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茶至纯,而非至香

发布时间 : 2019-11-16
好茶叶 茶包无好茶 怎样形容好茶白茶口感

好茶叶。

茶友们喝茶的时候,是否经常听到:很香,不错!

市场上存在这样的现象:百元茶斗香;千元茶比纯!

那么是否很香的就是好茶呢!

几百元的茶,主要是斗香味,把它的优点表现出来。几千元的茶,主要是比纯味的,那就是没有缺点,看谁做得更纯粹。上万元的茶,那肯定是又香又纯,而且极为鲜活。

乌龙茶在这一点上特别突出。乌龙茶是追香的,所以它的香风容易出来。一般的乌龙茶,泡法是快进快出,香味出来得快,又避开了它的缺点。上千元的茶是另外的泡法,会闷一会儿才出汤,它很纯,经的起时间的考验。上万元的茶层次就更高了。比如正岩大红袍,所有喝过的人都印象深刻,它除了又香又纯之外,到了新的境界——活。

世间万事万物,平衡与协调是至高法则,好茶亦然。

茶的最高境界是活,喝下去,整个人都被唤醒了,它不是流过口腔,而是贯穿了整个身体,唤醒了我们的灵魂。

很多人喜欢古树普洱茶,但是古树茶太复杂了,每个山头都在讲自己的故事。有人曾将云南各个茶山的古树茶收集起来,通过比较发现,有四大山头的茶品质特征具有鲜明代表性:景迈至甜、易武至柔、班章至刚、冰岛至活。

冰岛茶为什么近年来这么受追捧至极?主要原因就是活,活是最难能可贵的品质,前提是必须是正宗的。

其实,做茶做到没有缺点已经很不容易了,天时、地利、人和,每个环节都要力求完美,所以非常难。

做到“活”,就更难了,除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茶本身也要有极高的天赋,需要具备独一无二的先天禀赋。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更能明白:好茶至纯,而非至香。wWW.Cy316.cOM

精选阅读

心静茶至,茶至灵来 饮茶之至境


心静茶至:茶至灵来

茶有灵性。若与其灵未冥、其性未合、其境未契、其器未容,则一半的茶味会在饮茶时悄悄溜走。所余者,徒为茶之形骸;所饮者,不过是唯剩茶羹的白水而已,仅有解渴之用和充雅之功,而难为体道之佳偶、修心之绝配、参禅之助缘矣。

茶当是草木精华累世修炼而成。天地之清气所养、山间之灵坡所育、雨前之甘露所滋。最宜农家处子新沐后无语采摘、竹篓中轻放浮搁;最宜汲深山清泉盛于沙壶,拾林间松枝燃于泥炉,壶置炉上,火烧水开,俟温度适中后备冲茶之用;最宜形拙貌朴之泥砂壶泡茶、外赭内青之泥瓷杯饮茶,既可醇其原味,复可赏其形色;最宜二、三素心野老、散淡闲人处江湖之远,栖泉石之间,琴舞松鼠,棋敲闲花。风过竹响,云飘水流。无心有意间啜饮一口,言来语往中齿舌余香。一分苦涩,几丝清凉。茶灵充满,茶意本然。似有人生之况味,又似有宇宙之禅机。此乃饮茶之至境。

至若红尘之所谓茶道或街面施设之茶事,虽为俗中求雅、闹中求静之佳选,但一落规制、一涉人为,茶灵便如惊鹿般即刻远遁,茶境也失其天然而退得其次。即使器具再考究、程序再规范、环境再舒适,即使再张以“和、清、雅、寂”之虚目,也总有塑料感、无机感、作秀感、表演感、模拟感、利用感或别的什么味道。但能臻此境已属不易,毕竟还是与茶有关的雅人雅事。姑可称之为饮茶之雅境。

当外感都市喧嚣、内觉身心俱疲之时,不问独处还是群聚,不论绿茗还是红茶,不管泥壶还是瓷杯,就其所便,随其所宜,冲上一壶,泡上一杯,倒也沁人心脾,提神解乏。虽未得茶灵之真体,但也可在恍惚间寻出其远去的踪影和留下的余味。此乃饮茶之常境。

茶禅一味。饮茶最易将人导人禅境。茶性清凉,可伏心中燥热,可涤体内沉浊;茶味枯淡,可去名利之欲、可息奔竞之心。由实物之茶冲水泡为有形有态有色、可视可触可饮之茶汤,茶汤复冒出丝丝缕缕、飘飘缈缈、视之则无、嗅之若有之茶味,茶味又让人进入无限广大、清朗空明、不可言说之茶境,这是茶逐渐由“有”入“无”、由形而下升华为形而上的过程,这是茶在虚化、淡化中不断超越自身、超越时空的过程,这是茶由“形质”蜕变为“精神”、由“实物”蜕变为“灵物”的“返魅”与“显灵”过程。入此境者,即茶即禅,即禅即茶,饮茶即是参禅,参禅即是饮茶。唯恍唯惚,若有若无,非出非入,不即不离。道心冥契,天人合一。可观照实相,可体悟本真。其妙味佳境,唯宜心领,实难言传。如赵州禅师,只是一味“吃茶去”。

心静茶至,茶至灵来。灵来神往,道现其中。善饮心茶者,最得茶灵三昧。此乃饮茶之上上境。

禅茶一味 心静茶至,茶至灵来


茶本就是文雅之物,国人饮茶更是早已脱离了解渴的低层次需求,在饮茶上我们追求的更多的是一种道,一种情趣,一种境界。纵观历代文人雅士,饮茶时他们所追求的也大都是一种品茗与心境特殊的融合。于是,很自然地禅与茶结合到了一起。茶道中人常说“ 一人品茶,谓之禅茶”,而佛家则更是有着“禅茶一味”之说。

“禅”是“禅那”略称,意为“静虑”、“修心”。禅宗自南朝宋末达摩在中国创立,至六世分南北两宗,而南宗慧能的顿悟说较北宗神秀的渐悟说更近禅旨,得以承继五祖弘忍衣钵,主张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风流所及,宗派纷纭,于南宋传入日本。

饮茶最易将人导入禅境。茶性清凉,可伏心中燥热,可涤体内沉浊;茶味枯淡,可去名利之欲、可息奔竞之心。由实物之茶冲水泡为有形有态有色、可视可触可饮之茶汤,茶汤复冒出丝丝缕缕、飘飘渺渺、视之则无、嗅之若有之茶味,茶味又让人进入无限广大、清朗空明、不可言说之茶境,这是茶逐渐由“有”入“无”、由形而下升华为形而上的过程,这是茶在虚化、淡化中不断超越自身、超越时空的过程,这是茶由“形质”蜕变为“精神”、由“实物”蜕变为“灵物”的“返魅”与“显灵”过程。入此境者,即茶即禅,即禅即茶,饮茶即是参禅,参禅即是饮茶。唯恍唯惚,若有若无,非出非入,不即不离。道心冥契,天人合一。可观照实相,可体悟本真。其妙味佳境,唯宜心领,实难言传。如赵州禅师,只是一味“吃茶去”。

其实,心静之处就是最好的茶场。深谙此道者,无论行走坐卧,无论有茶与否,他随时都在“吃茶”。直如淤泥之中可绽莲花、火宅之上可得清凉。饮此心茶者,不拘茶迹,不落茶痕。不取茶相,不取非茶相。有茶亦饮,无茶亦饮。饮而不饮,不饮而饮。无心用茶,茶灵自附。茶灵附体者,心饮之间,与空相应,与真相冥,与外相通,与内相融,与物相谐,与人相和。看得破,想得通。提得起,放得下。进得去,出得来。来无所从,去无所至。事来即应,事过即忘。无所不备,无所不可。随其所便,因其所宜。随时做主,立处皆真。在世出世,妙行无住。轻安自在,活泼空灵。情不随境转,心不被物迷。生死一瞬,常作终极之想;自他不二,尽可悲天悯人。荣辱在所不计,毁誉无动于衷。信念八风不动,名利云淡风轻。直饮得地老天荒乾坤转,直饮得神清气爽逍遥游。

心静茶至,茶至灵来。灵来神往,道现其中。善饮心茶者,最得茶灵三昧。此乃饮茶之上上境也。

寒露已至,如何喝茶养生?


古代把露作为天气转凉变冷的表征。仲秋白露节气“露凝而白”,至季秋寒露时已是“露气寒冷,将凝结为霜了”。

寒露在二十四节气中排列十七,于每年的十月八日至九日交节。史书记载“斗指寒甲为寒露,斯时露寒而冷,将欲凝结,故名寒露。”

属于秋季的第五个节气,表示秋季时节的正式开始。寒露之后,露水增多,气温更低。

此时我国有些地区会出现霜冻,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云红叶,偶见早霜,南方也秋意渐浓,蝉噤荷残。

寒露三候:

一候鸿雁来宾

时至寒露,鸿雁都排成一字或人字形飞往江南水滨。

二候雀入大水为蛤

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

三候菊有黄花

草木皆华于阳,独菊华与阴,故言有桃桐之华皆不言色而独菊言者。意思是说此时菊花已经普遍开放。

寒露喝茶

寒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十七个节气,有种说法:春茶苦,夏茶涩,秋白露(指秋茶)。

小暑至寒露为秋茶。

人说:一年之茶在于秋,在秋意渐寒的天气里,闲时捧一杯热茶,暖身又暖心。

而寒露时节就应该喝一杯寒露茶,给大家介绍几款寒露茶的饮用方式。

1、寒露,喝红茶,暖胃

说到御寒暖身,首选一定是红茶。秋冬喝红茶最突出的是效用,红茶内含丰富的蛋白质和糖分,促进了血液循环,暖身健体。

红茶含有的咖啡碱能兴奋神经中枢,消除疲劳,振奋精神。适合容易秋季疲惫的人。并有暖胃的作用。

2、寒露,喝普洱,暖身

普洱茶分为生普和熟普,其中熟普的特殊制作工艺,茶性温和,滋味醇厚,顺滑,适合微凉的寒露时节饮用。

随着天气转凉,人体的生理机能逐步减退,出现体寒,手脚冰凉的现象。饮用普洱熟茶,可以温暖滋养身心,御寒暖身,预防感冒等疾病。

这里提一下,熟普应该趁热喝,口感更顺滑,甜感更好。并且经过转化的老茶熟普,三年

品茶论道,可谓人生至境


茶境是一种心的灵动

喜欢喝茶的人都知道茶境的作用,未必有好茶、未必有好水、未必有好器,只要有好境,还有我们这些爱茶惜茶的人,就是一种幸福。无论是在真山真水的天然茶室里、还是在深秋寒夜的火炉边,抑或哐嘡作响的火车上,只要是你的心在,就是个品茶的盛宴。

火车上的简单茶席

去武夷山的火车上,听着火车与轨道哐嘡作响的撞击声,望着窗外瞬然后退的小山峦,悠然看着晓染泡茶时的从容与专注,一路同行的我们,享受在火车上的简单茶席边,循着武夷茶的岩骨花香向着武夷山进发!一路的品茶,让武夷山问茶之旅变得更加馨香怡人,大家一路沉醉在茶香之中……

野外的天然茶室

在武夷山的宋代古建窑遗址,寻着水声, 走进一个小木亭,而后在瀑布和水车边,气炉、水壶和整套的茶具,就是一张完整的茶席。你可以望着微风飘拂着的火苗,等着山泉水吱吱地烧开,静静地听那淅淅沥沥的水声和偶尔声起的虫鸣,等待着“肉桂王”在泉水滋润下散发出的氲氲茶香……

火炉边的温暖感觉

在冬天雪夜里,约三五同好,围炉夜话,品茶论道,可谓人生至境。望着窗外的皑皑白雪,心里也满是雪的世界,空空的,没有一丝灰尘,心飘在丝丝凉的空气中。更喜欢北方的冬天,喜欢呼吸那凉凉的空气,干巴巴的冷让人头脑很清醒,总觉得也会冷冻住那些烦杂的心绪,让自己暂时地空旷。

秋风起,秋凉至,喝什么茶养胃?


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柔条旦夕劲,绿叶日夜黄。

衰荷滚玉闪晶光,一夜西风一夜凉。仲秋白露后,一夜更比一夜凉。

秋风起,秋凉至,秋燥到。但我们不要“凉”,不要“燥”,而要“暖”,要“润”。

1.暖身

天气转凉,早晚温差大,记得及时添衣,否则寒侵袭入体,易引发腹痛、腹泄等疾病。

寒从脚起,热从头散,入秋后要特别注意脚的保暖,鞋袜宜宽松、舒适、吸汗。

晚上睡前可用热水泡脚,提高睡眠品质,同时加速体内废物排出。

也要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不仅可以调养肺气,而且有利于增强各组织器官的免疫功能和身体对外界寒冷刺激的抵御能力。

2.暖胃、润脾又润肺

白露后天干物燥,容易出现口干、唇干、咽干等症状。

秋意渐浓的现在,可不能再像盛夏那样贪图冷饮,而应该选择一些像牛奶、热茶这样的热饮,暖胃、润肺又暖身。

秋天多饮品质纯正的好茶,及时补充人体所需的水分,秋季喝茶。

不仅有助于生津润肺,茶中丰富的营养物质被人体吸收后,还可提高人体免疫力,预防疾病,健康养生。

并且茶水中的有益内含物质,对秋燥引起的各种不适有很好的缓解和治疗作用。

我们经常说要多喝水,但一杯茶水却胜过白开水。

乌龙茶

乌龙茶茶性平和,不热不寒,最适宜秋季,是最好的“平火”选择。并且不用担心秋季“贴秋膘”,一杯热茶,帮助身体“进补”的同时,还能带走体内多余的脂肪。

老白茶

老白茶茶性温和,茶气足,可以以排汗的方式将湿气排出体外,调节胃肠道。

性质温和的老白茶,没有生茶或者绿茶的寒凉,也没有红茶的温热,作为秋季茶饮较为合益。

普洱熟茶

醇厚温和的普洱熟茶,可以附着在胃的表层,产生保护层,消炎杀菌的同时,也能起到养胃护胃的作用。

一杯暖茶,让你在寒凉干燥的秋季也能暖起来、润起来,滋阴润燥、健脾养胃的同时还能解除贴秋膘的油腻荤腥。

3.暖心

相识太短,而遗忘总是太长,转眼又过几个秋,一场秋雨一场寒,你,是否收到了暖心的问候,而你,是否又给思念中的人带去了问候?

露水微凉,秋雨绵绵,只想要一杯温润的热茶,一颗愉悦畅快的心,一个心上想念的你。

愿有人为你添衣,有人陪你度过这寒凉之秋。一杯暖茶,静待你归,执子之手,共度清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