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告你中国所有茶叶的特点

发布时间 : 2019-11-16
茶叶的特点 各地茶叶的特点 茶叶生长环境的特点

茶叶的特点。

茶叶的分类虽多,但一般常见和现在比较通行的办法是将茶叶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青茶)、白茶、黄茶和黑茶六大类。再加工茶类则有花茶、紧压茶、萃取茶、果味茶等。每一种茶类特点如下:

1、基本茶类

(1)绿茶:绿茶类属不发酵茶(发酵度:0)。茶叶翠绿、茶汤是绿黄色,称为绿茶。原料:嫩芽、嫩叶,不适合久置。香味为清新的绿豆香,味清淡微苦。富含叶绿素、维生素C。茶性较寒凉,咖啡碱、茶碱含量较多,较易刺激神经。

(2)红茶:红茶类属全发酵茶(发酵度100%),暗红色。原料有大叶、中叶、小叶都有,一般是切青、碎型和条型。香味有麦芽糖香,焦糖香,滋味浓厚略带涩味。性质:温和。不含叶绿色素、维生素C。因咖啡碱、茶碱较少,兴奋神经效能较低。

(3)青茶:青茶类属半发酵茶(发酵度10%-70%),俗称乌龙茶。种类繁多,这种茶呈深绿色或青褐色,泡出来的茶汤则是蜜绿色或密黄色。如,冻顶乌龙茶、闽北水仙、铁观音茶、武夷岩茶等。颜色青绿、暗绿。原料有两叶一芽,枝叶连理,大都是对口叶,芽叶已成熟。香味为花香果香,从清新的花香、果香到熟果香都有,滋味醇厚回甘,略带微苦亦能回甘,是最能吸引人的茶叶。其性质温良。略具叶绿素、维生素C,茶碱、咖啡碱约有3%。

(4)白茶:白茶类属部分发酵茶(发酵度10%)。白茶是呈条状的白色茶叶,泡出来的茶汤呈象牙色;因白茶是采自茶树的嫩芽制成,细嫩的芽叶上面盖满了细小的白毫,白茶的名称就因此而来。例如,银针白毫、白牡丹、寿眉等。颜色为色白隐绿,干茶外表满披白色茸毛。原料为福鼎大白茶种的壮芽或嫩芽制造,大多是针形或长方形。香味是汤色浅淡,味清鲜爽口、甘醇、香气弱,性质寒凉,有退热祛暑作用。

(5)黄茶:黄茶类属部分发酵茶(发酵度:10%)。黄茶是一种发酵不高的茶类,制造工艺似绿茶,在发酵过程中加以闷黄。因此,具有黄汤黄叶的特点。例如,君山银针、蒙顶花芽、翟山黄芽等。其颜色黄叶黄汤。原料为带有茸毛的芽头,用芽或芽叶制成。制成工艺类似绿茶。其香气清纯,滋味甜爽。性质为凉性,因产量少,是珍贵的茶叶。

(6)黑茶:黑茶类属后发酵茶(随时间的不同,其发酵程度会变化)。这类茶以销往俄罗斯等国及我国边疆地区为主;大部分内销,少部分销往海外。因此,习惯上把黑茶制成紧压茶称为边销茶。例如云南普洱茶、湖南黑茶等。颜色为青褐色,汤色橙黄或红褐色,虽是黑茶,但泡出来的茶汤未必是黑色。原料主要用大叶种等茶树的粗老梗叶或鲜叶经过后发酵制成。香味具陈香,滋味醇厚回甘,性质温和。属后发酵,可存放较久,耐泡耐煮。

2、再加工茶类

(1)花茶:花茶是将茶叶加花窖烘而成(发酵度视茶类而别,大陆以绿茶窖花多,目前红茶窖花越来越多)。这种茶富有花香,以窖的花种命名,花茶又名窖花茶、香片等。饮之既有茶味,又有花的芬芳,是一种再加工茶叶。例如,茉莉花茶、牡丹绣球、桂花乌龙茶、玫瑰红茶等。颜色视茶类而别,但都有少许花瓣存在。原料:以茶叶加花窖焙而成,茉莉花、玫瑰、桂花、黄枝花、兰花等,都可加入各类茶中窖成花茶。香味有浓郁花香和茶味。性质凉温都有,因富花的特质,饮用花茶另有花的滋味。

(2)紧压茶:紧压茶以红茶、绿茶、青茶、黑茶的毛茶为原料,经加工、蒸压成型而制成。因此,紧压茶属于再加工茶类。中国目前生产的紧压茶,主要有沱茶,普洱沱茶、竹筒茶、砖茶,湖南、四川等地产的黑砖、茯砖、青砖、康砖、金尖茶、方包茶、六堡茶、湘尖、紧茶、圆茶和饼茶等。颜色:大都是暗色,视采用何种茶类为原料而有所不同。泡出来的茶汤颜色也属深色。

各种茶类的毛茶都可为原料,是属于再加工茶类。性质:现代紧压茶与古代的团茶、饼茶在原料商有所不同,古代是采摘茶树鲜叶经蒸青、磨碎、压模成型后干燥制成。现代紧压茶是以毛茶再加工,蒸压成型而成。

(3)萃取茶:萃取茶是以成品茶或半成品茶为原料,用热水萃取茶叶中的可溶物,过滤去除茶渣,获得的茶汁,经浓缩或不浓缩,干燥或不干燥,制备成固态或液态茶,统称萃取茶。主要有罐装饮料茶、浓缩茶及速溶茶。

(4)果味茶:果味茶是在茶叶半成品或成品中加入果汁后制成的各种含有水果味的茶。这类茶叶既有茶味,又有果香味,风味独特。我国生产的果味茶主要有荔枝红茶、柠檬红茶、山楂茶等。

(5)药用保健茶:药用保健茶是指用茶叶和某些中草药或食品拼和调配后制成的各种保健茶。茶叶本来就有营养保健作用,经过调配,更加强了它的某些防病治病的功效。保健茶种类繁多,功效也各不相同。

(6)含茶饮料:含茶饮料是在饮料中添加各种茶汁而开发出来的新型饮料,如茶可乐、茶露、茶叶汽水等。

3、非茶之茶

因制茶技术的发展以及市场的需要,出现了以茶叶再加工的茶,或将茶叶添加其他材料以产生新的口味,称添加味茶。例如液态茶、茶叶配上草药的草药茶、八宝茶。有的根本是没有茶叶的非茶之茶,如:杜仲茶、冬瓜茶、绞股蓝茶、刺五加茶、玄米茶等。此类茶大都是以有疗效而被人们饮用。因此,也被称为保健茶,是一种民间传统、具有疗效的代用茶。(参考文献——蒋文中教授《普洱茶文化百科》,

cy316.com扩展阅读

中国茶叶怎么分类的?这篇文章告诉你普洱茶属于什么茶


中国茶叶的分类目前尚无统一方法,按照不同传统习惯,主要有:

1、按照生产季节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

春茶可进一步分为头春茶、二春茶、三春茶等。头春茶在清明前采摘的称为明前茶,在谷雨前采摘的称为雨前茶。也有的按照发芽轮次分为头茶、二茶、三茶、四茶。头茶相当于春茶;二茶为夏茶,或称紫茶;三茶是秋茶。少数地区把夏茶前期称为暑茶,后期称为秋茶或四茶,时间上稍微有先后。

2、按照销路分类一般分为外销差、内销茶、边销茶和侨销茶四类。

普洱茶在历史上则为贡茶和边销茶、侨销茶。

3、按生产地区分类命名。

如中国的云南红茶、四川红茶、浙江龙井茶等。

4、根据制造方法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青茶)、白茶、黄茶和黑茶六大类。

根据制造方法和品质看传统将普洱茶例为黑茶类。

5、按照茶叶加工过程将茶叶分为毛茶和成品茶两大类。

其中毛茶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和黑茶五大类,将黄茶归为绿茶一类。成品茶包括精致加工的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和再加工而成的花茶、紧压茶和速溶茶等七类。按照鲜叶加工方法不同,首先可分为杀青茶类和萎凋茶类两大类。杀青茶类根据氧化程度轻重可分为绿茶、黄茶和黑茶三类。萎凋茶类根据萎凋程度轻重可分为乌龙茶、红茶和白茶三类。从传统分类看,一直以来普洱茶被破例为毛茶即绿茶,普洱茶中再加工茶则列为红茶,而从杀青、氧化(发酵)程度又列入黑茶。

6、非茶之茶。

它们也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具有保健作用的,称为保健茶,也叫药茶,它以某些植物茎叶或花作主料,再与少量的茶叶或其他食物作调料配制而成,例如绞股蓝茶、罗布麻茶、人参茶、杜仲茶等等;另一类是当零食消闲用的点心茶,例如青豆茶、锅巴茶等。

现在比较通行的办法是将茶叶分为基本茶类和再加工茶类。基本茶类有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和黑茶六大类。经过多次再加工茶类则有花茶、紧压茶、萃取茶、果味茶等。传统上把普洱茶例为再加工茶类的黑茶类。

根据制造方法和品质上的差异,我国传统将茶叶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青茶)、白茶、黄茶和黑茶六大类。从传统分类看,一直以来普洱茶被例为黑茶类中的紧压茶。

归结起来对普洱茶的分类在认识上是很模糊和矛盾的,根据制造方法和品质看普洱茶被列为黑茶,按照茶叶加工过程又归为毛茶即绿茶,而普洱茶中再加工茶则列为红茶,而从杀青、氧化(发酵)程度及紧压又被列为六大茶类中的黑茶。正因为如此,形成了茶界至今对普洱茶的性质和定义仍属争论的问题。(参考文献——蒋文中教授《普洱茶文化百科》,

究竟怎样叫“懂茶”,这篇文章补全了


上个月发过一篇文章《究竟怎样叫“懂茶”,这篇文章告诉你50%》,后来没有下文了,拖得有点久,今天把它补全。

一篇文章能把这个问题说透吗?也能也不能。

说不能,有些知识,有些经验,是需要积累的,这个无法完全否认。

说能,是这个框架,这些关键点,这个体系,是能讲出来的。何止一篇文章,几句话就能说完,但是还是需要把他掰开揉碎,才能消化。

我们取个折中,来点个眼目,至于具体的知识,你自己随着经历的茶再慢慢补充不急。这个眼目很重要,有了这个,你和别人上手就大不相同!否则你学了很多知识,还是一团浆糊。

在进入更深层次的讨论之前,我们还要再补充一个前提。

什么前提呢?干净!

这个包含两个层面,一个是食品卫生,这个不用多说了,现在基本上都没太大问题,即使有问题也好发现。

第二个层面叫食品安全,这个就不那么容易发现了,基本上能让人不需要考察就能放心的只有古树了。要解决这个问题,或者你有条件深入原产地,或者你找到了让你信任的来源,这里不展开。

为了方便理解,我们需要把品茶做一个类比,品茶像什么呢?说得近一点的,类似于品其他的饮料,比如咖啡、葡萄酒,或者品尝中西美食。这些主要都是嗅觉与味觉上的。如果再拓展一些,类比于视觉、听觉,那我们说像看一幅画,听一段音乐。有了这些类比,思路就打开了,下面就好说了。

好,可以进入正题了。

品茶也好,欣赏任何美好的事物也好,大体经历三个阶段:

“整体——细节——整体”

整体

什么意思呢?我们一上来对一个曲子,一幅画,会有一个整体的印象,impressing。这个是我们所谓美学的一个直觉,这个非常重要,比具体的参数要重要。

现在通行的茶叶审评,都是参数为基础的,你这个是不是唱反调呢?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参数太具体,就很难和好坏建立联系。有人说,应该根据内涵物质多少来定高低,还真不是这样,适当的盐对一道菜是好,但过度就是不好。我们没法通过咸度、辣度这样的指标来评价菜的好坏。当然更不可能根据红色或者绿色的占比来评价一幅画。

举个例子,茶里的酸味多少是好呢?这个没法具体量化,如果是果酸,或者梅子香中透着梅子酸,那么这个酸度可以略高一些,会拉开口感的层次,并且增加回味。而如果是馊的酸味,或者其他不愉悦的酸味,那一点都不能有。

不仅如此,口感不仅对应科学参数,也是个文化概念。老的咖啡客能接受偏酸的咖啡,而菜鸟不太接受这种口感,因为品鉴的经历,文化等等综合因素会影响你的评价。同样的,偏热带地区的老茶客,对茶中苦涩的接受度远远高于北方的新茶客,这本身没有对错,但是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这个参数不是绝对的。

参数不是不能有,合理的参数往往是抽象的、综合的;比如香气,滋味。这个没法完全量化,是一个综合的感受,所以有合理性。一旦太具体了,就会出问题,适用于绿茶,就不适合普洱茶;或者你用油画的标准衡量水墨,那都是自寻烦恼。

我们一开始,还是要有一个整体的感受,这个是不要预先设计的。预先设计会带来麻烦,你喝过一款糖香饱满的茶,于是你脑子里就盯着一个糖香去品茶,那这款茶可能有很迷人的兰香,或者层次丰富的坚果香,但你过于关注一个点,就会失去整体。

初级的茶友谈茶,常会说一个“霸气”。这个也有很多误解。这个霸气并不是口感的浓度。如果仅仅是浓度,我们可以有太多方法达到“霸气”,比如加大投茶量,增加冲泡时间,选择极为苦涩的品种等等,这如同做菜拼命加辣椒一样,毫无意义。所谓的“霸气”,如果有合理性的话,指的是一个口感的冲击力与爆发力,或者更准确的说是一个空间感,这还是一个综合的,整体的感受。

不过,我们在评价一款茶的时候,还是要尽量避免“霸气”,“柔”这类空泛的词语,这些词语误导性往往大于建设性。

关于这个整体的感受,先说这么多。这个更多的是一种美学直觉,概念少一点更好。我们看到了一幅梵高的画,一下子感觉到了冲击力,感受到燃烧的生命激情,感受到纯真的情怀;我们听到了一首古琴曲“流水”,仿佛来到了松间林下,与风语泉鸣相和,与天地精神往来;这些都是整体的感受,而非具体分析某个色彩构图,或者某个音符音节带来的,那个是后面的事。

细节

当我们整体有了一个愉悦的感受,我们开始关注到细节。我们试图来理解这种美好,让这种美好可理解,可交流。那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一些参数,或者说一套语言系统了。

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语言系统,同样是茶,不同大类也有不同的语言系统。岩茶与普洱茶的语言系统也不同,这是和茶的特点以及背后的文化相关的。邓时海的《普洱茶》最大的贡献还不是整理老茶,这个争议比较多。而是借由品鉴老茶,建立了一个语言系统(当然也是整理总结前人),让品普洱老茶的可交流性大大增加,这个就有意思了。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升堂入室话品茶:升堂,搜肠掐肾寻妙语》,就是讲这个语言系统的。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这里不详细展开了。

细节可以加深我们的理解,我们不仅能更好的理解一开始的愉悦感受,随着对这套语言系统的掌握,还能有更多的发现。这就是新茶客和老茶客的区别(前提是没有喝糊涂掉)。我们一开始听京剧,只朦朦胧胧的感觉一点点唱腔的美,随着我们深入,我们能体会不同流派的差异与特色。我们一开始看书法,和我们对笔触、结构有了一定认识再看书法,会大不一样。这是一个台阶。

回到茶上来,目前的语言系统远远称不上完备,但是仍然提供了很大的空间。我们谈喉韵、谈回甘,就是把模糊的美好感受总结出来。但是这些词汇也面临误解,过于苦涩带来的回味,和美好的回甘不一样;喉部的其他刺激和喉韵那种清凉舒适也不一样。

那怎样来把握这种知识呢?只有一个办法,喝好的东西,然后比较。如果你要欣赏好画,那就看博物馆的精品,然后和泛泛之作比较,高下立现。如果你整天去潘家园的地摊练眼,那肯定是越看越糊涂。同样的,如果你经常喝着来路不明的茶,听着各异的说法,也很难有所提高。比如刚开始喝茶的时候,喝了很多“冰岛”,但是越喝越糊涂,因为来源不清,基本没有真的。直到喝到真正的冰岛,鲜明的特点一下子让人记住,建立起标准,那就豁然开朗了。

我见过太多越做越糊涂的茶人,有的甚至连基本的口感判断都丧失了,还不如刚接触茶的茶友,那就太遗憾了。说到底,是被各种说法搅浑了,建立了混杂错误的标准。这种我也没有办法,只能先清零,回到基本的口感判断,然后从头再来。

当然进入到细节,有的东西是可以通过练习提高的,比如对香气的敏感度和辨别能力,这个是天分和工夫并存的,一定程度上勤能补拙。其实大多数人还是具备一个基础,只不过没有认真关注到这些点上,没有系统的训练而已,并没有那么神秘。

细节涉及到很多方面,可谈的东西比较多,这个就是我说的,需要经历来填补的东西。如果想深入,就需要我在升堂入室那篇文章里讲的,从一个个概念入手,来全方位的剖析。但是上面讲的大原则和方法更为重要,是清楚和糊涂的分水岭。

整体

我们掌握了大量细节的知识,还需要整体来看,因为整体并不等于细节相加。香气、滋味、汤感、生津、回甘……这些标准也是相对的。厚重一定好吗?咖啡里面劣质咖啡往往是所谓“厚重”的,而优质咖啡更加清纯一些。所以如何认识这些参数,需要我们的综合审美能力,需要我们回到整体。

这个笔触用在这里,简直是妙到毫巅。这个色彩用在这里,真的传神。但是你不能简单的说这个笔触和色彩就是好,是在这个整体中,体现出它的好,随便放在别的地方,未必好。我们所有的参数,都要放在整体中重新认识。

香气清扬的有好茶,香气低沉的也有啊;汤感厚重的有好茶,清纯的也有啊;滋味丰富的有好茶,滋味单纯的也有啊。有的菜是滋味丰富,但有的菜就是吃最纯粹的本来之味,略加烘托就好。有的画富丽精制,但倪云林的就是那么淡淡的涂抹,八大的就是那么潇洒的几笔,谁敢说不好。

再回到整体,这个时候才是看底蕴的时候,你对茶的理解,不仅仅是一开始的直观,也不仅仅是各种参数的剖析,而是站在一个更高的台阶上,这个时候,可以谈意境、谈韵味、谈人生。这个背后是你的文化修养,是你的人生境界。

但是这个谈是有基础的,什么基础,就是你对这款茶比较充分的理解。你不能一上来就附会一些什么高雅境界,那没有意义,你连基本的好坏都分不出来,能谈境界吗?也不是学了一些概念就去硬套,那也没有意思。说到底,市场这么混乱,还不是人们为利所驱使,玩一些概念,胡说八道给搅的吗?

说到底,品茶是一件个人化的事情,你当然可以和清茗知音相视一笑。但内心的感受仍然是无可替代的。为利所使的人或许可以得利,但未必能得到这样的享受。

品茶这件事,先说到这里。我们可以大致梳理一下普洱茶市场流行的历史,从易武到班章,所谓霸气,是关注强度的阶段,这个是最最初级的。之后冰岛,是关注单一特点,单一参数的阶段,冰岛是那种很纯粹,很好总结的好茶。之后景迈,开始关注香气(和工艺有关),进入更深的探讨。未来如何发展,其实看了这篇文章,你应该很明白。只不过,大众品鉴能力的提升,需要一个时间罢了。

这篇文章让99%的人选择喝茶


多白领上班族加班熬夜时,首选的提神饮料一定是咖啡而不是茶;舒适午后和姐妹淘去喝下午茶时,大多人选择的饮料也是咖啡;很多自诩为“走在时尚尖端”的人,更是把喝茶归纳为一件“老土”的事情。尽管茶看似不受欢迎,但你一定要知道:你需要的是茶。

咖啡的提神功能的确很好,但是茶的提神功能也不差;咖啡如果不加糖和奶,口感是非常苦涩的,但茶什么都不需要,与沸水一结合,立马就能够闻到茶叶的香气,入口虽然也会有点苦涩,但过后会在齿间留下茶的芬芳。

咖啡里含有大量咖啡因成分,如果经常喝咖啡的话,就会开始对咖啡有依赖,生活中一没有咖啡就全身不舒服;而且正常人每天喝超过2杯咖啡,对身体健康不利,尤其是容易带来胃部疾病。而喝茶完全不必担心这些负担,常喝茶还可以给身体带来好处呢。最近科学家们就研究发现:茶叶中的有益成分能够保护心脏,降低心脏病致死的概率。

茶的种类有很多种,不同的茶叶可以给身体带来不同的功效,如花茶能够帮助美容养颜;红茶能够驱寒强身;绿茶有护眼功效,对长期面对电脑的上班族来说再合适不过了;白茶能够减肥瘦身等。

可以这么说,咖啡有的功效,茶都有了;而茶有的功效,咖啡肯定没有。

一篇文章读懂中国四大茶区的分布及茶叶特点


茶为国饮,茶之文化亦是中国传统文化里不可缺失的一部分,我国种茶、饮茶历史悠久。不同的地域出产的茶,从外形、色泽、口感、功效等诸多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异。那么中国的茶种植在哪些地方?从目前行业的划分趋势来看,我国茶区大致分为四个大茶区,即江北茶区、江南茶区、西南茶区、华南茶区。

华南茶区:茶树生长舒适区

华南茶区包括南岭以南的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台湾等省区。该茶区水热资源丰富,土壤肥沃,以生产红茶、乌龙茶为主。该茶区气温较高,特别是海南和台湾,近热带气候,受海洋影响,各季气温变化不大,茶树一年四季均可生长。华南茶区适宜加工的茶叶的种类有红茶、普洱茶、六堡茶、青茶等。该区的乌龙茶最有特色,品种繁多,品质优良。华南茶区堪称中国产茶之最了。

西南茶区:古老茶区

包括云南、四川、贵州和西藏东南等地,气候温和较平稳,水热条件较好。特别是云南茶区,冬不寒、夏不热,极宜茶树生长。适产红碎茶、绿茶、普洱茶、花茶、边销茶、名特茶等。该茶区的茶叶的种类有滇红、普洱茶、蒙顶茶、都匀毛尖等。

江南茶区:分布广阔

包括长江中下游以南的浙江、皖南、苏南、江西、湖北、湖南等,是我国目前茶叶生产最集中的茶区。该地区季节均匀,四季分明,气温宜于茶树生长,并有充足的降水,因此,气候条件对茶树生长发育,以及制茶品质都较有利。该区茶园大多处于丘陵低山地区,土层较薄,土壤结构稍差。江南茶区茶叶的种类为绿茶、青茶、花茶和名特茶,也生产红茶、砖茶。

江北茶区:茶树适宜生长区

包括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山东、皖北、陕南、苏北、河南、甘肃等地。该地区地形较复杂,与其他茶区相比,气温较低,降水量较少,茶树新梢生长期短。土质黏重,肥力欠高,但有些山区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种茶品质较优异。江北茶区茶叶的种类以绿茶为主。

茶叶的命名方式你了解多少?让篇文章可以让你知道更多


茶叶的名字很多,排它个上千种是不成问题的,真正可以说是眼花缭乱。但是经一些学者分析研究,予以归类划分,却发现一些道道,颇有传神绘景之味,能够更好的理解茶叶、记忆茶名。

1.以茶叶的形状命名。六安瓜片,君山银针、洞庭碧螺春、珍眉、砖茶等等。

2.以茶树品种命名。如白毫等等。

3.以茶叶产地命名。普洱茶、祁红等等。

4.以茶叶的采制时间命名。社前茶、明前茶、雨前茶等等。

5.以动植物的名称命名。龙井、水仙、佛手等等。

6.以制茶工艺命名。炒青、烘青等等。

7.以茶叶色泽命名。红茶、绿茶等等。

有些茶名的由来还有着满好听的故事或传说,例如:“碧螺春”茶的由来久负盛名的碧螺春茶,产于太湖洞庭东西二山。有关碧螺春的由来,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清康熙年间,当地人在洞庭湖东碧螺峰石壁上发现了一种野茶,便采下带回作饮料。有一年,因产量特多,竹筐装不下,大家把多余的放在怀里,不料茶叶沾了热气,透出阵阵异香,采茶姑娘都嚷着:“吓煞人香!”这“吓煞人香”是苏州方言,意思是香气异常浓郁。于是众人争传,“吓煞人香”便成了茶名。清康熙三十八年玄烨(康熙皇帝)南巡到太湖,康熙认为“吓煞人香”这个名字不雅,便赐名为“碧螺春”,从此沿用至今。

碧螺春茶采摘时间较早,一般在谷雨前后采摘。炒制时要做到“干而不焦,脆而不碎,青而不腥,细而不断”。因此外形卷曲如螺,昔毫毕露,细嫩紧结,叶底如雀舌,水色浅,味醇而淡,香气清高持久,回味隽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