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饮茶法中国人饮茶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发布时间 : 2019-11-28
红茶调饮茶的茶名 千年白茶 全自动饮茶机

【www.cy316.com - 红茶调饮茶的茶名】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历代饮茶法中国人饮茶已有数千年的历史”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历代饮茶法

中国是一个喝茶的民族,饮茶受中国人一贯的不偏不倚,无过与不及,凡事都合乎中庸的哲学思想和生活方式所支配,绝无造作的形式。

中国人饮茶,最讲究的是情趣,如“歌停曲终”、“停在看书”、“夜深共语”、“小桥书舫”、“茂林修竹”、“酒闸人散”都是品茗的最佳环境和时机。

“寒夜客来茶当酒”,不但表露出宾主间的和谐欢愉,而且蕴藏着一种高雅的情致。

早在神农氏尝百草,断定茶有药效时人们就把茶叶当作药物使用。原始的饮茶方法很简单,他们把采下的野生茶树的叶子煮成茶汤来喝,感觉到茶味苦涩。后来便把茶叶当作蔬菜和饭菜一起烹煮,以便调和茶的苦涩味道。春秋时代以前,饮茶方法是很简单的。

中国人饮茶已有数千年的历史,随着制茶技术的发展和茶叶种类的增多,各朝代的饮茶方法也是形形色色,我们沿着朝代的变迁来探讨,可得到下列史料。

小编推荐

中国人历史悠久的饮茶习俗


茶源于中国,中国从古至今都有喝茶的习惯,距今已有4千多年的历史,在唐-陆羽《茶经》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中国也是最懂得饮茶真趣,以茶待客、以茶会友、以茶联谊等历来是我国各民族的饮茶之道;以茶待客是中国人的一种习惯,客人进门,主人立即送上一杯香气扑鼻的茶水,边喝茶边谈话,气氛轻松愉快。

饮茶的风气在中国盛行,且历史悠久。据说,在公元280年之前,中国南方有一个小国叫吴国,国王在宴请大臣时,喜爱用酒把大臣们灌醉。其中有一个叫韦昭的大臣酒量很小,国王就让他以茶代酒,从这以后,文人便开始以茶接待宾客。到了唐代,饮茶已成为人们的一种习惯,唐朝的富贵人家还专门设有煎茶、品茶、读书的房间,称为茶室,公元780年,唐朝茶叶专家陆羽总结了种茶、制茶、饮茶的经验,写出了中国第一部茶书--《茶经》。在宋朝,皇帝宋徽宗用茶宴招待大臣,亲自下手煎茶;清朝皇宫内不仅宴会用茶,而且还用茶款等外国使节,因此,这种饮茶风气流传至今。

在中国,茶已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人们把煎茶、品茶作为一种艺术。从古至今,中国各地都设有不同形式的茶楼、茶馆等,人们在那里,喝茶、吃点心、欣赏文艺演出,生活过的是有滋有味,怡然自得。而在中国南方,不但有茶楼茶馆,还有一种茶棚,这种茶棚大多设在风景优美的地方,游人一边喝茶一边观景,享受着自然气息。

各地嗜好不同,喜好喝茶的品种也不一样。北京人爱喝花茶,上海人则喜好绿茶,福建人却爱喝红茶等。有些地方,喝茶时还喜欢往茶里放些佐料,如南方的湖南一些地方常用姜盐茶待客,不仅有茶叶,而且有盐、姜、炒黄豆和芝麻,喝茶时边摇边喝,最后把黄豆、芝麻、姜和茶叶一起倒入口中,慢慢地嚼出香味,所以不少地方又称喝茶为吃茶。

在中国各地,喝茶的礼节也不一样,在北京,主人端上茶来,客人应立即站起来,双手接过茶杯,说声谢谢。而在南方的广东、广西,主人端上茶后,要用右手指弯曲后轻轻地敲三下桌面,以示谢意,同时,在另一些地区,客人想继续喝茶,茶杯中应留些茶水,主人见了会继续加茶水,如果将茶水全部倒完,主人认为你不再喝了,也就不给你加茶水了。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自古以来,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必不可缺。因而,我国的饮茶习俗历史悠久,而后,以茶待客、以茶交友一直流传至今,成为我国优秀的传统美德。

清代中国人的饮茶风俗


《红楼梦》第25回中,凤姐给宝钗、黛玉吃暹罗(今泰国一带)进贡来的茶,宝钗道:味倒轻,只是颜色不大好些。第41回中,宝玉细细吃了,果觉轻浮无比,赏赞不绝。这些只是关于中国人饮茶的一些文化,细看起来,研究其中国清代茶文化,就能发现中国的茶文化,也是有很多内涵的。

在清代时期,中国的茶文化开始从皇室贵族儒雅学士转向了民间,茶馆文化、茶俗文化取代了前代以文士主导茶文化发展的地位,茶文化深入市井,走向世俗,进入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与传统的伦常礼仪结合起来,成为一种高尚的民族情操。

清代前期,中国的茶叶生产有了惊人的发展,种植的面积和产量较前期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茶叶更以大宗贸易的形式迅速走向世界,曾一度垄断了整个世界市场。因此,随着茶叶的种植的增加,茶贾商人也在不断的增加,喝茶的人也越来越多。

清代时期,有着一个特别的现象,城乡各地茶馆遍布,专卖茶叶的商店、茶庄、茶行、茶号也纷纷出现,不同的地方,均有不同的名店。

特备是随着清朝统治者喜爱喝茶,尤其是康熙、乾隆,因此也更加的带动了茶文化的发展,从上到下,影响至了民间。

中国人饮起源及历史


根据文献记载,中国人饮茶起源于公无前3000左右的神农氏时代,陆羽的《茶经》写遭:“茶之为饮,发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

神农氏发现茶树的传说有两种:一种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卜二毒,得荼而解之”。另一种则说,有一天神农氏在用鼎镬煮水之时,恰好有几片叶子飙到了水中,煮好的水呈微黄色,味道苦涩而带甘甜,人口后生津解渴,提神醒脑。神农氏根据以往尝百草的经验,认为这是一种药。陆羽《茶经》中关于神农时就已经发现茶树的说法是以推测的口吻说的,表明神农氏发现茶树的传说并不可靠。不过中国在很早的时候就发现茶树却是不争的事实,我国西南的青藏高原东缘的川滇一带是茶树的原产地,这一点已经得到证实,并且很多高达两三丈的野生大茶树就生长在这一地区。

据《华阳国志》记载,约在公元前1000年周武王伐纣之时,巴蜀一带的诸侯就将所出产的茶叶作为贡品进献。这是茶作为贡品的首次记载。到丫两周之时,在经典巾出现了“荼”这个字。《诗经·谷风》中写道:“行道迟迟,中心有违。不违伊尔,薄送我畿。谁谓荼苦,其甘如荠”。而《神农本草经》写:“茶色白可供药用,嫩苗可肖蔬菜”,可见荼是种苦药,也是苦菜,其功效与茶很类似。不过当时并没有“茶”这个字,而“茶”这个字是直到唐代陆羽著《茶经》才普遍流行开来的。

春秋时期,晏婴辅佐齐景公时有“食脱粟之食,炙三弋、五卯、茗荼而已”,这是茶叶作为菜肴汤料供人食用的记载。“荼”、“茶”二字的转变 在(九经)中并没有“茶”这个字,而且在后来的<班马宇类)中也并没有收进”茶”字,在别的很多典籍上也均没有”茶“字。由此可见,在古时一直都没有“茶”这个字,但是,在当时却是有茶的,用以替代“荼”的就是”荼”字。一直到了唐代才将“荼”宇减掉一画,变成茶字,而“荼”之读音也发生了变化。到了唐朝时的“茶圣”陆羽在其所著的(茶经)中,才用到了“茶”这个宇,但是唐岱岳观王圆题名碑上,还是两次提到“荼”字,这就看出,在唐时,“茶”字也并未普及。“茶”字的读音一直到粱才发生变化。

中国饮茶方式的历代演变


我国有数千年的饮茶史,人们的饮茶方法随着制茶技术和饮茶实践的发展进步,有过四次较大的演变。

第一个阶段:煎饮法

当我们的祖先还处在原始部落时期,由于生产力低下,常常食不果腹。当他们发现茶树的叶子无毒能食的时候,采食茶叶纯粹是为了填饱肚子,而不是去享受茶叶的色、香、味,所以还不能算饮茶。而当人们发现,茶不仅能祛热解渴,而且能兴奋精神、能医治多种疾病时,茶开始从食粮中分离出来。煎茶汁治病,是饮茶的第一个阶段。这个阶段里,茶是药。当时茶叶产量少,也常作为祭祀用品。

第二个阶段:羹饮法

从先秦至两汉,茶从药物转变为饮料。当时的饮用方法,正象郭璞在《尔雅》注中所说的那样:茶可煮作羹饮;也就是说,煮茶时,还要加粟米及调味的作料,煮做粥状。至唐代,还多用这种饮用方法。我国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多在唐代接受饮茶的习惯,故他们至今仍习惯于在茶汁中加其它食品。

第三个阶段:研碎冲饮法

此法早在三国时代就已山现了,唐代开始流行,盛于宋。三国时代魏国的张揖在《广雅》中记载: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饮,先炙令赤迹,捣未,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桔子笔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这里说得很明确,当时采下的茶叶,要先制饼,饮时再捣未、冲沸水。这同今天饮砖茶的方法是一样的,应该说是冲饮法的祖宗。但这时以汤冲制的茶,仍要加愈、姜、桔子之类拌和,可以看出从羹饮法向冲饮法过渡的痕迹。唐代中叶以前,陆羽己明确反对在茶中加其它香调料,强调品茶应品茶的本味。说明当时的饮茶方法也正处在变革之中。纯用茶叶冲泡,被唐人称为清茗。饮过清茗,再咀嚼茶叶,细品其味,能获得极大的享受。宋人以饮冲泡(淹茶)的清茗为主,羹饮法除边远地之外,己很少见到。第四个阶段:泡饮法

第四个阶段,可叫做全叶冲泡法。

此法始于唐代,盛行于明清以来。唐代发明蒸青制茶法,专采春天的嫩芽,经过蒸焙之后,制成散茶,饮用时用全叶冲泡。这是茶在饮用上又一进步。散茶品质极佳,饮之宜人,引起饮者的极大兴趣。为了辨别茶质的优劣,当时已形成了审评茶叶色香味的一整套方法。宋代研碎冲饮法和全叶冲泡法并存。至明代,制茶方法以制散茶为主,饮用方法也基本上以全叶冲泡为主。这同今天大多数人的饮茶方法是一样的。

目前开始的速溶茶、茶饮料等饮用方式也许正是新兴茶饮法的开端。

中国的饮茶历史


春秋以前,最初茶叶作为药用而受到关注。古代人类直接含嚼茶树鲜叶汲取茶汁而感到芬芳、清口并富有收敛性快感,久而久之,茶的含嚼成为人们的一种嗜好。该阶段,可说是茶之为饮的前奏。

随着人类生活的进化,生嚼茶叶的习惯转变为煎服。即鲜叶洗净后,置陶罐中加水煮熟,连汤带叶服用。煎煮而成的茶,虽苦涩,然而滋味浓郁,风味与功效均胜几筹,日久,自然养成煮煎品饮的习惯,这是茶作为饮料的开端。

然而,茶由药用发展为日常饮料,经过了食用阶段作为中间过渡。即以茶当菜,煮作羹饮。茶叶煮熟后,与饭菜调和一起食用。此时,用茶的目的,一是增加营养,一是作为食物解毒。《晏子春秋》记载,“晏子相景公,食脱粟之饭,炙三弋五卵茗菜而已”;又《尔雅》中,“苦荼”一词注释云“叶可炙作羹饮”;《桐君录》等古籍中,则有茶与桂姜及一些香料同煮食用的记载。此时,茶叶利用方法前进了一步,运用了当时的烹煮技术,并已注意到茶汤的调味。

秦汉时期,茶叶的简单加工已经开始出现。鲜叶用木棒捣成饼状茶团,再晒干或烘干以存放,饮用时,先将茶团捣碎放入壶中,注入开水并加上葱姜和桔子调味。此时茶叶不仅是日常生活之解毒药品,且成为待客之食品。另,由于秦统一了巴蜀(我国较早传播饮茶的地区),促进了饮茶知识与风俗向东延伸。西汉时,茶已是宫廷及官宦人家的一种高雅消遣,王褒《童约》已有“武阳买茶”的记载。三国时期,崇茶之风进一步发展,开始注意到茶的烹煮方法,此时出现“以茶当酒”的习俗(见《三国志.吴志》),说明华中地区当时饮茶已比较普遍。到了两晋、南北朝,茶叶从原来珍贵的奢侈品逐渐成为普通饮料。

隋唐时,茶叶多加工成饼茶。饮用时,加调味品烹煮汤饮。随着茶事的兴旺,贡茶的出现加速了茶叶栽培和加工技术的发展,涌现了许多名茶,品饮之法也有较大的改进。尤其到了唐代,饮茶蔚然成风,饮茶方式有较大之进步。此时,为改善茶叶苦涩味,开始加入薄荷、盐、红枣调味。此外,已使用专门烹茶器具,论茶之专著已出现。陆羽《茶经》三篇,备言茶事,更对茶之饮之煮有详细的论述。此时,对茶和水的选择、烹煮方式以及饮茶环境和茶的质量也越来越讲究,逐渐形成了茶道。由唐前之“吃茗粥”到唐时人视茶为“越众而独高”,是我国茶叶文化的一大飞跃。

“茶兴于唐而盛于宋”,在宋代,制茶方法出现改变,给饮茶方式带来深远的影响。宋初茶叶多制成团茶、饼茶,饮用时碾碎,加调味品烹煮,也有不加的。随茶品的日益丰富与品茶的日益考究,逐渐重视茶叶原有的色香味,调味品逐渐减少。同时,出现了用蒸青法制成的散茶,且不断增多,茶类生产由团饼为主趋向以散茶为主。此时烹饮手续逐渐简化,传统的烹饮习惯,正是由宋开始而至明清,出现了巨大变更。

明代后,由于制茶工艺的革新,团茶、饼茶已较多改为散茶,烹茶方法由原来的煎煮为主逐渐向冲泡为主发展。茶叶冲以开水,然后细品缓啜,清正、袭人的茶香,甘冽、酽醇的茶味以及清澈的茶汤,更能领略茶天然之色香味品性。

明清之后,随茶类的不断增加,饮茶方式出现两大特点:一,品茶方法日臻完善而讲究。茶壶茶杯要用开水先洗涤,干布擦干,茶渣先倒掉,再斟。器皿也“以紫砂为上,盖不夺香,又无熟汤气”。二,出现了六大茶类,品饮方式也随茶类不同而有很大变化。同时,各地区由于不同风俗,开始选用不同茶类。如两广喜好红茶,福建多饮乌龙,江浙则好绿茶,北方人喜花茶或绿茶,边疆少数民族多用黑茶、茶砖。

纵观饮茶风习的演变,尽管千姿百态,但是若以茶与佐料、饮茶环境等为基点,则当今茶之饮主要可区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讲究清雅怡和的饮茶习俗:茶叶冲以煮沸的水(或沸水稍凉后),顺乎自然,清饮雅尝,寻求茶之原味,重在意境,与我国古老的“清净”传统思想相吻,这是茶的清饮之特点。

我国江南的绿茶、北方花茶、西南普洱茶、闽粤一带的乌龙茶以及日本的蒸青茶均属此列。

二是讲求兼有佐料风味的饮茶习俗:其特点是烹茶时添加各种佐料。如边陲的酥油茶、盐巴茶、奶茶以及侗族的打油茶、土家族的擂茶,又如欧美的牛乳红茶、柠檬红茶、多味茶、香料茶等等,均兼有佐料的特殊风味。

三是讲求多种享受的饮茶风俗:即指饮茶者除品茶外,还备以美点,伴以歌舞、音乐、书画、戏曲等。如北京的“老舍茶馆”。

其外,应生活节奏的加快,出现了茶的现代变体:速溶茶、冰茶、液体茶以及各类袋泡茶,充分体现了现代文化务实之精髓。虽不能称为品,却不能否认这是茶的发展趋势之一。

茶之饮,最早的目的在于:解毒、消食、清心、益思、少睡眠;后来有陆羽茶经等等对其方式精益求精,以及少数民族的种种“异样”喝法,都不离其宗;大概宛如诗的雅与风,都值得有心人细细玩味。至若有为“雅”而茶,大概是当今茶艺馆繁盛的原因之一,又或为“道”而茶,比如强调“和敬清寂”,大家见仁见智吧。

中国人与茶


茶是中国人发现的一种饮料,与中国文化同具悠久的历史。懂得喝茶的艺术,又能辨别茶的好坏的,当然以中国人为第一。远在四五千年前,神农氏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又传说,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这是喝茶对人的好处,也是最古的记录。茶最早产于蜀地,秦人取蜀以后,逐渐移植到全国各地。茶成为日常的饮料,喝茶的习惯蔚为全国人民的一种风气,则似乎是秦亡以后的事。

我想在春秋战国时代,那些辩士们讲得舌敝唇焦的时候,一定是要用茶来解渴的。不过最早见诸史册的,是西汉的赵飞燕别传,上面载有成帝崩后,后一日梦中惊啼甚久,侍者呼问方觉。乃言曰:吾梦中见帝,帝赐吾坐,命进茶。左右奏帝云:向者侍帝不谨,不合啜此茶这样一段文字,可见早在汉代,宫廷里喝茶已很普通。又《三国志韦曜传》上说,孙皓每次大宴群臣,每人须饮酒七升,韦曜不能饮酒,孙皓密赐他苑茶一觥,他便把茶当做酒饮。由此可见,到了三国时代,喝茶的风气已经更加普遍了。

后魏杨衔之撰述的《洛阳伽蓝记》上说:吴人之鬼,住居健康菰蒲为饭,茗饮作浆。这是说江浙一带喝茶的风气,不但在人间盛行,连鬼都是一样。到了唐代,出了一个茶博士陆羽,而茶的焙制及烹饮的方法,才得到一个完善的注释,使世人更懂得喝茶的艺术了。陆羽撰有《茶经》一书,凡三卷,出版于公元780年,至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了。这是最早的关于茶的专门著作,茶之所以大行其道,陆羽功不可没。据宋人陈师道指出,夫茶之著书,自羽始,其用于世,亦自羽始,羽诚有功于茶者也。上自宫省,下迄邑里,外及戎夷蛮狄,宾祀燕享,预陈于前,山泽以成市,商贾以起家,又有功于人者也。

因此,喝茶的风气,唐朝达到流行的顶点了,不独人人喝茶,家家都要喝茶,在贸易繁盛地带或通行大道上设有茶座,自不待言,即令乡间墟集草市,也都有茶座的开设。唐人封演作的《封氏见闻记》上说:古人亦饮茶,但不如今人溺之甚,穷日尽夜,殆成风俗。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而饮。这时的茶座,是单纯卖茶的地方,没有其他复杂的饮料,更没有点心之类可吃的。

但是到了宋代,茶座又称茶坊,所卖的茶,五光十色,除纯茶外,又有酸梅汤、姜茶、和合汤、宽煎叶儿茶等等。《水浒传》中记述北宋时的茶坊,又有不少花样,例如王婆在清河县城紫石街开设的茶坊,在茶内还放得有白松子或胡桃肉。此外,又有甜的杏仁茶,咸的牛肉茶,随客人的嗜好而供应。

南宋时设在临安(今杭州)的茶坊,又称茶肆,比王婆的茶坊又大异其趣。宋人吴自牧的《梦粱录》所描写的是:今杭城茶肆亦如之,插四时花,挂名人画,装点门面,四时卖奇茶异汤。冬月添卖七宝擂茶(即用七种果仁与茶叶擂烂而泡来饮的),馓子(面粉做成细丝用油炸的食品),葱茶,或卖盐豉汤。暑天添卖雪泡梅花酒(即冰冻甜酒)或缩脾饮暑药(即冰冻酸梅汤)之属。夏天卖雪泡梅花酒的茶肆,陈列奇松异桧等盆景,装饰店面,又有人在其中教习歌曲乐器。有些高尚的茶肆,士大夫常在其中以文会友,谈诗论艺,与今日的文艺沙龙相近。

陆羽之后,有南唐毛文胜的《茶谱》。到宋朝的蔡襄,以陆经不载闽产,乃作《茶录》来补充它,到此谈茶的事,可说是已够完备的了。至于那以后的,如宋黄儒的《品茶要录》,宋熊蕃的《宣和北苑贡茶录》,宋子安的《东溪试茶录》,清陆廷灿的《续茶经》及《大观茶经》等等,大都是订定补辑,使古人著作更合于实用罢了。

在中国,茶是民间最普通的饮料,全国各地都有种植,但有些地方,因天时地利的特惠,以及品种的优异,所以产品特别有名,驰誉遐迩。据陆经所载,原有五种不同的名称,如早采的叫茶,晚撷的叫茗。茶又称苦茶,也就是槚。茗又名荈。以上各种称呼,都经陆羽将荼字减少一笔统称为茶了。但后来茶产愈来愈多,只得个别另立名目,以资分辨。如以采取时间而得名的有春社茶、谷雨茶、或雨前茶、白露茶等;以产地而得名的有浙江的龙井茶,福建的武夷茶,安徽的六安茶,云南的普洱茶,湖南的君山茶,台湾的冻顶茶等;以象征事实或吉祥文字而得名的有龙凤茶,龙团茶,雀舌茶,碧螺春,寿眉茶,铁观音等;以色泽而得名的有绿茶,红茶,白毛尖茶等;以香气而得名的有香片茶,茉莉花茶,菊花茶等;以味道而得名的有甘露茶,苦茶等。至于团茶,沱茶,砖茶,块茶,梗片等,便是以制出后的形式而得名的:又可根据茶叶外形而区分为三种:一是扁形茶,如龙井茶、大方茶和旗枪茶等;二是长形茶,叶修长成条的,如眉茶、雨茶和毛峰茶等;三是圆形茶,如珠茶、贡熙茶、蟹目茶等。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可见茶的种类繁多了。

在《宣和北苑贡茶录》上说道:茶芽有数品,最上曰小芽,如雀舌鹰爪,以其劲直纤挺,故号芽茶。次曰拣牙,乃一芽带一叶者,号一枪一旗,次曰中芽,乃一芽带两叶,号一枪两旗。其带三叶、四叶者,皆渐老矣。

当春季茶树发芽时,即由茶树上采摘嫩叶,叶的尖端即称为尖,或名叫枪,分有五等:第一是蕊尖,无汁;第二是贡尖,或称皇尖,即所谓一枪一旗的;第三是客尖,即所谓一枪两旗的;第四是细连枝,有一梗带三叶;第五为白茶,有毛的虽粗也称白茶,无毛的即细也只能叫做明茶。明茶又有耳环、封头等名称,都是比较老的茶叶了。

采摘时多用小刀或剪刀,但妇女用指甲采的更为名贵。上面说的这些,都是春茶。至于在秋季采的,就统称为秋茶,或白露茶,也可索性地叫它做老茶,品级远不如春茶了。

茶叶采摘后,马上就得进行焙制。制法不外晒干,揉团,摊开,焙烘几个阶段。制绿茶时必须先用高温把叶中的酵素杀死,以阻止它发酵,所以绿茶又称不发酵茶,可以保持茶叶天然翠绿的色泽。至于红茶的制法,是把从茶树上取来的青叶,略为晒干,加以揉捻,使茶叶中的细胞破裂,挤出液汁,然后放着让它发酵。发酵时茶叶的绿叶素破坏了,出现红色,加以烘烤,便成红茶。在中国的安徽祁门,便是著名出产红茶的地方。

茶叶之所以芬香,是因为它含有芳香油的缘故。芳香油很香,但容易挥发,红茶在发酵后,经过长时间的烘烤,芳香油大部分都消失了,没有绿茶芳香,事属当然,无须多辩。

中国茶叶加工的几千年历史发展


中国茶叶加工的历史与发展

茶叶必须经过加工才能成为商品。茶叶加工从手工操作到机械化生产,经过了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其问大体可分四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茶叶加工起源时期(公元前2000一公元960年)。这一时期是从发现茶树鲜叶咀嚼可以消炎解毒到鲜叶晒干贮藏备饮,最后到制饼烘干、碾碎冲泡,约经历2000多年。到了唐代才形成手工小作坊式的加工业,这时在加工技术上已比较讲究,正如陆羽《茶经》中所说:“晴采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茶有千万状。”从这些记载中可看出当时把鲜叶加工成各种形状的饼茶至少要经过五道工序。

第二个时期是茶叶加工变革时期(961—1368年)。这一时期主要是由饼茶、蒸青团茶发展到蒸青散茶,后又发展到炒青散茶。由于制茶工艺及其所用机具的改革,增加了茶叶的香气和滋味,可以全叶冲泡饮用。

第三个时期为茶叶加工发展时期(1368--1700年)。在这个时期不仅发展了炒青绿茶制法,而且开发了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花茶类,花色品种齐全,我国成为世界上茶类最丰富的国家。  

第四个时期是茶叶加工机械化时期。19世纪,国外开始利用机械加工茶叶。1830年杰克勒发明了六角箱形萎凋机;1868年英国金门德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盘式揉捻机;1870年印度人麦克米肯发明了箱形抽斗式烘干机;1884年日本人高林谦之发明了3种绿茶机械;1925年印度的杜尔斯第一次把烟草切丝机用于切制茶叶;1930年印度的麦克尔彻创制成功C.T.C揉切机;1958年印度托克莱茶叶试验站研制出洛托凡红碎茶机;197卜1976年世界上一些主要的红碎茶生产国相继研制各种揉切机械。我国早在唐宋时期就懂得利用水车将茶碾碎制成团茶,但逐步普及利用机械加工茶叶则是新中国成立才开始的。

我国的饮茶历史和历代贡茶介绍


我国拥有悠久的饮茶历史,古人从种茶、采茶、制茶到煮茶和品饮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扩充饮茶文化,从饮茶发展中可以看出茶文化丰富的内涵,由药用到解渴的饮品,再到精神层面的享受,饮茶发展的轨迹即是文明发展的过程。

秦以前 茶叶还不完全是饮品,当时常常将鲜茶加工后成为干茶作为药物和食物。

汉代 根据东汉华佗的《食论》和曾广的《神农百草经》的记载,茶叶除了作为饮品,已经具有中药的身份。

魏晋南北朝 相对混乱的社会历史时期,茶叶的文化精神开始和中国传统的儒道佛思想发生关联,可以说,这是中国茶文化的萌发时期。

唐代 茶叶发展的繁荣时期,茶叶受到皇室宫廷的喜爱,甚至茶宴、茶会在当时的上流社会逐渐盛行,茶叶作为贡茶和赏赐物品出现,抬高了茶叶的身份,民间也开始有浓厚的饮茶风气,同时茶叶开始向国外传播。在这里,不得不说,唐代茶叶历史中非常重要是茶圣陆羽的《茶经》的诞生,这是世界上第一部详实的茶叶专著,时至今日仍有很高的参考研读价值。

宋代 在延续前朝的繁荣之余,宋代对茶叶的诸多方面有了创新,尤其是将宫廷茶宴推向了顶峰。大奸臣蔡京的《延福宫典宴记》中记载:“上命近侍取茶具,亲手注汤击拂”,由此可见当时茶宴上皇帝亲自调配茶汤。宋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则是古代帝王第一本论茶的专著,宋徽宗的学识韬略在政治上实在施展得不好看,但在艺术上却才华横溢。赵佶在茶道方面的造诣更不能小窥,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宋徽宗是一位无可厚非的茶道大师,他所撰写的茶书后人望尘莫及。茶马贸易促使宋代朝廷设置了茶马司,边销茶得以发展和改进。

元代 待客用茶开始提倡茶点、茶食。西北市场的开放,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饮茶风气更加普及。

明代 茶叶品种增多,对于茶具开始追求艺术化。对外贸易的发展,饮茶风气传播至欧洲和俄国。

清代 宫廷茶宴几近奢华,民间饮茶依旧是节俭之风,茶馆逐渐盛行,茶叶出口进一步加大。由于清朝御医开始使用茶饮治病,药膳茶在清宫廷中受到推崇。

我国的地方名茶随着饮茶的兴起而成为贡茶,有些名茶流传至今,也有一些由于制作工艺的缺失,在现今市场很难觅得芳踪。曾经作为贡茶出现在茶叶历史上的名茶罗列出一二,从中可以看出茶叶的悠久历史和产地的优势以及茶叶品质的绝佳传统。

相关文章