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篇文章你将成为普洱茶达人

发布时间 : 2019-12-04
普洱茶普洱茶 你还在喝普洱茶吗 普洱茶

普洱茶普洱茶。

可可、咖啡、茶并称当今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首,中国是茶的起源地,是茶叶的主产地,因此作为一个中国人非常有必要了解一些茶知识,要不然以后和老外交流茶时,对茶一无所知就尴尬了。也就是说你可以不喝茶,但是你必须了解茶。今天普洱中国就和大家说说普洱茶。

首先你要知道一些普洱茶常识:

一、普洱茶是什么:普洱茶是以中国云南省一定区域内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发酵加工成的散茶和紧压茶,得名于中国明朝。

二、普洱茶包装:通常陈年普洱茶,其包装的白纸已随时间变得陈旧,纸质略黄,因此可以从纸质手工布纹及印色的老化程度判断普洱茶的年份。但这只能作为参考,非绝对依据,因为可能有些不法商人会利用这种心理,以陈黄的包装纸包装次级品。

其次你要学会从茶汤看普洱茶:绿黄:黄中带绿,新制普洱生茶常有的正常汤色。金黄:野生茶优质汤色表现,清撤透亮。.昏暗:汤色不清亮,无悬浮物,常与新制茶水分含量比例高有关。浑浊:有悬浮物或杂质,常与揉捻过度,或毛茶火烤有关。暗红:红而不清亮,新制轻发酵渥堆熟茶,或湿仓生茶品。酒红:有年份的干仓熟茶,或入仓老茶,较琥珀色偏暗红、颜色透亮但较不饱满。

接着你要了解从茶叶看普洱:

普洱散茶:对散普洱茶主要看条索、色泽、整碎、净度四项因子。从外形上讲:好的散茶外形色泽褐红(俗称猪肝色),条索肥嫩,紧结。普洱散茶的级别划分是以嫩度为基础的,嫩度越高的级别也就越高。

普洱紧压茶:外形匀整端正;洒面均匀,棱角整齐,不起层掉面;厚薄一致,松紧适度;模纹清晰,条索整齐紧结。生茶外形白毫显露、墨绿油润。熟茶色泽以黑褐,棕褐、褐红色为正常。表面有霉花,霉点的普洱茶均为劣质。

然后你要知道每种普洱茶叶的气味表示什么:青草味,茶叶炒得很不熟所产生的类似青草的气味。木香,生态环境好,采摘次数少,树龄约在两百年以上的古茶树制成的生茶所含有的大量木脂产生的香气,类似脂粉的香气,又称老木香、木脂香或松脂香,是古树茶的稀有香气。药香,木脂氧化充分和陈香混合在一起,所产生的类似中药的香气。霉味,茶叶保存不好发霉所产生的气味。异杂味,茶叶放在有异味的地方所吸附的其它非茶气味。

了解茶叶后还要了解茶水的味道。一般来说,普洱茶常有甜、苦、涩、酸、水、无味等味道,这些味道可能单独存于某一泡普洱茶中,也可能同时有多种味道共存。茶水的味道可以通过冲泡来做一些改变,因此泡茶也有很大的学问。

最后通过茶水叶底来辨识普洱:浸泡后的茶叶(叶底),能真实反映茶叶的真实品质。评定叶底一是靠嗅觉辨别香气,二是靠眼睛判别底的老嫩、匀整度、色泽和开展与否,同时还观察有无其它杂物掺入。

小编推荐

读懂普洱茶常识,就这篇文章了(普洱茶知识大全)


一、茶叶的起源

中国是茶的故乡,曾经有印度等一些国家想申报世界茶树的起源地,但是最后都被否定了,因为他们引种茶的历史最多才有三百多年。经国内外专家考证,茶树起源于中国西南部,现在仍有大面积的千年野生及栽培型古茶树群落就是活着的证据。迄今发现的地球上最大的栽培型古茶树为云南临沧市凤庆县香竹箐茶树王,树龄达3200年、胸径达1.84米,基围需5个人手拉手才能合抱,现在还郁郁葱葱。

2015年,在凤庆县茶文化艺术节拍卖会上,用该树上采摘的鲜叶制作成的100克红茶以12.8万元、100克晒青茶以35万元的价格成交;迄今地球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密度最大、抗逆性最强、唯一可以制茶饮用的野生古茶树群落”为云南临沧市双江自治县邦马雪山的万亩野生古茶树群落,平均每个样方(62平方米)的野生古茶树多达19棵,最大的1号野生大茶树树高达16.8米、胸径达1米。

云南省是国内外现存野生及栽培型古茶树最多的地方,主要分布在澜沧江西岸的临沧市、保山市和东岸的普洱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其中临沧市现存野生和栽培型古茶树最多,达80多万亩。

中国制茶、饮茶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据《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唐代陆羽的《茶经》记载:“茶之饮,发乎神农”。这说明中国从炎帝神农时代就开始发现茶、利用茶,距今已近5000年。国内外专家一致认同,最早大规模栽种和利用茶叶的是古濮人。“濮人”是中国古代对居住在云南西南部的少数民族的统称。

通过几千年的开发利用,茶已在中国人生活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物质生活中的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精神生活中的风雅七件事“琴棋书画诗酒茶”都已离不开茶,并留下大量的著述、诗词、故事。

二、茶对世界的影响

茶是迄今唯一对全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原产地为中国的农产品。从汉唐时代开始,中国茶叶和茶文化随着古代陆上、海上丝绸之路逐渐传播到东亚、东南亚、中东和欧洲,深受欢迎,被称为“神奇的东方树叶”,日本茶道、英国下午茶等都源于中国。茶叶也随古丝绸之路上的客商引种到世界许多适宜种茶的国家,现在世界上主要种植茶叶的国家都分布在古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如日本、越南、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印度、肯尼亚等。当今中国的茶园面积和产量仍然位居世界第一,但出口量只位居第三。

中国茶叶还对近代大国兴衰产生过重大影响。如随着与中国的茶叶、陶瓷、丝绸贸易产生了巨大的逆差,英国等国家为平衡贸易,赚取巨额利润,包藏祸心地将鸦片输入中国,并悍然发动了鸦片战争,入侵中国,使中国国运开始衰落,最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了长达百年的屈辱历史;1773年,因北美人民不满英国殖民者的统治,波士顿人塞缪尔·亚当斯率60人将英国东印度公司的342箱茶叶倒入大海,史称“波士顿倾茶事件”。该事件点燃了美国的独立战争,终使美利坚共和国成立,并发展成为今天的世界第一强国。

三、中国茶的分类

中国茶树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形成了繁多的种类,基本的分为野生型和栽培型两大类。栽培型的又依据植株形态分为乔木型、半乔木型和灌木型;依据叶片大小分为大叶种、中叶种和小叶种。有的还依据植株形态、种植地域、内含物质的不同,将茶树细分成更多不同的种类。其实,茶叶是农产品,随着移植地域光热水土的变化和栽培方法的不同,同一品种茶叶的植株形态和内含物质都会发生很大变化,“橘生淮南为橘、生淮北为枳”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作为普通消费者不必太在意茶树过细的分类。

中国茶叶制成品的分类标准也很多,最有影响的是按照制作工艺将茶分为绿茶、白茶、黄茶、青茶(乌龙茶)、黑茶和红茶6大类。这一分类排序还暗含了汤色由浅到深,发酵程度从不发酵、半发酵到全发酵,茶性从性寒、性温到性热等3条不同的分类线索。任何地域、任何种类茶树上采摘的鲜叶,只要按照对应的制作工艺,都可以制成这6类茶品,只不过看该茶的芽叶型状及内含物质更适合制作哪一类茶而已,如用产自江南的小叶种茶青制成绿茶为上品,制成普洱茶则品质欠佳;用云南大叶种茶制成普洱茶为上品,制成绿茶则品质欠佳。“茶靠那片山”,依据不同地域茶青的生物特性,通过市场经年累月的检验,制茶者和消费者共同选出了最适合制作这6类茶的茶区,并都用产地加以冠名,如绿茶类的“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信阳毛尖”;白茶类的“福鼎白茶”“政和白茶”;黄茶类的“君山银针”“蒙顶黄芽”;青茶(乌龙茶)类的“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冻顶乌龙”“凤凰单丛”;黑茶类的“云南普洱”“安化黑茶”;红茶类的“滇红”“祁红”等等。

现在社会上追捧喝古树茶、乔木茶,认为台地茶、小树茶不好,但基本上说不清楚科学依据,不知道如何区分。个人认为只要依据有性和无性两种不同的栽培方法进行划分,可以说得比较清楚。

所谓有性栽培,指直接用茶树上结出的茶籽育苗后进行移栽的方法。此方法的优点是茶树有主根和主干,随着时光的流逝,茶树的主根和侧根都深入土壤达几米甚至十几米,主干若不加以修剪,可以长成高达一、二十米的高大乔木。粗长的茶树根从土壤中源源不断吸收大量有机养分,即便不给茶树施肥,树根吸收的养分也能保证茶树茁壮成长,茶芽内含物质丰富、水浸出物多,比较耐泡,并且不容易发生虫害(尤其是栽种在高海拔地区的茶树基本不会发生虫害),一般不需使用农药驱虫,制成品也就较少有农药残留。缺点是因自然授粉的粉源不一致、授粉不均匀,导致茶苗的性状不稳定,同一茶园的茶树会出现品种、性状不一致的情况,加之茶树侧枝较疏散,发芽率低,发芽不齐整,单产较低且采摘难度大,大规模制茶时易出现规格、品质不一致、不稳定情况。

所谓无性栽培,是指用所选中茶树的枝条进行扦插育苗后移栽的方法。此法在清代巴蜀地区就已开始使用,但直到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农业科学家为提高茶叶单产和保持茶叶性状稳定,才开始大规模在全国推广。此法种植出的茶树没有主根,植株多为灌木,为保持水肥,需在经过平整的台地上密植栽种,故称台地茶,优点是茶园长势齐整、单产较高、可以用机器采摘,且茶叶性状稳定,较容易保证大规模制茶时规格、品质的一致和稳定。缺点是因茶树只有须根,扎入土壤的深度较浅,加之发芽多,靠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养分一般无法保证茶树的茁壮生长,需要靠施外用肥料才能保证发芽率,进而导致茶芽生长快,内含物质和水浸出物减少,不耐泡。

因此,我们大致可将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之前栽种的茶树划为古树茶(距今约50年以上),之后栽种的茶树划为小树茶;将采用有性栽培法的茶树划为乔木茶,采用无性栽培法的茶树划为台地茶。对没有办法对茶叶内在品质和安全性作科学检测的消费者来说,自然是选择喝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之前栽种的,特别是选择高海拔茶区出产的古树茶、乔木茶,滋味更醇厚、更耐泡、更安全。

四、普洱茶的常识

(一)普洱茶的产区。

许多当代人以为普洱茶是一种新的茶种,其实普洱茶古已有之。据南宋李石的《续博物志》记载:“西藩之用普茶,已自唐朝”。“西藩”是指居住在康藏地区的兄弟民族,“普茶”就是普洱茶,是用产自现今澜沧江流域南段两岸的云南省临沧市、西双版纳自治州、普洱市、保山市等茶区所产的大叶种茶制作而成的茶产品。所以,至少从唐代开始,茶商们从云南西南地区收购茶叶后,组织浩浩荡荡的马帮,一路翻山越岭,经年累月,进川入藏,沿茶马古道,将茶叶销到四川、西藏、新疆、内蒙等牧区,成为以肉食为主的牧民消脂去腻、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生活必需品。

之所以被称为“普茶”,是因为现今普洱市内有一个地方在古代名叫“普”,这个地方出产食盐,小茶商们将来自各地的茶叶收购汇集后,用马匹驼到“普”这个地方,卖给大茶商,然后换回食盐,驼回茶区卖给茶农,“普”便逐渐成为古代云南茶叶的主要集散地之一,从这里销售出去的茶便统称“普茶”。

其实,位于现今临沧市凤庆县内的鲁史古镇,也是古代“普茶”的重要集散地之一。据《徐霞客游记》记载,这位明代大旅行家游历祖国的大江南北,最西南就是到了凤庆,并在鲁史古镇一位梅姓老人家留宿,梅姓老人以“普茶”中的“太华茶”招待他。鲁史古镇至今还集中完整地保留了624户元、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和深嵌马帮马蹄印的石板路,已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清雍正七年(公元1726年),鄂尔泰出任云贵总督,在“普”这个地方设置“普洱府”,并开始将“普茶”进贡朝廷,自此,“普茶”名称变更为“普洱茶”,并从牧民生活必需品变成皇宫、京城达官显贵的心头好。普洱茶进贡朝廷一直持续了近200年,直至清朝覆亡。故宫博物院成立时,从宫中发现大量普洱茶,其中有的已保存了150年,但仍然可以开汤饮用。

从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写到的“闷一壶普洱茶吃了去”,可以窥见在清朝,不仅在宫廷,在富贵人家中,喝普洱茶也是很流行的。随着清朝的覆亡,国内除牧区仍然保留喝普洱茶习惯外,其它地区则普遍流行喝绿茶、青茶(乌龙茶)。

进入当代,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普洱茶开始在生活富裕起来的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的华人圈以及台湾、香港等地开始流行起来,进而得到因改革开放先富起来的广东人的青睐,到上个世纪末、本世纪初开始风靡全国。

现代许多人以为普洱茶只产自普洱市,都是因思茅地区撤地设市而起。普洱市的前身叫思茅地区,随着普洱茶在国内的火热,2007年思茅地区撤地设市时,将市名改为“普洱”,一时混淆了大家对普洱茶产地的认知。好在随着普洱茶知识的普及,这种认识正逐渐被纠正。

(二)普洱茶的分类。

在六大茶类中,专家将普洱茶归于黑茶类,并按发酵程度的不同将其分为生茶(生普)和熟茶(熟普)两种。生普是指将茶树上采摘下来的鲜叶在铁锅中翻炒变软,然后人工揉捻使其成条索状,在阳光下晒干成为晒青毛茶,将晒青毛茶用蒸汽蒸软后迅速紧压成饼、砖、沱、瓜等不同形状,再晾干包装而成的茶制品,故普洱茶又被称为“紧压茶”“饼茶”“砖茶”“沱茶”“瓜茶”。

古代的普洱茶都是生普,之所以紧压成饼、砖、沱、瓜等不同形状,是因为过去云南山高谷深,交通极为不便,离销区又路途遥远,为解决晒青毛茶松散难于大规模运输的问题而发明的制作方法。由于生普是所有茶类中最完整保留了茶叶活性的茶品,饼、砖、沱、瓜等形状虽然给饮用带来一定的不便,但不经意间为茶叶中的内含物质转化营造了一个适宜的环境。

随着存放时间越来越长,生普逐渐开始发酵转化,汤色逐渐从清亮变成红浓明亮,滋味逐渐变得越来越醇厚、顺滑,并有一股独特的陈香味,消脂去腻的功效也越来越明显,普洱茶爱好者趋之若鹜。

生普的这一后发酵特性,使保存得法的生普陈年老茶滋味丰富多变,增加了普洱茶的文化属性,变成了“可以喝的古董”,在当代价比黄金,又使生普成为一种极具保值、增值潜力的商品,无数人疯狂买茶存茶。

熟普制作工艺是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才发明的,是茶叶专家从安化黑茶制作工艺中得到启发,为加速晒青毛茶陈化,经过反复研究试验,将一定规模晒青毛茶加水加温后进行渥堆发酵而成的茶制品。经过一至二个月的高温高湿渥堆发酵后,晒青毛茶的内含物质迅速转化,功效上达到了生普需自然存放几十年才能达到的效果。但经过渥堆发酵,晒青毛茶的活性已基本被杀死,基本失去了后发酵的可能,长期保存的价值已不大,所以茶界有“存生普、喝熟普”之说。

生普品质的优劣主要靠晒青毛茶的品质和后期存储的环境条件,而熟普品质的优劣主要靠渥堆发酵的技术,故普洱茶界也有“生茶靠品质、熟茶靠工艺”的说法。熟普汤色、功效虽然快速达到了陈年生普的效果,但也失去了生普在岁月时光洗礼下一点一点变化,慢慢滋养出的独特魅力,这也是普洱茶发烧友们多追逐陈年生普的原因。

现代有人认为只有用云南澜沧江流域南段区域茶区的大叶种茶制作成的才叫普洱茶,这实在是一大错误。其实,用天下所有茶区的鲜叶,只要按照普洱茶制作工艺制作而成的茶制品都是普洱茶,只不过云南澜沧江流域南段区域大叶种茶因内含物质最丰富、水浸出物最高,利于后发酵,陈化出的老茶滋味最醇厚顺滑,为普洱茶的上品而已。这与天下皆产葡萄酒,以法国波尔多出产葡萄酿出的为上品是同一道理。

(三)普洱茶的存储。

要使生普后期发酵转化出独特美妙的滋味,除晒青毛茶的品质外,仓储的条件至关重要,否则好原料也会被存出劣质货。古人的生普都是干仓存放的,但现代有了干仓茶、湿仓茶之说。据专家研究,存茶的核心条件是温度、湿度和空气洁净度。年平均气温25摄氏度、空气湿度70-75%、空气洁净无异味的环境最有利于生茶转化出好茶品。所以,简单地划分,可将湿度低于75%的存茶环境称为干仓、高于80%的环境称为湿仓。

若存放在低温低湿、高温低湿的干仓环境里,茶叶转化虽然慢,但易存出好口感的老茶。若存放在高温高湿的湿仓环境中,类似于熟茶的渥堆,转化虽然快,但品质一般,且一不小心茶叶就会发霉变质成为废品,造成不应有的损失。随着普洱老茶市场的火爆,有的无良商人为追求暴利,等不及自然陈化,将生茶存放到高热高湿的地方,让其快速发酵,甚至用发霉变质的湿仓茶烘干后冒充陈年生普,忽悠顾客,导致老茶市场泥沙俱下、鱼龙混杂,普通消费者无从辨别,上当受骗。针对这一市场痛点,一些精明的商家开始在条件适宜的地方打造专业的普洱茶存储仓库,帮助茶厂、茶商和购茶较多的茶客专业干仓存放普洱茶,如建在临沧市的“云茶仓”广受业界好评。

当然,消费者若拥有的普洱茶数量不多,不必非要到专业茶仓去存放,储存在自己家里即可,量稍大的可以单独用一房间存储,但房间内必须无异味,并随时注意观察房间内湿度的变化,有条件的可在屋内放置湿度计帮助观察。北方人家普遍空气干燥、湿度不足,可在存茶的屋内摆放一台加湿机或一桶水加以改善。南方人家夏季特别是“梅雨季”,往往湿度过大,茶容易发霉变质,故要经常查看,一旦发现湿度过大要及时翻动晾晒,有条件的最好在存茶的屋内摆放一台除湿机加以改善。

除大环境外,普洱茶的转化需要一定的内部小环境。有的消费者喜欢将厂家的外包装除去,一片一片地将普洱茶摆在架子上,这很不利于普洱茶的后期陈化。正确的方法是尽可能将同类的茶叶收纳集中装入纸箱、陶罐等透气的容器中存放,构建利于普洱茶相互作用,促进后发酵的小环境。

(四)普洱茶的功效。

中华药祖神农用茶解毒的记载说明,中国先民最早是把茶作为一种解毒的药物来加以利用的,至今在临沧凤庆民间还沿用着猪、鸡等家畜食用掺有老鼠药的食物后,用生普茶汤加猪油、红糖进行解毒的土方。云南是产烟大省,云南人吸烟的比例远高于全国,但云南人因吸烟而发生相关疾病的比例并没有高过全国,这可能与云南抽烟的人都喜欢喝普洱茶有关。由此可见,生普具有一定的解毒功能。

茶界有“盛世普洱”之说,指的是普洱茶只有在社会物质生活达到一定水平后才会流行。这主要是因为普洱茶有优于其它茶类的消脂去腻、降“三高”的功效,只有生活富裕起来,肉食摄入量大,“富贵病”多起来后,普洱茶才会被人们喜爱。实践是最好的老师,不用去看那些枯燥的检测和实验数据,从前面讲到的川、藏、疆、蒙等牧区从古到今一直饮用普洱茶,并达到了“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的地步;清朝只在上流社会流行喝普洱茶以及当代普洱茶从马来、印尼、港台→广东→全国的流行路径图,就可以清楚地印证这一点。

道家养生讲究辟谷吞津,“津”即口水,是帮助人更好消化吸收的不可或缺的体液。很多人喝了普洱茶尤其是喝了好的生普后,都会有满口生津,需不断吞咽口水的现象,这也是普洱茶有益身体保健最直观的证据。“禅茶一味”,喜欢禅修的人,生普绝对是最好的选择。

(五)普洱茶的选购。

现在的普洱茶市场品名多如牛毛,价格从每公斤十几、几十、几百、几千到几万元的都有,让消费者很难选择。“好喝就是硬道理”,口感是选茶的第一法则,最简单的方法是只选入口后自己感觉好喝的茶。若要买到各方面都不错的普洱茶,可采用4步法进行选购。

第一步是观汤色。好的普洱茶,无论生普、熟普,还是新茶、老茶,开汤后茶汤必须是干净、清亮的(即便是几十年的老生普,虽然汤色红浓,但放到光线下看仍然是透亮的),那些汤色发浑发暗的绝不是好茶,坚决弃之不要。

第二步是察口感。茶好不好,全在口中的感觉。好的生普,最突出的特点是几杯茶汤入口后,舌面便会开始生津,俗称回甘,越好的茶生津越猛烈持久,如产自临沧双江勐库的“冰岛茶”,即使停止喝茶,生津还可以持续数小时。需要提醒的是,有的生普会有轻微的苦底,但入口片刻后即化为生津,若苦底持续时间过长或舌面不生津,则为一般的茶叶。若出现口腔发麻等感觉,则可能有安全隐患,坚决弃之不要。生普老茶因随着生茶存放时间的延长,内含物质逐渐转化,舌面生津的感觉会逐渐减弱,但会逐渐转化为陈香、顺、滑、甜等其它令人舒服的味道,所以,不会生津的老茶不一定是差的茶。熟普的特点是茶汤入口滋味甘甜、顺滑,口腔感觉很舒服。若茶汤入口后感觉寡淡无味,则为一般的茶。若出现怪味、霉味或口干情况,则多为湿仓茶、劣质茶,坚决弃之不要。

第三步是闻杯香。这主要是在选购生普时使用。好的生普尤其是古树茶,前几泡除茶汤香气外,普遍都还有挂杯香,即喝尽茶汤后闻茶杯的内壁,会有一股蜜香或花香,茶越好香味越浓烈持久。若茶杯内壁香气很淡或没有香气,则茶的品质一般。若有怪味、霉味,则为劣质茶,坚决弃之不要。

第四步是看茶底。识别古树茶、乔木茶与小树茶、台地茶,最简单方法是看泡过的茶底。若干茶的芽梗经水泡后饱满无凹槽,则多为古树茶、乔木茶,若干瘪有凹槽,则多为小树茶、台地茶。识别生普老茶和熟普的同样看茶底,生普老茶的茶底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返青,熟茶的茶底则不会返青。

消费者选购生普时,还要注意避免两种经常犯的常识性错误,一是喜欢选条索齐整,看上去很漂亮的茶,其实古树茶如前面提到的原因,是很难有条索齐整情况的;二是喜欢选芽头较多甚至全是芽头的茶,其实芽头木质化程度不高,内含物质偏少,好的普洱茶多用一芽二叶的鲜叶制作。

现代人们流行选购名山头出产的普洱茶。茶是农产品的生物特性,决定了选择名山头茶是一个简单的选购好茶的方法。因为名山头茶往往是经过市场实践检验后公认的好茶。经过大浪淘沙,目前普洱茶界公认的四大名茶山为临沧双江勐库茶山、西双版纳勐海布朗茶山、临沧临翔邦东茶山、普洱澜沧景迈茶山。

这四大茶山内各自又分为许多小茶山,不同的小茶山出产的茶品质也不一样。按市场公认度和价格从高到低排列,第一名为勐库茶山的冰岛茶、第二名为布朗茶山的老班章茶、第三名为邦东茶山的昔归茶、第四名为景迈茶山的景迈茶。这四大普洱名山名茶,以清明节前出产的茶品质最好,价格最高,第一名的冰岛茶,单株千年古树茶价格高达7、8万元一公斤,几百年古树茶茶达2万元左右一公斤,第四名的景迈茶也要3、4千元一公斤,非普通消费者所能承受。现在市场上遍地是冒充这四大名山名茶的茶品,所标价格与上面的价格进行对照,绝大多数连买原料的价格都不够,怎么可能是真品。

其实,选择喝普洱茶主要是选择它的保健功效,只要干净、无异味的即可。消费者可以按照名山名茶→名山内其它小茶山出产的茶→普洱茶主产区(临沧市、西双版自治纳州、普洱市)出产的茶→普洱茶主产区以外茶区出产的茶这一选茶顺序,根据自己对价格的承受能力和口味喜好进行选择。如最近公司工会购买发给员工的福利茶,就是用临沧市内位列冰岛、昔归之后排名第三的永德忙肺茶,在政府食药监部门监督下精制而成,虽香气和回甘略逊昔归茶,但价格只有昔归的二十分之一,是一款性价比极好的生普。“只选对的不选贵的”,不失为普通消费者选购普洱茶的一种好方法。

五、茶的品饮常识。

(一)“喝茶”与“品茶”的区别。

中国人平时经常约朋友“喝茶去”而非“品茶去”,其实“喝茶”与“品茶”大有不同。单从古人造字角度看,“喝”茶与“品”茶各有讲究,“喝”只有一个“口”字,一杯茶一饮而尽谓之“喝”;“品”有三个“口”字,一杯茶分三口饮尽谓之“品”。所以“喝”茶只是达到解渴、保健效果,对茶的独特香气、滋味往往饮而不知其味。只有通过“品”,将少量茶汤入口,并停留片刻,让自己的味觉充分感知茶的滋味,才能很好享受唇齿留香的美妙感觉。同一泡茶叶,“喝”和“品”的滋味会有天壤之别。

所以,当我们拥有一泡好茶约朋友分享时,应该对朋友说“品茶去”而不是“喝茶去”。在选购茶叶时,为了能对茶叶的优劣作出正确的判断,必须是“品茶”而不是“喝茶”。当工作时或器具不就手时,可以“喝茶”,但当自己有闲暇和器具就手时,建议尽可能“品茶”。有闲情逸致和追求养心怡性的人,应该“品茶”而不是“喝茶”。

(二)泡茶器具的选择。

“喝茶”还是“品茶”,与泡茶所用器具大有关系。大多数人自己一个人泡茶时,尤其是在上班期间,经常是将茶叶直接投入自己常用的茶杯中加水饮用,人多时则用诸如飘逸杯、大茶壶等比较大的茶具进行冲泡后分给其他人,此种方法只能称之为“喝”茶。若要“品”出茶的好滋味,泡茶工具最好选用小盖碗或小茶壶(紫砂最佳),冲泡时用盖子盖好,这样能让茶叶香气留存其中,加之内部温度上下一致,易泡出茶的好滋味。品茶用的杯子最好选用小的白瓷杯或玻璃杯,以便欣赏茶的汤色。

(三)水的选择及冲泡手法。

“喝茶”还是“品茶”,与所用的水和冲泡手法大有关系。

消费者“品”茶时,大可不必像古人和发烧友那样追求雨水、雪水、露水、泉水等等需要耗费功夫弄到的水,用市场上的纯净水和矿泉水即可,但最好不要用自来水,因为茶是最吸异味的,自来水内含有漂白粉等物质,会对茶的滋味造成极不好的影响。若只有自来水可用,也必须让水多烧沸两三分钟,并打开烧水的壶盖,让化学物质挥发掉。

“品”茶时最好每泡都用90-100度的水,这样能让茶的香气和内含物质能充分释放,所以建议每次烧水时不要注入过多的水,以免水变凉影响出汤质量。高海拔地区水的沸点较低,可采用煮的方法改善,牧区的人们多用此法。在无法确认所泡之茶是否干净和有无农药残留的情况下,建议第一泡茶汤都倒掉,以确保安全。普洱茶因为是紧压茶,加之存放时间较长,需要醒茶和洗茶,将茶泡散开利于出味以及将保存过程中可能附着上去的灰尘等杂物清洗掉,所以头泡茶汤都倒掉不喝。大部分茶类的茶的香气是指茶汤的香气,但普洱茶除茶汤有香气外,还特有挂杯香,并且在最初几泡最为明显,所以头泡茶汤直接倒掉可惜,可将其倒入闻香杯、品茶杯、公道杯,稍停留一会儿倒掉后,享受杯底留存的茶香并鉴别其储存环境和状况。

泡茶时,若要追求出香和出味快,注水时抬高水壶,让壶嘴与盖碗(茶壶)保持一定距离,让水快速注入,使茶在盖碗(茶壶)中翻滚,这样冲泡出的茶香浓味厚。若要茶出香和出味慢一点,可将水壶嘴搭在盖碗(茶壶中)边沿的一个位置,让水徐徐注入,不让茶叶翻动,这样冲泡出的茶香幽味柔。茶在盖碗(茶壶)中泡的时间长短还取决于茶的内含物质和水浸出物的对少,一般来说,内含物质和水浸出物少的要时间泡长一点,内含物质和水浸出物多的就要时间泡短一点;头几泡时间需短一点,后几泡时间需长一点;喜欢喝浓茶的泡长一点,喜欢喝淡茶的泡短一点,具体需消费者可以根据茶性和自己对茶汤的浓淡喜好进行选择,并通过实践来掌握。

需要提醒的是,用云南大叶种茶制成的普洱茶是所有茶类中内含物质和水浸出物最高的,最为耐泡(如冰岛茶可以泡30多泡),所以冲泡时,一是投茶量不宜过多,5克即可;二是泡的时间不能过长,特别是前几泡10秒左右就要出汤,否则茶汤就会苦涩味过重,影响了口感。

不懂收藏普洱茶?你与高手之间只差这篇文章的距离!


题记:伴随普洱价格的水涨船高,许多收藏达人都加入到了普洱茶收藏的大军。家有普洱茶,逆袭土豪分分钟的事儿,究竟什么样的普洱具备收藏价值呢?囤货之前,只见普洱来告诉你几个技巧吧!

干仓茶比湿仓茶好

干仓藏茶

普洱茶还有两个概念,就是干仓和湿仓。存放在干燥环境中的称为干仓普洱。优质的普洱在其发酵及自然陈化的过程中总是被小心地放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的。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普洱的卫生质量,没有霉点。干仓存放的普洱口味较为温和,有更好的卫生质量及健康保障。

而放在潮湿的环境中而使其发酵的普洱称为湿仓普洱。潮湿的环境让茶叶加速发酵,从而缩短了其应有的发酵时间,口味更为浓郁,但通常会有霉变发生,茶面上见霉菌或闻起来有霉变的气味,其卫生情况较差。因为适合收藏的是干仓普洱茶。

品老茶,喝熟茶,藏生茶

普洱茶收藏界里有一句老话——“品老茶、喝熟茶、藏生茶”。因为老茶价格很高,收藏的门槛也就高了,同时也有收藏风险,有机会品一品便足矣。而熟茶发酵充分,口味已经定型,存放再久也变化不大,收藏价值不高。生茶眼下虽然还是“丑小鸭”,口味苦涩,但是随着岁月流逝,其不断自然发酵,每过一阵子口味就不一样,富有收藏乐趣,最有收藏价值。

当然,对于制作工艺讲究、发酵程度掌握精准的熟茶,其发酵程度轻、给收藏留有充分的转化空间,这样的熟茶也很适合收藏。

收藏生茶要选好茶

并不是所有生茶都能存放起来等着升值,收藏生茶,关键是要挑选好的茶料,这样才能“越陈越香”,升值空间才大。

什么样的茶料好呢?首先,得看保存是否完好,有没有受过潮;其次,看年限,越陈越香,越久越好;再者便是看汤色了,汤色接近于红葡萄酒,又红又透的为好。

野生茶、野放茶、乔木茶很珍贵

同时,普洱茶根据茶树不同分为野生普洱茶、野放普洱茶和茶园普洱茶。野生茶没有经过人工驯化的,不施肥不喷农药,属于自然生产,目前野生茶数量非常稀少;野放茶由人工种植,但是不加以管理;茶园茶则是完全由人工种植、培育的。

普洱茶还可分为乔木普洱茶和台地普洱茶,乔木茶不被限制茶树高度,因而数量较少。台地茶则通过不断修剪限制台地茶树的成长,使其不断发芽,一发芽即被采摘制成茶叶,所以数量较多。

收藏时,最好选择野生茶、野放茶、乔木茶收藏,物以稀为贵,这样收藏空间较大。

乔木普洱茶树

另外,在各种形状的普洱茶中,以收藏茶饼的人居多。因为普洱茶收藏的关键在于其与空气接触时会慢慢氧化,因而不断改变口味。氧化时,茶饼的变化是最为平均的(茶饼较薄,且圆面更利于均等地氧化)。

好普洱伴你一起变老!喝到放心的正品好普洱。

决定投资普洱茶前,先来看看这篇文章


普洱茶不仅分生熟,深入来看还分品饮消费类普洱茶与投资收藏类普洱茶,只不过这种分类并非是出厂设定。普洱茶具有着独特的陈香特性,依靠着自身丰富的内含物与优良的仓储环境,经过岁月的历练后,一片茶饼不仅是一片近乎完美的普洱茶,或许还是收藏者眼中不可多得的收藏对象。普洱茶的持续升温以及各大拍卖会上落锤的天价老茶都在助推普洱茶成为时下一个投资热点。

普洱茶收藏投资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投资收藏中期老茶,另外一种是投资在未来会随转化升值的新茶。

首先说中期老茶,中期老茶这样的划分没有官方科学的界定,学者、茶企、茶商、茶人都有着自己的认定标准,行业内主流的说法是指陈期大约10至20年的普洱茶,自上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云南各大国营茶厂所生产的茶品,包括生茶和熟茶。这部分茶已经获得市场认可,只要在良好的仓储下其价值长久来看会持续升值。作为有实力的藏家一般会选择此类普洱茶作为投资对象。

此类茶品的投资者一般为专业的普洱茶藏家或者老茶人,所以建议新手别轻易入手。如火热的大益大白菜系列老班章普洱茶,虽然价格一路飙升,但是市场上充斥着大量仿制的劣等品。而早期大益的茶品是没有防伪标签的,辨别茶饼的真假只能通过印刷的细节,茶饼的外观、香气、口感滋味、叶底等综合判定。作为一名非普洱藏家的投资者是不具备辨别能力的,所以选择此类茶品进行投资一定要咨询大的专业公司或者收藏普洱的专业人士。

接下来说普洱新茶,所谓新茶主要是指还没有进入拍卖领域或者有可能进入拍卖领域的普洱茶。这部分普洱茶是绝大多数普洱收藏者的目标。因为此类普洱茶在入手的时候一般价格适当,但是有可能在若干年后增值巨大。比如勐海茶厂在改制前推出的92方砖以及001,002,301批次的7542。当时出厂单价均不超过10元,现如今市场价格根据仓储的不同,价格5000/6000/8000/不等一砖。

但是,不是所有的新茶在经过一定年份和良好的仓储会升值成为投资品。能成为投资品的普洱茶抛去口感,产地因素意外,还必须具有以下几个要点:

1、具有广泛的市场及消费基础

好茶都是喝出来的,一款茶除非名家,名厂,名山定制。如果要成为投资产品,必须要经过绝大多数人的认可,认可的过程就是喝茶的过程。

2、必须有良好的原料和具备良好的仓储

普洱的奥妙在于不同的拼配搭配出来多层次的口感,以及在岁月中变化出特色的香味。这就要求普洱茶在存放过程中必须不能有任何霉变出现,也就是说不能经过湿仓存放。

3、以稀为贵

一款能被拍卖和交易的普洱必须不能有太大的存世量。普洱茶可以有很大的出厂量,但是随着日常的消耗在被大家的认可过程中,逐渐变得稀少最终成为一款投资产品。假设001批次的7542到现在还有着几百吨上千件的存世量,他怎么可能会一饼值千金呢?

最后,茶叶的本质为品饮,普洱茶之所以能成为投资收藏者的新宠,始终离不开普洱茶“越陈越香”这个核心,而且普洱茶不像其他食品具有一定保存期限,再经过市场轮番的炒作以及各种天价茶落锤新闻的影响,很多人把普洱茶当作了最“稳当”的投资品,其实市面上知名的称得上投资品的普洱茶没有多少是有意为之的,大多都是无心插柳的结果,就好像错版的投资货币。如果是真喜欢普洱茶,在经济宽裕的情况下可以买点靠谱的放着,即便没有预期的升值,起码为自己存了些许好茶。

你知道雨季怎么存茶吗?不会,还不看这篇文章!


又是一个阴雨天气,每逢雨天,都是时候又拿出这篇文章!

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看好茶!看好茶!看好茶!

东莞天气

这段时间日常问答中,经常有茶友问买回来的普洱茶该怎么放?怎么我的普洱茶买回来后,放着放着就长毛呢?针对这个问题,就系统回答一下普洱茶该怎么放吧!

存茶最重要的原则是就是避光、防潮、防异味三个因素。

先分享下南方北方气候环境对普洱茶后期存放的影响,在南方相对高温潮湿的环境,普洱茶的陈化后熟速度较快,北方环境则相对寒冷干燥,普洱茶陈化的脚步会因此放慢,但茶香会保留得更好!南茶陈,北茶香。

1、普洱茶储存忌异味

茶叶有很强的吸附性,一不小心就会与空气中的杂味异味发生串味,影响甚至破坏茶叶原有的香气,影响品饮口感,在日常储存中,对浓郁的油漆味、香烟味、香水味等都应该隔离开来。普洱茶饼通常使用棉纸包装,能减少茶叶被串味的情况发生。所以,我们要注意不要将茶叶,尤其是已拆去包装的茶饼直接摆放在有异味的空气环境中。

2、普洱茶储存要防潮

每年的春天,特别是南方的春天,全国各地都有一段叫“回南天”的日子,天气潮湿阴冷。其实普洱茶也特别忌潮湿,受潮会令原本干燥的茶饼回软,影响茶的滋味,而如果受潮后不做处理,茶叶内过多的水分还会使茶霉变,浪费了一饼好茶。可以将茶饼、茶砖、沱茶适当撬开成一块块,放进陶罐、紫砂罐内密封保存,同时要注意,不只是回南天,平时也应该将普洱茶储存在干燥的地方,对于整件整提的茶则应该放在木架板或货架上,不应直接置于地面。

3、普洱茶储存要避光

虽然普洱茶的制作要经过多次晾晒,但是成品茶并不适合继续暴露在阳光下,因为光晒会破坏茶叶的内含物质,虽然普洱茶不像绿茶那样对茶叶的色泽有明显的评判标准,但是其茶质弱化以后,滋味还是会受到影响而下降。而且,阳光直射会使温度升高,无意中促进了茶叶内酚类物质的氧化反应,对茶质进一步弱化,产生出一种“太阳味”,因此,普洱茶理应存放在家中阴凉处。

至于是否放在密封的环境,我认为是不需要的,密封环境一来是种相对状态,二来普洱茶陈化需要与空气发生反应。至于梅雨季等天气,茶友们根据需要,利用茶密袋/档案袋加多层保护。

不知道怎样选茶、藏茶?这篇文章告诉你藏茶


选择什么茶?如何存放以后才会更受喝茶人追捧?这个问题,十几年来几乎每天都会被茶友或客户问上几遍。

我的经验认为,可以从两个基本点、三个方向、四个要求来把握。

一、两个主选基本点:

1、以历史产品品质稳定、优秀的名区、名山为主选。在这一点上,我们要相信古人的智慧。存在即合理的,哪里的茶好,哪里的茶不好是我们的祖先用千年的时间验证过的。历史上的经典旧茶都在易武,40年代后,勐海茶区的茶也开始流通。两地都有好茶,但易武的要相对多些。

2、以自然生态环境下的大树茶为主选。在自然生态的环境下生长的大树,因少有人为干预的痕迹,生长自然,其内含物丰富,滋味醇厚。

二、三个市场方向:

1、原始易用型,比如散茶、应用方便。

散茶是诸多茶类的通用形态,是茶最原始的形态,也是人们多年来习惯使用的形状。同时,散茶使用方便,出差旅游、办公,使用便捷。在未来的市场,散茶的条形、包装会越来越讲究。

2、传统压制典范型,比如饼茶、砖茶、沱茶等,形状里透着经典的大自然文化。

在未来的市场,价值高的茶一定是紧压茶。紧压茶存放时间长,利于陈化。同时,人们会越来越注重茶的形态所蕴含的意义。饼茶、砖茶代表着天圆地方;沱茶呈碗状,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沱茶中所蕴含的“吃”的文化也会越来越为人们所喜爱。传统压制形状的茶,在形状里透着经典的大自然文化,不容忽视。

3、品质与价格稳定的品牌。

如今市场上的品牌已经开始有了明显的划分。有炒作型的,有品质和价格都较稳定的,也有对品质和价格都无所谓的。一款茶能够被炒作起来的首要条件,就是先得在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但云南的大树茶资源毕竟有限,显而易见,庞大的数量背后就意味着不取质量。而品质与价格稳定的品牌,其茶品价格的涨停均较理性,且一般都有规律可循:要么就是人工成本的增加,要么就是受市场供求关系影响,要么就是随着时间的延续其品质提升。

稳定,压倒一切。

三、藏出旧茶效果的四个要求:

1、无杂气味。要求仓贮条件卫生、干净。

2、茶区口感清晰。茶区不同,口感滋味有别。原料来自哪里,所藏旧茶就要有那里的基本口感。若口感不清晰,旧茶的价值就会降低。

3、本色滋味丰富。什么叫本色滋味儿呢?本色就是茶本身的味道,是一款茶经过时间的陈化后应该具有的味道。比如一款茶在储藏前期就具有轻樟香、微苦微涩、生津回甘较快的特点,在经过时间的陈化之后它就应该具有甘甜、老樟香明显的口感特点。这就是它在这个时间段应该有的味道,是其本色滋味。

本色滋味丰富与否跟仓储面积的大小有关。小仓库茶永远没有大仓库茶的滋味丰富。普洱茶在后发酵过程中,其内含物质氧化分解和重组需要较大的空间。小仓库中,茶的相关物质在分解后可能还没来得及重组就被其它因素干扰散掉了。同时,小仓库的稳定性和抗冲击力弱。当遇到外界因素干扰时,小仓库在短时间内就会受到冲击,没有反应余地;而大的仓储空间需要一定的反应时间,群体间也会相互分担,个体影响就较小。

4、耐冲有茶气。气是能量,饮后会发暖发热,茶气足、耐冲泡也是好的旧茶应该具备的特点。

一入口就能喝出普洱茶的产区?怎么能不读这篇文章呢?


普洱茶的主要产区分布在云南西南部的澜沧江中下游流域。在澜沧江与北回归线交汇处,将普洱茶产区按“刚、柔、苦、涩”分为四大板块,分别是:西北茶区(刚)、东南茶区(柔)、东北茶区(苦)、西南茶区(涩)。“刚柔苦涩”只是按照茶区的四大板块的主体特点而言,当然也有小茶区自己的特点。

古树茶群落分布区域特点:东、北部地区较少,西、南部地区较多,沿澜沧江两岸平行分布,北回归线以北受自然条件影响,茶树品种变异明显;大理州以北地区为大叶种向小叶种过渡区域。

西北地区(刚)

西北茶区生态环境非常好,古茶树资源最多,高纬度高海拔,气温较低,雨量较少。生长在这一区域的茶享受着澜沧江的滋养,内含物质丰富,香高味浓,气息刚劲,条形肥壮,水浸出物含量高,经久耐泡。一般冲泡次数均在20泡以上,这也是云南普洱茶的重要品质标志。西北茶区被认为是云南大叶种茶的故乡,亦是世界茶树起源的中心地带,区内有众多规模连片的野生茶树群分布并保存有世界上最古老最大的野生茶树。

西北茶区知名的茶山:冰岛、昔归、勐库、大雪山、南迫、糯伍、坝卡、大户赛、小户赛、坝糯、坝歪、地界、邦骂、亥公、坡脚、忙肺、茫麓山、邦东、娜罕、丙山、邦改、忙波、那赛、忙蚌、章外、邦协、邦木、邦丙。

东南茶区(柔)

东南茶区受金沙江、澜沧江和元江包围,大部分地区山势平缓,气候宜人,茶树生长环境良好,茶叶内含物质丰富均匀,香气馥郁,入口爽滑,没有强烈的刺激感。东南茶区内的古六大茶山(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砖、曼撒(易武))是云南现存典籍记载最多的地方,是茶马古道的起点,其悠久的历史,繁荣的茶市,成为境内澜沧江顶端辉煌的亮点。古六大茶山是普洱茶的骄傲,它存在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了普洱茶本身。

东南知名茶山:易武、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砖、困鹿山、麻黑、丁家寨、落水洞、刮风寨、弯弓、曼松。

东北茶区(苦)

东北茶区的茶树散布、稀少,尤其是古茶园离公路较远,交通不便。高纬度高海拔的自然环境使得这一地区的茶树多为中芽种和迟芽种,由于白天日照充足,光合作用合成物质较多,夜晚温度低,茶树呼吸产物消耗较少,营养物质得以积累,昼夜温差大,较大的提高了茶叶的生物产量,茶树生长受紫外线影响,茶多酚、生物碱合成较多,茶叶具有“苦”的特征,利于普洱茶后期降解合成。

东北茶区:千家寨、茫芽、景东、镇沅、小景谷、早荞地、苦竹山、老乌山、无量、小古德、白莺山。

西南茶区(涩)

澜沧江中下游大部分地区山势平缓,纬度低,受热带及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光照充足,雨量丰沛,相对湿度大多在85%以上。温润潮湿的环境非常适合茶树生长,酚性物的合成高于其它内含物质。另外由于生物碱的含量相对不足,使得由茶多酚带来的涩味相对突出。此茶区种茶历史悠久,古茶园分布广泛,海拔低,气温高,昼夜温差小,热带雨林特征显著,茶树发芽早,叶绒丰富,叶距较长,持嫩性好。

西南知名茶山:班章、那卡、景迈、布朗、南糯山、邦盆、贺开、巴达、老曼峨、曼糯、景洪勐宋、勐海勐宋、忙景、帕沙、邦崴。

普洱茶应该怎么存?看完这篇就懂!


通风透气,还是密封保存?这样的讨论,在普洱茶界已经存在许久。存茶,究竟怎么样才是正确的?怎么样才有利于普洱茶的转化?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普洱茶的转化是怎么发生的。1.普洱茶的转化是怎么发生的?普洱茶的转化路径,主要分为两种:氧化路径、微生物路径。氧化路径氧化路径,是指茶叶接触空气中的氧气,导致茶叶内含物质的氧化。氧化路径,短期内有其优势,但对于普洱茶长期的越陈越香而言,不是主要的,因为普洱茶的长期转化主要依靠的是微生物路径。早期的观念往往认为普洱茶的后期转化主要依靠氧化路径,通过接触空气才能越陈越香。这其实是一个不太正确的观念:普洱茶令人迷恋的老茶风味,主要原因是微生物活动导致的后发酵。氧化过多的茶品,最终会呈现出汤质发散,回甘生津弱的特征,不会形成普洱老茶「汤质厚、喉韵深、体感明显」的品质表现。氧化过度的茶,由于活性物质(糖苷类)被大量氧化,微生物缺乏养料,越陈越香的潜力也被透支了。微生物路径普洱茶的工艺由于大量保留了茶叶中的活性物质(糖苷类),使得微生物得以滋养其中。微生物活动导致的后发酵,使普洱茶最终呈现出「汤质厚、喉韵深、体感明显」的品质特征。微生物转化的原理微生物活动裂解茶叶的纤维,将本来不溶于水的物质切断使之可溶于水,于是汤质越来越厚。纤维链中的蛋白质脱离出来,产生游离氨基酸,于是喉韵加深。整个过程中溶于水的总能量物质增多,于是体感变强。有人会问:微生物活动难道不需要空气吗?如果完全密封,微生物怎么生长?其实,除非是把茶存放在实验室级别的无菌环境中,否则日常环境的空气与水分已经足够所需微生物的活动,更何况,有利于普洱茶转化的微生物主要属于厌氧菌——他们并不需要太多的氧气。普洱茶随着微生物的转化,最终呈现出汤质越来越厚,喉韵越来越深,体感越来越强的特征,这是长期存放的最终目的。2.日常品饮的茶应该怎么保存?短期内要品饮的茶,建议放在密封铝箔袋中保存。撬茶时打开,取完时放回密封。除了密封铝箔袋,还可以选用不透气的上釉瓷罐、密封性好的锡罐、紫陶罐等,只要确保密封性,就能避免氧化过度。有些人习惯将茶叶撬散放在紫砂罐中存放,其实,这样可能会导致氧化过度,减损茶品滋味。在面对有杂异味的老茶、涩味明显的新生茶、突然产生酸味的茶等有小毛病的茶时,放在紫砂罐中可以解决问题。因为茶品在紫砂罐中接触氧气,能够把导致杂异味、涩味、酸味的物质消解掉,但如果放的太久,就会导致汤质发散、活性物质大量消解,因此并不建议将普洱茶放在紫砂罐中长期保存。3.应该如何长期存放普洱茶?长期存茶,掌握一个关键词:小环境的稳定性。如果期望普洱茶在岁月中越陈越香,最好的选择是密封保存,因为只有密封,才能很好地保持微生物小环境的稳定。怎么保持小环境的稳定性?第一,在清洁、避光、防潮的环境中密封保存。第二,紧压茶优先,越紧越好。散茶接触空气面积大,容易氧化,不适宜长期保存。压得越紧越好则是因为有利于保持小环境的稳定。第三,存茶量越大越好。越大,更有利于保持微生物小环境的稳定。饼茶存放示范多数的饼茶都有一提的笋壳装,笋壳能起到防水作用,也为饼茶的小环境稳定提供了一个保护层。如果大量存茶,可以将很多笋壳装的饼茶放在镀膜防潮的纸箱里,再将纸箱密封,堆叠存放。长期存放的最佳选择——茶砖知道了普洱茶存放的要点后,会发现茶砖在长期储存中具有绝佳的优势。因为方方正正的茶砖,存放时能够紧密堆叠,砖与砖之间的空隙很小,从而在最小空间内实现最高密度的茶品存放。茶砖方方正正,可以紧密堆叠存放茶砖,还能极大地减少了茶品的占地空间,有效促进存茶空间的利用率。存放茶砖时,可以将大塑料袋置于纸箱之中,再将茶砖放进纸箱紧密排列,最后将塑料袋和纸箱一起密封。这便是最简单也最高效的存茶方法。

不知道普洱怎么泡?看完这篇你就懂了普洱茶泡法


普洱茶选用云南大叶种茶叶为原料,叶大、叶厚、芽肥、多为紧压茶,而且具有“越陈越香”的特点,陈化年份愈久的旧茶,冲泡时释放的内含物质越丰富。这三个特点都体现了普洱茶的冲泡对温度和热量的较高要求,并且普洱茶比其它的茶类耐泡,而且需要充足的舒展空间。

俗话说“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要想泡好一款普洱茶,水质的选择也很重要。“茶借水而发”,水是茶叶生命呈现的载体。泡茶,最好用活性好的自然水,比如山泉水。普洱茶的冲泡主要从四个方面把握:

1、选壶

紫砂壶良好的透气性、保温性,能给普洱茶提供充足的温度与热量,是一款能良好发挥普洱茶性格的器具。而新旧茶、生熟茶的不同,在选壶上都有不同。

(1)新茶,需要保持新鲜活力,宜用壶身矮扁、壶壁薄、壶口大、透气性好的紫砂壶冲泡;

(2)旧茶,经过长时间的陈化,对水温和热量要求较高,则需要选择壶身高、壶壁厚、容量大、保温性及聚热性强的紫砂壶冲泡。

(3)生茶,叶片的活性较强,伸展度大,需要选择腹部圆润、有足够空间舒展叶片的紫砂壶冲泡。

(4)熟茶,经过发酵,茶叶陈化成熟度比较高,需要选择保温性好的紫砂壶来冲泡。

2、水温

由于普洱茶选料肥厚和陈化时间长的特点,冲泡的水温一般都比其它茶类要求高,成品普洱茶的水温一般要求达到100℃。当然还要根据新旧茶、生熟茶的性格而定。

(1)新生茶,6年以内的新茶,尤其是原料比较细嫩的生茶,冲泡时,水温在95-98℃即可,以免把新鲜的叶子烫熟,茶汤产生水闷气。

(2)旧茶,8年以上的旧茶,以及选料肥壮的达到成品茶年份(生茶达6年、熟茶达3年)的茶品,则需要100℃水温,才能将茶品的性格充分发挥出来。

(3)生茶,则需要多考虑茶品的鲜爽度,水温不仅要看年份,还要看原料的老嫩度,原料偏嫩的茶品,尽量降低水温冲泡,但最低不能低于95℃。

(4)熟茶,由于经过长时间的发酵,原料已基本熟化,达到成品茶年份(即3年以上)的熟茶,冲泡的水温都要达到100℃,才能将熟茶顺滑甜的性格发挥出来。

3、投茶量

投茶量的多少也是能否冲泡好一道普洱茶的重要元素,从口感及健康的角度出发,每100ml水投4g茶叶较适宜。当然这个数字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还要因情况而适当调整,一般可根据口感的浓淡,适量调整上下1克左右。

4、冲泡方法

一般冲泡的前5冲都是2—3秒即可出汤,从第6冲开始,则需要根据茶汤的浓淡程度适当延长闷泡时间,大约5秒、10秒的增加;8冲之后,还可以用淋壶的方式保温闷泡,这样茶滋味会更加的饱满。

一篇文章全面读懂普洱茶膏


普洱茶膏是将云南特有的乔木大叶种茶叶经过加工与发酵后,通过特殊的方式将茶叶的纤维物质与茶汁分离,将获得的茶汁进行再加工,还原成更高一级的固态速溶茶。

茶膏发展史

根据史料,茶膏最早出现于南唐时期。唐代是我国茶业和茶叶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代,史称“茶兴于唐”。唐代时期因科技远远没有现在发达,所以制作工艺非常复杂,但是依然没有将茶汁与茶叶中的纤维物质彻底分离,而只是让“膏”仍然保持在茶饼的表面,与真正意义上的“茶膏”还有一定的距离。即使后来出现民贡的“茶膏”,都没有脱离茶叶的原始形态,都属于“含膏”的性质。

宋代是中国茶业发展史上一个有较大改革和建设的时代,从茶叶的采摘、焙制、造形、包装、递运、进贡等诸方面相比唐代制茶更上一层楼,与唐代不同,宋代的制茶者对茶叶的膏化现象比较重视。他们认为茶叶中出现的“膏”,是茶中珍品。他们采用榨取的工艺,先将茶蒸熟,再“须淋洗数过。方入小榨,以去其水,又入大榨出其膏”,成功地将茶膏从茶叶中分离,使其成为独立的产品。

但是,不幸的是,这种制茶工艺却在明代戛然而止。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下诏罢造龙团凤饼,全部改为“散形茶”。这种变革使延续近千年的唐宋制茶工艺就此消失,包括茶膏在内,从此不见踪迹。虽然明朝废止龙团凤饼,但处在边疆地带,远离京城的云南依然借助“茶马古道”的交易继续着团茶与饼茶的生产。此时的制茶工艺远远不如唐宋时期,只是简单的模仿。即使如此,也为后来清朝普洱茶的繁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清朝伴随着云南普洱茶的繁荣,茶膏的制作再次悄然出现。它最初是由云南土司采取大锅熬制方法,初创另一种制膏工艺。这种方法显然是借鉴唐宋制作饼茶工艺,只是将“蒸”干脆改成了“煮”。

1792年(乾隆57年),普洱茶膏首次做为国家礼品向到访的英国使团马嘎尔尼馈赠,并就此流入海外。

1925年,清朝皇室解体,普洱茶膏的制作也随之终止。茶膏自此又一次销声匿迹。

现代普洱茶膏的研究始于2002年,到2005年基本完成了对清朝宫廷御茶膏的破译与复原。普洱茶膏制作工艺在中国一脉相承,虽然经历了明代和民国的数百年断代,但最终还是留下了重要的制作工艺。现代制作的普洱茶膏香味十足,陈化后的口感滋味也更好。

茶膏的特点

很多人对普洱茶膏存在一种误解,认为普洱茶膏就是黑色的膏体。其实,清代药学家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就指出:“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绿色者更佳”。直接点出了普洱茶膏的两款产品,一个是黑膏,一个是绿膏(呈墨绿色)。就黑膏而言,普洱茶膏也不是就一款产品,且每款产品的品质与外观差异极大。现代普洱茶膏的制作则采用当今最为先进的生物科技手段,其冷等静压、细胞破壁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冷冻干燥等技术的运用,使现代普洱茶膏的生产过程更科学、更简便、更卫生,相比清朝宫廷普洱茶膏品质更高。普洱茶膏的汤色比普通普洱茶更加通透明亮,因过滤了杂志,茶汤也更加纯净。结合高科技制作工艺后的普洱茶膏,在剔除可能存在的农残等有害物质后,饮用也更加安全。

茶膏的饮用

纯饮方法:这是目前冲泡普洱茶膏最常使用的方法,也是普洱茶膏最流行的方法。它的冲泡方法简单易行,只需一个冲泡的玻璃杯(很多人用玻璃材质的公道杯),及一个或几个品茗杯(按品茶人数确定)的用具,无论是在家里、办公室、茶坊均可冲泡与品饮,不受环境的约束。

调饮方法:人们习惯于将不同植物果实,如大枣、桂圆、山楂、枸杞等一些补气、补血又养颜的物品调配到一起饮用,以期达到更高的品饮效果。用调饮的方法饮用普洱茶膏,是茶膏饮用中的“另类”,却也是值得推荐的一种好方法。

茶膏的功效:解酒护肝的功效、消食、解油腻的功效、养胃的功效、抗癌的潜在功能、降血压与降血脂的潜在功能、降血糖的潜在功能。

茶膏的鉴别

陈化周期:从理论上推算,其时间大约为60年。超过陈化期的茶膏,在其内在物质转化完毕后,伴随所含结晶水的变质,茶膏的品质呈下降的趋势。膏体也产生风化戓霉变。

观察外观:一是如果是黑色,表示生产时间不长;二是膏体表面泛出一层白霜,表示已有一段出产时间,而且白霜愈重,证明陈化时间愈长。至于能否依据挂霜的多少来明确年份,这是一个非常难的课题,因为挂霜的多少除了有时间因素外,也与存放方式有关,裸露在自然条件下,挂霜既少且慢;反之,在密闭的条件下则挂霜很快;三是当膏体的外观呈现灰色,则是变质的表现,这样的茶膏冲泡后,汤色一定混浊、呈暗红色,并带有大量沉淀物和悬浮物,不适合饮用。

通透性:汤色通透,呈宝石红,证明茶膏内含杂质极少,萃取的环节比较严谨,品质较好;反之,汤色发暗,且有悬浮物,无通透性,证明杂质较多。

滑感:很多茶膏的汤色呈红色,也通透,但是一品,缺少一种厚重感,更缺少滑润度。入口即化、生津极快和回甘持久的普洱茶膏才是佳品。

普洱茶茶膏的一生经历了太多的波折,太多的坎坷才走到今天的辉煌。当然普洱茶茶膏的好也是众所周知的,但我认为最好的还是在其经历,所谓茶路漫漫,漫漫茶路。学无止境,我在路上,心永在茶路之上。

谁说顶级原料不做熟茶,看完这篇你就懂了


每一个山头,都有极具代表性的茶味,如果你要找出勐海的茶味,那非布朗山莫属,而老班章和老曼峨则是典型中经典,在茶类模板中属于顶级的教科书系列,也是越陈越香的典范。

为什么你会觉得顶级原料不会拿来做熟茶?

首先必须肯定的是,顶级原料也会被用来制作熟茶,而且为数还不少。茶客少见顶级原料熟茶的原因主要有四点:

第一,顶级原料制作生茶,随着储存时间的推移使用价值和收藏价值俱增。相比制作熟茶,收藏属性比生茶要弱一些,适合尽快品饮。

第二,大多数喝普洱茶的茶客更热衷于生茶的口感。抛开生熟口感的差异,对于品饮期来说用顶级原料制作熟茶是有一定优势的。

第三,生茶更容易从茶汤口感鉴别出原料的出处,而熟茶的品茗相对会更难一些,这也导致了许多茶客在购买顶级熟茶的时候心有余悸。

第四,最早的熟茶来自大厂茶,而大茶厂选用的原料大多又采取拼配,所以根本不知道是否有顶级原料。

名山头顶级熟茶的特征是什么?

布朗山茶制作的熟茶,浓厚的茶汤是非常明显的特征,这主要依赖于原料本身丰富的内含物质和多酚类物质。经过了渥堆发酵之后,茶叶表层细胞被破坏,更加透彻的释放内含物质,这也使得布朗山熟茶更加浓厚。

说布朗熟茶浓厚肯定是具有代表性,这种熟茶的浓厚,不像生茶清淡而不单薄,浓烈而不醇厚,熟茶要得就是又浓又厚。渥堆发酵的初衷是为了让茶更快的进入最佳品饮期,也就是人工降低了茶叶的刺激性,使之更加适合当下品饮。

通常布朗熟茶的发酵会比较使劲一些,这样可以规避因发酵不足而苦涩味出现的问题,尽管发酵程度高,但布朗熟差还是非常耐泡,这与其他山头的茶对比就一目了然。还是依托于原料内含丰富到爆棚的缘故,布朗熟兼备了耐泡和浓厚。

有的熟茶浓厚而香气却太闷,布朗山却有不一样的高扬,渥堆发酵使得芳香物质释放更加外露。而布朗山内含物质丰富,一部分表层芳香物质被挖掘出来,所以你感觉香气张扬,而内在的芳香物质会让茶汤香气更为持久。相比单一香气的熟茶,布朗熟的香气更有层次和变化,毕竟涉及到了那么多芳香物质,每一次品饮的时候都有新的体验。

无论生茶和熟茶,原料能摆上台面的,后期转化价值越大,相对来说转化空间也会更大。陈化价值取决于内质的含量,而并非一味追求时间的沉淀。

后记

随着存生茶喝熟茶理念的风行,相信更多的商家会用心投入到熟茶的业务中去,越来越多的好茶也会出现。当然这也需要茶客随着这种趋势不断提高自己品饮熟茶的能力。

生熟搭配的普洱茶道才算完满,虽然作者本人也比较偏爱生茶,还是割舍不掉生茶那种过瘾的刺激性,但饮食讲求搭配合理,生熟各有功效各有特点,指不定哪天也会喜欢上熟茶。

您喝的普洱熟茶茶汤发涩?这篇文章告诉您真正的原因


生茶中的“茶元素物质”,在渥堆发酵的过程中被转化成多种“复合聚合物”,于是形成熟茶口感。质量上乘的当年熟茶,冲泡时会清晣地闻到一种植物经过发酵而产生出来的特有的“熟”香,这里面绝不会有杂味,也不会有异香。

想要造就出优良品质熟茶,必定从选料到制作工艺都是严格把控的,好的工艺必定能造就柔滑顺和醇厚的熟茶口感。您喝的茶叶有没有茶汤发涩呢?那今天小编就来分析一下造成茶汤口感不佳的原因究竟有哪些?

1、茶叶本身就有些许的涩味——尤其是新发酵的熟茶会有浓重的涩味。

2、发酵技术不够严谨导致——在发酵的过程中,给水过重、干燥不及时、发酵过重、发酵温度偏高等等都会导致茶汤发涩。

3、喷洒农药过度的茶叶也会发涩——在茶叶生长的过程中,茶农不想茶叶被病虫害侵蚀从而影响茶叶的品质,就会喷洒农药来防止病虫害。但是这种涩味一般超过5年后就逐步弱化。

4、轻发酵的熟茶由于年份不够也会有涩味儿——新茶中茶碱含量高一些,熟茶一般存放的年份越久就会涩味越淡而茶的口感越好。

5、在冲泡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可能是闷着了(不喝就让茶叶滤干茶水放着,现喝现冲泡)或者是洗茶的水温不够没洗干净或是冲泡茶叶的水温过低等这些因素也会让茶汤口感发涩。

6、有些茶区的茶质本来就涩——勐海勐宋、景迈山、普洱大部分地区。

茶友们,您喝的普洱熟茶有过口感发涩的现象吗?如果有,那您就对号入座,看看您喝的茶汤发涩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没有的话,可以在评论区分享您的泡茶方法或是您喝的茶叶的种类啊!

一篇文章学懂普洱茶醒茶的所有普洱茶怎么醒茶?


普洱茶的醒茶是一个看似简单的过程,但事实上,醒茶方面的讲究一点都不少。对于我来说,一款茶,若不在手里玩上半年,我很难给出一个精确的评价。在某个特定的时刻,只能说有限的,可以确定的某些特质;而在给出最终评价以前,我已经习惯性地,先给自己限定若干条件。醒茶的不简单,大体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说。

第一、干醒,湿醒

醒茶的目的,是为了展现普洱茶的最佳口感。干醒,顾名思义,就是普洱茶干茶的醒茶。

1、从密闭到开放

整件的茶也好,整提的茶也好,密封在纸箱也好;相对来说,普洱茶的保存,都建议保存在一个相对密闭的环境里。整件的茶叶,要么竹筐装起来,外面套上麻袋捆得严严实实,要么纸箱封紧。经过了一个较长的时期,茶陷入了“沉睡”之中;若立刻喝,难免会有沉闷之感,甚至夹杂有各种异味。如果是散茶,那么就敞放在空气中;如果是紧压茶,还需要继续分解为小块;如果是饼茶,需要尽可能保持条索完整。老茶也许已经很松,条索完整保存的机会较大;通常已经用不着去撬茶,简单拨动下,就散开了。

2、摊开静置

撬散的茶叶直接放在无强光直射、无异味、空气流通的环境中1-3天,上面盖上棉纸静置。如果是仓味较重的茶,这个时间可能是10-30天,具体以闻干茶仓味不明显为止。

3、入罐

经过第2步,然后再放入陶罐或者紫砂罐。当然,不是罐子也没有关系,用无异味的干净纸盒、纸袋都可以起到相同的效果。选择陶罐或者紫砂罐,只是因为陶器能够透气。所以,考虑到这一点,如果罐子上面已经上釉,那么醒茶的效果明显就会差很多。

就我个人的看法,几元的无釉的陶罐,普通的紫砂罐,跟用顶级好泥的紫砂罐;在醒茶方面,并没有什么高下之分。我更关注实用价值。好泥制作的紫砂罐,更多的价值在于把玩。当然,新的醒茶罐同样需要一个处理过程,沸水煮下,然后晾干,重复几次,就可以用来醒茶了。有茶友问到分解成的茶块大小应该怎样?大滇说,在保持条索完整的前提下,分解得越小越好。对于很紧的砖茶来说,实在分解不开的话,至少也得分解到7-8克一小块为宜。

4、干醒阶段的结束

这个过程,根据不同的茶,需要7天到半年。做茶的时候,我们强调做茶看茶。醒茶的时候,也是一样,要看茶本身。更具体的东西,我们在后面来说。

5、湿醒

干醒结束后,自然都很期待看看茶的味道。别急,还需要湿醒。这个湿醒,其实就是大家日常所说的洗茶。洗茶=湿醒?其实,对于普洱茶来说,湿醒的意义大于洗茶,虽然是同一个过程。我们在强调洗茶的时候,目的是为了卫生,所以会考虑任何茶,都用高温来洗茶。因为高温消毒嘛。拘泥于洗茶,忽略了醒茶的意义,就会造成冲泡普洱茶犯下致命错误。冲泡出来的茶,口感并不理想。湿醒的过程,又称润茶。对于大滇的茶友来说,生茶洗茶一遍,熟茶2-3遍,基本都印在心里了。润茶,而不是烫茶,从字眼上也可以看得出,要温柔很多。昨天跟到访的茶友,差不多花了半小时谈这个过程。新茶,春茶,较嫩的茶;用大约85度左右的水去润茶,后续的滋味明显好过用95度以上的水温。

我倡导茶友以后不再用洗茶这样的字眼,而说润茶,或者醒茶。

经过了干醒和湿醒,新茶可能是一周;对于老茶来说,可能是3-6个月;即可开始进入美妙的品饮过程了。当然,建议同时醒几个茶。否则,茶不好的话,几个月醒茶的工夫就白费了,实在是痛不欲生。

二、生茶和熟茶不同的醒茶

生茶和熟茶有不同的醒茶方式,且各家有各家的方法。大滇长期致力于让普洱简单起来,而简单的深层内涵就是标准化。干醒阶段,简易的陶罐和紫砂罐醒茶(带盖子),是我们推荐的方式。之所以强调了用陶罐或者紫砂罐,主要在于透气性。而上釉,则隔绝了空气。这是为什么大滇不推荐上釉陶罐的原因。

有茶友强调用好的紫砂罐,醒茶效果更好。大滇对这一点并无定量研究,所以,建议有条件的茶友尽量选择较好的器皿来醒茶。在湿醒阶段,生茶和熟茶非常不同。大滇建议的方式:生茶用盖碗,熟茶用紫砂壶来醒。比较严密的逻辑是:新的生茶用盖碗,新的熟茶用紫砂壶。

关于用盖碗,新生茶需要润茶一遍,低温润茶,快速出汤。新熟茶则用紫砂壶润茶两遍,高温润茶,快速出汤。这么对应就行了吗?不行!熟茶会麻烦很多,需要增加一个程序,就是所谓的“润乾水烘”。首先把干茶放入干燥的紫砂壶内,盖上盖子,高温冲洗紫砂壶身;然后轻轻摇动。重复这个过程两遍,再开始进行润茶。新的生茶和熟茶,之所以用不同的方式,显然是因为茶性不同。新的生茶杂味较少,而熟茶杂味、堆味较重。利用紫砂壶去除杂味是主要目的。正常情况下,紫砂和盖碗冲泡冲泡新熟茶的口感,会有很大不同。

三、老茶和新茶不同的醒茶

老茶。无论是老生茶,还是老熟茶;请用紫砂壶,选用上述新熟茶的醒茶程序。其中的道理很简单。老茶因为沾染了诸多杂味,需要利用紫砂壶进行提纯。

四、不同等级原料,不同的醒茶

新茶、嫩茶、生茶,选择较低的水温来润茶。芽头较多的茶,用较低的水温来润茶;芽头较少的茶,用较高的水温来润茶。春茶用较低的水温,夏秋茶用较高的水温。推而广之;宫廷级别的茶,用较低的水温来润茶;老黄片,陈香砖,枣香砖等,用较高的温度来润茶。看茶做茶,看茶润茶,看茶泡茶;其中的道理,其实是一样的。

醒茶的根本,无非就是去除杂味、仓味,让普洱茶从陈化中醒来,还原本真面目。

许多高段茶友,可能有自己的独门秘方,效果也许更好。大滇在此倡导醒茶方式的标准化;是希望无论是广大入门级的茶友,还是少数骨灰级玩家——都能够把整个品饮过程标准化,并在此基础上继续发展、研究。而我们建立标准化的目的,是在基本程序可重复的前提下;得到不同茶区的茶,陈化后会有怎样不同的口感。而不是同一茶区的茶,经过不同的醒茶过程;或者用不同的水或冲泡手法,导致不同的口感。

以上就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有关《看完这篇文章你将成为普洱茶达人》的全部内容了,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可以分享给更多需要的朋友,感谢您的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