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别一款茶的内质是否具备荒野生态?

发布时间 : 2019-11-16
黑茶的鉴别 黑茶鉴别 如何鉴别白茶

黑茶的鉴别。

印象中,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很多茶人似乎更愿意描述荒野茶的叶底:“叶形壮硕,叶面革质感明显,叶脉清晰,叶边齿状无规律状,叶背毛少”等等。

虽然,我相信这些茶人的说词都是真心的。但我很清楚,即便针对某一款具体的茶而言,他们描述的完全符合实情,听者也会是一头雾水,不知所云。对于这种既不设前提条件,又不设标准参照物的茶底描述,很难让人明白。毕竟,他们慎重其事描述的既非荒野茶所独有的,也非荒野茶所必备的茶叶特征。更何况,这些特征往往还会因为工艺加工的缘故,在成品茶的表现上变得模糊混沌起来。

我个人更喜欢从茶汤口感方面来评估一款茶的生态。当然,茶汤口感属于一个纯粹个性化的私人感知,逻辑上也很难形成所谓的标准。何况,影响口感的因素除了茶叶的内质,还有不可忽略的工艺痕迹。我们知道,即便是同一棵茶树的茶叶,不同原则、不同程度的工艺加工,也会导致不同的口感表现。所以,不设工艺前提的口感品鉴也难免出现似是而非的尴尬。cY316.COM

但对于非常熟悉各种茶工艺,且有缘品鉴过真正荒野好茶的人来说,我下面总结的一些个人经验,应该足以用于鉴别一款茶的内质是否具备荒野生态了。

对于一款轻发酵工艺的茶而言,主要的判断指标是茶叶的耐泡度和余韵。轻发酵工艺的特征是茶汤一般为清绿或淡黄色,颜色不会很深。耐泡度的判断也要先设定一个标准参考值,如常规的茶园茶绿茶,一般而言,三泡左右,茶汤甜香就寡淡如水了。而且茶汤入喉后,余韵很短。如果你所品鉴的绿茶,在投量、水温、浸泡时间都一致的情况下,茶汤可以持续六泡以上香甜不减,就说明,这款茶的内质不俗。如果茶汤在口腔中的余韵幽长,就基本可以确定所品之茶,是一款群体种荒野茶叶加工而成的极品绿茶。

当然,一款群体种荒野茶除了耐泡度好,余韵长之外,一般还具备汤香特别,幽长,有不俗的层次感等特征。

至于一款茶汤颜色深厚的茶,一般而言属于一款重发酵工艺的新茶,或者是一款淳化时间久远的老黑茶。老茶和新茶的茶汤鉴别并不算太困难,老茶有基于时间沉淀下的“陈韵”痕迹,新茶没有。如果是有重发酵工艺的新茶,那么可以对应的茶品有:红茶、熟普、六堡、拼配工艺下的安化黑茶。最后一个就不需要刻意讨论了,因为目前没有那个厂家会将一款有着良好生态的荒野茶做拼配重发酵工艺的。也就是说,但凡有着深色茶汤的新的安化黑茶,逻辑上都不会是生态特别优秀的茶。

对于常规重发酵工艺的新茶,虽然,耐泡度依然可以作为一个判断茶叶原料生态的指标,但是此刻的耐泡度鉴别也主要依据香气层次感的变化。所以,我认为对于常规重发酵新茶的口感鉴别指标是茶汤的香气层次感和余韵。我们以红茶为例,我们知道,红茶的特征工艺决定了它属于前发酵的全发酵茶,其内含的多酚类物质80%以上会因氧化发酵而变成香甜物质,所以红茶的特征口感以香滑甜为标准。这里的“香”是指红茶特有的香气共性,是工艺痕迹的结果。而事实上,除了工艺痕迹的共性“香”之外,不同产区的红茶均有着自己的个性“香”。我们需要鉴别的正是这种个性“香”的馥郁度、层次感以及余韵。一般而言,相比于茶园茶原料的红茶,一款荒野态原料做的红茶拥有更饱满的个性“香”,而且口感醇厚层次感强,回甘等余韵较持久。

群体种荒野茶的茶汤口感,除了不同工艺痕迹下的不同特征表现外,还有一些基本共性。其一,香高味酽,醇厚绵甜。一方面,荒野茶因为烂石土壤等因素,内含物均衡,口感绵甜;另一方面,荒野茶在高山云雾的作用下,一般拥有专属于特定环境的区域香,且其内含的香气物质远高于台地茶;其二,相比于台地茶,荒野茶韵中具备高山阔野般的气息。正是这种山野之气赋予了荒野茶极佳的口感渗透力,以及远优越于台地茶的茶汤细密度和醇厚度。这种渗透力不同于台地茶的入口霸气,苦涩味重,它往往有种入口平顺,但足以浸入舌根的饱满感。而且这种饱满感同样有着不俗的余韵表现。

其实,品茶的经验在于口感记忆的积累,久了自然会对“山野气韵”有特别的愉悦感,这种愉悦感在品饮时表现为醇和、滑顺、香显持久、心旷神怡,在吞咽茶汤时喉部和鼻腔中会有特殊香气和多层次的醇和气韵。

记得曾经在青岛与一帮诗人画家品茶时被问起过一个很感性的问题:黑茶之韵是什么?记得当时我反问了他们:艺术之韵是什么?答之:和谐而发人深思。于是我也答曰:黑茶之韵在于气韵绵长,寂静平和。品之犹如面对一个穿越森林而至的睿智高僧,重要的不是高僧的故事,重要的是有让你信赖的高僧在安静地聆听你的故事。

现在思来,这不正是茶之野境的内涵所在吗?

小编推荐

一款好的普洱茶,应该具备怎样的特质?


普洱茶是一种滋味浓厚的茶叶,普洱茶产于云南普洱、沧海等地,在我国茶叶品种中比较有名,云南拥有全国最优质的普洱茶。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饮茶习惯也得以保存下来。普洱茶作为是一种比较好的茶叶,在如今也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但是关于普洱茶的品质好坏,朋友们需要从多方面进行甄别。下面小编将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于优质普洱茶的鉴别吧。

普洱茶

其一:健康

健康是基本要求,任何食品,走向市场的基本前提都应当是健康的!

就普洱茶来说,构成健康的关键要素包括3个方面:原料、加工(从毛料到成品的过程)、储存环境(尤其不能在有可能导致污染的环境中存放,普洱茶是一种很容易吸味的产品,尤其新装修房子的甲醛等等之类的有毒环境要慎之又慎)

普洱茶的生态环境,基本算是比较健康的;加工环节来说,比较常见的如烟味(杀青过程中烟味串入)和酸味(高温烘焙或者发酵不当);另外就是储存环境,这里包括茶商必须把茶存在健康、安全和无毒的环境,这个过程消费者很难控制。大部分茶商还是做得比较好的,但也有个别无底线无节操的不良茶商会把茶放在新装修房间吸味后再流入市场,这就要碰运气,一般碰到这种无良厂商只能自认倒霉。这点尤其某些骗子比较多的省份的茶商比较无良。再就是个人自己买回来的茶如果暂时不喝一定要注意储存的环境,透气、密封、无污染的环境是基本要求,最简单也要用棉麻布袋封起来再放在纸箱或木香,切忌用塑料袋简单包一下就放起来。

其二:口感

口感是普洱茶打败其它很多茶的关键要素。

就普洱茶来说,变化的层次感可说是千变万化的,相同的一款茶,每次喝到的感觉都不一样,一款茶一天不同的时间点喝的感觉完全不一样。但不管怎样变化,都应该有相对稳定的特质,那就是这款茶首先应当符合我的口感,是我喜欢的。不是我喜欢的,则谈不上好茶,勉强喝不喜欢的茶那不是喝普洱。口感是普洱茶独有的魅力,这也是我喝了普洱以后,就再也不想喝其他茶的原因,尤其是好的上年份的生普洱。喝了普洱以后,再好的红茶,再好的绿茶,都难以与之媲美!

其三:时间的沉淀

很少有入口之食能像普洱茶这样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并且转化出丰富多姿的层次感来。

普洱茶独特魅力之一正是在于时间的沉淀,这点和其它很多产品都不一样。好的原料在适当的环境中经过岁月的碾压后,形成了独具魅力的普洱茶特色,传说中的越陈越香。

这个过程伴随着普洱茶成分的转化过程,最典型的比如生茶时茶多酚含量比较多,慢慢随着时间的推移茶多酚向茶多糖转变,茶性变得温和,入肠胃呈碱性状态等,都是经历时间后的效果。

以上就是关于优质普洱茶的鉴别方法介绍。从上面我们知道,一杯好的普洱茶是有很多方面的因素的。不同质量的普洱茶在口感上会有很大的差别,真正优质的普洱茶需要经过时间的沉淀,这样才会越变越香。以上内容由小编为您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何了解一款红茶的品质?


聊茶,多半是从察颜、观色、品香谈起,特别去茶行买茶的时候,很多人容易被忽悠了;给你泡茶的小妹,会给你展示优美的泡茶技艺,让你如醉云雾,忘了自己此行的真正目的是买一款好茶。我觉得真正的行家聊茶,应该从茶叶的制作过程聊起,告诉你什么样的茶叶才是真正的好茶。

红茶制作一般分为四个步骤:萎凋、揉捻、发酵、烘干。看似简单,谁都会做,但同样的茶叶,各个茶厂做出来的口感却千差万别,能做出好茶、吸引顾客、挣钱的茶厂却不多。其实,原因是在这看似简单的流程里,每个步骤都必须掌握好火候;火候不到,自然制作不出好茶。如果说一个好校长,是一所好学校的保证,那么一个能掌握火候的制茶师,便是制作好茶的保证。同样是茶叶,在不同的制茶师手里,就会做出完全不同效果,卖出的价格自然不可同日而语了。

萎凋是制茶的第一步。现在的许多大厂都是采用萎凋槽进行萎凋,它省时、省工、产量大。有些小厂为了节约成本,也有直接放在太阳下晒的。制作好茶最好的萎凋办法应该是把茶叶摊匀,凉在竹编,放在空调间里,人工不断地进行整理,让茶叶均匀去湿。萎凋的时间不宜过长,也不宜过短。

萎凋干度不够或不均匀的茶叶,泡出的茶水混浊不清;萎凋太干的茶叶,不好揉捻,做出的茶叶粉末较多,枝叶不连;萎凋时间太长,茶叶容易受伤,有霉烂味;萎凋时间太短,茶叶泡出就有青涩味。当然,茶青如若不好,长短不一、老嫩混淆,是萎凋不好的。好的茶青,都是老嫩、短小、均匀,萎凋起来自然就更容易了。

揉捻是制作茶叶形状的关键。揉捻要把握两头松、中间紧,以及加压的时间与压力。揉捻好的茶叶,条形细小、光亮、均匀,枝叶相连,整齐划一。

发酵分为水发和干发。水发是应用水蒸汽加温发酵,干发是直接加温发酵。这两种方法都可以,关键是掌握发酵的时间。茶叶发酵不够,泡出的茶水既涩又麻;发酵过分了,茶水有股霉腐味。因此,这个火候是最考验制茶技术的。

烘干一般分两次,即烘干和提香。烘干时,温度一定要均匀;提香时,温度不宜过高。很多茶叶喝起来有股烧焦味,就是由于烘干时温度过高引起的。只有温度均匀、适度,烘干时间才能持久,茶叶香气才能保持长久,茶叶也就耐放、不走味。

介绍了这么多,我想,现在如果你再去买茶、品茶,应该会明白什么样的茶叶是好茶了。最后还有一招,那就是看茶底了。茶叶泡完,倒出茶底,茶叶的底色均匀透亮、枝叶相连、茶末不多,那便是好茶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