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井茶的那些事儿 | 干货

发布时间 : 2019-11-16
龙井茶泡 茶叶龙井茶 龙井茶毫

【www.cy316.com - 龙井茶泡】

徘徊龙井上,云气起晴昼。

澄公爱客至,取水挹幽窦。

坐我檐葡中,余香不闻嗅。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龙井季,爱喝龙井的你,对它了解多少呢?

你只知道“龙井”是茶名,却不知道“龙井”还是地名、泉名、寺名。

龙井村龙井村是世界上著名的西湖龙井茶的五大产地之一。

龙井泉龙井泉位于浙江杭州市西湖西面风篁岭上,是一个裸露型岩溶泉。龙井泉本名龙泓,又名龙湫。龙井泉由于大旱不涸,古人以为与大海相通,有神龙潜居,所以名其为龙井。龙井泉水出自山岩中,水味甘甜,四季不干,清如明镜,被人们誉为“天下第三泉”。

龙井寺龙井泉旁有龙井寺,建于南唐保大七年(公元949)。周围还有神运石、涤心沼、一片云等景点,附近则有龙井、小沧浪、龙井试茗、鸟语泉声等石刻列于半月形的井泉周围。

你只知道西湖龙井,却不知钱塘龙井、越州龙井。

龙井按产地分为西湖龙井、钱塘龙井和越州龙井。西湖龙井按产地可分狮、龙、云、虎、梅(狮峰山、龙井路、云栖、虎跑、梅家坞)五个品类,是龙井茶最早的茶种。经过数百年的培育流通,龙井茶种几乎已经遍及浙江全境,其中萧山、余杭、富阳、临安、桐庐、建德、淳安种植的龙井茶被称作钱塘龙井,绍兴、新昌所产的龙井茶被称作越州龙井。

你只知道乾隆皇帝爱龙井,却不知他为了龙井曾四次下江南,并四题龙井八景,写了32首诗。其中,他为“过溪亭”题的四首诗尤为出名,题于凤篁岭北侧岭下的虎溪桥上。

1.行云流水视迁留,奚问虎溪过与不。一笑诗吟杜子美,墨名儒行足风流。

2.溪云不过忽成过,一笑名因二老留。有意无心设相较,过赢不过两三筹。

3.不过原来有溪在,过而弗觉并溪无。前三三后三三者,应笑今朝又遇吾。

4.亭自亭而溪自溪,言传三笑信无稽。虽然久假不归者,千古人过去重提。

你只知道龙井以稀为贵,却不知道如西子般娇嫩的龙井如此难伺候。

怕潮湿少女心不等于潮湿的心!龙井疏松多孔的亲水体质使她很容易吸潮,进而产生霉斑、引起酸化变质。

怕高温她只享受你给她85°C的温暖,并不喜欢沸水。

怕见光她是“见光死美少女”,光会促进茶叶色素脂类物质的氧化,能将叶绿素分解为脱镁叶绿素,茶叶会因此变质。

你只知道龙井为春天采摘,却不知道她在清明前、谷雨前采摘有什么区别。

火前,即明前,因为古人在寒食节有禁火三日的习俗,三日内不生火做饭,故称“寒食”,寒食节是清明节前一天,因此“火前茶”实际上就是“明前茶”。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到达杭州龙井观看龙井茶采制时,曾作诗《观采茶作歌》,有诗句云“火前嫩、火后老,惟有骑火品最好”,是指“清明”前一日采制的龙井茶品质最好,过早采制太嫩,过迟采制太老。

雨前,即谷雨前,即4月5日以后至4月20日左右采制的茶叶称雨前茶。雨前茶虽不及明前茶那么细嫩,但由于这时气温高,芽叶生长相对较快,积累的内含物也较丰富,因此雨前茶往往滋味鲜浓而耐泡。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谈到采茶时节时说:“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这对江浙一带普通的炒青绿茶来说,清明后,谷雨前,确实是最适宜的采制春茶的季节。

你只知道龙井名为“龙井”,却不知道她还有别的昵称“莲心”、“旗枪”、“雀舌”、“梗片”。

每年春天,茶农分四次按档次采摘龙井的青叶,“清明”前三天采摘的称“明前茶”。此茶的嫩芽初迸,如同莲心,故又叫“莲心茶”,一斤干茶有三万六千颗嫩芽,是西湖龙井茶中的珍品。清明后到“谷雨”前采摘的叫“雨前茶”,这时,茶柄上长出一片小叶,形状似旗,茶芽稍长,形状似枪,故又称“旗枪”。“立夏”时采摘的叫“雀舌”。再过一个月采摘的茶,谓之“梗片”。

你只知道龙井芽叶嫩绿、鲜醇爽口,却不知道她著称于世的“四绝”。

龙井四绝:色翠,香郁,味甘,形美

形状扁平挺直,大小长短匀齐,象一片片兰花瓣,色泽嫩绿或翠绿,鲜艳有光;香气清高鲜爽;滋味甘甜,有新鲜橄榄的回味;冲泡于玻璃杯中,茶叶嫩匀成朵,一旗一枪,交错相映,茶汤清碧,悦目动人。

你只知道用玻璃茶器冲泡龙井,却不知道龙井的冲泡以“中投法”最佳。

明代张源在《茶录》中根据季节变化提出:“投茶有序,毋失其宜。先茶后汤,曰下投。汤半下茶,复以汤满,曰中投。先汤后茶,曰上投。春秋中投,夏上投,冬下投。”

上投法

【特点】茶形细嫩,全是芽头或满身披毫的绿茶适用于上投法。

【做法】先在杯中注入七分适宜85度左右温度的水(是烧沸后凉至此温度,下同),然后投茶。

中投法

【特点】茶形紧结,扁形或嫩度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两叶的绿茶,适宜用中投法。

【做法】先在杯中注入三分适宜温度的水,然后投茶,轻转动杯中茶,以使茶叶浸润,然后再注水至七分满。

下投法

【特点】茶形较松,及嫩度较低的绿茶,适宜用下投法。

【做法】先在杯中投入适量的茶,然后沿杯壁注入适宜温度的水七分满,玻璃茶器冲泡龙井以中投法最佳。

cy316.com扩展阅读

龙井茶与乌牛早龙井有那些区别


龙井与乌牛早的区别

2017年乌牛早品种扁茶-龙井茶。今年乌牛早上市价格比去年相差不大,气温高,茶叶生长比较快,价格波动也会大一些,档次比较多。

下面就以“乌牛早龙井”,和真正的“龙井”当家品种(龙井43)进行比较:

1、 色异:外地“乌牛早龙井”干茶整体颜色基本偏绿色。本地的茶叶做的相对偏黄绿。

龙井43 干茶颜色呈糙米色,汤水呈嫩黄色。

2、 香异:乌牛早龙井多少有点青草味,味道和龙井43比,相对偏淡些。“龙井43”口感更为醇厚,入口更顺滑甘甜。

3、 形异:“乌牛早龙井”芽心粗壮,肥壮粗短些,芽心大,而形态更美。

龙井43 芽头修长苗条、舒展些,(越早的龙井43 芽心也越粗壮些)

4、龙井43还有个独特的地方,茶叶的梗断处带点红色,俗称“红屁股”

乌牛早茶外形扁平挺直,条紧显毫,色泽绿翠光润,香气浓郁持久,滋味甘醇鲜爽,汤色嫩绿明亮,叶底翠绿肥壮,匀齐成朵。“乌牛早”,芽叶肥壮,形雀舌,浙南地区一般在每年的2月底,3月初上市,明显早于其他名茶,在全国名茶市场上可谓独占“品茗之道在于新”的优势。“乌牛早”除早采外,还具有发芽整齐、轮次分明、老嫩均匀、持嫩性强等特点。

松阳茶田“早日择是宝,晚日择是草。”松阳人说,早茶最为宝贵,采摘得抓紧点儿。2月15日,松阳县裕溪乡凤弄源村茶农李根钗和其余十几位采茶工早早地起了床,戴上采茶帽和袖套,来到田间地头抢收春茶乌牛早。

抢收早茶

“早采一天,价格就高上一天!”春节以来,随着气温逐日升高,村民们一直盯着自己田里茶叶芽头的长势。这两天,松阳县境内约14000亩乌牛早品种,基本都已冒出了嫩黄色的芽头。位于位于松古盆地东南部的西屏街道阳溪茶场的基地内,50亩乌牛早也已进入采摘期。

抢收早茶

暖冬让松阳各地春茶长势良好,相较去年,茶叶开采时间也提早了一个礼拜左右。阳溪茶场负责人孟文化告诉记者,这两天茶叶刚刚冒芽,数量并不是很多。

抢收早茶

走进浙南茶叶市场,明冬茶行、仙岩谷等三分之二的茶行已经开业,前两天,古市镇的李爱萍带来36斤新制成的成品茶,由于芽头受霜冻影响,出现了茶颗粒大小不匀称等问题,最终,以低于正常价格的每斤340元成交。

浙南茶叶市场

松阳县茶叶产业办公室副主任张林福说,从这两天交易情况来看,价格跟去年相差无几,茶青大约每斤100元左右,本地成品茶叶每斤400元左右。

来自贵州普安县的景鑫早在几天前就赶来了松阳,指望贵州春茶在这卖个好价钱,短短几天,已卖出了200多斤虽然本地春茶已陆续开采,但大规模的乌牛早茶青上市估计还要再等5天。龙井43还要半个月以上,所以说茶友们不要盲目购买。

唐宋那些事儿:关于煎茶、点茶、茶道


原标题:唐宋那些事儿:关于煎茶、点茶、茶道

煎茶法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解之。”——《神农本草经》

这是关于茶的起源最早的传说。中国人饮茶,从神农氏尝百草始,取的是其解毒疗愈的功效。

“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 梅尧臣

陆羽,后人尊之为“茶圣”,民间更是祀其为“茶神”。陆羽其人,貌丑而口吃,对于茶的研究领悟,恐怕也是从这里开始的。

陆羽三十岁前尽睹繁华,三十岁后却又重返山林。茶道于他,不仅是一种物质享受,也是一种精神归宿。著成《茶经》一书。

与今人习以为常的泡茶法不同,唐人饮茶,所用的乃是煎茶法。将茶末投入釜中煎熟,再盛入茶碗中细细品饮。煎茶之余,往往投入盐、姜、枣、薄荷、橘皮等物,添助其味。

唐代制茶采用蒸青工艺,所制之茶成饼状。《茶经》载其法为:利用蒸汽将鲜叶杀青,将茶叶软化后再对其反复揉捻,使之干燥成型,从而能长久保存下去。

在此之前,制茶多用晒青工艺,所制成的茶饼中有浓重的青草味。煎茶作为绿茶的一种至今仍然保存,属不发酵茶类的一种,在如今的日本茶道中很常见。

根据陆羽在《茶经》中的记载,煎茶道茶艺可分为备器、选水、取火、候汤、习茶五大环节。

然后生火煮水,水一沸的时候,投入盐巴调味。待茶釜中的水第二次沸腾之时,从中舀出一瓢水,用竹筴搅动瓢中水,使之形成漩涡。此时将茶末投入漩涡中,茶末则会顺势下沉。

待水三沸,再将瓢中的水与茶末一并倾入茶釜,此时,水面会浮现浓密洁白的泡沫。

他以白描之法绘录十二种茶器,称之为“十二先生”。他还为每种茶具“加官进爵”,根据他们所司之职,封了雅号,又为每种器具作赞。

中国茶道所追求的真意,不仅是茶香晕散时的一晌贪欢,更是人与自然的融合。也是因为这个缘故,茶道往往是与隐士并提的。

茶人们往往选择与茶最相宜的器具,寻找最天然的水源。至于那些看似繁复的程序,只是为了能品一口至味之茶。

点茶法

元稹的咏茶诗中写茶:“慕诗客,爱僧家”。茶从诞生之初,就备受风雅文人的喜爱。

所幸的是,宋代有个识货的皇帝,他就是宋徽宗赵佶。如果抛却一切政治因素去批判这位皇帝,他可谓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一个精致的享受主义者。

他所著的《大观茶论》一书,细论茶的产地、制茶工艺,以及茶艺与茶器,堪称宋代茶书中的集大成者。

宋代点茶法所用的茶仍为唐代沿用下来的紧压茶,依旧是以蒸青工艺制成,唐时紧压茶多为饼状的饼茶,而宋人却爱将茶制作团状,时称团茶。

造茶之时,需注重器具的洁净,避免使杂质混入其中,损害茶的口感。采茶在日出之前结束,造茶也需在一日之内完成,若是新采之茶过了夜,色和味都会大打折扣,前功尽弃。

宋代茶人们最为称道的建窑黑釉盏,其色绀黑,文理细如兔毫,又称兔毫盏。

16世纪,日本茶道宗师千利休创立抹茶道,确定了茶道的礼仪程序。他将茶道与禅结合,把“和、敬、清、寂”的精神诉求推向极致。

伞亭,千利休为丰臣秀吉建造的草庵茶室

日本茶道崇尚自然,看似随意寻常,其实耗尽茶人心血。日本茶室又称“空之屋”、“不对称之屋”,它面积只有四帖半大小(十平方英尺),清贫如僧人的禅房。

为了更贴近自然,室内的摆设刻意地不对称,甚至连门前的落叶也不能扫尽。严谨的茶礼和近乎刁钻的审美,让日本茶道中的茶变得无足轻重,它几乎是模拟禅道而建立起来的,与茶的滋味相比,茶人们更注重一种精神上的体验。就这样,日本茶道与唐宋茶道愈走愈远。

风雅茶事

点茶法发端于唐末,五代之后,最终在宋朝兴盛起来。宋人于点茶之外又添了分茶之戏,即用茶筅击拂汤花,使之于水面幻化出文字画面。此戏亦称“水丹青”、“茶百戏”。

分茶对于茶人技艺的要求很高,是一项艺术性活动,适于独自赏玩或是供人赏观。除此之外,宋代茶人们还热衷于“茗战”,俗称“斗茶”。

在世界,茶是与丝绸、瓷器之类并称的中国符号。而在中国,茶渐渐地成为了一种文人的符号,他们借此寻找了不少游戏和乐趣,乃至于喝茶居然成为后人附庸风雅的一种道具。

到了明清时代,雅风更甚。有人在晚上将茶叶放入莲花苞中,夜深以后,莲花缓缓绽放。及至晨曦,花瓣挂露,茶中亦有荷香清露的芬芳。

这样的茶,被宋代茶人看到了是要嗤笑的,一定会笑他们不懂茶的真味。不过读书人的风雅,又怎么能以一板一眼地去评判好坏呢?

龙井茶叶低温冷藏需要注意那些?


龙井茶低温冷藏法,就家庭而言,简单易行的是冰箱储藏法。但要特别注意的是冰箱长期使用后,内部会出现异味,对茶叶品质不利。在茶叶包装外套1-2层高密度聚乙烯袋,然后扎紧即可。

茶叶内含化学成分的反应速度与温度密切相关,降低温度可以减缓大多数化学变化,从而抑制绿茶内含物质的各种变化,保持其色、香、味等感官品质。国内外大量的研究结果都表明,现有的茶叶保鲜技术中,低温冷藏技术最先进,效果最好。从保鲜效果和节约成本两方面考虑,龙井茶的低温冷藏温度控制在 0°C-10°C为好。

采用低温冷藏是解决大批量龙井茶储藏保鲜的最有效途径。低温冷藏可使茶叶处于低温条件下,并且避光、除湿,可大大延长茶叶的保质期,惟一的缺点的设备投入大,使用费用高。

茶叶采用冰箱低温冷藏是一个好办法,不仅简便可靠,而且效果明显。买回的小包装茶,如茶叶数量少而很干燥,也可用两层防潮性能好的薄膜袋包装密封好,放在冰箱中,至少可保存半年基本不变质。

将茶叶装入容器,外套塑料袋,避免潮气进入,然后放入冰箱。温度在5°C以下时,可储存1年以上。

由于茶叶极易吸附异味和水分,而家用冰箱通常会放置各类食品,因此采用冰箱低温冷藏龙井茶时,特别要注意外包装的阻隔性能,特别是隔气性要好,以防止串味。最简便经济的方法的在茶叶包装外套1-2层高密度聚乙烯袋,然后扎紧即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