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明前茶,什么是雨前茶?为什么人们都喜欢喝明前茶?

发布时间 : 2019-11-16
明前茶冲泡几遍 明前茶有红茶吗 什么茶是黑茶

明前茶冲泡几遍。

茶,一个春季避不开的话题。陆羽在《茶经》中说:“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从字面上来理解,“茶叶”就是茶树的叶子。茶树属山茶科,是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其叶子加工后泡水饮用时,我们称之为“茶水”。而花茶、果味茶、药茶等则属于再加工茶类,是以基本茶类原料经再加工而成的“饮料”。

按茶色分类,可归纳为六类,即绿茶、黄茶、白茶、青茶、黑茶和红茶。按发酵程度,国际上简单分为四类,即不发酵茶、半发酵茶、全发酵茶和后发酵茶。随着自然条件和加工方法的变化,茶也就有了性状、味道、品类的差异。在中国的气候条件下,绝大部分地区采茶是有季节性的:

江北茶区茶叶采制期为5月上旬至9月下旬;江南茶区茶叶采制期为3月下旬至10月中旬;西南茶区茶叶采制期为1月下旬至12月上旬。

有的以时间分:于5月底以前采制的为春茶;6月初至7月上旬采制为的夏茶;7月中旬以后采制的为秋茶。

而我国华南茶区由于地处热带,四季不大分明,几乎全年都有茶叶采制,有春、夏、秋、冬茶之分。还有按茶树新梢生长先后、采制迟早,划分为头轮茶、二轮茶、三轮茶、四轮茶的。

冬季茶芽在低温又干旱的环境下生长,产量小,在茶树休眠阶段采摘茶叶不仅很伤害茶树,而且也会因此使得春茶的质量大幅下降,所以市面上贩卖的冬茶并不多。

清明节期间,“明前茶”又成了热议话题。那么,什么是明前茶?

很多人笼统地认为,明前茶就是清明节采摘、制作的茶。其实不然,明前茶是我国长江流域江南茶区,按节气对不同阶段春茶的称呼,主要包括浙江、湖南、江西等省和皖、苏、鄂的部分地区。

明前茶主要的品类是绿茶及少量的红茶,来自于云南、贵州、四川、广西、福建、海南等地区的春茶。虽然是清明节前采制,也不能称之为明前茶。

乾隆皇帝下江南到达杭州龙井,曾作诗《观采茶作歌》有云:“火前嫩、火后老,惟有骑火品最好。”是指“清明”前一日采制的龙井茶品质最好。

茶树的芽头孕育了一个冬天,芽头具体氨基酸含量高,茶多酚含量低等特点。入口鲜嫩醇爽,过早采制太嫩,过迟采制太老。而清明前一日便是“寒食节”,寒食节时禁火三日,故,明前茶又称“火前茶”。

什么是雨前茶?明前茶是茶中的极品,雨前茶是茶中的上品。中国农历每隔15天为一节气,“清明”后15天便是“谷雨”。“雨前茶”也就是谷雨前采摘的茶叶,同样,这个概念仅适用于江南茶区。

作为春茶的尾巴,雨前茶依旧有着春茶鲜爽、甜润的口感,比起明前茶泡了两三次味道就变淡了,雨前茶久泡仍余味悠长。

“明前茶,贵如金”,明前茶之所以受市场追捧,主因在一个“早”字。出于赶早心理,加之明前茶叶产量相对较少,有些茶商因此而提高茶的价格。其实,我们没必要盲目从众攀高,一味追求稀少的明前茶。一茶一味,每片叶子各有其味。据《国家人文历史》,

Cy316.com延伸阅读

什么是“明前茶”?


有人说:“陈茶香气馥郁,滋味醇厚。善存放,存之越久,越发浓香。”而我们却偏爱新茶。较之以秋茶与春茶,春茶更是受宠。清明时节,谷雨至。唯清明前之茶被多数人所独爱,叫之以“明前茶”。

很多“茶迷”对于16年的春茶早就迫不及待了,不少茶商也已经开始去各大茶区寻找“明前茶”。“明前茶”因其芽叶细嫩、色翠味醇,并且由于采摘时气温较低发芽数量有限,所以又有“明前茶,贵如金”的说法。

一、“明前茶”的由来

中国传统的农业生产一向以24节气为农事安排的指导,茶叶生产也是一样。茶谚云:“惊蛰过,茶脱壳;春分茶冒尖,清明茶开园。”特别是古时贡茶求早求珍,俗话说“早一天是宝,晚一天是草”,古代贡茶如西湖龙井等往往在“惊蛰”(阳历3月5日左右)和“春分”(阳历3月20日左右)时开始萌芽,“清明”(阳历4月5日左右)前就可采茶,一般市场以为此时期采摘的茶叶称为“明前茶”。

二、“明前茶”的真正意义

在很多人看来,“明前茶”就是指3月中旬到清明前所采制的春茶,其实不然。现在市场上大众热捧“明前茶”的现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们求嫩追早的心理。但新茶品质并不能简单地用某一个采摘的时间来衡量,由于我国茶区分布很广,各地新茶上市的时间不一样。事实上,只要是茶树上的第一轮新茶,都是品质优异的好茶。

据研究,一般认为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左右,茶芽开始萌发,日平均温度在15-25℃之间茶树抽芽速度较快,而且品质也较好。中国茶区分布范围较广,各大茶区理化性质差别明显。

由此可见,通常所说的“明前茶”一词,其所指的根本应为“品质优异的早春茶树上的第一轮新茶”。

明前茶、雨前茶为什么珍贵?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春茶里有两个专有的名词——“明前茶”和“雨前茶”。

“明前茶”是清明节前采制的茶叶,“雨前茶”是清明后谷雨前采制的茶叶。明前茶和雨前茶都属于春茶,相对来说,春茶的品质更佳。因为经过一个冬天的休整,茶树中累积了较为充足的内质,而春天日照强度较弱,雨水也没有夏天那么充沛,茶树内质持续累积而不会被稀释。而内质的充足,使得春茶的芽叶肥壮而持嫩性强,叶质柔软,富有光泽,茸毫较多,色泽鲜绿。

明前茶、雨前茶为什么珍贵

清明前,茶树发芽数量有限,生长速度较慢,能达到采摘标准的很少,所以明前茶便更珍贵了。雨前茶虽不及明前茶那么细嫩,但由于这时气温高,芽叶生长相对较快,积累的内含物也较丰富,因此雨前茶往往滋味鲜浓而耐泡,达到一个内外平衡的最佳水平,因而也深受爱茶家喜爱。

辩证的看待明前茶

这几年,人们狂热追捧的是“明前茶”。我个人认为,喝茶是个比较个人的事情,找到适合自己口味的茶胜过人云亦云。那么,在这里,仅仅谈谈我认为的一些茶友对“明前茶”的认知误区。

1、什么茶都是明前茶好

明前是个时间概念,明前茶主要针对绿茶,因为绿茶贵新,尤其是小叶种、成型细嫩的绿茶。最突出的例子是西湖龙井,崇尚“清和”之味,韵味在淡中追寻,明前的茶就如同青涩少女,纯真宛然,能够很好的体现龙井的这一特点。至于其他种类的茶,红茶需要全发酵,普洱茶重在陈放,对是否明前没有实质性的必要;乌龙茶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摇青、走水、炭焙等工艺的水平上,是否明前也不是考量因素,甚至中开面的质量才能达到最佳。就连绿茶中也不是都是明前茶最好。比如滇绿,云南很多茶山在清明前就已经气温较高,茶叶早已发芽展叶,明前茶甚至都已属老茶;除此之外,也有一些高山绿茶要明后甚至谷雨才发第一拨茶,根本就没有明前茶可用,所以也不是很看重是否“明前”。

2、明前茶的等级最高

明前不明前,和茶叶的等级无关。茶叶等级标准的国家标准很少,但是传统上来说,要从外形条索的紧结、肥壮程度;色泽的翠绿油润情况;整碎比例;是否干净;香气状况;滋味浓醇厚爽与否;叶底匀净还是破碎等因素来进行综合的评定,不是单单看一个时间概念来决定的。

3、明前茶的滋味一定好

明前茶香味清雅,味道鲜爽,甚至可以推断今年整批茶的质量状况。但是个人认为,明前茶其韵已成,其味尚弱。相比而言,明后茶的滋味要好得多,浓醇厚顺。

另外从采摘的角度来说,大多绿茶多以明前一芽一叶初展为极品,可是也有例外。比如洞庭碧螺春,采摘一芽一叶制茶,成茶滋味过于寡淡,三叶、四叶的反而滋味才能发挥出来。而六安瓜片还可以等叶片更大时采摘。

辨别新春茶

春茶具有色泽油润、香气馥郁、滋味鲜爽、叶底柔软的特点,尤其是通常叶缘锯齿不明显,而夏秋茶的叶片边缘锯齿就很明显。另一方面,因为储藏技术的进步,我们如何分辨新春茶和陈春茶?简单的方法是:茶叶用开水冲泡后,若是新茶则茶水清澈泛青绿,陈茶的茶水却较浊带黄;同时,如果是新茶,茶叶泡开后会有许多微小的绒毛,而陈茶则很少。

注意明前茶的刺激性

炒制好的明前绿茶,如果存放时间不够,甚至有即炒即喝的,茶叶中过多的多酚类物质未能氧化,容易对人体的胃黏膜产生较强的刺激作用,引起腹痛、腹泻等等;也有可能含有活性较强的鞣酸,使食物中的蛋白质、铁质凝固,影响消化吸收;还可能过度的刺激神经中枢,造成或加深神经衰弱,产生失眠、出汗等症状。因此,新茶也要放置一段时间才引用。这个一段时间是多久呢?通过经验来看,大概10天左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