的对于普洱茶和人来说是不可少的。但理还是一样,茶器并不一定能给普洱茶滋味起到增幅的作用。

席于普洱茶,在人数少于3人的情况下,可说并不必要。站在以人为本的核心下,席之作用在普洱茶的情况下大多情况是盛放器具,用于冲泡普洱茶时间之短可想而知。但在中国人的精神思维里,物质的攀比获得的优越感是很强的。也就是说,现在茶席的作用中为了攀比早已超过了席之本身待客之道。真正起作用更多的是一个器具的“敞口收纳盒”。

方法于普洱茶,是一代代普洱茶人的智慧结晶。其中有制作普洱茶的方法,有冲泡普洱茶的方法,有种植普洱茶的方法,有品饮普洱茶的方法等等。方法虽然是虚体,但在人与普洱茶中,方法从第一阶段到现在的第三阶段都是非常重要的。重要到就算给你最好的普洱茶、水、器、席。你也表达不出这些器物该有的特点,更表达不出对于普洱茶的期望。

往常,我们总觉得普洱茶世界很复杂,但是如果我们把普洱茶拉到两个极端来看,一个是最小的问题,一个是最大的问题。这就好像我们站在山的高点看周围的景物,清晰的就是周围的山。我们在站在花旁边看花,也是很清晰。但当我们站在半山看周围,或者站离花7/8米远的距离看,看到的总是朦朦胧胧的。普洱茶世界就是这么简单,你也能懂!

原来茶也能蹭?蹭茶者怎样才不会尴尬?


就跟蹭饭吃一样,有些人也会蹭茶喝,特别是临近年关了,很多茶店也会出现许多蹭茶的人,有的是太贵了买不起,有的则是觉得茶叶不适合不想买,其实,蹭茶也是一门学问,蹭茶者的自我修养很重要,蹭得好才能皆大欢喜,否则只能彼此难受了。

那么,你敢不敢蹭茶喝呢?蹭茶者需要掌握哪些技巧呢?

修养一:掌握最基本的茶叶知识

蹭茶的第一要素就是掌握基本的茶叶知识。

对茶叶了解的越多,蹭到好茶的几率就更大;且在与茶主人交流的时候,也能更加娴熟,一来二去,在店主心中留下了好印象,不说经常蹭茶,买茶都更加优惠放心。

修养二:不要不懂装懂

千万别充行家,不懂就实实在在的说自己不懂,虚心求教。进店首先尊重老板,尊重茶,老板也会尊重你。

一坐下就挑毛病的人,人家一般不会和你争辩,但也绝对懒得理你了。

评论口感时也不要拐弯抹角,自己觉得不合适就直接说“不喜欢”,涩就是涩,苦就是苦。

修养三:会泡茶

在蹭茶的时候做到不光品茶能道出一二三,有泡茶技艺压身,店主肯定不会拒绝给你展示的机会,老板尝到你泡的茶,自然会放开的聊。

恰逢茶味变淡,你便可以说,需要换茶了。一般的店主人,这时候要么是拿出不错的茶让你品尝,要么就是问你平时爱喝什么茶,这可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机会!

修养四:能提出意见

许多人都会以为,要蹭到好茶,就要会讲好话,因为茶的主人肯定是喜欢听你夸他自己的茶。这话不假,但光会讲好话,是蹭不到真正的好茶的。

在品茶的时候,除了细细体会之外,也要能挑出茶里的个别小问题出来:“这茶年份不够啊”,主人觉得你是行家,会拿出年份够的茶来一同品尝。如果说到点儿上,或许能与主人以茶交友,反之,会惹来反感。

蹭茶的学问还有很多,今天分享的是一些最关键的,偶尔蹭茶,不仅有意思,对于双方来说也都是一件趣事。而蹭茶最重要的是能遇到适合自己的茶,并把它买下来!

品茶高手的通用语言,你也得懂!


从喝茶开始的那一刻,那独特的醇香就伴随着茶人生活的每一个足迹。

据说喝茶有四个层次

首先是喝,只要有味,灌上一大缸,走到哪喝到哪;

其次是品,可以具体分出每个茶类,喝茶可以讲究起来;

再次是茶艺,将艺术、技术融入在喝茶中,让同一价格的茶表达到最佳品质;

最后是茶道,茶像极了人生,茶人交融,达到喝茶悟人生的最高境界。

比照这个标准,我们发现身边许多茶界的老司机,他们总是口吐莲花、出类拔萃,能将喝茶描绘得绘声绘色,情景交融,让人羡慕钦佩,譬如如“回甘”、“生津”、“喉韵”、“锁喉”、“收敛性”、“挂杯”等等,有时听起来云里雾里的。

何为回甘

顾名思义就是苦味在口中转化后产生甘甜的过程,所谓苦尽甘来。优质产品在饮后都会立刻喉头泛甘、而后上升扩散到整个口腔,经久不退;但回甘有强有弱、有短有长,一般来说,回甘强则优,但只要可明显感觉出来即可,这种回甘给人感觉是非常自然的;关键在于持久度如何?有些茶叶,茶香、口感等指标都表现不错,但是回甘时间短,基本上喝完就完了,此种茶的等级也不会高到哪去。

何为生津

指口腔中分泌出唾液,包括两颊、舌面、舌底。口中生津可以解渴舒顺,滋润口腔。当亚健康状态和身体不舒服时,往往感到口干舌燥,喉头紧锁。只有健康的身体才有自然生津的能力。

好茶饮后会有明显的生津效果,即便饮完数个小时、口中之津仍是源源而出、令人感觉十分之美妙,但不是所有茶都这样,只有少数品质好的产品才会有此表现;品质越好,生津时间越为持久。倘若有幸品饮到好茶,你便会发现在饮完数个小时之后,口中都是甘香存留、津液滋生,初接触此茶,多半是久久都难以忘怀……

何为挂杯

葡萄酒中的挂杯是指酒液在杯壁中残留的时间,酒液流得越慢,挂杯时间越长,说明酒中糖分越高。而在品茶时提到的挂杯,并非指茶汤挂在杯壁的时间,而是茶香气留在杯壁上的时间,留香时间越持久浓郁,挂杯时间越长,说明茶越好。

何为喉韵

简单来说就是喝茶之后,茶汤给喉咙带来的感觉,例如得以滋润,解除喉咙的干涸感。因此喉韵一向最受茶友青睐,对于资深的老茶客来说,喉韵是他们品评茶叶优劣的重要条件。普洱茶的喉韵可分为甘、润、燥三方面。带有强喉韵的茶,绝大多数属于满口回甘的茶。也就是说,茶汤只有在满足了口腔内的味觉刺激之后,才能够深入到喉部甚至产生食道和胃部发热的感觉。

如果茶没有喉韵,咽下茶汤后,所有感觉完全在口腔内就结束了。所以有时我们能听到一些老茶客喝到好茶后,会指指喉咙部分说“感觉茶汤下到这里了”。

何为收敛性

“收敛性”这三字用的人多,懂得的人少。其实收敛性跟茶的苦、涩有关,它是苦、涩味转成回甘之间的感知时间的强度。收敛性越强的茶,苦、涩味在进入口腔后被感知至消退,转成回甘的过程越短;如果收敛性弱,苦涩味在口腔内就会消退得慢或口腔一直都延续着苦涩味。

一款茶入口瞬间,苦涩味会迅速被口腔的感觉器官感知,这种感觉在口腔中会能持续多久,这就要看此款茶的收敛性了。

何为锁喉

品茶后,咽喉感到紧缩发痒、过于干燥,吞咽困难等等不舒服的感觉,可统称为锁喉。让人有锁喉感的茶品质通常不太好,它锁住喉底、上颚发干,舌头发麻,让人难受,建议大家最好避开这样的茶。

用舌头感知茶汤的质感

通常不会喝茶的人不知道学习喝茶要从什么地方入手,其实,茶里面有几个特殊的味道。一般都可以察觉出来,那就是甘、苦、滑、涩。尤其是把两种茶叶比照着喝的时候,当中的细微差别就容易分辨了,甘甜和滑顺是所有好茶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

好茶是甘甜的、细腻的、持久的。当然还有许多其它的感觉,让人喝起来感觉很舒服。随着喝茶年限的增长。我们会对好茶的要求提高,而忽略一些当初看来是很不好接受的苦涩。好茶始终顺滑,茶汤像自动流转于口腔,细细的、滑滑的,丰富的质感每一分子都给你留下深刻的、无形的印象。

所以总的说来,成为喝茶高手,无非就是常喝茶、多喝茶,喝着喝着就会懂得茶里的道,茶里的人生了。

品茶高手的通用语言,你也得懂


从喝茶开始的那一刻,那独特的醇香就伴随着茶人生活的每一个足迹。

据说喝茶有四个层次

首先是喝,只要有味,灌上一大缸,走到哪喝到哪;

其次是品,可以具体分出每个茶类,喝茶可以讲究起来;

再次是茶艺,将艺术、技术融入在喝茶中,让同一价格的茶表达到最佳品质;

最后是茶道,茶像极了人生,茶人交融,达到喝茶悟人生的最高境界。

比照这个标准,我们发现身边许多茶界的老司机,他们总是口吐莲花、出类拔萃,能将喝茶描绘得绘声绘色,情景交融,让人羡慕钦佩,譬如如“回甘”、“生津”、“喉韵”、“锁喉”、“收敛性”、“挂杯”等等,有时听起来云里雾里的。其实,这些概念并不神秘,今天一一为新茶友解开。

掌握下面这6个概念,你就能与喝茶高手对话切磋!

何为回甘

顾名思义就是苦味在口中转化后产生甘甜的过程,所谓苦尽甘来。优质产品在饮后都会立刻喉头泛甘、而后上升扩散到整个口腔,经久不退;但回甘有强有弱、有短有长,一般来说,回甘强则优,但只要可明显感觉出来即可,这种回甘给人感觉是非常自然的;关键在于持久度如何?有些茶叶,茶香、口感等指标都表现不错,但是回甘时间短,基本上喝完就完了,此种茶的等级也不会高到哪去。

何为生津

指口腔中分泌出唾液,包括两颊、舌面、舌底。口中生津可以解渴舒顺,滋润口腔。当亚健康状态和身体不舒服时,往往感到口干舌燥,喉头紧锁。只有健康的身体才有自然生津的能力。

好茶饮后会有明显的生津效果,即便饮完数个小时、口中之津仍是源源而出、令人感觉十分之美妙,但不是所有茶都这样,只有少数品质好的产品才会有此表现;品质越好,生津时间越为持久。倘若有幸品饮到好茶,你便会发现在饮完数个小时之后,口中都是甘香存留、津液滋生,初接触此茶,多半是久久都难以忘怀……

何为挂杯

葡萄酒中的挂杯是指酒液在杯壁中残留的时间,酒液流得越慢,挂杯时间越长,说明酒中糖分越高。而在品茶时提到的挂杯,并非指茶汤挂在杯壁的时间,而是茶香气留在杯壁上的时间,留香时间越持久浓郁,挂杯时间越长,说明茶越好。

何为喉韵

简单来说就是喝茶之后,茶汤给喉咙带来的感觉,例如得以滋润,解除喉咙的干涸感。因此喉韵一向最受茶友青睐,对于资深的老茶客来说,喉韵是他们品评茶叶优劣的重要条件。普洱茶的喉韵可分为甘、润、燥三方面。带有强喉韵的茶,绝大多数属于满口回甘的茶。也就是说,茶汤只有在满足了口腔内的味觉刺激之后,才能够深入到喉部甚至产生食道和胃部发热的感觉。

如果茶没有喉韵,咽下茶汤后,所有感觉完全在口腔内就结束了。所以有时我们能听到一些老茶客喝到好茶后,会指指喉咙部分说“感觉茶汤下到这里了”。

何为收敛性

“收敛性”这三字用的人多,懂得的人少。其实收敛性跟茶的苦、涩有关,它是苦、涩味转成回甘之间的感知时间的强度。收敛性越强的茶,苦、涩味在进入口腔后被感知至消退,转成回甘的过程越短;如果收敛性弱,苦涩味在口腔内就会消退得慢或口腔一直都延续着苦涩味。

一款茶入口瞬间,苦涩味会迅速被口腔的感觉器官感知,这种感觉在口腔中会能持续多久,这就要看此款茶的收敛性了。

何为锁喉

品茶后,咽喉感到紧缩发痒、过于干燥,吞咽困难等等不舒服的感觉,可统称为锁喉。让人有锁喉感的茶品质通常不太好,它锁住喉底、上颚发干,舌头发麻,让人难受,建议大家最好避开这样的茶。

用舌头感知茶汤的质感

通常不会喝茶的人不知道学习喝茶要从什么地方入手,其实,茶里面有几个特殊的味道。一般都可以察觉出来,那就是甘、苦、滑、涩。尤其是把两种茶叶比照着喝的时候,当中的细微差别就容易分辨了,甘甜和滑顺是所有好茶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

好茶是甘甜的、细腻的、持久的。当然还有许多其它的感觉,让人喝起来感觉很舒服。随着喝茶年限的增长。我们会对好茶的要求提高,而忽略一些当初看来是很不好接受的苦涩。好茶始终顺滑,茶汤像自动流转于口腔,细细的、滑滑的,丰富的质感每一分子都给你留下深刻的、无形的印象。

所以总的说来,成为喝茶高手,无非就是常喝茶、多喝茶,喝着喝着就会懂得茶里的道,茶里的人生了。

当花与茶邂逅、花的心思,只有茶最懂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娇艳的花儿纷纷绽放,处处散发着春天的气息。每逢春日便是赏花的好时节,此时,三五好友结伴出游,欢声笑语中,欣赏美丽的花朵很是惬意。今日春光明媚,花开正好,微风不燥,相约农大看桃花吧!农大的观音湖,有些许小西湖的味道,特别是春晖桥两岸的桃花的味道,尤为醉人。

春天是属于花的季节,花有花语,茶有茶言,不少茶友都相约赏花踏青。当这些花和茶结合在一起也是别有一番风味值得寻味。今天我们来介绍一下我们福州的特产茶——茉莉花茶。

【一】花茶?花草茶?花果茶?

花茶,又称香片,与花草茶、花果茶不同的是,花茶是由烘青绿茶作为原料制作茶坯,后在不同季节、不同花期,以鲜花配香,茶叶会利用自己的吸附气味特性吸收花香,从而形成花茶的特有风味,属于再加工茶类。花茶不仅茶香鲜醇,更是花香入水。最著名的花茶,当属福州茉莉花茶,是由茉莉鲜花和烘青绿茶窨(yin)制而成。除此之外根据所用的鲜花不同,还有玉兰花茶、桂花茶、珠兰花茶、玫瑰花茶、玳玳花茶等。普通花茶都是用绿茶制作,也有用其他茶类制成的,有如玫瑰红茶,桂花乌龙茶等。

而花草茶、花果茶,是以植物的花、茎、叶、果实甚至根作为主进行干燥而制成的饮品原料,严格意义上不算是茶,可统称为类茶。你叫流行的有玫瑰花茶、杜仲花草茶、百合花茶等。

【二】何处寻花?

品饮过茉莉花茶的茶友应该都能发现,在茉莉花茶里寻花,只闻其香,不见其形。

茉莉花茶里没有茉莉花却花香馥郁,就在于它的“窨制”工艺。在夜间,茉莉花花瓣微张、将开而未开之时采摘,待到晚上花开飘逸时,与上等的绿茶混合,茶叶充分吸收花香,期间不断翻动茶叶与花,直至花香散尽。

而不见其形是由于花茶在制作工艺中需要经过的重要工艺——“起花”。起花是指绿茶茶胚经过与鲜花拌和、窨制后,用起花机把茶和花分开,且等级越高的茶叶应该筛得越干净。也许有些茶萌新可能会认为多此一举,花朵留在茶叶中也无可厚非,但如果没有起花工序,多量的花体仍留在茶叶中,冲泡时会使茶汤滋味苦涩,从而影响花茶口感的鲜爽。而且茶叶中是否残留花渣也是评判一款花茶品质好坏的因素之一。近年也有新创茶品,谓“碧潭飘雪”,出于美观考虑,在窨制后加入茉莉干花作为点缀,在冲泡时就可以看到嫩绿的茶叶夹杂着花色花瓣在水中漂浮。

【三】花香茶忆

冰心在《我家的茶事》中回忆起童年是对茶千丝万缕的情愫。“这时我总想起我故去的祖父与父亲,而感到茶特别香洌,我虽然不敢沏太浓,却是从那时起喝到现在”。

犹忆总角之年,猴王牌的茉莉花茶是我所接触的启蒙茶。不仅是家家户户的玻璃杯和搪瓷缸、红金相间的塑料包装,不仅是那位戴着厚重眼镜、手持一杯冒着热气腾腾的茉莉花茶的数学老师,不仅是坐在第一排、沉醉于袅袅水汽中茉莉花香气的我,一幕幕都构成了一个时代里的人对茉莉花茶的共有记忆。

这一碗茉莉花茶中别有一番青涩质朴的人生况味,让人不由联想起茉莉花蕾一低头的娇羞和惹人怜爱,茶叶的诚挚容纳与伟岸承载。这一场未成熟的悸动与探索,成全了花茶的香与味的相互融合,犹如蒲苇与磐石般的爱情。在茶烟缭绕中,花茶不言。“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