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成就茶的滋味

发布时间 : 2019-11-16
乌龙茶滋味 红茶滋味怎么形容 各种茶的茶语

【www.cy316.com - 乌龙茶滋味】

夏天,高温难耐,但有茶相伴的夏天,总会得更有滋味些。早起,无论是阴天或是晴天,一杯散发着淡淡芳香的茶令人倍感温馨。若茶叶放了一段时间,无论是否真空包装,多少都会产生变化,茶叶中的叶绿素及茶多酚物质的合生物会让茶叶陈化变黄、变红、有杂味,甚至有可能生霉。所以要喝存放一段时间的茶叶时,首先确认茶叶是否霉变,若有霉味就不可喝;若只有一点陈味、旧味,可利用冲泡法来解决。

方法一

水的温度要高,最好是沸水,第一泡时间较平常久一点,然后倒掉不喝,第二泡起时间比平常快一倍,快冲快泡尽可能趁热喝。

方法二

降低水温几度,时间照正常冲泡法,如此可避免茶汤之苦涩味。

方法三

最好改成大壶泡,可使用壶娘,降低茶叶比例,口感会好一点。

家里茶叶放久了在没有发霉的情况下有些杂味可按照这三个方法冲泡,还会泡出之前的味道哟!

茶香水好,也不一定能够成就茶汤的唇齿留香。往往细节处,才能激发出茶叶本身的味道。现带你从细节出发,体验茶叶真滋味。

细碎茶冲泡细节

细碎的茶,冲泡时置茶量要比正常状况者少一些,浸泡时间相对的也要缩短。如原应放1/4壶的散普,细碎后只能放1/5,若仍然放1/4,第一道在缩短时间后倒出,还可以得出标准浓度的茶汤,但第二道就为难了,即使马上冲马上倒,茶汤仍然太浓。

减少了置茶量,冲泡到第四五道后会觉得浓度后续无力,这是没有办法的。冲泡细碎的茶,尤其是“水可溶物”溶出速度很快的茶,不要设定泡五六道,设定为三四道较为实际。

老茶冲泡细节

先看茶有没有潮味,如果有的话,把要用的量倒在无味的棉纸上,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一天;如果太干涩,则放较阴湿的地方,直到呈您要的茶况。这是泡茶前的精炼。

通常老茶需要高温,让水多沸一下或用密盖、重盖的水壶。若这泡老茶苦味较重,水温就不要太高。

茶量少放,让第一泡能浸泡到1分钟。第二泡往往要很快出汤(一般为10秒)。

铁观音冲泡细节

朱泥壶是泡铁观音的首选。因为朱泥具有高收缩率的特点,所以用其冲泡铁观音扬香力更高、更清扬,茶汤也紧结柔滑,回甘强、回韵悠长。朱泥壶很适合冲泡轻发酵、高香气的乌龙茶。

绿茶冲泡细节

一般来说,茶的冲泡次数也宜掌握一定的度。根据测定,冲泡时最容易浸出的物质是氨基酸和维生素C;其次是咖啡碱、茶多酚、可溶性糖等。一般来说,绿茶冲泡第1次时,茶中的可溶性物质能浸出50%左右;冲泡第2次时,能浸出30%左右;冲泡第3次时,能浸出约10%;越到后面越少,所以通常冲泡3道为佳。

茶叶冲泡水质细节

硬水泡茶不好。水的硬度影响着茶叶有效成分的溶解度。软水中含其它溶质少,茶叶有效成份的溶解度高,故茶味浓;而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和矿物质,茶叶有效成份的溶解度低,故茶味淡。还有水中其它金属离子也影响着茶汤滋味,如水中铁离子过高,茶汤就会变成黑褐色;水中铅的含量大于2ppm时,茶味变苦;镁的含量大于2ppm时,茶味变淡;钙的含量大于2ppm时,茶味变涩。在天然水中,雨水和雪水属于天然软水,泉水、溪水、江水多为暂时硬水,部分地下水为硬水。CY316.cOM

因为爱茶,才更注意细节,泡出茶叶真滋味,体验自然的清新茶味。

cy316.cOM编辑推荐

不懂细节,泡不出茶叶真滋味,茶人不可不看!


茶香水好,也不一定能够成就茶汤的唇齿留香。往往细节处,才能激发出茶叶本身的味道。现带你从细节出发,体验茶叶真滋味。

1.细碎茶冲泡细节

细碎的茶,冲泡时置茶量要比正常状况者少一些,浸泡时间相对的也要缩短。如原应放1/4壶的散普,细碎后只能放1/5,若仍然放1/4,第一道在缩短时间后倒出,还可以得出标准浓度的茶汤,但第二道就为难了,即使马上冲马上倒,茶汤仍然太浓。

减少了置茶量,冲泡到第四五道后会觉得浓度后续无力,这是没有办法的。冲泡细碎的茶,尤其是“水可溶物”溶出速度很快的茶,不要设定泡五六道,设定为三四道较为实际。

2.老茶冲泡细节

先看茶有没有潮味,如果有的话,把要用的量倒在无味的棉纸上,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一天;如果太干涩,则放较阴湿的地方,直到呈您要的茶况。这是泡茶前的精炼。

通常老茶需要高温,让水多沸一下或用密盖、重盖的水壶。若这泡老茶苦味较重,水温就不要太高。

茶量少放,让第一泡能浸泡到1分钟。第二泡往往要很快出汤(一般为10秒)。

3.铁观音冲泡细节

朱泥壶是泡铁观音的首选。因为朱泥具有高收缩率的特点,所以用其冲泡铁观音扬香力更高、更清扬,茶汤也紧结柔滑,回甘强、回韵悠长。朱泥壶很适合冲泡轻发酵、高香气的乌龙茶。

4.绿茶冲泡细节

一般来说,茶的冲泡次数也宜掌握一定的度。根据测定,冲泡时最容易浸出的物质是氨基酸和维生素C;其次是咖啡碱、茶多酚、可溶性糖等。一般来说,绿茶冲泡第1次时,茶中的可溶性物质能浸出50%左右;冲泡第2次时,能浸出30%左右;冲泡第3次时,能浸出约10%;越到后面越少,所以通常冲泡3道为佳。

5.茶叶冲泡水质细节

硬水泡茶不好。水的硬度影响着茶叶有效成分的溶解度。软水中含其它溶质少,茶叶有效成份的溶解度高,故茶味浓;而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和矿物质,茶叶有效成份的溶解度低,故茶味淡。还有水中其它金属离子也影响着茶汤滋味,如水中铁离子过高,茶汤就会变成黑褐色;水中铅的含量大于2ppm时,茶味变苦;镁的含量大于2ppm时,茶味变淡;钙的含量大于2ppm时,茶味变涩。在天然水中,雨水和雪水属于天然软水,泉水、溪水、江水多为暂时硬水,部分地下水为硬水。

因为爱茶,才更注意细节,泡出茶叶真滋味,体验自然的清新茶味。

不同茶类的冲泡细节


茶香水好,也不一定能够成就茶汤的唇齿留香。往往细节处,才能激发出茶叶本身的味道。现带你从细节出发,体验茶叶真滋味。

1、细碎茶冲泡细节

细碎的茶,冲泡时置茶量要比正常状况者少一些,浸泡时间相对的也要缩短。如原应放1/4壶的散普,细碎后只能放1/5,若仍然放1/4,第一道在缩短时间后倒出,还可以得出标准浓度的茶汤,但第二道就为难了,即使马上冲马上倒,茶汤仍然太浓。

减少了置茶量,冲泡到第四五道后会觉得浓度后续无力,这是没有办法的。冲泡细碎的茶,尤其是“水可溶物”溶出速度很快的茶,不要设定泡五六道,设定为三四道较为实际。

2、老茶冲泡细节

先看茶有没有潮味,如果有的话,把要用的量倒在无味的棉纸上,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一天;如果太干涩,则放较阴湿的地方,直到呈您要的茶况。这是泡茶前的精炼。

通常老茶需要高温,让水多沸一下或用密盖、重盖的水壶。若这泡老茶苦味较重,水温就不要太高。

茶量少放,让第一泡能浸泡到1分钟。第二泡往往要很快出汤(一般为10秒)。

3、铁观音冲泡细节

朱泥壶是泡铁观音的首选。因为朱泥具有高收缩率的特点,所以用其冲泡铁观音扬香力更高、更清扬,茶汤也紧结柔滑,回甘强、回韵悠长。朱泥壶很适合冲泡轻发酵、高香气的乌龙茶。

4、绿茶冲泡细节

一般来说,茶的冲泡次数也宜掌握一定的度。根据测定,冲泡时最容易浸出的物质是氨基酸和维生素C;其次是咖啡碱、茶多酚、可溶性糖等。一般来说,绿茶冲泡第1次时,茶中的可溶性物质能浸出50%左右;冲泡第2次时,能浸出30%左右;冲泡第3次时,能浸出约10%;越到后面越少,所以通常冲泡3道为佳。

5、茶叶冲泡水质细节

硬水泡茶不好。水的硬度影响着茶叶有效成分的溶解度。软水中含其它溶质少,茶叶有效成份的溶解度高,故茶味浓;而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和矿物质,茶叶有效成份的溶解度低,故茶味淡。还有水中其它金属离子也影响着茶汤滋味,如水中铁离子过高,茶汤就会变成黑褐色;水中铅的含量大于2ppm时,茶味变苦;镁的含量大于2ppm时,茶味变淡;钙的含量大于2ppm时,茶味变涩。在天然水中,雨水和雪水属于天然软水,泉水、溪水、江水多为暂时硬水,部分地下水为硬水。

《茶经》作者“茶圣陆羽”的主要成就


《茶经》是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也是我国著名茶圣“陆羽”的作品,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茶圣陆羽的茶学著作和主要成就吧!

陆羽(755年-804年),字渐鸿,汉族,唐朝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一名疾,字季疵,号竞陵子、桑苎翁、东冈子,又号“茶山御史”。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闻名于世,对中国茶业和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他对茶叶有浓厚的兴趣,长期实施调查研究,熟悉茶树栽培、育种和加工技术,并擅长品茗。陆羽撰《茶经》三卷,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学著作。

陆羽

主要成就:

1、撰写了世界首部茶学专著《茶经》,陆羽经过长期的实地考察、亲身实践和博览群书,全面、科学地总结了前人植茶制茶的经验,系统地归纳了人们饮茶的方式、方法,并融入自己的研究心得,把中国文化的精粹内涵注入茶的饮用过程中,推出了博大精深的茶学百科全书《茶经》。

2、陆羽《茶经》极大地促进了茶业生产与发展。

3、陆羽《茶经》是中国茶道的奠基和茶文化的发轫,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精神生活。

4、为后代茶人树立精行俭德的榜样。

茶待客,需要注意的细节


“客来敬茶”,这是中国人最早重情好客的传统美德与礼节。看似简单的一杯茶,其实暗含了许多学问。通过沏茶、倒茶、闻茶、饮茶等动作,往往就能体现出一个人待人接物的礼仪。

在茶桌上,留意细节,知礼懂礼,有一些行为是不可以做的。

主人不介绍茶

没弄清楚客人喜欢什么茶,就直接冲泡,是对客人的不尊重。

主人最好事先询问客人喜欢喝什么茶,做好准备;或者多准备几种茶,等客人落座之后,询问客人的喜好并让客人挑选。当确定好茶之后,可以简要的介绍一下茶叶名称、产地、品质特点、冲泡要点及文化背景等,让客人可以仔细的欣赏茶的外形、色泽和干香,让在座的大家对茶有基本的了解,也可以对整个喝茶的氛围进行预热。

冲泡前不温杯

冲泡前不温杯就请人喝茶,会给人造成不卫生的印象。

在客人面前,用开水把茶具都烫洗一遍,不仅可以去除茶具的异味,提高茶具的温度,对后续茶汤的表现也会更好,给客人最佳的的品饮体验。

徒手抓茶叶

用手抓茶叶,手上的污渍容易让茶叶受潮。而且手上的一些气味也容易沾染到茶叶上,不仅会影响到茶的品质,也给人不讲卫生的感觉。

正确做法是用茶匙取适量茶叶,若没有茶匙,可将茶筒(或茶叶袋)倾斜对准壶或杯轻轻抖动,将茶叶倒出。

壶嘴对向他人

将壶嘴对向他人,表示请人快速离开,是非常不礼貌的。

这种说法源自于旧时的“辞行酒(茶)”。在旧时如果有人要远行,大家会以敬酒或敬茶的方式为其送别,把壶嘴冲着将要离开的人。因此,将壶嘴对向他人则有此人将要离开的意思,在茶桌上便有赶客之嫌。

递茶时触碰杯沿

递茶给客人时,手触碰到杯子的杯沿,会给人造成不卫生的印象。

有的人给客人递茶杯时,没有留意拿杯子的手势,直接就随手拿起,手往往容易触碰到杯沿,让客人看了心里不舒服,但又不方便说出来。请客喝茶可以用杯垫或者托盘。如果条件不允许,可以手拿杯子偏下面的位置。

一口闷

喝茶与喝酒是有区别的,非常忌讳“一口闷”或者“亮杯底”。

喝茶要慢慢地品,至少要分三口品完。喝茶可以发出声音,让茶汤与口腔融合更好,声音也是对茶的一种赞赏。不过和喝酒一样,主人给客人倒的茶最好也要喝完,不能浪费了好茶,辜负了主人的一片好意。如果实在喝不下了,就留下半杯茶汤在杯里,主人就知道你的意思了。

生活处处见人品。尤其是像喝茶这样的文化活动,如果在茶桌上失礼,很容易造成大家的心情都很不愉悦。“以茶待客”需要的不仅是主人的诚意,也需要彼此间的相互尊重。

这个“梗”成就了一片茯茶


您说,您喜欢茯茶,因为它香高、色美、味醇;您说,你爱上茯茶,因为它独特神秘的“金花”(冠突散囊菌)有益身体。然而,您却又因为茯茶“茶梗”而介怀,认为它原料粗老。这下,茯茶瞬间进入委屈模式……

您知道吗?因为这个“梗”,茯茶香气更高了;因为这个梗,茯茶滋味更独特了;因为这个梗,茯茶“金花”生长更好了,茯茶茶梗,是如何成就一片茯砖茶的呢?

这个“梗”让茯茶香气更高

茶梗中含有相当数量的芳香物质,茶叶香气由第一叶至第三叶逐渐下降,而茶梗的香气最高,茶叶香气物质主要在茶梗和嫩叶的主脉中。在茯茶的加工过程中,适量的茶梗含量有助于茯茶香气的提高。

这个“梗”让茯茶滋味更独特

茶梗,作为鲜叶的营养传导器官,含有一定数量的多糖、纤维等营养成分,这些营养成分可增强茶汤的甘甜,使得茶汤滋味更独特。茯茶添加一定量的茶梗,也能提高茯茶的耐煮度。

这个“梗”提供“金花”生长条件

“金花”,是茯砖茶区别于其它茶类的标志,是一种对身体有益的益生菌。“金花”的生长需要适合它生长的条件。茶梗的存在,可以增加茯茶砖内间隙,保证充足的氧气,也利于水分的排出,为“金花”生长提供一定条件,也能增强茶砖的结构力。

虽然茶梗能在一定程度上助益茯茶品质,那么,茶梗是否越多越好呢?显而易见,当然不是,国家对于茯茶含梗量有明确规定,含量必须在20%以下,且长度不能超过30mm。

现代研究表明,茶梗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抑制糖类吸收哦~~~茶梗有茶梗的价值,您还因为茶梗而介怀吗?

中国茶礼的16个细节


中国是礼仪之邦,茶道中也蕴含了许多的“待客之礼”。作为茶文化的爱好者,品味佳茗的同时,也应该将喝茶礼仪学以致用,这也是对茶文化的一种传承。

无论是主人还是客人,只有做到喝茶明礼,才能营造彼此愉悦的喝茶氛围。

以下的一些喝茶礼仪,是杯小茶觉得所有茶人都应该了解并以身作则的,往往越是做得细节之处,越能彰显茶人的风采。

01、茶席布置

简单无需奢华,但需洁净,不使用的器具尽量在桌面以外。

花器等装饰品,应符合主题,颜色、材质应细细选择,尽量与主要茶具、茶席融为一体,避免喧宾夺主。

茶席上的桌布、茶具都是素雅的淡青色,搭配简单几片叶子,轻松营造小清新风格

02、茶具清洁

所有茶具从外观上看必须是干净的,杯子里没有茶垢、杂质、指纹等之类的异物附着。

许多人喜欢使用老物品,因为上面残留着岁月的痕迹,这当然是可以的。但是不包括残留的令人不悦的水渍或茶渣。

品茗杯使用前可以拿开水烫一遍,做好消毒工作,并及时清理留下的茶渍。

03、避免接触

他人的杯子,都应该一只手托住杯底的一个点,另一只手则扶住茶杯的1/2以下部分,手指切莫触及杯口,如果有条件,在奉茶时尽量使用茶托。

04、请客选茶、赏茶

主人在泡茶前,应先拿出一些名优茶放在茶盘中,供客人挑选,以表达主人对客人的尊重,同时让客人仔细欣赏茶的外形、色泽和干香。

05、取茶

将茶筒中的茶叶放入壶或杯中,应使用竹或木制的茶匙取茶,不要用手抓。

若没有茶匙,可将茶筒倾斜对准壶或杯轻轻抖动,使适量的茶叶落入壶或杯中。

06、逆时针的讲究

在进行回转注水、温杯、烫壶等动作时用双手回旋。

一般使用右手,按逆时针方向,类似于招呼手势,寓意“来、来、来”表示欢迎。反之则变成暗示挥斥“去,去、去”了,若为左手则为顺时针。

07、顺时针的讲究

一般茶主人都以右手持壶或公道为宾客倒茶,应自左到右顺时针倒茶,这样壶口或公道口是倒退着为宾客分茶。

因为如自右到左逆时针则口向前冲着为宾客倒茶,壶嘴不断行向前如一把利刃,变成一种含侵略性的动作。当然,如习惯左手持壶,则可逆时针。

08、分茶

分茶时要求的就是要注意不得溅出茶水,做到每位客人茶水水量一致,以示茶道公正平等,无厚此薄彼之义。分茶时,茶杯多放于客人右手的前方。

09、茶满欺客

斟茶时只斟七分即可,暗寓“七分茶三分情”之意。俗话说:“茶满欺客”,茶满不便于握杯啜饮。

10、最后为自己添茶

习惯上,最右方的茶是尾席,斟茶适量,每一泡茶,都应由茶主人进行扫尾。

茶主人应随时关切每一道茶汤的变化,以便随时调整泡茶要素,以更好的发挥茶汤的品质。

11、续茶

客人喝完杯中茶,并且到了尾头,应尽快续杯。

如果发现客人的杯子有茶渣,应该替客人重新洗杯,或者换杯。主人应熟悉茶品状况,若茶汤已现水味,应及时换茶。

晚上品茶不宜太晚,适当注意观察,在喝的尽兴时候,也应该掌握茶局结束的时间。

12、茶点

正规场合,品鉴好茶时不宜食用茶点,否则视为对茶的不尊重。茶到深夜,当备茶点。

食用的茶点,并不推荐重口味的蜜饯、奶糖类茶食,坚果类的零食比较适宜。

13、安排座位

为了配合长幼有序的礼节,尽量安排长辈或首席客人坐在泡茶人的最左方。

这样一来,斟茶将会按照顺序,自左向右,最后到自己,如果将主宾安排的位置不对,则斟茶过程中如先给主客斟茶,则顺序将被打乱,从而变得无序。

14、续水

如遇宾客多需要助泡协助烧水壶续水时,可以在需要续水时适当打开壶盖示意,避免高声要水,那样会使宾客感到尴尬。

15、放置茶壶

放置茶壶时壶嘴不能正对他人,否则表示请人赶快离开。

16、擦拭茶壶

有的茶主人,十分爱惜自己壶,在冲泡中,难免淋壶擦拭,把玩摩挲,甚至多壶齐养,但不知道在自己的举手投足间,这些多余的动作,已经影响到了客人品茶注意力。

同样道理,品茶期间,整理茶台、擦拭桌椅,也让人以为主人要送客了。

学完之后,你是否也发现了一些小逻辑,茶道礼仪文化并不是规模宏大的仪式感,而是在细微之处,关心每一位品饮者的感受。

比起形式上的礼仪要求,喝茶礼仪更像是一场彼此尊重的享受,既享受好茶的滋味,又享受贴心的感动。

中国茶礼的20个细节


中国被称作礼仪之邦,中国茶道蕴含着许多中国的文化,虽然中国茶道没有类似日本茶道那样非常严格的形式,但无论是主人还是客人,应知道以下的细节,才能营造更好的祥和的品饮氛围。

茶主人

1、茶席布置

无需奢华,但需洁净,不使用的器具尽量在桌面以外,如为干泡,必须出现在桌面的渣方(水盂),应尽量放置在顺手,但不抢眼的地方,杯子及用具。花器等装饰,应符合主题;盖置一类的小件装饰,颜色、材质应细细选择,尽量与茶席融为一体或与主泡器具呼应。避免喧宾夺主。

2、茶具清洁

所有茶器茶具从外观上看必须是干净透明的,杯子里没有茶垢、杂质、指纹等之类的异物附着杯子上面。许多人喜欢使用老物品,因为上面残留着岁月的痕迹,这当然是可以的。但是不包括玻璃公道上黄褐的茶垢,也不包括渣方、壶承、茶盘上面残留的令人不悦的水渍或茶渣。这些个人喜好和不拘小节,请尽量不要应影响到他人的感官。

3、避免接触他人杯口

在现实中我们也看到一些倒茶者如此泡茶:a、拿杯子不讲究方式,直接用手拿杯口;b、赏玩他人自用杯。这些都是不可取的。无论取杯还是奉茶、借看他人自用杯。都应该一只手托住杯底的一个点,另一只手则扶住茶杯的1/2以下把环处或杯子的下半部分,手指切莫触及杯口,如果有条件,在逢茶时,尽量使用茶托。

4、请客选茶赏茶

主人在泡茶款客前,应先拿出一些名优茶放在茶盘中,供客人挑选,以表达主人对客人的尊重,同时让客人仔细欣赏茶的外形、色泽和干香。

5、取茶

将茶筒中的茶叶放入壶或杯中,应使用竹或木制的茶匙摄取,不要用手抓。若没有茶匙,可将茶筒倾斜对准壶或杯轻轻抖动,使适量的茶叶落入壶或杯中,这是讲卫生、讲文明的表现。

6、逆时针的讲究

在进行回转注水、温杯、烫壶等动作时用双手回旋。一般使用右手,按逆时针方向,类似于招呼手势,寓意“来、来、来”表示欢迎。反之则变成暗示挥斥“去,去、去”了。若为左手则为顺时针。

7、顺时针的讲究

般茶主人都以右手持壶或公道为宾客倒茶,应自左到右顺时针倒茶,这样壶口或公道口是倒退着为宾客分茶,因为如自右到左逆时针则口向前冲着为宾客倒茶,壶嘴不断行向前如一把利刃,变成一种含侵略性的动作,大家就会坐立不安。当然,如习惯左手持壶,则可自逆时针。

8、分茶

所谓“高冲水,低斟茶“讲求的就是要注意不得溅出茶水,做到每位客人茶水水量一致,以示茶刀公正平等,无厚此薄彼之义。分茶时,茶杯多放于客人右手的前方。

9、茶满欺客

斟茶时只斟七分即可,暗寓”七分茶三分情“之意。俗话说:“茶满欺客”,茶满不便于握杯啜饮。

10、最后为自己添茶

习惯上,最右方的茶原是尾席,斟茶适量,每一泡茶,都应由茶主人进行扫尾。茶主人应随时关切每一道茶汤的变化,以便随时调整泡茶要素,以更好的发挥茶汤的品质。

11、续茶

客人喝完杯中茶,并且到了“尾头”,应尽快“续杯”。如果发现客人的杯子有茶渣,应该替客人重新洗杯,或者换杯。主人应熟悉茶品状况,若茶汤已现水味,应及时换茶。晚上品茶不宜太晚,适当注意观察,在喝的尽兴时候,也应该掌握茶局结束的时间。

12、茶点

正规场合,品鉴好茶时不宜食用茶点,否则视为对茶的不尊重。食用的茶点,并不推荐重口味的蜜饯奶糖类茶食,坚果类的零食比较适宜。茶到深夜,当备茶点。

13、安排座位

为了配合长幼有序的礼节,尽量安排长辈或首席客人坐在泡茶人的最左方。原因是这样一来,斟茶将会按照顺序,自左向右,最后到自己,如果将主宾安排的位置不对,则斟茶过程中如先给主客斟茶,则顺序将被打乱,从而变的无序。

14、烧水壶蓄水

如遇宾客多需要助泡协助烧水壶蓄水时,可以在需要蓄水时适当打开壶盖示意,避免高声要水,那样会使宾客感到尴尬。

15、放置茶壶

放置茶壶时壶嘴不能正对他人,否则表示请人赶快离开。

16、茶壶擦拭

有的茶主人,十分爱惜自己壶,在冲泡中,难免淋壶擦拭,把玩摩挲,甚至多壶齐养,但不知道在自己的举手投足间,这些多余的动作,已经影响到了客人品茶注意力。同样道理,品茶期间,整理茶台、擦拭桌椅,也让人以为主人要送客了。

茶客人

1、注意穿着

茶的本性是恬淡平和的,因此,品茗礼仪要求着装整洁大方,女性切忌浓妆艳抹,大胆暴露;男性也应避免乖张怪诞,如留长发、穿乞丐装等。除了仪表整洁外,还要求举止庄重得体,落落大方。

2、知客位尊卑

如今很少有人知道“客位”的尊卑问题,虽然茶道里面讲究的是“主随客便”一说,不过喝茶的人多了,自然应该遵循这样的原则:面对主人,主人的左手边的是“尊位”!顺时针旋转,由尊到卑,直到主人的右手边,不论茶桌的形式如何,这个是不变的铁律。尊位的第一顺序为:老年人、中年人,比自己年纪大的人。其中师者、长者为尊,如果年龄相差不大,女士优先做尊位。

3、关于吸烟

喝茶不要抽烟。这也是对茶主人和在座客人的一种尊重。

4、控制言行

所谈话题,切不可说人是非,道他人长短。亦不宜眉飞色舞,击节拍案。气氛安静为上,方能品出茶之真味。

5、如果不是同行好友介绍,不要随意打探其他茶客人个人隐私。

泡茶的学问和细节


泡茶是一门高深学问,若只是随手冲泡,断然激发不出茶本该有的芬芳。

要香的彻底,就要将泡茶的细节做得彻底。要注意谦逊谨慎,在平时泡茶过程中多琢磨,多向茶艺大师们请教,说到底这是一种真诚的态度,只有具备这样的态度,茶艺才能大成。

著名歌唱家陈慧娴闻名遐迩,自小便非常喜欢她的演唱,认为在粤语歌中她是唱得最好的那个。钦佩她的唱功,也钦佩她的演唱态度。曾经在一次演唱会上陈慧娴袒露心声,说自己一直都在努力,想要让自己唱得好一些,以回报自己的歌迷。说这番话时的陈慧娴已经在歌坛闯出了偌大名声,是响当当的实力派歌唱家,然而她还是感觉自己做得不够好,还在想着进步,若人人都是这样的态度,那么人人都会是人生赢家。

毫无疑问陈慧娴对待演唱十分真诚,生活中最重要的品质就是真诚,真诚对待自己的职业,对待自己的朋友,因为真诚,所以总能收获最大的善意,总能在生活中不断成长。

人生一世如同冲泡一杯茶,最忌三心二意,想要冲泡一杯好茶,就必须时时刻刻打磨自己的技艺,如此会不断加深对茶的理解,理解的越多,自然就能明白怎样的操作更能激发茶性,这样的理解基础上,茶艺会越来越高,茶香会越来越浓。

于生活而言,会越来越懂生活的艺术,会将所有的生活细节打理清楚,会明白怎样的生活才是自己想要的,会为了这个目标倾尽全力。认真冲泡一杯茶,茶香弥漫,生活中处处都是春天的味道。

茶叶冲泡小细节


有的人问为什么同样的茶自己和别人泡的味道不同呢?是什么造成这样的区别?仔细分析,泡茶也是有逻辑的,只是一些细节大家没有注意到罢了,下面就带大家来看看泡茶有哪些小细节需要注意!

1、温杯洁具不可少

冲泡任何一种茶叶时,都需要先用开水将所有器皿都烫一遍,“温杯洁具”顾名思义,除了清洁茶具,温杯也是使茶汤更好喝的一个前提。如果直接将茶汤倒进没有烫过的杯子里,茶汤温度就会迅速下降,从而影响茶汤的滋味。除此之外,用第一泡洗茶水再烫一遍茶具,茶味也会更纯正哦!

2、取茶量要注意

取茶量并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是茶叶太少的话茶香不足水味太重,太多则茶味过浓,一般来说100毫升左右大的盖碗,放5-7g干茶,能够充分体现一款茶的特质。在刚开始时,最好使用电子称来称量,以求得到准确的投茶量。等到冲泡熟练了以后,量的多少就比较容易把控。当然,最好还是按照自己的口感喜好来自行调整,“食无定味,适口者珍”,放到茶叶这里来也是一样的道理。

紫砂壶相较盖碗而言出汤更慢,不但投茶量需要酌减,冲泡时间也需要适当缩短。而且不同的紫砂壶,器形不同,壶嘴不同,投茶量也就各不相同。可以说每一款都有适合自己的投茶量,建议大家多做实验,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3、冲泡时间有讲究

冲泡时间对茶汤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但很多细节的地方常常容易忽略。如注水和出汤的时间,也是计算在冲泡时间中的,最好能够保持一个稳定的注水和出汤时间。

虽然随着冲泡次数的增加,冲泡所需的时间也越来越长,但第二泡要比第一泡的时间短些,因为第一泡只是醒茶,茶叶经过第一泡的浸润之后,第二泡的内含物质析出速度要比第一次快,所以要缩短一些时间。

另外茶叶如较松散,或碎末较多,则内含物质浸出速度较快,需要适当减少冲泡时间,防止茶汤滋味苦涩。茶饼压制较紧时,醒茶不容易将茶叶完全泡开,则需要适当延长冲泡时间。因此建议大家多做实验,多多交流探讨。

4、水温是关键

水温是首当其冲的泡茶关键,用高于90℃的水冲泡绿茶,茶汤的活力就会降低且容易烫坏茶叶;冲泡铁观音要用沸水,否则香气不扬,阳刚的风格也表现不出来;红茶则要用85℃至90℃的水冲泡,以保持最香甜的口感,过高容易烫坏茶叶。

单说普洱茶,不同的普洱冲泡水温都不一样,像班章、易武这样滋味醇厚的古树茶必须用沸水冲泡,才能使其茶香充分释放;冲泡熟茶的水温要求更高,在注入沸水前后还需要“淋壶”,保持壶温不降,这样冲泡出的茶汤滋味强、汤感厚;而特殊的普洱茶,例如独芽茶,冲泡水温在90℃至95℃即可。

可以说每种茶都有最适合它的温度,这个问题有个很好的解决方案,现在有专门烧泡茶水的壶,其底盘上一般都会显示当前水温,根据需要的水温来烧水就可以啦!

5、水线的影响力

何谓“水线”,就是注水方式。有的茶友可能要疑惑了,简单的倒水还能有什么学问?答案是肯定的,水线的高低、快慢、疾缓、走势、粗细都会影响茶汤的口感,分别影响着茶汤的温度、浓淡、协调度、均匀度和饱满度。

如有些茶因为强调汤感,其茶本身内涵物质丰富,咖啡碱含量高,所以对冲泡手法要求较为独特。如注水时沿杯壁定点注水,避免击打茶叶,出汤时也应避免出汤过急。一方面是为了获得稠厚的汤感,另一方面是避免咖啡碱过度析出,使得茶汤过于苦涩。

注水方式常见的有四种:高冲、高吊、低冲、低吊,注水点还分螺旋形注水、环圈注水、单边定点注水、正中定点注水等。

一般来说:香靠冲,汤靠吊。意思就是如果希望让茶汤高香,我们就快水猛冲,让茶叶在容器中翻腾激荡,充分和水摩擦;如果希望让茶汤绵密柔软,就让水流在一个点上稳定而缓慢地注入泡茶器皿。

对于普洱茶来说,生茶主要品高扬香气、熟茶主要尝绵长甜韵。像景迈这一类以香气见长的普洱生茶来说,采用“高冲、单边环圈注水”的方式最好,高冲时水流在空气中降温较少,注满盖碗所需时间短,水与叶底的激荡最强,最能激发香气。

普洱熟茶则可采用“低吊、定点注水”的手法,低吊时水温保持得较好,注满盖碗时间长,水与叶底的激荡最小,便于让内含物质缓缓释放,泡出绵长的口感,茶汤也不易浑浊。

有很多刚开始喝茶,还不太懂茶的茶友经常会有这样的疑惑:喝茶,到底哪一泡才是最好喝的呢?对于每泡茶的口感,一直流传着这么一段话:一道水,二道茶,三道四道是精华,五道六道也不差,七泡有余香,八道有余味,九道十道仍回味。

这么说来,第三、四道才是茶最精华的口感。事实上也确实是这样,茶叶刚泡的时候味道还没出来,泡到三、四泡时,茶叶已然舒展,茶味也已经出来,这是茶汤滋味最好的时候,泡到后面,茶味渐渐消退,但滋味还是不错的,仍有余味。

“所谓茶道,就是在明知不完美的生命中,对完美的温探”。一杯完美的茶,就是通过无数次试探性的冲泡后,修成的正果。茶友们只要广泛交流,细心观察,不断练习,用不了多长时间,自然能泡得一手好茶,泡茶水平也会有不小的飞跃。

泡茶,这个看似简单的过程是有很多讲究的,甚至可以说是一门艺术。当我们品饮到某人泡出的一泡好茶,享受之余不禁崇敬有加。当你泡茶时注意这些小细节,便可以冲泡一杯飘香四溢的茶水。

茶滋味10/18——细(高端茶的极致滋味)


十之细

缘起——

茶的内含物丰富,其作用于我们的味觉后,所带来的感受自然也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常常只是简单地去对它进行整体的论断,好喝或者不好喝,然而,细致的味觉让我们在品茶的过程里拥有着更加微妙的感受——品茶,是我们跟大自然的亲密接触。

粗茶淡饭,一个粗字道出了茶的质朴。茶向来是雅俗共赏的,粗的茶是人们对茶的基本需求,而细的茶对应了味蕾上的极端感受。

细,是雅致,是细腻。细的茶汤于舌尖当畅通无阻地渗透开来。因为细而无孔不入,让口腔的每一个部位都无法抵挡,是否好茶极强的渗透性就由此而来呢?

一口细的茶汤在舌面拂过,就像极细的丝织物滑过双手,带来心头深深的惊艳。过后,也许那个感觉就忘记了,留下了的仅仅是那惊艳的印象。而只有下一次去感受,你才能再次回忆起这个滋味。

细的扩散是全方位的,从入口的舌尖到两颊,到舌面、后喉,向上可达上颚之上,向下可至舌底之下。细致的茶汤质感,让每一个敏锐的味蕾为之倾倒,流连忘返。

不用说,细的滋味品质是属于顶级茶的。桐木关的金骏眉、狮子峰的龙井,这些细腻的茶牵引着爱茶人的心。而好茶也从来不辜负爱茶人,每一个细的因子都带有满满的能量与花香,带来不俗的感悟。

然而,我实在不那么愿意用粗与细来区分了高与低——正如我爱粗麻的朴质和绸缎的精致,两者并无高低之分。

我喜欢纯朴的乡民们脸上最淳朴的笑,是发自内心的,未经修饰的粗犷。虽然伴随着粗糙的皮肤,密密麻麻的皱纹,远远跟“细致”搭不上边,但是当读懂那灵魂深处的美好与活力,这些表象的粗糙就不再重要了。

我也喜欢年轻精致的面容。我经常接触很多妆容精致的活力女孩,更曾经被一个女孩精细紧致的面容所震动。当近距离地跟她交谈,她身上那份精致表露无遗——居然有这么精致的女孩,连我这个大姐姐也无法抵挡那份让人心声喜爱的吸引力。

自从被极端的精细震动、折服,我花了很长的时间去思考、实验,寻找其中的缘由。是什么原因造成我的这种反应,有是什么因素组成了这种精致?终于有一天,有人给予我一个评价:没想到你是如此细致的人。

我自然而然地接受了这个评价,在寻找我想要的答案的过程里,一切都在悄无声息地发生着变化。

不管是粗还是细,我都喜欢。然而,“喜欢”和“选择成为”毕竟是两回事。我从内心自发地选择了一份细致。为什么喜欢粗?其实细想,把我感动的并不是粗本身,是跟粗协调和融合在一起的“坦然、朴质、真实”。

而细致的背后所隐藏的,是“极致、匠心、日积月累的磨砺”。一杯“细”的茶汤,于是理所当然属于高端的行列,因为她是由“天、地、人”三颗匠心共同打造。

细,最终不仅是表现在高端的茶汤上,还表现在茶人的气质和风度上。品茶从来就是一个细致的活,只有足够的细致,你才能足够明白细与粗的差距。于是,这也是需要通过茶去提升的一种能力。

今日课堂总结:

品茶从来就是一个细致的活,

只有足够的细致,你才能足够明白细与粗的差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