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尽西江水”一碗茶一口饮尽

发布时间 : 2019-11-28
安徽一碗红茶价格 黑茶泡饮 乌龙茶调饮

安徽一碗红茶价格。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吸尽西江水”一碗茶一口饮尽”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吸尽西江水

现今日本的茶道理念中,通常将茶比喻为“西江水”。在茶人看来,一碗茶正如西江之水,蕴涵着宇宙万物、天地乾坤,如果将一碗茶一口饮尽,即称之为“吸尽西江水”,便会对人生有所参悟。“吸尽两江水”原本是一句禅语,出自《五灯会元》中马祖禅师和庞蕴的一段禅机对话。

马祖禅师,法号道一,俗家姓马,因而世称马祖,什邡(今属四川)人。他拜谒南岳怀让掸师修身得法之后,便前往江西聚徒说法,并且创建禅寺,一时间法席隆盛。样宗六祖慧能的众多后世中,最为繁荣的当属马祖道一的门叶,样宗在马祖道一的传播下,达到鼎盛阶段。据《五灯会元》记载,唐贞元初年(785年左右),庞蕴向石头禅师请禅问道:“不与万事万物为伴侣的是什么人?”石头掸师听罢,连忙以手遮掩住庞蕴的嘴巴。庞蕴见状,似乎豁然开朗。但他生性“滑头”,对于石头禅师的回答并不尽信,于是又来拜谒马祖掸师,向其问道:“不与万事万物为伴侣的是什么人?”只听马祖样师缓缓答道:“等你一口吸尽西江水,就告诉你”。

听完马祖禅师的解释,庞蕴顿时大彻大悟。其实,尘世就是一个相对的世界,天地、阴阳、善恶、是非、得失、利害、大小、长短等一切事物也都是相对的。禅宗认为,如果只看到相对的世界,自然就会因为一点小事的牵绊而或喜或忧,从而产生万千烦恼。庞蕴向大师请教的问题,是在试图寻找一个处于绝对境界里的东西,也就是不凭借万事万物,自己独立存在的事物。而马祖禅师的同答,禅机在于如果能将这个蕴涵人世间-切相对之物的西江水一日乔掉,那么就能够超越得失、利害、大小、是非这一相对世界,自然就会参悟那绝对的世界。也就是说,这个绝对世界是驾驭在一切相对事物之上的“无”的境界。

其实,马祖禅师所说的“一口吸尽西江水”,在现实意义上,是解释不通的,也是根本无法做到的,但禅宗却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即喝光一碗茶。此外,佛教的另一部典籍《维摩经》中所说的“一毛吞巨海,芥子容须弥”,与 “一口吸尽西江水”在禅意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茶经网扩展阅读

赵州一碗茶 缘起茶更香


赵州禅师三声“吃茶去”,是闻名天下的禅林公案,也是“茶禅一味”的肇始标志。当代将“吃茶去”禅茶文化弘扬发展,贡献最大者概属高僧净慧大德。而河北省茶文化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舒曼,为“吃茶去”禅茶文化满腔热情地诠释、奔走、呼喊,功亦不可没。

舒曼先生乃上海浦东川沙人,近些年来在燕赵大地全副身心普茶,为河北茶馆茶店茶人高筑交流、共荣的平台,使河北深厚茶文化资源得以挖掘,让河北茶文化事业展现勃勃生机,在全国茶文化界成为一个巨大的存在。正如他在阐述净慧长老对中国禅茶文化功能的概括时所言:“以感恩的心面对世界,以包容的心和谐自他,以分享的心回报大众,以结缘的心成就事业。”他在“觉悟人生,奉献人生”中成就了自己,从一个“半路习茶”者,从一个“自由撰稿”者,成为全国茶文化界有名的专家,被许多相关组织聘为特邀研究员、特聘专家,而且在2007年11月庐山东林寺举行的第三届世界禅茶文化交流大会上荣获唯一“禅茶宣传贡献奖”。

“以茶结缘,这是我所创造的条件,也是我将成就的事业。”舒曼在新出版的《缘起茶香》书中后记写道。他的身心在赵州茶香中升华,赵州茶,因他结缘而更加馨香四溢,广泽人间。“缘”为何物?净慧长老说:“缘在佛界来讲就是诸多的条件。如果以因果论,因,是根据,缘,是条件。人生能够做的事情就是去结缘,就是去创造条件。只有去创造各种有利于自己事业发展的条件,人生才有成就。”我应邀正在为《杂文报》创始人、全国名专栏《河北日报》“杨柳青”主笔储瑞耕先生编辑出版《储瑞耕“小道理”》,书虽名为“小道理”,却囊括成就人生的方方面面哲理性体悟。那里体现出的要义更多地是“执着”、“奋争”,舒曼成就人生的道路因为茶的芬芳、禅的浸润,使他的“执着”、“勤奋”显得清静而恬淡。

“吃茶容易,悟道者难。”舒曼先生吃茶,注重茶意,“久而久之,渐渐喜欢禅意和哲学味较浓的书籍来充实对茶的认识”,他在《吃茶的定数》中写道:“品茶而不悟茶理,不可能登堂入室,乃伪劣之假茶人。”他在《茶与中国文化》中把茶的“味”外之味概括的系统且富有诗意:“茶的‘味’外之味——感兴着一种民族的审美趣尚,浸润着一派清雅的文化氛围,涵养着一个廉净的精神境界,充溢着一缕优美茵蕴诗意,提升着一种道德的精神素质。”至于吃茶,“爱怎么吃就怎么吃,想怎么吃就怎么吃”,他在《吃出自己的风姿》中说:“茶,只要吃出真正的味道来,也不失为一种让人钦羡的风姿。”

所以他不随“潮流”吃茶,自我觉悟还要“觉他”,当看到世人“在不晓得如何吃茶的时候,通常追求新奇以及所谓‘与众不同’的口味”“‘潮’来‘潮’去,‘流’东‘流’西”,撰文《“潮流”中的茶》引导大家理性回归,结语启人深思:“吃茶的潮流是一阵风,吃茶之人本身却是风中一颗树,树会跟着风走吗?”佛与众生的区别,只是悟与迷的区别;而专家与非专家的区别,看来是理性与非理性之差了。

舒曼为文,当属学者作派,伴着“睡起有茶饥有饭,行看流水坐看云”的愉悦,“在理性中思索、求知,希冀赵州禅师的顿悟”。中国茶文化,源头在道家,核心在儒家,发展在佛家,中国儒、释、道文化的精髓在茶文化内涵中都得到了体现。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先进的文化来决定人类进化、民族进步、社会发展的命运,那么弘扬茶文化能否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条重要渠道?舒曼对此多有论述,《缘起茶香》收入的许多文章涉及到这个话题。或许,“通过以茶悟道,效法大地的胸怀,包容各方面的人,容纳不同的意见,使他人和万物都得以各遂其生”,“再以理性合法的形式处事并对待各种矛盾”,可以真正达到“人的和谐、家庭的和谐、社会的和谐乃至世界的和谐”。

我与舒曼先生相识日久,是他和项春霞女士引我走上习茶之路,为我提供了许多亲近茶、禅的机会。“缘分就是一杯茶”,“是一种偶然性和必然性有机组合之茶”,因我在杂文界摸爬滚打小有所成,2005年受邀与舒曼先生共同策划河北省牛城首届茶文化交流大会,后又多次联手筹划茶文化其他活动,逐渐相识相知。舒先生内厚外敛、平和乐生,深得我内心敬重。尤其是我们有幸共同参与和见证了中国禅茶文化精神诞生的全过程,让我实实在在领略到了上净下慧老和尚的高度智慧和舒曼先生本人对茶文化极强的责任感。

为什么这么说呢?当时的背景是距天下赵州国际禅茶文化交流大会召开仅剩一个月时间,舒曼以河北省茶文化学会秘书长的身份邀净慧长老到邢台三剑茶艺馆品茗论禅,目的就是请净慧长老一起总结、归纳中国禅茶文化理念,并借净慧长老在海内外禅宗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又是本次赵州大会的组委会主任,由净慧长老在赵州国际禅茶文化大会上推出,以此作为禅茶文化的核心而发扬广大。这个时候就要说“如果”了,如果舒曼当时没有产生请净慧长老总结、归纳和推出中国禅茶文化理念的念头,如果净慧长老对中国禅茶文化精神把握得不准确、归纳得不精炼,那么可能就无此一说了,也就不会推出后“激烈地搅动了茶佛界人士对之的眷注之心”。还有两个“如果”,那就是如果项春霞女士和我主办的《茶文化大观》报,没有刊登国学大师文怀沙的照片及文章,如果没有把那期报纸恰恰摆在当时的桌面上,可能“正、清、和、雅”的中国禅茶文化精神就是另外一个模样。当然只是“可能”,正是这些“可能”没有成为现实,才保证了“正、清、和、雅”中国禅茶文化精神的顺利诞生。您看看,此事正好印证了禅宗六祖慧能所言:“各自努力,随缘好去。”

就此诞生过程,我先后在《茶周刊》发表《无尽禅茶意——记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净慧老和尚》、在《茶博览》发表《中国禅茶文化的精神——邢台三剑茶艺馆品茗论禅记》等。舒曼后来依此记述,加上中国禅茶文化“感恩、包容、分享、结缘”四大功能,扩写成《禅茶文化:开引一股源头活水——中国禅茶文化精神及功能诞生始末》,洋洋洒洒近万言,现也收在这本《缘起茶香》中。

河北省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柏林禅寺方丈明海法师曾作文《禅堂中的茶道》,言曰:“有时,禅人会在此一当下蓦然翻身,彻见心性的本来,打破生命的谜团,虚云和尚即是一例。他在高旻寺的禅堂中,喝茶时因杯子落地摔碎而豁然大悟。一代祖师从这里诞生。”读者诸公,有时间品读品读《缘起茶香》,没准,也会像舒曼先生那样悟出“茶之所以能‘活在杯中’的道理”,悟出“活在当下、享受当下那种‘得道’的禅喜”呢!

情缘一碗茶“养心、养性,养气、养人”


阎肃:“养心、养性,养气、养人,饮茶大有益。”

“我爷爷小的时候,常在这里玩耍,高高的前门,仿佛挨着我的家……他一日那三餐,窝头咸菜么就着一口大碗儿茶。世上的饮料有千百种,也许它最廉价……可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它醇厚的香味儿,直传到天涯,它直传到天涯……”伴着耳熟的旋律和泛黄的记忆,我与阎肃老师说起了这牵绊情缘的一碗茶。

前门情思大碗茶

那年,一批返城的知青回到北京,阎肃就在其中。下了火车,走在前门火车站,炎热的天气让前门楼前的一个露天小茶铺显得格外亲切,简单的一个大案板,摆着一溜儿大茶碗,黄黄的茶汤,一口翻将在肚,又解渴又便宜,透着一股子亲切劲儿。后来在《北京晚报》上有一篇文章,说一位老华侨,回国找寻儿时的许多回忆,文字里充满了对故土、故乡的崇拜情感。阎肃因此受到启发,他说:“我想,其实,人们关于童年的记忆是很具体的,一碗豆汁儿,一棵老槐树,一碗大碗茶……所以,我就这样写了那首《前门情思大碗茶》。其实,歌词中很多细节和元素是来自老舍先生的小说。”后来,这首反映当时一代人思乡情结的《前门情思大碗茶》慢慢被大家传唱开来。

“老北京的八大胡同我都喜欢转,公共汽车不方便,就靠走。只要有空,不管刮风下雨,从永定门出来,走到前门、大栅栏再往珠市口。喝着茶,听着书。现在那些相声演员师父的师父,我就是他们的听众。但这一切乐子,都要茶当引子才有味道。”

烟雨渔舟遇“仙翁”

上世纪60年代初,阎肃老师在地方上采风,在去汕尾的途中,有了一次神来的巧遇。“那次是在一支小渔船上,遇到了一个老渔翁,闲聊的时候,我们说到了茶,说得很投机。船将靠岸,我们却谁都没有告别的意思。这时候,船外下起了小雨,老渔翁拿出了珍藏的好茶。虽然只有我们俩,但他还是摆上了四个茶碗,认认真真地来了一套关公巡城、韩信点兵……这是我第一次喝功夫茶,没想到竟是在这么一个小木船里。意外的是,就是这样一个赤脚踩泥巴的老翁竟然对茶这么讲究。其实,听着老渔翁的福建话,交流上多少有些障碍,但是我们还是越聊越起劲。这老渔翁视茶如命,而且只爱福建功夫茶这一种,爱得相当执著。老渔翁没别的嗜好,就被这一口茶累着,一辈子就这么个想头——喝好茶。”烟雨渔舟,巧遇爱茶的老翁,至今令阎肃老师印象深刻。也就是从那时开始,他慢慢懂得了乌龙茶,并为后来创作《铁观音》打下了基础。2002年,在安溪举办的第一届中华茶产业国际合作高峰会上,由阎肃作词、孟庆云作曲毛阿敏演唱的茶歌《铁观音》掀起了大会的高潮。但是,阎肃老师说:“虽然是知道一些传说、典故,但这些都是皮毛,写了这些茶歌,我对于茶还是不甚了解。”

不可一日无茶

“养心、养性,养气、养人,饮茶大有益”,78岁的阎肃老师身体很好,他说这是茶的功劳,“这种饮料在淡中透有太和之气,让人的心变得宽容、平静,调和之间没有大的起伏。心急气浮的时候,焦急烦躁的时候,喝上两口茶很是有用。比如小孙女闹了,写东西写不出来了,喝喝茶,就把火气过滤冲淡了。也不用早晨啊、雨夜啊的,随时喝上一口,都能感受到茶内在的冲虚太和。所以我说,让我饿一天可以,没有酒喝也可以,但不可一日无茶。都说酒是三杯通大道,我看茶也是。

“但喝茶我喝传统的茶叶,袋泡茶不好,看不见叶子,看不见沉浮。而且最好是能有好水,比如虎跑泉的水,那种清冽是其他水没办法比的,泡出茶来,碧绿!后味甘甜。这种水的讲究,虽然是士大夫的穷讲究,但有道理。不过,话说回来,研究到这个程度,就脱离老百姓了,离生活远了。像大碗茶才是老百姓的茶,朴素的茶。如果把茶弄得神玄、贵族的地步,就不应该了。老百姓的茶不能太贵,要不还不如留着钱吃肉了。所以区别就在于是赏茶还是喝茶,要喝茶,当然还是物美价廉的大碗茶。如今,我喝上口大碗茶,还可以回味起童年的往事、多年的老友和流离的生活。

“现在茶业的竞争过分了,像普洱茶,跟当年的君子兰一样了。所以,我还很怀念过去的老茶馆,像老舍先生描述的‘裕泰茶馆’,四川的茶馆。那才是属于生活的,亲切的。而且,那是孕育艺术的地方,喝茶就着身边的热闹,写着自己的东西,那叫一个美哦!现在这些东西少了,所以也想呼吁一下。”

喝一口人生,参悟其中深意


闲适之时,闲来无事,总爱用玻璃杯泡上一杯淡淡的绿茶,闻着从杯中袅袅升起、徐徐散开的淡淡清香。隔着玻璃杯看杯中那如松针般的茶叶,在淡绿且清澈的茶汤中静静地立着,清新而淡雅。

想要喝杯好茶,不仅取决于茶叶,还与水质、茶具、泡茶的水温和泡制的方法有极大的关系。不过,对大多数人来讲,茶无非是“解渴的蠢物”而已,所以对茶要求并不高,但其仍不失为解渴的最佳饮品之一

第一泡带些苦涩,并非真的很苦、很涩,只是饮茶者自己的感觉罢了。冲了数次后,便淡了许多。据说懂茶者此时会品出甜味来,也许并非淡中真的透着甜,只是懂茶者自己以为而已。人生如茶。或许初泡的茶汤,正如人的青春年少之时。少经世事,遇事看得重,常会为生活中所谓或名或利、或得或失、或恩或怨,烦心苦恼,闷闷不乐。

阳光明媚的午后,或是某个细雨纷飞的日子,取自己喜欢的茶具,泡上一杯心怡的茶。或是一人独坐发呆,或是找本喜爱的书尽情阅读。或约上两三个好友、闺蜜,或在茶楼,或在家中,空气中飘荡着从杯中散发出的淡淡茶香,耳边回响着舒缓、动听的旋律,一边品着茶,一边漫不经心地看着窗外,相互诉说着、倾听着各自的心事,舒展着各自或喜或悲的心情,或只是漫无目的地闲谈。

抿一口茶香,沐一轮明月


醉鹤逸幽鸣天籁,揽清风漫品香茗。

听晨钟空灵禅语,惊暮鼓霞落长天。

我喜欢茶,那淡淡的一抹新绿,沉浮绽放于清澈的泉水中,那缓缓弥漫的茶香,伴着空灵幽雅的琴韵,慢慢沁入我的心扉。

风轻随,叶纷飞,一树碧枝叶嫩翠;

月清辉,雨露碎,凝香清雅倾城醉。

茶香伴琴韵,沐雨听风吟。静静的抿一口茶香,回味其中的清爽,微闭双眼,晓听琴韵的悠扬,思悟风声的吟唱。

那琴韵,空灵委婉,清雅飘渺,恍若空山鸟语,寂谷幽泉;

那风吟,缥缈洒脱,似禅梵唱,宛若禅语呢喃,凝思沉悟。

琴声里伴着风的吟唱,那吟唱,若水般玲珑,如云裳蝶梦,竹林松风,禅语梵唱,恍惚间,仿佛所有的红尘繁华,喜怒哀乐,都成云烟,随风飘远。

幽月人独寂,品茗悟心音。月华如霜,安坐如禅,寂静淡然的感觉漫染心扉。漫煮清泉,冲绿淡雅,一泓心湖,漪涟层叠。淡淡的茶香,澄灵的情怀,伴随着我如水的思绪,温润清澈的蔓延飘远。

喜欢,在淡雅舒缓的琴韵中,漫卷诗书,晓阅词韵;

喜欢,在秦砖汉瓦的沧桑里,畅游沉醉,痴狂飞扬;

喜欢,在唐风宋律的凄美中,痴恋缠绵,跌宕回旋;

喜欢,在星空的夜晚,逃离喧嚣的人群,冲一杯淡然的新绿,听一曲幽绝的琴韵。一个人孤独的静坐,看星河璀璨,听虫鸣天籁,沐月光之临风,品清茶之苦涩,那股淡淡的茶香,是那么的让人沉醉,让人恬静,让人心旷神怡。

琴韵曳清莲,松风品茶香。

蒹葭苍苍处,冷冷绕云烟。

雨润清颜沁芳姿,沸于莹盏荡清茗。

甘露潋滟层碧波,袅袅云影清香漫。

轻拂素袖漫书笺,淡墨浸痕古韵篇。

三生梦晓悟禅境,拈花菩提解尘缘。

一杯温润漫茶香,一曲琴韵淡墨痕。

一场繁华云烟过,一岁沧桑心亦殇。

我感悟着岁月的沧桑,以清莲为茗,掬素手为盏,以心的温度融化天山的冰雪,化一壶馨香芬芳的清波,弥一抹空灵悠远的松风梵唱,洗尽你的心尘,涤静你的神思,让那些红尘的杂念,哀哀的忧伤,都随着那茶香风吟,空灵远去,风清月明。

品一口茗香,翻一页茶书


对一个被茶侵润的爱茶人来说,自是沾染了茶的韵香。

安静的夜晚,品一口茗香,翻一页茶书。

在自身和外物都是安静的时候才能身临其境,才能感觉到茶的心灵。

忙碌了一天,晚上呆在房间,收拾一天的心情,慢慢对话茶语。

可消除白天的疲惫,给身心注入一股茶语的清香。

不必着急,慢慢得读下去。

微黄的灯光下一页一页的翻着,在寂静的夜晚有有它作伴,也不觉的孤单了。

看这本书感觉像是作者在眼前慢慢地讲述,而读者在细细地聆听。

不急不慢,缓缓地。累了就停下,休息,明天再继续。

在字里行间,你读懂了文人的婉约和茶人的平和。

书中说,浅是茶。其实茶也是浅的,倒茶七分满留三分人情在。

茶是浅,浅是茶。

浅作为一个衡量词,是代表简约,含蓄……有时会相对无言,那是浅的太深了。

这本书是杯浅茶。

需要你接过来到自己手中,慢慢读,读进你的心里,让你的内心也充满茶语茶香。

宅腻了,来一碗令人食指大动的茶泡饭!


不宜外出的特殊时期茶友们都在宅家喝茶深隐于茶,也自得其乐除了泡茶,还有什么有关茶的“玩法”?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茶泡饭”。

说起茶泡饭,这真是一个很神奇的存在。

顾名思义,茶泡饭,简单粗暴地说就是把茶水浇在米饭上的一种食物。茶泡饭的制作非常便捷,取材也很简单,只要熟饭、茶、盐、开水四者俱备就能做成一碗最基本的茶泡饭。

其制作之简单,成为鸡蛋拌饭之后又一集省钱省时省力之大成的食物,却不只一次出现在动漫、日剧和日本电影中,成为日本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代表之一。

茶泡饭虽是日式餐单中的常客,然而中国古代早已有茶泡饭的吃法,不过现在它更多地存在于日本人的生活当中。

在日剧《深夜食堂》里有三位都是大龄未婚愁嫁女青年的常客,她们最爱的就是茶泡饭,三个人经常约定时间一同去老板那里边吃茶泡饭边聊关于男人的话题,被称为“茶泡饭三姐妹”。

还有1952年的电影《茶泡饭的滋味》,两位来自贫富截然不同身份背景而相处不来的夫妇,在矛盾空前激化的时候突然面临离别。随之夫妇两人在同吃茶泡饭的时间里,终于和解。

茶泡饭似乎成为艺术家们表达情绪的常用意象,而我们看到这种寡寡的茶泡饭,内心可能不容自主地升起一个疑问:一碗茶泡饭,究竟有什么魔力?这真的会好吃吗?

茶泡饭的历史

日本人最早吃茶泡饭可追溯到飞鸟时代至平安时代,当时的日本贵族喜欢在饭里浇入热水或热汤,也被称作是「水飯」,或者「湯漬け」,将之视为亲胃的食物。

室町时代,代表简朴雅静的茶以及茶具等从中国传入日本,这时候用茶泡饭对于经常干体力活的庶民们来说,食材简单,节省时间,加入茶还有提神醒脑的作用。

战国时代时茶泡饭被称之为「武士之食」。日本武士在行军作战中,用热茶泡米饭,加上佐料,即饮即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充饥提神。

到了江户时代,茶泡饭开始得到普及。工作的人们为了在休息时间尽快解决吃饭问题,都纷纷选择能快速吃完的茶泡饭。这时候茶泡饭的种类开始丰富起来,会在上面加一些小菜佐料。同时提供简便餐饮的店铺「茶漬屋」也出现了,成为典型的庶民快餐场所,而茶泡饭就是其中的国民餐。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食物供应短缺,茶泡饭便成为普通家庭简单易制的食材。许多人吃茶泡饭,喝酱汤,茶泡饭被看做是贫苦之味或是平民饭食的代表。在此后的日本文学故事和电影里,常常会出现茶泡饭,这让很多年长的人怀旧,也激发了很多年轻人想去尝试这种味道的欲望,在一定程度上将茶泡饭这一传统食物带到今天。

当然,时至今日,茶泡饭的种类越来越多,食材越来越精致,营养价值也越来越高。在茶泡饭中加入芥末、酱油、酱汤、味淋、芝麻,再加上各种各样的配菜如梅干、海苔、鳕鱼子、鲑鱼、金枪鱼、鳗鱼、鲷鱼,原本单纯的茶泡饭便有了无限的可能。

制作茶泡饭的讲究在哪?

日本著名食客北大路鲁山人,是将茶泡饭从快餐层面提升到美食高度的人。他一心认真钻研茶泡饭,在他眼中,要想做一碗美味的茶泡饭,最重要的步骤是三个:煎茶、凉饭、点缀。

茶汤是茶泡饭最主要原料之一,日本茶泡饭使用的茶,最早、最具有普及性的就是煎茶,也就是常见的加工绿茶。煎茶的茶香味和微苦的味道,能够使茶泡饭更有味道。除此之外也可以使用玄米茶、焙茶、番茶、抹茶等,做茶泡饭的茶最好略浓一些。

现在也有很多人加入白开水(就是「湯漬け」)、高汤、乌龙茶等。夏季天气较热,有一种「冷やし茶漬け」是浇冰茶。而在店里吃茶泡饭的时候,有的店家会提供自家秘制的高汤或加入当地的特产。

让茶泡饭这道料理发挥出最大美味,也离不开米饭的作用。茶泡饭中的米饭不能太软,不能黏糊糊的,当然太硬也不行,就要粒粒分明,口感恰到好处。煮好后将其稍微放凉一些,使温度恰到好处,细细咀嚼就能尝到米饭的香甜,别有一番风味。

而茶泡饭最基本的点缀是海苔和鱼干,海苔一般用加盐烤过,再加工成的海苔丝;鱼干通常是鲣鱼、鲑鱼和鱼籽等鱼干类食品。

在日本最为常见的茶泡饭是梅干茶泡饭,日本人很喜欢用简简单单的梅干配饭,像梅干饭团,梅干便当都很普遍。梅干茶泡饭佐以盐、梅干、海笞等配料,把海苔切成条状,和饭一起用绿茶泡。

这些年日本茶泡饭的种类越来越丰富,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添加自己想要的佐料。一碗茶泡饭最大的优点就在于其极强的包容性和可变化性。不管添加何种食材,都能在与茶汤的融合中,碰撞出全新的味觉记忆。

茶泡饭的精神意义

茶泡饭是如此简单的一种食物,正餐之间觉得肚子饿了来一碗,或者赶时间的时候也可以来一碗。它既是一碗可以快速解决饥饿问题的简单餐食,也是一道蕴含了人生哲理的传统料理。

在食物之外,茶泡饭更具有了某种精神层面的意义。

在煮好的米饭上直接浇上热茶放入配料,虽然很简单,但是它恰恰融合了“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七个字,概括了一些日本人平凡且清淡的日常生活。偶有涩味,却是生活的点缀。

老电影《茶泡饭之味》里,茶泡饭成为了夫妇两人从矛盾对立到温情和解的介质。因为它的简单纯粹,人们也总会用“茶泡饭的味道”用来形容如细水常流般的夫妻生活。

这似乎也在提醒着现代人,最简单朴实的一蔬一饭,往往就是最治愈人心的美味佳肴。

另外,茶泡饭具有很好的解酒、消食、养胃的功效。日本男人下班后都有与同事结伴去喝酒的习惯,一般在居酒屋吃完东西或者喝完酒后,或者喝多了第二天没食欲时,都会适当来碗清淡爽口的茶泡饭,填肚子又暖胃,还能醒醒酒。

当生病不舒服的时候,日本人也都常会把茶泡饭当做正餐来吃。

吃上一碗茶泡饭,茶香中透露着其它食材的鲜香,可以让人回味无穷。而这,也是茶泡饭的魔力吧。

茶友们如果想在家里做茶泡饭,倒不用拘泥于日本茶与配方,大可以就地取材,以自家茶叶泡开作为汤汁尝试,并且不同茶搭配不同食材,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滋味。

茶饭中的食材,丰俭由人,摆上自己喜爱的食物,应该也会相当过瘾!话不多说,相信大家已经跃跃欲试!

尽普洱茶的历史发展


对于爱普洱的茶虫来说,想要成为一个资深茶虫,光知道了普洱茶分生熟,如何冲泡普洱茶这些知识,那肯定是不够的。想要深入了解普洱茶,就应该先从它的历史开始,贯穿始终,这样才能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今天,昆仑说茶就从普洱茶的历史讲起,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上古时期

普洱茶的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据东晋常璩所著的地方志《华阳国志》可知,商周时期云南茶叶的种植传播到巴蜀之地。《茶经》中《七海》云:“巫山株橘,南中茶子”,均指巴蜀为茶之故产地。

三国时期

清道光《普洱府志》卷十二记载,“旧传武侯遍历六茶山,留铜锣于攸乐、置鋩于莽枝、埋铁砖于蛮砖、遗梆于倚邦、埋马镫于革登、置撒袋于慢撒。因而名其山,又莽枝有茶王树,较五山茶树独大,相传为武侯遗种,今夷民犹祀之。”蜀汉丞相诸葛亮开发西南,使得云南的茶叶生产得到了较大的开展。

至今,云南仍有茶树乃“武侯遗种”的传说。

在云南各少数民族里,至今还流传着“武侯遗种”的传说。武侯便是三国时期的蜀相诸葛亮。公元225年,他率军南征到了缅甸北部重镇腊戎,因而打通了通向印度、缅甸的商路。因为云南一带气候湿热、蚊虫很多,军中疫病盛行。当地医师用野生茶叶煮水让战士服用,使得疫病得到操控。

诸葛亮认识到茶叶的功用,在南征后回来蜀国的时分,他看到许多病弱的战士不能跟从其回国,只能留在当地,所以诸葛亮做了两件对茶叶开展有着深远影响的事:一是从当地部落领袖哪里购得茶籽运回蜀国耕种;另一个就是让那些留下来的战士在当地兴种茶叶,将茶叶作为今后跟蜀国交换的商品。

诸葛亮的这两项行动不仅为留下的战士找到一条活路,还推动了茶叶在当地的开展。到现在为止,当地的基诺族还奉诸葛亮为茶祖,每年举办祭拜活动。

唐朝

唐,陆羽所著《茶经》(公元780年)有记载,“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栟榈,蒂如丁香,根如胡桃。

译文:茶是中国南方出产的一种优良木本植物。树高有一尺、两尺甚至几十尺的。在巴山峡川一带,有主干粗到两人才能合抱的茶树,砍掉枝条,才能采到茶叶。茶树的外形似瓜芦木,叶子似栀子,花似白蔷薇,种子似棕榈,蒂似丁香,根似胡桃树。

唐朝时,樊绰所著的《蛮书》记载了很多关于云南的前史,其间在《蛮书·云南志·管内物资》(公元863年)有“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姜、椒、桂和烹而饮之”的记载。银生城,即今日的景东县城,城界诸山,即景东城边哀牢山、无量山及其两山余脉。涵盖了今日的普洱、版纳、临沧、玉溪、红河以及老挝、缅甸、越南的部分区域,这便是公认的最早关于普洱茶产区最早的文字记载。

元朝·明朝改名

元朝有一地名叫“步日部”,因为后来写成汉字,就成了“普耳”(其时“耳”无三点水)。普洱一词首见于此,从此得以正名写入前史。

普洱茶,最早记载为“普茶”,明洪武十六年(1383),明太祖改“普日”为“普耳”,划归车里军民宣慰使司统辖,后“普耳”改称“普洱”。明人饮普洱茶蔚成风气,明代方志学家谢肇涮著《滇略》中记载,“士庶所用,皆普茶也。”

明太祖·朱元璋

明清时期

清朝为普洱茶的极盛时期,据《普洱府志》记载,“普洱所属六大茶山……周八百里,入山作茶者十余万人”,可见其时盛况。无论是王公贵族仍是精致人士,都以饮用普洱茶为风潮,更有“冬饮普洱,夏饮龙井”的习俗雅兴。其时,思茅与西双版纳一带为其主要质料生产区域,而普洱与思茅成为加工和集散中心之一。

明清时期,以普洱(现宁洱县)为中心向外辐射六条茶马古道,将普洱茶行销至中国本土、西藏、越南、缅甸、泰国等地,并转运到港澳、东南亚,乃至欧洲。茶叶,成为了衔接中华文化与西方文明的桥梁。

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普洱府正式建立,云南省每年都向请朝廷进贡普洱茶,普洱茶因被定为贡茶而名扬全国。

曾经的普洱府

设普洱府本是为推广改土归流,加强清政府对云南西南边远地方的统辖,此时,因为普洱府统辖的扩展,六大茶山正好划进了普洱府统辖区,普洱所产名茶悉数进入朝廷,呈于皇帝和王公大臣的案头。皇帝除了自己饮用外,还将普洱茶赠送给功臣和外国使节等。

普洱府秋集图·茶马古道上的清明上河(局部)

乾隆时期,普洱茶行销全国,名动国内,成为官府的重要税收来历,据《普洱府志·食货》记载,“洱茶名重全国,每年纳茶六七千驮(每驮60公斤计,合36万-42万公斤),如山作茶者(指茶商及工匠)数十万人,茶客收购运于各处。”

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今后,法国、英国先后在普洱建立海关,增加了普洱茶的出口远销,普洱茶马古道再次兴旺起来。

新中国成立以后

新中国成立至1956年三大改造完结前,因普洱产区一些私人号制茶运营普洱茶,一些普洱茶得以保存下来,被称为“号级茶”。

1951年12月,经中心私营企业局核准,“中茶牌”(民间称“八中茶”)商标注册成功,因为中茶商标中的茶字是手艺盖印,因印色之别有了红印、黄印、绿印之称,这期间产的茶称之为“印级茶”。

1972年,“中茶牌圆茶”停用,开端改成“云南七子饼茶”,仍用八中茶商标,但因印色不同有红印、黄印、绿印、水蓝印之分,便开端了“饼级茶”的时代。

古人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读史可以明鉴,知古可以鉴今。钟爱普洱之人,必先观其历史脉络,在这滚滚长河中,领略一番大自然的瑰丽。

茶马刻痕,尽现古道沧桑


到了云南,不能不喝茶,而这茶又与别处的极不同,是一种生长在树上的叶子,拮下来后经过一番捣制,便是那块块方方圆圆的闻名天下的普洱茶。品其味,甘苦相溶,观其色,浑黄不一,并无常于家居时喝的绿茶、红茶的好,只是唯唯的入喉后叫人无穷的回味,不禁地牵出另一根丝线----茶马人生。念生极此,应是触到了这里的一条历经几百年风风雨雨由人生生地从无路之地踏出的一条可与丝绸之路并誉的茶马古道。

从西双版纳出来,一夜的高速公路,到昆明,再一夜的火车到了大理,再西行半日至丽江,再入藏。。。这大抵便是昔时滇藏茶马古道的轮廓了。凭借着现代交通工具的发达,滇南的热带雨林尚未褪去泼洒头顶的烈炎,只在一个梦醒来时,便置身于滇西风光旖旎的大理了。有连绵的苍山衬托,有潋滟的耳海相伴,有蝴蝶泉梳妆的女儿留下的美好传说,还有金庸笔下段氏风流逸事等等,大理不能不说是个令人目不暇接和留连忘返的地方。

旧城已经不复存在,见到的只是一座后人修复的方方正正的城池。尽管有导游的指指点点,古道的踪迹物是人非。观着馥郁的山色,游着挺阔的湖水,白族人暄扬的歌舞,竟有些让人要忘记这片经历繁华与衰败的地方曾经是古道的必由。一而再的三道茶,一遍遍地敲打着纷杂的思绪,对古道的神奇和向往便也就一回回地涌来。

当汽车再次飞驰起来的时候,窗外惊过的景象却有了惊人的变化,只在一里间的距离,房屋变得简陋起来,人影也稀薄了,没有了大块大块绿葱葱的田野,山,开始冷峻沉默甚至有些苍凉;路,环山盘桓着蜿蜒直上,海拨很快就到了2000多米。这样的景致,更能让人仿佛看见,一队满载食物的马帮,步履蹒跚地行走在一条瘦石突坷布满荆棘的小路上。然而,眼前越发的空茫。偶有一老妇负薪而过,便疑心村落不远;两三只翔于天边的鸟儿,让人看不清是鹰还是鹫。

昏昏欲睡间,不知是谁在惊呼:看,雪山!困意顿消,顺着指向,隐约望得见覆了白雪的一座金字塔形的峰尖,巍巍地立于群山之中,这便是著名的玉龙雪山了。到了雪山,也就到了丽江,当年古道上最紧要繁华的地方。保留下来的是一个完好的古城,主要居住的是纳西族。能在西南见到这么一座仿似江南水镇般,游人们嗟叹不已。借了玉龙雪山的灵气,清澈的雪水绕城而来,雕梁画栋、小桥流水,柳枝低的令人有些惶惑,步步疑虑走错了方向。街道窄长,大块的山石铺就的路,迂迂折折,这便是当年一队一队马帮走过无数次的那条古道的中转地。

古道踪迹何在?此刻只能凭借新砖角檐、往来商贾以及脚下触到打磨圆滑的石阶来连接散落在小桥流水边的那些被历史车轮碾过的些许残破碎片,一个不经意的回首,或许会在视线的某一处瞥见一方扶栏朽木,已经辨认不出的刻痕,诉说着古道的沧桑。

独独那悠闲飘浮在人们头上的几片云朵,依然千百年前的模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